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点,使得表达更加具体和准确。以下是一些经过精选的总结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一
师:橡皮。谁愿意借给我?
(生一个个都举起橡皮表示愿意。)。
师:大家都这么热情,太感谢大家了。好,我请几位同学帮我借一下。(请8名学生。
就近帮忙借橡皮)。
师:(把学生的橡皮一块一块地借了过来,并表现出非常感谢的神情。)你们把橡皮都。
借给我了,你写错了怎么办?
一生:我还有。
师:哦,还有,老师还想借。(直到完全借完。)。
师: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
生纷纷说: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做魔术;
看橡皮都有哪些形状;
用橡皮拼图。
师: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我就是为了让你们没有橡皮用。没有橡皮,
下笔会更小心一些。就算写错了,也没关系,仔细欣赏一下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您会写的更好!
(反思:“没有橡皮,下笔会更小心”,这是自然的结果。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没有后路的时候,自会多几分慎重。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浮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宁静才能致远,教学生静心思远,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另外,这样一个环节的设置,还能很好的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像这次赛课,在上课之前与学生没有见面的机会,只有尽快拉近师生距离,才能减少师生的陌生感,彼此尽快熟悉,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投入学习。)。
二、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然后粘贴了9只红色小鸟)。
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棒,今天有一群小鸟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迎么?
生异口同声:欢迎!
(反思:这里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创设了一个大树、小鸟这样一幅美丽的情境图,我认为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比较成功。因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的热情,而且还可以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时,只让学生顺着数,而没有让学生倒着数。另外,在这里如果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棒发给学生,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这样可以渗透“10还是个计数单位”,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生:9只(有一生说10只)。
师:到底几只呢?请刚才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
(请说10只的学生到黑板前数,黑板太高,学生探不找,师抱起孩子数。)。
(反思:今天在梨林实小做课的这间教室里没有讲台,因此黑板相对就比较高,我站在那里,最多只能够到三分之二的高度,即使图画得再低,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还是很难够得着,没办法,我抱起了孩子,这样孩子就可以够得着了。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眼中时刻要有孩子。)。
生:我看到老师手里还拿了一只,所以是10只。
师:哦,那现在又有一只小鸟飞了过来。(师把手中的一只__小鸟贴到大树上)那。
么,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呢?
生异口同声:10只。
(再请一生到黑板上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师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在你的身上有10么?
生异口同声:有!
师:你身上的10在哪里?
生:在手上。
师:谁来数一数?
(生纷纷举手,请一生到前面面对大家数一数。)。
师:除了手上,我们身上哪里还有10?
生:脚上。
师:还有么?我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在摸自己的头发,在我们头发上有10么?
生1:没有。
生2:有,头发上有好多好多10呢。
师:对,我们的头发有好多好多的10呢。除了我们的身上,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的10。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对10有充分的认识,我让学生找自己身上的10,
孩子们参与非常积极活跃,但“数学源于生活”,如果能够更多的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情景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这样会为学生的观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三、9和10比大小。
师:我们前面认识了1-9,今天又认识了10,你知道这些数中,谁大谁小么?
生1:10大。
师:大小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只说谁大,要说出谁大谁小。
生2:10大1小。
生3:10大3小。
生4:10大9小。
(还有好多学生争着抢着想要说)。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要说,那每个同学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互说。)。
生1:10个比9个多了一个。
生2:9只小鸟,又飞来一只变成10只了,所以10只多。
师:说得真好!谁还有自己的想法?
生3:10个人比9个人多1个。
生4:9加1是10。
师:那么,10比9怎样?
生异口同声:大。
师:9比10怎样?
生异口同声:小。
(师板书910109)。
师:谁能用大于号和小于号填一填?
(请学生填)。
师:大家注意看,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口都朝着谁?
生:10!
师:也就是说,谁大口朝谁开。
(反思:对于大小比较孩子们已经有了1—9的学习基础,这里顺理成章,比较容易,耗时过多,尤其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不必再像新知一样让学生认识,也就是说应该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会的就不要讲,或尽量少讲,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得更多的东西。)。
四、10的组成。
师:大家刚才表现真棒!下面,老是想请大家帮个忙,大家愿意帮老师么?
生:愿意!
(反思:情境创设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愿,但是如果能把情境中改成学生自己,会给学生下面的语言表述带来方便,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1:每人5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1:这样分,两个人的一样多。
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生2:如果是我,我分3颗,给客人分7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2:因为我是主人,他是客人,我给他多一些。
师:小主人真热情!很好!请坐!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生3:我是主人,我留2颗糖,给客人8颗糖。
师:真大方!大家刚才有的是按照平均分,有的是作为小主人,给客人多分一些,那么,还有其他不同分发么?同桌互相说一说,比比看那组同桌合作的,合作的同桌,在下课时,黑板上漂亮的小鸟就会飞到你们的手中。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小手来帮助自己,每根手指表示1颗糖。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反思:这里的同桌交流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后面会有第二次的交流。如果在这里交流时,我能给出更清楚的指令,如:10颗糖到底有多少种分法呢?用自己的手指代替糖,比比看,那些小组分法最多,而且还能按照一定的规律清晰地介绍给大家。此外,还可以让同桌合作,把所有的分法写下来,这样会更清晰明了,效果会更好。在这里,我也认识到教师引导的作用之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里的“导”,应该不是“导演”,而是“向导”,要引导学生怎样有效地做好一件事,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导”好的!)。
第一组同桌汇报:我们有3种分法,第一种是我们都分5颗;第二种是我留2颗,给客人分8颗;第三种是我留3颗,给客人留7颗。
第二组同桌汇报:我们还有2种分法,一种是我留1颗,给小客人9颗;另一种是我留4颗,给小客人分6颗。
师:哪组还有不同方法?
(没人举手)。
生1:那可以是给客人4颗,自己留6颗;或者自己1颗,给客人9颗。
生2:还可以是给客人3颗,自己留7颗。
生3:也可以是给自己留8颗,给客人1颗。
师:给自己留8颗,给客人1颗,总共是10颗么?
生3(摇摇头):总共是9颗。
师:是不是给老师还留了一颗呀?哦,老师这可送给小客人了,那分给小客人几颗?
生3:2颗。
师:谁还有么?大家数数现在有多少种分法?
生:1、2、3、4、5、6、7、8、9,一共有9种分法。
师:这么多分法,如果没有规律,就会写多了,或者写少了,怎样写才能写的不多不少呢?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同桌再次合作)。
一组同桌汇报(边说边板书):
10可以分成5和5、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1和9,然后把后边几种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就行了。
另一组汇报:
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5和5,然后把前边几种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就行了。
师总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3个内容:10的组成。
师生一起说: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5和5。
(师生对数练习。)。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在数学思考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这种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的。新课程几乎每个年级都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这里从无序到有序的逐步引导,目的就是使学生逐步学会思考问题。)。
五、10的书写。
师:大家说得真好,可是说得好不如写得好!大家想写出漂亮的10么?
生异口同声:想!
(生开始自己书写,写完的老师边看边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不好的鼓励他再观察观察,在写两遍,看看是不是变得漂亮了。)。
(反思:没有了橡皮,孩子就写得非常小心,数字写的很认真。偶尔有同学写的不漂亮,我就让他仔细看一看,然后再写2遍,看看是不是变得漂亮了一些,孩子在这样的鼓励下,一个比一个写的认真。每个孩子都渴求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尤其是面对一位新老师,孩子的这种心情就会表现得更强烈一些。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体验。)。
师:写完后放在桌子左上角,下课时交给老师,老师要仔细看谁写得最漂亮。
六、全课总结。
(反思: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去渗透,去培养,只有长此以往,才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异口同声:好!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二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习子字旁(孑)。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和特点。
会写10个生字,学习子字旁(孑)。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和特点。
字卡,录音机,课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壁虎图片。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你们见过壁虎吗?它是什么样的?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提出问题:它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原来有没有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进而揭示目标。
(指导意见:看题目,想问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开端,就是全课成功的'一半。)。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3、卡片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
(指导意见:搬走绊脚石,扫清字障碍,为了解课文内容搭建好宽松的平台。)。
三、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1、学生读文中,标出有几个自然段。(7个)。
1、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2、教师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相机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指导意见:带着问题读,带着感情读,既提高了学生正确朗读水平,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读读小壁虎的话,看看哪位同学读得好。
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文中除了小鱼的解释,还有哪一个字暗示小鱼尾巴的作用了?(摇)。
3、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指导意见:激情朗读,读中理解,使感悟得到了升华。)。
五、作业延伸。
小壁虎又向谁借尾巴了呢?它借到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的读读课文,看谁读的好!
(指导意见: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带着疑问回到家里,学生又怎能不去读读后文呢?)。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找朋友,把你自己认识的生字读给对方听一听。
2、学生看课件,回答问题:小壁虎向()借尾巴,结果()。
3、教师出示课题,揭示教学目标。
(指导意见:成绩展示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温故而知新,有效地把学生领入了新的知识领域。)。
二、阅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一下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3、学生读老牛的话,想想它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它说的话应该怎样读?
4、学生读燕子的话,想想它又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它说的话又应该怎样读?
5、小壁虎到处借尾巴都借不到,结果怎样呢?谁能读出小壁虎长出新尾巴高兴的心情?
6、我们想象一下,小壁虎还会向谁来借尾巴呢?他们又会怎样说呢?
7、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这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并加以表演。
8、教师相机提问:假如你现在就是那只小壁虎,那么你还会去借尾巴吗?为什么呢?
(指导意见:只有阅读好,才能理解好;只有理解好,才能表演好。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关键在于恰如其分的引导。)。
三、生字指导。
1、学生读认生字,识记字形,并组词。
2、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师生大比武,看谁写的对,看谁写的好。
3、师生相互评价,指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总结方法。
4、练习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咬()房()妈()角()。
蚊()方()吗()脚()。
(指导意见:生字教学是一年级小学生的重点,也是其难点。形近字、同音字组词不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发现书写规律,总结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能力,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
四、课堂练习。
1、文后练习“照例子填空”、“自选词语”。
2、照样子填空:
金灿灿油()黑()白()。
(指导意见:迁移练习,学以致用。量不大但精,题不难而易。让学生感觉到我行。)。
五、课后延伸。
认真朗读课文,续编故事。
(指导意见:看故事容易,编故事艰难。从教学中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很会续编故事。看来,学生续编故事的作业也就不难完成了。)。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三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1、学生课前随父母去一次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张你认识的蔬菜的卡片。
2、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图卡及词卡。
2课时。
说教法:因为本课以识字为重点,把看图、识字、学词结合起来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生字、新词,解读来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领读、开小火车读、你听我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说教学过程:遵照学生从直观到形象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为第一课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如:我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的实物:“这节课我们要给它们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
当学生为九种蔬菜命名感到为难时,出示儿歌,通过小组读、讨论,判断九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在教学前,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引发学生积极质疑,主动探究、思考的习惯。
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标签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教师用“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呢?”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识字后,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加以巩固,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字词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学习字词又是为了能更好地朗读、理解课文。字不离文,文不离字。在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生字、新词后,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到文本中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本课的儿歌琅琅上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因此,我通过合作组读、同桌读、对读、齐读、指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蔬菜的特点,体验读书的快乐,同时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文本是教材,并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后学有空间的情况下设计了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儿歌,给你知道的蔬菜编儿歌的'环节。既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识字,又强化了学生对其它蔬菜的直观形象认识;既培养了美感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确实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堂课中,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写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安排了“卜”“心”的书写教学环节。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识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努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四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分配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2)汇报,交流: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看图,可以怎样分。
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
三、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五
1.前几天,我们积累了一首古诗: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齐读一遍。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指一学生简单说说: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水边钓鱼,有一个人来问路,小孩儿忙摆手,不让他说话,怕把鱼吓跑了。)这个小孩子太可爱啦!今天,再来认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我们来学习《把我寄给爸爸》。
2.板书课题“把我寄给爸爸”,学生跟着书空。
3.出示字卡“把”。复习“把”字,说说还有什么带提手旁的字。“拉”“打”“拍”“抬”“扔”等,这些字都跟手的动作有关,演一演。
4.出示字卡“寄”,展示信封,讲解字的意思。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组词。
5.展示“父”的字理识字图,引导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在虚宫格内写“父”字。
6.认识父字头儿。出示字卡“爸”。认读“爸”字。指导学生书写“爸”。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3.教师领着学生点读,练习把文章读通读顺。
4.看一看,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标序号。
5.指导学生圈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开火车读,检查认字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生字宝宝。
元:说音节。元,指开始的。元月,指一月。元旦,指一年的第一天,元旦是一月一日。也指钱币的单位。
宵:说说你怎么记住它。组词。理解元宵节。
要:说音节。说说你怎么记住它。组词。用“需要”说个句子。
到: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组词。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爸爸到哪去了?用书中的话回答。
2.指名学生回答:他到南极探险去了。介绍“南极”,简单说明“探险”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这句的`后一半。“圆圆的”,说说这样的词语。
3.“妈妈给爸爸写信,说了一大堆话儿。”我做了什么?
4.齐读第四自然段。展示“角”的字理识字图。出示字卡“角”,怎么记住它?组词。认识墙角、角落。
5.读小女孩心里想说的话。(第五自然段)。
冰:说说你想怎么记住它。组词。认识两点水儿。再说几个带两点水儿的字。
更:数笔画。组词。用“更”说句话。
想:说说你怎么记住它。组词。
指导学生朗读两个感叹句,感受小女孩对爸爸的想念。
1.认读词语。
2.回读全文。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六
识字、写字,发展学生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前布置学生走独木桥,准备漫画。
1课时。
1、让学生说说走独木桥的感受。
2、师生配合做走钢丝的动作。
1、师引言,投影仪出示文本。
2、引导生观察漫画,说说自己的发现。
此环节仍从视觉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文上,教师了解学情,为继续学文做打基础。
1、生看书,听老师读文。教师模仿画中主人公变换声音朗读课文。让学生听,这是本课识字的主要途径。因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示范是的老师,让孩子从开始学习语文就能在汉语铿锵优美的音调中感受母语的'无穷魅力。
2、师再读课文,生边听边画生字,师出示“你、俩、可、别”四个生字,让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初步认识这几个生字。
生继续看书想象画面,说图意。《新课标》中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读图能力的要求。这个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允许其有不同的观点,允许其看法有偏差,因为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采用扮演角色,给画面配音等形式再次让生表达自己的读图效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师生互动,共同做走钢丝的游戏,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使学习的氛围更轻松愉悦。
1、揭示并板书课题,学习生字“脖、妙”。
2、巩固字词。
采用偏旁、比较、旧字带新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重点强调“脖、妙、俩”的读音,区别字形、字义,认识“女”字旁等。既巩固了识字,又初步培养学生说话,自主、合作等学习能力。
师指导范写三个生字,注意字的笔画笔顺的指导,注意强调写字的姿势,控制写字的数量,采用灵活多样的写字形式,适时加以评价,配上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既严格把握书写的质量,又使学生始终保持轻松的学习状态。
利用课件复现本课字词,复习巩固,旨在结合本校课题的需要,同时也让学生从小就产生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学生自由展示,或尝试画一幅漫画,或在组内交流准备的漫画,或想象长颈鹿的脖子还能干什么等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为以后的学习留下空间。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以趣入手,创设轻松愉悦幽默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文,就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的预设,更要注意课堂的生成。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七
1、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流和(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
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从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具体操作:指名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3、及时表扬。(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个人按顺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4、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词语,学生齐读。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读后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5、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播放动画课件: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小蜻蜓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
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自由说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这四个小伙伴。
教师引导:他们在这一池荷叶中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课讲出示课文第2-5自然段内容。)。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2-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读后自由汇报知道的内容。
(3)再自由读一读,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充分质疑。
(5)由4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6)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利用课讲、体态语、动作、联系生活实际辅助解疑,加深理解。)。
(7)指导朗读:形式可为指名读、挑战读、分角色读、戴头饰集体读、个人表演读,等等。
(8)小结表扬。
五、拓展课文,实践感知。
1、(课件出示小鸟和小乌龟。)他俩会对荷叶说些什么?
2、学生自由说。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八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课件播放)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领读。
(2)课件出示词语:先开火车领读,再自己选词说话。
5、检查读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6、评议。
三、读读悟悟: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后,提问:听了课文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轻声读课文,读后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指导读,读时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4、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2)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课件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3)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学生观看。
(6)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象还做了个美梦呢!
(7)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说话训练:你有过害怕黑夜的故事吗?现在还怕吗?小组说一说。
6、小结: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其实黑夜里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要我们去发现,去观察。
7、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拓展:
1、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眼中的夜色: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
(2)指名说说自己眼中的夜色。
2、课件展示小朋友画的《美丽夜色》画,学生观看后,你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彩色画笔把你看到的美丽夜景画下来。课下画一画。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九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一课时。
ppt课件,生字卡片。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我把星星妹妹变了个模样,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光、床、望、乡”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教学新偏旁“攵”“心”。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齐读,读后正音。
四、创设情景,感受诗意。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五、写字练习,学写7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笔顺及占格。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背景音乐播放)。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拓展活动。
1、欣赏学唱《静夜思》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2、回家和家长一起找找李白写的另外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
教材简析:
一、整天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留下、对、齐声。(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个别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3、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4、媒体出示小猪、小马、小猴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后,它们又会说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三、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2、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1)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2)雪地上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四、学习“月字旁”
1、还有哪些字带有月字旁,你觉得这些字一般与什么有关?(身体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写法。
3、描一描,写一写“脚”。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一
朗读课文、发挥想象、感受阳光的作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时间的宝贵。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谁想来试试,你还能给它找个朋友吗?
(2)小朋友可真行啊,那你能从那么多的生字里面选择一个或几个字来说一句话吗?
(3)看小朋友说得那么起劲,小老虎也写了一句话。
金子比阳光像更宝贵金子阳光。
a、请小朋友自由的读一读。
b、此时你想对小老虎说些什么啊?
c、那你能帮他改一改吗?
(课件)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d、你们同意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告诉小老虎吧!
二、讨论、研读句子。
就因为小老虎,不知道金子和阳光究竟是怎样的,才闹了今天这个笑话,不过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能干的小老师,一定能帮助小老虎认识金子和阳光的。
1、谁来告诉他金子是怎样的?
2、阳光像什么呢?(齐答)对啊,阳光像金子,很美,也很宝贵,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小老虎走进课文,去考察一下(课件)、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丽、感受到阳光的作用很大。(指名读题)。
3、下面就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一句或几句话去学一学。
三、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
(1)阳光象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a、指名说。(看课件)。
b、小朋友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啊?
c、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d、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你觉得读得不过瘾,还可以做做动作。(动作演示理解洒遍)。
e、谁愿意来美美地读一读,还有谁想读,哇,那么多小朋友都想读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来读给各位在做的老师听听吧。
(2)“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a、你为什么这么读?
b、看看还有哪位小朋友能读得更绿一点。
c、此时你是受阳关哺育的禾苗你想说些什么呢?那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3)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你能把它美美的来读一读吗?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
(4)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象长长的锦缎了。(课件)。
a、同桌讨论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b、理解“锦缎”,实物投影,那老师不明白了,怎么把小河当成锦缎了呀。理解的基础上再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自由读读、个别读、齐读。
(5)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a、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说说你感到阳光怎么样?(可爱)。
b、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感受阳光的可爱)并指导朗读。
四、扩展。
1、刚才小老虎学得可认真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画一幅阳光下的美景图,送给小老虎吧,如果你还想对小老虎说些什么就请你动手把它写下来。
2、交流,实物投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全文。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二
1、学会认读“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汉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1、讲故事《乌鸦反哺》。
2、可爱的小乌鸦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板题《乌鸦喝水》,读题,认识“乌鸦”两字。
1、了解同学能讲清故事的原因,并请他交流读书方法。
你是怎么学会这个故事的?你读书时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2、同学们讨论读书方法。
识字——多读——边读边想。
借助拼音小组讨论请教亲友查字典。
1.自由读书,圈画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组长负责综合整理。
4、成果汇报:我认识了,,,,字。是这样记住它的,,,,
5、小老师教读生字。
6、小组赛认生字。
7、用生字卡片作贴苹果识字游戏。
8、练习初读全文。
1、找到本课需要书写的汉字。
2、你认识它们吗?请读出来。
3、组内识字过关。
4、你会写它们吗?
观察——练习——比较——评价——书写——再评价。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三
1.动手翻。我们可以针对新的学习内容,有计划地翻以前学过的课本,复习和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初步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铺垫。比如说,老师要教“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那么我们在老师讲课前一定要回忆上学期学过的最基本的笔算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2.动手画。我们在预习新课时,对新课中的重要的“法则、概念、原理、定律”以及不懂的地方做一些标志,便于课堂上的关注。
3.动手做。预习时我们勤动手,对书上的实物、直观图、线段图、模型等要动手做一做,动手画一画,从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4.动脑想。我们在预习时要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我们要能针对新知识,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并积极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分析。
5.动笔练。即要求我们能针对新知识,自己从课后的习题中选择一些和书上例题同等难度的或类似的习题来练一练(如书上的做一做),预习的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编题进行练习。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四
设计说明:
本课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诗歌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在教学设计上,我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他们的画笔展示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认读生字,熟读课文。(学生)。
3.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月儿的?
3.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引导学生画出本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5.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三、书写生字。(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4个会写字,组织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
3.强调书写规则和要点。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课件出示作业。
抄写4个会写字。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并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五
儿童对学校生活有哪些期待?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对语文学习的态度,都将由一年级教师来奠定基础。这一年里,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知识能力基础的奠定,更是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建立的相互信赖的关系,以及对语文课堂的积极向往。
教师首先要了解儿童的知识经验、认知程度,为每一个儿童未来一学期以及一年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保底的和提高的)。
2.制定目标。
分项制定,整体提高。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儿童应达到:
(1)汉语拼音。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不要求直呼)。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音,学习普通话。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要求默写)。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六
第一,要注意对学生预习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
学生流于形式的预习,大都是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
因此,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好预习方法。
比如有些教师总结的教学预习方法一读,即读教材,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基本内容,比较陌生的内容反复读,反复读总结性语句,计算类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读到能背;二想,想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想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三做,让孩子带着疑问在课本里圈、点、画、并在生活中检验课文中的答案,重点在于经历过程,而不只是为了一个答案或结果。
四问,对新知识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上课,交给了学生预习的方法,就等于交给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第二,要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去预习。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自学能力有限,在预习时往往无从下手。
可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预习时学生就有方向和目的。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难易要适度,要有助于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位置。
1、位置有哪些内容?
2、怎样判断上下,左右,前后?
3、你会用这几个词描述生活中的人、物体或动物之间的位置吗?
4、你有什么巧办法解决生活中的这类问题呢?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就很容易联想到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能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要鼓励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勇于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实就已经达到了预习的目的,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上去,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讲解时,学生会更加注意听讲,更加积极去思考。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解决问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实践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认真预习过的内容,教学效果都很好,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并能认真去实践的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水平都强于一般学生。
所以,我们要重视加强对学生预习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七
一年级的小朋友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教育的重点。为了提高一年级教师的教学水平,我参加了一年级课标培训。这次培训为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示,让我对一年级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在培训的开篇,我们对一年级教学中的困惑和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我了解到一年级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巩固。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学校的课堂,他们对知识的贪婪和好奇心尚未形成,并且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扎实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培训的内容部分,老师详细讲解了一年级各个学科的课标要求和教学重点。我从中发现,一年级课标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构建。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们要从字母的认读、音韵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词语的识别和句子的组织,再到篇章的理解和交流。这种系统性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认读、理解和运用的完整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同样,在数学课上,我们要通过数字的认识、数的计数和加减法运算的学习,逐步过渡到数的整体概念和问题的解决。这样的学科结构将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有层次和有逻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的提高。
在培训的方法部分,老师分享了许多在一年级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教师可以制作卡片、图表、模型等视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这些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能够使学习活跃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同时,培训中还介绍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如智慧教学课件等。这些软件丰富了一年级教学内容的形式和呈现方式,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培训的实践环节,我们进行了一些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的操作。通过实际上课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培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和贯通。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反思,我发现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践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授课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提高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能力。同时,实践中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教学的本质是带领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一年级课标培训,我深入了解了一年级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教学要求,学习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未来的教学产生巨大的帮助和指导。我将积极应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一年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14个生字,并掌握其中6个生字。
2、教育学生遇事不慌,勇敢向前。
重点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
2、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文,画出生字反复拼读。
三、教学生字。
1、灯片出示生字,学生认真拼读。
不心叫笑出巴。
桥竹乱跳乌流怕尾。
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心:
笑:
(注意中间是一撇)。
出:
中间是一长竖。
学生进行笔顺描红练习。
3、在书本上画出生词反复读。
教学反思:
8、小熊过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象声词不达意“哇哇、哗哗”的意思。
2、培养学生遇事不慌、勇敢向前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象声词的意思。
2、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并指名口头组词。
2、听写、指名板写生字。
3、指名读文。
二、指导朗读。
1、通过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开火车读,指名轮读。
了解课文共有几句,每句写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读,理解词句。
灯片出示句子:“头上乌鸦叫”(生读)再出现句子:“头上乌鸦哇哇叫”(读)。
比较一下哪句好一些,为什么突出乌鸦对熊的嘲笑把自己的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再读句子。
同样理解“桥下流水哗哗笑”。
三、拓展延伸。
1、想像:“走进桥上人乱跳”小熊心里会想到什么,
2、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
最热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案例19篇)篇十九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为学生准备: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