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大全9篇)

时间:2024-12-23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大全9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大全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一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 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继而又互相吸引、融合。汉语中有很多满语迹象就是证明。有些汉语方言来源于满语的词汇,它们仍然存在于北方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语中,末字常改为轻声。例如:埋汰(脏)、饽饽(糕点)、个应(使反感)、萨其马(一种小吃)、的瑟(东北方言,意思是轻佻,卖弄)、磨即(即磨蹭)等等,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在学习汉语之后才能理解。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造就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六个方面

1、数学抽象

2、逻辑推理

3、数学建模

4、数学运算

5、直观想象

6、数据分析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

2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3文化品格: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

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学科,其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形成物理基本观念。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我们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升华后留存在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当学生将具体的物理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基本观念。物理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物理价值观。

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学生的能力与过程方法是不可分离的,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训练才能得到。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从而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形成良好科学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科学思维是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物理学科教学要通过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四、培养正确科学态度。

何谓科学态度就是合乎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并据此在言行中有相应的表现,即包括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和科学的行为方式.物理教学不能“为知识而知识”,而应将知识作为育人的载体,充分挖掘知识建构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内在价值,通过相应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随着物理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考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作为一线的物理老师为了适应这一转变,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传授所需科学知识及其技能为基础;以培育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应用科学方法的行为和习惯为重点;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背景,渗透科技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观念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坚决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通过有效提问等教学手段帮助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等,让学生不仅仅是得分数,而更重要的是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和祖国有用的人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2.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1音乐的实践能力: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掌握音乐实践能力应以用为本,围绕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经常进行的音乐活动,重点培养选择合适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和表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即兴表演和创作的能力等。

2、音乐的情感体验: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从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重要的音乐素养。

3音乐文化理解:应包括认知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音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其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1、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2、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

3、体育品格: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二

龚店乡中

李晓勤

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师数学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1.整体把握数学课程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是基础。高中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主线—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理解抽象、推理、运算、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改进思维品质,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

2.主题(单元)教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考对象。可以以“章”作为单元,如将“三角函数”作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为教学设计单元,如“距离”或“几何度量关系:距离、角度”等;也可以以数学中通性通法为单元,如“模型与待定系数”等。

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也是深度学习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实践),这是数学骨干教师的基本功,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数学。

3.抓住数学本质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反复强调: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读薄就是抓住本质,抓住重点,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4.问题引领——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 在关于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大讨论中,问及在数学和数学教育中什么最重要时,s 在一篇总结文章中强调“问题是关键”,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这也是关注的重点。

5.创设合适情境

创设合适情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另一关注点。首先要对“情境需要”有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情境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便于理解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进而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6.掌握学情,加强“会学”指导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

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三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四

2017年的全国理综物理试题选择题没有延续之前的模式,没有考物理学史、交流电、变压器和万有引力,以及运动学图像,取而代之的是动量、原子物理部分。电磁感应作为很大的一个章节,以往的计算几乎是必考,今年只是体现在一个选择题上(很多高三老师直呼“电磁感应白复习了”)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考的问题

1、2017版新课标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物理观念: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等。科学思维: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实验探究: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结果和变化趋势。

科学态度与责任:好奇心、求知欲、合作意识、道德规范、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

2、如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绝对难度下降,相对难度提高;对熟练程度的要求降低,对灵活程度的要求提高—能力要求更加全面均衡,抑制题海战术负面影响。

三、专家给出的高三复习的备考建议 总体要求:增加备课的智力投入,提高教学的技术含量,凸显管理的文化底蕴——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积累和长时间的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

1、处理好稳与变的关系:倡导“两条腿走路”,坚持强化“基础性、综合性”,重视研究“应用性、创新性”,把握不变的主线—基础性、综合性,利用好变化的力量—应用性、创新性——不能无视,不要夸大。

2、处理好“筋骨皮”与“一口气”的关系:重视对高考试题及2017年学科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让“能力附体”,促“素养均衡”—习题训练要有坚实的支撑、明确的指向、必要的指导和恰当的强度。

3、处理好细节落实与深度思考之间的关系:战略上缺乏深度思考将导致阶段性目标不明确,容易引起教学要求的混乱、教学资源的混乱和教学内容的混乱,是造成学生死记硬套,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最终不得不用战术上的忙乱弥补战略上的懒惰。离开细节落实,所有的计划和思考只是空中楼阁。深度思考+细节落实,让汗水滴落成金!

4、高三复习中,老师一定要明确以下问题:课堂上老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学生和学生一起做什么?课堂上必须给学生“思考”“说”“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的权利和时间,给学生一充分的时间去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通过高考阅卷情况分析,建议高三老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该写的必须写,该做的运算必须做,不要嫌麻烦。

四、专家对2018年高考的预测

1、试题的总体难度2017年较2016年稍有增加,2018年高考仍会延续。

2、3-5的考察,第一年平稳落地,整体难度稳定。

3、2017年没有考动量实验,18年有可能会考。

4、为了提高区分度,仍会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运算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

5、2018年的实验有可能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为背景出新材料的实验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五

我国近现代的数学教育走过了一段复杂曲折的历程。上世纪初,主要“仿日”,通过日本间接地学习西方教育,以“癸卯学制”为标志,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辛亥革命后,这个学制废止,转而“仪美”,系统学习美国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被广为传播,产生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学苏”,机械移植和翻译苏联教材,缩短学制,减少教学内容。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学习和模仿中,有收获,也有教训。虽然鲜有自己的特色,但 “遍尝各家风味”,对世界各主要国家数学教育的优缺点都有所了解和体会。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双基教学”为特征的我国数学教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双基教学即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基础,注重教法,具有启发性、问题驱动性、示范性、层次性、巩固性的特征。双基教学理论既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扬,又深受中国传统考试文化的影响。

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口号下,一些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只顾成绩,不管其它,加重了师生负担,造成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后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三基教学”和“四基教学”的概念相继出现,目的是在继承双基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和体现时代的要求。三基教学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技能之外,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四基教学则指在三基之外再增加一项“基本活动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思潮和观点不断涌现,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是素质教育的口号,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围绕这两个主题,多年来,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素质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较为宏观的概念,如何使其落到实处,便于操作,易于实施呢?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就数学学科而言,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第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五个阶段的内涵、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又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第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很好途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大赛竞赛项目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等13个研究领域,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相关的数学学科素养,可以起到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第四,通用技术课程也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和实施,不难发现,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步步具体、明确、可操作,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现了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要深刻体会这种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中国学生数学学习应培养好六大核心素养11月6日下午,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基地校数学学科课程纲要建设推进研讨会主办者,请来了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作了“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专题报告,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这个报告内容新鲜深刻,昭示了高中数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思想,也映射出整个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尚志教授首先介绍了高中数学课程修订的三大背景: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1世纪对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教育的深入发展逐步建立法制化、制度化的标志。他阐述了高中课程修订的思路,切入点为国家教育立德树人工程;这一工程要求落实到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所有课程中。而且,高中课程的修订作为了突破口。

王教授指出,1962年的大纲提出了运算、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三大能力;本世纪初的高中数学的课改大纲发展为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五大能力。而数学建模目前仍然是短板。短板应当补齐。数学建模强调应用。数学有对思维训练、实用价值以及备考训练的三大作用。数学对思维的训练,主要是演绎与归纳的逻辑推理能力。近代统计学的发展促进了对归纳推理的发展。演绎在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的展现形式就是运算。直观想象非常重要。证明的思路是看出来的,要教育学生学会用图形来探测与表达结果。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要继续改革发展。小学、初中的数学教育也要贯彻课改精神,做好过渡。

怎样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王教授指出,必修课程要减少。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修与钻研时间。学有余力者让他们先修大学课程。加拿大等教育先进的国家,高中生已经达到大二水平。而且都是自学的。中国高中数学教学大量刷题练速度的风气要扭转过来。教师的思路要开,胸怀要大。数学教学中不要无原则地搞一题多解。

数学高考要延长考试时间,或者减少题量。考试要着眼于能力,不能变成考技巧。让平时拼命刷题、反复复习、机械操练的考生占不了便宜。高考出的题目要有弹性,要出一些背景题。要进一步减少选择题。增加点阅卷成本,为了真正培养好学生,也是值得的。再说,数学运算题、背景题的阅卷再烦,也烦不过语文考试的作文题。修订组向浙江省考试院提出建议,得到认可。王教授说,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共同声音,帮助领导科学决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部长也认同了,以后不设考纲,高考以课标为标准。

王教授举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有一所“985”高校,学生的高考数学平均分在125以上,入学后的10月份组织学生做过的高考题目的考试,平均分降到100;到同一年的12月再考一次同样的题目,平均分只有及格。这说明很多题目学生做过就忘了。考那样的题目,高中那样的教法,没有多大积极意义。高考制度与高中课程的改革,要给学生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等形式,让学生的才华呈现出来。以后高校录取不会斤斤计较一分两分,要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六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设计思路,也给课堂教学树立了新的课程目标。诚然新课改的到来,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形式与内容、方式与方法、要求与落实、新理念与课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课堂也走入了新的误区。

随着“课改”这一名词的出现,“互动”成为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很多老师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帽子,纷纷想尽办法创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气氛,然而在摆脱传统观念后,一些“为动而动、形式浮躁”的课堂模式,也就热热闹闹的出场了。

可能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课堂现象:

老师拿出一幅制作精美的音像图片资料,然后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小组合作交流,一会儿咱们看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然后,三五个孩子围坐在一起,高声谈论(什么内容不得而知),老师穿梭于各小组之中,时而俯身询问,时而参与讲解,教室里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每个人都在张嘴说话,可谁也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数分钟后,老师阔步走上讲台,学生们默契的停止交谈,老师顺势说道:“刚才同学们讨论的这么激烈,一定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谁能把你们所提出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这堂课,表面看来非常的热闹,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研究价值吗?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树立学习研究的侧重点,只是一味得让学生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没有老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这种“讨论”也只能成为一种烘托课堂气氛的摆设。

反思一下,这节课真的“动”起来了吗?我想这只能说是对课程理念的一种曲解,这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真正“动”的课堂不但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要有明确的中心和目标,要能够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品味,而并不是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课。

“新课改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堂要求师生间角色的互换,师生间要民主、平等。”这一理念的出现就要求着教师对待学生必须要“公平、公正”,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尊、自信”,但随着这一理念的普及,“角色转换”的尺度似乎偏离了应有的界面。

上述这些行为能否真正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想答案一定是“不”,这并不是尊重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而是一种对学生的过度放纵。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导致学生骄傲自大、自己膨胀,经不起任何挫折和打击,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尚的品格。

课堂改革朝着什么方向去改?怎样改才是最有效的?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实际的问题。新型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沟通”,因而这种“对话、沟通”应建立在真诚、和谐的基础上,而我们就必须要以情感为纽带,赋予学生尊重与信任、交流与分享,不能一味的去迎合潮流与形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七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八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己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己。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篇九

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提高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前提。因此,提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尤为重要。

要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策略,就要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即向语文核心素养观念的转变。而在核心素养下提升语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此外,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提倡“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所谓“先学后教”,即先让学生自学,教师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开展教学;所谓“少教多学”,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不懂的,还要权衡好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用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

1.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是其他素养的根基,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阶段,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再逐渐发展书面用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语言的表达和经验的积累,通过鼓励学生阅读、定期举办朗诵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习惯。因此,教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看法。只教学生不懂的知识,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的一大趋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聚焦核心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做到少而精,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审美鉴赏与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学科之美,从而引领、指导生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格式音律之美,体会散文优美的意境。光体会还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创造,这样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4.突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值得学生去欣赏和传承。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课程组的专家精挑细选的,不同的课文蕴含不同的文化和情感。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介绍了客家和傣家的风土人情;《月球之谜》描写了月球独特的地貌,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草船借箭》表现了诸葛亮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突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1.阅读环节——鼓励自主学习

阅读环节是学习课文的起始环节,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篇章结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按照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思维受到束缚,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提倡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让学生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做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角色,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营造阅读氛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发散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2.思考环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做到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还可以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打破“一言堂”的教学局面,实现多种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阵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學则殆。”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要把探究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没有思考的探究将流于形式,没有探究的思考将成为空中楼阁。

3.表达环节——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课文和进行深度思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积累阅读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达,以活跃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个体性的、微观性的、具体化的教学活动,是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鼓励多元化评价,这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成长记录袋评价

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以考试为目的,以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档案袋评价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符合发展性评价的要求,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学生作为“学习建构者”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教师利用学生大量的真实性学习材料来评价学生,可克服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改善教与学的过程。一系列研究表明,档案袋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比如,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一个“图书角”,鼓励学生多阅读,并在阅读后将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自己的阅读感悟做成一张阅读卡片,将这些卡片放进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2.非正式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非正式评价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评价方式更加侧重于感性,能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兴趣、认知等充分调动起来。它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总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将核心素养培养与语文教学设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注重审美鉴赏与创造,突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县林业局班子述职报告通用(六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最新县林业局班子述职报告通用(六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最新县林业局班子述职报告通用(六篇)》的简介: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

    支部班子剖析材料范文范本(8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支部班子剖析材料范文范本(8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支部班子剖析材料范文范本(8篇)》的简介: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关于干部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汇总(7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关于干部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汇总(7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关于干部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汇总(7篇)》的简介: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

    高血压免责协议书(模板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

    最新学校预防艾滋病讲座(模板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最新天上人间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

    精选八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汇总(7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精选八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汇总(7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精选八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汇总(7篇)》的简介: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我们该

    精选社区班子信访维稳述职报告(推荐)(4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精选社区班子信访维稳述职报告(推荐)(4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精选社区班子信访维稳述职报告(推荐)(4篇)》的简介:“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

    最新党支部书记讲规矩、有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党员党课讲稿范文简短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最新党支部书记讲规矩、有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党员党课讲稿范文简短》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最新党支部书记讲规矩、有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党员党课讲稿范文简短》的简介: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

    最新ct医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实用10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