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

时间:2024-10-05 作者:FS文字使者

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工作机制,可以推动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以下是我整理的民族团结相关新闻报道,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关注。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一

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强化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扎实推进以评促改,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特制定本总体工作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强化改革创新,制定实施针对性整改措施,扎实推进以评促改,大力开展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一)开展整改行动。印发实施《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整改专项方案》(附后),督促指导各地高标准制定整改方案,聚焦营商环境弱项指标、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甄别问题原因,对标前沿水平,逐项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及时限,尽快补齐各地突出短板。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有关单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

    完成时限:年底前。

    (二)组织专项培训。围绕提升营商环境评价的重点指标水平,协调评价组及相关领域专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分指标专题培训,增强各地各部门解决问题、补齐短板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有关单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

    完成时限: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完成一轮培训。

    (三)开展重点领域攻坚。印发实施《省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专项方案》(附后),持续深化研究,强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举措,推动尽快出台16个专项方案、打造河南政策升级版。建立完善省领导分包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由分管省领导分包牵头推进,协调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快速提升。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有关单位。

    (四)强化新闻宣传。实施《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专项方案》   (附后),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强化正面典型示范引领,健全宣传工作机制,深入宣传中央及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进展成效、先进经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推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浓厚舆论氛围。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五)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适时筹备召开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企业家座谈会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强化关键问题的溯源解决,对下一步要抓好的工作再明确再部署,推动全省党员干部理念再深化、标准再提高、作风再转变,凝聚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

    完成时限:11月下旬。

    。

    (一)压实工作责任。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协调省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明确整改方案的具体目标、举措、时限和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实行台账管理,并按时将整改方案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强化协调联动。指标牵头单位是各指标优化的统筹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合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配合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涉及职责范围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堵塞漏洞。

    (三)健全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定期对本领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动态跟踪问题整改情况,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已解决的及时销号,将新问题及时纳入整改范围,定期听取市场主体和群众意见建议,研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各指标牵头省直部门要对各自领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难题进行分析研究,定期向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例会汇报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各地、各部门要在年底前将整改情况上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注重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各工作专班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本地区、本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安排、改革要求、政策措施,宣传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的情况及工作成就、亮点,并及时回应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关切,营造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二

一是在贯彻落实上下硬功夫。讲看齐、见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好本年度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跟紧“指挥棒”、当好“孺子牛”,不断开拓创新、精耕细作、敢为人先。抓业务、重落实。将全年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细化分解为23类65项,各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重点开展了信息报送、优化审批流程、政策奖补兑现调研、2019年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贯彻落实自查等工作;重点抓好了“面对面”电视问政、四送一服“双千”“双联”、督导考核等工作。抓宣传,强氛围。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及时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宣传解读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新政策、新举措;整合了原“四送一服”服务平台专栏,在太和县人民政府网站上改版推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暨“四送一服”工作专栏,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

二是在综合协调上下硬功夫。强化机构职能。由县政办二级机构县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服务中心承担县营商环境办日常工作,严格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督查、半年小结、年度考评”制度,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充实队伍力量。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的责任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纳入县营商办组成人员,在督查考核、“四送一服”、百名股长考核、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面对面”等工作上切实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创新制度牵引。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是2020年县政府工作报告内重点事项,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倒逼各部门、各园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转企业呼声为企业哨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让企业多动嘴少跑腿,让部门多办事少设槛。

三是在监督考核上下硬功夫。“面对面”电视问政强势开局。《太和营商环境·面对面》第一期栏目于7月首播,邀请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20名县人大代表、20名县政协委员、县百名股长考评第一批被考评对象80名同志、50名规模企业代表到场观看。本期栏目以“服务不走心窗口成摆设”为主题,围绕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提升等方面开展,对县税务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五家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提问。动真碰硬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督导。已完成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督导工作,组织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上半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落实不力、重视不够的乡镇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以督促改、以改促优,持续推进实现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获得电力流程、提升用水便利度、优化用气报装服务、改进不动产登记方式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按时完成。

(一)“综合窗口”流于形式。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全部改为“综合窗口”,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未能实现。

(二)数据共享壁垒难破。部分单位数据不在本级,造成信息共享困难,不能在平台上“一网通办”,导致企业办事仍然存在时间长、重复要件多、提供材料多等问题。

(三)融资问题依旧存在。个别企业土地证、房产证没有办理,担保抵押种类较少、价值较低;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多种因素导致我县现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成本高,大大制约着企业的落地成长和发展壮大。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办事环境。

要在纵向上压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上再突破,让企业费更少功夫跑审批、花更多时间跑市场;要在横向上整合,进一步强化办事窗口的实质性整合,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理、一网通办”;要在服务上优化,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标准,推广容缺后补、一次告知、首问负责等便利化措施。

(二)以企业所想所盼为导向,努力营造企业满意的服务环境。

一是持续开展好“四送一服”工作,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各类要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组织开展各类要素对接,并做好“四送一服”问题办理工作;二是加紧出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三是以《太和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65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为着力点,协调推进各责任部门对标对表完成任务。

(三)以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全力构建“亲”“清”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面对面”和督导考核是推动优良作风形成和作风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良作风建设年”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持续开展好这两项工作,切实推进“优环境、转作风、强产业”。

(四)以护航实体经济为目标,加快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供优质法治服务、高效处理维权案件、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等工作上下硬功夫,护航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三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年8月23日,当时并不符合20**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20**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20**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网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24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10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30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由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网络、资源信息、项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四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23日,当时并不符合2018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2019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2019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网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24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10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30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由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网络、资源信息、项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五

它是指与政府事务环境、生产经营环境、市场准入条件和法治有关的因素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充分履行本局职能,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相继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近150万件、行政审批业务近4万件,新增市场主体16000余家。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19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20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根据王清宪书记的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15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19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19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18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开展以“解放思想,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促进创新创业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高度重视,凸显了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必将点燃全区上下投身创新创业的火热激情,激发市场主体和各类企业的发展活力,推动我区发展向更高层级迈进。

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增强全民创新创业意识。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影响创新创业主体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营商环境。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使创新创业更加顺畅,可以有效激励全社会创新创业。而越来越多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也会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促使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行政审批事项集中统一办理,确保“两集中、两到位”,其实质就是以法规的形式保障行政审批公开透明和高效,是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诸如此类的营商环境建设,必将大大提升我区对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

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守信用的企业家是构建创新体系的基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构建信用政府、信用政务和社会保障信用体系,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创业的动力问题,也能从制度上保障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增强创新创业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潜力。一方面,高效、严谨、优质、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能够促使要素流动更顺畅、组合更合理,从而使区域创新创业焕发活力。另一方面,公平公正、诚信有序、宽松融洽的社会经济环境,能够促进创新主体更好地互动和合作,有利于发挥区域内的学习示范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

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创新创业整体质量。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从政策制度方面为区域持续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促使创新资源能被更加高效利用,增进协同创新、推动持续创新。目前,创新具有集成发展的态势,很多创新都是以创新联盟方式推进的,一个区域越是有能力集聚、集成创新资源,就越是有可能实现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造就区域优质创新网络,一方面能使零散的创新形成体系、壮大规模,并不断极化、放大创新效果,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衍生出更多的创新优势;另一方面能使创新向高层级迈进,不断提升创新水平。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紧紧围绕创新创业的本质特征和需求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提供更加精准的专业化服务。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到政策决策的确定性、连贯性,都要考虑企业的交易成本,使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行政职能真正成为创新的有力支撑。二是提高创新的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在第三方科技服务市场尚不健全、发育尚不成熟以及小微企业无力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在技术转移、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具体协调和指导。尽快发展一些具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功能的创业大厦、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促进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三是鼓励第三方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形成全面、系统的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更多的创业者围绕创新发展迫切需要的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创业,通过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精准科技服务,实现低成本创新创业。

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一是营造聚集发展的氛围。创新创业具有在开放的系统中充分发育、发展的特性,因此,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开放融洽的聚集发展环境,有助于相关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快速形成。二是构建产业关联的生态。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建能让众多个体之间产生关联的产业生态,以利于其外部性特征的体现。简言之,就是营造一种有利于小个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氛围。三是营造协同发展的氛围。创新具有互动、学习、模仿、进化的内在需求,要促进大群体之间的有效关联与合作,实现“群集智能涌现”。

积极构筑人才高地。一是为人才发展进步提供优良环境。既要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条件,又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发展环境,满足其保持科研先进性的内在需求。要促进区域内科技交流与合作,营造有利于科技信息充分流动的环境氛围。同时,更加重视科研梯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渠道,为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二是为人才精神生活需要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创业人才对环境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需求层面。应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文化产业及相关服务产业。这些在不少人看来可能与创新创业并不直接相关,不能决定创新活动本身,但实际上却是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三是营造高水准的生活环境。所有与人的基本需要相关的生活服务都应纳入环境建设之中,所不同的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对这些生活配套有更高的品质要求,如高档社区、高端的基础教育、良好医疗条件等。我区一些企业常常抱怨即使以高薪酬条件,仍然招聘不到所需人才,或者即使招来了也留不住,反思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生活配套条件滞后是一个重要方面。

多措并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从实际看,经过各方努力,我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但仍有很多难题,必须通过有力有效的举措和不折不扣的落实来破解,尤其是要在解决影响创新创业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制约方面下功夫。

继续转变行政理念,由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职能转变,增强为创新创业主动服务的紧迫感;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手段,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促进企业轻装上阵;转变相关政务部门行政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增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能力。着力推动政策细化落实。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细化落实方案,通过细致的任务分解,明确每项工作的属地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把工作任务落到岗位上,落到人头上。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效果清单,促使相关部门由被动地改善环境,转变为主动跟进、抢抓先机超前制定方案应对环境变化。只有这样,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智慧政务工程建设,推动精准管理。促进“互联网+”政务推广和安全运行。以“业务电子化”实现“大数据”科学决策,并以此推动政务水平的科学化,实现精准管理;以“业务电子化”提高行政效率,消除人为干扰,促进公平公正;推动政务系统数字资源交换与共享,提高协同办公能力和水平。

搭建征信平台,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切实抓好诚信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公民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诚信体系。建立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保持涉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推动企业和个人诚信建设,尽快搭建起完善的征信平台,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构建诚信社会。

建立优质公共服务,增强区域创新发展的吸引力。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城市通常是先具备磁体功能,尔后才具备容器功能。建立优质公共服务是增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在优化营商环境实践中,既要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也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推动协同创新,主动与发展前列地区在人才、规则、监管机制等方面加强对接。抓住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全方位、高标准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相关创新创业资源向我区流动,促使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区孵化转化。

近年来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但仍存在审批部门各自为战、期刊杂志指定摊派、社会监督机制不足等问题,疫情背景下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为企业回暖雪中送炭,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开办环节,审批部门各自为战,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目前审批繁琐、吃拿卡要等显性问题已大幅改善,但部分隐性问题仍存在。一是审批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二是部分手续办理互为前置条件,少数干部严格按程序执行,灵活度不够,不敢为、不愿为;三是公职人员和民营企业家缺乏深层次接触,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外很少接触管理服务对象,导致部分信息不对称。

(二)经营环节,期刊杂志指定摊派,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一是存在期刊杂志指定摊派现象,部分企业每年均订购部门指定的期刊杂志,而部门摊派任务由上而来,各政府部门每年杂志费用几万元不等;二是部分企业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培训会等,或在重大活动中赞助捐赠,变相收取费用。

(三)监管环节,政府监管处罚为主,社会监督机制不足。一是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仍然不完善,部分部门流于形式,社会监督机制不足,检查随意性大;二是因突发安全事件,导致突发检查、多头检查、频繁检查问题存在;三是政府监管处罚为主,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社会信用监督格局还未完善。

(一)开办环节突出优化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实行“局所联动、全域通办”,全面下放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权,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办事。二是推进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将涉及园区的22个审批事项,分别采取直接授权、派专人定时入驻等方式全部集中到园区办理,变“企业办”为“政府办”,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三是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畅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以“资料齐备马上办、资料不齐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为服务标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3天;四是坚持惩处与保护并重,既要创建勇于担当的氛围,又要建立容错机制把试验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二)经营环节精简杂志订阅,提升信息有效性。一是订阅杂志类型多样化市场化,加大企业选择范围,订阅与自身相关的期刊杂志,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加大惠企减负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帮助企业知晓并应享尽享政策红利;三是完善企业负担举报查处和反馈机制,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

(三)突出放管结合,强化信用监管。一是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公示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行政处罚信息,所有社会公众均可登录方便、快捷查询。二是严格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安全环保合并检查,构建起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三是建立健全政府失信改进机制。如发生政府失信行为时,要根据失信行为对企业发展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情况主动书面说明原因并及时整改。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还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变化带来的严重挑战期,更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关键期。无论从底线思维还是战略思维角度衡量,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优化营商环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有突破有创新,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的生产力,重点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要求。这是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制度优势,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

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对直接投资、招商引资有极大的热情,gdp的高增长几乎是“一俊遮百丑”,这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粗放增长的场景,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优惠政策突破底线,圈地囤地不开发,野蛮开采矿产,破坏生态环境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党中央强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仅仅是市场的事情,也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当然对招商引资和gdp增长有帮助,但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招商引资,也不仅仅是为了gdp增长,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自身也需要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方面,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放权、减权、减利,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的政府自我革命。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也是政府的职责,应从事前审批型政府、经济发展的竞争者,转向服务型政府。这也是对政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大考”。

优化营商环境是保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潮活跃,社会骚乱此起彼伏。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为维护其世界霸权和领导地位,采取多种措施遏制中国发展,不断对中国进行政治误导、战略遏制和全面施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面对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化倒退等国际经贸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国家发展,做好较长时间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必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提高竞争力。现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利的情况,有些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了、脱钩了,有的外企、民企走了,低端的产业、企业死掉了,高端产业、企业却进不来。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卧薪尝胆”式的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真正本土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现有外资企业的粘性,使之不愿意离开中国。这两个方面,都取决于是否能创造世界最优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了,就可以对冲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未来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国际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通过优良的营商环境展现出来。[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托克托县各镇党委、政府、纪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各派驻纪检监察组:

为推动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成效,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现对一起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托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赵海平以权谋私问题。赵海平在担任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分管产业化发展股期间,为盛德农业合作社申报农业项目补贴提供帮助,在项目资金下拨后,收受盛德农业合作社法人吉德成17000元现金并用于日常消费。2020年9月30日,托县监委给予赵海平降级处分。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学深悟透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改进工作作风,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加强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敢于较真碰硬,常抓常管常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做深做细做实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持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用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全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一是在贯彻落实上下硬功夫。讲看齐、见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好本年度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跟紧“指挥棒”、当好“孺子牛”,不断开拓创新、精耕细作、敢为人先。抓业务、重落实。将全年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细化分解为23类65项,各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重点开展了信息报送、优化审批流程、政策奖补兑现调研、2019年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贯彻落实自查等工作;重点抓好了“面对面”电视问政、四送一服“双千”“双联”、督导考核等工作。抓宣传,强氛围。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及时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宣传解读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新政策、新举措;整合了原“四送一服”服务平台专栏,在太和县人民政府网站上改版推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暨“四送一服”工作专栏,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

二是在综合协调上下硬功夫。强化机构职能。由县政办二级机构县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服务中心承担县营商环境办日常工作,严格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督查、半年小结、年度考评”制度,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充实队伍力量。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的责任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纳入县营商办组成人员,在督查考核、“四送一服”、百名股长考核、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面对面”等工作上切实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创新制度牵引。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是2020年县政府工作报告内重点事项,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倒逼各部门、各园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转企业呼声为企业哨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让企业多动嘴少跑腿,让部门多办事少设槛。

三是在监督考核上下硬功夫。“面对面”电视问政强势开局。《太和营商环境·面对面》第一期栏目于7月首播,邀请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20名县人大代表、20名县政协委员、县百名股长考评第一批被考评对象80名同志、50名规模企业代表到场观看。本期栏目以“服务不走心窗口成摆设”为主题,围绕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提升等方面开展,对县税务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五家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提问。动真碰硬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督导。已完成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督导工作,组织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上半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落实不力、重视不够的乡镇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以督促改、以改促优,持续推进实现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获得电力流程、提升用水便利度、优化用气报装服务、改进不动产登记方式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按时完成。

(一)“综合窗口”流于形式。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全部改为“综合窗口”,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未能实现。

(二)数据共享壁垒难破。部分单位数据不在本级,造成信息共享困难,不能在平台上“一网通办”,导致企业办事仍然存在时间长、重复要件多、提供材料多等问题。

(三)融资问题依旧存在。个别企业土地证、房产证没有办理,担保抵押种类较少、价值较低;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多种因素导致我县现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成本高,大大制约着企业的落地成长和发展壮大。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办事环境。

要在纵向上压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上再突破,让企业费更少功夫跑审批、花更多时间跑市场;要在横向上整合,进一步强化办事窗口的实质性整合,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理、一网通办”;要在服务上优化,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标准,推广容缺后补、一次告知、首问负责等便利化措施。

(二)以企业所想所盼为导向,努力营造企业满意的服务环境。

一是持续开展好“四送一服”工作,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各类要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组织开展各类要素对接,并做好“四送一服”问题办理工作;二是加紧出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三是以《太和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65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为着力点,协调推进各责任部门对标对表完成任务。

(三)以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全力构建“亲”“清”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面对面”和督导考核是推动优良作风形成和作风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良作风建设年”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持续开展好这两项工作,切实推进“优环境、转作风、强产业”。

(四)以护航实体经济为目标,加快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供优质法治服务、高效处理维权案件、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等工作上下硬功夫,护航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19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20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我局积极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涉林企业营商环境,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大局。现根据市发改委《关于报送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的函》要求,就本单位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市林业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精神,全力优化林业营商环境。一是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按照能下放的一律下放、能取消的一个不留、能合并的全部合并的原则,将审批过程中涉及中介服务收费、不合理设置的前置要件,全部予以取消。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进入行政服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为企业减轻负担,为我市重点项目审批开启绿色快速通道。二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按照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实行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并在市行政中心办事大厅和局网站上及时公布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实施对象、审批依据、许可条件、申报材料、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承办时限等,全面实现林业行政审批运行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效率化。三是建立健全林业行政权力运行体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标准,公开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作了运行流程图,完成“两单一图”更新工作。全市林业系统完善行政权力清单166项,其中:行政许可14项、行政处罚88项、行政强制18项、行政征收4项、行政给付1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奖励9项、其他行政权力30项。

(二)打造“市级林业龙头企业”抚州样板,扶持非公企业快速发展。

启动市级龙头企业评选是我市发展林业产业的一个“创新样板”,通过连续开展三届评选市级林业龙头企业,我市林业企业争创市级林业龙头企业积极性越来越高,市级林业龙头企业已从2013年首次评定的3家发展到如今的40家。截至目前,抚州市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共86家,包括2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4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0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通过积极申创林业龙头企业,有效带动了产业扶贫,林农增收。特别是近几年在全市开展“四进四联四帮”精准扶贫活动中,我市市级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及订单农户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联结,在产业扶贫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积极帮助涉林企业争创“龙头企业”等荣誉同时,企业也将享受银行贴息贷款等林业政策支持。

(三)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助推非公企业快速发展。

以林业优势产业和特色林产品为依托,围绕“扶持”下功夫,积极引导林农走联合经营的道路,组建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顺利实现了林农“小群体”对接“大龙头”和“大市场”,加快了林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程。截止2018年11月,全市林业专业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011个,其中国家级林业合作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13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4家(其中金溪县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家,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数17.95万户,初步显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良好态势。在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方面,林业部门主动为合作社找路子、寻机遇、上项目,逐步实现合作社与市场、项目、金融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四)科技创新带动非公企业转型,助推民间投资政策落地生根。

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林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可迅速做大或者带动产业发展的产品或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导涉林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支持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支持申报地理标志、无公害绿色食用林产品等资格认证。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四家企业被评为“江西省森林食品基地”,分别为:江西省舒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竹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抚州苍源中药材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崇仁县味味黄花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江西省森林食品基地”认定证书的单位,可在其生产或销售的可食林产品的包装、标签、产品说明书以及产品宣传上使用认定证书,大大提高了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而品牌的提升同样激活了民间投资的热情。

(一)涉林企业比较优势不强。主要表现在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多数企业位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自我创新能力不强,知名企业和品牌还比较少。

(二)民间融资能力不足。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同质性多,导致融资难、担保难、融资成本高等“瓶颈”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去年下半年,我们走访调研了几家园林景观企业,他们在争创行业龙头企业上积极性高,如江西仕琪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是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艺景园林发展有限公司是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但在获评龙头企业头衔后,在实际享受贴息贷款、争取项目资金等政策方面力度不大。另外,作为我市口碑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综合性园林企业,在享受当地花卉苗木采购方面支持力度不大。目前全市也没有功能齐全的大型花卉苗木交易专业市场。

(一)健全运行机制。全面梳理和优化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窗口运行、工作考勤、绩效考评、责任追究等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和完善审批与事后监管的协调运行机制,做到有效衔接和反馈。

(二)完善行政许可服务制度。按照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切实做好政务公开的巩固、完善和提高工作,全面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期限、审批依据和收费标准,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的监督。

(三)正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充分释放民间资本潜能。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向民间投资者提供项目、信息、市场等服务,指导投资者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办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投资绿色生态产业。

一是在贯彻落实上下硬功夫。讲看齐、见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好本年度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跟紧“指挥棒”、当好“孺子牛”,不断开拓创新、精耕细作、敢为人先。抓业务、重落实。将全年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细化分解为23类65项,各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重点开展了信息报送、优化审批流程、政策奖补兑现调研、2019年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贯彻落实自查等工作;重点抓好了“面对面”电视问政、四送一服“双千”“双联”、督导考核等工作。抓宣传,强氛围。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及时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宣传解读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新政策、新举措;整合了原“四送一服”服务平台专栏,在太和县人民政府网站上改版推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暨“四送一服”工作专栏,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充分履行本局职能,自20xx年12月成立以来,相继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近150万件、行政审批业务近4万件,新增市场主体16000余家。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xx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xx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根据王清宪书记的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15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xx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xx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xx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一)政务服务迁驻新大厅

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分步进行搬迁,先将原政务服务大厅搬迁至银海区社会服务综合业务用房a栋业务用房(区人武部大院内)1楼办公,待该楼2、3装修完成后,再全部搬迁到位,届时工商、税务也将入驻。同时,解决了群众呼声比较高的停车难问题,新停车场可以停泊100多辆车,大大方便群众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银海区委、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迁建了新政务服务大厅,修建了3000平方米停车场及相关道路,一举解决了原政务大厅面积小、停车难,没有无障碍通道等问题。

(二)聘任营商环境监督员

当前,银海区全力精简审批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清理冗余事项,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新迁建政务服务大厅,全区178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平均压缩率达75%,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5.3%,可网上申办事项比例达90.2%。为进一步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银海区召开营商环境监督员聘任大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出席会议。此次会议聘选20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均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党代表、党外代表人士,还有商协会代表,实现全方位监督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充分监督和反映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银海区将采用一证、一册、一码的管理模式,加强对监督员队伍的管理,规范监督员的行为。也会全力为监督员履职做好服务,创造条件,确保监督员职能的有效发挥。该项创新举措,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强化社会监督,构建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倒逼改革深化,全面增强聚集要素的吸引力,搭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开展企业走访活动

1月7日至8日,银海区非公办组织发改局、工信局、司法局、税务局、安监环保局、商旅局、招商服务中心、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走访辖区企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炳康带队先后走访了平阳商会、北海宏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海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俊美商贸有限公司、广西一小撮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到一家企业,林炳康一行都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为企业送上了最新的优惠政策和法律知识,相关部门就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一答复,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对各部门的这种现场办公方式,企业家们非常感动,表示企业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职责,为银海区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针对广西北部湾海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一小撮投资有限公司提出的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林炳康一行先后到实地进行考察,就企业建设用地问题给出了意见建议。林炳康要求,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辖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是要增强服务主动性,坚持经常走访企业,切实掌握真实情况,理清工作思路。二是要注重服务针对性,着重绕围制约企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分析研究,多措并举加以解决。三是要突出服务实效性,能做的工作必须马上做,不能马上做的,要及时将情况反馈企业,并多方征求意见,制定解决方案,逐步解决。

(四)实施政务服务人员晨会机制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七

  按照《2021年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黑办发〔2021〕2号)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指导各地各单位直面问题、全面检视、铁面整改,在攻坚克难中苦练内功本领、锤炼过硬作风,现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01。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聚焦系统行业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注重落实工作项目化、责任具体化要求,着力破解项目建设难点、政务服务堵点、系统行业难题,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持续改作风、优环境、助发展,为服务“十四五”开局起步、推进“十个新突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提供坚强保证。

02。

项目建设难点攻坚。

   1.打通各环节项目信息共享堵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投资审批、土地规划、工程发承包、消防审验等管理系统数据实时共享,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上传、相关评审意见和审批结果即时推送。

   2.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市县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初划,研究制定非中心城区乡镇开展项目建设的规划保障相关政策,为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前的过渡期内项目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3.优化竣工联合验收。严格落实《黑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联合验收的实施意见》(黑建规范〔2019〕9号)要求,研究制定地方联合验收办事指南、流程图等相关配套文件,完善联合验收管理机制,组织相关政策业务宣传培训,做好信息公开。

   4.组建全要素保障专班。按照省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安排要求,在现有各级第一专班和首席服务员队伍的基础上,组建省市县三级招商引资项目全要素保障工作专班,跟踪推进招商引资产业、人才、资金等各类优惠政策的制定落实,配合各产业招商工作专班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协助推进项目审批、落地、运营等环节要素保障。省级专班考核通报成员单位及市(地)专班工作进展情况。

   5.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加大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推进力度,省级相关部门分别制定发布有关证书或批复文件的电子证照标准,确保省内统一、互认。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申请受理、审批决定到证件制作的全流程全环节在线办理。

   6.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细化本地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分级分情况制定“情景式”“主题式”审批流程,按照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复杂程度、区域位置等情况,制定分类改革措施,实现精细化、差别化管理。

   7.推行“承诺即开工”。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对社会投资的小型低风险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承诺即开工”,由政府部门发布统一企业开工条件,企业取得用地、满足开工条件后作出相关承诺,直接发放相关证书,项目即可开工。

   8.推行用地规划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自然资源部工作部署和时限要求,加快推进全省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实现空间类规划“多规合一”,为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保障。落实《关于贯彻自然资源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试行办法》(黑自然资规〔2019〕1号)要求,合并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

   9.着力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围绕优化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完善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开发应用微信小程序、重点项目调度、银企对接等模块,实现投资形势分析研判、项目储备推介、项目建设调度、项目审批结果信息查询等方面应用,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平台。

   10.强化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对全省“百大项目”,在统筹利用现有中省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集中政府债券资金突出向“百大项目”倾斜,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保重点、保急需”原则,优先支持续建项目;对新开工项目,充分考虑项目成熟度、即刻开工及形成实际支出等情况予以支持。落实“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和“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为促进市场化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对其他项目,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按照“大口不变、小口调整”的原则予以支持。

   11.做好用地服务保障。对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加强与用地单位对接,及时掌握项目用地信息及前期手续办理情况,指导项目单位加快组卷报批;对涉及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项目用地,严格落实《关于贯彻落实〈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黑自然资发〔2021〕47号)要求,严守成片开发禁止性规定,节约集约用地,规范征收行为。

   12.强化电力保障。推进政企办电信息共享,超前对接用电需求,建设营销系统储备库,贯通政府项目审批平台,及时获取项目赋码信息,超前收集报装资料、编制供电方案,待客户手续齐备、用电需求基本确定后,启动正式报装程序。按照安全经济实用原则,确定重点项目供电方案,结合当地电网承载能力,优先采用现有公用线路供电方式,适当提高专线接入容量。全面实行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契约制,10(20)千伏项目按照与客户商定时间实施,35千伏及以上项目与客户工程同步推进。

   13.强化水热气保障。各地水热气行业企事业单位针对重点项目服务建立“首问负责制度”“项目负责人制度”“前置咨询制度”,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优化整合报装流程,将报装环节压缩为至多“受理申请”“确定方案”“同意报装”3个环节,保障重点项目水热气需求。

   14.强化运输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省道路运输应急运力保障体系,强化调度指挥和应急演练,确保重点项目出现运力紧张状况时,迅速调集应急运力,组织生产物资运输。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八

近年来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但仍存在审批部门各自为战、期刊杂志指定摊派、社会监督机制不足等问题,疫情背景下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为企业回暖雪中送炭,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开办环节,审批部门各自为战,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目前审批繁琐、吃拿卡要等显性问题已大幅改善,但部分隐性问题仍存在。一是审批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二是部分手续办理互为前置条件,少数干部严格按程序执行,灵活度不够,不敢为、不愿为;三是公职人员和民营企业家缺乏深层次接触,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外很少接触管理服务对象,导致部分信息不对称。

(二)经营环节,期刊杂志指定摊派,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一是存在期刊杂志指定摊派现象,部分企业每年均订购部门指定的期刊杂志,而部门摊派任务由上而来,各政府部门每年杂志费用几万元不等;二是部分企业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培训会等,或在重大活动中赞助捐赠,变相收取费用。

(三)监管环节,政府监管处罚为主,社会监督机制不足。一是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仍然不完善,部分部门流于形式,社会监督机制不足,检查随意性大;二是因突发安全事件,导致突发检查、多头检查、频繁检查问题存在;三是政府监管处罚为主,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社会信用监督格局还未完善。

(一)开办环节突出优化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实行“局所联动、全域通办”,全面下放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权,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办事。二是推进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将涉及园区的22个审批事项,分别采取直接授权、派专人定时入驻等方式全部集中到园区办理,变“企业办”为“政府办”,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三是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畅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以“资料齐备马上办、资料不齐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为服务标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3天;四是坚持惩处与保护并重,既要创建勇于担当的氛围,又要建立容错机制把试验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二)经营环节精简杂志订阅,提升信息有效性。一是订阅杂志类型多样化市场化,加大企业选择范围,订阅与自身相关的期刊杂志,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加大惠企减负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帮助企业知晓并应享尽享政策红利;三是完善企业负担举报查处和反馈机制,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

(三)突出放管结合,强化信用监管。一是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公示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行政处罚信息,所有社会公众均可登录方便、快捷查询。二是严格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安全环保合并检查,构建起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三是建立健全政府失信改进机制。如发生政府失信行为时,要根据失信行为对企业发展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情况主动书面说明原因并及时整改。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还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变化带来的严重挑战期,更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关键期。无论从底线思维还是战略思维角度衡量,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优化营商环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有突破有创新,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的生产力,重点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要求。这是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制度优势,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

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对直接投资、招商引资有极大的热情,gdp的高增长几乎是“一俊遮百丑”,这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粗放增长的场景,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优惠政策突破底线,圈地囤地不开发,野蛮开采矿产,破坏生态环境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党中央强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仅仅是市场的事情,也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当然对招商引资和gdp增长有帮助,但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招商引资,也不仅仅是为了gdp增长,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自身也需要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方面,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放权、减权、减利,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的政府自我革命。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也是政府的职责,应从事前审批型政府、经济发展的竞争者,转向服务型政府。这也是对政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大考”。

优化营商环境是保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潮活跃,社会骚乱此起彼伏。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为维护其世界霸权和领导地位,采取多种措施遏制中国发展,不断对中国进行政治误导、战略遏制和全面施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面对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化倒退等国际经贸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国家发展,做好较长时间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必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提高竞争力。现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利的情况,有些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了、脱钩了,有的外企、民企走了,低端的产业、企业死掉了,高端产业、企业却进不来。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卧薪尝胆”式的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真正本土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现有外资企业的粘性,使之不愿意离开中国。这两个方面,都取决于是否能创造世界最优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了,就可以对冲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托克托县各镇党委、政府、纪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各派驻纪检监察组:

为推动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成效,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现对一起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托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赵海平以权谋私问题。赵海平在担任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分管产业化发展股期间,为盛德农业合作社申报农业项目补贴提供帮助,在项目资金下拨后,收受盛德农业合作社法人吉德成17000元现金并用于日常消费。2020年9月30日,托县监委给予赵海平降级处分。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学深悟透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改进工作作风,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加强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敢于较真碰硬,常抓常管常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做深做细做实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持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用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全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九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思想,需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服务员理念。

一是“强化招商意识”和“树立有意识招商”。营造招商引资浓厚厚氛围,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围绕区位和产业特色精准招商。

二是摆正“取”“舍”。要树立科学招商、理性招商观念,既要敞开大门,扩大开放,大力引进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大企业、大项目,也要克服“招商饥饿症”,坚持走绿色招商、理性招商之路,坚决将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拒之门外。

2、“放管服”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应加强上下级部门协同、衔接和配套,消除政策冲突矛盾,进一步优化部门之间的协同制衡机制,减少因机构间的职能交叉与重叠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展资料:工作建议:1、完善招商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招商项目制度,项目责任单位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切实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项目联系领导汇报,促进项目早注册、早开工、早投产,顺利落户。

2、持续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坚持开展“进千企”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帮助企业解决一批急迫问题。建立长效沟通协调机制。

增强服务招商企业能力。确保企业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得好。

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打开新局面。

3、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对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优项目、大项目在用地政策、环评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保障,减少审批环节,着力打造程序最简、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服务流程,为企业投资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学习力度,以招商引资相关政策、行业发展相关办法、各种商务礼仪为主要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习台账,着力提高投资服务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十

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状况;(一)是贫困偏远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单一。

仅以我们乐陵市为例:乐陵市有1089个自然村,其中有近200个村处于市县交界处,仅有的文化生活就是电视。而且人们多喜欢收看娱乐性节目,新闻类、普法类节目看的人少,农牧业科技、市场信息更是很难受到关注;(二)是新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增多。

乐陵全市有70万人口,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和外出劳务人员的增多,大多数农民选择了弃农经商或者弃农从工,而这些松散的农民分散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真正能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的还比较少;(三)是流动人口特别是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乐陵市自2000年大力发展城市基础建设以来,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到城里买房定居。

据乐陵市房管局的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进入乐陵市区买房的农民约有5万人。尽管房子买了、环境变了、挣钱道多了,但大部分的农民还不适应城市的新环境,亟待加强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二、制约宣传工作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农民居住分散、农村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二)是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改进宣传的主要措施;(一)是培养群众主动参与意识,让群众从后台走向前台,从台下走到台上,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二)是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三)是精心组织一批能起到轰动效应的活动,寓教于乐,真正的让老百姓受益。四、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一)是文化事业单位必须改变传统的用人制度,面向市场选人才;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按能力计酬、按贡献计酬;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由政府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二)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搞好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推进文化领域资产重组。五、千方百计提高宣传队伍素质;(一)以班子带动队伍。

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进一步优化班子年龄和知识结构,做好宣传文化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工作;(二)以培训提高素质。把素质能力建设作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三)以机制激发活力。

把完善长效机制作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四)以阵地整合力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水平完成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五)以考核增强实效。

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明确职责分工,确保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

从现实中看,营商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国际化环境、法治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很显然,影响营商环境的因素众多,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1,从战略角度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主要体现为企业的竞争力、要素的聚集力,而能够聚集发展要素和企业的关键是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和区域内企业的经营状况,最终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意义深远。

2,营商环境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牵引因素。目前,河北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传统优势产业优势减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弱小的背景下,承接省外高层次发展资源、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成为在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选择。

在国际竞争、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营造出公平高效、优于其他地区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发展要素和科技型企业聚集河北。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我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临渊羡鱼”,而是要“退而结网”,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来吸引更多发展要素、企业流向河北,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所以,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对我省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3,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均衡到高水平供需均衡的主要途径,而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企业的交易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一些部门、单位在办事效率、办事流程等方面存在问题。

改变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也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4,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一些深层障碍与矛盾仍未解决,部分领域政府改革与服务不到位,比如一些创新政策在部门间难以落实、政府治理成本过高等。能不能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反映着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

5,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推进社会和谐。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十一

托克托县各镇党委、政府、纪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各派驻纪检监察组:

为推动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成效,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现对一起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托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赵海平以权谋私问题。赵海平在担任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分管产业化发展股期间,为盛德农业合作社申报农业项目补贴提供帮助,在项目资金下拨后,收受盛德农业合作社法人吉德成17000元现金并用于日常消费。2020年9月30日,托县监委给予赵海平降级处分。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学深悟透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改进工作作风,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加强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敢于较真碰硬,常抓常管常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做深做细做实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持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用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全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十二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还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变化带来的严重挑战期,更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关键期。无论从底线思维还是战略思维角度衡量,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优化营商环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有突破有创新,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的生产力,重点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要求。这是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制度优势,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

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对直接投资、招商引资有极大的热情,gdp的高增长几乎是“一俊遮百丑”,这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粗放增长的场景,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优惠政策突破底线,圈地囤地不开发,野蛮开采矿产,破坏生态环境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党中央强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仅仅是市场的事情,也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当然对招商引资和gdp增长有帮助,但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招商引资,也不仅仅是为了gdp增长,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自身也需要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方面,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放权、减权、减利,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的政府自我革命。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也是政府的职责,应从事前审批型政府、经济发展的竞争者,转向服务型政府。这也是对政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大考”。

优化营商环境是保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潮活跃,社会骚乱此起彼伏。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为维护其世界霸权和领导地位,采取多种措施遏制中国发展,不断对中国进行政治误导、战略遏制和全面施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面对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化倒退等国际经贸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国家发展,做好较长时间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必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提高竞争力。现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利的情况,有些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了、脱钩了,有的外企、民企走了,低端的产业、企业死掉了,高端产业、企业却进不来。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卧薪尝胆”式的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真正本土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现有外资企业的粘性,使之不愿意离开中国。这两个方面,都取决于是否能创造世界最优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了,就可以对冲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十三

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23日,当时并不符合2018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2019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2019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最新营商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大全(14篇)篇十四

所谓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活动中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法律环境的综合反映,是市场主体从开办、营运到结束各环节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是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人力、时间与机会成本高低的表现。营商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国际化环境、法治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出并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权威中央媒体,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对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深入探讨,提出了改善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中,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的营商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较2013年提升了18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4年我国启动了商事制度改革,2015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完成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攻坚,2016年又启动了“五证合一”等登记制度改革,微观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大幅降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加快完善配套的制度安排,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此外,还将进一步简政、减税、减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这一系列做法改善了营商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017年,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报告,参与调查的民营企业500强大多数认为营商环境得到了改善,其中认为市场环境、公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或者有所改善的企业分别为431家、444家、447家和441家,占实际填写企业数比重为92.89%、95.69%、96.34%和95.45%。

当然,营商环境改善的效果是显著的,不过,仍然存在着不少“短板”,还在影响着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政务环境。

1.政策的执行性,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普遍存在着配套措施少、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一是涉及非公经济的部门众多,相互扯皮,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够用不管用、政策优惠难享用,操作难度大。二是政策兑现难,有企业反映,国家对风力发电进行价格补贴(风电国补),可补贴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影响民营企业现金流。三是政策执行主体设计不合理。企业反映风电国补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是造成兑现难的主要原因,如果国补资金交给电网公司,由其支付民营风企,补贴到位率会大大提升。

2.政策的制定,对于新兴科技领域出现的新事物,政策制定没有前瞻性,出现一哄而上,一管就死,不利于行业发展。例如,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出现,开始没有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造成一哄而上,出现问题后加强监管,从2017年对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进行验收和备案,原来准备2018年6月底出台备案制,目前备案制出台被叫停。在强监管下,规范发展的公司也受到株连,影响行业发展。由于各地管理措施不统一,一些地区控制互金公司数量,发展好的公司看不到前途;一些地区管理宽松,互金公司数量仍在增长,发展并不好的公司仍有生存空间。

3.政务服务的便利性。一是企业投资项目申报与核准,有企业反映,已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向国家部委申报时,由于申报时间紧和地方政府不作为,项目没有列入当年国家计划,被一拖再拖,影响企业的发展。核准流程,以往风电项目只需要参加环评,现在凡涉及该项目的政府部门都要对其进行评价,都要请第三方机构评审,延误项目开工,造成权利寻租。二是政府为企业服务,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现象较为突出。有的政府公职人员在工作时间外,坚决抵制和民营企业家接触,造成一些项目推进慢,甚至本该跟企业沟通解决的问题也一拖再拖,最后项目可能拖没了,这是当下特别需要警惕的现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把握不好与企业交往的分寸,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政商关系时容易走极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干脆舍“亲”而保“清”,不吃、不拿、也不干。工作中有一些人秉持“不干事就不出事”的畸形认知,习惯于做“太平官”和“无为官”,缺少了应有担当。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当了和尚不撞钟;有的新官不理旧账,前任领导定的事,后任不予理睬。以前的“亲而不清”变成“清而不亲”、勾肩搭背变成背靠着背、“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

(二)企业发展环境。

1.要素供给的支撑性。一是要素获取的成本,即土地、资金、劳动力、电力、水等要素的价格,以及企业为获取这些要素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隐形收费、间接成本、服务缺失现象未消除。某些涉企部门尽管在收费项目上有了减少,但转嫁为第三方收费,好像与政府及涉企部门无关,实际上企业负担并没有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加大。还有一些涉及到质量检测、消防生产、产品审验、环评、安评等方面收费极高,都是垄断性的,没有价格上的回旋,让企业难以承受。二是税费成本,即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企业综合税负成本,以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等企业所需缴纳的政府费用较高。增值税抵扣规则过于复杂、责任主体不清晰,部分涉企收费细则不明晰,使得中小企业难以享受扶持政策。

2.要素资源的流动性。一是资金获取的便利性,中小企业融资70%依靠间接融资,30%依靠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由于需要抵押物,大部分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作为直接融资的股票、债券市场,门槛太高,中小企业进入不了。一些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小贷公司,由于融资难、风险高、税负重、监管错位等问题,发展受到影响。据小贷协会调研结果,个别省份有超过1/3的小贷公司退出市场。二是人才进出的便利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7〕74号),需要限制企业境外投资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造成一些涉外房地产企业中外籍员工办理入境用工手续的申请时间比以往增加,致使涉外房地产公司成本大增。另外,由于对投资境外房地产的限制,使得在境外正常经营房地产的公司业务受到影响,销售额较去年下降一半。

(三)法治环境。

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包括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是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法权力机构框架是否顺畅,执法部门是否采用统一标准,是否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例如,仲裁制度操作空间大,损害企业利益。仲裁委员会是由律师组成合议庭来办案,虽然仲裁法颁布十年,但没有具体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强,在多方利益勾连及缺乏具体法律部门监督下,办案时间久拖不决,造成企业利益受损。

(四)市场环境。

1.市场体系的公平性。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仍会遭遇不少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2.市场准入的透明性。仍存在制约和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隐性壁垒。

为此,我们提出改善营商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就是对政府和企业行为边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形成法治化市场经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建立网上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可视化,确保用权有效监督。要抓住审批环节这个关键,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让政商关系界限分明。要强化法律规约,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处理政商关系。政府和涉企部门工作人员依法用权、规范用权、秉公用权,自觉斩断与商家的各种非法利益链接,杜绝权力寻租;以“敢作为、愿作为、主动作为”为导向,服务好企业。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不钻旁门左道,不走歪门邪道,不腐蚀、不围猎,按市场规律办事,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要规范行政执法,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对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坚决杜绝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放权给市场和企业;减少许可事项,规范行政处罚,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做到“零超时”。

二要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非公有制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主动加强和工商联组织联系,注重发挥工商联组织的作用,通过座谈会、通报会、交流会等形式,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着力搭建政企互信、双向交流的新平台,实现“前门”交往和“台面上”联络。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人士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政府改革、社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分量的提案、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参考,为非公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三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要制定政商交往准则,给政商交往提供一张“明白纸”,明确政府和企业哪些应该为、哪些不能为、哪些必须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制度化、经常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实现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让政商关系在“清”的前提下“亲”起来。推行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健全完善重点企业挂钩帮扶机制。要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将如何处理政商关系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为政者在制度机制的阳光下行使权力、担负责任。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评价体系,对列入样本的企业家进行综合评价,促进他们讲真话、说实情、荐真言。要坚持惩处与保护并重,鼓励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形成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有为、勇于担当的氛围。建立容错机制,把干部在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保护锐意进取、作风正派、有作为、敢作为的干部。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总结范文(17篇)

    知识点总结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试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实用宣讲会大学生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4篇)

    通过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和思考问题,发现知识中的规律和联系。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电子工艺见习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

    实用部队安全事故教训心得体会(汇总13篇)

    通过读书心得的撰写,我们可以加深对书籍内容的记忆,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里收集了一些培训心得的范文,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启示和思考。

    热门国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实习心得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制定更明确的目标。下面是一些军训心得的篇章,希望可以启发到大家写作军训心得时的灵感和思路。

    热门车辆买卖合同协议书大全(13篇)

    通过签署租赁合同,租赁双方在合理范围内规定了使用条件和限制,确保租赁过程的顺利进行。授权委托范文中包含了一些经典和经典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授权委托

    2023年部队汽车兵留队申请书(模板16篇)

    入党申请书是一种对党组织的约定和对党员义务的承诺,是加入党的大家庭的主动申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辞职申请书,这里有一些范文以供参考。尊敬的党支部:我志愿选取

    实用房屋安全巡查简报(通用16篇)

    安全行车,文明出行,平安回家。如何设计一个引人注目的安全标语?这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规则遵守保平安,安全文明人人传!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xxx对湖南长

    最新党内法规培训班心得体会(汇总17篇)

    通过写实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实习经历,总结实习成果,提升自我发展。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实习心得范文,希望能够对你在撰写实习心得时提供一些灵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2023年支委会总结第一季度支部工作记录大全(14篇)

    教师总结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为自我提升和成长找到突破口。以下是一些教师总结的实例,希望对大家总结自己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党支部在局党委的和分局领导

    优秀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汇总18篇)

    环保宣传语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当前环保热点问题,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撰写环保宣传语时,要突出环保行为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是一些著名环保组织推广的环保口号,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