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字海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实用的学习工具,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成果。接下来是一些经典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一

有一天,小迪子和兄弟们说:“咱家的油没了,要不,再去老猫家偷点油回来?”花花子和高打子齐声说到:“赞同!”三只老鼠就这样高高兴兴地跑去从偷油了。

他们分工合作。高打子故意让老猫看见自己,然后拼命地跑,老猫赶紧追了上去。花花子和小迪子趁此机会,赶紧把油搬回了家。他们在家待了好一会,还是没见高打子回来,担心他是否出了什么意外,花花子和小迪子勇敢地跑出去找高打子。

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在森林深处发现了高打子的尸体。他们两非常伤心,这时他们发现尸体旁边有张小纸条,纸条是用血写上去的:再见了,我亲爱的好兄弟,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会被老猫打死的吗?当他发现了油被偷后,就又使劲追了上来,对我疯狂地拳打脚踢。所以你们赶快把油还给老猫,总是靠偷别人的东西是不行,要学会用自己劳动创造我们所想要的一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二

知识技能。

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亡羊补牢》,理解寓意,懂得当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果早听别人的劝告,损失会更少。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

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词,说一说《拔苗助长》的意思。

二、理解:亡羊补牢。

1、齐读课题。

2、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出示图:说一说那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并记忆字形:叼劝堵悔忠。

引导学生书写生字。

2、学习生词。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叼走、后悔、忠告。

学生理解词语,可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理解生词,师相机点拨。

四、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分段朗读。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意思完整。

4、学生自由讨论,找答案,相互交流看法。

5、汇报讨论结果。

五、全文,指导朗读。

1、全文,揭示寓意。

学生自由讨论:这个养羊人的做法错在哪里?

2、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后,再朗读。

3、结合实践,说一说这个人在生活中还会存在哪些事情?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三

山羊和绵羊两只母羊都是羊族,年龄差不多,平时经常见面,是一对好伙伴儿。不过,两羊的性格差别很大,绵羊温顺,山羊急躁。

有一天,绵羊去山坡上吃草,经过一片树林时,一只长尾巴灰喜鹊嘎嘎嘎地叫着从树上俯冲下来,用嘴巴狠狠地啄了绵羊的脖子一口。绵羊吓了一大跳。但转过头来看时,灰喜鹊已经飞走了。原本以为这仅仅是个偶然事件,绵羊便不再放在心上了。

可是过了几天,当它再次经过这片树林时,灰喜鹊,不知道是不是上次那只,又嘎嘎嘎地叫着从树上冲下来,狠狠啄了绵羊脖子一口。绵羊又被吓了一大跳。这一口来得太突然了,以至绵羊反应不过来。绵羊很是疑惑,作为一只羊怎么会被一只鸟连续啄呢?绵羊百思不得其解,非常困惑。虽然脖子被咬得不算多疼,但绵羊很不舒服,因为她自始至终没看清灰喜鹊长得什么样,甚至被咬时连叫一声吓唬吓唬那只鸟、体现斗争或反抗都没来得及。她甚至想:要是这只鸟照着我的眼睛啄两下的话儿,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绵羊越想越感觉不舒服,以至不吐不快。她便将此事告诉了山羊。

谁知,山羊听后不但没有安慰绵羊,还哈哈大笑。山羊猜测:“我估计那只鸟是发情了、喜欢上你了吧?”绵羊很是不解:“发情了?找朋友,它应该去找母喜鹊啊,怎么找我这只羊哪?我看它不是发情,而是发疯吧?!”山羊道:“不管它是发情还是发疯,我要去找它,体验一下被它啄的感觉。听你说了,我很感兴趣,兴奋起来了!”绵羊看到山羊的样子,脑子里就想了:“发情还是发疯,这是一个问题;我日后还要不要和这变态的山羊继续来往,又是一个问题了。”

于是,山羊每天都要经过那片树林,等着长尾巴灰喜鹊来啄它。一天,两天,三天,很多天过去了……山羊也没有等到灰喜鹊。山羊很失望,很生气。它仰天大叫:“为什么?为什么灰喜鹊不找我?为什么它只找绵羊?同样是母羊,我哪一点不如绵羊?为什么我的运气这么差?为什么?!”

山羊哭了。它至死也不明白一个道理:生活中永远充满着偶然和意外,就像喜鹊啄羊。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四

1、资助学习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生字卡、硬纸这成的小船、宝剑和线。

1课时。

一、谈话揭题。

2、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呢?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什么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个寓言,看看他们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些同学看过或听过《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个大家听。

2、范读课文。

3、让学生将课文与以前的课文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师述:用文言文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字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的《刻舟求剑》这片文言文仅53个字,是一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4、自由朗读课文。

5、指明读,正音。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根据译文自己试着理解课文意思。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点播理解以下词语: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匆忙;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用刀雕刻。

惑: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迷惑不解的意思。

3、教师用简笔画划出“江面”,然后指名上台利用“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线”教具演示故事。边演示边讲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舟:小船。求:找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出“刻舟求剑”的意思。(照船上的记号去寻找航行中失去的宝剑。)。

2、讨论:

(1)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马?为什么?(宝剑是从正在行使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课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剑的。根据情况变化去处理事情才能成功。)。

(2)想一想这个人错在那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必须根据情况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化了,处理事情的办法也跟着变化。根据情况变化去处理事情才能成功。)。

(4)你能举出根据情况变化处理事情获得成功的例子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

2、讨论交流。

3、给“糊涂”找反义词,并说一句话。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五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投影。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2)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3)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7、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六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2、难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1、出示“寓言两则”,查字典解释词意。

二、教学《揠苗助长》。

(一)、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学习《揠苗助长》。

1、初读。

(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2、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的?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3、讨论。

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4、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如果要你把这个寓言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听,你会怎么讲?讲寓言比赛。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

3、练写,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二、教学《守株待兔》。

1、初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研读。

(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4、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板书设计: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七

理解掌握《狐假虎威》的.寓意。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通过注释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内容,理解其中道理。

理解寓言内容。

理解其中道理。

1、默读根据注释理解古文。

2、小组交流。提出不懂问题。

3、看课件帮助理解内容。

4、指名试说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

5、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则寓言讲听吗?

6、从这则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生活中你看过狐假虎威的事例吗?

8、试背寓言。

9、想象故事的发展情况,续写。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八

甲和乙总爱在一起争论,为了一点小事情他们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加上这两个人都喜欢摆一点小聪明死钻午角尖,总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天,甲问乙:“用铜铸成钟,用木头做成棒捶来敲打铜钟,钟就会发出洪亮的声音。你说这声响是由木头引起的呢,还是由铜引起的呢?”

乙想了想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由铜引起的。”

甲说:“何以见得是铜引起的呢?”

乙说:“如果用木棰去敲打墙壁,就不会有这铿锵的声响。敲打铜钟就发出这洪亮的声响,可见这声响是由铜发出的。”

甲不同意乙的看法,他说:“我看不是铜引起的声响。”

乙问道:“那你又凭什么说不是铜引起的呢?”

甲说:“你看,如果用这木棰去敲堆积着的铜钱,就听不到什么声响。这铜钱不也是铜吗?它怎么就不发出声响呢?”

乙反驳说:“那些铜钱堆积在一起,是实心的,当然没有声响。钟是空的,这声音是从空心的器具中发出的。”

甲又不同意乙的说法,甲说:“如果用泥或木头做成钟,就不会发出声音来。你还能说声音是从空心的器具中发出来的吗?”

……。

甲和乙就这样没完没了地争个不休,到底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他们终究也没理出个头绪来。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九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课前思考:

理解这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如果就是论事地“奉送”寓意,他们则难以接受;如果对寓意避而不谈,又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为此,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语言情境,感受语言内容,感悟语言内含并让他们在形象的想象和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是引导大胆猜测。猜测是由已知推测未知,用已知解决未知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对课文中的词语解决,教者较好地运用了“猜想”的方法,要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知识基础,能够自己猜出意思的就不要查字典,对猜测不放心的可以查字典进行验证补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培养学生独立求索的精神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其次是引导创造形象。为使学生深切感受和理解课文情境,一是引导展开丰富想象,还原具体形象,通过“从课文内容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导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形象,诸如:盼苗生长的形象、帮苗生长的形象、洋洋得意的形象、禾苗枯黄的形象。二是展开丰富想象,创造新的形象。教者还注意随机引导,促进学生拓展开去,创造新的形象,诸如:儿子焦急的形象、那人悔恨的形象、重整其鼓的形象。这就能让学生在形象的想象创造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加强对课文蕴涵的感悟和挖掘。

教学反思:

因为学生对寓言故事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先让他们先自己读,然后同位互相讲故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名上台讲给全班学生听,看谁是讲故事大王,谁的表达做流利,通过鼓励性的语言,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寓言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氛围很好,今后要注意课堂上要少讲深刻的道理,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反思: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实这些简短的语言中藏着深深的哲理。《鹬蚌相争》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在我还没有结束这课时同学们就已经得出了。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鹬、蚌或者渔翁的话,你希望自己是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渔翁”。这个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鹬’或者‘蚌’的话,你又会怎么样呢?”然后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他们还归纳为:双方相争,获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其实学完了一则寓言故事,学生能总结出道理,并将这个道理熟记于心就可以顺利地结束教学了。

课后反思:

1、动画导入生动有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一个动画中富有感染力的图画、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仿佛也置身于这个寓言故事中,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情境创设点明主旨。

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说出来。老师在指导让学生清楚了解禾苗的生长过程时并不是通过枯燥的解说、问答,而是创设了两个情境,教师直接让学生演一演把当作了田里的小禾苗,来问学生:小禾苗,小禾苗,你怎么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呢?小禾苗,小禾苗,让我来帮助你把你拔高?你高兴吗?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然地抒发,一下子就阐明了禾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不能违反事物的规律,孩子们接受的又轻松又明了。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3、朗读指导切实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老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读的训练,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4、激发想象引出道理。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是比较难的,而且绝大多数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可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而老师在教学了全文后顺着文章的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想象说:农夫来到田边一看,他后悔极了,他想               (学生可以说农夫会怎么做,也可以说农夫会怎么想)”在这一环节指导时,在教师的启迪引导下,学生纷纷打开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并自然而然地引出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急于求成,徒劳无功。这一道理是学生们自己在想象说话中慢慢地得出来的,而教师在其中起了引领的作用。而且在后一步的写字教学中我把刚刚所学的寓意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师说:“在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事,写字也一样不能太着急,要耐心得来写,千万不能——学生又一次大声地朗读了黑板上的寓意:急于求成,徒劳无功”。再一次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在学生头脑中生根。为了再加深寓言理解让学生扮演农夫、小禾苗进行夸张式的表演或思考,寓言故事续编等,身临其境的去感悟、体会、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在充分的感受中萌动直观的推论,获得心灵的顿悟。

在课的最后,我还告诉学生像我们今天学的“揠苗助长”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呢,叫——寓言。并且向学生推荐课外也可以去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一堂语文课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揠苗助长一个故事,懂得的不仅仅是急于求成,徒劳无功一个道理,而是把课堂知识引向课外,让孩子们在课外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

一条狗看见一头猪在吃猪食,便跑过去与猪争吃起来。狗吃饱后,感到肚子疼痛难受极了。不久,狗就将所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

猪对狗说道:“现在你可明白了,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你应该拥有的,你却强行来争抢。你高兴地吃了下去,现在还不是痛苦地吐了出来;你快乐地得到了,还不是痛苦地丧失了。”

不属于你的东西,吃下去也会吐出来,得到拥有了也会可悲地丧失丢掉。

有一次,驴子遇到骆驼,它向骆驼诉苦道:“人们为何鄙视我而尊敬你呢?”

骆驼反问道:“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呢?”

驴子说道:“我从来就瞧不起那些愚蠢的人们,我无视他们、鄙视他们。”

骆驼说道:“我与你恰恰相反,我尊敬所有的人,遇到每个人都对其笑容满面。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你瞧不起人们,人们就会瞧不起你;你觉得人们愚蠢,人们也会觉得你愚蠢,你鄙视人们,人们也会鄙视你。”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抬举别人,别人也会抬举你;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一

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学生自读。

4.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1.在活页纸画制表格。

2.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四、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精读第一则——《揠苗助长》。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课文录音、小黑板上准备重点段落语句。

布置学生阅读一两则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寓言故事。

二、揭示课题:寓言两则。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读两则寓言,注意读通顺课文。

2、学生个别读,相机纠正字音。

3、出示文中词语,认真读一读,读准字音。

巴望揠苗助长筋疲力尽。

纳闷兴致勃勃。

4、听录音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四、精读第一则——《揠苗助长》。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农夫在干什么。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巴望”描绘出农夫非常盼望、非常急切地心情。(希望、盼望)。

3、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巴望”一词,想象那个农夫“焦急、巴望”的样子,体会他当时迫切希望禾苗快快长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并找出两个词语来说说农夫干得怎样?心情怎样?

2、指名读,读后交流,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读一读。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将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等句子来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4、抓住“兴致勃勃”去体会农夫当时自以为得计的可笑心理。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引导学生理解“纳闷”一词,因为儿子对父亲所说的“禾苗棵棵都长大了一大截”感到疑惑,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发闷。当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快枯死了。这一与第一自然段的“巴望”、“焦急”前后呼应,蕴涵了欲速不达的寓意。

3、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会想什么方法让禾苗快长?你想对他说什么?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课文中这样的事情吗?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

第二年,这个庄稼人听从了大家的劝告,耐心地给禾苗。

禾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终于获得了好收成。他高兴地对大家说:“。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焦、疲、勃、卖、匆”。

4、学生描红、习字。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 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 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2、 鹬蚌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读全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按顺序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河蚌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就伸出长嘴捉蚌肉。

经过: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先松开谁。

结果:被渔人一起捉了去。

2.思考:他俩怎样做才能不被渔夫捉去?

四、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

)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

)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

资料共享: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

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有寄寓性。它总是寓深刻复杂的道理于浅显简单的故事之中。例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它不仅仅在于说明用什么方法可以逮住野兔,而更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讲出一个普遍而又抽象的道理:如果把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一味期待着这种偶然性的再次出现,结果必定一无所得。有些讽刺性的寓言可能一眼看不出有什么寓意,但是经过思索就会感到其中有普遍而深刻的含义。

寓言的主人公常常是人,也有的是动植物。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植物当成人来写。寓言一般都有故事性,但情节不太曲折、复杂。它常运用夸张和想象,但不荒诞。寓言也多运用比喻,目的是通过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寓言创作,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非常繁荣了,像《自相矛盾》、《螳臂挡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叶公好龙》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后来唐朝柳宗元、明朝刘基等,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作品,如《黔之驴》、《卖柑者言》等。

在外国,《伊索寓言》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就广泛流传了。现在我们读到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记录而成的,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寓言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三

《东施效颦》这则寓言选自《庄子》。它用简洁精练的文言文展现了一个爱美女子东施为了追求美而盲目效仿西施,反而丑态百出的事。丑女东施看到西施皱眉蹙额捧心走路的样子很美,便效仿西施的病态动作,结果更难看了,使富人见之,闭门不出;穷人见之,避而走之。东施刻意地模仿和邻里的坚决逃避形成鲜明的反差,揭示了东施一类人的愚蠢、机械,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办照抄,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

《楚王好细腰》选自《墨子》,它是一则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文章用三句话简练地描述了文武百官投楚灵王所好(喜欢臣子有纤细的腰身)而一日只吃一餐,以至于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百官皆面有黎黑之色的事。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宠信的丑陋之举,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下场。同时,也告诫领导者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来修身养性。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结合译文读懂意思,体会古文的韵味;

3、通过反复读文,揣摩并理解寓言的寓意;

4、背诵两则寓言。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扩展所学寓言并活学活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东施效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2、学生交流。

3、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东施效颦》。

4、板书课题:东施效颦。

二、学习寓言。

1、老师讲《东施效颦》的故事。

2、请学生谈听完故事后的感受:你喜欢东施吗?为什么?

3、教师:一个爱美女子东施为了追求美而盲目效仿西施,反而丑态百出,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

4、教师范读课文。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古代语言的魅力所在吧!

5、学生练读。要求:借助字典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字义。

6、指名学生读,老师适当点评,鼓励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7、学生自由读文,并结合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理解的重点词义。

8、学生交流学懂的内容,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9、全班先齐读译文,再读古文。

10、自己再读古文,并尝试背诵。

12、学生讨论:西施皱眉捧心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捧心的样子为什么丑?

13、请学生讲一讲你发现的现实生活中的“东施效颦”的故事?

14、齐读课文后,请学生谈一谈自己从“东施效颦”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东施效颦》;

2、写一个现实生活中“东施效颦”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楚王好细腰。

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板书课题:楚王好细腰。

1、提问:题目中的“好”是什么意思?

2、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3、教师:楚王喜欢细腰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古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古文。

5、学生自读译文,并结合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理解的重点词义。

6、学生交流学懂的内容,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8、学生交流批注笔记,老师给予点评。

9、齐读古文和译文,并说一说“楚王好细腰”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三、布置作业。

扩写“楚王好细腰”这个故事。要求:进行合理想象,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写具体,并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四

有着深厚的思想内容,包含着深刻的。

哲理。

需要学生去思考其言外之意、领悟其真正的内涵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课外寓言故事阅读。

清清的池塘长满了水草,水草丛中,小蝌蚪们追逐戏耍,玩得可开心呢。有一天,一只小蝌蚪不知不觉中长出了四条腿。没长腿的小蝌蚪没见过世面,好奇地围上来问长问短,连连赞叹:“哇!了不起,真是奇迹啊!”

终于等到青蛙们举行音乐会的日子,“咕咕咕,咕咕咕”的声浪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刚长腿的小蝌蚪便使劲爬上岸来,趁着青蛙们聚集在一起尽情欢歌之时,他一蹦一跳沿着田塍招摇过市。本来,他完全可以跳得更高更远,可惜被那条尾巴拖累,跳跃的姿势并不怎么潇洒和优美。不过,每跳一步他没忘了晃动一下尾巴。他使出全身力气把尾巴翘一翘,摇一摇,好让大家都能看清楚。他以为这样肯定会引来惊羡的目光和赞美的呼声,可怎么也没想到,他每次翘起尾巴摇晃的时候,总是招来一阵哄笑:“哈哈,什么玩意儿,他竟当作宝贝呢!”

“咦,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自己长不出尾巴,却要妒嫉别人,讥笑别人,你们不感到羞耻吗?有本事,你们也长出尾巴来让我瞧瞧!”刚长腿的小蝌蚪终于恼羞成怒了。这时候,田塍边的一只小青蛙好心地挨近他,悄悄提醒道:“喂,朋友,您太幼稚了,您以为尾巴是您特有的风采吗?您错了,这尾巴仅仅是没有成熟的一个标志,您拿它来炫耀自己,当作什么了不起的奇迹,那怎么不会让人笑破肚皮呢?”

刚长腿的小蝌蚪一听,终于明白底细。他羞得一头钻进草丛里,再也不敢露脸了。那只好心的小青蛙又慢慢挨过去,坦诚地说:“其实,尾巴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也不是您的过错。从蝌蚪演变到青蛙,都有这么一个过程。不瞒您说,我的尾巴也是昨天才摆脱干净的呢!您不要难过,当您开始成熟的时候,当您不再翘尾巴炫耀自己的时候,那么您的尾巴也会自然消失的。那时候,您将拥有翠绿色的泳装,还将拥有浑厚脆亮的歌喉,到那时,您也有资格参加青蛙们的大合唱了——您听听,青蛙们现在唱些什么?他们是不是在炫耀自己成熟的奇迹呢?”

刚长腿的小蝌蚪静下心来,仔细听了一会,终于听懂了青蛙们大合唱的主题:原来,他们并没有夸耀自己的伟大,而是在颂扬大自然无私的恩赐、赞叹大家庭真诚的情义。小蝌蚪被这新的绿色的春天旋律深深陶醉了,他企盼讨厌的尾巴早一天消失,他向往真正成熟的时刻早些到来!

山羊丢了一罐奶,兔子丢了一袋黄豆。他俩决心追查到底。

偷了这两样东西的老鼠非常恐慌。他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个鬼主意,跑到山羊和兔子跟前来装蒜:

“您两位丢了东西,我也怪心疼的。我从人类那里得到一本关于破获各类盗窃案的书。根据书上提供的经验,什么复杂的案子都是可以破获的。您两位不想读读这本书吗?”

山羊说:“这可太好了。我是最相信书上的话了。”

兔子说:“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快把书本拿来我看!”

老鼠回到洞里,经过一番精心安排,拿出两叠经他嗑过的字纸;一叠给了山羊,一叠给了兔子。

山羊把字纸摆开来一看,这一行字是:

“兔子偷了山羊的奶。”

兔子把字纸摆开来一看,这一行字是:

“黄豆是山羊窃去的。”

山羊和兔子都认为自己捉住了盗窃犯,扭住对方,在地上滚打起来。打完了,他们才明白:被老鼠咀嚼过的文字,是相信不得的。

黄牛邀请跳蚤一起外出旅游。

黄牛说:“听说桂林山水很优美,咱俩一起去玩一玩,你有兴趣吗?”

跳蚤说:“去一趟可以。但我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了,可不知那里长不长青草?”

黄牛说:“那有什么关系?咱们去看风景,又不是去割草。”

跑蚤说:“你真够笨的!如果没有草,你难道要到那里去吃‘山水’吗?没有东西吃,风景有什么用呢?”

黄牛觉得跳蚤说得对,想了一想,又建议道:

“那我们就先到草原上去,观光花草树木,看看羚羊骆驼,顺便再积攒些草料,然后再南下桂林。”

跳蚤说:“好主意。不过,到那儿以后,你先不要忙于攒什么草料,最鼋要的是先把自己养得膘肥体壮……”

黄牛感谢跳蚤的好意,便一起出发了。

走着走着,黄牛感到身上发痒,原来是被跳蚤叮了一口。

黄牛问:“跳蚤,你,这是干什么?”

跳蚤说:“我想化验一下你血液里的营养成分,看看吃点什么草才对你的育肥有利。”黄牛说:“为什么你事先不征求我的同意呢?”

跳蚤说:“我千这种事情的时候,是从来也不征求谁的意见的。”

黄牛说!“哼!原来你关心的是喝血!”

跳蚤说:“不,我也关心你的身板。鲜美的血液和肥膘是有很大关系的。”

黄牛向发痒的地方伸出了带刺的舌头。看来那位吸血的旅伴大概情形不妙……。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五

二.学习目标:

《他发明了什么》。

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帮助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过程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捕捉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帮助作用。

知识和能力:

1.能读准文言文。

2.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能背诵两则寓言,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4.能明白寓言的寓意。

过程和方法: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能背诵两则寓言,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跟老师一起学]。

《他发明了什么》。

1.生字。

注意“械”字的读音,字形第二笔为撇不要丢掉。

3.初读课文,争取将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

4.惠特尼的发明和其他人的发明有什么不同?

5.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惠特尼)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这话还得从二百年前说起。18世纪以前,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家彼得保尔毛瑟发明了一种毛瑟枪,它是当时普遍用的一种枪械。惠特尼的发明就和它有关。可是“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他究竟发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6.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

标准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再回到二百年前,看看这个事物诞生的过程。

看表:

原来制作方法标准化做法。

制造一件件打制、自己安装零件制造简便。

生产零件尺寸不同、单枝生产批量生产、组装简便。

修理按原零件大小打制修理简便、随意换相同零件。

8.出示:每一枝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

出示:零件制造起来简便;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两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修理简便,某个零件损坏了,从那种零件中的一堆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9.大家注意到了吗?介绍标准化做法的三个好处的句子之间运用了怎样的标点符号?(分号)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隔开,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谁能运用分号说一句话?(练习运用分号)。

10.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

“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11.标准化的做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标准化的意义。

12.标准化的意义:

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13.惠特尼的发明和其他人的发明有什么不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一、《刻舟求剑》。

1.读通课文,注意字音,断句。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借助译文,理解文言大意及重点词语。

涉:渡江 。

遽:立刻、急忙。

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

止:停止。

惑:迷惑、糊涂。

3.理解课文:

1)什么是寓言?

(“寓”寄物,“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2)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1)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

(2)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

3)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这个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答: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改革进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现实,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将改革不断的推向深入,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郑人买履》。

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

2.借助译文,理解文言大意及重点词语。

(1)操:持、取的意义。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宁信度、无自信也。

3.理解课文:

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为什么没有买到鞋?

《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而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板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2)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处理实际问题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

3)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4)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郑人买履》。

拓展资料。

1.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韩国贵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著有《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

《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属于论辩文占绝大部分,文风犀利,有很强的说服力。

2.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吕不韦:战国末年政治家,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首都,遇见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入秦为之游说,使之归国继位(即庄襄王)。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记、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把句子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1)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导常兴奋,彷佛要去干一件非长伟大的事情。林子里净急了。我在一颗树下站好,装众地驾起小提琴,拉响了第一只曲子。(                      )。

(2)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真珠鸟。放在一个检易的竹条遍成的茏子里,笼内还有一券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湿暖的巢。(            )。

二、按照下面的要求,写出两句你积累的诗句。

1、带有江河的:

诗句:                          ,                           。

诗句:                          ,                           。

2、带有数字的:

诗句:                          ,                           。

诗句:                          ,                           。

三、积累这些短语:

艰巨的任务伟大的工程畸形的孩子。

美好的祝愿熟练的技巧奔驰的骏马。

妩媚的山石秀丽的山石险峻的山势。

嶙峋的怪石陡峭的山峰著名的山峰。

秀美的山石、山峰、石柱幽深的峡谷。

幽深的树林 狭窄的江面混浊的江水。

杰出的工程师 恶劣的条件合适的线路。

慈祥的眼睛无法割舍的爱好深深的潭水。

漫长的冬季春日融融的日子和谐的乐章。

难以置信的表情有声望的教授。

诗一般的语言瞬间即逝的飞鸟响亮的嗓门惊天动地的事业。

千姿百态的石块 震耳欲聋的响声雄伟壮观的三峡。

著名的曲子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琴声 微弱的烛光。

清秀的脸恬静的脸深切的感情 秀丽的景色迷人的景色。

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柔美的线条。

奇丽的小诗舒适的家温暖的家茂盛的花草生机勃勃的花草。

旺盛的花草清脆的声音。

响亮的声音悦耳的声音娇嫩的鸣叫。

长长的绒毛细嫩的绒毛美好的境界。

崇高的境界神秘的境界汹涌的海浪(花)。

澎湃的海浪(花)晶莹的浪花咆哮的海浪。

嫩绿的柳枝翠绿的柳枝柔软的柳枝。

酸涩的感情细腻的感情深厚的感情。

巨大的影响深远的影响广泛的影响。

屈辱的岁月光辉的岁月难忘的岁月。

漫长的冬季漫长的道路漫长的旅途。

生命的力量无穷的力量强大的力量。

轻蔑地说羞怯地低着头亲切地招呼。

蹑手蹑脚地离开 全力以赴地演奏。

深深地祝愿熟练地操作曲曲折折地前进。

深情地注视冉冉地升起稚嫩地鸣叫。

轻松地鸣叫声嘶力竭地鸣叫忐忑不安地想。

惴惴不安地想仔细地想认真地想。

【试题答案】。

一、把句子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1)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导常兴奋,彷佛要去干一件非长伟大的事情。林子里净急了。我在一颗树下站好,装众地驾起小提琴,拉响了第一只曲子。

(异 仿 常 静极 棵 庄重 架 支)。

(2)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真珠鸟。放在一个检易的竹条遍成的茏子里,笼内还有一券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湿暖的巢。(珍 简 编 笼 卷)。

二、按照下面的要求,写出两句你积累的诗句。

1、带有江河的: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带有数字的:

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句: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六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四、完成同步练习。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七

与凌云版主和三备的许多老师一同研备,对寓言的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突然产生了成都大学的陈大伟教授所说想上课的愿望,想尝试一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到底效果如何。自己最了解自己,也最了解我们的学生,到底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就在这样的忐忑与期待中开始了我的寓言尝试课。

要突破的难点:

因为第一课时只是侧重于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基本了解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然后就是写字,这样,我的第二课时任务还是比较重的,既要精读感悟,又要理解寓意,还要拓展延伸,对于一项比较慢节奏的我,是一个挑战。要在40分钟之内,尽可能地完成预定目标。

最大的收获:

呵呵,这个大家可能意想不到,就是第一次独立地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设计制作课件。因为我们学校的电脑老师是半路出家,又忙于教学,我们的教室也没有多媒体,所以,这方面我们接触的少,上公开课基本就是从网上下课件,然后改一改。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做一些课件,这样,就开始了基础的尝试。虽然只是一些文字处理,但是还是颇感骄傲的,从文章的呈现,揭示的寓意,到来自寓言的成语的出示,补充阅读,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感觉美美的。

目标达成情况:

预设三个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各一个。

目标:

1.关于寓意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领悟故事蕴含的寓言。2.了解了寓言的基本特点。3.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难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与两则语言类似的事例。

应该说,三个目标完成的还不错,对于教学难点的把握,感觉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结合生活讲一讲,其中,有的孩子举例说,小偷只顾着在人群中偷东西,却没有料到身后正有便衣警察等着他。受这个孩子的影响,又有一个男孩子说两个小偷因为分赃问题展开争论,正好被警察抓个正着。

大家更多的是针对第二个故事举的例子。之所以这样,我想是由于我的原因。因为在学习完《鹬蚌相争》之后,我给孩子出示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让孩子总结了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然后就接着出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并用电子白板出示了这个故事,让学生感悟只顾眼前利益,往往会让他人得利,所以,学生举的例子也是跟这个有关。

但我提示生活中有没有跟宋国的农夫一样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例子时,孩子们都感到为难。于是,我给孩子举了两个例子,比如,急于完成作业,书写潦草,然后被撕掉重写;炒菜时嫌火慢,把煤气开得很大,结果把菜炒糊了。在我的提醒下,有的孩子举了类似的例子,这让我觉得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

我想,如果教学完第一个寓言之后就让学生举例,当时学生大脑正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可能更开阔一些。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学习最投入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效果可能更好些。

高潮部分:

1.在品读《揠苗助长》表现农夫急性子的语句时,学生感情把握非常充分,文章读得非常有味道。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孩子能够把句子读得有感情,读出语文味,这个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品味,消化,吸收,今天同学们表现非常好。

2.关于“一棵一棵”的争论。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当我问到为什么“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有的孩子说他有耐心,我就追问了一句:“同学们刚刚说他是急性子,这会儿他怎么又这么有耐心了?”有的孩子说,他既性急,又有耐心。

(显然没有理解)有的孩子理解就特别好:“他想让禾苗快点长高,所以一棵一棵往上拔,觉得虽然累,但也值得!”这样一辩,孩子对农夫急于求成的心理感受更深了。不过,觉得我少说了一句话,应该点一下,这里的耐心是反衬他的心急的。因为觉得学生有些纠缠不清,想急于往下进行,当时表述可能也不是十分清晰,估计有的学生还是会有些糊涂的,自己也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

3.关于寓意的揭示。虽然孩子们没有总结的那么准确,但是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了,比如:庄稼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太心急;禾苗有它生长的方式,不能破坏它;提到了“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等。再如第二则寓言,我们谈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中,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理解了,记忆也更深刻了。

4.当出示《狐狸和葡萄》、《苍蝇与蜜》两则寓言,让学生比较寓言的特点时,学生说出了三点:

1)寓言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2)寓言里的人和动物都有点笨(傻);。

3)寓言的内容都比较简短。

对寓言的特点把握还是非常准确的。

遗憾:

1.没讲透的部分:

在学习完《鹬蚌相争》之后,出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让孩子们分别说了一下螳螂、蝉、黄雀、吴国的眼前利益和身后祸患,但是却忘记让孩子比较一下,这两个故事也是略有不同的,鹬蚌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各不相让,让他人得利;而螳螂、蝉、黄雀、吴王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不存在不相让的问题。如果教学时稍微点一点,学生对这两则寓言理解更深刻一些,从孩子举的事例看,侧重于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是各自退让一步。这是考虑不周的地方。

2.本来打算让孩子讲讲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讲,这个环节可以删掉,放到练习八的成语故事里一起讲。

3.时间分配不太均匀,《揠苗助长》用时略多,《鹬蚌相争》相对较弱。老毛病不能一下子改掉,已经好了很多,如果一节课容量特别大的话,是要有所取舍的。

这两则寓言上完了,但是对寓言的研究刚刚开始,这个尝试也让我明白了:教学一组文章时,一定要取其精华,弃其枝末,延伸有度。一堂好课不应该只是四十分钟就结束,应该给孩子留下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孩子继续研究,学习,让四十分钟的学习无限延展。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小资料: 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颦挈亦。

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颦:皱眉挈:领亦:也。

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为什么村里人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的避开或不出门了呢?

3.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

4.最后一段怎样理解?

九、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点明寓意)。

十、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的真正的美?”(结合事例)。

十一、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自然流露。

东施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教后记: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揣摩情节的合理和巧妙。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寓言大多篇幅简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楚王好细腰。

二、介绍小资料: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好 胁 期 年 黎 黑。

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好:喜欢昔者:从前皆:都胁息:屏住呼吸期年:第二年。

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大臣们纷纷减肥的原因是什么?

2.此次减肥的效果如何?

3.请你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

九、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理解寓意)。

十、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

楚王好细腰。

《墨子》。

好士细腰——以一饭为节——朝有黎黑之色。

(起因)(过程) (效果)。

教后记: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十九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4个会认字,学写6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引导学生悟出寓言的寓意。

生字卡。

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二则,板书课题,认识“寓”。

2.你听过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谁来给大家说说。

3.听了这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吗?(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一个道理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的两则寓言,你发现了什么让你奇怪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述: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情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2.在看课文之前,你是否听过、看过这两则文言文?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对照译文慢一点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思。

4.指名学生说读的过程,需要帮助的地方。

5.分别指名学生读一、二则寓言。

6.老师范读,听的时候自己不会读的生字注音,不会断气的`做好标记。

三、深入理解第一则寓言。

1.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则寓言,对照译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把知道的字、词的意思用笔写上。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3.小组合作读、齐读。读的时候想一想它的意思,看能不能和译文的意思联系起来。

4.挑战自己:不看译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说一句意思。

5.指名上台讲述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揠:拔。助:帮助。

(2)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2.讨论:

(1)这个人帮禾苗长高了吗?为什么?

(2)想一想这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寓、悯、趋。

2.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寓”上下结构,下边不能写错。

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趋:半包围结构。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2023年寓言二则课外(汇总20篇)篇二十

本学期数学组实行了“小老师”教学方法,我们语文组也亲临现场进行了体会,我的感觉是老师的确是轻松了(从现场来看),但我知道,课上的轻松与课下的辛苦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语文如果每节课这样上不现实,个别课文是可以的(个人的想法),比如《寓言二则》,我利用课下时间分别布置两位同学对这两则寓言进行备课,然后我再进行指导,这不就有了这节的教学,现摘录如下:

潘茹:“今天我们学什么?”

同学们齐声回答——《寓言二则》,然后同学们委派一名学生上黑板写题目,那一笔一画,极其认真,还真有老师的架势呢!

潘茹“什么是寓言?‘则’又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快乐,嘴里不停地喊着“我、我……”,在确认了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的答案一致时,同学们的脸上都绽开了笑脸。

潘茹:“《东施效颦》这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告诉我这个故事呢?”学生积极讨论,有的朗读、有的讲故事、有的还组织表演,看来学生真是花费了心思,花样还真多。

《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这两则寓言都比较简单、生动。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排成了课本剧,我真的很佩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

看来小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不错的,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使他们的想像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还异常精彩。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葡萄出土心得体会(汇总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呈上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我眼中,葡萄是一种宝贵的水果。每次享用

    热门高中毕业学籍表自我鉴定(模板18篇)

    通过写范文,我们可以在不断练习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随着时光的流逝,三年美好的高中生活就

    2023年父亲节活动策划书(案例16篇)

    活动策划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地点、人员、预算等因素,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活动策划指南,希望能引导大家顺利完成策划工作。父爱如火,他带给我温暖;

    热门健康讲座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或所做事物的理解与把握。【示例文本九】通过参加竞赛,我克服了自己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并提升了自信心。

    专业上网课的一天(汇总14篇)

    范文范本是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写作样本,它能够指导我们写作时的结构和风格。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优初中竞选团员演讲稿大全(18篇)

    竞选是一种能够培养个人领导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过程,通过参与其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以下是一些竞选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实用展现青春风采演讲稿(汇总19篇)

    青春,是一个锻造人格的时期,我们要塑造积极向上的品质。探索青春的奥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经典青春名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学们:大家好!青春是什么。有的人

    精选违约协议书才有效范文(18篇)

    精选范文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和编辑后的作品,它们展示了高水平的写作能力和独特的思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启发

    最优党史宣讲的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收获,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感悟。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

    优秀自我评价总结语(模板24篇)

    自我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应该定期进行,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写自我评价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从中得到启示和灵感,写出一篇更有深度和思考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