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命的日子优美散文摘抄 生命的散文诗篇一
- 春天优美散文 推荐度:
- 优美写景散文 推荐度:
- 优美的散文 推荐度:
- 清明散文 推荐度:
- 春的散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有我最喜欢的一些文字,比如“清明”两个字,是我很喜欢的。到了每年的春分以后,天气渐渐的变得清新明丽,古人形容这个时候的气象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时候的景色怎一个“清”字了得!
再从色彩上看,满眼的黄澄澄的油菜花、红艳艳的桃花、白润润的梨花,还有金黄色的阳光下绿油油的小麦苗,它们就像一场大剧中的生旦净丑,在天地间的大舞台上成了主角,它们一个亮相,一句唱腔就醉了所有人的心。
当然,这个时候的“清明”还有一层含义:你的逝去的亲人,他们会走进你的梦里和你说话,述说着别离后的思念和牵挂。你会有些茫然,似乎亲人们还在,甚至有时能清晰地闻到他们的呼吸,感觉到他们的温度,耳畔会出现他们唤你的声音,可是,却再也无法亲近他们的身体。你能感受到的,就是你过去了的日子。
平日里我们会觉得,每个人的日子几乎都是一样的,一生中会有几处潮涌浪急,也会有一些坑坑洼洼,而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平淡如水。如何度过你的生命的每一天,每个人的区别又是明显的。那天看了一档节目,是对 我国著名翻译家 许渊冲先生的采访,老人家说了很多,最后他用炯炯有神的目光对着镜头反复地说:‘’生命不是你过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有的日子为什么能记住,为什么值得记住呢?我平生自以为记忆力很好,能够记住几十年前的事情,或者,对有些人和事情过目不忘,后来我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因为他们总是在一些地方给我温暖、幸福或悲伤。那么,我记住了哪些日子呢?
有一个场景,多年来在我的记忆里总是那么的清晰:六十多岁的`祖母,穿着灰布大襟褂子,黑布裤子的裤脚裹紧后用带子系紧,黑布尖头鞋,右手紧拉着我,左手臂挎着一个小小的布包袱,无非就是装一些小糖块果子等,带着我回老家看大伯一家,那里也有她的一帮孙子孙女。那时候过河坐的还是一种称为‘’小划子‘’的小船。上去后,祖母就用力把我按下去蹲在最中间,她也蹲着,让我紧挨在她的胸前,我能够感到她的力量和温暖。一路上,淮河的水就拍打着船舷,有时候水花就会翻过来打在我的脸上手上,我一动都不敢动。
船靠岸后,祖母还是紧紧的攥着我的手臂,几乎是拖着我走,一路上走在绿油油的麦田里。路很狭小,也不太平坦,初春时节,小路还有些湿漉漉的,有的地方还有些泥泞,祖母走得很快,她曾经被裹足,一双严重畸形的小脚也就二十多公分长,相当于一个十几岁孩子的脚,我给她洗脚剪指甲的时候,发现她的五个脚趾是紧紧的挤在一起,整个都向脚心有力的蜷着,想帮她掰开理平,但无法做到。
在那个清明时节,没有天空的细雨纷纷,没有牧童的短笛声,更没有远处的杏花村,只有一老一少,留下脚印两对半。回故乡的路是那么的长,十几岁的我不久就开始喊累了,不耐烦了,希望回过头来,能看到一辆认识的老乡家的牛车过来,带我们早些到家。实际上祖母比我更累,但是,在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小路上,祖母就这样坚定的拉着我,一路默默地向前走,只朝着一个方向。
一个人永远都走不出童年,也许这话是对的。祖母走了三十多年了,我却从来没有离开她。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中写道:母亲过世已经三年了,但是他觉得母亲没有走,在伏案写作的时候,还是时常能够听到母亲在叫他,母亲爱叫他“平娃子”。他明知道是幻觉,但每次还是习惯性地扭过脸来,朝右边看。母亲在世的时候,就常坐在右边屋里的床头上,看着儿子整天坐在那写作,看的久了她说:“你不累吗?世上的字你写得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屋里什么也没有了,母亲叫他,但又找不见,母亲也许是故意逗他,就藏在挂在墙上的照片里,于是,他在母亲照片前的香炉里点上了一支香,自言自语地跟母亲说:“我不累!”于是热泪泗流,长声哭泣……这一段文字,反映的就是作者厚重的记忆中,被他记住的日子,也就是一段有母亲在他身边的日子。
作家老母亲在的时候,每天看着儿子在那儿写作,她呼唤儿子的原因可能是怕儿子累着,也许是她太寂寞,想和儿子说一会话。总之,母亲的呼唤被儿子记住了,母亲走后,儿子是想念也好,是遗憾或愧疚也罢,那声音总是在心里挥之不去。
s("content_relate");【生命的日子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放牛的日子优美散文07-03水乡的日子优美散文08-07闪亮的日子优美散文08-08关于日子的优美散文03-07优美散文:日子如梦07-06怀念读书的日子优美散文07-13生命-优美散文欣赏04-01优美散文:珍惜生命04-02水与生命优美散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