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8个字。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3、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读一读,选一选。
牢记保护伙伴
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
动物是我们的好()。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七)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二
《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三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小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板书:花蝶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四
单元教学目标 :
二、能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展开联想,谈谈自己难忘的童年趣事;
五、 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善于抓住对方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课时
《三颗枸杞豆》 2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2课时
《柳叶儿》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不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画卷,而且还蕴涵了作者真挚而又细腻的情感,读来趣味无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
《三颗枸杞豆》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成年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主人公年纪尚小,远未定型,却表现了未来的某些个性——对独立的要求,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柳叶儿》一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学习本单元,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学习步骤:
一、导入 语: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和一些大师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在本单元中,我们将走进熟悉而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相信这个单元的学习会带给每位同学对童年一词的全新注解。
二、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三、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浏览目录和课文。
四、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篇文章,并选取一个角度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五、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并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探究;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单元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优秀作品编辑成册。
2.开展一次“说说我的童年生活”的主题交流活动,与作品产生共鸣。
第二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
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文中字音,弄懂字意。
2、查资料(可以利用图书或网络),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3、查找有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简介,增加印象。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语: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鲁迅先生也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童年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乐园。
二、由学生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
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 根据文章标题,并结合课前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3、 仔细阅读全文,谈谈作者本人就这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更喜欢哪一个?试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四、课后学习:
第三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
学习目标:1、能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的写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2、能品赏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课前学习:朗读文章的精彩部分,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语: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内容,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乐园生活。
二、 精读“百草园”部分。创设问题情境。
1、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在何处?(此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记叙的顺序。)
2、 有感情地朗读百草园景物描写的一段文章,并就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然后凭记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说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尝试背诵此小节)
3、 仿句练习: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造句,描绘一种情景。
4、 学生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表达清晰,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结合《社戏》一文中为什么说迅哥儿到赵庄去看社戏时蛇精戏是他最想看的一出戏。)
5、 朗读“冬天雪地捕鸟”的一段文章。
划出捕鸟动作的动词,并通过学生课堂表演,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当。
6、 课堂作为片段练习:
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可以让学生边说边表演。)
三、 课后学习:
交流并修改自己的课堂小作。
第四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
学习目标:1、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学习:能复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生活的几个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语:
相对于乐趣无穷的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二、 精读“三味书屋”部分。创设问题情境。
2、 你是怎样认识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无味的?
可以从“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
3、 你觉得寿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4、 课堂片段作文练习: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学生交流)
5、 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
三、 对文章主题的探讨。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我认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四、 课后学习: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专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写成小论文。
第五课时: 《三颗枸杞豆》 (一)
学习目标: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能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能找出文章细致描写景物和细腻刻画人物的句子,揣摩其作用。
4、能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字意。
2、品读文中的精彩语言。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
由播放歌曲《童年》导入 新课。
二、 速读全文,说说这是怎样的三颗枸杞豆?(可以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三、 这三颗有着特殊意义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终使“我”成就了一名植物学家。但在这之前,“我”是什么样 的人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四、 “我”为此经常挨打,但“我”并没有改变自己,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
创设问题情境。
1、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三叔,表现人物什么特点?
2、“我”和病中的三叔共有几次对话,对“我”有什么影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
第一次对话给我的影响:让“我”更懂得热爱自然,而且和三叔相比,还意识到自己的一无所知和不善于观察。
第二次对话给“我”的影响:懂得时间的珍贵,珍惜金色年华。
3、找出第二段对话中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如小组不能解决,可以全班讨论。
(如探究练习中的第二大题。)
六、 课后学习:
课文写童趣和景物生动细致,联系课文中的描写语句,体会童趣与“我”后来成为植物学家的关系。
第六课时: 《三颗枸杞豆》 (二)
学习目标:1、品读文中充满童趣的语言。
2、小组合作,课堂表演,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时间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语:
二、 创设情境,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组合方式,分别扮演主持人、三叔与观众。
三、 交流有关时间与生命的名言警句,或配乐朗读朱自清的美文《匆匆》,提升自己的人生感悟。
四、 文章带给我们有益的生命启示,而文中充满童趣的语言也颇令人玩味。
五、 课后学习:
2、 模仿文中描写“太阳”的写法,写一段关于月亮、星星或其他事物的文字。
第七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
学习目标:1、查工具书,读准文章字音,弄清字意。
2、能抓住关键语句具体生动的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思路,深入研究课文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4、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1、熟悉课文内容。
2、阅读王安忆的有关作品。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语:
男子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而课文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让我们去看看王安忆是怎样来刻画他的男子汉的气概的。
二、 速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 抓住关键语句,具体生动的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2、 展开讨论: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或问“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几岁的小男孩是一条‘男子汉’?)
3、 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
三、 小组合作,探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文章是按人物的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再加上五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答案可能有:耐心、独立、刚强、勇敢、专心等。
五、 课后学习:
请亲朋好友回忆有关你的童年趣事,并整理一下,课上交流。
第八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二)
学习目标:摘出文中细腻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体会描写的精妙之处。
课前学习:品读文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步骤 :
一、 课上小组交流自己小时侯的事,每人着重讲一个方面,要讲得具体细致。
二、 仔细阅读课文。
三、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的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并作赏析。
四、 课堂练笔:写一个你熟悉的小孩。
要求:1、仿照文章的结构,用小标题串联全文,一题一事,重点记叙二三事。
2、观察要细致,描写要细腻,语言力求做到生动、幽默。
课堂交流小作。
五、 课后学习:
修改自己的小作。
第九课时: 《柳叶儿》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生活的幸福。
2、品读文中的精彩句子,并体会从中饱含的感情。
3、能与其他类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课前学习:1、读准字音,弄清字意。
2、熟练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3、阅读张洁的《挖荠菜》、刘绍棠的《榆钱饭》、李治修的《挂在墙上的童年》。
4、积累绘柳的古典诗句。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谚语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柳是春的使者。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绘柳的绝句。(学生交流)作为文人笔下的爱物,宋学孟在苦难的岁月里,也与柳叶儿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二、 速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 结合课文描写的内容,说说你认为柳叶儿好吃吗?
3、 除了“乐”之外,作者还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回忆往事的?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
苦中带涩。
三、通过自己的了解,谈谈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还以什么来充饥?
四、比较阅读。介绍张洁的《挖荠菜》、刘绍棠的《榆钱饭》,并把这两篇文章与《柳叶儿》作比较,谈谈在结构、感情、语言、对苦与乐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点。
五、 课堂讨论:
你吃过野菜吗?如有,与课文所写的感受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 课后学习:
询问一下自己长辈年少时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作比较,谈谈感想,提升人生感悟。
第十、十一、十二课时: 写作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明确本单元的写作要求——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教学步骤 :
一、学生自主学习本节内容,“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二、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四篇文章,说说记叙的线索。明确: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第十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提供参考题目,学生自由写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课后阅读“修改作文”,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着重注意把句内重复多余的词语删去。
第十二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改。
三、小组推荐作文,全班集体评改。
四、指导学生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第十三课时:口语交际——劝告
学习目标:掌握劝告的几种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口语交际中。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学生交流,然后提出“劝告”一词。
二.研讨案例,探究劝阻要领。
1.出示案例
案例:张明和李响在高压电线旁放风筝,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江晓宁急切地跑来,对他们说:“喂,你们不能在这儿放风筝!”张明不服气地说:“我说班长大人,你管得也太宽了吧!”江晓宁着急地嚷起来:“在这儿放风筝是非常危险的,快离开这里。我是好心好意,你们怎么不听我的话呢?”李响说:“不就是放风筝吗,值得你大惊小怪吗?”说完,他们再也不理江晓宁,专心地放他们的风筝。
2.讨论案例。
(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录像中的张明和李响,你们会接受怎样的劝告?
(2)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有效劝阻的要领:
“正面劝导”法、“直话屈说”法、“归谬”法、“激将”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表演情景剧,参与劝阻实践。
学生回忆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曾经有过的不正确行为,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与他(她)合作表演互相劝阻。
四、 课后学习:根据课后习题,自主创设情境,劝告他人。
第十四课时: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一. 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并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探究;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学习结束后,写成小论文,举行论文交流大会,优秀作品编辑成册。
(附:苏教版七(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杭佳楣(常州市北郊中学)
一、积累运用。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像蜂 (die)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屏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 (yi)彩的画页,也似一 (que)跳跃着欢快音 (fu)的乐章。
——《我的“长生果”》
2、默写。
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 ;也不必说 ,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 。
3、仿照上段文字中加点的句式再造一个句子,创设一种情景。
4、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句珍惜时间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5、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一段歌词写到“杀你个魂也丢来魄也落。神也发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虫虎豹无处躲。”根据这两句话,写出四个形容妖魔鬼怪溃败场景的成语。
答:__________ , , , 。
6、班级要开展“说说我的童年趣事”的主题活动,请你为班级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都到哪里去了!”
“读书!”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8.说说文中这位先生有什么性格特点?并在文中勾画出最能表现这一性格的词语。
9.为什么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有标点?说说你对此是怎么理解的。
10.有人认为文末划线句的“拗”字用得好,你认为呢?请说说它在文中的意思及表达作用。
11.书声琅琅是课堂上常见景象,请你描写一次课堂读书的情景,力求真实而又生动。(15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从小见大
①那年他十一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地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辉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③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④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睡眠。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⑤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按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
⑥“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妈妈!”孩子哭了。
⑦“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⑧他环顾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无可更改的。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了生。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⑨孩子回想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好象做了一场梦。
⑩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⑾他说得对,他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女们讲起这件平常而又感人的小事。
14.阅读⑤—⑧段,回答:
①母亲所做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为什么作出这个决定?(用原文回答)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中划线的内容是___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标题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请围绕中心回答,“大”的内涵至少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五
《拍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8个字。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3、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保护伙伴
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
动物是我们的好()。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七)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六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爱护雀,更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也体现了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单元内容导入:我们以前已经读过一些名人故事,现在再来认识几位名人。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也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
2、板书课题:[5、灰雀],学生读题。问:读了课题你有些什么要问的?(学生交流)
二、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七
1、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写的趣事以及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2、能够记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合所写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线索,组织材料。
3、能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促成自己的成长意识,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得与失,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4、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感受的能力。
5、修改文章能删繁就简,使文章自然流畅。
6、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
7、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童年趣事”,这与七年级教科书(上册)的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对于这样的主题,学生会感觉到跟自己的生活比较接近,有话可讲。因而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可进一步将之写作成文,做到条理清楚、生动形象。但本单元教学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局限于“趣”上,事实上课文编写的时候,就已经蕴含道理:《柳叶儿》中的“我”在那个年代受到了家人的呵护,也尝到了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鲁迅单纯可爱,可身上也留下了当时社会的印记; 《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主人公年纪尚小,远未定型,却表现出了未来的某些个性——对独立的要求、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颗枸杞豆》中三叔的一事无成与“我”后来的成功说明了应当把握今天,珍惜现在的金色年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
2、能学会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和重点:
能学会写景状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别人对鲁迅的评价。
一、导入 :
过渡: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他的童年一样充满严肃、庄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字词:
攒 拗 确凿 桑葚 轻捷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二、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对文章的标题进行适当扩充,加入恰当的修饰词,并说明理由。
过渡:从文章看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更浓厚些,让我们一起去体会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吧。
三、走进百草园
1、在作者对百草园的描写中,重点突出了哪些内容?
2、作者对百草园景色的描写是相当美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特点?
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动静交替、各具特色、虚实结合、趣味横生、多角度观察、感受。
四、写景训练(作业 )
给出一幅风景图片让学生根据写景状物的方法进行描写,并组织评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生动复述美女蛇的故事
2、能说出文中捕鸟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和重点:
能说出文中捕鸟动词的准确性是难点也是重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 :
百草园的景物使作者念念不忘,同样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鸟使他感受着一些别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上台进行美女蛇故事的复述,并说说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理由是什么?师生评价。
体态是否自然大方,口齿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表情是否得当,有无感染力等。
三、品味字词:
春天有美丽的景色,夏天有美女蛇的神奇,冬天给作者留下的是 的捕鸟记。(让学生进行填空)
1、有人对捕鸟过程的所用的动词有异议,请同学们来判别哪个更恰当些。
四、写作训练
给出一个动物捕食的场面,进行描写注意动词的使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用简约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断
2、能针对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和重点:
能针对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
熟练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概括作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断
一、导入 :
二、整体感知:
1、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作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断,师生评价。
三、品味文本:
1、如果你是鲁迅的同学,你喜欢哪些生活的片断,为什么?
2、你如何正确评价寿镜吾老先生?
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
《月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2、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熟练阅读课文
一、导入 :
月亮一直是我们的话题,无论是古人的吟诵中,还是在今人的赞叹中,她总是充满着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将随着贾平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你能体会到哪些东西。
二、整体感知: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那几件事?
三、品味文本: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
预设问题:
明确: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2、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展开讨论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三颗枸杞豆》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概括作者转变的原因
2、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学会细腻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学会细腻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一、导入 :
有人说童年的生活的极大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你能举这样的例子吗?
字词学习
二、整体感知:
三、品味文本:
1、作者为什么称自己是个淘气鬼?划出相关语句说说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2、你也认为我是个淘气鬼吗?
第二课时
4、三叔给我留下了哪些谜语?我都猜到了吗?我悟到了什么道理?
四、品味语言:
下面几句话都写到了太阳,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
①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③太阳能捉住吗?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住它,……我仍没有想到捉住它!——“抓住太阳”就是抓住时间,珍惜时间,这句话写出了三叔悔恨以前虚度光阴。
④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真正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易的饿,要付出努力,要克服惰性,抵抗诱惑。
⑤一捉到手……就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了五彩的宝石——珍惜生命,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能做出巨大的贡献。
⑥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我是个孩子,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五、作业 :
看一段文字,对当中描写不细致的地方进行修改。(语言,动作,外貌)
刘科长念过十四,是个很胖的人,平时穿戴整齐,一向看不起人。这不,邻居王阿姨的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他虽然很羡慕,嘴上却说:“有什么了不起,看我的儿子将来直升重点,那才叫能耐”。别人都不理他,他就走了。
《柳叶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说出作者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乐”的内涵
2、能说出文中部分词句所蕴含的作者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说出文中部分词句所蕴含的作者感情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一、导入 :
1、在你的脑海中,老百姓最艰苦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说起。
今天,我们的作者将向我们展示他童年时代一段艰苦的日子,写一个和他感情深厚的事物,那就是柳叶儿。
2、展示柳叶儿的图片:
请同学进行描绘,突出特征,并说出相关描写柳叶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
三、品味词句
1、你认为作者在做这些事情时快乐吗?说明自己的理由。
乐中有无奈,乐中有苦涩
2、研读课文,回答书后练习二
四、拓展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作者对柳叶儿的感情算是敝帚自珍了,你有敝帚自珍的经历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我们家的男子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根据文章说出“男子汉”的性格特征。
2、学习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一、导入 :
1、谈谈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极其表现的男子汉特征。
明确:独立、坚强、勇敢等
二、整体感知:
三、体会文本
1、从他的言行上、性格特征上你认为他是一个男子汉吗?
明确: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可以使文意表达更清楚,更集中。
四、拓展
有男子汉,就有女强人,请你用细致的眼睛来发现班级的男子汉和女强人,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写写他(她)的事迹。
诵读欣赏 一课时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
1、能识记常用古汉语字词句解释
2、体会人无完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识记常用古汉语字词句的解释
课前准备:
一、师生互相答疑
二、进行测试(互批)
三、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的方法
四、学生阅读,背诵
《黄纱巾》
教学目标 :
1、能学会用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同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小说的内容
二、品读文章:
明确: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三、看你写的象不象
给你几个表示人性格的词语,请你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示。
勇敢、坚强、害羞
口语交际——劝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在说话中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或正面引导,或直话曲说,用婉转的话语打动对方。
教学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学生记录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劝告事例,记录全过程。
一、事例展示:
学生交流成功劝说的事例,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自己的经验。
二、谁来挑战:
举出一些自己很难劝说成功的事例,请大家一起来协商。
三、作业 :
详细记录一个自己劝说的事例
写作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在写人记事性的文章中把握文章线索组织材料写作
教学重点难点:
同教学目标
导入 :
让学生解释“顺藤摸瓜”的含义,明确写作文就如顺藤摸瓜,要想写的条理清楚、文脉清楚,就先要把握住作文的藤——线索。
1、同学回顾这学期学过的课文哪些文章的线索是最清楚的,分别是什么?
明确:人、人的感情、物、中心事件都可以为线索
2、学生先作:
要求:先明确自己的文章线索是什么,要表达什么,写在作文前,然后再写文章。
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评价文章的方法
导入 :
教师出示文章评价的标准
一、学生修改文章并进行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八
单元教学目标 :
二、能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展开联想,谈谈自己难忘的童年趣事;
五、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善于抓住对方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课时
《三颗枸杞豆》2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2课时
《柳叶儿》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不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画卷,而且还蕴涵了作者真挚而又细腻的情感,读来趣味无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
《三颗枸杞豆》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成年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主人公年纪尚小,远未定型,却表现了未来的某些个性——对独立的要求,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柳叶儿》一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学习本单元,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学习步骤:
一、导入 语: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和一些大师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在本单元中,我们将走进熟悉而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相信这个单元的学习会带给每位同学对童年一词的全新注解。
二、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三、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浏览目录和课文。
四、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篇文章,并选取一个角度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五、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并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探究;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单元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优秀作品编辑成册。
2.开展一次“说说我的童年生活”的主题交流活动,与作品产生共鸣。
第二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
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文中字音,弄懂字意。
2、查资料(可以利用图书或网络),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3、查找有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简介,增加印象。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鲁迅先生也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童年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乐园。
二、由学生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
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根据文章标题,并结合课前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2、快速阅读全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和“ 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3、仔细阅读全文,谈谈作者本人就这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更喜欢哪一个?试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四、课后学习:
第三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
学习目标:1、能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的写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2、能品赏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课前学习:朗读文章的精彩部分,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内容,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乐园生活。
二、精读“百草园”部分。创设问题情境。
1、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在何处?(此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记叙的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百草园景物描写的一段文章,并就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然后凭记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说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尝试背诵此小节)
3、仿句练习: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造句,描绘一种情景。
4、学生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表达清晰,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结合《社戏》一文中为什么说迅哥儿到赵庄去看社戏时蛇精戏是他最想看的一出戏。)
5、朗读“冬天雪地捕鸟”的一段文章。
划出捕鸟动作的动词,并通过学生课堂表演,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当。
6、课堂作为片段练习:
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可以让学生边说边表演。)
三、课后学习:
交流并修改自己的课堂小作。
第四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
学习目标:1、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学习:能复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生活的几个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相对于乐趣无穷的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二、精读“三味书屋”部分。创设问题情境。
2、你是怎样认识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无味的?
可以从“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
3、你觉得寿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4、课堂片段作文练习: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学生交流)
5、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
三、对文章主题的探讨。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我认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四、课后学习: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专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写成小论文。
第五课时: 《三颗枸杞豆》 (一)
学习目标: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能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能找出文章细致描写景物和细腻刻画人物的句子,揣摩其作用。
4、能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字意。
2、品读文中的精彩语言。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由播放歌曲《童年》导入 新课。
二、速读全文,说说这是怎样的三颗枸杞豆?(可以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三、这三颗有着特殊意义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终使“我”成就了一名植物学家。但在这之前,“我”是什么样 的人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四、“我”为此经常挨打,但“我”并没有改变自己,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
创设问题情境。
1、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三叔,表现人物什么特点?
2、“我”和病中的三叔共有几次对话,对“我”有什么影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
第一次对话给我的影响:让“我”更懂得热爱自然,而且和三叔相比,还意识到自己的一无所知和不善于观察。
第二次对话给“我”的影响:懂得时间的珍贵,珍惜金色年华。
3、找出第二段对话中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如小组不能解决,可以全班讨论。
(如探究练习中的第二大题。)
六、课后学习:
课文写童趣和景物生动细致,联系课文中的描写语句,体会童趣与“我”后来成为植物学家的关系。
第六课时: 《三颗枸杞豆》 (二)
学习目标:1、品读文中充满童趣的语言。
2、小组合作,课堂表演,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时间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二、创设情境,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组合方式,分别扮演主持人、三叔与观众。
三、交流有关时间与生命的名言警句,或配乐朗读朱自清的美文《匆匆》,提升自己的人生感悟。
四、文章带给我们有益的生命启示,而文中充满童趣的语言也颇令人玩味。
五、课后学习:
2、模仿文中描写“太阳”的写法,写一段关于月亮、星星或其他事物的文字。
第七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
学习目标:1、查工具书,读准文章字音,弄清字意。
2、能抓住关键语句具体生动的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思路,深入研究课文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4、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1、熟悉课文内容。
2、阅读王安忆的有关作品。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男子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而课文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让我们去看看王安忆是怎样来刻画他的男子汉的气概的。
二、速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抓住关键语句,具体生动的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2、展开讨论: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或问“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几岁的小男孩是一条‘男子汉’?)
3、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
三、小组合作,探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文章是按人物的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再加上五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答案可能有:耐心、独立、刚强、勇敢、专心等。
五、课后学习:
请亲朋好友回忆有关你的童年趣事,并整理一下,课上交流。
第八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二)
学习目标:摘出文中细腻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体会描写的精妙之处。
课前学习:品读文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步骤 :
一、课上小组交流自己小时侯的事,每人着重讲一个方面,要讲得具体细致。
二、仔细阅读课文。
三、划出文中你认为写的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并作赏析。
四、课堂练笔:写一个你熟悉的小孩。
要求:1、仿照文章的结构,用小标题串联全文,一题一事,重点记叙二三事。
2、观察要细致,描写要细腻,语言力求做到生动、幽默。
课堂交流小作。
五、课后学习:
修改自己的小作。
第九课时: 《柳叶儿》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生活的幸福。
2、品读文中的精彩句子,并体会从中饱含的感情。
3、能与其他类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课前学习:1、读准字音,弄清字意。
2、熟练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3、阅读张洁的《挖荠菜》、刘绍棠的《榆钱饭》、李治修的《挂在墙上的童年》。
4、积累绘柳的古典诗句。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谚语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柳是春的使者。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绘柳的绝句。(学生交流)作为文人笔下的爱物,宋学孟在苦难的岁月里,也与柳叶儿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二、 速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结合课文描写的内容,说说你认为柳叶儿好吃吗?
3、除了“乐”之外,作者还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回忆往事的?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
苦中带涩。
三、通过自己的了解,谈谈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还以什么来充饥?
四、比较阅读。介绍张洁的《挖荠菜》、刘绍棠的《榆钱饭》,并把这两篇文章与《柳叶儿》作比较,谈谈在结构、感情、语言、对苦与乐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点。
五、课堂讨论:
你吃过野菜吗?如有,与课文所写的感受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课后学习:
询问一下自己长辈年少时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作比较,谈谈感想,提升人生感悟。
第十、十一、十二课时: 写作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明确本单元的写作要求——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教学步骤 :
一、学生自主学习本节内容,“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二、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四篇文章,说说记叙的线索。明确: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第十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提供参考题目,学生自由写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课后阅读“修改作文”,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着重注意把句内重复多余的词语删去。
第十二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改。
三、小组推荐作文,全班集体评改。
四、指导学生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第十三课时:口语交际——劝告
学习目标:掌握劝告的几种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口语交际中。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学生交流,然后提出“劝告”一词。
二.研讨案例,探究劝阻要领。
1.出示案例
案例:张明和李响在高压电线旁放风筝,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江晓宁急切地跑来,对他们说:“喂,你们不能在这儿放风筝!”张明不服气地说:“我说班长大人,你管得也太宽了吧!”江晓宁着急地嚷起来:“在这儿放风筝是非常危险的,快离开这里。我是好心好意,你们怎么不听我的话呢?”李响说:“不就是放风筝吗,值得你大惊小怪吗?”说完,他们再也不理江晓宁,专心地放他们的风筝。
2.讨论案例。
(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录像中的张明和李响,你们会接受怎样的劝告?
(2)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有效劝阻的要领:
“正面劝导”法、“直话屈说”法、“归谬”法、“激将”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表演情景剧,参与劝阻实践。
学生回忆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曾经有过的不正确行为,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与他(她)合作表演互相劝阻。
四、课后学习:根据课后习题,自主创设情境,劝告他人。
第十四课时: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一.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并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探究;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学习结束后,写成小论文,举行论文交流大会,优秀作品编辑成册。
(附:苏教版七(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杭佳楣(常州市北郊中学)
一、积累运用。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像蜂 (die)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屏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 (yi)彩的画页,也似一 (que)跳跃着欢快音 (fu)的乐章。
——《我的“长生果”》
2、默写。
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 ;也不必说 ,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 。
3、仿照上段文字中加点的句式再造一个句子,创设一种情景。
4、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句珍惜时间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5、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一段歌词写到“杀你个魂也丢来魄也落。神也发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虫虎豹无处躲。”根据这两句话,写出四个形容妖魔鬼怪溃败场景的成语。
答:__________ , , , 。
6、班级要开展“说说我的童年趣事”的主题活动,请你为班级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都到哪里去了!”
“读书!”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8.说说文中这位先生有什么性格特点?并在文中勾画出最能表现这一性格的词语。
9.为什么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有标点?说说你对此是怎么理解的。
10.有人认为文末划线句的“拗”字用得好,你认为呢?请说说它在文中的意思及表达作用。
11.书声琅琅是课堂上常见景象,请你描写一次课堂读书的情景,力求真实而又生动。(15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从小见大
①那年他十一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地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辉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③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④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睡眠。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⑤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按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
⑥“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妈妈!”孩子哭了。
⑦“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⑧他环顾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无可更改的。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了生。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⑨孩子回想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好象做了一场梦。
⑩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⑾他说得对,他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女们讲起这件平常而又感人的小事。
14.阅读⑤—⑧段,回答:
①母亲所做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为什么作出这个决定?(用原文回答)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中划线的内容是___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标题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请围绕中心回答,“大”的内涵至少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九
《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篇十
《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2)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五、总结: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