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爱情经典名句(优质6篇)

时间:2024-09-08 作者:书香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佛经爱情经典名句篇一

《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金刚经》原文

大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金刚经咒语(般若无尽藏真言)

那摩把嘎瓦帝,(八喇)(佳那)八喇密答耶,唵那答帝答,依礼悉,依礼悉,米礼悉,米礼悉,彼那阳,彼那阳。那摩把嘎瓦帝,(八喇)(达地阳)(八喇)帝,依哩帝,依哩帝,密哩帝,密哩帝,舒哩帝,舒哩帝,乌舒哩乌舒哩,部育耶,部育耶莎哈。

《三世因果经》

(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

善男信女听言因,听念三世因果经。丰衣足食为何因?前世解囊济贫民。

父母安康为何因?前世敬重鳏寡人。子女孝顺为何因,父母前世慈悲心。

健康长寿为何因?大慈大悲菩萨心。多病折寿为何因?作恶造孽狠毒心。

坐牢受罪为何因?为非作歹贪嗔心。善人时时收善果,只缘处处种善因。

恶人今生食恶果,只缘前世种恶因。万般自作还自受,地狱受苦怨何人?

奉劝世人向善行,莫生邪念起恶心。放下屠刀即成佛,强盗悔过得禅心。参禅成佛有何因?安神养气兼修心。前世修心今觉悟,今生即心便成佛。

今生起念爱众生。后世倍增智慧心。智慧出自有耐心,幸福源于广胸襟。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如果今生遭恶报,幡然悔悟值千金!

修心觉悟得福报,执迷不悟祸必临。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禅语道理真!

今生究竟有多长?心平气和听佛音:昧者妄说生死间,释尊笑称呼吸间。

过去呼吸为前世,未来呼吸为后世。今生果系前世因,后世果报源于今。

一旦悟通因果经,处处受益值千金。纵观中外与古今,三世因果明于心。

珍修今生呼吸间,后世永远有福音。宇宙万物同一源,众生平等共一心。

个个今生参禅心,人人后世一家亲。世界大同是理想,全球众生齐修心!

※ ※ ※

关于《三世因果经》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

虽然于2004年11月1日星期一1时24分结束修订的《三世因果经》2004年释常心修订版对旧版《三世因果经》作了一些改动,但仍感到存在许多不足,早就有要进行大修的愿望,直到2005年2月12日星期六 12时31分才因缘成熟,灵感如泉涌,即开始大修。因天资不足,《三世因果经》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难免仍有错漏,敬请诸位尊者多多指正,在下不胜感激!

合十!

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香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

净身业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诃.净意业真言

唵.缚日啰怛.诃架斛.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缚.袜日啰斛.

奉请八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南无妙吉祥菩萨摩诃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狮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幡,周匝悬列。尔时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与无央数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是灌顶大法王子。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皆行阿罗汉十地,摩诃迦叶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梵摩罗天,善吒梵摩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子俱,瞿婆伽天子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护世四王俱,提头赖吒而为上首。又与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俱,天德大龙王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为上首。又与无量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树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皆来集会。

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现。

于是总持王菩萨,见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即从座起,叉手合掌,以偈问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以偈问曰:

‚谁于今日成正觉,普放如是大光明,十方刹土皆金色,三千世界亦复然?

唯愿世尊大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从是已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会中,重更得闻,亲承受持是陀罗尼,复生欢喜,踊跃无量,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从是已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华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观世音菩萨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华,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幡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是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瘥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我时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说偈敕曰:

我遣密迹金刚士,乌刍君荼鸯俱尸,八部力士赏迦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摩醯那罗延,金毗罗陀迦毗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婆馺娑楼罗,满善车钵真陀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萨遮摩和罗,鸠阑单吒半祇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毕婆伽罗王,应德毗多萨和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梵摩三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释王三十三,大辩功德婆怛那,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提头赖吒王,神母女等大力众,常当拥护受持者。我遣毗楼勒叉王,毗楼博叉毗沙门,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摩尼跋陀罗,散支大将弗罗婆,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难陀跋难陀,婆伽罗龙伊钵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修罗乾闼婆,迦楼紧那摩睺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水火雷电神,鸠槃荼王毗舍阇,常当拥护受持者。

观世音菩萨,复为诵持者,说消除灾祸清凉之偈:

‚若行旷野山泽中,逢值虎狼诸恶兽,蛇蚖精魅魍魉鬼,闻诵此咒莫能害。

若行江湖沧海间,毒龙蛟龙摩竭兽,夜叉罗刹鱼鼋鳖,闻诵此咒自藏隐。

若逢军阵贼围绕,或被恶人夺财宝,至诚称诵大悲咒,彼起慈心复道归。

若为王官收录身,囹圄禁闭杻枷锁,至诚称诵大悲咒,官自开恩释放还。若入野道蛊毒家,饮食有药欲相害,至诚称诵大悲咒,毒药变成甘露浆。

女人临难生产时,邪魔遮障苦难忍,至心称诵大悲咒,鬼神退散安乐生。

恶龙疫鬼行毒气,热病侵陵命欲终,至心称诵大悲咒,疫病消除寿命长。

龙鬼流行诸毒肿,痈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

众生浊恶起不善,厌魅咒诅结怨仇,至心称诵大悲咒,厌魅还着于本人。

恶生浊乱法灭时,淫欲火盛心迷倒,弃背妻婿外贪染,昼夜邪思无暂停,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我若广赞咒功力,一劫称扬无尽期。‛

尔时观世音菩萨告梵天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

‚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暗处三途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若诵持者,行于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身者,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舏一切诸陀罗尼门故。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善男子,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净处,清净结界。咒衣着。若水、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其结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或取净水咒二十一遍,散着四方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着四方为界;或以想到处为界;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菩萨摩诃萨,名字何等,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

佛告阿难:‚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真实不虚。若欲请此菩萨来,咒拙具罗香三七遍烧,菩萨即来。(拙具罗香,安息香也。)

‚若有猫儿所着者,取弭哩吒那(死猫儿头骨也),烧作灰,和净土泥,捻作猫儿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称彼名。即永瘥不着。

‚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也),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花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瘥。

‚若为恶蛇蝎所螫者,取干姜末,咒一七遍,着疮中,立即除瘥。

‚若为恶怨横相谋害者,取净土,或面,或蜡,捻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称彼名。烧尽一百八段。彼即欢喜,终身厚重相爱敬。

‚若有患眼睛坏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唯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着。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千八遍,着眼中满七日。在深室慎风,眼睛还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若患疟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着身上,即瘥。狮子皮最上。

‚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结聍,咒三七遍,着疮中,即瘥。

‚若患恶疟入心,闷绝欲死者,取桃胶一颗,大小亦如桃颗。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顿服尽,即瘥。其药莫使妇人煎。

‚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取拙具罗香,咒三七遍,烧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即瘥。慎酒、肉、五辛及恶骂。若取摩那屎罗(雄黄是也),和白芥子、印成盐,咒三七遍,于病儿床下烧。其作病儿,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

‚若患耳聋者,咒胡麻油着耳中,即瘥。

‚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瘥。又方取纯牛酥,咒三七遍摩,亦瘥。

‚若患难产者,取胡麻油,咒三七遍,摩产妇脐中,及玉门中,即易生。

‚若妇人怀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也)一大两,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三七遍服,即出,一无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药,即瘥。

‚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尸疰。取君柱鲁香(熏陆香),乳头成者一颗。咒三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变吐,即瘥。慎五辛、酒、肉。

‚若被火烧疮,取热瞿摩夷(乌牛屎也),咒三七遍,涂疮上,即瘥。

‚若患蛔虫咬心,取骨鲁末遮(白马尿也)半升,咒三七遍服,即瘥。重者一升,虫如綟索出来。

‚若患丁疮者,取凌销叶,捣取汁,咒三七遍,沥着疮上,即拔根出,立瘥。

‚若患蝇螫眼中,骨鲁怛佉(新驴屎也)滤取汁,咒三七遍,夜卧着眼中,即瘥。‚若患腹中痛,和井花水和印成盐三七颗,咒三七遍,服半升,即瘥。

‚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弥叶(苟杞叶也),捣滤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钱一宿。更咒七遍,着眼中,即瘥。

‚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惊怕者,取白线作索,咒三七遍,作二十一结系项,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灭罪。

‚若家内横起灾难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两头涂酥酪蜜。一咒一烧,尽千八遍,一切灾难悉皆除灭。要在佛前作之。

‚若取白菖蒲,咒三七遍,系着右臂上。一切斗处、论义处,皆得胜他。

‚若取奢奢弥叶枝柯寸截,两头涂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烧,尽一千八段。日别三时,时别一千八遍。满七日,咒师自悟通智也。

‚若欲降伏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木患子也),咒七七遍,火中烧,还须涂酥酪蜜。要须于大悲心像前作之。

‚若取胡嚧遮那(牛黄是也)一大两,着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涂身点额。一切天龙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欢喜也。

‚若有身被枷锁者,取白鸽粪,咒一百八遍,涂于手上。用摩枷锁,枷锁自脱也。‚若有夫妇不和,状如水火者,取鸳鸯尾,于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带,彼即终身欢喜相爱敬。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无勃陀瞿那迷 南无达摩莫诃低 南无僧伽多夜泥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一切众会菩萨摩诃萨、金刚密迹、梵、释、四天、龙、鬼、神,闻佛如来赞叹此陀罗尼,皆悉欢喜,奉教修行。

补缺真言

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那。吽。泼抹拏。娑婆诃(三遍)

观音赞——观世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世主苦寻声,无刹不现身,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偈

诵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做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

佛经爱情经典名句篇二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佛母准提神咒》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经爱情经典名句篇三

佛经是佛教信徒的重要经典,也是修行者学习和探索人生智慧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佛经,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生活、人生和宇宙的启示,深化对自身修行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佛经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佛经中强调舍弃欲望的重要性。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然而,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艳丽的外在条件,往往会使我们迷失自我和内心的宁静。佛陀教导我们要学会放下贪婪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舍弃欲望,我们可以减少对物质的依赖,培养出对内在美和精神丰盈的追求。我深有体会地感受到,当我学会舍弃那些表面上看似重要的物质时,我的内心愈发轻松,也更加能够专注于培养自己的内在修养。

其次,佛经中强调修行的重要性。修行是佛教信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内心觉醒的途径。通过正定、精进和善巧的修行,我们可以消除烦恼和重获内心的平静。佛陀告诉我们,忧虑和痛苦源于无明和贪婪,唯有通过修行才能摆脱这些束缚,得到解脱。在我的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修行的重要性。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冥想、默念佛号,我感觉到自己的内心逐渐变得宁静和平和。通过修行,我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困境和挑战,并且更加坚定地前行。

第三,佛经教导我们要保持慈悲和善意的心态。佛陀教导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持有慈悲心,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正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有潜在的佛性,所以我们要对其抱有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佛陀还告诫我们不要嫉妒他人的成功,而是要以善意和赞美来面对他人的成就。我发现,当我对他人怀有慈悲和善意时,我自己也会感到心里的平和和满足。我也更加意识到,嫉妒和恶意只会给自己带来负面情绪,无法真正让我快乐。

第四,佛经教导我们要以无我观念看待一切事物。佛陀教导我们要超越个人利益,不要执着于身体、名誉和个人的成就。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有限的,我们要用无我观的态度去面对它们。我开始尝试用无我观念来看待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想法,发现自己更加从容、不再由欲望和贪婪所主导。这样的观念实际上也消除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隔阂,使我更加能够与他人产生深层的联系和共鸣。

最后,佛经教导我们要体悟生命的真谛。佛教将生死看做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佛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对生死和转世的解释。佛陀告诉我们,除了肉体之外,我们还有着超越生死的灵魂。只有在认识到生死循环的存在,并觉醒到灵魂存在的真相时,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阅读佛经,我开始悟到生死实际上只是一个暂时的存在,看重的是灵魂的成长和进化。这个体悟让我对生死不再恐惧,而是更加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心灵智慧。

通过阅读佛经,我得到了许多对于生活和修行的启示。舍弃欲望、修行、保持慈悲善意、无我观念和对生死的深度体悟等,这些都是佛经教导我们的珍贵智慧。当我们能够融入这些佛经的智慧中,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并且能够真正实现心灵的觉醒。我希望借助这篇文章,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对佛经的新的认识和体悟,让大家都能够从佛经中感受到智慧和力量的力量。

佛经爱情经典名句篇四

佛教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佛经作为佛教经典的集合,记录了佛陀的教诲和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真理、悟道成佛。在阅读佛经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从善念、无我、因果、生死和禅定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佛经教诲我们要保持善念。善念是善良心地的表现,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佛陀告诫我们不要埋怨世间的艰辛和不公,而要以善念面对。如《金刚经》中有云:“诸法无生,亦无不生,不生亦无恶生。”这告诉我们内心应当保持从容与宽厚,不让物欲冲击善念的堡垒,以便不论遇到何种困境,都能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佛经教化了我对生活的态度,让我学会了悦纳世间的苦乐,以宽容和善意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其次,佛经教导我们认识到自我无我之真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告诉我们:“色空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一切的存在都是脆弱和短暂的,人们对于自我存在的幻觉如果不能超越,则会产生痛苦和迷惑。反之,如果认识到自我的虚幻,就能够抛弃贪念和埋怨,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这种真实的领悟让我明白到,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追逐功名利禄,而在于深化内心的觉悟和智慧。

再次,佛经引导我们明白因果定律。无论是个体的行为,还是世间的事物,都受到因果定律的支配。佛经不断强调行善积德,守戒修行,不因嗜欲而迷失自我。正因为了解了因果定律,我明白了做好事和做坏事都会有相应的果报,这让我懂得了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确保自己行止端正,充满了正能量。

此外,佛经对生死的思考和讲解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人生如梦如幻,对生死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体悟,使我不再畏惧于生死,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佛经教诲我们要超越肉体的束缚,迈向灵魂的解放。生死只是生命的一个转折点,死亡并不是终点,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注解。我深信只有拥抱生命,积极对待生死,才能真正活出精彩的人生。

最后,佛经教导我们通过修炼禅定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禅定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冥想和专注训练,能够使我们抛弃杂念,进入内心的深处。禅定教导我们要超越物欲和情绪的波动,平静内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世界的真相。经过修行禅定,我学会了驾驭自己的思维,掌握了内心的平静,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谁,从而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

综上所述,佛经作为佛教智慧的归宿,给予了我深深的感悟和启发。通过善念、无我、因果、生死和禅定这五个方面的思考,我得以更加明晰和宽慰地看待这个世界,更加明确自我存在的意义。在面对生活的烦恼和困惑时,我将继续以佛经的智慧为指导,保持善念,超越自我,修行禅定,追求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佛经爱情经典名句篇五

佛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其中包含了佛陀的言教和经典故事。无论是信仰佛教的人还是研究佛教的学者,都会通过研读佛经来寻找灵感和智慧。我也是其中之一,在研读佛经的过程中,我深受启迪,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体悟,分享一些佛经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

在佛经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修行和修心的教诲。佛陀告诫我们要保持慈悲心和善念。慈悲心是对一切众生的温暖和关怀,善念是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当初步入佛门之时,我总觉得修行需要很高的修为,可佛陀却告诉我们,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我们能保持慈悲心和善念,即使只是微小的改变,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悲心和善念,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对他人也更加宽容和谅解。通过修行,我明白了善良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

佛陀在佛经中也强调了舍与不舍的境界。舍是指无私的付出,让我们能够放下贪欲和执着,与财富和名利无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逐物质的享受,贪恋着功利和权力。然而佛陀却告诉我们,这些追逐只会导致内心的苦痛和纷争。我通过佛经的教导,开始学会舍弃一些物质,将关注点转移到精神层面的追求上,这让我意识到财富和名利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真正的富足来源于内心的平静和对他人的关爱。

另外,佛经中还有关于“缘起”和“无常”的教诲。缘起是指一切现象都是由原因引起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则是提醒我们一切都是暂时的,生死和离别都属于自然现象。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无常性,我们就能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荣与辱。这个觉悟给了我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让我学会珍惜和感恩眼前拥有的一切,让我更加珍视与亲人、朋友的相聚。

最后,在佛经中,佛陀也告诫我们要学会从内心寻找快乐。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把快乐寄托在外界的物质和瞬间的刺激上,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常乐。佛陀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而不是外在的瞬间享受。通过冥想和默观的练习,我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更加了解和满足自己的需求。我发现,快乐并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内心的把握和净化。

佛经给予了我很多关于修行和生活的启示,在学习和实践佛教的同时,我也渐渐发现了生活的真谛。从佛陀的言教中,我学到了慈悲心和善念的力量,舍弃功利和财富的追求,正确看待一切现象的无常性以及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这些体悟不仅影响着我的日常生活,也使我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点的善意和温暖。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牢记佛陀的教诲,努力修行,我们就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真正洞察。

佛经爱情经典名句篇六

1.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2.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3.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的擦肩。

4.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5.一个团体要有人才,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才能兴旺。如果互相嫉妒,很快就会衰败。尤其在佛门,嫉妒障碍就是破坏僧团。世间人破坏一个国家,比不上破坏僧团所造的罪业重。所以,自己如果不能与大眾和睦相处,就应该离开,这是爱护僧团的作法,也是个人德行的表现。

7.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来临之际,提前向各位同修拜年: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8.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末学合十,向同参道友恭祝新年快乐日日精进!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0.漫漫长路无声无息,或许我们一生也在追寻,那又怎样,打破的宁静换回一生的威名,哪怕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千山暮雪天涯远,万古流长的亘古情怀,学智者接纳红尘纷扰,却置身事外,博得一份淡然。尽避曲终影自单,冷月残照孤星夜,沧海连天堑,南辕北辙的沦陷,不自觉反省饼往。

11.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相关范文推荐

    看新闻联播有感(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最新小学数学磨课总结与反思 小学早读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2023年辅警执勤疫情个人心得(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2023年企业宣言读后感(大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

    最新教育以学铸魂心得 党校铸魂心得体会(汇总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2023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述职报告 述职述廉报告述职述廉报告(精选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

    2023年林业培训心得体会(模板5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好的心得体会

    三抓三促个人心得体会基层工作人员(通用9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

    部编三下语文教学计划(优秀7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

    最新大班音乐活动春晓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