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植物写植物图片篇一
叶子
我生长在一棵树上,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有一天风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我原有的平静生活,它告诉我外面原来还有更精彩更美丽的世界。我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我不想永远的生活在树的身上,它把根扎到很深的地底永远也不会离开这个地方,我不爱树,因为它把我困住,我不爱这样单调的生活,我喜欢风,它喜欢到处流浪,从不为谁做半刻停留。它的随性和不羁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幻想有一天可以和风一起去环游世界,到处流浪。随着时间的流转,我对树的厌恶越来越深刻,对风的向往更加的与日俱增。树的木纳和风的浪漫在我心中形成的对比差距越来越大,每当风经过我的身边,在我耳边轻声细语都好象是在为我歌唱,对我轻轻的说它有多么的爱我。我好想做风的新娘,永远的和它在一起。
风
空气的流动形成了我,我歌唱,我到处的流浪。这一天我又经过了这棵树的身边,树上茂密的叶子很好看,我喜欢这叶子,我每次经过它的身边都会对它说一些甜言蜜语来博取它的欢心。它好象很愿意听我说话似的,当我吹到它的身上总会发出一些悦耳的声音回应我,我多想带它一起去流浪,一起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只是它长在这棵树上,树把它看的牢牢的,任凭我怎么想要带它离开这里都无济于事。我只好等,等到有一天我的力量积满,我就一定要把叶子从树的身边夺走。
树
叶子好象越来越讨厌我,尽管我每天尽力的多在地下多吸取一些营养给它,尽管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我总是让它尽情的吸收太阳的光华,我虽然没有风的浪漫,但我有一个专为它生存的身体,为了它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尽管我不会说甜言蜜语,但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有多爱它。我想,爱一个人是要让它幸福吧,看来叶子很向往外面的世界,那就让风带走它吧,这样也许它会快乐,会幸福,只要它能够幸福快乐,我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结局
这天,树含着眼泪放飞了一直和它相依为命的叶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爱的人就要离开自己的身边,树虽然不舍,但是为了叶子能有个灿烂的微笑,幸福的生活,它还是撒开了紧紧握住叶子的手。这个时候风来了,它带走了叶子,叶子也开心的笑了,他们一前一后的唱着属于他们的歌,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叶子这样幸福的微笑了,它流下了心酸的眼泪默默的看着叶子和风一起离开。突然事情惊变了,风遇到了一堵高墙,它无情的扔下了叶子自己走了,不论叶子怎样呼喊风,风连头也不回的走了,剩下叶子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那里哭泣。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自己又动不了,它只能安慰无助的叶子,它用身体挡住阳光,只是怕叶子被阳光晒的没有了生命,它每天都会给叶子讲一个不好笑的笑话来逗叶子开心,叶子看着高大的树,第一次感觉到树的好,它默默的看着树,它甚至想如果风没有来过,自己又早一点知道树对自己有多么重要有多好,可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它开始慢慢的发黄了,离开了树的叶子没有树提供的营养很快就要支持不住了。树为了完成叶子的心愿,开始拼命的长,让自己的根快点延伸,直到有一天树的根把那堵高墙给挤倒了。树流着泪说“风再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完成你的心愿,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了”叶子用自己残余的最后一口气说“这已经不重要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我生命重要的,原来最爱你的人永远都在你身边,默默的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为你的忧愁而伤心,希望明年我还能做你的叶子,我要永远永远的和你在一起,希望满天的星星能为我们见证我们天长地久永垂不朽的爱情。好好的照顾自己,你是我一生中的最爱,如果我只是你生命五线谱里一个小小音符的话,那么,我愿意为你奏响属于我氛围内最美的音乐,也愿意为你的人生添加一点属于你的绚丽色彩,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陆地,仰望天空,默默的祝福我生命中的天使……你能够幸福快乐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叶子带着微笑的死去了,但是它没有遗憾,因为它知道今生有个最爱它最关心它的树在一直为它守侯,守侯着它们永远不变的誓言。
如果错过就算再追求又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放手!
写植物写植物图片篇二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只能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法建议
如果环境允许,课前可组织学生采集周围环境中生活的苔藓植物。教师也应该准备葫芦藓或小墙藓的实物或浸制标本、挂图、照片等。
围绕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除了利用挂图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实物,如:植株的形态和颜色、茎的长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茎的质地、茎有无筋络(输导组织)、叶的厚薄和大小、有无叶脉。然后要求学生拨开土粒,寻找苔藓植物的假根,让学生描述它的形态。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凭借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茎、叶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别关注苔藓植物的假根只有固着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要仔细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的厚度,最好能将其与种子植物的叶进行比较,以理解苔藓植物的叶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兼备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它生活的阴湿环境是相适应的。
讨论苔藓植物与自然界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全面分析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这样的观念,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人类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互的适应性。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苔藓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学生切身的体会入手,展开教学。借助实验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学生可能了解的并不多,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个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收集。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
2、组织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对苔藓植物所了解的情况。(如在其中出现错误,教师在后面的讲解中一定要进行纠正)
二、讲授新课: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或投影:
2、请学生讲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引出下面的实验。
3、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五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重点:
(1)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苔藓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介绍的哪一种?
(2)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
(3)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4)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附录)。
4、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
重点强调:
(2)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
6、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二)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3、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
三、总结;
组织学生回答并及时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苔藓植物
一、常见的苔藓植物:
实验:观察几种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一类有假根与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
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如地钱。
2、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可以避免林地、山野水土流失。
2、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附录:
苔藓植物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
颜色
高度
根
茎
叶
生活环境
观察苔藓植物的吸水能力。
苔藓(从阴暗潮湿的泥地上挖取);泥土(可去田野上挖取);大一点的广口瓶,2只;大汤匙;量杯。
实验组
对照组
1
将一杯苔藓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将一杯泥土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2
在瓶内加进一大匙的水,并观察其变化。
在瓶内也同样倒入一大匙的水,观察其变化。
3
继续加水,直到苔藓不再继续吸收水分为止。
每次所加入的水量以一大匙为原则,而每次加入的水量都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继续加水,直到泥土无法再吸收水分为止。
加入的水量也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实验组加入的水量: ;对照组加入的水量: 。
苔藓经常会被使用在盆栽植物上。苔藓好像干燥的海绵,很会吸收水分。园艺学家利用苔藓保持水分的特点,经常在泥土中掺入苔藓,或把苔藓铺在植物的周围。要搬运盆栽植物时,也可以使用苔藓,使植物不易干燥。
写植物写植物图片篇三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能够举例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蕨类植物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以及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蕨类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学习蕨类植物的知识及其经济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蕨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树立生物体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观点的基础;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由于有真根,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决定了它是比较高等的植物,但又由于它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还远不如绿色开花植物发达,这又决定了它仍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因此比绿色开花植物低等。所以,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三、教法建议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盆栽的蕨类植物的实物。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认识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如果没有新鲜的蕨类植物,也可用带有孢子囊的腊叶标本。观察蕨类植物时,要注意肾蕨、铁线蕨等地上部分是大型羽状复叶,长长的叶柄和地下的根状茎相连接。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将复叶中的小叶当作蕨的叶,不要将叶柄当作茎,不要将地下茎当作根。蕨的不定根遍布在根状茎周围,它的根是真根。真根和假根的区别是真根已经有组织分化,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根尖有根毛区。观察时如果学生注意到了带有孢子囊群的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生有孢子的蕨类植物,孢子与蕨类植物的生殖有关。关于蕨类植物的生殖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可以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蕨类植物的重要价值。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
难点:对蕨类植物的观察结果的分析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通过对具体几种常见蕨类植物的观察,让学生分析总结出蕨类植物的特征。由于学生对蕨类植物不是非常地了解,所以可以利用实物、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建立直观的感受,以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
出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组织学生观察。
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教师补充讲解:所出示的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不是靠种子来繁殖的,而是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产生另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来完成繁殖后代的。我们把这类植物统称为孢子植物。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孢子植物中的三大类群: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或投影:
2、组织学生按照实验四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重点:
(2)观察所给蕨类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
(3)观察所给蕨类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4)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附录)。
(5)这些植物具有哪些共同之处?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重点强调:
(1)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2)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二)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1、出示蕨类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投影或由学生介绍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3、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
三、总结;
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回答并及时进行纠正。
第一节 蕨类植物
一、常见的蕨类植物:
实验:观察几种蕨类植物
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植株只有根、茎、叶,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2、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三、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食用、药用、观赏、饲料、能源(煤)
附录:
蕨类植物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
颜色
高度
根
茎
叶
生活环境
探究活动
铁线蕨原叶体的培养和观察
一、采集铁线蕨的孢子:
夏末秋初,采集背面有褐色隆起的铁线蕨叶片放入纸袋,一段时间后纸袋里就留有孢子囊群散落出的孢子。
二、培养铁线蕨的原叶体:
1、把砖块稍稍磨平,洗净,并煮沸消毒,放入玻璃缸,往缸内倒水使之浸没砖块的一半。
2、把铁线蕨的孢子稀疏地撒在砖上,用玻璃盖没缸口。把缸放在温暖而阴湿的地方,温度最好保持在15℃左右。
铁线蕨原叶体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把砖浸在水中,把缸放在温暖阴暗处,并用玻璃盖没缸口,砖面不断吸水,经常保持湿润,都是为了维持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三、观察铁线蕨的原叶体:
如果管理得当,15天后砖上长出绿色的原叶体。把铁线蕨的原叶体从砖上小心刮下,放在载玻片上,底面朝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原叶体,可见它是心脏形的绿色叶状体。原叶体下端靠近"心尖"是丛生的须状假根。假根基部附近是球形的雄性生殖器官--精子器,靠近"心脏"凹陷处可见突出的雌性生殖器官--颈卵器。原叶体被水浸没后,精子器里的精子游到颈卵器里,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颈卵器里发育成胚,最后发育成新的铁线蕨。
写植物写植物图片篇四
妈妈赶集的时候,从花卉店里买了几株水仙花。可她不知道怎么养。于是到网上一查:把水仙花像泡蒜头一样泡在在一个盘子里,只泡着根就ok了。
妈妈高兴得手舞足蹈,忙叫我拿了一个镶着漂亮花边的陶瓷盘。接着,妈妈把水仙花上的土扒开,用清水洗干净了放在盘子里。不久芽苗长得非常高了,像个含羞的小姑娘似的。
我爱水仙花,你是我亲手培育成功的第一株花。
写植物写植物图片篇五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举例说出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采集植物与制作腊叶标本,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参加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它们能适应各种复杂的陆生环境,成为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因此,对这一特征的理解,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被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应做为本课重点。在讲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时,通过实物、标本或录像让学生进行观察多种被子植物,经过讨论、分析,进而总结出被子植物的特征。教师要突出强调的内容:由于被子植物具有完善的结构,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而在植物界中占有优势。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实验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标本的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所以这方面的内容也应是不能忽视的重点。如果实验课课时充足,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野外采集和标本制作,如课时较紧,则可通过教师的讲述和演示,让学生初步学会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至于让学生实际动手练习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教师只能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者结合郊游活动来进行。
在学生采集植物标本时,一定要让他们注意人身安全。另外,城市中学的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不要到公园中去采集植物标本,要爱护园林中的花木和城市里的行道树,尤其要爱护公园中的珍贵树种。
三、教法建议
本节除了要学习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外,还有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介绍。在学习之前,可组织学生从校园中采集7~8种植物,让学生进行描述、比较、归类,由此活动引入所学的知识。
(1)在野外观察和采集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实验小组,也可以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限定活动区域和时间;提倡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也提倡相互竞争,为小组争取荣誉。
(2)教师要事先安排好观察目标,要求认真观察,如实地做好记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要做到合法、合理和适度,即限制采集数量,对珍稀植物更不要乱采和多采、浪费植物资源等。
(3)通过学生学习标本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制作标本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按课本的操作程序认真去做,一方面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标本做得美观、实用又不失科学性。通过标本制作和必要的展览与应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本节学习结束后,建议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小的课外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保护植物的紧迫性。可开展的活动如:(1)收集有关植物的邮票,并说明这些植物为什么能用来做邮票的图案;(2)收集有关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或有关濒危植物的资料,在班内或年级举办一个植物展览;(3)根据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认真调查了解一种植物,以第一人称为该植物写一篇短文以介绍这种植物。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难点:采集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设计思想:
被子植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学生从实际生活的经验中分析得出,而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内容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再带领学生进行操作。
手段: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本课参考课时为2课时)
第一课时: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采集植物的方法
一、导入 :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3、讲解:这些植物都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被子植物的概况:
1、出示桃和杏等,让学生辩认它们分别是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2、组织学生观察、发言。
3、讲解:这些都是植物体的果实,繁殖后代的种子就在果实的里面。也就是说,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所以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多种被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联系生活实际,总结被子植物的特征。
3、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三)植物标本的采集及压制:(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
组织学生先观看有关的录像,然后在示范、讲解时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采集标本前要明确采集植物标本的目的及工具的用途。
2、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
3、在放入采集箱内之前,不要忘记挂号牌。
4、采集标本时,要注意安全及资源保护。
5、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
6、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
三、作业 :
请每一位同学按照采集植物的要求,采集一种被子植物,并完成标本的整理和压制。
第二课时:蜡叶标本的制作
一、导入 :
上节课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同时给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方法,并且让同学们在课下进行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能否做出漂亮的腊叶标本。
二、讲授新课:
(一)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
1、提出问题:采集植物和进行压制时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2、组织学生回答,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1)采集的植物标本必须是完整的。
(2)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安全。
(3)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植物资源的保护。
(4)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避免植物腐烂。
3、每小组认真按要求选出最合适做腊叶标本的植物。
(二)完成腊叶标本的制作:
1、分组观察示范标本:将制作规范的植物腊叶标本分发给各实验小组,让学生仔细观察标本在台纸上的放置位置、固定标本的方法、标签的位置及内容。
2、讲述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
(1)把选好的标本平铺在台纸中间。
(2)对标本进行固定:
a、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
b、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按照每份标本的号牌写好标签(标本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
如植物名称不能确定,可先空着,等查明后补上。
(4)贴标签、盖盖纸。
3、组织学生制作腊叶标本,注意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三、反馈:
由每个小组出示制作的腊叶标本,并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可以根据观察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被子植物
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2、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二、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1、植物标本的采集:采集标本→挂号牌→放入采集箱(或大塑料袋内)
探究活动
腊叶标本展览会
把学生制作的植物腊叶标本,进行展出,供全校学生参观学习。
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
这种经固定液和保存液处理后保存在瓶内的标本,保持植物原色,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识别植物不受季节限制。
1.实验材料的准备
一般应采集符合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新鲜无病的植株、枝条或花、果实。浸制植株或枝条时,力求枝叶、花、果实齐全。
2.固定液和保存液的选择和配制
(1)绿色植株和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液为固定液,将绿色植株或果实浸泡10~20天,使绿色变黄再转绿,稳定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3%亚硫酸保存液长期浸制保存。
(2)黄绿色果实的浸制:固定液是20%酒精,保存液是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
先用20%酒精将黄绿色果实浸泡4~5天,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后,再加15%亚硫酸浸泡1天。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再浸入20%酒精中硬化、漂白,直到斑点消灭后,再浸入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中长期保存。
(3)黄色花序和黄色(橙色)果实的浸制:用3%~4%的亚硫酸加少许甘油配成固定保存液,直接浸泡,长期保存。
(4)红(黄)绿交错的植株或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溶液为固定液,将标本浸泡其中,直至红色→褐色,绿色→黄色→绿色时,洗去硫酸铜后,浸入1%~2%亚硫酸保存液中,长期保存。
(5)紫色果实的浸制:
①紫色荸荠可以用2%福尔马林与1%亚硫酸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②紫色茄子可以用6%福尔马林、11%食盐水、0.3%明矾制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③紫黑色葡萄可以用福尔马林20毫升、饱和食盐水(约15%~17%)30毫升、蒸馏水175毫升,配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6)白绿交错的花枝、果枝的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后,用2%~3%亚硫酸漂白一天,再浸入l%~2%亚硫酸液中长期保存。
(7)红色浆果或其果枝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一周后,洗去硫酸铜,用3%亚硫酸、0.2%硼酸、(0.5%福尔马林)混合液保存。
3.保色溶液浸制标本的制作
(1)清洗和消毒所用器皿、仪器:制作标本用的各种玻璃器皿,都要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并用清水反复冲净;标本瓶内与瓶盖还应用95%酒精消毒;所用的玻璃棒、解剖器等也应用70%酒精消毒。这些器皿和仪器在制作标本过程中,都要保持清洁,不可污染。
(2)固定标本颜色:首先,根据标本的颜色选择适宜的固定液配方。根据需要按照配方计算用量,用蒸馏水配制固定液,备用。
清洗,消毒标本,具体做法是:将采来的标本除去杂质、枯枝残叶,修整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用70%~75%酒精将标本消毒,根据标本情况可用酒精冲(擦、涮)洗一遍。并迅速将消毒好的标本放入已消过毒的标本瓶中,然后把已配好的固定波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中,至淹没标本。为防止标本漂起,可用消毒的玻璃条将标本压住或捆住。
(3)整形、保存:接配方要求固定颜色后,要将标本进行整形,再放入标本瓶中。然后将保存液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保存液的液量应以浸没标本为准,不可过满,最后,将瓶盖盖严。
(4)封口、贴标签:刚制成的浸制标本,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有色素或杂质析出,而使保存液混浊。7~15天后再更换保存液,待颜色稳定后再封口。
封口方法一 —石蜡法:将瓶口擦净,盖严,把石蜡切碎,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熔化成液态,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即可。但石蜡固化后较脆易脱落。
封口方法二 —蜂蜡、石蜡、松香混合法:将石蜡(l份)、蜂蜡(4份)、松香(1份)混合(也可不用松香),隔水加热熔化,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此混合物固化后,软硬适度,不易脱落。
封口后,在标本瓶的适当位置贴上标签,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保存液。
写植物写植物图片篇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一句描写植物世界生命力顽强的诗句。大自然就象一本无字天书,它教我们读懂生命的宝贵意义,更教我们读懂生命的顽强品质!
————题记
植物王国是深邃和神秘的,它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生存与繁衍,生生不息、万代流芳,着实让人心驰神迷。因而这个世界充满了和谐和生机;充满了宁静和安详;充满了理想和期望。
悲哀的事情也有,因为它们没有脚,不能四处采风观光,更不能凌波徜徉。灾难来时无处避,旱涝来了无处藏。渴了,不能移动身子去找;饿了,也无法迈开步子去寻。好在它们有一副坚韧如铁的好肚肠,能挨、能忍、能扛。有多少吃多少,有多少喝多少,不争、不抢,不会因贫穷而萎靡不振,更不会因贪利而轻纵矫狂。
植物们默默的繁衍它们的子子孙孙,默默绵延它们的后代,也默默建筑属于它们的王国和家园。我走过许多荒山野岭,也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可以说它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人播种,没有人栽培育,更没人去理会,而各种类族的植物们却能够笑傲山野,以及在任何能够生长的地方,顽强地构建自己的完美家园。从低矮的小草到高大的参天大树,自爬升的藤蔓到丛生的灌木,都是那么的青嫩,都是那么的旺盛茁壮。而当人们把它们移入家中时,这些在野外生长的精灵们,反而容易枯萎泛黄,即便精心抚养,也难于达到原野上的那种姿态模样。
山的年龄很长很长,几万年,十万年,总之,难于估量。然植物的宗族,亦是历史悠悠且漫长,守卫着一座山、一条河、一道丘陵、一道坡,一代传一代,守护着它们自己的家园,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为了生存,为了生长,为了未来,更为了千秋万代的子子孙孙,植物们用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来保护自己,来庇佑自己。象一些高大的树木,如椰子树,为了避免外来的侵扰,不得不将花果擎举的高高的;象有些荆棘,为了避免外来的欺凌,不得不武装上一些针刺;象有些植物,会释放出一种黏液,使危害他安全的敌人不得脱身。如此想来,这些植物怪怪的、凶凶的,然而,你不去惹它,它决不会招惹你的,没有人听说有站着追人的荆棘。别看它们有针刺、有黏液,不是用于攻击,而是用于保护自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植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遍布于城市和乡村的纤维厂和纸厂,经常可见,一棵大树进去,很快就皮肉分离。几小时后便蜕变成布匹和纸张,自另外的机器中出来。使人们不得不想到,植物们给予人类的,岂止是一段美丽的风景!我们看它们、吃它们、用它们、穿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享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