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叙事作文500字 高中叙事作文素材(九篇)

时间:2024-12-25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高中篇一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珍惜拥有高中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阳光雨露,鸟语花香,对每一个人都公平给予,喜怒哀乐却是我们自己所掌握的.。生命,其实总是美丽的。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得如何生活;不是幸福太多,只是我们不懂得如何把握。人们拥有的并非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拥有的同时并懂得珍惜,我们才是拥有最多的人。一束美丽的鲜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滴真诚的泪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珍惜拥有的,我们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珍惜拥有,其实也是实现理想的助推器。贝多芬双耳失聪,然而他拥有海浪般澎湃的激情,他珍惜着上帝的恩赐,凭着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创作出了不朽的杰作。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可能可以摧毁一个人的飞跃,实现最理智的美丽。

那些不珍惜拥有的人,大多会碌碌无为,荒废生命的意义,最终被人类文明所遗弃。项羽洁名钓誉,没有珍惜曾经拥有的大好形势,最后只好落个自刎乌江的下场;路瓦栽夫人沉湎于现实的空想中,做着各种虚幻的美梦,最终落得个艰辛悲苦的结局。如果始终沉醉于幻想之中,而不珍惜现在的拥有,无疑是一种十分愚蠢的做法,到头来就会失去自己的本真,失去人生奋斗的真意。

知足者总是欣喜与自己的拥有,所以才获得最理智的美丽、才获得无穷的生活乐趣。于是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然,才有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情。春去春会再来,花谢花会再开。然而,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当生活的源泉再也流淌不要出那种充满灵性的活水时,我们会到老年时回忆青春充满活力的岁月,悔恨自己年少的狂妄,拥有青春而不懂得珍惜它。当它从我们的指间流过时才哀叹不息。那为何不再年少时,珍惜拥有的,让青春焕发活力的光彩,让它成为自己永恒的美好记忆。让我们自己成为生活中主角,推动自己、改变自己、创造自己。

时光稍纵即逝,让我们珍惜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去为平平凡凡的工作叫好,去为踏踏实实的生存和彩。时间形如流水,如离眩的箭,令人迷离、令人费解,是我们无法明确怎样利用它,怎样里用好它。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们总是把今天的来拖给明天做,从而拖至于后天、大后天,白白的浪费掉时间“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不至于到老了后悔那个地步。

同学们,现在的勤奋它能促使我们在成功的顶峰上欢呼雀跃。让那些后悔莫及的人在山脚下自甘堕落吧。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生命划过每一条美丽的弧线时,是时间的点滴拼凑而成的,宝贵的时间得来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高中高中篇二

一大早我们就起来了,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准备出发了。我们首先在超市买了些给姥姥家的年礼,这可都是精心挑选的,然后就开车向姥姥家走去。

到了姥姥家才热闹呢,哥哥、姨妈都来了,舅舅、舅妈和弟弟也都在家,一共加起来得十几口人。这时,姥姥为了招我们高兴,拿出了“小孩们的最爱”——红包,然后接一个接一个地发。红包发完了,大人、孩子们都开心得不得了。别急,还有更精彩的呢。每年,姥姥、姥爷都为了逗我们开心,让舅舅去换一沓嘎嘣脆的一元钱的新票,我们每个人说一句新年祝福的话,就给一张。今年也不例外,不过新票的面值可大大提高,而且数量也多了:一元钱、五元钱、还有第四套的一元钱。我可是“财迷”,而且是专门收集旧版钱票的“财迷”,当然不会错过这难得的大好机会,发钱的时候眼都直了。

姥姥准备转移目标,哥哥也好像把头脑里所有的词语都绞尽脑汁地说出来,可是还不够,就向我询问,我给他提醒了几个,可是我的脑瓜毕竟也不是“大辞海”,怎么想得出这么多来?姥姥正好也借此机会把好运转到我的头上,“姥姥祝您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天天开心……”不一会儿,我的“词典”也翻完了,只好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不过我还有借口:“呵呵,我也被xx传染了!”这回我们可“发大财”了。

姥姥发完姥爷发,而且都说今年多搜集些“好听”的话,准备好明年的词语。“好了,明年再接着发。”这是姥爷手里没钱了,可xx还没个够,说:“爷爷,发完一块的又该发大红票了吧?”我们都笑了,“什么呀!明年再说吧!”“什么?明天接着发?好!明天接着发。”“明天接着发?明年再说吧!”接着又是一阵捧腹大笑。

然后我们又串了好几家,个个都收到了压岁钱,可是最吃亏的就是大人们:“我们要是不给别人,人家会给你们吗!”“那可不一定……”几个小皮蛋滑稽地说。

今天收获真不小,收礼只收压岁钱。谁说小孩不如大人?不干活,一天的压岁钱就比他们一天的工资多呢!

高中高中篇三

李蔚明,女,20xx年进入黄冈中学学习,学习成绩长期稳居全校第一。20xx年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级学生。

分数固然重要,但不要将其重要性摆在你人格的清纯,思想的独立,身心的健康,以及对真正的知识的汲取之上。不要为了多做重复的练习而牺牲自己独立思考,提问和探讨的时间;不要因为考试在即而打乱一个应当长期坚持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

真是光阴似箭,期末考试前征订车票时才猛然发现离开黄冈已有半年。适应了北京的风沙和干燥,也爱上了它高远的蓝天和清朗的月光,然而时时想起的,仍是长江的脉脉流水,龙王山头的落日,汉川门上空的点点星光。无论你走向何方,故土总是一缕割不断的记忆,母校则是这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页。

我初中就读于城区的另一所学校,中考时以平平的分数随着城区的大部人马一齐收到黄冈中学的录取通知。当时的心境早已模糊,但总归是怀揣着几分忐忑和几分幻想踏入黄高校门的。

高一的课表排得颇为结实,一天七节课外加早晚自习。课程类别倒也丰富,不仅包括了我们很不屑的政史地生,记得还有一门机械制图。如果说当时还未确定的高考模式给了前四门课的老师以逼迫大家认真听讲的机会(这些老师们最为常用的策略是无奈地摊开手说,体谅大家很辛苦,但是高考要考),教制图的老师则面对一个嘈杂至极、超过半数人在看着其它书的班级,只得诚恳地忠告我们:这门课很有用,能帮你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空间,对学习立体几何大有帮助。可惜人们大多不能看得如此之远,一年的机械制图课在大半人那儿是改为自习。至于以后做几何题从来都画不清复杂图形,时时得拿几只铅笔搭积木,不知是否是不认真听讲的后遗症。

当然大家并非只围着高考转,每周两节的体育课出勤率就颇高,而且通常都很投入。周五下午将体育排在第一节,紧接着的政治课上就偶尔有人因体力不支而呼呼大睡。当时还开了美术欣赏一课,虽没有体育受人欢迎,但大约因其听起来毫不费神,比制图课听课率稍高。授课老师很认真,感慨中国忽视美学教育导致难以产生大师,不知其是否与蔡元培先生提倡美学教育有所见略同的高明。

回想起来,高一的日子很像一位学长形容的大一,平坦,光滑而无穷阶可导。那时高考还显得遥遥无期,功课进度也不太快,在有条不紊的学习中,自觉收获不小。唯一后悔的就是起初对地理课蔑视的态度导致后患无穷。教我们地理的是位很年轻的老师,极为认真,可以观看流星雨一事是她通知我们的,后来她还在周六组织过班上同学去校天文台观测。可惜我那时以为她讲课纯念课本,遂听讲不太专注;结果几周下来,发现自己落下太多,听后续课程颇有听天书的感觉。这以后地理学习就陷入恶性循环,一学期下来,只觉浑浑噩噩什么都不懂。虽则靠考前的突击狂背骗到了不坏的分数,但这时才意识到分数实在不能代表什么。时至今日,对岩石分类、地壳构造、宇宙组成还一无所知。这门本该在我们面前打开绚烂的宇宙和神妙的自然奥秘的学科竟水浇鸭背似地从我身旁溜过,实在让我后悔莫及。

进入高二,文理分科逐渐成为大家私下议论中最热门的话题。我开始为自己该选哪科犯愁。一年下来,发现自己面临着各科成绩相当这一平庸的现状,于是开始羡慕那些明显偏文或偏理的同学,觉得至少他们清楚自己将来的道路。

我那时恋着央视的“环球”节目,自以为对历史有兴趣,又因为高一读过不少涉及考古发现的闲书,对考古也颇有几分神往。然而听说文科生必须没日没夜地背书,还必须能对材料进行透彻分析,系统阐述观点;这观点既要独创,又不能脱离课本,既不能是空喊口号或陈词滥调,又不可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因为深感自己驽钝的思维无法掌握如此玄妙的学问,最终还是选择平庸和稳妥,留在了侧理班。上大学后,有幸与历史系的同学住在同一栋楼上,时常听到她们诉苦说被一个琐碎无聊自己毫无兴趣的论文题目折磨得痛苦不堪,暗暗庆幸当初没有头脑发热。

分科一事,在有些人看来只是一个自然学习过程的一个拐角,对另一些人却是人生道路的一个十字路口。大学的一次英语听说课上讨论人生选择的话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及高二的分科。当时代课的助教告诉我们,她高中阶段理科挺好,但听说从事科研需要首先经过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念完本科后必须接着读硕士博士等等,实在不愿忍受如此之长的寒窗之苦,于是选择学习看起来相对轻松的语言。没想到临近毕业,希望留在学校工作,又发现还是需要争取一个更高的学历。她把此事当笑话说给我们,可我们都听得出她轻松调侃的口气中淡淡的悔意。当然她最后总结说,也许喜欢后悔是人性的一部分,也许我们当初所作的选择本来就是最好的。

一年多后蓦然回首,我很庆幸当时的选择,却后悔当初做出选择的方式。能以最糟糕的理由做出正确的选择,自己还是颇为幸运。当时大多数人考虑得最多的,似乎是选择哪一科更有可能让自己步入名校乃至北大清华的校门;家长们可能考虑得略远,讨论着学什么容易就业。然而这些都不是最为本质的问题。分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方向,选择科目也就在一个较小的规模上选择了我们将来的事业。其实,我们在问自己是选文还是选理时,最应该问自己的是,我们究竟想成长为怎样的人。如果能清醒地回答这一问题,考试的难易甚至师长的意见都不应该左右我们的选择。在必要的时候,抓住了关键,就要有勇气排除外界干扰。当然,一旦选定了道路,就无需反复和后悔。人的潜能很大,即使你后来觉得所选的道路不是你心仪向往的,只要沿着它勇敢地走下去,以你的勤奋和智慧,定能走出一路精彩和绚烂。

高二的暑假很热,可大家一面抱怨着,一面还是拎着书包于八月初提前开始了我们的高三生涯。当时大家都攒足了力气,雄心勃勃,一上来就刻苦得有些夸张,以致班主任还提醒大家,不要突然学得太晚,学习时间是要慢慢加长的,在这一点上学校以后会采取措施。他大约没有料到多数人的热情持续不超过两周,时间一长,又一切照旧。

当然学校对毕业班学生时间相当照顾,为避免我们早晨在食堂排队耽误时间而允许高三学生提前十分钟下早自习,除运动会外的活动也都与毕业班无关了。有人所谓高三痛苦,大约就是嫌它单调。自然,外加考试频繁。先前的期中期末改为每月一次的大考,其中还穿插着第一轮复习的单元测试。大家开始警惕着排名,拿头一年的高考录取榜比较着自己的名次,计算自己一年后将去何方。

当时排名略靠前的学生之间攀比较为严重,他们中盛行的风气是见缝插针地对待时间,课间十分钟全耗在练习册上,放学铃声一响便冲向食堂,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又立马冲回教室。晚自习后常赖着不走,直到管理员熄灯再摸黑离开。传说住校生有不少熄灯后打电筒看书至深夜的,但无人承认,也就无法考证。

另一风气就是使劲做题。每人的桌上都堆满了市面出售的各类复习资料,而传闻当时排名班上前几的几人不仅做完了自己手头的一切参考书,而且处理掉了周围同学的全部资料。再懒惰的人在此种空气下都难免察觉了几分火药味,虽则我以自己平庸的能力始终无法理解天才们如何能达到用一中午时间做完大半本习题集的速度。

几次月考下来,发现已结束了第一轮复习。进入第二,第三轮复习,意味着考试更多,高考也临近了。高三下学期,并未如我们先前假设的那样出现排名的定型,理科班这边似乎年级前二三十名的同学中间波动很大。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高考。或许这样也好,给了更多人奋发的动力,只是最后也给更多人留下遗憾。

传说中惨烈无比的考试真正来临时,一切都显得很平淡。熟悉的教室里重复着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练得很熟的动作:发卷,涂卡,填姓名等栏目,做题。虽然事后听说有人紧张得整夜失眠,在警戒线外等着进入考场时大家都显得颇为沉着。

最终成绩出来时,我们班似乎考得不错,包揽了理科班年级的前五,有些出乎大家意料。第一名的同学还是市里理科第一,成为北大清华争相录取的对象。

我以平常的分数结束了在黄高的三年。然而实在也无可抱怨,因为学校和专业的第一志愿都得以满足。

然而有些人则没有如此幸运。后来在学校公布的录取情况榜上见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后面写的是肯定比他们的梦想差得很远的学校。他们都很优秀,而且三年来一直踏踏实实地学习,因此总觉得如此多的付出和汗水应该获得更好的回报。

领取录取通知书是班上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大家用回顾三年的得失给自己的高中生涯划上了句号。

可以说,在中国,有很多学校有比黄高更为久远的历史,有很多学校有比黄高更美的校园,有很多学校有比黄高更先进的设备,有很多学校有比黄高更优秀的师资,而且,当然,有很多学校有比黄高更好的高考和竞赛成绩。黄高并没有成就每个学生的梦想。它以前几届校友们录取榜上榜首的几个光辉的名字给了很多人更高的期望,也就给很多人带来了他们可能本可以避免的失望和痛苦。我们当然在这里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但这并非它的特别所在。黄高在从它的校门走出的每一位学生身上都留下了某种烙印,这是黄冈这一方水土特有的精神。这种勤勉,朴实,用刚强的意志抵抗任何困难,以不承认失败的决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那些以斧锤和镰刀在这贫穷的土地上努力生存的父老乡亲中得以继承和传播。黄高没有承诺给我们每个人名校敞开的大门,然而无论你走向何方,它所灌输给你的这种精神足以支撑起你四年乃至一生的自尊与自信。

回顾高中三年的学习,收获颇多,教训也不少。当初以惯有的反叛心态拒绝他人的建议,后来就必须面对其后果,其一就是被许多涉及人生选择和应对未来的问题所困扰,如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当我开始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时,才发现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告诉我标准答案。时至今日,我仍未找到可信的回答。所谓经验教训,全是个人偏激的体会,对他人未必有用。这里只能就自己半年来的反思表达一点个人的看法。

在陈省身先生去世后的第一次几何课上,我们的老师谈到此事时,引用了一段话,给我印象非常之深。大意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能做出前人未做过的工作,从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继往开来的角色,这是很伟大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有些人将前人的思想传授给后人,从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的人生同样是有意义的。

我想,我们的老师正属于后者。他们也许没有创立艰深的理论或表达独特的思想,他们可能有种种大家看不顺的缺点,然而正是由于每一代人中都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将生命投入教育下一代的事业,才使得人类文明的火种得以代代承传。他们是值得尊重的。

如果你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不要将这看成是压力甚至对自己的威胁,而应该珍惜你的幸运。不要害怕同学成为人才而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我国的人才实乃太少而不是太多。因此,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不要怕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而敷衍;当你悟出好的方法时,大方地与同学分享而不要遮遮掩掩。同时,学会宽容。不要因为室友偶然把脏衣服放在你床上或不留神碰翻水杯弄湿你的字典而耿耿于怀,几年以后,当你在电话筒里听到千里之外传来的熟悉的声音时,也许你将怀念她的开朗和幽默,她顽皮的酒窝,你生病时她的细致和体贴。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固然将留给我们许多温暖的记忆,然而最为关键的却是把握和珍惜现实的拥有。

读高中时,似乎流行过这样一种观点:高一高二可以多玩,成绩不太差即可;高三拼上一年,可以很快提高成绩,同样能步入重点乃至名校。这样既轻松又有效果,最为划算。

我没有考究过试验此法的到底有几人或其效果如何,因此其现实可行性姑且不论。这种观点似乎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除了作为名校大门的敲门砖外一无用处,因此聪明人应该研究怎样用最少的气力和时间骗过考官的目光。对于这种假设,我不敢苟同。高中教育所传授的,是最为基础的科学常识和人文素养,它们的重要性将在大学乃至更远的学习中得以反复的体现。就自己大学半年的粗浅感受而言,在极限问题中反复出现的放缩不等式的技巧,在高等代数证明中屡显神威的数学归纳法,都在高中数学课上有所涉及。

高中三年,我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敏锐。高中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时段,而不仅仅是对一场考试的准备。因此,请认真对待每一门课和每一个课题,无论它是否是考试重点。一些极为重要的概念很可能因种种原因并非考试的重点。上高代课讲到映射时,老师屡屡感慨因高考时此项内容很少涉及,导致急功近利的学生不肯多下功夫深入理解,后患无穷。

记得曾读过一篇谈对待工作与报酬的态度的文章。作者将人划为两类:对于第一类,工作第一,报酬第二;对于第二类则恰好相反。作者说,这是区别一个人的根本差别,而一个有知识或有胆识的人实在不可能把金钱作为他孜孜以求的主要目标。我想,套用他的分法,学生们同样面临追求高分和汲取知识孰轻孰重的权衡和选择。并非两者一定有矛盾,正如一个人完全有可能既热爱自己的工作又享受丰厚的报酬。然而对此问题我们仍需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因为我们时不时需要在细小的问题上做出选择。

分数当然很重要。虽然当下不少高校正开始尝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然而对于大多数高中生,决定他们四年大学生涯将在哪里度过的仍只是一次考试的分数。在印象中,高中每一次小测验的分数都被不少人热切地关注;不少人为提高一分两分,而抱着能在考试中碰到原题的侥幸心理整本整本地做各类模拟卷;不少人为全力应付考试而放弃了坚持多年的兴趣爱好;不少人为迎合改卷老师的胃口而放弃自己的思考和风格,或听凭自己的思维被参考书的标准答案同化。让我极其惭愧和后悔的是这不少人中常常包括我自己。当时极流行的思潮认为,进入不同的大学就好像进入了不同的煅轧工厂,决定着你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人。于是也就有了决定命运的关键的一两分之说,等等。

以自己在北大半年来的感受,当时未免将学校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一所好的高校至多能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学习和成长的任务则全在你自己。北大有很好的老师,但只靠听课是难以学好的。老师们并不找上门来给你辅导,只有善于思考和提问的同学才有更多与老师交流向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北大有丰富多彩的讲座,但如果你没有好的学习基础和高的学习效率,你只会被沉重的课业压得疲惫不堪,在应付作业和考试中疲于奔命,根本就没有时间开阔视野。总的说来,名校为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提供了最为优越的条件,然而只有那些有智慧,有胆识,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才能充分利用它。不要以为为了达到名校的胜利彼岸,我们可以从生命之舟上暂且扔出独立的思想,鲜明的个性和广泛的兴趣,上岸之后再将它们从水里捞起来;你可能会失望地发现,有些东西在海水的作用下早已起了微妙的变化,有些感觉则一去不返了。

因此,分数固然重要,但不要将其重要性摆在你人格的清纯,思想的独立,身心的健康,以及对真正的知识的汲取之上。不要为了多做重复的练习而牺牲自己独立思考,提问和探讨的时间;不要因为考试在即而打乱一个应当长期坚持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顺便说说,一味追求高分的人往往得不到高分。在大一的上半学期,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中有酷爱数学的,课间不是捧着本谈拓扑的英文教材,就是拿粉笔在黑板上画着非欧模型;也有兴趣广泛发展全面的,斜对面寝室的省状元就除排球外无球不打,国际大事无不关心,摄影技术叫人叹为观止,文艺汇演上的一曲独唱赢得满堂喝彩。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提高自己高考或是竞赛的分数的,但我知道在北大的半年里独独没有遇到成天捧着模拟卷琢磨老师会出怎样的考题的学生。

三年的时光是生命中极为厚重的一部分,好好珍惜,认真思考一下怎样利用它丰富和完善自我,不要将它浪费在无谓的斤斤计较上。

高中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为敏感和热情的时期。对社会公正的关注,对哲学话题的思考,对彼岸关怀的向往是青少年的本能,甚至是某种心理需要。不要让对考试和排名的担心挤占了你心灵中本该划给思考的空间。前几天读过一篇文章,感触颇深。作者说,十几岁的生命不是赐给我们去为未来的赋税优惠和抵押支付而烦恼的,“事实上,根据发展生理学的要求,这段时间应该花在浪漫的幻想,形而上的追问,对全世界和平与公正的辩论上。当然,对这些重大主题过于关注,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在这个现实社会发展自己的生活技能和策略的机会。但是那些从不做梦的人将失去更多--他们会失去才智、感受力、想像力,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失去他们不朽的灵魂。”说得极为中肯。

最后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不要将高中哪怕高三生活看成炼狱。生活的本色并非刺激与浪漫,只是平淡的辛劳与收获。我们所应该做的,只是从平淡的生活中体验乐趣:从开满道旁的野花和洒遍台阶的阳光体会自然之美,从师长和同学细心的关爱中体会人间之情,从课本上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和简洁规整的公式中体会智慧之玄妙。高中生活将会成为你记忆中极为灿烂和温馨的一页,请好好珍惜并享受它。

高中高中篇四

一个人,想要成功,我认为除了具备勤奋、刻苦、坚强等自身条件外,外界的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次征文比赛中,一位评委同情一名身体残疾、写作水平一般的参赛者,破例将他的作品评为二等奖。这位评委的不经意举动,不正是给了那位残疾参赛者巨大的鼓励吗?正是因为受到了鼓励,才增强了那位参赛者对写作的信心,使他坚持下去,最终成为知名作家。

一次美国大学生橄榄球赛上,夏威夷大学队与怀俄明大学队对抗。到中场时,夏大队惨败,比分为0比22,几乎全军溃败。夏大队在休息室里很是沮丧,于是他们的教练拿出一张海报,上面贴满了他多年来搜集的剪报文章,每一篇都是反败为胜的故事,队员们大受鼓舞。下半场中,他们个个犹如猛虎下山,掌握主动权,最终以27比22获胜。夏大队获胜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教练对他们的鼓励,使他们由垂头丧气变成信心百倍,反败为胜。

在我们的高中生活里,大考小考不断,谁也不能保证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考好,考砸是常有的事。考砸后若受到父母、老师的鼓励,下次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偏偏有一些家长一看到孩子考不好,便怒火中烧,别说鼓励了,不吵死孩子都算好的,这极大削减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自卑。从而一次次失利。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

可见,鼓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也许正是我们的举手之劳,造就了别人一生的辉煌。

高中高中篇五

夜,静了,仰望星空,给人以无限遐想;那不染纤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

我无力地趴在窗前,皎洁的月色撒在脸上,脑海里浮现了零碎的碎片,一片一片地拼合起来,让我瞬时找不到希望的方向。

高一,是多么美好的年华啊,我就一直幻想着自己在街舞团中飞舞,一展才华;在羽毛球团中运动,让自己活泼又健康,但是,理想是丰富的,现实是残酷的。

我本以想好的一切一切,被考试给砸晕了,那次,考试,我考到了历史以来最差的成绩,让我瞬间从天堂跌到地狱,即时我成绩是多么的坏,我还是硬扯着微笑面对,我是如此坚强的人。

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是流星,对,我要赶紧许愿。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默默地捻着自己的愿望,我相信,许愿一定会成真的。

我一直都把自己当作男生,务必要超越,超越男生,因为,女生不比男生差,所以,我要比常人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我要奋发向上,我要锁定目标,准确地把比我成绩高的人一个又一个地射击下来,我要一鸣惊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孤寒来。

每天,我都会很认真地听老师说话,并且一一做了总结,我每次都很认真地完成我的作业,我热爱数学,我热爱理科,理科可以让我思维迅速地转动起来,不像文科这样死记硬背,我可不喜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我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物如此,人亦然。

俗话好说,读书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给人无穷的乐趣,给予人光彩;各种颜色织在一起相映生辉,像一座金桥,气势雄伟地横卧天际;给予人力量,飞向蓝天播种了希望。

终于,到第二次考试的时候,不再敢粗心大意了,一直小心翼翼地做每一道题目,认真的检查了一次又一次,轻快地走出考场,这次,自我感觉考得不错。努力,真会让你”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时间,一点一滴地吞噬者我的青春,只剩下——回忆,所以,我要珍惜青春,认识到我的优点和短处,把我的优点给无限放大,希望就在眼前。成绩出来了,果然,超越了,我是多么的喜悦啊,但是有不可以那么骄傲。

我,如同梅,借着冬天的寒冷,展现着自己不畏风雪,傲立风雪的英姿。

高中高中篇六

我从小就有落枕的毛病,既然不能换脖子,就只好常常换枕头。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揉脖子,痛苦不堪那时,母亲的眉就会皱得极紧,叨念着:“换个枕头,换个枕头”。

于是,便有了记忆中来自母亲的第一份礼物:用面粉袋做的棉絮枕,棉花,是自家种的,棉絮由母亲亲自挑选的,小孩子睡过软的枕头总是不好,棉籽就不能全去掉,母亲便一颗颗地放在手里试,两端尖尖的绝不用,怕伤了女儿。

就这样挑了拣了缝了好几日,我终于可以枕在上面了摸着棉枕里的“圆球球”,我睡得特别安稳,呼吸吐气间全是妈妈的味道。

到了盛夏,枕上加了一块小草席,柔柔的、带有甘香草可惜不能出汗,一出汗就会浸逐草席,把棉絮泡出一股酸味儿,实在受不了,只好推开枕头,撅着脖子睡。

自那以后,就又落枕了。于是,白天起床,我依旧揉脖子,母亲依旧皱眉。

没办法,只好写信给在外的父亲,于是便有了一只绿豆壳的枕头。后来才知道,那是父亲跑遍了整个南通,花了一个星期的工资才买到的,所以,小小的一个就够了。

这个我最喜欢,也用得最久,不单透气,更有妙趣。

绿豆枕没有棉枕的弹性,却有“可塑性”。将头扭一扭,中间凹下一处,恰好放我的头最妙的还是声音,稍一动,便沙沙作响,就像是陪父亲在河边钓鱼,夜里躺在他怀里听水声,一波又一波。

因为太喜欢,便日夜不分地抱着,结果弄旧了,不经“折磨”,那一天随手一抓,绿豆壳纷纷而下,我的眼泪也不争气地跑了出来,那可是父亲送给我的绿豆枕呀!

刚好,那时“药枕”广告铺天盖地,加上我又要考试,父母怕我累着,便决定去买一个药枕,据说清心、退火,效果很好,只是贵一些,要400多块钱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他们就买了。

想是其中的药材贵吧,竟比我当年的绿豆枕还小,提起来也沙沙响,还有薄荷的凉、桂皮的香、陈皮的辣……仿佛置身中药铺,偶有翻动夹杂着叶子破裂的声音,时而还有桔梗之类的小枝打断声响,像是踏入了深秋的落叶林,一手拉父亲,一手拉母亲,看一地暖暖的黄,全是温馨。

一个枕头就是一个世界,里面满是爱跑来跑去,换掉了枕头,却换不了弥散其中的爱。

高中高中篇七

努力是什么?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它是一条让这个人更快走向成功的捷径;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对于哪种人,努力始终是走向成功的方法。前者固然能物尽其用,但后者,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没了努力的目标了。就拿一个解题的例子来说,有天赋的人一说就懂,但脑袋稍微慢点的人,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弄了,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虽然每个人都有同样的24小时,但每个人利用的方法不一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者与后者的距离就慢慢拉开了,最后,变成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了。

当然,奇迹总会在不经意中出现。人的一生,活着就有许多不可抗因素,努力或许不是成功的道路上唯一的配角,但有他的路上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让努力成为自己生活中的最佳配角我们才能借助它成为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主角。

或许有人比你起点高,但谁又能说起点低就不能胜过起点高的呢!没错,你起点是低,但正是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努力得到的它东西有多么珍贵。起点低又怎样,你经历的事情,收获的经验,得到的启示比那些起点高的人多的去了。今天, 你或许非常辛苦的解决了一道题,今天,你或许完成的任务没别人多, 但你的内心在今天发生了一丝小变化。 这些小变化经过日积月累 它突然有一天爆发了,它让你体会到了苦尽甘来。你知道厚积薄发的力量有多强大吗!正如我刚刚说的,前者与后者产生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后者得到了破茧成蝶的新生命,可前者呢,他拥有天赋,所以他做事情非常轻而易举,让他拥有优越感,但很遗憾,他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感永远高于优越感,后者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后浴火重生,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这才是努力的意义。

努力是一种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努力的程度决定了自己引领世界的高度。你今天很努力的完成了一件事情,那怕它小到不起眼,这都不重要,因为你所努力的程度的意义,已经远远高于这个问题是否解决的结果。

后者 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努力过了,不管结果成功与否,其过程中努力的意义是伟大的。

后者应该庆幸自己拥有如此不堪的的努力的过程,前者永远不知道这一段经历对后者来说有多重要,影响有多大!

所以,真正的努力是狼狈不堪而又充满奇迹的!

高中高中篇八

我记忆中的家,有着别样美丽的风景。一排排茁壮的桃树、苹果树、合欢树,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树,全是邻居那位老人一棵一棵亲手栽培出来、在我还未出生时就有了的。那春天开出的芬芳的花朵、夏天繁茂的树冠、秋天结出的青涩喜人的果实、冬天被雪压低的枝丫,都令我无比羡慕、陶醉。

我记得小时候,自己被老人抱着坐在腿上,仰头便是柔和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风一吹,那斑驳的树影便摇摆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老人用粗糙起皱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给我讲那些我似懂非懂的树的故事,例如果树何时该浇一次水、绿树该怎样修建枝杈等等,让那时的我为有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邻居朋友感到无比自豪。

因为这些美好的回忆,在听到能够回到外地的家中时,我的心情从未如此激动,一颗心仿佛要蹦跳出来,先归程的列车一步奔向那座绿树葱茏的大庭院。

然而一路上的紧张与兴奋,全都在踏进院门的那一刻化为了泡影。

这还是我的家吗?面对眼前的景象,我禁不住睁大眼睛发出无声的质问。一幢幢现代化的高层居民楼取代了原先的矮房,曾经坑洼不平的石砖路也被彻底翻修了。至于树呢,只剩下零星的几棵四散在路旁,风吹起来,发出叹息一般的声音。

我开始寻找老人——那个总是弓着身子提来一个个桶为树浇水、或是撑开一把躺椅在树荫下乘凉的身影。然而直到我敲开老人家的门,发现探出头的是一张我不曾见过的陌生面孔时才得知,老人早就搬走了。

一瞬间我的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崩塌了,环视周围,所有的景色对我来说都变得如此陌生。儿时生活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一一闪现,老人那张慈祥的笑脸更是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这之前,我不曾理解云游在外的征人对家的眷恋,不曾体会乡思原来是这般锥心刺骨。如果时间能够重来,我多希望再见到老人和他的树,听到老树上嘹亮的蝉鸣,嗅到带着花、叶和泥土香的风的气息。我想要倾注全部的感情去拥抱这一切,去好好地享受那段我纵情挥霍却不曾珍惜的时光。

但时间终究没有回程,我只能把这份快要溢出的悲伤与渴求深埋进心底。临别时再看一眼那些树,它们的枝叶正茂、花儿正繁,而哺育它们的人却已不在。我深吸一口气迈开步伐,这次之后便不愿再回来。

是啊,我的家已经搬去遥远的异地了。

高中高中篇九

记忆如同海边沙滩上的脚印,一步一步走来,也难免几堆细浪抹平几段记忆,几个脚印。然而童年的欢歌笑语是经得起风浪的。仍记得儿时依在爸爸的怀里。摸着他那硬硬的胡须,那是一种依恋;仍记得儿时生病,妈妈背着我去医院的情景,那是一种温馨;仍记得儿时与伙伴的玩耍,手被弄破却含笑的脸,那是一种幸福。记忆就这样如放电影般在脑海中闪现,生动精彩却毫不张扬。于是我迷恋上了怀旧,迷恋上了回首。在夜深人静时的小屋里,点支蜡烛,让劳累了一天的自己在烛光里融化,享受着过去,展望着未来。

也许当至亲与世长辞,现实很残酷,也许当与亲人产生隔膜,亲情很残酷;也许当苦读十年的学子高考落榜,竞争很残酷。然而,生活中称得上“残酷”的事又何止这些。后浪推前浪,一波又一波,用心堆砌在沙滩上的城堡就这样被火海吞没。这时,不妨这样一想,毕竟经历过、玩过、闹过、笑过,人生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不求轰轰烈烈,只愿曾经拥有。回首,沙滩平整无痕,何曾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抬头,地平线上的海鸥在飞翔!

毕竟是生活,偶尔的几分疲惫中总存着向往。向往万绿丛中的小木屋,鸟语花香,有“悠然见南山”的淡然;向往骑车旅行,骑向青藏高原,白云之端的情趣;向往洒脱,向往自由,向往自我。

喜欢绿色,生命的绿色,在紧张的生活中的绿意总给人以无尽的清新之感,让思绪随着茶香飘扬,让思绪超越生活,超越自我。

回首,在夕阳下,在山巅上,如同生命终点的老人回望走过的路。漫长,荆棘,汗水,期望,微笑的脸,沧桑与安详。

蓦然回首,我告诉自己:“我终于17岁了!”

17岁拥有成功时刻的淡然,17岁拥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17岁,敢于挑战巅峰,17岁,敢于搏击人生。

17岁,奔向崖顶向世界宣誓,17岁,奔向直通梦想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