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记叙文作文400 记叙文作文400字初一八篇(实用)

时间:2024-12-23 作者:储xy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平乐篇一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词。(板书:词)请看大屏幕上,乍一看,这首词的题目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生说)

后面这个是它的题目,一起读——村居。

再看大屏幕上,这首词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古时称词为长短句,词有规定的格律,所以作词我们一般称为“填词”,词起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了最高峰,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由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一起读——清平乐村居(生读)。

读了这首词的词牌名和题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二、疏通文本,感知画面:

生读上片。正音(wēng’ǎo)

“翁媪”是一什么意思?猜猜看!( “翁媪”的意思是一对老夫妻!)

生读下片,剥(bāo)正音。

2、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词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声音响亮。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读。)

师:很好,你已经把这首词读准确了,来,让我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

老师有个建议,你们看,这首词描绘的乡村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得轻柔一点,舒缓一点。(指名生读)很好。让我们再一起读!(学生齐读)

3、真好,我们同学在很短时间内就把这首词读正确了!我们五(6)班的同学会学习,进步快!那么,你觉得这首词中有哪些地方你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呢?(自由读,读后交流)

预设1:“相媚好”

师:猜一猜?(生说)

师:你们说得都对!“相媚好”所表现的就是这对老夫妻感情的浓厚与缠绵!

预设2:“无赖”

师:有知道的吗?

生:顽皮!

师:但是老师记得生活中“无赖”的意思是“赖皮”啊!在词中怎么是顽皮、天真呢?我不理解。谁能告诉我?先互相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

听了你们的解释,我明白了!我们五(6)班的同学真是语文学习的行家里手,都能够帮老师解释疑惑了!

预设3:“吴音”

师:“吴音”懂不懂?

生:吴的地方话!

师:对!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江西上饶,上饶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吴音”就是吴国的地方话。

预设4:“醉里”

师:用“醉”组词!

师:“醉里”的“醉”取哪种意思?可能是谁喝醉了酒?

生:老翁,老妪

师:还有可能呢?

生:作者!

师:对!不过,“醉”还有更深的意思,这要等我们把课文学好后才能体会到。(在“醉”的旁边打了个问号)

5、师:好,同学们,看来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词的意思了,来,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词,把你的理解读进去。

生齐读。

三、品评意象,生成画面:

1、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来,你把词读一读!(生读)读得再舒缓一点,轻柔一点,注意停顿与节奏,再来——(生读)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来——(请3~4名学生读)让我们一起来——(生齐读)。

看到画面了吗?你看到了什么?

到底是学习语文的行家,不仅会想象得好而且描述得好!多么宜人的景色啊!来,让我们再一次闭着眼睛吟诵第一、二两小句——(学生读)

谁来读三四两小句。

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动。(齐读三四两小句)

3、大儿锄豆图,二儿织笼图。

你来把他们劳动的情景读出来!生读。

4、小儿的卧剥图!

生说

这个小孩顽皮吗?那让我们一起读出顽皮——

生齐读最后两小句,指导把“最喜”、“卧剥”都读得很好。

四、体悟意蕴,定格画面:

请结合老师这里的句式,发挥你们的想象:

读着               ,我仿佛看到(听到)                 。 (生说)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词中的一个字,是哪个?(醉!)读!真应了那句话,“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画中,再齐读。

现在你觉得“醉”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是啊,究竟是谁陶醉了呢?为什么而陶醉呢?请同学们自己把这首词读一读。(交流)

这对老夫妇醉了、作者被眼前的村居生活陶醉了……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谁在陶醉? 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配乐)

真好!来,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词读一读,能背的背,把我们的对这和美乡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读出来!

生读。

五、拓展建构,丰孕画面。

这首词带给我们的享受是多么的美好啊!可是到现在我们还未揭开作者的面纱,他叫——(辛弃疾),看补充介绍。再读该词。

辛弃疾一生给我们留下了600多首词,以爱国词和田园词最为突出,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首——(田园词)。那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他的另一种风格——(爱国词)。看补充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对照注释自己读读,说说对这首词的理解,从另一角度认识辛弃疾。

六、作业

课外阅读辛弃疾的词

清平乐篇二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别。

21.词的上片是怎样写景的?(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1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这是远望的景观。(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这是近观的景象。(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这是身边的景致。(1分)上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雨后春景图。(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亦可) 解析:分析时要抓意象“雨晴”“烟晚”“绿水”“新池”“双燕”“垂柳”“小阁”,要结合具体语句赏析词句含义。

【.思路点拨】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2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分析。(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下片着一“独”字,揭示词人孤独凄冷苦闷难解的心情。(1分)傍晚时分,独自登楼远眺,一弯新月遥挂天边。(1分)月缺人难全。春风吹起台阶下的落花,吹皱身上的罗衣。春寒心更寒。(1分) 答案:本题可以答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艺术手法不是得分的关键;由“独”“黄昏”“春寒”等词语,确定具体情感倾向;要结合具体诗句谈。

清平乐篇三

一条明如玻璃的小溪终年潺潺不绝的围绕着静谧的小山村。其中,有一户人家被群山环抱着,那么幽静,那么隐蔽,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信,你听“喳,喳,喳,喳”小鸟叫了!词人辛弃疾被这小鸟声吸引了,要走上前去看一看,瞧一瞧!让我们追随他的脚步去看看吧!

这户人家住的是又低又小的茅草屋。可是,你别嫌弃!这一家五口生活的可有情趣哩!茅草屋旁有一棵苍天大树,是那么茂盛,那么碧绿,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咦?是谁带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在把酒言欢呢?哦!原来是一对白发老夫妻呀!

“老头子,你可少喝点儿酒!喝酒伤身体!”

老夫妻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年满十八岁,正在溪头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他满头大汗,也不愿意休息一会儿。他想:我可要早点儿把草锄完。希望能让爹妈早日吃上健康放心的绿色蔬菜。说罢,他的嘴边浮起一丝微笑。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他想:我快一点儿编,编完拿到市集去买,卖了钱,给爹妈买点儿好吃的!最讨人喜欢,顽皮可爱的是小儿子,他趴在地上剥莲蓬,一边剥,一边吃,一边数“一颗,两颗……”,心想:一会儿我给爹妈端点儿进去,让他们尝尝鲜。再给哥哥们端点儿去,让他们填饱肚子。

清平乐篇四

午后,四周都静悄悄的,只有蝉儿在鸣唱。辛弃疾走出去,突然想到小溪边的老朋友家串串门儿。

他沿着小溪走,看着一条条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不知不觉走到了朋友家门口。只听见里面传来谈笑声,他走过去,因为房檐太矮,他只能弯着腰透过窗户往里瞧。

“老伴儿,你看咱大儿子多勤快,上午天不亮就去田里了,现在还忙着呢。”辛弃疾往东看去,大儿子正卖力地锄着草,草帽也一上一下地跳着舞,好像在为他喊加油呢!现在正是最热的时候,他一定热得衣服都湿透了吧!

辛弃疾手还没碰到门把,又听到了一串笑声:“咱们真有福气!不过,咱们的小儿子上哪儿淘气去了?”辛弃疾往四周望望,在小溪边看到了小儿子,他正在吃莲蓬,趴着也不老实会儿,腿一会儿在空中乱摆,一会儿又侧身躺着,仔仔细细地剥起了莲蓬。

辛弃疾一连喝了好几杯酒,他从酒中还品到了一家人的相亲相爱,快乐幸福。

清平乐篇五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乡村风景如画,到处都有绿树红花。在一条小溪边,有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树的旁边有一座小小的茅草屋。屋里的一对白发夫妻正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温馨的家里又增加了一些情趣。

“哈哈——”屋外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原来儿子们正在劳动,小儿子却闹了笑话。豆田里的豆苗长得又高又粗,那可是大儿子的功劳,自从种上了豆子,他忙着锄草、除虫、浇水、施肥、松土……忙得不可开交,连小弟弟有时也帮助提水浇豆苗呢!二儿子坐在树边,一边看着鸡,一边编织竹条、草枝,想编一个鸡笼子,不让鸡乱跑。二儿子还要把鸡看好,不然,它就会到处的跑,院子里就会很乱很乱的。最调皮可爱的是小儿子,他帮完大哥提完水,帮二哥找草、找树枝、找竹条以后,终于自由了。他跳到小溪里游了痛快,摘了几枝又大又饱满的.莲蓬,游到岸上来,趴在地上剥起来。剥出了许多莲子,去掉莲心,放到锅里煮,煮好后,放入小盘里,拿给父母吃。他是多么孝顺啊!

清平乐篇六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态的描绘,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一)知识与能力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默写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

难点: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则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在教法上,我主要运用对话法和情景创设法。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我会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诗歌。寓教于乐,通过情景创设,不仅能让学生如亲临般体会诗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 “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等。

(二)学法

现在的学生的学习大多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能力和合作能力,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习古诗,首先要多吟诵,再根据诗词与吟诵去理解诗意。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合作交流法和诵读法,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且多次的诵读,从而初步理解诗意。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分别说一下我的教学安排:

1.引导发现导入新课

出示今天的新课,接着通过诗与词的对比观察发现“词”的特点,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指名读,评议是否正确、流利,重点纠正“乐”、“媪”、“亡”和“剥”的读音。在听录音,进一步校准字音。在讲解字音的同时讲解字词的意思。再全班读,指出缺乏感情后教师范读。再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在通读全词的基础上,凭借注释以及学生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先同桌间相互交流,说出已知和未知,再进行全班交流,了解整首词的意思。之后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3.细读课文慢慢品读

这首词中有描写景物也有描写一家人的形态的句子。我将这首词所处的环境、翁媪对话和两个儿子劳作、小儿剥莲蓬这几个画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采用读想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借助画面的具体形象,通过朗读感悟这农家生活的幸福与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动作等描写体会童年快乐时光展开教学过程。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有效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并且注重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真正达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

4.补充总结深化理解

在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之后,我出示了作者简介,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而应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引入作者简介,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引导他们去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小说原作,拓展文学视野,增加文化积淀。

补充辛弃疾生平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明白作者写作这首词表达了对这么一种无忧无虑、一家人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赞美之情。

5.辅助背诵减轻负担

接着,让学生进行背诵。先是根据ppt的画面提示进行背诵,再是离开画面进行背诵。争取在课堂上完成背诵任务,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

6.板书设计

宋 辛弃疾

茅檐 溪 草

翁媪 相媚好

大儿 锄豆

中儿 织鸡笼

清平乐篇七

诗词是灿烂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我们在追求着诗词教学如潺潺灵动的溪流,如一坛陈年老酒,能品出醇香美味,品出文化与韵味。近年来,已入选多种选本的《清平乐村居》即是此中代表。

下面,我从八方面进行说课: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晚年闲居江西时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抒发了他向往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词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对比阅读,区别、体会诗、词的不同。

3、感受词人对平静生活的喜爱,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是:诵读积累

教学难点是:提领诗眼、还原现场

由于我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城区,农村的居住生活离学生遥远。如何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进文本,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是我一直琢磨的问题。我决定采用补充资料法、引导想象法和朗读指导法进行突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在学习中,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对比为辅,理性认识;积累为重,预留空间。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词人相关资料,了解词人生平背景,同时我还制作了幻灯片。

根据这首词的教学目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诵读感悟——提领内核——还原现场——纵横对比。

(一)首先,创设情境:

在这个环节,我分五步推进:

1、读诗词,找区别。

课件投影:《清平乐村居》和清代高鼎的《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村居》,师提问:看看这首词和这首诗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回答。目的是强化诗、词的认识,区别不同。

2、词人介绍,导入新课。

(投示: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激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但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清平乐村居》即是此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辛弃疾,学习脍炙人口的《清平乐村居》吧!

3、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解说:“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所以,中间要空一格。

4、接着,指名学生读题,提醒学生注意“乐”字的读音。词牌和词题中间要稍有停顿。

5、齐读题目《村居》,提问:一看到“村居”二字,大家想到什么?

(这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二)诵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练,风格明朗,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这样书声琅琅的课堂才会流淌着浓郁的“语文味”。

因此,在这个环节,我分三步走:

1、一读字正腔圆。初读正音,预留学生感受音律之美的空间。

投示: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翁媪卧剥莲蓬

老师重点讲解:“剥”字,多音字,表示剥去外皮,念“bāo剥”。“莲蓬”中的“蓬”字念“péng”,这里是由于诗词合仄、押韵的需要。

(广东的孩子,身处三大方言——粤方言、客家话和闽南语交汇区,在平时的指导朗读中,须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这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

2、二读节奏分明。古诗词教学,作为高年段的学生,应该读出节奏,掌握古诗词诵读的规律。教师适时范读,引导学生找节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然后,小结古诗词诵读的一般规律:四言二二,五言二三,六言二四,七言二二三。

3、三读读出韵味。引出古诗词的另一特点——平长仄短。指导学生诗词是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发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发音要短促。教师适时范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继而,引导学生模仿古人,加入动作去读一读,学生或摇头晃脑地读,或手舞足蹈地读。(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是学生内化语言的有效手段。)

本环节的三读,通过技巧性的指导,使学生在有层次地读当中体会到诗词节奏和韵味。

(三)提领内核:让学生把诗词读到只剩下一个字。不管学生提炼的是哪个字,都是学生有益的尝试。

首先,我导入:同学们,要真正走进诗词,学好诗词,必须凝炼,把诗词读薄,读到只剩下一个字。预设学生可能读到剩下这三个字(醉、好、喜),接着,老师继续追问:谁在醉?醉(好、喜)什么?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多种韵味。

预设:醉、好、喜:一醉(好、喜)环境优美;二醉(好、喜)夫妻恩家;三醉(好、喜)儿孙绕膝。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课堂上此类思维活动,于学生而言是大有好处的。

2、让学生再读诗词,体会“平长仄短”的韵味。

(四)还原现场

1、让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再读全词,拓展延伸。

在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词中美好画面之后,我继续激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广东粤方言是古代的雅语之一,到目前,广东粤方言仍保留着许多的古音古韵。现在,请听孙老师用广东粤方言去吟诵一遍《清平乐村居》。(老师吟诵)

(五)纵横对比:我分两步突破:

1、现在再来深入对比学习诗歌《村居》,词《清平乐村居》两者的异同。

(1)样式不同,包括题目、句子长短不同、结构样式等。

(2)内容。

让学生于感性的认识之上,有理性的分析和认同。

2、再读《清平乐村居》,品味“村居”生活,体悟诗境,内化语言。

作业超市:

必做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选做题: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写下来。

(有梯度的作业设计,照顾了全体学生,保持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这是我的板书:我的板书简洁明了,题目下方是全词的诗眼,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清平乐篇八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辛弃疾又要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

“呵呵!辛弃疾!你来啦!”老翁端起酒杯,“来,正好陪我喝一杯。”老妇连忙起来倒酒,三个人喝得不亦乐乎。

辛弃疾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们儿子去哪了?”“走,带你去看看!”老夫妇一起站起来,带辛弃疾出了门。

“哈哈哈……”一阵笑声传来,辛弃疾好奇地走过去,原来小儿子正趴在溪头剥莲蓬呢!小儿子听到动静,转过身来,一脸的泥巴,调皮地对辛弃疾说:“叔叔,你也想吃莲蓬籽儿吗?”那可爱的模样让人越看越喜欢。

小溪哗哗地流着,像在唱着歌,相信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