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种指导文体,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一
标强调学生的发展是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程资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堂对话活动的实施都应该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堂中,发现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强加给学生,基本忽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资的有效运用。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合理的对话活动,以语言材料为载体,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意识”去审视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审视对话教学是否能促使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目的,才能切实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误区二:有问有答即有效对话。
随着新改的实施,传统的“满堂灌”现象变成了“满堂问”,可实践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对话的权利,但是这个对话过程以及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虽然堂有问有答,但其实质却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一步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对话教学不过成了“对话圈套”,对话教学就这样在堂上被虚化了。
误区三:对话操作的泛化。
堂对话的真正价值,在于对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和提升。通过堂教学,通过生生之间的差异交流,通过教师的点拨乃至于师生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对话教学。
1营造宽松民主的对话平台。
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堂氛围。对话教学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离开了个体的平等,离开民主的教学氛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首先要做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相互辩驳……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其次要创设愉悦的对话环境,要及时给予有效的良性的评价,教师的这种即时性的激励性评价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和赞赏。教师的评价应该发自内心且充满新意。在自然而然、充满真情实感的赏识过程中,学生就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就能积极参与师生对话。
2设计有效的对话话题。
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设计的话题必须让每个同学有话说而不是部分同学动起,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这样既能让学生保持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心理状态,又能够促进教和学之间的互动。为使对话充满灵性,教师要力求话题具有探索性和开发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提供足够的对话时间。
为使对话真正有效,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和对话时间,使他们成为堂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时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预案,往往慌忙开始而后就匆匆打断,从而使对话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意义。堂有效对话不仅仅是让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说,更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4尊重个性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对同一事情,就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见解,进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疑问和观念,切不可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纳入自己既定的轨道,把结论强加于学生是与有效对话背道而驰的。只要学生不偏离本,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鼓励。这样,堂对话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生态课堂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教师,在新生态课堂中的实践让我收获颇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新生态课堂教学的体会和心得,包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实时反馈的重要性。
首先,新生态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引入各种创新教学工具和资源,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一堂课上,我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一个历史场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体验历史事件。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我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各种问题,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和资源来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新生态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然而,在新生态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合作探究、项目实践等方式来掌握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一次小组合作项目中,学生们通过互相协作和分工合作,完成了一个有关环保的研究报告。这样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们互相学习,并共同成长。
第三,新生态课堂中广泛应用的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轻松地获取海量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例如,我常常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分享和交流教学资源,并鼓励学生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这种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风格和节奏来获取和消化教学资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四,新生态课堂倡导个性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新生态课堂中,我尝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估方式。例如,对于对某个主题感兴趣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挑战性的任务;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采用更简化的教学方式和示范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教学效果也进一步提升。
最后,新生态课堂的实时反馈对教学的改进和提高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难以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因此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然而,在新生态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调查问卷和学生口头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例如,我常常利用在线调查问卷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这种实时反馈的机制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
总之,新生态课堂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方式的革新和创新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应用网络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及实时反馈的重要性,新生态课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知识之门。我相信,随着新技术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新生态课堂教学将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三
论文摘要:对话式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精神走进课堂教学中,在这种真正的对话情景中,师生双方都以整体、独特的形式而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共同探究问题,在各自达到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以后,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它是一种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
对话哲理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基时期,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知识。中国文化经典《论语》,即是孔子与弟子对话的实录,孔子与学生通过展开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对话,在彼此的启迪过程中,完成对学生道德的养成和知识的传播。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柏拉图甚至将其视为得到他所称之为“科学”的真理知识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一、对话理念课堂教学的内涵。
对话理念的课堂教学是指在一定课堂教学情景中,建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培养能在对话关系和交往过程中适意生存、创生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个体,对于这一定义可从三方面理解。
首先,课堂不是单方面由老师来控制,而是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教学过程既要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又要重塑教师的生活方式;既要把教师的生活方式与教学方式统一起来,又要把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统一起来,并在共同的教学交往中改造各自的生活世界。
其次,学生要依靠教师通过具体的课堂来沟通教材的普遍性知识与学生各自特殊的生活,从而达到面向生活的目的。
最后,在对话的过程中双方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相互启迪,以相互理解为目的,自由地运用“更佳论据的力量”来说服对方以达成有理有据的共识。
二、对话理念课堂教学的特征。
(一)对话理念的课堂教学具有互动性与平等性。
对话理念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体现在承认对话中个体思想观念的合法性,教学中的对话既非讨价还价亦非讨论协商,其宗旨在于赢得、失去或者妥协。参与期间的所有个体都应当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应当不遗余力地阐发这些观点,师生主体间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和生活经验,这才使得教学主体之间发生着个性的互补、经验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从而达到交流中的融合、碰撞中的发展、互补中的完善。所以,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彼此平等、坦诚、恳切的基础上,发生在双方对话真正的融合中。
从美学角度来看,对话的美学价值来源于师生之间平等的相遇。所以,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做是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的个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发号施令者,而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对话意味着双方在对话中互相理解、互相倾听和言说,意味着精神的敞开和彼此的接纳。
对话理念课堂教学的接近性一方面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面向学生生活,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面向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趋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课程、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只有这样,学科课程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成为学生个体性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指教师与学生的接近性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相遇”关系上。“相遇”能够引起学生和教师之间交互式的对话。通过对话,教师引导和支持学生潜能的发展,进行有意识的教学,将对世界的有效选择传递给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近性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
(三)对话理念课堂教学的沟通性与创生知识性。
所谓对话理念课堂教学的沟通性指教师与学生彼此相互理解,使得对话得以进行,从而达到创生知识。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内容,即以接近性为基础,通过教学使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这种教学将普遍性教育内容与学生特殊性生活联系起来,不是原来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理性教学,而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情感教学。当面向学生的生活时,教师与学生才有共同谈话内容,对话目的在于达成共识,即达到理解的目的,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面向学生的生活,教师与学生达到相互理解,并且可以自由地运用生活中的论据来说服对方,以期达到有理有据的共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沟通使学生获得智慧,健全道德和人格。沟通可体现出教师的引导性,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导,引而不发。在沟通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如何在变化过程中学习,并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行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在对话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选择他要学的内容即对话的主题,学生成为一个自我指导和自我激励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有利于学习动机的形成。教师与学生对话以学生的生活、问题为话题,并且在对话中体谅、合作,双方尊重和诚实的.态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对话课堂教学注重教师在指导发现、合作学习和讨论中的作用,强调让学生自己构建意义,强调真实性学习,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活动的学习。所谓真实性学习“就是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真实生活情景中的教育方法”,这是对话式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把学习者看做一个发展的、能动的个体,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对话课堂教学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使每一个学生自己有条理地思考,参与获得知识,按照自身的知识结构同化建构知识,使学习内容不断丰富与创新。对话教学具有支持、信任与肯定他人的教学气氛,以鼓励所有人参与对话,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构建对话理念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营造民主、和谐与互动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绪状态,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和运用最佳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话课堂教学需要在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中进行。民主和谐就是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观点,彼此坦诚地表达,其间,教师鼓励所有人参与对话,教学中任何活动均对所有感兴趣的学生开放,参与者可以轻易地、不需要竞争地进入到交往之中。可以说,对话并不与讨论同义,讨论是思想的碰撞,而对话则更类似于情人之间的交谈,即彼此已存有自己的期望却在寻求对方的善,达到和谐的氛围。
对话要求互动陛存在,教师要能够信任与肯定学生,真诚地面对学生,同时互动还要求教师肯定学生。“肯定他者”的行为建立在一种对他人的价值与潜能深深的敬佩之上,建立在一种发现他人能成为什么并坚持潜能得以完成的意志力之上,肯定他人才能互动,才能得以发展嘲。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有定义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机会发生,并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这一观点强调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地呼吸”。同时培养创造性思维,营建学习环境,教师要肯定、信任他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
(二)对话课堂教学实践形态――“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双方进行讨论”
对话课堂教学以师生双方提出的问题进行对话,构建问题情景,在讨论中创生知识,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在课堂讨论中我们要进行有价值的课堂讨论,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课堂讨论的内容与学科或讨论的主题有关。学生与教师之间彼此倾听,仔细留意对方的发言,以便能在发言中引证对方的观点。学生能对自己的观点作出解释,甚至拓展彼此的观点,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克制力。其次,对知识的责任。要求发言者明确与准确地说出自己的主张,教师要培养学生一种不断追问的良好习惯,如在讨论中不断追问对方你为什么要这样想、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等。最后,对严密思维的责任。教师与学生要阅读各种信息,把各种观点融合建立起具有内在逻辑的论点,讨论的关键是要集中于学习目标,教师要提出清晰的教学目标,并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对话教学,一方面应以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主要教学形态,通过对话传递信息,培养认知能力,作为建构和显示活动的基本途径,从而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拉近,使得他们思想共享与智力传递,参与者分享彼此的观念。另一方面基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理念,通过对话的交流、反思、合作、学习成为社会的个体,从而达到彼此心灵的沟通,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道德品质。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四
新生态课堂教学是一种针对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我曾有幸参加了一次新生态课堂的培训,深感这种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在此,我将分享我对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新生态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充当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种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其次,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此外,新生态课堂教学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第四段:新生态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新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能够适应新生态课堂的需求。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通过课堂设计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第五段:结尾总结。
总之,新生态课堂教学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给教师。只有不断适应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相信,在新生态课堂的指导下,学生们会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和富有创造力。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五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在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上,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但由于信息技术没有纳入考试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门学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多不规范。鉴于此,我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是了解初中学生对现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态度和看法,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收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建议。调查对象是学校八年级学生,每个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
二、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需求。
问卷中涉及被调查者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很有吸引力,73%的学生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学习操作技能;58%的学生都能自己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信息技术作品;在知识的讲授上所有学生都希望由简到难,循序渐进。70%的学生都能当堂完成上机操作任务,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操作技能上与学习习惯上能得到老师的帮助。
(二)学生对现有教学评价的态度。
问卷中了解调查对象对现有教学评价的.态度,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有57%的学生认为自我评价、组员互评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能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
(三)学生对评价的建议与要求。
问卷中衡量学生对评价主体的认可,48%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和认可,52%的学生则是要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大部分学生认为作品评价和课堂小练习是最有效的信息技术评价手段。这反映出学生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认可。
通过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能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大部分学生更愿意用平时的表现来衡量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期望老师用多元化的内容评价来衡量他们的学习状况,过程性评价更受学生的青睐,考试相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十分厌倦的。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分数对学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学生更关注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希望能操作、能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需要灵活,教学评价应该促进每一个学生未来更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一)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让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来。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的互动评价等,真正做到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评价的弊端,使得评价客观公正。不同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学生自评可发展学生批判思维和评价技能,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互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加深自己的认识,扩展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家长评价加强学校、家庭及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评价活动的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要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更要强调人文素养,尤其要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认知风格以及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关注。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和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考试的成绩,还包括了对学习的态度、兴趣和行为的考查。
(三)要强调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纸笔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等通过考试难以如实反映。我们进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想结合,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采用描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
(四)要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是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们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注重激励性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一般来说,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多元化。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六
《邓稼先》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2.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4.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2)“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以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
教学反思:本篇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典型事例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赞扬了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设置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件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学习在一定的背景中体现人物高尚的品质。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学习通过对比衬托人物的写作方法。第四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句子,来学习如何恰当的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在达标检测环节我让学生尝试用以上三种写作方法进行写作,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自如,但是还需要多加练习。在讨论第四个问题时,教师要多加引导。
《音乐巨人贝多芬》合作探究:
1.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课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贝多芬?
3.文中贝多芬的那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教学反思:课文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作为常人的贝多芬的内心痛苦和他顽强的抗争精神,要让学生学习他这种不屈不挠地精神,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课文分析出贝多芬的性格特点及品质。而贝多芬的性格及品质是通过各种描写(主要是外貌描写)体现出来的,学生通过第一二两题总结出外貌描写与性格的关系以及主人公的人格美。文中有几处难理解的语句需要教师帮着分析,如:“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挣扎出来。”如何理解?文末贝多芬说的那几句话的意思。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七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教学对话情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通过对话,师生的心灵距离才能拉近;通过对话,教师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有效的引导;通过对话,学生的个性才会有彰显的平台…因此,有效教学只有通过有效对话才能得以实现。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堂有效对话认识还很模糊,很多“对话”仍属于低效或无效行为。如何组织有效的对话教学成了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因此对堂教学对话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误区一:学生并非学习的主体。
标强调学生的发展是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程资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堂对话活动的实施都应该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堂中,发现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强加给学生,基本忽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资的有效运用。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合理的对话活动,以语言材料为载体,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意识”去审视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审视对话教学是否能促使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目的,才能切实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误区二:有问有答即有效对话。
随着新改的实施,传统的“满堂灌”现象变成了“满堂问”,可实践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对话的权利,但是这个对话过程以及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虽然堂有问有答,但其实质却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一步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对话教学不过成了“对话圈套”,对话教学就这样在堂上被虚化了。
误区三:对话操作的泛化。
堂对话的真正价值,在于对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和提升。通过堂教学,通过生生之间的差异交流,通过教师的点拨乃至于师生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对话教学。
1、营造宽松民主的对话平台。
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堂氛围。对话教学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离开了个体的平等,离开民主的教学氛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首先要做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相互辩驳……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其次要创设愉悦的对话环境,要及时给予有效的良性的评价,教师的这种即时性的激励性评价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和赞赏。教师的评价应该发自内心且充满新意。在自然而然、充满真情实感的赏识过程中,学生就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就能积极参与师生对话。
2、设计有效的对话话题。
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设计的话题必须让每个同学有话说而不是部分同学动起,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这样既能让学生保持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心理状态,又能够促进教和学之间的互动。为使对话充满灵性,教师要力求话题具有探索性和开发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提供足够的对话时间。
为使对话真正有效,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和对话时间,使他们成为堂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时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预案,往往慌忙开始而后就匆匆打断,从而使对话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意义。堂有效对话不仅仅是让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说,更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4、尊重个性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对同一事情,就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见解,进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疑问和观念,切不可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纳入自己既定的轨道,把结论强加于学生是与有效对话背道而驰的。只要学生不偏离本,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鼓励。这样,堂对话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生态课堂教学所取代。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新生态课堂教学的试点工作,并亲身感受到其中的变革与挑战。在新生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则更像是一位引导者和合作伙伴。以下是我对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在新生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并展开探究。因此,适应性思维成为了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我们也需要准备好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我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究。我们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组织思维和表达观点,鼓励他们提出独立的见解和想法。通过引导式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新生态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思维更加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小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在新生态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考试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因此,多元化评价成为了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通过多元化评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过程、收集学生的学习作品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互相学习和提供帮助。多元化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出现,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它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式教学和多元化评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实施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深感新生态课堂教学给我的工作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希望。我相信,在新生态课堂教学的指引下,学生将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以上就是我对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新生态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新生态课堂教学能够在我国的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九
提要:“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的目的。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必将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
关键词:对话亲历沟通交往互动生成个性共享生命。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学习状态。“对话”不仅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也是一个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对各种文本之间的理解等。克林伯格(llingbergl.)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对话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一、回归真实文本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马丁)。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去面对课程,真实地体验生命,真正地对话文本。
1、教材――师生的“谈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对话课程”,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一种过程。教材仅成为师生对话的凭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及教材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吃透两头,或选择使用,或删或减或增,或重组教材,完成教学与教材(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教材只是出示了尺子的刻度及进率而已,针对此,教学时,我重编教材先引入分米,让学生结合身体、周围实际,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之后,再适时引出毫米。这样的重组,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习也更有兴趣。
2、亲历――资源的共享。“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他们将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发表见解,并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久而久之的训练,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有个“质”的飞跃。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可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本内容,老师有意识提供一些学具如尺子、绳子、方格等,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去验证、去实验,他们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读一读,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将更深刻。当然,教师应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材让学生去读一读,去划一划,去想一想,让学生亲近文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基础融入对新内容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亦能大大提高。
二、建构生成,师生对话。
“对话教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因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1、你来我往,直面沟通。“沟通和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在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与交锋中,知识点亦被逐步被点化,逐步凸显出来。听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座号吗?怎么样才能使别人一说到这号码便知道是你呢?同学甲――说清学校、班级、座号。同学乙――给不同的同学编不同的号码……。老师――那你们想怎么编?同学――用不同的数字,用不同字母。老师――那请你们给自己编一个号码,可要说出理由哦,比比看,谁编的方法最清楚……。老师在与学生碰撞中,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编号码,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开放时空,群体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野,从而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如概念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交流、汇报;几何形体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地实验、证明、小结;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合作解题后,再逐个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课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对比、发现规律等等。
三、张扬个性,自由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陶行知早就提出“五个解放”,应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激发,这正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
1、当好“首席”,还“个性”时时闪亮。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作为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只能是“平等的首席”,这正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2、拓展课堂,让“对话”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
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而这课堂更应是广泛的,不仅融教师、学生、教科书于其中,更应融网络、社会各有效资源于其中,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做、想、说、比……。不仅可以随时感受到对话的魅力,参与到对话中来,还可以随处对话事物,对话精神,对话自己,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通过对话,师生的心灵距离才能拉近;通过对话,教师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有效的引导;通过对话,学生的个性才会有彰显的平台…因此,有效教学只有通过有效对话才能得以实现。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有效对话认识还很模糊,很多“对话”仍属于低效或无效行为。如何组织有效的对话教学成了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因此对课堂教学对话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误区一:学生并非学习的主体
课标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课程资源的选择、目标的制定、课堂对话活动的实施都应该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课堂中,发现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强加给学生,基本忽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资源的有效运用。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合理的对话活动,以语言材料为载体,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意识”去审视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审视对话教学是否能促使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目的,才能切实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误区二:有问有答即有效对话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满堂灌”现象变成了“满堂问”,可实践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对话的权利,但是这个对话过程以及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虽然课堂有问有答,但其实质却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一步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对话教学不过成了“对话圈套”,对话教学就这样在课堂上被虚化了。
误区三:对话操作的泛化
课堂对话的真正价值,在于对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和提升。通过课堂教学,通过生生之间的差异交流,通过教师的点拨乃至于师生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对话教学。
1.营造宽松民主的对话平台
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对话教学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离开了个体的平等,离开民主的教学氛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首先要做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相互辩驳……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其次要创设愉悦的对话环境,要及时给予有效的良性的评价,教师的这种即时性的激励性评价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和赞赏。教师的评价应该发自内心且充满新意。在自然而然、充满真情实感的赏识过程中,学生就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就能积极参与师生对话。
2.设计有效的对话话题
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设计的话题必须让每个同学有话说而不是部分同学动起来,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这样既能让学生保持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心理状态,又能够促进教和学之间的互动。为使对话充满灵性,教师要力求话题具有探索性和开发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提供足够的对话时间
为使对话真正有效,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和对话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时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预案,往往慌忙开始而后就匆匆打断,从而使对话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意义。课堂有效对话不仅仅是让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说,更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4.尊重个性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对同一件事情,就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见解,进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疑问和观念,切不可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纳入自己既定的轨道,把结论强加于学生是与有效对话背道而驰的。只要学生不偏离文本,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鼓励。这样,课堂对话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一
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有兴趣,树立起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喜欢英语,学习英语,学好英语。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呢?开展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为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也常采用游戏教学法,结果呢教学效果并不好。就说三年级吧,导致这个结果一方面是自己在组织游戏时不得法,没考虑到全体学生,常常是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而大部分学生没事做;而有时则是都让学生参与了,课堂也活起来了,但却乱七八糟,部分学生不是完成布置的任务,而是在讲话或做别的事,没有达到游戏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这两个班人数都比较多,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在每一项活动中教师都了解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的,课后又没去督促每个学生,致使一部分学生根本跟不上,久而久之,还有什么学习的兴趣。
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不能单靠说说唱唱玩玩。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学习英语,游戏应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手段。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我们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的词汇,英语的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我们体会到:语言知识本身具有的魅力,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驱动力,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能源。为此,我认为游戏作为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要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达到寓教于乐。
一、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设计游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根据个人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把全班分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
二、组织得法,严谨有序。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性爱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在游戏之前要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防患未然。
三、适时适度。
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上游戏娱乐课。
根据这些原则,我在打造精品课程中,恰倒好处地运用了一些有趣而且有效的教学游戏,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闯关的游戏,使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二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根本宗旨的新生教育课程,它生动而明确地把体育和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与健康品质的提高联系起来,体现了体育教育本质意义的回归。“生态体育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体现了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并将促进理想的体育教学生态的生成。作者就工作实践中体验生态体育课堂教学七个方面谈一些体会。
1、教学环境的优与劣。
教学环境主要包含师生间的人文环境和促进学生成长、改善办学条件的环境因素二个方面。其中师生间的人文环境的优与劣占主导因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在绿色的生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信任和平等的关系,他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共同创设自由对话的生态环境。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的先生”。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学生的世界,用心灵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宽容、理解、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学生。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是以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为基本特征,以各自生命价值的付出为代价,在现实的努力与追求中,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反之,教师如果高高在上,以警员的身分出现在课堂上,师生间缺少交流与信任,学生只能敬而远之,结果是教师高雅的身分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教学环境的另一方面,运动场地与设施条件应可能适应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下锻炼身体。
2、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生态式的体育课堂教学应讲究教学内容“疏”与“密”的技巧,依据新课程三级管理的原则,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本校师生实际情况,有目标、有重点地设置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一讲就懂、一看就会、一练就行的非重点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或以练代学,采用粗线条的教学;而对重点教学内容部分,在学期或单元计划中突出技能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增加课时总量,对于课时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教学内容,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总之,应选择学生需求的、适应学生发展的、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的体育教学内容。
3、教学节奏的张与弛。
生态教育讲究学习的效率,但它更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如何来安排课堂教学的节奏?“一张一弛”。“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技能难度较大的、技术过程较抽象的内容,而且又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则要采用慢动作的分解教学与组合练习相组合的教学方法,并且提出问题和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与相互交流,教师的讲解张弛有度,让学生有理解、消化和实践的过程。教学中学生练习的“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影响身体练习与技能的提高。
4、教学方法的巧与拙。
体育教学中的“拙”,是指遵循常规教学方法,教学时守拙,就是根据教材提出的基本教法;“巧”,指不循常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中“用巧”,要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常规,又要突破常规,两者结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借助于讲解、肢体语言、运动场地与器材、创新的教学方法、现代媒体、优化教学环境等,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设学生颇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会思考、勇于实践,积极投身到学练活动中来。
5、教学形态的动与静。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以“动”为主体现了体育教学的主旋律,但没有思考的“动”,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学习效果较差,而且课堂教学的“动”不能过大地追求运动量和练习强度,应该掌握一个适宜的量与练习强度。体育教学中的“静”,是指学生的听讲、观察、思考、想象,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寻找学习过程中的差距,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与恢复疲劳。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应考虑学生年龄与生理特征,“动”“静”合理搭配,低年级以“动”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增加“静”的次数,延长“静”的时间,这就是生态教育理论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
6、教学语言的庄与谐。
体育教学语言的“庄”,是指用词精炼准确、规范且逻辑性强;“谐”,是有趣,有幽默感。学生理解教材的动作技能,主要靠教师符合逻辑的讲述与示范,但过多用词准确的逻辑性的讲述时间一长,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和身心疲劳,降价学生的学习与练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亦庄亦谐,寓庄于谐。课的导入部分宜谐,能激发兴趣和诱导注意力的定向;在集中精力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后宜谐,能使学生大脑有所放松,较快地消除疲劳。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语言要“谐”,设置悬念的语言要“谐”,对优秀运动员动作技能的描述能引起学生想象的也要“谐”,借用其他行业的语言或流行语教学的也要“谐”。另外,调侃学生也是“谐”,它容易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
7、教学风格的情与理。
在教学风格中,有的体育教师擅长于“情”,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爱学、乐学;有的擅长于“理”,通过符合逻辑性的教学程序安排和有很强逻辑性的讲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会学习。据生态教学理论研究,上述两种风格都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有两个心理系统在起作用:一是潜在的动力系统,如兴趣、情感、动机,一是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系统在起作用,如观察、记忆、模仿、思维、想象。擅于煽情的,促使学生动力系统起作用;长于说理的,则促使学生认知系统起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力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混合性的风格。擅于“煽情”的要有条理的讲述,靠逻辑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擅于“说理”的要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爱学、乐学。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三
摘要: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课堂模式是学科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道德课堂”是思想品德学科以人为本思想理想的课堂诠释形式。
多年来的理论引领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究,促使我们每位教师更深入的思索:只有深刻把握学科思想,才能建立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创新,达成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
学科思想是对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那些思想、观念和见解,是知识背后的“知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版)》对这一学科进行了界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我们从中发现,作为一个思想人文学科,学科本身全面综合的特性,对学科学习教学而言,相对于自然学科思想的明确性,思想品德学科思想反而很难做到具体而微,其学科思想应该包括不同层面:(1)“形而上”而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2)“形而下”而言。社会层面:学习即生活思想。道德层面:主动建构思想。心理层面:情感体验思想。认知与方法层面:实践与反思思想。可见,思想品德学科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
思想品德学科思想的实现要把握价值追求、认知方法、学科知识三者的统一。按照当代有机论、生态论、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一切存在物都是关系性存在物,学科课程天然的追求教学中的价值与知识、方法的统一性。它们之间不仅存在具体复杂的网络式、非线性的关系,而且这种价值关系在其中具备某种肯定和否定性质的作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学习活动是人主观能动性下的自我驱动,包含自我需要、自我满足的价值追求。“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动力,以掌握社会历史经验为媒介,以培养人为特征而构成的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特殊活动。”反过来,价值的实现又必须建立在学科所呈现的多样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学科“教”与“学”的过程就在在把握学科思想的前提下,以科学的认知方法为路径,达到学科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最终培养学科能力和人格健全的过程。
学科思想与学科价值追求是不可分的。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学科价值追求目标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关心、热爱、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精神、全球意识、具有世界眼光等价值观念丰富学生的人格。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是学校教育塑造人、引导人的'根本宗旨,而思想品德学科的最终价值目标就在于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自我、他人、社会、国家的正确认识,立足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与发展,充分关注、有效培养,在多元的社会生活中,弘扬主流的世界观、生活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为国家、民族未来的接班人。
学科思想与学科认知的方法论是不可分的。学科方法根据学科内在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思想品德学科追求通过过程性、体验性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能够确立法制规范意识、培养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品质、增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夯实社会科学常识基础、初步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最终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学科思想与学科知识是不可分的。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知识范畴十分广泛,新的课程标准对此表述为: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是对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体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所进行的梳理、加工和提炼。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广泛性、生活性体现了学科思想人本性。
三、“道德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模式。
“道德课堂”的课堂模式是开放的。在课改理念推动下,全国各地很多学校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中取得成功经验,形成了许多有特色、有影响的课堂模式。例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课堂“三三六”环节的杜郎口教学模式等。这些成功的高效课堂模式各具有特点、各具特色,但也从侧面说明,科学高效的课堂模式形式可以是多样丰富的,而课堂思想、课堂生命才是课堂的灵魂。
“道德课堂”是体现学科思想的课堂模式,“道德课堂”的理念追求课堂形态的“道”与“德”、课堂生命的真实回归;“道德课堂”的方法要求课堂要“合乎道,至于德”,即课堂既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又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道德课堂”形式强调重生成、有生命。可见,“道德课堂”的灵魂是:课堂要有思想、课堂要有生命,而有思想、有生命的课堂模式,是思想品德学科以人为本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好的诠释。
“道德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满足了思想品德学科思想人本性这一最大特点,是科学高效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田保华。构建合乎“道”至于“德”的课堂。中国教师报,(7)。
[2]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中小学教材教学,(3)。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学)。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四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兼有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性质。它以言语交流为主要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并通过训练具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想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及记忆力等,启发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社会生活,积累经验及情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一定的语言情境。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立足课堂、走出课本、走向生活;大胆质疑,开口畅谈,写己之见。
首先,语文教师要立足根本,要吃透教材,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典范的作品,集中了作家与教育专家们的智慧。教材也是贯彻大纲、组织教学,达到教学目的重要保证,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凭借;它对语文教学工作起到正确导向作用,不能脱离课本乱了一套,否则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语文教材还是学生系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来源;它博采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许多精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它还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美的感染,还会受到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人物崇高理想、情操、志趣的熏陶。如《背影》一文中把父亲的背影作为文章的主线,把背影这一常见的事物放在一个特殊的场景里,用它把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真切地表现出来了,在平实的叙述之中流露出儿子同情、思念父亲的一片深情。还有文中父亲的几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寥寥数语又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多少怜惜、体贴之情。读完此文,读者不但能产生共鸣,还会联想到自己家中的亲情。为什么有这种效果呢?它来自作品感情的诚挚真切,来自那既精雕细刻而又返璞归真的艺术功力。教师只有精心引导学生去品味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意义,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故范文一定要讲好、讲透,不能本末倒置,过份地求新求异。
其次,语文教师应有“大语文”观念,不能满足于教材的内容,还应该通过乡土教材、课外读物、音像资料、课外活动,假期生活等多种渠道,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增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受语文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计划约束,进行以学生实践和探索为主的各种具有语文教育价值的活动。
当然,积极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现代人才,让学生头脑灵活,知识广博,有创造进取精神;而且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力强,善于协同合作;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课外没有精神压力,往往能自主学习,课外教育活动能为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众多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和显示才能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闪光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有利于教师发挥特长,旁征博引,改进教学,使语文教育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知识化和趣味化。如布置预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以建议学生自己设计道具、台词,用课本剧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表演出来。学生们一定非常踊跃参与,凭自己的想象和从电视中获得的君臣形象完善课文的内容。上课时那“皇帝”的昏庸无能,骄奢淫逸,愚蠢透顶,自欺欺人的形象学生们已是了然于胸。而且那两个“大臣”的自私自利,装模作样,虚伪狡诈个性学生也能归纳出来。由此可见教师决不能低估了学生的创造力,应放手让他们去干,培养他们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师生一起去开垦课堂之外的这块沃土!
第三,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培养能力,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四个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部分构成,其中听、读是“吸收”能力,说、写是“排放”能力。初中学生应以积累性的听、读为主,包括字词、句子、篇章的积累,也包括各种知识的积累。听读过程即从语言形式入手以达到对言语或文章内容的透彻理解的过程。那么不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尽量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好的文章,还要尽可能地通过听、读获取各种知识,以作为进一步阅读的储备。另外,用以向外表达的说、写能力,它的形成要经过一个积累——模仿——创造的过程。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素材的积累、表达技巧的积累以及思想情感的积累。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深入生活直接取得,也可通过阅读文件资料间接获取。尤其是模仿环节很关键,它犹如学画画,可鼓励学生同样先临摹,后写生,再创造。学生可模仿立意构思,可模仿结构布局,可模仿表达方法,可模仿语言运用;既可局部模仿,也可整体模仿,这确实是培养和提高说、写能力的有效方法。最难的就属创造环节,它是模仿的升级,要求学生把模仿中悟出的道理,积累的经验教训,掌握的表达技巧综合起来,融会贯通,摆脱模仿的痕迹,跳出模仿的圈子,独特地表达出来。如《春》就是一篇很好的写作范文,文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写得真是美不胜收。教师可要求学生局部模仿全文的条理,分场景地描绘某季节景色,并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
最后,语文教学还应提倡质疑精神,教师应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面对权威,大胆质疑。例如在讲授杜甫的《春望》一诗中,学生向老师质疑的一幕深印脑海:当老师讲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句时,部分学生马上参照文下注释翻译出来了:“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这译文粗看之下并没发现什么不对,可是有个学生站起来表示不解:到底是诗人在落泪惊心,还是花在落泪,鸟在惊心呢?一句话让全班哗然,随即学生们开始争论。课后教师查阅许多资料,司马光的解说是:诗人感伤时局动荡,溅泪于花上,闻鸟叫而心惊胆战,也有的解释和课文注释相同。还有王力先主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也与该生的看法相同。身为人师,事后不免也有一番教学相长之感。教师教的同时确实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五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妈妈,本应该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树木丛生的,可是,人们却随意的践踏,乱砍乱伐,源源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把原本美丽的家园变得资源匮乏,岌岌可危了。我们应该从即刻起携起手来,共同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森林,不是一片普通的林子,它是鸟儿和其他动物生存安家的地方,还能帮助人们防止水土流失,抵御风沙,还有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这种种迹象来看,森林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啊。
但是就这样,还是有一些人,他们不顾大自然的反抗,人们的劝阻,肆无忌惮地破坏森林,破坏大自然的美好,将鸟儿的生存之地严重的破坏。这种行为极其不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砍了一些树,但伤害的是许多动物,其中还有濒临灭绝的动物,而最终伤害的还是人们自己。有些人不只是砍那么几棵树,而是一大片一大片地砍,原本大片大片的森林,变得光秃秃的,美丽的绿色转眼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有那黄色的沙土。
绿色的森林消失了,肥沃的土地沙漠化了,动物们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变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出现这样的结果,都是人类造成的,人类是伤害地球妈妈的刽子手。
所以,从明天开始,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停止对森林的砍伐,保护动植物,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吧。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六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高中英语课堂上仍需要出现游戏,高中阶段学生仍需要以游戏激发兴趣.只要能达到学习英语目标,任何手段都将是可取的.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语言交际活动.本文将对高中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游戏设计与组织的思路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高岩松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双鸭山市田家炳中学,黑龙江,双鸭山,1551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63关键词: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用17篇)篇十七
我们赖以小学生作文大全从这种种迹象来看,森林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啊。
但是就这样,还是有一些人,他们不顾大自然的反抗,人们的劝阻,肆无忌惮地破坏森林,破坏大自然的美好,将鸟儿的生存之地严重的破坏。这种行为极其不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砍了一些树,但伤害的是许多动物,其中还有濒临灭绝的动物,而最终伤害的还是人们自己。有些人不只是砍那么几棵树,而是一大片一大片地砍,原本大片大片的森林,变得光秃秃的,美丽的绿色转眼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有那黄色的沙土。
绿色的森林消失了,肥沃的土地沙漠化了,动物们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变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出现这样的结果,都是人类造成的,人类是伤害地球妈妈的刽子手。
所以,从明天开始,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停止对森林的砍伐,保护动植物,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