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通用8篇)

时间:2024-11-19 作者:LZ文人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一

关于学习兴趣和快乐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 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我教了那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真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们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的对孩子让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关于教育中的鼓励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俗称“戴高帽子”,更有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认为,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关于言传身教首先,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智力平平,品质和意志都一般的普通人。我对言传身教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我做不到我也做不好。我觉得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最大的挖掘出来。

我真感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 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关于考试分数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它比前五点说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 标,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 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 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 和创造力。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 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二

1、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2、人莫不爱其子孙,爱而不知教之,犹弗爱也。

3、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5、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6、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人向科学教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7、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8、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9、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10、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1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

12、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13、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14、对小孩子来说,范例之重要超乎批评。

15、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早年教育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见到效应。但是,到后来终有一天,会看见大有好处的。

16、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17、造就子女成人是父母的一种神圣职责。

18、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19、有些你以为坏的东西或许会引发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为好的东西或许会使这些才能窒息。

20、应该使每个人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社会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21、要是做父母的生活放荡,儿女就会变成酒徒和罪犯。

22、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关心少年儿童,就是关心我们祖国的伟大前程,就是关心全世界的伟大前程。

23、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24、味苦的东西,怎能从甜东西的种子长出来?在每个年龄上,性格都得转变,父母的劝告不宜多,且须谨慎从事,以身作则才是唯一有效的劝告。

25、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26、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27、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机会。

28、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紧要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三

1、教育是让孩子们对知识渴求,而不是让知识追逐孩子们。——佚名

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7、怎样和孩子交朋友?(1)、倾听孩子的诉说。(2)、欣赏孩子的作品。(3)、和孩子心理换位。(4)、与孩子讨论问题。

8、安全警句千条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千计万计,安全教育第一计。

9、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13、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

16、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进步快慢不同。

23、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

29、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31、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王永彬

34、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37、教育的目的,至少能培养学生做一个适于现代生活的人。——杨贤江

3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0、教育事业是最祟高最动人的事业之一。——加里宁

41、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46、父善教子,教于孩裼。——林逋

48、幼是定基,少是勤学。——洪应明

49、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50、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四

家庭是孩子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再重要也不为过,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否则很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误了孩子,认识到这一点还不行,还必须有方法。

正确认识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育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教育中的一种,也是最具艺术技能的教育。这种教育取决与父母的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做父母的不能只是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父母也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教育、情商的培养等。孩子在成长,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跟上,家庭教育不能像学校那样标准化,家庭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出发,给孩子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即使有很多父母懂很多知识,也要指导孩子正确的认识社会。下面是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请大家作为参考!

孩子从小到大,要遇到很多位老师,但是父母和家庭是不变的,这就奠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不让孩子帮父母做任何事情,只要能代替孩子完成的,就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完成,认为这就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其实这个一个极端错误的做法,孩子的学习不仅在书面上,孩子在生活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孩子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孩子最为自豪礼物。我们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指明方向,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待孩子,我们要平起平做,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批评孩子,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讲解道理。

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问题

孩子的思维是可以开发的,我们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认识事情的对错和好坏;我们直接灌输给孩子,反而起不到本质的作用。孩子自己认识的到问题,理解了的事情,往往给孩子带来终生的价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看到孩子优秀的以免,父母首先要节制自己的坏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到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孩子的优点,还要看到孩子的缺点;当看到孩子优点的时候要做出表扬,看到缺点的时候,要及时做出批评。做父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教育方法要保持一致,不要意见相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只要经常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定会取得一个很好效果。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五

多年来,xx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重视下,发挥妇联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开展“双合格”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深知,妇联作为群团组织,既无职,又无权,但妇联具有做群众工作的天然基础和独特优势。工作中,我们注重“借势”、注重“整合”,便形成了一股巨大力量。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必须首先营造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已形成妇联牵头、协调,教育、民政、卫生等职能部门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和关工委等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我们建立了市、镇、村(社区)三级家庭教育领导机构,并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目前,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已形成以妇联干部和教育行政人员为主的家庭教育管理者队伍;以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为主的理论研究队伍;以教师、医务人员、优秀家长、老干部等社会热心人士为主的教学队伍;以新闻工作者为主的宣传队伍。我们依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举办各种培训班46期,受教育者达20xx0余人,使这些家庭教育骨干成为“播种机”,将家庭教育知识的火种传遍和龙大地。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好角度,明确定位,抓好载体,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把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心,明确工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工作。

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家长学校主阵地建设,积极创建全市幼儿园、中小学、镇村及社区家长学校。

积极组建家教组织网络。1991年,市妇联组建成立了和龙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和龙市五中、六中两个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试点工作。20xx年,市妇联把城市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学校,全面推广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确定以中学家长学校为基地,配合学校文化建设,以爱子工程为切入点,广泛建立了和龙市家长学校,积极组建家庭教育工作组织网络,成立了全市67个家长学校,并下发了家庭教育有关文件,使之明确了各单位的责任分工,规范了学校家庭教育工作。

自20xx年开办家长学校以来,和龙市家庭教育工作深受家长的喜爱。201x年我们又和社区联合,成立了旨在为家庭排忧解难、培育健康家庭基地的社区家长学校,并积极引进香港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在3个社区举办了“温馨家庭乐融融”和“如何启发孩子智能”等讲座,开展了暑期“我爱我家”、智力竞赛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充实家庭教育工作的内容,才能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为配合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我们以家庭为阵地,开展了家庭文明建设。光明街妇联以“妇女喜欢不喜欢、家庭需要不需要、群众欢迎不欢迎”为出发点,在全区重点开展了“美德在我家”活动,开展“五方面知识”进家庭活动,即:文明道德、法律法规、优生优育和卫生保健、环保和婚姻家庭知识进家庭等系列活动,使600多人受到教育,在整个社区形成了一种热爱社区、热爱生活、自觉抵制邪教的良好风尚,提高了广大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文明水准。

我们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走学校、社会和家庭育人一体化之路。我们要求全市学生、家长通过家长学校接受一轮德育教育,把“怎样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怎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内容纳入家长学校的课程,开展“警校共建文明学校”活动,各中小学与辖区派出所结成一对一的警民共建关系,以达到净化校园治安环境、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三净化”目标。

总之,xx市妇联以家庭为阵地,农村为重点,找准位置,发挥妇联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巩固发展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在“双合格”活动中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六

在《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办法》中,要求实施的六大育人工程之一是“家庭育人”工程,要落实的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48件实事有5件涉及家庭。

是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所实施的家庭教育。但,“育人”谈何容易。仅一个“育”字,就有3层含义:一为生育,二为养育,三为教育。更何况育的对象是“人”,更是有着千奇百怪想法和做法的“未成年人”。

有一组漫画《凯文和霍布斯》,图一:儿子凯文说:爸爸,我希望你在这里签个字并且做个公证。图二:爸爸霍布斯看见纸上写着:我--父亲,已在下面签字,证明我以前从没做过家长,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要为我犯下的错误负责,并同意支付由于我的不称职,儿子要求进行的任何心理咨询的费用。图三:儿子一脸怒气自言自语:我真不明白,你们没有签署任何协议,怎么被允许生孩子。

我认为这画的可贵之处在于,揭示了现代孩子们内心的困惑和反抗:父母不了解自己,怎么能当父母,我对父母不满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父母的迷惑和愤怒:我们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孩子为什么不明白,这孩子怎么啦。

我是一名教师,同时又是一位家长,还是市心理热线咨询员,每每遇到同事、朋友、家长向我倾诉孩子的“罪行”,我会推荐一种自己一直在实施,而且很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给他,那就是慈爱而坚决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何谓慈爱而坚决的家庭教育模式

这是美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janenelsen和cherylerwin在《帮你走出溺爱孩子的误区》一书中提出的,包括:教给孩子适当的行为方式,好的判断能力,锻炼孩子的个人耐力,以及帮助孩子养成所必备的人生态度和观察理解能力。

我理解:慈爱就是尊重,坚决就是约束。如何适度地既慈爱又坚决,既尊重又约束?陶行知老先生给了答案:发现你的小孩,了解你的小孩,解放你的小孩,信任你的小孩,变成你的小孩。我们做父母的要时刻瞪大眼睛去观察孩子,细心发现:我的孩子今天情绪不对,我的孩子特别善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思考:我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从我身上,孩子学会了什么。然后给孩子真正的基本的需要,例如:归属感和价值感;感知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享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技能。

二、我实施慈爱而坚决的家庭教育模式的个案

女儿现在5岁2个月了,从2岁半上幼儿园开始,我开始记录《小贝妙语》,相当于她的成长记录袋,其中不少有趣的细节,反应了孩子品德、性格、生活方式“羽化”的过程和成长经历。尤其是,4-5岁阶段,孩子的个性特征在此时被塑造而成。

个案一:(女儿4岁开始)

我的发现:孩子漠视父母的关爱的症状。表现--吃饭了,女儿看着饭菜说:没有我爱吃的,我不想吃。

我的思考:支持孩子这种行为的思想观念是,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的关注都在她身上,长久独享这份爱,她习惯了,自认为是家中的最重要,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得是为了她。

对策:(1)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包括:喜欢吃什么,为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为什么。(2)讲故事,告诉孩子要健康成长需要摄取各种营养,不管口感如何都要尽可能吃。(3)请她在厨房帮忙,感受厨房的闷热和油烟,体会妈妈的辛苦,同时珍惜自己和妈妈的劳动成果。

效果:(1)会每样饭菜都吃,区别在于量的多少。(2)会在吃饭前说:谢谢妈妈。

对策:(1)引导孩子看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妈妈,洗脚》,重复说这孩子真懂事,知道疼妈妈。激发孩子要爱父母,为父母做事。(2)设置训练情境:假装不舒服,躺在床上。引导她为自己服务。如:我需要你的帮助,请给我倒杯水……过一会,表现出有好转并感谢她的帮助,如:谢谢你的帮助,我知道你爱我。(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索要”帮助和“爱”,鼓励孩子向父母说:我爱爸爸妈妈。如:孩子,我需要你的帮助。爱爸爸吗?以此,逐步培养孩子“大人也需要帮助”的意识,强化孩子“我爱爸爸妈妈,我能帮助他们”的意念。

效果:女儿快5岁时,一次,我发烧,家中只有我和女儿。我昏头昏脑躺床上,只觉得她不停地在我身边穿梭,轻声叫我,轻轻摸我,帮我盖了两层被子,又弄了一块小毛巾湿了冷水放在我额头上。我听见她给爸爸打电话,叫他快回来,给我买药。然后,坐在我旁边看书给我讲故事。至今,那份感动萦绕在心头。

个案二:(女儿3岁开始)

我的发现:孩子没有责任感的症状。表现--妈妈,我帮你扫地了,你得表扬我。

我的思考:支持孩子这种说法的思想观念是,她所看到家务都是大人做,就认为家务就应该是大人做,她的任务是玩。孩子没有“我是家庭小主人”的概念和责任。

对策:(1)恰逢社会上流行一首歌《我爱我的家》,我们改了歌词。我爱我的家,可爱的爸爸,可爱的妈妈,可爱的小贝贝。爸爸妈妈爱贝贝,贝贝也爱爸妈。我爱我的家,努力加油吧,为了可爱的家,好好工作吧。三口人一起唱,感觉家特别温暖。逐渐,女儿上学离开家时,要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了,只有一句话:再见,可爱的家。(2)合理的家务分工,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应该为家做事,应该为家人服务。借鉴一位同事的做法,三口人排值班,每人一天,戴上标志。责任是:负责扔垃圾,摆碗筷,睡前提醒关好门窗、煤气,拔掉插销。表现好,则奖励得星。(3)父母故意不负责任,让她承担责任以及后果。如:上舞蹈课前不提醒她带所需物品,受到批评后加深印象。(4)给女儿的一封信。每次出差,我会给女儿和丈夫各写一封信,并把两封信的内容都读给孩子听,女儿的信上要交代她,照顾爸爸,提醒爸爸哪些,并让他们互相评价,奖励得星。(5)每月一次家庭会议,三个人都要发言,说说自己为家和家人做了什么。

效果:(1)会提醒父母:妈妈,快走,要迟到了。爸爸,下雨了,关窗户(2)每天晚上自己整理第二天用的书包。(3)父母交代的事情基本能完成。

个案三:(女儿4岁半开始)

我的发现:孩子不讲信用,不守规则的症状。表现--睡觉前,例行讲故事,讲完一个,女儿又要求讲一个,再要求讲一个,无休止地提要求。

我的思考:支持孩子这种行为的思想观念是,父母爱我,不舍得我哭闹,会满足我的一切要求。

对策:(1)和孩子商量,民主制订规则,严格执行,合理地限制和约束孩子的行为。用规则约束孩子,是在培养孩子从小遵纪守法的品质。如:睡前只讲一个故事,但孩子可选择。(2)遵守诚信的对等交换原则。你对孩子提出规则外的某个要求,孩子一般会相应提出一个要求交换,既然答应了,就要遵守。

效果:我尝试帮助女儿改掉睡前吮手指的习惯,危害她都知道,但屡试屡败。这次,她非常强烈地提出要求,每天早上要自主选择衣服,我趁机要求她改掉吮手指。她答应了,果真不再违犯,我也履行承诺。有时,实在感觉她搭配的衣服出不了门(她对衣服厚薄的掌握还好,颜色的搭配就弱些了),有时丈夫也责怪我就一个孩子还弄得乱糟糟的。但为树立讲诚信、守规则的形象,我坚持了。现在,女儿在几次照镜子比较后,有时也能听进我的合理化建议了。因此,规则和诚信父母尤其要带头严格执行,别破坏。

个案四(女儿5岁开始)

我的发现:孩子依赖性强,不愿主动学习的症状。表现--女儿上了“快读班”,一个月来,根据我的点读测试,已经能熟练快速的认识81个常用字,还有几十个不太熟练,提醒也能认得。按常理,自主阅读《幼儿画报》困难不大。但,依旧依赖父母讲故事。不愿意自己看书,看书只看图画,不看文字。

我的思考:支持孩子行为的思想观念是,5年来,孩子习惯主要依靠“听觉”获取知识和信息,“视觉”的对象只是色彩斑斓的图画。对不形象的文字不“感冒”。

对策:(1)多激励:老师夸你进步大,认字快,已经是班上读字最快的小朋友之一了。(2)培养兴趣,激发阅读文字的乐趣:上学放学的路上,让孩子见到标识牌、广告牌上的字就读。陪孩子一起放慢速度用手指着逐字逐字放声朗读书,让孩子逐渐知道只看图画不能完整的理解,必须阅读文字。(3)给孩子多创造独自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如:孩子要求陪读,父母故意以暂时没空为由,让孩子被迫先自己阅读。

效果:刚开始实施一周,孩子已经接受用手指着朗读故事的方式,有时也能独自主动出声阅读。

三、实施慈爱而坚决的家庭教育模式的体会

三句话:1、要成功实施慈爱而坚决的家庭教育模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必须凡事先示范。

2、要成功实施慈爱而坚决的家庭教育模式,父母要把自己变成孩子,必须逢事先问,假如我是孩子。

3、要成功实施慈爱而坚决的家庭教育模式,父母必须要有情趣,学会换着花样与孩子沟通。

一首诗:《预言》卡莱尔.吉本

你的孩子不仅仅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活的儿子和女儿。

你们创造了他们,

然而,他们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

但无法给他们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留得住他们的身体,

但锁不住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你无法造访。

即使在梦里,

你可以努力让自己像他们,

但是,无法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活从不倒退,昨天也永不再来。

愿我们都成为合格的父母,不给孩子的成长留有丝毫遗憾!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七

第一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 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 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 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 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 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 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 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 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 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 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 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 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 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 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 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 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 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 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 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 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 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 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 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 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 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 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 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 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 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 行、谈吐举止等 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 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 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 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 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 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 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 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 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 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 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 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 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 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 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 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 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 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 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 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 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 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 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 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 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 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 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 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

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 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 躁,都 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 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家庭教育及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 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 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 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 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 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 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 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 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 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 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 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 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

“这顶 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 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 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 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 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 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 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 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 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 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 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 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 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 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 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 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 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 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 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 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 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 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 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 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 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 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 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 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 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做为家长 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 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思考题:

1、什么是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 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倡仪发出至今已十余年的,对家长们 仍有指导意义。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孩子们的希望,本文在 此给家长们谈谈如何敌称职家长的问题。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直到榜样作用

(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发展形成起着潜 移默化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积极的人生观;对国 家、对人民、对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 礼貌,作风正派,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怀坦荡,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等等。学龄 前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大脑神经活动具有 很大的可塑性。由于幼儿好奇、好模仿、好问、求知欲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此时 家长 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即家长 的外在动作都是幼儿学习的样子。人们常说: 看,这孩子走路和他父母一个样,可见家长的行为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孙敬修 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像机,脑子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 刻在他们的心上,要做好榜样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 力。家长举止言谈文雅大方,子女也会如此,家长举止言谈粗俗不堪,必然会对子女 有不良的影响,在某幼儿园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小男孩很喜欢搂抱小女孩,并 亲他们的,教师在纠正其行为时,小男孩不解地望教师说:“我爸爸也是这们亲妈妈 的。

”从小男孩行为可以看出,父母的行为不分场合,当着孩子的面过分亲近,结果 被孩子模仿效法。再如家长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吃完瓜果将果皮 放进卫生箱中,孩子也会养成这种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的习惯。而有些大人不拘小节,随地吐痰乱抛脏物,孩子也如此行事。

(二)努力提高文化科技知识水平

常言道: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对家长不可能用正规教师所 具备的专业水平要求,因为家长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具备的文化水平不尽相同,甚至 相差甚远,强求家长 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都具备幼儿教师的能力,恐怕是很不现 实的。但是在当今时代,文化科技日益发达,知识不断更新,即使高学历的人,如不 继续学习,也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的,知识也存在老化问题。幼儿求知欲相当强,他 们常常向大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要求得到满意的答复,从而使自己的威信无形 中在孩子心目中降低了。家长要善于学习,使自己成为孩子求知的良师,不仅为孩子 做出了好样子,也保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已。家长的文化素质对 孩子首先品质的教育也有委重要的影响。不少刑事案件中反映出法盲常常伴随着无 知、伴随着文盲。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刑事犯罪分子调查表明,母亲只有小学文化 程度的占82·9%,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4·5%。而中国科技大学某届少年班中,70%的学生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中。

(三)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以及处理人际关系 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等。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于 幼儿来说感染力极强。如果家长开怀大笑,幼儿也会高兴行手舞足蹈;家长怒气冲 冲,幼儿也会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所措,甚至于嚎啕大哭,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形 成有着直接作用。

孩子中有的性格倔犟,有的性格温顺,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性格比较敏感等等,都与父母情绪的有着相关作用。家长要有开朗的个性,要与人为善、富于同情心、和 蔼可亲,要保持一各常态的稳定情绪,对孩子从小形成一种健康的情感是很有益处 的,在这种精神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以处惊不乱的心理状态正确地发生在身 边的意外事件,稳重沉着,应变能力强。

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中,还应具备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国外有一句名言:人人 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二爱型”巨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就看你的耐 心、信心和决心。拥有一千多项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被老师视为白痴拒之门外,20世纪 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因“智力迟钝”12岁时被校方勒令退学,他们的父母没有因 孩子“笨”而丧失教育的信心,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去开发孩子的智力,为“二爱”走 向辉煌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实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缺乏的就是耐心和细致,他们常因孩子领会不了大人的意图而斥责和打骂子女,什么 “蠢*”、“笨蛋”之声不绝于耳,孩子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 中产生的。

家长还应具备坚强的性格,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善于动脑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 休,这对形成孩子坚强的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具备各种兴趣,这里所谈的兴趣是指家长在工作之余参加 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美等活动,如琴、棋、书、画、打球、照像等等,使家庭 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既利于心理健康,也利于身体健康,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积 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交际、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

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高尔基说,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 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 的规律,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例如学龄前儿童,在 3-7岁之间好奇心强,经常充满了天真的幻想,往往向家长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甚至 因此做出一些令成人不可思议的行为,有些行为往往带有破坏性,成人切不可轻率地 指责是“胡闹”、“捣蛋”,甚至于打骂幼儿,应该看到其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个性 的萌芽,并给予正确地鼓励、引导,使之等到合理的发展。例如,有的幼儿喜欢将家 中的电动玩具或收录机拆坏,究其原因是由于幼儿好奇心所致,了解这一特点的家长 会正确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从小培养幼儿探索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热爱 学习打下基础。而有的家长因不了解幼儿心理,常采取训斥打骂手法而扼杀了幼儿创 造个性的萌芽。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在你们的打骂声中,没有了爱迪生,没有了爱 因斯坦,没有了威特„„„。再如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 期注意注意培养孩子口语能力将是最明智的做法,而有些家长却逼着孩子写汉字、做 算术,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进入学龄期正式 学习时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可谓欲速则不达。其消极影响很难消除。家长要全面了 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个性,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为此家长们应挤出时 间来学习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如《中华家教》、《父母必读》、《家庭教育》 《为了孩子》、《幼儿教育》等刊物是家长们的良师益友,乌鲁木齐市妇联、乌 鲁木齐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所编辑出版的《家教文萃》报荟了全国各地读物中的精华,同时也反反映了新疆特别是乌鲁木市家教 信息,反映了家长及孩子们的心声,是沟通 家长与孩子心灵的桥梁,家长通过它可借鉴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是学习家教知识的 捷径。

此外家长们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听听讲座,与同龄孩子的家长交流切磋 教子经验,这对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很有益处。

三、更新成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使孩子全面发展 将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浙江日报》登载:在一项调 查中反击,92.7%的家长希望孩子具备大学学历。这种高度期望反映了当今家长对成才 观念的误解。由于这种,家长们活得很累,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前就为他设计了一条 辉煌之路,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留洋、直至功成名 就。孩子出生后,特别是到了幼儿期,家长就开始忙于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忽儿让孩 子学钢琴,学电子琴,忽儿让孩子学画画,忽儿又让孩子学书法„„,一些家长视孩 子为私有财产,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达此目的,或物质刺激,或棍棒教育,以至于年幼的孩子盼望着自已能象爷爷奶奶那样退休就好了,就可以不学习了。心理 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期望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甚至酿成悲剧。南京一姓胡工 人因三岁独生儿子背不出一名唐诗竟将孩子一脚踢死;孩子为逃避练琴而伤残自已手 指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些教训应引家长深思。家长应更新成才观念。

李岚清副总理1996年5月11日考察湖南汨罗素质教育时讲道:国家需要多方面的人 才,“但任何国家人才结构都是宝塔型的,有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人才 是分层次的,结构必须合理、初级、中级人才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最大量的 ”。他又说:“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坚持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他认为:只有思想健康,思路宽广,有组织实践能 力的人,而且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道德的,身体健康的人,才会对 社会有贡献,才有全面发展的人。社会是七彩的,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多层次 的,就当前社会需求来说,同龄人中也只能有6-7%的人升大学,为此每个孩子不可 能也用不着都成为大学生,都成为尖端科学的研究者。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影响 各不相同,有的人适合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有的人适合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 的特点,家长应适应国家的需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根据孩子的本身条件为他设计 一个切实可靠可行的未来。古语道:七十三行,行行出状元。即使在平凡的服务行业 中上照样也能培养出身手不凡的能式巧匠,如饮食待业中的名厨;美容美发中的名 师;服装待业中高级服装设计师也并不一定都出自名牌大学,往往都是自学成才。集 政治家、理论家、文学家、诗词家、书法家等于一身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未曾踏进过 大学的门深造,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却是学医的。他们都以自身成才的成 长经历表明;成才不一定非得千军万马专挤通向大学的那根独木桥。家长们应根据我 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及孩子本身条件对他们寄于适度的期望,培养孩子多种兴趣,顺其 自然,教育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 生存离不开家庭,首先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 水平、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布置标准不可强求,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素雅谐调还 是可以做得到的,使孩子能生活在一个环境舒适、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 注意环境布置,不讲究清洁卫生,家中家俱陈设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给人大有 一种无插足之地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尽管经济 条件很优越,家中布置很有现代气派,家长却忘了给孩子一个游戏的天地。有的家长 极讲清洁卫生,各处一尘不染,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有许坐,使孩子 行动极受限制,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包括休息、吃饭、娱乐、工作、学习等,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觉遵守,长此以往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为今后走进幼儿园、学校、社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行形成打 下基础。有的家庭虽为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家长却把自己作为局外人,有的甚至 通宵达旦地搓麻将、喝洒划着拳,有的看录像电视成瘾忘了正常作息,有的沉醉在舞 厅的乐曲声中乐而忘返等,这样都很难制约孩子的。

家庭中每一成员还应注意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的洗手,定时换洗衣物、不随地 吐痰、扔脏物、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按时打扫房间。

(三)和睦的心理气氛

家长还应为儿童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和睦的心理气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 人,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即使发生矛盾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 主和睦文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 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其置身于 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到被爱被尊 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当孩子遇到困 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的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 泰说:“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

”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 责、经常吵架打架,十分有害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 年是在父母吵架、打架声中瑟瑟发抖的日子里度过的。

”乌鲁木齐市少年管教所曾对 少年犯作过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孩子是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管教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新疆有关方面教育科研人员参加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离异家庭儿童(3-12岁)心理特 点研究》的结果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一般有以下特点:(1)爱哭;(2)放荡不 羁,到处乱跑;(3)过分胆小和焦虑;(4)冷漠,无动于衷、(5)情绪低落,快 乐起来;(6)悲观,觉得低人一等;(7)孤独,经常发呆;(8)易烦躁发怒;(9〕惧怕某些动物、情景和人;(10)固执、自夸,并具有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紧 张、防备、喜欢撒谎欺骗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以 上这些调查都说明和睦的家庭对于孩子健康的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家长要 为儿童的一生负责,对家庭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在民主和睦的气氛中成长,家长要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不要把成人意见强加于 孩子身上,幼儿喜欢玩耍,家长要抽出时间来与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独 立个性,对孩子正当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不良的行为要讲明道理予以制 止,而不能简单粗暴。这样孩子将家长视为大朋友,从而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更能 奏效。

五、积极配合社会、集体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 部分。在这三部分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 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替补不了的。但这都不影响其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即要把儿 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21世纪的建设者,所以三方 面的教育要相互配合和协调。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龄前幼儿大都在托、幼园 所受教育,这种集体式的教育从方式上,内容上,形式上都比家庭教育正规。在这里 教师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专门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品质修养,培养他们的创 造能力、学习兴趣等。幼儿教师经过了专业性训练,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教育、保育知 识和教育水平,他们比家长更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因此家长应积 极主动与托幼园所取得联系,紧密配合幼儿教师保育员,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是 十分必要的,首先家长要了解托、幼园所教育规程、教育纲要和有关条例,配合托幼 园所及老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使教育目的,教育步调达到一致。其次要积极 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教育活动所需物品,培养孩子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交往能 力。最后一点要积极参加家园联系活动,如家园联系开放日,可使家长了解托幼园所 的一日常规,家长学校可使家长通过听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家长切不可借口工作忙、时间紧而放弃这种良机。

总之,如何做称职的家长是需要为人父母认真对待的事情,家长们从事的事业是塑 造人类灵魂的事业,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而我们为这个事业的成功不断 地在探索、在实践,当你们的孩子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时,能够说一句:我尽到 了为人之师的职责。

思考题:

1、简述做称职家长的五条标准。

2、家长如何看待女子成才的问题?

3、试举身边的事例说明提高家长素质的重要性。第三讲:家庭教育和原则

为了使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不走弯路,给家长们谈谈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很有必要 的。所谓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 则。根据我国幼儿身心发展和个性、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目的要求,提出以下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实际发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进行,要贯彻好这一原则,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力量而行。

要使教育获得成功,就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 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幼儿期的孩子,在生理的心理方面发展非常 迅速,独立生活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都随着年龄的 增长发生变化,所以在早期教育时,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 到。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都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无论 是让孩子学做一定有家务劳动,还是让孩子学习某些文化知识,都要从孩子实际身心 发展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所谓 “跳一跳够得着”就是这个道理。要激励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当这种知识与孩子已有 的知识水平相差不大时,他不仅愿学,有能力学,而且也容易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过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他就不愿学,也学不懂,当然就提不 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或抵触情绪。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全面了解孩子 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 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每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它自己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有一定的 连贯性。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既 要注意巩固孩子已学过的知识,又要启发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并要启发、诱导孩子进 行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孩子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 情况,当孩子对所学知识尚未理解时,不要急于教新的内容,要按照秩序渐进、量力 而行的原则向孩子传授知识。

有的家长不善于循序渐进地向孩子传授知识或不了解知识的逻辑规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让孩子长时间学习、识字、看书。据 幼儿园问卷调查,孩子离园回家后,要学习两个小时,家长要求孩子写字、算算术,使幼儿教育小学化,致使孩子难以接受,产生厌倦情绪。对此,家长一味埋怨孩子不 理解家长苦心,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不公不奏效,往往 事与愿违。只要从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启发发育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 的。即使是学龄前儿童,虽然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和变化,但他们仍然是没有发展成 熟的孩子,在生理与心理上都与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能用学生思维方法和标准 对待和要他们。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 育内容和要求。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美、劳 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康成长。

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 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长不看孩子的具体情况,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只凭主观臆 断,以主观主义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这是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往往达不到教育 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当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是无可非议的。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 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超越幼儿本身条件。有的家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全 才”,让孩子学画画,学音乐、学舞蹈、学书法等等,恨不得一下子让孩子什么都学 会。结果把孩子搞得无所适从。以致什么也学不好,甚至把身体搞垮了,孩子的天赋 和智商是有差异的,如果孩子不具备某些天赋,家长只凭主观愿望,要求学这,学 那,这就是强人所难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孩子的学生负担,引起孩子的反 感,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每个孩子的个性,气质、爱好、智商都有所不同,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 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按照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孩 子进行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要根据孩子身心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和帮助。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 长,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让孩子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家长要注意用心观察,孩子在品德,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地进行启发 引导和教育。有的孩子很自信,认为什么事情都会干,不妨给他一件较难的事情干一 下,他做完后,可适当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使他体会到自己还有些事情做得不好,逐步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美德。相反,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做。可以给 他一些简单的事让他做,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完成后做对了要给予充分肯 定,让他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些事情的,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什么劳动都不让孩子参 加。甚至有的家长连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学着做,其结果必然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 不良习惯。应该懂得懒惰是万恶之源,劳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家 长 要注意给孩子创造适当的劳动锻炼机会,从小养成孩子热爱劳动和爱护劳动成果的 优良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中 不可忽视的。

三、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 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 期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应遵循教育统一的 原则。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就能取 得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独生子女成了“小太阳”,家 庭,都围着孩子转,当孩子有了缺点、错误时,有的主张批评教育,有的却要包庇护 短,往往是爷爷奶奶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有的父母之间认识也不一致,家庭成员在 认识和要求上的不一致,必然会以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做法暴露在孩子面 前,孩子必然会喜欢袒护自己的一方,会气恼批评自己的一方。这们不仅影响了家庭 和睦,而且不利于教育孩子,以致使孩子养成任性,是非不清,听不进正确批评,常 常无理取闹等不良品德和行为。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成员应做到互相配 合、步调一致,即使意见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否则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 不良影响,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意的。因此,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家庭成 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采取一致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理或做一两次练习就可以办到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 致,就会促使孩子对某些品德和行为进行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 品德和习惯。

四、寓教于实践活动的原则

家庭是孩子的最早的课堂,参与家庭生活是孩子最早的实践活动。

因此,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寓教于生活之间互相关心、和睦协调、文明礼貌、潜移默化地养成孩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 德。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有人比喻 说:家庭是第一个染缸,学位是第二个染缸,社会是第三个染缸,第一个染缸是人生 的第一道着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所以家庭这一道着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 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长要 特别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 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幼小无知的孩子,对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想向大 人学习他想做的事,因此,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孩子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比如,通过教育孩子穿衣、吃饭,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求孩子爱护花木,不 浪费食物,学着做些轻微的家务劳动等,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增强劳动观念的优 良品质。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孩子,就能有效地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幼小的孩子在家 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是游戏、玩耍和娱乐,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也是教育孩 子的一个有效办法。孩子在游戏、玩耍和娱乐中认识环境,适应生活,学习知识,增 长才干,促进孩子智力和体力的发育成长。家长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创 造开展游戏和娱乐活动的环境。让孩子玩得高兴快乐,好奇心得到满足,想象得到实 现,从而训练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动手技能。比如,让孩子自己推动玩具汽车在地 上跑,或自己骑小自行车,或把小木板、铁片、塑料瓶、玻璃瓶等放在水中,让孩子 仔细观察,哪些浮在水面,哪些深入水底,引导孩子自己做事,启发孩子进行思维,通过玩耍游戏等实践活动进行教育,对增强孩子体质,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是极 为有益的。

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 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教育,就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但爱而不教,管而不 严,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 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一)爱而不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 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弛。父母对孩子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 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 中,表现更为突出。祖父母和父母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的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不批评、不教育,往往 包庇护短。吃饭穿衣一切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 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 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 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人说,对孩子的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是促进孩子走 上不幸道路的开端。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

溺爱的形式各有不同,但这些家长的共同特点是不把孩子看成是国家和社会的未 来,而是看成个人的私有财产,忘记了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 的基本目标。溺爱的结果只能是坑害了孩子,受害的因然是国家和社会,但首当其 冲、自食其果的是孩子的父母。由于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养成恶习,难以管教给家庭和 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例数不胜数。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要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 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而且也有得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第二,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

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 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 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 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 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第三,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 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 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 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二)严而不厉

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前 面讲了如何关心爱护的问题,这里再讲一下严格要求的问题。

家长对“严”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予好 心而不能给予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 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种 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意接近父母。孩子如果对父母敬而远之 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愿与父母交谈,这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至于打 骂,体罚之类的行为凡和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水火不相融了。动辄打骂孩子的家 长,不公不能使孩子和改正错误,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灵受到摧残,变得冷漠,自 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而离家出走,由此可见,对孩子实行体 罚只不过是家长缺乏理智和束手无策的表现,不可能起到严格要求的效果。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得孩子身心健康的。

要求四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 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

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再次,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让孩子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模棱两 可,让孩子无所适从。

最后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 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六、身教与言教统一的原则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 做出榜样。也就是既重视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统一起来,使教育取得良好的 效果。

幼小的孩子生活经验的社会知识都非常缺乏,不会辨明是非,时刻都需要父母的 指点。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告诉孩子怎样做不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 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只讲道理还不够,也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因为孩子讲道理,只能讲几分钟或更长一点时间总不会很长,而且孩子接受这种说教也只能用耳朵听,听到的是空空洞洞的道理,然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却是从早到晚,时刻都出现在孩子的 面前,孩子用眼睛看到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有影 响力。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重视对孩子的说理教育,更要重视以身作 则,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都要为孩子作出表率,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 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 仅听父母的说理教育,而更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父母的品德行为高 尚,待人接物文明礼貌,关心爱护孩子,孩子就会对父母新生和崇敬,并以父母为榜 样模仿效法。如果父母给孩子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自然孩子就 不会信服,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可自己在生 活中却对别人说谎,那么孩子对父母的教导就难以信服。

孩子往往喜欢模仿成人。而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模仿最多的是孩子的 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的行为准 则和楷模,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为此,做家长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把言教与身教统一起来,搞 好家庭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德 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思考题:

1、家庭教育必须遵循哪几项原则?

2、联系实际,讲述在家庭教育中贯彻某项原则取得的实际效果。

3、家长对子女爱而不溺应该做到哪几点? 第四讲 幼儿期孩子的年龄特点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这是说,处理问题,办理事情必须从实际情 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的。以不同年龄 的孩子对亲人的依恋情感为例:三岁前的孩子几乎一刻也离不开照顾他的亲人。三岁 时仍然有强烈的依恋情感并表现出强烈的模仿性。亲人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亲 人干什么,他也要干什么,做游戏也要亲人陪他一起做。四岁时,爱说、爱问、爱动 手、爱玩,已会自己玩或与小朋友玩,不用亲人参与和照管也会玩得很开心,而且还 能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到五岁时,好问、爱学,而且还喜欢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去考 问别人,喜欢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拆卸,尝试探索活动越来越多,虽然“失败”、“破坏”现象不断出现,却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由上例可以看出,孩子的身心是随着 年龄的递增而迅速发展的。处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 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孩子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方 法。马克思曾主张把学龄儿童划分为“需要用不同态度来对待的年龄组”。我国唐代 诗人杜甫写过这样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教育孩子,也应犹如知时节的好雨一样,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 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以便使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一、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幼儿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2、3岁;

2至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至5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 期,也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2至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转折点;5至6岁是数概念 发展的转折点;3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2岁 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

研究、重视关键期,就是为了抓住对孩子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进行相应的教 育。如果错过这些关键期,不是说不能取得教育效果,而是会增加教育的难度。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幼儿心理发展是由孩子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 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 和速度等,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是,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 同,或是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幼儿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心理发展的 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幼儿心理年龄特 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是共性与 个性的统一。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幼儿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可能会发生 某些变化,即某些特征的可能提前或推后,但这些变化是有限制的。

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心理依据,所以家庭教育必须考虑 幼儿年龄特征。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幼儿生理各方面处在继续生长发育中

1、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

6、7岁)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 速的。身高每年约增4-7分分,体重每年约增加4公斤。新陈代谢旺盛,但幼儿机体各 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

如:幼儿骨骼的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如果长期姿势不正或受外伤会引起骨骼 变形或骨折;幼儿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 发育,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善,表现为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特别是手,还难以完成精 细的动作;幼儿心肺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心脏收缩力差,脉博每分钟90-110次左右。

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幼儿长时间的连续地跳跃、跑步、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发育; 幼儿肺的弹性较差,气体的交换量较小,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用 鼻子呼吸的习惯,以预防感冒及肺炎的发生;幼儿的血液含量相对比成人多,但血液 中水分较多,凝血物质少,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幼儿新陈代谢快,血色素为13-14 克。低于13克即为贫血,应及时治疗。幼儿嗜中性白细胞较少,淋巴细胞较多,所以 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家长应注意增强孩子体质,提高其抵抗力;幼儿的听觉和嗅觉 敏锐,但外耳道比较狭窄,3岁时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幼儿的咽鼓管即鼻咽 腔与鼓室之间的通道较成人粗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故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耳鼻 卫生,严防水进入耳内;幼儿膀胱肌肉层较薄,弹性较差,贮尿机能相对差,加之幼 儿神经系统对排尿过程的调节作用差,所以,幼儿排尿次数较多,自控能力较弱。家 长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以防在精神极度兴奋或疲劳时发生遗尿现 象。女孩的尿道口经尿道入膀胱的距离短且直,容易感染。家长要注意其外阴部清 洁;幼儿皮肤柔嫩,容易损伤或感染,调节功能不如成人,不能适应外界温度的骤然 变化,容易着凉或受热,家长要注意提醒和帮助孩子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幼儿期是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组成的,每个器官、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都是 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体现自己的功能的,神经系统对机体的一切

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家庭教育感悟篇八

那一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得紧凑,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有上海市知名教研员肖燕萍的精彩点评;上海特级教师吴佳瑛老师的大班数学活动《温度计》和小班综合活动《小兔找太阳》两个教学活动;还有上海市黄埔区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姚博文的两节精彩的美术活动等。虽然是短短的一天学习,但我感触颇深,给了我不小的触动和深深的理论引领,真是受益匪浅。看的越多,接触新鲜的事物越多,越发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就越多。

看佳佳老师的教学活动这是第一次,以前一直只是耳闻,从未亲眼目睹。这次观摩,我深深得体会到佳佳老师之所以课堂教学如此成功,最大的因素是她的提问恰到好处。

即是对刚才孩子们的总结,又演绎到另外一个维度,是培养幼儿的思维变通性、迁移性。其中,当小兔快找到太阳时,佳佳老师用非常激动欣喜的语气说“快啦!快啦!快要找到我要找的东西啦!”这句话体现了问题有层次性,更体现出佳佳老师教态自然真实,一点不做作,能积极带动小朋友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在最后出示ppt让幼儿观察图片回答“谁在找太阳?”(动物、植物、人类、物品)其中有个孩子回答了太阳能。老师回答“你很有学问,长大肯定很能干!”这样的表扬给了这位孩子很大的鼓励,这时其他的幼儿也纷纷表现出了自己的小智慧,回答的非常完美,佳佳老师利用班里出色孩子的表现来带动其他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大多是通过提问与问答来完成的,提问的科学性决定目标的达成,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小兔子找太阳》这节活动中可以看出,佳佳老师在提问的技巧上充分体现了她的教学能力。

首先,我觉得她的提问考虑到了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提问的设计注重了思维发展的过程。如其中佳佳老师请小朋友找圆圆的东西时,“找着找着小兔又找到了马路上、天上、佳佳老师的身上等等。”佳佳老师的这个提问使幼儿的思维呈现灵活性。正是佳佳老师的巧妙追问,旁敲侧击,适时点拨,引发了幼儿经验的拓展。

其次,佳佳老师提问中关键词的运用,也引领着孩子正确思考。我不难感到,佳佳老师的每一句都很精练,每一句话中的几个关键词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如她在回应孩子的问题时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快啦!快啦!快要找到我要找的东西啦!”这句话不仅肯定了孩子已找到的圆圆的东西,又告诉孩子们,我们要找的圆圆的东西就快出现了。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承上启下,而且幼儿一听就明白。

第三,佳佳老师的提问语言独具魅力,吸引并激发幼儿的兴趣。佳佳老师教学风格独特,语言幽默,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用恰如其分的语气并结合表情等态势语言来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让我体会到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对幼儿的回应,都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都是围绕着幼儿年龄特点、幼儿需要、幼儿发展出发,需要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厚积而薄发,名师的成功与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开阔了视野,同时对照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善于汲取和发扬,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这就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