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风格,我们需要研读一些范文范本。在下方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优秀作品的特点和品质,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一
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可以能与人进行交流,而且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
1.幼儿说话与年龄。
2~4岁是孩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词汇量增加较快,组织语言的速度变快,句子长度增加,家长也都能够与孩子多练习对话。其实,孩子在1岁到2岁期间,孩子也在理解语言,吸收语言,并在内心以内语言的形式进行着语言组织工作,家长也应让孩子多接触语言材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既不能放任自流,以为语言会自然而然在学会,也不要操之过急。家长要顺应这个规律,为孩子提供学习语言的有利条件。
小儿最初的语言活动是从听懂成人所说的词开始。例如,9个月的婴儿多次听到大人说“红色”或“看看”这两个词,并见到红色的颜色和看的动作时,即在大脑中建立起联系,接受了这些词。
1周岁左右,就可以模仿出来了。在这一时期,孩子喜欢听大人讲简单的故事。父母用清晰的声音讲一些小孩子感兴趣的事儿,最好伴有动作和表情,促使他们学着听懂话,学着讲话。孩子爱听的故事,听过了还想听,所以不妨明、后天再重复讲述或扩大些内容。
1周岁以后,孩子会走了,在领他们做一些简单游戏如拍皮球、堆积木时,可以边玩边教有关的话“垒高”、“给我球”等。1岁半以后常到户外去玩,应引导他认识外界的事物,说明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孩子学说,要从简单的复述开始。父母说一句,孩子跟学一句。然后,教长一点的句子。再大些,讲完一个故事后,要求孩子简单地复述,讲得不完整时,立即帮助纠正。还可以让孩子看图画,说内容,大人同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孩子用自己编的话来讲。讲得好时,要及时表扬。教唱儿歌,念孩子能懂的短诗也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2.幼儿语言迟缓怎么办。
如果孩子3岁甚至4岁还不会说话,家长就应加以注意了,首先要弄清是生理原因(发音器官正常与否)还是心理原因(机会、环境等)造成的。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孩子发声器官有异常的现象若能早期发现,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治疗和训练后,便能使他顺利地讲出话。有时则是心理因素使孩子无法正常地说话,但这种情形,孩子大都能在短期内突然地说出话来,父母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同他人的孩子比较,因为个体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孩子语言发展稍慢一些,这并不表示自己的孩子愚蠢,智能有问题,只是时间较长而已。重要的是,父母要尽量和孩子讲话,增加他讲话的机会。
但培养幼儿口语能力时应注意正确发音,吐字清楚,纠正语病、口吃等坏习惯。教授美好的词句,不可对幼儿说粗鲁、下流的话,也不宜让孩子模仿电视小品里的各地方言。
孩子过了3-4岁时期,进入了5-6岁时期,这个时候孩子已基本上掌握语音、语调和一定数量的词汇,能进行日常对话了。此时,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家长要进一步丰富扩充孩子的词汇,让孩子学说较长的句子和较难的句子,并帮助孩子组织语言描述事物和现象,扩大孩子语文覆盖面,可以让孩子说顺口溜、绕口令、背诵唐诗宋词,复述科普故事,描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等等。
丰富词汇,是培养孩子口才的重要途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3~6岁是人一生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丰富孩子的词汇,孩子的语文就会充实而生动。在孩子刚学说话时起就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机随地进行词汇教育。上动物园、参观博物馆,教他学会形容各种动物、人物、事物。这样实地观察、直观形象使孩子能发准词音,记住词义,正确运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思维的发展,有时会出现词汇贫乏、用词不当的现象,父母要加以纠正。
教会孩子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的本领是培养孩子口才的关键。从表面上看,难度似乎大了,但只要内容是孩子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经父母巧妙的启发,孩子是能达到的。比如说,在孩子和妈妈星期日一起去玩,在车上碰到一位解放军叔叔给一位老人让坐,就应启发孩子说出一串连贯的语言描述这一过程:“公共汽车里很挤,一位老人上车后没有座位,站着很吃力。这时,一位解放军叔叔站了起来给老爷爷让了座位。老爷爷谢谢这位叔叔,叔叔说不用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二
目前,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方式,它使幼儿在美术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阻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误区一:模仿固定的形式设定绘画的总体模式,过去强调基本功、技能技巧的训练,以临摹为主,一般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好范画,然后再让幼儿依葫芦画瓢。这种方式产生消极效果是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容易使幼儿在学画时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误区二:任其自由发展过分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放任自流,幼儿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至于主题思想、方式技巧,老师管的很少。这种方式产生的消极效果是可能导致幼儿绘画主题、绘画总体水平的停滞不前。这样的误区应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幼儿虽已初步具备认知、记忆、想象能力,但审美意识毕竟淡薄,绘画的表现内容主要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表现感受。重要的是教师千万不可用单一的、固定的形式,要加强启发和辅导。
1、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幼儿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能达到目标。虽然幼儿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由于受到直觉的限制,幼儿时期形成的概念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概念,所以,教师要避免把固定的形式作为目标,把画出某一具体的图象当作目标。教师应逐步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创造不同的图像。当然,目标并不一定都是按老师的主观意愿制定,有时它是幼儿提出的,这是教学目标与幼儿的需要吻合。
2、内容的选择幼儿美术主要表现造型能力和表现方法两个方面,教师应把握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材料及运用的机会,使幼儿不断变化、创造,习得各种表现方法。教师应选择那些有吸引力的内容进行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的融入内容中。
3、教学过程安排通常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都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在实践中,将五个环节调整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判断,这是以鼓励创新,激发创造为目的的。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三
守规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关于规则方面的素质往往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而规则的养成又往往依赖于幼儿时期家庭间的教育,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中关于幼儿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继而针对问题,阐述了幼儿规则养成在家庭教育中的对策以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规则是对空间以及自由所提出来的某种意义上相对的约束和限制,规则是一种很好的秩序与规范,能够使人的各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发挥出更大的自由度,并且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培养,就能够使幼儿规则意识以及行为得到巩固,为孩子未来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关于规则意识方面的培养并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并且见效的,这需要家长以及老师在教育中点点滴滴渗透,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及规则执行能力,使幼儿更加适应以后的校园生活,更加适应社会生活。
1.1居高临下,意识缺乏。
目前,存在一些家长,他们与孩子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在孩子面前总是会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这样是很不恰当的,对孩子在规则养成方面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因而,家长应该摒弃“家长说的话都是权威的,是不可改变的”这样的观点。因为父母往往也是存在着缺点的,也往往会有讲错话的时候。家长在家庭生活以及家庭教育中都要尊重孩子,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应该是贴心的,应该是孩子可以向其倾诉的朋友。同时,家长也应该意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如果说错话或者做错事都要勇于承认,而且,如果孩子的观点是正确的话,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
有的家长认为幼儿现在年龄还小,如果对他们确立规则的话就有些早了,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还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的教育一直大力提倡要充分展现孩子的个性,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性,如果加强对幼儿规则方面的培养那么就会违背这个原则,对幼儿管得太紧也会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展现。这些观念都致使了一些家长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规则的养成而有所忽视。正如孔子曾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说明自由是那种可以随心所欲的境界,然而,自由却也是建立在所有人都能够遵守规则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关于规则的教育并不是限制自由。
1.2自相矛盾,方法不当。
部分家长意识到孩子如果在幼年的时候没能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这将会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多障碍,因此,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孩子制订了很多家规。然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之中,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方法不当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有些家长不能够以身作则,却只是一味地要求幼儿要遵守规则,自己却不按照规则来行事;有的家长之间对于规则教育的理念不一致,比如爸爸要求要这么做,但是妈妈却又要求要那么做,这会导致幼儿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会趁机利用家长之间的分歧来“投机取巧”。还有的家长存在着对规则的程度把握不准的问题,例如,有的家长规则过度,然而有的家长却规则淡漠。
1.3自暴自弃,执行困难。
有的家长在谈到给孩子确立了许多规则要求的时候,总是会抱怨执行起来十分困难。家长往往都有这样的抱怨:“我已经厌倦了整日对他们唠叨个不停,却一点效果都没有。”“规则对他们似乎一点都不管用,每次我都得不断重复提醒。”由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性的制约,他们一般无法具备很强的规则行为以及规则意识。因此,家长肩负教导幼儿的义务以及责任,不能听任孩子自由发展,正因这样,家长才更需要加强引导与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规则行为的养成。
2.1体验后果,增强规则意识。
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有时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够使得幼儿由他律转变到自律。适当地让幼儿接受一定的自然后果法,是有必要的。“自然后果法”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他主张对儿童反复的过失采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凭自己的直接经验接受教育,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自然后果,从而学会守规则。
当然,这种方法是要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还要和引导说理相结合,要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意,让孩子能够慢慢感悟,逐渐变得懂事起来。
2.2巧用方法,理解规则。
孩子的规则教育不应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如果家长要采取强制的手段让幼儿识记规则,那么,可能只会是暂时记住,真正的执行效果并不会很好,这是由于幼小的孩子无法一直自然而然地记住并且遵守规则。所以,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幼儿都喜欢游戏活动、爱听故事这些特点,增加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东西在规则教育当中。这些方法能够让幼儿更加容易地接受并且理解规则,效果也会比直接的强制命令要好得多。
2.3创造条件,执行规则。
有的时候,当孩子具备了一些的规则意识,但是却仍会出现时常违规的情况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去执行规则,从而加深对规则的理解。例如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经常带宝宝到有孩子的朋友家里去,或鼓励宝宝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给孩子们提供在一起玩的机会,这时成人最好不去关注他们。尽管孩子之间不时会发生磕碰,但恰恰是彼此之间的冲突,使孩子们懂得了哪样做行得通,哪样做是行不通的。
2.4及时鼓励,巩固规则意识。
鼓励以及表扬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但要有物质上的满足,还要用点头、微笑、抚摸等肢体动作,来对幼儿某一遵守规则的行为的表现表示赞同,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对孩子的肯定,都是一种表扬,从而让幼儿巩固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以及规则执行能力,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作用,社会任何地方都会存在着不同的规则,同时,不同的社会角色也需要遵守不同的规则。如果社会没有规则,那么这个没有秩序的社会,一定会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甚至是无法生存的社会。但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并且见效的,这需要反复、长期的引导,只要家长用自己的耐心以及细心去认真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就一定能够使得幼儿把各种规则,化为他们自觉的、自主的良好行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之中。
[2]孙丽娟.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性.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4).
[3]方智力.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探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1).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四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尤为重要的,是幼儿接受良好教育和美好品德的第一步,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还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本文就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和对策;品德教育。
幼儿教育在人生阶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关系到我国发展进步的国民大计。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或其他针对幼儿开设的教育机构所实行的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对于情感、性格、认知的积极养成。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但是学校有义务、有责任进行教育,社会和家庭也都有责任去关心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教育结构急需完善的`问题。
教育结构的问题首先就体现在教育的不公,很多地方都显现出“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上学难,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规模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显得尤为不足,对整体幼儿教育的相关服务和设施也亟待完善。求大于供直接就导致了幼儿园上学乱收费、学费贵的社会问题,致使很多幼儿到了适学年龄却迟迟得不到应该有的幼儿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相比较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教育体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中教育结构中的各种问题。
2.教育观念急需更新的问题。
在教育上,我国的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儒家传统教育的思想,始终将教师放到了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教育上,这个问题则更加突出。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念上还没有承认幼儿为幼儿教育主体的思想,往往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采取着“填鸭式教学”,导致了整个课堂中,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教育也沦为了拼音、计算、写字的学习。也就忽略了幼儿教育中幼儿性格、思想的培养。
3.幼师的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随着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各种民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也相应的在各地建立起来,但是幼师的层次不齐对幼儿教育的成果起着负面的影响。对于在幼儿教育中资历比较深的幼师往往有着教育观点陈旧的问题,对于幼儿教育资历比较浅的幼师,各方面综合素质也需加强,针对这部分幼师,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开设不同的课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提高幼师对于幼儿教育的教育认识,让幼儿在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接受幼儿教育。另外针对最近几年时常出现的虐童事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千万不要让部分品德败坏,素质低下的幼师对幼儿的心灵和身体造成了不可以破灭的伤害,这也更迫使我们努力提高幼师的综合素质。
1.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幼儿教育要想符合时代的需求,就必须让幼儿教育现代化,而基本前提就是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有义务、有责任的参与到其中来,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幼儿,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导向,重点去培养幼儿对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为主。作为政府来说,要加大幼儿教育的投资,取缔不合格幼儿园;学校则需要以学生为主导,淘汰综合素质低下的幼师,对于优秀的幼师要进行宣传和表扬。努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成果。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课程都是载体,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塑造健康品格、享受童年乐趣,让幼儿在自己人生的第一步走得更稳。因此,在幼儿课程的选择上,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满足幼儿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努力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来构建相适应的幼儿教育课程,开创出一条特色化的幼儿教育道路。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对于幼儿来说,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游戏了。开发好的幼儿教育游戏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开发好的课堂游戏和网络教育游戏,将幼儿需学习的知识点融会其中,方便于幼儿的学习的理解。在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很好的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和幼师也要对幼儿起到监督作用,防止幼儿沉迷于游戏,让幼儿健康的去玩游戏,在游戏中得到对社会的认识,对知识的学习。另外一方面,对于幼儿教育游戏的开发,还要注意避免近视、无运动、自闭等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对幼儿带来危害。
4.促进家园合作与家园互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也和许多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的重要性,让家长深入到幼儿园,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来,让幼儿教育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能够有效的让幼儿园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这样的双边教育形式是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需求的。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尝试从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总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以求让幼儿的身心教育得到稳步前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五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支点。
1.了解孩子的需要。
(1)消极因素。
1.用孩子的思维去看待孩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如同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太阳和水那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爱的误区”。
1.只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饱”,不关心孩子是否“过得好”
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把培养孩子的态度、意志、品质、责任感、敬业心、适应能力、劳动习惯、沉着冷静、善待挫折等品质忽略了,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尖子”,人格上的“矮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生存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是不全面的,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叶莉。让幼儿在韵律活动中充分的表现自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2)。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六
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倾听能力差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游戏就具有这种能力。如玩游戏时,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我说你做,我做你说,我说你模仿,我问你答”的游戏。在游戏之前,教师要向孩子说明游戏规则,让孩子留神听,这样可逐渐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在幼儿园,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些有趣的暗号,如集体活动时要听琴声集合;区域活动结束时听到规定的音乐就要收拾玩具;户外活动时,要听口哨声变换队形,看教师手势进行活动等,孩子不知不觉便逐渐养成了注意倾听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耐心倾听幼儿在活动中的谈话,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表述,要注意正确引导、指导、尊重幼儿,避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意志是个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幼儿学会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意志力不强。幼儿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经常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学会自理。在活动中要适当地设置一些有困难或循序渐进的环节,当他们感到不容易解决时,要鼓励幼儿敢于表现,还要注意让幼儿自己得出结论,用活动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让每个孩子坚信“我自己能行”,“只要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增强幼儿的挫折体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和谐、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培养了意志品质。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能使幼儿建立自信,由被动到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发展,更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主体地位。每天的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较长,必然会遇到如何安排活动、玩中学的问题。我们就利用幼儿入园和教育课活动后的时间,采用个别指导、适当建议等方法教幼儿游戏计划。如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以建议的形式提示幼儿不但去做那些熟知的事情,也去尝试那些自己不熟悉或有困难的事。游戏活动如果使幼儿感到困难,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降低目标或延长时间,这样无论处于何种水平的幼儿都能体会独立实现目标的乐趣。学会尝试运用自己的能力,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会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养成幼儿自主解决矛盾的能力。为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建立自信、不断探索,充满自信地自主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幼儿的习惯养成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是促进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积极性行为。幼儿的游戏千变万化,不同的游戏可以给幼儿带来不同的乐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释放个人的情绪,表达个人的感受,这将有助于幼儿形成乐观向上、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性格。游戏也是培养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良好方法。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等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要用语言交流思想,商讨玩法,对于提高幼儿的组织能力、分配能力、社交能力非常有效。同时也为性格孤僻、不善言谈的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由于他们年龄相仿,对事情的理解和认知比较一致,幼儿又喜欢模仿同伴的语言和动作,因此在游戏交往中,就很容易沟通,语言表达也会更加流畅。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幼儿通过游戏还可接触到不同性别、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从其他幼儿的行为和说话中可以增强对自我的了解。此外,幼儿一起游戏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排队轮流使用工具或玩具,促使他们学会如何分工、相互团结、相互帮助以适应群体生活。在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有规则的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规则的约束,可以培养幼儿自律、勇敢的良好品格。在各类游戏中,随着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体验到分享的公正、态度的诚实,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得以不断进步,良好的个性品质逐渐形成。
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关键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整体和谐的发展,并为其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幼儿身心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遭遇的事件和问题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语言、情感和社会性,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人和事件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在幼儿活动中,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表现的。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获得必要的经验和体验,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习惯是人后天形成的,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既学会了知识又养成了好习惯。如小班幼儿,从入园初的一盘散沙到中高班的讲文明懂礼貌,幼儿的变化非常明显。在行为方面,幼儿从刚入园时散散慢慢,到学会在入厕、喝水、离园、早操时能排队完成,学会等候,不争先恐后,秩序井然。游戏完毕后,幼儿能自行收拾玩具,轻拿轻放把玩具放在原处并能摆放整齐,在长期活动中逐渐养成整齐、有序、爱护财物的好习惯,同时也意识到不妥善管理玩具会影响游戏的正常开展。在游戏中,幼儿也能拿自己的东西与其他小伙伴分享,不争也不抢。有的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其他幼儿还会主动帮忙,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在学习方面,孩子们对教师在活动时提出的要求,也学会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将有一定的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既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又学会了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养成遇到困难不气馁,主动克服困难的精神。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七
摘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师的许多行为存在着忽视儿童发展基本权利的地方。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多年来我们单纯地强调儿童以年龄特征表现出来的共性,而忽视每个幼儿活生生的发展现实,更谈不上根据每个幼儿现实的发展水平对儿童施以个性化的教育。其次,多年来我们过分地强调从社会的价值取向看幼儿教育的目标,而忽视了儿童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这样一来,幼儿教育的实践就显得孤立而僵化了。
人的自主性有三个特征: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认识到,幼儿教育必须回归教育本体,即培养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主学习。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由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成为一个有主见、有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向自己挑战的人。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符合当今“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
幼儿园的教育相对于其它形式的教育来说,最大的特点是教师的口语使用特别多,这是由于幼儿阶段独有的特点决定的。幼儿基本上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他所接受的一切教育、获得的所有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成年人的口耳相传。在幼儿园主要表现是是教师对幼儿的口耳相传。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指示、建议等进行指导、教育、传授知识;身教则是通过示范、演示等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指导。由于幼儿所具有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幼儿园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当幼儿对活动的内容不理解、有畏难情绪时,或者是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都采用示范或演示的方法,即便如此,示范和演示在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进行的。因而,相对来说,语言指导在幼儿园活动中发生的频率最高,起的作用更大,在教师的指导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语言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
一、教师的语言应创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在对幼儿提出教育要求时,应该多使用平等性的语言,如告诉他们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教师的语言要体现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求异和探索,理解幼儿的失败,并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战胜困难,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并让幼儿有安全感。所以教师应经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让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来试试看,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就和老师说”、“你想玩什么?那你就去吧!”等。
二、教师语言要为幼儿反省认知水平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其经常反思有关。所以,在各类活动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幼儿去反思,通过反思让幼儿获得策略迁移。多向孩子问“为什么会这样!”,如当幼儿在玩“拍球”游戏时,教师问:“你在玩什么?你还能用皮球玩些什么游戏?”或“哪一种玩法更开心?”。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允许幼儿对自己所做的错事表示后悔,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吸取教训。
三、教师的语言要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教师应要求幼儿在思维的过程中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散开去,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要多说类似这样的话:“水除了喝还有什么用途?”“下雨天如果没带雨具怎样才能不被雨淋湿呢?”允许幼儿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帮助幼儿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鼓励幼儿的求异思维和首创精神。如:“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再用其他方法试一试!”鼓励幼儿去探索去选择,发现新途径,而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四、教师的语言要强化幼儿的自主性行为。
教师运用称赞和鼓励的语言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尽管幼儿的自主性是自发的,幼稚的、也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但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不要压制。要以这种自主性火花为基础,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如当幼儿完成了任务时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幼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力量,诸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这些评论可以使幼儿知道:教师对他的工作很感兴趣,并关心他,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更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其从事的探索更加有兴趣。
五、教师的语言应鼓励幼儿好奇好问。
在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语言组织方法,从培养幼儿自主性的角度出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假设性、比较性、重新定义性、起源性、应用性、分析性问题。如“你还发现什么?”“你还想做什么实验?”以促进幼儿进行多角度、深入的思考。同时,教师的语言要体现鼓励幼儿的好问态度,对幼儿爱提问题的习惯在集体中进行表扬、强化,对幼儿提的问题要重视,并帮助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寻求答案。
六、教师的语言要体现诙谐、幽默。
幽默感与创造性的关系已为心理学家所重视,并通过研究证实它们之间的高相关。斯皮尔曼曾发现首创性与幽默性相关为0.85。杰尔福特发现诙谐与独创性有相关,幼儿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同时常常以教师为模仿对象,因此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对幼儿教师而言,为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
1.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逐渐地形成。
2.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
3.教师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意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教师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教育。
4.教师的语言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反映,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比如对幼儿学习的正确认识、对尊重幼儿的认识等等,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才会掌握准确的教育策略。
总而言之,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不意味着教师身份的隐退、作用的丧失。相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修养与能力,满足幼儿对伙伴型、探究型、艺术型教师的需求。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八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应及早的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
品德教育幼儿品德培养。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心理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的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也就是说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及早被重视。
幼儿年龄小,在进行抽象的道德概念教育时,要与具体形象相结合,要在适应的情景中进行。在情境中进行教育,就是教育者利用或设置某种特定的情境,让幼儿置身其中,并以这种情境作为教育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对孩子的礼貌教育,除了我们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形式外,在每天接送幼儿时,教师主动说“请、谢谢、别客气、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每天的重复训练中感染幼儿,同时教师要给予幼儿以具体的指导,使之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在日常现实情境中,教师引导幼儿做一些关心他人的事,帮助朋友穿衣裤、系鞋带、扣纽扣、叠被子等。通过自我服务,如擦桌椅、种植等活动,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爱劳动的好品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逐步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如看见有小朋友摔倒了,要把小朋友扶起来;喝水时小朋友们要排好队,不能推,不能挤;玩玩具时不能乱扔玩具,不能用玩具砸别的小朋友;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归还;游戏、学习时要学会和别的小朋友合作等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既要抓住时机随机进行教育,又要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着重加强道德行动的训练。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行动举止来表现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幼儿抓起。幼儿要从小养成生活习惯、公共场所守秩序的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的习惯等。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动习惯。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培养幼儿劳动观念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让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在班里活动时爱护桌椅、玩具、图书等,启发幼儿与玩具、图书交朋友,比比看谁做得最棒。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看见地上有碎纸片和果皮时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内;看到花园里的花该浇水时,主动给花浇水,在劳动中逐渐培养幼儿的义务感、责任感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下去有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和必要的劳动技能时,幼儿就会树立起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除了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外,他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品德起步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就训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就能使孩子在以后日常的行为表现中逐渐对道德认识,并能对道德情感进行深化吸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对一个人会产生终生的影响。父母在家庭中要有意培养幼儿劳动习惯,只要没有危险就应放手让幼儿去实践,还要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不过孩子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父母不能因此就对孩子训斥,或者动手,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相反地要多鼓励和进行耐心教育,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一步步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在繁杂的家务劳动中,有孩子的一份贡献,他就感到非常自豪。第一次做某件事感到很新鲜,例如叫孩子到楼下奶箱中取奶,他很快就会拿回来,并且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如果要他每天去做这件事,那么愉快的心情就会逐渐淡漠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需要及时鼓励,坚持不懈,使幼儿的优秀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巩固。
总之,及早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同情体贴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热心地帮助人,不轻易打扰别人等是培养文明行为和大公无私精神的基础,也是奠定良好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九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初次的见面就注定相伴,几多磨合,一年朝夕相处,我们早已融合不可分割,这是我与孩子们相处的第二个年头,感觉孩子们的成长真的是不经意的。而我作为他们的同行者,作为他们成长的见证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欣喜,这更少不了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有了你我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孩子点滴的进步,在孩子步入二年级门槛之际,我们再次倾心交流只为孩子更长远的进步。
通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孩子们已经对英语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能够听说一些日常用语,认读一些单词,但说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翻开二年级的英语课本您会发现模块与一年级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增添了26个英文字母的学习(本学期掌握前13个字母的书写),这也是我们二年级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您更详细的了解这本教材,进而更好的辅导督促孩子的学习,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
一、教材介绍。
牛津英语二年级上册共有三个大主题,分为九个单元,总目标为:掌握13对字母,能听、说、认读46个单词,掌握36个常用句型,灵活运用10组对话,掌握4个律动,2首歌曲,2个故事,8个游戏。能力目标:unit1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并培养孩子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unit2让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食物单词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unit3让孩子掌握一些动词,能向他人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活动并邀请朋友加入;unit4学习有关交通工具的名词并简单表达自己常用的交通方式。如:igotoschoolbycar;unit5学习简单的交通规则,培养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意识;unit6以圣诞节为主题,学习一些与节日有关的单词和句子;unit7学习有关冬天的一些自然现象和日常用品并学会描述。如:winteriscold;unit8学习一些衣物名词并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喜好。如:ineed…ilike…idon’tlike…各单元都紧紧围绕孩子们的生活设置,趣味性很强,孩子也很感兴趣。在unit1至unit8中穿插学习13组字母aa----mm.要求掌握从aa—mm的读音和书写,并体会字母作为单词首字母的发音。unit9为复习单元。
二、学情分析。
二(2)班,二(3)班的孩子们,学习英语兴趣浓厚,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相互之间的差距很小。在学习中模仿力强,记忆力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热情很高,勇于参与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这对于孩子学习英语非常有利。当然,新的年级会有更高一级的要求,以能仔细听、大胆说、准确读为基础,逐步发展到认真写,至此听、说、读,写合体,互相促进,才能学好英语。另外,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从细节入手继续关注。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
根据孩子现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及本册教材特点,本期我将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进的原则,继续激发孩子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孩子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提升孩子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下面我重点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重视听。
课堂上我会坚持全英授课,尽量多使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复习旧知识,每一节课抽出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听录音,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在外教的口语课上,我尽量少翻译,尽可能让孩子充分的感知语言,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2、鼓励说。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汽车是开出来的,游泳是游出来的,英语是说出来的,”本期我们依然会加强口语教学;在熟读课文甚至背诵的基础之上,利用课前五分钟,要求孩子通过自由对话的形式说出来;鼓励孩子勇于创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此外,鼓励孩子主动与外教交流,提升孩子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3、坚持读。
课堂上要求孩子能大胆的读课文,在家里要求大声指读,当然家长也可以在家里鼓励孩子背诵当天所学知识,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4、渗透写。
本册书要求孩子能够熟练的默写13个英文字母。按照要求写出大写和小写字母。另外我在课堂上还要求孩子规范的书写学过的单词和句子。也会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进行英语书法展的形式来督促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好英文字母的书写。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孩子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得到综合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家校合作。
1.督促孩子每周至少听五次听力,每次十分钟。边听边读,读出声音,最后签字已听过。
2.及时督促孩子听写已学过的字母,背诵已学过的课文。在作业本或书上签字已指读、已背诵或已听写。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我将做行动上的巨人,努力帮助孩子学好英语,愿我们的孩子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
在幼儿阶段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讲,应该如何更优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下面是浅谈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
语言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它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工具与方式,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笔者通过此文,从多个角度对如何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进行了阐述分析,以为学者和幼儿园机构提供一些参考。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是人所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愿、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根据心理学关键期理论,人类进行语言学习的关键就是学前期,一旦错过了,即使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也不会很明显。以母语的获得为例,超过9~13岁,母语就很难习得,心理学中狼孩就是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离开了语言,幼儿就无法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以至于难以融入社会。因此,语言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而且也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我们都知道,语言按能力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面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以及语言环境创设与家园联系来谈谈幼儿园如何开展语言教育的实践。
1.在课堂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发展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与口语训练之间架设一座平台,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在课堂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进入说话乐园。
1.1以图激趣,想象语言。
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是培养幼儿想象说话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插图让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1.2融入生活,延伸语言。
生活中有很多优美的事物,为进行说话的口语训练延伸了广阔的空间。如我让孩子说说春天来了,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通过自己平时在春天看到的点点滴滴积极发言:小草绿了,桃花开了,温度高了,等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融入平时生活的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畅所欲言。
1.3让主题活动成为自然的语言环境。
幼儿的行为常受情绪的主导,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顺势展开活动,营造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环境。如听了《小老鼠造房子》的故事后,孩子们对造房子失败的小老鼠深表同情,迫切想为小老鼠造一所高级的现代化住宅,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愿望:“我给它造两层楼的楼房,有漂亮的屋顶、好看的门窗,像洋房一样。”我们搬新家了,小老鼠可以住我们的房子。“"小老鼠可以住高层看风景,我可以给它设计电梯。”既然孩子在这个话题上有这么多的想法要表达,于是我顺势建议孩子探索主题活动――有趣的房子,接下来的探索过程无疑成了幼儿积累经验、丰富语言的过程。而最后的总结性谈话又成了幼儿自主表达的环节,激发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我深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所折服,更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感到欣慰。
基于幼儿兴趣基础上的主题活动是很好的语言环境,可以诱导幼儿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从而自然地提高语言水平。
2.听听觉是重要的信息通道,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行为的主要途径。
俗话说“十聋九哑”,造成这种现象除了生理缺陷的因素外,听觉信息输入刺激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可想而知,听在语言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纲要》中对于倾听能力培养的目标规定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普通话”。对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重点应放在两方面。
2.1要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幼儿进行有效倾听的保证,也是结果,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
在幼儿良好倾听培习惯的养中,老师的作用至观重要,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让幼儿明白倾听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让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同时,可以用实例让幼儿体验注意倾听和不注意倾听的不同结果。另外,对于幼儿一些不良的倾听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以帮助其纠正。
2.2要培养幼儿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力与对语意的理解力。
学前期幼儿的思维水平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老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语意时要注意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并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的发展来确定这种联系的密切度。对于一些较难辨别理解的词句,老师要做到多次重复,耐心解释。
3.发展语言能力应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3.1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借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可在大班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3.2在美术活动中渗透。
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3在计算活动中渗透。
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
3.4在体育活动中渗透。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在玩玩闹闹中自然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一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他们,而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幼儿交谈。交谈是父母、老师与孩子之间重要的交往方式,孩子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的教诲,更渴望能和父母、老师进行平等而深入的交谈。交谈能使孩子学到很多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是语言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人生学习语言效益最高的年龄阶段。幼儿在这个时期不仅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且还接受积极合适的语言训练,其语言发展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幼儿时期的语言及口语表达的培养却被旧的传统观念束缚着,较多地局限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幼儿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慢,培养的效果差。我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根据3~6岁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把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融于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活动中,融于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中,融于老师教育与家庭中。通过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及托儿所和家庭中全方位地开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孩子在掌握词音、词汇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孩子肯动脑筋、会提问、活泼大方、开朗、爱说、要说,逐步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用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基本上能运用语言一人交往。语言成了这一阶段孩子社会交往和思维的工具,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父母、教师与孩子良好的语言交流,对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及的发展,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创设说的环境,尽量引导幼儿多看、多听、多说。
(一)多看3~6岁的幼儿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老师为孩子创设的环境就必须是直接观察到,直接能接触到的外界物体,从而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词汇。如:在开学时把教室布置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的家”等情景。由老师根据情节制成图书、贴绒、剪贴等,让孩子观看,从而萌芽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以及高高兴兴上幼儿的愿望;在盥洗室贴上一些简单的标签,从中让孩子看后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总之,在幼儿园的四周墙上,布置各种图片让孩子利用过渡活动、自由活动时间等看看、说说;在散步时,边走边问:“这是什么?马路上还有什么车辆?”要求能力强的孩子用连惯地语句进行回答,对那些口语表达发展较慢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讲出车辆的名称即可;在教孩子排队洗手、走路、搬小椅子等活动中,先让孩子观察事物,老师一边操作一边用角色的语气、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为孩子示范表演,然后请孩子学着做学着说;另外,看电视、录像也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通过以上途径孩子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二)多听培养孩子注意地听,是发展孩子口语的先决条件。孩子学习口语首先要学会听,能够听得准确,听得懂,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我们让孩子听成人讲故事(选择的故事内容要简单,形象要生动鲜明)、邀请同伴互相倾听,还让孩子听各种声音,如:乐器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动物的叫声、生活中的声音(打桩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鸣笛声……),听后让孩子模仿想象,效果特好。(三)多说给孩子创设说的环境(来园、晨间、自由活动、游戏、上课、离园等)。老师为孩子提供的说的环境都是轻松的、自由的,这样孩子说才会无拘无束。如:当孩子每天来园时,教师除了热情接待外,还应引导孩子用比较响亮的声音说“×××老师早,×××小朋友早,爸爸、妈妈再见”;在进餐前洗手,通过念儿歌,不仅能学习洗手的方法,而且能规范地说做的动作;当个别孩子对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只能用点头、摇头来表示时,老师应耐心地引导她们说,如大小便、喜怒哀乐等;又如:区域游戏活动,不论是智力角、语言角,还是美工角,孩子通过活动,寓教于乐,乐意接受,做到开心开口、开窍,尤其是在语言角中孩子敢想、敢说,教师将“小猫、小兔、小猴”等玩具安置在桌面上,衬托些背景就成语言主题“动物园”,孩子在参观动物园中自然学会了许多词汇和句子。二、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引导幼儿多练说。(一)鼓励幼儿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练说3~6岁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自言自语,同伴相互间语言模仿。如午睡起床以后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有的互相模仿,有呼唤同伴,有小声念儿歌,有的求老师帮助,也有的向同伴或老师讲述某个问题,表现出在集体活动和自由获得中积极说话的态度。要知道这种自发生成的谈话活动和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提供相互间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二)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随时练说日常生活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自然情境中丰富词汇,发展幼儿口语简便易行,极富实效。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但不是每个孩子听一听、讲一讲就能掌握的。只有在多次运用后才能真正理解词意,做到正确使用,此时老师就要善于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培养。如:在穿衣时,教孩子正确说出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孩子说出盥洗用具、五官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在散步时,主动向孩子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汇,如这辆摩托车开得真快!孩子也会跟着说“摩托车,开得快”等;这样既是向孩子介绍了摩托车的名称,又是在教孩子说完整句;当发现孩子说话发音不准、用词不当、口吃或有语病时,老师要通过示范及时予以正强化;当孩子的句子过于简短时,老师可以引导其扩充句子。(三)引导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轻松地练说游戏活动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它的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符合孩子的兴趣,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游戏练习词语的运用,目的和要求都在“玩”的'过程完成,孩子非常感兴趣。如:游戏《猜猜看》,把玩具放进一个大口袋或大箱子里让孩子猜猜是什么物品,并大声地说出来,无论猜出、猜不出,成人都要正确地告诉孩子物品的名称。游戏《打电话》,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电话现在已经相当普及,当成人在家打电话时,可以让孩子在一边听你是怎样接电话,怎样与人谈话,怎样与人告别等。有了以上生活经验之后,老师便可以利用玩具电话与孩子练习打电话。老师要话语简单明了,结合孩子熟悉的事情来说,要耐心地听孩子说话,鼓励他多说。(四)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更多的机会练说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集体教育活动,设计这类活动的出发点是提高本班孩子语言发展的一般水平,欲达到语言发展目标是大多数孩子力所能及。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有倾听、表达欣赏文学作品、听说游戏、智力游戏、早期阅读等,通过师生互动,扮演角色来完成。如《小动物找吃》老师以饱满的情绪、投入的神态、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以情绪感染孩子。此时,孩子会对故事的内容感到特别亲切,不仅能专心地听,喜欢听、听得懂,而且还能用语言自然地对老师说:“小兔不吃桃子,爱吃萝卜,小猫不吃青菜,爱吃小鱼……“较快地学会了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五)通过家长在家庭活动中的引导,进行家园同步练说与孩子说话,应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进行。孩子起床,可问他梦见什么;放学回家,可问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晚饭后休息,可聊聊白天的见闻。洗衣服做饭时,可边做边聊;看电视、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本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孩子思考。节假日与孩子逛商店、游公园,可见事论事……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尽量和孩子多说话,即使是婴儿,经常与其逗话,婴儿也会变得异常活泼。孩子需要家长的关心。我们通过家访和向家长调查孩子在家庭中的详细情况,许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在家中对幼儿进行语言、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主要方式有:1、指导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作客时,首先要求孩子能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在适当的时候,念念熟悉的儿歌,唱喜欢唱的歌曲给大家听;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商店、公园、动物园,通过与成人交往和对自然景物的认识,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2、家长重视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其主要方法有: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并作适当的指导,要求家长不要用“糖糖、饭饭、囡囡、嘘嘘”等婴儿用语与孩子交流,抓住孩子掌握语言、口语的最佳期。家长与孩子语言交往,要如同托儿所老师与小朋友交往一样,要语言规范“一次到位”,如“饭饭―吃饭、囡囡―宝宝、嘘嘘―小便”等。同时指导家长让孩子多开口讲,来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的发展。3、家长与幼儿交谈的重视程度较好的,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与语言发展水平皆优于重视程度不够的家长。说明善于沟通的家长中,家长的言语,家长的循循善诱给了幼儿学习语言的范本,家长的言语指导对开启儿童智力也有极大的益处。因为幼儿通常会碰到具体问题而向父母请教,父母的及时启发,会引导幼儿想得更深、做得更好。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幼儿,不打断孩子的话当孩子说话时,不可轻易地打断孩子的话,要耐心地、尽可能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如孩子说:“妈妈,我想看……”母亲知道孩子想看动画节目,便打断孩子的话“想看动画片吗?不要动,让妈妈来开电视机。”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说半截话的习惯,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老师和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经常这样,会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四、多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孩子申辩良好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为此,老师、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可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同孩子一道玩,边玩边与孩子交谈;交谈时,应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可以问孩子:“小花猫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到哪里去弄吃的呢?”孩子会说:“小花猫饿了会去捉老鼠吃。”“到哪里去捉?怎么捉呢?”或引导孩子多看、多想,让他有话可说;还可以找几幅图片给孩子看,看后让孩子讲给家长听,引发孩子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平时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这样,孩子的话才能逐步多起来。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家长喜欢那种俯首贴耳“听话”的孩子,家长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扯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与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同孩子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快乐。与孩子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不但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思维的敏捷性以及与同伴之间的语言交往能力,也会使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更聪明。附:幼儿语言发展情况调查表年月日。
幼儿姓名。
年龄。
性别。
性格。
家长姓名。
爱好。
入托班级。
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
幼
儿
语
言
的
发
展
情
况
1、幼儿能将学会的儿歌自觉大胆地念给家长听。()2、来客人时,能主动向客人问好、打招呼。()3、平时能用普通话与家长、同伴之间进行对话交流。()4、有否为自己的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5、有否向家长好奇地提问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6、有否为自己做错的事提出申辩或发表自己适当的意见。()7、平时有否自言自语的习惯。()。
备注。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二
我国传统胎教要求孕妇行坐端正,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讲读诗书,耳不闻非言,目不视恶事等。这里强调了胎教中行为美、精神美。外界的各种事物都会对胎儿发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特别是胎儿的听觉很灵敏,“子在腹中,随母听闻”,故孕妇不能不慎。
语言胎教就是让父母用亲切、生动、形象的语言与胎儿对话,维系父母和孩子的亲情,时刻牢记胎儿的存在,并经常与之对话。
如何与胎儿进行语言交流呢?首先要告诉胎儿一天的生活。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你或你的家人做了什么,想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说了些什么话?这些都要用你的语言讲给胎儿听。
这既是一般常识课,也是母子共同体验生活节奏的一个方法。如早晨起来,先对胎儿说一声“早上好!”告诉他(她)早晨已经到来了。打开窗帘,啊,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洒满大地,这时你可以告诉宝宝:“今天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关于天气,可教的有很多,像阴天、下雨、下雪等等,另外外界气温的冷热、风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等都可以作为胎教的话题。你也可以解释每天习以为常的行为,为何洗脸、刷牙,爸爸为什么刮胡子,妈妈为什么化妆,肥皂为什么起泡沫,吹风机为什么能把头发吹干?即使一个小小的洗脸间也有着足够让你不间断地每天讲一点话题。然后是衣着、打扮。把镜子里的自己视觉化,将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你自己准备穿着时,头脑中想的及实际形象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把思考转变为语言的过程中,你的思维印象变得更加鲜明,胎儿就会逐渐地接受这些信息。总之,要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对胎儿叙述,这是胎教中最重要与最基本的。对一天的生活通过和胎儿一起感受、思考和行动,使母子间的纽带更牢固,并培养胎儿对母亲的信赖感及对外界感受力和思考力的基础。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文学语言――文学对胎教的作用。文学和音乐一样,容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将优雅的文学作品以柔和的语言传达给胎儿,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独创性以及进取精神最好的教材。让胎儿与母亲一起感受文学的趣味,培养艺术的情感,增进大脑的发育。
文学是一种充满感性色彩的艺术,孕妇读了能激发爱子之情。孕妇慢慢吟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优美的意境、宁静的情韵,不仅会起到摆脱烦恼情绪、改善精神状态、促进身心平衡的作用,也能优化胎内环境,使胎儿出生后性格良好,情绪稳定。
孕妇阅读文学作品需要选择,许多文学名着思想性、艺术性都好,但对孕妇不一定适宜。妇女大多喜欢看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小说,孕妇常读这类小说会多思多虑,心理负担加重。描写暴力、色情的小说,也会使孕妇恐惧、悲伤、愤恨,应该回避。孕妇最好读一些童话、寓言、幼儿画册,并将其所展示的幻想世界,用你富于想象力的大脑放大并传递给胎儿,从而促使胎儿心灵健康成长。读一些古代散文、古诗词,在高尚纯洁的文学中,感受文学的趣味,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孕妇阅读并与胎儿进行交流时,一定要倾注情感,一切喜怒哀乐都将通过富有感情的声调传递给胎儿。而且,不仅仅是朗读,对这些语言要通过你的五官使它形象化,以使更具体地传递给胎儿,因为胎儿对你的语言不是用身而是用脑来接受的。多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孕期生活艺术化,使孕妇的情感也得到优化。这不仅能使孕妇更好地度过妊娠期,而且能更好地维系母子的感情。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三
“交流与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交流与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发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先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学生自学是“交流与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然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二、小组讨论是“交流与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
三、组际交流是“交流与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的不良心理品质。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有的组提出:whenischristmas?whydochildrenlovechristmas?通过引导、解答,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练习评定是“交流与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评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使用“交流与互动”教学模式,英语教学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
[1][2]。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四
新河镇中学张春明。
什么叫沟通与交流?为什么要沟通和交流?这些问题不言而喻。在此,谈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一、个别面谈多给家长戴高帽、多说学生的好话: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现在的家长你不能不尊重,因为家长的面子比他的小孩还重要。因此,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此时,应该给家长戴高帽,多说他的子女的好话,换句话说,应该先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与家长沟通交流之后再指出其孩子存在的问题。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需要尊重,家长更需要尊重。离开尊重就谈不上平等,没有平等哪里有心灵的无障碍的交融。当我们背离了尊重这个原则,剩下的只有对家长的训斥和指责。而家长可能有两种反映:一种是愤而离开;一种是忍气听完。因此,当我们不能尊重家长时,也必然伤害学生的心灵。当我们无法尊重家长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了。所以说,尊重家长适当时候给家长戴戴高帽,多说他孩子的好话,多肯定他子女的优点,正所谓“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沟通与交流就容易多了。
二、多打电话多汇报,电话家访时尽量讲土话:
对于学校来说,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存在的必要,因此学生是上帝。而对于家庭来说,没有子女就没有父母存在的必要,因此子女是皇帝。面对上帝与皇帝,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或者说作为人民公仆的我们,应该像臣子一样,多向家长汇报反映其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正如我们有什么情况应该及时向校长室德育处报告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这点我们年轻班主任应该向老班主任学习,一有风吹草动就应该及时向家长反映,像现在的特殊时期更应该注意,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当然,对于几个像我这样的'外地教师,应该入乡随俗,电话家访时尽量讲土话,除非是碰到年轻的素质高的家长可以普通话交流,一般情况下应该讲土话,否则还是会造成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
三、有空多登门家访,登门家访时多听少说话:
我们班主任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围着学生转,甚至整天在学校监督管理着学生,其实这样是劳心劳力且不讨好,增加了学生对班主任的厌烦情绪。因此,与其整天呆在学校管着学生,还不好发动家长一起来管。当然,现在有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或者忙于办厂什么的,许多家长会说没空来管教子女,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老师应该向刘备学习“三顾茅庐”,只要有空就多多登门家访,这一方面体现了你的诚意,另一方面也没有浪费家长的宝贵时间,说实话,学生是不太喜欢不太欢迎班主任老师去家访的,但是家长还是欢迎老师登门家访的。当然前提条件是家长要有空,或者班主任老师应该先预约好,这样,双方都有准备。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家长也乐意与老师围绕子女的学习及其他方面展开沟通与交流。而此时,班主任老师应该多多倾听,因为学会倾听也是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听少说,做个忠实的听众,这是沟通交流的至高境界。
四、家长会时,集体面谈与个别交流相结合,尽量把班级及家长夸:
至于家长会时,沟通交流要注意集体与个别的原则。正如我们这次初三家长会,就应该集体交流与个别沟通相结合,在谈班级整体情况时应该尽量说自己班级的优点长处,多多把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表扬夸赞,而在个别交流时再来指出其子女在学习上表现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家长来参加家长会的积极性会大大地提高,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好表现也不太好的学生家长才会大驾光临。否则,就会失去与后进生家长沟通交流的诸多机会。
总而言之,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一定要放下架子,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一定要以人为本,一定要把家长当上帝,把学生当皇帝,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要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唯有观念转变、意识树立,沟通交流才能行之有效,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张春明。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五
在幼儿阶段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讲,应该如何更优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下面是浅谈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
语言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它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工具与方式,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笔者通过此文,从多个角度对如何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进行了阐述分析,以为学者和幼儿园机构提供一些参考。
幼儿语言发展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与口语训练之间架设一座平台,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在课堂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进入说话乐园。
1.1以图激趣,想象语言。
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是培养幼儿想象说话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插图让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1.2融入生活,延伸语言。
生活中有很多优美的事物,为进行说话的口语训练延伸了广阔的空间。如我让孩子说说春天来了,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通过自己平时在春天看到的点点滴滴积极发言:小草绿了,桃花开了,温度高了,等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融入平时生活的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畅所欲言。
1.3让主题活动成为自然的语言环境。
幼儿的行为常受情绪的主导,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顺势展开活动,营造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环境。如听了《小老鼠造房子》的故事后,孩子们对造房子失败的小老鼠深表同情,迫切想为小老鼠造一所高级的现代化住宅,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愿望:“我给它造两层楼的楼房,有漂亮的屋顶、好看的门窗,像洋房一样。”我们搬新家了,小老鼠可以住我们的房子。“"小老鼠可以住高层看风景,我可以给它设计电梯。”既然孩子在这个话题上有这么多的想法要表达,于是我顺势建议孩子探索主题活动――有趣的房子,接下来的探索过程无疑成了幼儿积累经验、丰富语言的过程。而最后的总结性谈话又成了幼儿自主表达的环节,激发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我深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所折服,更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感到欣慰。
俗话说“十聋九哑”,造成这种现象除了生理缺陷的因素外,听觉信息输入刺激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可想而知,听在语言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纲要》中对于倾听能力培养的目标规定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普通话”。对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重点应放在两方面。
2.1要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幼儿进行有效倾听的保证,也是结果,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
在幼儿良好倾听培习惯的养中,老师的作用至观重要,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让幼儿明白倾听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让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同时,可以用实例让幼儿体验注意倾听和不注意倾听的不同结果。另外,对于幼儿一些不良的倾听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以帮助其纠正。
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3.1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借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可在大班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3.2在美术活动中渗透。
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3在计算活动中渗透。
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
3.4在体育活动中渗透。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在玩玩闹闹中自然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内容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吸收知识,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语言的双重角色(一)语言在幼儿发展中的角色。
对幼小儿童来说,语言还尚未发展成熟,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需要在这一时期大力发展语言能力。
与此同时,幼儿又需要借助语言来学习。有学者认为,语言直接介入学习过程,概念形成与语言不可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bay,1962)。
(二)幼儿语言具有渗透性。
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比喻词的归类练习;
组词、扩句和变化句型的练习;
会话和连贯表达的练习等,都是把语言及其简单的修辞知识摆在意识的中心位置的。专门语言学习活动语言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到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既应把语言教育目标渗透到师生使用语言的所有场合,不断地从语言运用中归纳出必须重点学习的语言现象,不断地引导儿童将在教学中感知的语词和表达模式推广到其他活动中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具”和“对象”融为一体。
(一)幼儿掌握的词汇丰富,词汇量大。
3~6岁是人的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了一定的接受外界语言的基本能力,幼儿的词汇量明显增长。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内容非常宽泛,幼儿的语言中出现了许多对幼儿来说比较难以掌握和运用的词汇,如:刺激、灭绝、酸雨、红外线、爆满、固定、吸引力、软弱、圣火、上网浏览等.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的生活语言中出现了较多的成语,如:顾全大局、金碧辉煌、自言自语等。这不仅说明了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也说明了幼儿所掌握词汇的高质量。然而,幼儿的语言是在生活中自然获得的,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语言交往的素材和机会,能使他们通过实践,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幼儿谈话内容广泛,想象丰富。
谈到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谈到了旅游趣事;
谈到了自己的“理想”。
(三)幼儿语言水平与家长素质紧密相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父母都是初中毕业学历,幼儿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差。首先,词汇量明显少于其他幼儿。其次,语言规范性比较差,语句结构简单,极大多数为简单复句,结构松散且有较多的不规范语言,有较多的口语。如:“我吃了饭饭,你没吃饭饭”等,这与家长的语言不无直接的关系,从家长的提示语中可以看出,家长本身就有较多的不规范语言,如把“今天不洗衣服”说成“今天衣服不洗了”,而教师、医生家庭的孩子语句结构较为复杂而严密,且多为书面语言。由此可见,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语言发展最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一)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1.课堂。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宽松无压的心理氛围是幼儿敢于表达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不怕幼儿说错话,在幼儿说话过程当中不要为了纠正语言而打断幼儿的话,教师要允许幼儿说的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
2.户外游戏。
艳艳说:我喜欢鳄鱼玩具,它是我的大马。也可以春天到来的时候,请幼儿利用散步的机会让幼儿观察讲述春天法桐树叶的变化,孩子们会说,初春时树叶是嫩绿色的,过几天后嫩绿的树叶变成浅绿色的,再过些天,孩子们会说树叶变成深绿色的,到夏天时,法桐树的叶子又变得更绿了,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学新词:“碧绿”,这样语言活动中所学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如幼儿学过“渐渐”一词后,可结合生活实际,启发他们讲“天气渐渐热了”,“雨渐渐小了”。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1家长树立榜样,培养兴趣。
3-4岁的幼儿正处在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乐意讲普通话,特别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有时,也让孩子与小动物们、植物谈话。这样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3、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后也能流利地说出广告语,这充分表现出孩子想学习语言的渴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爱的动画片等。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在实践中,特别是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的互相渗透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歌曲教学中,歌曲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唱着充满韵律感的歌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可从中感受到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美。如小班教材下册中的歌曲《春天》,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形象,幼儿透过歌词就能看到一幅非常优美的春天的图画,在欣赏完歌曲后让幼儿描述歌中描写的春天,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另外的景色,通过说唱结合,培养了幼儿有节奏地说的能力。另外教师可让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加进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通过念儿歌,做手工,让儿童动手又动脑,既能爱到美的熏陶,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在体育领域中融合语言教育。
然后请儿童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活动。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活动特色,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幼儿有话语权,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力,充分为其创造机会,敞开心扉随时接纳孩子,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灵的沟通,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幼儿处在宽松、和谐自由、充满童趣的环境中,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尝试、犯错、被纠正,在师幼互动的文化氛围中,师幼双方都能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六
【内容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吸收知识,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语言的双重角色(一)语言在幼儿发展中的角色。
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成人来说,语言有两大功能,一是交际的工具,二是思维的工具;对幼小儿童来说,语言还尚未发展成熟,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需要在这一时期大力发展语言能力。
与此同时,幼儿又需要借助语言来学习。有学者认为,语言直接介入学习过程,概念形成与语言不可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bay,1962)。
(二)幼儿语言具有渗透性。
语言作为儿童学习的对象,有自身的结构要素和结构规则,除儿童在其他活动中获得感性的语言经验外,还需要有专门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儿童有机会较集中地感知语音、语词和语法修辞规则,例如语音的感知和产生;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比喻词的归类练习;组词、扩句和变化句型的练习;会话和连贯表达的练习等,都是把语言及其简单的修辞知识摆在意识的中心位置的。专门语言学习活动语言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到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既应把语言教育目标渗透到师生使用语言的所有场合,不断地从语言运用中归纳出必须重点学习的语言现象,不断地引导儿童将在教学中感知的语词和表达模式推广到其他活动中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具”和“对象”融为一体。
(一)幼儿掌握的词汇丰富,词汇量大。
3~6岁是人的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了一定的接受外界语言的基本能力,幼儿的词汇量明显增长。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内容非常宽泛,幼儿的语言中出现了许多对幼儿来说比较难以掌握和运用的词汇,如:刺激、灭绝、酸雨、红外线、爆满、固定、吸引力、软弱、圣火、上网浏览等.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的生活语言中出现了较多的成语,如:顾全大局、金碧辉煌、自言自语等。这不仅说明了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也说明了幼儿所掌握词汇的高质量。然而,幼儿的语言是在生活中自然获得的,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语言交往的素材和机会,能使他们通过实践,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幼儿谈话内容广泛,想象丰富。
生活是幼儿语言的丰富源泉,然而,随着幼儿生活接触面的增大,他们的小脑子里装的不仅仅是游戏、玩具、妈妈、小伙伴等,他们还有天天与之相伴的动画片、不经意中接触到的高新技术、成人经常与他们聊及的科学知识等,于是,幼儿谈话的内容也就日益扩大。幼儿除了谈幼儿园的同伴、幼儿园的生活、家庭生活以外,还谈到了奥运会;谈到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谈到了旅游趣事;谈到了自己的“理想”。
(三)幼儿语言水平与家长素质紧密相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父母都是初中毕业学历,幼儿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差。首先,词汇量明显少于其他幼儿。其次,语言规范性比较差,语句结构简单,极大多数为简单复句,结构松散且有较多的不规范语言,有较多的口语。如:“我吃了饭饭,你没吃饭饭”等,这与家长的语言不无直接的关系,从家长的提示语中可以看出,家长本身就有较多的不规范语言,如把“今天不洗衣服”说成“今天衣服不洗了”,而教师、医生家庭的孩子语句结构较为复杂而严密,且多为书面语言。由此可见,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语言发展最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一)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1.课堂。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宽松无压的心理氛围是幼儿敢于表达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不怕幼儿说错话,在幼儿说话过程当中不要为了纠正语言而打断幼儿的话,教师要允许幼儿说的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
2.户外游戏。
户外游戏时请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玩具时,可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及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如某小朋友说:“我喜欢玩轮胎,轮胎跑起来很快,我喜欢与多多玩滚轮胎比赛;艳艳说:我喜欢鳄鱼玩具,它是我的大马。也可以春天到来的时候,请幼儿利用散步的机会让幼儿观察讲述春天法桐树叶的变化,孩子们会说,初春时树叶是嫩绿色的,过几天后嫩绿的树叶变成浅绿色的,再过些天,孩子们会说树叶变成深绿色的,到夏天时,法桐树的叶子又变得更绿了,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学新词:“碧绿”,这样语言活动中所学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如幼儿学过“渐渐”一词后,可结合生活实际,启发他们讲“天气渐渐热了”,“雨渐渐小了”。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1家长树立榜样,培养兴趣。
3-4岁的幼儿正处在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乐意讲普通话,特别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有时,也让孩子与小动物们、植物谈话。这样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3、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后也能流利地说出广告语,这充分表现出孩子想学习语言的渴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爱的动画片等。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三)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语言教育的融合1.在艺术领域中融合语言教育。
在实践中,特别是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的互相渗透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歌曲教学中,歌曲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唱着充满韵律感的歌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可从中感受到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美。如小班教材下册中的歌曲《春天》,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形象,幼儿透过歌词就能看到一幅非常优美的春天的图画,在欣赏完歌曲后让幼儿描述歌中描写的春天,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另外的景色,通过说唱结合,培养了幼儿有节奏地说的能力。另外教师可让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加进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通过念儿歌,做手工,让儿童动手又动脑,既能爱到美的熏陶,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在体育领域中融合语言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他们兴致高,有时不能控制自已的情绪。根据这一特点,在爬、跳、跑等活动中,应先让儿童观看教师的示范,请儿童讲述并讨论教师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请儿童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活动。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活动特色,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幼儿有话语权,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力,充分为其创造机会,敞开心扉随时接纳孩子,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灵的沟通,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幼儿处在宽松、和谐自由、充满童趣的环境中,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尝试、犯错、被纠正,在师幼互动的文化氛围中,师幼双方都能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实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七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前儿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而个体兴趣和需求差异又很大,这就要求幼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可见,学前教育对一个人的三观形成有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好的学前教育能培养幼儿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终身受益。
一、从主观方面来引导。
1.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要允许孩子有反复。幼儿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小班幼儿应该培养他们自理能力,卫生教育和有礼貌等;中班要重点培养幼儿的礼貌交往。到了大班,要逐渐培养孩子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由于幼儿认知水平低,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还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因此要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潜移默化地的引导。同时还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小朋友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多表扬并不代表不批评不惩罚,也需要适当的惩罚教育。最后是发挥幼儿的榜样教育及成人的言传身教作用,由于爱子们喜欢模仿,年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老师是非观观的评价能使儿童学会了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有利于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如:幼儿自我整理小课桌能力不好,老师就要增加整理课桌项目,每周五下午通过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周评价一次,对于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并奖励,从而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幼儿接触并感受艺术的美感,让孩子在学习美术中进行艺术上的`熏陶。首先是要做到精心设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使孩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让孩子在高品位的游戏中感受到美的存在,游戏尽量多样化,只有好的游戏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去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激发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二、从客观方面去完善。
1.智力开发。
智力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以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如:通过美妙的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给儿童带来无比的喜悦,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图形上涂上颜色,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也可以培养还在们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
2.科学引导。
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需要教师和家庭的正确引导,父母长辈们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就造成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心理。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塑性,正确的引导能够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快乐中学习”是幼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幼儿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处于发展期,其能力的发展需成人正确的指导与启发。首先要解放头脑,解放头脑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传统的幼儿教育是将所有知识细细嚼碎后再喂给他们,如此“不劳而获”的学习套餐,导致孩子的智力得不到提升。正确的幼儿教育应该培养幼儿多动脑的习惯。其次是解放孩子们的手,让孩子们亲自摸一摸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最后是解放眼睛,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的大自然是幼儿学科学的最好课堂和材料,其丰富多彩的景象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最生动的材料。
3.情感沟通。
幼儿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逐渐增多,老师的眼神和动作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第一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信任老师,才能对他们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第二是是让孩子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爱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一名幼儿教师既要扮演的老师的角色,也要扮演好好老师妈妈的角色。尤其是刚开学的时候,很多小朋友不间断性的苦闹,这个关键时刻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4.搭建平台。
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应力求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护物品,讲究卫生等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应使幼儿间建立起互相赞赏鼓励的融洽关系,并允许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活动,并注重培养同伴间建立间友好的伙伴关系。也可以构建跨班级幼儿及校内小学生间互动式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新的信息刺激带给他们的乐趣。如:课间玩耍时,已经读小学的大孩子能够将他们在活动中的经验介绍给小弟弟、小妹妹,从中,小朋友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总之,幼儿学前教育是提高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水平的主要渠道,教师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从而全面完善幼儿的心智,为幼儿的未来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刘晶波.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年发展状况分析[j].教育研究,2011(08).
[3]王凤娟.引导发现式教育模式对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
[4]柴占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0(7).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