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一活动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QJ墨客最新六一活动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一活动教学反思篇一

一、活动目标。

1、感受节日的快乐,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体验自主过节的乐趣和成功感,增强小主人意识。

3、发展自主策划、自我管理和乐于表现等多种活动能力。

4、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儿童是怎样过儿童节的。

5、了解社会各界的关心,并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爱。

二、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开办不久的新学校,周围都是新建成的花园式居住小区,生活及交通等方面均十分方便。学生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已渐渐好转。对于新的知识,学生求知欲很强,兴趣浓厚,也乐于接受。本次活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意在更深地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最快乐的节日,同学们期盼它的到来,充满着对它的渴望。节日临近时,他们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脑海中也有许多奇思妙想:若自己当一回小设计师,设计、策划、安排属于自己的节日那该是多么幸福和愉快的事啊!针对学生们所思所想所盼,贴近其生活的热点话题而提出本次活动主题。

(二)物质资料准备。

1、彩灯、皱纹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2、信纸、信封、邮票。

3、根据游园项目确定所需的各种材料。

三、活动时间。

一周。。

四、活动过程。

(一)主题一:迎接我们自己的节日

1、师生问好,谈话揭示主题。

生:我知道,是六一儿童节。

生:六一儿童节可好玩了。(学生兴致高昂,争着回答。)

师:没错,就是“六一”儿童节。我们日夜盼望的“六一”儿童节就要来到了。大家的心里一定特别高兴吧。

生:高兴!

2、培养小主人意识。

师:既然这个节日是属于我们的,那应该由谁来设计节日的活动内容呢?(学生开始积极地讨论。)

生:我们的节日应该由我们自己来设计!

师:很好,很多同学都有主人翁精神,都懂得我们是小主人,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出谋划策,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

3、我们的节日怎么过?

(1)谈话引入。

师:从幼儿园到现在,同学们已经度过了好几个儿童节,相信每年的这一天都会给同学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大家想一想, 以前在幼儿园是怎么过儿童节的?小组里面互相说说。(学生分小组交流,回忆过节的情景。)

学生回忆交流可以谈话、表演等,形式不拘,方式多样。

师:同学们都度过了难忘的儿童节,很有趣,也很有意义。但是现在,我们不是在幼儿园里玩耍的小朋友,已经是小学生了,应该过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节日。

师: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事情?或者玩什么游戏?开展什么活动?有什么心愿、想法都可以说出来给大家听,集思广益。

(2)交流看法。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要求:说清楚本组小朋友的心愿、想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点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心愿、想法可能实现?

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再征求老师的意见,条件允许的就把它确定下来,一些不大可能实现的心愿和想法下次再争取。

4、设计活动方案。

(1)谈话激趣。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的想法,我们就要努力把它们变成现实。你们每个人抽屉里都有一张卡片,我们要把“六一”节的活动通过文字和图画展示出来,设计出你的活动方案。要求:把你最想参加的、最想看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学生动手设计方案,老师巡视指导。

(2)方案借鉴。

学生分组交流,看看别人是怎么设计活动方案的。

有的画儿童在布置教室,张灯结彩;有的画舞台上正表演的节目;有的画小朋友正在参加游园活动——瞎敲锣等。

(3)方案讲评。

老师挑选有特色的几张进行讲评。

5、分工协作。

(1)分组要求。

师:每个人都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根据不同的内容,你们重新进行小组分类。相同想法的小朋友就组合成新的小组。

(2)学生重新分小组。

(3)分工协作,实施方案。

学生讨论并确定新组成小组所需要准备的工具,进行分工协作,把设计方案通过实践活动转化成现实。

6、师生评价,活动延伸。

师:在这次的活动中,小朋友们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分享吗?(学生抒发活动过程中内心的感慨。)

师:刚才同学说的这些令老师感到特别欣慰,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些都说明同学们长大了,是我们学校真正的小主人了。希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也能够这样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合作。

(二)主题二:看看我们自己的作品。

1、大家听我说创作。

(1)导语。

(2)展示、讲评作品。

学生轮流将已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大家提出看法。

生:我们画了一些画,有画我们学校的,有画老师的,还有画小朋友们过六一儿童节的。已经张贴在展板上了,请大家边看边给我们提意见。

生:我们组给解放军叔叔写了一封邀请信,我念给大家听听,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一定修改。

生:我们小组用纸张折了许多作品,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折的是什么?

手抄报及剪贴报展览由学校少先队协助,评选出不同等级,张贴在橱窗中,反映儿童生活的摄影展览已布置在社区的宣传栏。

(3)小结。

师:同学们的创作想像力很丰富,动手能力也很强,创作出来的作品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下面我们再认真地参观一下大家的作品,互相学习。有什么问题可以当场向作品的主人或他们小组提问,记住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作品展示,大胆质疑。

学生将作品摆放在橱窗内,自由参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由该小组成员解释。

3、布置调查任务。

(1)世界各国儿童的节日都是在6月1日吗?他们是怎么过节的?(分发调查表)

(2)了解“六一”节期间,社会各行各业是怎么关心儿童的?

(三)主题三: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1、交流信息。

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布置的任务吗?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搜集到的信息最多。(学生汇报搜集到的信息。)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

生:我是上网查到的,里面还有很多知识。

师:其他同学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生:我是问爸爸妈妈的。

生:我是从电视里看到的。

生:我去图书馆借书,从书上看到的。

师:瞧,从各个不同的渠道我们都能获取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所以,同学们要多看、多听、多想、多问,争取成为“小博士”。

2、填写表格。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学生边填写边看书上的插图,老师适当作简要的介绍,同学可补充自己的见解。

3、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说说六一儿童节时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

生:坐火车只要买半票。

生:逛公园也只要买半票就可以了。

生:书店还有商店会对小孩子打折。

生:建设银行的叔叔会免费为我们办理博士龙成长卡。

生: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也很关心我们,他们会在小区举办很多有趣的“亲子”活动。

(四)主题四:给我展示的舞台,回报关心我的人

1、学校游园活动。

结合学校少先队活动,组织开展“六一”游园。活动项目有夹珠子、钓鱼、瞎敲鼓、盲人贴鼻子、套圈、顶杯、障碍托乒乓球、投篮、足球射门等。

2、社区文艺表演。

(1)邀请家长、解放军叔叔、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及居委会的阿姨参加。

(2)带领学生在社区选择适宜的场地并搭设小舞台。

(3)文艺表演正式开始,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表演。

五、教学反思。

与学生一起分享完本单元的所有主题活动,我深深地被他们感动了。他们的稚气、可爱、天真烂漫及聪明才智已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成了美丽的回忆。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大朋友、大伙伴,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体验、一起合作、一起享受、一起成长。尽管我们经历了不少挫折和争执,但留下更多的是创新、成功及感动。现实工作中,我们学校有过在社区开展活动的经验,但是把一群低年级的儿童带到社区还是头一次。能迈出这一步,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也离不开同事们的配合与协助。当然我最佩服的仍然是孩子们的勇气、胆量和巨大的潜能,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六、点评。

(一)本课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小主人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策划、自主设计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过程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自由组合小组,自由选择活动的方式和作品的表现方法,体现自主性。

(2)始终遵循学生的兴趣点,体现开放性。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愿望,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3)鼓励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表现,体现多样性。这堂课中,学生经过自主设计活动方式,自主策划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多种表现方式,举办画展、摄影作品展、布置教室及校园,开展“六一”游园活动,还举行了一场社区文艺表演汇报活动等,丰富多彩。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创作的愉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实现了教育目标的综合性。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深切期望,并把它转为为对学校、对社区的关注和回报,从而使他们的情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教育效果十分显著。

(二)这份案例最大的优势在于:

(1)儿童活动的开放度比较大,除了表现在儿童活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外,教师还用心地安排了为时一周的连续性活动,这为儿童能够充分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深刻地体验节日的快乐提供了重要条件。

(2)教师对儿童诸多的节日活动策划方案有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再征求老师的意见,条件允许的就把它确定下来,一些不大可能实现的心愿和想法下次再争取”,这样一来学生的想法就有了生活的根基,这对培养儿童务实的品格非常重要。

(3)“主题三”活动比较好地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拓展,教师在为儿童营造愉快、喜悦的活动氛围同时注意了对儿童生活提升,避免了这一主题教学落入“单纯地追求快乐、高兴”这一俗套,使活动更有意义。

以下三点值得商榷:

(3)主题四活动应该建立在主题一“策划节日”、主题二“迎接节日”活动基础上,特别是为迎接节日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四的活动进行,而从案例中看到“节日策划――节日准备――节日庆祝活动”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得不够紧密,这使得主题四的活动在整篇案例中显得有些突兀。

六一活动教学反思篇二

一、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合理运用课件教学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认知————理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学思想,降低学习难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特点:

1、创设情境,激趣地导入

2、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独唱,小组唱,对唱,分角色唱使学生真正体会和理解、表现音乐。

3、积极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表现进行评价。

4、合理运用了愉快教学法。

三、需要改进之处:

1、提问的面还不够宽,应该尽量鼓励更多的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

2、在教学的调控上不够灵活,教育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六一活动教学反思篇三

六一居士传

(宋)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讫无称焉称:称道

b.吾之乐可胜道哉道:说,讲

c.子欲逃名者乎名:名声

d.聊以志吾之乐尔聊:无聊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太山在前而不见b.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c.子知轩裳珪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d.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前者用于他任滁州知州时,后者用于他准备退休定居颖水之后。

b.作者认为自己“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的原因是:官场事务和忧患思虑。

c.作者已向朝廷请求辞官还乡,天子“恻然哀之,赐之骸骨”,已准许了他的要求。

d.本文采用了汉赋常用的主客问答形式,笔调悠闲诙谐,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3分)

译文:

(2)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3分)

译文:

(3)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4分)

译文:

6.d【解析】此题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现象。d项中“聊”是“姑且”的意思,题中则把它混同于现代汉语的“无聊”了,犯了以古释今的`错误。

7.d【解析】“而”是常见的文言虚词,常见的用法有:(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却”“但是”“然而”;(2)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3)表示修饰关系,不译;(4)表示承接关系,常用于两个动词性词语之间;(5)表示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本题中,abc三项中“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中表示并列关系。

8.c【解析】仔细阅读原文可知,c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由本文开头与本段“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可知,朝廷还未答应欧阳修的请求。根据记载,欧阳修于熙宁四年六月获准还乡,而本文写于熙宁三年。

9.c【解析】此题考察断句,可以结合句意断句。

10.(1)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士”1分,“休”1分,“待”1分。)

(2)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是”1分,“其”1分,“素”1分。)

(3)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而跑到阳光中去的人。(“诮、畏、走”各1分,判断句1分。)

六一活动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就是这样,你设计好了的东西往往实现不了,你的教学设计常常制约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这节课,我原本想多讲一些的,可能是教学的节奏没有掌控好,开头部分用时多了点,导致后面的.内容完成不了。

回顾这节课,导入部分很好,出示我在安徽拍摄的照片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回忆了欧阳修的另一篇文章《醉翁亭记》,这样名号的问题就解决了。

在处理了生字之后,我想尽快进入课文,于是把一篇文章分割成若干小段,让学生去翻译,这比较适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效果也不错。我想,这节课,学生至少了解了以下内容:欧阳修更号,六一的内容,六一之乐。

欧阳修更号,我自然地穿入作者的生平事迹,人生的三个阶段,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志趣,这下文的“六一之乐”做好铺垫。这个环节很顺利,目的达到了。

六一的内容,应当比较好理解,可课堂上出现的“老于此五物之间”的“老”,出现了不同的解释,正好,让学生比较,我很佩服自己的就是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考虑这个字,学生提出来了,就必须抓获这个机会,弥补以前的缺漏。

六一之乐,有许多可证明的,层次比较多,限于时间,我只完成了两个层次。

一是“名”,这里有许多哲学内容,庄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出世与入世,追名与逃名,……对于高中生,老师完全可以借机多谈。因为时间紧张,我自己有许多精彩的内容被迫省略了。

二是“乐”的表现手法。正面回答与侧面回答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当中的写作技巧一定要说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欣赏之余体会散文之妙处,想一想,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受欢迎的,因为学生没有发现的让老师发现了,讲了,多好。

留下一个“扣子”――“累”,下节课再来。

至于让学生读一读,译一译,是常规武器,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我想反复强调的是,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是有效的教学,你的教学设计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面对课堂教学的现实,不必作茧自缚,语文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积少成多,这就够了。

六一活动教学反思篇五

《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1,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5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6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7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8;虽响九奏9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11劳12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13于朝者三年矣,一日14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15,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16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17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18,区区19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20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21矣,而讫无称22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23,宜去三也。吾负24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释

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在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生,指庄子。诮,讥笑。

志:记,标记。

“泰山”二句:以为心有专注,不闻外物。语本《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隧擒杀蚩尤事。

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印绶,总指官场事物。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乞其身:要求退休。

一日:一旦,终有一天。

赐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几:大概,差不多;或许可以。

佚:安逸,安乐。

置之:放在一边。

区区:形容事小。

不待七十:古代规定官员七十岁退休(“致仕”“致政”),欧阳修写本文时为六十四岁,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为自解。

用于时:指出仕。

无称: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违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说话不算话。欧阳修早在皇祐元年任颍州知州时,已萌归田退休之意。后在《归田录序》中明确表示了“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的心愿。素志,一向的志向。

负:具有。

相关试题及答案

1、“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

3、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

答案

1、多次

2、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3、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以醉翁为号。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收集收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而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也知道我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辩论之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贪恋过多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3]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作于熙宁三年(1070年)。当年七月,作者由青州知州改任蔡州知州,九月到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自号“六一居士”。此时的作者在政治上想摆脱忧劳烦扰,早就有急流勇退的思想,又加上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于是他一直接连上表请求退休,至蔡州后,过起了清淡的生活,不久创作了这篇文章。

赏析

第一小节,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二个别号“醉翁”、“六一居士”。“醉翁”是庆历六年他被贬滁州时的自号。熙宁元年,欧阳修又在颖州修建房屋,准备退居,他“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颐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滁州有滁山,颖州有颖水,合起来就表示出作者晚年想摆脱世间烦扰、寄悄山水的'思想。

第二小节,作者采用主客间答形式,借客人的提间,先说明自己称六一居士的含义,即晚年在家中陪伴一老翁自己的是一万卷书,一干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盘棋,一壶酒。从这个称号的含义,一方面可以休察出作者晚年只赖于这五种物品的孤寂无聊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想摆脱烦扰、凭此安度晚年的乐趣。但客人仍就作者多次更改称号提出疑问:“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对这个道理。作者不是不知道,所以他说:“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由此引发,作者便开始抒写自己晚年陶醉于五种物品的乐趣,就是当此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炸雷劈破屋柱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大原野奏起九韶仙乐,在涿鹿山前观看激烈战斗场面,也比不上这样快乐舒适。但是目前,作者还苦于不能在这些物品里面尽情亨乐。其原因,是“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二是“优患思虑劳吾心于内。”这样使得作者虽没生病而外貌已显得憔悴,虽还没太老而精神却已衰竭,没有什么空暇陶醉于这五种物品了。可见作者对官场生活已十分厌倦,因此急于退休过安闲的隐居生活。虽然作者目前还没能退休,但是他坚信,由于他向朝廷告老辞退已三年,朝廷总会能予批准,那时回到田园享受与五种物品交触之乐的愿望一定能实现;所以起下这个六一居士的名号来表达自己向往的乐趣。客人又间:“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于是作者接着分析,长期被官场拖累已经很觉劳苦了,而且还有很多优患缠身;为这五种物品吸引是精神上得到安逸,而且没有祸患。两者相比,当然是选择后者了。

从第二小节的主容问答之中,作者晚年消极隐退的思想显露了出来。欧阳修年青时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他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革时弊,是范仲淹“庆历新政”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文学上,他团结、提携一大批优秀文人,反对“西昆体”,倡导“古文”运动,被公认为文坛的领袖。但是,随着政治上的一次次受挫,一次次被放逐,他心恢意懒了。虽晚年被重新起用,官位也很高,但朝政的腐败,官场的尔虞我诈,加上志同道合的挚友的相继去世,使他再展宏图的幻想破灭了,思想开始消极、苦闷,甚至对王安石的变法也持了消极对立的态度。欧阳修从勇于改革到消极悲观,在政治生涯中可谓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这固然暴露了他思想上的弱点,但这也是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局限。

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作者最后又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一是年青时出去做官,年老了退休,不一定非得等到七十岁,这是人生的规律。二是自己任职期间并没有值得称赞的成绩。三是自己壮年时就想退职(欧阳修中年以后的诗文就多有辞官归田的思想),现在年老体弱就不能再贪图过分的荣耀俸禄了。作者说,具备这三条理由,即使没有五种物品的吸引,也应该离职了。言外之意是更何况有与这五种物品共处的乐趣。三条理由表面上看正当、充分,但字里行间却流着作者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这篇文章在传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没有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同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多姿、情感深切,本文的语言也是既平易晓杨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这比喻极为生动,它既喻为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糟杂事物。作者能置之而不顾,深刻说明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