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苏轼的诗词读后感篇一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劲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象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因为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插进去,似乎不大相称。所以确是十分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因为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
"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充分显示周瑜的风度闲雅,是"小乔初嫁了"的进一步勾勒和补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就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许多感想——好象自己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难免要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这里,作者对自己无从建立功业,年纪又大了——对比起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四岁,仍然只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综观整首词,说它很是昂扬积极,并不见得;可是它却告诉我们,词这
返回诗词目录
个东西,绝不是只能在酒边花间做一名奴隶的。这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划时代的进展。
词坛的新天地就是通过这些创作实践,逐步发展并且扩大其领域的。苏轼这首《念奴娇》,正是一个卓越的开头。至今为止,仍然象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大道上。
苏轼的诗词读后感篇二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诗人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诗人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诗人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诗人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诗人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诗人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诗人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苏轼的诗词读后感篇三
该文所以能写得字约义丰,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特点,然后运用经过认真提炼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不像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苏轼的诗词读后感篇四
你的诗词犹如一艘画舫,静静地从历史中向我走来。船舫泊着霞光,荡漾着九州的颜色。邀我共乘画舫,饮酒诵诗,共赏月光。
苏君呐,你仕途如风,肆无忌惮,跌宕竟成为你的常态。污浊的官场令你认清了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你却像一艘荡向阳光的帆船,轻挥白帆般的衣袖,任凭尘土飞扬,你自作自己的阳光。被贬黄州,“东坡肉现世”,被贬惠州,君又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甚至被贬惠州,这一仅次于死刑的地方,竟在发现生蚝后给儿子写信道“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州岭南西,以分此味”。
初读时,心里想的是写此诗时,东坡的日子肯定过得不错,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胃口了。后来才明白,他的被贬之路从来都是苦痛交加的,只不过他有本事把苦日子过甜。多少溪流欲穿透宫墙,任凭成为大江大河,任凭成为飞湍瀑布,直覆赤壁。可又怕烈日灼烧,消散世间,亦或混入谭底,不见天日。苏子,我想你大概会痴笑这些小溪吧,它们太不了解人生无常,或许你会告诉它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吧。
纵使飓风使你倾翻,海浪使你颠簸,但你就像一艘巨大稳当的福船,拼尽全力,看上去似乎从来平稳,未经风浪。你更像是一位骄傲的天才,因为与生俱来的才华,使你将骄傲刻入骨髓,因为足够骄傲,所以你才可以随遇而安。
随贬随食,随饮随憩,好不自在。皇帝不信,群臣弹劾,那么你就要快乐给他们看。如果这时候悲悲切切的,就是承认他们夺走了你最重要的东西,就代表你向他们屈服了。贬往他乡,你嘴角轻扬,宣告“此心安处是吾乡”;片片弹劾之声,你只追寻那“人间至味是清欢”;生活艰苦,你便以你“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高笋试春盘”向外界证明。当真可以说是世界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这似乎是中国读书人自带的本事,当他们担负的东西太多太沉重,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天平,让悲伤隐藏于欢乐之下,让他们不至于被压死。苏轼亦是如此,当骄傲被摧毁时,他用快乐弥补伤口,用快乐支撑骄傲。
苏子啊,你就像罗曼罗兰一样,她曾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无论是天生的“乐天派”,还是被骄傲支撑的倔强,我总是敬佩你的。我只愿手捧你的词藻,与你漫步烟雨茫茫。与你乘船,疏桐残月下。与你历经历史的长河中的风起云涌与波澜不惊。你的船儿,泊在了九州的月色中。但你精神的船儿,在逆旅中,依旧朝着前方,载着一程又一程的行人。
苏轼的诗词读后感篇五
之前有浪漫豪放、桀骜不驯的李白;有寄情山水、置身大漠的王维;有忧国忧民的杜甫……之后有领先于近代文坛的郭沫若;有用乡思诠释自我的一代名家余光中;还有那康桥边用彩虹般的梦寄托真情的徐志摩。然而,我唯独对苏轼仰头膜拜。
钦仰苏轼,钦仰他豁达凝练的旋律,钦仰他笔端流淌的华彩,钦仰他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永远是中国文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古今诗坛上的枭雄。人如其文,苏轼是一杯清茶。苦涩中遮不住茗香,溢出翠玉般的碧壶,沁满心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对他而言,沉郁便是所有。
苏轼又是一盏浊酒。“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凛冽的甘甜,乐观的态度,令人豪气顿生,让人豁达满怀。何须再计较?忘却便是所有。
苏轼也是一碗白开水。掩饰不住内心的寂寥,谴诉不尽“高处不胜寒”的苍凉,不堪忍受“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清。埋葬,便是所有。
于是,苏轼将他人生旅途中的寂寞、痛苦与凄凉深深埋藏于东坡的黄土之中,寄身于“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的生活。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土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也有了《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苏轼,好一个东坡居士,好一个宋代文学新道路的开辟者!
苏轼,这一独领风骚的文坛之霸,让我无不钦佩。他那理念沸腾的思想,他那意识奔涌的篇章,让我忘情。拜读苏轼,让我和他有了超然物外的交流;品味苏轼,让我明白:一切痛楚只是过眼云烟,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