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经典名言(实用7篇)

时间:2024-10-09 作者:影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纪伯伦简介篇一

【1】: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纪伯伦

【2】: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纪伯伦

【6】: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明天不过是今天的梦想。 --纪伯伦 《先知》

【15】: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纪伯伦

【17】:再遥远的目标,也经不起执着的坚持。 --纪伯伦

【21】: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纪伯伦 《沙与沫》

【22】: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

【23】:用记忆拥抱着过去,用希望拥抱着未来。 --纪伯伦 《先知》

【24】: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 --纪伯伦

【33】: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 --纪伯伦

【35】:愿除了寻求心灵的加深之外,友谊没有别的目的。 --纪伯伦

【36】:记忆是一种想见的形式,忘却是一种解脱的方式。 --纪伯伦 《沙与沫》

【37】:人只有沿着黑夜之路前进才能到达黎明。 --纪伯伦 《沙与沫》

【38】:我看到了你,方才知道我为什么来到了这个世界。 --纪伯伦 《泪与笑》

【41】: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 --纪伯伦

【44】:愚昧是最难治疗的疾病。 --纪伯伦

【47】:你们的衣裳掩饰了你们多数的美,却遮不住丑陋。 --纪伯伦 《先知》

【48】: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纪伯伦

【51】: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纪伯伦 《沙与沫》

【59】: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贯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 --纪伯伦

【61】:爱直到分别的时刻,才知道自己的深度。 --纪伯伦 《先知》

【66】:爱的认知,直到分别才知道它的深沉。 --纪伯伦

【76】:揭开面具 你们的欢乐就是你们的忧愁。幸福总是依据于疼痛。 --纪伯伦

【77】:只有深哀和极乐才能显露你的真实。 --纪伯伦

【79】:听真理的并不弱于讲真理的人。 --纪伯伦

【81】:我们今天最心酸的悲哀,乃是追忆我们昨天的欢乐。 --纪伯伦 《沙与沫》

【84】:给我静默,我将向黑夜挑战。 --纪伯伦 《沙与沫》

【85】:记忆是一种相会,遗忘是一种自由 --纪伯伦

【86】: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纪伯伦 《先知》

【89】:时间难道不正如爱,不可分割而又无边无际吗? --纪伯伦 《先知》

【91】: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纪伯伦 《先知》

【92】:苍鹰不携巢禾,才能独自飞越太阳 --纪伯伦 《先知》

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 )1883年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逝世。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



纪伯伦简介篇二

被一支光明的手,

写在一张光明的纸上。

爱情是情人之间的一层面纱。

不肯原谅女人细微过失的男人,

永远不会享有她那美好的德性。

爱所给予的,只是他自己;

爱所取的,也只是取自他自己。

爱不占有,也不会为人所占。

因为爱身是自足的。

情人只拥抱了他们之间的一种东西,

而没有真正互相拥抱。

留下一点空间,让天风在爱之间舞蹈。

彼此相爱,但不要让爱成为束缚。

让爱成为灵魂两岸之间流动的海洋。

斟满彼此的酒杯,但不要同饮一杯。

把你的面包给对方,但不要吃同一个面包。

一同唱歌、跳舞、欢乐,但要保有自我。

就好像琵琶的弦是分开的,但同奏一首曲子。

献出你们的.心,但不要把自己的心交给对方保管。

要站在一起,但不要挨得太近;

因为庙宇的支柱是分开竖立的,

橡树和柏树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下生长。

更多

纪伯伦简介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1883—1931)散文集《泪与笑》中的一篇。《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诗人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在前3段“我”分别把自己比作了“大地心中的一句话”、“坠落到草地上的一颗星星”、“大地的女儿”、第4小段讲了自己的用途“朋友间的礼物”、“新娘头上的鲜花”甚至是“祭拜逝者的赠物”,“花”是世上美丽事物、人间真挚感情的象征;在5、6段“我”又歌颂了自己从清晨到黄昏,从大地到空中与微风携手同百鸟相伴的幸福美好生活;第7段则表达了花的理想:追求光明。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物抒情,作者已与花融为了一体,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的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以流畅的语言,清新的文笔,愧丽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从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学情分析: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抒情、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感悟,而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借花表达自己对美丽对光明的追求,正是两种手法的有机结合。加上“花”是学生们身边十分常见的也是大家较为喜欢事物,学生对它们的形态外表以及生长习性比较了解,所以本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不难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

3、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美丽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并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重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查字典,“咏”什么意思?(歌唱)

3、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静静的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

1、录音示范读。

2、听之后有什么感受?

3、谁愿意代替花“唱唱”这首歌?(知名分段读)

4、你觉得他们读的怎么样?(生生互相评价)

三、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语言交流、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吟诵一首诗词)

(在说到“我是一句话”这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第4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第7段,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我”的幻想可能是对自己的孤芳自赏,希望自己更加的美丽,希望自己能和星星一样升上天空,希望自己永不凋零,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称赞等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朗读背诵课文

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

复习上节课所学之后

1、课下搜集到的关于纪伯伦的更多信息,进行知识扩展。

2、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当堂仿写一段。进行交流。

3、读一读日积月累中“读一读”中的词语。

4、练笔:通过这首散文诗我们不但感受到花是美丽的,更体会到了花的崇高理想与追求,其实大地万物还有很多东西也有着崇高的气节,你愿意像作者一样为它们作词歌唱吗?(学生进行练笔)

纪伯伦简介篇四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闻名全球。

在短暂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与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八九八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一九0二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一九0八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一九一一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 ——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一七五七—一八二七)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布莱克”。一九0八年—一九一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纪伯伦简介篇五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于是一个辩士说,

请给我们谈自由。

他回答说:

在城门边,

在炉火光前,

我曾看见你们俯伏敬拜自己的“自由”,

甚至于像那些囚奴,

在诛戮他们的暴君之前卑屈,颂赞。

噫,在庙宇的林中,在城堡的影里,

我曾看见你们中之最自由者,

把自由像枷铐似地戴上。

我心里忧伤,

因为只有那求自由的愿望也成了羁饰,

你们再不以自由为标竿、为成就的时候,

你们才是自由了。

当你们的白日不是没有牵挂,

你们的黑夜也不是没有愿望与忧愁的时候,

你们才是自由了。

不如说是当那些事物包围住你的生命,

而你却能赤裸地无牵挂地超腾的时候,

你们才是自由了。

但若不是在你们了解的晓光中,

折断了缝结你们昼气的锁链,

你们怎能超脱你们的白日和黑夜呢?

实话说,你们所谓的自由,

就是最坚牢的锁链,

虽然那链环闪烁在日光中炫耀了你们的眼目。

自由岂不是你们自身的碎片?

你们愿意将它抛弃换得自由么?

假如那是你们所要废除的一条不公平的法律,

那法律却是你们用自己的手写在自己的额上的。

你们虽烧毁你们的律书,

倾全海的水来冲洗你们法官的额,

也不能把它抹掉。

假如那是个你们所要废黜的暴君,

先看他的建立在你心中的宝座是否毁坏。

因为一个暴君怎能辖制自由和自尊的人呢?

除非他们自己的自由是专制的,

他们的自尊是可羞的。

假如那是一种你们所要抛掷的牵挂,

那牵挂是你自取的,不是别人勉强给你的。

假如那是一种你们所要消灭的恐怖,

那恐怖的座位是在你的心中,

而不在你所恐怖的人的手里。

真的,

一切在你里面运行的事物,

愿望与恐怖,憎恶与爱怜,

追求与退避,都是永恒地互抱着。

这些事物在你里面运行,

如同光明与黑影成对地胶粘着。

当黑影消灭的时候,

遗留的光明又变成另一种光明的黑影。

这样,

当你们的自由脱去他的镣铐的时候,

他本身又变成更大的自由的镣铐了。

于是一个泥水匠走上前来说,

请给我们谈居室。

他回答说:

当你在城里盖一所房子之前,

先在野外用你的想象盖一座凉亭。

因为你黄昏时有家可归,

而你那更迷茫、更孤寂的漂泊的精魂,

也有个归宿。

你的房屋是你的较大的躯壳。

他在阳光中发育,

在夜的寂静中睡眠;

而且不能无梦。

你的房屋不做梦么?

不梦见离开城市,

登山入林么?

我愿能把你们的房子聚握在手里,

撒种似地把他们洒落在丛林中与绿野上。

愿山谷成为你们的街市,

绿径成为你们的里巷,

使你们在葡萄园中相寻相访的时候,

衣袂上带着大地的芬芳。

但这个还一时做不到。

在你们祖宗的忧惧里,

他们把你们聚集得太近了。

这忧惧还要稍微延长。

你们的城墙,

也仍要把你们的家庭和你们的田地分开的。

告诉我罢,

阿法利斯的民众呵,

你们的房子里有什么?

你们锁门是为守护什么呢?

你们有和平,

不就是那表现好魄力的宁静和鼓励么?

你们有回忆,

不就是那连跨你心峰的灿烂的弓桥么?

你们有美,

不就是那把你的心从木石建筑上引到圣山的么?

告诉我,

你们的房屋里有这些东西么?

或者你只有舒适和舒适的欲念,

那诡秘的东西,

以客人的身分混了进来渐作家人,

终作主翁的么?

噫,他变成一个驯兽的人,

用钩镰和鞭笞,

使你较伟大的愿望变成傀儡。

他的手虽柔软如丝,

他的心却是铁打的。

他催眠你,

只须站在你的床侧,

讥笑你肉体的尊严。

他戏弄你健全的感官,

把它们塞放在蓟绒里,

如同脆薄的杯盘。

真的,舒适之欲,

杀害了你灵性*的热情,

又哂笑地在你的殡仪队中徐步。

但是你们这些太空的儿女,

你们在静中不息,

你们不应当被网罗,被驯养。

你们的房子不应当做个锚,

却应当做个桅。

它不应当做一片遮掩伤痕的闪亮的薄皮,

却应当做那保护眼睛的睫毛。

你不应当为穿门走户而敛翅,

也不应当为恐触到屋顶而低头,

也不应当为怕墙壁崩裂而

停止呼吸。

你不应当住在那死人替活人筑造的坟墓里。

无论你的房屋是如何地壮丽与辉煌,

也不应当使他隐住你的秘密,

遮住你的愿望。

因为你里面的无穷性*,

是住在天宫里,

那天宫是以晓烟为门户,

以夜的静寂与歌曲为窗牖的。

于是一个妇人说,请给我们谈苦痛。

他说:

你的苦痛是你那包裹知识的皮壳的破碎。

连果核也必须破碎,

使果仁可以暴露在阳光中,

所以你们也必须知道苦痛。

倘若你能使你的心时常赞叹日常生活的神妙,

你的苦痛的神妙必不减于你的欢乐;

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

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

你要静守,

度过你心里凄凉的冬日。

许多的苦痛是你自择的。

那是你身中的医士,

医治你病躯的苦药。

所以你要信托这医生,

静默安宁地吃他的药:

因为他的手腕虽重而辣,

却是有冥冥的温柔之手指导着。

他带来的药杯,

虽会焚灼你的嘴唇,

那陶土却是陶工用他自己神圣的眼泪来润湿调搏而成的。

于是一个女冠说,

请给我们谈祈祷。

他回答说:

你们总在悲痛或需要的时候祈祷,

我愿你们也在完满的欢乐中和丰富的日子里祈祷。

因为祈祷不就是你们的自我在活的以太中的开展么?

假若向太空倾吐出你们心中的黑夜是个安慰,

那么倾吐出你们心中的晓光也是个欢乐。

假若在你的灵魂命令你祈祷的时候,

你只会哭泣,

她也要从你的哭泣中反复地鼓励你,

直到你笑悦为止。

在你祈祷的时候,

你超凡高举,

在空中你遇到了那些和你在同一时辰祈祷的人,

那些除了祈祷时辰之外你不会遇到的人。

那么,让你那冥冥的殿宇的朝拜,

只算个欢乐和甜柔的聚会罢。

因为假如你进入殿宇,

除了请求之外,

没有别的目的,你将不能接受。

假如你进入殿宇,

只为要卑屈自己,

你也并不被提高。

甚至于你进入殿宇,

只为他人求福,你也不被嘉纳。

只要你进到了那冥冥的殿宇,

这就够了。

我不能教给你们怎样用言语祈祷。

除了它通过你的嘴唇所说的它自己的言语之外,

上帝不会垂听你的言语。

而且我也不能传授给你那大海、丛林和群山的祈祷。

但是你们生长在群山、丛林和大海之中的人,

能在你们心中默会它们的祈祷。

假如你在夜的肃默中倾听,

你会听见它们在严静中说:

“我们自己的‘高我'的上帝,

您的意志就是我们的意志。

您的愿望就是我们的愿望。

您的神力将您赐给我们的黑夜转为白日。

我们不能向您祈求什么,

因为在我们动念之前,

您已知道了我们的需要。

我给您的是我们的需要。

在您把自己多赐予我们的时候,

您把一切都赐予我们了。”

于是一个学者说,

请你讲讲谈话。

他回答说:

在你不安于你的思想的时候,

你就说话。

在你不能再在你心的孤寂中生活的时候,

你就要在你的唇上生活,

而声音是一种消遣,

一种娱乐。

在你许多的谈话里,

思想半受残害。

思想是天空中的鸟,

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翅,

却不会飞翔。

你们中间有许多人,

因为怕静,

就去找多话的人。

在独居的寂静里,

会在他们眼中呈现出他们赤裸的自己,

他们就想逃避。

也有些说话的人,

并没有知识和考虑,

却要启示一种他们自己所不明白的真理。

也有些人的心里隐存着真理,

他们却不用言语来诉说。

在这些人的胸怀中,

心灵居住在有韵调的寂静里。

当你在道旁或市场遇见你朋友的时候,

让你的心灵,

运用你的嘴唇,

指引你的舌头。

让你声音里的声音,

对他耳朵的耳朵说话:

因为他的灵魂要噙住你心中的真理。

如同酒光被忘却,

酒杯也不存留,

而酒味却永远被记念。

于是本城的法官中,

有一个走上前来说,

请给我们谈罪与罚。

他回答说:

当你的灵性*随风飘荡的时候,

你孤零而失慎地对别人也就是对自己犯了过错。

为着所犯的过错,

你必须去叩那受福者之门,

要被怠慢地等待片刻。

你们的神性*象海洋;

他永远纯洁不染,

又像以太,他只帮助有翼者上升。

他们的神性*也像太阳;

他不知道田鼠的径路,

也不寻找蛇虺的洞穴。

但是你们的神性*,

不是独居在你们里面。

在你们里面,有些仍是人性*,

有些还不成*人性*。

只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

睡梦中在烟雾里蹒跚,自求觉醒。

我现在所要说的,

就是你们的人性*。

因为那知道罪与罪的刑罚的,是他,

而不是你的神性*,也不是烟雾中的侏儒。

我常听见你们论议到一个犯了过失的人,

仿佛他不是你们的同人,只象是个外人,

是个你们的世界中的闯入者。

我却要说,

连那圣洁和正直的,

也不能高于你们每人心中的至善。

所以那奸邪的懦弱的,

也不能低于你们心中的极恶。

如同一片树叶,

除非得到全树的默许,

不能独自变黄。

所以那作恶者,

若没有你们大家无形中的怂恿,

也不会作恶。

如同一个队伍,

你们一同向着你们的神性*前进。

你们是道,

也是行道的人。

当你们中间有人跌倒的时候,

他是为了他后面的人而跌倒,

是一块绊脚石的警告。

是的,

他也为他前面的人而跌倒,

因为他们的步履虽然又快又稳,

却没有把那绊脚石挪开。

还有这个,

虽然这些话会重压你的心:

被杀者对于自己的被杀不能不负咎,

被劫者对于自己的被劫不能不受责。

正直的人,对于恶人的行为,

也不能算无辜。

清白的人,对于罪人的过犯,

也不能算不染。

是的,

罪犯往往是被害者的牺牲品,

刑徒更往往为那些无罪无过的人肩负罪担。

你们不能把至公与不公,

至善与不善分开;

因为他们一齐站在太阳面前,

如同织在一起的黑线和白线,

黑线断了的时候,

织工就要视察整块的布,

也要察看那机杼。

你们中如有人要审判一个不忠诚的妻子,

让他也拿天平来称一称她丈夫的心,

拿尺来量一量他的灵魂。

让鞭挞扰人者的人,

先察一察那被扰者的灵性*。

你们如有人要以正义之名,

砍伐一棵恶树,

让他先察看树根;

他一定能看出那好的与坏的,

能结实与不能结实的树根,

都在大地的沉默的心中,

纠结在一处。

你们这些愿持公正的法官,

你们将怎样裁判那忠诚其外而盗窃其中的人?

你们又将怎样刑罚一个肉体受戮,

而在他自己是心灵遭灭的人?

你们又将怎样控告那行为上刁猾、暴戾,

而事实上也是被威逼、被虐待的人呢?

你们又将怎样责罚那悔心已经大于过失的人?

忏悔不就是你们所喜欢奉行的法定的公道么?

然而你们却不能将忏悔放在无辜者的身上,

也不能将它从罪人心中取出。

不期然地它要在夜中呼唤,

使人们醒起,反躬自省。

你们这些愿意了解公道的人,

若不在大光明中视察一切的行为,

你们怎能了解呢?

只在那时,

你们才知道那直立与跌倒的,

只是一个站在侏儒性*的黑夜与神性*的白日的黄昏中的人,

也要知道那大殿的角石,

也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

于是一个青年说,

请给我们谈友谊。

他回答说:

你的朋友是你的有回答的需求。

他是你用爱播种,

用感谢收获的田地。

他是你的饮食,

也是你的火炉。

因为你饥渴地奔向他,

你向他寻求平安。

当你的朋友向你倾吐胸臆的时候,

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

也不要瞒住你心中的“可”。

当他静默的时候,

你的心仍要倾听他的心;

因为在友谊里,不用言语,

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

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当你与朋友别离的时候,不要忧伤;

因为你感到他的最可爱之点,

当他不在时愈见清晰,

正如登山者从平原上望山峰,

也加倍地分明。

愿除了寻求心灵的加深之外,

友谊没有别的目的。

因为那只寻求着要泄露自身的神秘的爱,

不算是爱,

只算是一个撒下的网,

只网住一些无益的东西。

让你的最美好的事物,

都给你的朋友。

假如他必须知道你潮水的退落,

也让他知道你潮水的高涨。

你找他只为消磨光——阴——的人,

还能算是你的朋友么?

你要在生长的时间中去找他。

因为他的时间是满足你的需要,

不是填满你的空腹。

在友谊的温柔中,

要有欢笑和共同的欢乐。

因为在那微末事物的甘露中,

你的心能找到他的清晓而焕发精神。



纪伯伦简介篇六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那“花之咏”又是什么意思?(花在歌唱)

二、品读课文

1、多美的诗呀!在刚才听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文中多次出现了“我”,那文中的“我”又指的是——生:花。

小结:是啊!文中把花当作人来写,花就像人一样,有它的生长,有它的生活,更有它的追求。(板书:花的生长、花的生活、花的追求)

3、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花的生长,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花的生活,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花的追求。

(1)学生自学。

(2)交流。

4、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就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课文。在品读的过程中(出示: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旁批你喜欢的理由或感受。)

(1)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

相机出示:

a、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

(1)学生谈感受。

(2)点拨:在这里,文中把花比作了大自然吐出的一句话。从这个“吐”字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从这个“收”字,我们又可以感受到冬天的来临,明年将是一个新景象。

(3)指导读。“吐”、“收”这两个字用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得重一些,还要读得慢一些。这样才能读出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b、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

(1)学生谈感受。

(2)点拨:在这段话中,诗人又把花比作了大地的女儿,从冬、春、夏、秋这四个季节中,可以感受到花在不断地生长着,变化着。

(3)指导读。(“我是大地的女儿”声音平,“冬天把我孕育”声音低而缓,“春天把我降生”音调提高,语速加快;“夏天把我抚养”音调稍低拉长字音;“秋天”后稍停顿,再读“催我入眠”,音调降低。   师范读)

c、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出嫁时头上 的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1)学生谈感受。

(2)师:除此之外,孩子们,生活中我们还看到了哪些送花的事?

(3)小结: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花,花让我们心灵得以竞放,花让人与人互相沟通交流。

(1)齐读。

(2)孩子们,哪句话写出了花的追求?(生答)

(3)出示:我会理解

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点拨: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 “我”的幻想可能是对自己的孤芳自赏,希望自己更加的美丽,希望自己能和星星一样升上天空,希望自己永不凋零,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称赞等等。“追求光明”是花的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这就是借花喻人的写法。)

师: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花儿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板书:追求光明)

生:花儿绽放笑脸,花儿没有太多的幻想,只为看到光明,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三、归纳

让我们一起再看看,花到底在歌唱什么?(师指板书总结)

四、配乐朗读

(音乐响起)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再次走进花的芬芳。齐读课文《花之咏》(出示)

五、摘抄

《花之咏》这首散文诗寄托了纪伯伦的高尚情操,语言轻柔、隽秀、清新,请同学们拿出你的摘录本,把你认为优美的句段摘抄下来。

纪伯伦简介篇七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这篇课文虽然内容不长,但是句子含义深刻很难理解。于是我把重点放在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的写作方法-----借花来表达作者个人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进行语言积累。最后有能力的同学进行仿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算基本完成。

《花之咏》教学反思

《花之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结构简洁、文质兼美的散文诗。作者将自己当作花,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借花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追求光明,追求自由。

在教学中教师营造了宽松谐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适当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教学目标科学、明确,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上学生采用了自发的学认生字词,同桌互学、互检,默读、自由轻声朗读、仿读、浏览、细读、配乐朗读、等形式完成了对课文内容花“咏”的什么的感悟、理解、讨论、表达、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时,每完成一个活动之前,总是让学生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如朗读时,声音大小适度,断句合理,拿书、站立的姿势正确等。细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做批注,让学生说出对词语的理解、读文的收获、体会作者炼词造句的功夫,让学生画出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句。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做到了目标指定的三维并重。开课时,让学生背诵歌咏花或其他植物的诗,让学生体会“咏”字在课文中的歌唱的意义。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后,教师声情并貌的配乐朗诵、学生的配乐诵读,这些环节的设置无疑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以读代讲,边读边想、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很好的利用了自身和学生这两个互动的资源,给课堂增色不少。

学习活动设计丰富是这堂课的另一个亮点。课前搜集、整理、学习资料,课上交流、展示资料,学认生字词时同桌互读、互检、互帮互学,感知时默读、浏览、略度,精读时圈点批画,用各种符号表达自己的感悟、疑问、写出自己的理解,赏读、品读、评读等。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态度积极、充分动手动脑。

课堂上,教师突现了自己富有感染力的普通话,规范,美观的楷体字。加上饱满的精神,感染着学生。

这堂课学生学认了生字,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了课文,体会了文章的主旨,学习了散文诗的写法。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

教师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诚恳得提出以下建议:

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花之咏》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借什么物喻什么人,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纹路。争取使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和它们协调。其次,这篇文章是一篇结构优美的散文诗,要让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

只要是在课堂上安排的环节,一定要进行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如整体感知课文以后,让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不能只让几个好学生说,尽量让学困生练习说。为此,应该在平时教给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扩展文章的题目、抓住文章的题眼、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段等。精读文章时让学生做批注、感悟之后就要及时反馈、交流。看看学生是怎样进行批注的,用了那些符号,同学们感悟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欣赏到了什么、有无疑问等,接着让学生说,相互交流。

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和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欲设,准备应急预案、以免当问题出现时措手不及,能够立即作出准确判断和恰当的处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