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权力读后感篇一
翻译完全书后,我对这个问题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
世界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无非那么几条。通过回顾历史,从中归纳、总结出对现时仍有用的内容,对进一步向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之前的翻译不同,翻译本书对我来说有额外的两个挑战。一个是2001年日本对各省(相当于中国的国家级部)进行了重大改组,一些老省变成了新省(如“大藏省”成为了“财务省”,“通商产业省”成为了“经济产业省”等)。译者在翻译时为尊重历史,需要用书成当年或者出现该名词的背景当年的历史名称。
另一个挑战就更大。本书中出现的大量日文名词以及专有名词,是作者根据日文转译到相应英文发音后给出。一些著名的人名(天皇、首相、大臣等)、地名和专有名词还好办,但有一些人名和法律名字却很难找到对应的日文汉字。
在互联网上搜索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文档,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译者不是日语专业,更是增加了难度。
在此,我要感谢多年的同事和好友叶毅德先生(mryaptongteck)。他是新加坡人,早年在日本留学,精通中文、英文和日文。叶先生和他太太碇知子(ikaritomoko)根据英文原文以及上下文帮助我搜索原始档案,找到了大量名词的原文,为译文的准确性做出了巨大而独一无二的贡献。如果没有他夫妇俩的帮助,本书中文版的准确性和学术性一定会大打折扣。
这么做,是因为译者相信,直接给出日文写法可以体现某个名词在日本语境中特有的微妙含义(比如“天下り”、“地上げ屋”等)。只有当日文平假名和片假名不利于中文理解,才会进行简短解释。不过译者仍然建议有兴趣的读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另外感谢好友李勋(leehoon)对书中出现的几个韩语人名的翻译提供了帮助。
我还要感谢对我翻译初稿进行阅读的几位朋友。他们忍受着我译文的佶屈聱牙,做出了批注和修订建议。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吴闻杰,郭瑞卿,叶毅德,蒋文敏。他们可以说是我的“一字之师”。
但不论如何,应该由我对最终译文以及其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错误负责。
感谢中信出版社、特别是王雪老师和孙未末老师的信任,将这一本“大书”交到了我的手中。我希望交出了一本合格的作品。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太太gloria和儿子peter。翻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不是很赚钱的事),是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我动力和信心。
权力读后感篇二
本书作为一本较为专业的政治哲学书籍,以非常逻辑分明的结构,来审视权力及其逻辑,本书提出对权力原则进行去神秘化的分析,与此同时,揭示的是政治世界的内部图景,也是对不同人物在这场大型的零和博弈中实施地位和优势争夺战略的反思。下面按照本书的结构进行梳理:
在这一章中,作者们通过对权力的界定——包括行动权(以目标为导向的行动能力)和控制权(应该被理解为管控他人的能力)——的探讨,对于东西方古文明对行动权、控制权二分论的贡献的叙述,对不同权力模型系统化产生的争议与质疑的罗列,最终作者们决定赞同将权力视为统治的社会现象的权力理论家的观点,同时整合了商品模型和结构模型,认为权力既可以被理解为具体个人用于对他人形成潜在控制的工具,也可以被理解为社会结构用来控制参与其中的个人行为的潜在工具。此后,作者们对于权力的基本原则给出了如下观点并加以阐明:a.权力的本质取决于人类的本质;b.人类的本质是通用的、全球统一的;c.因此,权力的本质及其原则是通用且全球统一的。进而,作者又对人类、权力与历史的演进给出了观点,即:a.因为人类是社会生物;b.还因为社会现实无法脱离权力;c.所以人类无法摆脱权力。
本章通过权力如何变得具体及权力在何处变得具体两个问题为基础,描绘了权力的基本形式,权力最重要的社会领域、合法性条件及其资源和工具。根据波皮茨的观点,无论所处历史和社会环境如何,每一种权力现象都可以根据行为方式而被归入以下基本类别:行动权力(个人或群体做出伤害他人行为的能力)、工具权力(通过可靠的威胁或承诺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权威权力(利用他人对认可和引导的需求来掌控他人的能力)和技术权力(通过干预或改变他人的自然和非自然居住条件来间接影响他人的能力)。接下来阐述了权力的领域核心概念及关键组成部分,布迪厄认为,随着不断进步,社会逐渐按照分工组织起来,不同领域又自己的功能,彼此间有组织地相连,他将这些领域称为“权力场域”和“力量场域”,权力发生的核心社会领域组织起来形成体系:宗教、经济和政治。此三者并未包含所有范围,但是代表了主要领域。此后,作者阐述了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政治权力只有在服务于公共利益时才合法。在这里,作者论证了三个互相对立学派(依程序论、实质论和一体论)中的不同逻辑观点。
通过前述章节的讨论,得知了权力的表现形式、涉及领域、合法条件及资源,还特别关注了政治领域。这一章会从更具体的内容来阐释权力及其逻辑。同时它旨在概括出221世纪代议制民主中顾问的体系,以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顾问新手提供操作指南,也为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权力专家们提供建议。作者首先通过权力博弈模型来类比——从本质而言,政治竞赛就是权力的国际象棋比赛,而顾问的工作就是带领其客户,即咨询人,巧妙地赢得比赛。
就像政治一样,国际象棋就是一场冲突,其核心就是通过将具有不同影响力和技能的棋子(例如兵、车、马等)排兵布阵、预测对方走位,来赢得主导权。与其他游戏不同,国际象棋需要结合战略和战术要素。对敌我走位的计算深度以及对不可预见的失误的利用决定了胜败。
赋权指的是使人和机构准备好进行这场权力博弈,帮助他们理解这场游戏,而不仅仅是能够背诵出正式的法律和规范。赋权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政治战略式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行动方案。此后,作者讨论了权力博弈布局分析中的提炼,并阐述了政治布局分析的四阶段模型:1.监控和情报;2.竞技场分析、利益相关者识别和议题识别;3.利益相关者分析,网络分析,风险评估,情境分析;4.战略构建。政治影响指的是通过与组织和个人的互动在政治领域做到权力的实际运用,这是之前讨论过的赋权和提炼的试金石。
在已经对赋权、提炼和影响这三大指导原则进行延伸的情况下,作者回到了第三章一直隐含讨论的核心主题:全球化给权力领导体系带来的挑战。毫无疑问,全球权力咨询是顾问最为重要的工作领域之一,需要呈现最好的表现,也承受着创新的压力。这个领域将持续地为世界各地经验丰富的老手和行业新人带来挑战。
最后,我想摘抄一段关于“权力和象征主义”这个主题的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用语和公共观感中,权力和象征意义紧密相连。当一个政治人物在聚集的媒体面前惩罚下属时,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权力的展示”。导弹测试或军队阅兵都是“权力的宣示”,位于德国银行业中心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的玻璃宫被形容为“权力的丰碑”。尼克拉斯·鲁曼在其备受好评的著作中指出,这样的联系并非偶然。在他看来,这是构成权力所不可或缺的。历史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迅速地为其找到了原因,声称人类不相信看不见的权力。他们需要看见才会相信。
权力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法律书,更像是一本实证的制度研究。
令我惊叹的是,沈老师在书中几乎每一句话都有非常详实的资料支持。也须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筛选,理解的论文,不过化成了半句话。这种严谨务实甚至“惜墨如金”的方式非常值得我辈学习。
尽管本书的中心思想在于第五、第六章,但我个人以为,本书包括导论在内的每一章节都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导论中给出了本书的指导思想(美国的论战),作者的研究方法以及中心思想。研究方法的先行为本书打下一个基调,让人非常清晰的知道研究究竟因何而起。虽然这是很基本的要求,但是现在很多书在这方面多有疏失。
前三章是非常详实的实证研究。无论是对中国的制度还是对美国的制度的介绍与分析,都并不限于法条,而加入了很多田野调查的结果与数据。仅仅通过法条看制度,可以很快的知道制度大概是啥,但是并不很容易知道制度如何运行,以及其内在的驱动。就像看人,只看外表很容易判断出某人是一个成年的、健康的、男性/女性个体,然而唯有了解了他的一些经历、想法,你才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对美国制度的研究并没有流于人云亦云的超理想化描述和二元论的陷阱。海量的文献阅读勾勒出了美国证券监管的运作体系。这一点让我无比受益。当然,也无比佩服。
第四章落脚于中国的实践。之前在一个关于美国法的讲座上见到过沈老师。他的发言也是和国内实践联系紧密。并没有对于自己掌握的海量比较法资料而忽视了国内视野。这一章也再一次让我叹服于作者踏实和扎实的态度。
第五六章是作者关于证券法的权力分配的立场、观点。同样是保持了对美国制度的理性分析和学习。同时针对我国的制度提出了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至于缺点,我觉得作者过于“惜墨如金”了,干货太多以至于读起来稍显头痛。
权力读后感篇四
副标题是政治及如何掌握政治,听起来大得不得了,但完整看下来会觉得,至少没有太言过其实,作者在书中呈现的框架,确实是从认知角度全面掌握政治的第一步。
本书在的评分不很高,可能与书中极大量的理论引用和抽象论证有关——德国佬写东西真是严谨到变态;而且后半部分主要关注的是政治领域的权力运用,直接的实用性是十分可疑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比如之前读过《政治哲学》、《政治学通识》一类书籍的话,其抽象性并没有高到难以理解的程度。
而如果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程度的关切的话,更是会对书中的权力理解和运作的框架啧啧称赞,不愧是德国人的作品,精准而冷静的剖开了社会现实,给你展现许多政治事件背后的机理;以及更本质的,人作为政治动物理论上都该具备的政治素养,应该包含哪些部分。
本书作者是两位德国资深政治顾问,所以本书天然是从顾问视角出发编写的。之前《公司改造》一书短评里我提到作者对现实变革中所需要具备的软实力软技能多有呈现,而这本书所讲述的“权力”,其实就是全部软硬实力汇集而成的表现形式;理解、获取和运用权力的能力,就是在专业技能之外所需的全部软技能。
这样一本书理论上对所有人改善自身或所在团体的生存境遇都是适用和有益的,无论ta作为行动人还是顾问。比如书中介绍的一些政治分析工具,或直接来源一管理学,或简单转化一下就可以在商业场合中使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强烈推荐对权力与影响力有兴趣的人都去看看。
目前我只是浮光掠影看了一遍,除了什么三维度四阶段啥也没记住。这种信息量极高的书,整理起笔记来又得花时间了,头疼,还有好几本欠着账呢。
权力读后感篇五
提起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的商人,当属讲出“奇货可居”这个词的战国末年的吕不韦。囤积居奇是商人惯用的手法,可他却将这手法玩到了极致,只因看准了当时落魄的秦王孙嬴异人,投资扶持他登上了秦国的王位成为秦庄襄王,而自己也因此成为秦国的丞相并受封为文信侯。再后来,秦庄襄王驾崩,其幼子十三岁的嬴政继位又尊奉他为相邦,号称“仲父”,自此吕不韦开始权倾天下。
经济基础是一个政权的有力支持.权利、资本、商业往来……这吕不韦还真的是将这一切都玩于股掌之上,原因在于他比一般的商人看的更明白,机会把握的更加准确。他堪称是中国古代投资界的一匹黑马,做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也是收益最大的一笔生意。
在没有遇到嬴异人之前,吕不韦在当时也堪称是富豪,拥有大量的财富。之所以会去投资扶持不得志的秦国王孙嬴异人这笔买卖,是为了能够摆脱“商”的阶级地位,从此跻身于上流社会甚至是取得无上的权利,获取比经商强于千百倍的利益。
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士农工商”的阶级排列说法。从这个排序上来看,这商人虽然有钱,但他的地位往往还不如从土地里刨食的穷苦农民,所以这吕不韦才要费尽心思的往上层阶级里面挤。
一直以来“士农工商”的排序,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不重视商业发展的表现,是一种抑制商人的体现。不过在青年学者王俞现看来,这抑商反而恰恰证明了商人势力的过于强大,或许这体现了中国的古代某一个时期的社会地位排序,但是并未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常态。要不然为什么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被逼急了跳出来闹革命的大多都是穷苦的农民,而不是生活富足的地主商人呢?所以在中国古代这商人的地位,或许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贱,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基本上还是那些无地无财的农民。
回看中国古代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项文明事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多种商业的出现以及商品数量的增多,行商之人的数量也日益庞大起来,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加上封建统治者们对其的抑制,促使这些商人们通过乡里宗族、亲缘地域等关系联系起来,大家一起抱团取暖,同舟共济,一种与商业密切相关的联盟“商帮”,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有山西商帮、安徽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洞庭商帮、江西商帮等。从前面我们所讲述的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典故可知,经商之人与他的事业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完全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的。商业的发展历史是与历史的兴亡交替息息相关的。
《权力、资本与商帮》是前面提出商人势力过于强大所以导致抑商现象的青年学者王俞现所写的一本有关于中国商帮发展的历史类书籍。全书细细梳理了中国近六百余年的商业脉络,将不同时期的精彩博弈鲜明的讲述于这本厚重的书籍之中,被誉为是“一部中国政商博弈史,半部社会开放封闭史”。
从最初的晋商徽商盐业崛起到明朝海上贸易的兴起,从广州十三行的初次登场到山西票商的独领风骚,再从买办的逐渐上位到沪津商人的沉浮起落。作者用六大部分二十二个章节展现了中国商人自古以来的精神价值,论述了其商业的思想以及剖析了商帮发展的兴衰规律。
有太多的内容值得今天的人们去揣摩学习,也有太多的内容值得现代的人去体会品味。现代的商业发展给与了人们较之以往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更加需要现代的人们去好好的把握这新时代下所带来的商机。读完这本厚厚的《权利、资本与商帮》一书,或许能够给今天的人们以更多的历史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