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体系建设方案(10篇)

时间:2024-12-18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指标体系建设方案(10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指标体系建设方案(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一

;

【摘 要】 为给衡量救捞系统水平提供依据,从分析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入手,找出适合国际间救捞系统水平评价的共性指标,构建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价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救捞系统;评价指标;共性指标

我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战略。交通运输部提出了救捞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以及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的目标。为评判救捞系统水平,本文论述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内涵和特征,找出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共性指标,进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 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内涵

1.1 救捞能力方面

国际一流救捞系统,拥有位居国际前列的水上应急救捞能力和综合实力,救捞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适用,救捞法规体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健全,救捞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有力;拥有精干的救捞人才队伍和精良的救捞装备,具备精湛的救捞技术技能;救捞基地布局合理,救捞力量布设科学,有效覆盖国家管辖水域;具有完善的水上搜救打捞组织指挥体系,完备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程序,以及协同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独具特色的救捞文化已成为鼓舞激励救捞人奋勇拼搏的精神支柱;具有国内外认知度和影响力的救捞品牌。

1.2 救捞效果方面

国际一流救捞系统,在国内外重大水上救捞作业中成绩显著,能很好地履行水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职责,履行与救捞相关的国际公约;能在海上急、难、险、重应急救捞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国内外重大水上应急救捞作业中表现出色,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影响力。

1.3 国际合作方面

国际一流救捞系统,与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实施海上救捞国际合作战略,与相关国家建立海上搜寻救助打捞合作机制,与周边国家的海上搜寻救助打捞合作呈常态化;具备良好的海外救助打捞支持保障能力。

2 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特征

(1)专业应急救捞力量有效覆盖管辖水域。专业应急救捞力量全面有效覆盖国家管辖水域,救助设施装备布局合理;救助船舶和救助飞行器数量满足需求,配置结构合理,船舶性能可满足应急救助需求,形成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的综合性应急抢险救捞系统。

(2)具有深远海搜寻救助和立体化救助能力。具有一定数量的功能先进、抗风浪等级高、无限航区的大功率远洋救助拖船,远洋救助拖船配置dp-2动力定位系统、万米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和直升机机库,可携载船载救助航空器执行立体救助任务,配备无缆潜航器、深拖系统、水下缆控机器人、侧扫声呐等深远海搜寻探测设备。

(3)具备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能力。具备一定数量的大吨位(5 000吨级及以上)打捞起重船、大吨位(50 000吨级及以上)自航半潜船;掌握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探测和起浮、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和扳正沉船、难船救捞辅助设计、大型打捞浮箱设计及应用等打捞关键技术,且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具备大深度饱和潜水装备技术及作业能力。有大深度(300 m及以上)饱和潜水设备,具备大深度饱和潜水技术能力以及相应的医疗及保障能力,可进行大深度饱和潜水作业。

(5)搜救打捞组织指挥高效、执行力强。具有完善的水上搜救打捞组织指挥与协调机制,备有科学完备的水上搜救打捞应急预案,具有良好的区域间水上搜救打捞合作机制,与各种搜救力量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应急效率保持在高水平。应急救捞力量全天候运行,救助船舶、救助直升机在部署范围内能够快速出动和有效救助,救助成功率保持高水平。

(7)重大水上应急救援成效显著。在国内外重大水上遇险事故应急救援中,作为主要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行动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命救助和环境救助效果显著,得到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赞誉。

(8)在国内外重大海上打捞工程中表现出色。在国内外重大水上打捞工程中出色完成打捞任务,得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体现国家实力和形象。

(9)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水上救助打捞力量具有优秀的机构形象和标识系统,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10)具有较高的国际合作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具有全球化理念,以战略性思维制定发展战略,在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在开展海上救助打捞国际合作、跨区域国际间水上搜寻救助打捞联动机制和国际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方面均取得良好进展,在海外救助打捞基地规划建设、机构设立等方面有长远目标和执行力。

3.1 指标选取原则

各国企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企业治理体制和模式也各不同,各国的救捞文化、政策法规环境各具特点,因此,各国救捞系统的管理体制模式、救捞文化、救捞政策法规环境等属于个性指标,不具有国际可比性。而救捞能力、救捞效果、救捞国际影响力等是各国救捞系统都拥有的共性指标,要进行各国救捞系统的水平比较和评判,只能选择各国救捞系统共有的评价指标――共性指标。

3.2 共性指标及其评价体系

救捞系统的能力、综合实力、救捞效果、国内外影响力等均属各国共有且具有可比性的评价指标,因此从救助打捞能力、救助打捞效果、国际影响力等3个方面构建国际一流救捞系统评判指标体系,并将救助打捞能力、救助打捞效果、国际影响力作为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立若干二级指标,并根据需要在二级指标下设立三级指标,从而形成国际一流救捞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国际一流救捞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又可分为基础性指标和特征指标2种类型。

基础性指标是实现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基础条件,是有效和高效实施水上应急救助打捞必须具备的设施、装备、人员及组织指挥等基础要素,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水上应急救助打捞需求进行配置和构建。由于各国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格局、管理体制等都有很大差异,各国对海上应急救助打捞的需求亦有很大差别,因此基础性指标的可比性较差。

特征指标是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标志性指标,比如是否拥有深远海救助打捞装备和技术,是否在重特大海上应急救助和打捞工程中取得出色成绩,是否具有国际认知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是否实施国际化救助打捞战略,是否在国际救助打捞行动中具有积极影响等。这些评价指标都可体现一个国家水上救捞系统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人员综合素质、系统的综合实力,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4 评价思路和方法

我国与救捞系统较先进的典型国家在救捞系统体制方面差异显著,国外的救捞系统主要采用企业化运营模式,按照普适、准确、客观和兼顾数据资料的可及性的原则,从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两个层面开展对比评价。应急救助方面选取救助系统较先进的典型国家如美国、日本、西班牙等作为对比对象,打捞方面选取打捞能力典型的打捞企业作为比较对象。

根据评价需要,将二级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成三级指标,对可以量化指标进行客观评估,对定性指标采用专家評价方法进行经验评价,按照“优、良、中、弱”的等级,对最后比较结果进行总体评价,判定出各国救捞系统的国际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二

;

摘 要:船闸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要求高、使用周期长,因此对船闸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运营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价至关重要。借鉴国际金融组织对交通基础设施后评价提出的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及可持续性准则,提出了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的15个子准则,并构建了相应的后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关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进展

世界各国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总体上比较晚,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兴学科的兴起,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西方国家在原来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种社会学家参与分析的项目评价,将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评价过程中。例如,studio frosio(2000年)出版的刊物《energie》一书,书中对小型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t roquet(2006年)在对大坝工程及其配套工程进行后评价时,引入了补偿的政策机制。

美国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方面起步较早,前苏联、德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随后也开展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活动。这种后评价活动综合考虑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两方面的效益,并重视环境影响评价。

国外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过程中所取得了成功,政府的积极参与是首要因素。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公益性,属于公共物品,其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一方面要保证其质量与功能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对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起到规划、评价、监督等作用。在国外,大多数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的评价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保证了评价的公正、顺利。

1.1.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得较晚,20世纪80年代,水运项目评价工作的制定、颁布和实施与整个国家的后评价步伐是一致的。1983年交通部制定并发布了《水运投资效益计算的试行办法》,经过实践,于1988年对试行办法进行了修改,发布了《水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使得水运建设项目评价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关于水运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规范、办法相继出台。1996年交通部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水运建设项目评价手册》,为水运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一套规范,推动水运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根据查阅的资料,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于水运建设项目的评价多数是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后评价的研究较少。

目前我国水运建设项目后评价存在这些问题:评价内容单一、重点不突出、评价深度不够、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不够透彻、后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

总体上来讲,我国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的不多,经验不足。船闸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目前尚处于探讨阶段,没有现成的工作方法可以借鉴,国内外也没有统一的后评价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不多,经验尚缺。船闸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水运基础设施。目前国外没有专门针对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而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的学者也不多,目前只有章恒全、许长新(2003年)蚌埠闸扩建工程项目后评价;吴凤平(2007年)京杭运河谏壁二线船闸项目绩效评价及(2009年)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内河航运项目(江苏段五座船闸)绩效评价。

本论文以船闸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求船闸建设与运行的发展规律,在深入研究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于船闸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认为在作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时,应该吃透选题,根据这个选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构建指标体系才能达到正确评价的目的。普遍性就是船闸作为建设项目、水运建设项目,在进行后评价时,指标的选取应该围绕评价目标,确定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且能反映方案优劣的各项指标;特殊性,要求对船闸进行后评价时,要考虑到船闸建设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除了发展航运外,还兼有发电、水利灌溉、排涝、城市用水、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指标的选择要兼顾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2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准则

船闸都具有通航、防洪、发电、供水、灌溉、除涝、水土保持、旅游等多项功能,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其它项目无法比拟的社会性。本研究中评价准则借鉴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准则。这五个准则评价了项目立项、项目施工过程、项目运营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具有全面性。根据这五个准则,本文开发了子准则。

(1)相关性。相关性是指项目与国际、国家和地方发展政策的相符程度,包括“前相关”和“后相关”,即项目设计之时的相关性和进行后评价时的相关性。在项目批准之时必须与国际、国家、地方的优先发展重点相关,所以“前相关”基本能够满足。而评价“后相关”则可以检查项目实施完成以后是否仍然针对当地的实际需求,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后评价更有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只评价“前相关”导致的相关性准则评价过高的情况。故将相关性准则细分为前相关和后相关两个子准则。

(2)效率。效率是指项目的实际产出与预计产出的相符程度。效率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时间效率、产出效率即在使用既定资源下的产出情况和资金效率。

项目实施的时间效率考察项目是否按计划的时间开工、是否在计划实施周期内完工。在使用既定资源下的产出情况是指项目是否实现了所有的预计产出,它衡量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资金效率是指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效率,其中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周期内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的折现率,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贡献的相对指标。一般来说,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都会对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进行测算,以便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并且会对项目完工后的经济内部收益率进行测算,以便判断项目是否仍然具有经济价值。故将效率准则细分为时间效率、产出效率、资金效率三个子准则。

(3)效果。效果是指项目的实现程度以及实际产生的效果和相关目标群体的获益。效果从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和受益群体的瞄准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船闸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的改善程度可以从航道基础设施等级、大型船舶航行能力、船闸通过能力等方面进行测度。项目瞄准度是指考察项目成果是否真正地被目标群体享有。也就是说,项目效果的评价不仅取决于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也要考察其成果(一般表现为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使目标人群受益。故将效果准则细分为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和受益群体的瞄准度两个子准则。

(4)影响。影响是指项目产生的长期作用,包括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社会影响指项目对扶贫、减灾、人口就业的影响;经济影响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考虑项目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环境影响是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运营阶段对所在地区或相关地区的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故将影响准则细分为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三个子准则。

(5)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项目实施完工后,其独立运行的能力和产生效益的持续性。它通过考察保障项目持续运行并发挥成效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评价,这些因素包括与项目实施有关的政策制度、项目维护和利用、运营管理机构、人力资源及项目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故将可持续性准则细分为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船闸基础设施利用的可持续性、运营管理机构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五个子准则。

2.2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的初选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第二层为准则层,即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准则;基于系统理论、反馈控制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准则,设计了第三层子准则层,十五个子准则为:(1)相关性:前相关、后相关。(2)效率:时间效率、产出效率、资金效率。(3)效果: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受益群体的瞄准度。(4)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5)可持续性: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船闸基础设施利用的可持续性、运营管理机构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

(1)相关性。

①项目立项的依据,用来衡量前相关;②项目运营过程解决的实际问题,用的来衡量后相关。

(2)效率。

①项目进度和及时性,通过计划开工时间与实际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与实际完工时间的比较来衡量时间效率;②土建工程、机电设备、船闸信息化是船闸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三个子项目,因此选择土建工程完成任务量、机电设备安装情况、船闸信息化程度实现情况,来衡量项目的产出效率;③项目操作规范性、工程质量合格率、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工程技术指标达标率,反映工程质量的优劣,用来衡量项目产出效率;④资金管理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资金筹措能力、配套项目资金比重、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的实现情况,是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项目资金效率。

(3)效果。

①航道基础设施的改善情况可以通过航道基础设施等级的变化、大型船舶航行能力的变化、船闸通过能力的变化、船舶平均吨位提高比例、航运事故降低比率、航运周转次数增加比例来体现;②项目的实际受益群体与计划受益群体的相符程度的比较,来衡量项目受益群体的瞄准度。

(4)影响。

①船闸建设项目对地区做出的扶贫贡献、减灾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定贡献,可以用来衡量项目对社会产生的影响;②船闸建设项目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做出的贡献可以用来衡量项目对经济产生的影响;③船闸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建成后对沿线环境的改善、对船闸管理所环境的改善,反映了船闸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5)可持续性。

①船闸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要考虑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与项目实施有关的政策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程度、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制度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程度反映了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②船闸基础设施的维护状况和利用状况、对综合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对减少运輸能耗的贡献及货运量预测值,是船闸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运营的体现;③项目的管理机构设置的健全程度、项目运行的制度健全程度,是项目运营管理机构可持续性的表现;④项目人力资源的配备情况、项目人力资源的培训情况,是项目人力资源可持续性的体现;⑤项目建设资金分年度到位情况、项目经费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程度、借款还款情况,是项目建设资金可持续性的体现。

2.3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的精选

初步确定的指标层,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1)包含的指标比较多。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往往认为指标个数越多代表指标体系的越完备,从而不断提出新指标,使指标增多,但很多指标信息重复,有些存在操作性较差、相互之间缺乏独立性、重要的指标得不到突出的特点;(2)选择指标存在很大的主观臆断性,往往依靠自身或部分专家的经验选择指标,未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指标精选方法。

2.4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以上研究,一个完整的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应该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及指标层,如表1。

3 结论与展望

3.1 主要结论

(1)本文通过对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得出从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考察船闸建设项目,为船闸建设项目决策者研究未来船闸建设以及对未来船闸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2)32个指标是对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受益群体的瞄准度、时间效率、产出效率、资金效率等15个子准则的进一步分解,所构建的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既考察到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普遍性又兼顾船闸建设项目自身的特殊性,为船闸建设项目的评价活动做了贡献。

3.2 展望

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简化到32个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应简化指标,以达到更简洁、更实用。

(2)采用这一指标体系可以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运营的船闸建设项目进行评价,以检验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三

;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市商业规模核心控制指标体系的专业性构建”(编号hb16sh030)

中图分类号:f722.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今制定城市商业规模习惯采用的上位城市指标参考、国内外城市指标借鉴、基于现状数据的指标预测三种途径入手,构建城市商业规模的核心控制指标体系,立足城乡规划学专业角度提出读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以此测算河北昌黎中心城区商业规模核心控制指标体系相关数据的精确度,为城市商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商业规模的制定提供专业参考。

引言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数据,2015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到12.9%,较年初提高4.6个百分点,增长显著,而百货店、实体超市、实体专业店销售额同比增速显著回落。此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也持续回落。实体商业增速放缓负面影响市场对商业营业用房的需求,城市商业规模出现过剩现象,这种阶段性问题直接体现在商业空房率增加和新增商业营业用房量下降方面,需要不断调控以回归正常发展路径。城市商业规模的发展与多重因素有关,但均离不开城市人口指标,适度的城市商业规模有利于城市经济良性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商业规模和理性、清晰的城市商业分布层级。

源头:城市商业规模的调控途径

城市商业规模最直观的测算方法是人均商业面积与常住人口规模(下称人口规模)的乘积。人均商业面积的制定是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的具体内容之一,人口规模在其上位规划中可以清晰获知。立足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分析城市商业总规模,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测定各项商业指标进而调控城市商业规模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现阶段有多种具体操作方法,集中体现为基于对上位或国内外其它城市指标的参考和对现状商业规模的预测性制定。

(一)中小城市的上位城市指标参考

因地缘关系,具有行政从属关联的城市之间在政策制定、社会文化发展、生活方式、地形地貌等方面具有更大可能的相似性。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指标时,下位城市往往以上位城市作为直接标杆效仿参照。例如在参考上位城市成都市人均商业面积,并充分结合自身商业发展潜力后,邛崃市将人均商业面积划定为0.9-1.2平方米。

这种方法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并未过多涉及指标的量性计算或测算过程,在操作层面提供了一种感性倾向。然而,受到自身差异性影响,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态结构、产业分布等因素或多或少与参考城市有别,在制定指标时可能出现盲目估大的现象。短时期内,城市商业的虚假繁荣带动经济出现增长态势,城市民众受益于商业规模的持续膨胀,主要体现于购物便捷度、商品服务可选择度、性价比较度和就业岗位增量等方面。但这种进程的最终结果不利于理性发展城市商业,还将造成因商业规模过剩扩招就业人口的部分失业问题。

(二)大城市、特色城市的国内外其它城市指标借鉴

对于规模、等级较大的国内城市而言,有些城市处于行政区划的上层,无法进一步借鉴上位城市的成果数据;或在某一层次中发展特色较为突出,则需要横向借鉴国内外其它同规模等级或同特色城市的发展指标,如表1、表2所示。当前国内城市在制定人均商业面积指標时,除参考表3当前国内城市人均商业面积标准外,可充分借鉴1.2 平方米这一国际人均商业面积警戒数值。

(三)特殊城市的基于现状商业规模预测

通过连续几年的人口数据、经济增长数据和现状城市商业总规模与人口规模,采用夹逼方法推算未来城市商业规模,即采用人口、经济增长率估算城市商业总规模增长,同时利用估算人均商业面积与人口规模乘积测算城市商业总规模,再对两者进行比较、调和形成最终商业规模预测。针对一些发展较为特殊的城市,如密切依赖地势环境发展、历史事件和不可抗因素干扰、政策倾向等问题,借鉴自身发展进程或是更为合理的途径。当然,这种方法并非局限在上述特殊城镇之间。

人均商业面积。用以描述一个城市中的居民总体上对商业设施规模的占有量指标。在肯定商业设施分布结构匀称的假设前提下,人均商业面积指标对衡量城市商业规模的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商业发展规模的其它指标制定,均需基于此项指标之上。

城市商业总规模。人均商业面积与人口规模的乘积,为各级商业中心规模与社区零散商业规模的总和。反映整个城市商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所辖区县、乡镇、村屯各级商业状态。

各级商业中心规模。市级商业中心是指商业高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范围为超广域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商业街长度一般在1200米以上,或商业集聚在25公顷的区域范围内;区级商业中心是指商业高度集聚,商业服务行业比较完善,服务范围为广域的地区商业中心,其商业街长度一般在800米以上,或商业集聚在8公顷的区域范围内;社区(居住区)商业中心是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必需的商业行业和生活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为当地居民的社区商业中心。各级商业中心规模与其辐射范围和辐射人口有关,在已知人均商业面积的前提下,通过折算可以获得。

社区商业规模。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其规模为居住区配套商业规模,一般理解为除去社区商业中心以外的零散商业规模的总和。

(二)核心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论—读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其一,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中对居住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规模进行了明确量化规划;其二,居住区配套公建用地比重占15%-25%,其中商业约占8%,商住混合用地中商业约占20%;其三,居住区配套商业服务建筑面积千人指标为700-910m2/千人,折算营业面积约为580-760m2/千人。

进一步建立城市人均商业面积指标测定模型:(c1+c2)/cc=c0/cc,即cc=(c0·cc)/(c1+c2)。其中,c1为居住用地商业规模,c2为商住混合用地商业规模,cc为城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c0为居住区人均商业面积,cc为城市人均商业面积。

城市商业总规模指标测定模型:c=cc·n。其中,c为城市商业总规模,n为城市常住总人口。

各级商业中心规模指标测定模型:cn=cc·nn+x。其中,cn为各级商业中心规模,nn为各级商业中心辐射人口,x为外延服务的变量值,社区商业中心考虑其服务范围主要为社区内部,因此x为0。

社区零散商业规模指标测定模型:cs=c-∑cn。其中,cs为社区零散商业规模。

鉴于对城市商业规模的预测、规划和控制没有行业统一的方法,因此基于城乡规划学对城市商业规模控制指标体系构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探索空间。针对这种专业性指标体系的精确度,本文选取河北昌黎中心城区作为验证蓝本,依据《昌黎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下称总体规划),对中心城区人均商业规模等内容进行分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本次验证时间节点选定为2015年,即总体规划期限的近期截止年。

(一)核心指标—人均商业面积验证

以经济统计学方法验证。据课题组普查,截至2014年初,昌黎商业网点总营业面积389086m2,人均0.82m2。其中,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营业面积257062m2,人均1.62m2。选定统计测算值为样本1,即人均1.62m2;借鉴国内三线城市参考值0.5m2为样本2,初步设定为人均1.00m2。据总体规划显示,近年来昌黎gdp一直保持12%-18%的基本增长率。因此假设选定人均商业规模增长率为12%(因采用城乡规划学方法测定时,总体规划中近期和中期所需规划数值相差较大,2015年为近期截止年,数值应当更贴近中期规划数值,选取近期数值测算较为保守,因此这里取下限值更科学合理)。

显然,样本1的人均指标过大,即昌黎中心城区商业过剩,与存量规划理念相悖;样本2的人均指标的选定具有主观人为特性,即选取结果会直接影响最终结论。换言之,若样本2的人均指标选定合理,则测算结果可信。

综上,以经济统计学方法测定的结果与采用城乡规划学专业方法测算的结果趋于相同,进一步证明专业方法的可行性,然而后者的优势效果在于充分注重城市规划编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对于商业发展专项规划而言,指标制定以上位规划为依托,尊重总体规划的权威和科学性。本质而言,以专业方法制定指标和以专业性指标指导规划编制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充分依赖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以城乡规划学专业方法构建商业规模核心控制指标体系,对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极高的科学要求。

(二)相关指标—城市商业总规模、各级商业中心规模、社区零散商业规模

c=cc·n=0.91×16=14.56万m2

与调查统计现状相比,进一步证实昌黎中心城区商业总规模的膨胀过量,需科学、合理地完成对各类相同业态的整合、缩减,并严格适度地控制未来增量。

折合每个社区零散商业规模约为2000m2。

(三)实证指标体系的结论

遵循专业方法测算的人均商业面积指标值控制在国际参考线以下,并与国内城市借鉴值相适应,具有合理性。以此产生的城市商业总规模和各级商业中心规模数据分布层级明显,其中老、新城区商业中心规模较大,分别占总规模比重的26.8%和23.6%,与城市现状和规划发展方向吻合;北、南部片区商业中心规模适度,其中北部片区商业中心因靠近老城区商业中心,其规模有所收敛,二者分别占总规模比重的6.0%和8.9%;社区商业总规模5.05万m2,占总规模比重的34.7%,其中每个社区商业中心规模与零散商业规模比例调配在2∶1左右,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如表9所示。

建议:适用范围层面的参考调整

遵循专业方法测算的商业规模控制指标体系制定相关指标数值,是普遍适用的基本层次。深层次考虑,不同规模、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各类城市控制指标存在一定差異性,在适用范围层面需要进行必要调整,即原则内的系数化修正,使结果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避免产生机械、片面、套用等不良情况。一方面需要考虑县域村镇商业分布结构特征,其参考人口规模可按照镇对等于居住小区、村屯对等于组团级别适当取值。城市人均商业规模指标可以调控在国际参考值范围内,具有合理性。进而依据调整合理的人均商业规模指标测算体系内的其它指标值,得到系统、完善的数据组合。另一方面,针对对外辐射功能较大的特大城市、大城市而言,外来流动人口尤其在特定时期(节假日)对城市商业的贡献不可忽视,测算人口不能局限在常住人口范围,在满足专业测算基本原则(即以常住人口进行测算)的前提下,采用修正系数或取上限值等方法适当增大人均商业规模,以降低因忽略外来流动人口所造成的指标误差。这或许成为国内外某些城市人均商业规模数值过高的原因之一,此外也与城市村镇规模、数量等较小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2.陈佳琪.城市商业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以锦州市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

5.付悦.新建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设计策略[j].华中建筑,2005(1)

6.李定珍.中国社区商业概论[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四

2004年12月28日,国内一家电巨头突然爆出严重亏损的内幕:应收账款45亿元中,有26亿元无法收回,给业界带来很大震动。[1]据统计,由于我国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赊销后坏账严重、账款拖欠时间长,平均坏账率达到5-10%,而美国企业只有0.25-0.5%,相差10到20倍;国内企业平均账款逾期时间为90多天,而美国企业只有7天;中国企业的无效成本占销售总额的14%,而美国企业只有7%;中国企业的赊销比例为20%,而美国企业则高达90%。[2]这四组数据对比充分暴露了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国企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很多企业为避免风险而放弃信用销售,致使市场竞争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片面追求扩大销售,盲目赊销,形成大量逾期应收账款,甚至成为坏账。信用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客户信用评估的基本要素架构

对于任何存在赊销的企业来说,客户信用评估和授信既是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始,也是信用管理者运用专业能力最多、投入精力最大的工作,是企业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用于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和全面。鉴于目前国内信用环境的特殊性,国际通行的“5c”评估体系并不完全适用,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客户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从总体上讲,对客户信用的评估应该涵盖客户核心能力和客户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客户核心能力要素反映的是客户当前的营运、获利和偿债能力及其未来的发展能力,集中反映客户的近期和远期偿债能力;而客户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则衡量客户与本企业合作关系的好坏,反映客户对本企业的合作态度、依赖性和贡献大小。

核心能力强大的客户,如果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不好,比如恶意拖欠,则其信用度应该不高。同样,客户即使与本企业合作关系再好不过,如果其核心能力很弱,比如企业亏损,则其信用度也应该不高。因此,在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中,客户核心能力要素和客户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具体来说,客户信用评估的要素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素质要素。企业素质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和人员素质,而人员素质特别是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和品德素质对客户信用的影响尤其重大。

2.财务要素。是对客户信用评估的基础和核心,主要用来评价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3.发展要素。是客户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基础,主要涵盖创新能力和成长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4.关系要素。衡量企业与客户合作关系的好坏,反映客户对本企业的合作态度、依赖性和贡献大小。主要通过客户在与本企业合作过程中的诚信度、忠诚度和客户的贡献率反映出来。

上述要素中,前三者是客户核心能力的范畴,而最后者反映的是客户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

完善和充实,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和清晰的要素系统。

针对性原则指的是企业的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常见的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需要特别关注客户与本企业的关系要素。

可比性原则指的是各个指标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应该是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并且通过衡量,可以进一步确定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权重。

可操作性原则指的是简单、方便、实用。

考虑到国内目前的信用环境的现实状况,结合企业营销管理的实际经验,作者拟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上述基本的要素架构,将整个体系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核心能力和合作关系两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具体指标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其中,财务要素借鉴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内容。

1.素质要素子系统。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和人员素质。其中,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包括企业所拥有资源的稀缺性、行业特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各项管理职能的方法、手段、水平等。人员素质指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职工的整体素质。其中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和品德素质对客户信用的影响尤其重大。

2.财务要素子系统。主要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其中,特别关注客户获取现金的能力和资产变现能力。财务要素又包括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获取现金的能力4个子系统。财务要素子系统是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判断的最重要的指标项目。

运营能力指标主要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反映。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获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毛利率和资产净利率。其中,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偿债能力指标主要通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来体现。其中,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获取现金能力的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其中,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销售额;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3.发展要素子系统。主要考察客户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性。成长性指标反映的是客户历史的进步,而创新能力反映的是客户未来的成长能力,二者综合反映客户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动态发展能力和趋势。其中,创新能力包括新产品投产率和新产品利润贡献率,成长性包括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增长率。

4.关系要素子系统。主要通过客户的诚信度、忠诚度和年利润贡献率三个项目来考察。其中,客户的诚信度包括客户的银行信用等级和历史欠款及其偿还情况两个指标。忠诚度主要通过客户的钱包份额、转换成本、品牌认可度和连续交易性4个指标来体现。其中钱包份额指客户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占其所有消费预算的比重。企业占客户钱包份额越大,客户对企业的依赖性就越大,二者关系就更为紧密。

具体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三、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

1.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作者主张采取专家评分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首先,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企业的不同地区业务专员的意见;然后,对各个收集到的意见进行综合,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分为3个步骤展开:第一步,构造层次结构模型。把客户信用作为目标层,各级指标体系作为准则层,被评定的各个客户作为方案层构造出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第二步,采用德尔菲法(delphi),确定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请10位专家按照1-9标度对草拟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构造出9个合理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得出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值。第三步,利用第二步得到的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指标的单排序和总排序权重。

2.确定客户的信用风险系数。采用delphi法,请专家给客户的各个指标打分,采用5分制,其中5、4、3、2、1分别代表优、良、中、差、劣5个等级。分数乘以该指标的权重即为各个指标的加权分数,客户的所有指标的加权分数之和除以5,即为该客户的信用风险系数。从上述计算方法可以看出:第一,客户的信用风险系数小于1;第二,客户的信用风险系数越大,客户的信用度则越高,即客户的信用风险系数与客户信用度正相关。

3.确定客户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信用标准和信用额度。在此仅讨论与客户信用风险系数最直接相关的客户信用额度的确定。

一、实销实结等等,其本身已经大致地给出了企业的销售信用相关的总体原则。

其次,在“全体客户授信总额”基础之上,根据每一个客户的交易额和信用风险系数确定具体客户的信用额度。

公式如下:

第三,进行调整。由于r1,使得σ客户信用额度c全体客户授信总额c总,有必要对c或者q总或者二者同时进行调整。调整策略取决于企业主要决策者的风险态度。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把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种:“好冒风险”的冒险型、“规避风险”的保守型和“漠视风险”的中性型。在这里,调整策略也相应地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冒险型决策者倾向于采取大胆激进、富有进攻性的决策。在调整时其潜意识里更愿意把全体客户授信总额的额度用完,毫无保留。在操作上则使得σ客户信用额度c'(调整后)=客户授信总额c总。可以推出,调整系数δ=客户授信总额c总/σ户信用额度c(调整前)。很明显,调整系数δ1。此时,客户信用额度c'(调整后)=客户信用额度c(调整前)×调整系数δ。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决策者对风险的偏好,他把客户信用额度的计算值放大了相同的倍数(倍数=调整系数δ),最终使σ客户信用额度c'(调整后)=全体客户授信总额c总,把企业的全体客户授信总额毫无保留地用完了。

第二种情况,保守型决策者倾向于采取保守稳妥的决策。在调整时其潜意识里更愿意减少企业赊销风险。于是,他便缩小企业全体客户授信总额,使得全体客户授信总额c'总(调整后)=σ客户信用额度c。

第三种情况,中性型决策者愿意采取中庸的决策。他在同时做出上述两步计算之后,另取一个调整系数β,满足1 β δ。然后据此对客户信用额度c和全体客户授信总额c总进行相应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确定客户信用额度时,要注意参考行业内的平均信用水平。

四、结论

作者认为,赊销是企业在“赊销成本与风险的增加”和“销售增长”之间的博奕。信用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欠款持有成本和风险,增加成功的赊销,或者说求得“最低赊销成本与风险”和“最大销售增长”之间的平衡,有效地提高企业在赊销博奕中的胜算几率。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是企业的客户信用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盲目的赊销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一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家电巨头。希望本文能够对企业扩大销售、控制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五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在高校中开展绩效评价,有利于强化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关于高校综合绩效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思路、指标设计等方面,但对于关键指标和次要指标,各个指标的权重大小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根据高校的功能,建立起普通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期能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理论,并为高校的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绩效是指工作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组织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关键在于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高校绩效的产生是基于其功能,高校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高校的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应地,普通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类指标,每个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指标。

(一)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可以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衡量。一般情况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可以由在校生数来衡量。人才按照层次划分,可以分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由于所培养人才的层次不同,所反映出来的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也不同,所以,可以用当量在校生数来衡量培养人才的数量,计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即本科、专科、第二学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等进修生定为1个“标准”专门人才,博士生为2,硕士生为1.5,来华留学生为3,函授、网络教育生为0.1,夜大等其他学生均为0.3。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最终体现,社会对毕业生的接纳程度高,说明人才质量好,所以,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用一次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社会满意度三个指标衡量,其中,一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部总人数的比例;一次签约率指毕业生签约人数占全部总人数的比例;社会满意度可以用问卷调查或走访用人单位的方式得到。

(二)科学研究 高校作为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原创性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也是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二是出版的学术专著;三是申报的发明专利;四是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科学研究是比较偏重于学术价值和技术创新的一项指标。这类指标可以用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及鉴定成果数四个指标衡量。其中,可以对国家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运用当量法进行等质处理,分别视为7、5、4、3、2、1。

(三)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强调的是高校直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建立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项基本功能基础之上的,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其实都是为社会服务,只不过它们的服务方式相对间接。当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开展的在职培训、委托培养、成人或继续教育等;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进行的技术转让或科研攻关等;建立高等学校科学园区;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体育馆等;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咨询服务等。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在为社会服务中,比较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可以用技术转让收入、专利出售收入、咨询服务收入等三项指标来衡量。

二、基于ahp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给各个指标赋权。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用定量法处理难以进行决策的方法,该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归结为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大体可以分为4个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一)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步骤,首先要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如表l所示。一级指标为目标层,记为a;二级指标为准则层,记为b1、b2、b3;三级指标为指标层,记为c1—c11。

指标层对准则层(三级指标对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指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各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具体计算方法是,对于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w=λ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与λmax的特征向量,w的分量ωi即是相应元素单排序的权值。

经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37,归一化处理后的特征向量是wa=(0.637,0.258,0.105)t,一致性指标ci,由n=3在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表中查得ri=0.58,故一致性比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综上所述,各个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r均小于0.1,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经计算,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总排序权重为: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建立了新的完整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从评价体系最终的权重中可以看到,影响高校绩效的指标按重要性顺序依次是当量在校生数、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次就业率、社会满意度、一次签约率、技术转让收入、鉴定成果数、出版专著数、专利出售收入、发表论文数、咨询服务收入。其中,当量在校生数、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次就业率是三个影响高校绩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其权重和超过了0.5,高校要提高产出绩效,主要就是要在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成果创新上下功夫。通过收集被评价高校各个指标的数据,再乘以各个指标相对应的权重,最后加总求和,可以求出高校产出绩效的总分值,以评价高校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定、牛奉高、郎永杰:《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黑龙江教育》2011年第1期。

[2]啸鸣政:《现代绩效考评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 刘 姗)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六

郑华懋[1] 程晓平[2]

摘要:本文在a-s模型和范拉伊模式基础上,从经济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分客观税收遵从和主观税收遵从构建了双重维度、关联指标、动态系统的衡量税收遵从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是否遵从提出了二维分析框架,将纳税人群体细分为四个特定群体,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一、引言

在税收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如何衡量税收遵从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分析、研究、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的首要环节。税收遵从问题最早起因于美国对“地下经济”所引起的税收流失的研究。1979年,美国国内收入局(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开始首先对未付税的经济活动进行了粗略估计,发现对纳税人遵从的有关数据及对此的研究相当缺乏,对此美国学术界和税务部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测算。使用来源于美国征税机关随机审计检查的统计数据的纳税人遵从度测量系统(tcmp,taxpayer compliance measurement program)及从90年代开始改用的nrp(the nation research program)都致力于衡量美国税收遵从状况、变化及趋势,影响因素的分析等。鉴于纳税人遵从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现实指导意义,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税收遵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相比之下,国内对税收遵从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应用方面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理论研究方面,1997年之后才有学者在税收理论文章中引入税收遵从这一概念,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国内对税收遵从研究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税收管理的一般框架的主题下论及到纳税遵从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如马国强、1999)。二是在纳税人行为理论中分析税收遵从(李胜良、2002)。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从研究的方法来看,目前的研究比较注重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实际的调查、问卷等实证工作稍有欠缺。对税收遵从的研究一般也是来源于案例分析,在纳税遵从的统计和研究方面几近空白。二是从税收遵从的度量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基于现有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系统的税收遵从度量指标体系,尚停留在单一维度、独立指标、静态系统的低层面零散研究上。

客观有效衡量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是依法治税、完善税制、实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必要前提。构建税收遵从度的衡量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框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可以进一步为定量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加严谨科学可行的依据和参考,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亟待深入和加强。本文将以经济学、心理学等税收遵从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关于税收遵从度量的二维动态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衡量税收遵从度的二维动态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

1、静态指标说明

本文在现有对税收遵从的纯经济学分析(allingham、sandmo,1972;cowell、1985)

和基于范拉伊模式的心理学分析(刘怡、易滢婷,2005)等研究基础上,设计提出了双重维度、关联指标、动态系统的衡量税收遵从度的指标体系(见图1)。

图1中,otc(objective tax compliance)代表客观税收遵从度,本文将从正面比率测定和侧面总量估算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衡量。

从正面角度,参照美国国内收入局(irs)提出的nrp(the nation research program)系统,本文同样采用三项指标:申报遵从率fc(filing compliance)、支付遵从率pc(payment compliance)、报告遵从率rc(report compliance)进行比率衡量评估区域性税收遵从,建立drp(the district research program)。这三项指标分别按fc=按期申报次数/应申报总次数,pc1=实际纳税额/应纳税额和pc2=按期缴纳税款次数/应缴纳入库总次数,rc=登记总户数/应登记户数这四个公式进行测算。

从侧面角度,采用某地区税收缺口(tax gap)的总量估算衡量客观税收遵从度。基于税收缺口=公开经济中的逃避税+地下经济中的逃避税,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全面估算税收缺口,以期能更加客观真实的反应税收的流失规模。周叶(2006)指出,偷税并不等同于税收不遵从,偷税属于税收不遵从,而税收不遵从包含了偷税之外的其他因素。尽管两者存在概念上的差异,但我们认为,估算税收缺口衡量税收遵从度仍是合理有效的。一方面由于偷逃税行为是税收不遵从行为的最大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税收缺口的估算能给出我们一个明确的税收流失规模的估计值,是对正面测量的一种有效补充。对于地下经济规模的估算,可采用国内外常用的现金比率法[3];对于公开经济中的逃避税规模的估算,主要是通过分别计算该区域非农部门逃避税、关税逃避税和个人所得税逃避税,并对其进行加总,求得其地上经济中的逃避税规模(熊鹭,2006)。本文旨在提供一般分析框架,具体计算方法不再详述。

其中,stc表示主观税收遵从度,a—n分别代表选取的指标,ai—ni 分别代表所选指标中各个备选答案的分值,ai—ni是所选各个指标的权重,k是各个指标备选答案的个数。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指标的选取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研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区域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关键变量,进而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对stc进行有效评估。

2、动态互动关系解读

在图1所示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着多重互动关系。根据范拉伊模式(fred van raaij、1981),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当税务机关通过披露宏观drp数据时,这既有助于纳税人明确定量感知纳税人的总体客观遵从度,又有助于纳税人明确个体遵从度在纳税人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使纳税人税收环境知觉(e/p, perceived environment)得到提升。当纳税人的客观遵从度普遍较高时,纳税群体容易形成良好的税收遵从文化,优化了税收环境(e, environment)。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客观遵从度较高的纳税人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获得良好的声誉,反过来提升了纳税人的主观感受(sw, subject well-being),促进了纳税人行为(b, behavior)。同时,一部分纳税人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也会自觉提高主观遵从度。此外,drp模式为税务机关提供了指标预警与筹划。从宏观层面,在明确了解纳税人整体税收情况后,可确立警戒值以备引起高度关注和重点监管,在微观层面,在明确了纳税个体遵从度的相对位置后,税务机关可以实现对纳税人的有效层级划分,实行不同的管理策略,例如对纳税遵从度长期低下的纳税人实行更严格的监管等。

当税务机关估算出税收缺口后,对偷逃税的纳税人进行甄别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税务机关开发出符合自身监管地区情况的判别函数系统dif(discriminant index function)或更广义上的税务稽查选案系统(王锐,2003),利用它筛选出偷逃税的重点监管稽查对象,并进行严格审计。在审计过程中,税务机关对被审计出问题的纳税人进行严格的处罚,将对纳税人群体起到威慑作用,从而提高纳税群体的主观遵从度。此外,对一旦查处偷逃税的纳税人进行严格处罚,能帮助纳税群体形成良好的税制公平认知,也会提高纳税群体的主观遵从度。在估算出税收缺口后,税务机关一方面通过追缴公开经济的偷逃税,提高了税收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将地下经济纳入征税范围,扩大了征税的税基。这两种途径都将有效提高税收的客观遵从度。

三、基于评估体系的税收遵从二维分析框架

在第二部分税收遵从评估与衡量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扩展提出了基于主客观遵从的二维分析框架,将纳税人遵从行为进一步细分,以便对提高特定行为人群税收遵从度做出更加合理有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按照主观遵从和客观遵从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根据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将其细分为四个特定区域群体(见图2)。区域i表示主观和客观遵从度都很低的纳税人群体,以自私性、象征性、社会性不遵从为典型代表。区域ii表示主观遵从度高但客观遵从度低的纳税人群体,以程序性、无知性不遵从为典型代表。区域iii表示主观不遵从但客观遵从的纳税人群体,以防卫性、制度性遵从为典型代表。区域iv表示主客观遵从度都很高的纳税人群体,以忠诚性遵从为典型代表。

针对细分的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区域iv是税收征管工作的理想目标状态,每一个纳税人都遵章守法、诚实纳税,纳税人认为自己有道德上的义务去支付其应纳税款,若在纳税方面进行欺骗会有犯罪不安的感觉,因此主客观税收遵从度都很高。而由于种种原因,区域i是税收征管者面临的最棘手的局面。存在偷逃税被人们普遍赞同,税收文化认同感低,由于税务知识普及不够等问题,人们纳税意识极度薄弱,亟待提高。而区域iii是潜在的隐患区域,区域iv则是潜在的阳光区域。处于区域iii的纳税群体的税收遵从行为可能受税法威慑力量、或处罚力度大等引起客观遵从,但主观的不认同极容易导致他们钻空溜进客观也不遵从的群体当中去。区域iv的纳税人群体可能由于纳税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申报、填表,没有按程序去纳税,因不了解复杂的法规,导致税款支付不足,因此只要税收知识普及到位,纳税环节流程得到简化规范,他们就可以进入到区域iv,实现税收征管的理想目标。

四、提高我国税收遵从度的对策建议

1、对于主观和客观遵从度都低的纳税人群体,税务机关应实施严格的监管政策,加强税收稽查和惩罚措施,例如建立该群体的信用记录并实行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违法则处以最高的罚款,迫使该类型的纳税群体提高客观遵从度。同时,加强对该群体的依法纳税宣传教育,如要求查处的偷逃税者参加税收知识普及学习与考核,通过培养其纳税人意识达到提升主观遵从度的目的。

2、对于主观遵从度较低、客观遵从度较高的群体,税务机关应坚持对违法纳税人严格的惩罚,保持对该群体的威慑,防止该群体的纳税人进入到主观和客观遵从度都较低的群体当中去。此外,税务机关有必要帮助该群体了解征税工作,以消除该群体对征税可能存在的某些误解,利用公共宣传、教育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该类型纳税人的主观遵从度。

3、对于主观遵从度较高、客观遵从度较低的群体,税务机关应该考虑自身税制的设计,简化税制。可以在网上提供税收申报的信息,派专人提供咨询服务或推行税务代理,免费为纳税人提供税收申报培训等,降低纳税成本来提高他们的客观遵从度。

4、最后,对于主观、客观遵从度都较高的群体,税务机关应侧重提高纳税人的纳税自豪感,并为该群体纳税人提高服务质量。例如定期询问纳税人需要何中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信用记录,并对其进行表彰和和提供税收优惠的奖励等,使其形成良好的税收环境知觉,从而进一步提高主观遵从度,实现良性循环。

------------------

[1]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3],其中yu表示地下经济规模,yo为国内生产总值,c表示流通中的现金(即金融统计上的mo),d为活期存款,数值上等于m1—mo,ko为公开经济中现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七

;

摘要:自2012年1月1日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执行以来,政府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以及各层次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已满足不了现状要求,本文立足于新制度要求就财务分析指标的构建做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财务分析 指标构建

财政部与卫生部新修订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要求医院提供财务报告,包含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业务收入支出明细表、财政补助收支明细情况表、基本建设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净资产变动表、有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以及情况说明书,要求医院通过相关指标对医院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在《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要求医院编制现金流量表。主管部门和医院需要对医院业务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细致分析,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医院现状,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基于以上要求,医院不仅要提高信息化建设,建立涵盖住院、门诊、物流、财务、人事、绩效各方面的整体化信息系统,更要加强对医院信息数据的筛选、对比、分析,特别要重视财务分析,建立动态、规范、综合的财务分析指标评价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定义

财务分析指标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根据相关数据的筛选,通过系统方法分析对医院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建议,帮助有关方面了解医院工作状况为医院管理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财务分析指标对于医院的经营和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的内容及存在问题

(一)新制度财务分析参考指标

新制度给出的财务分析参考指标主要有预算管理指标、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成本管理指标、收支结构指标以及发展能力指标五大类。

(二)现阶段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现金流量指标

新制度要求现金流量表为年报,导致绝大部分医院沿袭以往财务分析指标,对现金流量指标并不关注,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核心是现金流量指标管理,现代医院管理也必须注重现金流量指标,不少医院未考虑医疗市场需求,扩张速度超出医疗服务需求,沉重的债务压力导致入不敷出,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新制度要求医院提供成本核算报表及分析报告,并设立成本管理指标及计算方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每个医院内部核算要求不同,对成本单元的设定也不相同,以笔者所在三级医院为例,由于医疗、医辅、医技、管理科室的定义不同所得出的临床服务成本、医疗技术成本、医疗辅助成本和管理费用是不相同的。新制度并没有明确科室性质的定义,造成各个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不同,使得医院与医院之间数据缺乏可比性。

3、缺乏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现阶段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中注重财务数字的分析,倾向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详细复杂的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往往得出的结论是事后结论和评价,缺乏利用价值。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医院主管部门、医院管理者以及各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根据各个医院规模以及管理者的侧重点不同,建立适用不同医院管理层面的系统、全面、动态指标分析体系。笔者认为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还应主要着眼于现金流量指标、财务状况指标、成本管理指标、资产运营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等。

(一)现金流量指标

结余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结余

业务收支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业务收支结余

它反映医院收益中现金支持比例有多大,判断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

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和药品收入

资产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二)财务状况指标

财务状况指标反映医院在某时点的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债务偿还能力的高低。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冻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三)成本管理指标

成本管理指标反映医院门诊或住院收入的每病人耗费的成本水平。

门诊收入成本率=门诊科室成本÷门诊收入

住院收入成本=住院科室成本÷住院收入

成本收益比率=相关收益÷相关成本

举例说明:

门诊科室成本收益率=(门诊科室收入—门诊科室成本)÷门诊科室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新制度并没有明确医院各科室分类的定义,现行医院科室分类取决于医院管理者的侧重点,各个医院管理侧重点不同则科室分类不同,进而导致科室成本信息收集结果不同,使得现阶段成本管理指标只适用于医院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缺乏同行业同时期的横向比较。

(四)经济效益指标

百元卫生材料创造医疗收入率=医疗业务收入÷卫生材料耗用额。反映医疗收入中耗用卫生材料情况,此指标可促使临床部门控制材料成本费用支出。

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

人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职工数,此指标反映医院人均经济收入水平,是医院人力资源经济效率指标,是考核临床业务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五)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立足于医院收益者,反映医院每门诊人次、每住院人次或每床日收费水平的高低。

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门诊收入÷门急诊人次

每住院人次收费水平=住院收入÷出院人次数

每床日收费水平=住院收入÷出院者实际占用床日数

四、结论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取决于医院管理者使用医院财务信息的侧重点。新制度的执行要求医院财务人员立足于医院财务管理的高度,对现有财务信息、统计信息等利用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及评价,对医院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动态、全面的对比分析,满足医院管理者的需求,方便医院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及时调整相关策略,使得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八

;

摘要:从永顺土司城遗址区域分布与主要文物遗存情况出发。探讨了遗址与文物实体、遗址外部自然环境、遗址人文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监测预警需求。结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采集信息和相关世界遗产保护的经验,构建了永顺土司城遗址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大类,12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

關键词:世界自然遗产;监测;指标体系;永顺土司城

0  引言

永顺土司城遗址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201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土司遗址裸露于地表,受城市化进程、地表沉降、风化腐蚀、人为破坏、降水、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土司遗址正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消亡,世界遗产的完整性特征受到严峻挑战。对遗产实施有效而准确地监测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1],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预警评价体系是遗产监测的首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在定期监测报告中明确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但该指标体系偏向于宏观定性描述,相对具体的自然遗址,存在分类笼统、定性描述多、定量性描述较少的特点[2][3]。国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依据其各自特点也开展了大量工作,监测指标进一步考虑了人类活动等因素,并依据其不同的研究目的制定各自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4]。针对性的永顺土司城遗址监测预警评价体系研究亟待开展。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条件

1.1.1 气象与水文

永顺土司城遗址属湖南省永顺县,遗址中心地理坐标:e109°58′10.32″,n28°59′54.75″。永顺县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其气候具有日照充分、雨水丰富;春多雨,夏干热,冬季冷,四季分明的特点,时有暴雨、洪水、冰冻等气象灾害[5]。

遗址区周边主要河(溪)流有灵溪河、罗子湾溪和雅松溪。其中,灵溪河流程约50km,全程有近20条大小溪流汇入其中。遗址区的河段宽20~40m,长约17.5km,多年平均流量5.2m3/s,常年水位约27.0m,洪水季节水位上升6~7m,近50年最高洪水水位28.65m。是全年有水河流,但枯水季节水量较小,不能直接通航。

1.1.2 地质地貌与土壤

永顺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位于江南地轴与武陵褶皱束的交接部位,南边泽家—抚志—青坪一带属江南地轴,北边为武陵褶皱束,地质地貌形成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的多次褶皱,断裂构造运动[6]。

土司城遗址周边为中低山或丘陵地形,总体地形地貌较复杂,山地坡度一般大于30°,遗址建于坡度较平缓的坡地上;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周边的基岩主要有白云岩、夹薄层钙质页岩、白云质灰岩等;地层岩性较简单,主要为单斜构造;遗址区及其周边未见较大规模断裂构造,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中等或偏少。

土司城遗址及其周边的主要岩土层有地表土壤层、残坡积黏性土层、冲积砂(卵)石层以及部分素填土层等;土壤母质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7]。

1.2 遗址区域与主要文物与分布

1.2.1 遗址区域与布局

土司城遗址总面积25km2,其中核心区——土司城城区面积25万m2,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城址由宫殿区、街巷区、衙署区、墓葬区、宗教区、苑墅区等几个部分组成。土司城内部街巷密布、纵横相通,主要由正街(新街)、河街、五屯街、紫金街、左街、右街、鱼肚街等街道构成“八街、五巷、两口”,宫殿区位于城区北部,依山而建,东北高、西南低。形状略呈椭圆形,周长436m,总面积14000m2;衙署区位于宫殿区南侧,周长408.8m,面积8762.4m2;墓葬区位于土司城东南郊,其主体紫金山土司墓地依山势排成4列;宗教区位于土司城南部,现存可以确认的寺庙有观音阁、祖师殿、五谷祠、关帝庙、将军山寺、八部大神庙等;苑墅区位于土司城背面,灵溪河畔,分布有土司庄园、别墅、钓鱼台等设施。

1.2.2 主要文物与分布

土司城主要遗址文物有祖师殿、土司德政碑、彭氏宗祠、翼南牌坊、土司古墓群、土司地宫等。其它文物和遗迹有摆手堂、铜钟、石马、土司官印、若云书院遗址、地下雨道等。其中:祖师殿,占地580多m2,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长17.5m,宽13m,高20m,为全木材结构;彭氏宗祠是土司城中心,处于土司“寝宫”的后面,主要文物包括历代土司的牌位,各种精美的木雕像、历代土司制定的法谱等;翼南牌坊位于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书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年代久远,多采用青石、花岗岩材质。土司德政碑立于司城衙署遗址左侧,由青石雕凿而成。碑高2.74m,宽1.2m,建于公元1713年。土司古墓群多集中于土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个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共有土司王及其贵族坟墓109座。古墓的基本形式是用土砖拱成半圆形,墓前有石人石马,四周筑有围墙,进出有铁门。墓室四壁上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棺材材质多为楠木、梓木,涂以乌黑色土漆,并用铁钩悬挂在石室之内。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金银饰物、各种玉器等。

2  监测需求分析

2.1 遗址与文物实体监测需求

2.1.1 建构筑物监测需求

维护建构筑物的现存结构状态,延长寿命、减缓建构筑物风(退)化,最大限度的保留建构筑物的历史状态、特征和细节,是遗址保护的关键内容之一。土司城遗址的建构筑物的监测主要内容与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结构整体监测。即对建筑结构可能造成整体性破坏方面的监测,如地震破坏和人为共振破坏等。②基础稳定性、承重结构的变形监测。包括建构筑物基础沉降监测、承重柱倾斜监测、主要梁架扰度监测、结构水平位移监测等方面。③防火监测,对于祖师殿、彭氏宗祠等砖木结构建筑发防火监测尤其重要。④防腐、防水、防渗漏监测,针对土司城遗址中的瓦面屋顶、木构架结构要做好防腐、防水、防渗漏监测。⑤裂缝变形监测,即土司城建构筑物中的石质牌坊、砖墙、地面铺装、台阶栏杆等需进行裂缝变形监测。

2.1.2 遗址文物监测需求

土司城遗址除上述建构筑物外,还在室内或室外遗存有大量文物。包括木质与石质雕像、雕刻,各类绘画(壁画),陶器、瓷器、金银饰物、各种玉器等。其监测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侵蚀监测。主要是雨水侵蚀、溶蚀监测。。②冻融膨胀与收缩监测。即由于冻融、胀缩带来的剥裂风化。③风化监测。主要监测因空气侵蚀与流动带来的破坏风险。④大气干湿度监测。因干湿交替对木质、石质材料带来的破坏风险。⑤微环境监测,主要针对墓葬、彩画、各类器具文物实施的微环境监测。如有害气体成分、室内温度、湿度等监测。

2.2 外部自然环境监测需求

除土司城内部、局部环境监测外,大量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着土司城遗址的保护与发展,主要外部自然因素包括土壤地质环境、气象灾害、大气环境、微生物与病虫害等。①土壤与地质环境。包括土壤含水量、渗透性、紧实度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地质塌陷和泥石流监测。②气象灾害。包括暴风、暴雨、暴雪、冰雹、冻雨的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水、泥石流、冻胀(裂)监测,同时也应包括建构筑物中木质材料因雷击引发火灾的监测等。③大气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臭氧、酸雨、粉尘颗粒(pm2.5、pm10)和其他有害气体长期侵蚀,造成自然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破坏、文物损毁,是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④微生物与病虫害监测。通过监测预防微生物与病虫害危及遗址内部及周边植被,进而影响遗址整体环境。

2.3 人文社会环境监测需求

人文社会环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价值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土司城遗址的文化价值的保护与传承。人文社会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土地性质等基本情况的监测,同时还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监测,另外,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舆情监测也非常重要。

依据永顺土司城遗址与文物保护的实际监测需求,结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采集时确定的17大类、49项数据[8]和国内相关世界遗产保护的经验[9][10][11],构建永顺土司城遗址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并依据各项指标对遗址保护的重要性程度划分为一般指标和重要指标。指标体系包括遗址本体监测、自然环境监测、人文社会环境监测3大类,建构筑物形变监测构造防护监测、文保微环境监测等12个一级指标,结构整体、基础稳定性、结构形变等55个二级指标,其中带*号的为重要指标24个。其余为一般指标31个,详见表1“永顺土司城遗址监测指标体系一览表”。

4  结语

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是实施遗址监测保护的首要工作。针对不同文物本体的材质、特性和保护需求,结合不同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永顺土司城遗址遥感动态监测与预警评价体系研究”(编号:16a173)。

作者简介:田建林(1976-),男,湖南茶陵人,博士,副教授,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从事环境遥感研究;杨海荣(通讯作者)(1983-),女,河南洛宁人,硕士,讲师,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从事建筑与工程制图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九

;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日益发展的电商金融业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面临的信用问题和信用风险日益增多。本文针对基于大数据的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影响金融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电商金融信用风险中应设立的评价体系指标,对于大数据时代构建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大数据

前言

电商金融主要是针对电商企业实际情况实施的新型融资模式,有效整合资金流,为电商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并利用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之间的有效协作,在银行、电商企业之间构筑起互利共存、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所以,综合评价电商金融信用风险将其融资优势彻底揭示及对电商企业融资困境改善的有效性等方面都具有主要作用。

一、 大数据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一个专业术语,主要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数据不能采用常规软件捕捉、管理及处理的集合,需新处理模式提高决策力,优化流程能力的海量、多样化及较高增长率的信息资产。互联网发展至今大数据作为表象或特征,基于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更易于利用原本看似难以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大数据通过各行业的创新才能逐渐创造更高价值。目前对大数据分析系统具有需求的行业和技术领域日益增多,诸如金融业在信贷风控中需应用大數据系统与var或机器学习方案相结合。

二、 电商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

电商金融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作为授信方的电商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电商金融信用风险主要是企业综合信用基于电商金融背景的风险,不只是涉及企业原因导致的信用风险,还涉及电商企业受电商金融的运营风险因素产生的信用风险,诸如货物质押、产品、质押物变现等方面等风险。

本研究中针对电商金融信用风险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关注于考察企业风险,向综合评估电商金融运营及其交易风险转变,对于向电商企业是否提供信贷支持具有决定性作用。相对于电商企业信用评估体系而言,该信用评价体系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不只是涉及考察电商企业基本素质、营运能力、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涉及综合评价电商金融运营等因素,进而对电商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

三、影响电商金融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

对电商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可基于众多方面分类,结合研究内容及特点,分析影响电商金融信用风险的因素。一是行业风险因素。主要受宏观经济发展环境、行业发展情况、政策和监管环境、发展前景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属于一种系统性风险。分析电商企业行业风险,主要是对企业生命周期中电商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反映经济变化的敏感性,在行业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的程度中揭示出行业风险。二是电商企业综合实力。电商企业综合实力涉及企业基本素质、营运能力、创新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发展能力、信用情况及分析现金流量等方面内容,对电商企业经营能力和信用情况进行全面反映。三是电商金融运营情况。电商企业的金融运营状况直接影响对电商企业的信用评估,电商金融良好的运营情况,不具有较高的交易风险,可对电商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弱化。相反,电商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加大,将严重影响其信用情况。结合本研究的实际需要,在电商金融运营中采取信息化措施、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及质押物质量等要素对电商金融运营状况客观反映。

四、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设计原则

设计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指标的原则首先是基于固定原则设立相应指标,在对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一是较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信用风险较复杂的影响因素。所以在对评价体系指标确定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也就是指标涵盖的因素应更加广泛,使企业信贷各方面得到客观反映。对企业质押,业务特征及声誉评估等方面指标都应涵盖,使信用风险受电商企业的影响得到反映。二是实用性原则。应基于实用性原则建立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保证各指标的可操作性较强。三是在评价指标建立过程中,不只是建立定性指标,还应建立定量指标。将两方面指标相结合,建立可对信用风险内涵和本质充分反映的评价体系。

2.设计方式

结合上述分析的对电商企业信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综合评价电商金融信用风险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采取参考有关资料、请教专家学者等方式,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对指标参考权重进行确定,权重结合不同区域可相应调整,重新进行确定。

3.电商运营情况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分析电商金融运营情况,分析交易时间及频率。交易时间通常是指以年为周期计算电商企业交易次数,交易频率是指电商企业每年的交易量,根据分析上述指标可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评估。分析行业发展形势,为实现对电商行业发展的评估,可分析基于行业增长率和盈利能力及目前发展中行业所处的环境等有关指标。而且还应关注电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交易行为,其业绩与交易过程中的参与具有一定关系。分析企业绩效可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对企业放贷的可行性,尽可能降低存在的贷款风险。

总结

综上所述,电商企业对电商金融的应用是突破“融资难”的有效捷径,因此,电商企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加快电商金融的发展。而构建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在电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及长远利益关系,还能与电商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使电商金融体系得到改造升级。但针对基于大数据的电商金融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目前刚刚起步,还需要开展比较深入地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王微微(1980—),女,黑龙江省鹤岗人,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系,硕士,教学秘书,讲师,主要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等教学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案例篇十

编辑:admin 时间:2010-6-4 13:51:00

低碳发展可以理解为以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了度量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在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这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低碳产出指标。碳生产力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并且,这一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gdp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经济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低碳技术的综合水平。此外,由于与经济结构相关联,碳生产力指标的高低能够体现一国在货币资产和技术资产积累到一定水平时,进一步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和障碍。考虑到了处于重化工阶段的一些经济体对低碳经济的顾虑,目前仍以经济整体的宏观碳生产力作为核心指标。此外,低碳产出指标还要包括关键产品的单位能耗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火电供电煤耗等;也可比较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指标。

低碳消费指标。碳消费水平旨在从消费侧来衡量一国(或经济体)人均碳需求和碳排放水平。尽管消费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均消费的碳排放”可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来界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这一指标可以根据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即最终消费率)与单位经济总量的含碳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等相关指标来推算。考虑到居民(包括政府和家庭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中,既包括本国(本地)生产的产品与服务,也包括其他国家(地区)进口的产品与服务,这里以人均碳排放水平代替人均消费碳排放水平。

低碳资源指标。碳资源禀赋及利用水平,主要关注一国(或经济体)的能源结构、零碳排放能源和代表碳汇水平的森林覆盖率情况,包含三个核心指标,即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森林覆盖率和单位能源的co2排放因子。其中,水力资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属于零碳排放的资源,以及对于全球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有积极贡献的森林覆盖率,是一国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属于零碳能源的非商品能源,由于缺乏统计数据,所以这里不单独列指标,在政策层面加以考虑。

低碳政策指标。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认真审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将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技术水平的提高、消费模式的改变、发挥碳汇潜力等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表明,更清洁的能源结构能够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从整体上促进社会经济各部门的碳产出效率,倡导绿色消费模式能够从终端遏制对能源的需求,减少人均消费的碳排放。上述途径都离不开制度环境的配套与政策工具的推动。因此,是否具有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否建立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公众的低碳经济意识如何,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具有非商品能源的激励措施和力度等,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作者:潘家华 庄贵阳 朱守先 郑 艳 谢倩漪

来源:《浙江日报》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主持市场拓展部工作计划(62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

    2023年电力项目手续办理合同 电力项目施工合作协议(6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2023年母亲做饭的作文500字 母亲做饭的作文800字(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行政综合部工作计划(十六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妈妈谢谢你作文700字(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最新养生馆培训工作计划方案 养生馆培训流程(二十四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

    最新医院药房工作计划安排 医院药房工作计划与总结(四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

    物业入职工作计划(41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

    二装主管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二装管理工作内容(八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

    采购经理年度工作计划(12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采购经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