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沧浪亭记阅读题答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一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2、句子理解型: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3、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题目的作用:及好在哪里,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06高考黑龙江等地题: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母体——绵绵土——故乡)
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
9、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沧浪亭记阅读题答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二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 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
[2]租赁
[3]过:拜访
[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5]崇阜:高山
[6]并(bàng):通“傍”
[7]杠:独木桥
[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
[10]北碕:北边曲岸上
[12]闵:同“悯”,悲悯。
[13]寻:长度单位
[14]锱珠: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作者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参知政事易简之孙。父耆,有才名,尝为工部郎中、直集贤院。舜钦少慷慨有大志,状貌怪伟。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舜钦与河南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俊多从之游。北宋诗人,号沧浪翁。政治上属革新派,因而遭诬陷,削职为民,流寓苏州,筑沧浪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
2.d
3. 苏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4. (1)可以濯我缨 可以濯我足
(2)退隐不仕
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指道德文章)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阜广水 崇:高
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 适:到……去
c.不亦鄙哉 鄙:鄙陋
d.予既废而获斯境 废:(被)罢黜
[参考答案] b
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予以罪废,无所归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代词,……的地方;名词,处所)
b.杠之南,其地益阔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助词,的)
c.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在,到;介词,比)
d.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对于;形容词词尾)
[参考答案] b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靠近水边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
b.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
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
c. 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日子就在盘算着细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
d.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情感充塞在内心,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
(读、思;直译、意译)
[参考答案] c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c.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乘舟畅游,心旷神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d.尾段作者表达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参考答案] d
10.《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200字左右)(10分)
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看法不够明确,也缺少具体分析,语言不够通顺,得1—4分。
答:
在我看来仕途失意后,比起屈原的投江自尽,寄情山水是让心灵得到解脱。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如今有了清闲的机会,何不仔细欣赏这世间万物的美好?欧阳修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飘逸。苏东坡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尽收眼底。陶渊明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让我回报以歌。”当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打击敲击着我们的生命,又何苦不放过自己,激情所爱,奏出一份闲适。(8-9分)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弹劾,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就病故。工散文,诗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
第一段:罢官之初旅居苏州的情景。
第三段写在沧浪亭一带乘舟上由得怡悦情趣,从而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榜]本为摇船用具,此作动词。[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此指装束随便。[磨戛]摩擦撞击,可理解为斤斤计较。
最后一段承接上端的感慨加以引申,发而为论,认为仕宦使人沉溺最深,表达了对庸俗势利官场的厌弃。结尾庆幸自己尚未忘怀于沧浪亭的优美景色,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沃然]受启发而领悟的样子。 [闵]同“悯”。
沧浪亭记阅读题答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沧浪亭记阅读题答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篇四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①纳土:指吴越灭亡,淮南的土地归于宋国。②攘窃:指窃取帝位。
16.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环:环绕
b.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易:改变
c. 迨淮南纳土 迨:到,等到
d. 极一时之盛 极:完全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即苏子美沧浪之地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 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钱鏐因乱攘窃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8.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2分)
19.翻译下列句子。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2分)
译文:
16.d(极:尽)
17. d(a之:结构助词“的”/到、往;b乃:却,表转折关系/于是,就;c于:在,介词/被)
18. 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错一处扣0.5分)
19.吴越王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建造园林。(“治”1分,大意通顺1分)
文瑛喜欢读书,爱写诗,常与我们这些士人交游,大家称呼他为沧浪和尚。
沧浪亭记阅读题答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五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 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沧浪亭记》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
2.d
3. 苏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4. (1)可以濯我缨 可以濯我足
(2)退隐不仕
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指道德文章)
沧浪亭记阅读题答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篇六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⑴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
⑵连明:直至天明。
⑶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
⑷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试题: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这首诗。(6分)
答案:
(1)(5分)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画面。春日雨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3分)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2分)
(2)(6分)①情景交融。全诗无一字言情,但景中寓情,以景传情。②运用拟人。“娇”“弄”两字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③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或衬托手法)。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
庆历四年(1044年),进奏院祠神之日,苏舜钦作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循前例以卖旧公文纸的钱宴请同僚宾客。当时朝中的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对宰相杜衍、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富弼等人力图改革弊政之举心怀不满;而苏舜钦得范仲淹荐举,又是杜衍之婿,因而保守派抓住这件事,借题发挥,弹劾他监主自盗,结果,苏舜钦被罢去官职,在席的有十余人被逐出朝。区区一件小事,竟得如此严惩,苏舜钦激愤不己,他带着心灵上的创痛,流寓苏州,不久,在城南营建沧浪亭。他时时携酒独往沧浪亭吟诗漫步,而《初晴游沧浪亭》就是在此背景下写成的。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沧浪亭记阅读题答案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七
苏舜钦①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②,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③,不肯傍青纶④。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①苏舜钦,北宋词人,字子美,号沧浪翁。因支持范仲淹革新被陷害劾奏,罢职闲居苏州沧浪亭。②陶朱张翰:陶朱,指范蠡,他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后归隐,泛舟五湖。张翰,西晋著名文学家,虽然有才华,善于写文章,但身受亡国之痛,佯狂避世。③鸥鸟,比喻世俗之人。④青纶:青丝织成的印绶,代指为官身份。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上片从写景入手,写出了太湖岸和洞庭山的雄奇,似写隐逸之乐,实写词人的心头郁闷。
b、词人与鱼龙为伍,追慕古人,他用湖中的鱼龙比喻自己,烟雾深锁是指苏当时所处的环境。
c、“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写风波浪里一叶扁舟飞流而来,满载的鲈鱼给人以快乐。
d、“暴”和“绕”明写自然界的`风雨之骤和词人对暴风雨的躲避,暗喻词人远离了官场风雨。
15、词的下片从哪些角度来写词人的无奈的?(6分)
答
14、a雄奇错,应为秀美
15、耻于闲居又无处事事而无奈。正值当年,因遭人陷害,耻于疏懒闲居,志向难伸。
面容憔悴,白发上头而无奈。正应当为国家效力之时,胸中纵有激愤不平之气,奈何华发改朱颜。
想隐居又怕人猜疑而无奈。词人想隐居沧浪亭,做一名寒潭钓翁,又怕一些政敌和无事生非之人猜忌。
撑船而行面对世间波澜而无奈。词人在进与退的矛盾中,流露出既有反抗又有无奈的深深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