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总结是指教师在一节课或一段时间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置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置教学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或者总结是指教师在一节课或一段时间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下面是一些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教案样本,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一
们的民族小学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
(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教具准备。
(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检查读词卡。
a.指导读词语。
b.开火车游戏。
4.齐读课文。
5.同桌轮读。
6.交流汇报、评价。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一自然段。
a.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b.问题2:他们走进校园,是怎么做的呢?
c.认识排比句和讲述排比句的读法。
2.三自然段。
a.小组讨论。
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时的情景和下课后的情景?
b.小组汇报。
c.交流、评价。
a:问题一。
b:问题二。
同桌合作,找找描写上课时窗外安静的句子相互读一读。
c: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呢?
3.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情景图)。
假如,你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在这样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读书,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交流、评价)。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二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三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写景记叙文,写“我”去公园赏荷,陶醉于白荷花的丰姿神韵,与荷融为一体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情感升华: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像出“一大幅活的画”的景象;体会作者“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荷——设境激趣,触发情感。1.猜谜游戏。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打出课件)“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衬衫,坐在绿船上。”(荷花)。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好吗?(板书课题)。
2.观看《荷花》录像片段。
看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
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你的发现和感受!
学生自由畅谈发现与感受,教师相机点评引出下文。
二、品荷——潜心品读,领悟情感。1.进入情境,初品课文。
师: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
下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起分享,赶快找到你的朋友,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在他分享你的快乐的同时你也可以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你就收获了双份的快乐!(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
2.精读细研,品味荷花。
师: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很快乐的,能把你的快乐让大家一同分享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相机课件演示学生品读的优美句子)。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生:我也觉得这一句写得最美!(生读)。
生:老师,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很喜欢小莲蓬,所以我觉得很美!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吃莲蓬,所以我喜欢!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我很喜欢那种饱胀得要破裂的感觉!
师:你的感觉就是最美的!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这一句是写荷花含苞欲放,所以我喜欢!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谈到的其实是荷花的不同姿态,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生自由读书)。
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子。
师: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师:我也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同学们想想,怎样的长才能叫“冒”呢?
生:使劲地长!
师:那你能读出使劲的感觉吗?生:能!(读)。
师:你还觉得怎样的长叫“冒”?生:快速地长!
师:那你能读出快速的感觉吗?(生读)。
生:我可以用“探”!师: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探出来!
2017.3.1最新版。
生:我用“伸”!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伸出来!生:老师,我用的是“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师:好一个“探出来”、“伸出来”、“钻出来”!同学们,我要为你们喝彩,我想如果今天叶圣陶爷爷也在现场的话,他也一定会你们而骄傲的!
生:荷花想到外面来透透气!生: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生:她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
生:叶圣陶!师:再想想?生:(恍然大悟)大自然!
师:真聪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
(师生跟随课件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
三、醉荷——转换角色,个性体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学生用心倾听)。
师: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你们看到了吗?听到了吗?生:(齐答)看到了,听到了!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
生:我听到有人在荷花池边弹古筝!
生:我听到蜻蜓在对我说,早上空气真好,飞来飞去真快乐!
生:我听到小鱼在对我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美梦,你想知道我做的什么梦吗?
生:我好象还听到青蛙在叫!
(生练习背诵)。
师:谁先背?(生争着都站起来)。
师:你们都想背呀?那就满足你们,一起背吧!生一起背诵第四自然段!
2017.3.1最新版。
师: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你们就背得这么好!表扬表扬自己!
四、赞荷——积累延伸,美感再造。
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句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
(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尽情的赞美荷花。)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同学们,课后请你们: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4.深情地颂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新理念为指导,设计教学时我以“情”为导线,直奔重点,通过赏荷—品荷—醉荷—赞荷,一步步点燃、传递、深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017.3.1。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等词语。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斗争。领悟体验部分词句。
4、感受博莱克坚强神气,儿童团员的宽容友爱、真诚善良,以及观众博爱的胸怀。
教学准备:课件,通过查资料了解检阅的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板书检阅,并请学生说说什么是检阅。
2、播放国庆60周年阅兵实况录像片段,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
3、说说观看阅兵式后的感受。
4、教师出示课文挂图,检阅是一件多么隆重的仪式啊!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同学们,今天你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队员住着拐杖走在队伍的的第一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a这些男孩走得十分整齐,昂首挺胸。
b第一排的一个男孩虽然拄着拐杖,但仍然与全队保持一致。
5、一个残疾人怎么会参加这么隆重的检阅?一个残疾人,怎么能和其他队员的动作保持一致?这队儿童队员的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把握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文,标记段落。
2、熟悉课文中的生字词。辨析组词练习,加强巩固。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5、分男女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内容,全班交流汇报。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2、小组交流怎么分部分,然后总结每部分的大意。
4、观众们是怎么夸队员们的呢?请你回家思考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我国建国六十周年或是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或军队游行队伍的场面吗?是什么样子呢?播放录相。出示课文教学挂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移到这一队正经过主席台前的少年儿童。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这么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2.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3.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他并不因为自已是个拄拐的少年而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受慨。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敢于充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儿童队员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也赞扬了儿童队员美好善良的心灵。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五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
图画画图。
蜜蜂蜂蜜。
牙刷刷牙。
水池池水。
山上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二、展示台。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
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三、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相关资料。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俱、拄”等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生回答。
(预设:走的整齐、昂首挺胸、第一排有一个拄拐的少年……)。
师:在这一群孩子中发生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一起学习《检阅》。
二、预习检查:
1、幻灯片展示生字词,多种形式朗读。
2、书写指导:
观察“羡慕“两字。生指出结构、书写注意的地方,生观察——师范写、生书空——生练写——同桌点评——修改写。
师:解决了拦路虎,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三、课文学习:
师:他们是怎么讨论的呢?找出这部分内容并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提示:注意语气、表情、神态。
小组展示——点评——加油。
师问:他们有这样大胆的觉得,检阅时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读课文10—16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同学展示读。评:“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指的是谁?棒在哪里?“这些小伙子”又指的是谁?棒在哪里?
生交流,师总结:
“这个”指的是博莱克,他自尊自强、身残志坚。
“这些”指的是全体儿童队员,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团结友爱。
四、总结:
生谈自己的看法及感受。
师:是的,除了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还检阅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
五、拓展:
现在如果博莱克就在你面前,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生自由回答。
师:是的,队员们的包容和团结值得我们敬佩,博莱克的不服输,身残志坚更值得我们学习,课下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课的收获写在日记本上,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给博莱克写一封信。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七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这个故事十分有意义,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寓意,要引导阅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业:
1、写字。
2、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八
《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师:昨天啊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课件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板书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多音字“间”的读法并组词,理解间隔的意思)。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书上找一找。(脱鞋绾裤,理解绾的意思)。
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必须(脱鞋绾裤)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并再次齐读课文)。
3、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自主寻美,体会情感。
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听要求: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注意多音字“行”的理解)。
a、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还有几个新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我们来读一读。怎样的动作叫协调有序呢?(生自由回答)。
b、我们合作读读,老师读前面的,同学们读“抬起脚来”,老师读后面的,你们读“紧跟上去”。明白了吗?试一试。(读时速度渐快)。
c、没有人踩脚,也没有人掉进水里,是有人指挥吗?(没有)没有人指挥,大家的动作那么的整齐,配合得如此默契,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依次解释清波荡漾、人影绰绰并有感情的读。
2、一行人走搭石让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美、音乐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谦让)。
假如一位“老人”和一个“青年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并请同学上来表演这个情景体会这一美好品质)。
(四)激发想象,练习说话。
1、每天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走搭石,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什么样的人走搭石呢?人们又会怎么做?(抱着小孩的妇女、帮她把孩子抱过去)。
2、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家乡人的美好品质。其实会有很多很多人来走搭石,尤其会有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走搭石。请同学动笔写一写。请用上“假如来走小溪边,家乡人会”这样的句式写上一两句就可以了。
看到这一道道风景,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搭石、赞搭石吗?(他还赞美了家乡人的美好品德)所以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师生齐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家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你能从平常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吗?请把它写下来,注意把小事的细节写清楚。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5.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如: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儿歌《春天多美好》导入。
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春光明媚,燕子翩然而至。她拉开了美丽的春天画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2.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说说图上的哪些景物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它在图上起什么作用?(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再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3.配上欢快的乐曲轻声诵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容易读错的字词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写一件什么事。
4.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5.检查初读效果。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可爱的小燕子,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色……)。
二、细读课文,审美悟情。
课文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景图,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文本,并在文中圈点勾画,准备交流。)。
(一)品读春天的美丽。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赶集似的聚拢来”描写了春天怎样的景象?
(2)谁能把春天“光彩夺目”的感觉读出来,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练读,指名读,齐读。)。
3.我们都陶醉在这万紫千红、烂漫无比的春光中了,小燕子也被这美丽迷人的春色吸引了,它们从南方赶来——(引读)。
4.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细雨绵绵,柔柳如丝,百花争艳,春光灿烂……让我们把描写春景的这段话背下来。
(1)指导背诵。可以把这段话分成4个层次来背诵:第1句写季节、细雨;第2句写微风吹拂柔柳;第3句写草、叶、花;第4句写燕子。
(2)配乐背诵。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燕子的可爱。
1.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自然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再写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独特的形象。)。
(1)面对这么机灵可爱的小燕子,你愿尽情地赞美它吗?让我们用喜爱的语气读好第1自然段。
(2)你记住小燕子的外形了吗?
引背:一身——一对——加上——这就是——。
(1)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得很轻快、很优美。)。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斜”“掠过”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灵活优美的姿态。)。
(3)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指名读。)。
(4)指导朗读。
(5)填空,练习背诵,并用彩笔画出哪些词语表现了燕子飞得快、飞得美。体会这些自由飞翔的美丽的小燕子为湖光山色增添了情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过,唧唧地()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开去。
3.燕子在水面上翻飞,好像在表演着水上芭蕾。终于,有几对燕子飞倦了,他们在哪儿休息呢?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能从这一段中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吗?读一读,说说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把电线比喻为“几痕细线”“五线谱”,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让学生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2)燕子不仅飞行时是美的,连它落在电线上休息都被作者描绘得这么美。想象你就是春天的燕子,请你用几句话来说说飞行的快乐,赞一赞春天。
(三)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三、研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顺序。
(1)这篇课文是按照不同方面来叙述的,课文的4个自然段从4个方面介绍了燕子,它们分别是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从南方飞来、飞行的燕子和停歇时的燕子。(板书:外形南归飞行停歇)。
(2)第1自然段的描写顺序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轻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2.这篇课文不仅写了燕子的外形,还写了燕子飞行的姿态;不仅写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还写了燕子停歇的静态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机,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课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板书:动态美静态美)。
3.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四、立足文本,扩展阅读面。
1.春天到了,感受着春天的温馨和甜蜜,人们自然而然想起古人对春天的赞美。说说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雨》)。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2.老师也想起了一首诗,请同学们读一读。
春燕。
黑色雨季承载着一季的相思。
翩然飞过冬雪初融的春日。
回旋着停留在古老的屋檐。
筑起了暖巢营造着春天的故事。
细雨斜斜地织。
染绿满天的柳丝。
春草慢慢地绿。
绿成多梦的雨季。
3.请你也用几行小诗或几句话来赞美春天美景或灵活、可爱的小燕子吧!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通过欣赏、探索使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制作一个玩具。教学难点:
玩具的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玩具作品若干件,图片、录像等。
学生:民间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易拉罐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发展阶段。
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师生共同完成)(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
(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
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
(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
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1)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2)设计方案。(3)完成制作。
3.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利用木块、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一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想教育: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1、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课件。
二课时。
(一)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四)理解词义。
1、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
例:
(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
3、提问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
(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
(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3)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
(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
(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
(叮嘱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
(4)指名读句子。
(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
(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
(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
(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
(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出示句子: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样子。)。
(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
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所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先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让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
(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
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
审视严肃和颜悦色。
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审视是仔细周密地查看,说明老师看得很认真。看后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回顾全文,联系实际。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二
《放马山歌》教案放马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放马山歌》,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欢快、热情、豪放的特点,
2、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美、感受旋律节奏美。
3、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知识。
1
2、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
重点:曲情感美、感受旋律节奏美。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放音乐,聆听云南民歌《猜调》。
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歌曲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儿歌......
生:五十六个民族。
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这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不同地区,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民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板书歌名)。
三、教授新课。
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旋律美、节奏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
2、节奏练习。
(1)、出示xx|xxxx|xxxxxxxx|……学生先熟悉节奏,然后出声打节奏。
(3)、出示课件2,练习掌握歌曲的节奏。
3、根据节奏读歌词,教师解释衬词“呜噜噜噜”,并指导“哟哦”的读法。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美。
(1)、老师唱歌谱的第一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2)、学生唱歌谱的第一乐句。
(3)、老师唱歌谱的第二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4)、学生唱歌谱的第二乐句。
5、填唱歌词老师弹第一乐句的旋律,学生小声唱歌词,然后出声唱一次,学生接唱第二段的歌词,启发学三年级上音乐教案-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秋)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老师弹第二乐句的旋律,学生小声唱第三、四段歌词,然后出声唱一次。
6、连唱歌曲把歌曲的四段连起来唱一次(男女分唱),启发学生欢快、热情、豪放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的旋律美。
四、巩固练唱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律动,感受“骑马”的优美动作并配合优美的旋律、节奏,进行歌曲演唱。
五、欣赏云南舞蹈《快乐的小罗嗦》(放视频。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相关的词语,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它们。
3、理解诗歌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句中的停顿,注意不同标点符号时语气的表达。通过范读、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读的热爱和兴趣。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的河流辽河、军河队沈阳的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
2、学生准备。
查找小河的来历形成及对人类有哪些好处相关资料。收集辽宁沈阳都有哪些河流,他们对家乡沈阳的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课前老师让收集有关河流的资料,你们收集了么?(生汇报)。
(课件播放小河经过高山、平原、田野……流淌的动画)。
(一)导入。
(二)通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做记号,然后在组内解决。
2、学生互动,拿出汉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老师检查学生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坎坷干涩乳汁哺育崇高浇灌寂寞嘴唇播种分享。
4ww、课件出示汉字,生认读。一类字让学生自己能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及相关的词语。
5、指导生字。指导书写学生认为男鞋、易错的字。如“哺灌”。评比欣赏。
(三)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大声读课文,划出全文共有几个小节。
2、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画面)师:我是一条小河,一条奔跑的小河。听,哗啦哗啦,那时我流过城市山村,正在把动人的故事诉说,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己是明亮的小河、快乐的小河、绿色的小河)。
(1)第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学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导哪句话的朗读。)。
猜一猜,它可能都走过哪?(生介绍自己了解有关小河形成及最后流到大海的资料。可以读查到的资料:还可以画出来。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画下来。)。
他走的路确实够远的了。练读这句话,读出路远的感觉。
指名同学读,然后评价。
(2)还知道了什么?
你们从哪知道的?用书上话来回答。(生补充黑板画)。
有和他同样感受的人请把手举起来,诗是要读的,那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小河有唱不完的歌和遇见了很多很多小伙伴。指名朗读前三句。评价。
(4)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做一首小诗。(略)。
(5)下面的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指名同学读。(读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惫、不怕严寒酷暑的感受)。
(6)配乐,师范读后学生评价。
老师在读的时候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的奔跑,身边还有小鸟、小花等等很多小伙伴。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物,就能读好。
(7)课件动画配乐。齐读。
4、第二节你还读明白了什么?指几名同学汇报。
(1)你知道寂寞是什么意思么?你有过寂寞的时候么?给同学们说一说。
(2)那小河可能在什么时候会寂寞呢?(答案不)。
(3)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寂寞的感觉。
(4)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河从寂寞又变成快乐的呢?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想一想你读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和同组同学交流交流。同学交流后回答。(干旱地区大地干裂,田里颗粒无收,人们没有水喝,就像唐僧他们路过的火焰山一带一样等。)。
(6)失去生机的黄土沙石;口渴得要命的小动物见到了小河一定乐坏了。小河帮助了别人一定也乐坏了。咱们也像小河一样,把快乐送给小伙伴吧!在小组里读一读,把快乐送给他们。
(7)指名同学读。赛读。表演读。
(8)比较第一、二节句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节第一句的句式相同,以及每一节下面的句子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了解总起句的作用。)。
5、学习第三、四小节。
思考:刚才学习诗歌时都用了什么方法?(读、画、联系上下文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这两个小节。
(1)自己画出这两个小节的总起句。小组内交流还知道了什么。
(2)生汇报,其他同学适时给予补充。从而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责任感,为人们带来快乐。
(3)(课件出示小河流动的动画,经过地方的美景。)同学们边欣赏美丽的画面,教师边过渡:有人说它是江河湖海的儿子;也有人说它是水里鱼儿的家。他经过的土地绿树成荫,一片生机;他经过的田野,大地葱绿,瓜果飘香。好像他不知忧愁,总是用自己的身躯拍打石子发出悦耳的轻唱,好像他不知疲倦,无论严寒盛夏,永远向前。因此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说它是一条奔跑的小河。
齐读最后一小结,说说你们是怎么样理解“奔跑”的?
是啊!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最后投入大海母亲的怀抱。不愧是一条弃而不舍的小河;也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有这大地的生机;真是一条播种希望的小河。让我们再读课文,去聆听,去体会。
课件动画配乐。生自由加动作朗读课文。
(四)课件播放:辽河介绍。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真的为小河的乐观、坚韧、执著所感动了。老师把我们家乡的母亲和辽河带来了,你们听——播放课件。
(五)总结。
看了辽河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是啊!辽河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了;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河那样,乐观面对困难、不断努力,将来有一天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过渡:本文写谁和谁争吵?为什么要争吵?两人各自的'表现怎样?结果又怎样呢?2.学生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围绕文中预习题)(1)课文写谁和谁因为什么事争吵?(2)两人各自的表现怎样?(3)结果又怎样呢?(4)课文内容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内容围绕课题争吵来写的)
匠,哼字不要写啍、注意竟与竞的区别,御不要写成御。)3.理解词义。嫉妒: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缘故:因由、因为。原谅:谅解、宽容。悲哀:伤心、哀痛。防御:防备、戒备。毕竟:究竟、到底。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没有一丝虚伪。4.试用诚心诚意、缘故造句。
四、再读课文,指导分段。1.老师提示:本文写了我和克莱谛因为笔记本而发生了争吵。虽然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2.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3.分组讨论:分段的结果。4.每组选派代表叙述分段的结果,并概括段意。5.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分段。
五、分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的通顺
1.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2.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吵架的原因是克菜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
3.克莱谛把我的弄脏后,是怎么做的?(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4.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我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
5.我想报复克莱谛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样?(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妒心理。)
6.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表现是脸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过渡: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来学课文第二段。
指名朗读,注意要计出我的矛盾心理。
1.请学生画出描写我矛盾心理的句子。(1、2、3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我觉得太丢脸。)
2.作者用很大笔墨来描写我矛盾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读者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2)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3.在课堂上克莱谛对我是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边等着你!(1)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2)克莱谛为什么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克莱谛两次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上课的时候不要想这件事了,放学后再向我解释清楚。)
4.我听到克莱谛两次说到我在外边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样领会的?(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不安、觉得后悔;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他认错。)过渡:我在课堂上对克莱谛的态度和做法,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事情的结果会怎样;我们紧接着学习第三段。
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1.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2.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3.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4.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我回家后,向父亲说了这件事后,父亲是怎么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两段,向墙角扔去。(希望我告别过去,能向克莱谛一样友好待人,开始新的生活。)
3.你对父亲所说的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4.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体会爸爸所说的深刻含义
一、找学生复述课文、复习旧知。
1.让学生理清文章顺序,说出文章的主要脉络。
2.找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试着说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结合每段段意)
二、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在文章上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1.记叙一件事情要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理清顺序。
2.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突出文章中心。
三、本文中心思想怎样概括。(本文通过我和克莱谛争吵之后,两人之间的表现,赞扬了克莱谛宽容、友爱的良好品质。
四、学生练说。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有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想好后指名口头练说,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宽容待人的良好品质。
五、请选择反映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一件事或一个片段进行练笔。(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六、小结本文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正在做游戏就响铃了,那你还有没有时间继续玩啊?
生:没有。
师:已经7:30了你还不起床,有没有时间继续睡觉呀?
生:没有。
师:那次考试,你还没写完,老师就要收卷儿,你还有没有时间做题啊?
生:没有。
师:时间在我们生活中多么重要啊!我们多么想有更多的时间啊!今天我们就要讲第十三课,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作者是林清玄,他可是台湾的大作家哟!那,什么是赛跑呢?(提问。)。
某生:就是比赛看谁跑的快!
师:很好!看我写的这个“赛”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我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那么,这篇课文第一部分说了一件什么事呢?(提问。)。
某生:上小学的时候,外祖母去世了,我很悲伤。
师:好。
(某生举手,提问:什么是外祖母。)。
师:口语中的爸爸妈妈,书面语中叫父亲、母亲,外祖母外祖父就是姥姥姥爷的书面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教师读1自然段,突出忧伤。)姥姥去世了,作者林清玄有什么感受?用书上的一个词语说!
生:“忧伤”
师:对,是忧伤,是无法排解自己的忧伤!“忧伤”是什么意思?(提问。)。
某生:忧愁、哀伤。
师:对,痛苦不痛苦?
生:痛苦。
师:对,你看第二段用了一个词语是痛苦的,是什么词?
生:哀痛。
师:对,“哀痛”是什么意思?(提问)。
某生:悲哀,痛苦。
某生:前几天,外祖母还陪作者玩,买东西,突然好几天不见外祖母了,爸爸说外祖母去世了,所以无法接受!
师:遇到这样的事,谁都无法接受的,真同情作者啊!第一部分完了,课文第二部分讲了什么事?(提问。)。
某生:爸爸妈妈安慰我不要太悲伤。
师:我们来读2自然段(生读)。这段是说什么?(提问。)。
某生:爸爸妈妈想安慰我。
师:这里有一个生字“哀”,怎么记?
某生答。
师:其实就是一个“衣”,中间有一个“口”字。这里有一个词,“安慰”是什么意思?(提问。)。
某生:作出行动,尽量让对方感到安心舒服。
生:四句。
师:第一句?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是回答作者,所有时间里的事物不会回来。第二句?
生: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师:是说时间一去不回。第三句?
生: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师:举例子。第四句?
生: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
生:安慰了,达到了。
师:(读5自然段)好像作者不在那么痛苦了,他光想爸妈的谜语了!这个谜语的谜底其实是什么?(提问。)。
某生: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不会回来了!
一组组学生汇报:1、要尊重别人。2、要转移分散他的注意力。3、要多陪她。
师:有点失败,你们思维老不能放开。讨论的不错吧!其实这里有一个字“梭”是生字,很好记,也就是把“俊”字换成木字旁。“光阴似箭”是说时间像射出去的箭,过得飞快。“日月如棱”是说太阳和月亮像飞梭一样快速交替。爹妈安慰我的事又说完了,课文下面说了什么事呢?(提问。)。
某生:下面该说作者和时间赛跑了。
生:时间正慢慢地过去。
生:和时间赛跑。
师:(读8自然段)这里有一个词语“狂奔”是什么意思?(提问。)。
生:疯狂地猛烈奔跑。
生:不能,作者是说要抓紧时间做事。
生:大。
师: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下面小组讨论一下,如果你和时间赛跑,那么你去做什么?
一组组学生汇报:1、写作业。2、考试时抓紧时间。3、帮妈妈做家务。4、做让爷爷奶奶高兴的事情。
师:如果我们和时间赛跑,我们就做我们就作我们该做,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好我们每天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后来二十年里……”啊,课文从第9自然段是说作者后来二十年的事情,这就最后一部分是说什么呢?(提问。)。
生:和时间赛跑,让作者受益无穷。
师:啥是“受益无穷”?(提问。)。
生:“益”是好处,得到很多好处,无穷的好处。
师:我们读一下。(学生读9自然段。)这小小的几步,用途真的很大很大,你信吗?别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林清玄,台湾人,20岁开始散文创作。到现在写了多少篇文章,也许已没人数得清,他已出版了100多本书。80年代后期他每年平均出版2、3本以上的新书,是台湾地区作家中写书、出书最多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最多的一位。还真是受益无穷,他不但自己受益,还把这个真理告诉我们每一个读者,想让我们也分享他成功的经验。看最后一自然段他还说一定要这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这里有一个“假若”是什么意思呢?(提问。)。
某生:假如,如果。
师:能不能用“若”字再组一个词?
生:若非。
师:若非是要不的意思。下面咱再进行一个小组活动,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
一组组学生汇报:1、我体会到了时间一去不回。我们一定要和时间赛跑,做好我们该做事情。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师:有人说读林清玄的散文就像饮一杯甘泉,不过在这这篇课文中,这杯甘泉还包涵了一点儿忧伤的蕴味。课下同学们再读一下,体会体会。这篇课文也让我记住了一句话,它永远激励我珍惜时间,那就是最后的一个小句,让我们一起读:“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好,这节课的课下作业是收集一下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完成同步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六
教学内容:
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12。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12。
48……24×2的积。
24……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28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
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60×2080×2060×40300×7030×80。
12×40330×2240×260×333×30。
3、笔算:
练习十五第2题:
39×1131×3123×33。
22×2412×4121×32。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讲评。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综合练习: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60×2080×40400×7012×30。
12×4044×20230×270×311×400。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33×3143×1211×25。
23×3454×1339×2717×28。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三、综合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七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痹銮棵褡遄宰鹦暮妥院栏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名朗读,正确,流利,认识生字“克”
2、出示:1993年9月,在奥运会申办的最终投票中,中国北京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
那一夜,全国人民都落泪了……。
3、失败了,然而我们从头再来,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精心准备,团结奋进,终于在――。
出示: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谁自信能读好这句话?)。
二、齐读课题--我们成功了!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图片(喜讯传来的瞬间,人们的心沸腾了!看--此时,哪些词会从你的脑海中蹦出来?)。
2、出示: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你感受到了吗?读这句--齐读理解“不约而同”--仿佛有谁在指挥似的!)。
四、初读课文,识字。
1、北京的哪些地方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请打开课文,赶快找一找,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生字。
喜讯不约而同传来聚集泪水挥舞锣鼓声。
高呼击掌拥抱江泽民奥林匹克旗帜飘扬。
指名读(动作)--同桌检查读--齐读--我们成功了。
五、写字:拥抱(动作,提手旁,形声字)。
六、学习课文。
1、说说什么地方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天安门广场”
(1)读好(指名读--男生读)。
(2)几十万--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欢乐的海洋。
挥舞,高呼--边做动作边读。
一遍遍--激动,欢乐,自豪。
(3)指名读--齐读。
七、巩固识字。
识字歌:
申奥喜讯神州传,
北京相约08年,
国旗挥舞锣鼓响,
华夏拥抱奥运年。
奥林匹克旗帜扬,
世界相聚在中华,
击掌高呼乐开怀,
泪水润泽暖心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2、引读。
二、学文。
北京的哪里还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1、“中华世纪坛”
(1)指名读--女生读。
(2)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欢乐的海洋。
(3)击掌,拥抱,泪水尽情流淌?(艰辛,激动,高兴,百感交集)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歌唱?(五星红旗迎风飘呀……)。
(4)读。
3、仅仅是北京的这两个地方立刻变成欢乐的海洋吗?北京之外呢?--全中国(点击)。
出示: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4、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北京申奥成功,使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
学习最后一段。
--齐声欢呼:(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对,2008,北京!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响亮、自豪的心声!
三、写字(申匹互京泪洋相扬)。
扬--提手旁,左窄右宽。
泪洋--三点水旁,左窄右宽。
京和互--长横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都要向左斜。
申和洋--竖是主笔。
匹--注意笔顺。
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八
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色彩的搭配。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
2、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
(1)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2)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a、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b、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c、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3)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还能用什么办法为你喜欢的动物穿上漂亮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