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

时间:2024-10-26 作者:琉璃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下是一些写得很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一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很多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的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又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拿红、蓝铅笔》一课,这是一堂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课,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一些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稍作实验就推导出结论,应让学生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红蓝铅笔支数相同时;第二层次是红铅笔三支蓝铅笔一支时;第三层次是不知道红蓝铅笔各自的支数,只知道总数,通过拿取来猜测红蓝铅笔可能各有几支)的多次实践操作中,在头脑中形成概率的表象,这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的灌输、强调记得更牢。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的,并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把教材中的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为“试一试”,之前,以“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显得得心应手。又如,“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实际每天挖40米,实际每天挖多少米?”,我在教学时也将例题做了一点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饮,一家人计划每天吃3块,30天吃完,实际每天吃了5块,实际几天吃完?”由于要求“实际几天吃完,必须知道冷饮有多少块”这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解答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比如,组织春游活动前,我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每人拿出零用钱,一起到商场购物后,再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有的同学编成“我们小队有7位同学,每人拿出5元钱后去联华超市购物,买矿泉水7瓶,每瓶2元,还可以买什么?”“我们小队8位同学,一共有50元钱,买了面包8个,每个1元,买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买了……”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这是他们在玩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兴致颇高。

三、开放题练习,学生知识冲突与能力提高的加油站。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是几倍的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时,我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为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设计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解答“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我带来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题目,在解答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从60个灯柱上共需要多少盏灯考虑;也可从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320盏灯可装多少个灯柱考虑;还可从320盏灯装在60个灯柱上,每个灯柱上可装几盏灯考虑。

我们还可以将数学题与我们的小队活动方案或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紧密结合,真正将数学的开放性与生活化落在实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设计“快乐的春游”活动方案(从设计活动的路线,活动的准备购买门票,游玩的项目价格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很多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的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又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拿红、蓝铅笔》一课,这是一堂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课,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一些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稍作实验就推导出结论,应让学生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红蓝铅笔支数相同时;第二层次是红铅笔三支蓝铅笔一支时;第三层次是不知道红蓝铅笔各自的支数,只知道总数,通过拿取来猜测红蓝铅笔可能各有几支)的多次实践操作中,在头脑中形成概率的表象,这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的灌输、强调记得更牢。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的,并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把教材中的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为“试一试”,之前,以“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显得得心应手。又如,“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实际每天挖40米,实际每天挖多少米?”,我在教学时也将例题做了一点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饮,一家人计划每天吃3块,30天吃完,实际每天吃了5块,实际几天吃完?”由于要求“实际几天吃完,必须知道冷饮有多少块”这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解答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比如,组织春游活动前,我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每人拿出零用钱,一起到商场购物后,再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有的同学编成“我们小队有7位同学,每人拿出5元钱后去联华超市购物,买矿泉水7瓶,每瓶2元,还可以买什么?”“我们小队8位同学,一共有50元钱,买了面包8个,每个1元,买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买了……”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这是他们在玩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兴致颇高。

三、开放题练习,学生知识冲突与能力提高的加油站。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是几倍的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时,我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为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设计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解答“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我带来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题目,在解答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从60个灯柱上共需要多少盏灯考虑;也可从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320盏灯可装多少个灯柱考虑;还可从320盏灯装在60个灯柱上,每个灯柱上可装几盏灯考虑。

我们还可以将数学题与我们的小队活动方案或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紧密结合,真正将数学的开放性与生活化落在实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设计“快乐的春游”活动方案(从设计活动的路线,活动的准备购买门票,游玩的项目价格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很多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的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又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拿红、蓝铅笔》一课,这是一堂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课,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一些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稍作实验就推导出结论,应让学生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红蓝铅笔支数相同时;第二层次是红铅笔三支蓝铅笔一支时;第三层次是不知道红蓝铅笔各自的支数,只知道总数,通过拿取来猜测红蓝铅笔可能各有几支)的多次实践操作中,在头脑中形成概率的表象,这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的灌输、强调记得更牢。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的,并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把教材中的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为“试一试”,之前,以“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显得得心应手。又如,“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实际每天挖40米,实际每天挖多少米?”,我在教学时也将例题做了一点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饮,一家人计划每天吃3块,30天吃完,实际每天吃了5块,实际几天吃完?”由于要求“实际几天吃完,必须知道冷饮有多少块”这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解答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比如,组织春游活动前,我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每人拿出零用钱,一起到商场购物后,再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有的同学编成“我们小队有7位同学,每人拿出5元钱后去联华超市购物,买矿泉水7瓶,每瓶2元,还可以买什么?”“我们小队8位同学,一共有50元钱,买了面包8个,每个1元,买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买了……”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这是他们在玩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兴致颇高。

三、开放题练习,学生知识冲突与能力提高的加油站。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是几倍的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时,我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为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设计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解答“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我带来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题目,在解答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从60个灯柱上共需要多少盏灯考虑;也可从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320盏灯可装多少个灯柱考虑;还可从320盏灯装在60个灯柱上,每个灯柱上可装几盏灯考虑。

我们还可以将数学题与我们的小队活动方案或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紧密结合,真正将数学的开放性与生活化落在实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设计“快乐的春游”活动方案(从设计活动的路线,活动的准备购买门票,游玩的项目价格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启迪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路子、新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模仿别人的方法,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提供给学生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创造的课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二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很多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的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又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拿红、蓝铅笔》一课,这是一堂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课,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一些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稍作实验就推导出结论,应让学生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红蓝铅笔支数相同时;第二层次是红铅笔三支蓝铅笔一支时;第三层次是不知道红蓝铅笔各自的支数,只知道总数,通过拿取来猜测红蓝铅笔可能各有几支)的多次实践操作中,在头脑中形成概率的表象,这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的灌输、强调记得更牢。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的,并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把教材中的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为“试一试”,之前,以“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显得得心应手。又如,“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实际每天挖40米,实际每天挖多少米?”,我在教学时也将例题做了一点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饮,一家人计划每天吃3块,30天吃完,实际每天吃了5块,实际几天吃完?”由于要求“实际几天吃完,必须知道冷饮有多少块”这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解答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比如,组织春游活动前,我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每人拿出零用钱,一起到商场购物后,再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有的同学编成“我们小队有7位同学,每人拿出5元钱后去联华超市购物,买矿泉水7瓶,每瓶2元,还可以买什么?”“我们小队8位同学,一共有50元钱,买了面包8个,每个1元,买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买了……”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这是他们在玩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兴致颇高。

三、开放题练习,学生知识冲突与能力提高的加油站。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是几倍的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时,我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为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设计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解答“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我带来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题目,在解答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从60个灯柱上共需要多少盏灯考虑;也可从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320盏灯可装多少个灯柱考虑;还可从320盏灯装在60个灯柱上,每个灯柱上可装几盏灯考虑。

我们还可以将数学题与我们的小队活动方案或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紧密结合,真正将数学的开放性与生活化落在实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设计“快乐的春游”活动方案(从设计活动的路线,活动的准备购买门票,游玩的项目价格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很多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的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又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拿红、蓝铅笔》一课,这是一堂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课,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一些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稍作实验就推导出结论,应让学生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红蓝铅笔支数相同时;第二层次是红铅笔三支蓝铅笔一支时;第三层次是不知道红蓝铅笔各自的支数,只知道总数,通过拿取来猜测红蓝铅笔可能各有几支)的多次实践操作中,在头脑中形成概率的表象,这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的灌输、强调记得更牢。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的,并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把教材中的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为“试一试”,之前,以“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显得得心应手。又如,“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实际每天挖40米,实际每天挖多少米?”,我在教学时也将例题做了一点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饮,一家人计划每天吃3块,30天吃完,实际每天吃了5块,实际几天吃完?”由于要求“实际几天吃完,必须知道冷饮有多少块”这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解答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比如,组织春游活动前,我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每人拿出零用钱,一起到商场购物后,再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有的同学编成“我们小队有7位同学,每人拿出5元钱后去联华超市购物,买矿泉水7瓶,每瓶2元,还可以买什么?”“我们小队8位同学,一共有50元钱,买了面包8个,每个1元,买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买了……”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这是他们在玩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兴致颇高。

三、开放题练习,学生知识冲突与能力提高的加油站。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是几倍的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时,我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为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设计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解答“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我带来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题目,在解答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从60个灯柱上共需要多少盏灯考虑;也可从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320盏灯可装多少个灯柱考虑;还可从320盏灯装在60个灯柱上,每个灯柱上可装几盏灯考虑。

我们还可以将数学题与我们的小队活动方案或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紧密结合,真正将数学的开放性与生活化落在实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设计“快乐的春游”活动方案(从设计活动的路线,活动的准备购买门票,游玩的项目价格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很多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的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又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拿红、蓝铅笔》一课,这是一堂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课,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一些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稍作实验就推导出结论,应让学生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红蓝铅笔支数相同时;第二层次是红铅笔三支蓝铅笔一支时;第三层次是不知道红蓝铅笔各自的支数,只知道总数,通过拿取来猜测红蓝铅笔可能各有几支)的多次实践操作中,在头脑中形成概率的表象,这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的灌输、强调记得更牢。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的,并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把教材中的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为“试一试”,之前,以“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显得得心应手。又如,“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实际每天挖40米,实际每天挖多少米?”,我在教学时也将例题做了一点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饮,一家人计划每天吃3块,30天吃完,实际每天吃了5块,实际几天吃完?”由于要求“实际几天吃完,必须知道冷饮有多少块”这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解答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比如,组织春游活动前,我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每人拿出零用钱,一起到商场购物后,再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有的同学编成“我们小队有7位同学,每人拿出5元钱后去联华超市购物,买矿泉水7瓶,每瓶2元,还可以买什么?”“我们小队8位同学,一共有50元钱,买了面包8个,每个1元,买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买了……”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这是他们在玩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兴致颇高。

三、开放题练习,学生知识冲突与能力提高的加油站。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是几倍的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时,我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为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设计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解答“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我带来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题目,在解答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从60个灯柱上共需要多少盏灯考虑;也可从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320盏灯可装多少个灯柱考虑;还可从320盏灯装在60个灯柱上,每个灯柱上可装几盏灯考虑。

我们还可以将数学题与我们的小队活动方案或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紧密结合,真正将数学的开放性与生活化落在实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设计“快乐的春游”活动方案(从设计活动的路线,活动的准备购买门票,游玩的项目价格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启迪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路子、新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模仿别人的方法,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提供给学生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创造的课堂。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三

摘要:初中英语的教学者如何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肩负起相应责任,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从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切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对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推广后,初中的英语教学就仿佛是被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变得更加富有挑战性、机遇性、困惑性。那么作为初中英语的教学者如何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肩负起相应责任,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些都是新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因此,笔者带着这些问题,以牛津初中英语这套新教材的特点为切入点,并结合了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1.教材的优点。

牛津初中英语这套新的教材总体来说内容贴切、时代性强、表现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具备了很强的实用性。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四个明显的优点:首先弥补了以往初中英语教材中一味强调语法教学的不足,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口语教学上来,并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了着重培养;其次,新教材鼓励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再次,新教材在内容上富含的信息量大、覆盖的面广,能够紧扣时代的步伐、更加贴近生活,因而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后,新教材全面强调了任务型的教学原则,目的性较强,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加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提高。

2.教材的缺点。

尽管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拥有很多以往教材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它也有几点不足,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是教材中的词汇量过大、分配不科学,容易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降低学习趣味;其次是在内容上话题的设置不合理,尽管新教材所涉及的面比较广,但是其侧重点主要还是自然、科普、文学等,对其他诸如天气、艺术、语言等话题涉及的非常少;最后,新教材在语法编排上比较混乱,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这就给学生一种知识点松散、难于掌握的感觉,降低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针对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方法。

针对牛津初中英语这套教材的特点,并根据新课程对初中英语教学确立的目标。笔者认为要达到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目标,教学者主要是要做好三点:首先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提高实际教学过程的导向性;其次是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模式,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目的;最后还要注意以学生为本,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教材的特点上更新教学理念,并围绕学生这个主体,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初中英语学习的浓烈兴趣和激情。

参考文献:

[1]李宁。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陕西教育,(07)。

[2]曹强。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3]冯钰。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成才之路,(03)。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四

--什么是创业?创业就是一群臭味相投的人,做一件惦记了很久的事!

--领导性格,即团队性格。领导者性格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团队建设与其说是磨练别人,其实更多的是领导者自身的完善。通过各种方式揪出性格的弱项,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每一次领导者性格的改进,都能带来团队的效率提升。

--如何把不确定目标变得相对可控,其实就是要把它当作概率事件来操作。落到实处就是花更多的功夫创造出机会或做各种可能性的准备。

--任何的商务谈判都和心理咨询极为相似。首先要理解性倾听。感同身受对方的处境,体会对方的难处。肯定对方的感受和合理的情绪。通过共情,抱持性态度,拉近彼此距离,获得信任。有了信任其他都好办;获得对方的信任是一切人际沟通的核心策略。

--对别人说no和承受别人对自己说no是生意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企业不是要根据自身需要去改造员工思想(俗话叫洗脑),而是要把自身文化价值观公之于众,找那些认同的人加入。这样和谐,又尊重人类个体。

--现代员工,既注重革命理想,也注重革命成果。很多优质、稀缺人才,找工作,不是先谈薪酬、福利,而是先谈期权。

--现代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关注,解决80、90后员工三个方面问题:1.工作快不快乐?2.工作有没有成就感?3.薪酬待遇可不可以更好?一切快乐为先!没有快乐,员工流失率会很高。

--有些失败需要总结改进,有些失败根本没必要纠结,因为他根本不属于你。并且承认失败的人是那些更有力量的人~!

--尽量不要做好兄弟的业务(一切感性和理性掺和的事都会让人纠结),但可以让好兄弟帮你介绍业务。

--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团队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存在的理由。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企业行为模式、企业发展方向,都是核心价值观的向外分解;任何挑战团队价值观的内部成员只有一种选择,就是离开。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五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历史课堂面对众多学生,过多地分析讲解,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采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先学后教。

现今历史教学模式是:课前教师充分准备(备课),课堂上面对众多学生,依次完成对历史的原因、过程与结果的分析讲解,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因果发展进行小结,但教学效果不一定十分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易于学生掌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供大家体会。

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在讨论中启发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在讨论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产生质的飞跃。讨论法的运用一般分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具体做法:先将讨论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为讨论活动的开展创造充分条件。例如,在讲新教材“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该知识在教材中没有定论,但这一问题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问题,通过让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踊跃发言,相互辩论,最终突破难点,从中学会了研究问题是一些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自然好。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是将课堂内的教学教程分为“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三个基本步骤,“先学”是学生先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再在教师的目标要求下进行第二次解决问题的预习;“后教”即在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当堂训练”即教师指导学生当堂作业、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习目标,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以展示,并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磨砺发展他们自己的主体性品质,但我们必须明确看到,这一方法实行得先决条件是学生的“先学”,而且这一过程不同于后两个过程,即这一过程是教学所无法直接控制的,必须建立在学生高度自学的基础上,离开了这一点,下面两个步骤就无法继续进行。

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已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好课,教师的巧设秒问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且还能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质疑、反思、总结,同时也能让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见,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么重要。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六

有的人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又有人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间里,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等等,而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里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3、要有真挚的情感。这三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第一点,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开始第一步是教师个人提前精研一组教材。在自已反复研读教材以及其他有关的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再读教学用书。以此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并将理解以批注或圈点的方式记录在书上。第二步是教研组集体备课。这个步骤是在个人精研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讲人进行单元备课分析,并就其中的一节进行精备、精讲;过程中或者讲完后,老师们展开充分的讨论,以此弥补个人理解可能出现的粗浅或者偏差的现象。第三步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案的过程。在个人精研,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个人就其中的一节课进行精备课,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然后教研组之间再互相听课,共同探讨每节课,直到达成共识。

第二点: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因为这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1、语言。2、板书。3、严密的逻辑思维。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三点,学生才会欣赏你,佩服你,才会对你的课兴趣浓厚。

第三点:教师要有真挚的情感。如果说前面的两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硬件的话,那么这一条就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软件保障。这里所说“真挚情感”有二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说,教师要用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课首先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我所说的“真挚情感”第二层意思是,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当今强调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它应该是平等的、友好的、在学习过程合作中非常愉快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与心细去帮助他,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假如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就会让其产生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帮助他树立或找回一些学习的自信。要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他,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七

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基本理念,坚持培养智力因素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为重点,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目标,潜心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期末统考成绩如下:

1、平均分:91.9分,比一中、xx中、xx中分别高出12.9分、19.9分、15.29分。

2、优秀率:52%,比一中、xx中、xx中分别高出12.67、31.6、13.8个百分点。

3、及格率:83%,比一中、xx中、xx中分别高出16.85、33.6、21.2个百分点。

具体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实验证实,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时,学习就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探索,思维相对活跃,学习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触发点,对学好数学具有强烈而持久地推动作用。

1、了解学生,引导兴趣。

本学期,我调入第xx中学兼任初一5班的数学课。据了解,xx中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学习数学有严重的畏惧心理。为了使工作有针对性,使学生尽快喜欢数学课,我通过和老师、学生座谈、测试、问卷调查、课堂观测等形式,对学生以下几方面情况进行了了解:一是了解学生上课状态、作业情况、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二是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三是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状况,如意志品质、思想意识、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四是了解家庭状况、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另外,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及时引导兴趣。例如,数学第一节课,在让学生体会数的扩充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我们班级一共有多少人?(全班42人)(2)在小学时喜欢数学的请举手(9人举手),占全班的几分之几?(3)进入中学后想学好数学的举手(42人举手),占全班的百分之几?这个教学环节结束后,我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100%这个百分数,体现的是同学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承诺,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级100%的同学100%的能学好数学,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听,掌声雷动,传递自信的信息;看,42双眼睛透着自信的光芒。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半年的每一节课始终保持着第一节课的学习热情。

2、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3、关注差异,发现兴趣。

班级学生无论是知识基础还是学习状态都存在着差异,成绩优秀的,往往不满足于掌握基础知识,希望通过努力,理解和研究深层次的问题,但却常常忽视基础知识中包含的深层知识及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成绩较差的,面对问题常产生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入手解决。针对学生情况,我认为,教学内容过多或过少,要求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生因课前的求知期望得不到满足而影响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产生简单题不愿做,难题又不会做的局面。为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有梯度的例题、习题、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主动钻研,争先冒尖;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从眼前做起,增强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努力,这些做法很快取得实效。程楠、高悦、钱景鑫三名女同学小学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九月份测试始终在30—50分之间徘徊。我多次与她们分析原因,帮助她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她们“我努力,我能行”,经过半年的努力,她们的成绩逐步提高,期末考出了83分的成绩。

4、鼓励赏识,激发兴趣。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教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赏识。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热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其创造性的发现给予诚恳的表扬,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培养自信。二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发言的失误,纠正了部分学生嘲笑同学的不良习惯。三是鼓励学生质疑,并虚心解答,做到诲人不倦。四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道理。五是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善待学生的幼稚,尊重学生的人格。六是写评语,利用作业本与学生交流沟通,赞赏每一点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再附上几句祝福。通过老师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表情语言的不断确认与肯定,学生的自信心逐渐树立起来,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姜雪峰同学数学成绩一直在20分到30分之间徘徊,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表现消极,我采取以上方法不失时机的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渐渐地,他的听课状态明显好转,作业的质量逐渐提高,期末取得了67分的成绩。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他的利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与保证,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媒介,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稳定持久的作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习惯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课堂听课的习惯,重点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敢问”,即培养专心听课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大胆发言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四是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外书的习惯。五是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应用数学思想的习惯,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现在,学生基本改变了过去乱接“话把”、思想溜号、懒于思考、作业应付、书写潦草等坏习惯。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意识。

针对学生学习被动、自主能力缺失、学习效率偏低的问题,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习动机。有效的教学必须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为此,我耐心细致的讲解学习数学的目的、作用及方法,以激发学生“想学”、“想学好”的动机。期末考试复习阶段,同学之间相互比赛,看谁做的题又多又快又准,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大多数同学具有了“我想学好数学”、“我能学好数学”的良好意识。

2、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才能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如,针对学生马虎、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我提出了“会,一定做对;对,一定书写规范”的要求,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观察、思考、归纳、应用”的学习要求。本学期初,我就和同学们确立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期末统考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均列全校首位,缩小与一中、xx中的差距,力争达到一中、xx中的平均水平。这些目标的提出,为同学们增强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3、研究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1)准备策略。每堂课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认真备课,精心设计问题,预测课堂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想好评价和调控的方法。(2)实施策略。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我为自己提出了四个“确保”的要求,并落实到位。一确保了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张驰有度,既紧张又和谐;二确保了教学语言具有准确性、逻辑性、趣味性,既准确又生动:三确保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了提高;四确保了课堂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消耗,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感受到课堂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乐趣。(3)评价策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观测学习状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参与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通过课堂测试、阶段性测试等方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

4、改革课堂模式。9月—11月,我率先实施“小组合作”,四人一组,指导学生互帮、互学、互查、互测。每堂课至少利用5分钟,进行“当堂测试”,做到人人清、堂堂清。11月30日学校拉开了“学习杜郎口,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序幕,我在借鉴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摸索出“出示学习目标——自学——小组交流——课堂展示——教师点拨——课堂测试”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学生自信了。课堂上学生想说了、想做了、敢说了、敢做了,既不失农村孩子的朴实,又有城市孩子张扬的个性,“我努力,我能行”、“我参与、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等口号已逐渐植根于学生的心田;(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课堂上彻底杜绝了学生睡觉的现象,一些在小学就放弃学习的学生也开始“动”起来,在自学探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能力提高了,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环节,学生的阅读能力、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3)课堂变了。课堂一改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状,课堂上动静相宜,自学时,静;讨论时,动;展示时,活。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开放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通过文字、表格、图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不高,需要加强。

2、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需要加强训练,尤其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3、灵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八

在5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安徽铜都双语学校现代高效课堂的学习,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见识了新一代教师的风采,又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

首先,由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总校长汪兴益做了一个《做有良知和信仰的新教育》报告,汪校长的报告,使我真正明确了高效课堂教育理念,它是一个长效机制,不会出现短期效应。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以引导者、参和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学生共同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框架,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汪老师独创的“铜都五环大课堂”“人本跨界大课堂”成为中国课改九大模式之一。汪老师充满激情的报告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五环大课堂的课改魅力。

17日我们听了四节课,两节语文,两节数学,分别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位骨干教师讲授,每位教师各有风采,让我亲自体验了高效课堂是如何上课。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由济南宜州市二中的覃素竹老师讲授的《岳阳楼记》,她采用的是“三环六步”快乐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自学,采用的方法是对子交流(两人一组)、小组合作交流(六人一组)、聚焦等,老师把要求提出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序进行。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让组长点评,老师没有板书,没有讲课,一切活动都是指导着学生来完成,每个活动各组都以分数的形式计分,累计看最后每组的得分情况,注重每位学生的回答,都及时给予评价。

另外,由榆林高新一中的梁森老师讲授的《全等三角形判定练习》,他采用的是“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巧树靶子、自主学习、精彩展示、精点精讲、适时检测、多元链接。也是利用导学案,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出质疑、解答疑惑。重点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根据学习金字塔显示,这样的课上下来,确实效果会更好。

我们聆听了新课堂教育专家许世国的解决之道,我觉得我们的课改进行的太晚了,已经落伍了,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他给我们讲的《高效课堂核心技术之小组建设》,他指导我们如何建设高效课堂核心技术小组,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班级管理技巧与策略、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等。通过许老师的建议使我充分认识到:

1、如果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不愿去学,而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2、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要中肯,要切合实际。

3、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4、质疑问难,搭建探究平台,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置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5、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获得很大的收获,解决了以前课堂中的一些困惑,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了指南。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九

刚入职的我好奇、忐忑、迷茫各种情绪混杂。开学前期进行了教师团建和培训,团建活动使我们迅速融入一个集体,教师培训尤其使我受益匪浅。

开学第一课,我怀着忐忑与激情,开始了我的七年级教学。第一个星期,没有老师带领,ppt完全自己去网上下载摸索,凭借着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去给同学们上课。虽然是刚开学,学生们通过军训的锻炼,在课堂上表现的也十分积极,上课纪律也好。但是,每堂课的流程是不一样的,一会这样设计课堂,一会又那样。完成没有任何把控。也就是说这堂课的内容是散的。意识到这里的时候,学校也刚好要进行课改。此时,我终于发现我的课堂应该怎样去设计了。

七年级第一个学期,我们生物被分为政史地生组,在这个大组里,生物跟地理又是一组。因此,我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研读、学习“博学课堂”,逐渐的,生物地理摸索出来了符合博学课堂但又不仅仅是死板的模板讨论。我们将博学课堂的自主预习、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展示等环节,灵活的穿插在我们的教学中,在ppt的设计上,为了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又进行了调整。因此,在学校通知要上“博学课堂”公开课时,我们学科组内部已经进行了小组内公开课的交流、总结。很欣喜的是,多次博学课堂之后我都会询问我的学生:“你们觉得这样上课可以吗?”“这种上课模式你们能跟得上吗?”我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且觉得这样学习他们可以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学习也更有乐趣。七年级的“博学课堂”课改使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的学生们迅速的适宜了我的授课模式。虽有不足,但最终孩子们学有所成是我最欣慰的时刻了。

进入七年级第二个学期,我又加深了对“博学课堂”的理解运用。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作用,培训好我的课代表、抓好小组长,落实好每组的学习情况,由“点”到“面”抓好每个班的学习。同时做到“奖”“惩”适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就这样,这个学期,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上不仅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我自己也感觉到更轻松了。本以为我管的少了,学生们是不是没有按时学习完成任务?是不是又偷懒了?后来我发现,原来学生管理学生,要比老师管理学生效果更好。最终,七年级下期,我们七年级的生物成绩出现了显著提高。

“博学课堂”的课改使我在教学上有了一个大致规范的模式,但它不是“死”的,我们可以在里面添加各种“调味品”,增加学生们对知识“品尝”的趣味性。学习的主体从来不是老师,我们只是学生们成长的辅导者。我们可以主导课堂,但学生必须是课堂的主体者、参与者,这样学生才有在参与中体会到知识的趣味。

进入八年级,我对“博学课堂”教学也变得更从容了,环节设定上学生们也已经十分熟悉,他们有时在我进行第一个环节的时候,就自觉的在准备下一个环节要做什么。有时候我本想取消一些环节,加快速度,但同学也都说:“老师,让我们小组自己交流吧,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因此,我体会到了“博学课堂”竟然能给我“减负”的感觉!学生自己愿意去弄明白,自己能弄明白的东西,我就不用苦口婆心,一昧的去讲的口干舌燥。否则,就像曾经的自己,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效果甚微。

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学会“放手”,何尝不是老师与同学的成长呢?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

今年3月30日,我镇举行“235”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这天中,我有幸听到五位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颇有一些感触。

课堂导入是上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开场,能激发情绪,启发思考,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作用,就像一块磁石,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所以说选取好的课堂导入是需要细心琢磨、再三思考的。通过这天的听课,我了解了课堂导入的一些方法,如谈话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等。比如,在卢忠小老师的《找次品》,他先播放海尔冰箱厂的厂长带领工人砸烂烧毁次品冰箱的场景,这场景的主题恰好与本节课要讲找次品相吻合,更加形象真实的反应了次品的危害性以及次品的重要性,点明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也从中知道了次品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危害。再如,在陈桂英老师数学课《数学广角》中,她以做游戏猜成语为开场,让学生说出一刀两段,形象生动引出种树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俗话说“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这样让学生掌握了方法,一永逸。这五位老师都注重学法的指导,都运用以旧引新,再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质疑,使而进行点拨。这样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效,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再如覃万富、覃月立老师教师都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从中引出了从数,通过练习、比较。使学生轻而易举获取这方面的知识。陈桂英老师而是通过画、找、推,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一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荣幸能加入绿盛这个大家庭,在进来之初,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当中,特地为我们开展了好几场讲座活动,活动虽然安排的很满,但一天下来,丝毫没有感觉到累,反而收益匪浅,现在就听了陈洪老师的《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陈洪老师首先提出我们为什么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上这个问题,并谈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1.教学模式陈旧2.生源质量参差不齐3.教学方法不当等。作为一名80后,陈老师提到的这几点让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正是接受着这样的教育成长的。那时的教师只需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就能完成正堂课的教学,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优化课堂教学已迫在眉睫,但是如果只是盲目的追求课堂优化是会出问题的,要追求最适合的、最优化的课堂。是呀,高没有止境,怎么能称为最高效呢,只有适合自己的,不断优化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陈老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教什么?怎么教?到底老师该教什么?刘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课堂上要做到“三不教”: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的,不教;学生自己完全能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要做到“三教”:教学生最易混淆的、最易错的地方;教学生自己去学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教学生自己去学时怎么也想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教才有针对性。明白了教什么后,陈老师又给我们阐述了该怎么教?他指出:理想的课堂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成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要与活动统一,它先于行动,而且于行动之中产生。这样的目标需要教师宏观的把握,并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资源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并包含了一定的师生共同建构的“不确定性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经验与新信息不断作用逐渐生成的。和学生有关系的资源,学生才愿意参与课堂。总之,要想让孩子喜欢老师的课,首先要让孩子喜欢老师这个人。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不要只看到学生的分数,认为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于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学会自我肯定,对自己充满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开放、动态的双向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著名的加拿大教育学家史密斯曾指出:“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底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思路,形成适当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质就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深刻地领会文章,形成自己的感悟。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充分自由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成功的课堂,是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出来的,是师生交往的结晶。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通过这次学习,也使我明白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以最科学、最准确、最经济的途径获得新知,形成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让我感到我们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二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最热门的话题,近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让我对素养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怎样建立,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

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在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的论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养相比三维目标,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更关注教育的内在性、人本性和终极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养是来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的,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养更多意味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

那么怎样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呢?

通过学习,知道在教学培过程中,注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还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在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给学生一个交流,开放式的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题,那就尽量给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关于核心素养教学观的重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本书我还需要细细品阅,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三

单甲乡中心完小 陈新华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四

前几天我听了教育局在镇政府5楼举办的名师教育教学观演讲活动。参加演讲的六位教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了自己的亲生经历,谈了自己的教学观。我听了之后,感受颇深。现在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唯“分”是重的社会偏见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在一种尺度的衡量下,学生是痛苦的,教师也是痛苦的。我们暂时不能改变这种现状,但能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不应该仅仅培养学生成为生存与社会中的人,它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获得自我实现的,具备能够缔造更美好人生和美好社会的人。”本着这样的教育观,教师的心态、行为都将随之改变。

培养心智健康的学生是每个教师的追求,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智健康的学生。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承受压力;学生会给我们带来不快。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也是无法改变的。但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如果我们能换一种角度去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也许就是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拥有怎样的心态,就会对学生实施怎样的教育。以积极心态面对学生,你的学生都是可爱的;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你所从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许会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教育”,用来“补差”,我们也许从来没有或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有时,发现了学生心理上有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家长、医生,认为那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殊不知,每个班主任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对每一个学生予以心灵的关怀,这就对我们每个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堂上,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确保教学有序、高效的展开。课后,我们是学生的心理导师,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的正确观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五

到沂南双语学校听名师观摩课,两天中共听了8节,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又一次学到了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经验,让我看到课堂上课的那些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极其深厚丰富、幽默的教学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通过两天的听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平常时候学习不到的东西。我觉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无论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还是时间的分配,都要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中我发现上课的老师都对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充分准备,而且都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他们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且比较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掌握了新知。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通过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日常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将抓住学校给我的外出学习机会和本校相互听课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方法,努力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六

我在国庆节期间仔细研读了校长室颁发的《关于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看后觉得颇有感触。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有成功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学生关系良好,相互信任。一个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教师,其工作必然是失败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师生关系,的确是越来越难处理了。

“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我不止一次地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在的学生成长的环境与我们那时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那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当他们对这个世界开始有感知时,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年代,他们的价值观与以前的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而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外思想的不断冲击,直接在孩子身上显现出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快的速度,以至于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即便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都有了“代沟”。有学生告诉我,学生之间相差三届,观念便有明显的差异。

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课堂纪律。勿庸讳言,我校一部分班级的课堂纪律是相当糟糕的。上课时讲话,看小说,传纸条,这在某些班级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碰到这种情况,需要任课老师象老鹰一样紧紧地盯住学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使他们不敢、没机会开小差。但是这在实践中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在上课时,教师不可能做到每分钟都盯住学生,有时侯要看看教材,有时侯要在黑板上写点板书。因此,只有把备课工作做得相当到位了,对教学过程了然于胸,才能少看教材,才能时时刻刻盯住学生,使他们没有开小差的机会。

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枪声一响,老子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表明他的一种大无畏精神,第二是表示他要排除杂念,把心思全用在打仗上。这句话对我们的教学实践还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教师走上讲台,就象演员开始演戏一样,要排除一切杂念,处于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一门心思把课上好。这样上出来的课必定是高质量的。

第三,关于课前两分钟。

严格意义上说,打了预备铃之后就已经是一堂课的开始了。教师象个主角一样开始演戏,学生也要象配角一样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不能象观众一样只是来看戏的。然而,我校学生在这方面却做得比较欠缺:打铃后有的学生还在讲话、吃东西、跑来跑去,坐姿也是东倒西歪,五花八门。因此,这学期我重点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打了预备铃之后,我就要检查学生们是否已将当堂课所需要的书本、练习册、地图册、笔、尺等学习用品放好,坐姿是否端正,是否已停止讲话,吃东西。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力求使他们从打预备铃开始就进入角色,保证整堂课的教学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改进课堂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长期努力,持之以恒。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七

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 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二者没有优劣之分。教师在教学中要使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实用绿色课堂教学体会(汇总18篇)篇十八

我参加了__教育技术培训,本次培训学习对我来说很实用,收获颇大。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础。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收获巨大。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

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些须的欣慰吧!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教育前沿第期心得体会范文(2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个人见解和理解,展示了我们的思考深度和思维方式。这里有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和启发

    精选拒绝沉迷网络心得体会(模板23篇)

    写心得体会的同时,要注重对问题的总结和分析,找出改进自己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我将全力以赴,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

    精选贫困奖助学金申请书(通用17篇)

    通过助学金申请书,申请者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成绩、个人经历和财务状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申请助学金的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尊敬的各位校领导:你们好!

    热门合伙开店协议书(汇总15篇)

    合伙协议是合伙人共同达成的约定,旨在保障各方的权益。以下是一些合伙协议失效案例分析,希望能帮助您规避风险并提高合作效率。甲方:身份证号码:乙方:______丙方

    精选七夕的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7篇)

    策划方案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制定方案时的专业性、全面性和可行性。这是一些策划方案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一、活动主题:“岁月无声、真

    最热爱的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是一些对于心得体会写作有很好启发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优秀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认识及心得(案例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的技巧。

    优质干部讲党课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通过思考和总结后形成的一种体验与感悟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里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

    优质小学生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模板18篇)

    开学典礼是学校为了鼓励学生们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而举行的一项仪式。请大家阅读以下整理的开学典礼总结范文,相信能为你们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热门乡镇平安建设简报(通用21篇)

    范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表达方式,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精彩和有趣。在写作时,大家可以根据这些范例来进行仿写和模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