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

时间:2024-11-03 作者:紫衣梦

通过调研报告,我们能够了解特定问题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为决策和改进提供依据。为了更好地了解调研报告的写作要领,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一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探寻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了解,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本课时。

教学。

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确定实践活动课题,进行分组。

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确定实践活动课题。

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漂亮的图片,想不想看看?

课件展示过春节图片。

看完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对,过年又叫过春节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谁来说一说关于春节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最基本的要求,这些问题不清楚说明了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还不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板书:中国传统节日),去探究更多与节日有关的学问。

谁能说说你对传统节日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1)我认为传统节日就是中国的节日。

(2)我想补充一下,我认为传统节日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民族节日。

(3)这些传统节日里面都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盼望。

预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我们这次综合实践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节日,我们就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几个传统节日作为子课题来研究。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交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下你们组最感兴趣的节日。

将学生分成:春节组、元宵节组、清明节组、端午节组、中秋节组、重阳节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请各小组先推选出一名组长。

老师想问大家,对于你喜欢的这个节日,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

(2)收集传统节日相关的人物故事。

(3)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

(5)搜集与之有关的诗歌。

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都可以作为你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请同学们看本次活动的活动方案。(投影出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好,请每组的组长领取计划表,现在可以根据你们小组的情况进行方案的制定。看哪些小组能够文明、有序的把表填完。

同学们都在讨论过程中制定好了研究方案,下面请一个小组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制定的。一个组汇报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听,看有哪些优点你可以借鉴,有哪些不足你可以提出来修改。

这节课我们确定了下一期的活动课题,并对小组活动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制定,课后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与补充,下节课我们继续修订并完善我们的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二

抽取贵州省安顺市*坝县齐伯乡的4个村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收回率92%,在调研过程中,以匿名的形式实施调查,并分层随机抽取50名儿童进行了个别访谈。

齐伯乡位于*坝县西北部,东接清镇市犁倭乡,南接十字乡,西接乐*乡,北连织金县,全乡总面积*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其中省级一类贫困村十个,二类贫困村3个,全乡总人口万人,大概有5千人外出打工。乡民知识文化相对偏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并且外出打工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滞留在家的儿童达到大约1200人。

齐伯乡地处偏远(据县城28公里),山势起伏较大(南高北低),地势险要,*坝县最高和最低的地方都在齐伯乡。为了全面了解齐伯乡留守儿童的现况,我们在乡团委的帮助下对齐伯乡的齐伯村、下寨村、跑马村、格支村四个村进行抽样调研。为了更多的收集信息,我们采取徒步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在调研地点,深入到每户农家,对农村留守儿童采取问卷调查及对儿童和监护人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儿童的现状。

结合此次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统计总体状况如下:

生活状况。

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是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其余一部分跟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还有极小部分自己单独住。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主要责任是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监督他们的学习,但能给留守童辅导作业和在思想上进行教育的监护人很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左右的监护人能够辅导儿童做业和进行思想上的教育,60%的留守儿童会自己做饭,洗衣服,独立生活,40%的父母会经常打电话回来和孩子通话。

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不容易发现但其影响较大。根据我们走访四个村的留守儿童家庭所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三个问题:

1、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没有父母关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18%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7%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与孩子分开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需要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我们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孤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心理上的寂寞与生活上的不足,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45%的留守儿童很少参加集体活动,33%希望在学习上得到老师的关注。

3、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20%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会时常产生矛盾,特别是爷爷奶奶管不了就放任自流。70%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导致一些孩子也想读几年的书就出去打工。因此,关注他们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的。

学习、教育状况。

在齐伯乡四个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儿童的学习下降:

1、结果显示,85%的儿童喜欢学习。但是学习成绩55%的都是在中等,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只有25%的同学会去问老师,其余50%希望父母帮他们解决,但是父母不在,这些问题就一直积压而又的不到解决,就导致了他们成绩的下降。

2、留守儿童放学回家,50%的学生会先做完作业,然后在去干其他的事情。但是其他一半的人分别是去看电视或是找其他朋友玩。据我们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但另外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的监护人会监督他们学习,而孩子不愿意被监督认真的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多数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不高,调查结果中,50%的监护人的文化程度都是小学,只有8%的监护人是高中以上文化。这也导致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关键因素。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及时的解决,成绩的下降也就必然了。

留守儿童,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只靠学校教育是很困难的,“留守儿童”离开校园后接触不良社会风气,又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出,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家庭方面。

首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应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家关注。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第三,还要加强与临时监护人、学校的联系。

学校方面。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家庭,首先,学生的后天性格与能力的好坏有大部门和学校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应该对带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我们调查结果显示有33%的留守儿童希望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老师关注,这对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重要;其次,学校在教学资源分配上对于留守儿童应该给予更多的分配,建立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设立“留守儿童”档案,经常性地与他们沟通情感,弥补其缺失的亲情,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得到生活上温暖。第三、定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使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亲情热线”经常与孩子联系交流,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

社会方面。

社会是将来孩子们所必需走上的人生舞台,社会的关注对于留守儿童极为重要,社会关注、支持。会让他们更快的学会感恩,人学会感恩了方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孩子们对社会一个很好的理解,是他们走入社会的必要过程,提前认识到社会的光明,然后在看到社会的另外一方面,那么他们会尝试着去改善社会,使社会充满光明。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学生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等领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总之,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孩子的影响缺一不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人生就像一张白字,是这三个因素给了颜料,但是图画的绘制是他自己来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是怎样使得我们给予他们的颜料更加的丰富阳光。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三

xx年8、9月间,我们对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五省的国学教育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情况做了调查。总的印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积极支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热"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

一、"国学热"渐入佳境。

在山西省,太原市除了有晋豪学府、北大总裁班,还有其他一些不定期的国学培训班6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得到生动多样的实践,太原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止谦家塾、北辰学校、大方国学教育培训学校、文瀛书院等都各有所长。这些国学学校都是民办的幼儿园或师资培训机构。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国学课程概括起来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对这些内容,各校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朔州市国学会创立"每天一小时二轨亲子共读班",到目前已复制了20多个这样的班,参加诵读的家庭已累计有xx多户,间接参与的家庭有1万多户,能背论语的孩子有1千余人。

在河南郑州,从xx年开始以"传统文化论坛"的形式弘。

扬国学。郑州二七区举办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时,有政商学各界代表1300多人参加。当年9月,河南举办了由全国各地代表参加的六千人的国学论坛。在河南的18个地市中,千人以上国学论坛每年举行近百场,每场3天以上;还有国学讲坛、讲堂,都是政府牵头、企业家捐款、学界组织,是政商学结合。省里有国学文化促进会,各市有分会,各县有办事处,保证国学的系统传播,促进国学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在山东曲阜市,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设以"大爱之城、诚信之城、孝德之城、仁德之城"为主要内容的"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目标。全市已建成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同时建立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全国企业家儒商文化培训基地、师德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基地。已举办各类培训两千多场次,受众达50万人。市政府从财政列支500万元专门设立了国学教育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用于教育培训、典型表彰、教育设施完善等。曲阜最近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践意见》,为每个村庄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新气象。

在陕西榆林市,民营企业家韩海燕于xx年在家乡佳县办起了燕翼堂私塾,培养小学生学诵经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我们考察了明德学校、长谦学堂等几家私塾。

总的说,从中原五省的情况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国学热"正在兴起。国学热唤醒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基因,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凡是学习国学坚持时间较长的,成年人思想有了转变,德性有了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了价值追求,工作态度趋向认真负责;家庭、同事、社区内关系趋向和谐,村风村貌有了明显改变;学国学的少年青年,初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文明礼貌地待人接物,提高了自己动手的生活能力。青少年国学教育促进了家长学习国学,促进了亲子教育和师生教学相长,改变了家风校区。特别是不少家长已认识到"为子孙计长远"的道理,很注重对孩子的国学教育。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并茁壮成长的肥壤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调查情况看,河南、山东弘扬国学比较有特色、有力度,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

二、"国学热"的冷思考。

一是弘扬国学工作进展难。主要是国学机构审批难;无法同体制内学校衔接;办学场地难,经费难;师资短缺;在"国学热"骤然兴起中,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

我们发现,有少数办学者只是喜欢国学,却不懂国学,因而难以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次序,以致违背了少儿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如少数国学堂不教学生认字,而只背经书,背了数万字的经书,却不明字义。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做人和"学文".利用少儿记忆力强的特点,背诵一些古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内容以至"四书"的选段是应该的,但少数学堂让孩子两三岁就背易经、老子、庄子之类,就不太妥当。还有的国学堂把培养目标单纯定为"培养圣贤"、"培养天才精英",这也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天才精英,但要因材施教,不可能让学生都成了天才和精英,大多数还是要培养成为有道德、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还有的国学学校有些过分注重形式,应更多地注重国学内容的传承,精神实质的传承。还有极少数学堂图名图利,功利色彩较多。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不难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及时指导,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过多指责。

二是政府推动不力。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弘扬国学是"两头热,中间冷",或称"中梗阻".上面中央领导很重视,下边民间办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很高;而中间有关部门和地方一些领导同志对这一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的高度上来,真正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

三、对弘扬"国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对国学的认识,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重点是领导。由于国学教育中断上百年,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伴生的负面影响,造成现在为官缺德,政治生态问题很多,以至出现了不少贪官污吏,甚至呈现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重现象;在领导水平和工作方式上,有"术"无"道";有的"道""术"全无,德才皆缺,升官走xie路,理政全无方,调查报告。要通过弘扬国学中关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修好为政之德;借鉴"无为而无不为"和"君子不器"的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弘扬"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命维新"的革故鼎新思想。要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包括官德)与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全面提高了对国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才能自觉加强对弘扬国学工作的领导,才有资格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

容并适当加大分量;把对国学的认识和实践情况、抓弘扬国学工作的成绩作为考评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

山西是尧、舜、禹建都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国学基因较其他地方尤为显著,这是山西及中原数省的突出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唤醒这个基因,改变山西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特别要深化"官德"建设,清除产生贪官污吏的思想文化土壤。在反腐败斗争和从严治吏中,要借鉴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先刑后"的中国传统治理原则,大力加强"官德"教育,加强"清、慎、勤"的传统政德教育。这是治理山西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加强分类指导。面对千差万别、不同层次的受众,国学的认同和弘扬面临不少困难。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曲解、误解和担心。在弘扬国学中,也多有正负能量搅在一起,不好分辨、不好规范的情况。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文化基础,行业与职业之不同以及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习惯习俗之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以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辩证说理的、循序渐进的、为各层次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国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使受众通理明德,修身养性,增长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摒弃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对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弘扬国学的方式,如学院派、诵。

读经典派、诸子百家派、弟子规派、国学与佛道结合派等,要分析其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们提倡的国学,本来就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但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不应掺和宗教成分,这与尊重成年公民的信仰自由是不同的两回事。不提倡以宗教教义解释五经四书和老子等国学经典。

要端正国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人"重于"才","为人"重于"为学","育人"重于"育才".要着力培养能"明明德"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品位的人;培养民胞物与,以大爱之心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人;培养优游暇豫、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能贯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培养能反省自己、反省人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性,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要改变一些领导同志对弘扬国学采取的"不反对,不支持,不干预"的不成文政策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积极地领导和指导弘扬国学的工作,及时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弘扬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底".再如,各种社会性的、民间性的国学组织,如儒学会、国学会、文化促进会等,都要明确各自职能,名正言顺地发挥作用。各级都要组织有较高水平的国学宣讲团,配备合格的讲授人员巡回演讲。

横的方面,要按习总书记"让13亿人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的精神,传承体系要坚持落实国学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工厂、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并使社会分散人员、特殊人群也能受到教育。要使全社会的国学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气氛和优良的环境;要明确传承的责任主体、传承人员、传承内容、弘扬措施,并加强检查督促,实行奖惩激励。

(四)对民办国学私塾、学堂、书院、学校予以政策支持。帮助它们解决在发展中步履维艰的问题。

方有关民办国学幼儿园孩子不能上公办小学等不合理规定。

从长远看,国学教育必须深度进入现行教育体制,必须加大公办各级各类学校学国学的分量。各级教育部门要拿出具体工作方案并加大推进力度。要借鉴民办国学教育的成果和不足,审慎而积极地开放和改造现有教育体系,改革教育内容和方式。如在语文教材上不能"去中国化""去古典化""去乡土化";教学方式上,如改"灌输式""填鸭式"为"启发式",改"一刀切"为因材施教,等等。

2、给民办国学学校以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国学有不同于其他各具体学科教育的特点,民办也有不同于公办的优势,对教学各科目的目标、课程设置、老师资质认定、课材编选,教与学成绩的考核,应赋予其一定自主权。

3、给场地。民办国学学校急需办学场地,建议政府把关停工厂的场地和废弃学校的场地无偿借给或低价租给它们使用。确需批准用地时也要压低征地价格,放宽限制,简化审批手续。

4、坚持实行"民办公助".给国学学校以资金补助。从公办教育经费中划出一块资助民办国学学校建校和增加教学设备投入。对困难较大的民办校予以教师工资补贴。

5、国家出资提高民办国学学校教师待遇。除工作补贴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资质认定方面给予公平待遇,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予以资助。

6、从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看待和培养国学师资人才。合格的国学师资是传承国学的中坚力量,是传承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当务之急,是选拔一批内外双修、德才兼备的热爱国学的在职教师进行强化培训,使之取得资质,尽快上岗,解决国学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各省应建立国学培训基地。名牌大学、各级党校要承担培训师资任务,作出培训规划,国家要提供培训经费。

(五)新闻媒体、社会各方给弘扬国学以舆论支持。媒体要加大直接宣传国学的内容,如举办电视直播的蒙学知识、"四书"知识竞赛等,推动国学普及工作。要及时传播弘扬国学的信息,总结和宣传典型经验。

(六)加强对国学的研究。

1、通过研究,弄清国学的本义,弄清传统文化的由来、特点和内涵,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土壤。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读通原著,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古圣先贤的思想。在诠释国学时,不能只抓只言片语,任意发挥。现在有些人不潜心研究,急于出名出彩,以至"戏说"四书五经,戏说传统文化,于人于己,有害无益。

2、分析好,大有益。在研究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分析,辨别、界定国学中哪些是应当继承的精华和正确思想,哪些是受历史局限,现在不再适用的思想观念,哪些是该批判、舍弃的东西,以决定取舍。不能不加分析,简单地提"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对"古"和"今",都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该"厚"则"厚"之,该"薄"则"薄"之。

3、研究如何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继承和发展互相促进,适应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就要在研究传统文化、国学的同时,加强对当代文化、现实文化、时代文化趋向的研究,分清利弊,拨乱反正,找准其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结合部。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关键是要在结合、创新上下功夫。结合是为了创新,为了古为今用。要指导人们把传统文化在形成和传承发展的长河中升华而成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发扬光大,成为创建现代思想文化体系的基础和重要参照系、重要营养素。

4、开展专题研究。专题研究有助于深入把握国学的丰富内涵。比如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列举的儒家十几个方面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和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话、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列举的古圣先贤的思想,都要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较快较好地拿出成果。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四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所忽视。然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它承载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调研,并在整个过程中收获颇多。

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宝库,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元素,如传统的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特别是在传统建筑方面,我参观了一些建筑风格独特的古村落,感受到了传统建筑所体现出的精美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传统音乐和舞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参与了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学习活动,亲身体验了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元素让我深深地思索,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一张名片。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随着现代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甚至忽视传统文化的存在。许多传统手工艺人也因为缺乏传承者而感到无奈。这让我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感到担心。然而,我也看到了一线希望。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推广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平台。我们作为年轻人,更应该主动参与和学习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调研过程中,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情感。传统文化承载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种心灵寄托和释放。例如,我参与了一次传统绘画的体验活动,绘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宁静和舒展。那一瞬间,所有的忧愁和烦恼都消失了,我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滋养。

在调研过程中,我还结识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这些传承者都是热爱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底蕴。他们向我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他们的坚守和执着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更应该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身上学习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传统文化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美好情感和价值。同时,我也认识到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并为我们的未来提供坚实的支撑。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瑰宝,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为永恒的瑰宝。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五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参加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调研活动,并撰写了相关的调研报告。这次调研不仅深化了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段: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这次调研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代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信仰和价值观的传承。通过走访古建筑、欣赏传统戏曲和学习传统乐器,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审美价值。传统文化的种种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我明白,这是一门跨越时空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遗迹。

第三段: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域的独特文化符号,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对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更加有了自豪感。而且,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和价值观也具有深刻的珍贵意义,例如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等等,都是我们难以舍弃的宝贵财富。

第四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难题。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疏远、信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等。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相结合,展现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第五段:自我的改变与展望。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在心理上更加倾向于传统文化,更加欣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而且,我也开始主动参与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积极学习传统乐器和传统绘画,以此来弘扬和守护传统文化。未来,我还打算将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总结:

通过这次传统文化调研活动,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当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六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是文明的结晶。而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浮躁的价值观逐渐摧毁了传统文化的根基,使其日益岌岌可危。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参与了一次传统文化调研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我们民族骨子里最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通过参观博物馆和传统文化展览,我发现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骨子里的。无论是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还是传统技艺的传承,都蕴含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内核。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源泉所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坚持自身文化独特性的需要,也是维护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

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至关重要。在调研中,我了解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难题。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情况堪忧。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日渐减少。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在当今社会中展现其魅力。例如,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加入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一代的参与,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另外,建立传统文化的知识普及平台,通过网络传播和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和了解到传统文化,从而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调研中,我发现只有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政府需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家庭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第一道防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喜欢上传统文化。

最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传承,更需要行动起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实际的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例如,主动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学习传统技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大家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做到传承与弘扬。

通过这次传统文化调研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方式的难题。同时,我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未来的社会能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七

本文目录。

之采访记录(选取)。

(一)。

采访时间:xx年8月13日9:00。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行政楼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林主任。

林:总体上开看,本学校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初中部的学生,由于他们都是以较为优秀的成绩考进来,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接受过教育的话,便会更主动去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为父母从小便会给他们安排相应的才艺培训,其中也包括书法,国画,传统乐器的学习等。

黑板报。

评比等。这是学校里规定举行的活动。而班主任和年级工作中也会自由地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学生年龄段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会设立奖项,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问:学校在传统才艺上还是相当重视的,那么,在传统的优秀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呢?例如,爱国,尊师重道,长幼有序,乐于助人等这些优秀思想。

林:学校的学生都很乖,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比较喜欢学习的,所以也很听老师的话,很尊重老师,很热心帮助同学。如果哪位学生家里有困难,同学都会很积极去帮忙。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学生这方面还需要加强,比如体育特长生,他们的素质则差一点。学生的素质高低跟父母和这个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学校教的东西,他们吸收后回家或者看到社会上别人不是这样子做的,就会疑惑,甚至会学习那些不好的习惯,以大欺小等等。这些现象也是有的。

林:学校每周都会有校会和班会,校会中领导的发言也会有道德方面的教育。而班会则由班主任自定主题,其中一些主题也会涉及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xx年的汶川地震,学校也开过专门的校会来展开捐款活动,学生都很热心积极参与。道德的教育一般是融进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去感受去学习。

林:当代学生的爱好十分广泛,这是跟以前所不同的。当然,改革开放后崇洋追星的现象是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确实不如以前。以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都拿政治人物当偶像,对首都也有一种莫名的热爱,现在学生一般都是把明星当做偶像。呵呵,这的确会造成一种冲击,但是不致于把传统文化都扼杀掉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会减弱的。

问:总的来说,学校的教育理念中没有轻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好的,希望以后学校会越来越好。谢谢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非常感谢。再见!

(二)。

采访时间:xx年8月13日10点。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教学楼教师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初三(4)班班主任魏老师。

魏:第一,我们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书法比赛的。第二,语文课堂也要求阅读四大名著,现在学生的书桌里一般都会存有各类名著。第三,从初一开始,班里都会分兴趣小组来学习国画等。另外,也有合唱团等传统音乐知识的学习。

问:那么,班里的学生对这类比赛的反应时怎样的呢?

魏:我觉得这是跟年龄层有关,也跟学生性格有关。比如,性格外向活跃的学生就很积极地参与,表现得很出色。而性格内向安静的学生则不是那么积极参加。总的来说,学生还是很喜欢这类的活动的。

问: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呢?比如书法学习。

魏:一部分是出自于兴趣的,一部分是要指引去的。他们初中这个年龄段比较需要老师的指引的,比如看四大名著,老师一般会指引男生先去看三国演义,女生去看红楼梦。他们还不太懂去挑书,还需要老师去指引的。

问:那么,在传统优秀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例如,爱国,尊师重道,长幼有序,乐于助人等优秀思想。

魏:学生的思想觉悟都很高,特别有爱心。上一学期我们班有位学生的父亲患有肺结核,学生知道后主动发起捐款,最终由于对方家长觉得有能力去解决就没有接受这笔捐款。但从里面看出学生的做好事的热心,还有学生的家长对乐于助人行为的支持。他们都是自愿、自发组织的。

问:那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班里会相应的举行什么活动么?

魏:传统美德是一个学校的根基,而初中生的思想比较模糊,是最需要指导的。我们每周的班会课都是由班主任主持的,让学生自由发言活动。一般会以有关“美德”的哲理作为主题。我也会让同学在每周的周一把《三经》《道德经》中一些句子抄到黑板的一个小角落里,让学生来认识背诵。有一些比较难懂得的,我会举一些社会上的例子来解释,深入分析,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问:那这类活动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魏: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他们都很乖,很多道理,你对他们讲,他们还是会听的。比如以前我们班的卫生情况是很差的,学生很不注意卫生,垃圾都是随手就扔掉。后来我就整天给他们上环保教育课,利用一些措施强制性的要求他们一定得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扔,慢慢的我们班卫生情况就好了很多,还拿了文明班一等奖。

问:如果要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你认为最关键是什么呢?

魏: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让他们动手,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很多事情他们没有动手是不会懂的。比如叫他们看文学名著,他们开头是好奇,可能翻了几页就不看了,毕竟文的简介吸引力不大。但是,配合相应的。

读书笔记。

要求他们自己去收集内容他们就很主动去完成。

问:那你认为学校可以怎么样的活动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呢?

魏:我觉得文艺晚会是最适合的,这类活动比较活跃,也可以放松自己。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传统文艺,还可以让老师,学生都参与进来。

问:非常谢谢老师您的回答,打扰你的时间了。谢谢您。

(三)。

采访时间:xx年8月14日9点。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教学楼教师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初三(4)班语文老师。

答:我们的课文里面就设置着名著导读,像《水浒传》就有节选进入我们的教材,还有一些外国名著,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我在暑假里布置的作业就是阅读四大名著。课程的改革很成功,导读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文选的兴趣。这也是教育的回归,一种对传统文学重视的恢复。现在整个社会开始盛传这种风气,也算是一种思想的回归。例如百家讲坛为什么会这么红,也是由于现在的人开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答:整体的效果不是特别好。真正出于兴趣,想去看的人可能只有三分之一吧。他们平时都会去图事馆借书看,有的借不到就到书店去买。有些学生看不懂可能就会放弃不看,但看明白的都会继续坚持看下去的。有个学生就跟我说过“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像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他就是特别喜欢看三国,在。

作文。

里常常会引用三国里面的人物,上次写诚信就用到了曹操的典故。别的学生看名著可能是为了考试,因为去年考试里面就有一个7分的题目是有关于高尔基的《童年》,如果没看过这些名著或许就答不上了。

问:有没有什么措施加强他们的兴趣呢?

答:有。我会告诉他们那些章节有意思,哪个人物比较特别,给一个指引让他们去看,还让他们做些读书笔记来交流。

问:那么,这一类阅读活动到底有没有起作用呢?

答:其实,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接触。因为其中很多是带着古文的句法的,很多学生看起来会比较吃力。我建议过他们结合百家讲堂的节目或者看白话文版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一种兴趣。有学生就在qq上跟我说“老师,好难啊,一点都看不懂”。呵呵,其实,要求他们看名著也只是想培养一种兴趣,了解就够了。这些要等到高中大学才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自我认识的。他们的经历比较少,很多人生哲理还是看不懂的。

问:那么,学生的思想品行情况怎么样呢?

答:我们这里是小乡镇,学生一般都比较单纯的。

问:很多人反映说“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追星远比追传统文化要强”?那老师认为呢?

答:恩。的确是这样,现在的学生的偶像都是明星。有一次我就看到学校窗口的地方写着“汪东城”的大名,我还很疑惑这是哪一号人物,后来一问才知道是现在当红的偶像组合飞轮海。学生们也很喜欢看“天天向上”之类的娱乐节目,男生则更多喜欢玩电玩。他们追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代社会不像以前那么单调,我们也会劝导他们不要盲目追星。

问:那老师您认为影响学生思想品行的因素有哪些呢?

答:应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家长,家长毕竟是学生的第一老师。有些家长重视这方面培养的话,在学生小时候就会找家教来给他们讲解《三经》和《论语》之类的经书。第二是学校老师,第三是社会。很多时候,不是老师讲了,学生就会听。学生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还是会发生变化。比如最近社会就出现一种“好事不一定有好报”的现象,学生看到那些生活中的例子便会疑惑,会选择抛弃老师所讲的,因为他看到的事实并不像老师讲的那样。同样的,一些家长有时候也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应对事情,搞得老师们也很难把乐于助人的品行推行下去。所以,这三个因素一环扣着一环,是分不开的。如果真的要选一个影响最大的,我想应该是学校和老师教育。

问:如果学校老师的影响是最大的,那学校一般会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行呢?

答: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语文本来就是一种人文性的引导,作为一种思想教育的工具。语文课文里面的每一人物都有教育意义,从分析一篇文章到分析一个人物,再转移到发掘人物上的优良品德。最后,针对这种优良品德,让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该如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么一来,学生便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学到很多传统的优良品质,比如讲礼貌,乐于助人等等。在授课过程中,我不会特别刻意地插入思想品行这部分,而是要很巧妙地插入。要是直接问他们“从中学到什么”这样的问题则过于生硬,显得框框架架的,他们的回答也弄得像答题目似的。比如之前我上的一课《流沙河》,里面主要讲理想的,那么我会像聊天那样问他们小时候的理想是怎么样的,现在的理想又如何,再慢慢引导他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一层一层地推进。

问: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是非常有利的。

非常谢谢老师您的回答,打扰你的时间了。谢谢您。

返回目录。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访了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高荡村,就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研究,调研情况如下:

高荡村系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的千年布依古寨。古寨具有典型的第三土语区布依族村寨的特点,传统民居与古寨风貌特别是石头古建筑保存完整,周围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积淀厚重,古文化遗址遗迹多,遭到破坏不大,具有较大的民族民间文化发掘潜力。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使高荡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丧、节庆民族习俗,敬天地、尊师祖的民族信仰传承比较完整和丰富。蜡染、织锦、刺绣等传统工艺在高荡村布依族人中不断的沿袭和发展。高荡村不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双枝并秀,而且蕴藏着极大的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价值。

高荡村居民300多户,近xx人口,全系布依族,且只有伍杨两姓,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民间文化风情:

1、有独特的山寨建筑。村落内的建筑布局井然,房屋建筑均为石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均是木料结构屋架,有的石料间隔,有的木料间隔,石板盖顶,墙多数用石料垒砌或浆砌,用石灰或混泥土勾缝、材料就地取,造价低廉,经久牢固,冬暖夏凉,在建筑形式上,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纵横交错,古朴悠远。

2、有传统精湛蜡染、织锦、挑花等民族工艺,山寨80%的成年妇女都会制作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很多农户家里设有染缸,从事织锦、蜡染及传统民族服饰的纯手工制作。

3、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民间文学。在文化起源上,有《铜鼓的来历》,在传说类有《滴水滩瀑布的传说》,在民风民俗上,有《六月六的传说》、《姊妹箫的传说》等,在民间故事类,有对爱情忠贞不谕的《睡在草凳上的小狗儿》、《三妹与蛇郎》。有富于幽默对事物认识讲究哲理的《征舵的故事》,有讽刺贪财愚蠢,描绘善与恶斗争的《妹妹智杀老变婆》、《人与虎斗智》等童话故事。

这里的布依民歌不仅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流传广泛,布依民歌有古歌、酒歌、时政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从少年儿童到老人,几乎个个会唱布依族歌,唱歌成了布依人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有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其中布依族民间音乐有两大类:一是民间器乐曲调,如铜鼓调、竹箫调、唢呐调、木叶调。二是民间曲调,如念经调(属宗教类)、立房上梁调、情歌调、酒歌调等。

布依族民间舞蹈有铜鼓舞、撒麻舞、花包舞、唢呐舞等。

4、有丰富多采彩的布依族节日,有三月三(油团粑节)、六月六(男女青年赶表定情节)、尝新节,俗称稻米节(即七月半)等。一年中,最隆重、活动内容多要数“六月六”了,六月六这天这一带的布依男女老少聚集在山寨的民间文化场所,进行对歌跳舞,男女青年赶表(谈恋爱),同时还进行唢呐、击铜鼓、木叶、飞石打靶,抓羊子,母鸡护蛋、水上漂石等技艺比赛。

1、高荡村被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授予“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表明她所具有的深刻民族民间文化和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认可,这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当地文化的保护、发掘、开发、提高和开放,必将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2、高荡村被省政协书画院定为创作采风点,为推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作用。

3、高荡村作为布依千年古寨,不仅历史悠久,解放前还是镇宁自治县少数民族村寨的“儒林村”。明清以来,高荡村就有私塾,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不间断。因此,但凡家境尚可的人家,都会送子弟入塾,曾经产生过秀才9人,举人1人,有7名黄埔军校毕业生,1名国立师范毕业生。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旧时的“儒林村”变成了文化村,在过去的60年,全村通过读书正式被大学、中专录取读书参加工作的人就有121人,其中伍德馨一家的子女,就有6名大学生。高荡被1985年《贵州年鉴》记载,称之为“文化村”,这在镇宁自治县绝无仅有。

该村的布依文化有部分内容已逐步消失,总的来说,衰退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世代相传,为人皆知的民族风情、民间音乐、古歌、民间神话、传说等部分无人传承了。

2、一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活动,传统的项目少了,变得空乏无味。

3、一些独特的布依民间工艺品无人传承制作。

4、一些8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母语传承存在危机。

5、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濒临灭绝。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一些曲雅古朴、工艺精湛的建筑逐步被现代建筑所取代,需尽快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

高荡村如今被定位成布依千年古寨进行旅游开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民族文化建设与开发,离不开对民族文化风情的抢救、保护很有必要,现充分利用全乡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以下保护建议和措施:

经调研后,高荡村如今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帮扶下,开始逐步完善旅游设施,在此略提几点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2、统一规划村民建筑,保护地方独特的村寨建筑风格。

3、修复村寨的水碾和农户门前的石磨、舂对,在围绕村寨流淌的梭罗河沿河两岸制作竹筒水车,自流灌溉农田。同时衬托村寨淳朴民风,重现民族远古文化的见证。

4、积极抓好布依文化风情的开发,保护利用。把布依族习俗和文化活动场面与旅游观光很好地协调起来,增加旅游者与当地群众的情趣交往和生活方式,采取解说布依习俗的成因、神话、传说故事、表现形式等方式,让游人对布依习俗有正确了解,增加参与程度甚至产生共鸣。

5、发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布依族蜡染、织锦、挑花等旅游纪念品等。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银城镇宁的旅游兴县战略也将由此打响一场由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带动经济效益的漂亮的胜仗!

返回目录。

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穿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等纷纷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冲击着人们早已习惯的文化信仰。为了解奉贤区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城乡居民传统文化意识,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要求,奉贤调查队于xx年5月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此次调查,在全区范围内共抽取了10个行政村(居)委,按照随机等距抽样的方式,共抽取了200户城乡居民家庭作为本次专题调查的调查样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100个;样本男女性别比例为91:109;年龄段以26岁至45岁、56岁至65岁年龄段为主。

本次调查以入户开展问卷调查为主,问卷共24个问题,涉及市民文化活动现状、市民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情况及现状评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三题到第十四题涉及市民传统文化意识。

1、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是市民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从调查对象整体来看,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及口口相传是居民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途径。200位调查对象中,有63人选择电视广播、46人选择网络媒体及44人选择口口相传,占比分别为31.5%、23%及22%;仅有48人选择书籍和报刊杂志、学校教育及其他。但由于互联网使用情况受年龄影响较明显,46岁以上被访者表示以广播电视、口口相传及书籍报刊杂志为主要途径。

2、近半数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影响较大。

当问及“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世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时,在200名调查对象中,有67人选择影响较大,31人选择影响很大,占比分别为33.5%及15.5%。分别还有76人、19人及7人选择一般、影响不大及没有影响。

数据显示,年龄越大,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程度也越大。12名25岁及以下调查对象中,仅1人选择影响很大,占8.3%;52名26-35岁调查对象中有8人选择影响很大,占15.4%;96名36-55岁调查对象中有13人选择影响很大,占13.5%;27名56-65岁调查对象中有5人选择影响很大,占18.5%;13名66岁以上调查对象中有4人选择影响很大,占30.8%。

3、是否选择以一定方式过节受法定假期及收入状况影响较大,洋节日则更受年轻人追捧。

春节毫无疑问是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数据显示,200名调查对象中,197人表示对春节比较重视并且会用一定方式度过。

而庆祝其他传统节日则受法定假期影响较大,有151人表示会庆祝中秋节,占75.5%;有149人表示会采取一定方式度过清明节,占74.5%;但有些未设定法定假期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仅65人选择,占32.5%;腊八节,仅6人选择,占3%;七夕,仅21人选择,占10.5%。

从收入水平角度看,收入水平越高,对节日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如图1),尤其是需要一定消费的节日,如传统节日七夕、中秋节等;还有一些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图1:各个收入水平调查对象选择过节的占比情况(单位:元)。

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更受年轻人的追捧。数据显示,64名35岁及以下的调查对象中,有20人表示会过圣诞节,占31.3%;有18人表示会过情人节,占28.1%;而136名36岁以上调查对象中,仅17人表示会过圣诞节,占12.5%;仅11人表示会过情人节,占8.1%。

4、对传统思想及论述的认同度较高,但传统著作精读率偏低。

据调查,200名调查对象对一些传统思想及论述的认同度较高。有143人及45人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71.5%、22.5%;有135人及56人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67.5%、28%;有135人及46人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67.5%、23%。

200名调查对象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24人,专科31人,本科及以上45人。受文化程度影响,对一些中国古典名著及西方名著的精读率偏低,大部分表示只粗略读过(如图2)。从调查对象整体情况看,在问卷所列名著中,精读率最高的三本中国传统名著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及《西游记》,精读率分别为16%、14%及12%;精读率最高的三本西方名著是《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傲慢与偏见》,精读率分别为10.5%、9%及7%。

从文化程度细分来看,本科及以上调查对象对中西方名著的精读率相对较高,但仍偏低。45名本科及以上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及《红楼梦》)的精读率分别为35.6%、35.6%、28.9%及24.4%。

图2:各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四大名著的精读率。

1、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同于技术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单是课程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市民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文化的营造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如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横幅、草坪中的警语等,让市民在一点一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能更具吸引力,更深入人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社区应大力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如讲座、征文、演讲等,在这些活动中,市民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在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中,市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大力推进系统宣传,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同时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的东西,非文的东西怎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通过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可以通过传媒得以实现。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的进行宣传。介绍传统民俗文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讲解,并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知识宣传给普通市民。

3、强化文化教育,增强年轻人的文化保护意识。年轻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比如七夕这个节日有些地方还在过,一些传统风俗保存得还很好,都是我们可以了解研究的。立足传统才能走向世界,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其规定为必修课。同时在“两课”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而对于已经离开校园的年轻人而言,可利用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及网络等新媒体,了解传统文化。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八

班级。

建筑设计21-1。

专业。

建筑设计。

编号。

xxx。

调研人姓名:

李晓鹏。

学号:

20210611003。

指导教师姓名:

王淼。

专业名称:

中外建筑史。

研究方向:

二〇二一年四月。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华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1.竹楼。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上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3.德昂族民居。

德昂族的竹楼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比较典型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主楼呈正方形,楼上住人,分为卧室和客厅,供全家人起居、会客和存放粮食、杂物之用;楼下圈养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楼的一侧,用做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脚碓。这种楼形外形别致,美观大方。

3.景颐族民居。

景颇族民居主要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内的为主,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景颇族建筑模式,木竹草结构,干栏式建筑,倚山而建。景颇族民居适应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多架空楼居,分低楼和高楼,占地平面多为长条形。景颇村寨大都在高半山上,背山面水而建。多以山区资源丰富的竹、木为构架,片竹或园竹做墙,草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以获得较好的防雨效果,其所形成的梯形屋顶四壁低矮的竹楼外貌,是景颇族民居的独特形式。

4.哈尼族民居。

三.感悟与。

总结。

建筑是人类为求得生存的基本活动之一,从穴居野外,构木为巢,发展到近代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都是不同时代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因此最能形象地反映出人类的聪明和智慧,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莫过于建筑了。云南少数民族和我国其他民族一样,都在建筑史上都有过辉煌灿烂的篇章。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特殊的自然条件,云南建筑在布局、结构、用材和装饰等方面还有不少的缺点和不尽合理的地方,与中原地区历史悠久的汉式建筑比较,也许过于单调或不够气派,但它毕竟是云南少数民族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同样属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家乡的民居作文。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九

黄晓青。

(一)研究目的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汉服),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汉服文化。

(二)调查内容。

一、汉服的由来。

汉服,即华夏衣冠,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

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但目前在中国,很多人并不了解她,也不清楚汉服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同时,作为目前宣传汉服的最重要工具的汉服历史剧在日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错用、乱用汉服等问题,使得很多原本就对汉服就不是很了解的观众陷入的误区。

二、汉服的特点。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汉服与其他民族的服饰相比,汉服的风格是飘逸、典雅庄重、含蓄委婉、灵动自然、清淡平易的。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

三、

汉服的消亡。

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

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

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当异族征服了昔日诗礼风流的时代,代表卑弱的长辫也尘封了我们民族的血气。对今人来说,剃发易服之前雍容华贵的大国气度、潇洒俊逸的士人气质已恍如隔世,人们不假思索将衣冠全称为古装,在生活中出现更被质疑为日韩服饰,连有些国人自己都这么认为了,这种隔阂的背后是巨大的文化断层。

四、汉服的现状。

改革开放,在经济利益的催动下一切东西都进入了功利化轨道,以物质成就为标准。对文化的保护从政府到百姓都不够重视,社会文化尽显薄弱。空虚久了必然就想要充实。到今日,随这国际竞争的转变,国际上对于文化软实力逐渐重视,文化软实力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自然也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而汉服也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

而2001年apec会议“唐装”热对汉服意识复苏的反向刺激作用。以满服马褂的改良版为代表中国的“唐装”,迅速激发了关于何种服饰代表中国的争论,再加上当时充满银屏的美化满清辫子戏,共同成为了催化汉服再生的烈剂。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其实现在很多汉人开始对自己的文化有了兴趣,不少人开始复兴着.汉服越来越多人喜爱,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通常被称为“汉服运动”。

确实,现在汉服的爱好者几乎已经遍布了全中国,四处都能发现“同袍”。他们穿汉服工作、学习、活动,出入各个社会场合,且自诩为“汉服复兴者”。虽说有些许的人试图用激进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汉服复兴的诉求,但是更多的人把这当成是个人爱好,尽力去影响小范围的人来了解汉服、接收汉服。后者这样温柔的宣传远比前者好,前者只能引起大众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汉服文化的发展。有人会说,汉服生活化是作秀。这种论调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知道,任何一种内容都需要形式来承载,汉服承载的应该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服为外表,充实古典文化的内里。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我们应该要发扬汉服,使汉民族人人能够认识汉服、了解汉服,能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身穿我们的传统服饰,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来自何处,以此为基来重拾传统汉文化,展现华夏千年文化魅力好好的继承下去,让它重现阳光!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

20**年8、9月间,我们对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五省的国学教育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情况做了调查。总的印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积极支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热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

一、国学热渐入佳境。

在山西省,太原市除了有晋豪学府、北大总裁班,还有其他一些不定期的国学培训班6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得到生动多样的实践,太原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止谦家塾、北辰学校、大方国学教育培训学校、文瀛书院等都各有所长。这些国学学校都是民办的幼儿园或师资培训机构。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国学课程概括起来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对这些内容,各校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朔州市国学会创立每天一小时二轨亲子共读班,到目前已复制了20多个这样的班,参加诵读的家庭已累计有2000多户,间接参与的家庭有1万多户,能背论语的孩子有1千余人。

在河南郑州,从2010年开始以传统文化论坛的形式弘扬国学。郑州二七区举办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时,有政商学各界代表1300多人参加。当年9月,河南举办了由全国各地代表参加的六千人的国学论坛。在河南的18个地市中,千人以上国学论坛每年举行近百场,每场3天以上;还有国学讲坛、讲堂,都是政府牵头、企业家捐款、学界组织,是政商学结合。省里有国学文化促进会,各市有分会,各县有办事处,保证国学的系统传播,促进国学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在山东曲阜市,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设以大爱之城、诚信之城、孝德之城、仁德之城为主要内容的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目标。全市已建成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同时建立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全国企业家儒商文化培训基地、师德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基地。已举办各类培训两千多场次,受众达50万人。市政府从财政列支500万元专门设立了国学教育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用于教育培训、典型表彰、教育设施完善等。曲阜最近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践意见》,为每个村庄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新气象。

在陕西榆林市,民营企业家韩海燕于2001年在家乡佳县办起了燕翼堂私塾,培养小学生学诵经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我们考察了明德学校、长谦学堂等几家私塾。

总的说,从中原五省的情况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国学热正在兴起。国学热唤醒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基因,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凡是学习国学坚持时间较长的,成年人思想有了转变,德性有了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了价值追求,工作态度趋向认真负责;家庭、同事、社区内关系趋向和谐,村风村貌有了明显改变;学国学的少年青年,初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文明礼貌地待人接物,提高了自己动手的生活能力。青少年国学教育促进了家长学习国学,促进了亲子教育和师生教学相长,改变了家风校区。特别是不少家长已认识到为子孙计长远的道理,很注重对孩子的国学教育。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并茁壮成长的肥壤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调查情况看,河南、山东弘扬国学比较有特色、有力度,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

二、国学热的冷思考。

一是弘扬国学工作进展难。主要是国学机构审批难;无法同体制内学校衔接;办学场地难,经费难;师资短缺;在国学热骤然兴起中,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

我们发现,有少数办学者只是喜欢国学,却不懂国学,因而难以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次序,以致违背了少儿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如少数国学堂不教学生认字,而只背经书,背了数万字的经书,却不明字义。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做人和学文.利用少儿记忆力强的特点,背诵一些古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内容以至四书的选段是应该的,但少数学堂让孩子两三岁就背易经、老子、庄子之类,就不太妥当。还有的国学堂把培养目标单纯定为培养圣贤、培养天才精英,这也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天才精英,但要因材施教,不可能让学生都成了天才和精英,大多数还是要培养成为有道德、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还有的国学学校有些过分注重形式,应更多地注重国学内容的传承,精神实质的传承。还有极少数学堂图名图利,功利色彩较多。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不难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及时指导,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过多指责。

二是政府推动不力。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弘扬国学是两头热,中间冷,或称中梗阻.上面中央领导很重视,下边民间办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很高;而中间有关部门和地方一些领导同志对这一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的高度上来,真正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

三、

对弘扬国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对国学的认识,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重点是领导。由于国学教育中断上百年,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伴生的负面影响,造成现在为官缺德,政治生态问题很多,以至出现了不少贪官污吏,甚至呈现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重现象;在领导水平和工作方式上,有术无道有的道术全无,德才皆缺,升官走邪路,理政全无方。要通过弘扬国学中关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修好为政之德;借鉴无为而无不为和君子不器的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弘扬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命维新的革故鼎新思想。要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包括官德)与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全面提高了对国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才能自觉加强对弘扬国学工作的领导,才有资格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

为了提高领导对国学的认识,建议各级党校在培训领导干部中开设国学课;在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中增设国学内容并适当加大分量;把对国学的认识和实践情况、抓弘扬国学工作的成绩作为考评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

山西是尧、舜、禹建都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国学基因较其他地方尤为显著,这是山西及中原数省的突出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唤醒这个基因,改变山西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特别要深化官德建设,清除产生贪官污吏的思想文化土壤。在反腐败斗争和从严治吏中,要借鉴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先刑后的中国传统治理原则,大力加强官德教育,加强清、慎、勤的传统政德教育。这是治理山西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加强分类指导。面对千差万别、不同层次的受众,国学的认同和弘扬面临不少困难。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曲解、误解和担心。在弘扬国学中,也多有正负能量搅在一起,不好分辨、不好规范的情况。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文化基础,行业与职业之不同以及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习惯习俗之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以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辩证说理的、循序渐进的、为各层次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国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使受众通理明德,修身养性,增长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摒弃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对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弘扬国学的方式,如学院派、诵读经典派、诸子百家派、弟子规派、国学与佛道结合派等,要分析其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们提倡的国学,本来就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但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不应掺和宗教成分,这与尊重成年公民的信仰自由是不同的两回事。不提倡以宗教教义解释五经四书和老子等国学经典。

要端正国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人重于才,为人重于为学,育人重于育才.要着力培养能明明德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品位的人;培养民胞物与,以大爱之心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人;培养优游暇豫、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能贯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培养能反省自己、反省人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性,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总结。

经验,树立典型,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弘扬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弘扬国学的传承体系。纵的方面,建议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做到弘扬工作有组织、有机构、有人员。这样,才能使弘扬工作一杆子插到底.再如,各种社会性的、民间性的国学组织,如儒学会、国学会、文化促进会等,都要明确各自职能,名正言顺地发挥作用。各级都要组织有较高水平的国学宣讲团,配备合格的讲授人员巡回演讲。

横的方面,要按习总书记让13亿人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的精神,传承体系要坚持落实国学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工厂、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并使社会分散人员、特殊人群也能受到教育。要使全社会的国学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气氛和优良的环境;要明确传承的责任主体、传承人员、传承内容、弘扬措施,并加强检查督促,实行奖惩激励。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一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在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日渐兴起,以创造力、技术及才能等知识资源作为产业发展动力的“创意产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间,创意产业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也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发达国家和地区将创意产业的理念应用于农业发展,形成了创意农业。近年来,创意农业在我国京、沪、川等地也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

一、知识经济的农业形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没有对“创意农业”统一的提法、严格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但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共识:创意农业是由创意产业拓展而来,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为依托,将科技、人文、个人创造力等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形成的知识经济的农业形态。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四种经济形态,而创意农业正是知识经济形态中的农业发展模式。创意产业与传统农业有效融合,开辟了农业发展空间、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较于传统农业的产业模式,创意农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功能多元的创意理念。

如德国提出“绿腰带项目”创意(即利用郊区资源,设计独特的创意农产品和休养娱乐场所),创造了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法国提出将农业建设为绿色隔离带和城市景观创意,发挥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等作用;英国提出旅游农业创意,吸引城市消费者到农村旅游、度假和务农,优化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在城市近郊的农林业地区,开发出科普、环保、青少年教育和培训场所等功能。

2、专业化系统化的农业设计。

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是靠灵机一动的点子,而是需要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设计开发作为支撑,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是创意农业的第二特征。传统农业是按照工业化模式把生产划分为研发密集单元和劳动密集单元,前者由少数专业人员完成,后者无需太多文化知识,通过简单劳动完成。而创意农业全产业链都是知识密集的,产前要进行创意、设计、研发,产中要进行专业管理,产后要进行技术加工和市场开发。如荷兰的花卉产业,产前设计开发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产中实施精准农业、信息农业和设施农业,产后进行专业服务、市场开发和品牌宣传,各环节都体现出创意农业知识密集的特征。

3、三次产业融合的产业链。

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生产,与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的创意、设计、研发、销售有机融合,形成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延伸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全景产业链,是创意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又一特征。日本将这种全景产业链农业称为“第六产业”。荷兰以“创意”理念整合花卉业产业链:核心产业是花卉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支持产业”是支持产品设计研发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等;“配套产业”是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培训等;“延伸产业”是花卉业下游、服务企业生长的企业群,如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金融、推介企业;“衍生产业”是以花卉文化为要素投入的企业群,如玩具、服装、食品、纪念品等。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二

传统民居在我国各地区承载了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是我国历史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下文是传统民居修缮请示,欢迎阅读!

县民政局:

彭德怀故居位于思顺乡思顺村牛形岭下村民小组,是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政、军、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县级机构遗址,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20xx年10月被崇义县党史、革命史公布为“重点保护单位”,20xx年10月被崇义县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彭德怀故居是赣南革命根据地重要的革命活动旧址和开展“红色之旅”重要的教育基地。该建筑为二层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因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为了切实保护革命历史遗迹,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弘扬苏区精神的作用,我村拟对彭德怀故居革命遗址进行抢修加固。经现场勘测,工程预算约需98600元,我村集体已自筹23000元,尚缺资金75600元,现恳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妥否,请批示。

区政府:

为落实市政府朱华副市长有关修缮开放林纾故居会议提出的“鼓楼区接收管理林纾故居,修缮后,春节对外开放”的决定。根据20xx年第一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精神,我局遵照郭秋水区长、张学勇副区长对修缮开放林纾故居工作的安排,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区领导作出“先动工,后补办手续”的决定。我局委托具有国家颁发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福建景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林纾故居修缮进行测绘、设计、预算,项目由区建设中心审定后,交景翔公司负责施工,总造价11万元(含展柜、照明),施工中超出项目不作追加。签订。

施工合同。

限定修缮工期由景翔公司全额垫款施工。从20xx年1月20日开工至20xx年2月24日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今年6月中旬,为履行施工合同,我局打了一份申请下拨工程款的报告,承蒙区领导支持,区财政局于7月初拨下10万元资金,但区财政局提出,我局修缮工作未按“政府采购程序办理”,不能支付工程款。我局无法履行施工合同,造成违约。

经咨询区财政局管理采购同志,既然是区政府交办的任务,什么原因,造成未按“程序办理”,说明情况,确实有特殊原因,按“特事特办”处理。但区领导必须作出明确的批示。

以上请示,如何解决,请领导批复。

闽清县人民政府:

省璜镇谷口村为“红色革命老区”村。该村的张昌龙故居系我县“红军之家”,也是难得的典型清代闽派建筑。故居内张昌龙将军生前革命历史的文物,具有一定的研究、教育、展示的价值。该故居占地面积约有1500平方米,两层半土木结构、前后两厅双院落。该故居历经两百多年历史,20xx年的特大冰雹暴雨造成屋顶漏水、墙面冲塌、排水堵塞。漏水之处经过几年的雨水破坏、侵蚀,造成木梁、门窗等大量腐蚀,抢修迫在眉睫。经测算,“红军之家”张昌龙将军故居修缮及建设需投入资金98.5万元,目前,除镇村自筹37万元之外,尚有缺口资金61.5万元。恳请县政府给予资金补助。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三

局系统现在有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共4.14万亩(不包括滩地),其中弃土:1.3万亩;戗台:1.34万亩;护堤地:1.49万亩。目前这些土地资源均已开发,开发主要以种植速生杨树为主,兼种了部分柳树、香椿、苹果、梨等树种。种植初期,为提高堤防绿化覆盖率和树木的成活率,局属各单位在绿化经费少、种植任务重的情况下,种植工作,采取了承包种植经营管理的方式。承包按亩或延米承包来进行核定,收益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由承包户投资树苗,日常管理也由承包户负责,单位按每年每亩地30—50元与每延米0.5—2元,收取承包费,树木成材后,全部归承包户。二是树苗由我方投资,日常管理由承包户负责,树木成材后按20—40%分成。三是树苗费、日常管理费均由我方投资,承包户仅负责看护,单位按70%—80%的比例收取承包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科学规划,缺少懂技术的专业人才。

我局虽然土地资源开发种植工作起步较早,但由于缺少科学规划,缺少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造成了树木种植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个别单位不考虑土壤环境因素,不科学选种,盲目种植,出现了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现象。

2、管理不到位,承包收入低。

三、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必要性。

1、对提高堤防工程面貌和发展水利风景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堤防资源,实行高效、规范的开发利用,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在靠近县城、市区的地段,种植观赏性树木、植物等,利用宽弃土地育苗、种植速效经济林和其他高效经济作物,形成千里堤防千里林具有水利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对改善堤防工程面貌及推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将成为我局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局可利用土地上已种植的树木有300多万棵,成材期的经济价值按树干直径20厘米,高1.5米计算,现价每方800元,每颗树头400斤,按0.2元/斤计,每棵树木的价值为150元,300万棵树木总价值4.5亿元,若我局按树木的30%分成,xx年生长周期每年可以收取1350万元承包费。若单位自己投苗,按50%分成、xx年生长周期计算,每年可以收取2250万元承包费。由此可见,土地资源若能合理开发利用,必将成为我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是我局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四、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可行性。

1、以点带面,提高分成比例。

盐山河务局xx—xx年,利用自有资金,在戗台、护堤地约678亩的土地上,自己投资种植了93000棵树,采取日常管理由承包户负责,管理经费由局投资,承包户只负责看护,树木成材后,按照7:3的比例共同分成。按成活率95%计算,再扣除10%的丢失、毁坏,剩余79515棵树,xx年后成材,按每棵售价100元计,总收入795万元,70%分成可获利556万元,每年每亩地可收益82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汤阴局自己建立的育苗基地,既减少了树苗投资,又提高了种植树木品种的科技含量。德州局由承包户投资种植的部分弃土,承包分成比例最高达到6:4的有3000亩。邯郸河务局今年由局事业中心负责重新制定了《堤防绿化管理办法》、《堤防树木种植租赁合同》,新合同在规范种植、种植标准等方面责任明确、条理清晰,更具有法律效应,对所辖范围内对有树无合同、有合同无树等问题全部进行清理,重新签定,并分类进行统计,完成认为后写出分析报告。这些好的方法和措施,对实现水土资源效益最大化,起到了好好的促进作用。

2、水利工程养护经费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

目前堤防工程养护经费中包含的“行道林养护费”和“护堤林及防浪林管理费”,可以用来投资堤防土地种植和种植后的树木管理,这样每年约有350万元的资金可以利用,为自我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益提供一定的基础资金。

3、丰富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按照局系统现有4.1万亩土地资源计算,我局职工人均拥有土地34亩,据了解,沿河农村人多地少,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的理念已被人们清醒地认识,在此大好环境下,我局若能将所辖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种植业的市场前景是可喜的,我局丰富的土地资源必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土里刨金”的发展种植业,完全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是。

4、其他流域土地利用效益,提供了可借鉴依据。

根据对黄河流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考察,该流域土地资源丰富,一河务局90公里堤防有近1万亩土地资源,全部按每亩每年400元承包给农户,承包期限为三年,抱额都采取提前一次性交纳的方式,黄河大堤上绿树成阴,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其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是目前我局的几十倍。其他流域如弟资源利用效益,为我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可行性提供了学习和借见的经验。

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方式及措施。

1、总体思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向规模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系统、完善的市场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

2、作好调研,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加强水土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有效途径,局系统水土资源地域不同,土质不同,环境不同,开发种植、管理的方式也应不同。局应组织有关部门对系统内土地资源进行联合调研,进一步摸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规模、经营运做模式、投资效益及发展前景等,对系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3、局出台水土资源开发指导性的相关政策,明确职责,确保水土资源开发、管理的连续性,,制定出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技术上给予指导,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科学合理有序开展。

4、协调好管理养护与堤防种植相互之间的关系,寻找既能促进提防种植业的发展又不违反工程管理要求的有效途径。

5、每个河务局根据所辖内地域、资源等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内容完整、条款清晰、责任明确、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示范文本。

6、建立承包合同核查年审制度,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和树木实有数,对已过期的合同限定签定新的规范合同。对违反合同规定;合同期限过长;不履行合同;不规范、不合理的合同,找出依据,重新签定合同。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四

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市政协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计划》要求,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张永侠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成立专题调研组,就提升xx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协商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实地走访查看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设施与场所,询问调查了有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服务与活动开展情况,并在充分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着力加快阜阳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力促进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步形成。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各级各部门依托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颍淮大讲堂等,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职业规则等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开展志愿帮扶活动。近年来,xx市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人数领先全省,目前有7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5名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73名“中国好人”,66名“安徽好人”,300名“阜阳好人”。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遵德守礼的良好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主流意识。

2、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快速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显著,涌现出一批如电影《农民工》、禁毒剧《白祸》等深受市民喜爱的艺术作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产值达5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5%。阜南、临泉、颍上、xx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运动员邓琳琳获得奥运会世界冠军,一批运动员在世界、亚洲、国家和省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仅,我市共获得国际赛事金牌1枚,国家级体育赛事金牌1枚、铜牌2枚,省级体育赛事金牌63枚、银牌47枚、铜牌48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次荣获“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3、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显著。立足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已完成340亿元投资用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和大剧院已完成规划设计,其中规划馆基本建成,烈士纪念馆已投入使用。xx市文化艺术节、颍淮群众文化周、阜阳非物质文化展演周、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颍上管仲文化节、界首大黄庙会及苗湖书会、太和书画艺术节等一大批文化活动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新华图书城和全民运动中心建设进度加快。阜阳各县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运营。截至20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69个(含个体),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8.5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报纸出版量1897万份;期刊出版量0.8万册。体育场馆10处,县级全民健身广场6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5个,全民健身苑195个,社区体育俱乐部39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494个。年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112次,参与活动人数16万余人。市民文化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精神生活内涵日益丰富。

4、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加快、比重提高。近年来,xx市民在收入稳步上升、物质生活基本无忧的基础上,教育、文化、旅游、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并已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成为仅次于食品、衣着的第三消费大项。特别是旅游、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大幅度增长。

5、市民精神文化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市民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培育了阜阳人民追求平等的强烈意识;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了阜阳人民开拓进取精神。市场经济发展中维护公平竞争的各种法律规范和保障,增强了阜阳人民的诚信意识和法治精神。加上阜阳深厚传统文化的积淀、熏陶与影响,阜阳人民形成了自信乐观、豪爽大气、诚信友善、爱国敬业、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影响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阜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xx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作为安徽省欠发达地区,阜阳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赶超阶段,人口基数比较庞大,历史欠账较多,还有一些制约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客观因素,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截止2014年末,xx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虽然在全省增速位次靠前,但财政收入尤其是人均指标较为靠后,严重制约着阜阳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科技、卫生等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项目建设比较滞后。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硬件设施简陋、老化、残损、短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市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导致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路径与思想倾向,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较为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媒介与来源,又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依托与载体,同时,还是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阜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与完备。一是市、县、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不够完善,功能不够健全。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建设滞后,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群众文化社区建设薄弱。二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滞后,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文化活动开展不够丰富。还没有出台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办法措施,社会各类文化企业、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不高,群众性文化活动还不活跃。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较少。“阜阳艺术节”、“群众文化艺术周”、“送欢乐下基层”等一些文化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包装行为和主体错位现象。四是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人员老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需要。五是文化产业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主体多数处于自生自灭,小打小闹,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壮态,经营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六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阜阳“管仲文化”、“欧苏文化”、“淮河文化”蕴藏着深厚文化内涵,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七是文化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总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演艺团体专业人才缺乏,缺乏领军人才,严重影响着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八是公共文化服务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导致公共文化资源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建立。

3、市民行为不文明现象仍然突出。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阜阳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市容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市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市民的文明素质与城市发展存在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公德意识不强。少数市民受利益驱动,侵占公共资源。有些居民违规建房私搭乱盖,违反城市规划建设。一些商家占道经营,侵占公共场所,影响城市管理与整洁。部分城市商业综合体门前广场被商业活动占据,没能很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二是不文明行为影响城市形象。因公厕少,管理“私有化”,部分公厕常常关门,超市厕所不开放,少数行人在临街小巷里小便。尤其是夜间大排挡极少数消费者随地小便行为时有发生。三是交通规则意识淡薄。行人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车辆违章行驶、乱停乱靠,个别车辆通过斑马线缺乏对行人的礼让意识,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四是城市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随便乱丢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贴,公共场所抽烟、喧哗,随意损毁损坏桥上栏杆、河堤护栏、花草树木、公园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破坏了城市的文明环境。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五

内容摘要:早在电影《20_》上映时,环境问题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玛雅人的预测是不准确的,电影中的情节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这些无不说明着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怎样的摧残,而这摧残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我想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

环境问题的造成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份的,那么,面对如此残酷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份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更多的人对当下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有所了解、为了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来,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发起了这次社会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意识。

一、调查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20__年8月20日至20__年9月31日。

调查地点: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调查对象:天津科技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简单随机抽样、问卷法、观察法、文献法、访谈法。

调查人员:蓝云萍。

调查时间分配:20__年8月2日确定主题。

20__年8月20日设计调查问卷。

20__年8月20日至23日发放调查问卷。

20__年8月24日至25日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

20__年8月26日至31日进行调查总结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阶段。

简单随机调查:对天津科技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两所大学的假期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100人。

问卷调查:对随机抽取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访谈法: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看法,并且交流了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想法。

观察法:在本次调查持续期间,不断地注意着周围来往的同学的行为观察他们是否有破坏环境或者保护环境的行为。

文献法:在调查初期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制作出了问卷;在调查过程中,也是不断地搜集资料,对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文字资料。

三、分析阶段。

对于本次调查,我从调查方案的设计到进行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小组讨论再到撰写调查报告一共历时11天;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回收了100份,回收率为100%。

1.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和相关认知。

问卷中的第2题至第5题是关于调查者对于环境问题的看法与认知程度的。在“您认为当前国内的环境破坏程度如何?”的问题中,有83%的同学认为我国国内的环境破坏非常严重,仅仅有17%的同学认为我国的环境破坏程度较轻。在“您是否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保工作的迫切性?”的问题中,有78%的同学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保工作的迫切性感觉极为强烈,21%的同学对此感觉一般,仅有1%的同学对此没什么感觉。在“您认为我国现在的环保工作做得怎么样?”的问题中,有70%的同学认为我国环保工作做的很不好,29%的同学认为我国环保工作做的差不多,仅有1%的同学认为我国的环保工作做的很好。并且在参与调查的100名同学中有90%认为环保意识是个人素质的一方面。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比较理性的认识,并且有意识要保护环境、有意识对环境进行改善。

2.生活中环保意识强弱程度。

在问卷中,第6题至第11题是关于被调查者在生活中面对一些具体的环境污染或者可以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等情况时的做法的问题。

在“您认为“限塑令”的实行增强了您的环保意识吗?”这一问题中有63%的大学生会因为限塑令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多的考虑到环保方面的问题,有33%的大学生认为限塑令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也仅仅有4%的大学生对限塑令有些反感,这其实是一个好的现象,表明大家愿意为环保做出努力与改变。

但是在“您外出时会不会随身带环保袋?”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与上一问题相反的结果,虽然有15%的大学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带环保袋,但是更大一部分的大学生是偶尔会带,这部分大学生群占比例为62%,剩下的23%则是从未带过环保袋出门,其实从这点上表现出来的则是大家对于环保还仅仅停留在意识上,没有落实到实处上,没有形成环保的行为习惯。

在后面的问题中,有73%的人会经常或偶尔因为一时方便而践踏草坪,而不论什么样的原因都不会践踏草坪的同学仅占27%。有73%的大学生会对生活垃圾经常或偶尔做出分类处理,剩下的27%的大学生则从不会进行垃圾分类。有76%的大学生会在家人或朋友乱扔垃圾时选择劝阻这种行为,但仍然有3%的同学会选择与家人朋友一起扔。有91%的大学生会在离开房间时自动熄灯。从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来看,大学生对于环保有的是美好的愿望,但真正做到实处的并不多。

3.对正在倡导的环保行为的看法。

对于一水多用,60%的大学生赞同这种做法,并且在生活中就是这样实践的;剩下的40%其实也是赞同,但实际行为上做不到一水多用。

对于一次性饭盒的使用,75%的大学生选择尽可能的不用,16%的大学生是经常使用的,而从来不买一次性饭盒的大学生占9%。

对于是否参加环保活动这一问题,有时候会参加和没有参加的过大学生比例基本持平,前者占40%,后者占34%。

4.对于大学生在参与环保问题上的需要努力之处。

对此觉得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仅占7%,其中选择问题在于乏足够的环保知识,对环保认识不足的有68%,选择“搭便车”心理,希望别人多出力的有59%,选择当环保可能影响自己的切身利益时,会犹豫有60%,选择生活方式已经西化,习惯了大量消耗资源所带来的便捷有44%,选择认为环保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的有36%。这说明关于环保,政府社会等各方面都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让环保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

四、结论和建议。

1.政府要加强对环境工作的宣传。

在环保问题上,政府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更扮演着服务者的角色,要使大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政府的有力行动,感受到政府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使大学生能够受到政府环保工作的鼓舞并且会在鼓舞下有所行动,就需要政府加强对环境工作的保护和宣传力度。

2.学校要加强对环境工作的宣传力度。

大学生对保护环境有很高的认知程度,但是在这方面的行动能力却很低下,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自身周围环境的限制。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几乎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到环境保护或者类似的公益活动当中去,导致对环境的敏感度不高,因此,学校应该多多组织这方面的环保活动,使学生通过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对环境的使命感和主动性。

3.宣传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层次性。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做到对环境的关注,但是却没有把行动付诸实践。除了学校没有机会的原因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造成“环保离我很远”的错觉。因此,在宣传工作中,不仅要大方面宣传环境现状的严峻性,还要从小方面宣传生活细节中如何环保生活。

4注重环保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建设。

在大学生接触的媒体当中,网络这一新兴的媒介,当属第一位。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发达和成熟,网络的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应当高度注重网络工程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网站,凭借网络高速传达信息的优势,达到不一样的宣传效果。

四、结语。

通过此次的调查与统计,对于大学生环保意识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但由于是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没有完全覆盖多方面的大学生,虽然样本数量少,不能完全总体反映客观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得知一二。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目前的环保意识的状态如下:

1.能够接受宣传的环保行为,对环境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有深刻认识和感受,能够形成统一的认知,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特别缺乏使命感。

2.关注和保护环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出发,不能从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与其他物种平等观点的角度上看待和处理。

3.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在生活细节注意公共场所和家居的节水,节电,但是在城市清洁和保洁方面却缺乏共同承担责任的意识。

4.仍有小部分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环境保护保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管是在行动方面,还是意识方面,都体现冷漠和淡漠的态度。综上各项,我呼吁社会各界能够为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各种氛围和机会,也希望全人类能够热切关注关乎每个人自身的生存的环境状况。这不仅是大学生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也是全球各个国家面临关乎生存发展,噩待解决的问题。

【内容导航】第1页: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第2页: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六

调研组分别听取了三县的情况汇报,并实地考察了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查济村、黄田村、江村、朱旺村等古民居,了解了基本情况,并就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绩溪、xx县、旌德隶属xx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遍及乡邑。尤其是古民居,数量多,价值高。近年来,在xx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文物局的关心和支持下,绩溪、xx县、xx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相继制定了有关配套办法,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xx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近栋,总面积达60余万平方米,国保、省保、县保单位53处。为进一步细化《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县政府出台了《古村落、古民居管理办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强调保古民居、保古道路、保古树的三保工作,指导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以整治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并将此项工作确定为村长负责制,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古民居。县政协始终不懈地关注古民居保护情况,积极参政议政,向县政府建言献策,鼓励政协委员提交古民居保护方面的提案,有力地推动了古民居保护进程。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在实地考察中也发现,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乏力,很多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现状堪忧。如xx县的棋盘村、xx县的朱旺村、xx县的查济村等,有的村中祠堂已经倒塌,当地文化部门同志痛心地说,有的古民居再不抢救,将在我们手中毁坏,我们愧对祖宗。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七

3月,国家工商总局在出台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促进其向规范的企业和公司方向发展”。为贯彻国家总局文件精神,我们在区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近年来,全区上下立足“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与周边县区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把资金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雇工8人以上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大户)标准。调查发现,全区13363户个体工商户中,有个体大户74户,资金数额最大的达500万元,最小的为50万元,雇工最多的达120人,最少的1人;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其中商品批发零售类12户,餐饮18户,洗浴7户、住宿6户、娱乐类13户,加工类18户。

二、个体工商大户不“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调查发现,这些个体大户从经营规模、场地、用工看,完全具备了开办私营企业的条件,但迟迟不愿升级为企业,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不合算,不愿升级转型为企业。个体户一旦注册成私营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等一分钱也不能少缴,许多个体工商户认为转为私营企业不合算。二是有扶持,不想升级转型为企业。有关部门对个体户管理相对私营企业宽松,个体工商户不仅可以合理避费,在用工、财务、经营上全由老板一人说了算,省了不少“麻烦”。特别是9月1日全国停收“两费”后,一些商户经营规模、场地、用工完全达到了私营企业的标准,但坚决要求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三是怕风险,不敢升级转型为企业。一些个体工商户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担心转型为企业后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认为要不要升格为私营企业,应视业务、实力具体情况来定,只要政策允许,只要能赚到钱,个体户也没有必要升级。四是无推力,不去升级转型为企业。近年来,在如何引导个体工商大户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许多省市已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动员引导个体大户“转型升级”。但由于缺乏政府层面上的强有力领导和配套政策措施,致使个体大户升级转型为企业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五是办理前置审批手续繁,市局指导意见规定,升级企业继续经营原个体工商户已取得前置审批许可项目的,申请人持企业登记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个体工商户拟升级设立企业的'证明书》和原前置审批许可文件及审批机关要求提交的有关申请材料等,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变更审批许可文件。对于个体户来说,要把所有前置审批许可项目一次性进行“升企”变更,存在较大的实际困难。

个体大户不愿“转型升级”,一是影响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大户得不到及时升级转型企业,不符合推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二是影响生产经营的公平竞争。个体大户一般无建帐强制要求,承担的税负较少,管理的投入较少,规范的要求较低。而私营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高,税负足额征收,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影响个体大户的扩大经营。个体户对经营风险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且不得转让或合资,经营风险大;部分行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登记为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刷业管理条例》、《旅行社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条例规定,从事印刷业、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快递业务、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劳务派遣等行业必须登记为企业类型,禁止个体户进入;在融资方面,个体户与私营企业相比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三、引导个体工商大户“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一是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全面宣传。工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快、范围广、更新方便的有利条件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确保公众对“转型升级”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二是要利用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平台进行转型宣传,在会员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创业发展”的活动,激励广大个体工商户扩大经营规模,规范自身管理,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在监管中进行直面宣传。工商管理人员要利用直接接触管理相对人的有利条件,对个体大户进行不定期的走访或约谈,耐心讲解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有利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为管理对象提供人性化服务。

(二)发挥职能,规范登记。一是要依法准入,规范登记。工商部门要严格登记条件,把好市场准入关。对拟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登记工作,对从业人员超过7人,具备开办企业、公司条件的要引导其办理企业、公司登记。二是要严格控制,防止回流。对工商部门“两费”停收后,有些私营企业、有限公司通过注销企业、公司之后再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要加强控制,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三是要周密调查,重点引导。对年销售收入200万以上及雇工7人以上的生产型、服务型、商贸型个体工商户要重点做好“转型升级”登记引导工作。各职能部门对辖区内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要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转型升级”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要做到数量、规模、经营状况清楚,通过政策宣传、法规讲解、登记答疑等工作引导其自愿“转型升级”,办理变更登记。

(三)强化措施,服务转型。一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工商登记窗口要积极为办理转型的个体工商户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帮助办理”制度,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颁发营业执照;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可使用原企业名称。转型为公司制企业的,可以在原名称后加“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对个体工商户获得驰著名商标、“守重”企业等各种荣誉称号在转型后仍可延用;对转型后经营状况良好,商业信誉较高,连续3年无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行为的实行免检(高危行业、食品行业除外)。二是要加大监管力度。工商部门对新登记的个体工商大户要进行实地审查,查看其经营规模,对符合“转型升级”条件的要进行积极引导。利用验照、检查等时机及时掌握个体工商大户从业人员、生产经营规模等相关情况,对符合开办企业条件的及时劝导其办理变更登记。三是要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严格禁止借转型之机,强制企业加入协会、学会,强行收取会费等行为;严格控制各类专项检查,限制重复检查,对于向私营企业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依法保护私营企业投资者的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四是要区别对待转型。“转型升级”引导工作要切合实际,不搞“一刀切”。对于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目前还不具备“转型升级”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可以不纳入“转型升级”引导范围。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八

据调查,200名调查对象对一些传统思想及论述的认同度较高。有143人及45人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71.5%、22.5%;有135人及56人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67.5%、28%;有135人及46人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67.5%、23%。

200名调查对象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24人,专科31人,本科及以上45人。受文化程度影响,对一些中国古典名著及西方名著的精读率偏低,大部分表示只粗略读过(如图2)。从调查对象整体情况看,在问卷所列名著中,精读率最高的三本中国传统名著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及《西游记》,精读率分别为16%、14%及12%;精读率最高的三本西方名著是《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傲慢与偏见》,精读率分别为10.5%、9%及7%。

从文化程度细分来看,本科及以上调查对象对中西方名著的精读率相对较高,但仍偏低。45名本科及以上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及《红楼梦》)的精读率分别为35.6%、35.6%、28.9%及24.4%。

图2:各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四大名著的精读率。

1、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同于技术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单是课程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市民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文化的营造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如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横幅、草坪中的警语等,让市民在一点一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能更具吸引力,更深入人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社区应大力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如讲座、征文、演讲等,在这些活动中,市民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在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中,市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大力推进系统宣传,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同时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通过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可以通过传媒得以实现。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的进行宣传。介绍传统民俗文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讲解,并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知识宣传给普通市民。

3、强化文化教育,增强年轻人的文化保护意识。年轻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比如七夕这个节日有些地方还在过,一些传统风俗保存得还很好,都是我们可以了解研究的。立足传统才能走向世界,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其规定为必修课。同时在“两课”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而对于已经离开校园的年轻人而言,可利用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及网络等新媒体,了解传统文化。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十九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新农村样板房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市长刘学库同志关于新农村样板房建设的批示精神,8月14日,市政府督查室、市建设局组织有关建筑设计、质监、节能专家一行10人,深入到黄骅白庄村、八里庄村,青县双庙堤二村、大鹁鸽留村以及献县小屯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样板村样板房建设的工作汇报,了解了样板房建设的进展情况,与村干部一起探讨、研究了样板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分析了样板房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推广价值,实地解答了样板房建设中的有关设计、质量、技术、安全、节能等政策要求,对今后的样板房建设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前我市样板村样板房建设的基本情况。

1、黄骅市旧城镇白庄村:全村人口1500人,220户,按照白庄村整体规划分三期对全村进行改造。第一期建设24户联排住宅及84户多层住宅,户型选用《河北省村镇民居设计方案》,使用了一些新型节能材料,墙体采用多孔砼砌砖,门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每户均安装了太阳能,实行统一地热采暖,统一天然气供应。现在白庄村样板房建设已全部竣工,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也全部完工,村民将陆续搬入新居。

2、黄骅市羊二庄镇八里庄村:全村人口2000人,426户。这次样板房共设计61套联排住宅,分a、b、c三种户型,选用《沧州市新民居住宅设计图集》方案。现在八里庄已完成了场地填埋清理、规划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近期可开工建设。

3、青县城关镇双庙堤二村:全村人口203人,60户,住宅相对分散。这次样板房建设将对全村进行改造,利用原有坑塘、麦场及闲置可建设用地建设联排独院式居民小区,设计选用《沧州市新民居住宅设计图集》方案。该村已完成拆迁和施工图设计,近期可开工建设。

4、青县金牛镇大鹁鸽留村:全村人口2338人,586户。按照全村整体规划,分三期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将全村改造完毕。第一期计划建22户二层独院居民小区及120户多层住宅。墙体采用多孔砼砌砖,门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用沼气集中供气。户型借鉴《燕赵新民居》及《河北省村镇民居设计方案》。现在22户2层住宅已全部封顶,120户多层住宅已完成地基处理,预计年底可全部竣工。

5、献县河街镇小屯村:全村人口3200人,800户。按照村庄规划,利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建设17栋多层住宅,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第一期按照样板房的设计要求年初开工,建设6栋,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共计282户。现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入内装修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预计11月份可全部竣工。样板房工程全部采用国内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以及沼气池、地源热泵等新技术。

二、样板房建设典型经验推广价值分析。

1、样板房建设整合了土地资源,节约了用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从以上5个村的样板房建设看都是统一用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都是将分散的住宅改为多层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以小屯村为例,目前老村总占地面积约为1650亩,而新村改建后,仅占用240亩土地,可节约用地1410亩,这些土地一部分可复垦发展农业生产,一部分可开发招商引进工业项目,解决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样板房示范工程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使村庄整体面貌得到有效改观。开展样板村样板房示范工程,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老百姓可按规划要求统一建设,样板村都设计了学校、卫生院、养老院、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对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改变了过去布局分散,外观面貌缺乏特色、陈旧等问题,特别是“五乱”现象,得以有效遏制。村庄环境改善了,村民对村庄环境的意识也提高了,带动了村风及村民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

3、样板房示范工程引用了新型节能材料和新技术,提高了住房质量。样板房建设坚持了高标准,高起点,在使用的材料上,都采用了新型节能材料——多孔砖和cl建筑体系,不但抗震性能强而且还节约大量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给社会减少50%的建筑垃圾,使用的塑钢真空玻璃门窗耐老化、耐腐蚀、密闭性强、隔热、隔音、保温,特别是地源采暖制冷,沼气供气等一些新技术得到积极的应用,安全可靠,运行成本低,解决了老百姓做饭、采暖等生活问题。这些新型节能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都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住房质量的不断提高。

4、样板房建设改变老百姓居住条件,提升了生活质量。样板房设计大都征求村民的意见,充分考虑了房间功能配置,体现了方便、快捷、卫生、舒适等特点,改变了以往起居杂物不分,活动范围单调等缺点,做到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都合理,功能区分,起居杂物分开,重视阳光利用。新农居楼内有卫生间,院内有车库,可以说极大的满足了老百姓生活的要求。

5、样板房建设从长远角度看为老百姓节省了大量资金。样板房建设由于原材料的涨价,建设成本相对较高,给样板房示范工程的全面开展带来一定困难,但从长远利益看,样板房建设为老百姓节省了资金:农村现有住宅一般居住周期为20—30年,并且结构陈旧落后,每代人都几乎要翻建一次,而新的样板房建设采用的都是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应用的都是新技术,科技含量高,居住年限都在1以上,无需重复建设,运行成本低。

三、样板房示范工程问题分析。

1、建筑材料大幅上涨,村民承受困难。最近一段时期,建筑材料涨幅翻了一番,钢材由去年的3600元/吨上涨至5650元/吨,老百姓承受能力有限,很多村庄放缓了建设速度,一部分村民迟疑、等待观望现象明显。

2、老百姓存在对使用新型建设材料和使用新技术认知程度低的问题。样板房建设采用了cl建筑体系、中空玻璃、太阳能沼气池、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一次性投入较高,部分老百姓认知程度低,经济压力大,承受存在困难。

3、样板房建设缺乏政策资金的支持,样板房主体建设老百姓还能够承受,但随之建设的一些配套设施,特别是公共设施建设,老百姓就很难接受了。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工作部署,统筹安排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的有关工作,把科学规划、改变传统建房模式、改善结构功能、提高住房质量,传承地方特色作为重中之重,明确责任分工,对重点工作进行调度。

精选传统民居调研报告(通用20篇)篇二十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在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日渐兴起,以创造力、技术及才能等知识资源作为产业发展动力的“创意产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20年间,创意产业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也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发达国家和地区将创意产业的理念应用于农业发展,形成了创意农业。近年来,创意农业在我国京、沪、川等地也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

一、知识经济的农业形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没有对“创意农业”统一的提法、严格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但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共识:创意农业是由创意产业拓展而来,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为依托,将科技、人文、个人创造力等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形成的知识经济的农业形态。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四种经济形态,而创意农业正是知识经济形态中的农业发展模式。创意产业与传统农业有效融合,开辟了农业发展空间、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较于传统农业的产业模式,创意农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功能多元的创意理念。

如德国提出“绿腰带项目”创意(即利用郊区资源,设计独特的创意农产品和休养娱乐场所),创造了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法国提出将农业建设为绿色隔离带和城市景观创意,发挥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等作用;英国提出旅游农业创意,吸引城市消费者到农村旅游、度假和务农,优化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在城市近郊的农林业地区,开发出科普、环保、青少年教育和培训场所等功能。

2、专业化系统化的农业设计。

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是靠灵机一动的点子,而是需要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设计开发作为支撑,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是创意农业的第二特征。传统农业是按照工业化模式把生产划分为研发密集单元和劳动密集单元,前者由少数专业人员完成,后者无需太多文化知识,通过简单劳动完成。而创意农业全产业链都是知识密集的,产前要进行创意、设计、研发,产中要进行专业管理,产后要进行技术加工和市场开发。如荷兰的花卉产业,产前设计开发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产中实施精准农业、信息农业和设施农业,产后进行专业服务、市场开发和品牌宣传,各环节都体现出创意农业知识密集的特征。

3、三次产业融合的产业链。

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生产,与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的创意、设计、研发、销售有机融合,形成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延伸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全景产业链,是创意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又一特征。日本将这种全景产业链农业称为“第六产业”。荷兰以“创意”理念整合花卉业产业链:核心产业是花卉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支持产业”是支持产品设计研发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等;“配套产业”是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培训等;“延伸产业”是花卉业下游、服务企业生长的企业群,如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金融、推介企业;“衍生产业”是以花卉文化为要素投入的企业群,如玩具、服装、食品、纪念品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工地安全实践心得(汇总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接下来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20××年暑假我参与了××农业大学

    精选汽修实训报告(案例18篇)

    报告范文是对一定范围内的调研、分析、实验等结果进行总结和阐述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学术期刊或组织对报告范文的要求和标准,从而更好地适应和

    优质黄瓜的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验的内省和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从中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拍黄瓜是一道非

    专业暑期实践心得感悟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身表现的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改进和提升自己。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面对还有一年就要出社会实

    热门有的人课文资料范文(21篇)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避免陷入刻板和俗套的写作模式。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更加出色的总结。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精选当代大学生的担当演讲稿(模板21篇)

    通过演讲稿的写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成功的大学生演讲稿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尊敬的各位师兄师姐、各位同学:我是经管系

    热门大学带军训心得体会总结(案例22篇)

    通过军训,我学会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这对于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军训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和反思学习经历

    实用诚信调研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一种总结和收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为深入推进全旗党的

    优质效益提升心得体会及感悟(案例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经验内化成思考的能力和行动的动力。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激励。第一段:引言(

    优秀变化莫测的天气读后感大全(15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书籍或文章的感受、反思和意义进行总结和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读者的读后感,他们用文字展示了对书中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本文主要说明了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