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

时间:2024-10-03 作者:琴心月

环保宣传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大家采取具体行动保护环境。用幽默、夸张、警示等手法,制作有趣的环保宣传作品,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小编整理了一些感人肺腑的环保宣传语,希望能够唤起大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一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是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洋溢着教育契机的季节。水果的色、形、味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也贴近与孩子的生活。于是就在“苹果和橘子”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中开设了《苹果穿衣服》。

[实录]。

今天我在美工区添置了一个新的游戏,孩子们都非常兴奋,都抢着去给水果宝宝穿衣服。突然,有几个孩子之间发生了争论。绮绮指着一张作品说:清清,清清你错了,你的苹果是绿色的。在一旁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清清的绿苹果。博文急忙抢着帮清清说:苹果是绿色的呀。绮绮一听更急了:儿歌里都是这样念的:applered,appleround。说着,绮绮念起了外教老师教的儿歌来指正其他小朋友。于是,从孩子们带来的水果中我挑了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走了过去告诉她们,你们看苹果有的是绿色,也有的是红色的。婷婷突然说:老师,老师这个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我转了转苹果发现,在那个大苹果的一个很小的地方确实有点绿,有点黄。

[感悟]。

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投放了一定材料的同时,也要注重适时的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当孩子指出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时,我及时请孩子们围在一起观察苹果,讨论苹果,最后孩子都发现了:其实,苹果不是只有一个颜色的事实。幼儿对水果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过分溺爱,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水果一般都是经过长辈处理过的,如:已经去皮,甚至有的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榨汁,通过活动在孩子们眼中的苹果不再是单一的红色,而是一个个穿着漂亮衣服、充满生命力的“苹果娃娃”。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二

案例现象:

今天,在xx糕点铺前,好多人都在排队买东西。希希一家也来到了xx糕点铺里,他们听到服务员在介绍店里新出炉的饼干既便宜又好吃,这几天是在搞促销活动,所以希希就决定买一些尝尝味道,他们一家找了桌子坐下来慢慢品尝。希希说:"这个鸡蛋夹心饼干味道好极了,里面的鸡蛋又香又甜。”希希对宝宝说:“宝宝,你觉得鸡蛋夹心饼干好吃吗?”宝宝点点头说:“好吃、好吃,我们下次再来吃吧。"吃完饼干后,希希又去把好消息告诉好朋友,让好朋友也来品尝。

希希小朋友是个性格较内向的孩子,在平时的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话题并不多。但在今天的游戏中,她主动去把好消息告诉好朋友,让好朋友也来品尝鸡蛋夹心饼干。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在提供必要的材料后,在细节处设置一些小空间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展示自我。

措施与效果:

在以后的游戏中,教师要努力发挥环境和材料的催化作用,为幼儿的游戏注入活力和生机。如xx糕点铺里可以推出买就送小礼品的活动,也可以推出迎新年打折等的优惠活动,这些小空间能持续不断地丰富幼儿的游戏,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三

瑞吉欧教育体系认为,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这些角色集中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教师要机智而灵活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纲要中指出,探索型主题活动就是追求幼儿与教师保持一种自然和谐的互动关系。强调幼儿的自主性,追求活动的过程性。在活动中,幼儿的行动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而教师则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个性化逐步凸现出来,幼儿的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幼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案例实录]。

一天中午,我打扫完卫生,站在英语擂台前看我班小朋友的贴画的情况,无意间发现我班雨雨小朋友的贴画很特别,一张大大的贴画被撕成了“四张小贴画”贴在上面,于是我把这一发现悄悄地告诉了班里的赵老师和王老师。我们三个商量,暂且不声张,看下午雨雨上完英语课怎么说,(为了调动幼儿学英语的积极性,在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开设了“英语大擂台”,规定每得10个小贴画可换一面小红旗,5面小红旗换一个奖品,雨雨加上“一撕为四”的贴画数正好是9张)。果不出我们所料,雨雨英语一下课,就拿着新发的小贴画,非常兴奋得说:“老师,我的贴画已经10个了,该换小红旗了。”这时王老师走过来说:“好,我来看看。”还没等王老师说完,站在我跟前的苏琪娟小朋友大声喊:“马老师,雨雨把一张大贴画撕成了四半,当四张贴画用。”琪娟的话立刻引来了一些围观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雨雨,再看雨雨“哇”的一声哭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明明:“老师,雨雨这样做不算数。”

哲哲:“是呀,她这样是骗人的。”

美美:“老师,应该把雨雨的贴画撕了。”

牛牛:“对,老师怎么办?”

于是,孩子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我,我看看雨琛不知所措的样子,再看看这边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顺势把问题抛向了孩子们,说:“雨琛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如果你们愿意讨论的话,咱们可以来讨论讨论。”随即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讨论小组”,开始讨论:

师:“雨雨为什么要把贴画一分为四?”

明明:“她想得小红旗。”

好好:“她想得奖品。”

羽羽:“她想得很多贴画,但这样做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晨曦:“她这是骗人的,不是真实的。”

兴兴:“雨雨不应该把贴画撕成四半,因为撕成了四半那三张就不是她努力得来的。”

金金:“雨雨在撒谎。”

羽羽:“她把贴画撕成了四半,这是在作弊。”

牛牛:“雨雨骗人,应该惩罚她。”

哲哲:“告诉外教老师,不能再发给她贴画了。”

佳琳:“把这张贴画撕掉。”

咴咴:“可以让她站一小会儿。”

明睿:“我们应该帮帮她,可以给她一次机会。”

师:“怎么帮呢?”

成成:“雨雨,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撒谎。”

天宇:“上英语课要表现好点,才能得多的贴画。”

晓昱:“上课要积极举手,声音要响一些。”

瑞宇:“雨雨,你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涛涛:“雨雨,以后得了贴画要珍惜,不要再撕了。”

刘刘:“雨雨,你以后不能这样了。”

毫豪:“雨雨,你能改掉这个毛病吗?”

雨雨小声说:“能。”

师:“雨雨,听了小朋友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吧。”

雨雨:“我以后不了,我要好好表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多得贴画。”

听完,我和小朋友们一起为雨雨鼓起了掌。

师小结:雨琛想得很多贴画,很积极上进,这种想法很好,但她把一张大贴画一分为四,当四张贴画来用,这种获得很多贴画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的贴画,才算真本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

[案例分析]。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但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关注的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获得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作弊是不对的,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些结论来自幼儿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儿集体的智慧,所以对幼儿更有说服力,认识也更深刻。

换个角度看,其实,幼儿争强好胜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知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争强好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竞争者和被竞争者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择手段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引导幼儿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大家信服与支持。

经过讨论,孩子们对于贴画“风波”的是非对错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使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该怎样思考,怎样处理。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四

新《纲要》强调:“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为此,我对我们小班存在问题的幼儿朋朋进行家访、跟踪观察、分析、个别指导等工作,以此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描述。

1晨间,老师发画册给幼儿讲故事,朋朋根本没有翻书,把书卷起来当话筒玩,惹得旁边几个孩子也跟他模仿,偶尔翻到走迷宫的那一页,指指画画。该收书了,他把书交给小桌长阳阳,突然抬脚踢了阳阳的胳膊。阳阳疼得哭起来,我责问他“为什么踢阳阳?”他却回答说:“我踢老虎的!”书上走迷宫那一页的确有老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一天早上,朋朋看到王浩搭出一列新火车,他想要,上去就抢,王浩生气地叫喊、哭起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赶紧说“对不起”。火车拿在手上才征求人家的意见:“借给我,好不好?”在他搭积木时,连续三、四次出现这样的行为。

3班上找好朋友玩袋鼠妈妈的游戏,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平时有玩具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分析诊断。

朋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懂交往规则,有打人、抢东西之类的攻击性行为,不被同伴接纳。我们通过家访、对孩子的观察分析,了解到孩子存在交往问题的原因:。

1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朋朋爸爸在外打工,他跟奶奶和妈妈在家生活。爸爸偶尔回家后教育孩子时,也是非打即骂,朋朋非常怕爸爸。奶奶很重视对他的教育,教这教那,但管不住,有时急了也动手打他。这样,到幼儿园后,老师给他讲道理、说服教育,很难发挥作用。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

2不懂交往的规则。

向别人借东西要主动协商请求,征得别人同意后方可借用。朋朋不懂这样的交往规则,不懂协商也不会协商。

3自制力差,认知与行为脱节。

朋朋情绪冲动,调皮好动,容易产生一些破坏性、攻击性的行为,自制力差。当同伴生气、愤怒时,他才意识到行为的不对,连声说对不起,却不把东西还给人家以改正自己的行为,发生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象。

4缺少交往的机会。

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加之朋朋的一些负面行为,不被同伴接纳,缺少互动的机会,更加不能获得交往的经验,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指导方法。

1与家长沟通,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

今天幼儿园活动安排画热带鱼,朋朋奶奶看到先来的小朋友在画画,便催促朋朋快点画。朋朋东看看西瞧瞧并没有动手,奶奶有点急了,举起手要打朋朋,朋朋吓哭了。我赶紧走上前拉住她奶奶,对朋朋说:。

“赶快画好了我们去玩球。”朋朋一边抽泣一边画。奶奶看孩子画好了才放心。我与她谈心,告诉她孩子的不良表现,可能就是他们平时教育方式不正确,严格要求不一定非要动手打,奶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悔不已。我对她说“如果你当着那么多孩子打朋朋,他多没面子,你要多了解孩子,多想好方法教育他。”

2利用同伴及班集体的力量对朋朋实施影响。

通过教师引导、同伴约束、家长说服帮助等,强化朋朋认识到“不能打人”,控制不良行为。

今天第一节集体活动,老师让小朋友把竖排由竖排调为四横排。阳阳和欣怡很快搬到前排坐下来,朋朋本来应坐在她们中间,他把椅子搬过去,向我报告说不好坐了。我要求她们让开空档,给朋朋坐。她们怎么也不肯,都说朋朋打人。看来他们对朋朋还有成见,有所戒备,我借机教育朋朋说:。

“你还打人吗?”

“不打了!”朋朋直摇头。

“他不打人,你们给他一次机会!”阳阳和欣怡还是不做声。

“今天旱上,朋朋还帮助发接送卡的,给他一次机会吧!”我及时举例让她们看到朋朋的闪光点。

“如果你再打人,他们真的不让你坐前面了!”我再次提醒他。

朋朋终于坐在了第一排。他也比较争气,整个数学活动,一直坐得端正,认真听讲,一点都不要老师提醒,还主动举手到黑板前做作业,我特地给他机会,他果真做对了,我带领小朋友送掌声表扬他。朋朋激动得脸都红了。

教师的表扬或批评,教师对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信任程度,会影响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当同伴排斥孩子时,教师及时帮助,引导他们看到朋朋的闪光点,让孩子处在理解、宽容和谐的同伴关系中;教师创造并抓住教学契机,给朋朋表现的机会,使大家看到他的进步,用语言表扬或掌声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激励孩子的学习,树立他的威信,让其他孩子愿意和他交往,同样受到感染和鼓舞。

3顺势利导,在实际活动中指导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交往。

(1)强化认识,预防为先,规则约束,适时引导。

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活动材料,尽量避免争抢之类的破坏性行为。为了防止幼儿的争抢,我给班上增加了几箱积木,搭积木之前我先强调,大家一起玩,谁抢就取消他的游戏资格。

一天早上,小朋友又一起搭积木,搭出各种各样好玩的车子。朋朋走在活动室里转来转去,盯着人家的东西看,我问他想不想借辆玩一玩?他回答说“想!”我趁他动手抢之前提醒:“先问人家好不好?别人同意了,才能拿。玩好还给人家,要说谢谢!”

我先带朋朋向练练借一辆吊车,指导他说:“把你的吊车借我玩一下好吗?我玩一会儿就还给你!”练练愉快地说“好的!”我又让朋朋说“谢谢!”

朋朋很开心地玩了一会儿。为了巩固练习交往,我建议他把车子还给练练,再去向阳阳借赛车,他更开心了,借到之后还和阳阳两人一块玩。

活动之前,明确交代规则,进行约束。活动中洞察孩子的心机表现,在孩子产生不良行为前,适时引导,学习商量征求别人意见,在借玩具、搭积木等实际活动情境中练习,巩固交往行为,体验成功,积累交往经验。

(2)利用相关性促进幼儿的学习、交往。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活动中能力较强,表现主动、积极,受到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孩子的学习和交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成功的学习、交往相互促进。我们利用这种相关性,如朋朋当小老师指导伙伴订正作业,一方面促进学习进步,另一方面增强交往能力。

(3)利用孩子喜爱的游戏、操作活动培养自制力,促进交往合作。

经过我们几位老师和家长的不懈努力,两个多月之后,朋朋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他看到小朋友打闹时,他会说:“打人家,眼睛会红!(意思是会把人家眼睛打伤)把人家打伤了,要送人家去医院!”“打人要被110抓去。”小朋友跌到了,他主动去扶起来,帮助檫眼泪,安慰伙伴。在一日活动中基本没有攻击人的现象。

朋朋在活动中更加专注,学习进步明显,好几次做数学作业,完成速度都在班级前几名,手工作品多次参加展出。

他会与老师小朋友商量、征求意见“老师,我也想搭积木。”、“分给我一些积木好吗?”、“我和你一起玩呼啦圈好吗?”等等。

他主动要求当值日生,发放接送卡,整理玩具图书等,小朋友们越来越喜欢和他一起玩。

反思。

1本研究主要关注幼儿的交往表现。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存在交往问题的孩子能尽快趋于正常,到中班基本能和其他幼儿一样遵守常见的规则,妥善解决问题,与同伴友好交往。目前,朋朋也喜欢表现自己,能够帮助别人,希望受到关注、肯定和夸奖,小朋友不再排斥他。但他在集体生活中规则意识还要增强,有时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和督促,处于他助到自助的过渡期。我们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他的点滴进步都让我们对他充满期待和信心。同时,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心、耐心以及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帮助和等待。

2朋朋的不良行为还有反复的现象。偶尔有拉别人衣服、摸辫子等骚扰行为。假期返校刚开始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我们还发现孩子身上有伤痕,及时与孩子谈话,了解到家长有时还有暴力或体罚的过激行为,导致朋朋产生了逆反心理,表现出对立情绪。我们与家长做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指导他们统一所有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保证幼儿园有效的做法向家庭延伸,同时要求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优势,更有效的指导帮助孩子。

3朋朋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他在玩玩具、玩沙、搭积木、做游戏、玩打击乐器等活动中特别专注,我们有针对性的安排,让他参加到喜爱的活动中,少有空闲去攻击别人,减少破坏的机会。

4交往能力与孩子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有关联,朋朋在拍球、画画方面动手能力较差,缺少兴趣,坚持时间不长。我们和家长共同努力,发展动作协调性,培养自制力。和孩子一起看书,引导他观察,给孩子讲故事,指导他回忆,保持一段时间的安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生理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

5对朋朋的关注和指导,我们很重视,但并不表现出刻意地去做,而是渗透在一日活动的环节中。不在同伴面前过分强调他的缺点,也不让他自己和同伴感觉到特殊,适时当众表扬进步,增强信心,树立威信。关注帮助但不包办,逐步放手,让他走向独立,纳入普通正常发展的轨道。

6如今的朋朋已上中班,我们还将利用专门性的社会活动《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们都是好朋友》,加强对孩子的交往教育。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五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唐镱菲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听蒋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

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

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听函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

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

“童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童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六

对于孩子的要求要表示充分的理解,并且正确的对待。孩子在悲伤、气愤或是受了委屈而哭时,家长应该向孩子表示出你是完全明白他的心情的,这样孩子觉得有人理解自己,心情自然就会好很多,而不会继续哭闹了。对于孩子是因为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而任性哭闹时,父母应该仔细地探究孩子一定要坚持的原因,不要以自己的承受能力或者价值判断来否定孩子的要求。对于确实不合理、过分的要求,就应该坚决否定,不能够娇惯,同时向他们讲明白不可以满足他们的原因。

2、孩子爱哭怎么办之采取忽视方法。

孩子无理取闹,试图以大哭来达到自己的无礼要求,父母可适当采取置之不理的忽视方法,让孩子觉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从而减少次数。

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爸妈首先应和孩子讲道理,当孩子对道理置之不理时,爸妈再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来应对。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爸妈不要被“眼泪”所打动,一时心软,而予以满足,否则会造成孩子今后一而再、再而三的惯性。

3、孩子爱哭怎么办之学会控制情绪。

爱哭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转向孩子,因为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4、孩子爱哭怎么办之多些鼓励少点批评。

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孩子爱哭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爱哭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天生就爱哭还有一个方面是由于后天习惯形成,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急躁很容易因为小事而苦恼,有些孩子是由于后天家长的溺爱认为哭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教育爱哭的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爱哭的原因。

那么,怎样教育爱哭的孩子呢?由于孩子爱哭原因分为两大类,那么正确教育孩子爱哭方法也要因人而异,首先,家长们应该理解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爱哭而心生厌恶,尝试理解孩子并逐渐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让孩子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以哭的方式。

在教育爱哭孩子的时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是孩子一直的老师,父母应该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尽量多一些鼓励而少一些责骂,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注意说话方式,不要总是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孩子哭闹的时候尝试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们爱哭的毛病就会慢慢消失的。

最毁孩子的教育方法。

1、当孩子口出污言秽语时,总是讥笑他。这会让他的词汇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2、当孩子与邻居、老师或其他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这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3、永远不对孩子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4、孩子犯了错误不指出来,免得孩子会感到内疚。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孩子随手乱扔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孩子会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6、不论书刊好坏,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以干涉,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7、父母经常吵架,恶语相向,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8、孩子要用多少零花钱都照给不误,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

猜你喜欢。

8.一岁宝宝育儿知识大全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七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话题,也是最首要的工作。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最后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发生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3月份的一天,是我班一名孩子的生日,她带来了圆形的各色糖果与同伴们一起分享她生日的快乐。在离园前,我班为她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大家唱生日歌、道生日祝福,并将糖果逐一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当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着糖果欣喜地说:“这是小朋友过生日,发给我的糖。”还有的孩子走出教室门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过了一会儿,温润庠的爷爷带着他匆忙走进教室,爷爷说:“老师,刚刚发生非常吓人的事情,润庠在玩滑梯的时候,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想会不会给糖噎着了,我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糖吐出来,后来咳时候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当时,教师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象“果冻事件”似的,圆圆的糖果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教师连忙询问果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果果似乎也被刚才的情景吓愣了,摇摇头说:“没有。”教师又接着说:“以后吃东西的时候要告诉大人,而且要坐定了吃,吃完了再玩。”并嘱咐家长要回家注意观察,幼儿身体是否有不适的现象,有的话要立即上医院进行检查。“孩子生日”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却因圆圆的糖果发生了不愉快,甚至导致幼儿生命危险,再次给教师敲响了警钟,不能忽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对教师以后的工作也是一个提醒和督促。

分析:幼儿园中,除了幼儿带来食品与大家分享,而且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给幼儿发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会非常留意提醒幼儿将糖果带回家吃。孩子们拿着糖果走出教室门与家长一起回家时,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要吃糖果,经常是边吃边在幼儿园中玩耍,家长则会让孩子自由地在园所里奔跑、游戏,家长们则远远地站在一旁,或是俩俩聊天,或是坐在花坛边休息,这时就是发生危险的隐患。孩子发生意外事故,这是作为家长、幼儿园、教师不愿意看到的。然而,有时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孩子尚处在幼儿期,身体机能发展不完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面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和防范,因而易受到伤害。同时,这一现象有时又是可以预防,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反思: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协助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请家长不要带圆形的硬糖等食品来幼儿园分发,离园时,教师向家长告知分发食品的情况,以便家长加强观察及提醒,家长接好幼儿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安全。第二方面,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例如,用一些事例、故事,让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危险?让幼儿知道在饮食中,要坐定吃、不奔跑、吃完后再玩。第三方面,教师要掌握一些幼儿急症的方法,如遇到幼儿气道阻塞,可使用背部敲击法、腹部推压法,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减少对幼儿的伤害。

作为幼儿教师何一个人,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八

这是一堂阅读课,在教研组长与几位师傅的鼓励下,我在小班教研组开了这一堂阅读课。虽然这节课只作为整个教研组的公开课,但是光教案就备了三遍。

第一个教案在集体备课时,我的两位师傅葛秋菊老师和孙颖老师就给了我不少好的建议,帮我把整个过程进行了一番大改革。一个个环节有了几位师傅的指点,我的心里从不安,到逐渐有了底。

第二个教案形成后,我在小一班进行了第一次教学,整堂课下来,感觉还算比较顺利,就感觉有很多不足,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而且每个环节都有不太满意的地方。这节课自己感觉不够精炼,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简洁易懂?我们教研组作为集体备课,又进行了一次磨课。副园长徐晓军老师与办公室主任马国红老师也参加了整个教案的修改。在整个教研组的讨论下,我们从教学目标到一个个环节的过渡语,都进行仔细的揣摩,终于生成了比较满意的第三个教案。这让我再一次领略到集体的力量伟大的。

第一堂课,自我感觉不是很满意。这一堂课的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足足超了八分钟,还有很多环节感觉不是很简练。这跟一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都有很大的关系。《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小班的一节课超出时间这么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怎样让这节课在把握好时间的同时,让幼儿学会知识呢?仔细揣摩一下会发现,我在提问与启发幼儿回答问题时,没有及时的引导幼儿直接转入话题。

其实我的本意是想让多几名幼儿回答问题,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我没有及时的引导,第二名幼儿并没有按照我的设想回到第一副图上回答问题,当幼儿讲完其它几幅图以后,我不得不回到前面,再与幼儿讨论第一幅图。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有最后一个环节,“送礼物”中,我在请幼儿送礼物时,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节课下来,收获很大。我得到的'不仅是经验,还有同事们的出谋划策及几位师傅的认真的帮助。我们在一起磨课,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中,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经过这样一堂课,我知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上好一堂课,还有很多需要我要学习和思考的地方。相信有了目标,就会方向,有了方向,就会有进步。为了孩子,也为了这份自己选择的事业,我会努力!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九

第一次与丙小朋友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十分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一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唯一睡不着的孩子。针对这种状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循着声音寻过去,原先还丙小朋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之后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丙小朋掐我!"原先又是丙小朋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丙小朋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光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光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构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教育丙小朋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忙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做手工等。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光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光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构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十

一天早上,凌达可也的爸爸急急忙忙跑来幼儿园说:"钟教师,我家可也要请几天假,昨晚他在床上学奥特曼的姿势,不细心摔了下来,到医院检查说颅骨有点开裂了,需住院治疗。"听到后,我也有所思索,同时并祝他早日康复。

随即,当天我在班上的晨间谈话时对孩子们趁机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同时进行爱心教育,让孩子们想想:"可也此刻住院了,不能来幼儿园了,他十分想念小朋友们,想到幼儿园来,怎样办呢?""我们能够送点礼物给他。""我们能够去看他。""能够打电话给他。"……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终决定,由孩子们自我设计动手制作各种礼物送给可也,教师代表全班小朋友们去看望他。

第二天,带着孩子们的心愿和祝福,我和黄教师来到可也病房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活动。可也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得从床上蹦起来,他的父母也十分激动,异常是看到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时,更是热泪盈眶。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可也爸爸激动地对我说:"教师,这次你们的到来,给我家可也上了人生难忘的一课,让他感受到了中(2)班教师和小朋友的真切爱意,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多谢你们,这对他以后的人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过几天,可也康复返园了,他爸爸还提了一大袋礼物来分给班上小朋友们,孩子们看到可也的到来,都高兴地拥抱在一齐,又笑又跳。

这次家访活动本属于平常家长工作,但就是经过这次平常的、小小的家访,让我感触颇深,收效很大。深深认识到家访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经过家访,培养了幼儿关爱之情。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构成的重要时期,此刻独生子女普遍缺乏爱心--关爱、友爱之心。教人要教心,育才要育德。所以我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经过这次家访,让可也感受到全班小朋友和教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同时也教育了小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关心,让他们懂得爱是双方的,有付出就会有双倍甚至多倍的回报。我们在孩子们心中播种着爱,让他们收获着爱。

这次家访活动后,在我们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教师、可也爸爸的行为深深影响着其他孩子和家长。家长们都感觉自我的孩子正在变化,懂得关心、尊重他人。在九九重阳敬老、助残日访特殊学校儿童等爱心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一齐准备了好多礼物,拿出自我的一片爱心,让他们都感受到这种深深的爱意和温暖。

二、经过家访,加强家园联系,达成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进取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本事。"经过家访让教师切身感受幼儿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孩子、家长等架起联系与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并且经过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也能使家长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宗旨,目的及平时教师对每个孩子所采取的因材施教,也就能使家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使教育效果到达最佳。

到可也家家访,经过与他爸爸的交谈,了解到可也爸爸是个有素质、十分重视幼儿全面发展的家长。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注重情感的沟通,也让他了解到我们教师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从而在家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育。可也是新转入的,和小朋友交往时有些偏内向,我们教师也采取了各种方法想来改变他的内向性格,但因时间较短收效甚微。经过这次家访,让可也感受到全班小朋友对他的关爱,从而促使他敞开自我的心扉,真正投入到中(2)班这个大团体中去。慢慢地,可也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活泼了。

家访工作是幼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家访工作的作用,相信使我们的教育会增添新的收获,新的效果。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十一

哇!“多美的彩虹呀”

活动一开始,教师点开大屏幕展示画面——巨大而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同时教师惊喜的说道:“哇!好美的彩虹呀!”孩子们也睁大了眼睛赞叹:“好美呀!”教师接着提问:“彩虹像什么?”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像丝带,有的说像桥,还有的说像滑滑梯。

分析:

故事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意境——优美、明亮、温馨。怎样把握、突出、并帮助幼儿去理解、感受故事意境呢?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视觉与听觉,短短的几分钟把幼儿带入了“彩虹的尽头”。

1、视觉冲击。

教师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大屏幕展现“彩虹”这一自然景观的夺目色彩和宏伟气势,让幼儿首先从视觉上感受彩虹的美。

2、语言渲染。

教师语言描述“哇!好美的彩虹呀!一道明亮、清晰的彩虹挂在天上!”这时教师的声音并不大,但却是充满甜蜜和磁性的,一下子把幼儿的耳朵紧紧抓住。

3、提问的设计。

獾和狐狸遇到了一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宝贝,他们的宝贝是什么呢?请打开书,到书中找一找吧!”幼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页一页地看起来。

分析:

教师语言非常精练,只有一个提问,但这一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彩虹像什么?”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描述,更加深入地、发自内心地去感受、理解、表达他们心中的彩虹。

到书中找一找吧。

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了解故事。教师提问:“在寻宝的路。

这个故事绘本是一本典型的设问式的图画书,从开始就不断地出现问题,引导小读者思考和寻找答案。绘本在视觉上精心安排、做足铺垫。比如书的扉页小图,獾和狐狸呆呆的看着远方,仿佛正看者那个神秘的地方——彩虹的尽头。那儿到底有什么呢?画家在安排上让他们朝右看,那正是翻页的方向。特别的视觉设计暗示翻开它才知道结果。教师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绘本的特点,充分利用绘本的教育价值,舍弃传统故事教学模式,大胆的'将绘本运用到故事教学当中,使幼儿不仅有听觉上的享受,更有视觉上的冲击。从而使本次活动更加丰满,更加有血有肉。

在他们等待雨停的时候,他们想起了。

教师讲述这部分时,在原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内容:松鼠有足够的食物多开心呀!橡果是他最爱的宝贝;他们还想起了鸭妈妈和她心爱的宝宝,鸭妈妈爱她的宝宝胜过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兔爷爷也很幸福,虽然他老了,哪儿也不能去了,但他有美好的回忆。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十二

教学过程是既“精心预设”又“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正因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幼儿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追求在“预设”“活动”“调控”方面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如我们对小班活动“出鼻血了怎么办”进行了反复研究,共同探讨如何使过程情境更合理,过程组织更优化,幼儿参与程度更高。

小三班的a教师安排了三个环节:观察――讨论――游戏。

1、观察。

教师先让幼儿看多媒体课件的定格画面――小朋友出鼻血,然后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他的鼻子为什么会出血?”

幼儿看着课件马上回答:“小弟弟的鼻子出血了,因为他摔跤了。”除此,孩子们说不出其他原因,于是教师在没有任何教具的情况下告诉孩子:摔跤了碰到鼻子会出血,挖鼻孔和多吃辣的东西鼻子也会出血。

2、讨论。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怎么做才能让鼻子不出血?鼻子出血了我们该怎么办?看到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怎么办?”由于幼儿缺乏相关经验,所以仅用“不要跑”“不要挖鼻子”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两个问题无人能答。教师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边看边说预防鼻子出血的方法和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3、配对游戏。

教师先简单介绍了一些预防或造成鼻出血的图片内容,并在黑板上出示了哭脸、笑脸卡片。然后要求幼儿将表现正确处理和预防鼻出血的卡片放在笑脸旁,反之则放在哭脸旁。对此,孩子们很高兴也很积极,然而操作结果表明:幼儿并没有理解、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

第一个环节虽为观察,教师却只给幼儿看了一个男孩因为流鼻血而哭的画面,在没有知识准备和相关经验的前提下,孩子们很难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教师纯粹的口头小结显然对提高小班幼儿的认识作用甚微。

第二个环节,教师没有从第一个环节中吸取教训,依然把课件放在讨论后出示,使幼儿的讨论成了无源之水,同时组织的讨论也太过简单。显然,教师忽视了过程情景的创设和过程组织的优化。

在第二个环节没有完成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在第三个环节仍没采取补救措施,而是按计划进行配对游戏。配对前教师也只是作了简单演示,因此,幼儿完不成任务就不足为奇了。

1、掌握本班幼儿对该知识的了解程度,并给予一定的知识准备。

2、充实课件的内容,调整播放时机,给幼儿足够的观察与讨论的时间。

3、明确活动的主线和重点,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围绕“怎样才能让鼻子不出血”和“鼻子出血了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使活动的过程能围绕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小一班的b教师安排了四个环节:说一说――看一看――找一找――学一学。

1、说一说。

教师通过洒花露水让幼儿感知鼻子可以闻到气味,继而通过捏鼻子,让幼儿发现鼻子的呼吸作用。

2、看一看。

教师先让幼儿看相关课件,而后组织幼儿讨论:“鼻子怎么会流血的?我们怎么做才能让鼻子一直很开心?”因为有了先前的知识准备,再加上教师的肢体语言,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了:流鼻血是因为摔跤,挖鼻孔,将异物塞入鼻孔,多吃辣的、油炸的食物。而多吃水果、蔬菜,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则会让鼻子很开心。

3、找一找。

教师先出示健康的笑宝宝和出鼻血的哭宝宝,然后根据卡片内容示范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宝宝旁边。接着,幼儿分散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操作结束后,教师作简单评价。

4、学一学。

教师先让幼儿讨论:“自己的鼻子出血了该怎么办?”在幼儿表达了“告诉老师”“告诉妈妈”“用餐巾纸塞住鼻孔”等想法后,教师告诉幼儿,出鼻血时不要怕,也不要哭,要及时告诉父母、老师。而后又示范了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并让幼儿在座位上模仿。

第一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体验的情境,帮助幼儿了解了鼻子的作用。第二环节,教师利用课件让幼儿观察、了解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方法,使幼儿在视、听、想三者结合的过程中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但教师在播放课件时有些手忙脚乱,影响了效果。

第三环节,在幼儿基本了解预防鼻出血的方法后,教师又通过组织配对游戏,帮助幼儿巩固知识。但因为幼儿配对游戏太过分散,所以教师检查起来非常不便,最终以简单评价代替检查,削弱了该环节的有效性。

第四环节,教师忽视挖掘和利用幼儿的现有经验(因为他们班前几天刚好有个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出鼻血了,当时是保健教师处理的),最后的说教也吸引不了幼儿。幼儿在没有任何操作材料和情景的情况下在座位上模仿,无法真正理解、掌握相关技能。

1、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的相关经验。

2、掌握播放课件的技术。

3、将分类标记贴在操作卡两侧,既便于幼儿操作,也便于教师检查和总结。

4、最后环节可请保健教师示范鼻出血的'处理方法,并让幼儿运用真实材料进行模仿,以积累经验。

小二班的c教师同样安排了四个环节:闻一闻――说一说――贴一贴――学一学。

1.闻一闻。

活动开始,教师在活动室里喷了些花露水,然后让幼儿辨别是什么味道,接着又在自然的对话中让幼儿知道:鼻子能闻气味,不但能闻香味,还能闻臭味。接着教师说:“哎呀!鼻子的本领可真大,可是我们的鼻子也会受伤,还会出血呢!”自然转入第二个环节。

2.说一说。

教师先播放课件,让幼儿看几种平时不大了解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让幼儿说说还知道哪些鼻出血的原因,并及时在黑板上出示对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鼻子怎么会流血”的问题。而后让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使鼻子不受伤、不流血?”因为有了对鼻出血原因的认识,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相当热烈,而教师接下来的小结和课件演示更强化了幼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为下一环节的配对游戏打下了基础。

3.贴一贴。

教师在边讲解边演示的过程中向幼儿交待配对的方法与要求,然后让幼儿大胆配对,将相关图片贴在活动室两侧有对应标记的大黑板上。因为有了前一环节的铺垫,孩子们操作起来毫不费力。

4.学一学。

第一环节,幼儿在自然的体验及与教师的对话中感知了鼻子的作用,同时知道鼻子也会受伤,还会出血。

第二环节,教师先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他们经验之外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鼻子出血的原因并出示对应的图片,这样既肯定了幼儿的回答,又使幼儿的经验得到共享。

第三环节,教师在幼儿了解预防和处理鼻子出血方法的同时,明确交待了配对要求,孩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

第四环节,教师利用幼儿熟悉的同伴、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教师、熟悉的材料,通过让他们“回忆――观看――模仿”,使他们对鼻子出血的处理方法有直接的认识。

整个活动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针对班级幼儿实际出示的课件和图片用得恰到好处,既巩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又促进了已有经验的提升,动静交替的环节安排始终让幼儿保持活动兴趣。

1.活动时可给幼儿更多交流的机会。

2.在检测幼儿配对结果的同时,可适当帮助幼儿回忆相关知识经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让有效的教学过程成为满足幼儿认知、心理需要的过程,成为幼儿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十三

第一次与晨晨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十分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一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唯一一向睡不着的孩子。针对晨晨这种情景,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寻着声音找过去,原先晨晨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之后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晨晨掐我!”原先又是晨晨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晨晨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构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教育晨晨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忙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构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十四

涛涛是我们班一个话很少很有个性的孩子,来园不高兴的时候摔椅子,打老师,等他发完脾气后又自己变好了,每次老师组织的活动,他都不怎么爱参与,脱离组织的表现,比较喜欢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对于他想做的事情,他非要要去做,而且不达到目的不罢休。每天排队他喝水来的比较慢,人家小朋友都排了前面了,他慢悠悠的走过来,坚决排在第一位,不管怎么跟他说他都不同意,我对此非常头疼,没有办法,只好跟前面的小朋友说:“涛涛还小,你让他站第一吧,还好这个小朋友很懂事,把位置放给了他。在一次我带小朋友去美工区上绘画课,进行分组,他在下一个组,可是他非要进来,我想我不能老是惯着他,所以我坚决不同意他进去,他就在门口一直等啊,等啊,也不走,一直都我上课结束开门出来还看到他在门口坐着等呢,我算是真的服了他了,除了这些,在一次他爸爸来接的时候给我的'触动最大,爸爸叫他回家了,他怎么也不愿意回家,爸爸一下生气了,要打他,他赶紧躲到我的怀里,他爸爸显得非常无奈,只说了一句,你那个性格你妈妈一个样子,你妈妈把你惯坏了,什么都由着你的性子来,做错事情了也批评不得,我批评他要打他,你妈妈还当着孩子的面跟我吵起来……我终于知道原来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导致孩子性格方面和发泄行为发面都存在着问题。

对于涛涛的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大概分析有一下原因:对于宝宝的教育,我们一直推崇和坚持是“家园共育”的主旨。他在园的表现我也跟他家长沟通联系过,设法通过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沟通来共同帮助解决宝宝身上出现的问题,而我发现只要一提到宝宝在家中的情况中,父母的大概意思都是我们都很忙,爷爷奶奶都没有时间带孩子,就我们两个人带,白天都忙着生意上的事情,也很少跟他玩,都是他自己一个人玩,我们太忙了,哪有时间管啊,有时候出现问题了,我们父母的意见又不统一,又会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的,你们老师给我好好管管吧!不乖,要打要骂随便你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宝宝的各方面教育我们当然会管,但是作为家长,你们是宝宝的家里人是监护人,有义务对她进行照顾和关系,和爱的付出,就算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宝宝,她需要一个适合她成长和健全的环境。

对于家长对宝宝的过失粗暴方式对待,不仅不能引导宝宝认识到问题,更容易让宝宝有反叛心理。更妥善的做法的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其中原因,联系实际问题解决。为了更清楚了解宝宝家里具体的情况,我多次利用接孩子的时间跟宝宝妈妈进行沟通,她妈妈把一些基本情况也跟我说了,我们都在一起商量好更好的教育对策,对此一定要要求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要一致,家庭教育也要达成一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成长吧。我觉得对于宝宝家长的情感问题对宝宝造成的影响,家长之间的矛盾我们是不能解决,也没有权利过问,但希望不要影响到宝宝,请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舒适,美好的坏境,至少是“心理环境”。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十五

午睡起床时,孩子们正在穿衣服,从活动室中传来了浩浩惊喜的声音:“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

“吃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孩子们欢快地叫着。

“老师,今天的点心是肥皂。”航航和欣欣跑过来告诉我,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神秘。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动室一看,今天的点心是橘黄色的年糕,乍一看还真像彩色肥皂呢。我拿起一块年糕自言自语:“真奇怪,今天居然请我们吃肥皂!”同时故意露出一脸惊喜和疑惑。

“哈哈,老师真的以为是肥皂!”孩子们窃窃私语,那是他们在笑话我连年糕都认不出来呢。

我提了个问题:“看,这肥皂还像什么?”

“像电脑中的键盘。”“像个小枕头。”“像一张桌子。”“像一块毛巾。”……。

我说:“你们要是吃肥皂,可别边吃边吐泡泡哦!”

“啊?吃肥皂,嘴里吐泡泡?”“我们的嘴里会吐肥皂泡?”孩子们被我的话逗乐了。

动动说:“我听过一个故事,小蜗牛吃了一块草莓形香皂后,从嘴里吐出来许多肥皂泡,泡泡还带着小蜗牛飞上天了呢。”

“对哦,吃了肥皂会吐出泡泡。要是你们边吃肥皂边吐泡泡飞上了天,我可怎么办?”我紧锁眉头说。

“哈哈哈……我们要是飞上了天,老师就抓不住我们了。”孩子们大笑。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五班25位小朋友都吐着肥皂泡在天上飞,可老师只有一个。我怎么才能抓住你们呢?”

哲哲说:“老师别怕,你坐上直升飞机到天空去抓我们,把我们一个个抓回来!”

我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

文文说:“老师,你拿一张渔网撒向天空,把我们都网住,带回来。”

我赶紧拍手:“这个办法不错,叫一网打尽。”

航航说:“老师,你拿一根长绳子抛到天空中,让我们抓住绳子,然后把我们一个个拉下来。”

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个妙计,只是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

添添说:“我的办法是让老师坐上热气球,飞到天空中把我们抓回来。”

寅寅说:“让老师变成翼龙来抓我们。“。

浩浩说:“让老师变成奥特曼来抓我们。”

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想着各种办法。我把年糕分给孩子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肥皂泡把他们带到天空中去。

这是一则随机教育的案例,体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师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案例中师幼互动积极、愉快,教师以孩子的视角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达到了较好的互动效果,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同孩子的联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孩子把点心说成肥皂,这是一种联想。教师从中看到了孩子有关肥皂的已有经验。对此,教师既不否认,也不简单肯定,而是故作惊喜和疑惑。此时,教师的神情和语气传递给孩子的是对联想的认同和接纳。

整个事件中,孩子出现了惊喜、兴奋等情绪,对此,教师予以接纳,从而营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孩子敢想敢说。

2.顺应孩子的思维特点,提供想象的空间。

教师对于“肥皂”一说所表现出来的疑惑、好奇,让孩子们快乐无比,更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后面的想象提供了支持。

教师提出的“这肥皂还像什么”的问题拓展了孩子的思维,促使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进一步联想。而教师的“吃肥皂——吐肥皂泡”的联想更是调动了孩子的经验,引发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被充分激活,于是,动动说出了小蜗牛吃香皂吐泡泡的故事情节。显然,这样的故事充满趣味。教师利用这一信息适时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要是你们边吃肥皂边吐泡泡飞上了天,我可怎么办?”孩子们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此时,孩子们已从联想转为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表述自己想象的情节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尊重孩子的想象,给予支持性的回应。

孩子们积极地运用已有经验想象着各种教师抓小朋友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一个有趣的情节。一幅生动的画面。孩子感受到的是想象的乐趣,此时的气氛是积极愉快的。

面对每一位孩子的想象,教师都专心倾听、具体反馈,给予尊重和支持。如教师用点头、拍手、竖起大拇指等动作表示对孩子想法的赞赏,用“这个主意好”“这个办法不错”“这是个妙计”等短句表示对幼儿积极思考的鼓励和肯定。

教师回应的每一个神情、每一个动作都给了孩子极大的鼓舞,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在提供支持性回应的同时,教师还善于提升孩子的已有经验,帮助孩子丰富词汇和表达经验。有了教师的支持性回应,孩子们表现得十分自主。

4.调整角色定位,以孩子的视角体味童真。

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引领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之间相互转化。在引导孩子的思维从“像什么”到“怎么办”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领者。而当教师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去理解孩子的言行时,教师就是孩子的伙伴。于是,面对“肥皂”时教师会疑惑,面对“小朋友被泡泡带上天空”时教师会发愁,面对“抓泡泡”的方法时教师会鼓掌……教师用童心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享受。教师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都会使幼儿提升自信心,感受由联想带来的愉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1.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试行)》都提出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即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蕴含着很多随机教育的契机。教师只有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意识,才能运用自己的智慧迅速做出价值判断,把握教育契机,并及时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孩子的发展。要提升随机教育的能力,需要教师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知识。

2.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

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幼儿发展为本,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应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因此,教师要依据幼儿发展目标,依据自己对幼儿细致的观察,从他们的活动中敏感地捕捉蕴含的教育价值,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而这就要求教师心中时时有目标,眼中处处有孩子,使课程寓于过程之中,寓于生成之中,寓于师幼互动之中。

3.形成平等、民主的互动氛围。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最核心的人际互动。在一日生活中,多数教师比较关注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互动,而忽视生活活动中的互动,往往在生活活动中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导致幼儿的生活活动环节沉闷、无趣。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互动氛围,依赖于师幼间积极良好的情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用智慧点亮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优秀小班幼儿案例分析(汇总16篇)篇十六

凡是幼儿自我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我做,凡是幼儿自我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我想,教师要"鼓励幼儿去发现他自我的世界"。

观察实录一。

有一天在区角活动时,孩子们像往常一样自由的选择自我喜欢的区角。纪璎函拉着伊政融的手说:"我们去布艺操作区玩好吗?"伊政融摇摇头说:"我不会扣扣子,我才不去呢!我要去盖大楼!"纪璎函说:"走吧,我教你!"伊政融使劲的摇摇头走开了。

观察实录二。

在盖大楼时,伊政融一会抱积木、一会帮小朋友搭最高的楼顶,忙得不亦乐乎。在巡视中,我发现伊政融小朋友满脸的汗,就说:"伊政融,把外衣脱掉吧,看你忙得满脸的汗珠。"过了一会,我看到伊政融还在埋头忙着什么,走过去一看,伊政融解不开衣服上的钮扣。

观察实录三。

晨检时,伊政融的妈妈拖着伊政融的手,一边说一边往教室这边拉,我忙迎上去问:"今日怎样了,怎样让妈妈拉着走呢?"伊政融的妈妈说:"教师,伊政融不想穿这件上衣,说不会解扣子,中午睡觉时脱不下衣服。我告诉他教师会给你脱衣服,他还说不穿。教师,中午你给伊政融吧衣服脱了。"看到伊政融妈妈祈求的目光,我努力的点点头。

一、分析幼儿,从幼儿自身找原因。

伊政融是一位很大气的小男孩,喜欢蹦蹦跳跳,不喜欢安静。在操作区练习时,他扣几下扣子,如果扣不上,撒手就转到其他的区域活动。最终直接不去布艺操作区活动了。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经过电话、网络的沟通得知伊政融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在家里很乖巧,奶奶照顾的细致入微,伊政融还没说话,奶奶就把一切都做好了。晚上的个人清洗工作,早上穿衣清洗都是奶奶一手代劳。长辈包办代替太多,走进了爱的误区,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权利!

三、家园牵手、解决问题。

邀请伊政融的妈妈来园,经过仔细的交流分析,家长表示,必须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凡是孩子自我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我做,凡是孩子自我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我去想,教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去发现他自我的世界。让孩子在探索、实践,中感知五彩的生活。让孩子在团体生活中健康全面发展。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这句流传久远的话充满鹅哲理。本应由孩子做的事父母、长辈做了,看似爱,实是害。此刻的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现象就是父母、长辈宠爱结出的果子。让孩子在实践中磨炼,在挫折中成长,看似难为孩子,实际是为了孩子!因为仅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生活!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实践报告大全(14篇)

    在辞职报告中,我们可以回顾个人的成长和变化,同时说明离职对组织可能带来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xx年全年工作即将结束,

    实用能力素质建设(汇总17篇)

    通过遵守文明礼仪,我们能够构建一个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培养自己的文明礼仪意识。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热门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通用14篇)

    护师总结是在护理工作中对重要经验和学习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单位总结,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供大家参考。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

    专业民航基础心得体会(模板14篇)

    读书心得是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的思考和启示进行总结和整理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升阅读的效果和质量。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习心得的范文,供您参考和借鉴。

    专业写散文诗的格式范例范文(18篇)

    公司宣传语要简洁明了,能够一眼让消费者了解我们的核心价值。公司宣传语要有吸引力,能够引起潜在客户的注意并使他们对品牌产生兴趣。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公

    2023年应急物资代储备协议(模板15篇)

    标语的作用是以简洁、生动、醒目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相关联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标语让人们形成对特定主题的深刻印象,并起到宣传、教育、引

    最新京杭大运河文化心得体会范文(16篇)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教育态度的体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实习或者即将

    2023年子女改姓协议书大全(18篇)

    辩论能够帮助人们培养辩证思维的习惯,从而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辩论中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和幽默元素,增加说服力和吸引力。阅读以下辩论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辩论

    专业个人用车证明大全(17篇)

    人生总结不仅是回顾,更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提高的机会,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并力求表达出自己对于所总结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现在就让

    专业公安民警内务心得体会(模板18篇)

    军训心得帮助我们回顾和反思在军训期间的成长与进步。下面是一篇关于教学反思的典型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学习条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