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影墨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继续往下看,您将能够找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相信对您的写作能力提升会有所帮助。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一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中主要涵盖了学科专业性内容和教育专业性内容等,教育部门与机构对教师任职提出了学历标准要求,教师务必具备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教育机构陆续颁布了教师专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案。

一、现存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群体中存在不合格教学人员和不称职教学人员,教师本体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特殊教育教师学历起点较低,大专学历以及大专以上学历教师人员数量极少,因为特殊教育教师就业体制尚未有力完善,部分特殊教育教师在就业中便会遇到诸多困难,加之社会特殊教育基础性支持力度不足,致使大众群体无法深度熟知特殊教育内涵,特殊教育教师因此不青睐于本专业工作就业,多数非特教专业出身教师跻身与此行业之中,一般情况下由普校而来,并未接受过相应特教训练与培训。因为受到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影响,特教教师过往阶段并未进行特教培训与特教知识深度学习,任职过程中,仅能通过摸索来执行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正规理论知识引导。继续教育机会较少,即便增加继续教育机会,也会因为理论基础薄弱而不能理解培训知识,无法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对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回答方面有所欠缺,所掌握知识含量较少,其主要原因为,聋童教育教师和弱智儿童教师以及盲童教师人数比例较不均衡,聋童教育教师人数较多,弱智儿童教育人数较少,而盲童教育教师人数则更少;还有就是特殊教育职前培训阶段,专业教育知识培养过程中,聋教育专业和弱智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盲童教育基础知识此时仅以学生选修课形式产生。

1.加大职后培训力度以至有效提升特教教师教学能力。

特殊学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应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大职后培训力度,完善特教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般情况下均由普通小学调任,而其余部分教师则由不景气单位所调入,所以校方和相关教育机构应对此类教师群体进行职后训练,旨在培养其基础性特教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师从事特教工作的水准与能力。

2.学科合理设置。

小学特殊教育学科设置环节中,科学设置度和合理设置度均有所欠缺,特殊教育基本知识信息内容中,特教教师具体技能即为特殊教育职前培训重点,此时应逐步加强弱智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和聋童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在进行盲童教育时应更具针对性。特殊化教育方案制定和特殊化教育方案制定尤为重要,此时主要涵盖了行为管理内容、早期教育内容和听说训练内容等。

3.特教教师学历水平提升。

通过实践调研,结果显示多数教师学历均为中专,小部分特教教师为大专学历,剩余特教教师均为初中水平教师和高中水平教师,大多数教师群体并未接受正规特殊教育培养和特殊教育培训,多数均为未获取特教资格的教职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教师务必具备本科学历或者本科以上学历,只有满足学历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特教任务执行,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内在学历层次,以此为前提来深度落实特殊教育资格制度,上述内容对稳步促进特教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深刻意义。

三、结束语。

从特殊学生角度加以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最终效应分为两点内容,第一点内容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而第二点则为学生品德素养提升,特殊学校学生文化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小学学校学生文化水平,弱智学校学生群体和随班就读学生群体中也会出现此类状况,从表面上来看是教师问题与学校自身问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是我国教育政策问题。特殊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整体事业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特殊教育课程设计内容、教材设计内容、教学方法设计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内容等均与普通小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应按照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现状等进行设计方案优化与积极整改,使此类学生知识合理增长,达成技能优质获取、人格合理完善的主要教学目的,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二

摘要:特殊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层面的原因,导致特殊教师教师专业化不高、教师待遇低、师资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制约了特殊教育的良性发展。文章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拓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渠道,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政府应该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政策倾斜及经费投入。

(一)特殊教育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是难度最大的教育,特殊教育专业不同于其它的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要求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性知识,还要具有特殊教育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现在的特殊教育教师一般学历不高,没有或很少接受专业培训,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文化水平都不很高。其次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有教好的心理素质,因为特殊教育教师天天与身心有缺陷的学生在一起,所以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当中,使特殊人群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让特殊人群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特殊教育教师要比普通教育教师要求更多,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学生取得的成绩不显著,教师成就感低。

(二)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低。众所周知,特殊教育工作很艰辛,特殊教育教师的付出比普通教师要多,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特殊教师承受的压力都要比普通教师多,特殊教师每天和身体上或心理上有残疾的学生在一起,他们不仅仅要在学业上帮助残疾的学生,而且在生活上也得帮助这些学生,有时还得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特殊教育教师每个月享受基本工资15%的特教津贴,但是和他们的付出仍然是不成正比的,特殊教育教师只有基本工资和特教津贴,没有其它的补助,在社会上不像小学教师、初高中教师那样受家长的重视和尊重。

(三)政府对特殊教育财政拨款力度不大。国家财政对特殊教育在之前不是特别重视。在20之后有所重视,特殊教育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对特殊教育的投入是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投入还是不足的,尤其是偏远地区,国家更应该加大对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特殊教育经费中也有其它的来源,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最近几年还有减少趋势,所以国家更应该加大对特殊教育财政的投入,确保特殊教育在社会上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四)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缺口很大。教育部发布《教育统计数据》,统计显示,20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515.3万人,比增加38.5万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84.41万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565.56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48.84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67.0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85.84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53.4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4.81万人。[1]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人数是较少的。我国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有47所。黑龙江省只有一所高校绥化学院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全国山东省、四川省、广东省有四所高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之后,我国特殊教育才有了快速发展,在2009年以前很少有高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在2009年之后全国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高校中有所增加,但是我国残疾人比例呈上升趋势,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仍然是不足,缺口很大。“公布的统计数字,我国有1706所特殊学校,在读学生64.9万人,残疾儿童66%是随班就读。大陆地区需要11万专职教师,但目前只有3.97万人”。[2]这些年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高等院校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方面,无论是质量上还是规模上均很有限的,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国家和各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实,需要兴建一大批特殊学校的同时,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计划也会逐步落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会逐年呈现上升趋势,这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殊教师,输送到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教育机构中,让这些特殊人群享受到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服务。以黑龙江省为例,就有一所师范类院校设置特殊教育专业,也没有专门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为了满足许多残疾学生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强力需要,国家诸多相关法令明文要求在普通师范教育中开设特殊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但目前也没有几所学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黑龙江省的几所师范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等也都没有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从以上足以看出,国家对特殊教育专业不是特别重视的。

(一)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进程。其中特殊教育的教师的专业程度更是决定特殊教育发展程度的关键。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性,很少有高材生会主动选择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学习,报考时一般为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去选择报考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招生状况不是很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及多数家庭都不喜欢从事特殊教育行业。因此在全社会广泛倡导特殊教育全民支持的背景上,建议国家应该对特殊教育专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助学金等,依此吸引更多的高材生报考特殊教育专业,加大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特殊教育良性健康发展。加大职前和职后培训的机会,让更多特殊教育教师能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的特殊教育培训,这样会有助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拓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渠道。我国特殊教育培养现状概括为:首先,绝大多数的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数量较少,且更偏重于培养管理和科研型人才,担当特殊教育人才培养重要任务的主要是各地区的专科类院校,这样就造成高学历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师资紧缺,这些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的毕业生又都进入到有关特殊教育的管理部门,而不是从事一线特殊教育教师的岗位,这就导致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一部分毕业后从事了有关和特殊专业有关的行政工作;其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综合性高等院校较少,难以完全承担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任,无法满足当前政府的期望和社会需求,师范类院校可以设置特殊教育理论课或特殊教育实践课为选修课,先通过选修课让在校大学生学习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准备,这些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特殊教育有关的工作,也可以从事本科所学的专业,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增加了特殊教育教师的来源。我们也可以通过职前和职后培训的途径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使得他们更好地融入特殊教育领域。

(三)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特殊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着类别越来越复杂的残障学生、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身心压力、付出着越来越繁重的劳动。特殊教育的教师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残疾孩子,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国家的奖励。因此,国家一定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否则很多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放弃从事本行业,这样对国家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所以,要制定有效措施,大力鼓励学习特殊教育的学生从事特殊教育行业,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殊教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对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教学和管理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尽可能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工作和交通的补贴,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住房、公费医疗等方面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

(四)政府应该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政策倾斜及经费投入。对特殊教育,教育部门首先要高度重视,要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以国家办学为主体和社会办学多样化投资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政府应该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和鼓励特殊教育,同时要拓宽特殊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引导社会捐助、慈善基金等更多地投向特殊教育领域。通过税收优惠、学费补助等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同时,建立政府资金投入民办特教学校的渠道和机制,利用民办学校的体制优势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特殊教育领域中来。特殊教育对于残疾儿童康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因该足够重视特殊教育,尽量帮助这些残疾的儿童,让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宋丽丽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2]王雁,王志强,等.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分布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1).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三

自信心是指人们对自己完成特定目标时的一种信心和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它是一个人稳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调查研究发现,自信心强的人,一般都情绪饱满,乐于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并且在处理问题时,有“我能行”的信念支持。而自信心不足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一般采取逃避的方法或者是情绪化地处理这些问题。由此可见,自信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上课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性格孤僻,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较少;依赖父母,很难一下子适应新的环境,不愿意留在幼儿园过群体生活;在做决定时,喜欢征求别人的意见;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选择逃避。

二、影响自信心的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天生比较内向,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些生理上的缺陷,有些孩子天生在某一方面的脑神经不发达。如果这些遗传因素的影响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合理引导,就会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和过度地否定。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些小错误,但是有些家长脾气比较急躁,没有耐心跟幼儿友好地沟通,只会过多地指责幼儿。

3.过度保护的家庭教养方式。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父母会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唯一的孩子身上,总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所以当幼儿想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锻炼能力的时候,父母总会代替或阻止他们。当有一天,幼儿必须自己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由于缺乏尝试和锻炼,他们很难独立完成任务。

4.家庭经济条件和完整程度的影响。一般家庭条件的好坏也会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当看到别的小朋友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高档的食物,而自己却没办法享受这种待遇,幼儿就会通过自我比较产生挫败感。

5.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性格,有各自擅长的方面。但是很多时候,家长和教师在面对幼儿时很难做到对他们个性的充分尊重,总是喜欢拿一些孩子的长处跟另外一些孩子的短处做比较。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

1.最基本的就是要充分尊重幼儿。在要求他们完成一个任务之前,先试着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虽然他们的想法是多么不成熟,但也要把他当做独立个体和他沟通。

2.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要有很大的耐心。不应该还没有了解事情的经过,就以大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幼儿犯错的原因,至少得先听完幼儿的解释。

3.不断地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提高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幼儿不断地去尝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活动的难度可以适当地降低一些,比如说扫一下地或者是画个苹果。虽然幼儿刚开始做得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是我们可以找出他做得相对好的方面并及时地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

4.正确地给予反馈。一旦发现幼儿表现良好,就应该迅速地给予赞美,这样反馈的效果才会更好。一来可以强化他的这种成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二来可以固化他做得比较好的行为,从而培养好的习惯。此外,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和家长在时时关注着他的存在。

5.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发觉孩子的优势,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用心地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并且还需要创造机会,将孩子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尤其对于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孩子,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挖掘他们的过人之处,发挥他们正能量。

6.家长应该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完整的家庭环境。并且,要让幼儿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即使有些家庭没有钱买优质的衣着,但也应该让幼儿洗漱干净,这样也不至于被其他同学嘲笑。

对于幼儿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心智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所以不管家长多么需要时间忙事业,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多多关注和呵护自己的孩子,要不然等孩子各方面发展定型之后,再想改变,就得付出好几倍的努力。对于学校来说,应该严格地把控好幼儿园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防止教师不正当的教育对幼儿造成身心的伤害。对于社会来说,要努力的范围就更大了。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四

教师这个职业一直被社会所尊重,被认为是光荣且神圣的职业。在这种光环之下,我们应该了解到,教师是一种高压职业,教师的付出和压力,也应该为社会所认知。而小学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教师职业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其职业生涯中往往存在更大的职业压力和倦怠。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到这个特殊教师群体的职业现状及问题,我们对几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长期从事某一固定职业时,当遭遇大的变故、压力,或者对本职业毫无兴趣可言等情况时,不能正常的过渡工作情况的一种反应,通常表现在语言。行为和态度等多个方面。专业上可以将职业倦怠的表现概括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等几个方面。

而具体到小学特殊教育教师这个职业,由于其更加特殊性,所以针对其研究和探讨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纵观国内的相关研究,我国在普通教育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而特殊教育群体的职业压力和倦怠研究显得比较匮乏。已有的研究也偏向于描述性的书面研究,还没有较为全面的从职业压力,应对措施等方面来探讨特殊教师职业的相关现状及问题。

据当前的研究数据显示,国内的特教群体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而官方提供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健康普查情况显示,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隐患,检出率较普通学校教师高。因此,本文通过调研获取真实数据,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缓解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创造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二、小学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难度大。

在特殊小学接受教育的小孩,由于年纪较小且存在一定的生理或智力障碍,较之于普通小学生有其特殊之处,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隐患。首先,在日常教学方面,对于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来说,教学课程较为不同,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备课和准备。同时,在教授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让孩子们理解。其次,在日常生活方面,对于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孩子,教师往往需要更加专注的陪护,并解决各种突发状况,且有时只能采取非常规处理,这些都要求教师有非常的体力和能力。最后,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当教师受到委屈时也只能自己承受,很难采取正当的手段维权。

2.社会认可度低。

对于普通中小学教师来说,父母和社会往往只期待孩子在学业上能出类拔萃,在生活上则显得力所能及,较为忽视。但是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生活方面的困难往往更甚。家庭和社会希望这些生来有缺陷的孩子能在特殊学校学会基础常识的情况下,还能和正常学生一样掌握相同的生存技能。但现实情况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这些就都是社会期待与实际情况的出入,也让教师倍感职业压力,更甚者,产生职业倦怠感,更加无法专注于教学工作。同时,社会上很多人对于特殊教育教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认为他们与普通教师完全不同,因此也容易产生更高的社会期待。

3.薪资水平低。

虽然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较之普通学校只会更甚,但是我国的教师编制则有些不同。特殊教育教师的薪资水平较普通学校教师低,且社会地位较低,福利水平及制度不完善,这些都是当前的主要问题。繁重的工作量却并不理想的经济收入,难免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难以继续保持工作状态,从而也无法获得工作的心理满足感。

三、措施。

1.减轻教师负担。

在特殊教师行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社会各方都应增加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切实做到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压力和倦怠问题。首先,从学校层面,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教师减压,例如,相应减少每个教师所分配工作量,在教学之余组织轻松有趣的文娱活动师生共同参与等,都有利于减缓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感;再如,从社会和家庭层面,家长可以和教师多进行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协助教师解决,这样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也可以让家长了解教师的难处,更易获得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

2.降低社会期望值。

由于当前社会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较高期待,从现实角度考虑,应将社会期待合理化。从政府层面,政府应该引导社会公众更多的了解这个职业的特殊性,知道教师的辛勤付出与能力和精力有限等情况,从而建立更为合理的社会期望值,争取在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的同时,也符合社会新的期待值。同时,从教师自身层面,也应在工作之余,努力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有效技能,以适应实际需要。

3.加大经济投入。

小学教师的社会社会认可度低,收入水平不理想的问题一直存在,相较于高校教师薪资体系等的相对完善,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收入显得不尽人意。为了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减少由于薪资等引起的职业倦怠感,教育部门应合理规划特殊教育教师的薪资水平,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例如,子女入学问题、养老保险金问题等,从实际入手,增加教师的经济收入和保障,加强教师的职业安全感和认同感。

四、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随着社会及家庭对于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更多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得教师群体面对一个更加困难的局面,在认真教学、辅导学生成人成才的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好社会公众的期待和合理排解自身的职业压力和倦怠问题。而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则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由此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愈发普遍的职业倦怠等问题,开始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从而使孩子无法达到社会及家庭的各方面期望值,循环往复。由此可见,我们应切实关注教师群体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排解,形成一个良性的沟通和解决渠道,在认真工作之余,也为教师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区域,更好地进步。这样,特殊教育教师以充沛的精力,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五

1、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会忙里偷闲,学会品味生活,放松自己。主动打破封闭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积极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

2、要注意培养乐观、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多与他人交流、沟通,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和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要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要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要多关注自己成功的点点滴滴,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千万不要作茧自缚,只关注工作中机械重复的一面,而忽视动态变化、生动活泼的一面,这样容易产生工作的乏味感。

4.要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面对当前喧嚣与浮躁的社会,作为教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争名利,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业务上,要善于专研,吃透教材,精益求精,用精湛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折服,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在学生管理上,多学习研究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努力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增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工作的正向激励和反馈.5、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心理学研究发现,尽管许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而不至于目标脱离实际,以至因为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经受挫折;也才能更理性的分析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涉及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更维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维系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作为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为了自己的事业,更为了自己的身体。好好工作,好好做事。把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作为自己追求的最朴素的目标,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成功。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六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策的出台水利工程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极其繁琐并且浩大的工程。多年以来,为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有好的质量,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措施,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很少。不稳定因素的增多,导致水利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包含项目的后期管理,还包括整个项目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设计环节、施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大,之所以会有这种问题的产生,笔者认为需要认真着手解决,这对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项目认识不完全;监督管理水利工程项目机制不完善等有重要联系。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遇到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今后工作有更加深刻的指导意义。

1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1.1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目标不明确。

水利工程涉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最重要是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老百姓的福祉安危,好的质量是保证水利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管理机制不完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效率低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速度快,但是没办法保证高质量,导致项目在管理中很被动。此外,很多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管理的目标认识不清晰,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未能对管理目标进行很好的规划,对一些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隐蔽性较强的工程,更应加强监管,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避免今后出现质量问题。

1.2登记法人负责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必须对于在建水利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合理高效管理,法人的职责包括,资金的筹措、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的管理。合格的项目法人是水利工程能够建设完备的第一步,是每位职工利益的有效保障的关键环节。但当前水利工程法人负责建设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体现就是项目建设和管理不够规范化,甚至还存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没有项目法人的情况,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本身不完善,这些造成的'负责主体并不是十分的具体,为后期的风险责任承担带来很大风险。政府方面,替企业解决登记法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造成资金、建设、管理的不间断性的发生,所以登记法人负责制制度的不完善都会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影响。

1.3质量监督、检查管理不严谨。

在水利施工现场中,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是面对的重要问题,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管理规范。现在大多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都有监督检查环节,检查并不是严格或者未按照严格程序来定。很多情况下,在整个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出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规范的情况非常普遍。另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管理队伍本身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进行相应的技术监督和管理的人员应具备资质,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人员并没有达到项目本身所要求的资质,因为管理队伍人员的参差不齐,知识与经验的不协调等问题突出。未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监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监督程序并没有被严格的执行,这都使得监督机制的建立形同虚设。

2主要对策分析。

2.1深化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将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对一些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整个项目在施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为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专门的施工安全检查,消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发生。培训、监管以及责任的落实三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加有效的落实安全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

2.2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法律与责任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法律责任制度已经迫在眉睫,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更多人的投入,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完善法人负责制。法人在整个水利工程项目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法人制度的完善可以抑制盲目负责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负责,也是对于更多工作人员的负责。二是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选用有知识、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对于专业化的水利工程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系对于项目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三是要对现行的规定进行一次合理的梳理,认真审查每一项规定,确保项目实施的法规和要求始终体现最科学的原则特征。

2.3严格管控水利工程成本。

管控水利工程成本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监管非常重要,严格管控工程成本,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从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成本管控规章,为项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完善工程监理管控成本,在质检和监督作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项目内控机制,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内控机制,加大工程成本的严格管控。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数据核对,为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方便。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七

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十几年中,有不少学生、家长向我咨询,反映助听器不能帮助孩子对语音的接受,有些学生不喜欢佩戴助听器,下课时常常将助听器拿下,更有一些孩子,在上课时,虽然戴着助听器,但已将电池偷偷去掉。不少学生表示外面的声音太吵,使其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学生佩戴的助听器不能正常使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适配的助听器。

(一)助听器验配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选配适合的助听器是保证听力损失者可以进行有效听力补偿的首要条件。但是如何能够使每个听力损失者都佩戴到适合的助听器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助听器验配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听力障碍者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也会因为其“质量”问题而难以满足“需要”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助听器佩戴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问题制约听力障碍儿童选配适合的助听器。

即使我们有了专业人员可以满足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验配服务上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上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听力障碍儿童并没有选配到合适的助听器。

二、助听器佩戴后的早期干预问题。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听力障碍儿童听力损伤程度、性质、补偿效果、干预时间、训练效果、家庭经济能力、家长意愿及家长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都对儿童的干预产生重要影响。

东北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助听器验配质量、家长经济能力和康复意识及地区康复训练质量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很多儿童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但是其没有经过良好的听力及语言训练,也造成了听力障碍儿童在助听器佩戴上的问题。

三、学校及家庭支持问题。

(一)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是特殊教育专业服务资源比较集中的机构,有责任承担起听力障碍儿童在校或在家庭中助听设备有效使用的义务。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责任意识、专业能力储备等方面的制约,缺乏有效管理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方法和手段。

1.管理的缺失。学校教育管理者很少认识到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管理是学校的责任,也很少关注到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有效的使用问题。

2.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方法和设施。助听器有效使用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协调,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及相关设备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手段、方法、人员、设备的缺失,即使有管理条例,也是流于形式,不具备实质意义。

(二)家长。

家长本应在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上起主导作用,但因为缺乏社会、学校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加之家长在专业知识及专业意识上的缺失,使他们在儿童自己使用助听器方面缺乏有效帮助,这也是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方面的重要问题。

四、专业维护问题。

助听器是精密电子仪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严格遵守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维护方面的问题,导致助听器故障率较高,从而影响到儿童助听器使用的效果和积极性。

我在调查特殊教育学校(聋校)学生助听器使用情况时也发现,助听器的佩戴使学生感到不舒服、不满意,常会影响到助听器的使用,学生甚至会拒绝使用。台湾杨雅惠先生根据中国台湾和国外文献,将助听器影响使用者使用的影响因素整理如下:

1.功能不良:如,电池没电、耳模不够密合、连接管有水汽等。

2.选配人员配置不当:如,助听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未能依照其数字设定,进一步地检验助听器的.适当性。

3.背景噪音的干扰:助听器放大了语音,也放大了环境噪音,造成听障者使用的困扰,也影响语音辨识能力;反馈音的干扰。

4.助听器的费用:如,电池寿命太短,汰换费用高、耳模不合时需重做的费用、维修费用高等。

5.听障者对助听器缺乏知能与敏锐度,以至于无法适时的维护与修理。

6.听障者未具有正向的态度,以致受到外观与标记所困扰。

因为虽也受这些因素所困扰,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家长、学生对助听器的相关知识匮乏,信息多来自助听器销售上的宣传,普遍认为只要佩戴上助听器孩子就能听到,缺失听觉康复过程。

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有效使用是关乎听力障碍儿童发展的重要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聋校)学生绝大多数都配有助听器,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助听器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助益。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八

有法不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对执法权力的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是近现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运行的法则,科学的权力制约应具备三大特征:一是权力制约的全面性;二是权力制约的相互性;三是权力制约的可行性。然而,我国现阶段对执法权力的制约,无论是在制约机制的设计上还是运行中,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立法对执法缺乏有效制约,既无财政和人事任免等方面的直接有效控制权,又无审计监督和其他有效手段,无以制约执法过程,致使人大监督缺乏力度;其次,执法权力内部缺少相互制约机制,除了办理刑事案件中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存在一定程序的相互制约以外,其他执法活动都只有本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权力行使的单向监督,执法权力间的平行或交叉双向制约均不存在;再次,执法机构的配置与运行缺乏相互制约,导致为政不廉,工作低效,执法不力,执法效果不佳。

2.没有健全、高效的执法监督机制。我国目前的执法监督,无论是执法内部监督,还是执法外部监督,其效能都是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执法监督机制本身不够健全,尤其是执法外部监督机制及其相关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执法监督不力的根本原因。而执法监督不力,必然会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的难以根除。

3.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驱动。有的执法部门受地方党政个别领导的干预、唆使,让法律为地方或部门的不正当利益服务;有的执法部门在办案中偏袒本地当事人,争案件管辖权,作不公正裁决或推卸责任;有的地方机关和个人阻碍法院判决的执行,以扣押人质的方式追讨债款;有的党政领导甚至执法部门或公开参与和支持,或暗中纵容包庇,凭借靠山大、关系网宽、保护层厚,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千方百计逃避法律的制裁。

4.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几千年传统专制观念积淀成一种凝固的民族心理,至今仍是根深蒂固的,它与现代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产生严重的冲突,成为阻碍当代社会走向现代法治的重负。一是“人治”、“权大于法”观念与“法治”、“权力必须受法律约束”观念的冲突。二是传统法观念与现代法观念的冲突。三是等级观念与法律平等的冲突。四是一些基层受宗法家长统治影响,诉讼“私了”,甚至公然抵制公正执法,成为基层执法的拦路虎。

切实解决有法不依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执法权力的制约。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要通过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些实质性权力,使立法对整体执法机关和执法过程形成有效制约;另一方面要对我国执法系统内部各项执法机能的配置进行重新设计,构造平向或交叉的双向制约机制,与现行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制度相结合,使执法权力运行实现全方位制约。

2、完善执法监督机制。首先应使执法的外部监督规范化。这就是要通过立法使外部监督的形式、程序、方法、效力规范化、具体化,使外部监督具有可操作性和效力发挥的法律保障。其次,应建立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联动机制。因为只有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密切配合,协同作用,才能形成对执法过程的全方位监督。最后,应建立执法监督的司法救济机制,即在执法监督活动受到不法权力阻挠和非法处分导致监督无法进行的情况下,经由法定程序直接启动司法程序,以司法手段保障监督主体合法权力和监督活动继续进行。

[1][2]。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九

论文摘要:在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既对学校制定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分析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及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学以致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完善,高职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然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却普遍存在。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不乏出现“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齐齐求职于招聘会”的情形[1],用人单位的选择,就业市场的取舍,对高职生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备受高职教育者的关注。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有:

1、学习需要不明确。许多高职生对社会了解不多,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无法把握,对自身的需求不能准确界定,当他们感到所学知识不是自己生活所需时,就不会有学习动力。

2、职业发展目标缺失。许多高职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目标模糊,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的关系,从而无法对学习的价值和目标进行准确地定位[2]。

3、对知识价值认知迷茫,学习功利性过分彰显。采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标准,追求短期目标和物质利益上实惠的个体性求实倾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的、注重眼前利益的学习动机相当明显,学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快速滋长,他们误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寻得“热”专业、求得高收入或者迈向更高的仕途[3]。

外在因素有:

1、当前影响最显著的环境——互联网。部分高职生把大部分课外时间用于上网,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沉迷于网络,直接以学习为目的的上网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少。

2、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家庭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较为复杂,家长的'期望值高未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家长的期望值偏低以及对子女学习疏于关注往往又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社会环境对高职生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和持久,当高职生通过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了解到本专业的现实工作状况,发现现实和理想存在的较大差距时,就会对自己的事业前景感到悲观,从而降低自己的学习动力[3]。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对策。

1、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尽早适应新环境。

高职学生对就读的高职院校往往具有一定的偏见。学校应尽早对高职学生做好引导,让高职学生打消对就读学校和专业的种种疑虑和不满,帮助学生意识到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上高职院校一样可以成才。学校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后正式上课之前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的介绍,可以邀请比较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或是优秀毕业生来与新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4]。

2、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让高职学生到人才市场、企业事业单位中去,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校可以建立校内模拟训练系统,同时也可以寻找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使企业生产现场成为进行教学的课堂,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专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

3、注重因材施教,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之前要进行社会需求调查、个体需求分析、教学现状分析,要使设置的课程既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适应高职学生今后个人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教与学的活动中[4]。教师可设置问题情景,利用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可开展有趣的活动培养学习兴趣;还可利用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来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追求实效。面对层次不齐的学生,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例如:英语分为a、b、c三个等级。创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引入奖惩激励机制。

学生是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着重要影响。从学习认识过程的外部条件来看,其影响集中表现为校风、教风对学习的形成与改善的制约性学校要把校风和教风建设放在一定的高度,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5]。同时要引入奖惩激励机制,激励是一种正强化,对培养学习热情有促进作用,要善于运用正强化选择强化物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善于运用期待、鼓励、表扬、肯定、竞赛等激励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

5、注意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有效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高职学生虽说在年龄上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还是不成熟的,容易受到各种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变的消极,害怕吃苦,不愿受约束。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看重的不再局限于文凭,更看重的是能力。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明白学生的任务是要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只有学好知识,打好基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高校在设立心理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注重完善心理咨询和辅导、教育工作。教师们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才能使学生心理环境得到净化、优化,进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是关系到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与发展需求来开展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德萍。对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2]程洪荣,程洪玲,刘泽林。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调查及分析。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6)。

[3]徐德华。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与对策。中国培训,2009(8)。

[4]王彦林。浅议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

[5]黄令,吴伟国。构建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思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6]屈克英。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成人教育,2010(2)。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

团队在企业中出现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一级的著名大公司中,团队已被认为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可行方案,它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利用员工的才能,同时能够对变化的外部环境迅速反应。然而,这并不是说团队在组织中一经建立,就会自动产生如上效果。实践中成功的企业团队并不是很多。

针对现实中一些团队效率不足的原因,本文认为应从完善团队构成要素和优化团队管理两方面着手加强团队的建设。

一、完善团队构成要素。

在企业中,往往把一群工作人员,或一个部门称为“团队”。当所谓的“团队”并未带来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时,人们可能就会归结为团队的失效。但实际上,问题常常是这些所谓的“团队”只有团队之名,而缺乏团队之实。只有切实完善团队构成要素,才能建立真正的“团队”。

(一)建立共同的愿景和目的当每个人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团队”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如何实现个人与团队目标的“双赢”、只为完成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而共同努力,我们认为,他们缺乏工作热情。不难想象,这样的团队很难成功。

真正的团队首先要具有“内在的工作热情”这样的特征。内在的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利益关系的认同,而利益关系的认同必须在明确团队目标之后。因为只有当团队成员知道团队要干什么和要干到什么程度以后,才能判断这件事是否能够成功,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好处。尽管无法告诉每一个人他们具体将得到什么,这个问题应由企业的激励制度去规定,但至少可以让他们认为这是一项对自己很有益的事业。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由衷地将团队目标转化成个人的目标,才能在工作中迸发内在的创造激情和无尽潜力。

由于人的需求不同、动机不同、价值观不同、内心的恐惧不同,团队在组建之初,需要团队成员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讨论和完善一个在集体层次和个体层次都能被接受的目标,这一目标一旦被全体成员接受,就会起到航标的作用。每个人的工作是这一目标的具体化。共同愿景和目的的建立,能够激发出人的“深层热望”,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时,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主动合作,团队也才能获得协同效益。

(二)塑造和谐的团队关系。

在工作中,人们可能结成各种关系,有些是不利于团队发展的,如任人唯亲、各占山头等,其结果就是工作中常常出现人为的阻力,帮派之争常常左右重大的决议等等,显然这是不会带来高绩效的。

真正团队的又一特征是“具有和谐平等、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当每个人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不必顾及到人际关系;每个人只需忠实于团队,而不需忠实于某个人时,大家才能相信团队中存在人人公平、平等的发展的机会,才会将自己和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

塑造团队关系,就是将团队成员关系调节到最佳值。联想对员工提出了“五多三少”的行为准则,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少不分场合地训人;多一点赞扬,少一点风凉话;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少盯着别人的缺点;多问别人的困难;多一点微笑,正是出于塑造和谐的团队关系的需要。

(三)推行团队规范和严守纪律。

不少企业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团队的亲和力和人情味,认为“团队之内皆兄弟”,而严明的团队纪律是有碍团结。这就直接导致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形同虚设。比如说,某个成员没能按期保质地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是违反了某项具体的规定,但他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或是处罚根本无关痛痒。从表面上看,这个团队非常具有亲和力,而事实上,对问题的纵容或失之以宽会使这个成员产生一种“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觉,久而久之,贻患无穷。

真正团队的又一特征是“具有严明、公正的纪律或规范”。严明的纪律不仅是维护团队整体利益的需要,在保护团队成员的根本利益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一个破窗理论:一个窗户的玻璃被打破,而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玻璃,最后所有人都成为受害者。

推行和贯彻团队规范,重在及时发现和纠正有悖于规范的行为,并且应当纠正“纪律有碍团结”的错误观念。谁是团队里最差的成员并不残忍,真正残忍的是对成员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文过饰非,一味充当老好人。宽是害,严是爱。对于这一点,每一个时刻直面竞争的团队都要有足够的清醒认识。

(四)合理配置团队角色。

有一些人将团队精神理解为集体主义,并简单地与个人英雄主义对立起来。这样常常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和个性发挥被扭曲和湮没。而没有个性,就意味着没有创造,这样的团队只有简单复制功能,而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其实团队不仅仅是人的集合,更是能量的结合。团队精神的实质不是要团队成员牺牲自我去完成一项工作,而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去做好这项工作。

真正团队的又一特征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团队的综合竞争力来自于对团队成员专长的合理配置。只有营造一种适宜的氛围:不断地鼓励和刺激团队成员充分展自我,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潜能,团队才会迸发出如原子裂变般的能量。

最典型的团队当属运动场上的球队,每个球队中需要具有不同技能的成员。同样,企业中团队也需要不同的角色配合。例如以科技开发为目的的团队常常设计这样的角色:信息收集员,是与外部信息源联结的纽带。创新倡导者,善于宣传创新构思,能与高层领导对话。创新构思产生者,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喜欢解决前沿问题,能够综合分析市场、技术、生产等方面信息并提出解决挑战性技术难题的新方法或新产品构思。技术难题解决者,不一定有创新性,但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能够全面把握创新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新情况,对创新项目的费用和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并有能力在关键技术环节上作出正确决策,还要善于与创新人员沟通,给予鼓励,善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挑选团队成员时,不仅要考虑候选人是否具有团队角色所需的技术才能,还要考虑其它,如是否具有与团队精神相符的人格特征即考察他的人际相容性、情绪稳定性及责任意识等等。

二、优化团队管理。

完善团队要素是构建团队的基础,优化团队管理则提高团队运行效率的加速器。

(一)管理手段综合化。

团队管理手段是多样化的,有沟通、协调、任务分配、目标设定、激励、教导、评价、适当批评、建议、授权、开会、奖惩等手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例如,在建立团队共同目标和愿景、塑造良好团队关系时,一方面是宣传团队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施的艰辛、实施者的奉献精神以及已取得成果等方面,以使得团队成员能够产生很强的责任感与成就感;另一方面,组织集体游玩或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如跨越高空断桥、高空抓杠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增强自信、打消了挫折感以及相信集体、集体的智慧与团队的力量。这样很快就会看到团队出现了凝聚力。

(二)管理内容阶段化。

团队的构建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为三年到五年,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团队特点来确定不同的管理内容。在形成期,团队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同规范尚未形成。此时的管理内容在于快速让成员进入团队状况,要让成员理解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目标的相互依存性。在凝聚期,本论文来源于(/)日常事务能正常运作,但主要的决策与问题,仍需要领导者的指示。此时的管理内容是挑选核心成员,培养核心成员的能力,建立更广泛的授权与更清晰的权责划分。在开放期,允许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与看法,目标由领导者制定转变为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景。此时的管理内容是培养团队自主能力。在成熟期,团队爆发前所未有的潜能,创造出非凡的成果,并且能获得很高的顾客满意度。此时的管理内容是保持成长的动力,避免老化。

(三)绩效评定科学化。

在团队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成员进行绩效评定。一般来讲,对团队绩效的测评可以遵循如下的程序,即首先要确定对团队层面的绩效测评维度和对个体层面的绩效测评维度,然后在测评维度的基础上,分解测评的关键要素,最后再考虑如何用具体的测评指标来衡量这些要素。这里具体介绍一种团队绩效评定的方法。

首先确定团队层面的绩效测评,采用“价值贡献额”作为测评指标。团队的价值贡献额指的是团队当期投入价值和当期创造价值之和。当期投入价值包括工资,福利,培训费,科研经费等等。当期创造价值是企业当期新增价值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以及亏损企业的减亏额&的一部分,企业当期新增价值是科研、生产、营销各环节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根据具体各环节的贡献情况确定其贡献系数,用企业当期新增价值乘以团队的贡献系数便得到了团队的当期创造价值。然后确定个体层面的绩效测评,即测算团队成员的个人绩效。根据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如地位、责任、努力程度、成果等确定每个人的价值分配系数,用团队的价值贡献额乘以个人的价值分配系数,便得到了每个人的绩效值。根据团队的价值贡献额和个人的绩效值,参考个人的要求,设计出工资、奖金、股金等的不同组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团队建设是一项控制难度很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在所难免,但只要坚持以完善团队要素为本、优化团队管理为辅的原则,勤于探索,注重实效,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走出各种形式的误区,从而真正培养出高效绩的团队。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一

1.1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目标不明确。

水利工程涉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最重要是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老百姓的福祉安危,好的质量是保证水利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管理机制不完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效率低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速度快,但是没办法保证高质量,导致项目在管理中很被动。此外,很多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管理的目标认识不清晰,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未能对管理目标进行很好的规划,对一些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隐蔽性较强的工程,更应加强监管,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避免今后出现质量问题。

1.2登记法人负责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必须对于在建水利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合理高效管理,法人的职责包括,资金的筹措、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的管理。合格的项目法人是水利工程能够建设完备的第一步,是每位职工利益的有效保障的关键环节。但当前水利工程法人负责建设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体现就是项目建设和管理不够规范化,甚至还存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没有项目法人的情况,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本身不完善,这些造成的负责主体并不是十分的具体,为后期的风险责任承担带来很大风险。政府方面,替企业解决登记法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造成资金、建设、管理的不间断性的发生,所以登记法人负责制制度的不完善都会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影响。

1.3质量监督、检查管理不严谨。

在水利施工现场中,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是面对的重要问题,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管理规范。现在大多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都有监督检查环节,检查并不是严格或者未按照严格程序来定。很多情况下,在整个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出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规范的情况非常普遍。另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管理队伍本身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进行相应的技术监督和管理的'人员应具备资质,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人员并没有达到项目本身所要求的资质,因为管理队伍人员的参差不齐,知识与经验的不协调等问题突出。未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监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监督程序并没有被严格的执行,这都使得监督机制的建立形同虚设。

2主要对策分析。

2.1深化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将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对一些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整个项目在施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为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专门的施工安全检查,消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发生。培训、监管以及责任的落实三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加有效的落实安全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

2.2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法律与责任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法律责任制度已经迫在眉睫,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更多人的投入,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完善法人负责制。法人在整个水利工程项目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法人制度的完善可以抑制盲目负责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负责,也是对于更多工作人员的负责。二是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选用有知识、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对于专业化的水利工程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系对于项目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三是要对现行的规定进行一次合理的梳理,认真审查每一项规定,确保项目实施的法规和要求始终体现最科学的原则特征。

2.3严格管控水利工程成本。

管控水利工程成本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监管非常重要,严格管控工程成本,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从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成本管控规章,为项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完善工程监理管控成本,在质检和监督作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项目内控机制,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内控机制,加大工程成本的严格管控。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数据核对,为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方便。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二

青年教师本应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偏远山区青年教师归属感相较于城区学校青年教师明显偏低,表现为责任感和事业心缺失、工作主动性差、进取心弱等。青年教师归属感的缺失是制约偏远山区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新构建偏远山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尤为重要。

1.教师心理失衡。

大部分青年教师对自身定位过高,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而实际情况是繁重的工作、生活负荷换得的收获与付出不成比例,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巨大,出现了挫败感与心理失衡,导致归属感缺失。

2.人际关系僵化。

大部分青年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往往与老教师存在一定分歧,甚至个别青年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大,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善于听取老教师意见,人际关系不融洽,造成归属感缺失。加上教师交际范围狭窄,个人婚姻大事无法顺利解决,以至于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

3.学校管理不善。

偏远山区学校各种行政事务、各项评估、各类材料报送等无端地增加了教师工作压力。许多学校在管理中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评价上唯成绩论,不考虑教学态度、工作责任感等,年终绩效考核与教学成绩直接挂钩,职称晋升、荣誉表彰等论资排辈现象也还存在,使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成就感。还有就是学校的管理者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青年教师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也是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4.办学条件太差。

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师进城需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支出,教师由农村考入城市再回农村工作,享受不到城市生活的品质,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此外,偏远山区的网速无法帮助青年教师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音乐教师苦于没有专业的辅助教学设备,办学经费也有限,必要的培训都无法开展等等,造成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

5.政策保障不力。

偏远山区教师福利待遇低,而职称评定标准相较城区学校更加严格,因编制数量少、人员更替慢,新进教师多停留在初级职称,有的教师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却仍拿着初级的工资,另外为职称评定还要准备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普通话测试等,花费了比城区学校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前景仍旧渺茫,无法给自己准确的定位,造成归属感缺失。

二、偏远山区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的影响。

1.教师流失严重。

一旦青年教师缺失归属感,就会将教师职业当作“跳板”,边工作边寻找机遇,一旦考上公务员、研究生或条件优越地区的岗位,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优秀青年教师的流失给学校教育教学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2.教育质量不高。

教师的情感是有效课堂教学成果的主要因素,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而焦虑不安,工作不积极,缺少主动性。很多青年教师人心思动,他们的离开或准备离开的想法和行动,势必影响到周围其他教师,造成教师队伍人心不稳,还加重了其他教师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3.学校生源不足。

学生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师资力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教师缺失归属感,不仅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教师的离开还迫使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甚至有的学生因对新任教师有逆反心理造成成绩一落千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流失,更会降低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甚至出现学生转校现象,使学校生源受到影响。4.社会资源浪费教师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如学校在新任教师“传帮带”、培训等方面浪费了一定的人财物,而偏远山区完小教师多兼任管理职能,学校必须重新进行人事安排。

三、偏远山区教师归属感的构建。

1.倾斜政策,保障教师权益。

对偏远山区学校加大投入,提升软硬件水平,为教师提供周转用房,节省教师上下班时间及租房成本。依据学校的偏远程度,结合教师在农村学校的任教年限发放特殊津补贴,使其在待遇上与城区学校适当拉开差距,教师如调离偏远山区则取消补贴,通过提高待遇来稳定偏远山区教师队伍,也吸引城市教师向农村“回流”。此外,规范职称评聘制度,放宽对学历、英语、计算机等条件的要求,在偏远山区学校任教达到一定年限的,可申报特设岗位,畅通晋升渠道,让青年教师通过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来增加归属感。

2.强化管理,培养团队精神。

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尊重教师的劳动,让青年教师更多地参与到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综合衡量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引入学生、家长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巩固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注重人文关怀,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创建各种平台,为其参加进修、培训创造必要的条件,关注青年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婚姻大事。培育校园文化,积极开展拓展训练、工会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培养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主人翁意识。

3.提升修养,奉献教师职业。

青年教师应从提升自身修养入手,要牢固树立扎根山区思想,提高奉献精神,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积极承担教学责任和义务。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主动与老教师、学生良性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自身专业素质提升,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之中。青年教师归属感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社会、学校及青年教师共同努力。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三

俗话说,“从广东到北京,买的没有卖得精”,就是说,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卖方在信息上掌握的比较全面,在交易过程中,卖方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对买方进行质量、价格或者服务上的欺骗,以谋取超额利润。现在中国市场上比比皆是的假冒伪劣商品就是典型的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这与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契约经济,要求所有从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诚实经营,信守承诺,如果参与者不守信用,会使交易成本大大上升,经济活动陷入混乱,每个参与者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经济的发展,破坏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的稳定。

(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商务部报道: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由于失信现象的严重性,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发展难、融资难的问题。随着企业生产及规模的扩大,企业避免不了会发生借贷和融资业务,债权人以有条件让渡形式贷出货币或赊销商品,债务人则按约定的日期偿还借贷或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拖欠货款或贷款已是屡见不鲜,这些成为我们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关键在于企业的信用管理缺失或不到位。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比较滞后,信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比较单一,这与当前经济发展和我国的贸易大国形象是不相称的。统计表明,中国仅11%的涉外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信用管理制度,此外,我国企业的信用销售能力和西方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90%的企业是采用信用赊销的方式和手段;欧洲的信用销售率也达到了80%以上,而我国的企业信用销售率平均在50%以下。由此可见,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不仅仅是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三)政府有效监管、依法纳税的需要。

在美国,有一句谚语“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无法避免,就是死亡和纳税”,而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偷逃税收现象依旧大量存在,企业的信用失守致使国家监管无效、税收流失。还有三鹿集团本是中国企业500强,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品牌价值也超过百亿。然而由于三聚氰胺事件,这些历经几代人形成的资产顿时化为乌有,集团3万职工被迫下岗。不仅如此,该事件对于整个奶制品产业可谓是灭顶之灾。在征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这些不诚信行为不仅对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也在考验着政府的工作效能,更对扩大内需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以上现象原因在于企业信用缺位,行为脱离政府监管。首先政府对企业进行信用监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政府行为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如果没有政府对企业的信用监管,那么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建设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这是企业信用管理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

(一)市场经济环境中利益驱动下的道德缺失。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目标是逐利,如果企业失信的成本远远低于获利,那么大多数企业的行为就会自然趋向失信,以获取超额利润,而守信的企业会因在竞争中守信成本较高,处于劣势而被淘汰,这也是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这种到处上演的恶性竞争方式使企业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降低质量和服务,消费者更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吃亏上当。以上因素直接导致企业在利益驱动下道德缺失、信用失守。

(二)信用管理制度及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一般都有较为健全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包括立法和执法,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管、对全社会信用教育的研究开发等。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立法方面,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中虽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立法仍然滞后。在执法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相当严重。在对一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处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惩罚和道德惩罚。政府对信用领域监管薄弱,对从事企业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和征信中介、资信评估等)缺乏监管,造成虚假信息盛行。同时我国企业很少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人员,这首先易导致因授信不当使合约不能履行以及授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频繁发生,又会因对合作客户信用状况缺乏了解而受骗上当。

三、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秩序优良的社会诚信空间。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首要从道德源头上抓起,加强全社会信用意识,树立社会良好信用意识观念和诚实守信原则;从道德观念上,培育企业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的“诚信”观念;从法律制度上,加强对违约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执法,增加失信成本,逐步完善信用法规制度,从而构建秩序优良的经济社会诚信空间。

(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平台体系。

逐步建立并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平台体系,建立适应企业信用管理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信息网络把企业的银行、税务、工商、海关、商检、质检等信用记录进行征集并互联起来,从而建立一个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管理的完整信用信息披露平台体系。例如早前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的银行信用信息设立的征信管理数据库系统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监管。

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监管方式等具体内容,同时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通过实施机构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定制度,完善评级机构统计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的检查和督导等措施,防止个别信用中介的诚信危机导致整个信用评级行业失去应有的社会功能。要完善评级机构的制度建设,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应当从规范其收入来源、制定评级收费统一标准、建立评级人员回避制度、评级职业守则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完善评级机构的制度建设。从而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社会信誉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实现企业诚信,需要全社会诚信经营的氛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企业自身要把诚信管理摆在企业文化和竞争力发展的核心位子,规范其市场契约行为,同时要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法规体系,强化信用监管,构建信用激励机制,着力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江苏:切实履行合同监管职能创新企业信用管理机制[j];工商行政管理;15期。

2、崔昆;;企业信用建设刍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期。

3、王钰;;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j];辽宁经济;年09期。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四

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两大关系,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性不强、缺少积极性。一是忽视课程内容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割裂了学生实际就业需求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所学偏离社会需求。二是教师忽视学生自身发展同课程内容设计的教学关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点所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2]。这种忽视学生的教学方式同当下职业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为实现职业化教学,英语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2.2原因。

2.2.1生源良莠不齐。

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主要是职高、技校和中专的学生以及普通高中学生,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弱,英语水平整体低下。

2.2.2教学理念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所在地的特色,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提高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人才具有较高的技能[3]。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对改革后的教学理念掌握不够,未能结合高职教学特色,只是单纯照搬中等院校或是本科院校同专业的课程计划。

2.2.3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师在职业化教学过程中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一方面是高职英语教师大部分科班出身,具有较高的英语理论知识,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4]。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缺少对素质教育的了解,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了解不够,导致教学计划同教学职业化道路相偏离,使学生无法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职业,不利于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发展。

2.2.4课程体系落后。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分为专业英语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主要是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二者无法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此外,由于英语教材选择和课程开设对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和英语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课程设定和教材选择不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则无法培养职业化人才[5]。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职业化教学时,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未合理选择教材,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职业化发展。

2.2.5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

部分高职院校在考核学生学习成果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机制,即采用笔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测试,但是却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高职院校要想在激励的竞争中实现英语教学的职业化发展,必须对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五

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强调的是实用性,即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考取各种等级证书,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课程的认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优化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保证英语教学的效果[6]。同时教师在对英语课程设置时,应从学生的个体出发,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训练,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3.2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正确认知。

观念能够影响主观行动,因而实现英语教学职业化过程中要求英语教师树立职业化的教学理念,对当下的教育局势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认知。同时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掌握市场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正确定位各个学生的培养方案。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教学方式等等。此外还要求学校能够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职业化能力和专业素养来保证教学活动、教学计划更具针对性,实现英语的职业化教学。

3.3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高质量和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英语专业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特点的专业,在未来的就业活动中也会参与到国际活动中,因而要求教师对外国文化必须熟悉,不仅能够教学生英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其次英语专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如何择业就业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化道路加以引导。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养。高职院校要想达到以上的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制定科学的招聘制度;其次对已在校的教师,组织他们参与教学研究、职业化培训等活动;最后要求教师开展自我能力的提升,如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对不同职业的了解,使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将行业知识有机地同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

3.4设计科学的课程内容。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同专业分割的问题,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将各个行业的专业知识纳入到英语课程中。例如在英语口语表达课程中能够以某企业的项目书解读作为契机,增加学生对于该行业的专业术语、行业规则的认知,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推动教学职业化发展。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调查不同行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的专业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法律英语等等,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满足不同行业的职业需求。另外,因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专业基础薄弱,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循序渐进。

3.5健全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健全和完善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保证英语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首先构建行业、企业和院校等多方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的体系,打破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全过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评价的综合性与合理性。其次应保证评价范围的全面化,不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加以评价,还需要对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加以考核,使其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只有健全评价机制,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英语教学的职业化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英语职业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源良莠不齐、指导思想模糊、师资结构单一、课程体系落后等,导致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低下,不利于英语教学的职业化发展。基于这些情况,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英语的职业化教学,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认识,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健全评价机制,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职业化水平,促进高职英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六

幼儿间的交流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活动中,幼儿间的交流相当缺乏,严重影响了交流的教育功能。现就幼儿间交流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提供对策。

现状一:幼儿只“喜欢”与老师交流。

分析:

老师的指导方向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导致幼儿只喜炊与老师交流。

一是老师的要求误导了幼儿。我经常看到老师在操作前对幼儿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什么发现等会儿告诉老师。”“做好了拿给老师看。”等等。

二是老师的评价误导了幼儿。在对幼儿的评价上.老师常常是针对幼儿自身作空洞笼统的表扬,如“××做得真快!”“××真棒!…‘××真聪明!”等等。而且这种表扬常常是面向全体幼儿进行的,这给被表扬的幼儿带来了极大的荣耀感,这种荣耀感驱使幼儿只喜欢与老师交流而不喜欢与幼儿交流。事实上,幼儿所谓的“喜欢”与老师交流.其目的只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与表扬。这种表面的、带有“功利性”的交流难免使交流的内容显得枯燥、空泛,失去交流的实际效用。

对策:

1政变要求导向。变“告诉老师”为“告诉大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拓宽幼儿的交流对象。

2.改进评价导向。变评价只针对幼儿自身为针对活动本身,如“这种做法很有趣.还有别的方法吗”“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等。当幼儿所关注的是活动本身而不是老师的态度时,幼儿就会显现出有主见的个性,就会乐于和同伴交流。

现状二:幼儿只想讲不想听。甚至不想讲也不想听。

1.幼儿只想讲不想听。就讲和听而言.幼儿更喜欢讲而不喜欢听,当某个幼儿讲的时候.其他幼儿一般注意力不集中。多违规行为。

2助儿不想讲也不想听。更多表现为自由交流时显得无所事事,或木然呆坐或互相拖拉等违规行为。

分析:

一是老师对幼儿问的交流关注不够。集中交流时,老师的目光常常游离于表达者之外,不是提醒其他幼儿注意听、讲.就是惦记着自己的教学任务,表现为心不在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良好倾听意识与习惯的养成。

二是老师提出的问题笼统、枯燥。幼儿操作中、操作后老师常要求幼儿说说:“做了么?”“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等,这种枯燥、笼统且模式化的问题.导致幼儿不喜欢讲或不懂得讲,从而影响到交流的功能。

三是缺乏交流的环境。一方面集中交流时因幼儿人数多(一般情况下,每班有30个幼儿以上),表达者与倾听者相距较远.使双方没能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包括语言、目光、表情等的.交流);另一方面自由交流时,因椅子排列等的问题使幼儿局限于只与附近的幼儿交流。

对策:

1.对幼儿的交流作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引导。老师宜借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所获得的经验,提出有利于幼儿间相互交流的问题,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如在制作图书的活动中,老师提供废旧图书、挂历纸、广告图片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装订成图书。在幼儿操作完后,老师让幼儿将制作好的图书放在阅读区或展示台,引导幼儿边阅读边交流(“喜欢哪一本图书?为什么?”“怎样装订更方便阅读?为什么?”等),这不仅让幼儿有话可讲,而且还可以让幼儿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留给幼儿充分地思考、表达的机会与时间。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留给幼儿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尽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交流。老师可采用集中交流与自由交流相结合的办法,提出有利于引发幼儿讨论、交流的问题,如“哪些小朋友的做法和他一样?”“谁有不同的做法?”“你们赞成这种观点吗?”等.让幼儿在交流与争议中分享经验。

3.积极为幼儿创设相互交流的环境。

(1)注重让幼儿在真实的、具体的情景中交流。幼儿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交流需要具体直观的凭借物。因此。老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具体的情景中自由交流。如在投掷活动中,通过创设“比一比,谁投得远”的活动情景,引发幼儿间的交流与争议。(2)创设有利于交流的形式。根据需要灵活采用交流的形式,提倡小组式的交流。小组交流不仅人数少,空间距离缩短.而且能让有共同关注点、兴趣点的幼儿聚在一起,有利于幼儿问的交流。(3)若需要集中交流时,老师应注重创设有利于专注倾听与对话的环境,如人数较少时.老师与幼儿可围成一个圆圈;人数较多时,听与讲的幼儿可面对面坐,教师坐于旁侧,让讲和听的幼儿、教师都能看到对方。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七

摘要:当前?影响高职生合理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职业期望与职业定位出现偏差、就业市场不规范、专业特色不明显等。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合理就业的前提?同时必须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加大对实训教学的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一职业期望和职业定位出现偏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而部分高职毕业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即使进了高职院校也不愿意学习技能。而且?高职生为接受高职教育而支付了高额的教育成本?毕业后期望得到较高的回报?但低薪的现实使高职生就业陷入困境。

二就业市场不规范。

首先?社会对高职生缺乏了解。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用一种以学科为本的模式培养人才?重理论、轻实践?把职业教育视为“二等教育”。部分人认为“高职”就是“大专”?甚至认为“高职”就是“职高”。其次?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合理的人才战略和盲目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比较严重。再者?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面临转轨改制的新问题?每年万职工下岗?一些单位不可能接收大量的高职毕业生。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对社会就业产生冲击。以上几个因素造成高职生就业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高职教育缺乏特色。

年以后?由于国家出台“三改一补”和“三多一改”的新政策?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至今还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专业设置功利主义严重、低水平重复等现象?在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上?不能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没有协调好学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关系?或将高职按普通高专模式进行教学?重视学科课程?而实践实训环节薄弱?职业教育特征淡化?或者按职业技术培训式来进行高职教育?将专业技能和技术的运用和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专业理论教学重视不够?基础文化课程开设严重不足。

四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高职生工科类就业率普遍高于文科类就业率?如数控机床、汽车修理、检测等专业的人才供不应求?但这些专业并未因此得到调整或更新?主要原因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设备不足?多数学校实训时间不足一半?学生训练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

二、实现高职生合理就业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美元时?仍有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只能容纳左右的劳动力?目前我国人均收入美元?技工市场有,的需求?却只有,的供应量。因此?整个社会要转变思想认识?重视高职生作为应用性人才所发挥的作用。高职生自身也要转变观念。

二规范就业市场。

在国外?职业教育意味着职业资格准入证明。高职学校对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有一个前瞻性的把握?研究出专业建设中该保留的、该淘汰的、该发展的、该压缩的有关内容并及时作出应对。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和宣传。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可持续发展?在方式上可采取“存入”足够学分、“支取”相应学历的模式。高职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国家要为校企合作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开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渠道。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职业院校中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实现“双职称”?还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大资金投入。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政府有必要对学校在资本经营、盘活资源、多方面吸收教育资金等方面提供帮助。同时?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推动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管理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方式。

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卡?构建共享的信息平台?将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引入市场服务的轨道?与社会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系统相衔接?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选才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此外?应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素质测评系统”的软件开发工作?为高职生正确地客观认识、评价自我?并根据自身的能力、职业性向、专长、人格特质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提供必要的指导。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八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无趣,对数学知识的热情严重缺失。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情景模式的设置、互动学习等教学方法,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关系,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数学的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化缺少的缘由,分析出几点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化的有效方法。

一、从三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化严重缺失的缘。

1、在教学中,教师目标不清晰,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合逻辑。

新课改之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引入,但是由于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不是很恰当,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也达不到真正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但是只是一味地求新,在教学方式的理解和运用上理解不到位,对教学情境的设置不合逻辑,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课堂的教学起到负面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和理解“平均分”时,教师引入生活中的例子:鱼塘有7条鱼,打捞上2条,剩余的就是,这样就偏离了“平均分”的实质,因为鱼有大有小,这样举例子就不合理,极易错误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这种数学教学情境的设置不仅起不到正向作用,还会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

2、生活情境的创设不科学,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没有帮助。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使生活中的情景再现,这一点本身没有错误,但是老师在设置的时候列举的例子不科学,容易让学生产生分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思路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道这样的数学应用题:市场上的西红柿3元一斤,请问20元能买多少斤西红柿?这道题十分符合生活情景,但是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西红柿的价格我们去买的时候是2.5元啊,还有的市场卖得贵一点,这样学生就西红柿的价格产生了讨论,课堂的气氛是活跃了,但是学生的讨论却偏离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达到生活化的教学效果,把课堂的教学主次颠倒了,所以,老师在选择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合情合理,合乎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意义。

3、教学目标被生活经验取代。

对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即是将生活经验融入数学教学中,在此基础上达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但是如果在数学教育中,太注重生活经验教学,这样就会对学生数学化意识的形成起到负面影响,同时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作用也不大。例如,学生在学习两步应用题的时候,老师可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亲自去超市买东西,给他20元钱,让他买3支圆珠笔和4支铅笔,之后这个学生按要求买回来了圆珠笔和铅笔,并且也拿回来了正确的零钱,虽然数学教学意识在生活中有了很好的应用,但是并不代表这个学生真正掌握了两步应用题的解法。

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的合理方案。

1、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生活经验的累积和调节。

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知识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数学化的教学模式,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调节,对学生思维方面要给予不断扩展的空间,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2、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主导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当大,在教学质量上教师要认真做好工作,加强对数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在课前要做好备课,对于案例的设置要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并且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合乎逻辑,教学目标要明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3、设置的教学情境要合乎逻辑,与教材知识相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很关键,因此,教学情境的合理性、科学性很重要。数学学科情景模式设置的主要特点是既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要能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能使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上再现。引用多媒体技术,运用视频、广播、网络等方式,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在样式上有所创新,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化,数学课堂的效果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十九

关键字:

摘要: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成为其终身奋斗和发展的前提基础。但是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高职学生往往出现学习的被动性、积极性的普遍下降、主动学习的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高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从分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含义基础上,研究当前我国高职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现状,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加强我国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教育体系也得到了较为稳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为当今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型应用人才。[1]目前由于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学生来源复杂化和混乱化,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降低,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要正确的运用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结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以培养大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这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培养高职人才都起到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21世纪这个伟大的信息化大变革时代下,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素质教育上的关键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所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身的心理能动状态,主要包括自觉的行为投入、认知上的活跃、坚强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等。它是建立在当今科学基础上的一种对于学习的全新理念,是一种致力于对学生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涵养的培养和优化,从而为其稳定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以迎接我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成为一种推动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改变途径。

在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冲击下,人们为了可以长久的立足与社会经济大背景下,不但需要对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有效地积累和运用,还要着力培养其创新素质和强大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说,努力培养出可以独立于学校和教育之外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主导下,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交流和有效管理,使得高职学生不能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亦不能充分满足我国高职教学的整体方向,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制。[2]因此,当前我国高职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便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各种变化的社会背景下紧紧跟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还应在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链,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成为最大潜力的社会之才。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同时,对于身处高职院校的很多大学生来说,与高职教育良好的发展势头相比却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对高职院校的今后发展起到了压制作用。

(一)目前我国很多高职大学生对于学习目标和方向上尚不够明确,并且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是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的内在因素。因为高等职业学校不同于一般的我国高校,正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学习和能力上问题较为严重,比如对社会产生怀疑态度、实践能力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再加上很多高职学生是由于家庭或者其他原因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心理,因此对自身的专业并不注重和满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高职院校主要是在职业的专业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整体能力,而面对不断变化的专业领域和学生的不重视,使得教学中难免出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不高的问题。

(二)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一些缺陷,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上以及对学生的监督能力上还有待提升。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管理制度上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这种管理方式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懒惰和侥幸心理,在加上教学模式和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守旧、考核固定、缺乏创新意识等,使得高职学生的个体优势不能得到发挥,需要亦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对学习态度的不积极。[3]另一方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对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有一些进步,但是对于高职学生的监管力度却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方式,特别是对于个别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激励和奖励政策,更加深刻影响到其学习的停滞心理,如果不能很好的对教育体制和监管力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则会严重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的现象发生。

(三)除此之外,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师队伍的水平还不够完善,个人素质和涵养还不够完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十分关键的地位,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修养会使他本身在整个专业的范围内迅速扩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内会逐渐被教师所感染和影响,因此教师的个人特点成为高职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成功前提。反之,如果高职教师的整体思维陈旧、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则会严重制约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从而影响到整个高职教学质量的进步。同时,高职院校中很多新学生受到之前毕业生的影响,认为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不受重视、专业知识不能和普通高校学习相比等思想,这些由前人总结出的错误经验会导致新学生的消极态度,以及对学习的懒惰和漠不关心,甚至出现厌学的不正常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其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俗话说,习惯决定成败,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让其自己学会设定近期的、实际的学习挑战性的目标,以定向的思维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觉性。可以针对不同学习程度和状态的学习分别进行心理辅导和沟通,可以帮助其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定位,使其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教师要在教学中耐心仔细,对学生有深厚信心。同时,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使其发挥特长以提高对学习的自主性,可以使学生有选择的对待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重视学习态度并有所创新意识,坚持以正确学习态度为中心的价值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上创造性的进行引导和构建,以使高职学生得到精神的满足,从而以愉快的心情加入到学习中去,大大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高职教学中必须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承认其独立的人格特征,给予学生强烈的成功感,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价值认同感。成功是使个体突破自我、改变自我的价值取向,要使高职学生消除自身的忧虑,使其在教学中能够获得成功感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立一些环节使学生加入进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给学生提供相互展示的机会,并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逐渐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对此,学校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有所调整,控制教学难度和梯度,在课外作业方面适当的对数量和难度有所协调,并对疑难题目给予必要的解释和提醒,以提高学生的积极面对困难的信心。此外,教师应了解和掌握当今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主体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针对不同的学社进行不同的疏导方式,已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提高整体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减少不利的学习心理因素的影响,增加其正确的学习理念和认知,最终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主能力。

再次,加大对学习环境的开发力度,创设出适合高校自身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使其服务于高职学生。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创新思维比较缺乏,这就要求高职有关教师对于课堂上的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意识,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主线,确保各个教学环节和模块与之相随。比如可以强化动态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与之同步跟进,可以进行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进行早期的就业指导教育,让高职学生体验到就业的严峻性和压力,使学习环境动态化和扩大化,呈现出灵活性特点,并做到与社会接轨,从而与时俱进。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前进,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还需要高技能的教师队伍的参与,教师应善于把自身的知识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总结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并将各种模式资源合理的进行有效配置,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专业,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好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加快和改革,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时代的需要,也成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水平的保障。但是面对目前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要想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不仅需要学生的正确心态和配合理解,还需要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率先垂范的影响,从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两个方面来改革课程模式,改善课外实践活动并努力给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3]朱红英.高职学生“多元化”英语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02).

特殊教育教师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专业20篇)篇二十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整个会计行业之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近几年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国内资本市场出现的银广夏、蓝田等事件,足以说明会计行业也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可见,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解决会计诚信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已是整个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利益驱动的低成本是使会计诚信受到严重挑战的内在原因。会计舞弊行为泛滥,最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两者往往是互相联系的。在政治上,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目标的不完善造成单位盲目从大,疯狂造假。当前,政府还未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现象仍较严重。这种体制的存在,势必迫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舞弊,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其目的`。在谋求经济利益方面,企业都是通过隐瞒收入或虚增成本来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通过虚假信息披露,操纵证券市场股价,以达到从市场上骗取额外收益的目的。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信贷机构手中套用资金等。

2.失信成本低是会计造假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责任。对造假者来说由于打击力度不够,惩处不到位,使得造假成本太低,并且他们以身试法所获取的利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小,谋利越高,造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3.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为会计失信提供了可能。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人、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人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4.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从外部监管来看,监管的重点没有随着市场的深化而转移,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角度不正,国家审计力量不足,监督落实不到位;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难免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其他专业监督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全面的社会监督体系。从内部监督来看,有些企业或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或执行起来流于形式,使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得不到控制。

5.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因素。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有少数会计人员道德较低,利用职务之便编造、篡改会计数据,进行贪腐等违法活动。其次,会计人员大都受制于人,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诚信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会计人员利益不确定性及不对称性,造成一些会计人员要么急功近利,要么铤而走险,严重失信。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

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惩处机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应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推出,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二是加快出台新的具体的会计准则,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三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减少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补充惩处条款;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2.强化会计监督体系。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项:建立健全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使其真正发挥基础作用;完善政府监督体系,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使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无技术性差错。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建立一套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实现监督评价作用。良好的会计环境应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其中以企业会计制度最重要,明确会计人员只能做什么、怎样做,重在调整职业行为;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明确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好、重在调整内心的思想;单位领导人不能利用其特殊地位干涉会计工作、施加影响使其背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应带头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雷又生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j].会计研究,,(2)。

[2]国家会计学院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1)。

[3]王荣华:谈会计诚信的内在要求.财会月刊,2003(2)。

相关范文推荐

    晨跑活动策划书模版(汇总18篇)

    活动策划不仅仅是组织一场活动,还需要考虑如何吸引参与者和媒体的注意。掌握一些活动策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顺利完成活动任务至关重要。一、活动背景:xxx学院第十

    铁路专业个人自我鉴定(汇总12篇)

    范文范本常常是经过多次修改和打磨,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艺术品质。对于写作来说,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和提升的重要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

    ·四川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材料(专业17篇)

    事迹材料是对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进行描述和总结的一种文献形式。以下是一些著名人士的事迹材料,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优秀表现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

    售后年度总结范文(18篇)

    总结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总结范文,它们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

    临时用电方案大全(18篇)

    计划书是为了规划和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或者个人计划而编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和方向,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计划书了吧。以下是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

    假酒店客房部实习报告大全(16篇)

    实习报告是对自己实习期间所获得经验和成果的一种总结和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实习收获。"实习报告是对实习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文件,对于今后的发展

    重阳节深深敬老情演讲稿(优质14篇)

    演讲稿的语言应简洁明了,措辞准确,让听众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1.重视老龄问题,提高社

    写一件开心的事(通用23篇)

    优秀作文是在文学创作中,对一定主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的表现,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评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指导。

    劳动节体会心得小学生(实用13篇)

    同学们,你们就应还记得“劳动最光荣”这首儿歌吧!它里面的:然后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和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说得实在太好了。没错,劳动就

    公司财务月度工作总结大全(12篇)

    财务工作总结是财务部门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请您注意,以下的财务工作总结是根据一些企业的实际经验撰写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x月份生产形势有所好转,采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