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怎样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环保标语的核心主题和理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环保标语范例,供大家参考。
唯美散文美文篇一
路边的那棵梧桐,展开巴掌大的新叶承接春雨的洗礼,沙沙的雨声带着一丝丝寒意透过纱窗,湿润的空气弥漫了宁静的书房。
这样的夜晚,最适意品茶:朋友前日来访,送了一斤新茶,是岳西的翠兰。此时拿出一小撮放在杯子里,慢慢冲入开水,初时翠绿的茶叶静静地躺在透亮的玻璃杯底,静若处子。再时,随着水的滋润,凝固的美慢慢舒张开惺松的眼眸,如水中的幽兰温婉轻柔地绽放,浸润了水的温存,于是就有了盈盈的笑语,盈盈的娇媚。缓缓地将茶杯送到嘴边,做个深呼吸,让茶的芬芳充盈肺腑,再小小地抿一囗,用舌尖仔细品味那清苦的味道,体会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悟,体会着那一份细腻、那一份灵动、那一份神韵、那一份恬淡、体会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悟。
这样的夜晚,最适意遐想:闭上眼睛,任思绪天马行空,出三界,入五行。便觉得此刻自己是自由的人。白天的自己不过是高速运转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小小的零部件,按部就班、疲惫忙碌而又身不由己。又好像是激荡纷纭世事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无足轻重、渺小卑微而又任人摆布的。只有此刻,夜晚的自己,才可以任思绪插上翅膀,飞越千山万水,领略无边无际的绮丽风光。也可植根心灵盛放美丽,栽种希望和憧憬,将刹那的遐想定格成永恒的风景。
这样的夜晚,最适意阅读:“手握一卷走进书海,便可以和古今中文的名人名家进行心灵对话。可以跟老子学学道家的哲学,认识一下“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可以和曹雪芹先生再梦红楼,去大观园和金陵十二钗的才女们赋诗联词;可以和易安女士在乍暖还寒时,在梧桐树下听雨,领略“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境;可以和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一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也可以和林清玄先生探讨一下,他是如何将佛教哲学和美学积极认知的结果转移到散文创作中去,借助禅宗的顿悟、空灵,阐述人生的价值,开掘生命的意义;要是感觉有点累了,也可以和三毛一起去撒哈拉大沙漠去看看那匹《哭泣的骆驼》。
这样的夜晚,最适意聆听:听风听雨听音乐。一直喜欢听琵琶曲,慢捻轻拢,悠扬曲调,几多苍凉,几多心酸,三百年前浔阳江头琵琶声声拨动着那位多愁的才子,“江州司马青衫湿”离情、悲情、伤情都随着悠悠琵琶袅袅散落在江水的烟波里。无言的西风中,弦在心上,心在弦上。最近又喜欢上了箫和钢琴合奏曲《乱红》,《乱红》以中国山水画般的清悠淡远演绎着现代人的情感、梦想和希望。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静,悠扬,有点梦回故里的感觉,让人烦槽的心马上能平静下来。箫声如水,在钢琴的映衬下起起落落。音乐中似有泰戈尔的韵脚,隐约散发着绿茶的清香。箫与钢琴合奏的声音之美妙,使人仿佛能看见一个个银质的音符从箫声中滑落,在钢琴上跳跃,闪烁。心也跟着音乐,来到了一个静谧安详的清凉世界。
这样的夜晚,最适意倚在床头,一个台灯、一杯清茶、一卷在握、一份纸笔。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可以写,也可什么都不写;什么都可以看,也可什么多不看。
这样的夜晚……静静的夜,细细的雨。
唯美散文美文篇二
人生路上,遇过的人很多,错过的人也不少,虽然有时会为一朵飘零的花而哀伤,但不必太介意离开,漭漭乾坤,谁也无法说相遇一定会有开始,离开一定就是结束。
虽然偶尔也会感到一丝莫名的孤独,但也仅仅是白驹过隙般的感觉。回想一下前面十几年的生活,自己不依然过得很好吗?一座城,一个人,一颗心,一条路,一首诗,一生情。
经历的事情多了,看透的事情也跟着多了,慢慢的学会不再为了解闷而去取悦别人,而是想和谁说话就和谁说话,懂得了能入心者方待至宝,一切随遇而安。闷了自可哼上一段小曲,累了也可席地而坐,何必在意旁人如何评论,自己快乐比听别人的快乐总要温暖。
如果最后是你,我想做你手中的一支笔,供你描摹最美的风景,谱写最动听的音乐,创作最优美的文字。而那些作品的一笔一划,一横一竖,都是我的心在向你倾吐,因为,我的生命有你而有意义,有你才更精彩。
幸福,不是每天和异性相约在昏黄后的校园散步,也不是在周末硬挤出空闲时间陪异性看电影的假忙碌,而是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哪怕是累,也从不说委屈,哪怕是苦,也从不说放弃,物质生活可以很朴素,但内心世界一定要丰满。告诫自己不以外物喜,不以自身悲,内心深藏一片宁静汪洋。
默默时光,温柔几许,珍惜一份恬静安然,守住那颗宁静的心,就算岁月变迁,就算秋去冬来,只管守住那份真心,不可让它染上伤悲。
我不会因为孤独而去参加一些违心的娱乐活动,也不会因此去迎合一些不适合自己的群体,更不会将就着去爱一个错误的人。所谓的成熟,就是要学会承受孤独,这是每个人要渡的劫,坚持住了,才能更好的享受人生。
我不能做那只会索取的金丝雀,要努力成为展翅翱翔的雄鹰,而在单身的时光里,就要像雏鹰一样,在悬崖峭壁上练习飞翔,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如此,在自己最好的时候,遇上合适的你,我才能安然的握住你的手。所以,单身是男生最好的增值期。
每当累的时候,我闭上双眼告诉自己,你一定会坚持住,舒服是留给逝者的!从不会过多的担忧未来,明天的那些事,只有后天才知道,而我只要把今天该做的事做好了,还何苦自寻烦恼呢。
往事如烟,稍纵即逝。一路走来,磕磕碰碰的,犯过错,落过泪,也曾受过伤,许这一切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你而经历着,那一颗心,一份爱,一份执着已逐渐融入到我余生之中。
我,在南方,在南方的天空下,静静的等你,只要最后是你,迟一点也没关系,我会一直等,等你执我之手,共享与子偕老。
唯美散文美文篇三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咿呀学语到悄然老去,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事陪伴我们的一生,值得我们去记忆,让我们无法忘却。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一直是穿着妈妈纳的布鞋长大。都说母爱似海,而母爱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妈妈做的饭,无疑就是那妈妈一针一线纳出来的老布鞋了。
纳鞋底,做鞋这些活计,和蒸馍馍做饭一样,对于我们北方农村的女人来讲,这是一种极为普通却极为重要的手工技艺,也可以说是考量一个女孩子是不是手巧,会不会过日子的重要标准。如要是一个女孩子不会做饭,不会纳鞋底,就会被看作家教不好而遭人轻视。日后嫁到了婆家,在家里也会没有地位,因为这个女孩子一旦嫁过去,成了家庭主妇,那么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包括公公婆婆,老公孩子,甚至小叔子,小姑等的鞋都要靠媳妇的一双手做出来,如果这家的媳妇做得一手好鞋,老爷子,老太太穿着儿媳妇纳的鞋,出门在人前头也能昂起头。因此,在我们乡下,无论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大嫂,大娘们,无不有一手纳鞋底的好手艺。
我小时候不懂事,妈妈做好了鞋,我只知道穿,等穿破了,一双崭新的布鞋又蹬在了脚上。我的脚长得又瘦又长,又是男孩,爱疯,所以穿鞋也费,几个月一双,往往是其他部位好好的,脚趾头先把鞋前头磨破了,从前头拱出大拇哥来。我妈妈常爱念叨的一句话:
“你的脚是刀子?吃鞋呢!”现在每每想起,心里便会有些许暖意。
记得有一次,我脚上的鞋又顶破了,却舍不得马上换新的,就穿着露脚趾头的破鞋去地里干活,一不小心脚趾踢在了刚收割完的玉米秆的茬上,顿时鲜血就流了出来,当时疼得我两眼发黑,尽管后来包扎了,还耽误了两天上学,却还是感染化脓了,脚趾肿得厉害,到后来连趾甲也掉了,长出的新趾甲变得很厚。那年我好像十五六岁的样子,这也是我关于布鞋的一点点记忆!
我们乡下的布鞋,男的用黑灯芯绒做鞋面鞋帮,讲究白底黑帮,穿上很精神。女孩的鞋则一般用暗红色带小点点的灯芯绒做,鞋口那里会有个搭袢。棉鞋要复杂些,鞋帮比较高,再续一层棉花,在鞋帮两面钻几个气眼,系上鞋带,下雪的时候穿上很暖和。
一双新布鞋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穿的方面。男孩去女孩家里相亲,一般都会穿一双新鞋,女方家里会根据他脚上的鞋来判断未来的亲家是不是过日子的好人家。同样,没过门的女孩去男方家里一般也会留下两双自己做的布鞋送给老人,男方的家长也会根据这两双鞋来断定这女孩子过了门是不是过日子的好手。
如果男孩和女孩已经订了亲,男孩要去当兵或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女方送行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太多的贴心话,但一双亲手做的布鞋是必不可少的。有心并且手巧的,还会在包裹里放两双自己做的鞋垫,那鞋垫用鲜红的布做成,再用缝纫机踏出一道一到密密的线,上面用彩色的线绣上鲜绿粉嫩的并蒂莲,鸳鸯什么的,以示同心。男孩子穿着这样的鞋,无论走得再远,一颗心总是和女孩子在一起的。
家里有老人去世了,脚上必定有一双厚厚实实,合脚熨帖的,白底黑帮的老布鞋陪伴着他走向去往天堂的路。。。。。。
做老布鞋必须要有好线,因此首要任务是纺线,把弹的蓬蓬松松,软软绵绵的棉絮撕成一尺左右长,在一根光滑的高粱秸秆裹好,一卷,轻轻一抽,一根纺线用的棉絮条就做好了,这样要抽好多根,我记得妈妈那时候要装一笸箩,等到晚上我们都睡了,妈妈会坐在一辆很旧的纺车前,一手转动着纺车的把柄,另一手在纺车另一端的一根铁锥上捻着棉絮,眼看着一根细细白白的棉线就那样轻巧地从妈妈手中的棉絮条牵了出来,然后牵棉线的手再轻轻往回一放,棉线便绕在了那个铁锥上,随着纺线车子的转动,眼看着白生生的棉线团慢慢地变得大了起来,一头粗一头细,像一个小巧的玉米穗子。
在我们乡下,纺线,做鞋是闲暇时做的活计,不能占用白天在地里忙的时间,只能在晚上或是下雨天和农闲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电,天热的时候,妈妈会把纺车搬到院子里,在月光下纺线,我睡在院子里的凉席上,看月亮在大朵大朵的,棉花一样的云彩里穿行,院子里的光影时明时暗,熏蚊子的艾草静静地燃烧着,白白的烟雾伴着淡淡的药香在无声地轻轻飘荡,偶尔会有萤火虫带着点点簇簇的.亮光飞舞。凉爽的风吹过,巴掌一样的杨树叶子哗哗作响,纺线车“嗡儿——嗡儿——”地轻声唱着。现在想来,这单调却悠扬的纺线声就是伴我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的最为美妙的音乐。
线纺好了,几股棉线挂在一个一尺左右,光溜溜的木槌上,上面有一个带钩的细铁棍,快速转动木槌,上面手一搓,一根细细长长的,纳鞋用的棉绳便做好了,这一做就是十好几团。
有了细绳,接下来就可以做鞋了。在我记忆里,好像先是做鞋样——拿一张随便什么纸用笔在上面画出鞋底和鞋面的样式,尺寸,再把剪好的鞋面的纸样比着在黑灯芯绒布上剪下来做鞋面。
做鞋底的粗布要剪好多层,所以这样的老布鞋也叫做“千层底”。把一层层粗布均匀地涂抹好浆糊,抚摸平展,然后贴在门板上晒干,取下来,这个叫“袼褙",按照鞋的大小剪下来,用白布包边就能纳鞋底了。(大致就是这样的,记不很准确)家里手巧的女人不用尺子量,就能准确剪出鞋底的大小,做好了穿着保准合脚。
纳鞋底是我们农村最常见的一个场景了。在田间地头,在打麦场里,在家家户户的门口,尤其是到了冬天农闲时,吃完了晌午饭,暖暖的阳光懒洋洋地洒落在家户的院落里,村里的巷道里,汉子们在打牌,抽烟,谝闲传,(就是聊天)小孩子们在四处嬉笑打闹,群鸡们在粪堆上,脚底下啄食。谁家的猪从圈里跑出来了,到处乱跑乱拱,有人在呵斥。家里的女人搬小个板凳,或坐在门墩上,一边和对门的女人唠着家常,一边纳鞋底。
一双好鞋底差不多有半寸厚,很结实,先拿锥子把鞋底使劲扎透,再把拖着细绳的针从针眼里穿过去,然后轻巧地一拉再一拽,“嗤儿——”一声,白生生的鞋底上就留下一个小小的针脚,女人们就这样一针一针地在鞋底上纳出密密实实,排列均匀的针脚来。
纳鞋底时左手食指一般会戴一个“顶针”,和戒指差不多,比戒指宽很多,上面有一排排的凹点,是为了防止针扎到手。有个歇后语叫做“纳鞋底不用锥子——针(真)好”,就是指这个说的。
鞋底纳好了,用白布把鞋底包一个面,就开始上黑灯芯绒的鞋面,——一针一针,扎扎实实地纳,密密地缝,我想,她们一定是把自己对家庭的爱,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一并纳进去了吧!
上好了鞋面,再在鞋口两边各镶上一块很有弹性的黑色松紧布,这样脚稍微肥了瘦了都能穿。
鞋做好了,但还不能穿,新鞋太紧,要用一块专门为了撑鞋用的,很光溜的木头楔子塞进鞋里,拿锤子往里敲,目的是是让鞋子松软些,宽松些。这样,一双白底黑帮的乡下老布鞋才算真正做好了。家庭富裕的人家会根据家人的情况做好多双,放起来,里面放些卫生球,以防虫子蛀。
这样做出的鞋,没有皮革的水光溜滑和斑斓的色彩,也没有那些摆在大商场的那些动辄几百上千的大牌鞋来得气派华丽,它朴实得宛如一把泥土,穿着这样的鞋,心里是那样地踏实,平和。它透气,舒适,不会捂脚,更不会得脚气,走再远的路脚也不会累。我们乡下人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子,一辈又一辈走过了春夏秋冬,风风雨雨。。。。。
我有幸看过流行于陕西华阴一带的老腔戏,据说这戏从秦代就有了,完全是农民忙碌农活之余自娱自乐的一个剧种,演员都是乡下的农户,所用的乐器就是平常农户家里的用具,甚至连长板凳都有,用一块木头有节奏地击打,其唱腔高亢而苍凉,粗旷而豪放,听之观之,犹如行走在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一股凛冽的秦汉之风迎面而来,让人的心灵为之沉醉。这老腔就和老布鞋一样,摒弃了雕琢和浮躁,远离了商品化气息,宛若一段剖开的原木,都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东西,而最本质的,往往也是最为珍贵的。
时光在流逝,许多传统的东西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在如今的农村,人们的日子好过了,而会做一双好布鞋的,却越来越少了。都是买着穿,尤其是年轻人,觉得老布鞋“太土”,不爱穿。再就是做起来太慢,太费工,远不如去商场买鞋穿方便。我觉得其实这“土”,正是老布鞋的本质——像泥土一样厚重,朴实,因为这里面承载了祖祖辈辈千百年来对脚下的这块土地深深的眷恋和热爱——这也是一种文化!只是这样厚重的乡土文化正渐渐地被流水线上生产的,光鲜而华美的现代化商品的浪潮淹没。其实,被淹没的,何止是一双老布鞋?那鲜艳的窗花,农家织的厚实的土布,极具乡土气息的老戏乃至土灶,大笼屉蒸的形态各异,鲜灵活现的花馍等民俗文化也早已凋敝得七零八落了!——我想我们丢弃掉的不仅仅是老布鞋,老粗布这些手艺,更是丢掉了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积淀下的,无比浓厚的血脉的传承!
若干年以后,我们还能从哪里寻找到记忆中老布鞋的那份厚实与朴拙?我很茫然,因为我不知道!
唯美散文美文篇四
又是那黄昏后,又是那月如钩;掀开唐诗宋词的篇章,软红依翠的盟约里,也许,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也许,闲愁就在这里定格。
相思坠弯眉梢的唏嘘里,当我无意间在一句唐诗里敲倾了落红杯,并用诗经的骨骼,轻问宋词里的那抹清愁时,哥哥,你可知,一念倾心,一念无助的缱绻中,倚着春满枝发的梧桐,我携一水烟波渺渺的音韵,以无比虔诚的心绪,用雁语和莺谣在晶莹的彩笺尺素中为你构筑了一座春暖花开的城池。
拂开红尘的帷幔,随着雨催梧桐的声响,春,正在我的心空澎湃。琳琅的呓语一瓣一瓣打开,意味又深长的染绿我的心扉,并在我柔情的版书上盘膝而坐。为了那阕铺红叠彩的绝句,为了那帘浪漫的嫣然盈盈,相思正兼程的镜花缘里,我用剪云剪风的情怀载上婉尔,且带着回眸一笑的妩媚,于欲开欲合的花语中描下了这场嫣然的明媚。
哥哥,你可知,那搁浅的兰舟之上,是谁蘸了我的柔情写下一曲迷醉,是谁兜来菱歌灌醉了我的弯眉,是谁又唤来清风去梳理我的双鬓。先前,先前我以为你只是一杯春风,只醉红桃绿柳。当千千的心结在我的掌心蔓延,当激荡的心流随枫桥的钟声起起落落的溅飞了我的珠泪时,却想不到你非但在诗意的年华敲了桃红绿柳的心扉,还惹我走上了长长的相思路,走向宋词里的缠绵和缱绻,并在情花叠影的丛中,伴着疼痛的美丽叹断弱水三千。
借问哥哥,那一泓,那一泓怀春的心事里,你是否一样把青丝红袖画在心上?
寻遍平平仄仄的风花和雪月,眺望的季节,总期待与你踏一回月光,并邀来蝶翼落在你肩上;总期待与你斟一盏莺语,且饮一杯芳菲与呢喃。看未了的心愿和忽远忽近的身影,哥哥你猜,那一阕玲珑的妖娆里,哪一滴是我,是我含情低首时的嗅梅;哪一滴又是我,是我直下三千尺的低徊;哪一滴是我,吴音弦上的纤纤心语;哪一滴又是我,锁眉无计的怅惆。
凝眸又凝眸的嫣然守望中,哥哥,我放纵着这浩瀚的神驰,在诗经的扉页,用纷花拂柳般的细腻,采下那朵盛开的相思,于霓光的暖媚里,执一枚西厢听琴的信物,挽一阙楚辞的风雅,挑一行元曲的神韵,燕燕于飞的在娇喘缱绻的期待中,等杨柳岸的风牵你,牵着你的俊朗和温柔,在月朗星稀的夜里与我对语西窗。
放不下这穿尘的思,抚过衣带渐宽的私语,好想,好想告诉你,我的真情在桃红的花瓣上宿雨犹存,且在唐风宋韵中吟尽了风花雪月!一环一环,一重一重的憧憬中,哥哥,你可知,这叹息,这叹息的怅惆岂能只是相思调里的一阕声声慢?你可知那句,那句人约黄昏后,依然是海棠依旧,红肥绿消。
和着唐宋的风雨,织梦的经经纬纬中,哥哥,我在等,等你用八千里路的云,在叠叠又重重的晶莹中,崔促娇羞的桃花出场;等你用八千里路的月,在沉浮的并蒂中梳理我此起彼伏的心事;等醉意的你轻拈毫笔,给我这一卷痴痴情思来断句;等你眸中的那一湾呵护,流进我的心泉,流进我艳了又淡,简了又繁的念念不忘。
亦醉亦醒,亦醒亦醉的闲愁里,我用一平一仄的牵绊,以你为笺,以长相守为笔,于深清深意深眷恋的豆蔻锦笺中,一抑一扬地为你抒着春色浓,为你写着桃花红。盼你,哥哥,盼你雕栏玉砌的心境,能驾着风情万种,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寒夜,穿越冰冷的繁华,在柳暗花明中走进这梨花烟雨,走进唐宋的繁花深处轻轻拂去我的双泪珠,悄悄销掉我的两鬓霜。
唯美散文美文篇五
来独尊山生态植物园时,春天早已走远,只见满山植被丰盈,葱郁得流油,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花儿们那赶趟般开放的景致。
然而,山梁上一处开阔的平场旁,一棵古老的大树上却七彩缤纷,异常醒目,走近一看,见满树点缀着如小折扇状花朵,红、紫、黄、白各色相间。植物园的杜总介绍说,这树叫合欢花树,他说,在百花竞放的春天里,合欢树上却保持着一片沉寂,没有一丝生机,似乎连鸟儿都不愿意光顾它。
我怀着好奇的心态,仔细审视着树干。这树有些年龄了,它灰褐色的身躯孤独地凌空而立,苍老而粗粝,没有一寸肌肤是完好无损的,被凌厉的岁月侵蚀得黯淡、皲裂,有的几乎要剥落掉。树底部有一个大大的洞穴,树干上错综的枝条如同它的蓬头垢发,风一吹,更显得干枯凌乱,唯有满树开着的合欢花在掩盖着它的沧桑,才让它别有一番风姿。
杜总说,合欢花树是古老的象征,如今成为植物园的名片树。这也难怪,春光易逝,花落无声。百花轰轰烈烈开过后,花儿们渐渐地凋谢了各自的容颜,一抹抹灿黄,一片片绯红,一瓣瓣雪白都湮没在春天的匆匆脚步声里。而这时合欢花便闪亮登场了,独个儿展露她的英姿。
植物园引进了十多种名贵花树,有樱花、银杏、桂花、红枫、豆樱、罗汉松等,都分树种散落在合欢花树四周千余亩山坡上。当我顺着环山道回到合欢花树旁时,不由得仔细审视着满树的花和叶,发现树上的绿叶绿得纯正,叶片顺着茎均匀排列,左右各有七、八片,呈扁长状,明媚得逼人眼,温润得沁人心脾,蝴蝶状的花须绽放在枝头绿叶间,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她们分明是依着树干那苍老身体,吸吮着母亲般温暖的能量。
也许是怕合欢花树孤独吧,离合欢花树约莫百米远的斜坡旁,一棵老香樟树与之相呼应。我站在合欢花树的树荫下,仿佛在聆听着合欢花开的声音。这时,几缕阳光调皮地从枝叶和花间挤进来,跳跃在我的脸上,演奏出一首明丽的夏日乐曲。杜总说,花开是有声音的。有的如管弦,发出丝丝的细碎声;有的似泉水,流泻出叮咚的清脆声。合欢花也一样,每朵花都似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合欢花的美,便是美在它的姿态上。它恬静优雅,从容内敛;它美而不媚,秀而不娇;它昂扬而不张扬,灿烂而不浮华;它不与百花争宠,不与同类比艳。正是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我抚摸着合欢花树的枝干,心生无限感慨,它在百年香樟的陪同下,沉积着多少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又承载着多少憧憬与梦想。所以,才会把春天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在夏季里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
唯美散文美文篇六
窗边的喇叭花开着它的清艳而淡丽,在清晰而掺搅了朦胧的黄跟土黄|色的串串花蕊间映衬它的存在,为世界添姿添彩。
人们时刻准备着迎接春天的到来及丰硕与喜悦,似乎有些急不可待,而也习惯了在稳妥中变换着自己的衣着,在等待中步步为营,小点小缀,抓住自己的那一份感觉,章显自己的铺设陈列与跳跃的弥藏。个性随着感觉走,有些牵强,大众的安排已成一种程序,已是一种潮流,又时隐时现,抓不好,孤单着、晦暗着,坚持走着自己的日复一日,似乎有了无味,无了新鲜、无了生机与还有的鲜活;甚至内心还掺搅一份或重或轻颠的刺激性涟漪,这要随个人的喜好、沉稳度而定着。
如果我只成了一片树叶的重量,那我想做一只冲着天空的那片,阳光照着,可以看看天空看看大地,重要的不被压蚀而终将悔恨短暂的生命,摇摆、飘忽着;其实只是在喘着不压着的呼吸,希望能有不一定哪片细微的风把我吹拂得轻盈,至少它有着与树根截然不同着的两种世界,感觉的差异同样妙幔着,尽管也轻飘着。
在春天里,一切都有着生命的始端:人们想象着有一个春的盎然,有一个好的.生命的始末,至少这一年里,四季的往复,冬去春来,夏繁秋收,直至生命的萌动,准备着踏步前行(亦或驻足赏花或悦目):或轻盈妙蔓、或矫健轻快、亦或步履匆匆、内心踏满充实与愉悦。
在这春天里,我拾检起自己的整块与零碎,左西右东、浑浊、拼凑、汇集的片段,零星地、忘我地、真实地、深情而又木纳地演绎着我想应该有的存在。不知是无力着还是荡气徊然着,可分明那是空的,天空泛足了空落,即使有着艳色有着实际的内容,也与我的真实无关。
内心里的座落又第一次想到了春的姿色,时常整块的厚重让我觉得堵截了曾经生命的流畅,那或许也是真实的富有;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应有着完整的过程、有着个体(性)的存在,平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平等地拥有生命、平等地被放置于这个地平面、这世界的空间里;另还有了这真琢的注视与眼光。我被真视得怕了、透了、无力了、木纳了,又能怎样呢?那只是我自己,一些人、一些事、只此而已。行动与思维交织着,现实与思想认识铺垫而共存着;记着马列的思想;物质行动的第一,不要让认准的初始认知在半途的忧扰中而变置了一、二。
春天,希望有着不错的拓展空间,虽然,曾经泛滥地弥布着自我的影幻,虽然内心思想里只沉浸了恋着着的情感、以及过往着的生活点滴与青春,只是我的生命又重回这春的始端,这春的季节不可凌乱!
唯美散文美文篇七
冬至,很长一段时期在我的记忆中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节气,就像一年当中的春分、秋分、夏至等节气一样,感觉没有特别之处。后来,略懂了些节气变更的规律,知道了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这天白天就会一天天的增长,阳气上升,同时会进入一年最冷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严寒的季节就会从这天开始的。再后来,读了些书,开阔了眼界,多增长了一点见识,还知道很多地方是把冬至之日当成节日来庆贺的,有喝冬至酒、走亲访友、祭祀祖先等活动。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跟着翻阅了些资料、书籍,更知道庆贺冬至日,是有历史根源的。《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冬至夜思家》诗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包日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良,还应说着道行人。”,宋代诗人陆游的《辛酉冬至》写道:“今日日南至,家门言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原来,古人早就把冬至视为“阳气之至,阴气始生”的吉日,视为一年的开始,视为值得庆贺和思念亲人的日子,寄托着自己的情思。不仅如此,从一些古文的记载中,我们还能看到先人们对节气把握的准确,理解的深刻,注释的祥细,为后人们丰富节日生活,赋予了多彩的文化内含。冬至日的到来,古代人们除了庆贺祭祀外,还从自然中悟到了调养生息,孕育精力,积蓄力量,以期积攒饱满的精力,迎接新的季节的开始,奏响新的节气的激昂乐章。只可惜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好的传统和文化渐行渐远了,甚至好些人将它们遗忘得差不多了。如今至日的到来,似乎只有部分人还在挂一漏万地举行一些祭祀活动,别的一些庆贺之类的就很少见了。我们村子小,就十几户人家,几十口人,且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到了冬至日这天,其他省份的人还记得到坟上焚纸祭祖,怀念先人。唯有我们本乡本土的人这天没有任何的表示。对此,我往往心中有些纳闷和失落,总认为本地人缺少情调和对自然的敬畏,硬生生地将一个有明显节令之分的节气给冷落了。对此,我曾不解地问族上的长辈,为什么我们本地人氏在冬至日没有任何的庆贺祭祀活动。老人们告诉我说,我们这一带的本地人,在几十年前也是会庆贺冬至日的。每当这日到来,会上坟祭祖,出嫁的女子还会携夫将子回乡为父母送福,族上人会聚在一吃吃喝喝热闹一天。只是几十年的工夫,由于战争频繁,人们背井离乡,生活在风雨飘遥之中,这此习俗就失传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鬼子入侵以后,乡人们到处逃难,无家可归,几年时间里一些好的传统和庆贺活动都在生命的朝不保夕中丢得差不多了,包括冬至日的庆贺。我听后,不禁为包括冬至日在内的一些传统文化的丢失而叹息,更对日本鬼子的灭绝人性无比憎恨。
对一个节日的遗忘,于我无疑是一种憾事。我生性喜爱自然,敬畏自然,对自然顶礼莫拜。冬至是季节变换的明显分界点,掀开的是新的节气的激昂华章,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节气,喜欢它在沉寂之后升起的大自然的新的信息,喜欢它不易察觉的丝丝缕缕的阳气的上升。尽管我知道冬至过后,节气进入一个更加严寒的时节,试想,一个不经受严寒考验的生命哪能迎接各种挑战,又哪能在苍茫萧条中寻得勃勃生机。所以我渴望在一种历练人的季节里寻觅一种潜伏的希冀,一种深蕴的生机,求得反思后的安然和超脱,求得一份深沉激动的美丽。
所以,我喜欢冬至日的庆贺,喜欢它深蕴着的款款情意和期盼、祈福、思亲、求平安仪式,就像古代那些具有古道热肠的人们和多愁善感的文人,对冬至日进行深刻的宣扬,寄托对亲人的思念、祈福、增添寿康。
冬至之日的到来,尽管我们本乡本土的人,再也不举行仪式庆贺了,丢失了传统,但记忆深处总忘不了一丝温暖的萦动。
是日,有时是阳光洒下的薄薄温暖,有时是寒风的呼啸,有时是雪花的飘落,给人的感觉总的是寒冷的印象。常使人们的身子瑟缩着,行动笨拙,蜷缩于户,不想远足。但冬至时节的寒冷的,会让我们期盼到一点点口福。这日,母亲会想办法买来一些“元宝”(猪肉骨头)与白嫩的萝卜炖汤给我们暖身子。开炖前,母亲找出家中的古朴黑色的陶瓦罐,用竹刷帚洗干净。看到被漫长的岁月踱上了层悠悠暗光的陶瓦罐,我们沉睡的味觉就被唤醒,平日里饥饿的胃也活跃起来,知道了有道美味要填补心间。肉骨头和萝卜要在锅内煮一段时间,捞出后装入陶罐内,再放入灶内的旺旺的炭火上久炖。到了旁晚,炖了几个时辰的肉骨头汤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母亲将陶瓦罐取出,把香喷喷的肉骨头汤倒入大瓷碗内。虽然看上去是亮晃晃的清汤寡水,但那香气却渺渺地在屋内飘散,直抵内心。低眉之间,浓郁的悠悠浓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冬至日虽然是寒冷的,但享用到了御寒而温热的肉骨头汤,身上的寒气就随着丝丝的汗珠挥发而去,全身流动着的尽是温融融的热流了。
如今,冬至的到来,尽管没有了庆贺的仪式来释放它蕴孕的内含,但心里却有份久久的期盼,期盼那温暖阳光的普照,期盼明媚春天的到来。
唯美散文美文篇八
大自然中最神秘的莫过森林,森林里最丰富的莫过色彩!
清晨是苏醒的色彩。
远山从青白的天宇隐约透出轮廓,嫩绿的林木披着晶莹的露珠,曲曲弯弯的河水沏浓酽的香茶,澄黄而又清澈。雪白的卵石铺一层河底,河水静悄悄地走过。
苏醒的色调需要音响作陪衬,一只翠鸟叽叽喳喳地在树头上唱着歌??正午是奔放的色彩。
黛色的山峦把湛蓝的天宇勾出波纹的花边,浓绿的林木郁郁葱葱深邃悠远,河水快步流淌,泛起刺眼的银色波光,护河红柳搭一条朱红的长廊,暴马丁香白花绽开,白得耀人目光。
奔放的色调恰需音响作烘托,一只桦皮船飞来,桨翅儿把河水拍响??
唯美散文美文篇九
可现在,她满身枯黄,却依然倔强的站在那里,保持着原有的所有姿态,一如从前,像竹,又像松。我不知道她是在抗议我的冷漠,还是在努力的实现她的诺言——四季常青。也或许,“永远”只是一句谎言。
她现在确实是死掉了,但我还是偶尔给她浇一下水,记得我跟丽娟说过原因:我想某天,也许她会回心转意。但这确实只是个借口,我想,我之所以会固执的给一把枯木浇水,只是出于莫大的愧疚,愧疚我上个寒假三十四来天里没有给她一丝的照料。我完全不知道,那四十天里,她是如何的歇斯底里的呐喊着,如何焦灼的哀求着。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听不到她的声音,更不能体会到那无声的痛苦,我知道的只是开学来时她这一身枯黄的装束。我对自己说:“嗯?她怎么还沉浸在她的秋天里呢?嗯,来年春天,她还会换上她的春装的……”
我彻底的茫然了,真不是到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现实的了……
嫁用季羡林《园花寂寞红》里的一段作为结尾:
“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能让万物再充满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着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经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人播种,恐怕连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唯美散文美文篇十
文竹,没有娇美的容颜,没有强壮的体型,却以它的柔美与幽雅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对于我来说更不是一般的花草,因为我和它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相连。
其实,我与它相识源于女儿。那时候,女儿才刚出生,我正在为给她取什么名字而困扰。因女儿是“文”字辈,我一直想在她的名字中用上这个字。后来,听别人说有一种花草叫“文竹”,乍一听名字,我就喜欢上了它。于是,我立刻去花市买了一盆,当我见到它的一刹那,就被它清新淡雅、文静优美的气质所吸引,当即就决定让女儿用这个名字。
把它搬回家后,我更像照顾女儿一样对它悉心呵护。慢慢地文竹由原来稀落的几枝,抽出了新的嫩条,嫩条上又长出了层层茂密的细叶。每每看着它,就像看着女儿一样在茁长成长,心中的欢喜溢于言表。
一天,母亲到我家做客,听说女儿起名叫“文竹”,不是很赞同。她说如若按当地的方言发音,容易被别人误听为是“文猪”,女孩叫这名字多难听呀!听她这么一说,细细读来,确实是这个谐音。于是,我考虑再三之后,还是给女儿换了一个名字。
虽然女儿不再叫“文竹”,但我还是同样地喜欢它,仍然像以前一样地照料它。曾经注入了无限的情感,怎能一下子改变。可是不知怎么了,没过多久,它的叶子就开始慢慢变黄,最后还是难免一死。
后来搬了新家,为了清化空气,我去花市买了一些绿植回来。当我再一次看到文竹的时候,又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盆回家。
这一次,我买了一个花架放在阳台上,把文竹及喜欢阳光的花放在上面,喜阴的花放在屋里。需要浇水的时候,再统一移到阳台上一起浇水。然后,根据天气变化,轮流交换位置,让每一盆花都能接受到阳光的滋养,又不会被烈日所伤害。
那盆文竹也开始长出了新枝嫩芽,我欣喜地把它抱进屋内的书桌上,想要多看看它。谁知,一个星期不到,文竹的叶子开始泛黄,用手轻轻一触,竟然散落一地。我有些心慌!担心它又会像上次一样,离我而去。
我赶紧把它“移居”阳台,又浇了点米水。几天之后,那几根已掉了叶子的枝条变成了枯枝。可是,我却惊讶地发现它的底部竟长出一根新枝条,笔直挺拔,后劲十足。看来它又获得了新的生机。我立刻找来剪刀把那些枯枝修剪掉,好给新枝留出更大的成长空间。
果然,文竹没有让我失望,陆续地长出了三四根新条,并开始分枝出叶,针状的细叶层层相叠,布满了整个花盆。近看,葱茏苍翠,好似碧云重叠。远观,如黄山的迎客松,姿态优美,坚韧挺拔。这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着实让我震撼。
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会去看一看文竹,一切的烦恼顿时会烟消云散,豁然开朗。前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文竹上竟然开出了许多白色的小花,啊!原来文竹也有花期呀!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它在我们家经过了季节轮回,甚至是“九死一生”,终于绽放出它最美丽的容颜,也让我领略到它最高贵的品质。
“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文竹是我心中最爱的花草,我对它的情感永远不会变,而它的高贵品质也将影响我的一生。
唯美散文美文篇十一
心无归处
如风
淡淡的
如过往的愁忧
又如云
轻轻的恰似你心跳的温柔
隔着飘忽的梦
迷朦中喜欢用幻美的想象念想着曾经沉寂的爱意
没有月光的午夜
有一种诗意的余温缓缓地飘散在心间
也许文字
给人的想象远远超过了人的眼睛
可是
又有多少人知道
很多美丽的故事隐藏在于文字的背后
悲喜来过
然后逝去
很奇怪
那些曾经所有的细节
都以
一种若隐若现的姿态浮现在眼前
也许
那是一种寻找
生命中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女子
站在不远处
用她的目光注视着我
这样想着
便让自已觉得很温暖
一直
都喜欢这样陷入生活
习惯
用唯美的文字安慰着自已
所以
有一些情绪便开始在心间滋长
哪怕
自已一无所有
昨日依旧
只是
无论多久的向往,
再也
走不出我日渐苍茫的凝望
月光的午夜
有着美丽的念头便是一种希望
文字的点滴
唯美也好感伤也罢
都是一样清纯透明的伤情
而心
却与你依依同在
剪不断
挡不住
看似无望
可心
一样有着执着和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