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

时间:2024-12-21 作者:HT书生

范文范本是一个参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思想。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一

论文摘要:终身教育思想对全球教师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人们从此深刻认识到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终身性。通过对终身教育理念倡导下教师教育观的解读,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了教师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从终身教育思想的视野下来审视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的教师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想通过这些问题,让人们来共同关注我国的教师教育及其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国际教育思想,在各国学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指导下,终身教育思想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对全人类的教育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起到了促进作用。终身教育思想对全球教师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人们对教师教育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师范教育,而是通过终身教育的理念认识到教师教育的连续性与终身性。笔者通过对终身教育思想视野下教师教育观的解读,让我们对教师教育有深刻本质的认识,并能有所启示。

一、终身教育思想评析。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0世纪代英国最早在一份成人教育的报告中提出“人人终身受教育”的说法,随后在1994年该国的法令里便有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经过20年后,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才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朗格朗在1965年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首次阐述了终身教育的原则,这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想的诞生。自终身教育思想诞生至今已有40多年,40年中终身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并形成了国际性的思潮。纵观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这种思想从最初的理念构想走向了教育实践,并最终转向政策性与法制化的探索与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广终身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在教育工作方面的一大重要思想,并出版了有关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些文献。教科文组织并多次召开有关终身教育的研讨会使世界各国的人们深化了对终身教育的认识。今天,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且通过立法手段加以实施。各国也在不断探索终身教育的多种模式,终身教育已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终身教育思想的特点。

毋庸置疑,终身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的突破,并且改写了传统教育的定义,使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传统教育把教育局限于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受传统教育所排斥,学校教育的完结也就意味着个人教育的终结。而终身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狭隘理解,指出教育是一个连续性,不间断的完整过程,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思想有四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在终身教育看来,教育应该是从认知到做事,再到与他人协作,最终学会适应多样化的社会环境来生存。我们也可以从以下这个表中看出传统教育与终身教育比较之后的特点见表l:由此看出,终身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教育的思想拓展了人们的教育视野,冲破了传统教育的藩篱,促使人们认识到了教育终身化和构建个人终身学习体系的必需。

二、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师教育观。

(一)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教师作为施教人员,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适应时代进步与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教师教育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从终身教育思想的视角来看,教师教育必须贯穿教师人生的各个阶段,并提供教师一生各阶段的生存发展的多方面教育服务,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终身教育思想破除了传统的教师教育观,不再把教师教育局限于教师职前的培养与教育,而是形成了教师职前教育,人职培训和在职教育三个阶段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于1966年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强调了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出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专业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终身教育思想倡导的教师教育就是要实现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提供渠道,创造平台,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个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促使教师自觉地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在这样的内在驱动下,教师不断学习,钻研教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无疑是终身教育视野下教师教育观的一个集中体现,明确了教师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促使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了教育的总体质量也使教师不断进步。

(二)教师教育的连续性与一体性。

终身教育思想倡导下的教师教育观注重对教师的自我完善,即教师教育必须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自发地完善自我。作为终身教育的主体,教师已深刻认识到,由于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凭借某种固定知识和技能就能生存的观念已成过去,人只有通过终身教育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才具有存在的价值。而教师教育作为教师个人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必须得满足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传统教师教育注重的是教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却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征,使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后劲,难以成为优秀的专家型教师。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师教育则要激励教师主动自发地完善自我,并朝着终身学习的目标迈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能否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成为教师能否不断取得进步的一个前提,那些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观念的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势必要被淘汰。因此,教师要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教师教育就必须是一个能激励教师成长和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这一过程之中,持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与人格。终身教育视野下的教师教育就是要促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

三、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尚未深入到教师教育中。

我国的教师教育中缺乏理论的引导,特别是终身教育的理论尚未深人到教师教育实践中。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把终身教育思想中的终身学习理论与教师教育相结合。很多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缺乏对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的理解。这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对终身教育理论没有本质地把握,他们只是把教师教育视作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没有把自己作为终身学习的主体去接受教育。此外,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和施教者也并没有很好地结合终身教育的思想进行教师教育。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教师教育还是过多地着眼于教学技能与基本教育理论的灌输。教师始终处于被动的状况之下,很难认同自己作为终身教育主体的身份。因此,终身教育的思想尚未深入到教师教育的施教者与受教者之中,使教师难以以终身学习者的身份来参与,自然成效并不明显。如何使终身教育思想深入到我国的教师教育中,这是一个关键,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教师教育实践才可出成效。

(二)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缺失。

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如前所述指的是教师教育中教师职前培养、人职培训和在职教育的连续性和同一性,整个教师教育呈现为一个开放和一体化的体系。之所以说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缺失,主要是针对整个教师教育体系而言,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教育缺乏衔接,相互分割,没有成为一个一体化的体系。我国现今的教师教育还是注重学校教育,即教师教育几乎成了职前培养的“终结性教育”人职培训和在职教育都得不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职教育。许多教师在工作多年之后都没有机会去接受在职教育,而随着自身专业水平的停滞甚至是退化,对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也愈发明显。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问题就很突出,许多地方没有针对农村教师在职教育的机制,许多农村教师的职后教育就已经中断,这对农村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其次,我国教师教育中职前、人职和在职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负责,这些部门与机构相互隔离,缺乏衔接与沟通,发挥不了教师教育的整体系统功能,导致了教师教育体系的滞后与一体化程度低。如何解决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同样也至关重要。

(三)教师教育偏重技能,总体质量不高。

特别在我国教师的在职教育中,偏重技能与效率优先就已明显。虽然教师专业化的思想已经深人到我国的教育领域,但教师的专业化往往以效率与技能相连。尤其在中等教育中,为了提升学校的升学率,教师往往就要强化教学技能,以应试为导向提高相应的教学技能,而对教育的真正目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却没有深刻认识。单以强调技能与效率的教师教育模式不可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因为这样的教师教育模式没有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是作为终身学习者来受教育,使教师缺乏对专业发展终极目标的理解与认同。以强化技能和注重效率的教师教育注定不能使教师实现专业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教育的实施部门和个人,不应在工作中急功近利,唯独强调成效,而忽视教师教育的终极目的。

(四)教师教育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体系,其运行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机制作为保障。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为了确保终身教育的实施,通过立法或制定政策来保障。如美国有《终身教育法》,日本也颁布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法国作为终身教育思想的发源地,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该国的教育指导思想。因此,这些国家的教师教育有了法律和政策的外部保障,确保了教师教育的良好运行和总体质量。但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保障机制还处于初步建设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目前尚未有相关法律来保障教师享有教师教育的权利,也没有一整套教师教育质量保证的机制和教师教育的标准。因而无法保障教师终身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健全发展。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建立起教师教育的保障机制。即制定相应的教师教育法规和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此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尽快完善对教师教育的管理,逐步形成对教师教育的行政监督机制。

结语。

终身教育思想倡导的教师教育观注重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强调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一体性,并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但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的教师教育,发现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在长期内阻碍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致使我国教师教育的质量不高和发展滞后。因此,要逐步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教师教育,群策群力,力求使我国的教师教育更上新的台阶。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二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大改变是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要在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下不断探索各种更新、更好的转换目标、形式和手段,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

作者:于源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224500刊名:小学时代(教育研究)英文刊名:primaryschooltimes年,卷(期):“”(11)分类号:g45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角色转换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三

素质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进步和劳动能力的提高,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质教育观下高校体育教师角色的定位,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观下的高校体育,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热爱锻炼的好习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不偏不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体质学生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注重整体性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开展体育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羽毛球,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教师就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体育爱好和特长;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观下的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也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实现健身与育人二者之间的统一。

1.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能充当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教育之本。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让他们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例如,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们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教师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教授给他们理论和方法以及活动规则,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

2.教学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需要创新,需要改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研究者和创新者的角色。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最根本途径,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都离不开创新。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改变体育教学内容。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提出新的教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目前很少有体育教师愿意投身于体育教育的研究中去。素质教育要求改变这一现状,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更应该是一名合格的研究者,一名教学的创新者。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习惯于参照以往的经验或者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某高校所有教师的教学内容几乎一致,大一学生学习太极拳和篮球,大二学生学习擒敌拳和排球,大三学生选修健美操和足球,并且几年来从未改变。这样的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长,也剥夺了教师的活动设计权利。素质教育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应该只规定教学的大概范围,让学生们自由选修体育课程,热爱舞蹈的可以选修舞蹈课程,热爱篮球的可以选修篮球课程,热爱拳术的可以学习拳术,教师只需要根据学校规定的教学范围自由设计和组织教学课程,便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让教师真正扮演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自由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课程。

素质教育观下高校的体育教师需要扮演新的角色,要让他们尽快适应新角色,需要加强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理念。高校可以定期举办素质教育培训讲座,让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派青年教师到外校交流,让他们学习外校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学校要举办学术交流会,邀请外校教师参加;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和体育教师管理制度,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并且将体育科研、学术水平、教学创新等纳入考核范围内。这样才能够让高校体育教师真正重视素质教育,进而增强教师对素质教育观下自己角色的认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观下的高校体育中,教师角色有了新的定位,他们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和创新者,是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在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且由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和创新者,成为体育教学的学术研究者和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各个高校的体育教师要尽快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逐渐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为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2]刘小霞.浅谈体育教师应如何适应素质教育[j].大观周刊,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四

随着“健康第一”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然而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仍然存在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轻视体育教师劳动的现象,体育教师难以在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也必然难以发挥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改在广度和深度上与其他学科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就体育教师本身来说,技术型教师多,技术理论型少,高学历少,特别是学历结构,相比其他学科差距甚远。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1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存在的问题。

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科研能力较薄弱,教师流失趋势上升,队伍建设经费短缺等。目前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教学忙于应付考试,而忽视体育教育育人的目的,忽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长时间下去,形成了体育教师文化专业知识结构单一、陈旧;体育教师没有从育人角度规范教学行为,而以竞技技术为主的教学使体育教师竞技技术教学强于对体育活动、意识培养方面的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研究不够,业务水平停滞;又由于受扩招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据本人利用电话、走访、信件等形式于10月10日至12月1日调查了安徽省12所高校(不包括高职院校)60名年龄在35周岁以内的教师的周授课时数情况,结果发现他们平均周课时数都达到7次以上,最多的甚至达到12次,而且部分教师还承担着训练任务,试想要完成这样大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又怎能有时间去再学习和充电呢?又怎能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育教师从教的基础。体育教师的地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较多,领导不重视、同工不同酬以及外出进修机会少使得他们变的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或孤独郁闷,人际关系紧张,加之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修养意识不足,致使部分体育教师心理不够稳定。

1.2原因分析。

其一,思想素质方面。当前中青年教师的个体价值地位观明显增强,注重实际,价值取向由理想转为现实,普遍存在实用主义态度,而集体主义,社会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从而导致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敬业奉献精神。当然,这与时代特征是分不开的。其二,业务素质方面。参据项立敏,孙洪涛两位同志近几年全国范围的调查数据:中青年体育教师占60%以上,但学历职称较低,本科学历占85.45%,研究生学历占2.9%,其中高级职称占4.2%,另外专科学历占到10.58%。显示出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发展不均衡。其三,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面临办学体制的艰巨,竞争淘汰机制增强,是高校体育教师本身存在危机感和“下岗”意识。另外,面对公司的高薪,住房等优厚待遇,而在考评进修上又存在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等弊端,这些不能不说是对教师队伍稳定的又一次冲击。

2.1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重视和强化政治思想工作。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发生新的变化和巨大的飞跃,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及时强化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探索新世纪、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倡导正面教育,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

2.2重视体育教师再学习和培训工作。

学校要为体育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讲习班,培训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使教师及时了解体育科学最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逐步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改革体育研究生的培养体制,加快发展速度,协调供求关系。注重中青年教师外语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加速改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高职人数少和学历层次低的现象,是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高校要有计划的组织教学观摩和训练经验交流会并积极为教师安排一些竞赛活动的裁判工作及社会活动,培养和开发教师的教学训练能力及社交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高校体育科研和教改实验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操作上有如下措施:请进来或送出去;专题攻关解决实际问题;承担课题发挥优势;按职称提出不同科研要求,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以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2.3改革管理模式,优化教师结构。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破除在计划经济下单一封闭、静态的管理模式,学会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动态中稳定队伍,在自我约束机制、竞争激励机制中进行管理,使师资队伍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要继续完善教师考核管理体系,完善聘任制,强化职务聘任、岗位和考核制度。坚持胜任者留,优胜者奖,不称职者低聘或不聘的优胜劣汰原则。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扭转轻视体育的偏见,真正把体育摆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战略地位;其次,调整有关管理制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和完善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体育师资管理制度;再是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研会的咨询和决策作用,定期开展高校优秀体育教师评选活动,逐步形成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具有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

3结束语。

面对二十一世纪世界教育的挑战,重视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当然,体育教师素质提高还需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逐步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通过在职自学、进修或在职攻读研究生学历,参加国内外访问和学术交流来调整他们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复合型”教师。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五

“我不赞成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转换的观点,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

今天下午,在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论坛的分会场,主持人刚一抛出题目―――“信息时代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问题”,便遭到了一位河北老教师的质疑。

但更多的教师并不这么认为。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夏涛开门见山:“信息时代,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在不断互换。作为一个科技老师,很多方面是需要向学生学习的。我们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容纳我们的学生,冲破学校围墙的禁锢。”

夏涛现身说法:我带的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强。有什么研究题目,一布置下去,他们能很快把所需资料收集起来。学校给我配了手提电脑,我就主动向我的学生学习。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逼着自己熟悉这个平台,使得我的手提电脑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了。他们与美国的专家、学者在互联网上对话,我感到了差距,就去攻读华南师大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硕士。现在我是一名特级教师了,我觉得我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信息时代和我学生的促进。

福州一中的陈颖老师对此表示深有同感。她说,信息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比我们老师强。我们老师的心态一定要放平和,这是时代特点。“以往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总爱把学生比作水桶,似乎学生就是一个装水容器,任你灌输。其实学生不是水桶,学生是随时可以点燃的火把。”来自山东淄博电教室的李绍杰老师对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博士有句名言―――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多年从事信息网络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华南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对此做了精彩的演绎:“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广大教师应该是操纵此魔杖的魔术师。”

执杖的魔术师自身的权威如今面临挑战。

祝智庭教授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现在还有谁坐在谷堆上面听妈妈或者老师讲那过去的故事。过去,由于老师和学生拥有的信息资源不对称,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现在可不是那样了。信息技术使得信息资源对称分布,学生和老师是对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知识灌输者变为向导者,由教师变为教练。”

来自拉萨中学的黄毅老师对此有疑虑:“对广大西部教师来讲,这个转变很困难。对贫困地区、牧区而言,孩子们不可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是应该起主导作用,角色的转换,应该成为一个科学的、渐进的过程。”

有老师适时纠正:“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并不是说角色对换。只是说学生可以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是完全的对立。老师可以是一个指导者、研究者、创新者,可以是一个合作者、方法论的授导者,也可以是学生的伙伴、学生的资源,而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纪律的维护者、教学的组织者。多元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老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该怎么办?有人提出问题。“学生也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装水容器、知识的接受者,应积极尝试研究型学习、探究式学习,做创新者,做探索者。”

有老师进一步总结说,当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教师知识结构过时、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制限制、学生承受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压力等诸多挑战,但转换是不可逆转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六

“我不赞成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转换的观点,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

今天下午,在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论坛的分会场,主持人刚一抛出题目---“信息时代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问题”,便遭到了一位河北老教师的质疑。

但更多的教师并不这么认为。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夏涛开门见山:“信息时代,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在不断互换。作为一个科技老师,很多方面是需要向学生学习的。我们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容纳我们的学生,冲破学校围墙的禁锢。”

夏涛现身说法:我带的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强。有什么研究题目,一布置下去,他们能很快把所需资料收集起来。学校给我配了手提电脑,我就主动向我的学生学习。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逼着自己熟悉这个平台,使得我的手提电脑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了。他们与美国的专家、学者在互联网上对话,我感到了差距,就去攻读华南师大的教育硕士。现在我是一名特级教师了,我觉得我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信息时代和我学生的`促进。

福州一中的陈颖老师对此表示深有同感。她说,信息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比我们老师强。我们老师的心态一定要放平和,这是时代特点。“以往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总爱把学生比作水桶,似乎学生就是一个装水容器,任你灌输。其实学生不是水桶,学生是随时可以点燃的火把。”来自山东淄博电教室的李绍杰老师对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博士有句名言---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多年从事信息网络教育的华南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对此做了精彩的演绎:“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广大教师应该是操纵此魔杖的魔术师。”

执杖的魔术师自身的权威如今面临挑战。

祝智庭教授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现在还有谁坐在谷堆上面听妈妈或者老师讲那过去的故事。过去,由于老师和学生拥有的信息资源不对称,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现在可不是那样了。信息技术使得信息资源对称分布,学生和老师是对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知识灌输者变为向导者,由教师变为教练。”

来自拉萨中学的黄毅老师对此有疑虑:“对广大西部教师来讲,这个转变很困难。对贫困地区、牧区而言,孩子们不可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是应该起主导作用,角色的转换,应该成为一个科学的、渐进的过程。”

有老师适时纠正:“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并不是说角色对换。只是说学生可以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是完全的对立。老师可以是一个指导者、研究者、创新者,可以是一个合作者、方法论的授导者,也可以是学生的伙伴、学生的资源,而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纪律的维护者、教学的组织者。多元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老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该怎么办?有人提出问题。“学生也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装水容器、知识的接受者,应积极尝试研究型学习、探究式学习,做创新者,做探索者。”

有老师进一步总结说,当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教师知识结构过时、教育体制限制、学生承受应试教育压力等诸多挑战,但转换是不可逆转的。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七

论文摘要:在教师考虑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除了为了使教学设计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加完美之外,还有一些情况,是和教师自身客观的个体差异因素相关的。本文经过讨论,分析总结得到以下一些主要影响因素:教师教龄、教师当前教学技能、教师责任心、教师备课所需时间、教师在学校担任的其他事务。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我这样一个八零后的教师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甚至是很乐意去运用的。但是作为新教师来讲,如何正确、有效地在教学各环节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课题――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选用的技术越来越多,每种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适用领域;另一方面,是否适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全面运用诸如多媒体之类的现代教育技术,始终存在着对立的观点。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这一点上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曾经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观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当我们谈到类似于信息技术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时,通常的关注视角是它对于教学主体――即学生――的益处。无论是如何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还是是否要使用现代教学技术,都会首先问一句“它是不是帮助了教学内容的传递”。

正是由于这次思考的契机,促成了我决定较为系统地思考一下,在教育技术运用中,究竟有哪些教师个体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这样的整理,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学可能贡献甚微,但是如果能对如我一样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所帮助,有所思考的话,于我,也已经是很大的欣慰了。

二、研究方法。

既然是一种因素统计的分析,那么我想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调查研究的方法无疑是最佳也是最必要的方法。运用spss相关统计软件,可以很科学地制定出合理的调查问卷,并且对问卷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解读、分析。

但是,目前这一块面临的问题是,时间上,论文作业上交的日期并不允许再按这样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而且正值暑假,在操作条件上,也并不是最合宜的。所以这里的叙述,只能说是一种思路的展示,传达出笔者计划下这样一篇论文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告诉读者此项研究是由量化研究为起点的。可能在今后条件符合的情况下,终有真正实现的一天。

那么在此,调整研究方法为质性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简单地获得理论分析需要的一些材料。

三、研究过程。

1.访谈对象。

此次研究的范围由于客观原因不可能铺展得很开,因此访谈对象只选择了一些身边较为熟悉的一些老师。虽然访谈人数并不多,但是也会有一些有利的地方――被访谈者与访谈者的熟悉度,更加保证了被访谈者所说的内容的真实性;而且由于这种放松的访谈氛围,会得到更多访谈问题设计之外的有价值信息。

2.访谈内容编码后获得的主要概念词。

根据访谈内容,编码整合,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主要概念词:

(1)教龄。

(2)教学技能。

(3)责任心。

(4)备课时间。

(5)其他学校事务。

四、讨论分析。

对访谈的内容进行筛选后,得到出现频率较多的以上五个词,以下就将就这五个词作为五个因素,进行讨论分析,以期更明了教师个体因素对于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使用的影响情况。当然以下讨论分析,将首先排除掉纯粹追求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运用完善的情况,而只讨论那些客观上对教育技术运用造成影响的教师个体差异因素。

1.教龄。

教龄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客观的一个数据。虽然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所反映的属性也是那么客观的。

有些教龄较短的老师会选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因为他们成长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非常熟悉这些技术,展示一技之长,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另外一些不选用这些技术,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的教龄尚短,还没有完全融入教师这一身份,自然也就难免会有无法正确认识课堂的情况,这个时候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模仿自己老师的教学,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所以,新教师相对于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能性会更大。随着教龄的增长,原先运用习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教师可能也会转变成不怎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老教师。

2.教学技能+责任心。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语文学习最核心的问题是全面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既然学生有听、说、读、写的学习需要,那么对于教师而言,也就必须在这四个方面达到“学高为师”的要求。

(1)听。

在语文教学中,相对于学生的“听”,要求到教师就变成了“读”(朗读)。我们知道,虽然普通话的普及、规范程度到了现阶段已经较高了,但是不可避免地,还是会有因为口音问题影响教师朗读的情况存在。并且,出去这种因素,最为指导性的朗读,更加要求朗读者的朗读技巧,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系统的朗读训练与检测还并没有被引入,所以我们也就并不能要求所有教师都有很高的朗读水平。这也恰恰反映了以往教学中的弊病,那么就更要在现在的教学中近全力达成。

此时,现代教育技术就起到积极作用了:我们可以寻找优秀的朗读影音资料,通过播放的方式,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的朗读水平的真正提高。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这也帮助了他们这方面教学技能的提高,可谓是一举两得的。

(2)说。

可以依靠声音收集的各种技术,将课堂实录下来。这会比仅凭文字来记忆更可靠,便于回顾。多多地回顾,不仅可以保存好学生“说”的亮点,而且可以改善教师“听”(评价)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读。

这里所讲的“读”和之前讲到的“朗读”不同,在这里指的是更广泛意义上的阅读。对于学生阅读的指导,可以分为阅读技巧和阅读内容两块。无论是在技巧指导还是内容指导上,都需要大量的知识、材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在过去的时代,我们只能慢慢摸索、收集来达到更大的积累量,而这样无疑又会对新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有了现代技术的支持,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网络,找到大量的资料。这个时候,教师只需凭借自己的鉴赏力挑选出更好的来传达给学生即可。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持,当然也不仅只有节省时间这一个好处,还在另一方面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原来完全的接受式学习为启发式学习。又是一举多得的事。

(4)写。

写,即书写,这里还可以引伸开去作为“记录”之义。那么或许会说,学生书写、记录能力的培养,怎么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更有效呢?其实这还是与教师的教学技能相关的。作为教师,当然有责任在板书方面更规范。但是在尚不成熟――书写不那么漂亮、清晰、快速――的阶段,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个时候,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就可以暂时让这方面有待提高的教师在课堂上更从容些: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会因为板书的速度而耽误了进度;也不会因为字迹过小、模糊而使学生记不下来。

以上的几个小方面,当然是基于教师在自身某方面教学技能还不完善、却又有很强的责任心想要将教学过程更加完善的情况下,同时教师本身是在努力提高自己这些方面的技能的。因为这些地方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并不是在讨论让课堂教学优化的前提下,而是基于一种“弥补”的原则。所以此时的运用,是为了自身提高后的不再依赖。

所以,教师在相同的责任心之下教学技能的差异,也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形成影响。

3.备课时间+其他学校事务。

众所周知,一名教师,除了作为学科老师之外,在学校中往往还担任着其他一些职务或承担着其他一些工作。而这些其他学校事务的叠加,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科教学带来一些影响。这个时候,若是照往常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教师要达到同样仔细的备课度,只能是付出更多地额外时间。而额外时间的付出也不一定能够真的保障教学的高效实施,因为教师可能因为缺失这些额外时间的原有安排而变得身心俱疲。

所以,教师在承担学校任务上的差异,造成了可以使用的备课时间的差异,这也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形成影响。

五、总结。

以上,是经过访谈后对于教师个体因素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影响的初步分析,更多地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经历、感想。可能不似量化研究――做了调查后经过数据分析――那么科学性强,但是可以说为下一步进一步证实这些想法打下了伏笔,垫定了一定的基础。而此番论说中的不完善处,也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一一攻克。

还望各方读者在阅读后不吝赐教,欢迎交流。

参考书目。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2。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八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和高级专业型人才,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生数量的日渐增多,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研究生导师来说,正确定位和转换自己在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所谓为人师表,作为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以及人格塑造、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角色,研究生导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积极作用。为此,研究生导师应一改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式,向以下几个方向调整和转变自身角色。

一、学术专家型导师。

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研究生导师之所以会受到社会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和尊重,绝大部分原因都来自于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另外,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着重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高级专门型人才,所以,提升导师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综合素养是最首要的问题。例如,在研究课题上,导师应帮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完成计划。在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还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利用自身高度专业的学术知识适当的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来解决在研究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既要鼓励学生多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又要鼓励学生通过多查阅文献资料、咨询导师来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处理一些问题。此外,导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摒弃急功近利的治学态度和浮躁心理,使学生收获学术知识和研究技能的同时,拥有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和端正的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的恒心和耐心。

二、注重德育的榜样型导师。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因此,导师要发挥好自身学术规范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大多都兼着行政职务,再加上一些社会上的事物影响以及研究生数量过多的情况等,都让现在的研究生导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将更多的关注点落在育人为本的`教育点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当中。因此,研究生导师应多注重在学术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灌输给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例如,在课题研究的搜集资料、论文写作等实践中不可以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三、研究生人格塑造的导师。

研究生这一阶段的学生都已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都比较崇尚理性。导师可以通过完善自身人格,通过在学术研讨、科研实验以及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实际的行为表现来给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忠于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争名夺利等高尚品格来以身作则,熏陶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不偏不袒、不推诿责任。即研究生导师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内涵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来影响和塑造研究生人格。

四、研究生人生规划的引导者。

导师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导师的思想态度、专业理念和学术作风等各个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应在这些综合素养方面全方位的对研究生进行引导。首先,导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时期具有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创设相应环境,激发研究生能动性,并在此期间帮助研究生制定好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导师应多给研究生提供与其专业有关的行业实习或兼职实践以及课题合作的机会,帮助研究生通过实践体验进行自我分析,了解其自身的职业兴趣、个性特点和个人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趋势。最后,帮助研究生做出一份合理的职业选择。

五、伙伴型导师。

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搞好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在学业上,研究生要写论文、做课题研究、以后工作的压力;在生活上,有经济、情感等压力,在情绪、心理和精神上都很敏感、脆弱,特别希望拥有,也需要有一个能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一定引导的导师。因此,研究生导师应与所带的研究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健康,融洽友爱的关系,在与其进行学业上的交流之外,多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在他们遇到困难或迷惘、摇摆不定时及时对他们进行开解和引导,做他们求学路上,乃至人生路上的好伙伴。

六、结束语。

《学记》中提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学生所具有的直接影响作用。所以,在培养高级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当中,研究生导师更应该在加强自身专业和学术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精神和人格、道德品质方面建设,完成自己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当中的角色转换,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九

终身体育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终身体育视野下,学校体育教师应做终身体育的实践者、积极倡导者.并做好学生终身体育的启蒙人、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做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研究者.

作者:曾长虹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基础课部,湖北,武汉,430079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3)分类号:g451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教师角色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

1.思想道德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体育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水平的高低,可以从侧面反映其政治、思想素质水平的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对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等体育教师比较关注,说明体育教师总体的政治觉悟是比较高的。

1.2职业道德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已逐渐地发生了改变,部分教师思想还不够稳定,对教学工作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对教学敷衍了事。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方面的表现还需要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师表”身份,个别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缺少语言美和行为美,缺乏最基本的师德,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2.科学文化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渊博的学识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育人工程”将形同虚设。

2.1知识素质:随着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内外高校间交流领域的越来越广泛,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相当的外国语水平;信息化社会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对于接受传统办学模式的体育教师来说远远不能适应这方面的要求。

2.2专业素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大部分教师在校期间接受的基本是竞技体育教育体系的专业教育,又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体育教师不能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活动,没有接受过体育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未能及时更新知识,因而体育专业知识老化,更新不够。

3.能力素质。

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及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能力等。

3.1教育教学能力: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体育教师存在“体育即运动、运动即技术”观念,“健康第一”只停留在口头上,导致其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等不能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3.2组织能力:体育课教学的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场地、器材条件等,运用制定计划、场地布置、教学常规、讲解、口令、骨干培养与使用等手段,进行合理安排所采取措施的综合能力。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已体现,但在精雕细刻上还缺少精品意识。

3.3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虽然科研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早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但大部分体育教师这一认识并未转化成参与科研的自觉实际行动。体育教师基础知识不是很强,加之有的体育教师本身缺少科研意识,缺乏学术上的探索精神和扎实的钻研作风,存在一种浮躁情绪。表现为学术观念淡薄,科研能力不高,论文质量也不高;科研方法单一,多为科研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和编写论著的百分比偏低;有“不评职称不写论文”思想的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缺乏科研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大“拦路虎”。

3.4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学会将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应用到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管理中,为体育教学和科研服务。

3.5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教学环境比较空旷和复杂,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91.5%的体育教师能够较好地对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偶发事件,作出迅速判断和分析。

4.身心素质作为体育教师,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是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1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标志,能顶得住严寒酷暑,经得起风吹雨打,每天总是昂首挺胸,精神焕发。但事实上却不容乐观,我校的体育教师体重超重,肥胖者呈上升趋势。试想:这样的重量级老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吗?老师能给学生树立“健康”的标志吗?调查显示,体育教师中每周锻炼5次以上的仅占15%正因为缺少体育锻炼,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或比赛中运动损伤的现象时有发生。

4.2心理素质:没有健康的心理不可能去为人师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不可能与同事、同学合作,求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体育教师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等。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都经历过专业的训练,训练中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比赛中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使得72.6%的体育教师都能以最佳心理状态来应对困难。

二、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现状的问题分析:。

1.师德考核实践流于形式师德考核虽然已纳入各高校教师考评体系,但实际操作中仅凭教师的印象投票,搞选举或轮流坐庄的考核推优方式,致使教师师德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师德水平。

2.知识结构单一和陈旧高校体育教师除了具有能胜任体育课堂教学和辅导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之外,还要求教师在多能的基础上,精通一至二项最能体现自我潜能的专项运动,了解该项运动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并能站在前沿,从而对它具有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有些高校体育教师要适应这样的要求,是力不从心的。

3.重科研评价,轻教学评价在科研考评中学校既注重科研质量考评,如发表文章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级别等有相应的量化考评标准.但对于教学则因学科种类多、学科教学差异大、教学方法多变等难以做到质上的区分,因而对教学只有量的要求,只要教师在每学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可以通过考核。这样的评价导向,使教师们对自己教学能力提高重视程度不够。同时排课时,不管水平高低、思想素质好坏,人人“平等”有课上,教学质量好的同志,在政策得不到体现,而教学质量有问题的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使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阻碍了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4.教学水平停滞,科研能力不强,学术成果形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体育教师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去规范教学行为,而是以竞技技术为主去教学,教育理念落后,理论水平较低,教学方法陈旧,已不适应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从技术型向技术理论型转化的形势。同时也限制了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导致教师科研能力较差,科研质量不高。科研经费的缺乏也难以调动体育教师的科研兴趣。

5.身体素质体育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体育素质做为提高教学的基本保障,也更能体现出体育课和体育专业教学的突出特点,而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平均年龄偏高,身体素质已趋向于下降,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有目的、自觉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的居于少数。因此体育教师身体素质的下降已成为影响提高教学质量因素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

1.管理机制的调控与引导。

1.1完善师德管理制度,营造讲师德的氛围。

1.2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1.3营造温馨、宽松的工作环境。

1.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优化教师队伍学源结构与知识结构。

2.1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夯实理论基础。采取选派和自愿相结合,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增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与整体素质,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

2.2加大职后培训力度。职前教育侧重于未来教师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职后教育侧重于教师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如“请进来”,即学校每学年安排几次校外专家来讲学、指导或做学术报告;“走出去”,即派遣教师参加各种论文报告会,参加各种函授班学习,参观优秀学校等做法。帮助教师了解学校体育改革的最新动态,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知识和更新思路。

2.3加强体育教师专业体育技能的培训。“身教胜于言教”,体育教师外在健康的体魄、娴熟的运动技能都能对娴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2.4实行“导师制”,以“传、帮、带”等形式,让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带头人对青年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上培养,加强对教学与科研的梯队建设。

3.提高对体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体育教学不断向科研提出新课题,科研则以新的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促使教师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能够充实和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使体育教学更具有新颖性、丰富性和新时代的气息。特别是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课题小组,更能大大促进体育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如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介绍、体育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等讲座。

3.2让那些学历层次高、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成就的、教育教学水平技高一筹的骨干教师得到重用,充分调动这些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3.3为骨干教师创造条件到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互访学习。

4.完善科研量化评定制度。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多年来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指导思想,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急需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使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徐栋工作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一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本文就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转换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作者:肖勇作者单位:焦作十二中,河南,焦作,454000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8)分类号:g451关键词:教师创新教育角色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二

随着我国《体育法》的颁布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功体育”等各种体育教育思想以及各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的出现,都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新的要求和冲击,因而新世纪的体育教育将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将面临着重要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重构,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现状分析。

体育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健美的工程师”,这是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赞誉,他们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广大体育教师大多能够做到忠于职守,乐业不倦的工作在教学岗位上,总体素质都比较好。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应试教育的长年影响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之处。

1、知识结构单一和陈旧。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教学忙于应付考试,片面追求达标率和体育升学成绩,而忽视了终身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体育教师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进修、继续教育的意识不足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体育教师文化专业知识结构的单一、陈旧。

2、教学水平停滞、科研能力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相对落后,教师自身水平低,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去规范教学行为,而是以竞技技术为主去教学,使体育教师竞技技术的教学强于对体育活动和培养意识方面的教学,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研,缺乏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停滞。

3、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不高。

体育教师的职业比较清苦,由于社会的偏见,体育还没有真正被社会所认识。虽然体育教师付出了很多,但在精神、物资、待遇方面获得较少,因而造成心理不平衡,变得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或孤独郁闷,人际关系紧张。受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动,部分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精力未放在本职工作上。

二、重构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跨世纪园丁工程”里,强调要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指出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耍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要使学生有强健的体魄,保证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等。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体育教师必须重构和提高下列各项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全面合格的人才。

1、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都应成为体育教师的座右铭,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谈吐文雅、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精神饱满等。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并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做一个像陶行知一样“拿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品质高尚的人。

2、应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都是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和观念是人高层次心理需要的反映,必将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去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追求中去。跨世纪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的全新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3、应具有广博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

未来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凭学过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新兴科技成果的不断产生和涌现,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去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着体育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使知识的陈旧率空前加速。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且还应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学科教学论等基本教育理论修养,还必须广泛学习掌握美学的知识。美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塑造人的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审美修养对于学生的精神品格具有重要影响。

4、应具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教学手段的日益优化,计算机、电化教学等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将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像幻灯、摄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一大批先进的教学设备正在学校的体育领域中悄然兴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会慢慢渗透到体育教学、体育管理和体育科研中去。因此,跨世纪的体育教师必须强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学会使用计算机,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并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方法,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5、应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强健的体魄。

未来教师的岗位竞争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其中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将面临第二次就业和失业的问题,他们将进入到新型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知识体系中去。另一方面,未来教师的活动空间扩大,影响范围广泛,要受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整体的监督和效仿。

三、结论。

综上所述,21世纪的中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运兴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所以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引进竞争机制,不断地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三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很快的,一个学期已过大半,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这一段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我尝试借鉴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4、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如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融合起来如在音乐课中,让学生记一记自己是怎样学习歌曲、舞蹈和当时的心情。在美术课中写一写自己是怎样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的,及看到自己画的感受。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和他们一起茁壮成长。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更要肩负起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工作。

社会、家庭把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老师,这是对我们当教师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爱我们的教育事业,乃至于爱我们眼前的每一位学生。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有了对班级、对学生的爱,才能凭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用恰当、灵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养好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工作中,我虚心向他人学习,努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认真备课,教法力求灵活有实效,让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在上好课的同时,细致地批阅作业,并帮助学生及时订正。课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让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与学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民主、自主的竞选后,在班干部上岗前,要作好岗前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师去指导、去组织。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它渠道,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一步决策。

柏拉图说:“教育者的品质为教育成功的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我努力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儿童缺少自主意识,教室里有时粉笔掉地上或地上出现果壳纸屑,很多学生都不会自觉地去捡,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捡、自己扫。学生看到后,纷纷跑来帮忙,我就趁机表扬、引导,让他们意识到维持环境的洁净是大家的责任,是大家的光荣。以后,学生都能很自觉地保持教室的洁净。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却更需要耐心和细心。我热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们,也努力地去了解他们。平常课前课后,尽量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聊天,听学生反映,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勉励;谁退步了,给予点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学生亲近自己,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在工作中,我发现与学生交谈,特别是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把握学生心理,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这一点受自身年龄、教学经验影响,我还稍嫌稚嫩。因此,我正潜心研读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资料,学习他人宝贵经验,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上面的五彩斑斓总是慢慢积累,现在的底色将注定其基础色调。红则愈红,黑则愈黑。而我希望我带给学生的的一片晴空、绿地、清水......这些最纯洁、最美丽的画面摆在我面前时,我会更加努力地迈好每一步。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四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要不断调试好自己的状态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

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还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们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识、技能,将其有组织地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探究性课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扭转;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二、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这使得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新课程鼓励教师搞科研、搞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

三、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四、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教材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教材立体化,就是说今天的教材早已不限于课桌上的纸介质的书,而是要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并向网络教材发展。文字材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教材的所有功能,多媒体、立体化的教材更生动、更形象、更活泼,便于教师指导,有得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发展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指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关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领域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五、由面向全体学生转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是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身心发展又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新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教材的个性化趋势。教材的个性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也要体现差异性。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可以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结合起来。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五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

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六

上学期在学习气温变化一节时,我所教的初二(4)班的课,一位同学突然举手问:“老师,您说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可我想,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应该比别的地方离太阳更近,气温怎么会低呢?”气候一章刚刚上完,这个学生及时提出疑问,说明他上课时认真听、认真学,也认真想了,确实,这个问题在书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个问题,并当众表扬他爱动脑筋,敢于提问。这件事提醒了我,书本没有讲到的知识,可能有的学生会去想,也可能有的学生心存疑问,苦苦思索又觉得与书本无关,就放弃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很快在别的班级上课时举出这个事例,并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所以在以后的地理课上,学生都非常爱思考,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七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天的到来。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次课改一再倡导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反思,从而更好地及时地完成角色的转变。《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快乐地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寓教于乐”的历史回归。由此观之,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不能只会做“经师”,更要去做“乐师”,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角色,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大潮,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真正的水手。

多少有识之士曾呼吁“诗意教育”,其本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前的孔子的讲学,往往是先生居中间,弟子团团坐。传道授业、释疑解惑,各抒己见,其乐融融。大家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即师生的互动过程。它以课堂为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唱“独角戏”,想方设法把密密麻麻的教案文字变成语言传授。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丧失。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变得黯淡无光,一个个成了吸收知识的`“机器人”。新课程标准则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活动中的最佳组合。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有这样一句古话:“授人以鱼,可解一餐之饥;授之以渔,则可终身享用。”它启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的传授给学生现成的东西,而重在教给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少给孩子一些唾手可得的“金子”,多给他们“点金术”!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主要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应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寻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回归,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叶圣陶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生活的本质不仅包括我们得到。

[1][2][3]。

教师的教育顾问角色范文(18篇)篇十八

人文素质是指内化在人身上的人文精神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受教育者求真、从善、爱美,能够洞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人文教育过程中,学校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主阵地,而学校人文教育更多体现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上,因此,如何立足于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陶行知曾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要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性、人情、人道,最为主要的是教师首先要有人性、人情、人道,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缺乏人文意识,学生就不会在他的教学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教师除师德高尚、业务能力过强之外,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建构全面的人文教育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每个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确保其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重视学生主观情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每一堂课成为人文教育的辐射源,使学生真正地体味学习的快乐,做人的快乐,向往教育,憧憬未来。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又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教师展示才华的同时,施以人文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才能一幅描绘出充满人文色彩的画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基本权利的享受,而不应侧重义务,轻视权利。

受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特点是公正、公平、民主的,是不断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的。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而不是来尽更多义务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权利的享受而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维系体系,不能因为学生的故意调皮,而剥夺其听课的'权利(如罚站、赶出教室等);设计问题体系,要有层次感,难易比例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效果评价体系,应以更多的鼓励为主,尊重学生学习的成绩,不能过多的宣扬分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才去主动地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课堂教学,应是个性内化活动的过程,而不应抹杀差别,贬抑个性。

人文教育应把学生个人心灵的全部丰富多彩的东西挖掘出来,而不是把它们压缩成一个公式化的单一的“心灵”。教育不仅注重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还须关注非智力因素,重视个性的自由,给学生一个个性施展的空间,只有在这个空间,学生的思维才得以发散,情感才得以展示,理念才得以升华。学生积极地探索比默默地接受更能提升其发展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承认个性差异,而且要懂得欣赏差异,在欣赏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就是激发生命内涵的过程。我们必须尽力去营造一种学生主动学、轻松学、有自主选择权地学的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有申诉自己观点的自由,有在形成自己思想和设计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质、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自由。广大的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个性差异。多考虑和设计一些针对不同个性学生的因材施教的策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不同的施教途径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施展。

3.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而不应醉心给予,禁锢天性。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逐步地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所以,良好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生的。针对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感官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从被动变主动。

4.课堂教学,应是学生情感的放飞,而不应是束缚精神,限制自由。

我们教学的主旨不是使学生变成知识的奴隶,教师的信徒,而是知识的主人,教师合作的伙伴。在课堂中允许学生情感放飞,畅所欲言,知则必言,言而必尽。为了改变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教师应放下“架子”从讲台上走下去,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畅谈本课的有关学习内容。只有尊重情感的自由,才能有真挚的情感抒发,而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化的情感共鸣。教师要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要让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要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这就是教育对人性之觉悟!这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可见,不可言说的情感交流和“身教”是至关重要的。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这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

做好人文教育这一课题,要有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形式作为载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开出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在课堂教学上力求形式多样,要重视课堂教学拓展性,本着学生求真、从善、爱美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科学知识常识讲座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要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可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通过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以此为根基,开辟课堂教学的新形式。引导学生兼收并蓄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科学知识,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我们的人文教育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起到实效。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它应该贯穿各类课堂教学始终。每位教师应该明白,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当务之急,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培养学生形成思辨的、全面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文明城市的案例分析(通用13篇)

    范文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使我们的作文更加有新意。范文一:关于友情的范文,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

    永远的友谊优选(通用20篇)

    范文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具有指导意义的优秀作品,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借鉴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借鉴。

    食品安全演讲稿精品(汇总19篇)

    安全演讲稿是一种为了提高员工和公众对安全意识的重要活动。请大家参考下面这些优秀的安全演讲稿范文,发掘其中的亮点和技巧。教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主题是

    学生秘书的职场心得(实用15篇)

    通过模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9.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这些范文不仅在表达和思路方面值得借鉴,还能让我们在写作中掌握一些技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精选19篇)

    阅读范文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写作观念,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阅读范文范本时,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写作与其中作品的差异和不足之处。第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

    干部队伍结构分析报告范文(19篇)

    撰写报告范文需要一定的规范和格式要求,如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以确保内容的条理性和可读性。阅读这些报告范文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专业探讨文库(专业23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者和写作者的指南和助手,可以引导我们在写作中避免常见的错误和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裨益

    最新意识形态整改报告(汇总23篇)

    整改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通过它可以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的传递。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整改报告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一、加强领导,认真谋划,

    倡议书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精选18篇)

    通过参考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时,大家可以发现不同作家的个性和风格,从中学习到更多的写作灵

    最新向女孩子表白的短信(精选18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作文进行梳理和总结的集合,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获奖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当你出现在我面前时,真想紧紧地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