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

时间:2024-11-04 作者:纸韵

亲爱的家长们,感谢你们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一同为孩子们共同成长!在欢迎词的结尾处,可以再次表达对来宾的欢迎和感谢,并对活动的成功举行表示期待和祝福。欢迎词的范文中,大家可以发现不同主题和情境下的欢迎词的特点和亮点。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一

一、结构模式要“简”。

高考作文先要整体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主体展开,材料选取等,在动笔前要通盘考虑。只有自己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自己写清楚了,阅卷老师才能看清楚;阅卷老师看清楚了,给分才能给清楚。笔者认为,考场作文的结构应该简明,因为教师阅卷时,每篇作文平均阅读的时间仅为一分钟。因此,一篇应试的议论文只包括三大部分,五到八段文字:第一部分,简要提引原材料,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出自己的感悟,作为中心观点,这个观点要明明白白,旗帜鲜明;第二部分,分三至五段,前两段(或三段)从古今中外不同角度各取一个例子,紧扣观点进行正面论证;后一段(或两段)可从反面选取事例与前文进行对比论证;第三部分,对全文论述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给人以完整感。这样结构文章既简明又严谨且不呆板,还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二、列提纲要“快”。

高考既考能力又考速度。考场上列作文提纲,可先写出简单的结构模式,然后把可能能用上的词句和例子,如名言警句、古诗词、古今中外的事例(尤其是带有时代气息的当今事例),简省写出,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写于卷面之前,可边浏览边修改,择优录用。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一气呵成,避免文面多处涂改。

三、内容要“新”。

1.题目要新颖别致。“题好文一半”,许多阅卷老师就是根据学生命的题目来判定他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因此,能拟一个独具特色的题目,就能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住老师的视线,分数自然偏高。

2.开头要新颖独特,结尾要深刻感人。从题目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拿手的文体,精心打造开头和结尾,确保获得高分。

3.素材的选取要新鲜贴切。材料新颖又切合题意,那就能显示自己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作文分数自然就能上一个档次。我们要力避大众化和过于平淡的素材,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历史典故、文学名著中去搜寻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而且要注意材料的贴切性、典型性、新颖性、多样性。

四、立意要“深”。

1.要扣命意。高分作文必定是扣题行文的。扣题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如果扣题不紧,得的分数会很低。

2.立意要有深度,要“掘地三尺”。“千古文章意为高”,不少考生的应试作文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立意没有深度。立意,我们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沃野中去找寻理论的“掘地三尺”的深度。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理想和现实的观照,偶然和必然的分析尝试辩证地寻找理性的答案。阅卷老师一般对深具慧眼、富有哲理的作文情有独钟,给分较高。

3.立意不能浅俗,思想不要幼稚,态度不要“嬉皮士”。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有一些境界低下、思想庸俗之作。我们要明白,高考体现国家意志,而国家意志则重在弘扬真、善、美。有些同学喜欢唱反调,不管写什么都用调侃嘲讽的口气来写,显得很不严肃。高考作文立意要境界高雅、胸襟阔大,力避市侩气息、低俗趣味。

五、感情要“真”。

文章不是无病呻吟的“涂鸭”,而是酸甜苦辣感情的寄托。诚挚朴实的情感,读来是一种享受,品来是一种惬意。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常能打动阅卷者。要让阅卷老师感动,自己首先要投入,要动真感情。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能得高分。

六、语言要“美”。

流畅优美的语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种语言能力要靠平常的努力锻炼。无错字、病句,词句洗练流利,语脉首尾贯通,文意开合自如,是做到语言美的第一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是语言美的真正体现。作文的语言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练就:

一是恰当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诗词名句、谚语、典故等;。

二是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反问、设问、对偶、夸张等;。

三是综合使用各种句式,如多用短句,变式句,倒装句,双重否定句等。

四是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积累。因为“腹有诗书文自华”。

五是锤词炼句,以铺陈、抑扬、排比、反问等手法增强文章气势。总而言之,润饰好了语言,能寓繁于简,寓抽象于具体;能使文句更形象生动,更含蓄幽默,更有意蕴;能使文意更鲜明突出,更富有哲理,更耐人寻味。

七、文面要“洁”。

文面如人面,它是敲开阅卷老师心扉的第一块砖。高考阅卷时间紧,天气又热,评卷老师每天面对电脑屏幕,心态很微妙。字迹清楚、端正,字体美观大方,无明显涂痕的试卷,能立即获得评卷老师的好感,这样一来印象分就高了。试想:一份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试卷出现在工作强度极大又十分疲累甚至有点焦躁的你的面前,你岂愿卒读?太潦草的作文,往往只看了首尾,可能三类作文偏下的分数就出来了。当然,我们所写之字不一定是练过书法的(练过当然更好),而只是要求所写之字大小一样,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不潦草,不涂改(实在需要修改时也应用笔轻轻划去,切不可重重涂写,乱打叉),要让阅卷老师知道你所写的字是什么字,以求一个整体效果。

这里所谈的高考作文七“要”,多少有一些“急功近利”、“离经叛道”的味道,但它确实是获取应试作文高分的有效策略。希望高三学子予以重视,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作文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也更富有成效。

作文拿高分的五个关键点。

在高考考场上,考生用于作文的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尤其是阅卷教师的速度又是那样快——不是教师不负责任,而是时间紧,任务重。有统计表明,一篇作文大约在2分钟之内阅卷教师是一定要“望、闻、问、切”完毕的,有的时间还会更短。同时,高考作文又几乎占据了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以上原因,就决定了夺取高考作文的高分应尽可能地做到以下五个“关键词”。

关键一:显豁。

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形式等方面,力求显豁,目的是让阅卷教师一眼就能够把你的文章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具体来说:

1.主旨可以通过首括句,将文章所要传递的主要观点、见解、主张等呈现给阅卷教师,以便阅卷人不用通览全文就能够“窥斑见豹”,也就是说,不会“占用”、“浪费”阅卷人更多的宝贵时间,就能够对你的作文大意了然于胸。

请看北京一篇高分作文的.开头就是采用了这样的写法:“仰望星空,那里有我们追求的梦想。脚踏实地,默默奋斗是实现梦想的选择。”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开篇就紧扣题目,亮出了主题、中心。

2.结构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给阅卷人以鲜明、深刻的认知;还可以运用排比句(段)、拟人、设问等修辞,使阅卷人对你的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如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3.形式可以借助题记、后记、书信体、日记体、寓言等形式;或是把每段的主旨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放在段首;或是把哲理句、体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得意句”独立成段,这是文章的采分点,能够使阅卷人眼前一亮。

如上海20一篇高分作文就是运用了这样的题记:“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那么它在21世纪的发展中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关键二:完整。

由于考生时间分配失当,致使文章有头无尾,或是虎头蛇尾,这样,不仅字数达不到要求会扣分,更重要的是文章意思不完整,很难给阅卷人以整体感,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影响分数的。

正如近代的文章高手林纾所说的那样:“为人看晚节,行文重结穴。”阅卷人的心理,对文章最后部分,总比较重视,并往往会在脑海里留下总体印象,从而定下文章的档次。考场作文要获高分,结尾一定要和开头呼应,做到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如一篇广东省年《与你为邻》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你为邻,让我感到十分快乐。”“与你为邻,真的让我感到幸福。”

关键三:洗练。

高考作文,不管写成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或是散文等,都一定要做到洗练、简洁的要求,不要冗长、啰嗦,而应以一当十:如果是材料作文,对材料应该简约地引用、提炼,而不是大段地照抄不误;如果是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事件、故事的叙述,也要依据文体区别对待,尽可能写得简略、概括些,特别是议论文更要这样。文字洗练简洁、词约意丰,阅卷人肯定喜欢。

如上海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面对大海》中有这样精彩的一段: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关键四:变通。

所谓变通,就是在生活真实与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可以将人物、事件写得“完美些”、“巧合些”,因为,考生的生活环境、领域与视界的局限,就决定了考生可以也应该这样来写作,这与胡编乱造有本质不同,这与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为了典型性,一个人的衣服可以是山东人的,帽子可以是北京人的,脸庞可以是浙江人的……目的就是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与问题的本质属性来。

如选入课文里的文章,特别是小说、记叙文、议论性散文等就是这样的名文佳作,传诵至今,常读常新。

关键五:细节。

这一点非常重要,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但往往会被同学们所忽视。

这里的细节,是指文面清洁,不乱涂乱画,以致黑墨团处处可见;书写工整,字体不要有大有小:或是超出格子,或是“躲”在格子的一角,看起来刺眼或别扭、费眼神;尽可能地避免错别字,因为,三个错别字就要扣除1分,写作时,如果遇到没有把握写对的字、词,就要换用近义词、同义词,不要“硬”写、硬用;语句应通畅,语意连贯——写完后,时间允许的话,能通读一遍,借助语感,对疙疙瘩瘩、表意不畅、不明的地方稍加改动,以不影响意思表达,阅卷教师能够看懂为原则;款式上符合要求,尤其是写成书信体等文体的,要关注这一问题。

因为,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对作文的得分却起到无形的决定作用。毕竟,赏心悦目的文面,犹如一个眉清目秀的“美人”一样,谁又能够忍心破坏她的神采、韵致呢?作文自然也是这样了。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二

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1.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如《背影》。

3)结尾点题《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2.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3.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二)布好局。

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它是在作者掌握了材料,明确了主题后,对整个文章的构架作一个整体上的安排。这种安排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遵循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条理、秩序,也可以通过作者观察、认识和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思路而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文章的布局既有客观的规律性,又有主观的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

对于中考作文,以往出现过很多新颖的结构形式,如日记、对话体、剧本、童话,还有高考作文中的处方等等,这些东西有些很不好把握,对初中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比如剧本,不是一般的初中生都能写的,虽然初中课本中有过一点训练,但,要达到一个比较优秀的水平是很难的,一旦写得不怎么样,那就很容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再者,那些容易掌握的,别人作过了,你再作,新颖度也就不是太大了。当然常规性作文形式的生命性还是要强得多。重要的还是要把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完美一些,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

1.片断组合式。

片断组合式就是选择几个不同的材料内容,对它们进行片断叙写,然后组合在一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

片断组合式在形式上几个片断各自独立,可用小标题、序号等形式隔开,前面最好还要有开头语,如题记之类,后面要有一定的结束语或者尾声什么的。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要找到材料的共同点,要统一于一个中心之下。另外,片断不能选得太多,两三个便好。这种形式的不足之点是对材料的处理只能是简单的,很难挖得深,但如果语言的把握好,还是可以解决这个不足的。

2.诗文组合式。

诗文组合式就是在文章前或者后加上行数不要太多的诗歌,行成一种诗与文的完美结合的文章。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诗的行数不要太多,最好是十行以内的。另外,诗的内容要与文章的内容统一,要为文章表现主题服务。当然,诗,还要写得像诗。如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引用了一首诗,结尾也可以几句诗来照应开头。

3.精美图画式。

精美图画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用精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能够打动人吸引的精美图画,然后再依托图画展开文章。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能很快地吸引读者或者评卷教师,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注意点是:开头的这幅图画要精心打造,后面的发展要自然流畅。如我们初中课文《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月夜海边刺猹的描写,那就是一幅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图画。

4.人物对话式。

人物对话式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文章的情节。这种在以往的作文中大量存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形式。但,如果这种形式运用得好,的确能给人以条理清楚、结构明晰的感觉。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语言的选择要有精练性和生动性,要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下。中间也还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其它描写或者记叙性的语言,使文章显得更明确一些、更完整一些。如初中课本中的《曹刿论战》、《变色龙》等。

5.对照烘托式。

对照烘托式就是在文章中把两件相关或者相对的事通过描写的手段放在一起,起到一种比照烘托或者对比的作用,达到更好表现主题的效果。这也就是古诗里的比兴手法和现代文章技法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美好言。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初三中考总复习的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文言文《满井游记》,课下有一些对文句的注释,其中有一句“山峦为睛雪所洗”的翻译。课本上是这样的:“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这的确是翻译得很清楚,学生都能理解,可是,却没有一点美感。

如果我们要加强一下这句的节奏感应该是: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下这句的意象美应该是:山峦被温暖的阳光所融化的晶莹雪水擦洗得清新动人。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1.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整齐的美。

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2.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本班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

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有很多的时候,就整篇文章来看整齐与错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齐中错落,错落中有整齐,那才是一种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3.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4.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意象的美。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5.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深刻的美。

语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或事,对社会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各科知识,给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当然一般这都是在自己的平时训练中进行的、积累的。

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刘墉、本土作家贾平凹等,他们都是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当然,使语言美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多用美词,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想着这些方法,在写作中在适当的位置,自然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使我们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

(四)选好材。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可是,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1.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往事依依》、《散步》、《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

2.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3.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4.向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挖掘。

5.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

(五)拟好题。

我们都明白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同样,在中考(微博)话题作文中,一个好的作文题就是一块很好的第一印象的敲门砖,所以,花一点时间想一个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的好文题,一定不是枉费心机。

好作文题的标准。

1)简练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这时,如果你的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你的作文的主题思想,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也很看重的,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从而获得高分。当然,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有内涵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当然,考场作文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的关系,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但,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拟题方法:

1、添加所谓添加,就是在话题或者话题中心词前或者后也可以是前后添加一定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这样的文题可以使作者时时紧跟话题,也可以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用借用就是借名句、警句、古诗文的句子以及流行歌曲中的句子等等。因为这些句子有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借用得好,也是可以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

3、修辞这种方法就是在文题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这样的文题如果用好了,自然显得生动而形象,而且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六)立好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1.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2.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3.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在提示本质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可能更多地关涉到议论文。

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4.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我们明确了立意的方向,那么,在初中记叙文中一般有哪些具体的立意内容呢?

一般来说:

1)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保、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等等。

2)表达个人感情的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3)思考生活内涵的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4)追求个性表达的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三

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1.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如《背影》。

3)结尾点题《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2.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3.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微博]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四

第一段:介绍语文聚焦培训的背景和目的(200字)。

近年来,语文聚焦培训成为了学生们备考重要考试的热门选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在国内考试中的分值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来提高语文成绩。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参加了一个月的语文聚焦培训,收获颇丰。在这个培训中,我不仅学习了应试技巧和高分写作,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段:介绍在培训中学到的应试技巧(200字)。

在语文聚焦培训中,老师们教给了我们很多应试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比如,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快速阅读和摘要,让我们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获取信息和找到关键点。此外,他们还指导我们如何正确运用答题技巧,例如如何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排除错误选项。通过这些应试技巧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考试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题型,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三段:介绍在培训中学到的高分写作技巧(200字)。

在语文聚焦培训中,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高分写作技巧的学习。老师们以范文分析和写作训练为主,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优秀作文的特点,并教授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他们教导我们如何构思作文的内容和结构,如何选取适当的词语和句型,以及如何细致地调整语调和表达。通过反复的练习和修改,我能够写出更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文章,并且在评分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第四段:介绍在培训中培养的自主学习习惯(200字)。

除了技巧的学习,语文聚焦培训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老师们教导我们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总结。他们还鼓励我们自主选择和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培训结束后的自主学习中,我开始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并且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还让我对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

第五段:总结所得的心得和体会(200字)。

通过一个月的语文聚焦培训,我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魅力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训不仅帮助我掌握了应试技巧和高分写作技巧,还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我相信,这些收获不仅对我的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也对我的其他学科有所帮助。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总计1000字)。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五

记叙文六要素一般的看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

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与事件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婉转动听的歌声,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鸟鸣,但对我来说,最美的声音却是车床(一种机器)的隆隆声。

我的爸爸靠五金加工维持一家生计,他的车间与我的卧室仅一墙之隔。每天晚上,隔壁发出的机器的噪音把墙都震得似乎在动,那声音刺耳嘈杂,让我心烦,难以入眠。为此,我不止一次地向爸爸发牢骚,但爸爸只能无奈地笑笑,又继续干活。

直到那一晚,我才明白爸爸那一笑中包含的辛酸。

那天晚饭时,爸爸和我开玩笑,说要把我这个不听话的小孩送到别人家去。我这人很容易就会把玩笑当真,一听很不高兴,撂下饭碗,阴沉着脸上楼了,留下爸爸妈妈面面相觑。爸爸本想再逗逗我,忽又闭上了嘴,去隔壁车间干活了。我早早上床,躺在床上生闷气。过了好一会儿,我的气才渐渐消了。这时,我的耳边又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可我却突然从中明白了什么。爸爸每天都要在车间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光吵闹,还十分劳累,可他却从未抱怨过。而我呢,不光不体谅爸爸,还要跟他怄气,我真是不懂事。此刻,我正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他却仍在努力工作,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洒下了多少汗水,这么爱我的爸爸又怎么会把我送到别人家去呢?我感到十分懊悔羞愧。听着从隔壁传来的隆隆声,这在我平时认为是噪音的声音,这时却让我感觉是世界上最美、最悦耳的声音。爸爸不善表达对我的爱,这车床声恰恰是最美的父爱之声!想着想着,我的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了脸颊。

就在那一晚,我从车床的隆隆声中领悟到了父爱的真谛。父爱默默无闻而又无处不在,做子女的只有用心感悟才能明白。每晚,车床的隆隆声都在我的耳畔回响,我不再感觉这是噪音,我不再因此而难以入眠,这声音比妈妈轻柔的摇篮曲更优美,我就在这声音的怀抱中枕着父爱入眠。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六

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交流、思考和表达的基石。学好语文,不仅是为了过得了学业考试,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落实语文要素,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落实语文要素乃基础之本。语文学习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运用性相结合的学科,掌握语文的要素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语文要素包含词汇、语法、病句、篇章结构等方面。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它规范了语言的运用方式,使得我们能够用准确、流利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病句是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只有通过病句分析,我们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篇章结构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它展示了文章的逻辑关系和结构组织,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条理、更易理解。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要注重这些基本要素的落实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其次,落实语文要素要注重实践。语文学习不能止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在词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积累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词汇应用能力。在语法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和仿写优秀的语文作品,锻炼自己的语法运用能力。在病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篇篇的错句改正来提高我们的辨析能力,并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在篇章结构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优秀的文章,分析其结构和逻辑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语文要素。

同时,落实语文要素需要有系统性。由于语文学科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散碎的知识点上,而应该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在学习词汇时,我们要注重词汇间的关系和搭配,提高自己的词汇运用能力。在语法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各个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共性,形成自己的语法思维。在病句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病句改正与语法知识的结合,使自己能够正确地发现和修改病句。在篇章结构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篇章结构与逻辑关系的关联,使自己的文章组织合理、层次分明。只有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要素。

最后,落实语文要素需要坚持不懈。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练习。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掌握语文要素,提高语文水平。在词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每天背诵和使用一些新的单词,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在语法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每天完成一些语法填空和改错练习,巩固语法知识点。在病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每天分析一篇文章的病句,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在篇章结构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每周写一篇文章,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总之,落实语文要素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通过落实语文要素,我们可以掌握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语文要素的学习,注重实践和系统性,并且要坚持不懈。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用好语文这个工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七

1.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一遍之后记笔记。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有一些课确实记了一百页左右的课堂笔记+阅读笔记,这样写论文的时候还蛮开心,因为有详细总结可以看。但期末考试一天考两门的时候就深深地觉得,当初这么啰嗦是怎么回事,根本看不完啊!有了这样的教训会把阅读笔记写的比较简洁,一般50页的阅读只写一段总结。

2.期末的时候靠学习小组,平时要有空就读读每段第一句话。

这应该是学校比较主流的。期末的时候大家会凑在一起,每个人负责一两个板块内容,最后编篡一本学习手册出来。一般挺有效的,跟自己做笔记没有很大区别。不过如果自己做笔记,同时期末的时候还参照别人的总结,就会觉得我知识掌握好扎实啊!(这样一种错觉)。

之所以是错觉,主要因为文史哲等课程成绩实在有点随机,除了英语写作极为优美、逻辑思维极其严密的人,一般来说论文以及期末考试的论文部分的打分跟学生在这门课上花的时间完全是nocorrelation。

3.只为写论文看阅读,考试就靠听教授和助教讲课。

以上经验基于我上的文学、历史、政治、哲学、以及部分非常文科的经济学得出。这样的课程一周阅读量可能在300~500页之间,如果按照精读+做笔记50页/小时的速度来说,考虑到paper/responsepaper/pset/wiki等等其它作业,是比较妨碍精彩大学生活的顺利开展的。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八

陈先云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语文教育专家,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语文教学的要素心得体会。这些要素包括:积累词汇,培养阅读习惯,注重语法训练,提升写作能力和增强审美能力。本文将就这五个要素展开,探讨陈先云谈语文要素心得体会。

首先,词汇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陈先云指出,词汇是语言的骨架,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就无法进行准确的表达和理解。他鼓励学生通过多读书、多看电影、多聆听,积极扩大词汇量。同时,他还强调了词汇的系统性学习,通过词根、词缀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其次,培养阅读习惯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关键。陈先云认为,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够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他提倡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他还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语法训练在提升语文能力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先云认为,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才能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提倡学生多做语法练习,从基础的词性、句法学起,逐步提高语法运用的能力。他还强调了语法与阅读、写作的关系,通过语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第四,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陈先云认为,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巅峰,只有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他鼓励学生多写日记、作文,多参加写作比赛等,提高写作的机会和能力。他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效果和质量。

最后,陈先云强调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实用性,更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审美和情感的体验。他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他还提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音乐、绘画等,拓宽审美视野,培养综合艺术素养。

综上所述,陈先云谈语文要素心得体会包括了词汇积累、阅读习惯培养、语法训练、写作能力提升和审美能力增强。这些要素都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我们应该积极借鉴陈先云的心得体会,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语文学习和教学当中,共同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九

面对时下如火如荼的语文课堂改革,一路走来我曾激动过、迷惘过、收获过!曾因第一次看见杜郎口模式为学生的精彩表现而激动万分,曾因学来学去丢失了自己而迷惘,曾因自己的不断学习整合优化从而不断有新收获而高兴!一路学习一路收获,一路反思一路取舍,一路下来始终不变的是:一切为了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高效地学!现在我的语文课堂是:

第一步是先猜读题目,看着文章标题你会怎么写,有了自己的思路后再去读课文。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一是找到自己和作者选材构思的差异,再是训练了自己思维力,便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二步是一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也就是读准字音、停顿,初步感受文章基调,边读边标出各段序号,边扫除文字障碍,尤其重视生字、多音字、形似字、新鲜成语,读完后查找字典或工具书,将重点词语的解释写在课文中该字词的旁边以便记忆。第三步是再读课文,要求学生读通顺并把“厚书读薄”,即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文章主要内容,也就是梳理文章的思路,弄清作者写了什么,是按什么线索或顺序写的。这样做是为了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快速把握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第四步是三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流畅,重点注意对文段中优美词句或关键句的品味赏析,如含有各种修辞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寓意深刻含蓄句、画龙点睛句等等。还要注意段和段或事与事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掌握作者选材组材构思的独特之处。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主旨,感受作者语言和情感表达及写作技巧的魅力。第五步是四读课文,要求学生读熟练或准确背诵,能说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并能联系生活延伸课外。目的是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不能“读死书、死读书”。

当然,以上方法不一定适合各种文体,我们在教学时面对不同的文体侧重点也会有相应改变,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依体而教”。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老师还教得省心,真是一举多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我认为收获还是蛮大的。

教师教授的知识只有让学生理解记住才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以前我只重视自己能完成教学任务就行,至于学生,我认为只要他们认真听讲记录思考发言就一定能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结果一次次不太尽人意的考试成绩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症结所在。每次得出的结论都是知识落实不到位,但自己实在不愿用多布置作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泯灭学生学习兴趣的代价去换取成绩的提高,那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正在我困惑的时候,xx年10月份的一次赴xx学习,让我茅塞顿开。原xx五中韩吉东校长在做报告时讲到要想提高课堂效率,一定要重视全班学生的参与度,他说假如班里有50个人,老师讲学生听参与度是1:50,1个学生讲其他学生听参与度是1:49,本质上效果没什么不同,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已。如果25个学生讲25个学生听,然后再反过来,那效果就不一样了……“一语点醒梦中人”!回来后我在课堂上试行这种办法,小组内一对一检查监督互帮,再加上小组加分的有效刺激,年终语文考试班里59人,有33名进入优秀生行列,比以前多了8个,平均分年级第一,低分人数明显减少。按总分算班里后30名中有23人进步。这说明这个办法对学生尤其对后进生还是很有效的。

从历年的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现代文阅读尤其是记叙文阅读是学生最易丢分的部分,原因一是农村学生人生阅历知识积累有限,阅读面又窄,导致有些记叙文尤其是散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二是有些学生审题不清,答题太随意,不规范,不全面。

为解决学生审题不清而失分,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有这样一题“请你试着说说‘栀子花笑了’的含义和它在文中的作用”,我问学生哪些词是关键词,最后大家一致确定“含义‘和”作用”,然后要求学生用笔圈出,每做一题都这样训练。打开我班学生做过的资料书,每个题干都有圈点标画,时间一久学生养成了标画习惯,杜绝了审题不清的毛病。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十

整理:蒋颖娟。

题记: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欣喜之余,却又发现时下的一些语文课堂,张扬着新课标的旗帜,却让语文教学陷入了误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学校就这一问题举行了一次教学沙龙,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语文课,怎么上好一节语文课的问题。

余颖: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确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但正如《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一文中所说,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常常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中,我们常常沾沾自喜学生的所谓的“自主”学习的喧嚣热闹情景时,而我们却真的陷入了误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忘记了把握语文“本色”这个“度”。众所周知,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文字、理解文字、感受文字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决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岂能因为追求“生本”而抛弃文本的利用,让语文学习成为天马行空?在《哈姆雷特》一书中读不出一个“薛宝钗”,我们怎能允许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全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指鹿为马?我们怎能让学生在“走马观花”学文后就成为主角“得意忘言”的表演?我们怎么能够在语文课上仅满足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不考虑他的言语表达是否正确、是否流畅、是否具有文采、是否有一定的深度就一味的肯定?我认为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问题并不在“自主”学习,而在于“自主”的“泛化”,自主本身并没有错,而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度”,提倡还学生主体地位,应以“学”定“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随心所欲的以“学”定“学”。我们始终不该忘记语文是一门学科。一门学科就应该有自己的课程价值,就应该有自己的课程目标,就必需有强烈的功利色彩,那就是每一节课都要达到一点有关言语能力培养的收获,每个单元、每个学期、每个年段、达成一定言语能力的提高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乱花渐欲迷了眼”,斑斓未必皆春色,大而无当的喧嚣可以浪得虚名,而我们得记住朴素、平常的语文教学才是真。

陈菊珍:以前的语文课堂确实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学的没有兴趣。课改以后,学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课改带来的可喜变化。但是,确实也走入了一些误区。比如说:合作学习这一块,很多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形式,走过场。有些方面不适合合作学习的也合作,比如,一个问题丢给学生,学生讨论,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还是各说各的。有些方面有合作价值的我们就进行合作,比如说:生字的学习和读课文时就可以小组合作的读一读。

叶蓓:对于《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一文中,最后一句我非常有感触。——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做出了精辟论述:我想只要我们的每一位小语教师能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实践新课程标准,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上出文化品味,把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语文教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今年也教了一个一年级班上的语文课,我就生字教学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前我在教一类生字的时候,我会教的很仔细,很认真,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分析,所以总感觉自己教的累,学生学的辛苦,而且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现在我教孩子们识字,如今天我教了一个“语”字,有的学生说:“我早就认识这个字了,这是语文的语。”我想学生在生活中天天见面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了,不用再花时间去分析,去记,去组词,就这样轻松的教完了这个字。识字教学的本真问题,就是要还给学生识字的自由和发展学生识字的兴趣。

邓艳萍:新课改如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老师们很快就发现专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于是,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不禁迷茫了,到底语文课要怎么上?教什么?张庆主编在徐州培训会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倡简、求实、务本、有度”,让我茅塞顿开。我认真学习了这篇报告后,明确了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那就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去掉浮躁,走出困惑,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路子上来。语文确实是复杂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语文能力怎么形成的?语文素养怎么提高?从操作层面来看,比较简单。语文就应当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课标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语文能力的形成靠大量的实践。语言的形成主要不是学得的,而是习得的。要提高学生的素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在每一册都精心设计了习惯篇,我们应当根据这一点,切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好的习惯,什么都会有。

张惠: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我觉得要做到就是要做到“真实、扎实、朴实”,要在语文课堂上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我们应当抓好语文的基本功,构建“扎实”的语文课堂。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我们应当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通过读写训练,让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说话、写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思考,同时通过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产生多元化的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我们在课堂上讲的是语文,我们就应当体现语文意识,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交流来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来体会情感,这样才是“扎实”的语文课。其次,我们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构建“真实”的语文课堂。要强调诵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同时通过简单明了的、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越读越有信心,越读越能够体会到课文的深刻意蕴。教师应当用真实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引导他们、呵护他们,引领他们不断进步,构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真实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把语文课拓展到课外去,拓展到生活中去。课标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让学生在写作的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个表述本身就是让学生多写。写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大量的习作实践中,习作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鲁迅说,我没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多看多写。多看多写中,已经形成快速反应通道,形成内隐的认知。学习语文是积累的因素,是日积月累的功夫,是日有寸进。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寻找快乐,在阅读中不断的成长。

龚明丽:我就还语文教学以本真这个话题谈谈作文教学。我觉得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有对生活的感悟,不能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

熊丽萍: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

语文怎么学,我以为“简简单单”。听、说————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读、写————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世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再细化一下,即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四得”: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

老师们交流的欲望好很强,但是时间已经到了,我们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收获。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有共同认同的,也有意见相驳的,但是我们在碰撞中都有所提升,这又是我们的收获。老师们,“教育是一首诗,是诗一般的事业。”教学沙龙刚是对诗一般的事业进行最富热情,最有生气也最具创造力的阐释、求索。祝愿我们的沙龙越办越好!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十一

语文教师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职业,而成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则更加不易。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外,还需要灵活的思维、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敏锐的观察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探讨足以定义成功语文教师的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要素:对学生的了解。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而言,了解学生是成功的关键。语文教师需要耐心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差异和特点,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这不仅包括了学习风格和技能水平,还包括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和个人偏好等因素。了解学生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大纲,并为教学创造个性化的体验。这种关系与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习的成功。

第二要素:教学技能。

语文教师需要精通教学技能,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课程体验。这包括了设计有趣、实用的教材、主导有效的讨论和活动,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像其他所有教育领域一样,创造积极学习体验和建立可持续的课程进程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从简单地解释语法知识到逼近作文表达技能的专业知识。

第三要素:敏锐的观察力。

成功的语文教师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教师需要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学生是在思考什么,课堂上学生的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获得一种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意愿,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时刻按照学生的上课情况调整的教育方式也能确保学生获得了最优的学习结果。有时,敏锐的观察力可能会揭示学生在家庭、社交或其他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周围资源,提供额外的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总的来说,成功的语文教师需要掌握三个重要的要素:学生了解、教学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每一个学生都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时,才可以从教学中获得成功。掌握最新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方法、讨论和反馈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教师必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评估学生的行为和反应,以确定如何有效地教导他们。语文教师,是一项充满责任和挑战的工作,因为它带有了纪律繁忙的工作时程以及充满多样性的学生,但当一位教师充分掌握了这三个要素,可以使课堂更加有效,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加深入和充满乐趣。

实用聚焦语文要素(模板12篇)篇十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语文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三个要素: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和情感沟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三大要素的重要性。

第一段:知识储备。

语文教育有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这不仅包括语文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还包括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深入学习和掌握,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第二段:教学方法。

掌握了充足的语文知识,如何更好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就需要考虑到教学方法的问题。这不仅包括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安排和课堂掌控,还包括如何去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和阅读习惯,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同时,在课堂练习和作业批改中,尽可能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们在自由发挥的同时,能够获得教师的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段:情感沟通。

在语文教育中,只有注重情感沟通,才能够真正把价值和理念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我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和了解。包括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等,这些都能够让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支持,例如举行团队活动、帮助困难学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等等。这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心理温暖和关心,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第四段:学生的反馈。

在教学实践中,优秀的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接受学生的反馈,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在学生的日记、作文、互动课堂中,我都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分析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这并非表示潜心趋迁,而是表示书接上次、调整自我,使自己不断提高。

第五段:总结。

在任何一门课程或教学者的教学中,都有这三大基本要素。在语文教育中,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和情感沟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要注重增强这三大要素的实际应用,并不断优化这些要素,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规划教学方式。我相信,注重这些要素,将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实施方案保障措施(模板15篇)

    项目策划需要制定项目的预算和资源计划,确保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以下是一些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整改措施,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和方法。矿属各单位:2

    2023年读书的快乐心得体会(案例23篇)

    读书心得是我们与书籍的对话,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军训心得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帮助和启发。读书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通过读书我

    热门医院值夜班心得体会版范文(18篇)

    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的问题,进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实习心得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作为医生和护士队伍中的

    优秀自我提升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

    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宝库,读书心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挖掘和分享这些宝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军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自我提升课是为

    实用放射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通用13篇)

    公益活动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公益总结应该客观真实,对所做的公益活动进行全面概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公益总结,了解不同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成

    专业医美前台的工作内容(汇总16篇)

    青春是追求爱情和友情的时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并与他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青春是成长的舞台,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地克服挑战。青春是我们锤炼品格的时期,以

    优秀外卖工作计划大全(17篇)

    通过护师计划的学习,护士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护理知识领域。接下来,我们将分享几份优秀的工会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微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想在微

    最新山海经读书心得(汇总15篇)

    培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学习心得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提到《山海经》,肯定有很多人会想:

    专业物业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16篇)

    年会策划要注重舞台布置、节目内容和活动流程的合理安排,以给员工带来愉悦的体验。通过学习项目策划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项目策划的核心要点。

    热门《背影》阅读心得(案例21篇)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能够不断总结和提炼自己所读书籍中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经验和见解。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写好工作心得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提供一些精选范文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