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

时间:2024-10-01 作者:琴心月

学习心得是对学习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梳理与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一

体验表明,直接兴趣是低年级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出发点,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对活泼的形式感兴趣。有趣的过程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成为他们最初学习、锻炼的动力。我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从教学过程情趣化入手,以具体的情节和活泼的形式作为诱发上课兴趣的引线,使学生对即使枯燥的教材也不觉乏味,从而乐于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便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

(一)融于游戏之中。

儿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形象、角色和竞争机制等特点,利用游戏的这些因素,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便能使教学任务在儿童逞强好胜心理驱使下顺利完成。如:在教一年级“立正”这个单调的动作时,让学生初步知道动作方法后,就不在反复进行口令或演练,不然会越练越疲沓;而是让学生做一个“捉不会立正的人”的游戏,游戏中谁也不甘被捉住,于是便都认认真真地做“会立正人”。教师在进行一步鼓励和纠正,“某某小朋友的立正姿势真好!”,“嘿,某某也不错!”、“瞧,某某多精神!”儿童在忘情的练习中,积极而主动,紧张而愉快,动作质量不断改进、提高。

(二)借助故事情境。

借助故事情境使儿童随着活动的烟花感受乐趣,愉悦身心,获得知识,提高活泼能力。如:在进行队列综合练习,提高反应速度的教学时,创编了一个“下雨了”的故事情境。

教师:“天空多么晴朗,小朋友们,快出来玩吧!”于是,孩子们做着各种自己想象的'动作,欢快的活动起来。

教师:“看,阴雨啦!”

学生:“不怕!”教师:“刮风啦!”学生:“不怕!”教师:“下雨啦!”学生:“快跑回家!”迅速跑到规定的家里。教师注意观察和评价动作迅速,达到队列要求的队,并逐渐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如:站成横队、纵队、圆圈队等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阴、雨、电的自然常识,使儿童知道沐风浴雨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但是,遇到恶劣的雷雨天气就必须躲避了,于是又增加了“打雷了”,“快跑回家”的情节,冰逐渐提高了集体动作反应快捷和协调配合能力的要求,促进了集体意识的增长。

把一项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不论是新授教材或是复习教材,通常是先讲解、演示,接着让学生随着描摹动作过程,然后再一人接一人或一组接一组地操练。这样的教学沿袭了几十年,认为这就是“规范化”的教学规律。随着教学观念的演化,我逐渐感悟到这种“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我令你行”的“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典型表现。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以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程式为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课前准备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要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较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课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和教具,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多种自主学习活动是学习主动参与的关键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就必须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学习模式,应创设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体会,主动地学习。从学习氛围的创设和学习方法的创新中,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动参与的关键。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都是为学生的学与练服务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善于表现自己,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短。为培养他们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

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思考,鼓励与众不同,做他人之所不能。例如,在一年级学生跳绳中,教师请同学们在半分钟之内不但跳得多,而且能跳出2—3个花样来。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不少学生做出了许多新动作。有的后摇绳,有的两脚交换跳。还有的体前两笔交叉跳等。学生的思维真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学生想象碰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他们,使其想象得合理,创新的成功。

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已促进身心发展。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习情境结合,使他们身处活泼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在学习中创新在与同伴的结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一年级教材《小鸭子舞》的学习中,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鸭子一天的活动”的故事,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模仿,采用音乐、头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场地学生尽情地模仿:鸭走、鸭叫、鸭子游泳等。在课中紧紧扣住故事的情与景,使情景交融,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玩,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不但身心得到发展,而且懂得了小鸭子一天的生活。分组活动是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小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缩影。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学习这一形式,使学生体验到个人融入群体的主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构建体育教育内容时,不仅考虑学生学什么,更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和需要出发,体现学生的针对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降低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热爱学生,努力学习和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与教学要求的关系,在教学中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低年级体育课教学质量。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二

20__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__年版)》。此次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__年版)》做出多处调整,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比例,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新课标将于20__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现备受关注。新版《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性。如何才能将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更好的与日常教学相融合,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现将自己学习所思归纳如下。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学生未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重点关切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体质健康状况。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围绕核心素养制订学习目标。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制订与细化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达到不同水平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与情境。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渗透到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学习目标中。为此,体育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尽可能的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优化教学态度,提升教学专业素养,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需要。

四、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新课堂。

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保证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和练习质量。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让课堂成为比赛的常态,在比赛中增强运动能力,提升学生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

通过学习与思考,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体育教师要持续不断地加强新课标学习,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三

在中国的体育体系中,学校体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途径。小学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基础,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中国的各个小学陆续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对体育教育实施了改革,随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建立起来,对中国的小学体育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小学体育教育的传统教学思想对推动中国小学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重点强调基础知识和体育运动的技能,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体育教育和训练,而没有从健康的角度参与体育学习。随着中国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小学体育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教育,将“健康第一”的'体育运动思想注入其中,并在体育新课标中得以规范,形成小学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有所不同,新课标围绕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倡导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将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体育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育。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育的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按照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体育教师对小学生讲解有关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并采用示范教学模式,学生模仿教师的运动方式,并接受各种单项动作的联系。在课堂上,体育教师负责对学生的体育动作以指导,确保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够做到标准化。由于师生之间疏于交流,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受到重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教学统一化,包括一些不适宜部分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学方法依然在体育教学中执行,难以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按照“体育新课标”所建立的教学模式是围绕着学生而展开,尊重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健康需求调整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强化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体育训练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要形式多样,除了模仿练习之外,还可以建立小组合作练习、自主练习、相互纠错等等方式,教师发挥着指导的作用。除了课内体育教学之外,还可以将体育教学内容结合课外活动,组织体育竞赛、体育游戏以及体育竞赛观摩等等,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主,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精神。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体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排练,在社区活动中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生对自身体育能力的自信心,使得体育热情被激发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小学生的社交能力,让小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育中,虽然引入了“体育新课标”内容,并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实施了必要的改革,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体育新课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受到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并没有真正意义地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融入其中,使得体育教育中没有体现健康的重要性。其次,“体育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使得部分体育教师对这一教育思想错误地领会为领导小学生开展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开展欢乐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结果导致小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却没有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没有实施必要的检测和评价,使得学生的体育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难以符合要求。再次,“体育新课标”强调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师生充分互动达到健身效果。但是,体育教师并没有领会自主学习的内在涵义,而是让学生充分自由。当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运动的时候,教师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针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教师也没有采取恰当的指导方式,而是依然以“灌输”的形式,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即使互动了,也没有引发学生的思考。

综上所述,小学生只有爱上体育,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新课标”的目的就是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将提高小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教育相结合。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以充分认识,摆脱传统体育的单一传递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的时效性。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四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__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从“单一技术导向”向“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导向”转变。帮助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获得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和全面的发展。

整体设计,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

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体统筹安排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资源体系、作业系统及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大单元的学习,能对某个运动项目内容有一个整体化的学习、认识与掌握。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一节课或一个小单元的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时间上的积淀,大单元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科核心素养以运动技能教学为载体,在18个课时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逐步形成素养。

兴趣导向,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

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是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单元教学有效地将学校“教会、勤练、常赛”理念融入教学当中。通过专项大单元的教学,“教会”学生。通过创新、趣味性的练习进行技能的巩固和强化,让学生在“勤练”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通过课课赛、小赛季、专项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常赛”中享受乐趣。通过大单元教学进行“学练赛”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以生为本,落实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展开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同情境的自主学习者,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单元教学可以实现深度学习,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技能与学练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可以推动体育教师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体育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受体育学科特有的价值,最终实现体育的育人价值。

大单元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开展大单元教学有利于课标倡导的新知识观的贯彻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地。新时代体育教学深度变革需要体育学科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落地课堂,基层体育教师要具备新的知识观,从知识的结构化来考虑单元的建构。坚持不懈不断尝试、探索,用每一节课来践行大单元教学。让学生真正在体育课堂上“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五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__年版)》中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与考试是通过系统收集学生的课内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信息,依据学业质量对所反映的核心素养水平及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活动,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途径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发展核心素养。下面我将从评价任务、标准、方式三个方面谈谈理解和感受。

设计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有单元前测、课堂活动表现、课时作业、单元后测等。我重点探讨的课堂活动表现,这是一种表现性评价任务,也是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作用在于预设水平、诊断反馈和自主反思改进。如果要评价学生是否达成目标的要求,那么评价中给予学生的任务就必须能够引出目标所要求的那些反应或行为。比如,想检测学生能否“掌握广播体操”,那么评价中给予学生的任务、活动或试题就应当要求学生展示“掌握”,如跟着音乐连贯完成广播体操。

细化评价标准。

有了评价任务,该如何让持续性评价落地呢?我们应该细化了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源自三个方面:1。基于评价内容/指标2。学科核心素养内涵3。能力表现4。已有经验,预设学生表现水平,形成评价标准。这一步比较考验教师的教学经验。评价标准与评价任务一一对应,教师预设学生可能达到的表现水平,设定不同的层级标准。课堂学习活动就是评价任务,针对学习活动设计评价方法。评价任务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活动,要涵盖评价内容,但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有四块评价内容,但是可以设计三大评价任务来评价学生是否达标。此外,评价任务应嵌入教学活动中,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先教学后评价,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倡导我们将评价活动直接设计成教学活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多元评价方式。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综合运用清单式评价、观察评价、等级评价、展示或比赛评价、书面测评、口头测验、成长档案袋等方法,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多角度评定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比如学习过程评价中的活动表现评价,根据评价阶段的不同,在单元前测阶段,常用的评价方式有纸笔测查、问卷、前置性学习单等,在学习过程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活动表现评价、课堂学习单、课后作业等,在单元后测阶段,常见的评价方式有单元检测、素养闯关等。我们要通过评价活动诊断和反馈学情,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反思改进。

新课程标准下的的课堂评价是一种持续性学习评价,是指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学习结束后,通过对话、观察、作业、评价量表、单元测试、个别化指导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诊断,发挥调控学习过程、反馈与指导教学改进,以及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改进的作用。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六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三个维度。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的是学生的体能与体育技能,以获得更好的体育考核成绩或者在体育比赛中获得更好的名次,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很多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趋于片面化。拥有很好的体能和体育技能,却由于心理素质不过硬导致在赛场上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的情况存在于很多学生的身上,他们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能力,难以展现自己的风采。

运动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课中不断练习,课后坚持锻炼一小时,不断提升体能及技战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练赛,并且对不够自信的学生给予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勇敢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应变能力以及积极的竞技精神。同时在课后布置作业。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亲子体能练习及课上前滚翻技术动作的练习。加强学生对体育技能及体能技战术的学习和掌握,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提高学生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行为和状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以及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技术动作,如前滚翻教学中需要保护帮助时,树立为对方负责,不能“无效”保护帮助。体能比赛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输赢,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和品质。

增强学生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中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自我超越,用良好的心态看待运动成果或比赛过程,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加设计比赛场景,通过体验和比赛了解规则精神,能够超越自我,或失败中承受挫折。体会责任、担当,最终达到人格教育的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要求培养拥有综合素养,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意识,拥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之一,同样需要积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达成各种素养外,还必须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让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和养成。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同时为了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七

20__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提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实现“从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将过分关注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学练激兴趣。

教师应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兴趣的带领下专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例如障碍跑一课,可设计一个“消防员战士”的情境,所有同学都是“消防员,只有快速通过重重障碍,才能救出被困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巧设问题情境,提升思维促探究。

新课标中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设计体育情境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应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鼓励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落实因材施教,关注差异共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运动基础、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并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

妙用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共进步。

合作学习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合作与创新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进行任务分配,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小裁判,促进生生互动、生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新课标,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方向,也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等方面,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等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八

暑假我读了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__年版)》。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师,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新课标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有两大方面:一是关于课程方案,二是关于课程标准。

关于课程方案。

1、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2、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3、细化了实施要求。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监督要求。

关于课程标准。

1、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强化实践要求。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

4、增强了指导性。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

5、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五大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

1、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舞台,而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舞台。现在的体育课堂中,教师是以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浓厚了,课堂氛围更好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2、对学生健康、行为习惯、意识精神等的培养尤为重要,体育课堂不仅仅是动作技术的教学,也有健康知识、行为习惯、体育精神品质等的一个培养,这也是对新课标体育核心素养的一个体现。体育动作的学习每个学生的身体基础、体育技能基础不同,也会出现教学效果的差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行为习惯、品质精神的培养会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这点,注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3、课程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的安排课堂内容以及运动负荷量和强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语言和方法,课堂中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花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喜好,合理针对性的设计体育游戏。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为航标,设计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课前要有准备,课后做好教学反思,多和同仁前辈交流沟通,不断自我提高,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课堂带来的开心和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九

《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中指出了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练、赛为主线的课堂架构,并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通过核心素养凸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由“公共意义”转向“个人意义”。

教干货引关联

与旧版相比,新课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新课标这样定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整个教学设计、教学实施都将围绕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上,应摒弃过去单一技术和单一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提倡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学。以教授足球为例,过去一节体育课可能只教脚内侧传球,而现在一堂课不能只教单个技术,而要教组合技术,如传球、运球、射门。新课标强调知识与知识间、技术与技术间的关联性,体育课要教组合技术、有对抗练习和完整技术展示,让孩子能上场比赛,新课标倡导大单元教学,强调对一个项目的完整学习和体验,一个大单元最低由18学时组成。

创情境重实战

新课标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创造复杂的运动情境。过去的教学经常原地不动做动作或按一个固定线路做动作,而真正篮球、足球等比赛瞬息万变,课堂中要模拟真实运动情境,创造出复杂、动态、变化的场景,我们可以结合项目化教学,例如在播放音乐时,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应的节奏,培养学生的乐感;在了解竞赛规则上,可以让学生寻找每年规则上面的变化,提高学生语文的阅读理解;在进行投掷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哪个出手角度更好,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有效的`情景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作为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创设各种情景,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既玩儿了又学了,真正做到“快乐体育”,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这样丰富的应用情境中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抗挫能力等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优设计提负荷

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每分钟140-160次。优化教学方法是保障运动负荷的核心,第一,巧设随堂目标,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例如,“快速跑”教学,当学生学练产生疲劳时,可设计学生间比赛或者与教师进行比赛等随堂目标,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从而增加练习次数,提高运动密度。第二,提高学练效率。例如,“行进间运球”教学过程中的取球环节,告知学生跑到指定位置拿球,并运球跑,最后引导学生运球到指定位置,准备专项热身活动。第三,保障“精讲多练”,提高教学语言有效性,减少无效讲解时间。例如,“排球垫球”技术动作讲解,可以简化为“插、夹、提、蹬、跟、移”六字,将复杂繁琐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通过挂图或者简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学练效率。

教师在新课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和思考,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知识内化、行为养成和品德修为基础上逐渐形成核心素养,并能在体育与健康活动和情境中体验、探索、感悟和解决问题。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体育课课时占总课时比例10%—11%。体现出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明确了体育人的新方向。作为一名体育学科教师,我为之振奋,在暑假期间认真研学之后也有了点滴思考。

《课程标准(2022)》显示,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内容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基本运动技能、体能等奠定学生一生身体素质的大项,新课标中增加了“专项运动技能”版块。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下,对体育与健康教师提出了更加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体育这门学科在学校的育人蓝图。在双减的政策下,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练、赛”的一体化。课程的内容要更全面,教学方式要更加多样化,教学的评价要更加综合,特别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标强调面向未来、改革创新,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从“单一技术导向”向“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导向”转变,从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多学科融合”转变。

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更需要深研纲要和深研课标。在我学习新课标之后,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1、让课堂活起来,从“教”向“育”转变。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不仅要实施“教”,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如焦虑、嫉妒等行为,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育”。

2、让孩子充分动起来,促进学生学练体验。

为了让孩子充分体验到学练的乐趣,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真正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关注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达到自己的标准。人人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从课程到课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让学生享受乐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呼唤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会和同事们一起不断学习,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__年版)》中提出,注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要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内容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目标导向转变为以“发展能力为主”的目标导向,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充分发展。

夯实发展基础,提升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核心素养整体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立足于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夯实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体育竞赛不断提升运动能力。

比如,在《立定跳远》一课中,首先,教师将微课视频导入电子书包课程,推送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时点拨,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其次,合理有效利用标志线、体操垫等辅助器材,由易到难设置多种多样的练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等形式,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然后,运用天天跳绳的功能,搭建竞赛平台,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班级内进行立定跳远比赛,依据远度和动作质量进行评分。最后,在课后,根据课堂竞赛的分数,教师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组数与要求,巩固与强化立定跳远技术,提升运动能力。

坚持健康第一,塑造健康行为。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行为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应具备的重要素养,有助于学生养成有规律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和作用。

比如,在《障碍跑》一课中,以“学习各种支撑方式越过障碍”为载体,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习并掌握了的方法进行急救和自救,培养学生的救护意识和能力。本节课设计了不同高度和难度越过障碍物的方法,部分学生越过障碍物有一定困难。通过教师指导、激励与同伴的帮助、鼓励,学生多次尝试,克服困难,越过障碍,树立信心,同时,逐渐养成安全活动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也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沉着冷静,果敢顽强的人格塑造。

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和必备要素。通过“身心双育”,将“育心”寓于身体活动中,使学生逐步从具体的体育锻炼、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中感知体育精神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形成健康向上、遵守规则、乐观积极的价值观,渗透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实现体育品德的完善和升华。

比如,在《排球、正面下手双手垫球》一课中,教授利用智教屏播放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纪录短片,引出本课的内容和主题,以中国女排为榜样,不仅要向女排队员学习技术,而且还要学习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在课中,针对排球运动的特点,营造积极体验,主动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巩固技术动作,共同成长。在垫球比赛中,教师善用语言,引导学生能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主动为同伴加油,为同伴喝彩,愿意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也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体育人”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二

我是一名在职五年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单位一直兼任两个年级的体育课,对于体育方面主要是大学期间积累的一点体育常识,对于如何上好体育课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更谈不上精通。这次有幸参加县薄弱学科(体育)暑期培训班,我十分珍惜。

这次的学习时间是七天,总共有七位教育前辈给我们授课,他(她)们冒着酷暑,每天给我们认认真真地上课,我很是敬佩。下面就几位专家的授课简短说说自己的体会。

李亦麒的授课主题是《体育与健康》,其中关于体育教学以及健美操的有关内容让我产生了共鸣,十分精彩。比如她讲解的体育教学的要点:

1、以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为依据。

2、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3、精心选择教法和学法。

4、合理设计学习过程。

5、进行有效的评价。

让我很自然的想到数学教学,这跟数学教学是一样的。让我们非专业的体育教师感受到专业的待遇,体育课不是很复杂吗!又比如她精心准备的健美操视频,以及不时的恰当讲解,让我仿佛突然回到了曾经师范的舞蹈教室,身体开始不自觉的模仿起来,感觉挺好!

潘庐兵授课的《浅谈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陈侠授课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常规及教学法》让我进一步认识了《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对于体育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体育教师的生存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他们的生存压力很大!有来自制度的,有来自家长的,有来自文化课教师的,更有来自学校领导的,使我课上陷入了沉思。压力的缓解需要集体的智慧,一切都值得期待!

傅玲授课的《教研引领聚焦课堂—善学、勤思、乐探》虽然理论性很强,但全体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丝毫不减。据了解她是七位专家中级别最高的,是教育部讲师团授课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专家,省特级教师。学员们难得遇到如此高级别的讲师,有种受宠若惊的激动,听得都很认真。她向我们介绍了《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过去和现状,使我们了解了《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的历史与现在,我们受益匪浅。

总之,七位专家的专业水准和体育素养都很高,他们通过生动的语言以及具体的影像资料和直观的演示,让我们对《体育与健康》这门既陌生而又熟悉的课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通过这次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懂得了如何去上好一节《体育与健康》课,如何预防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意外,如何去引导孩子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体育与健康》的乐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身体素质。

七天的体育培训是短暂的,但培训的影响是深远的,专家的话语不时的还游荡在我的耳旁,专家传达的体育知识与智慧不停得在我的血液里流动,在不久的体育课上它们将影响我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一切都值得期待。最后我代表因此受益的学生们向精心组织这次培训的领导和同仁表示深深的感谢,您们辛苦了!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三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纲领性的文件,它确立了在这门课程中,老师该教什么,该怎么教,学生要达到何种水平。所有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课标,只有深入的研究课标,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暑假期间,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的学习,更新我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1、注重知识掌握,培养核心素养。

2022年4月,国家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体育课程标准总目标为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这三点分别对应新课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目标围绕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拓展,也就意味体育课程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到第一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其中,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用眼、作息和卫生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出了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过去体育课程传授体育技能、健康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自主的参与体育运动,自愿自主的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养成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要求我们体育老师要动脑思考的自己的课程,使自己的课程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既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技能,又锻炼了身体,还激发了学生对运动的欲望和渴望。

2、突出德育重点,加强品德教育。

在体育课堂中融入德育,才是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最好实现这一原则的途径,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将爱国主义、中国传统游戏文化道德、红色文化等设计进课堂环节,使学生在学习、游戏时,潜移默化的培养正确爱国主义观,继承优秀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这也我们新课标要求下应该完成的。

3、加强知识掌握,注重体育实践。

在新课程标准六个理念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并且要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学会是一个层次,练习是一个层次,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能才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最高层次,这与课标中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而在学生体育课程中,学习是获得体育运动技能的途径,练习是提高运动技能的途径,比赛则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体育老师在课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使学生充分的掌握运动技能知识,这里的“掌握”不单单是学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还会运用。在课后,我们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去实践所学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也应该思考课后通过何种方式去给学生提供好的机会,从而更好从课里和课外落实这一理念。让学在校外也能自愿完成一小时或者多小时的运动,使参与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爱好。

2022版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特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打下了基础,针对水平二、三、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技能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的运动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在此基础上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其次,针对小学水平目标,侧重于卫生习惯、膳食营养、合作作息、视力保护、安全意识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小养成体育习惯,和正确健康观。

4、深入研究教材,倡导新型课堂。

在教学上,新课标倡导新型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合理设置运动情景和生活情景,将体育运动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用创新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同时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按部就班的教学,要将体育课堂教活。要将体育课教活,就要求体育教师对课堂内容的熟悉达到很高的程度,我们体育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将新知识、新技能和课程有机的结合。倡导新型教学也是对教师的提出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的教师才能不完成这一要求。

总的来看,新课标的颁布,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充分的凸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也规范学校体育课程的形式和方法。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以后的体育课堂中,要积极的思考,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需要,围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升,发挥教师创造性,以“学、练、赛”为抓手,努力培养运动能力强、热爱运动锻炼、品德高尚的体育新人。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四

近一段时间,听了各位专家对新修订的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方面的解读,颇有收获。还记得十年前的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那是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接触的。从教十年。又接触到了2022年版。这一次的标准跟2011年相比,有了一些新的方面。值得我思考。

特别是在听华师的教授崔允漷的讲座时,感觉他的语言风趣,解读很形象。让我一下子就抓到了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的思路。

一、新课标中强调核心素养。

我们在之前的时候说的是学生的素质,而现在说核心素养,应该说在新课标出来之前也一直在谈,那么素质和素养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崔老师用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让我豁然开朗。他说,开汽车很重要的一种素质是方向感。而方向感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那么是不是地理老师就教不了了?那这个素质是地理老师教不了的。那么,地理老师要教的又是什么呢?地理老师其实要教学生的应该是另外的四个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崔老师还明确给我们解读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

第一,核心素养不是学科专家的素养,是公民的素养、每个学生的素养。

第二,素养不是不要知识,学科知识学习必须要学校来完成,学校是学习学科的地方,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

第三,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了知识或技能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核心素养不是不能评价,核心素养一定要可教、可学、可评,不能评价的就不是目标。

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是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不是知识点学习之后的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崔老师为了说明白什么叫学业质量,举了一个狗的例子。她说那种“狗头”考了解,“狗身”考理解,“狗尾巴”考简单应用,学生得了100分也不知道什么是“狗”……这种做法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一听就知道这种学习是不可取的。现在倡导要关注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或运用,强调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换一句话,目标要关注“一只完整的狗”,而不是分解开来的“狗头”“狗身”“狗尾巴”。

崔老师还提出了一个观点,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

首先,我们教学的最终最终目标是素养目标。素养目标包括创意实现、形成美感、确立观念、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制作产品、形成作品、编制方案。

看这个素养目标,我们就能够知道,只让学生去了解、理解、记住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些都是阶段性目标,过程性目标,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能够让学生去运用。通过运用学到的这些知识而形成素养。

而要实现素养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要进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的表征之一就是有一个组织者,即通过所说的大观念(大概念)、大问题、大项目以及大任务,通过这样的组织者,把单元内容、学习结构化。

关于大单元教学,我们学校这几年也一直在进行,并且也依托于项目化学习。由此可见,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应该说一直走在了教育的前端,也跟这一次的新课标是相吻合的。

崔老师还说了一个观点,就是教师要编制学历案。

崔老师仍然用一个很具体很生动的表述,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要编制学历案。他说的医生写处方从来不写自己要做什么。都写病人要做什么?而老师备课呢,却都在写自己做什么,所以我们的工资就比不过医生,因为医生是以患者为中心,而老师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说的很通俗,但是细想想,的确如此。这就是我们的对象意识、学生意识。崔老师说我们一定要转变这样的意识,那就先从设计学历案开始。那么学历案是什么呢?崔老师给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一、学历案是一个专业的助学计划,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好教材,支持学生帮助学生学好教材用的教育方案、专业计划。

二、学历案是认知地图,拥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学习路径。

三、学历案是学习档案,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可反复查阅。

四、学历案是互动载体,是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文本。

五、学历案也是监测依据,利用规则抽样,了解学科学业质量情况。

通过崔老师的解读,总结一句话:教下去的是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教下去的是课文、留下来的是道。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五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此次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出多处调整,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比例,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结合线上学习,线下仔细研读新课标,我发现《课程标准(2022版)》较之以往的课程标准变化明显,其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10%-11%,超越外语(6%-8%)和理化生、科学(8%-10%),成为小、初阶段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第三大主科。与此同时,新课标还明确学校需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体育锻炼等,发展学生的特长。

新版《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1。完善了培养目标;2。优化了课程设置;3。细化了实施要求;4。强化了育人导向;5。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6。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7。增强了指导性;8。加强了学段衔接性。

如何才能将新课标更好的与日常教学相融合,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新课标浅薄的认识。

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2022年版课标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学生未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重点关切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体质健康状况。

第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围绕核心素养制订学习目标。2022年版课标强调教师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制订与细化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达到不同水平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与情境。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渗透到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学习目标中。为此,体育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尽可能的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优化教学态度,提升教学专业素养,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需要。

第四,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新课堂。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保证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和练习质量。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让课堂成为比赛的常态,在比赛中增强运动能力,提升学生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

鉴于以上的学习和思考,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肩上的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时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把最好的体育课呈现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六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xx年版)》理念主要集中于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变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六个方面。

总的来说新版课标更加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运动技能的习得两个部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积极推动体育课堂改革突出单元教学着力解决当下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不牢、各学段教学内容不街接问题。最后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体育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路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认真研读本版课标是当下我们迫切要做的事。《课程标准(20xx版)》较之以往的课程标准变化明显,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紧扣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明确了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出发点。

我们还发现,健康教育五个领域的内容也写进了本版课程标准,在我看来,这是体育课从体育到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质的飞跃。此外,还增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解决了各科各自为战、分离割裂、学而无用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国防教育有机融合,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这一理念里,指导师生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练、赛融会贯通。

新旧版本对比来看,新课程标准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立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全面全方位让核心素养落地。

这一改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更加突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会勤练常赛。新课程标准明确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参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学是前提、练是保障、赛是强化、评是促进。学、练、赛、评一体化整体规划、系统实施,有利于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让学习可见。注重有机融合。

体育课程不是孤立的存在,关注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体能与技能、学练与比赛、体育与其他学科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升需要置身在系统化、结构化的环境中,在真实的情境中不断地体验、巩固、提高,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强化课程的结构化建构。依据学生的特点和起点,更加尊重认知提升和技能、体能提高的进阶性和连贯性,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

传统的教学在构建单元的时候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的串联,但是体育项目往往是非常综合性的,例如,足球,它涵盖了体能与技能、规则、战术等方面,所以在内容建构上还应该更加多元化,还是要从核心的目标,即学生会运用的视角考虑问题,让学生在趣味学的基础上,发展足球的理解力,增强足球比赛意识、判断力、决策能力和实战能力。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七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更好的领会《2022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坊主汤懿老师的引领下,我利用暑假时间开始认真阅读新课标。纵观整体内容,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我重点谈谈关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从新课标颁布以来,我们听到最多的词,应该就是“核心素养”。它是2022版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不禁自问为什么要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读完此书,相信你不再迷茫,会像我一样找到答案。

1、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指标。

曾在一次培训上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身体不好出残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类似还看到过这样的话:“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剂。”这两句话将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阐述的淋漓尽致。是的',我们的体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层面,从学生认为体育只是副课开始;从学生上课遇挫折就放弃学练开始;从因为输掉比赛互相埋怨开始,体育的教育意义就该值得我们每一位体育人深思。因此,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我们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正面回应。

2、核心素养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方向指标。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近些年学生体质测试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开始;从上体育课体育学生不想跑、跑不动的现象开始;从学生课堂出现流鼻血、擦伤等现象学生手足无措只能急着找校医开始。体育的健身育人功能就应该得到强化。体育,体与育相结合,以“体”来育人,通过“育”来强化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养成终身体锻炼的习惯。因此,新课标强调: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健康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体育品德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3、核心素养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指标。

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给予的答案是“体育课上老师讲来讲去,都是那些内容,没有意思。”从课堂内容来看,走、跑、跳、投、攀、爬、三大球、三小球、体操、武术等等,这么多的项目为什么会出现教师教学内容单一、重复的现象了?深究其原因就可知道,教师教学观念跟不上;教学方式守旧、不懂创新;课堂氛围沉闷,教师灌输式教学等等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新课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来制定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的指引一线教师体育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后学生应该有的样子以及教师如何展开评价,只要你愿意静下心,与新课标为友,从文字中去聆听专家们的经验,去感受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有的样子。当好一名体育人,从跟上时代步伐,跟新禁锢的观念,挑起教育的重担开始。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不忘教育人的初心,在教书育人的大道上,我定当砥砺前行。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八

本次新课标中课程理念部分新增了“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的教学思想的相关要求。基于此,我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旨在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与比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领悟体育的意义。

“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基础,“教”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循序渐进、分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还要指导学生“会学”。

因此,无论是一个单元还是一节课,做好单元问题设计和课时问题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以《“8”字跳长绳》一课为例,通过搭建“入绳后的落位点在哪?”、“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花样跳长绳的创意?”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将问题链渗透于课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练中思、思中悟,充分体会和理解动作技能的要点和细节,养成善于观察习惯、理解自评和互评的标准,从而帮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勤练”指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合理地设置练习内容,同时科学把握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基于“勤练”的'实施策略,我认为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重点在于强化“激趣”和引导“参与”。

基于“勤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某些技能的项目性质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例如耐久跑项目,如果练习手段只是单一的跑圈,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厌倦心理了。若是我们采用图形跑或者加入定向越野的方式进行练习,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停地进行奔跑,他们的耐力素质在无形间就得到了提升;其次,做好分层式教学。每位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最后,落实体能“课课练”。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常赛”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每堂课的教学比赛。“常赛”中的“赛”并非只是正规高水平竞赛。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学习的技术动作随时安排比赛。基于“常赛”的实施策略,我认为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教学比赛常态化。将“赛”多角度多形式地贯穿于单元教学的每一个课时之中;其次,校园比赛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主题设置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比赛,例如:“篮球嘉年华”、“跳绳赛”等;最后,线上竞赛全员化。结合“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文件精神,合理地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时间不定期组织线上竞赛,鼓励全员参与,其中包含由学生个人参加的“单项赛”以及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赛”。通过各类比赛,以赛促练,掀起体育锻炼的浪潮,使学生享受竞争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专项运动技能。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而“教会、勤练、常赛”是全面落实这项基础性工程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当针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形成、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与提升、练习手段的丰富与趣味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系统性的教学思路与方式,帮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与锻炼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实用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19篇)篇十九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和体育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小学体育课程也面临着更新换代的机遇与挑战。新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于2019年正式实施,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本文就个人体验,结合文献资料和实践反思,分享几点对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和价值在于它以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和布局结构,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结合现代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推出多样化、创新型的体育学科,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喜爱体育、爱上体育的兴趣,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生学习体育应是一种积极、自主、体验式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强调军事化管理和成绩导向,而是更多关注个人差异、个性化需求和自我实现的探索。

第二段:新课标结构。

新课标一共分为7个教育阶段,涵盖了学前教育、小学和初中的三个学段。每个阶段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包括学科目标、学科内容、教学标准、学习策略等,并在每个学段指定了核心素能和重点难点。具体来说,小学阶段体现了游戏与体育竞赛相结合、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和兴趣培养的特点;初中阶段提高了体育课的难度和复杂度,注重学生认识自身体质、学理与技能结合的原则和发掘优势的意义。

第三段:新课标方法。

新课标的教学法也随之改进和优化,首先,注重学生参与和探究,采用交互式、体验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个人练习、小组合作、自主创新和表演展示。其次,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反馈机制,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解决方案,包括实物展示、数字化存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最后,注重教学实践和评价方法,以分类评价、多元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形式,不断完善学生的体育标准和个人能力,同时也反馈和激励学生对自我学习和发展的关注和行动。

第四段:新课标价值。

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对中小学体育有着极大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它重在发掘和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它加强了教育的公平性、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得教育更加科学、民主和丰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教育资源要求的群体的需要,使得教育与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相适应和相互促进。

第五段:新课标展望。

然而,新课标的推广和实施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增加师资力量,让每位老师都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转变和质量提升。其次,需要完善配套条件和设施,如硬件设施、教学材料、场地设施以及学生的身体环境与安全保障等方面,以实现新课标关于多样化、创新化、高质量教育的目标。最后,需要注重协作和合作,增强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行业等多方面的合作机制和互动平台,实现协同育人和全员参与的教育效果。

总结一下,新课标的实施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它以学生为本,创新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学生兴趣培养、能力提升和身心健康促进,为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提高和健康全面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同时,新课标的落实和推广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使其成为全民健身运动、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样板和范本。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牛和鹅的心灵感悟(汇总14篇)

    环保标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如插画、视频等,以增强宣传的效果。创作环保标语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表达真实,避免产生误导或误解。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环保标语的案例,供

    最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大全(17篇)

    梦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它使我们拥有了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此外,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实现梦想。如果你对写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梦想总

    2023年父母残疾申请书(汇总14篇)

    在撰写入党申请书的过程中,我思考着自己加入党组织后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下转学申请书范文旨在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思路,希望能够为你写出一份成功的申请书

    热门纪检考试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2篇)

    工作心得的撰写可以让我们梳理思路,明确目标,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的精选片段,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和学习。近日,我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满

    实用买菜的实践体会(案例15篇)

    安全标语的内容通常涵盖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全面宣传和强调安全观念。坚持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观念。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安全标语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最新发现班主任智慧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工作心得是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促进,可以激发我们的工作激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教学反思的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

    专业社团纳新推文(案例12篇)

    爱国不仅需要口头上的宣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体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表白文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20xx年3月,我们学校迎来了19级新生。

    最新如何保护河豚(案例17篇)

    典礼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传达和弘扬特定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典礼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今后的

    专业钻井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案例17篇)

    政务工作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通过研读这些导游工作总结范文,大家可以了解导游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明确自身在工作中的定位和目标。

    优秀练体育申请书(汇总15篇)

    转学申请书可以帮助学校或机构了解我们的背景和需求,从而做出是否接受我们的决定。贫困申请书范文的多样性展示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困难,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