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具体的心得体会范文如下所示,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一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奉献和成就期望。
在没有经过这次培训之前,一直以来,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都有着一个不是很恰当的观念——未来的事情总存在着变数,所以规划就是一种梦想而已,可以说我是抱着一种的态度进展培训的。
但是在经过焦英经理的.培训以后,我彻底的改正我的这种错误想法。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要未雨绸缪,树立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每一步,才可以取得成功。焦英经理此次培训结合一些现实来讲述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让我清醒的意识到做好职业规划对于每一个渴求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须的。
首先,要肯定的是给我们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焦英经理的敬业精神,经过精心的准备,每一部分都是结合我们工作的实际而设计,真正的让我们有所得。端正了我的就业观念。正如上面所说的,在此之前,我都是对于未来一片茫然,觉得一切与工作总是很忙没有思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经过这次培训以后,我就意识到现在就应该要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各种软的或是硬的条件都去努力创造和实现。比别人早走一步就越能靠近成功近一点,晚一步就可能被人淘汰。因此从此刻开始就应该积极的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我相信学习这次培训的知识将会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都受益匪浅。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二
作为一名记者,我深知采访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采访是我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问题,采访都是深入了解事实、发表见解的必然选择。通过采访,我们有机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感受他们的情感和热情,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为读者呈现真实的社会面貌。
第二段:采访前的准备和策划。
采访前的准备和策划对于成功的采访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对采访对象的背景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提出恰当的问题。其次,我们需要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和爱好确定采访的方式和时间。例如,对于一位知名艺术家,可以灵活地安排一场面对面的深入访谈,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艺术理念。最后,我们还需要制定备选方案和问题,以应对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第三段:采访中的沟通和引导技巧。
在采访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引导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可以通过友善的言谈、尊重对方的意见、积极倾听和适当的回应来实现。其次,我们需要运用引导技巧,以便更好地获取信息。这包括灵活运用各种采访技巧,如开放性问题、追问、激励和反馈等,引导采访对象回答出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还需要学会灵活应变,适时调整采访策略,以应对不同情况的出现。
第四段:采访后的写作和编辑。
采访结束后,写作和编辑是将采访内容整合并呈现给读者的重要环节。首先,我们需要对采访所得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和期望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删减。其次,我们需要运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采访成果更加生动、浅显易懂,以吸引读者的注意。最后,我们还要经过自查和校对,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作为一名记者,我积累了不少采访的心得体会。首先,我深刻体会到采访的压力和挑战,但也感受到了采访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采访不仅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沟通能力,还使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责任。其次,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我需要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不受任何个人或利益集团的影响,始终与事实保持接触和联系,竭力呈现真实的社会面貌。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从事记者工作的初衷。记者职业生涯采访心得体会中的每一次经历都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记者,我将继续努力,始终保持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些记者的不懈努力,我们能够让真相和正义在社会中发光发热,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真实、客观和有价值的信息。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三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只有做到才能得到。不经意间,大学生活即将过半,却发现自己一直处在一个迷茫的状态,对社会上的种.种状况知之甚少,甚至连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要得到什么都很模糊,自己好像再用每天的学习来逃避现实。这个暑假见到了好多的朋友,有人已为人父母,有人也已开始赚钱养家,甚至自己的表弟表妹都已经有了工作或是自己创业。这给了我很大的震动,甚至有很强的挫败感。也让我好好的想了想自己的未来,我到底想要什么?我该怎么做?通过此次的生涯人物访谈让我收益匪浅!
二、访谈内容。
(一)访谈一:
1.访谈人物:刘跃,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任职于南方。
2.访谈方式:当面访谈。
3.访谈问题:
(1)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答:其实对我来说找到这份工作还是蛮幸运的,开始我只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
在网上投了简历结果就被选中参加了面试,后来就顺利通过了。
(2)我知道现在很多公司都很看重工作经验,您面试的时候公司有提到过吗?答:提到过,我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还有寒暑假都有去做兼职,像家教,做销售,服务员等等,也和同学帮别人设计网页。所以面试的时候对于工作经验这方面他们对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其实你们大学期间也可以试着去做一些兼职,即使与专业无关,但是很能锻炼你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目前,行业内对毕业大学生的证书有硬性要求吗?
答:不能说没有吧,英语四级是一个重要的门槛,当然证书并不代表你的实际。
工作能力,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实际运用能力。
答:对我来说,因为从事工作的时间才一年,经验也不是很足,我觉得不管是。
什么学历,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自己最弱的还是实践能力,所以学习期间要注意多动手实践。其实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即使自己真的不喜欢这份工作,试着去接受它而不是要它来适应你,进入工作时要抱着一种开放、包容、谦虚的态度慢慢学习。
职场的一个新人吧,其实我最想的是自己有自己的一个软件公司,目前只是在为以后自己创业积累知识和经验,也算是在积累资本吧!家里面对我的工作挺满意的,他们就希望我有个稳定的工作。
4.访谈体会:
因为该访谈人物是父母朋友的孩子,所学专业和我一样相近,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他算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没有在求职的过程中感受到太大的压力,而且他在学校的成绩也非常优异,大学期间他也很努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对他的求职路打了很好的基础。或许在走出大学的那一刻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没有他那样幸运,但我们可以像他那样努力,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我们能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我的在今后的求职路上也会有所收获。良好的准备是踏入社会上的第一步,也是整个人生的重要一步,这是我最大的启发。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四
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参与了许多重要的采访任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心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职业生涯中的采访心得,并分享给其他从事或有兴趣从事记者工作的朋友们。
第一段: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进行采访前,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将要采访的对象,包括他们的背景、专业领域、研究成果等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他们的出版物或者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得。其次,我们需要确定采访的目的和焦点,制定提问的策略和计划。最后,我们还要确保采访的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工作,以免因为技术问题而影响采访的进行。
第二段:建立信任的过程。
在采访过程中,建立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应该尊重被采访对象,尽量不干扰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其次,我们需要用友善的态度和微笑来对待他们,并且保持耐心和理解。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询问开放性问题,让被采访对象有足够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我们需要保证采访过程中的信息的准确和公正性,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
第三段:倾听和观察的重要性。
在采访过程中,倾听和观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关键手段。我们应该倾听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内容,注意他们的语言和语气,以及他们表达观点的方式和态度。同时,我们还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身体语言,从中获取更多的线索和信息。这种倾听和观察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被采访对象的想法和意见,还可以帮助我们发掘更多的故事和角度。
第四段:处理困难和挑战。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例如,被采访对象可能不愿回答某些问题,或者给出的回答与事实不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专业,在不冒犯对方的前提下,继续提问或者换个角度来追问。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采访中的时间压力和紧急情况,尽量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第五段:不断学习和进步。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讨会或者与其他记者的交流来学习新的采访技巧和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积极阅读各类报纸、杂志和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除了专业知识的提升,我们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不断追求真理和公正。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记者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满足感。
总结:
通过这些年的记者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采访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信任的建立、倾听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处理困难和挑战的技巧都对一个成功的采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更好地为读者和社会服务。记者的职业生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有不断踏实努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五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展持续的系统的方案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下面是的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心得体会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大四了。在这个学期,我们开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职业规划》这门课程。何为职业生涯呢?从定义上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展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
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职业定位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最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那为何在这个学期开着门课?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认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主要是由大学四年来写成的。按理在我们大一或大二时,就该安排我们学习这门课程。
现在才开这门课程,虽然是晚了点,但是我也开始慢慢思考“我今后要什么样的工作,选择怎样的生活?”等问题了。突然感觉很迷茫,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心中也有一些答案了。
通过为期两周(八节课)的《大学生涯职业规划》课程学习。我想了很多,切合自己的实际进展了深入分析,为自己认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同时,设定了开展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和方向性。我思考的问题也得到了答案。例如以下的两个思考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哥哥一直劝我去去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而我却比拟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我一直都很纠结如何去选择。通过课程的学习后,我结合自己的性格、喜好和背景等方面,我知道自己不是很适合做公务员和从事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选择了与自己喜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可能使我生活更加快乐。
当我选择了从事于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时候,我很难去选择做一线的施工还是选择去做造价或资料管理这方面的工作。通过这课的学习和网上查询有关的资料,更加了解这些职业的开展与我所需。我现在很明白我该怎么走,怎么选择适合我的职业,然后怎么规划我的职业生涯。我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先去熟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做好施工员)才能做好造价(做好造价员)或做好资料(做好资料员),最后才能做好一个工程工程(做好工程经理)。因为这是我目前的职业规划。
如此等等问题,通过这课程的学习与思索,我都一一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了。我更加明确了我目前的求职目标和职业规划。我知道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眼高手低,时时刻刻都要认清自身的情况。然而多加思索,不断更新自己每阶段的任务。而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地把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知识学好,才能进自己想进的公司。
因为时机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准备好了才能争取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积累到自的职业生涯路。今后我会坚决的朝着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走,并坚信能走向成功。让时间来考验我吧!
正如我们听讲的这门课程一开始第一局话介绍的,职业对社会开展和个人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大了去了就不说它了,仅对自我来说,职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既是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诚然,职业是我们生活十分重要的一局部,且很可能伴随我们生活很长时间。
我想,所谓职业生涯,就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简单的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职业生涯开始于工作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在学习这门课后,我觉得,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跟他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密切关系。
在网上看到过,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在国外很流行,很多人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或者即将踏上社会的时候都会承受职业生涯的培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但是在国内,这些目前还不是很重视,我们传统的思维抑制了我们选择自己将来人生道路的想法,被动的去承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职业,直到有一天或许我们会发现我们在这个岗位上一无是处、毫无兴趣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选择职业的激情,这就是中国的职业生涯现状,更多的是自由式的自主选择职业。系统的科学的职业生涯的规划目前还不是很普遍的被大家承受,但是不管是传统的职业生涯选择,还是现代的职业生涯规划,我想都不能脱离个人本身的一些特性。而开设的这门课,让我可以学习着认识自我,从而对自己的.未来,自己的职业做下个准备,规划,进而去实施。
它是对一生的工作、生活的一个规划。它是为以后作准备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职业竞争、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由此我们在规划我们的职业生涯时,通常会感到有压力,最明显的是,不敢随意的给自己定目标。除了压力外,我们还面临各种挑战,即便慎重定下的目标,但仍然充满挑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压力和挑战,所以我们更要尽力做到切合实际。在规划前,要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把现实的同自己的情况相结合起来。
学习了这门课我想我至少学到了以下的几点:
1、定立目标,借助目标不断的修正完善自己。
没有目标的人,不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有的人适合做学者。有的人适合做工程师,有的人适合做老师,这些都是根据个人的兴趣来选择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同样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同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即时调整,让自己保持最旺盛的激情,去实现目标。
2、人生的路程是曲折螺旋线的,一定有风回路转的时候。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是只要没有失去希望,就要勇敢的向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始终坚信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今天我们很迷茫,明天我们会很坚强。用坚强的心去学习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素质,“永不言弃”3包容:沉着维护尊严。
面对的未来,面对社会,我们想必会碰到一些委屈的,难过的,感到不可理喻的,愤懑的,等等的。在这其中我们可能会被挤兑看到那些所谓社会的另一面,或者现在我们不能说出个一二的单我相信以后会懂的东西。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六
学习完本课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先了解自己。以前,我也会问自己:“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也给出过自己无数的回答。但是那些回答都没能实现。现在我知道了,不是我问的不对,而是我回答的不对。以前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种.种回答都是基于我自己的感觉,而感觉往往是冲动的,心血来潮的,所以光靠感觉得到的回答是不可靠的。
了解自己,要靠前人积累的方法。比如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就比我们自己感觉要可靠的多。今天我们可能感觉自己喜欢唱歌,过一段时间又可能感觉自己喜欢表演。虽然这两个兴趣并不矛盾,但是如果太多这样的兴趣,就会让人无所适从,就会觉得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或者做这个不合适,做那个也不合适。
第二点感受是要重新认识社会,认识社会分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社会是某种样子的。有人认为社会是简单美好的,有人则觉得社会上很复杂很乱。这些固有的意识阻碍了我们对真实社会的认识。真实社会有庞大复杂而又具体的分工,而许多分工只有它们的从事者才知道具体做什么工作。因此,我们切不可望文生义,凭空揣测某种分工做什么工作。这样,当我们去进入这个分工后,发现完全不是自己原先想的那样,那就后悔莫及了。因此,在我们打算从事某个行业之前,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渠道去了解这行业的具体情况。
学完本课程,我做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结果是ri型,既是实用型和研究型。综观这两个类型的典型职业,一个是注重动手能力,一个是注重学习能力。而我发现我在这个两个能力方面都欠缺。这大概恰好验证了——兴趣与能力高低无关。
因为只有工作和兴趣有一定的耦合度,才能工作得快乐,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我先不考虑能力大小而选择考研,为的就是满足我的兴趣,并培养我的学习能力。而且就算是考不上,用考研期间培养学习能力也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就算是找工作,我同样还是要学习相应的知识来使自己达到岗位要求,现在培养学习能力也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我会遵循smart原则,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会根据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来逐步提高我行动的效率。从而使自己最大限度的接近自己的目标。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七
在这三天的学习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xx老师的各种看似简单,却充满着睿智的问答。其中,一针见血并且能让来访者陷入沉思的提问是我们每个人在往后的咨询中必须要磨练的一项技能。例如以下这几种强有力的提问:
奇迹式问题一开始就能定下一个调,直接以某个目标为导向。它既可澄清期待,也可澄清价值。
假设性问题中分为六大维度,分别是时间、价值、系统、信息对称、行动计划和价值扩大。这样就可以把未知看作已知,把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从而帮助来访者简历正向的思考系统。
度量式问题能让来访者更加清晰地知道未来与现在的自己有多大差距,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离目标有多远。
时间维度问题,就是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上进行穿越式思考。
空间维度包括六大视角,分别是自己、旁观者、相关人、摄像机、榜样和未来。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八
听了王海岩老师的讲座,我收获了很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更为重要,我们只有对人生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好的跟党走,为同学服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而刚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则有许多还处在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而言,在这个过渡期里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做一个比较详细切实的规划,必能为以后的大学生涯增色添彩,使其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减少走弯路的次数。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有以下三个问题是需要考虑的:
1、我想干什么?
2、我能干什么?
3、我适合干什么?
其中包含的具体含义有:
(1)职业发展规划是为一个人未来在职业岗位上工作和发展的整体策划,目的是帮助个体更好地发挥其潜力,职业生活更加愉快。
(2)职业发展规划的对象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连续经历,而不仅仅指某一个工作阶段。
(3)职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包括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道路、将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等;涉及择业、调整职业和更大的发展计划;涉及自我认识、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行为活动与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的调整和准备。
(4)要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考虑。主观方面,涉及到个人的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个性、能力、发展取向等。客观方面,涉及到在工作时期进行的各种活动、经常表现的各种举止行为,以及组织情况、生活环境等。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和相互作用。如本人对终生职业生涯的设想与计划、家庭中父母的意见与配偶的理解和支持、组织的需要与人事计划、社会环境的变化等。
一个完备的职业规划书应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自我评估。
2、环境分析。
3、目标确定。
4、策略实施。
5、反馈评估。
以上介绍了职业规划的五大步骤。在此,还要现在开始就必须长期坚持的事项,这些日渐的积累将有助于同学们在将来的求职过程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1、不断的学习,以保证熟练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
2、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
3、有选择地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
4、提前掌握一些你所欲求的职业所强调的技能。参加一些有用的培训,比如急救、礼仪、普通话等等,这些培训可能在将来求职过程中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尔.盖茨在对计算机软件有了明晰的认识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天道酬勤,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做好职业规划,为大学生活和职业方向打好基调,再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实践。早规划、早成才,晚规划、晚成才,努力的付出必然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九
用这样一个题目,的确有些夸大其辞,因为算上在大学期间干的几年校刊编辑时间,我干编辑也就6年,用“生涯”似乎有些不妥,但我还是觉得用“生涯”较为亲切。
记得上大一的时候,我在第一学期就加入了学校文学社,因为常有“豆腐块”见于报端,也就被同学们冠以“才子”的美称。而在我心中,“才子”就是风流倜傥、人见人爱,集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美男子”,称我为才子,简直是在猥亵“才子”之一称谓,当然,我不能推托这一称号,否则别人就会说我“烧包”,于是我只好半推半就,权当自己是“才子”。
记得大一那年的冬天,学校校刊刚刚组建,刊名为“拓荒者”,相当有韵味。校刊编辑部要向学员队招聘校园编辑,我就很自然地被所在学员队推荐,成了一位同学眼中的“大编辑”,但有些同学好叫我“大编”,于是,“大便”这一臭名昭著的名衔也就理所当然地扣在了我的头上。从那时开始,我就与编辑这一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现在。打从我当上编辑之后,爱好文学的同学便如同苍蝇般缠着我这块“臭豆腐”,为他们修改稿子便成了我的家常便饭,当一篇篇文章经由我的修改而得以发表时,我比作者更开心,更有成就感。
上大三的时候,因要专业分流,我被分至电子技术学院,因为以前的良好表现,很快就被院刊《电院青年》聘为编辑,于是,我又开始了自己的编辑生活,直至毕业。期间,我编校过数十篇稿件,通过品阅每篇文章,我能感觉得出每位作者的所思所想,甚至是他们的脾气性格我都能猜出来。也是因为自己是编辑的缘故,结识了很多文学青年,不乏一批“愤青”。我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某个文学话题,一起愤世嫉俗,一起挥斥方遒,一起畅想未来,那种感觉,那种境界,现在真是难以跨越。我永远难忘在大学的那些编辑朋友和那些编辑工作。
20xx年6月,我被河南日报下属的文化公司聘为图书编辑,也完成了由一名业余编辑向专业编辑的顺利过渡。从那时开始,我就进入了文字的浩瀚海洋中,尽情领略着文字的魅力。通过这一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像专业校对符号、图书组稿过程、图书编校过程等,把以前零散的知识都串起来了,成为一个整体,好不充实。我还记得自己接手的第一本书是《顶点高考英语非常教练》,自己在编校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幸亏有同事的帮助,还有河南特级教师将少增的大力支持,我才顺利完成了编校任务,并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之后,我又先后编校了几本有分量的书,像原《党的生活》杂志副主编袁方的《野树的生命力》、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勾志霞的《彩霞满天》、《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解国记的《记者到总编》等,还有《河南新闻年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等。总的说来,自己很幸运,一是接触到很多名记者名编辑,二是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三是形成自己的编校风格。
今年6月份,因为公司改制,我无缘继续为公司工作,后来又找到一家文化公司,现在干的仍然是编辑工作,但主要是采编,不是单纯的文字编辑了,这对我来说,应该是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吧。上个月到东北三省和河北保定出差,主要工作是采访、摄影,一切都还好,尽管有些身心俱疲,但是倍觉充实。编辑工作要的是细心和耐心,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编辑,同样希望自己编出更多的好作品,以飨读者。
时下有句话说得好,“搞文字的远不如搞技术的”,这估计是从薪资待遇上讲的吧,要我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功夫深,文字变成金”。但愿,我从事的编辑行业会给我带来好运。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十
校组织所有老师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疑惑呢,难道我们的职业生涯还有什么可规划的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呀。参加完此次的培训,才知道是如何指导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我对于如何开展高中生人生规划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收获也满满。
多年的就业指导让高校老师和社会都意识到生涯规划到大学已太晚,必须要提早到中学阶段,加上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出台,这就要求高中学校要承担起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重任,我们学校的目标不再是为了眼前的高考分数了,而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让他们现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而把这一切如果推脱给家长和学生个人,这是学校的不负责。
因此,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工作必须要认真负责开展起来。此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详细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工作探索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学校开展生涯规划的具体做法,非常感谢此次培训的老师,让我认识到在高中开展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自身急需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
以下是我通过此次培训给我校的一些建议:
—、培养生涯指导师资。学生生涯指导老师责任重大,教师自身必须要接受相关培训以及对此工作感兴趣,不可认为学校的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的“生涯导师”。建议学校尽可能提供老师有接受进一步培训的机会。
二、不断完善生涯规划理论体系。
三、开展生涯实践活动。生涯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感悟。有些学校已经走在前列,北京十一中,苏州中学……他们的生涯实践已经开展起来。这需要我们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家长资源、校友资源、学校附近企业资源等等,给学生提供探索职业、体验职业的活动平台。
四、引进必要的测评系统,这样可以辅助学生认识自己,探索职业。如:北森开发的生涯天空系统:careersky,这个系统对学生兴趣、性格、职业等等有个综合测评,根据每个人的测评,会有一份测评报告,是目前比较好的一个测评系统。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十一
在20xx年11月30日最后时刻突然决定写这份征文,主要是想对我已经历的9年会计工作作一个总结同时也留份纪念,更期望能催我今后的会计工作能奋发成长和进步!
相比起很多名牌大学会计专业的学士硕士生来说:我的起步算是很低了!我只是一所普通大学“成教学院”的成人教育2年制的专科生!而且当时选择读会计也并非我自已所挑的,所幸的是入学后——-我竟发现会计学科很有趣而且还挻适合我这个读书时数学能考满分的女生!更所幸的是工作后——-我在9年的时间内使能自已从900月薪提高到9000月薪,也许这种提高在深圳这个物欲横流的环境里根本不足挂齿。但对我来说,这一切的意义非常重大——-其中包含了我对会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所有的心血和追求!!而且在这9年的时间我同时经营好了一份自已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我觉得自已是成功的!
我这9年的职业生涯是分3年—再3年—再至今3年三段时间组成的!
第一个3年:97年我2年制的成教会计专科毕业后就与大学同班同学——现在是我先生相继从北方来到广东的东莞!22岁的我当时是一片茫然,觉得只要能找份管吃住工作能解决当时的生存问题就好,于是就用心写了份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自荐信谋到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港商独资企业的电脑部专开销售发票。月薪900—是当时公司内文员级别的工资。那是一份很单调又周而复始的工作,完全跟机器人一样照着设好的程序录数字。空闲时间也相对较多,我借机充分利用时间学习,98年便考到了“助理会计师”,同时在公司内我也不只是限于自已的工作内容,还会不时地去了解“仓库的物料成本等”及“报关组的进出口业务”。因为考过了“助理会计师”—当时这份职称帮了我很大忙,很快我就向公司财务总监申请调到了财务部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会计工作。我至今都很感谢那位财务总监——-她当时在公司算是较有权威的女强人了——-她不仅给了我财务工作的机会而且在后来的日子内毫不保留地教了我很多会计实务!由于接触了较多较为重要的财务工作(如物料成本及报关业务),而且在99年我又考到了国统一考试的“报关员”证,这时工资也有了较大提升!可那时由于我大学同班同学——现在是我先生,也学会计的他找到一家有名的美资公司—但他没从事会计专业,3年左右我们俩的共同积累就够付一套2居小房的首期了,于是就在2000年转到深圳买了一套80平米的小房并办理了结婚相继生了小孩!这样我也就不得不结束在东莞的3年工作来到深圳重新开始——-搞到我财务总监很是不舍,曾再三挽留我!
第二2个3年:这时我刚初为人妻人母,差不多有近一年的时间完全丰献给小孩和家庭了——-当时都不知有cpa,没趁机考很是可惜。一心养育小孩到半岁后重新找工作,当时我的目标是小公司的财务主管,但没想到找到了一份很具挑战的会计工作—一家“港台合资企业”,也是一家新开的公司,我几乎是在与公司在同步成长。从早期创立申办企业的工作开始一路到“建新帐”,到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到海关注册—海关第一份“进出口合同”申请成功等等,从财务部门当初的2个人(我和出纳)发展到最后的“财务和报关部”的十多人全部由我一人主管!那是一段最具成长的经历,所有没经历的实务我自已都先全过程地经历一次后再交助理去办,从税务到报关到外汇直到公司内部的物料成本等,我都是一一去熟悉去处理。会计工作的实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由于我极强的责任心,也就很受公司内最大股东——港商老板及老板娘的肯定。他们对我很信任也很好—各方面的褔利在内地同事中都差不多是排在了前列,当时工资也有6000多!同但由于是港台合资企业,港商和台商就业务及多方面都有很多意见不合,这也使得我们的一些工作做起来复扎了很多!我身处其中也感有些累,加上自已本身个性较硬,于是在所有同事的看好中毅然辞呈离去。当时我的港商老板及老板娘极力挽留我——-并要安排我到他们广州自已的独资企业做财务经理!但由于我家在深圳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他们最后说:“我公司的大门永远都对你开着,只要你愿回随时随地都行”!只有我自已最清楚——-能得到这份信任全得力于我工作时出色表现!但最后—我还是毅然了新的职业生涯:
第三个3年………也许是更长时间: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在一家不大不小的港商独资企业任财务主管工作——-对内直接责任于老板,对外领着“几位助理”负责公司所有的会计实务及报关实务!我体会到做规模不大的公司财务很能学到全面会计实务——-不知其他同行是否有相同的感?这对会计工作的成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有了一些较为全面的实务经验,我处理现在的工作也还算得心应手,况且我认为自已一直都是很具上进心,做事也很较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我同事曾说我办起事来象“老虎扑食!”所以现在也很受现任老板的重视,待遇在同规模公司的同行中也算很不错了,平时还有安排公车专程接送我上下班!但我一定不会满足现状的,我还在不断地学习,去年考到中级职称,同时还在考cpa,如有机会我还打算进取acca.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乐趣也是对自身的不断提高!
我想:我一定会把“会计”当成我一生的事业去追求的!当然作为一位女性,除有一份自已需用心对待的事业外,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是很重要的!同样也是需用心去经营的!由于我与我先生是大学同学,感情基础也都很牢固,两人都是对工作与家庭很认真负责的人(他做得也还不错——-现在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当经理),家里的房子也比以前换大了一倍,一路相互携手共进到现在——-生活得很实在也很幸福甜蜜!所以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只要认真用心去活,生活一定会回报自已的!最后祝所有会计同行们及每位认真生活的人生活都生活得美好幸福!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十二
那天下午天下着雨,著名讲师刘蓄老师来我校为我们作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定位与规划的讲座。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
刘老师首先讲到的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看到招聘会上的人山人海,我知道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众人瞩目的`天之骄子,就业形势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座大山,无论我们以后怎样,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学知识,学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所以我们在学校不能随波逐流,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为自己定好一个方向,并努力朝目标迈进。你才会在就业的时候,有实力和别人竞争。竞争是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没有竞争哪来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关键。
“大学乃高深学问也”是的,这也是我们来大学的初衷。在大学里,是求知成长的一个摇篮,也是锻炼意志的训练场地。也许,大学不会给你任何承诺,但大学可以帮你实现你的承诺。学问的高深不在于它有多难,而是在于你有多努力,有多付出,有多勤劳。我坚信“没有付出就不回有收获”,付出的越多,你才有可能收获更多.无论毕业以后找什么工作,是公务员也好,是科学家也罢,或是一个管理者,现在都需要我们付出。打好基础,为明天的胜利铺一座桥,而不是用庸庸碌碌白白地过了这神圣的几年。努力吧!让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完整的句号吧!梦想依然,路途依旧,我心坦然。
优秀职业生涯采访心得(通用13篇)篇十三
这学期前前后后也采访了许多人,涉及的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没能采访到真正的“高层”人物还是比较遗憾。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渐渐地到驾轻就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人物采访我自己还是有着较多的感受。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分了解(大多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知名教练与体育评论员),但实际采访中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语言上遭遇了危机。由于一些主教练来自上海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方言,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即使后来用普通话对话也时常在一些关键语句上因为口音问题而不能正确理解意思。记得一次采访一位沪上著名教练,因为前期没有心理准备,电话采访时才发现采访对象的语调“惊人”的低。低沉的语调使很多话变得含糊不清,那次的采访最终也因此失败。
除了采访对象的准备外,背景知识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还是在实习期间,一次采访圈外人士预测比赛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前一场比赛我自己也没有看,而采访对象对于足球也不够专业,就出现了采访过程两个人无话可说的境地。
两次失败的经验也提醒我做好采访前背景了解的重要性。对于采访对象,适当了解他的身份有助于更顺利的进行采访;对于采访选题的背景,完备地做好先前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刚开始接触采访稿的撰写,我也犯下了不少毛病。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采访稿,我的第一篇采访稿被小组成员批为过于客观,缺乏适当的文学性修饰。当然,对于一篇采访稿尊重采访者话语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将话语转变为文字又不能少了文学的修饰,不然采访稿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而实习时,我的一篇采访稿也被老师批评了。由于我对于采访对象的话题有着自己很多的见解,于是在文章中有意无意的加入了我的意见倾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话语方式与采访对象身份不符的现象。
在采访稿的撰写之中,如何将事实的客观性与文字的文学性更好地结合显然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从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受访者的意图,而在文字上则需要部分润色,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也需要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吧。
采访的策略选择。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选择不同的采访策略。策略的内涵即是选择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语言氛围以及不同的话语量。比如采访“下层”受访人时,我大都会比较主动,尽量将语言氛围变得轻松使受访者能够较为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采访中我也会适当的掌握主动权,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受访者整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而对于“中高层”受访者,我一般不会过于主动,而是将采访的掌控权交予对方,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两种不同的策略,也是基于两类受访者不同的社会身份、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中下层”受访者可能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相对怯于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同时表达中也可能会因多种因素造成表意不清等问题;而“中上层”受访者相对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特定问题相对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然选择给予对方过多的引导势必将使受访者感到唠叨琐碎。
所以在这样的考虑下,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既能使采访顺利的进行也能建立更好的互动环境。
这个学期开始全面的接触采访与写作,实地采访与电话采访都做了不少,但是我感觉还是远远不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也告诉我,采访只有做了多了才能有感觉,文字、语言上面才能有进步。或许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的很好体现吧。
同时,在采访中我也发现自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可能会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普通的农民工或许我更能放得开,而面对著名运动员或者知名教授则会显得拘谨。起初,我也是总因为紧张而使采访不那么顺利,但随着采访次数增加自己也变得自信,并且能够做到与受访者一定量的有效互动,不再只是那个被动的记录者,开始成为了互动者。而这样自信的由来,既来自战胜自我胆怯心理的一次次实践,也源于对受访者、采访背景的充分准备。
在采访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信息提取方面急需提高。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受访者特别健谈,于是便需要将他的大篇幅内容微缩到小篇幅;有时候则会遇到受访者迟迟不能点到问题的内核而游离与提问之外。第一个问题考验的是自己的文字压缩能力,第二个问题则考验的是记者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我也发现,问题的设计往往赶不上实际中的变化,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设计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而设计的串联点就是和受访者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将自己的观点传递,同时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将受访者引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采访内容。
这学期的采访与写作课使我受益良多,汲取了许多采访的理论知识。而实践中,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则让我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脱离理论而自成一套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而无视实践中的变化。
现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这样的总结与体会能够给我今后的采访以提醒,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采访实践又能给予这份体悟以更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