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一
(一)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区别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学具:每位同学两张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说出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数(投影片出图)。
2.口答填空:(投影片)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3.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7和932和29
(要求说出9比7多2个自然数单位,32比29多3个自然数单位。)
教师:两个整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包含自然数单位的多少来比较大小,那么分数又怎样来比较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请同学说一说如何判断它们的大小?
(把两张纸重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说明相等。)
教师把两张正三角形贴在黑板上。问:请说出阴影部分各是多少?
(2)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线段图,请同学口答括号部分是多少?
请学生两人一组,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教师巡视。
(3)教师:请观察上面比较的各组分数,同组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
教师: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3页做一做。请两三位同学写投影,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两张圆形纸片。并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样大。)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后,教师表扬“圆形纸片同样大,也就是单位“1”相等,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这种想法很好。
并说明道理。
教师:请同学用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或画一画,比较
学生动手折或画,小组讨论说道理。
老师:说一说下面各组分数中,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4页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集体订正。
学生口答的后教师板书归纳:
口答练习: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投影片)
(三)巩固反馈
1.请自己说出两个同分母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一位同学说出两个同分子分数,另一位同学比较它们的大小。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5.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哪些分数?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作业:课本95页练习二十,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看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的分数范围扩大到同分子的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比较分数大小的最基本的方法,基本方法必须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案设计时,不仅考虑到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更注重了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上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比”的算理,所以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直观图形、动手折叠等,使学生对算理的理性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共分为三层。通过直观图形启发学生从分数单位的角度来理解比较方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巩固比较方法与算理;引导学生概括比较方法和进行练习。
第二部分学习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共分两层。通过学生操作,让学生从感性上增强对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的认识,从而理解“看分母”的算理;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和进行练习。
第三部分对比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找出不同点,并通过练习进行强化。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二
教材分析: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教学理念:
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谁来读题。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陶醉或发问)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5、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二、咀嚼诗歌韵味,探究表现特点。
1、师: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朗读中你体会到诗歌韵味了吗?(板书暗示:语言——情韵)
2、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体会,将自己的感受、发现有书上注下来。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议一议,十分钟后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咀嚼要点]之一:植树的场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如言:提着水桶,扛着树苗,走向旷野——满怀激情。挖坑,放苗,回土,浇水——一脸欢笑。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品赏体会:“踏”春风?意韵: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之二:植树的意义1、课文中写了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三、作业
( )的家园( )的树叶( )的秋天 ( )的果园
2、完成课后第四题写话练习: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推荐理由: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集中,手段简化,致力于朗读、写字两大语文素养的,由于教者课前布置预习,因此,在教学时通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作为起点,节约了课堂时间,为下面的初步感受性朗读争取了较大的空间。
第二课时伊始的朗读比赛,巩固了第一课时的朗读,也为下面的“品诗韵,赏语言,用情诵,立志行”奠定了基础。三个咀嚼要点则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章语言,穿行其中,涵咏其中,悟情明理,体会表达特点,不亦乐乎!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三
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35÷552÷1333÷356÷799÷3
45÷966÷1124÷836÷12125÷5
2.投影出示下列各题,学生自由回答.
(1)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有哪些特征?
(2)说出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公约数.
18和2412和309和72
(3)指出下面哪两个数是互质数.
3和812和85和27和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根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例1.把化简.
1.启发学生思考化简的实际含义.
教师提问:看到例题1这个题目,你想做些什么呢?
2.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将化简?
(1)分母24、分子18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2)9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
4.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5.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二)教学例2.
例2.把约分.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师生共同小结:在约分时要把分子、分母的公约数记在脑子里,直接口算,通常要
3.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约分.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四
(一)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二)等于1的假分数。
教学用具
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分数:
2.说出表示图形里阴影部分的分数,再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用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教师:把直线上0到1这段看作单位“1”,1到2,2到3之间也都是单位“1”。
教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2份,3份,4份的数各是多少?
教师:要表示这样的5份是几分之几?7份是几分之几?
教师依次在数轴上点出几个点,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学生口述教师
教师:(指板书)根据分数的意义,我们写出了很多的分数,下面来研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教师:请观察黑板上的分数,比较每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大小。试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根据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教师: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板书:第一组后补出“真分数”,在第二、三组后补出“假分数”。
教师:请说出3个真分数,3个假分数。
线段数。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意义?这样的分数等于多少?(等于1。)
学生讨论,汇报后老师板书在真分数后补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后补出: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分数,假分数实际上是以1为界,把分数分为了两类。所以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而课题却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练习:(投影片)
1.下面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请两位同学写在投影板上,其余同学写在本上。)
3.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些分数,问: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教师: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教师:这些假分数实际上就是整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要求说出算理。
教师:说一说怎样把假分数化为整数?
本上。)
(三)巩固反馈
1.说出四个分母是7的真分数。
2.说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
3.说出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
4.把下面这些分数化为整数。(口答)
5.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2)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数?
(四)课堂总结与作业
1.真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2.作业:课本100页练习二十一,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要通过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分数的概念。所以教学中紧紧扣住直观图形和直线上的点表示的分数,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认识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这样学生概括真、假分数的概念和特征即为水到渠成。在学生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后,再通过设问,让学生讨论出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及算理。
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分三层。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认识分子和分母大小关系的三种情况,了解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分数值与1的大小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利用数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掌握它们的分界点是1。
第二部分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分为两层。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这些假分数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理解和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五
(一)理解并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二)理解并掌握约分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最简分数的概念。
(二)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投影片)
2.请说出解答上面各题的依据是什么?
3.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投影)
45和1530和1228和42
13和3936和2729和30
4.指出下面哪几组数中的两个数是互质数。(投影片)
3和812和18
15和1613和23
25和4021和42
5.分别说一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
教师: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后,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得到一个与原来分数相等的新分数。今天我们来研究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
(二)学习新课
1.最简分数与约分的意义。
能利用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变为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
学生试算,小组讨论后汇报,老师根据学生汇报选择板书:(也可以让各小组代表板书。)
教师:请再说一说第一步,第二步是怎样做的?(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
(板书:最简分数。)
教师:请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投影片)
教师:请两人一组,各举出5个最简分数。
做什么?
学生口答后,老师说明: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
教师:请再说一说什么叫约分?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出约分的意义。
2.约分和一般书写格式。
教师:约分时,一般要连续地做除法口算,如果像上面例题那样写,比较繁,一般采用省略除数,直接写出商的形式来写。
教师边板书边介绍:
第一步,先用什么数去除分子和分母?
第二步,用6和15的公约数3再分别去除它们,分子商2,分母商
教师:约分时,通常要把原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学生口答练习: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分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由上可见,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怎样做?(选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
(3)练习(投影片)
把下面各分数约数:
请同学用投影片写,选出全对且书写好的作标准评价,选出几份有错误的,请全班讨论错误原因,并纠正。
教师小结:什么是约分。约分的过程。
(三)巩固反馈
1.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3?哪些有公约数5?(投影片)
2.在下列分数中找出最简分数。(投影片)
3.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投影)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投影)
5.把下面各分数约分。(投影)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最简分数?
2.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
3.作业:课本112页练习二十四,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所以约分的方法让学生试算,自己去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放在试算化简之后,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即分子分母为互质数,有充分的感知基础。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判断互质数,除法口算等旧知识,也要掌握好约分一般书写格式中省略除数的写法,所以本课设计时,在复习准备和巩固反馈中,都安排了较多的,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约分的能力。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六
(一)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方法。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二)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有数轴的小片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请说出几个4的倍数,几个6的倍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6
812
1218
1624
2030
…………
教师:我们列出的两组倍数,都分别是4或者是6一个数的倍数。前面我们已研究过两个数的约数,今天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学习新课
1.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投影片出示数轴。
老师:请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4的倍数和6的倍数的点。
学生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点在自己的数轴(小片子)上分别描出这些点。教师:从数轴上可以看出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些?最小的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学生口答后,老师再在投影片上表示出来。)
教师: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谁能给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和其中最小的一个取个名字?(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教师:请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板书: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研究两个数的倍数,主要是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教师:为什么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练习:(投影片)
把6和8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50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请一位同学填在投影片上,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上面我们用列举的方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下面来研究如何直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请回忆一下,求最大公约数是通过什么途径研究的?(分解质因数。)
(1)教师:我们也从分解质因数入手,看一看一个数和它的倍数的质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口答复习题的板书,把4,6的倍数逐个分解质因数。)
板书:
4=2×26=2×3
8=2×2×212=2×2×3
12=2×2×318=2×3×3
16=2×2×2×224=2×2×2×3
20=2×2×530=2×3×5
24=2×2×2×336=2×2×3×3
…………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或贴出小黑板)
4的倍数的质因数包含了4的全部质因数;6的倍数的质因数包含了6的全部质因数。
教师:12是4的倍数吗?请说明理由。
(2)板书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请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红色粉笔将2,3框上,说明这是公有的质因数,其余的3是18独有的,5是30独有的质因数。
学生讨论时老师巡视。然后学生总结,老师板书: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5=90
(3)教师指板书问:为什么18和30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只各选一个数(即“代表”)?
学生讨论后归纳:为了保证倍数最少。
教师:请再说一说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包含哪些质因数?(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4)老师: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了简便,通常用一个短除式来分解。板书介绍写法。
方法:用公有的质因数2去除,用公有的质因数3去除,商3,5为互质数。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乘起来。
练习:求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一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写本上。)
订正时要求说出过程。教师:除数是什么质因数?商呢?
(公有的,各自独有的。)
教师:请说一说用短除式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投影片)
10的倍数();15的倍数();
10和15的公倍数();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
2.口答:(投影片)
60=2×2×3×5;90=2×3×3×5;
60和90公有的质因数是();
60独有的质因数是();
90独有的质因数是()。
4.用短除式求下面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8和2736和42
5.讨论解答:
a=2×5×7b=()×()×5
a,b的最小公倍数是2×3×5×7=210。
(四)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
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质因数里包含哪些质因数。
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作业:课本75页练习十五,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根据教材编排顺序,先利用倍数的旧知识,和数轴表示数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倍数概念,再用集合图表示来加强概念的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包含了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教学中,安排学生借助分解质因数式子进行对比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几个数的公倍数里,要包含这几个数的全部质因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公有的质因数只选一次,即是选“代表”,否则将不是“最小”。在学生理解了算理、了解了算法后再介绍用短除式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形式,进而归纳出求解的步骤。
新课学习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第二部分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体味象征手法的作用。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目标: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的决心。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2.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
学习难点:
太阳路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侯是否梦想过登上月球?那么有没有梦想过登上太阳?为什么?可是有一群孩子却真的有过这样的梦想——找到一条能登上太阳的路,而且非常执着,这群孩子里就有作家贾平凹先生。今天让我们随着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他的童年探访他的理想。
二、生字、多音字正音。
绳儿系着痴一溜眉豆噌噌莫名其妙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书,运用学习方法勾画圈点。
2、预设学生质疑
__文章为什么以“太阳路”为题?孩子们最终找到“太阳路”了吗?
__孩子们找到太阳路的过程
3、课文梗概:梦想太阳路——寻觅太阳路——观察太阳路——理解太阳路。
四、分小组读书,读通、读顺。
五、看来,“太阳路”并非真的是登上太阳的路途,而是人们追寻自己的梦想的人生历程。这时它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转变。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六、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三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奶奶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分清主次,练习朗读课文。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缠着施肥葵花猜不透桃核篱笆结籽一辈子悬在空中莫名其妙
2.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听了奶奶的话我们怎样去找太阳路呢?引读相关的自然段。
3.(出示抽拉投影片,教师边演示边讲述)你们看,种子发芽了,先是一个嫩尖,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像什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种子发芽时的样子。
三、学习第三段
1.苗儿与太阳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又去问奶奶。她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更莫名其妙了。理解“莫名其妙”中的“名”的意思。
3.(全班讨论)奶奶说的话,我们听懂了吗7(板书:听)
(出示)(2)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支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这段话中有两个“去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第一个“去太阳的路”指植物向上生长、向太阳攀登的过程。第二个“去太阳的路”指的是通向进步、通向光明的路。)
(3)为什么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呢?(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
4.我们走的是怎样的路呢?(出示奶奶说的最后一段话)。
a.奶奶说了几句括?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b.想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人生的路又陡又长,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地尽自己的努力去攀登,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c.练习朗读奶奶说的这段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6。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奶奶说的太阳路是真的通向太阳的路吗?(板书:明)
7.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落实训练重点
1.快速默读全文,总结中心思想。
2.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写了“我们向奶奶打听去太阳的路”,奶奶让我们种园子,奶奶告诉我们苗儿和太阳路的关系。你们觉得哪一个内容作者是具体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在阅读时要能够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仔细体会,深刻领会中心。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2、太阳路
听——奶奶的话
看——苗儿的走
想——进步、光明的路
五年级语文教案免费篇八
1、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教学重难点: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
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3、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后面的两小节是解释说明第一小节的。)
4、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
(指导学生美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所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5、我们一齐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对最后的诗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6、小组讨论: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三、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
请你再来读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2、男女生比赛背诵
3、小组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所以让学生背。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交流“金波”的作品
1、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跟小组间的成员进行交流,把你喜欢的诗句画下来、记下来。
(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的资料更多,将喜欢的诗句画下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五、写一写
1、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
(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2、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感谢用诗歌、一段文章表达出来,回家读给妈妈听,好吗?
3、写一写
(将自己所学的内容结合生活事例形成自己的知识,通过文章展现出来)
五、文章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大家听?
2、你最喜欢谁写的作品?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把作品读给大家听:一、可以让好的作品让大家欣赏;二、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取长补短。评评:可以让大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