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10篇)

时间:2024-11-23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3年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10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3年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一

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它象清丽脱俗的仙女,写一下这个“幽”字,就是“山”里藏着“丝丝”,意思就是说,青城山里蕴藏着丝丝不断、连绵不绝的生命力呀。 ‘

多年来,青城山的平均气温一直都是15摄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湿润: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青城山风景区的林木总面积达2350公顷,可以说是植被繁茂,晶类众多,仅木本植物就达110余科、730余种,既有挺立在庙观旁的参天大树,又有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壮观秀丽的大面积人工林,其中的古树名木有银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树种之一,俗称白果树,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师洞银杏,传说是张天师手植的,高50多米,径围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四川省林业厅正式封为“天府树王”,它有很多白果笋密集下垂,极为壮观,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是中国道教诞生、发展的见证。另外,青城山还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树、珙桐等珍稀树种,青城山的花卉资源也非常丰富,青城幽兰驰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态、科研、旅游价值,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植被丰茂,林木有情,空气自然也就十分新鲜有灵气。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野生动物有197科50多种。禽鸟约200余种,鱼类品种有20余种,野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20多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还有青城玉鸦、红嘴相思鸟、杜鹃鸟、娃娃鱼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诗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陆游赞叹青城说“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更是直接说:“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嵋皆无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这就是常说的“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脉鹤鸣山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据说他“会三界万神于青城黄帝坛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将当时的四川及汉中的部分地区划分为二十四个教区,分别管理,所谓“治”,与乱相对,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内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青城山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青城山的东麓发现的芒城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建立了城郭,正是以此为中心,才繁衍、发展出了后来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到了秦代,青城山就已经成为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在当时,全国也只有18座山川享受这种国家祭祀的待遇。青城山的得名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座山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4就象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所以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以清城山为基地创立天师道,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一致,山名就没变。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崇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非常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从青城山这里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张陵来此结茅传道,开辟了东方神秘宗教——中华民族传统本土宗教“道教”的历史新篇章,因此青城山也就成为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20xx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养生学等方面乃至政治和军事方面以及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和久远的影响。道教积淀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青城山是道教历史最为悠久,道教历史发展最为完整的道教名山;(从创教到发展至今)它历经了道教历史中最早的天师道正一派到后来的全真教这两个道教中最大的道教派别的角色转换;道教建筑也最有历史阶段性和代表性,这里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跨越了晋、隋、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而且这些建筑还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像天师洞就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圆天大师就曾居住在天师洞。道教漫长的历史铸就了青城山灿烂的道教文化,包括易经、青城气功、青城武术、洞经音乐、医药养生、膳食等,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庙宇等文化胜迹之外,青城山还保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墓藏,古摩岩题刻及道教印符等文化实物,这些实物都是道教留给全世界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包含道教文化的历史信息和众多谜团。整个青城山被称为一座活的道教博物馆。联合国著名遗产专家莫洛伊博士曾被青城山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所折服。他曾感慨到:“青城山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范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青城山正是以它”幽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丰厚的道教文化吸引着无数的中外名人来此游览观光,长驻短寓,著名的有唐明皇、杜甫、贾岛、杜光庭、苏轼、范成大、冯玉详、于右任、张大千等。而今天道教的养生、崇尚自然的思想更令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人群、让向往自由、向往回归自然的人们倍受崇尚,前往青城山探幽访古,前来探索东方神秘道教文化精髓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

1800多年来,青城山的宫观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但仍然保存得很完整,其中最大的是天师洞,也就是张道陵天师传道所在地古常道观,此外还有上清宫、建福宫、祖师殿、圆明宫、玉清宫等多处宫观,

[长生宫] 在青城山新山门右侧有一座四星级宾馆——鹤翔山庄,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宾馆,而是蜀、晋时道教著名首领范长生隐居修真故址——长生宫,范长生精通天文术数,博学多艺,居青城山,是当时蜀地天师道首领,曾帮助李特李雄筹集军粮物资建立成汉政权,李雄曾想拜其为国君,不就。拜为宰相、尊称为范贤,在都江堰建范贤馆,青城山长生宫是他的修道之处,史传他修道长寿,活了130多岁,后主刘禅改其为长生观,旧名碧落观。宫内有紫薇树一棵,远望蓊蓊郁郁,相传为唐明皇为纪念杨贵妃亲手种植;有巨楠数十株,高数十米,围约三十尺,要数人才能合围,传说为范长生亲手所植。陆游的《长生观观月》中写道;”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弭节长生宫。”正如古诗中所说的那样”万木阴阳夏气凉”,因其环境十分幽雅清净,也是青城山避暑胜地。近年来林木逐渐恢复,早先的白鹭又成群飞来。故名“鹤翔山庄”。今天的鹤翔山庄因此还创造了一道道教养生素食,取名“长生宴”。在海内外屡次获得大奖。

[山门·建福宫] 建福宫,再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皇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这可能就是武侠小说里面所讲的“轻功”吧,宁封帮助皇帝学会“龙蹻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皇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丈人”再古时一是对老人的尊称,如老丈。二则是一种官衔,五岳丈人时统管三山五岳的最高统帅。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虽然青城山的地位有多高。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青城山山门虽然不是雄伟壮观,但它体现道教的玲珑、仙气,采用道教典型的重檐式,重檐代表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因为在道教中有道教好神仙,仙人好楼居的说法,所以道教建筑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并雕塑有各种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以示喜好神仙,而所塑的虫鸟兽则体现道教喜好自然的思想。青城山山门上有我国已故上将张爱萍手书的“青城山幽子规啼”,子规也就是杜鹃鸟,传说是很久以前的蜀王望帝杜宇变的,他为了提醒后代的帝王要爱惜人民,所以变成了鸟儿,不断地呼吁“民贵呀,民贵呀”,因为他不停地叫,就累得吐血了,所以,杜鹃乌的嘴巴就变成是红色的了。

[雨亭·天然阁] 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有依半岩而成的吊脚楼——步虚廓,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形成亭本身是景、坐在亭子里赏外面是一道道的风景。而且这些亭子,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这个雨亭的对联是于右任先生所书的,“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副对联看似平淡,实际寓意很深,说出了“青城天下幽”的“幽”意,也道出了青城山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天然阁,它就是青城山的道长们以枯树作为柱子,留皮带节;以树皮盖顶,以树根为坐凳,用枯枝和古藤作为装饰,不用雕工胜似雕工,一切取其自然。大家留意一下,这座凉亭上下一共三层,实际上这里面大有深意,道教很注重“三;这个数字,如等一下我们要看到的“三清”、“三天”、“三元”、“三皇”等,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这其实与道教的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密切的关系。“道”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是“一”,其中有“阴阳”,所以是“二”,阴阳二气互相融合生成万物,所以是“三”。道教用“三”表示万物的生成,所以有“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光”等等很多说法。所以,这个凉亭从用料到设计,都蕴涵了多方面的道教精神。以后大家会看到三角的、圆形的、方形的、八角的等各种形状的亭子,三角的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圆形的象征着天是圆的,方形的象征着地是方的,八角的象征着八卦,这些建筑里面都体现着道教的理论,刚才我们介绍过,青城山是道教的圣地,道教文化已经成为青城之魂,渗透到青城山一草一木之中,道教主张清净无为,回归自然,所以,·这些亭子也成为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艺术的代表。

[椿仙行道] 伴随着青城山曲折的石梯和鸟儿的欢畅,两边高大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多数是杉木,还有楠木、柏木和柳树,这些林木不仅增加了青城之“幽深”,也给青城山带来了勃勃生机。古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说:“我们出家人;若依赖外人出条林荫道中,不得不感谢这些树木的栽种人——那就是以前的常道观主持彭椿仙道长。

[上清官·老君阁] 上清官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为1180米。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当然它也有“白草”代表当时的国民党将领,圣人指蒋介石之意。因为这首楹联是于老专程为蒋介石先生到青城山来所题写的,当时于右任先生及部分国民党领导人正好在青城山。

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卦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干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干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上清宫的山门前,可以看见这个很大的照壁,照壁又叫照墙或影壁,单独耸立大门口或正厅的前面,也有结合围墙,形成院落的,照壁的功能都是有屏障和遮蔽的作用,也有塑造空间曲折的效果。照壁可以两向施用,对外辟邪和对内祈福。所以,大家看这个照壁,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道”字,背面写的是“大道无为”四个字。道教崇奉的是“道”,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问题十分的不好回答,2520xx年前,老子看见周朝日益衰落,天下就要大乱,他只好出世的时候,当时有个关令叫尹喜,就向老子请教了这个问题,老子就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来回答他,开头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2520xx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道”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道就是生活,一种善良的、健康的生活就是道吧。多关注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之外的东西,这样,就是它背后所说的“大道无为”了。大道无为实际上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事态度和基本法则,道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而产生宇宙万物,包括人的生命过程来看应是自然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做事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为者终必失败,无为即遵循顺从法则。

站在了上清宫的门口,看一下“上清宫”三个字,真是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蒋介石1940年4月和7月,他曾两次来到青城山,蒋介石在当时青城山主持易心莹道长所托下,手书了“上清宫”三个大字。另外,在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而另一幅“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冯玉祥将军的手笔,都是 ·《道德经》中的原句,上德是指那些道行很高的人,他们顺应道的要求而做事,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从产生到发展宇宙万物的过程来看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可以说清楚的,它应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人们只能去效法遵从,大成若缺和大巧若拙一样,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积累而不是外在的浮华,“天得一以清”与“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都是在论述道的伟大作用,没有东西可以脱离了道而生存的,这里的“一”也就是指的是道的意思。在上清宫大门的左侧,有“瑶池阙”,在上清官大门的右侧,有“玄圃门”。进宫后的左右两边象许多道观一样是左青龙和右白虎两殴,青龙,白虎是道教的两大护法天神,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竺豆象学说和动物崇拜演变而来,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苎(即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空区域)中的所有星座分为28星宿,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一方位各七个星宿,东边的七个星苎排似龙,而东方属木,色青故称青龙,西方属金色白称白虎,南方七星宿形似雀,方位属火,色赤古语亦称朱,取朱雀,北方千星宿形如龟蛇,龟蛇古称“武”,方位属水、色黑古称“玄”,取玄武,它们共同构成四方天界的神,也代表着中国古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这里还有两眼神秘的井,这两口井一方一圆、一浑一清、一深一浅,并列在一起,就象一对恩爱的夫妻朝夕相守,因此,就口旷鸳鸯井”,这“鸳鸯井”三今大字,就是张大千先生的手笔,大千先生与青城山的缘分非同一般。鸳鸯井下边的泉源是相通的,但水面却一高一低,很是神奇。

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世纪;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世纪;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世纪,张道陵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老君阁] 92年动工,94年落成,95年开光,它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的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二

九连城简介→概况→睡观音景观→广场(附罗哲文题石)→过街城楼→9号空心敌楼(附马道·垛口墙·女墙)→8号铺房敌楼→马面→7号空心敌楼→6号墙台→5号铺房敌楼→4号墙台→山险墙→山顶敌楼(附界碑·于赤岛·虎山码头·烽火台)→2号墙台、附栈道口)→邦山台(附长城历史博物馆·护城河遗址·子母岩)→千米栈道(附老虎洞·虎口·悬梯·铁索桥·水帘洞)→一步跨→虎踞龙盘主题雕塑

【九连城简介】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经过的是九连城镇,在我给您介绍它之前我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九连城畔草芊绵,鸭绿津头生暮烟。对岸鸟鸣分异域,隔江人语戴同天。皇仁本自无私覆,海国从来奉朔虔。分付边人慎封守,莫教樵牧扰东田。”这是明朝嘉靖年间,辽东巡抚王之诰巡查边地来到虎山长城。他触景生情,书写七律诗一首:这首诗气势平稳,抒写了虎山一带辽东边地和平宁静的气氛。诗里面所提到的九连城就是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九连城始建于金代,元朝时是婆娑府巡检司治所。明朝始称九联城,后改称九连城,并增建镇江城。九连城位于美丽江城丹东市东北二十五里的鸭绿江畔,因为当地有相连的九座古代城址,所以从明代开始,就叫它为“九连城”了。九连城的历史很久,与它隔叆河相望中江岛上叆河上尖村汉“西安平县”故城,不到五里,这里很早就被开发起来了。到了金代,九连城有了行政建置,成为婆娑府路的治所;元代,是婆娑府路巡检司的驻地;明代,于此地增筑镇江城,并将长奠堡游击移来这里,是辽东东南部边境上的军事要地,也是明、清两代中国与朝鲜通商的要道,同时,还是两国使节往来的必经之地。

九连城古城址,在九连城村北与村西,大小九城相连,东面有叆河与鸭绿江,后面有镇东山,形势十分险要。清代光绪年间,陈本植曾对古城址进行过调查,描绘九连城的情状:“细辨围壕界址,其势乃长短方圆相环,共计营围有九,与贡道旁之土城三面分峙”。现在城址尚存四处、了望台五处。一座在九连城村西,城址近方形,有东西两门,南墙长二百二十五米,夯土墙存高约四米。在城内出土辽、金、元时期的各类瓷片、琉璃珠、残碎砖瓦和大石臼与宋“崇宁重宝”钱等,说明此城是经历了辽、金、元三个时期的古城址。

自元代以来,九连城和朝鲜进行通商贸易往来,成为“互市”之所。清代贸易在中江岛上进行。岛上的马市台,也称“中江台”,即今马市台村。当时贸易是在每年春二月和秋八月十五以后,双方都到马市台进行物资交流。清代博明在《凤城琐录》中记载了贸易情况:每年“春秋仲月望后,朝鲜役以牛货济,陈于江干,驻防兵于台役夫以布七千五百十四段,易牛二百、盐二百九十九包、海菜万五千八百斤、海参二千二百斤、大小纸十万八千张、绵麻布四百九十九段、铁犁二百具。以京畿、平壤、黄海三道商各一人承办,义州知州率员役领之”。清末,又将“互市”地点迁往九连城。明朝时期,日本倭寇屡次侵犯朝鲜,也不断侵扰中国,明政府给以坚决回击,同时为了援助朝鲜抗击倭寇,明朝将士多次渡过鸭绿江,协助高丽,击退倭寇的侵犯。1894年10月26日,日军入侵中国九连城和安东。这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的第一次战役。10月20日,日军攻陷朝鲜义州。24日,渡鸭绿江。25日,进犯九连城东北之虎山。清军前路总兵马金叙率部与敌鏖战,无援而败;26日后路总兵聂士成继起抗击,亦败。26日,日军入侵中朝交通要道九连城,陷安东等城,进逼辽阳。当时,主将宋庆总统70余营清军驻防东北,但诸将不服节制,散漫无纪,战斗力差,又未作周密布置,故遭失利。关于九连城的历史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前面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虎山景区。

【概 况】

各位游客,这里是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虎山景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北12.5公里,地处中朝界河鸭绿江畔。景区内的虎山长城,是我国著名的明代万里长城的最东端,它横跨祖国的千山万水,西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相连。

大家知道,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设施,它那悠久的历史,艰巨的工程,雄伟的气势,不但在我国历代古建筑中少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除了长城,虎山景区还有睡观音、中朝边境一步跨、古栈道、铁索桥、老虎洞等景点和即将开发的高句丽千年古井、辽代千年古庙等古建筑遗址。虎山景区现有两条游览路线,一条是虎山长城城上游览线,一条是绕山千米栈道游览线。

【睡观音】

各位游客,在进入景区之前我们遥望虎山,那掩映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敌楼已依稀可见。从这里纵览虎山,整个山形很像一个仰卧的观音,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发、头部、胸部、衣裙,栩栩如生。当地人都叫她睡观音,提起睡观音还有一段的传说。相传,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寿诞。每年这个时候王母娘娘都要举行蟠桃盛会,来宴请给她祝寿的众仙,观世音菩萨每年也都给王母祝寿。这一年观音菩萨骑着犼(“犼”因同“吼”,观音菩萨的坐骑,形似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会飞,食龙脑,极其凶猛。)去给王母娘娘祝寿。观音祝寿归来的途中经过叆河见此处丰泽水美,于是便在叆河里洗去一路风尘,她的坐骑犼也随着观音在水中嬉戏。观音沐浴之后顿生疲倦便在河边睡着了,犼也伏在观音脚下沉沉睡去。不知过了多久,观音算到如来到了普陀山便突然惊醒,急忙唤醒脚下的犼骑犼而去。观音为了下次能再来到这美丽的地方便在刚才睡觉的地方留下化身变山为记。所以,很多后人都认为此山与普陀山山形相似,甚至有人认为比普陀山更像观音睡相。所不同的是在观音脚下多了一只相马一样的兽,故此后人就将此山叫马耳山。(虎山旧称)。

虎山是突起于鸭绿江与爱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山,在明代称马耳山,清代称虎耳山,到了近代才称为虎山。虎山整个山体形如蹲虎,而两座形状相似、海拔相近的主峰恰似虎头上的双耳,所以又称“虎耳双峰”,曾列为安东八景之一。虎山因山势陡峭阻断东西交通,南控鸭绿江水路,所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长城的建筑规模是秦皇、汉武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其防御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历史上,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九个军镇,也称九边。每个军镇设总兵,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的兵马。正如《明史》记载的那样:“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九边中的第一个军镇就是辽东镇。辽东镇管辖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长城沿线的防御,而虎山长城的位置正处于辽东镇管辖的这段长城的东端。

明辽东镇境内的长城也称“辽东边墙”,是为防御北方蒙古残元势力兀良哈部和女真人各部侵扰,保护东北边地的安全而修筑的。虎山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督建的。虎山长城的军事设施,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这些设施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却长时间湮没无闻,它的具体定位,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建国后,各级文物工作者一直在寻找这个“东起鸭绿”的长城东端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丹东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虎山南北有连绵不断的长城墙体和墙基,初步提出“万里长城绵延丹东”的论点。为进一步确认明长城东端起点的具体位置,给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组建了由辽宁省和丹东市文物考古专家组成的省、市联合长城考察组开展工作。考察组考察了几十处有关地点,行程20__多公里,终于澄清了种.种错误说法,确定了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准确地理位置。同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丹东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文物专家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虎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确认了虎山长城的走向及相关建筑的形象、结构、用料等特征,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同年12月,丹东市政府召开了“明长城东端起点论证会”。应邀到会的国家、省著名文物、考古、古建筑专家们经实地考察,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现有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鸭绿江畔的虎山地段,即东经124°30′,北纬40°13′。”并指出,“为了保护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这一重要遗迹,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开发丹东地区的风景名胜资源、扩大丹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根据对万里长城‘全面保护、重点维修’的原则,重点修复这一段长城是完全必要的。”1991年10月,已故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朱希元先生亲率设计人员自北京来虎山遗址草拟修复设计方案。1992年2月,丹东市政府再次邀请国家、省考古、古建筑、风景园林专家,召开“明长城东端起点修复设计论证会”,通过了“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随后,这一方案经辽宁省文化厅转呈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实施。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就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本着文物“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后的长城走势和各个敌楼、墙台、烽火台的位置都是与文物考古发现的原址相吻合的。基本上真实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姿。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00延长米,包括过街城楼、敌楼、战台、马面12座及烽火台一座。城墙高8米、底宽5米,城墙上马道宽4米,垛口宽0.5米。

明朝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也是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从秦长城到明长城,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长城的防御体系和修筑长城的材料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明辽东长城的修筑形式主要有夯土墙、劈山墙、山险墙、石墙、砖墙、砖石墙、木栅墙、边壕等多种。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长城墙体马道以下部分为自然石块砌筑,垛口墙及马道以青砖为主。虎山北麓按照考古发现恢复了山险墙。其中以砌石为主的长城墙体是虎山长城的显著特点,重新恢复的山险墙是体现虎山长城雄伟险峻特征的重要地段之一。

各位游客,由于虎山长城地处中朝边境,所以和游览别处的长城不同,登临虎山长城,我们不仅要领略长城文化,还可以饱览异国风光。“不到长城非好汉”!各位游客,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虎山长城之旅吧!

【广 场】(附罗哲文题石)

各位游客,这里是景区广场。从这里翘首虎山长城,它仿佛一条巨龙,时隐时现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上。虎山长城地处辽东边陲,四时景色分明。秋天,黄叶纷飞,衬托着边关的辽远;而每当冬天来临,大地一片洁白,长城突兀起伏于虎山之巅,让人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诗句,真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大家请看,这块巨大的岩石上刻有一首诗:“清清绿江水,巍巍虎山头。长城从此始,万里壮神州。”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于1990年题写的。

【过街城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过街城楼。它位于虎山的北坡,是虎山长城的标志性建筑。楼高23.6米,共五层,其中主体三层,箭楼二层。主体高9.6米,主体上女墙高0.8米,底层进深20.5米,用仿古青砖砌筑而成。箭楼部分为仿木结构,高14米,开间14米,进深11米,每层顶部都是青瓦挑檐。整个楼体以红色为主,给人以雄浑的历史韵味。过街楼是长城区域内一般城楼的统称因跨路而建故此称作过街楼。

【9号空心敌楼】(附马道·垛口墙·女墙)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过街城楼右侧的长城入口登上长城。

登上长城,我们就开始了历史之旅,文化之旅。现在我们顺着青砖铺就的马道,从北向南游览。

中国的长城把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烟墩联成一体,成为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但即使是同一个朝代的城墙,也是因地制宜进行修建,在建筑结构和形式上各具特点,而且各个朝代的长城防御设施的名称也有所差异。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虎山长城马道以上城墙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这是城墙顶部宽阔的马道,马道的宽度是4米。靠马道东面的墙也叫垛口墙,垛口的宽度0.5米。大家注意,垛口的边缘为什么都是45°角的“v”型呢?原来这样既缩小了垛口的宽度,又增大了视野范围和射击范围。大家看,每一个垛口中间的青砖上都有直径约6~8公分的圆孔,它平时用来插战旗,战时用来固定火炮。火炮是明代的一种远射程火器,与铳相似,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洞,叫做射眼,是用来射击敌人的。从以上的设计中不难看出,虎山长城在结构上是十分科学的。

靠马道西面的墙也叫女墙,女墙高约1米,墙上有通风孔。每隔3米有深约10公分的凹槽,也叫排水沟,还设有挡水墙,外面有一个长长的石槽伸出墙外,叫吐水嘴,以防积水渗漏进墙体。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9号空心敌楼。敌楼是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守城兵卒可住在里面,并可储存武器、弹药等。这种空心敌楼发明于明隆庆年间,此前的敌台都是实心的台子,既不能掩蔽兵卒,又不能贮存军火、兵器。明隆庆三年,即1569年,戚继光镇守蓟州,任地方总兵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过考察研究,戚继光提出修建一种新型敌楼,对长城沿线的敌台进行改造,提高了防御能力。这种新型敌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空心敌楼,这种形式的敌楼应该是隆庆年间从蓟镇传过来的。

9号空心敌楼高5.6米,分上下两层,底层开间8.7米,进深约10米,东西两面墙上共有五个拱形窗口。窗口宽0.5米?熏高0.6米?熏内部镶嵌有木制窗框。敌楼南北两侧的拱券旁也各有一个窗口,通过这些窗口可以观察到长城四周的敌情。在敌楼底层的中间,是通往敌楼上层的楼梯。为节省底层空间,所以楼梯修得较陡。大家通过时要扶好,注意安全。

现在我们来到了9号敌楼的顶层。顶层长10米,宽8.6米。地面四周设有凹槽,这些凹槽是用于排水的孔道。顶层的四面围墙都砌有垛口,可以了望、防御敌人的进攻。这里视野开阔,守城兵卒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在敌人距离城墙很远时就发现他们。

【8号铺房敌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继续沿着马道游览。大家请看,长城两侧的槐树和栗子树,已把长城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事实上,古代战时的长城,两侧是没有树木的,这是军事上的需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树木,属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植的果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8号铺房敌楼。这座敌楼共两层。底层内部开间净尺寸为7.7米,进深为10米。底层空间开阔,四面均有窗口,其中东西两侧各有四个窗口,南北拱门两侧各一个窗口。沿着南面的青砖台阶可以上到顶层。台阶很陡,上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安全。

大家看,敌楼顶层上筑有一座铺房,铺房开间为7.5米,进深约4米,戍守长城的兵卒巡逻时可以在这里临时遮风避雨。

【马 面】

各位游客,这是长城外墙向外挑出的一部分,挑出部分长8.5米,宽5米,正面有四个垛口,侧面各有两个垛口,形成一个突出于墙外的台子。在长城城墙上,这种单面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马面。马面在作战时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当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守城兵卒可以从侧面射击,使登城敌人受到城上和左、右三方面攻击。马面平时也是守城兵卒巡逻放哨的地方。这种防御工事为什么叫“马面”?一是因为挑出的这部分城墙狭长,从侧面看好像突出的马脸;二是因为符合仿生学原理,即马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视野范围较大。

【7号空心敌楼】

各位游客,这是一座内外两侧各有四个窗口的空心敌楼。它分为上下两层,其形式和功能与我们前面看到的9号空心敌楼相近。

长城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要认识中国历史,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长城,作为古代工程的奇迹,其伟大不仅在于它浩繁的工程、严密而科学的防御体系,还在于它本身的建筑艺术。虎山长城当年应该和其他地段的长城一样,在墙顶与垛口的交接之处往往砌成菱角花牙形的边饰;在射孔、通风孔处做成壶门雕饰;在敌楼拱券上留下明代雕刻家们的砖雕艺术等等。但是,限于严谨的有权威性的资料尚未整理出来,因此还没有完全复原虎山长城的建筑艺术。游客朋友们如果有好的主意,欢迎你在这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6号墙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6号墙台。

6号墙台南北两面设有供人马出入的拱形券门?熏它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在城墙两侧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这种突出城墙墙外的墙台,在作战功能上和马面相似,起到很重要的防御作用。假如没有突出的墙台,在敌人逼近城下登城的时候,城上守兵就不便瞄准,也不便射击。有了突出的墙台,若遇敌人登城,就可从侧面射击,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两侧的射击。这种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

【5号铺房敌楼】

在登上5号铺房敌楼之前,大家看一下长城马道上的障墙建筑。这段墙体陡峭,是虎山长城的险隘。障墙与外墙呈垂直状态,是用青砖修造的,墙高1.2米,宽1.7米,这样的墙共5道,并沿山势一道高过一道。这是防止敌人攻入长城后、进而攻上山顶敌台、占领制高点的重要防御措施。掩蔽在墙内的狙击手可以近距离射击攻上城来的敌人。

现在我们登上的是5号铺房敌楼。现在大家可以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过街城楼和前面走过的敌楼都已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了。这时候,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会顿觉心胸坦荡。

古往今来,长城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气势、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长城诗词、边塞诗词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更有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样气壮山河的豪迈诗篇。

当然,长城也给予了画家、摄影家、音乐家无穷的灵感。还有我们的国歌,那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应该说,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已经深深地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长城,作为历史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一个伟大民族的心灵深处!

【4号墙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4号墙台。这是一个长宽均8米的平台,墙上有垛口和射孔、通风孔等。这里曾是守城兵卒与攻入长城的敌军厮杀的战场,如今作为游人观光的平台,我们不但可以在这里凭吊历史,更可以在这里放眼长城内外。大家回头看看,我们一路攀登而来,山脚下的广场、过街城楼、散落的人家以及远处的丹集(丹东——集安)公路,都可以尽收眼底了。大家往左侧看,那就是鸭绿江上有名的“一步跨”。是中朝水路边界最窄的水道。一会儿到了那里,我再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山险墙】

各位游客,再往前走就是虎山长城建筑中特有的山险墙结构。

虎山长城山险墙利用陡峭的山岩,在临敌的一面修凿成陡壁代替城墙,再将顶部凿削平坦。考古调查发现,山险墙有的在岩石顶部修有脚登窝;有的打出圆孔,可插上木桩或系上绳子,供守城军士上下行走。修复后的山险墙用砖石在外侧垒砌垛口墙,在内侧垒砌女墙。

从远处看,长城好像从这里断开了,其实作为长城的一种特殊结构,山险墙也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长城总是依山就势而建,有些地方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所以这些地段借用山势,根本就不用再修筑高大的墙体。

【山顶敌楼】(附界碑·于赤岛·虎山码头·烽火台)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山顶敌楼。这里是虎山长城的制高点,海拔146.3米。山顶敌楼是一座空心敌楼。大家在这里可以多停留一会儿,一来可以稍事休息,二来可以尽情饱览虎山长城全景和鸭绿江两岸风光。

大家知道,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从这里溯鸭绿江上行16公里,在那里树立着中朝两国的界碑——中国一号碑。

南面江心的孤岛叫于赤岛,隶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的义州郡,面积5平方公里,3000多人口。鸭绿江是世界上惟一一条不以主航道为界的界河。它发源于长白山脉白头山南坡,流经中国的吉林、辽宁两省和朝鲜的两江道、慈江道、平安北道,在中国的东港市和朝鲜的龙岩浦附近注入黄海。干流全长795公里,其中流经丹东地区203公里。

各位游客,南面远处那个停泊游船的地方,是鸭绿江与爱河的交汇处,即爱河的入江口。那里是虎山浴场和虎山码头。从丹东市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乘游船逆水而上到达虎山码头需要两个小时,游人也可以从水路游览鸭绿江,一览两岸风光。

大家往西看,那是虎山西部低矮山峰,山峰顶上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也称墩台、烟墩、狼烟台等,其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送军情的建筑。台子上面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如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用以传送虎山长城的紧急军情。再往西去,在爱河的对岸有丹东最早的县城——汉代西安平县遗址,还有金、元故城九连城、明代镇江城古城址。

各位游客,站在虎山之巅,环顾四周,整个虎山景区已一览无余。静静的鸭绿江在我们的脚下,这是一条历史之江、文化之江、友谊之江。

请大家继续参观。

【2号墙台】(附栈道口)

各位游客。从山顶敌楼南去,是虎山长城最陡峭的一段。这里不便斜铺砖块,于是就砌成梯道,以便上下。有的地方的台阶几乎是垂直的,我们根本看不到前面的下一级台阶。请大家扶好走稳,注意安全。

大家看,这部分外墙没有垛口,而是同内墙一样,呈阶梯状向下延伸。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号墙台。请大家注意,墙台左侧的这个出口是栈道口,一会我们将从邦山台返回,从这里进入栈道。对了,年龄大或身体欠佳的游客如果不想走栈道,可以撑船摆渡,轻松地到达“一步跨”。

【邦山台】(附长城历史博物馆、护城河遗址、韩斌塑像、子母岩)

现在我们来到了邦山台,邦山台是文物工作者在虎山发掘的第一座敌台遗址,编号为1号台。这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第一座敌台。据史书记载,明代辽东镇所辖长城东端的第一座敌台称邦山台。文物考古专家经过考证,认定1号台址就是明代的邦山台。因此,修复后的1号台定名为邦山台。邦山台长26米,宽20米,高10米。修复后的邦山台,台顶架有两门火炮,四周插满彩旗,颇有战时威风。

据史书记载,邦山台并不是很大的敌台,当时可能驻兵7~8名。据辽宁省文物考古专家们推断,邦山台的大小应为方圆10米左右,不应建得过大。但是,为什么把台子建大了呢?原因是有一位著名的旅游专家曾发出这样的忠告:邦山台的位置是整个虎山景区游客的集散地,如果这个敌台规模过小,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由于更多考虑了旅游安全因素,丹东市在重新修复时最终采取了后者的意见。

各位游客,现在请随我进入邦山台内,这里是长城历史博物馆,陈列室分为上、下两层。展览引用历史叙述语言,综合博物馆陈列艺术手段,简练生动地再现了长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用图片、绘画、雕塑、灯光、音响等艺术手段,绘成了一幅史诗般的长城画卷。

关于馆内的具体陈列,将由馆内解说员为大家详细介绍。

走出博物馆,我们就来到了护城河遗址。护城河是一条人工挖成的河道,它东引鸭绿江水,向西流入爱河,是用来护卫虎山长城的第一道防线。

在虎山山脚下有一尊雕像,其展现出的是一位挥臂指挥的大将军。他就是当年镇守辽东的副总兵韩斌,虎山长城就是他督建的。

各位游客,虎山的海拔虽然很低,但这里也有大自然的杰作。大家往左看,那就是子母岩,多像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

【千米栈道】(附老虎洞·虎口·悬梯·铁索桥·水帘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墙台旁边的入口进入了千米栈道。栈道是从前用木柱、木板等修筑在悬崖绝壁上的通道。大家看,这就是老虎洞,这里有没有老虎住过,我们无从考证,但这个浑然天成的洞穴倒是让人毛骨悚然。再往前走是虎口。

现在我们进入了“虎口”,这话听起来吓人,但大家的确要注意安全。这段险路有20多米长,我们的头上是探出来的巨大而嶙峋的岩石,脚下几乎没有路,请大家扶好踩稳,侧身低头,以免擦伤。

大家注意,走出“虎口”,前面是一段下坡路,仍然险峻,请大家扶好慢行。刚才我们走过的虎口是虎山上形成的天然形成的夹扁石,因此处的位置正好位于虎头的中下部所以被称作虎口。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虎是百兽之王,能在虎口内外走一趟的人都是是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的人。所以当地人有 “虎口走一走,富贵长寿到永久”的说法。

各位游客,前面这座悬梯几乎是垂直的,大家攀登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走得太近。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索桥,它由五根粗大的钢索组成,有30多米长。大家看,山上有一凉亭,可供三五个游人休息。从这里俯瞰脚下的鸭绿江支流,对岸就是朝鲜国土,异国的田野和民居已近在眼前。

前面又是一段下山路,请大家扶好,注意安全。

顺着栈道往左一拐就是水帘洞了。走到这个巨大的山崖下面,顿有一种阴冷的感觉,你看头顶的石壁上湿漉漉的,正往下滴水呢,而瀑布自山顶泻下,把我们“关”在山崖下面,置身其中,是不是也有几分神话的色彩呢?走出水帘洞,顺悬梯而下,我们就来到了贴近江汊子水面的这一段栈桥,从这里回头再看水帘洞,就可以看到它的全貌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攀登一座悬梯,请大家侧身、扶好。

现在我们已经下山了。沿着这条甬道往前走,就是一步跨了。

各位游客,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右侧的这条江汊子,虽然只有十米八米宽,但仍然是不以中心线为界的中朝界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正行走在国境线的边缘。大家看,这有一块警示牌,请大家了解一下警示内容,自觉遵守边境边防的有关规定。

【一步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一步跨”,这是中朝水路边界距离最近的地方,只需一步便可跨出国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这里是“一步跨”。

“一步跨”的形成,是因为于赤岛在这里将鸭绿江分成两条支流,而作为国界的这一条支流较为细小,最窄处只有一步之遥。大家看,那里特意修了几个石墩,是为了便于游客观光体验。大家可以站到水中的石礅上,找找跨出国门的感觉,但可千万不能跨过去哟。

游客朋友们,虽然我们不能以境外为背景拍照,但我们可以以岸上这块“一步跨”巨石景观为景拍照留念,让你永远留住“国门一游”的美好感受。

各位游客,此时你再看虎山,便会发现眼前的山体宛如一幅展开的长卷,而旁边那一柱细高的巨石连同长在上面的树木像一枝大笔,仿佛要在这“长卷”上赋诗作画。

【虎踞龙盘主题雕塑】

游客朋友们,在离开景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下虎山景区的主题雕塑“虎踞龙盘”这座雕塑是20__年9月完成的。它主体高度是8.8米材质为红色花岗岩,底座高度是1.5米材质为红色花岗岩。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雕塑的底座部分。底座正面镶嵌着黑色的大理石,在大理石上写着“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这十个穹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罗哲文先生所题写的。罗哲文先生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长城的研究与恢复的工作当中,特别是近十几年罗老更是对虎山长城的修复的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正因为此,我们才能有幸重睹虎山长城这一“巨龙之首”的雄姿。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雕塑的主体部分,主体底部是汹涌的波涛它象征着鸭绿江和叆河。水的上面是山,在山的一侧是一只虎头这座山便是虎山。在山的右侧站着一个留着长发的东方巨人他代表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东方巨人右手托起一条巨龙,龙头在巨人掌中龙尾幻化为长城坐落于虎山之上。巨人左手扶着初升的太阳寓意为这里是世界的东方是太阳最早生起的地方。整个雕塑所塑造出的水、山、人、龙、日等造型浑然一体,突出了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最东端起点这一重要地位,同时也显示出只有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修建出这样伟大的建筑工程。

请大家在此拍照留念。

各位游客,愉快的虎山长城之旅即将结束,相信这次富有韵味的长城游、边境游已经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欢迎你再次光临虎山景区!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虎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虎山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象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

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被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总被视为军事要塞,最先遭到攻击,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控制了战斗的主动权。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睿智的中国先人,身受卫国之命,责任、义务和自家性命,都不容他们不选择虎山为屏障。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监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

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峰火台。站在峰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城、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

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这里有长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个景点,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

虎山长城被发现后,政府开始对它展开保护和修复。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xx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

现在规划中的虎山绿水萦绕,山上长城起伏,环山湖游艇穿梭直通鸭绿江,绿树山花与湖水相映,风景如面。这里将建设民俗村、边贸市场、长城博物馆、美食街等。经国家批准正在修复的虎山长城已俊工730多延长米。不久沿江游览路将直通虎山景区,从市区到虎山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到达。未来的虎山将是集游览、娱乐、度假、科研于一体的深受游客睛睐的旅游区。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很高兴能陪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大家能在虎山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城的历史:历史上秦汉和明代曾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始修建长城。如今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虎山长城即属明代长城,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也称辽东边墙。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它三面环水。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顶峰高147米,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环视四周,朝鲜的房屋,田地,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有敌台三千多个;向北十余里还有六座墙台。丹东境内的这段长城是明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 一个重要景区。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这里还有一步跨,老虎口,清音洞等多处景区,现开发的就只有长城遗址和一步跨。

今天的 游览到此结束,希望这次虎山长城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很高兴能陪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大家能在虎山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城的历史:历史上秦汉和明代曾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始修建长城。如今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虎山长城即属明代长城,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也称辽东边墙。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它三面环水。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顶峰高147米,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环视四周,朝鲜的房屋,田地,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有敌台三千多个;向北十余里还有六座墙台。丹东境内的这段长城是明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 一个重要景区。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这里还有一步跨,老虎口,清音洞等多处景区,现开发的就只有长城遗址和一步跨。

今天的 游览到此结束,希望这次虎山长城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六

青城山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征是一个字——“幽”,才女的灵魂是一个字一一“道”。先说幽。

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它象清丽脱俗的仙女,写一下这个“幽”字,就是“山”里藏着“丝丝”,意思就是说,青城山里蕴藏着丝丝不断、连绵不绝的生命力呀。 ‘

多年来,青城山的平均气温一直都是15摄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湿润: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青城山风景区的林木总面积达2350公顷,可以说是植被繁茂,晶类众多,仅木本植物就达110余科、730余种,既有挺立在庙观旁的参天大树,又有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壮观秀丽的大面积人工林,其中的古树名木有银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树种之一,俗称白果树,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师洞银杏,传说是张天师手植的,高50多米,径围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四川省林业厅正式封为“天府树王”,它有很多白果笋密集下垂,极为壮观,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是中国道教诞生、发展的见证。另外,青城山还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树、珙桐等珍稀树种,青城山的花卉资源也非常丰富,青城幽兰驰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态、科研、旅游价值,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植被丰茂,林木有情,空气自然也就十分新鲜有灵气。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野生动物有197科50多种。禽鸟约200余种,鱼类品种有20余种,野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20多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还有青城玉鸦、红嘴相思鸟、杜鹃鸟、娃娃鱼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诗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陆游赞叹青城说“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更是直接说:“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嵋皆无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这就是常说的“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脉鹤鸣山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据说他“会三界万神于青城黄帝坛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将当时的四川及汉中的部分地区划分为二十四个教区,分别管理,所谓“治”,与乱相对,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内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青城山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青城山的东麓发现的芒城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建立了城郭,正是以此为中心,才繁衍、发展出了后来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到了秦代,青城山就已经成为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在当时,全国也只有18座山川享受这种国家祭祀的待遇。青城山的得名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座山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4就象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所以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以清城山为基地创立天师道,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一致,山名就没变。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崇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非常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从青城山这里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张陵来此结茅传道,开辟了东方神秘宗教——中华民族传统本土宗教“道教”的历史新篇章,因此青城山也就成为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20__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养生学等方面乃至政治和军事方面以及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和久远的影响。道教积淀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青城山是道教历史最为悠久,道教历史发展最为完整的道教名山;(从创教到发展至今)它历经了道教历史中最早的天师道正一派到后来的全真教这两个道教中最大的道教派别的角色转换;道教建筑也最有历史阶段性和代表性,这里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跨越了晋、隋、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而且这些建筑还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像天师洞就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圆天大师就曾居住在天师洞。道教漫长的历史铸就了青城山灿烂的道教文化,包括易经、青城气功、青城武术、洞经音乐、医药养生、膳食等,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庙宇等文化胜迹之外,青城山还保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墓藏,古摩岩题刻及道教印符等文化实物,这些实物都是道教留给全世界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包含道教文化的历史信息和众多谜团。整个青城山被称为一座活的道教博物馆。联合国著名遗产专家莫洛伊博士曾被青城山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所折服。他曾感慨到:“青城山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范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青城山正是以它”幽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丰厚的道教文化吸引着无数的中外名人来此游览观光,长驻短寓,著名的有唐明皇、杜甫、贾岛、杜光庭、苏轼、范成大、冯玉详、于右任、张大千等。而今天道教的养生、崇尚自然的思想更令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人群、让向往自由、向往回归自然的人们倍受崇尚,前往青城山探幽访古,前来探索东方神秘道教文化精髓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

1800多年来,青城山的宫观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但仍然保存得很完整,其中最大的是天师洞,也就是张道陵天师传道所在地古常道观,此外还有上清宫、建福宫、祖师殿、圆明宫、玉清宫等多处宫观,

[长生宫] 在青城山新山门右侧有一座四星级宾馆——鹤翔山庄,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宾馆,而是蜀、晋时道教著名首领范长生隐居修真故址——长生宫,范长生精通天文术数,博学多艺,居青城山,是当时蜀地天师道首领,曾帮助李特李雄筹集军粮物资建立成汉政权,李雄曾想拜其为国君,不就。拜为宰相、尊称为范贤,在都江堰建范贤馆,青城山长生宫是他的修道之处,史传他修道长寿,活了130多岁,后主刘禅改其为长生观,旧名碧落观。宫内有紫薇树一棵,远望蓊蓊郁郁,相传为唐明皇为纪念杨贵妃亲手种植;有巨楠数十株,高数十米,围约三十尺,要数人才能合围,传说为范长生亲手所植。陆游的《长生观观月》中写道;”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弭节长生宫。”正如古诗中所说的那样”万木阴阳夏气凉”,因其环境十分幽雅清净,也是青城山避暑胜地。近年来林木逐渐恢复,早先的白鹭又成群飞来。故名“鹤翔山庄”。今天的鹤翔山庄因此还创造了一道道教养生素食,取名“长生宴”。在海内外屡次获得大奖。

[山门·建福宫] 建福宫,再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皇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这可能就是武侠小说里面所讲的“轻功”吧,宁封帮助皇帝学会“龙蹻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皇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丈人”再古时一是对老人的尊称,如老丈。二则是一种官衔,五岳丈人时统管三山五岳的最高统帅。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虽然青城山的地位有多高。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青城山山门虽然不是雄伟壮观,但它体现道教的玲珑、仙气,采用道教典型的重檐式,重檐代表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因为在道教中有道教好神仙,仙人好楼居的说法,所以道教建筑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并雕塑有各种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以示喜好神仙,而所塑的虫鸟兽则体现道教喜好自然的思想。青城山山门上有我国已故上将张爱萍手书的“青城山幽子规啼”,子规也就是杜鹃鸟,传说是很久以前的蜀王望帝杜宇变的,他为了提醒后代的帝王要爱惜人民,所以变成了鸟儿,不断地呼吁“民贵呀,民贵呀”,因为他不停地叫,就累得吐血了,所以,杜鹃乌的嘴巴就变成是红色的了。

[雨亭·天然阁] 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有依半岩而成的吊脚楼——步虚廓,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形成亭本身是景、坐在亭子里赏外面是一道道的风景。而且这些亭子,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这个雨亭的对联是于右任先生所书的,“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副对联看似平淡,实际寓意很深,说出了“青城天下幽”的“幽”意,也道出了青城山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天然阁,它就是青城山的道长们以枯树作为柱子,留皮带节;以树皮盖顶,以树根为坐凳,用枯枝和古藤作为装饰,不用雕工胜似雕工,一切取其自然。大家留意一下,这座凉亭上下一共三层,实际上这里面大有深意,道教很注重“三;这个数字,如等一下我们要看到的“三清”、“三天”、“三元”、“三皇”等,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这其实与道教的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密切的关系。“道”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是“一”,其中有“阴阳”,所以是“二”,阴阳二气互相融合生成万物,所以是“三”。道教用“三”表示万物的生成,所以有“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光”等等很多说法。所以,这个凉亭从用料到设计,都蕴涵了多方面的道教精神。以后大家会看到三角的、圆形的、方形的、八角的等各种形状的亭子,三角的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圆形的象征着天是圆的,方形的象征着地是方的,八角的象征着八卦,这些建筑里面都体现着道教的理论,刚才我们介绍过,青城山是道教的圣地,道教文化已经成为青城之魂,渗透到青城山一草一木之中,道教主张清净无为,回归自然,所以,·这些亭子也成为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艺术的代表。

[椿仙行道] 伴随着青城山曲折的石梯和鸟儿的欢畅,两边高大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多数是杉木,还有楠木、柏木和柳树,这些林木不仅增加了青城之“幽深”,也给青城山带来了勃勃生机。古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说:“我们出家人;若依赖外人出条林荫道中,不得不感谢这些树木的栽种人——那就是以前的常道观主持彭椿仙道长。

[上清官·老君阁] 上清官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为1180米。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当然它也有“白草”代表当时的国民党将领,圣人指蒋介石之意。因为这首楹联是于老专程为蒋介石先生到青城山来所题写的,当时于右任先生及部分国民党领导人正好在青城山。

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卦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干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干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上清宫的山门前,可以看见这个很大的照壁,照壁又叫照墙或影壁,单独耸立大门口或正厅的前面,也有结合围墙,形成院落的,照壁的功能都是有屏障和遮蔽的作用,也有塑造空间曲折的效果。照壁可以两向施用,对外辟邪和对内祈福。所以,大家看这个照壁,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道”字,背面写的是“大道无为”四个字。道教崇奉的是“道”,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问题十分的不好回答,2500年前,老子看见周朝日益衰落,天下就要大乱,他只好出世的时候,当时有个关令叫尹喜,就向老子请教了这个问题,老子就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来回答他,开头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2500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道”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道就是生活,一种善良的、健康的生活就是道吧。多关注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之外的东西,这样,就是它背后所说的“大道无为”了。大道无为实际上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事态度和基本法则,道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而产生宇宙万物,包括人的生命过程来看应是自然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做事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为者终必失败,无为即遵循顺从法则。

站在了上清宫的门口,看一下“上清宫”三个字,真是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蒋介石1940年4月和7月,他曾两次来到青城山,蒋介石在当时青城山主持易心莹道长所托下,手书了“上清宫”三个大字。另外,在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而另一幅“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冯玉祥将军的手笔,都是 ·《道德经》中的原句,上德是指那些道行很高的人,他们顺应道的要求而做事,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从产生到发展宇宙万物的过程来看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可以说清楚的,它应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人们只能去效法遵从,大成若缺和大巧若拙一样,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积累而不是外在的浮华,“天得一以清”与“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都是在论述道的伟大作用,没有东西可以脱离了道而生存的,这里的“一”也就是指的是道的意思。在上清宫大门的左侧,有“瑶池阙”,在上清官大门的右侧,有“玄圃门”。进宫后的左右两边象许多道观一样是左青龙和右白虎两殴,青龙,白虎是道教的两大护法天神,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竺豆象学说和动物崇拜演变而来,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苎(即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空区域)中的所有星座分为28星宿,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一方位各七个星宿,东边的七个星苎排似龙,而东方属木,色青故称青龙,西方属金色白称白虎,南方七星宿形似雀,方位属火,色赤古语亦称朱,取朱雀,北方千星宿形如龟蛇,龟蛇古称“武”,方位属水、色黑古称“玄”,取玄武,它们共同构成四方天界的神,也代表着中国古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这里还有两眼神秘的井,这两口井一方一圆、一浑一清、一深一浅,并列在一起,就象一对恩爱的夫妻朝夕相守,因此,就口旷鸳鸯井”,这“鸳鸯井”三今大字,就是张大千先生的手笔,大千先生与青城山的缘分非同一般。鸳鸯井下边的泉源是相通的,但水面却一高一低,很是神奇。

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世纪;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世纪;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世纪,张道陵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老君阁] 92年动工,94年落成,95年开光,它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的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七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虎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虎山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象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

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被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总被视为军事要塞,最先遭到攻击,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控制了战斗的主动权。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睿智的中国先人,身受卫国之命,责任、义务和自家性命,都不容他们不选择虎山为屏障。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监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

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峰火台。站在峰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城、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

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这里有长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个景点,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

虎山长城被发现后,政府开始对它展开保护和修复。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xx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

现在规划中的虎山绿水萦绕,山上长城起伏,环山湖游艇穿梭直通鸭绿江,绿树山花与湖水相映,风景如面。这里将建设民俗村、边贸市场、长城博物馆、美食街等。经国家批准正在修复的虎山长城已俊工730多延长米。不久沿江游览路将直通虎山景区,从市区到虎山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到达。未来的虎山将是集游览、娱乐、度假、科研于一体的深受游客睛睐的旅游区。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八

九连城简介→概况→睡观音景观→广场(附罗哲文题石)→过街城楼→9号空心敌楼(附马道·垛口墙·女墙)→8号铺房敌楼→马面→7号空心敌楼→6号墙台→5号铺房敌楼→4号墙台→山险墙→山顶敌楼(附界碑·于赤岛·虎山码头·烽火台)→2号墙台、附栈道口)→邦山台(附长城历史博物馆·护城河遗址·子母岩)→千米栈道(附老虎洞·虎口·悬梯·铁索桥·水帘洞)→一步跨→虎踞龙盘主题雕塑

【九连城简介】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经过的是九连城镇,在我给您介绍它之前我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九连城畔草芊绵,鸭绿津头生暮烟。对岸鸟鸣分异域,隔江人语戴同天。皇仁本自无私覆,海国从来奉朔虔。分付边人慎封守,莫教樵牧扰东田。”这是明朝嘉靖年间,辽东巡抚王之诰巡查边地来到虎山长城。他触景生情,书写七律诗一首:这首诗气势平稳,抒写了虎山一带辽东边地和平宁静的气氛。诗里面所提到的九连城就是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九连城始建于金代,元朝时是婆娑府巡检司治所。明朝始称九联城,后改称九连城,并增建镇江城。九连城位于美丽江城丹东市东北二十五里的鸭绿江畔,因为当地有相连的九座古代城址,所以从明代开始,就叫它为“九连城”了。九连城的历史很久,与它隔叆河相望中江岛上叆河上尖村汉“西安平县”故城,不到五里,这里很早就被开发起来了。到了金代,九连城有了行政建置,成为婆娑府路的治所;元代,是婆娑府路巡检司的驻地;明代,于此地增筑镇江城,并将长奠堡游击移来这里,是辽东东南部边境上的军事要地,也是明、清两代中国与朝鲜通商的要道,同时,还是两国使节往来的必经之地。

九连城古城址,在九连城村北与村西,大小九城相连,东面有叆河与鸭绿江,后面有镇东山,形势十分险要。清代光绪年间,陈本植曾对古城址进行过调查,描绘九连城的情状:“细辨围壕界址,其势乃长短方圆相环,共计营围有九,与贡道旁之土城三面分峙”。现在城址尚存四处、了望台五处。一座在九连城村西,城址近方形,有东西两门,南墙长二百二十五米,夯土墙存高约四米。在城内出土辽、金、元时期的各类瓷片、琉璃珠、残碎砖瓦和大石臼与宋“崇宁重宝”钱等,说明此城是经历了辽、金、元三个时期的古城址。

自元代以来,九连城和朝鲜进行通商贸易往来,成为“互市”之所。清代贸易在中江岛上进行。岛上的马市台,也称“中江台”,即今马市台村。当时贸易是在每年春二月和秋八月十五以后,双方都到马市台进行物资交流。清代博明在《凤城琐录》中记载了贸易情况:每年“春秋仲月望后,朝鲜役以牛货济,陈于江干,驻防兵于台役夫以布七千五百十四段,易牛二百、盐二百九十九包、海菜万五千八百斤、海参二千二百斤、大小纸十万八千张、绵麻布四百九十九段、铁犁二百具。以京畿、平壤、黄海三道商各一人承办,义州知州率员役领之”。清末,又将“互市”地点迁往九连城。明朝时期,日本倭寇屡次侵犯朝鲜,也不断侵扰中国,明政府给以坚决回击,同时为了援助朝鲜抗击倭寇,明朝将士多次渡过鸭绿江,协助高丽,击退倭寇的侵犯。1894年10月26日,日军入侵中国九连城和安东。这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的第一次战役。10月20日,日军攻陷朝鲜义州。24日,渡鸭绿江。25日,进犯九连城东北之虎山。清军前路总兵马金叙率部与敌鏖战,无援而败;26日后路总兵聂士成继起抗击,亦败。26日,日军入侵中朝交通要道九连城,陷安东等城,进逼辽阳。当时,主将宋庆总统70余营清军驻防东北,但诸将不服节制,散漫无纪,战斗力差,又未作周密布置,故遭失利。关于九连城的历史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前面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虎山景区。

【概 况】

各位游客,这里是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虎山景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北12.5公里,地处中朝界河鸭绿江畔。景区内的虎山长城,是我国著名的明代万里长城的最东端,它横跨祖国的千山万水,西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相连。

大家知道,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设施,它那悠久的历史,艰巨的工程,雄伟的气势,不但在我国历代古建筑中少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除了长城,虎山景区还有睡观音、中朝边境一步跨、古栈道、铁索桥、老虎洞等景点和即将开发的高句丽千年古井、辽代千年古庙等古建筑遗址。虎山景区现有两条游览路线,一条是虎山长城城上游览线,一条是绕山千米栈道游览线。

【睡观音】

各位游客,在进入景区之前我们遥望虎山,那掩映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敌楼已依稀可见。从这里纵览虎山,整个山形很像一个仰卧的观音,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发、头部、胸部、衣裙,栩栩如生。当地人都叫她睡观音,提起睡观音还有一段的传说。相传,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寿诞。每年这个时候王母娘娘都要举行蟠桃盛会,来宴请给她祝寿的众仙,观世音菩萨每年也都给王母祝寿。这一年观音菩萨骑着犼(“犼”因同“吼”,观音菩萨的坐骑,形似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会飞,食龙脑,极其凶猛。)去给王母娘娘祝寿。观音祝寿归来的途中经过叆河见此处丰泽水美,于是便在叆河里洗去一路风尘,她的坐骑犼也随着观音在水中嬉戏。观音沐浴之后顿生疲倦便在河边睡着了,犼也伏在观音脚下沉沉睡去。不知过了多久,观音算到如来到了普陀山便突然惊醒,急忙唤醒脚下的犼骑犼而去。观音为了下次能再来到这美丽的地方便在刚才睡觉的地方留下化身变山为记。所以,很多后人都认为此山与普陀山山形相似,甚至有人认为比普陀山更像观音睡相。所不同的是在观音脚下多了一只相马一样的兽,故此后人就将此山叫马耳山。(虎山旧称)。

虎山是突起于鸭绿江与爱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山,在明代称马耳山,清代称虎耳山,到了近代才称为虎山。虎山整个山体形如蹲虎,而两座形状相似、海拔相近的主峰恰似虎头上的双耳,所以又称“虎耳双峰”,曾列为安东八景之一。虎山因山势陡峭阻断东西交通,南控鸭绿江水路,所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长城的建筑规模是秦皇、汉武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其防御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历史上,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九个军镇,也称九边。每个军镇设总兵,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的兵马。正如《明史》记载的那样:“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九边中的第一个军镇就是辽东镇。辽东镇管辖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长城沿线的防御,而虎山长城的位置正处于辽东镇管辖的这段长城的东端。

明辽东镇境内的长城也称“辽东边墙”,是为防御北方蒙古残元势力兀良哈部和女真人各部侵扰,保护东北边地的安全而修筑的。虎山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督建的。虎山长城的军事设施,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这些设施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却长时间湮没无闻,它的具体定位,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建国后,各级文物工作者一直在寻找这个“东起鸭绿”的长城东端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丹东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虎山南北有连绵不断的长城墙体和墙基,初步提出“万里长城绵延丹东”的论点。为进一步确认明长城东端起点的具体位置,给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组建了由辽宁省和丹东市文物考古专家组成的省、市联合长城考察组开展工作。考察组考察了几十处有关地点,行程20xx多公里,终于澄清了种种错误说法,确定了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准确地理位置。同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丹东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文物专家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虎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确认了虎山长城的走向及相关建筑的形象、结构、用料等特征,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同年12月,丹东市政府召开了“明长城东端起点论证会”。应邀到会的国家、省著名文物、考古、古建筑专家们经实地考察,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现有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鸭绿江畔的虎山地段,即东经124°30′,北纬40°13′。”并指出,“为了保护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这一重要遗迹,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开发丹东地区的风景名胜资源、扩大丹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根据对万里长城‘全面保护、重点维修’的原则,重点修复这一段长城是完全必要的。”1991年10月,已故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朱希元先生亲率设计人员自北京来虎山遗址草拟修复设计方案。1992年2月,丹东市政府再次邀请国家、省考古、古建筑、风景园林专家,召开“明长城东端起点修复设计论证会”,通过了“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随后,这一方案经辽宁省文化厅转呈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实施。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就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本着文物“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后的长城走势和各个敌楼、墙台、烽火台的位置都是与文物考古发现的原址相吻合的。基本上真实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姿。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00延长米,包括过街城楼、敌楼、战台、马面12座及烽火台一座。城墙高8米、底宽5米,城墙上马道宽4米,垛口宽0.5米。

明朝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也是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从秦长城到明长城,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长城的防御体系和修筑长城的材料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明辽东长城的修筑形式主要有夯土墙、劈山墙、山险墙、石墙、砖墙、砖石墙、木栅墙、边壕等多种。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长城墙体马道以下部分为自然石块砌筑,垛口墙及马道以青砖为主。虎山北麓按照考古发现恢复了山险墙。其中以砌石为主的长城墙体是虎山长城的显著特点,重新恢复的山险墙是体现虎山长城雄伟险峻特征的重要地段之一。

各位游客,由于虎山长城地处中朝边境,所以和游览别处的长城不同,登临虎山长城,我们不仅要领略长城文化,还可以饱览异国风光。“不到长城非好汉”!各位游客,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虎山长城之旅吧!

【广 场】(附罗哲文题石)

各位游客,这里是景区广场。从这里翘首虎山长城,它仿佛一条巨龙,时隐时现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上。虎山长城地处辽东边陲,四时景色分明。秋天,黄叶纷飞,衬托着边关的辽远;而每当冬天来临,大地一片洁白,长城突兀起伏于虎山之巅,让人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诗句,真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大家请看,这块巨大的岩石上刻有一首诗:“清清绿江水,巍巍虎山头。长城从此始,万里壮神州。”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于1990年题写的。

【过街城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过街城楼。它位于虎山的北坡,是虎山长城的标志性建筑。楼高23.6米,共五层,其中主体三层,箭楼二层。主体高9.6米,主体上女墙高0.8米,底层进深20.5米,用仿古青砖砌筑而成。箭楼部分为仿木结构,高14米,开间14米,进深11米,每层顶部都是青瓦挑檐。整个楼体以红色为主,给人以雄浑的历史韵味。过街楼是长城区域内一般城楼的统称因跨路而建故此称作过街楼。

【9号空心敌楼】(附马道·垛口墙·女墙)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过街城楼右侧的长城入口登上长城。

登上长城,我们就开始了历史之旅,文化之旅。现在我们顺着青砖铺就的马道,从北向南游览。

中国的长城把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烟墩联成一体,成为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但即使是同一个朝代的城墙,也是因地制宜进行修建,在建筑结构和形式上各具特点,而且各个朝代的长城防御设施的名称也有所差异。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虎山长城马道以上城墙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这是城墙顶部宽阔的马道,马道的宽度是4米。靠马道东面的墙也叫垛口墙,垛口的宽度0.5米。大家注意,垛口的边缘为什么都是45°角的“v”型呢?原来这样既缩小了垛口的宽度,又增大了视野范围和射击范围。大家看,每一个垛口中间的青砖上都有直径约6~8公分的圆孔,它平时用来插战旗,战时用来固定火炮。火炮是明代的一种远射程火器,与铳相似,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洞,叫做射眼,是用来射击敌人的。从以上的设计中不难看出,虎山长城在结构上是十分科学的。

靠马道西面的墙也叫女墙,女墙高约1米,墙上有通风孔。每隔3米有深约10公分的凹槽,也叫排水沟,还设有挡水墙,外面有一个长长的石槽伸出墙外,叫吐水嘴,以防积水渗漏进墙体。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9号空心敌楼。敌楼是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守城兵卒可住在里面,并可储存武器、弹药等。这种空心敌楼发明于明隆庆年间,此前的敌台都是实心的台子,既不能掩蔽兵卒,又不能贮存军火、兵器。明隆庆三年,即1569年,戚继光镇守蓟州,任地方总兵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过考察研究,戚继光提出修建一种新型敌楼,对长城沿线的敌台进行改造,提高了防御能力。这种新型敌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空心敌楼,这种形式的敌楼应该是隆庆年间从蓟镇传过来的。

9号空心敌楼高5.6米,分上下两层,底层开间8.7米,进深约10米,东西两面墙上共有五个拱形窗口。窗口宽0.5米?熏高0.6米?熏内部镶嵌有木制窗框。敌楼南北两侧的拱券旁也各有一个窗口,通过这些窗口可以观察到长城四周的敌情。在敌楼底层的中间,是通往敌楼上层的楼梯。为节省底层空间,所以楼梯修得较陡。大家通过时要扶好,注意安全。

现在我们来到了9号敌楼的顶层。顶层长10米,宽8.6米。地面四周设有凹槽,这些凹槽是用于排水的孔道。顶层的四面围墙都砌有垛口,可以了望、防御敌人的进攻。这里视野开阔,守城兵卒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在敌人距离城墙很远时就发现他们。

【8号铺房敌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继续沿着马道游览。大家请看,长城两侧的槐树和栗子树,已把长城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事实上,古代战时的长城,两侧是没有树木的,这是军事上的需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树木,属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植的果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8号铺房敌楼。这座敌楼共两层。底层内部开间净尺寸为7.7米,进深为10米。底层空间开阔,四面均有窗口,其中东西两侧各有四个窗口,南北拱门两侧各一个窗口。沿着南面的青砖台阶可以上到顶层。台阶很陡,上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安全。

大家看,敌楼顶层上筑有一座铺房,铺房开间为7.5米,进深约4米,戍守长城的兵卒巡逻时可以在这里临时遮风避雨。

【马 面】

各位游客,这是长城外墙向外挑出的一部分,挑出部分长8.5米,宽5米,正面有四个垛口,侧面各有两个垛口,形成一个突出于墙外的台子。在长城城墙上,这种单面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马面。马面在作战时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当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守城兵卒可以从侧面射击,使登城敌人受到城上和左、右三方面攻击。马面平时也是守城兵卒巡逻放哨的地方。这种防御工事为什么叫“马面”?一是因为挑出的这部分城墙狭长,从侧面看好像突出的马脸;二是因为符合仿生学原理,即马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视野范围较大。

【7号空心敌楼】

各位游客,这是一座内外两侧各有四个窗口的空心敌楼。它分为上下两层,其形式和功能与我们前面看到的9号空心敌楼相近。

长城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要认识中国历史,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长城,作为古代工程的奇迹,其伟大不仅在于它浩繁的工程、严密而科学的防御体系,还在于它本身的建筑艺术。虎山长城当年应该和其他地段的长城一样,在墙顶与垛口的交接之处往往砌成菱角花牙形的边饰;在射孔、通风孔处做成壶门雕饰;在敌楼拱券上留下明代雕刻家们的砖雕艺术等等。但是,限于严谨的有权威性的资料尚未整理出来,因此还没有完全复原虎山长城的建筑艺术。游客朋友们如果有好的主意,欢迎你在这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6号墙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6号墙台。

6号墙台南北两面设有供人马出入的拱形券门?熏它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在城墙两侧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这种突出城墙墙外的墙台,在作战功能上和马面相似,起到很重要的防御作用。假如没有突出的墙台,在敌人逼近城下登城的时候,城上守兵就不便瞄准,也不便射击。有了突出的墙台,若遇敌人登城,就可从侧面射击,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两侧的射击。这种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

【5号铺房敌楼】

在登上5号铺房敌楼之前,大家看一下长城马道上的障墙建筑。这段墙体陡峭,是虎山长城的险隘。障墙与外墙呈垂直状态,是用青砖修造的,墙高1.2米,宽1.7米,这样的墙共5道,并沿山势一道高过一道。这是防止敌人攻入长城后、进而攻上山顶敌台、占领制高点的重要防御措施。掩蔽在墙内的狙击手可以近距离射击攻上城来的敌人。

现在我们登上的是5号铺房敌楼。现在大家可以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过街城楼和前面走过的敌楼都已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了。这时候,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会顿觉心胸坦荡。

古往今来,长城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气势、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长城诗词、边塞诗词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更有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样气壮山河的豪迈诗篇。

当然,长城也给予了画家、摄影家、音乐家无穷的灵感。还有我们的国歌,那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应该说,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已经深深地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长城,作为历史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一个伟大民族的心灵深处!

【4号墙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4号墙台。这是一个长宽均8米的平台,墙上有垛口和射孔、通风孔等。这里曾是守城兵卒与攻入长城的敌军厮杀的战场,如今作为游人观光的平台,我们不但可以在这里凭吊历史,更可以在这里放眼长城内外。大家回头看看,我们一路攀登而来,山脚下的广场、过街城楼、散落的人家以及远处的丹集(丹东——集安)公路,都可以尽收眼底了。大家往左侧看,那就是鸭绿江上有名的“一步跨”。是中朝水路边界最窄的水道。一会儿到了那里,我再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山险墙】

各位游客,再往前走就是虎山长城建筑中特有的山险墙结构。

虎山长城山险墙利用陡峭的山岩,在临敌的一面修凿成陡壁代替城墙,再将顶部凿削平坦。考古调查发现,山险墙有的在岩石顶部修有脚登窝;有的打出圆孔,可插上木桩或系上绳子,供守城军士上下行走。修复后的山险墙用砖石在外侧垒砌垛口墙,在内侧垒砌女墙。

从远处看,长城好像从这里断开了,其实作为长城的一种特殊结构,山险墙也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长城总是依山就势而建,有些地方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所以这些地段借用山势,根本就不用再修筑高大的墙体。

【山顶敌楼】(附界碑·于赤岛·虎山码头·烽火台)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山顶敌楼。这里是虎山长城的制高点,海拔146.3米。山顶敌楼是一座空心敌楼。大家在这里可以多停留一会儿,一来可以稍事休息,二来可以尽情饱览虎山长城全景和鸭绿江两岸风光。

大家知道,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从这里溯鸭绿江上行16公里,在那里树立着中朝两国的界碑——中国一号碑。

南面江心的孤岛叫于赤岛,隶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的义州郡,面积5平方公里,3000多人口。鸭绿江是世界上惟一一条不以主航道为界的界河。它发源于长白山脉白头山南坡,流经中国的吉林、辽宁两省和朝鲜的两江道、慈江道、平安北道,在中国的东港市和朝鲜的龙岩浦附近注入黄海。干流全长795公里,其中流经丹东地区203公里。

各位游客,南面远处那个停泊游船的地方,是鸭绿江与爱河的交汇处,即爱河的入江口。那里是虎山浴场和虎山码头。从丹东市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乘游船逆水而上到达虎山码头需要两个小时,游人也可以从水路游览鸭绿江,一览两岸风光。

大家往西看,那是虎山西部低矮山峰,山峰顶上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也称墩台、烟墩、狼烟台等,其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送军情的建筑。台子上面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如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用以传送虎山长城的紧急军情。再往西去,在爱河的对岸有丹东最早的县城——汉代西安平县遗址,还有金、元故城九连城、明代镇江城古城址。

各位游客,站在虎山之巅,环顾四周,整个虎山景区已一览无余。静静的鸭绿江在我们的脚下,这是一条历史之江、文化之江、友谊之江。

请大家继续参观。

【2号墙台】(附栈道口)

各位游客。从山顶敌楼南去,是虎山长城最陡峭的一段。这里不便斜铺砖块,于是就砌成梯道,以便上下。有的地方的台阶几乎是垂直的,我们根本看不到前面的下一级台阶。请大家扶好走稳,注意安全。

大家看,这部分外墙没有垛口,而是同内墙一样,呈阶梯状向下延伸。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号墙台。请大家注意,墙台左侧的这个出口是栈道口,一会我们将从邦山台返回,从这里进入栈道。对了,年龄大或身体欠佳的游客如果不想走栈道,可以撑船摆渡,轻松地到达“一步跨”。

【邦山台】(附长城历史博物馆、护城河遗址、韩斌塑像、子母岩)

现在我们来到了邦山台,邦山台是文物工作者在虎山发掘的第一座敌台遗址,编号为1号台。这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第一座敌台。据史书记载,明代辽东镇所辖长城东端的第一座敌台称邦山台。文物考古专家经过考证,认定1号台址就是明代的邦山台。因此,修复后的1号台定名为邦山台。邦山台长26米,宽20米,高10米。修复后的邦山台,台顶架有两门火炮,四周插满彩旗,颇有战时威风。

据史书记载,邦山台并不是很大的敌台,当时可能驻兵7~8名。据辽宁省文物考古专家们推断,邦山台的大小应为方圆10米左右,不应建得过大。但是,为什么把台子建大了呢?原因是有一位著名的旅游专家曾发出这样的忠告:邦山台的位置是整个虎山景区游客的集散地,如果这个敌台规模过小,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由于更多考虑了旅游安全因素,丹东市在重新修复时最终采取了后者的意见。

各位游客,现在请随我进入邦山台内,这里是长城历史博物馆,陈列室分为上、下两层。展览引用历史叙述语言,综合博物馆陈列艺术手段,简练生动地再现了长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用图片、绘画、雕塑、灯光、音响等艺术手段,绘成了一幅史诗般的长城画卷。

关于馆内的具体陈列,将由馆内解说员为大家详细介绍。

走出博物馆,我们就来到了护城河遗址。护城河是一条人工挖成的河道,它东引鸭绿江水,向西流入爱河,是用来护卫虎山长城的第一道防线。

在虎山山脚下有一尊雕像,其展现出的是一位挥臂指挥的大将军。他就是当年镇守辽东的副总兵韩斌,虎山长城就是他督建的。

各位游客,虎山的海拔虽然很低,但这里也有大自然的杰作。大家往左看,那就是子母岩,多像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

【千米栈道】(附老虎洞·虎口·悬梯·铁索桥·水帘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墙台旁边的入口进入了千米栈道。栈道是从前用木柱、木板等修筑在悬崖绝壁上的通道。大家看,这就是老虎洞,这里有没有老虎住过,我们无从考证,但这个浑然天成的洞穴倒是让人毛骨悚然。再往前走是虎口。

现在我们进入了“虎口”,这话听起来吓人,但大家的确要注意安全。这段险路有20多米长,我们的头上是探出来的巨大而嶙峋的岩石,脚下几乎没有路,请大家扶好踩稳,侧身低头,以免擦伤。

大家注意,走出“虎口”,前面是一段下坡路,仍然险峻,请大家扶好慢行。刚才我们走过的虎口是虎山上形成的天然形成的夹扁石,因此处的位置正好位于虎头的中下部所以被称作虎口。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虎是百兽之王,能在虎口内外走一趟的人都是是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的人。所以当地人有 “虎口走一走,富贵长寿到永久”的说法。

各位游客,前面这座悬梯几乎是垂直的,大家攀登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走得太近。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索桥,它由五根粗大的钢索组成,有30多米长。大家看,山上有一凉亭,可供三五个游人休息。从这里俯瞰脚下的鸭绿江支流,对岸就是朝鲜国土,异国的田野和民居已近在眼前。

前面又是一段下山路,请大家扶好,注意安全。

顺着栈道往左一拐就是水帘洞了。走到这个巨大的山崖下面,顿有一种阴冷的感觉,你看头顶的石壁上湿漉漉的,正往下滴水呢,而瀑布自山顶泻下,把我们“关”在山崖下面,置身其中,是不是也有几分神话的色彩呢?走出水帘洞,顺悬梯而下,我们就来到了贴近江汊子水面的这一段栈桥,从这里回头再看水帘洞,就可以看到它的全貌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攀登一座悬梯,请大家侧身、扶好。

现在我们已经下山了。沿着这条甬道往前走,就是一步跨了。

各位游客,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右侧的这条江汊子,虽然只有十米八米宽,但仍然是不以中心线为界的中朝界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正行走在国境线的边缘。大家看,这有一块警示牌,请大家了解一下警示内容,自觉遵守边境边防的有关规定。

【一步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一步跨”,这是中朝水路边界距离最近的地方,只需一步便可跨出国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这里是“一步跨”。

“一步跨”的形成,是因为于赤岛在这里将鸭绿江分成两条支流,而作为国界的这一条支流较为细小,最窄处只有一步之遥。大家看,那里特意修了几个石墩,是为了便于游客观光体验。大家可以站到水中的石礅上,找找跨出国门的感觉,但可千万不能跨过去哟。

游客朋友们,虽然我们不能以境外为背景拍照,但我们可以以岸上这块“一步跨”巨石景观为景拍照留念,让你永远留住“国门一游”的美好感受。

各位游客,此时你再看虎山,便会发现眼前的山体宛如一幅展开的长卷,而旁边那一柱细高的巨石连同长在上面的树木像一枝大笔,仿佛要在这“长卷”上赋诗作画。

【虎踞龙盘主题雕塑】

游客朋友们,在离开景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下虎山景区的主题雕塑“虎踞龙盘”这座雕塑是20xx年9月完成的。它主体高度是8.8米材质为红色花岗岩,底座高度是1.5米材质为红色花岗岩。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雕塑的底座部分。底座正面镶嵌着黑色的大理石,在大理石上写着“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这十个穹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罗哲文先生所题写的。罗哲文先生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长城的研究与恢复的工作当中,特别是近十几年罗老更是对虎山长城的修复的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正因为此,我们才能有幸重睹虎山长城这一“巨龙之首”的雄姿。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雕塑的主体部分,主体底部是汹涌的波涛它象征着鸭绿江和叆河。水的上面是山,在山的一侧是一只虎头这座山便是虎山。在山的右侧站着一个留着长发的东方巨人他代表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东方巨人右手托起一条巨龙,龙头在巨人掌中龙尾幻化为长城坐落于虎山之上。巨人左手扶着初升的太阳寓意为这里是世界的东方是太阳最早生起的地方。整个雕塑所塑造出的水、山、人、龙、日等造型浑然一体,突出了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最东端起点这一重要地位,同时也显示出只有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修建出这样伟大的建筑工程。

请大家在此拍照留念。

各位游客,愉快的虎山长城之旅即将结束,相信这次富有韵味的长城游、边境游已经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欢迎你再次光临虎山景区!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九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很高兴能陪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大家能在虎山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城的历史:历史上秦汉和明代曾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始修建长城。如今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虎山长城即属明代长城,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也称辽东边墙。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它三面环水。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顶峰高147米,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环视四周,朝鲜的房屋,田地,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有敌台三千多个;向北十余里还有六座墙台。丹东境内的这段长城是明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 一个重要景区。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这里还有一步跨,老虎口,清音洞等多处景区,现开发的就只有长城遗址和一步跨。

今天的 游览到此结束,希望这次虎山长城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河北长城导游词 导游北京长城导游词篇十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很高兴能陪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大家能在虎山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城的历史:历史上秦汉和明代曾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始修建长城。如今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虎山长城即属明代长城,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也称辽东边墙。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它三面环水。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顶峰高147米,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环视四周,朝鲜的房屋,田地,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有敌台三千多个;向北十余里还有六座墙台。丹东境内的这段长城是明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 一个重要景区。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这里还有一步跨,老虎口,清音洞等多处景区,现开发的就只有长城遗址和一步跨。

今天的 游览到此结束,希望这次虎山长城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福建武夷山导游词900字 福建武夷山导游词3分钟(1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最新有趣的灵魂短信 有趣的灵魂经典句子(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2023年三山岛导游词(九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福建客家土楼导游词(十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福州鼓山涌泉寺导游词(11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2023年鄂尔多斯博物馆导游词(七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最新陕西红色旅游导游词(九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单位春节前上班通知 春节上班通知(精选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单位

    2023年重庆山水都市磁器口导游词 重庆磁器口旅游文案(十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重庆山

    曲阜三孔的导游词(十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