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一
本课教学朗读的要求明确,让学生在每一次朗读中都有明确的任务,有的放矢,声声传情。朗读的形式也多样,使课文的情趣在轻柔、纯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文本与教师的声音及传递出的情感为学生营造一种安静、亲切的氛围。对于这些学习语言文字不久的孩子们来说,这种极富韵味的诵读是最好的示范。这种浸润,体现了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学科德育渗透润物无声。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二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深切的母子之情,因此,教学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读为本,以情为线,感悟真情,理解为客。
在导入时,利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围绕“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课文的哪个方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学习,从而感受深深的母爱。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我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妈妈为什么睡得那么沉?”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妈妈的“累”,这时我抓住这八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仔细读读课文,你从哪句话就能读到妈妈的累”,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生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好多活儿”进行生活拓展,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存在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请用“——”画出每段中概括性的句子。“概括性的句子”对于二年级学生有点难。
2、学生评价不够多元化,我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会更浓,课堂效果会更好!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三
今天听了二年四班倪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妈 妈的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学生学习生字,掌握字音,了解字义,把课文读通顺。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老师能依据课标,从孩子对妈 妈的爱体验出发,遵循“情境和朗读”这一语文教学规律,设计了以人为本体验真情的教学策略,设计了真唱激情---整体感知---随文识字等教学流程。教师的引课通过真唱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渲染了课堂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紧张状态之中,符合低段学生特点。在这样的氛围里,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有感情的范读课文,再一次烘托气氛,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就很想马上深入到课文中去,所以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妈 妈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在我们的成长中离不开父母的爱,我们在父母的爱护关心下一天天长大。接下来老师让三名学生感情读课文,用她们的读熏陶学生,以读悟情。学生读的非常好,特别是吴睿,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安排了学生对朗读同学的评价,这个过程合理,因为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别人读的时候自己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再是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低段的识字方式很多,倪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学生即学会了字音、了解字义、也掌握了在文中的意义,并且,在教学中对于重点字笔画和字音的处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落实的非常好。
1、 在老师引入新课范读课文之后,应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说说听了课文之后,你们想说点什么吗?这样会对孩子的学习进行铺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2、 识字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再次整体读课文—自由抒情,深深体会妈 妈的爱是伟大的,达到升华颂情。
3、 学生的回答不要局限个别学生,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
4、 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一点通,应该及时制止。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想法,不对之处,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四
这堂课既不是公开课,也不是献课,但是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很想把每一次随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准备。开课很简洁,直接进入课题,大致过程如下:
1.范读,讲要求(听准字音)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5.出示较难词语,认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说话联系
6.检查预习标自然段的情况,谈话引入课文。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是过渡语言的设计,比如说用“课文里有两种蔬菜,请你找一找”引入第一自然段,立即粘贴教具,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躺在和挂在”等等。要注意,虽然是第一课时,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把课文读通,还要适当体会简单的感情如小燕子每次观察了回来以后都很开心的样子。在分段学习课文时可以出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三次对话的句子,最后在返回到课文中学习。
7.四人小组表演这个情景剧
8.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9.写字
本堂课这几个环节基本上还是能够扣死,就是在启发孩子情感朗读时,功力还不够,个段过渡性语句还有待斟酌。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五
《妈妈的爱》是一首满怀诗歌的诗歌,用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在备课时,我发现全文共五个小节,分别选取了“夏夜扇凉”、“雨天送伞”等五个生活场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细细品味这几件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大部分应该在我们孩子的身上发生过,应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另外,五节诗的结构相同:都是先陈述事情,最后以“妈妈的爱是”作结。鉴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仿写的环节,而且对仿写的效果也充满了期待。
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当我让学生说说妈妈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她的爱?发言者聊聊。再次启发后,大部分学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说不出来,自然也就写不好。课堂上只有个别学生完成了一个小节的仿写,不得已,课堂练习只能布置成家庭作业。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先说主观原因。虽然文中的几个事例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但在教学中,我没能找到有效方法,将学生带进文本,从而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勾起学生对类似经历的回忆。学生无话可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客观原因。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被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被大人爱着、宠着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例如:妈妈洗衣服,爸爸辅导作业之类的事,在孩子们眼中,他们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没什么特别的,自然就很难将这些小事与爱联系在一起了!一句话:现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感受爱的能力!
我手写我心。只有心里有了真情实感,才可能写出好的习作出来。“三八”节前夕,我布置了一篇日记:妈妈的一天。希望孩子们能走进妈妈的生活,用心感受妈妈的爱!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六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主要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良好品质。课文的内容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还安排了关于识字,写字,句式练习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的生字掌握较好,课文朗读也基本做到了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1、课始我就用两则谜语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揭示了冬瓜和茄子的特征。认识“燕”字也以顺口溜帮助孩子们记忆:廿字头,口字腰,北字两边做保镖,四只小燕在下瞧。
2、课中设置情境,把小动物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学习伙伴,一同参与,学生学习更具趣味性了。
3、同时,设置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进入角色,读起来有声有色,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效果自然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自始至终将孩子们的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先决条件,从而使孩子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兴趣盎然”。
(二)以指导朗读为重点。
朗读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孩子语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这节课我始终抓住朗读不放,并以读代讲,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和蕴含其中的道理。
1、初读课文时,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基本做到人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致使学生的读落到了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2、师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放声朗读。
3、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拔、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读好了小燕子说的话,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师生共同分角色表演读,学生完全陶醉其中,入情入境,边演边读,几乎能背着表演读了,效果非常好!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础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且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以教给方法为目的。
“受人以渔”、“学以致用”当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语言,还应学会观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1、本课教学中,帮助小燕子总结收获就是在帮助孩子们梳理一节课的收获。
2、教给学生学习和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请学生观察尖椒、菜椒和苹果、梨、苦瓜等,运用课文中的句式来表达,使其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去,从而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节课本来设计的以“读”为主,因让孩子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但在教学中,还是有些受“功利心”的影响,为了给家长展示一个更为完整的教学环节而忽略了部分孩子的朗读。同时,孩子们展示的面也不够大(没能做到人人发言。)。
我想,任何时候的教学都应真正以学生为本,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育人。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七
《大树妈妈》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一节课,七八岁的孩子,激发培养音乐兴趣、引导体验音乐美感、鼓励参与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本阶段总的教学目标。
这堂课的教学我从季节导入,引出大家最熟悉的跟春天有关的歌曲《嘀哩嘀哩》,在孩子们熟悉的旋律里一起律动。在快乐的氛围中让孩子们自由地表现,顺势以春天是一个植树的季节为话题,为学生们种上一棵“快乐成长树”自然的导入新课。
其次在歌曲的学习中我用一个动作来带动孩子们体会小树成长不断向上的状态,充分感受体验歌曲内容,同时注重学生的歌词朗读,因为正确、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演唱。
在处理歌曲情绪时,我通过自己的范唱,来带动学生、提起学生模仿的欲望。接着用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区分两种不同的声音,选择好听一种声音来演唱。并引导学生以情带声,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这堂课通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激趣、体验、模仿、探究、创造、表现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一堂音乐课让学生体会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是美的享受,并从中得到人生启示。
不足的地方:
1、从教学效果上说,学生在歌曲演唱的情感表现方面不够深入,可以通过意境的创设和音乐活动更多的挖掘音乐的本体,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更好的来表现音乐的情感。
2、歌唱方面还有欠缺,声音还缺乏自然和自信。
绘本妈妈心妈妈树教案篇八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
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提出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授课后觉得:
一、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妈妈很温柔,她能鼓励我。”等等。
二、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是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怎样更好的做到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