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通过分析和借鉴范文的优点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一
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分析,为了警示高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且说明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性,希望高校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校,德育工作。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特殊群体,是在高等学府接受教育还没有进入社会的人,接受社会最新的信息、技术、思想的教育,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集中在20岁左右,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又面临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习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远离亲人,不能及时得到关怀,思想上的波动会比较大。此外,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聚集在同一所学校,为了能让学生在学校真正学习到今后在社会生存的本领,需要提高对他们的德育水平。
在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之前,需要对大学生整体的德育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在高校这样的大家庭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所有行为和举动都是透明的、公开的,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速度之快,在网络上也不难看到部分高校的学生在食堂用餐浪费极大却不以为然,并且就餐后的餐盘也不归位;寝室关系不融洽、卫生习惯不好等现象说明大学生对于环保、节约等方面的态度冷漠。不仅在校园里,在社会中一个学生的举动将会代表大学生这个整体,例如,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吸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主动为老弱病残幼让座等不符合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行为出现。
(一)端正教学心态。
(二)看待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
(三)看待问题坚持用联系的相关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的相关原理就是指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性质,目前在人们脑海中大学生的德育水平的看法其实就是对联系的客观性的反映,若是反对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唯心主义。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借鉴以往的教育经验,但是也要遵循联系的客观性。当然,若没有如今社会对于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有高要求,也不会出现这一类问题,而且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具有时代特色,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总而言之,世上不可能单一地存在一个事物,必定是有联系的,德育工作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能流于形式。
(四)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五)由量变到质变。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学校与学生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协助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二
摘要: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首要目标和任务。作者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及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造力。
1.1教育观念上: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是一切发明的前提,树立创新的观念,转变传承性的教育,并不是说把基础知识的要求降低,而是让学生去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真正的懂得如何学习音乐。现如今的学生被逼着学习各种乐器,不按照艺术自身的规律,只致力于技能的操练,为了使学生掌握技巧,家长对学生威逼利诱,练不好非打及骂。老师在培养学生时,也以独唱或者独奏去要求学生,没有任何配合协作方面的学习,使得学生逐渐的对音乐产生厌烦,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致。老师与学生的评定也变成了学生能唱出怎样难的歌曲,几个升降号的调式,打出多么复杂的节奏,只顾音唱的有多高,而忽略了音乐的灵魂———感情。学生每天都是无情感的机械的去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而这样的音乐学习和教育,违背了音乐的初衷和本性,更与音乐人类学的原理相悖。
1.2教学方法上:当前的音乐教育,最重视的是技能,因此在音乐学习中技能永远是放在首位的。在音乐的表演中,也要求学生的动作整齐,对学生的评价也是看与别的同学学习的是不是一样的知识,因此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千篇一律,表现的千篇一律,评价也是千篇一律。这种做法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作性、天赋和灵感。我国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都是重视教师的授课,“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老师讲课,模仿老师的动作,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去学,也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传统的教学也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打压,教师喜欢乖巧的、听话的学生,活泼好动、乱摆弄乐器的学生却会得到老师的数落,从而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和胆识在老师的一再制止中消磨殆尽。就如同听到的一个笑话,老师问学生“十五的月亮像什么?初一的月亮像什么?”学生回答“十五的月亮像玉盘,初一的月亮像镰刀”,老师就会非常满意,如果学生回答“十五的月亮像个大饼,初一的月亮是被咬过的饼”时,老师就会非常不高兴,觉得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规矩。这些虽然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其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1.3教材上:在教材上,以往使用的教材拥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和安排,也使得学生和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少,这就与音乐本身具有的创造性相悖。现行的音乐教材在这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没有给予大的空间。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三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全民健身的大环境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被突显出来。因此,旧有的一些体育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学校体育的要求,使得体育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要认真探讨创新体育的教学方法,积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使高职体育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并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一、创新教育以及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就是研究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成果之一,其主要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方法到目前来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各个定义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体育教学不是老师单独的讲授而是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就要求老师生动的讲述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创新思维对体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发展思路,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体育教育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都有很深沉的默化作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作用,体育教育是一种很独特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美感。在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上,大大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积极实现高职体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体育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体育教学的两大重点是技能和体能,由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也就不同了。思维起源于某中疑惑,迷乱或怀疑。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即操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以动作思维为主要特征,就是指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决定采取相应的动作。所以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细致的观察。只有在学会一定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可能进行创新。第二步就是尽可能把学过的同类技术技能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一个步也就是“默”的过程,“默”是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家盖叫天先生针对自己的练功实践总结的精练,是我在读《盖叫天传》中受到了启发,形象思维与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记忆和回忆动作有很多帮助。他解释道:背是记忆,记住了;默是在记的基础上进了一步,也就是创新。盖先生“把形象留在思维中和把思维形象化”这一论述道破了形象思维的过程和形象思维的意义与形象思维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不同套路的健美操、徒手操、武术拳术等,学生就会遇上同一动作名称,而表现形式不同。这就需要他们进行回忆、归纳、总结。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这样就产生了类似经验,就可能出现新生事物。发挥想象,进行创新当然是第三步。有了类似的经验,就可以发展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
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善于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是各种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体育教学有其特殊的一面,它拥有时空特征、身体活动等特征,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运动过程中能激活人的大脑,使人的思维活动处于良性状态。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以最简捷的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告诉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和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在体能方面创新就需要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我们就得做以下几件事情。第一,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第二,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重复性练习和坚强意志。重复性练习是提高身体素质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技能的重要方法及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必要手段。提高身体素质的成绩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需要练习者长期的坚持锻炼。体能的创新不仅要有锻炼身体的习惯,也要有坚强的意志。从而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转变而改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涉及体能、生理、心理、保健、卫生、环境保护、营养等多学科,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与综合性的特点,新课程更利于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必将开设新的体育教学项目,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随之转变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提高教育队伍的师资力量,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以适应新的专业技能发展的需求。可针对劳动强度和损伤特点加强对应身体肌肉和肢体的训练,开设体育保健教学,如运动处方、疲劳的恢复调整、劳动损伤与预防、体育与休闲等。发展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应有预见地开展职业性运动生理机能补偿与职业病防治教学,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增强职业体能,让体育运动与体育保健伴随学生终身。
参考文献: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四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深的计算机知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决定将计算机应用课程原有的54学时改为36学时。但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研究。
一、引言。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航海类专业为特色,经、管、文等学科兼容的高等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主要的任务是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学员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学院决定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有原来的54学时改为36学时,从而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更加专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从而让完成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人才”的任务,让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日后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有更好的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与要求。
2、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localhost。
从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并且熟悉计算机基本的操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于他们而言54学时的课程有点浪费。因此,学院决定将课程改为36学时,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为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同时为了让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学院决定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为了在课时减少的同时,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改革:
1、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特别在对于一些涉及到计算机反馈信息的内容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板书和讲述,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那么尽管教师累的满头大汗,但是学生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如果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在屏幕显示器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那么就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2、“解惑”式教学。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或多或少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习。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并且借助教材来节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在课堂开始时就明确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当学生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进行解惑。而不是直接参照教材,面面俱到。
3、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应用好操作需求,是一种能力教育。从前面所分析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目标可以看出,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的“用”指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从而领略到理论中的精华。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速度都较快,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不断的将获取的知识转换成自身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一些新的技术,从而唤起学生的求职欲望,这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有很大的帮助,使其自觉想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然后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以鼓励和耐心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自学的信息,从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自学基础。
四、结束语。
为了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只能是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解惑”式教学、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提高教学的效率,重点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作者所提出的几种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智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益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2]李学农.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
[3]宋亦兵等.实于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型教育[j].佛山大学学报,2010(2)。
[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挑战[j].中国电脑教育报,.4.9。
[5]王国钧.师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载计算机科学,(5)。
[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5。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五
哲学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残疾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从残疾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摸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残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与健全人格。
《哲学与人生》课程归属于德育课范畴,主要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定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发展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单元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残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他们的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和正常人有一定差距。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时,应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而且从中学会关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完善生命,这对他们融入群体生活,能够直面和接纳其身体,战胜困难、勇敢地生活下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束缚,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在特殊教育学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创设相对宽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枯燥的理论讲授与案例相结合,化抽象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他们思考、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但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案例,如学习“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时,可应用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段,学生讲述故事,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启发学生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做教条,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而客观实际是每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及趣味性原则,案例与教学理论不脱节,使抽象的哲学原理通俗化,枯燥的哲学理论趣味化,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内容,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讲,在《哲学与人生》中使用自主性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各种哲学思想知识内容,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行为模式。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要让他们对人生和社会充满希望,勇敢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强心。
自主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按照课前自主准备—案例导入自主—心理疏导自主—学生主体自主四个步骤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发表自我意见,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自主地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探索和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中,理论课的讲授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因此,趣味性教学就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适当的课堂游戏是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有效方法。游戏中,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对游戏结果的执著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既能身心愉悦,又可达到哲学“引发人的思考”的目的。搭纸牌、添一笔变字、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创造性游戏,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有效参与,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同视角展开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
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教师对课堂的合理设计与组织,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把游戏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调动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六
试从理论上简要说明儿童哲学的存在根据。
1从生物学角度看,个体发生与类的发生具有一致性;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由此推论个体与类的精神发生方面也具有一致性。那么,儿童的哲学就具有先天的依据了。儿童是带着先天的丰富思想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
2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个体的基因编码系统具有近乎全开放的性质,这种生物学原因决定了人类个体具有漫长的童年期。在童年期,游戏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游戏和教育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由此,儿童先天的哲学潜能在游戏和教育中能得到发展。
3从心理学看,个体精神成长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双重作用,是有阶段性特征的。所以儿童的哲学思想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
简介李普曼创立的儿童哲学课程。
李普曼倡导的儿童哲学课程是一套实践性训练课程,从学龄前儿童至高三学生共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儿童哲学故事教材,并给老师配有相应的训练指导用书。它根据儿童心理成长的普遍规律和他们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把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哲学小说之中,用对话的形式启发他们的思维,诱发孩子自己的问题,最后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答案。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哲学主体在不同年龄组各有侧重。他十分推崇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1、讲授所有的概念都应该提出认识这一概念的恰当步骤。
2、思维过程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3、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是对话。
4、优秀的思维应既合乎逻辑又基于经验,而且应富于想象力。因此,训练思维技巧的程序。
试从哲学层面分析一个儿童的困惑。
解答生命问题的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列出一些生命机能现象,比如消化、排泄、繁殖、运动,如果这种机能正常运行,就说这个有机体是活的。大卫心里明显没有这类生物学常识,那他是怎么思考的呢?这里提供两种可能的思考形式:
第一种可能,也许他会拿鲜花来类比,当我们剪下玫瑰花,带进室内,插进盛水的花瓶时,我们说那是为了使玫瑰花活着(至少等到花瓣开始脱落,叶片枯黄为止)。
第二种可能,从树上落到地上的苹果是不是活的?也许大卫是根据苹果的生命循环认为它是活的。他可能知道苹果里含有种子和种子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苹果掉在地上,种子可能会发芽并长出一棵苹果树,这棵小树会长出大树,然后自己也长出苹果。按照这种方式,循环不已。
也许有人会说,在生命循环受到干扰时便产生死亡,例如树苗枯萎了就长不成一棵树,或者把苹果带进室内,种子就发不了芽。尽管这些设想都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性,但大卫的想法的确代表了儿童对生命现象的思考,是儿童有趣而天真的朴素理论。
提高儿童哲学思维最好采取什么方法?
谈话。
如何选择童话故事来开启哲学谈话?
主编的一套教材,是阶段式的思维训练教材。每一阶段都由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组成。学生用书的内容类似于一部中篇或长篇小说,有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但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围绕对哲学话题的讨论而不断深入,每一小节又有意识地将一些哲学范畴融入其中。问题的内容和形式是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相当于是对他们生活经验的重组。教授用书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用书中的儿童故事里每一节中所涉及到的哲学范畴和概念作出相应的解释,提出每一节可能出现的主导观念,便于教育者在应对和引导儿童的提问时能做好一些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当然,每一阶段各章节中的哲学主导观念有很多是重复的,但是对于哲学问题相关的理解却由于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关注。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七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有了质的飞跃。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只注重少数音乐尖子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加教材是音乐课程最直接、最基本的资污芳名随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每单元内容相互联结、渗透,为教师、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开发音乐教育资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摆在实验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自实验以来,我校在开发教育资源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从以下几方面做一汇报。
一、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大家都知道,环境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音乐的熏陶、学习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学校将音乐室进行了装修,安装了阶梯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大型图画,地面铺设了彩色胶块,上面摆放了几张低矮的方桌,供学生放乐器、头饰,表演时又能当道具使用。课堂上,学生可以坐在、跪在地上,可以维在阶梯座位上,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整个教室充满着温馨、和谐的气息。
为培养学生的表演、演奏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开学以来,学校购置了架子鼓、铝板琴、沙锤、响筒等各种打击乐器,闲置多年的电子琴、手风琴也利用起来了,有些学生还买了容易演奏的口琴。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手中都有乐器,他们或合作伴奏,或独奏,不仅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还给那些在外面学习乐器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他们常常提前预习;熟悉歌曲旋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乐器进入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加深了对所学音乐知识的理解。
此外,学校还为音乐老师购置了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供教师备课、研究使用。特别是音像资料,市场上有关音乐方面的光碟特别多,这些素材在教学中可随时用到,以此来丰富音乐教学。
二、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拓宽音乐教学容量。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报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极大拓宽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
1.制作教学辅助课件增强音乐视听效果。
为丰富教学手段,开发教育资源,音乐教师赵叶多方搜集和音乐教学相关的光碟,自费购买课件制作教程,目前她已经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手段制作教学软件。在上《有趣的声音世界》一课中,她利用多种信息手段少录制了各种图片。声音。有优美的古典音乐、有大森林的猿猴叫声,有瀑布的.流水声。鸟鸣声等等,音乐的基本知识在声光色彩的氛围里自然地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讲《动画城》一课中,赵叶老师将20多张卡通歌曲光碟编制在教学软件中。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喜好随意点击歌曲,含有图片的歌曲便放映出来。这就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地播放、查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教学。
一提起音乐课,我们马上想到在音乐教室里上。在信息化时代,课堂不仅局限在教室里,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和培养。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感受,还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本学期,我们尝试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头带耳麦聆听音乐作品,充分体会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操作,可以全班统一学唱一首歌曲,也可以自己跟着机器学唱,提前学会的同学可以学习其他歌曲,或欣赏其他名曲、歌舞,实现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提前从网上下载、从光碟中拷贝有关录像、音乐家介绍、名曲欣赏、古典乐曲等音乐素材供学生在音乐课中点击欣赏。
3.上因特网欣赏流行音乐。
目前,各种网站都没有许多音乐网址,在那里可以查到许多最新流行的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就是在网上传播并流行起来的。学生对流行音乐也是情有独衷的,对喜爱的歌曲往往听唱几遍,就能哼唱出来。通过引导学生上网欣赏流行音乐,不仅为音乐教学增添了时代气息,也教育学生要正确地对待网络、影视等媒体文化。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健康向上的歌曲,如《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歌颂党、歌颂领袖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常回家看看》等表达亲情、友情歌曲,《健康歌》《三百六十五天》等儿童卡通歌曲。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从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加强学科整合构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学科、艺术的联系。在音乐课上,教师经常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词创编、讲述故事、诗歌朗诵、即兴表演,制作头饰等活动,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资源,也提高了学生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在讲《动画城》一课之前,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课上制作头饰,在音乐课上评出最佳头饰设计奖。在教唱歌曲《在动物园里》时,让学生根据歌曲创编歌词,学生当堂创编了很多压韵的歌词,如:小鸡妈妈喂宝宝,真好玩,真好玩;小猴噌噌爬上树,真淘气,真淘气;小兔嘴巴三瓣瓣,真奇怪,真奇怪。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创造能力令在场的老师赞叹不已。像《两只小猪》《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等歌曲,可以让学生根据歌词进行表演、创编。音乐课上,学生的各种才能都得到了发挥。
音乐教育资料是非常广阔的领域,它还包括社会文化资源、生活经验资源、人才资源等。我们只是在课改的起始阶段进行了一点尝试,有待今后进一步地开发教育资源.努力提自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终身有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八
2002年到2012年间,关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近90篇。其中,赵颖的《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和徐嵘的《职业教育思想初探》两篇硕士论文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作出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这两篇论文以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在美国和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为宗旨,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综合的、全面的评价。
2.关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
近十年间,关于杜威教育哲学研究的论文一共有83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云的博士论文《经验、教育和民主》,这也是近十年间的唯一一篇博士论文。此外,还有胡佳的《杜威的教育哲学》、邰杰的《基于经验的杜威教育哲学基本命题之研究》、洪汀的《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等论文都对杜威教育哲学思想做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经验、教育和民主》这篇论文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之于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和教育与生活世界疏离的现实问题,对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研究。
其它论述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文章大多从其对于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方面以及对其教育哲学进行分析论述的层面,这个主题的研究在国内杜威研究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
二、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
杜威的哲学思想也是我国学者所热衷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论文多达305篇(包括教育哲学论文78篇)。其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20篇,重要会议论文22篇。
田光远的《科学与人的问题》考察了杜威的新经验论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二元论”的克服并探讨了在杜威眼中,“现代科学”如何运作的问题。于此同时揭示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目标从“真理”到“效用”的变化,重点探讨了杜威的“工具主义”思想。接着以“一种技术的现代科学”,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现代科学”,把“现代科学”的成功揭示为是“凭借技艺”的成功,并探讨了“技术”所带来的“去魅化”问题,考察了杜威面对“技术”的独特态度和立场,还揭示出了杜威所理解的这种“实验主义”的“理智”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及其不足。文章深入探讨了杜威的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
张梅的《杜威的经验概念》阐明了杜威经验哲学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杜威对经验概念历史发展,杜威经验概念的含义、分类、范围和性质,杜威哲学中经验与自然、自我、教育以及民主的关系,以及杜威经验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关系一系列问题。
近十年,国内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数量较少,而且对杜威经验概念基本持轻视态度,研究兴趣相对淡漠。从国内学界研究现状看,虽然研究杜威思想的文章与著作为数众多,但是几乎没有人对杜威的经验概念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相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而言,教育思想更为受到重视。
三、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
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论文在近十年期间共有17篇。例如,《再论“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之争——从赫尔巴特到杜威》《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课程理论述评》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教育思想》等文章。
这些文章总地来说,认为杜威在教育思想上,并不完全赞同进步教育的过分放任政策;杜威也不是一位创设该派的标奇立异者。杜威不过是一位脱离传统教育的形式与枷锁,而对传统教育加以反省性的批判,另以个体心理及其社会环境为出发点的教育思想家而已。从进步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发展,是顾及到学习主体的心理条件的,对于学习者的兴趣、能力、欲求是兼顾的,而不是把教育看成为社会要求而准备的一种过程。学习的活动;尽量给儿童创造、表现的机会,所以在课程上,儿童有其自创的活动;在学习上、方法就较内容为重要。传统教育偏重教学的内容或学习的成果,使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复诵成为唯一的学习方法,教科书也就成为唯一具有权威知识的所在了。这些都是进步教育以方法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不会有的缺点。
四、结论。
近十年关于杜威的研究,主要以其教育思想为主,哲学思想次之。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相对宽广,研究也比较成熟,但是仍有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如杜威的美育思想研究,十年中仅有一篇研究论文。而近十年,国内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数量较少,特别是对杜威经验概念研究基本持轻视态度,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九
摘要: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恒久弥新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今天的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哲学教育成了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为此,必须恢复哲学的智慧功能。首先,教育方法应注重启发性和探讨性。其次,考核方式上应注重能力的评价。相信凭着哲学的智慧,哲学教育终将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哲学教育哲学智慧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
1.何谓哲学。
自古以来,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关于哲学的定义,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给出一个清晰、完整而又为大家都接受的定义。然而,哲学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它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向人们展示出时代的精神和智慧,它把人们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思绪进行提炼、加工,成为照亮众人的智慧之光。由此可见,不管人们把哲学称之为什么,毫无疑问,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从词源来看,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文philo(爱)sophia(智)两个词,译成汉语即“追求智慧”之意。在这里,智慧不等于知识,如果说知识属于静态的范畴,那么智慧则属于动态的范畴。智慧最重要的涵义就是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人们对宇宙、时代的认识只有挣脱了静态的知识表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升华成动态的哲学智慧。智慧的第二个涵义是哲学的洞见。哲学洞见不是指哲学知识,因为知识的堆砌不等于智慧。不仅如此,知识会老化,而哲学洞见不会老化,也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相反,哲学智慧具有恒久弥新是价值。正因为如此,成书于2千年前的《道德经》和《柏拉图全集》才没有因年代的久远失去其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而是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正是这种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充分的生存权和独特的魅力,从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痴迷,,为之陶醉。然而今天的哲学教育却并不尽如人意,哲学教育步履艰难。
2.哲学教育的误区。
作为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虽然人们仍然在不断论证哲学的智慧,其实质却已逐渐蜕变。人们忽视哲学的智慧功能,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从而使今天的哲学教育出现诸多误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哲学教育当成了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众所周知,哲学具有启迪人们智慧的功能,同时,正是这种启迪智慧的功能使哲学具有恒久的魅力而在各门学科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中占据一席之地,哲学教育也从柏拉图学园发展到今天的大学教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对哲学的误解,人们往往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结果是把哲学教育当成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使哲学课堂成为向学生灌输哲学知识的场所,这种对哲学智慧功能的放弃,必然导致哲学教育的对象失去对哲学的兴趣。在校园之内,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在校园之外,人们对哲学也是“另眼相看”,最终导致人们对哲学本身的放弃,进一步引发哲学教育的危机。
3.恢复哲学的智慧功能。
其次,考核方式上应注重能力的评价。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考评都是以其对哲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为唯一标准,这种考核方式往往使学生把注意力单纯投向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的掌握,从而形成一种哲学即等于哲学知识的错误观念,完全忽视了哲学最重要的功能—启迪智慧,学生可能因死背概念、原理而获得高分,但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却未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校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中,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哲学知识掌握的方式,在考核方式上将卷面考试与平时课堂的发言,讨论以及出勤情况结合起来,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同学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和讨论中来,一是平时每一次发言都由同学自己签名,同时学期最后对讨论发言的情况进行评优,包括小组评优和个人评优。在最后对本门课程学习的评价上,除了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以外,还包括平时成绩分,主要包括专题发言,讨论发言分,考勤分,对于讨论发言评优的同学实行加分机制。
总之,哲学教育要走出误区,摆脱困境,就必须进行改革,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而这三方面又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2]。考核方式的改革往往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能否有始有终,没有考核方式的改革做支持,其他改革可能落个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相反,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最终只能不欢而散。因此,哲学教育改革必须从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可以预见,它的路是漫长的和艰辛的,但是应该相信,凭着哲学的智慧,哲学教育终将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
摘要: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宗旨应该改变学生中存在的音乐等于唱歌、演奏、作曲的狭隘观念,重新认识音乐学习的文化属性。并且,学生关于音乐学习的考核,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善。
音乐人类学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看待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
一、从人类学看音乐文化。
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是人类音乐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
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之初,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此时,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行为,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或者更严格地说是“回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
二、从人类学看音乐教育。
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其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
英国民族音乐学界的泰斗,已故的约翰﹒布莱金倡导了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教育这种新概念。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他们在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以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至少包含了上千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所产生的成果,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其次,国外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人类学的背景中不断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如美国黑人音乐、爵士音乐等,他们还不断加强世界文化意识,积极学习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为美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许多新的音乐教育领域。
另外,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因此,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民俗民间音乐引进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当代青少年学生更为全面、更为直接地接触中国社会音乐文化,感受其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社会音乐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更快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经过走访和调研,我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采取的是传统的、固定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单一、呆板,学生对教学内容陌生、不喜欢。而社会音乐文化却是一种音乐现象和文化精神的综合体,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在音乐教育中产生映射。这就说明,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二者的协同发展,才能使社会音乐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只有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才能使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柯达伊说过: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民族音乐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如果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去追求有机、发展的音乐文化,就必须通过教育,使其为全民所有。只有首先让儿童生活在音乐的母语环境中,才能使儿童深切地感受到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感。民族音乐保留在音乐课堂是二者协同发展的基础,它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作用是长久的、永恒的。特别是我国优秀的民歌民乐,体现着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是我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因此,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民族性。音乐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兴趣的形成与人的认识发展、与社会音乐环境有密切关系。可见,净化中小学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创造民族音乐学习氛围,大力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兴趣,是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的可行之举。这种社会音乐的环境主要还得靠中小学音乐教育者来改变。如果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曲保留在中小学音乐课堂,让青少年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既能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又能陶冶情操;既培养了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不仅体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传承了我国社会音乐文化。
那么,除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音乐以外,流行音乐也是当今社会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流行音乐中有不少优秀的进步的音乐作品,是可以适当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很多流行的公益性的歌曲内容就非常健康,这些流行歌曲为公益行动、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服务,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以社会公德观念为根本,立足于使更多的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行为规范。它们主要以宣传关爱他人、渴望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环境,提倡文明公德等社会公益性内容为主,不以牟利为目的。因此,适当地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流行歌曲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极其有帮助的。
我们再次审视音乐人类学中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其实无论是哪方面,它们的动态和走势的舵就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要想将音乐真正融合在人们的生活和教育里面,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真正要的人类文化是什么,只有这要,音乐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m].田林,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一
近段时间以来读了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这本书,并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这本书对每个学习法律的人很重要,要多重要,读过才会知道。现在看了这后有些收益,记录如下。
首先我来介绍下此书作者。博登海默,190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移民美国后在华盛顿大学研习美国法律并于1937年获得ll.b学位。从1951年开始担任犹他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荣誉教授,1992年去世。博氏是综合法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哲学。主要论著有:《法理学》、《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律方法》、《论正义》、《权力、法律和社会》、《责任哲学》和《英症状法律体系导论》等。然后再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全书的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历史概论中介绍了自古希腊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学的概述(包含作者对法律的哲学思考和作用的哲学思考)。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以及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20世纪的西方法律哲学,一般来说有三大派别:社会学法学、分析法学和新自然法学。作者倾向于所谓“统一法理学”(或“综合法理学”)观点,既主张不以任何单一的、绝对的因素来解释法律;认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受社会、经济、心理、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价值判断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全书贯穿了这一思想。该书是作者对法律的基本性质以及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进行哲学上的分析。该书的价值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它能引起读者认真而严肃的思考。因为时间关系我仅就本书第十一章节中正义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阅读,故本读书笔记也仅就此部分中正义的概念及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这两个部分展开重点阐述。
本书第十一章第四十九节关于正义的概念部分作者分了四个小部分来进行论述,分别是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契约正义及个人的非正义观。同时作者分别从主观向度和制度的层面进行了分析。而第五十节分析了正义与自然法的联系。以下就此两节内容内容进行介绍。
一、正义的概念范围。
(一)历史上典型的正义概念。
第一种是乌尔庇安和西塞罗的观点。这两人的定义强调的是争议的主观向度。“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公平的意愿和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据此,作者做出了如下发挥。正义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的意愿。正义要求关注他人,而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上述定义都着重强调了正义的主观向度。故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第二种便是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的观点。作者进一步指出正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还要具体化为实际措施和制度性手段。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这两人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二)博登海默界定的正义之四重含义。
第一种是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所主要关注的是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配置的问题”、。然后,作者提出了一连串有关正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享有立法权力的当局来处理的。博登海默还列举了一些分配正义的表现形式,如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家之长发布的令和规定的罚则、采邑的工时、评分制度的公平性和分配奖学金的确当性等等。第二种是矫正正义。习惯法、国际法则、工资水平和矫正正义是指当一条分配正义的规范被某个社会成员所违反时,该社会成员就应承担赔偿、返还不当得利、接受刑罚等责任。矫正正义通常是由法院或其他被赋予了司法或准司法权利的机关执行的。它的主要适用范围乃是合同、侵权和刑事犯罪等领域。
第三种便是契约正义。即在正常情形下,当事人处于自愿而订立的合同是不存在不正义的情形的。但如果一方当事人隐瞒或故意错误表达相关信息,或一方当事人倚其优越的实力地位而将条件强加给对方,或一代表人在毫不考虑他(她)所代表的那些人的利益的情形下就签定集体协议,那么,虽然那些合同在形式上是自愿的,“但它却仍具有不正义的污点”第四种便是个人的非正义观。即“奉公守法的人和公平的人都是正义的”。最后,作者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认为上述所有有关正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论式:“个人应得的归于个人”。
二、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
(一)自然法的概念。
在法理学思想史中正义观念往往与自然法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但自然法概念也并非唯一。主要有以下几种: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条正义规则“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样的效力”,那么它就是自然的。按照圣·托马斯·阿奎拉的观点,自然法视为“人类普遍的和根深蒂固的品性”。而赫伯特·哈特认为自然法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存在下去而必须拥有的”。这几个人的观点相似。与此对应的特里斯琴·沃尔夫持绝对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理性永恒不变;鲁道夫·斯塔姆勒与卡多佐法官都用相对论的方法,认为自然法是相对的、可变的。而第三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约翰尼斯·梅斯纳,艾尔弗雷德·维德罗斯。作者认为,以上这些自然法哲学家的观点尽管有分歧与异议,但仍存在一致性的要素,即“自然法是由应当得到承认的原则和准则构成的,而不管它们在一个国家或其他共同体的实在法中是否得到了正式表达”。也就是说自然法是高于国家法令的一种更高的正义原则。
(二)自然法随着正义观念的发展而发展。
把以上的正义要求描述完以后,作者指出,应当根据生物学和心理科学中所取得的进展对人们在立法方面的基本需要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正。由于人的道德情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自然法的宽容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很久以前可能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当代文明社会中则为法律所禁止;在过去,人们对轻微的罪行也适用死刑,但在今天,死刑只被限制适用于少数几种极为重大的罪行;一个现代国家的成员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安全都比混乱社会所能期望的安全程度高得多。作者在这里再次赞同了自然法的大多数倡导者所提出的“恶法非法”的观点。
(三)自然法是正义的最低层次。
从书中不难看出正义制度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自然法,它是正义制。
度的基础;第二层次是“被一特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认为是正义的规范和原则”,这些规范和原则可能得到了明文法的承认,也可能没得到其承认;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它是由一个更完美的和更理想的秩序的蓝图规划构成的,而这一规划则是一个国家的实在法所无力实现的”。据此,正义概念范围极广,不仅关注法律有序化的迫切的、即时的目的,而且关注它的远大的、终极的目的。
综上,是我对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近乎皮毛的理解。博登海默对正义的阐述是理性而精彩的,整本书是深刻而又有创意的。博登海默的正义论值得学者们深究,就算仅仅细致阅读了此书的一两个小节我也不得不为他那抽象、发散而丰富的思想而感叹。正义是法律制度的实质,正义也是法律永恒的主题,而博登海默对正义的这场探讨给法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二
绪论。
本文虽然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但从渊源上来说,对命题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来自于语言哲学,因此必须澄清本文的研究与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
将命题态度纳入哲学中来,其源头来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难,即态度语境下同一性替换问题。
对弗雷格及罗素关于此问题解决方法的评析促进了情境语义学(situationsemantics)的产生。
情境语义学注重研究命题态度的关系,即个体对命题的态度,比如“相信”、“期待”等,这些具有意向性的状态能够表达一个个体的态度。
该研究将命题态度形式化,即一个逻辑系统如何表示命题态度的关系,以及这个系统是如何构造的。
总体来说,语言学或者逻辑学对于命题态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从命题态度的结构入手来探讨有关语义的问题。
其结构要素包括命题态度主体(propositionalattitudesubject)、命题态度谓词(propositionalattitudepredicate)及命题内容。
其中命题内容指的是命题态度谓词指向(directat)或关于(about)的内容。
第1章命题态度的含义。
1.1命题态度与心理意向性。
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虽然能够感知一侧事物,但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即“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些无意识状态比如惯性。
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10年不变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并且在同一个区域上班,那么每当他上下班时,即使在路上不费力寻找路标甚至走神,他依然能到达期望的地点。
或者一个人惯用手写,提起钢笔就会自发地寻找纸张进行书写,那么当有人手持文件等待其签字,惯用手写之人可能在找到钢笔后由于走神而忘掉待签字文件,进而继续翻找纸张。
这些无意识的状态是否具有意向性?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主体有没有对当下状况的意识,他都在心理意向的驱使下完成了某项工作。
例如某人顺应心中对家的期待而在不故意的情况下抵达住所,或者能够遵循对书写的渴望而寻找纸张。
关于意识与意向性关系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将在下一节完成。
而这种无意识的意向能否称为命题态度?显然不能。
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意向并没有指向一个命题表达出来的内容,换言之,潜在的心理意向性并非命题态度。
1.2意识与意向性。
与上述分离主义不同,意向性基本论认为,意识与意向性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它们的联系体现在,意向性在二者中更为重要、是基本的,意识可以用意向性来解释。
表征主义是其中一种代表性理论。
表征主义认为,所有心理状态都是意向状态,意向内容可以由心理状态对事物或性质进行表征而得来,换言之,本应理解为由意识得来的内容,其实可以由意向(表征)得来。
其解释有赖于德雷斯克的“移位感知”(displacedperception)理论。
人的经验有一种透明性,“经验的透明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当我们注视一棵树,并且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视觉经验,我们能发现的性质只是所呈现出来的树的性质。
这表明,经验恰如眼镜的镜片一样,可以让我们投过它知觉到外部事物的性质。
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经验是透明的。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17。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21。
结论.......................24。
第3章命题态度的归属过程。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
也有例外。
比如当这个人害怕火焰,但假设他是一个冷血的人,在看到几百米外的一座房子失火时,由于他同时相信这个火焰不会伤害到自己,那么他将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如前所述,惊叫甚至避开。
还有一种例外是,当一个人拥有两种不同的信念,信念q的影响力远大于信念p的影响力,那么他会呈现出与我们假设不同的行为倾向,也可能与其他相信p的人表现不同。
例如,一个人虽然害怕火,但是当他独自迷失在森林中,此时如果不取火,他相信自己将被冻死;或者相信,他手边的猎物如果不用火烤就无法食用,而他将被饿死,那么此时他会抛开对火的'害怕而选择生存。
当然如果他相信只要点火他就会害怕到死掉,或者相信生肉也可食用、总比面对火好,结果将不相同。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危险的水边,主体a相信靠近水可能会丧失生命,那么他将远离水岸,而同样一个拥有该信念的主体b,由于他寻求刺激,或者有轻生念头,那么他反而会靠近水岸。
如此种种。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
在上一章提到的fp三种理论中,理论论和模仿论最为流行,但无论是理论论主张的人们对命题态度的归属能力由先天或学习得来,还是模仿论所说的人们虚拟他人视角来理解或预言他人心理状态,都将研究集中在命题态度归属能力的第三人称方面,因此,对第一人称问题进行考虑,mm理论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对于解释自闭症人群能否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该理论也提供了解答。
然而,尽管mm理论作为前两种fp理论的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中不乏值得考虑的问题。
例如,该理论的提出者并没能明确解释监视机制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表达任务,同时,该理论关于信念的上升程式中的问题也没能给予良好的解答。
所谓信念的上升程式是指,当人们思考类似“是否相信p”的问题时,实际上在心中考虑的是“是否p”,这就将思考一种心理状态转化为思考一个事实。
对于这种现象,mm理论并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结论。
关于命题态度归属的过程,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是研究命题态度在解释行为时的表现,二是研究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即人如何认知命题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这个部分的分析主要利用信念这一命题态度。
对于命题态度的解释过程,我们除了沿用理论论及模仿论,即利用理论或者模仿他人的视角来进行解释或预测行为以外,还参考了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在行为维度,我们知道命题态度对行为解释的表现为,同一命题态度引发的行为不唯一,且受所持命题态度的程度及硬度的影响;通过对神经生理维度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命题态度的解释方式是对每一个行动方面的解释而非行动整体;在社会历史维度,命题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则受社会、历史、语言的影响。
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则主要参考mm理论,即我们通过认知建构中的监视模块来完成自我认知,对于该理论不详尽之处,我们也尝试给出了解决方案。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三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学生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现将如何利用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总结如下:
1.利用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讲到:一般,指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指矛盾的特殊性。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
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处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中所讲的规律一般都是一般规律,任何一般规律都是对事物的共性的总结,事物还存在其个性与特殊之处,共性和特性相互依存。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1在介绍细胞统一性时讲到:生物一般是由细胞组成的,但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一般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但原核生物蓝藻光合作用是光合片层;一般情况下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应有的细胞器,但植物的根尖细胞、叶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一般的细胞都含有一个细胞核,但双小核草履虫,胚乳细胞含有两个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一般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型,但硝化细菌为自养型:一般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的方式为有丝分裂,但蛙的红细胞为无丝分裂;植物体一般组织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与二氧化碳,但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高中生物必修2讲到:生物的遗传物质一般是dna,但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高中生物必修3讲到:一般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原核生物蓝藻也是生产者;一般消费者是动物,但猪笼草这样的植物也可充当消费者,病毒、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
2.利用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与局部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有部分功能。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种学习策略在高三全面复习时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只有生物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内环境维持稳态,换句话说只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配合使各器官、系统之间协调统一,保证内环境的稳态,生物体才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动;另外,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来说:第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各个章节各本书内容的连贯性、整体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只注重各个部分内容的讲解,而不从整体角度出发就可能使学生的理解过于片面,那么很多理由很多知识就可能让学生无法联系,很难构成知识网络,造成学生理解上的空缺和漏洞。高中生物课本的每一章节主要是对生物局部活动进行研究,如果教师能每节课的导课或小节时都站在整体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就是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生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活规律等)的知识框架,如果建立的这个框架或网络很致密,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以前的一些不解和疑惑,也会在整体框架构建之后融会贯通,迎刃而解。
3.利用宏观与微观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讲到的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生物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中穿梭自如,“微”则进入细胞中了解原子与分子是如何完成细胞代谢的;“宏”则能跳出来了解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其实高中生物就是从微观入手的,从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到组成生物的化合物,再到组成生物的细胞;到了必修3又从个体水平认识生命活动的调节,从生态系统的水平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对生物微观知识的认识,还必须注重宏观角度的理解。
4.利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哲学中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例如必修1讲到的细胞代谢的方式涉及到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同化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是生物的分解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从细胞到生物体,包含了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生长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在这些生命活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整个代谢过程始终发生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一般认为,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有机物才能积累,生物才能表现出生长现象。
5.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学生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可以很好的理解酶催化作用一例。酶是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内在因素,但要使酶发挥其催化作用,外界环境条件比如说温度、ph值显得至关重要。生物的细胞发生癌变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因子等外因作用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内因而发生的变化。学生在分析光合作用时得意识到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叶绿体色素的含量、酶的种类及含量,外因有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学生做关于光合作用的题就显得不那么难了。此外,高中生物学中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生物进化的过程、群落的演替、生态平衡。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四
云阳中学。
陈槐茂。
从本书的目录上来看,全书的论述都是围绕“人”这一主题所展开的。但是翻阅下来,却又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认知。
在这里,教育哲学不再讨论那些抽象的“基本问题”,而是讨论那些与每一位教育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讨论的方式也不再是演绎的和规范的,而是反思的和批判的,研究的目的不是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结论,而是和人们一起认真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不管他们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是男是女,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总之都是人,它都具有人作为人存在的特征——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和独特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人的一生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关于死亡、奴役、有限、孤独及自我认同的问题。而教育作为教化人的武器,它也必然是和上述问题相伴随的,它所教授的并不单单是给予人生存的意识和技能,而且还有授予人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以及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能只考虑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今日的教育,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人的存在问题。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这几个方面在书中是教育与哲学的具体分析,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都涉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语“理性”,比如第五章中,则是从理性与教学来分析的,这其中又包括了理性与人生、理性的教化来详细的阐述的。不同的人对于理性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书中这样说,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想活动,它不仅包括了概念、判断和推理,而且也包括了质疑、反驳和辩护。这种情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是表现的尤为突出的。我们知道有些观点是带有感性色彩的,但是这种感性的理解也是掺杂在理性的表述中的,我们不可以明确的说明这其中的有些错误,这就表现了一种理性的思维。理性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就某一问题应用概念进行推理和认识的能力。人在做“理性思考”的时候往往是身心愉快的。不同的“理性”所拥有的价值各不相同,这些价值是多方面的。例如,如果“理性”能够成为一个人在面临人生选择时的指明灯或者能够协调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时候“理性”所体现的更多是作为其生存和生活的工具价值。
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首先,就应该改变教育的对象观,其中包括教育的对象是什么和如何认识教育的对象;其次,必须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必须要撕破“教师”这个“面具”,回到他本来的和丰富的人性状态,树立“作为人类的教师”的新意识;再次,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再其次,应该引导青少年学生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生问题,防止他们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似有非有或可以置换的问题,启发他们去体验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最终培育他们存在的智慧;最后,应该将存在问题的讨论与青少年学生存在经验的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一些存在的现象或知识。
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对于教育哲学理解的较浅,还应当对于这本书有着重复的阅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解教育中的那种理性的意识。
2017.11。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五
最近读了《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它是由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著,2003年5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熊蕾翻译的中译本。这是一本系统论述美国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哲学专著。作者贝内特·雷默是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学家,是美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审美教育的倡导者。
过去,我一直认为读音乐理论没有美感,我读完此书后感觉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我国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十章)。第一部分雷默以美学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思辨主义、绝对形式主义、绝对表现主义为例说明何种哲学可以成为音乐教育哲学,并详细论述了它们在艺术情感、艺术的意义、体验艺术中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在音乐教育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思辨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存在于音乐本身之外(非音乐的体验),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是“音乐(非音乐体验)被认为是使人变得更完美的有效途径”。绝对形式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音乐自身,“致力于培养天才儿童的音乐技能”;绝对表现主义则是对前两种的综合,“主张音乐提供有意义的认识体验”。第二部分阐述了音乐教育哲学在实践(普通音乐课、表演课)中的体现,指出了当时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音乐课不是核心课程,音乐课仅仅重视技能训练并偏重于音乐之外的体验等),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第三部分是对美国音乐教育未来的展望,提倡艺术教育朝人文方向转变。
作为一本哲学方面的著作,本书有逻辑性强、结构层次清晰的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从很多角度并用很大篇幅阐述了音乐艺术的性质和价值,这是很多论及音乐教育的著作所不及的。正是这一特点,体现了雷默作为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深厚的音乐修养,也为我们研究音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本书突现了一个前提,即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雷默教授以这一前提为基础,通过对音乐艺术创作、体验、感觉、意义不同方面的论述,使我们更系统地体会到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的实质,也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音乐教育价值的必要性。尤其是书中提到的“音乐是情感的一种语言吗?”“音乐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吗?”这些看似简单的标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要解答它仅仅有音乐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从许多其他相关学科(解释学、美学等)的角度进行论述。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雷默教授把音乐教育哲学渗透到实践中,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雷默认为采纳多视角和多种观点的合理成分是建构一种音乐教育的普遍哲学必须给予充分思考的。这种兼容、平衡的认识以及态度,对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十分有益,并且很适用。相信音乐教育会在一种多维度的逻辑体系和价值观的构建中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特定文化环境以及特定历史时期产生出来的著作本书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雷默认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而非审美的教育就是非音乐教育,“因为非审美体验会阻止对音乐产生审美体验。”他的言下之意是应该强调在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本身价值和本质的关注,仅从这一强调来说,是很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因此将一切所谓音乐之外的体验,全部当作非审美体验而加以拒斥,则有失偏颇。这样的区分标准本身就没有充分理解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本质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融实践性与研究性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理论专著,值得一读。尤其本书强调对音乐教育中音乐自身的关注,这对我国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是很大的。当前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也存在着仅仅重视音乐本身之外的体验,而忽略对音乐本身的关注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有学者提出音乐教育应该“走进音乐”,倡导关注音乐自身,启动音乐思维,这与雷默教授在此书中所强调的观点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当然,音乐教育改革不可能依靠一本书的出版、或是一个观点的提出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齐心协力。一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能给我们某些启示。正如雷默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如果本书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许有大部分,帮助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们和我们都同样献身于其中的那门艺术——音乐——的信仰和价值观——即他们的哲学,那我就心满意足了”。《音乐教育的哲学》使我非常明确地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来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我如同迷路的航行者突然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六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要在实践中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它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
关键词:哲学思考;思想;素质教育;客观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峰回路转,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科技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政治思想保证。它的提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命运和前途有长远的决策性意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切实贯彻、全面实施。
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并非易事。素质教育的形成,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研究国情,把国情作为我们办事情的出发点。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果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就必然脱离实际,也就是违背客观性原则。我们过去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很重要一条教训就是脱离国情。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发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有偏差,参与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曾多次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教育和质量。”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和1994年全教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及其指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来自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国的教育,是在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只有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谈得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传下来的,它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共识。它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是这个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之,认识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十分重视对国情、省情、县情的研究,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完成,使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富于自觉性和创造精神。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七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从最基本的吃穿住行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无不闪耀着科技进步的光环.在充分享用着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忘记反思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影响.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是20世纪以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个学科领域,对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哲学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研究可以作为我们审视世界并反观自身的一个切入点.
作者:王丽慧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刊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academicjournal年,卷(期):2007“”(12)分类号:b089关键词:计算机人工智能人工生命反思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八
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任何的诸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事物的整体。如何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素质教育,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的。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抽象的理论形式来反映我国教育实际的,从形式上看他是主观的,从内容看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论与大力支持。不了解其中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就不能把握其整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就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内部诸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完成这个任务,但必须努力去研究他、实践他,以期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素质教育协调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略加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我们习惯把素质教育称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它简明而形象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其具体内容而论,它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和关系,要充分认识其整体性,必须做全面考察。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来的,它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13亿人口中实行的。它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和需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纪律、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
可见,素质教育是由前提、保证、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手段、措施等构成整体。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了?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因此,考试是一种教育评估手段,不同点是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推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要考试而要对考试进行改革,有效地利用考试这个手段。只要学校存在,考试就永远不会完结。
二是搞素质教育不是就要多搞活动?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者都应抓好,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素质教育绝不等于活动教育。
三是是不是条件差的学校就不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无论条件如何,都应该搞素质教育。
四是打牢基础与升学选拔是什么关系?应该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只要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拔尖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指出:“实践主义(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他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他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社会生活本性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依据社会的规律去改造社会,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客观化。素质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理论武器和战略举措。
然而,它毕竟是精神的东西,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也内在地蕴涵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紧迫任务,党和国家把素质作为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所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遵循实践性原则,我们在实施教育进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三个要求”的内容。
遵循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我们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是实践的前提,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科学真理,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二是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三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素质教育。
四是内启动原则,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内因,点起他们内在因素,使其主动接受外因的积极影响,并转化生成为自己的“营养”,成为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五是群体合作原则。在“教育社会化”的大教育观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构筑教育社会化体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要真正把握他、驾驭他,是很不容易的。有时会产生顾此失彼,当强调这一方面又可能忽视别一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又放松了次要矛盾,注意了特殊性又忽视了普遍性,或是相反。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增加素质教育的科学预见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坚持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就是要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循守旧,具体行为是错误的,脱离实际,为所欲为是不可取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及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内容和方法诸方面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转型中的自我完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实践性正确把握就能在实施中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七大和第三次全教会、胡锦涛同志谈话精神为指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十九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要在实践中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它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
关键词:哲学思考;思想;素质教育;客观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峰回路转,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科技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政治思想保证。它的提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命运和前途有长远的决策性意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切实贯彻、全面实施。
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并非易事。素质教育的形成,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研究国情,把国情作为我们办事情的出发点。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果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就必然脱离实际,也就是违背客观性原则。我们过去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很重要一条教训就是脱离国情。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发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有偏差,参与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曾多次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教育和质量。”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和1994年全教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及其指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来自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国的教育,是在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只有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谈得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传下来的,它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共识。它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是这个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之,认识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十分重视对国情、省情、县情的研究,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完成,使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富于自觉性和创造精神。
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任何的诸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事物的整体。如何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素质教育,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的。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抽象的理论形式来反映我国教育实际的,从形式上看他是主观的,从内容看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论与大力支持。不了解其中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就不能把握其整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就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内部诸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完成这个任务,但必须努力去研究他、实践他,以期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素质教育协调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略加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我们习惯把素质教育称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它简明而形象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其具体内容而论,它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和关系,要充分认识其整体性,必须做全面考察。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来的,它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13亿人口中实行的。它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和需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纪律、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
可见,素质教育是由前提、保证、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手段、措施等构成整体。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了?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因此,考试是一种教育评估手段,不同点是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推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要考试而要对考试进行改革,有效地利用考试这个手段。只要学校存在,考试就永远不会完结。
二是搞素质教育不是就要多搞活动?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者都应抓好,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素质教育绝不等于活动教育。
三是是不是条件差的学校就不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无论条件如何,都应该搞素质教育。
四是打牢基础与升学选拔是什么关系?应该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只要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拔尖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指出:“实践主义(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着的特点:一个是他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他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社会生活本性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依据社会的规律去改造社会,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客观化。素质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理论武器和战略举措。
然而,它毕竟是精神的东西,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也内在地蕴涵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紧迫任务,党和国家把素质作为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所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遵循实践性原则,我们在实施教育进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三个要求”的内容。
遵循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我们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是实践的前提,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科学真理,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二是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三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素质教育。
四是内启动原则,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内因,点起他们内在因素,使其主动接受外因的积极影响,并转化生成为自己的“营养”,成为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五是群体合作原则。在“教育社会化”的大教育观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构筑教育社会化体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要真正把握他、驾驭他,是很不容易的。有时会产生顾此失彼,当强调这一方面又可能忽视别一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又放松了次要矛盾,注意了特殊性又忽视了普遍性,或是相反。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增加素质教育的科学预见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坚持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就是要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循守旧,具体行为是错误的,脱离实际,为所欲为是不可取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及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内容和方法诸方面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转型中的自我完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实践性正确把握就能在实施中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七大和第三次全教会、******同志谈话精神为指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
《教育哲学》这本书从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
教学。
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哲学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说明,而且这几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从总体上来串联这几个方面的知识,才可以真正的用哲学的思路来理解教育的问题。
首先在书的导言中,作者进行了哲学与教育之间问题的分析,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在我以往的理解中也和作者给出的例子一样,觉得哲学是一个范畴很大的概念,但是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等的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在教育中,它包括了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等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很难说与哲学有多少关联,也或者只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观点和方法论分析,但是这仅限于上课中的分析题。作者针对于普通人对这样理解的观点,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教育活动与哲学的关系,教育政策与哲学的关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哲学的关系三个方面点明了哲学对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其中作者对于教育活动与哲学的关系是这样来说的,教学中的具体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个教育活动的目的服务的。对于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也不能随意的处理这些琐事,他们必须使这些琐事服务于整个教育目的,而且,这些教学的环节也是决定整个系统目的能否实现的一个个关键环节。在这些教学课程中,它所涉及到的知识是有很多的方面的,有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等的知识,为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了知识的基础。上面所说的知识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些知识只有在社会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人生哲学乃至一般的哲学领域才能得到研究和发展。缺乏这些知识领域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无法对教育目的进行很深奥的分析,从而无法对教育的真正意义来说明。作者后面也提到了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理论与哲学的那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教育活动是必须需要哲学的。
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这几个方面在书中是教育与哲学的具体分析,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都涉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语“理性”,比如第五章中,则是从理性与教学来分析的,这其中又包括了理性与人生、理性的教化来详细的阐述的。不同的人对于理性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书中这样说,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想活动,它不仅包括了概念、判断和推理,而且也包括了质疑、反驳和辩护。这种情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是表现的尤为突出的。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辩论,它就是给出了两个同一概念的不同的方面来让辩论的双方进行否决对方的观点,这样他们就会从正面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以及从方面来说明对方观点的有误。我们知道有些观点是带有感性色彩的,但是这种感性的理解也是掺杂在理性的表述中的,我们不可以明确的说明这其中的有些错误,这就表现了一种理性的思维。理性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就某一问题应用概念进行推理和认识的能力。从这一特征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人类是一种有着理性思维的。而且这种理性是伴随着我们一生的,理性与人生的关系认识是对理性与教学关系认识的一个思想前提。人在做“理性思考”的时候往往是身心愉快的。不同的“理性”所拥有的价值各不相同,这些价值是多方面的。例如,如果“理性”能够成为一个人在面临人生选择时的指明灯或者能够协调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时候“理性”所体现的更多是作为其生存和生活的工具价值;同样,有人为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变得更为“理性”,而使“理性”在其身上体现出目标价值;“理性”能够使人类更深刻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也体现出了它的哲学方法论价值等等。
关于理性与人生,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的,人是有理性的、人生是需要理性的、人的理性是需要训练的。这三个方面就可以很好的说明,我们每个人与理性是形影相随的,即使是最感性的人,他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也会表现出感性的一面的。理性的思考会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愉悦,而且这种愉悦还具有一种美学的价值,理性也有助于我们对于生活问题的自我诊断与治疗,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挫折,即使是最不愿意思考的人也会不经意的思考造成这样的原因,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总要进行一定的。
总结。
并且在反思的过程中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并且制定新的旨在预防或纠正错误的人生计划这个过程就是理性的过程理性是我们所不可缺少的。理性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这样的对于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也是这样子的。我记得一个笑话那就是在一个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加油站一个犹太人看见别人赚钱了自己会建一个超市另一个犹太人会建一个服务区最后这片地区就会繁华起来反过来我们中国人则是一个人建了一个加油站另一个人也会挨着建一个加油站第三个人依旧会建一个加油站最后导致了谁也不能够挣到钱。从这个小故事来说在我们社会上的确是缺少一种理性的思维能力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理性。这种理性思维能力的出现则需要教育发挥它的作用了。但是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很多的教学理性只是出现在课堂之中当出了课堂就会出现一些令我们无法相信的一些事实。理性不仅是教学的条件或工具而且也是教学活动所应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样的理性教学必须要做到实处否则是一无所用只是出现在一些考试的题目之中。书中对于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中理性的缺失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指出造成这种局面是有着教育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的从外部原因来说第一重情轻理的传统文化。第二是重视个人权威的社会生活制度。第三是依赖于长辈经验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从内部原因来看第一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第二是升学第一的教育与教学理念。第三是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制度。第四是非理性的学校生活制度。从这内部与外部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发现社会理性缺失的一些原因。对于改变这样情况我们则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与找出一些对策。“理性”这个词是贯穿于全书中的一个核心任何的一种方式与教育的关系都是一种理性的结果比如自由与教育自由的认识系于理性。作为类特性的自由不是来自感官的而是来自理性的沉思。没有理性的沉思人际不能认识到自己作为类的存在更不能够认识到自由作为类的存在属性。这就意味着要想使人们能够认识到作为人类本性的自由不培养他们健全的理性是不可能的。自由的实践应该深思熟虑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于自由理解的多样性甚至歧义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由实践本身的复杂性。缘于这种对自由的认识的多样性以及建立于其上的自由实践本身的复杂性当人们在从事自由实践的时候就不能依赖于一些简单的教条或盲目的信念而应该依赖于深思熟虑的智慧。给予理性的理解自由那么我们才会认为自由的限制性因素是有必要的。我认为对于教育哲学的理解只有先从理性这一概念入手才可以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对于自由、民主、公正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才会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第三章主要讲了“人生与教育”的内容,每一个人都是以一定的形式存在的,不管是身体或是心理,它的存在就必然要与教育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总是人,而且“人”是不进行分类的现阶段,每个人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书中讲到了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有:存在的绝对性、存在的意向性、存在的文化性、存在的时间性、存在的语言性、存在的独特性。这几个方面基本都包括了人存在的主观与客观方面,而且,我们从中也可以找出人存在区别与无存在的原因。人有存在的优势,那么久必然会有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死亡的问题、奴役的问题、有限的问题、孤独的问题、自我认同的问题。我就自我认同的问题来谈一下吧,有问题才有发展,而且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自我认同也就是马斯洛生存发展理论的最高阶段,它给人一种积极与奋斗的精神动力,作为最高层的需要,自我认同感的高低与人生存质量的高低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人的存在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都与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而且也是教育所要进行解决人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一章中,提到了,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做,首先,要改变教育的对象观。这也是提醒我们要真正的认识我们教育的对象是谁这个问题,也意味着理性的对待每一个人,有时候客观上做不到,但是主观上必须要有着这样的意识。其次,必须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教育者角色,他们自我意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质量,而且这是不可替代的。再次,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就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前面两个方面的一种结合,而且这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面,那就是新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第四,应该引导青少年学生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的存在问题,防止他们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似有非有或可以置换的问题。第五,应该将存在问题的讨论与青少年学生存在经验的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一些存在的现象或知识。
在第三章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与人生境界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在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较普通人都是比较突出的。人生境界也需要教育来提升,书中提到了教育可以为人生境界提升所作出的努力,分为了七个方面。分别是:教育提出人生境界的问题、传播人生境界的学说、讨论人生境界意义、启发人生境界的反思、介绍伟大人物的榜样、培植实现人生至境追求的信念、以教师的境界来提升学生的境界。从这七个方面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生与境界之间那种特殊关系,以及学会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章我可以这样理解,人生与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形象、人的境界,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那就是人生。
我们要讨论人生与教育,那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知识与教育,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知识是构成一个人完美人生的基石,对于人生与教育的种种关系,最终是要靠知识来进行说明。在书中也讲到了不同人以及不同学派对于“知识”的理解,总结出来,那就是知识是一套系统的经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而不是纯粹个体的精神产品,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传播的过程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并且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肯定要了解知识与人生的关系,总结为一句话我觉得比较正确,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会给我们以无穷尽的学问与力量,它是指引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前进的方向。在书中,提到了知识与人生有着四方面的关系,首先,人在基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其次,人生是由知识构建的。第三,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最后,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从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以及这种价值的合理认识与利用。我们要认识到知识不仅有着现实的用途,同时也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也要有全面认识,尽可能使自己有着完整的知识基础。书中还提到了知识的分类有自然知识与自然课程、社会知识与社会课程、人文知识与人文课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来构筑我们较完整的知识基础,那么我们在理解知识与人生这个主题时候会更加有用。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本书中就有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理性”,而且理性也将是人生的一个主题。在我们现阶段理性有时候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理性在有些人内心中只是一种忍耐的想法,而不是用一种合理的想法去对待一个问题。在书中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理性与人生关系的,分别是:人是有理性的、人生是需要理性的、人的理性是需要训练的。这三个方面也是从这样三个点来说明的,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关键词来说理性与人生,自然重点也就放到了第三点了,书中也提到了训练理性的一些宏观方法。教学作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应该尊重并应用和发展教学理性。理性是表现在很多方面的,在学校我们有着学习理性、制度理性、教学理性等等,如何将理性更好的应用则是我们要好好考虑的一方面。在书中提到了“教学—理性的探险”,这也就是说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理性,首先,要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要很明确,而且教学目标应当是前后联系,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目标是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主要表现在从“教”的方面,而学生也就是表现在从“学”的方面进行理解了,书中也提到了教师和学生在解读教学目标时候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其次,建构师生关系。良好的关系是人与人相处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现在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建构师生良好关系的过程,就是一种师生双方不断地从常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的过程。第三,再思教学内容。第四,认同教学伦理。从这四个方面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尊重和利用师生双方的理性,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理性化。
在这本书中,使我学习到的就是“理性”是教育哲学讲述的主要内容,对于理性,我们不可以只将它看成是单一的方面,而应当将理性与人生、理性与教育、理性与知识、理性与自由、理性与价值、理性与民主、理性与公正、理性与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理解。由于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对于教育哲学理解的较浅,还应当对于这本书有着重复的阅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解教育中的那种理性的意识。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一
毫无疑问,教育哲学是哲学与教育的交叉学科,但二者是如何交叉的,则有不同的做法。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哲学作为大前提,教育实践或教育问题作为小前提,进行理论演绎,得出教育哲学的结论。如此的教育哲学则是一般哲学的教育应用,哲学的主题、理论、思维原汁原味地运用于教育中,如哲学有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就有政治哲学与教育、文化哲学与教育、社会哲学与教育,等等。如此,只能使教育哲学跟随哲学亦步亦趋,失去了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成为教育的政治哲学、教育的文化哲学、教育的社会哲学,它们把教育作为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而不是育人的活动、使人成人的活动,因此,不是真正地指向成人的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既是哲学的,又是教育学的。哲学关乎人生的意义,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教育学则是引导人成长的实践之学。哲学和教育学的交集点就是人。教育哲学不是哲学与教育学加出来的,而是哲学与教育学共同孕育、生长出来的,这就是教育人学。教育人学是探讨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人的实践哲学。把教育哲学归结为人学,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教育哲学的根本是人学,是关切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为人的学问。其二,说教育哲学是人学,并不否认教育哲学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但无论研究什么,都不能忘记教育哲学的根本导人成人。教育哲学只有在导人成人中,才能找到自身的本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哲学成为人的教育哲学,也即教育人学。
一、哲学: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哲学是爱智慧,既包括爱,也包括智慧。虽然哲学是爱智慧,表现为对智慧的探讨,但爱的结果,必然收获智慧。前者构成了哲学的动词态: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后者构成了哲学的名词态:哲学是关于某一主题的系统学问,是某一思想的结果。当然,二者有着统一的一面,但也不完全一致。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作为学问、思想的哲学,则始于古希腊对世界本源的探讨,这构成了古代本体论哲学。
1.哲学是人生命本性的要求,是人的必需的生活方式就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意义和生活方式而言,哲学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意识和生活方式,因此,哲学成为人之为人的本性。马克思在讲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候说到: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马克思这段区别人与动物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含义:第一,动物生命与人的生命不同。动物的生命是一种本能,动物无法意识自己的生命活动。人不仅有生命的本能,人还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有意识构成了人独特的类生命。第二,对于动物来说,生命是自发的、自然的,因此,它们没有理想,没有未来,也不需要对生活进行筹划。动物的生命是预成的,只能跟着本能走。但人的生命是自觉的、自为的,人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生命。人不是靠本能生存,而是靠意识生活。对于人来说,有理想、有追求,需要筹划明天和未来。人不满足于自己,需要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人的不断反思、超越自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是人关于自身存在的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
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人不能仅凭自然生命而生存。但人作为类的存在物,类生命,使人可以超越自然生命的有限性,追求超自然生命的无限性。人的生命不是一种定在,而是一种有限中的无限,实现这种无限,就需要一种哲学精神种超生命的类的本性。所以,动物不需要哲学,哲学唯一的属于人,是人生命特有的存在方式。没有哲学,人就失去了对无限的向往和追求,只剩下了动物的本能,人的生活就沦为动物的生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也就是说,人必须过一种反思的、超越的生活。这就是说,哲学是人的本性,是人生活的必然要求。
2.哲学的发展是对人的不断认识和人的解放作为思想体系,西方哲学始于米利都的泰勒斯,他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的命题。泰勒斯以及之后的毕德哥拉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大多都是自然哲学家,他们探讨世界的本源和宇宙的起源,提出了水气火原子等实体概念。西方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出现了逆转。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关注的是宇宙和自然,苏格拉底将哲学思考的重心由自然转向了人本身和人的社会。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人对自己心灵的认识,他借此还提出了认识心灵的方法产婆术,通过诘问,引导人不断思考人生问题、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回到了人间。自苏格拉底之后,哲学把认识人作为自己的追求。卡西尔在《人论》中开宗明义地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动摇的中心。哲学以认识你自己为使命,研究人自身的心灵、美德,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正义等问题,确立了西方哲学的人本学的传统。
尽管有苏格拉底哲学人本学的传统,但近代西方哲学还是让位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提出了现代哲学的两个重要观念:我和思,前者代表着个人,后者代表了理性,二者构成了现代性的重要理念: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同时,使西方哲学从人本转向认识论。近代认识论虽然把物质世界作为哲学的对象,但它已经不同于泰勒斯时代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关注的是人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获取真理?对世界的认识,有经验论和理性论,前者诉诸感性经验,后者诉诸理性抽象。近代西方哲学就是奠定在理性基础上的认识论、知识论、逻辑论,发展到当代,导致出现西方哲学理性有余、人性不足。
若以认识论的观点看,中国没有西方认识论的哲学。中国哲学以生命为核心,是探讨人生意义、伦理道德的学问。它关注的人之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等。牟宗三把中国哲学的__特征概括为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内在道德性(inner-morality)。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它大体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但是它没有好的人生哲学。[3]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式的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特征的独立哲学,也没有西方式的以神为中心的启示宗教。它以生命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冯友兰也指出,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在于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使认识论转变为实践论,而且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人,使人从普遍的、抽象的人回到了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阐明了自己的实践观点。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把认识作为一种客观的反映,如同照镜子一样,不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主观能动性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使人脱离了客观世界,为某种理念、某种精神所支配。黑格尔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世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改造实践,实践也改造了人。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不仅指向现实的物质生产和创造、人类的交往实践,而且指向历史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马克思这里,人不是抽象的某种规定,人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
以上哲学发展史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的流变,是对人的不断追求和解放。中国哲学本身就是人生意义的哲学,是以成人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就提出哲学是本质意义上的人学、哲学就是人学等观点。
二、人性观:教育哲学的核心。
有学者说,如果要问教育是什么,就等于问人是什么。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活动。前一个人指现实的人,人的实然状态;后一个人是将完成的人,人的应然状态。教育就是将人的实然状态提升到应然状态,将应然转化为实然,再产生新的应然。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实然向应然的不断转化、不断超越的过程,也是生命自觉成长的过程。人的生命自觉的成长,不同于动物的自然自发成长,它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人对自我的意识和期望,即所应是。教育中的人,不是一个自然生物体,而是自觉的生命体,是人对自我的反思和超越。因此,回答教育是什么,取决于对人的认识。这种认识,不只是人之自然性、人之所是的认识,更是对人之自觉性、人之所应是的认识。不仅要认识人的实然状态,包括其身心特征、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要认识人的自我意识、人的形象;前者是教育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的任务,后者则是教育哲学的任务。教育哲学确立教育中人的形象和人性假设。一部教育哲学史,就是围绕人性假设、人的形象展开的教育观念史,也即一部教育人学史。哲学对人的追问,不是指向人的实然状态,而是指向人的应然状态人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既是一个客观的问题,也是一个主观问题。人作为社会-实践的存在物,人的发展状态,包括实然与应然,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状态,决=summa定着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的可能要求。对此,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三种状态,即古代社会人的依附性状态,近代社会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当代和未来社会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特定历史阶段,如同人不可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但在同一个发展阶段,哲学家对人的认识不同,人性假设不同,便有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建构了纷繁各异的教育哲学流派。
1.古代社会,群体本位的大我。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不仅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充分,人的生产能力只能在狭隘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发生着,这就是人类最初的依附性社会状态。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没有个体生存的空间,也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个体必须纳入到大我之中,具有大我的特性。大我,可能是实体性的部落、城邦,也可能是观念、理念理性、灵魂,中世纪时候,大我又异化为上帝。
我们说,苏格拉底使哲学由自然转向了人,他把认识自我作为哲学的任务,开启了人是什么的哲学之旅。人是什么?苏格拉底的回答是智慧,因此,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把产婆术作为教育的方法,目的就是启发人对理性的自觉追求,把这种理性追求置于生命的内在本性,不断地通达生命的神圣的智慧本身。柏拉图的回答是灵魂、理念。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者在灵魂中的地位是不等的,真正的人是以理性控制激情和欲望,从而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柏拉图运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教育就是引导人走出洞穴(即现象世界),促使灵魂的转向,培养有理性的人。亚里士多德不仅师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传统,继续把理性作为人的特性,而且还明确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过一种有理性的政治生活也是人的天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作为城邦的公民,降服于城邦,服从于城邦的要求。我不属于我自己,我属于城邦。教育就是培养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公共生活,谋取公共福祉。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公民身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的,他是自由人的身份,是具有理性参与能力的自由人。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围绕人性的善恶所展开的一系列争论,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抑或告子的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有善有恶论等,也都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不同的人性观,有着不同的教育,性善论的教育相信人、尊重人,教育是对善性的引发、引导。性恶论者的教育就是采取某些强制手段,包括惩罚、规训、塑造儿童,从而达到抑其恶的作用。
2.近代社会,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小我。
古代社会只有整体,没有个体,个人纳入整体之中,以整体人为名。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出现,使人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从人身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以对物的依赖关系代替了人身依赖关系,使人从抽象的观念中回到人自身,人成为一个依赖物的世俗性存在。费尔巴哈指出: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反映的就是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对人的认识的变化。
古希腊哲学家把人抽象化为理性,中世纪又把人的理性异化为上帝,上帝掌握了人的一切,人生为上帝生,死为上帝死。文艺复兴开启了近代社会的序幕。文艺复兴以科学反对愚昧,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世俗反对宗教,把异化为上帝的人拉回尘世,释放人的自然本性和本能的欲望。这是一条上帝自然化之路,使人成为自然的存在物。教育哲学中的自然人,萌芽于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蒙田、拉伯雷、维多利诺等人文主义教育家都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我们承认我们必须跟随儿童的自然本性前进,决不要揽起你的孩子天性的责任,让他们凭运气按自然和人类的规律发展吧!在人文教育家看来,教育要尊重和顺从人的自然性,这一思想被夸美纽斯和卢梭提升为自然教育。夸美纽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遵循自然的规律,教育也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遵循儿童的发展本性。这与中国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相通的。卢梭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培养自然人。卢梭所说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状态、素朴状态。他说,出自于造物主的都是好的,可是一到人间就变坏。因为他相信,本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的邪恶我们都能说出它是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心的。
所以,卢梭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人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在他提出的三种教育中,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必须服从自然的教育。上帝的自然化,是对人自然生命的解放,使人回归其肉身,回归世俗。但人不仅仅只有肉身,只是世俗的存在,人同时还是超自然的存在,具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因此,对人的解放,仅仅停留在自然层面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把超生命的一面,从上帝那里解放出__来,把蕴含在上帝观念中的创造精神,转移到人身上,使人具有了创造性的人的本质。这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上帝的人本化。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近代哲学个人理性主义的基础,使近代哲学形成两个基本信念:一是以个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二是以理性为核心的科学主义。康德在哲学史上,不仅提出了人是目的,是一个彻底的人本主义者,而且是18世纪西欧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把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是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把握,实践理性是对人和人的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理论理性遵循自然的规律,是有限的;实践理性能使人按善良意志行动,实现对自然的立法。但近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的增强,不断张扬的理论理性,逐渐落入了技术的窠臼,全面的理性最终蜕变为技术理性,人为技术理性所支配,最终为技术所奴役。所以,胡塞尔说,近代科学的危机的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人性失去价值之后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危机。
理性人、理性的个人主体是近代教育哲学最显性的人性观。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就是为理性人设计的教育方案。斯宾塞批判英国工业时代教育中存在的装饰大于实用的知识价值观,批判了人文学科的装饰性,认为科学,只有科学才最有实用价值。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赋予人征服和占有世界的本领,成为一个占有性的个人理性主体。所以,近代教育沿着斯宾塞的科学主义路线,科学主义一路狂飙,人文主义不断边缘化,最后使教育成为唯科学、唯理性的教育,教育培养的人成为有理性而无人性的单向度人。
理性,作为近代对人的启蒙,把人从上帝中解放出来,但近代科学理性的肆虐与张狂,理性至上,最终使理性成为新的上帝,不得不对理性进行再启蒙。理性从解放人开始,却通过对感性的遮蔽,给人性重新戴上了枷锁,它自己也随之走向了理性的非理性存在。20世纪以来,教育开始关注人的非理性,非理性人成为当代教育哲学的主流。非理性不是简单地回到人的感性和欲望,而是解放理性对人的控制和奴役,回归人的精神和心灵的自由。因此,当代教育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不同于古代人文主义教育哲学,它是为了矫正唯理性的问题,由非理性的人性观切入,试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此外,我们对非理性的人的认识,也不能局限于非理性的某个方面,诸如情感、意志、潜能等,而是具有七情六欲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一个具体的、充满着思想、情感、意识和差异的个体。教育关注人的非理性,一方面是发展人的非理性的因素,使之与理性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非理性打破理性的普遍性、抽象性,使每个人成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成为他自己。如存在主义一改理性主义的本质先于存在,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和人就是自由的人性观。因此,存在主义主张教育为个人而存在,教会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把个人还给教育,使教育真正为个人而存在。在自由主义教育哲学看来,自由是人的最高追求,自由是人的自我选择,而不是被给予的。因此,教育不应该灌输和强制,而应该给予每个受教育者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受教育者在自我选择中学会理性的选择。总之,以上对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哲学史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对人的认识,确立什么样的人性观、人性假设是教育理论的核心。正是由于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同一阶段的不同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不同,建构了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
说哲学、教育哲学中存在着人的失落,并不是说哲学、教育哲学缺乏对人的关注和理解。因为透过前面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哲学、教育哲学都有着深刻的人性关怀。哲学从苏格拉底之后,就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目标,也是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无论是哲学本体论,还是哲学认识论、实践论,都跳出了希腊早期的哲学对宇宙、世界本原探讨的朴素实在论,以反思、理性和批判的眼光探索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一种对人、人的存在、人类社会的新的理解。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因此,教育理论和人有着天然的关系。教育哲学对人的认识,不同于心理学、生物学对人的科学研究,它着眼于人的应然状态,因此,教育哲学中的人是以人性观、人性假设形式出现的,这就有了教育哲学中古希腊的智慧人、中世纪的宗教人,启蒙时期的自然人,近代以来主导的理性人,当代的非理性人。
人性观或人性假设成为教育家建构教育哲学的基点。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应该说,哲学、教育哲学都以人为核心,不懈地认识人、理解人,致力于对人关怀,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它们都这样做了,但未必真正地认识了人、理解了人。这既有对人本身的定位问题,也有对人的认识的思维方式问题。
1.哲学、教育哲学中人的呈现方式。
(1)人的神圣化。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但在人类的前现代阶段,即古代社会和中世纪,人不是作为他自己而存在,而是异在于一个族群共同体中,共同体凌驾于个人之上,成为个体的化身。共同体作为人的化身而具有的那种超个人性和非生命性。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仿佛是都来自天外的一种神圣力量的超人性,个体必须依赖它而存在,必须从它出发去发挥人性,必须靠分有这一大写的人的资格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于是,它对于有生命的个体而言,便成了高高在上的神化存在。[15]古代人把城邦作为共同体,一切服从于城邦,积极参与城邦公共事务,成为城邦的公民。中世纪把这一共同体转换为上帝,人属于上帝的存在。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城邦共同体,也没有西方的上帝,但有着等级制的封建宗法共同体。在这样的宗法共同体面前,个人只能供奉着一个虚假的共同体来生活。这种神圣化的共同体生活甚至延续到今天,虚假的集体主义就是以淹没个人为代价的。总之,人类社会的前现代阶段,个人淹没于神圣化的共同体的大我之中,没有了个体的存在。
(2)人的自然化。相对于前现代阶段人的神圣化,自然化开启了近代对人的认识,它第一次把人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不过,这个人间,看到的首先是人的自然性、生物本能和天性。这种认识最初表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成熟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教育哲学上,最明显地体现在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发展有自己的顺序,因此,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顺序,按照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不应该违背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18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拉美特利甚至提出了人是机器的思想,认为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心灵状况,人的机体组织是类似钟表那样纯粹由物质的机械规律支配的自动机。这一思想在当代教育哲学中依然有体现,比如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及其相应的程序教学、机器教学等都是以人的机械的生物性为依据的。人的自然性、生物性固然是人生命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仅有此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生命,因为生命还具有超自然的一面。然而,超自然的一面,又往往被哲学抽象化。
(4)人的社会化。理性人和非理性人,把人的精神抽象化。马克思批判抽象的人性观,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群体或社会的成员,必po_?{须适合社会的要求利益可以牺牲自己,这在中国曾经有过鲜明的表现。社会人的另一种形象是经济人。经济人由亚当斯密所提出,在边沁、约翰穆勒那里得到发展。在他们看来,人天生就有趋利性,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追求自身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经济人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形象,每个人以对物的占有显示自己的主体性。无论是政治人,还是经济人,他们都假定,人之所以为人,不是由于上帝,也不是由于人的自然性或理性,而是由于社会的规定。人生活在社会中,为社会所塑造。离开了社会,人无法存在。重视人的社会性,本身没有错。社会制度与个人发展并非完全一致,当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产生矛盾冲突时,若以社会性压制个性,则就会把人变成社会的工具和附庸,而不是一个社会人。
2.本体论思维方式下人的失落。
以上除了人的自然化,人的神圣化、抽象化和社会化都导致了人的失落。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导致人的失落?这与背后它们所持的认识人的思维方式有关,这就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哲学是从本体论思维开始的。最早认识的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的构成,把本体认定为水气火等物质实体。苏格拉底虽然改变了这一对象,把对世界的认识转变为人,但不过是本体被某种纯粹理性的原则所取代,由这个原则衍生出万物,[19]本体由物质实体转化为抽象的理念,中世纪又为上帝所取代。近代认识论以科学理性取代上帝。但无论怎么变化,变化的只是具体的理念,不变的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在本体论的思维中,哲学试图寻求一种绝对的、终极的理念,使之主宰人的一切,使人成为一个抽象的理念,脱离了它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些特征:
第一,绝对性。本体是现象背后所存在的那种终极不变的东西,是本质的本质,是事物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事物表象可以变化,但本体不会变化。本体论思维是只能承认一种绝对存在的绝对化的哲学思维方式。按照本体论思维来理解,人之所以为人,就是由本体所决定,而本体是绝对的、唯一的,不随个体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终极性。本体超越现象,甚至超越本质,是一种终极性存在。它永恒在场,提供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它是一元的、普遍的、绝对的统一体。人为某种本体所支配,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成为非时间、非语境、非历史、永恒在场的本真,失去了人性多样、丰富的内涵。
第三,抽象性。本体是现象之后本质的本质,因此,对于本体而言,要透过现象,剥离感性认识,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获得关于事物整体的认识。这种整体认识,是对事物存在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表征事物最根本的存在。本体是高度抽象的,正因为高度抽象,才能覆盖所有个体的差异性,也就泯灭了个体的多样性存在。
第四,物性思维方式。本体论哲学是由对世界和宇宙本原的认识演化来的,对于世界和宇宙而言,是客观存在的,其物性是单一的、永恒的。这是一种认识物的思维。古代哲学以这种物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人,把人的本质规定为某种理念、精神。所以,哲学对人的认识,在把人定义为动物后,寻找人与动物间的种差,或是灵魂,或是理性,或是符号,或是政治,等等。不论把人定义为什么样的动物,人毕竟不是人。因此,以本体论思维认识人,不管把人的本性归结为什么,它用把握物的方式来把握人,其结果必然是离人越来越远,最终导致了人的物化与人的失落。
四、人的自觉与教育哲学的人学。
使命传统哲学、教育哲学以物的本体论方式认识人,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因此,哲学对人的认识,必须实现根本性的转换,这就是以人的方式认识人。
1.以人的方式认识人。
(1)人是一种实践生成的存在。
在物质本体论看来,人是具有不变的本性的,因此,导致了人成为无历史、无发展的抽象的存在。马克思用实践取代传统本体论中抽象的人性,使人存在成为实践的生成,实现了从传统本体论到实践生成论的转换。实践生成论认为,人没有不变的本性,变化是人的本性。人的变化,不是先验的、自动的,而是通过实践生成的,人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有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中,人面对的是与自然的关系,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世界。社会实践中,人面对的是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生成了社会,也生成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人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自然、人、社会的有机统一。在实践生成论看来,人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这不等于人没有本质,人的本质就是人实践,在实践中生成人。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社会关系就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人通过实践,改造了自然,创造了社会,也孕育了自身。所以,物质本体论把人的本质固定化不合适,同样,反本质主义把人虚无化也不合适。只有实践生成论,把人看作实践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互动平衡。
(2)人是自觉的、开放的、生成的、超越性的存在。
正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是实践生成的,因此,人的发展就具有了自觉性、开放性、生成性、超越性。自觉性。动物是一种自发的存在,因为动物只有本能的自然生命。人除了自然生命,还有超自然生命,人的发展是自然生命与超生命、物性与超物性的矛盾统一。自然生命、物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人的发展是超生命、超物性对自然生命、物性的超越,是一个自觉、自为的发展过程。开放性。动物是特性化的封闭性存在,但人是未特性化的开放性存在。因为人的自然生命无法支持人的生存,人必须依靠超自然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形成互动平衡,在与自然、社会的交往互动中生成为人。因此,人没有定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成人。生成性。人的开放性,决定了人必然是生成的,具有生成性。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为人自己所创造。这种生成不仅对个人而言如此,对人类也是如此。马克思提出的三个阶段就是人类历史的生成过程。因此,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是历史的存在,历史会给人打上时代的烙印。超越性。人的生命是双重的,生命的实然层面是有限的,人总是不满足于实然状态,总是要超越实然,追求应然。不断超越,不断地发展,在超越中实然与应然实现矛盾的自我统一。人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没有超越,就没有发展。
(3)类主体是人类可以预见的最高发展目标。
在实践生成论看来,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不断生成的。这并不等于说,人的生成是没有目标,人性是虚无的。人的生成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成人的过程。按照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人类可以预见的最高发展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即类本位上的类主体。人类发展从群体主体,到个人主体,再到类主体。类主体不是对个人主体的否定,它从人的类特性、类本位的应然生活出发,扬弃个人单子式的主体特性,把个体的发展置于类意识、类存在中,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就是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理想: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与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从个体的角度而言,类主体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共同体的大我与个体小我的统一。
2.当代社会:人的自觉时代人是一个自觉的存在。人之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为人的过程。历史地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追求自觉为人的历史。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反映了人之为人生存本性的内在逻辑,是人的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和环节。按照马克思的三个阶段理论,我们可以说,第一种人的依附性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成为历史,第二种建立在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在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发展中国家也已是进行时。但第二种的占有性的个人独立性,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完成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进行时,都暴露出了巨大的问题。当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无一不是占有性个人主体型张扬、肆虐的结果。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严重个人主义;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缺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宗教与宗教的关系上,盛行原教旨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呈现为对征服占有自然的人类中心论。可以说,当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差不多所有问题,都是由于对类意识的自觉程度不够,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类本位的实现程度不够造成的。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只有把个人的主体意识提升到类意识,把个人主体提升为类主体,才能真正得以解决。从群体本位、个人本位到类本位,是人类社会自觉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状态。走向类本位,自觉为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要求伴随着世界的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意味着,人类正在走向自觉为人的时代。当代中国社会,总体上看,也处于第二向第三种社会形态的过渡,与西方语境下的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但还要看到中国的特殊性。近代以来,西方以个人主体为核心,以至于当代西方个人主体性泛滥成灾,因此,当代西方反思和批判个人主体性,走向后个人主体性或主体间性。而中国近代长期的封建宗法制对个体的压制,改革开放以后,是对宗法社会权力至上性的批判与超越,使人成为一个具有权利、理性的和自主性的个人主体。我们在解放个人主体性,弘扬个人主体性之时,西方社会在反思和批判个人主体性,步伐看似不一致,但我们也感受到了物的依赖性所导致的个体人格不健全的问题,集中体现为现实中存在的物的生存大于个人自由发展、权利大于义务、能力大于道德、感性大于理性、依附大于自立、工具理性大于价值理性、资本大于劳动等现象。所以,中国社会需要在高扬个人主体性中,以类的意识、自觉为人的意识约束个人主体的问题,防止重走西方社会的老路。
3.当代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正因为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也开始自觉地转向人学。哲学与人学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第一种认识,哲学就是人学;第二种认识,哲学包括人学,人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部门;第三种,人学是当代哲学的主题,当代哲学就是人学。这些观点虽然在具体细节上存在着分歧,但哲学对人的高度关注,是这个时代哲学的典型特征。从逻辑上讲,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使人成人的活动。但实际上,当今的教育却是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附庸和工具。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育人为本也成为教育的根本使命。只有在这个时代,教育才能回到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这为教育哲学走向人学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要求。何谓人学?有学者把人学与动物学相提并论,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所有学科,人学则是研究人的所有学科。这种类比是以物的方式认识人,本身是错误的。以人的方式认识人,人具有超生命的性质,这是人哲学性存在的一面。因此,对人的认识,不是所有关于人的科学,而是关于人的哲学,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因此,人学属于哲学,我们只能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人。中国的人学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是对纹革惨无人道的暴行的谴责和批判,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的促进。它始于哲学界对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争论。因此,人学最初作为一种关注人、解放人的思潮而兴起。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哲学界致力于建立一门人学的学科。当然,人学是作为一种观念,还是一个学科,至今还存在争论。
教育学对人的认识,与哲学对人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教育学对人的关注也源于改革开放后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人的异化的教育问题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不断突破教育的社会工具论、适应论,提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育人是教育的原点。21世纪以来,有学者提出教育学的人学立场、教育学是人学等观点。这些观点更多的是以人学的观点重新理解教育。近来虽然也有学者(王啸、扈中平等)出版了教育人学的著作,但他们也是把教育人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学是哲学的表现形态,尤其是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哲学界对人学的认识,从自发的人学思潮到自觉的人学学科。有人反对把人学学科化,因为其他学科也可以是人学。其实,人学作为一个学科,并不排斥其他学科同样具有人学思想,它们都是在观念意义上使用人学的概念。我们提出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也使用人学的两个含义:作为一种人本思想,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一方面,教育哲学中应该全面体现人学的思想、人本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哲学成为思想意义上的教育人学。教育哲学有很多研究主题,例如人性与教育、知识与教育、伦理与教育、美学与教育、政治与教育,等等。无论是研究知识与教育也好,政治与教育也好,所有的教育哲学主题,都必须体现人本思想,使教育哲学真正成为引导人成人的学科。这方面,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探讨。这本《教育哲学》共有八章,除了第一、二章是关于教育哲学本身的元研究外,其他六章: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都以人生为主线,围绕教育与人生而谈,体现了教育的人学思想。
第二个方面,把教育人学思想提升为学科,建立专门的教育人学。现阶段的教育哲学不够发达,还处在学科概论阶段。随着对教育哲学专题研究的深入,会出现许多分支学科,如教育政治哲学、教育文化哲学、教育人学,教育人学作为研究教育与人性的分支学科,也是其他分支教育哲学的基础学科。当代教育正在走向人本的时代,它呼唤时代的教育哲学必须体现人学的思想,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人学。教育人学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也使教育哲学更好地反映了教育的特性。
最新教育哲学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二
外国文学教学是实现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哲学意识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理顺了外国文学教学与西方哲学思维方法培养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关系,结合恰当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哲学思维培养一定能成为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的增长点,哲学思维培养也将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新视角。
文学教学;哲学思维;思辨方法。
文学与哲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前者是艺术的、审美的,因而是具体的形象化的;而后者是思辨的、逻辑的、推理的,因而具有抽象的理论色彩。二者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特殊与普遍的统一。在文学中,普遍是通过特殊而揭示出来的;相反,在哲学中,特殊是通过普遍而揭示出来的。我们亦承认,文学与哲学同处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两者关系是密切的。关于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关联说”认为哲学是文学的思想背景,它所建立的完整的思考体系可满足人类知识上的好奇心,同时又可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之间有所配合。因为人能知道何者为真,善,美,人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亦就能适应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自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家在致力于反映人生,描摹人生,提出人生的理想,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显然会受到哲学的影响。第二,哲学可作为文学批判的工具。因为文学作品是诉诸语言的表达,而用语言表达的食物都有线索及理路可供探寻,有它的内在逻辑,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东西。因此,哲学可用外在的观点,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涵义,价值(吴锡民,1994)。
(一)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西方大部分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为一种综合思维能力,甚至上升为一种较全方位的人文精神,要求一个理性的批判思维者具备诸多人格特质,如好奇性,开放性、系统性、分析性、探理性、批判性、自信性和成熟性。它培养的是一种富于创新意识的批判精神。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可联系西方文化、文学的背景,结合探索型的文学形象的评析和历代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批评,有意识的让学生意识到: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直接相关的。批判思维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质疑答问能力,更能成为一种解放力量,在不断的批判中实现不断的创新。
(二)哲学辩证思维培养。哲学辩证思维具有全面联系和系统整体的特性。对外国文学中复杂的文学现象,如何摸准其发展脉络。对前景做出准确判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我们只泛泛地讲解表现主义、心理分析主义等等,而没有对这些主义的出现做出分析,不能辩证地看这些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就会使这些知识单摆浮搁,不能上升到规律的层面上,也就不可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外国文学教学中,必须注入辩证法,用辩证法来融会贯通,对其正反两方面进行准确的剖析。
(三)发散思维培养。发散思维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善于进行发散思维,导致忽发奇想,超前想象等等,都能激发出灵感。当然,发散思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站在坚实的基础上的。任何一种想象,都是在某一个系统中进行的。以外国文学而言,与其他的学科一样,是整个学科系统中的一个。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是站在外国文学这一层面,向周围进行思索,或者说,向周围进行发散,由内而外,由表及里,在深思中碰撞出火花。
(四)哲学理论思维意识培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思维阶段划分为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和形式运算思维。后两个思维阶段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为经验思维,一为理论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前者是在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属性和特点的比较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后者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属性或特性的关系的分析而进行的思维,大学生在熟记时能抓住主体、标出重点、编拟题纲即为理论思维的表现。
(五)求同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同思维是指在两个或多于两个的不同的事物之间寻求共同点。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事物共性和个性的把握。我们所要求学生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如对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提升了哲学思维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定义越来越取决于思维品质的高低,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作为主干课的外国文学在当前人才培养的格局中应该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位置。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培养,首先离不开的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这就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传知识更要传思维方法。一方面,要能随时把所教知识的最新成果以及学术界正在争辩的论题溶进教学内容中去;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地站在批判与创新的最前沿去启发学生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具有怀疑、挑战与开拓性,首先教师自己就要具有怀疑、挑战与开拓气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结合自己的科研,采取一些与课本、权威不同的角度、方法,或针对疑点、难点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外国文学课程本身充满审美愉悦,通过教师带有批判性、创造性的导读,会更加充满生气。
(二)建立民主的宽松氛围,树立学生自信心,是培养哲学思维能力的前提。氛围看似一种无形的元素,其实它蕴含在师生互动与活动之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使完全可以被师生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积极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前提与保障。具体来说,可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组建有利的座次来增进教学效果。在理论上,萨特的“介入文学观”主要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观。理论思维培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运用适当的西方文艺理论进行解读是可行的,但久而久之容易忽视了东方文论乃至中国文论的存在。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上,重视学习中国文学、文化,东方文化积淀的养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外,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摘要也不失为一种培养理论思维的好办法。
(三)整合教学内容,建构哲学教学内容体系。知识传授的有效性和知识体系本身的建构也是密切相关的,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比较纯粹,以史为线索,阶段性的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著作、作家,这一模式较为固定,缺乏新鲜感。我们是否可以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适当并入比较文学的有关内容,尤其是渗入比较文学的思维方式。其次,除了按思潮进行教学外,是否可以按文学类型的划分,进行戏剧、小说、诗歌专题的教学,并举行戏剧表演,小说改编、诗歌朗诵等多种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四)梳理课程教法、考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谈活法、讨论法,准直观教学法外,还应当重视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列如对戏剧的学习,可以形成专题,并联系中国传统戏曲展开探讨。以此类推,还可以构建国别文学专题,如一定时间跨度的美国文学专题、英国文学专题。同时,完善文学哲学思维考核模块方式。建立多层面的考核体系,包括记忆层面、理解层面、创新层面。其中创新层面主要考核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观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融合,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于春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哲学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