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个参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思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典型的总结样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一
在此,为大家推荐几本比较权威的参考教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的考研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子瀛等著,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二版)》,高传善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二
每一次课程设计度让我学到了在平时课堂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所以我对每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都非常珍惜。不一定我的课程设计能够完成得有多么完美,但是我总是很投入的去研究去学习。所以在这两周的课设中,熬了2个通宵,生物钟也严重错乱了。但是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兴奋不已。一开始任务是任务,到后面任务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总体而言我的课设算是达到了老师的基本要求。总结一下有以下的体会。
1、网络真的很强大,用在学习上将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助手。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在网上找到。从linux虚拟机的安装,到linux的各种基本命令操作,再到gtk的图形函数,最后到文件系统的详细解析。这些都能在网上找到。也因为这样,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浏览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了100个(不完全统计)。当然网上的东西很乱很杂,自己要能够学会筛眩不能决定对或错的,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尝试。就拿第二个实验来说,编译内核有很多项小操作,这些小操作错了一项就可能会导致编译的失败,而这又是非常要花时间的,我用的虚拟机,编译一次接近3小时。所以要非常的谨慎,尽量少出差错,节省时间。多找个几个参照资料,相互比较,慢慢研究,最后才能事半功倍。
2、同学间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老师毕竟比较忙。对于课程设计最大的讨论伴侣应该是同学了。能和学长学姐讨论当然再好不过了,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和自己班上同学讨论也是能够受益匪浅的。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问题,讨论起来,更能够把思路理清楚,相互帮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3、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当然这也是不提倡熬夜的,毕竟有了精力才能够打持久战。但是做课设一定要有状态,能够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想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4、最好在做课设的过程中能够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实验报告时能够比较完整的回忆起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当时我遇到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段错误的问题,让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在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我对段错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用相应的办法来解决。
在编程中以下几类做法容易导致段错误,基本是是错误地使用指针引起的。
2)内存越界(数组越界,变量类型不一致等)访问到不属于你的内存区域。
3)其他。
例如:
1定义了指针后记得初始化,在使用的时候记得判断是否为null。
3在变量处理的时候变量的格式控制是否合理等。
解决方法。
1.利用gdb逐步查找段错误:。
2.分析core文件。
3.段错误时启动调试:。
4.利用backtrace和objdump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对待课设要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不要当作任务来完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三
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机箱里会存积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会影响硬件的散热,尤其会影响cpu的散热。具体的表现是主机工作时噪声变大,经常出现操作反映迟缓等现象(有时候病毒、木马和垃圾文件过多也是此现象,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那么多长时间清扫一次合适呢?这要看你的机器所处的环境的浮尘量了,一般在自己家里一个季度到半年清扫一次就可以了(新买的电脑建议在过了保修期以后再清扫,因为一旦打开机箱即保修自动终止),因为对于新手来说过于频繁的清扫反而会增大硬件意外损坏的风险。清扫时将机箱盖打开,用软毛刷子轻轻扫去附着在主板各硬件表面的灰尘,然后将cpu风扇拆下(散热片不要从主板上拆下来),仔细扫去风扇叶片和散热片缝隙里的灰尘。然后拔掉内存,将内存插槽和内存条上的触点用潮湿的软布轻轻的擦干净。最后将所有部件装回原位就可以了。
关于操作系统的维护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我这里就不过多的介绍了。不过我要说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经验。
1、对于新手要尽量安装一键还原工具。一些品牌机都会带有一键还原工具,如果是组装的机器或是没有预装操作系统的品牌机,都是没有此类软件的,建议你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的第一时间安装这些软件并备份系统盘。
2、重装或更换操作系统前把一键还原工具卸载掉。因为这些软件很多都会保护引导区(mbr),所以在安装了这类软件后无法完成系统的重装。(所以我现在是不用一键还原的)。
3、不要把“我的文档”放在系统盘。因为在“我的文档”中往往会保存一些比较大的文件,如果在系统盘,会占用本来就有限的系统盘空间,而且在一键还原或重装系统后系统盘的数据会被全部重写,原来的文件都将不复存在。
4、整理c盘的碎片时切忌不要让电脑做任何事情。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因为在整理碎片时浏览网页而导致系统崩溃。
5、尽量安装功能多的软件。这样可以减少系统中软件的数量,从而节省磁盘空间,但也不要过于求大求全,够用即可。
6、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关闭自动更新和系统还原,这样可以让系统运行更顺畅。
7、软件能用原版就用原版。很多软件都有解除版、汉化版、简化版、增强版等版本,这些版本很多都存在问题,有的还有病毒,所以软件还是原版好。
8、系统优化要慎重。我曾经因优化后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重装。
9、卸载软件后要及时删除其安装目录。很多软件在卸载后会在其安装目录里保留一些文件,虽然一般都不是很大,但系统用的时间长了难免会留下大量这类垃圾文件。所以在卸载完一个软件后要查看其安装目录是否依然存在,如果存在就将其删除,无法删除的可以在安全模式下删除。
10、尽量避免强行终止进程。这样可以减少垃圾文件的产生,有时候被强行终止后的程序还会工作不正常,甚至彻底不能用了。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四
任何一门考试,基础知识点都是重中之重,计算机统考的这几门课,都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并且可以考核的基础知识点都相当多,如果想要拿高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建议考研的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必须严谨结合大纲,大纲上列出的知识点一定要复习到,理解及其熟练程度的训练要到位;对于数据结构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五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开始之前,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才刚刚开始,我对tcp/ip、路由、vlan等等的概念只是听说过,甚至连路由器和交换机都分不清楚,就这样从零基础开始了做课设的日子。
最初我们主要靠老师给的资料对设备以及我们的实验目的进行研究,看完资料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后来通过一些小实验慢慢开始对组网有了感性的认识。
我知道了用于组建以太网的电缆有3种:直通电缆,用来将pc机或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连接到集线器或交换机上;交叉电缆,用来实现集线器到集线器、集线起到交换机、交换机到交换机、pc机到pc机的连接;反转电缆,用于从pc机到路由器或交换机控制台的连接。
我还学会了用console口或用telnet来配置路由器(包括设置路由器的以太网口、串口的ip地址,设置路由协议rip或ospf,数链层的协议使用默认的ppp协议),对主机进行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设置外,我还澄清了过去对网线使用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我想对以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提前有了了解和认知。
后来我们开始组稍微大一点的网络,在整个过程中,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设置以及vlan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配置设备的时候,对帮助指令“?”的使用有深刻的印象,它对初学者真的有很大的帮助。我还学会了如何划分vlan,如何使不同vlan之间相互通信。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其他组同学以及助教的帮助,我们一点点查找问题,慢慢进步。
在进行最后的校园网组建过程中,虽然设计的网络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人为的或是环境的,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对很多东西的了解都很肤浅,所以排查错误都特别难。遇到问题基本上都在猜测原因,根本不知道怎么分析,在大家的协力帮助和团队的努力下,我们勉强完成了实验。
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技术方面,对很多概念和整个组网的过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团队合作方面,我认识到分工合作的意义,还有计划的重要性。
最后,我觉得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才开始的时候来进行计网课设真的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通过实验发现自己懂的东西真的特别有限,所以我会在后续的课程中,结合计网课设的经历好好学习。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六
i/o系统可以分为:微机i/o设备和主机i/o设备。这两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还是不太清楚。感觉微机i/o比主机i/o要简单。
对i/o系统的管理有以下几种管理方式:
程序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好比学51单片机编汇时反复去检测一个端口是否有要求的信号来一样,简单,但对cpu利用率太太太太太低了。
中断方式:这种方式应该用的比较多吧,曾经有老师在课堂上这样形象地描绘中断这个东西,比如说你编程,突然,你的朋友来了个电话,很明显,你不能置之不理,所以,你接了这个电话,挂电话之后,你就会返回刚才编程思路被打断的地方,继续编程了。但这种方式的致命缺点就是,每次传送的数据量太少了,若要传输大量的设备,很明显,设备将要进行n多次的中断,我们知道,我一次中断,会保存当前的psw,register等等信息,所以,是有开销的,若进行很多次中断,cpu的利用率同样很多,因为,很多cpu时间用到对中断的处理上了。
dma方式:这种方式是现在广泛运用的管理方式了,向我们现在听说的什么打开dma啊之类的就是指的这个东西。dma全称是directmemoryacces。它的优点不用说,因为有direct,所以,是很快的。cpu仅仅是干预开始和结束,其他一概由dma控制器来完成,所以,大大的节省了大量的cpu时间。
通道方式:通道完成主存储器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输,由于通道这种东西平时没看到过,对这种方式没有什么理解,按照书上所说,这加大了i/o和cpu并行工作的程度。想想也是,cpu仅仅控制通道,通道就可以控制mm和i/o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在后面的章节中,课本对通道的工作过程有了更详细的描述,就是cpu仅仅给出通道所要执行的通道程序在内存中的首地址,其余#url#的事情就有通道完成了,好像通道是一个附加的cpu,专门用来完成数据传输的工作,的确加大了并行工作的程度。
设备管理的目标:提高设备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这里值得我好好理解。
这里的方便,指的是屏蔽设备的物理特性,用户只需要知道操作而不必知道每一个设备具体的工作原理。这里的统一指的是不同的设备用统一的操作方式,这样,用户在操作的时候,对不同的.设备,好像是用同一种操作命令,如winxp中对硬盘和u盘的操作好像是一样的,比如同样的复制命令等等,统一、简化了用户的使用。把方便和统一结合起来看,就是让用户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的物理设备,而是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逻辑设备。
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中断技术,dma技术,通道技术,缓冲技术
androidlogcat如何获取输出所有内容?想要的东东没有输出。我觉得前三个主要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而缓冲技术,借助硬件,主要是以某种算法,以软件实现的。
前面一直再说硬件,现在开始说软件了。
设备管理软件的基本思想是分层构造。想想也是#url#,为了实现设备管理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如果不通过分层的思想,层层抽象,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
设备管理软件的目标:设备独立性和统一命名。设备独立性可以这样来理解,当最底层的物理设备变化的时候,面向用户的那一层软件并不用变,因为,它的下层的软件把这种变化屏蔽了,具体的情况就是,当硬件变化后,我们仅仅改变了驱动程序,但驱动程序与上层软件的接口并没有变,所以,我们的上层软件就不用变化了。提高了软件的复用。这个原理很像我们在数据库中学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不光提供了物理独立性,还提供了逻辑独立性。统一命名比较难懂,通过例子来说明吧,在winxp中,西部数据和迈拓的硬盘被当作同样的硬盘设备来使用,在unix中,i/o设备被当作文件来处理,这样,可以通过路径来访问i/o设备。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七
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部分内容是相关的,甚至是重叠的,例如虚拟存储器、输入输出等,大家在复习时,可对照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起复习,加深理解,考研计算机冲刺:系统化“操作”重点内容。操作系统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概念多、抽象、涉及面广,冲刺复习时,建议大家系统化“操作”重点内容。
操作系统概述这部分内容不会出现大题。一般是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属于识记形式的题目。重点是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特征和主要功能等。
进程管理是考试的热门,考点即可以出现在选择题中,也可出在综合应用题中。重点是要掌握进程的基本特征、进程的状态及其相互转换的条件和过程;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和联系;进程通信的基本类型;调度的基本概念、时机、切换过程,掌握各种调度算法及其环境,并会用算法进行计算;进程同步相关概念、同步互斥机制;死锁的.定义、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熟练掌握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死锁解除的原理与方法,专业课《考研计算机冲刺:系统化“操作”重点内容》。
从往年试题来看,在综合应用题中,考了一道信号量机制的应用题,这部分是操作系统科目的难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内存管理这部分内容也要作为重点进行复习,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方式也很灵活。建议重点复习内存连续分配算法、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虚拟内存请求分页的基本原理,页面置换算法等。虚拟内存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中虚拟存储器来进行复习。
文件管理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文件的几种逻辑物理结构,目录的管理和磁盘管理,重点掌握磁盘管理各种调度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输入/输出管理这部分重点掌握四种输入/输出控制方式特点及相互比较、中断处理、spooling技术,提高性能的缓冲策略等。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八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九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系统软件,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抽象。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我们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其原理与操作过程:
1、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
死锁的产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由于资源占用是互斥的,当某个进程提出申请资源后,使得有关进程在无外力协助下,永远分配不到必需的资源而无法继续运行,这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现象死锁。我觉得操作系统所讲的死锁就好像两个人竟过独木桥,两辆车竟过单行桥等阻塞现象,原因是共享资源,即道路。
为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死锁并不严格限制死锁必要条件的存在,而是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使用某种方法去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死锁的最终出现。然而,最有代表性的避免死锁的算法,是dijkstra的银行家算法。在该方法中把系统的状态分为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状态,只要能使系统始终都处于安全状态,便可以避免发生死锁。银行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分配资源之前,判断系统是否是安全的;若是安全的,才分配。
我们可以把操作系统看作是银行家,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相当于银行家管理的资金,进程向操作系统请求分配资源相当于用户向银行家贷款。为保证资金的安全,银行家规定:
(1)当一个顾客对资金的最大需求量不超过银行家现有的资金时就可接纳该顾客;。
(2)顾客可以分期贷款,但贷款的总数不能超过最大需求量;。
(4)当顾客得到所需的全部资金后,一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归还所有的资金。
另外,我们也可以把操作系统看作是建造房子,操作系统的资源看作是造房子的起吊机台数,进程向操作系统请求分配资源相当于建造房子时申请的起吊机台数。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操作过程如下:?当一栋房子对起吊机的最大需求量不超过建造房子现有的起吊机时可接纳该房子的建造;所要建造的房子可以分开几次申请起吊机,但申请的起吊机的总数不能超过最大需求量;当现有的起吊机台数不能满足某栋房子尚需的起吊机时,对该栋房子所需的起吊机数可推迟给予,但总能是房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贷款;当建造的房子得到所需的全部起吊机后,一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归还所有的起吊机数。
2、进程同步问题:进程管理模块包括进程概念、进程调度、进程互斥、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进程死锁各知识单元。进程概念包含进程特征、进程状态与转换、进程控制各知识点;进程调度包含调度时机、调度算法、调度过程各知识点;进程互斥包含与时间有关的错误、临界资源与临界区、临界区使用原则、临界区互斥访问的解决途径、临界区互斥访问的解决途径各知识点;进程同步包含信号量同步机制、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读者与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各知识点;进程通信包含忙等待策略、睡眠和唤醒策略、消息传递策略各知识点;进程死锁包含产生原因、必要条件、解决途径各知识点。
一个进程到达了确定的点后,除非另一些进程已经完成了某些操作,否则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另一进程为它提供的消息,早未获得消息前,该进程处于等待状态,获得消息后被唤醒处于就绪状态,这就是进程同步。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例如汽车司机和售票员,汽车司机负责开车、进站、开车门、关车门与进站;售票员负责售票、进出站后观察车门,给司机发开关门信息;正常状态下,各自活动,司机开车,售票员售票;在进出站时双方要进行进程同步。
3.生产—消费者问题在实际的操作系统操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下场景:某个模块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该问题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
为了理解这一问题,我们举一个寄信的例子。假设你要寄一封平信,大致过程如下:
1、你把信写好——相当于生产者制造数据。
2、你把信放入邮筒——相当于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
3、邮递员把信从邮筒取出——相当于消费者把数据取出缓冲区。
4、邮递员把信拿去邮局做相应的处理——相当于消费者处理数据。
操作系统知识点看似繁杂,但究其原理,在对不同系统资源功能进行管理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有很多是相同的。从操作系统四种重要实现技术出发的横向技术线包括中断技术、共享技术、虚拟技术和缓冲技术。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
基础阶段复习当全面、细致,结合教材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脚踏实地打好基础。认真过一遍复习教材与辅导书,对知识体系、框架有个深入了解,由于大家的基本情况不同,看书的进度也不相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四门专业课都较好掌握的情况下,在基础复习看书的阶段可以直接看重点章节,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数据运算,存储和cpu,仔细研究书里面的例题和课后习题部分,深化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来说,辅导老师建议考生们在这一阶段仔细把教材过一遍,系统梳理教材当中的考查知识点。
另外由于考试大纲对各考点的考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应地考生在复习时也应当注意有所侧重。复习时可结合自身学习掌握的情况,对考纲中做重点要求以及自己掌握较为薄弱的知识内容上多下工夫,以求将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此外,这一阶段可以参加计算机考研基础辅导班,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可以更快的复习一遍基础知识。
基础阶段的复习对整个考研备考过程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基础复习阶段扎扎实实打牢基础是最终成功的必要保证!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一
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操作系统,它贯穿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使用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便捷性。接下来,我将从操作系统简介、作用与功能、使用体验、问题与解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是连接硬件和用户应用程序的桥梁。操作系统具有自动管理、调度资源和为用户提供界面等多种功能。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正是因为有了操作系统,我们才能够轻松地使用各类软件和进行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更是不可小觑。首先,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它能够自动对各种任务进行优化和调度,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操作系统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操作,而不需要记住繁杂的指令。此外,操作系统还负责文件管理、网络通信、安全防护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稳定的计算环境。
在我使用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它给我带来的使用体验的巨大改变。首先,通过操作系统,我可以方便地打开和使用各类软件,无论是文字处理还是图像编辑,都能够简便快捷地完成。其次,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界面设计,使得我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大大降低了使用的门槛。此外,操作系统还能够自动识别和安装新硬件设备,极大地方便了外接设备的使用。
然而,使用操作系统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扰。例如,有时会出现系统崩溃或无响应的情况,导致正在进行的工作或保存的文件丢失。此外,有些操作系统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攻击,给我们的使用带来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备份数据,定期更新和安装安全补丁,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我对操作系统的发展充满期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操作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我们可以预见,操作系统将会更好地适应各种计算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并更好地支持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此外,操作系统也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性,加强对隐私保护的控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环境。
总的来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功能不可或缺。通过使用操作系统,我们能够轻松高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享受到优质的使用体验。虽然操作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但我们可以通过备份数据、更新安全补丁等方式来规避风险。展望未来,我对操作系统有着很大的期待,相信它会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创造更好的计算环境。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二
我们每天都同操作系统打交道,了解一些操作系统原理上的知识是绝对有必要的,它可以让你了解操作系统内部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操作系统原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a:中断嘛,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吧。
比如莲莲和唐唐在下象棋,眼看莲莲就快招架不住了,正当此紧要关头,唐唐的女友来了,非要唐唐陪她上街买衣服不可(唐唐晕倒:-) ),于是唐唐不得不同莲莲商量,先把棋盘封了,待买完衣服后继续战斗。掌灯时分,唐唐带着满脸疲惫回到了棋盘前,结果莲莲不费吹灰只力便反败为胜。
这就是整个中断过程。我们来看看中断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1)中断请求:唐唐的女友要他逛街
2)中断响应:唐唐准备放下棋局陪女友逛街
3)现场保护:先把棋盘封了
4)中断处理:唐唐陪女友逛街买衣服
5)恢复现场:把棋盘解封
6)中断返回:继续战斗
在计算机中,中断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用于协调系统对各种外部事件的响应和处理,并且是实现多任务的必要条件。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中断机制,就没有计算机。噢,对了,如果唐唐把棋移到密室中下,不让他的女友打扰,这就叫“中断屏蔽”。
a:这得从cpu指令系统(用于控制cpu完成各种功能的命令)的特权级别说起。
在cpu的所有指令中,有一些指令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错用,将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比如:清内存、设置时钟等。如果所有的程序都能使用这些指令,那么你的系统一天死机n回就不足为奇了。所以,cpu将指令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对于那些危险的指令,只允许操作系统及其相关模块使用,普通的应用程序只能使用那些不会造成灾难的指令。形象地说,特权指令就是那些儿童不宜的东东,而非特权指令则是老少皆宜。
intel的cpu将特权级别分为4个级别:ring0,ring1,ring2,ring3。windows只使用其中的两个级别ring0和ring3,ring0只给操作系统用,ring3谁都能用。
如果普通应用程序企图执行ring0指令,则windows会显示“非法指令”错误信息。尽管有cpu的特权级别作保护,遗憾的是window98本身漏洞很多,使用windows 98的系统一天死机n回也是正常的。
a:哈哈,难道你还没感受到操作系统的魅力吗?因为有了象windows这样优秀的操作系统,我们的机器才一天到晚地出问题——这个那个的问题,我们才需要一天到晚地重装windows,这样才使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象微软这样的公司的名字,和象比尔盖茨这样优秀的程序员兼老板的名字……好了,说正经的,尽管windows不稳定,但绝对不能否认它是当今最优秀的操作系统之一。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为所有的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运行环境,并将应用程序同具体硬件隔离。比如在机器中换一块声卡,只需要重新安装一下声卡驱动程序就完事了,但如果没有操作系统,你就必须为这块新的声卡重新购买所有的应用程序,以便这些应用程序能够认识这块声卡并能够使用它。
操作系统就象计算机的大管家,管理着计算机的各种资源,比如内存、磁盘、cpu等。应用程序想使用这些资源,都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同意(资源申请),并且由操作系统统一安排使用时间(资源分配),应用程序用完后必须将资源还给操作系统(资源回收),以便其他应用程序使用。就这样,计算机系统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以最可能高的效率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a: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活动。当你运行一个程序,你就启动了一个进程。显然,程序是死的(静态的),进程是活的(动态的)。
进程可以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凡是用于完成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的进程就是系统进程,它们就是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操作系统本身;用户进程就不必我多讲了吧,所有由你启动的进程都是用户进程。
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单位。在windows下,进程又被细化为线程,也就是一个进程下有多个能独立运行的更小的单位。
a:在同一个时间里,同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如果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处于运行状态,这便是多任务。现代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能够同时管理多个进程的运行。多任务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比如你可以边听mp3边上网,与此同时甚至可以将下载的文档打印出来,而这些任务之间丝毫不会相互干扰。
a: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这对计算机也一样,原则上一个cpu只能分配给一个进程,以便运行这个进程。我们通常使用的计算机中只有一个cpu,也就是说只有一颗心,要让它一心多用,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就必须使用并发技术。
实现并发技术相当复杂,最容易理解的是“时间片轮转进程调度算法”,它的思想简单介绍如下:
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轮流使用cpu,每个进程允许占用cpu的时间非常短(比如10毫秒),这样用户根本感觉不出来cpu是在轮流为多个进程服务,就好象所有的进程都在不间断地运行一样。但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时间内有且仅有一个进程占有cpu。如果一台计算机有多个cpu,情况就不同了,如果进程数小于cpu数,则不同的进程可以分配给不同的cpu来运行,这样,多个进程就是真正同时运行的,这便是并行。但如果进程数大于cpu数,则仍然需要使用并发技术。在windows中,进行cpu分配是以线程为单位的,一个进程可能由多个线程组成,这时情况更加复杂,但简单地说,有如下关系:
总线程数 = cpu数量:并行运行
总线程数 cpu数量:并发运行
并行运行的效率显然高于并发运行,所以在多cpu的计算机中,多任务的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在多cpu计算机中只运行一个进程(线程),就不能发挥多cpu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windows 9x并不支持多cpu系统,如果在多cpu系统上安装windows 9x,有再多的cpu也是白搭。
a:进程是有优先级的。如果即将被运行的进程的优先级比正在运行的进程的优先级高,则系统可以强行剥夺正在运行的进程的cpu,让优先级高的进程先运行。
可见,人类社会的特权思想在计算机世界中表现得多么淋漓尽致。:-)实际的操作系统一般将时间片思想同可强占思想结合起来进行cpu分配。
可抢占式多任务的好处是很多的,比如当一个进程发生意外无法运行时,如果不能强行剥夺其cpu占有权,则整个系统都得瘫痪,由于早期的windows 3.1不是可抢占式多任务系统,所以windows 3.1非常不可靠。
a:如果没有任何保护机制,肯定是会的。这种冲突一般发生在对资源的争夺上。
显然,如果一条马路窄到只能通过一辆马车,则当有两辆马车想同时通过时,某个马车夫就必须发扬风格,先让一让,否则结果肯定是人仰马翻。
操作系统细心地管理着这一切,以避免进程间的冲突,程序员们也常常需要细心地按照某种既定规则编写程序,以便操作系统管理。
更具体的方法、原理已经远远超过了初学者能接受的水平,我还是把它略去吧。
a:虚拟存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存储管理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巨大的硬盘空间来弥补不足的实际内存空间。在虚拟内存管理下,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的存储空间远远大于实际的内存大小。我们将一台计算机实际安装的内存称为物理存储器,将通过虚拟存储技术得到的比实际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存储空间成为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技术的实现也是非常复杂,如果细讲的话肯定又是吃力不讨好,这里只提一提最简单的思想。内存单元在计算机中是有编号的,叫内存地址。如果你的计算机中有1m物理内存(天哪,286的说?呵呵,举例子方便嘛),则物理内存的地址范围为0到1048575(1024 x 1024 - 1)。
如果想访问地址为1048576的单元,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最大只到1048575了。但是,如果这时我将物理内存中所有的东西先保存到硬盘上,然后通过某种方法将1048576映射到地址为0的物理存储单元上,我不就又得到另外整整一个m的存储空间了吗,当程序要访问地址为0的单元时,我把原先存储在硬盘上的内容调回物理内存中就可以了。这个想法够巧妙吧,它就是虚拟存储技术的核心思想。于是我就可以得到n个1m空间了。真正的虚拟存储管理比上面我所提的还要复杂、巧妙得多,它能够实现让不同的进程在不同的地址空间上运行(即让每个进程认为自己占有所有的存储空间,可以任意使用,不必在乎系统中的其他进程是如何使用存储空间的。这犹如让不同的进程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并且要考虑最优的内存使用效率。
a:在windows下你肯定会看到一个“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被关闭……”
之类的对话框。看到这样的对话框常令我们无比沮丧,但这是操作系统必须做的事,我们称它为“存储保护”。存储保护的目的是保护系统进程不被用户进程破坏,不允许进程读写不属于自己的区域。道理是很简单的:考试的时候,你只被允许在自己的试卷上面作答,如果你想看别人的试卷,甚至想改别人试卷上的内容,你就“执行了非法操作”,肯定是要被监考“关闭”
的(前提是监考人员工作正常,否则就乱了套了,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注意:在windows中引起系统关闭一个进程的原因很多,除了非法读写其他进程存储区(地址越界)外,还有如执行了只有操作系统才能执行的ring0指令、程序中出现除数为0的情况等等。
a:最早的时候,操作系统无法管理较大的硬盘空间,所以将一个大的硬盘空间分为多个较小的区域以便于管理。另外,有时需要在系统中安装多个操作系统,也需要将硬盘分为不同的区域,让不同的操作系统分别管理,互不干扰。
现在已经没有因为操作系统无法管理大硬盘而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的可能性了,但我们仍然对硬盘进行分区,除了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外,主要的还是为了对各种文件进行管理比较方便。
操作系统为不同的硬盘分区赋予不同的盘符,这样就在逻辑上把一个大硬盘分割成了多个小硬盘。
a:主引导记录是每个硬盘分区的命根子,上面记录着一个分区所占用的硬盘空间的位置等重要信息。如果一个分区的主引导记录被破坏,这个分区就算玩完了。
a:活动分区是在系统加电后具有自举(引导系统)能力的分区,在活动分区上的主引导记录中有一段主引导程序,每当系统启动后,这段程序被调入内存运行,以引导(启动)保存在硬盘上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操作系统引导的方法是不同的`,所以这段主引导程序随着系统上安装的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
a:首先,windows以“簇”为单位使用硬盘上的空间。根据硬盘空间的大小,一个簇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说,簇越小,硬盘空间的利用率越大,簇越大,存储速度越快。每个文件必须被分成以簇的大小为单位的多个块,然后储存在硬盘上。为此,需要一个表格来记录一个文件被分成的块都储存在硬盘的哪些簇上,这个表格在win9x中就是fat表。fat表也储存在硬盘上。所以,fat表是文件系统的命根子,破坏了它,一个磁盘所有的文件就玩完了。于是,windows除了使用一个fat表外,还会备份一个。
a:文件目录表同fat表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它记录着所有文件的文件名、属性和在fat表中的起始位置。当你需要读写一个文件时,windows就从文件目录表中找这个文件,如果找到,按照文件目录表中所指示的该文件在fat表中的起始位置读出fat表中与这个文件有关的存储信息,就可以读写这个文件了。
a:不同的i/o设备速度有快有慢。在操作系统中,为了有效地利用各种设备,可以使用高速设备来模拟低速设备,从而得到的就是虚拟设备。
在windows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打印机。我们不难发现在启动打印时打印机并没有工作,而是硬盘在响,然后所有的打印文档都进入打印队列,排队打印。在前一个文档还在打印机上打印的时候,下一个文档已经进入打印队列,提交这个文档的进程无须等待打印机将这个文档打印完毕,就可以继续处理别的事情了。
这是由于windows使用硬盘模拟打印机。所有的打印工作实际上都“打印”到了硬盘上。硬盘速度比打印机快得多,所以一下子就完成了。此时有另一个进程负责从硬盘上读出打印数据,打印到实际的打印机上,这个进程在后台工作,不影响前台的其他进程。
a: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很多,同种类型的设备又有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产品。这些产品总会有些细微的差别。这就给应用程序的编写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一个应用程序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硬件的兼容性。为此,操作系统将具体的硬件设备同整个系统隔离开来,对硬件的具体操作、与硬件有关的兼容性问题等统统由设备驱动程序来解决,同时操作系统向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操纵设备的方法,应用程序只需要按套路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即可,无须关心实际的设备是什么,这就是与设备无关性。
这样,每增添或改动一个系统上的硬件,只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即可。
a:在数据到达与离去速度不匹配的地方,就应该使用缓冲技术。缓冲技术好比是一个水库,如果上游来的水太多,下游来不及排走,水库就起到“缓冲”作用,先让水在水库中停一些时候,等下游能继续排水,再把水送往下游。
通常cpu的速度要比i/o设备的速度快得多得多,所以可以设置缓冲区,对于从cpu来的数据,先放在缓冲区中,然后设备可以慢慢地从缓冲区中读出数据。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概念之一。作为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桥梁,它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我将从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操作体验、优化技巧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操作系统的心得体会。
首先,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是我们理解操作系统的必经之路。操作系统是一种可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等。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学习,我明白了操作系统能够提供一个高效、可靠和安全的计算环境,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运行各种应用程序。
其次,操作系统的操作体验对用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操作系统应该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简洁的操作方式以及高效的响应速度。在我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带来的差异。比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使得操作更加直观和方便;而在Linux操作系统中,命令行操作则更加灵活和高效。这种多样化的操作体验让我更加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然后,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技巧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关闭不必要的后台进程来释放CPU资源;或者通过清理无用的临时文件来释放磁盘空间;还可以通过调整电源计划来优化电池的续航时间等。通过应用这些技巧,我们可以让计算机运行更加流畅,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面对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方面。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操作系统需要更好地支持和优化人工智能算法;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操作系统需要更好地适应各种智能设备的连接和交互。这些发展趋势为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利和智能的计算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和使用操作系统,我对它的重要性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操作系统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概念之一,更是计算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我们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优化技巧,不断跟进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利用和应用操作系统,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和用户体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操作系统将会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四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3)中级调度:实际上就是存储器管理中的对换功能试说明引起进程调度的时机是什么?
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段称为临街区。
死锁是因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2)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1)空闲让进(2)忙则等待(3)有限等待(4)让权等待.程序有几种连接方式。
(1)静态链接方式(2)装入时动态链接(3)运行时动态链接。
10什么是动态重定位方式及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方式及如何实现?
11什么是分页,什么是分段,在存储管理中两者的区别。
(1)分页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大小相等的部分,每一部分称作页面,内存划分成与页面大小相等的物理块,进程的任何一页可放入内存的任何一个物理块中,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含有一组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更好的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2)分段是一组逻辑信息的集合,即一个作业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多个段在内存中占有离。
分页与分段的主要区别是?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了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2)页的大小固定,并且有系统决定,而段的长度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3)分页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一维的,段是二维的。
12动态分区存储管理中内存的回收方式。
13.什么是对换,对换的分类及主要用途在进程换出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对换是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或者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调出到外存上,以便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再把因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或者进程所需要的程序或数据调入内存。
规则:内存空间不够用才换出。系统处于阻塞状态,且优先级最低的进程最先换出。若换入:系统处于就绪状态,且优先级最高的进程最先换入,直至无可换入的进程为止。
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特征:(1)离散性(最基本的特征)(2)多次性(3)对换性(4)虚拟性。
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指令中表示地址的字长和外存的容量的限制。
15.在没有快表的分页存储管理中取一条指令需访问几次内存及访问内存的目的,及具有快表的分页存储管理系统的地址变换过程。
地址变换过程:cpu给出有效地址后,地址变换机构将页号与快表中的所有页号进行比较,若有与此相匹配的页号,则表示所访问的页在快表中,从中读出物理块号与页内地址相拼接,得到物理地址;若访问的页不在快表中,则要访问在内存中的页表,从页表中读出物理块号与页内地址相拼接,得到物理地址,同时,还应将此页表项写入快表中,若此时快表已满,则os必须找到一个老的并且被认为不再需要的页表项将它换出。
16.什么是紧凑技术及为什么要引入。
紧凑:把原来多个分散的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的方法。
引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让大容量的作业可以装入并且减少零头或碎片。
17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是什么局限性的两个主要表现方面。
主要表现在:(1)时间局限性(2)空间局限性。
18.什么是spooling技术spooling系统有哪些组成spooling技术是对脱机输入,输出系统的模拟。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五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1) 。
(1)a.管理设备
b.提供操作命令
c.管理文件
d.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接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
(2) 是多道程序的基本特征。
(2)a.制约性 b.顺序性 c.功能的封闭性 d.运行过程的可再现性
在用户程序中要将一个字符送到显示器上显示,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 (3) 接口。
(3)a.系统调用 b.函数 c.原语 d.子程序
当计算机提供了管态(系统态)和目态(用户态)时, (4) 必须在管态下执行。
(4)a.从内存中取数的指令 b.把运算结果送内存的指令
c.算术运算指令 d.输入/输出指令
在操作系统中,只能在系统态下运行的指令是 (5) 。
(5)a.读时钟指令 b.置时钟指令
c.取数指令 d.寄存器清零指令
用户及其应用程序和应用系统是通过 (6) 提供的支持和服务来使用系统资源完成其操作的。
(6)a.点击鼠标 b.键盘命令 c.系统调用 d.图形用户界面
2.选择题练习答案与分析
题号 (1)
答案 d
本题考的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定义,即向上服务用户,向下管理资源。系统中的资源包括软硬件两部分,前面3个选项不全面,只有d这一选项合适。
题号 (2)
答案 a
本题考的是多道程序的运行环境与单道程序的运行环境之间存在的区别。多道程序的运行环境比单道要复杂得多,具体表现有:失去了封闭性,程序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制约性),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不再具有静态程序的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题号 (3)
答案 a
显示器是输出设备,使用方法和其他系统资源相同,即用户程序不能直接使用,应通过产生一次系统调用,由操作系统进行驱动。
题号 (4)
答案 d
硬件资源不可由用户程序在目态下直接驱动,只能由系统程序在管态进行控制。
题号 (5)
答案 d
目态下运行的是用户程序,而用户程序不可对寄存器进行操作,因此只能在系统态由操作系统程序处理。
题号 (6)
答案 c
用户不可以对资源进行随意分配,只能向系统申请,因此系统提供界面服务,让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提出申请,通过对中断的处理进行资源分配。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通 用主流操作系统仍然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的 基础上,未来一些操作系统将逐步向专用化和 小型化等方面发展,并具备如下新特点:
1 开源化
随着微软公司与诺维尔(novel l)公司 在linux上的结盟以及升阳启动
opensolaris项 目,开源软件模式及其实现的价值越来越得 到社会的认可。开源改变了未来操作系统的 开发模式,使得聚集大家的力量打破组织边 界、持续创造出更高质量、更安全和更易用 的操作系统成为可能。另外,更重要的是它 改变了操作系统的使用方式——从“使用许 可”为主的商业模式变成以支持和咨询等面 向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向服务经济 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本 质上讲,开源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和许可机 制更加适合于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型,其利润 核心并不是纯软件开发或者是任何形式的软 件产品,而是软件服务。因此,未来以开源 linux等为代表的操作系统,包括freebsd22、 netbsd23、openbsd24和opensolaris25等,将 不断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全球市场 上人气很旺的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产品就是 利用开源操作系统的典型代表。
2 专用化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普适计算、移动计算和网络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满足特殊需求的专用操作系统,比如嵌入式操作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企业应用操作系统等。这类系统未来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
3 小型化或微型化
一些微型设备中需要专门设计 一些微型操作系统,已经开始研究的纳米操作 系统就是其中一种。
4 便携化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操作系统 已经可以像文件一样随身携带,并在不同的计 算机上运行。但对于现在的虚拟机规模过大等 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5 网络化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份, 操作系统也越来越依赖网络资源的共享与通 信。尽管目前提出了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 操作系统,但这类操作系统在技术上还不成 熟,因此要想达到目标,要在相关领域做重 点研究。
6 安全化或可信化
迄今为止,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 到金融、电信、宇航、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和军事等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互联网本身 具有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正日益导致各种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其应用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制约。因此,包括微软和升阳在内的众多厂商开始重视并逐步建立起安全和可信的操作系统。然而,这种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信性的操作系统离用户可接受程度还有一定距离,这也成为业界积极研究的课题。
7 结语
调身 份证实、完整性和私密性保护等。我们期待着 未来的操作系统具有突破性的发展。
另请参阅:
1. 万变中的不变: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1
2. 相关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2
3. 和结语--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3
4. 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
3
一、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原始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从批次模式开始,然后逐渐的发展到分时机制的模式,后来由于多处理器时代的到来,整个操作系统也逐渐有多处理器的协调功能,继而出现了分布式的系统。另外由于个人电脑的不断出现,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也逐渐引领着大众的电脑,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是出于一种较快的发展。其中操作系统主要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操作系统发展前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七
今天和大家将讲seo实战案例分析,下面是一个阀门网站的案例,刚接手的时候可以说就是乱七八糟,经过精心策划和重新排版后,现在已经不...
经过这样的修改,和不断的优化,已经在百度google排名相当不错了,已经继续优化,马上就可以排名首页了,事业,做seo,一定要记住,要不断更新,不断去优化,不断去提升自己,这样才可以出类拔萃!好了,深圳seo培训永信电子商务中心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新手有所帮助!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能力!
厚诚集智成长无限。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八
2.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与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样方便,有效(错)。
3.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因此它是一种硬件(错)。
4.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软件。
就是指win98(错)。
7.随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操作系统也同时出现了(错)。
8.s-ds是一种微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
10.“磁盘碎片“是使计算机不当引起的。(错)。
1.以下属于操作系统的是:200020002000。
2.以下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文字处理系统b.图象编辑软件c.操作系统d.财务管理软件。
3.windws操作系统中,不能出现在文件名中的字符是。
a.*b.c.?d.空格。
4.在windws中每个文件都有图标,下列四种文件图标相同的是:
a.a.txt。
6.目前微机上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是。
e
7.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一般为。
a..txtb..cc..p3d..exe。
8.下列操作系统中,对硬件设备要求最高的是。
95c.windws982000。
9.关于网络操作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中有了网络操作系统,单机上就不允许有微机操作系统,以免冲突。
b.网络中有了网络操作系统,单机上可以有微机操作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出现在微机操作系统之后。
d.网络操作系统一般是多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10.双击“”这个文件,将会。
a.听到一段声音b.出现一幅画c.看到一段动画d.启动记事本。
11.下列四个文件中可以用“画图”程序打开的是。
a.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件是数据文件,可被任何其它程序打开。
b.“”可双击打开,也可用“画图“程序打开,因此它既是一种数据文件又是一种可执行文件。
c.“”是图形数据文件,双击它时windws会启动某图形程序来呈现它。
d.“”文件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因此双击它就呈现出来了。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台计算机中可以建立多级目录,在不同的目录中可以有相同的文件名。
b.文件名相同的文件,其内容也一定相同。
c.在同一目录中可以有内容相同的文件。
d.一台计算机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文件名。
14.要查找第二个字母为p的文件,正确的通式是。
a.*p.*b.p?.*c.p*.*d.*p*.*。
15.要查找所有的wrd文档,正确的通式是。
a.*.dcb.*.d*c..dd.*.*。
16.一台计算机中,某文件一旦设置了文件共享,则。
a.其它计算机必能访问这些文件。
b.其它计算机必能修改这些文件。
c.要真正实现文件共享,还必须使这台计算机连入网络。
d.连入网络后,必能在其它计算机上访问这些文件。
17.在windws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用左键拖曳某对象一定来完成复制任务。
b.用左键拖曳某对象可完成复制任务,不能用右键拖曳来完成复制任务。
c.与b刚好相反。
d.用右键拖曳会出现菜单,而用左键拖曳刚不会出现菜单。
资源管理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的`含义是。
a.将文件或文件夹从一个文件夹拷贝到另一个文件夹。
b.将文件或文件夹从一个文件夹移动到另一文件夹。
c.将文件或文件夹从一个磁盘拷贝到另一磁盘。
d.将文件或文件夹送入剪贴板。
19.下列windws。
小程序,不在系统工具组的是。
a.计算器b.磁盘碎片整理程序c.磁盘扫描程序d.系统监视器。
20.下列四项中哪项是显示器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a.分辨率b.对比度c.亮度d.象素个数。
操作系统允许一个用户上机,可并发执行若干个任务,因此我们称之为________操作系统。
2.完整的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加分隔符小圆点(.)加扩展名组成,其中扩展名用于________。
3.计算机中的文件组织大多采用树形目录结构,主目录称为________。
4.操作系统提供了?和*两个文件通配符。?号可表示________,*号可表示________。
6.资源管理器的左窗口显示_____________,右窗口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软盘一般用字母________来表示。
3.资源管理器主要的作用有。
4.网络操作系统与微机操作系统比较。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
二、选择题。
2.c5.b6.c7.d8.d9.b10.a。
11.a12.c13.a14.c15.a16.c17.d18.d19.a20.a。
三、填空题。
1.单用户多任务。
2.说明文件的类型。
3.根目录。
4.一个未知字母若干个未知字母。
5.添加/删除程序。
6.文件的树形目录左边目录中被选中的文件夹的内容。
7.a和b。
四、简答题。
1.操作系统(peratingsste)简称s,是为了提高计算机工作效率而编写的一种软件,其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界面。
3.资源管理器作为windws系统中资源管理核心,可以处理大量与文件设备资源操作相关的工作,还可以用于管理网络资源。
4.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允许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同一台主机的操作系统和共享主机中的各类资源,一般为多用户操作系统。而微机操作系统一次只允许一个用户上机,一般为单用户操作系统。
windws2000采用windwsnt内核技术,比以前的版本更加稳定,而且它继承了以往windws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特征,所以有人说:“windws2000我有,所以我轻松”,真是这样的吗?一起看一下就知道了。
操作系统学后感大全(19篇)篇十九
操作系统以页框为单位为各个进程分配内存空间。进程的每个页面分别放入一个页框中。也就是说,进程的页面与内存的页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操作系统内存知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内存的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linux虚拟内存的大小为2^32(在32位的x86机器上),内核将这4g字节的空间分为两部分。最高的1g字节(从虚地址0xc0000000到0xffffffff)供内核使用,称为“内核空间”。而较低的3g字节(从虚地址0x00000000到0xbfffffff),供各个进程使用,称为“用户空间”。
因为每个进程可以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因此,linux内核空间由系统内的所有进程共享。
于是,从具体进程的角度来看,每个进程可以拥有4g字节的虚拟地址空间(也叫虚拟内存).每个进程有各自的私有用户空间(0~3g),这个空间对系统中的其他进程是不可见的。最高的1gb内核空间则为所有进程以及内核所共享。另外,进程的“用户空间”也叫“地址空间”,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对这两个术语不再区分。
用户空间不是进程共享的,而是进程隔离的。每个进程最大都可以有3gb的用户空间。一个进程对其中一个地址的访问,与其它进程对于同一地址的访问绝不冲突。
什么是内存?有何作用?
内存可存放数据。程序执行前需要先放到内存中才能被cpu处理——缓和cpu与硬盘之间的速度矛盾。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系统中会有多个程序并发执行,也就是说会有多个程序的数据需要同时放到内存中。那么会给内存的存储单元编地址。
内存地址从0开始,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存储单元。
如果计算机“按字节编址”,则每个存储单元大小为1字节,即1b,即8个二进制位。
如果字长为16位的计算机“按字编址”,则每个存储单元大小为1个字;每个字的大小为16个二进制位。
指令的工作原理:
指令的工作基于“地址”。每个地址对应一个数据的存储单元。
程序经过编译、链接后生成的指令中指明的是逻辑地址(相对地址),即:相对于进程的起始地址而言。在逻辑空间中每条指令的地址和指令中要访问的操作数地址统称为逻辑地址。很简单,逻辑地址就是你源程序里使用的地址,或者源代码经过编译以后编译器将一些标号,变量转换成的地址。
物理地址:内存是由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编号,这种编号可唯一标识一个存储单元(绝对地址)。
虚拟地址(virtualaddress):cpu启动保护模式后,程序运行在虚拟地址空间中。虚拟地址是windows程序时运行在386保护模式下,这样程序访问存储器所使用的逻辑地址称为虚拟地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是运行在虚拟地址中。cpu在启动的时候是运行在实模式的,bootloader以及内核在初始化页表之前并不使用虚拟地址,而是直接使用物理地址的。
线性地址(linearaddress):是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变换之间的中间层。在分段部件中逻辑地址是段中的偏移地址,然后加上基地址就是线性地址。
目标程序与可执行程序:
目标程序:又称为“目的程序”,为源程序经编译可直接被计算机运行的机器码集合,作扩展名,由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将源程序处理(汇编,编译,解释)成与之等价的由机器码构成的。
可执行程序:目标代码尽管已经是机器指令,但是还不能运行,因为目标程序还没有解决函数调用问题,需要将各个目标程序与库函数连接(链接),才能形成完整的可执行程序。
程序如何运行:
编译:由编译程序(compiler)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cpu可执行的目标代码,产生了若干个目标模块(objectmodule)(即若干程序段)。形成的目标代码,每个目标代码都是以0为基址顺序进行编址,原来用符号名访问的单元用具体的数据——单元号取代。这样生成的目标程序占据一定的地址空间,称为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简称逻辑空间。
链接:由链接程序(linker)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程序段),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loadmodule)。
装入:由装入程序(loader)将装入模块装入物理内存。物理内存是真实存在的插在主板内存槽上的内存条的容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