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优质10篇)

时间:2024-09-10 作者:LZ文人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一

柯城区尼山小学钟剑惠

上周,我们班主任和一年级的家长一起聆听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玉荣的《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维护技巧》讲座。我听了之后深有所感。她给我们讲了“幸福之道——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迎合差异”、“透视深层需要”、“遵从成长脉络”“遵从大脑的工作模式”“内在修通”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马斯洛的人的五层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讲座内容丰富多彩,语言幽默风趣。听姜老师的讲座是一种享受,更让人回味无穷。通过两个小时的讲座,使我学到很多。

一、需要关注学生心灵,懂得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适时地调整教育方法,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孩子喜欢,家长老师都满意。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养的本质是关爱。并指出,只有受伤害的学生,不幸的学生,没有坏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让孩子们学习他人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他们。

三、做为一名家长,自己的言行要特别注意,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榜样,提高家长自身的各项素质,保持自己的自信心、童心。在生活上,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膳食营养等,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娱乐时间。这次讲座的所得收获对我的帮助应该是非常大的。

培训结束后,我将细细体会,不断实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努力,引领孩子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走向成功。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二

根据当前教育环境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0_年12月11日,教育部对原有《纲要》进行了修订,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十六字工作方针”——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指导、协调发展,以及“四个结合”基本原则——科学性与时效性结合,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体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该指导纲要主要陈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通过该纲要的学习,我充分意识到了当前学校心理教育重要性和必然性,作为一个老师尤其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加大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学习和关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真正培养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虽然,国家各大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建立心理咨询室,全方位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但是,毕竟,心理学的知识博大精深,不是所有老师都接受过正规的心理辅导培训的,另外就是心理咨询室,虽然各学校都有设置,但实事求是的说,一方面是普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配置都比较简陋,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心理问题普遍认识不够到位,缺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勇气,有了心理上的问题,连主动向班主任求助的想法都很少,想要学生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就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主动自觉地遵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但不得不考虑当前的中学教育环境,还是普遍讲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的第一标准,学校自然还是将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师们对于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有的老师发现学生课堂有异常行为,无非就是两种处理方式,要么作为课堂捣蛋分子交由班主任作为违纪情况处理,要么以扰乱课堂秩序为由直接训斥学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固然也有不定时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但是由于场地、经费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毕竟很少,而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参加,群体活动,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综合来看,真正能够为学生心理发展挑起重担的责任还要落到班主任肩上,还要落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才是有效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可行最有意义的方式。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班会的组织和开展,班主任在班会组织中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课,合理加入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包括团队建设、心理训练、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团队游戏、心理情景剧,等等,将空泛的心理教育化为实实在在的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真实感受,自我内化提升的真正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教育,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意义是深刻深远的。

心理健康讲座心得范文5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小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心理健康讲座心得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三

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为了提高大家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增进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学校特邀请了心理学专家张教授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心理健康调节讲座。在此次讲座中,我深受启发和触动。下面我将从讲座的目的、内容、方法、主题以及对个人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讲座的目的是传达心理健康调节的重要性。张教授首先介绍了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应对挑战和压力下,保持心理平衡和适应能力的状态。他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并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这一部分的介绍,我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讲座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心理健康的现状、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调节的方法。张教授生动地列举了一些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他还讲解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压力、焦虑和抑郁,以及它们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后,他分享了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包括积极应对压力、适度放松和倾诉心声等。这些内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学到了一些有用的调节方法。

第三,讲座采取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我们更加积极参与其中。张教授不仅仅只是单向地传递知识,而且还鼓励我们参与讨论和提问。他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一些案例,并引导我们思考和分析。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我们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让我们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调节中去。

第四,整个讲座紧紧围绕着心理健康调节这一主题展开。从心理健康的定义开始,到心理健康问题的介绍,再到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案例分享,所有的内容都紧密相连,清晰明了。这样的安排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心理健康调节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

最后,这次讲座对我个人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听讲座,我意识到自己有时候也会受到压力和焦虑的困扰。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更不知道该如何调节。但是在讲座中,我学到了一些对抗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现在,当我感到压力加大时,我会尝试积极应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这些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有效,使我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通过这场心理健康调节讲座,我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愿意将这些知识与他人分享,并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希望学校能继续举办这样的讲座,让更多的人受益,促进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四

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调节的讲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体会。

讲座开始时,主讲人首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他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达到正常水平的状态。它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更是指一个人能够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了解这一点后,我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我们通常所想象的。

接下来,主讲人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他强调了合理的时间规划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他提醒我们,要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避免因为过度工作而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此外,主讲人还提到了运动、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还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心理素质。

在讲座的第三段,主讲人分享了一些应对焦虑和抑郁的方法。他强调了积极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尽量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此外,他还介绍了一些放松和舒缓紧张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和音乐疗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的感觉,恢复内心的平静。

讲座的第四段,主讲人讲解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通过自我认知,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此外,他还提到了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抑制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这样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和平衡。

最后,在总结部分,我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健康调节的重要性。通过参加这次讲座,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还更加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于我们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我将会把这些方法付诸实践,努力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我也会把这些方法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心理健康调节的方法。

总之,参加这场心理健康调节讲座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讲座我了解到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应对焦虑和抑郁的方法,认识到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让我更好地关注并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我也将把这些方法分享给他人,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五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调节的讲座。这场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增加了我的心理健康知识,还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体会和感受。

第一段: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这次讲座中,我了解到心理健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讲座中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心理健康不仅是一个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还包括与他人和谐相处、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等方面。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此外,讲座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引起了我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考。

第二段:学习了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

这次讲座不仅告诉我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习积极的情绪调节。讲座中分享了一些积极思维的方法,如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培养感恩之心、寻找乐观的一面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消极的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此外,讲座还强调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的重要性。我意识到我在生活中有一些不健康的习惯,如熬夜、不规律的饮食等,这些都可能对我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这次讲座,我决定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以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段:认识到身心健康的相互关联

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还强调了身心健康之间的相互关联。他介绍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醒我们平时要注重保持身体的健康。此外,他还分享了一些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辅相成的方法,如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压力、保持健康饮食等。我深有感触地认识到,只有身心健康相互促进,我们才能获得全面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第四段:明白了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讲座中提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强调了寻求帮助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心理问题,而寻求专业帮助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讲人鼓励我们要勇敢地与周围的人、心理咨询师等寻求帮助,并提供了相关资源。这让我明白了寻求帮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勇敢面对自己问题的行为。我决心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以更好地调节并保持心理健康。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调节讲座,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决心要采取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此外,我也明白了寻求帮助的重要性,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寻求专业帮助将使我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我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并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六

一、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体健康;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至40%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成功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小雪年级)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一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一名牌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无力自拔,留下了遗书,匆匆就走了。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本人曾经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青少年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青少年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5.2%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

三、心理健康条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的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阶段总的可成为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期的青少年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如果这是其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影响极可能伴随他一生。

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有关专家学者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有关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

近几年,国内有关青少年心理卫生方面的许多调查都表明,在青少年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其比例在10~20%左右。应该说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是健康的,有些只是偶尔存在心理问题,但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消失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是为数不多的。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集中反应。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是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也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青少年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向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上,青少年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

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高中生在这一问题上要比初中生好。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相对成熟,由于知识的积累对性也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不会因为性好奇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举动。

三、高三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

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青少年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

2.人格偏离。人格也叫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偏离主要是个体人格发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中常见的人格偏离有:(1)自我意识偏差,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全面、不准确,因而抑郁、闭锁。(2)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只考虑自己,较少考虑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好表现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面对不容乐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是分析原因,寻找出路的时候了。

五、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上述四大类,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物学因素

众所周知人的发展是指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在成长过程中,任何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影响了脑的健康发展都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1.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对于人体的成长发育及性格、智力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家谱分析研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家族中患有各种精神病、发育迟滞等病史者明显多于正常学生。这说明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否认。

2.母孕期及分娩因素。遗传因素是通过母亲怀孕来完成的。因此,在母亲怀孕时,其营养、情绪及身体健康状况都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母亲营养不良可使儿童智力低下,失去好奇心等,母孕期若遭受严重外伤,或分娩时发生诸如早产、难产,新生儿窒息等都会影响孩子心理功能的健康发展。

3.生产发育及营养因素的影响。出生后至成熟期(16岁左右)的一段时间,孩子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对孩子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足在幼年时可表现为说话晚、走路晚、运动不协调、环境适应能力差等。这类儿童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发育儿童。

4.其他生物学因素。诸如在成长过程中的外伤、躯体疾病、中毒等直接影响脑功能而造成心理障碍的意外情况。

(二)家庭因素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接受什么样的教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以下三类: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应该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从小环境来说,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也很不利。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遗弃、死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源于此。2.家庭教养态度。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培养孩子求知向善的自主能力和勤奋好强的品质。反之,其他教养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社会因素

1.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成长的场所。学校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是青少年长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学校的教育方针正确,方法得当,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反之,如若教育方针、方法上存在问题(具体可表现在教学水平、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法、教师素质、教育态度、学校人际关系、校风等方面),就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2.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中学阶段正是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走后门”、吃喝送礼、黄色刊物等的影响,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百害而无一利。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染缸,人生活其中,很难不受影响,因此,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社会文化才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四)简析当今青少年的几种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 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青少年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 闷和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青少年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 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 “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 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 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青少年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 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第五,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青少年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六,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现在许多青少年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对这一矛盾,老师要巧于引导,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 足之处,使其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助人。

在大部分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青少年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杀或伤人的案例很多,但却很少有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努力培养引导,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 重要。

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良好心态。可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而许多心理障碍与疾病都与适应能力差及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焦虑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未成年人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

花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内容

富兴街道花苑社区 二〇一三年

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一)同学们:

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什么是马虎?不认真就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既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尤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有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疗程为7天。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巩固)

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1)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2)增加对价值的察觉: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3)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2.学会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3.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4.学会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5.学会增强耐挫能力,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花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内容

富兴街道花苑社区

二〇一三年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七

心理健康讲座材料(七年级)

初一的同学们,大家好!能够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得益于学校对你们身心成长的关爱,心理咨询室开设三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1992年,《北京青年报》上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看看你的心理病”。文章中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和一个中国心理咨询医生相遇了,美国心理学家说:“目前在中国,如果一个青年人说他刚才去心理咨询了,别人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中国心理咨询医生不假思索地说:“别人会怀疑这人精神不正常。”

而美国心理学家说:“在美国,别人很可能认为他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认为他所处的层次比较高,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二是他经济比较宽裕,有钱求助于心理医生。”

从中可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即一个人心理上有比较完善的发展,有健全的个性、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需要之间有着和谐完美的关系。这个定义对大家来说比较抽象,专业性很强。那么,简单来说,就是一切要适度,过犹不及呀!比如说,一个人考虑得过多、过细,今天我和他走个对面,他没打招呼,是不是我得罪他了?班主任今天好象瞪了我一眼,为什么?明天8点零5分应该做什么?等等。这样,便会失去做人的乐趣。而相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度地反省自己,容易产生自卑、偏执等心理障碍。而不知道反省,就不会有进步。那么,心理活动适度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情绪反应适度是很重要的方面,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情绪的调节。

心理活动与同龄人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与绝大多数年龄相仿的人相同,能象同龄人那样生活。比如说,小学生必须天真烂漫,不可日夜“忧国忧民”。作为我们中学生来说,则要能为未来可能遭遇到的失败而担忧,能花费时间和精力、预防失败。

要有选择生活的能力。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可以满足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部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到:“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人手里牵着一个小孩,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情绪反应适度

其实,多年以后你回首往事,你可能会回想起你和某某曾打过架,额头曾被他打起个包,但究其原因,你可能费劲心机也想不起来,即便想起来了,也会觉得幼稚可笑。我们要尽力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冲突,找一些办法来平息怒火。

很久很久以前,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而他一生气,仍要绕着房子、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爱地巴很老了,走路已经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是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一次,孙子问他:“阿公!您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为什么?”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我也和人吵架,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气消了,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您年老了,成了富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生气时,当我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我就边想——我房子这么大,土地又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大家同样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转移愤怒的发泄方式。

情绪反应稳定是指心态平常、安详、不浮躁。不要高兴时象火山爆发,痛苦时就想到死。情绪忽高忽低、喜怒无常,让别人莫名其妙。作为学生来说,主要是以平常心来面对考试。有这么两件事。1996年,广东某中学一女初中生出走,留下这样一张字条:“这次考试我又未能考好,我无颜回去见我的父母,此刻,他们肯定为我准备好了晚餐,等我回去报告成绩,自卑感不知何时又袭上了心头……”1998年春天,北京某高校副教授的孩子严某跳楼自杀。原因是他的平时成绩挺好,只是这次期末考试中成绩排名没进入前十名,自觉无脸在同学面前抬起头,感到绝望,于是轻生。这都是没有摆正对待考试的态度。考前要学会调节自己,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当的期望值。把考试所能产生的结果都设想一遍,以便事先有所准备。保证足够的睡眠,不要开夜车,还可以适当做一些放松训练。

学会保持愉快情绪。人应当学会适当控制和调整,而不是放任和掩饰自己的情绪活动。其实,摆脱痛苦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走出去。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情绪是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时间的评价所引起的。举个例子,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其情绪特别低落、消沉。那么,引起这种情绪反应的不是考试成绩本身,而是考生认为考试成绩不好就是失败者,我真笨等不良信念。

一个犹太人住进了一家客店。晚上,他听到邻居家传来音乐和跳舞的声音。

“他们准是在庆祝婚礼呢!”他想。

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同样的声音。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此。

“一个家庭怎么会有这么多婚礼?”他问客店的老板。

“哦,那所房子是座婚礼大厅。”老板答道:“今天是这家举行婚礼,明天则是另一家。” “啊,这正像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犹太教士说:“人们总在享受幸福和欢乐,只不过有时是这些人,有些是另外一些人,没有人能够永远幸福。

天,她担心小儿子的瓜卖不动。一到晴天,她担心大儿子伞卖不动。为此,她整天忧心忡忡。后来,他换了一种心情,雨天,她想到大儿子的伞好卖,晴天想到小儿子的瓜好卖,于是她就天天快乐起来。

不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比如有的同学受批评之后,心情不太好,坐在座位上郁郁寡欢,别的同学好心相劝,他却把心中的怨气发泄给这个同学,结果造成两个人都不痛快。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八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然而,在网课学习中,学生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网课学习,学校举办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关于网课心理健康的讲座。本文将从讲座内容、个人体会以及克服困难方面,总结与分享我在讲座中的所思所感。

讲座内容

在心理健康讲座中,主讲人首先介绍了网课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他指出,网课学习缺乏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容易感到孤独和压抑,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接着,讲座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如良好的时间管理、运动和社交活动等。此外,讲座还强调了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克服困难。

个人体会

通过参加网课心理健康讲座,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网课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宽慰,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讲座中提到的调节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例如,我意识到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避免过度学习或拖延问题。定期锻炼身体和参加社交活动也是我后续需要加强的地方。此外,讲座还提到了要与家人和同学保持沟通,共同分享学习上的困惑和压力,这样可以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和理解。我深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一定能更好地适应网课学习,保持心理健康。

克服困难

尽管心理健康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但其实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要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抵抗拖延的诱惑并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而且,在与他人交流时,有时我会感到与他人的沟通存在障碍或理解上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打算与同学们建立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和鼓励。另外,我还计划参与一些社交团体和课外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这样,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适应网课学习并克服其中的困难。

展望未来

通过网课心理健康讲座的学习,我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是网课学习成功的关键。未来,我将坚持落实讲座中提到的调节方法,如良好的时间管理和积极心态的培养。同时,我也会积极寻找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包括与同学的交流和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能够克服网课学习中的困难,保持心理健康,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总结起来,网课心理健康讲座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指导。通过了解网课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网课学习中所面临的困境,并学到了一些调节方法。我意识到要克服困难,我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加强身体锻炼和社交活动,并与他人保持沟通和交流。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保持积极心态,克服困难,并取得优异的网课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九

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对方的感觉,决定着别人的感觉。决定别人的感觉,就要读出别人的感觉。

作为一名教育者,领导的期望,社会、家长的期待,孩子发展的需求,更加上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匮乏,这些都感觉身心都是飘乎乎的。为此,我十分困惑和迷茫。很庆幸参加了这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通过听取专家的讲座,使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观念和基本知识。这次培训让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如何应对教师的心理问题:

1、保持心理健康。

(1)教师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我膨胀,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而造成的心理冲突。

(2)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怨自艾、退缩、逃避等。这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进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

(3)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可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调节心理平衡。

2、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可持续发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幽默的情绪

(1)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

(2)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懂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重拾信心。让我知道教育者的条件,心理活动本质就是一种感觉。

这次福州市骨干班主任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刘晓明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讲座。首先是教师的讲座非常的生动有趣;其次就是通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已的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心理专家认为,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又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仅影响我们教师的个人生活,还会影响我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时刻保存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

我校进行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感觉特别地受益。

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实为重要。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雕塑,并不是等量齐观的。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懂得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二,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方面,我们可以做到: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

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适应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才有可能升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微笑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做每件事,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愿我们的朋友们都快乐,愿作为朋友的朋友的我们也快乐!更愿快乐的我们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快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常规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1、注重课堂实效,加强全面教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教材,因此在备课上比起其他学科的老师要多一个环节: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在选材上就要考虑注重实效性,一方面是根据年级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选材。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既没有教材,也不考试,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要让本学科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仅在选材上注重实效性,在教学形式设计方面更需要多样性。为此,通过故事呈现、角色扮演、情景小品、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

2、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健康意识。

首先是根据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工作,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发动所有学生收集材料后报心理老师审核即可设计排版。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选读一些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故事,内容的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趣味性中蕴含丰富的哲理。

3、加强个别辅导,做好咨询工作。

本学期只要有学生有什么心理发方面的问题,我都会积极主动的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一一作好记录,认真分析、及时跟踪,积极反馈,通过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自助。

二、积极创新,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更为复杂、琐碎,仅仅靠上课和咨询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渠道、多方位进行。为了多方位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本学期设计了班级心理晴雨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本周班级最突出的问题,最需要老师给予关注的同学及其表现,我根据晴雨表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对需要交流的一些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家长,对突出的现象和个别学生进行相应的关护。这样一方面能弥补家长没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跟踪了解。

三、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和研究,我们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篇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课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网课对于学习者的心理健康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网课环境,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网课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学到了一些应对方法。

首先,网课对于学习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们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互动,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近。而在网课中,学生们常常只能独自面对电脑屏幕,缺乏实实在在的人际交往。这种孤立感和缺乏亲密感会导致学生产生孤独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此外,网课还增加了学生的自律要求,需要学生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对于那些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学生来说,这种自由度反而可能让他们松懈,无法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然而,在这次心理健康讲座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应对网课对于心理健康的挑战。首先,我们应该主动寻求社交互动的机会。例如,可以在学习中组建学习群组,与同学们互相讨论学习问题,互相鼓励。我们还可以参加线上的讨论课或者俱乐部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心情。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孤独感,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其次,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网课是自主学习的方式,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应当定时制定学习计划,给自己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自我约束来完成这些目标。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钟等来帮助我们进行时间规划,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地沉溺于网课学习中,可以找一些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等,给自己留出一些休息的时间。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积极面对挫折和压力。网课学习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而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向老师请教问题,倾诉自己的困惑和压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运动、呼吸练习、冥想等,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最后,我们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网课只是一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重回传统课堂,与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互动。这段经历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要坚信自己能够通过这个阶段,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讲座,我对于网课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学到了一些应对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保持积极的态度,在困境中不放弃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保持心理健康,并在网课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报告的格式调查报告格式(通用10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

    爱的教育为题的演讲稿小学生(优质6篇)

    演讲属于现实活动范畴。它是演讲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主张和看法的现实活动。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临时用工协议正规(通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最新冬季锻炼强身健体国旗下讲话演讲稿(大全5篇)

    演讲比朗诵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随着讲稿的内容而变化站位。一般说来,不要在演讲人前边安放讲桌,顶多安一个话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

    国家电网安全生产心得体会(实用5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

    最新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优质8篇)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会议(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最新学生保证书不玩手机(优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员工辞职申请表辞职原因(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单位员工离职证明(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