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

时间:2024-09-07 作者:FS文字使者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范文范本是学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优秀作品的代表,希望大家多多借鉴。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一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今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式。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二

摘要:

大学生就业困难,这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其实究其原因很简单,那就就是学生素质水平的偏低和用人单位的畸形要求造成的。文章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发掘其原因,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又就是一个大学生就业难的年头,就连名牌大学的硕士找工作都已成了困难。究其原因因素有三个,首先就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水平,其次就是当前的教学模式,还有就就是就业单位的问题。

一、大学生素质水平偏低。

现今社会,需要的就是综合性人才,如果知识结构单一,那么必然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大学生素质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不扎实,手高眼低。专业知识不扎实就是现代大学生的硬伤,如果没有好的专业知识,工作起来无异于盲人摸象。很多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跳槽,这主要也就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并不就是找不到工作,而就是找不到他们所谓的合适的工作。什么就是合适?那就就是工作舒服,同时待遇还要很高。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期望呢?他们认为自己辛苦读了几年大学,应该比别人强。其实则不然,很多大学生进入企业之后,拿到的薪水可能还不如一线工人。而这些一线工人的学历可能就是中学生,这让大学生无法忍受。一线工人工作劳累,这就是大学生所不能坚持的。同时,对于操作技术来讲,大学生可能远不如一些一线工人。找到工作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很强,自认为自己的单位容不下自己。所以他们选择跳槽,当他们经历了多次工作失败之后,可能不会吸收经验教训,而就是感叹社会的不公平。这种心态,必然导致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工作,在负重的情况下,如何将工作做好呢?现如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很多技术可能每天都在更新,尤其体现在计算机方面。如果几天不接触新知识,自己可能就已经落伍了。所以,大学生的懒散生活,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

2、创新思维不足。创新思维就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这也就就是所谓的ideas。我们这个社会不缺少干活的人,缺少的就是点子。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好的发展点子,那么将来必然会在经营过程中困难重重。就像没有懒人,就不会出现洗衣机一样,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改变了我们原始的生活状态。所以创新对这个社会才就是最有用的,这也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很多大学生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教育之后,他们的思想已经变成了圆形。他们已经成为了教材的忠实读者,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他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老师,而不就是开发自己的大脑。其实,老师也并不就是什么都懂的,他们只不过就是熟练掌握了学习方法而已。例如,一个车间总就是出现漏气的问题,这种气体对人体有很多坏处,但就是又没有办法检测出来微量的漏气,很多人对此都很无奈。老板告诉员工,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有很好的回报。很多学生对这样的“诱惑”很淡定,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这能力,或者就是认为这就是跟自己无关的事情。而一部分人,他们即使就是奔着“诱惑”去的,但就是他们也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可能一个车间工人就能够解决。他们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对于某些学生的大学可以说就是白读了。一个大学生知道这个问题后,他对这个问题很看不上,认为不起眼,不值得自己去解决。而当某个工人解决了这个问题时,他却认为这样的小问题没什么了不起。

3、交流困难。交流能力差,也就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很多大学生目中无人,尤其体现在一些较好的学校,这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心理呢?归其原因,这些学生一直生活在“骄子”状态,他们从来没有受到过打击,而且他们的视野里只就是充满了别人对他们的羡慕,所以他们始终生活在自豪之中。其实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他们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这也就是他们适应社会的开始。例如小张同学,读大学的时候就是在北京某高校。这所学校在北京可以说就是首屈一指的,他的`成绩在学校也始终名列前茅,但就是到了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没有问他专业知识,却问他有没有女朋友,还有就就是在大学期间有没有参加过什么社团活动。这让小张很为难,因为他大学四年都就是在教室度过的,他虽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也不贪玩,但就是他的生活就是非常封闭的,可能人大会议这样的事情都不会成为他关注的焦点。显然这次面试会以失败告终,他就是幸运的,某大型企业最终因为他的成绩优秀而录取了他。但就是在工作过程中,他出现了种种问题,和同事关系处理得很不好,而且还经常出现和别人争执的现象。他其实也不就是目中无人,只就是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和很多人搞好关系。所以他平时对身边的人都冷淡,但就是当他开展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大家都对他也很冷淡。他虽然很委屈,但就是他却不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在年终总结时,他的工作绩效就是最差的,而且评论也就是最差的。这种现象在很多优秀的学生身上都有体现,只就是程度不同而已。

二、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应试考试。应试考试使很多学生都成了书虫,他们整日停留在书海中,以期啃透每一个知识点。高校中出现了很多“学霸”,这就就是一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以能够掌握更多的课本知识为荣,当然学生以学习为荣就是非常好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进步,并不就是让学生去复制知识。所以在创新教育和全面教育方面,我们做的就是不足的。我们的教育模式就是非常传统的,面对市场变化,我们必须适当改变教学模式。教育必须市场化,让学生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去面对市场。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就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就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行各业的突出人才大都会就是大学生。这种趋势就是不可挡的,这也就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需求,满足大学生发展,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三、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招聘市场完全就是买方市场,他们决定了学生工作的命运。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上都写着“有工作经验”,试问大学生有多少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本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适当的工作对他们也就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就是用人单位哪个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呢?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都就是家教,他们通过这个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同时还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收入。在校大学生工作,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所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始终就是个问题。虽然一些用人单位给了大学生一些实习机会,但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却就是大学生的廉价劳动力。在他们的工作岗位,根本就接触不到锻炼的机会,他们能干的只就是体力活。有些学生被家政公司招聘,去给客户打扫卫生。试问这就是大学生的问题,还就是社会的问题呢?这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1)、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创纪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然后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希望为当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供需两侧;就业;大学生。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因为它与国家、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自从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多,近几年更是连创纪录达到七百多万,让本来就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到来,大量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最有潜力的人才,能否顺利就业,到工作中施展才华,直接关乎着企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虽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本文利用最本质的供需原理,从大学生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根据原因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策略,不仅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视角,还为实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大学生就业难受其供求关系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不均。当今一些毕业生就业难与其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也有很大关系,不良三观、缺乏职业规划,造成个人期望脱离现实,增加了就业难度。同时毕业生就业难与整体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有关,特别是我国产业部门近年来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

1.供给侧。

从教育供给角度看,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一直在连续增长,尤其在开始大规模扩招后,增长速度突飞猛进。虽然高校扩招在一定成都到上拉动了经济,但是,自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高校毕业生数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到就业难的队伍。今年大学毕业生更是高达700多万,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纪录。不可否认高校扩招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数量的骤增,必然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而来的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1-3]。其次,就高等教育供给而言,其问题不仅存在于“量”上,更存在于“质”上。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高等教育应该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最终目标,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提高供给质量,最终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深受过去计划体制的影响,所以在设置上更倾向于专业性和单一性,尤其在开设的一些专业上分得更细、更窄。另一个情况就是,部分高校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和充分条件。为了片面追求办学规模,造成专业重复、毫无特色,甚至导致部分专业饱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调整和变动,由此产生了对多种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但是高等教育本身具有周期性长和滞后性的特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可能准确无误,这就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常常难以和社会需求相匹配,专业人才的培养常常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从个人供给角度看,一方面,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招生人数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全面走向大众化。但是毕业生和家长并没有对多年来教育体制的改变产生认知上的变化。由于上大学后一直被家长灌输“精英”式定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身的价值,却没有考虑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大学生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是他们却没有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更没有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需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由于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这些学生很容易受到文化多样性和经济多元化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择业目标不清晰,也不长远,仅仅把就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既没有切实考虑自身的就业能力,也没有考虑职业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毕业,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大学生将就业范围锁定在省内城市或者家乡,人为地缩小了就业面。当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贵职业,把就业目标锁定在福利条件好的大企业、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好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时,这样的就业期望值显然脱离了社会实际。据调查,我国有将近60%的学生认为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足”。有关研究表明,学习成绩、职业资格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对就业的质和量都有明显影。不可否认就业能力与大学的教育有关,但跟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也非常密切。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合理安排时间,对人生缺少规划,没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需求侧。

从国家角度来看,近年来,随着gdp增速减缓,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等,必然会影响部分群体的就业和收入,我国许多企业正经历着转型升级期,尤其是中小企业很可能在转型升级中灭亡,失去提供就业岗位的机会,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20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7400万家,提供了超过80%的城镇就业岗。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与数量将会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一直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中能带动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却不足。毕业生工作岗位增长速度远不如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量与存量的规模远远超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可吸纳能力,导致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就业环境必然变得更为紧张。从企业角度看,一些传统部门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很难吸引到大学生,也有许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会花高成本来雇佣大学生去做一些简单的销售或制造工作。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生活生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与一些经济落后的西部和农村地区相比,更容易吸引大学生前去就业。但是由于发达地区各项发展逐渐成熟,对员工的需求量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对员工的需求甚至已经达到饱和,在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远远不足。由于这种现存劳动力市场划分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较大,所以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随着企业人力发展越来越成熟,其人才成本管理更加精细,企业更加关注招聘“性价比”高的毕业生,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严重的实用主义观念,第一,以学校选人,很多用人单位认为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力强,所以在招聘过程中,只会关注985或211学校的学生,普通学校的学生数量虽然最大,但是就业最困难。第二,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在考虑到女性员工成本更高,所以在招聘过程中尽量招收男性,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第三,非生源地域歧视,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更倾向于招聘熟悉当地风俗习惯、有一定人脉关系等的本地生源。这种地区保护主义思想,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第四,过分注重经验。很多用人单位,只顾追求短期利益,并不愿意花费时间与金钱去培养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所以常常将其拒之门外,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关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所以,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能单单只靠一个方面,而是需要群力群策。

1.国家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规范监管制度。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建立规范、协调的就业市场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监管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为创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奠定基础。国家应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多元化择业、多渠道就业,切实加强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2.社会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起着很关键的导向作用,所以要重视社会环境对就业观的影响。社会各界也应该主动关心大学生就业,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报道、宣传、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进大学生就业观,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另外,社会也应当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大学生根据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科学确定就业方向和目标,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就业标准。同时,企业也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歧视某些群体的就业,甚至压缩工作岗位数量,企业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公平合理的就业机会,舍得付出时间和金钱去培养人才。

3.学校科学地进行教育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学校应当建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多样化的,既能够适应学生自身的特点,又能够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是要让学生接受不同类型的、最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教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严格高校扩招审批制度。对于一些要求扩大招生规模的学校和专业,要进行严格的审批,防止一些没有教学能力的学校和专业为了某些利益而进行盲目的扩招。二是要根据实际社会的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和结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育人是一个长线工程,在做学科布局时,要做长远打算,决不能仅仅根据眼前的需求考虑教育。大学教育不能仅仅以就业为目标,但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一定要能就业,要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潜力。我们必须考虑大学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

4.父母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与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父母不仅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乐观的思想环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作为父母,也应当结合社会实际和孩子自身的实际,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望,不要总是盲目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最后,父母应帮助孩子分析当前的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尽量为他们尽快顺利就业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持。

5.大学生自身培养核心竞争力,根据实际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为人处世的素质和学习素质,也包括职业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就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时间,为自己做一个大学规划,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前为就业做准备。首先,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就能代表一定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同时,也要树立职业观念,不要盲目的去尝试,要判断一下是否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再决定是否去做,不然,只会浪费很多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我们都可以从中了解到作为一名职业人的素质和责任,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会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成为我们就业时的无形财富,提高我们的就业竞争力。最后,尽量安排一些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为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供一定的优势。

四、结论。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仅仅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很多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需要全国上下一齐持续地努力,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社会、学校、企业以及大学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从而群力群策,早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四

(一)不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这三者都不是同步发展。20gdp增长率为11.4%,我国失业率下降0.1%,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上年持平,gdp增长率为9%,失业率上升0.2%,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5%;gdp增长率为8.7%,失业率上升0.1%,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3%。如今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影响深远,一些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将未来就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他们会选择容易就业的专业。根据《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调查显示,从专业来看,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为90.2%,最低的是法学为82.3%;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比上年减少10%左右。据统计,本科毕业生中工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5.09%;其次是经济学类,为94.77%;第三是教育类,为94.43%。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82.64%;第二低是法学类,为89.26%;第三低是医学类,为92.64%。专业的不同也意味着不同的就业率。通过对―20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劳动就业弹性及第二、三次产业用人需求比例的统计分析(见表1、表2)得出: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如年,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8.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5.6%,而第一产业贡献率只有5.7%。2.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相差不大,如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3.6%,第二产业为30.3%,第三产业为36.1%,同时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均在上升,但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大于第二产业。3.三次产业劳动就业弹性不同,第一产业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正,但是不稳定,近三年来呈现下趋势,可以看出就业难度在加大。4.三次产业用人需求变化与优化产业结构背道而驰。优化产业结构应当是第三产业的就业需求以及弹性高于第二产业,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由于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降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具体反映是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若按贡献率分配就业人数,目前的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布并不合理。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就业比重和就业弹性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导致我国虽近年经济快速增长而大学生就业率却在下降。而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应鼓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该产业的劳动需求。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缺陷首先,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不完善,企业与劳动者供求关系不稳定。如由于近年来国际油价一直高升,中石化为控制成本而与20校招千名大学毕业生解聘,但是被解约的那批大学生已经错过了考研、出国以及参加其他校园招聘的最佳时期,这对他们来说是措手不及的,毫无预见性的。同样在年四川郎酒集团与大约300名应届生解约。这些事件明显表明大学生就业市场缺少保障制度,就业市场缺少监管。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融资会与大学毕业生签订虚假雇佣合同,或利用大学毕业生对签约知识的欠缺签订侵害大学毕业生利益的合同;有些不法劳务中介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散播一些不真实的招聘信息之后乱收费,甚至有的骗子公司利用网络冒充大型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欺骗毕业大学生。其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从微观层面上讲,用人单位岗位的数量是一定的,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大学毕业生一般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定期招聘信息。另外,在大学生应聘的过程中企业又很难通过短短几分钟的.面试和笔试了解到毕业大学生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招聘岗位。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大学教育在实践方面仍未明显提高,往往不能直接培养出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人才,在学校和社会的衔接上我国的政府、企业以及大学毕业生三方都有所欠缺。如今的大学生就业一般都会接受上岗前培训,而培训成本一般由招聘单位承担,这使招聘单位用人成本增加,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培训,企业可节省成本。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直接的反应是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使就业岗位减少,不利大学生就业。虽然一直以来制造业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行业,第三产业也是具有潜力吸引劳动力的行业。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中小各类外资企业近年校园招聘人数明显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投资项目数在20之前保持高位,但自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数目大幅度下降且维持在低位,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见图1)。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减少,导致出口企业以及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大量倒闭,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

二、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以充分扩大就业第三产业是投资小、吸收快、劳动力吸纳能力大的产业,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还没有第二产业多。因而可以通过多渠道对第三产业进行投入来促进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在政府推动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首先,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应当严格控制好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大力支持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其次,各行业的企业在发展多元化业务时要注重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政府应出台相关鼓励措施,特别是能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企业。第三,规范第三产业涉及的市场,比如金融行业,在大力支持资本市场运作的同时要注重资本市场运作的规范性。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企业招聘信息要通过多渠道向外界公布,在招聘信息中表明各种相关信息,政府、企业和高校要做好各方面衔接工作,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之时,高校要及时与相关企业联系,同时企业也要与高校做好各方面沟通工作,政府对各种校园招聘信息要做好支持工作。政府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特别是招聘单位与大学生之间已签订劳动合同,若招聘单位突然违约应有相应的制度和法规保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完善金融市场机制,防范金融危机我国是个贸易出口大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国内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要引入风险分散机制,促进金融业有序、稳定和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应当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在经济改革大背景下,促进经济向好、向快发展,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结语。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是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就业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来看,一国的经济应当要稳健,做好防范金融危机的各种工作,保障大学生就业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之,我国的社会各界应当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我国的教育对经济的发展更有贡献。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五

[提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也是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给出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并针对如何提高就业机会给出可行性建议。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大多选择沿海开放城市,造成人才扎堆过剩。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开放城市,无论是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还是工作机会等都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大部分毕业生把就业的区域限定在沿海开放城市,虽然这些城市对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追求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学生过多造成了人才扎堆过剩,竞争激烈。而中西部地区以及一些中小城市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因为在这些城市工作环境、待遇等都不如沿海开放城市优越,人才往往留不住,造成了更大的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

(二)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就业竞争力不强。在大学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出的大学生书本理论性强,考试成绩好,但是缺乏自我思考的过程,动手能力较差。在现在的岗位中,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更要社会经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希望找到能够尽快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尤其是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社会实践丰富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大部分学生没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缺乏就业实力。

(三)名牌大学、学历层次造成就业期望过高,影响就业。择业期望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名牌大学、高学历的人才对自己人生定位很高,择业目标理想化,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而现在已不再是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时代,已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很多高学历人才不愿降低择业标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影响就业。

(四)低学历、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注重“名牌效应”,造成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由于高学历、重点院校学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降低要求使得与低学历学生的竞争愈演愈烈,造成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一)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大学生顺利毕业,对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关系到自身价值的体现,维护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通过了解现阶段就业形势的严峻,让大学生意识到毕业后不是直接“包分配”,而是面临双向选择,不要一味追求高工资高待遇,实事求是,摒弃好高骛远的思想,树立拼搏和竞争的意识,不依靠父母,积极争取,正确对待就业,形成科学的择业观。

(二)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成长成才。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毕业后国家就会包分配,都有“铁饭碗”。现阶段已不再是“60分万岁”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通过了解当今社会就业难的形式,督促学生们认真思考,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我们通过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督促在校大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规划,制定目标,重视专业能力的提高,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他们毕业时不会迷茫。因此,了解当前形势,让学生们学习更有动力,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

(三)有利于高校课程设置改革,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需要新型人才,这对高校教育体制和高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高校盲目扩招,但是高校的硬件软件却早已经跟不上,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应用性,质量不高,影响了就业质量。通过了解现在的就业压力,让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再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社会需求量不大的老专业,适应市场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工作处就业管理中心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大学生对于自身目标模糊,定位不准,脱离现实,对当前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清楚,因此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非常重要,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开展与就业相关的讲座,如请优秀的毕业生开设讲座等,引导他们设计职业规划,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就业服务中心及时向学生公布最新就业信息,如专业要求、需求数量、层次等,还要知道学生主动搜寻自己想了解感兴趣的职业要求,在大学学习期间找到自己与目标工作的差距,不断努力向目标靠近,有针对的学习,到毕业时能够顺利就业。

(二)高校对课程强化改革,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首先,优化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市场需求调节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打造特色专业,培养高标准人才;其次,引进高学历研究型专业教师队伍,增加本校教师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次数,增强师资力量,平衡师生比例,教师队伍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兴趣优势,提高专业能力;再次,增加专业课实验课次数,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避免学生理论性强,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避免学校培养脱离市场需求;另外,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到对口的企业实习,学生可以更早接触社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三)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青年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贫困山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因为大部分学生希望进大城市、大单位工作,因此这些偏远地区就业机会更多,而且国家有津贴补贴,到中西部地区受到锻炼的机会也很多,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个人发展。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引导学生们调整择业观念,鼓励他们到中西部地区到基层工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应注重长远发展,到能够展现个人价值的地方去,就算艰苦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利于个人成长,更能实现自我价值。

(四)政府要不断完善就业制度,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改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放宽户籍要求,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规范就业市场,将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化道路。一些城市对外地大学毕业生落户要求严格,而对本地的毕业生在政策上更为宽松,因此政府应该对毕业生跨地域就业限制进行改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各地区政府应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最低待遇标准,用人单位参照机关事业单位解决五险,已解决后顾之忧。而且在招聘时要公开、公正、公平,不能因为所谓的“关系”与应聘者竞争时而放弃人才。

(五)大学生应重视社会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大学生要认清形势,对自己进行正确分析,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评估,合理定位,确定自己的求知策略,做好准备迎接机会的到来。在校期间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到社会中去实战,总结经验,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也可以参加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加经验,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进取,努力满足这些要求,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六

我国尚未制定成文法对网络商店是否应该征税、怎样征税以及法律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现实中导致了税务机关征缴c2c电子商务应税款时的疑惑与被动。如何将c2c电子商务纳入我国税收体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伴随着互联网在世界各地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一国的经济模式、市场竞争关系以及税种都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电子商务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了一个潜在的广阔的税源空间;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也对传统的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电子商贸对作为交易主体的企业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即使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电子商务税法,企业也应该自觉按照现行法规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笔者认为,c2c电子商务税收指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凭借其公共管理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无偿、固定地征收c2c电子商务收益的一部分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行政行为与分配关系。明确的税收要件是纳税人预测税收负担及征税机关进行税收征管的依据,纳税人有权仅按照法律明确规定的税收要素缴纳税款。因此,对c2c电子商务征税,其相应的税收要件应当在制定法中得到明确规定,否则对电商征税的行为因没有现行法律依据而将被归于违法。

国内建立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可能会遇到的困境。

c2c电子商务对现在已有的税收体系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这部分的缺位不仅体现在征管立法上,也体现在于具体的征管环节上,可谓实体和程序都受到了影响,而这反过来也成为c2c电子商务税收未征的原因。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有关c2c电子商务征税的对象、税率等问题也未明确,实践中造成了执法人员的困惑与网店店主不主动完成纳税义务的“心安理得”。但实际上相关部门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对电商征税进行调研,而关于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法律迟迟未出台的原因,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没有明确细化的法律依据本身就是c2c电子商务税收的一大障碍,税务登记与申报、电子化征收、税收稽查等环节的法律盲点导致执法部门没有执法依据,更使相应的惩罚与制裁难以得到认同与执行。而建立国内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可能遇到的困境有:

(1)征税对象难以认定。

c2c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自主性与内容多元化导致了征税对象形式名目众多,内容包罗万象。传统交易主体的营业范围等限制在自然人交易之间得到突破。传统的交易对象以实物为主,而电子商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实体商品,如电器、服装、玩具等,还涉及无形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即使与b2b、b2c等电子商务形式相比,c2c电子商务的多元化特征体现在其交易内容、范围、形式、程序等几乎完全由交易双方决定。同时,也造成了商品数量繁多、商品伯息庞杂、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c2c电子商务网站就像“一锅乱烛”,把传统集市、现代商场、路边摊点、精品小店和二手跳圣市场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而我国税法针对不同形式与性质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行为规定了不同的税种与征税方式,就此导致了税务机关在对数量庞大、名目繁多的征税对象征税时可能产生的适用税收征管法律条款混乱的尴尬现象,同时也可能造成公众对c2c电子商务税收正当性的怀疑。

(2)税收管辖权难以明确。

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常设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具有管辖权,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须向其申请办理税务登记,这也是税收管辖的属地性特征。即在传统交易方式下,纳税主体都以实际的物理存在为基础,生产、销售与提供劳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事先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登记。税务登记制度确保了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便于实地查证,掌握税源,加强征管。而c2c电子商务给我国税收征管的属地原则造成了一定的冲击。c2c电子商务模式下,通过互联网服务交易平台,用户只需要有一台连入互联网的服务终端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在网络交易平台注册一个虚拟账号,便可利用该账号与他人进行相应的商品与服务贸易。c2c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与形式的虚拟性对于查证这些虚拟的信息与实际地点以及法律主体的对应关系时,税务机关难以判定纳税主体,注定了c2c电子商务交易方身份复杂且难以监管的情况。由于数量不断膨胀的c2c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利用网络虚拟名称与身份在电商平台企业提供的虚拟的商业环境中开展交易,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交易双方更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地理限制,因而在现实中也没有法定税务登记的强制规定与参照。而仅凭某些卖家在c2c电子商务网站上公布的“经营场所”、“居住地”等注册信息,对于税收管辖权这一征收与监管的前提无法成立,税务机关现实中更加难以认定与操作。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南京市建邨区“江苏省电子商务产业园”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同于电子商务贸易商、电子商务服务商、电子支付服务商等主体企业,c2c电子商务缺乏工商、税务部门及经济园区的有效监管,若非店家主体主动申报纳税情况,根据现行法律对c2c电子商务店家的贸易运行包括纳税行为的法律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税收征管难以实施。

任何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许多流转环节,如工业品要经过工业生产、商业批发和商业零售的环节。现行税法对纳税环节的规定是基于有形商品的流通过程和经营业务活动的,主要适用于对流转额征税,因此其确定必须考虑商品及劳务价格的实现阶段。但在c2c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主体虚拟性、商品数字化、交易无纸化、支付电子化等特点,导致交易的隐蔽性特点,交易过程不像实体经营这样透明公开,交易信息绝大多数掌握在网店店主自己手上,难以交易以外的人所得,包括税务机关。而有效的税收征管和稽查,应建立在税务机关切实掌握纳税人完整、真实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主要获取途径就是对纳税人的合同、发票、账簿、报表等进行审查。而在c2c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商品与服务款项的支付与结算、数字化商品的配送等交易环节都可以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媒介下完成。需要区分的是,只有数字化商品可以通过在线传输方式完成配送与整个交易,而有形货物则必须通过线下的实体快递公司才能完成交易,相较而言,数字化商品可以通过在线传输比快递公司物流形式更难实际掌握。由于其无纸化与虚拟化特征,c2c电子商务谈判签约、支付价款甚至数字化产品的交付等行为都可以在线完成,整个交易过程中都不需要出现传统交易中重要的书面凭证如纸质合同等,取而代之的是网络通讯工具上保留的聊天记录等可以视为与纸质合同条款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电子凭证,仅由卖家掌握并保管,使得税收征管、稽查失去了原始实物凭据,税务机关难以了解納税人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此外,在电子货币、电子票据、电子划拨技术的使用下,这些电子形式的合同和凭证的可信度不高,卖家可以轻易更改电子记录而不留痕迹。另一当面,随着第三方支付系统的逐渐推广与完善,数*货币这种虚拟支付方式在c2c电子商务交易结算中的应用与推广,为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又大大增加了难度与挑战。实践中,许多c2c电子商务卖家出于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或其他考虑,使用计算机加密、支付授权等高科技加密技术来隐匿相关交易信息,就更加难以被交易以外的人如税务机关所掌握。以上变化都论证了c2c电子商务交易过程较传统贸易过程而言具有很强隐蔽性,加之现阶段网店个人店主自行前往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登申报记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税收征管和稽查的现实难度很大。

(4)相关主体对于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立法的态度。

不同于大量电商企业、学者等作为c2c电子商务应税论调的拥趸者,部分消费者与个人卖家对可能实施的c2c电子商务征税行为立场相反。现代社会,人人都可能成为c2c电子商务行为中的购买方。部分卖家将成本会直接转嫁给消费者,造成产品价格增长,与他们的购物动机相悖,于是有相当部分消费者反对c2c电子商务征税行为。另一方面,由于c2c电子商务中参加交易的双方尤其是买家往往是个人消费者,购买力有限,因此相对于b2c电子商务尤其是b2b电子商务而言,其“本小利薄”的特征十分明显。即交易次数多,单次成交额小。此时,对c2c电子商务卖家征税,就会造成其销售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一些卖家可能将成本会直接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产品竞争力下降,造成买家流失,经营利润减少,甚至产生店铺倒闭的风险。某大型电商企业负责人直言:“由于税负较高,小企业如果老老实实纳税,90%可能会倒闭。按中国现有的税制和市场环境,中小企业很难生存。一边让我缴重税,一边要我卖便宜,企业被夹在中间不死都难。”因此,部分卖家对可能的立法行为态度也非常明确。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七

还有5人选择暂时不就业,其中有4人选择年后再就业,1人暂无就业意向。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情况,通过和相关学生的谈话,导致学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个别学生认为学历对自身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选择毕业后参加专升本考试,提高自身学历。

2.部分学生心态不稳定,存在消极与懈怠心理,认为明年7月份拿到毕业证再找工作也不晚,却没意识到作为大专院校学生,错过了今年11月份到明年3、4月份的就业黄金时期,等到明年拿到毕业证去找工作时,届时本科院校学生也已经毕业,竞争压力更大,将增加自己的就业难度。

还有个别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心态,对于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就业环境没有清晰认识,存在幻想,因此当此类学生步入职场后,意识到现实和理想中的差距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够,最终选择跳槽来逃避此类问题,导致就业状况不稳定。

4.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朋友介绍推荐、网上投简历等方式已经收到多家公司面试通过通知,但是由于考虑因素较多,例如岗位、薪资、工作地点等,且自身对可选择的公司无明显偏好,而距离离校时间还有半个月,因此无法迅速决定,还处于待就业的状态。

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心得体会。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八

内容提要:到209月底,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本文首先运用数据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过剩的现象,并对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估计;然后对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化解我国激增的外汇储备以及过剩外汇储备的运用的出路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及其过剩。

我国外汇储备自末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以来,就一直是迅速增加的趋势。20末,我国外汇储备达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6亿美元,增幅达50.5%。至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同比增长49.5%。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加上同期(9月底)香港金管局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1228亿美元,共计达到8918亿美元。与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为8435.6亿美元相比,到2005年9月底,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实实在在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考虑到外贸进出口顺差剧增的因素,市场普遍预测2005年外汇储备增加将不少于2000亿美元。如此,这将是我国连续第三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超千亿美元。

表1中国自19以来的外汇储备额单位: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国际收支的明显改善。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以出口的迅速增加为基础,中国贸易收支和经常收支都是连年黑字的局面。2000—年,经常收支黑字中国合计为1392亿美元,其中达459亿美元。其次,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增加。2000-2004年中国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545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屈一指。

外汇储备充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货币的信心。也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然而,巨额的外汇储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大量的外汇储备为金融安全增加了保险系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信用度,但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高成本、低效率占用人民币资源。外汇储备作为中央银行的对外资产,是用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购买的,外汇储备的增加势必占用央行人民币资产,如76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将占用相当于近6。2万亿元的人民币货币资产。大量的资产占用,会影响到经济的货币投入、货币传导及实体经济投资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影响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从2004年末外汇储备占当年gdp的比重看,中国高达37.2%,超过了世界平均的9%,大大高于美国的0.7%和欧盟各国的3.2%。从2004年末外汇储备相当于当年月均进口额的倍率看,中国高达13.1个月,大大超过了世界公认的3个月左右的水平。从20末外汇储备相当于短期债务的倍率看,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年末相比,中国超过了1倍以上,高达5.85倍,即都处于还债有余的状况。从上述几个比例数据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存在过剩的现象。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做任何事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因此,经济生活中存在一个“帕累托最优”的境界。一国持有外汇储备也不是越多越好,有一个度的界限。一个国家外汇储备水平究竟应该以多少为宜,并不存在一个现成的理论模式推导出的确切的衡量标准。特别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交往的程度不同,因此对外汇储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外汇储备水平差异很大。

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外汇需求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进口付汇、外商投资回报、偿还外债、维持汇率稳定的外汇平准基金及特殊需要的外汇需求。进口付汇需求,传统理论认为保持三个月进口支付需要,现在的观点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其货币不是国际储备货币成员,外汇储备往往不具备可替代性,具有明显刚性特征,因此建议应适当放宽,我国可以考虑保持四个月的进口支付需要,即国际储备与进口的比率为33%。外商投资回报,国外投资者一般希望有1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我们考虑按照15%的比例预留外汇储备。偿还外债的外汇需求,根据国际经验,应保持外汇余额的10%的外汇储备,此外再保持年度外汇储备10%左右的外汇平准基金和特殊需要。根据以上思路,我们得出以下公式:

r=r1+r2(1)。

(1)式中,r为外汇储备总量,r1为适度外汇储备量,r2为超额外汇储备。

其中,r1=33%w+10%x+15%y+z(2)。

(2)式中,w为年度进口额;x为年度外债余额;y为年度实际用外资总额;z为外汇平准基金及特殊需要额(10%r)。

r2=r—r1(3)。

按以上表达式,我们可以推算出近年来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及超额储备情况。见表2。

单位:亿美元。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以前也存在超额外汇储备现象,但是问题并不十分严重,从开始三年来,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加速,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应控制在2700亿美元左右。

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既不能放在抽屉和柜子里,也不能存款于国内的银行,投资于国内的有价证券,而只能存款于外国银行〔包括本国的境外银行和国内的外资银行〕或购买外国的国债等有价证券。由于国债等有价证券流动性强、收益性高,所以,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大都投资于外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等有价证券。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上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长期经济繁荣,因此在美国财政赤字扩大、国债发行增加的情况下,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其外汇储备的相当部分用于了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2000-2004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额由603亿美元增加到1938亿美元,增加2.21倍,所占比重中国由5.9%提高到10.0%。鉴于世界各国持有美国国债的60.6%是公共部门持有,因此,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的美国国债,目前至少在1170亿美元以上。

然而,中国外汇储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等的对美投资,就未必是一种比国内运用收益高的有效运用,有时甚至低于国内运用的'收益。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因两位数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利率一直高于美国,出现通货紧缩倾向后利率虽然明显下降,与美国相比也所低无几,-年又比美国高1-2个百分点,2004年也基本与美国持平。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明知对美运用收益不高还年复一年地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等,就是因国内没有运用的对象。即使收益低也比闲置不用、没有任何收益强,仅此而已。这样一来,其实是中国把本来应该享受的本国和区域内风险投资的利润,以一种贴息的方式转让给了美国。

中国在将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的同时,国内却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1979-2004年,中国累计利用外资总额达743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621亿美元。可见,中国是在资本不足、大量输入资本的情况下大量储备外汇并用以对外间接投资的。从中美两国的投资关系看,2004年末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共为480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1/4。如果考虑中国在美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购买的其他有价证券,则中国对美国的资本纯输出至少在2000亿美元以上或更多。

然而,中国1938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的间接投资,能否比美国对华48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也是一个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给中国带来了必要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另一方面,中国以改善投资环境为中心,付出了允许美国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控制企业经营权、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等方面的代价,并由此产生了国家安全方面的隐患。相比之下,中国政府购买美国政府的国债,除了固定的利息收入以外,可说是什么也没有得到。更令人担忧的是,伴随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的迅速增加,就像现在日本最害怕美元贬值一样,中国也越来越害怕美元贬值了。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很多人对如何化解我国激增的外汇储备问题提出了建议。笔者认为目前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应该比较有效。

1、适时增加黄金储备份额。

近三年来,在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同时,我国的黄金储备变动不大。我国的黄金储备在20末为600吨,约为1929万盎司,如果按照2004年12月2日亚洲现货现金报收455.25美元/盎司黄金的高位价格计算,约合87.82亿美元,仅占我国2004年末外汇储备6099.38亿美元的1.44%,这种状况和发达国家美国的56.7%,意大利的47.8%,法国的47%,德国的37.6%大相径庭,所以黄金储备在我国国际储备中所占的份额是非常低的,这种状况和一个发展中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针对我国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份额过低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在国际储备中应保持8%到10%的黄金储备。此方案是可行的,因为在金价稳中有升的情况下,黄金是一种有效的储备保值手段,不仅有利于抑制外汇储备缩水,而且更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按照此比例计算,我国的黄金储备量应控制在3750—4680吨之间。按照455。25美元/盎司黄金的高价格计算,约为550—688亿美元,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超额外汇储备完全能满足这个比例。但是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我国应灵活调整国家金、银的收放政策。

2、扩大企业支配外汇的自主权。

贸易收支、经常收支和境外资本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贸易收支、经常收支黑字是企业的盈余,外国资本流入中除外国政府的开发援助外,外商直接投资等也大都成为企业持有的外汇。但是,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即企业将持有的外汇卖给银行,再由银行按国家规定转卖给中国人民银行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我国现有外汇管理体制是在外汇紧缺时期建立的,其主要目的是国家有效掌握外汇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外汇不断充裕的前提下,要积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放宽其外汇账户的限额,逐步向自愿结售汇转变。这样既能藏汇于民,分解外汇过度集中于政府的汇率风险,又能便利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更是经济市场化的要求。例如日本,其1996-2004年经常收支黑字累计为12993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增加6494亿美元,企业和银行持有外汇转化为国家外汇储备的比率为49.98%。再如德国,其2001-2004年虽然共有1700多亿美元的经常收支黑字,但企业持有外汇转化为国家外汇储备的金额为零,即企业持有的外汇仍然保持在企业和银行手里。

3、用超额储备建立“战略发展基金”

成立战略发展基金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存在超额的外汇储备,有成立基金的资金来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很多战略性领域都还远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例如,中国的科研和开发费用目前仅占gdp的1.4%,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日本的科研和开发费用占其gdp的比重在过去50年里一直在稳步地提高,90年代以来已明显超过美国,2003年达到gdp的3.4%。另外,中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低,尤其是政府投入相对较弱。此外,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对燃料及能源等方面的需求已逐渐超过国内自然资源的储存及开发能力。基于这两个原因,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该用国家外汇储备成立“战略发展基金”。

“战略发展基金”主要从事两类投资:一是选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进行战略性海外投资;二是对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前者是以走出去的形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战略投资,而后者其实是针对长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政府消费。

这两个投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海外投资业务方面,可以以控股的形式来投资于类似于高科技及自然资源之类的战略性行业,要求取得有竞争性的回报,但所承担的风险也高于传统的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至于国内投资方面,战略发展基金实际上是以政府的角色来进行战略性的消费,因此也不可能对其要求直接或快速的回报。在具体操作上,此类消费应仅限于使用外汇的采购,例如购买原油来充实战略石油储备,进口高科技设备来支持科研与开发,进口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研究人员提供出国交流或培训的经费,或者用于引进国外的专家和顾问等等。

考虑到“战略发展基金”的投资用途,其最初的资本金可在1000亿到2000亿美元之间。在将来,国家可根据国内储蓄率及国际收支的情况逐年对战略发展基金进行增资或减资,其基本参照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大致稳定。

参与文献: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8。

者贵昌。中国国际储备的分析与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5)。

苏平贵。国际储备管理的国际比较[j]当代财经。(6)。

胡庆。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j]。西南金融。2004(4)。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九

摘要:选取泸州市区的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泸州市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泸州市幼儿园体育课开设情况、体育教学时间状况、以及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旨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学;现状;泸州市;城区。

幼儿教育的总任务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健康活泼、勇敢自信、文明乐观的幼儿小朋友。要实现幼儿教育的总任务必须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园必须进行科学的体育课教学。幼儿体育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适应性等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对泸州市幼儿园体育教育现在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成功的做法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泸州市幼儿园体育教育事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样泸州市城区16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10名幼儿教师进行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共160名幼儿教师参与了这次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100%。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幼儿体育的相关文献资料、政策、文件,有关幼儿教育的论著等,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2.2调查访问法根据调查对象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征询多位有关专家的意见后,修改定稿对泸州市城区16所幼儿园里的幼儿160位教师发放问卷,有效回收160份,回收率为100%。。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问调查,获取了幼儿园体育课开设的时间、上课时间以及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1.2.3专家访谈法针对本文中相关问题对部分幼儿教育专家和体育专家进行访问和座谈,拓展研究思路。

1.2.4逻辑分析法对访问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归纳分析。

1.2.5实地考察根据调查16所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幼儿园体育课教学情况。

2.结果与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每日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这就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必须开设体育课。抽取泸州城区16所幼儿园进行访问,调查了解幼儿园平均每日体育课开设情况.泸州市城区100%的幼儿园都正常开设体育,25%的幼儿园每天平均开设3节体育课,68.8%的幼儿园每天平均开设2节体育课,6.2%的幼儿园每天只开设1节体育课。由于幼儿园1节课的时间安排是30分钟,由此可见6.2%的幼儿园没有达到《幼儿园工作规程》基本要求。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问题是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因此《幼儿园教育制度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监督。

2.2体育教学的内容及组织形式。

2.2.1体育教学的内容通过调查得知:泸州市城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有早操、户外活动、室内体育活动、远足、体育节等。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每天开展早操课的幼儿园占100%,每天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课的幼儿园占100%,每天开展室内体育活动课的幼儿园占100%;25%的幼儿园表示每年开设至少一次远足课;每年开设至少一次体育节的幼儿园占18.8%。泸州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开设的不够丰富,通过实地调查,接受调查的16所幼儿园中,有1所幼儿园的老师是把早操、户外活动、室内体育活动混淆了概念,把早操时间安排来做户外活动或者室内体育活动的情况经常发生。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使其养成参加体育活动兴趣和习惯,健康活泼,动作协调灵活,勇敢自信,逐渐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调查访问得知,25%的幼儿园表示早操没有轻器械操内容,而是自己增加了舞蹈内容和游戏内容;37.5%的幼儿园表示户外活动只进行轻器械游戏和大型器械游戏;由此可见泸州市城区部分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有待丰富早操的内容和户外活动内容。部分年轻女教师容易把幼儿体操和幼儿舞蹈混在一起,认为室内体育活动课教幼儿舞蹈都一样,混淆了幼儿舞蹈和幼儿体操的区别。幼儿体操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左右对称做动作。而幼儿舞蹈是根据音乐节奏舞动。幼儿体操更强调动作准确性和规范性,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身体姿势,它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波开朗性格、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些内容的完善需要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和过硬的体育场地设施。

2.2.2早操的组织形式早操的开设能使孩子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地开设一天的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态度,能促进良好身体形态的形成,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泸州市城区幼儿园100%都开展了早操课,接受调查的16所幼儿园都是以小班为单位进行早操课,内容丰富,但是更新速度较慢,有25%的幼儿园表示半学期更新一次早操内容,37.5%的幼儿园表示一学期更新一次早操内容,37.5%的幼儿园表示一年更新一次早操内容.

2.2.4室内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室内体育活动能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使幼儿体验室内各种体育活动,能促进和发展各种基本动作和体能,感受体育活动的快乐,接受调查的16所幼儿园都没有专门的体育室,室内体育活动课的开设和教室的布局相关,每次上室内体育活动课时都要搬动小座椅,小桌子等,有部分幼儿园还要让生活老师帮忙搬动小床铺,看着很担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2.5远足的组织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多处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身体形态、机能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扩大幼儿事业,增长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但接受调查的16所幼儿园仅有25%的幼儿园表示一年有一次以上的`远足活动,75%的幼儿园表示没有开展过远足活动,远足活动开设不足主要原因:车流量较大,幼儿徒步穿越街道是很危险的,没有足够人员保证,是不能较好保证这项活动顺利开展的。还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要组织这项活动,必须事先征得家长同意,争取部分家长参与活动;且选择好路线和天气情况,做好安全预案。因此很多幼儿园不敢开设远足课。

2.2.6体育节的组织形式体育的开设能使幼儿感受体育节的气氛和快乐,增进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幼儿之间的了解和交往,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有利于家长观察和了解自己孩子的运动健康状况,增强家园之间的沟通,接受调查的16所幼儿园仅有18.8%的幼儿园表示一年会开展一次以上的体育节,体育节开展不足的原因可能与体育节需要得到全园教职工和家长的支持和参与,组织繁杂琐碎还要加强医务监督,因此一些幼儿园不愿开展体育节。

2.3体育教学时间状况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高幼儿园担负着保育与教育的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对幼儿进行安全、保健的教育要求。每个幼儿园都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做到时时处处警惕,警钟长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就想着“少动少危险、多动多危险、不动无危险”,教师大量压缩幼儿的体育活动时间,过于求稳,忽视体育活动的本质。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课是时间安排是教学10―――15分钟,部分幼儿园把剩余的时间安排无目的、无组织、无活动内容的自由活动,部分幼儿园把剩余时间安排做游戏。很多年轻教师认为带着小朋友到户外活动,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好,随便小朋友怎么耍,活动质量不高。室内体育活动课时要搬动小座椅,小桌子等,有部分幼儿园还要让生活老师帮忙搬动小床铺,有的老师觉得比较麻烦,就安排小朋友在一个很小的角落做点小游戏,或者让小朋友自己耍。这些课教学时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体育活动没有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泸州市城区幼儿园多数都能开设体育课数量都能达到《幼儿园工作规则》的基本要求,6.2%的幼儿园没有达到《幼儿园工作规程》基本要求。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问题是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

3.1.2泸州市城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有待进一步统一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是小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小朋友之间的交往仅仅限于本班之内,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幼儿之间的了解和交往甚少。

3.1.3体育课教学时间太少,安排些无目的、无组织、无活动内容的自由活动较多,体育活动的运动量没有达到规定要求。

3.2建议。

3.2.1高质量的幼儿园体育教学必须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规范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势在必行。投入一定的经费,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引进一定专业的人才,强化幼儿教师队伍,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3.2.2面向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强化幼儿体育教学改革,统一体育教学内容。加强监督管理,避免放羊式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2]李香梅.浅谈幼儿园教育[j].学周刊.(36).。

[3]韦凌云.幼儿园专职体育教师群体管理策略初探[j].当代学前教育.(06).。

[4]庞丽娟.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05).。

[6]张琳,唐成.析素质教育下幼儿体育的价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02).。

[7]丁玉如.幼儿体育行为的综合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9]王磊.基于问题的学习幼儿体育教学模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

[10]周生灵.对徐州市市区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11]刘旭阳.幼儿体育参与风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3]赵伟鹏.长春市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4]周侨丽.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15]薛邦宇.幼儿体育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7.。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

1,听力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尤其是听短文填空。好学生能够听出2到3个空,失分比较严重。

2,单词题。在做单词题时,学生第一反应就是行到这个单词,然后就直接写出答案,根本就不会进行时态,语态,名词单复数的思考,所以学出来的都是错误的。

3,学生作文失分很多。优秀学生能得8到10分,中间水平的学生能的5到7分,后进生只能是胡乱的瞎写了。

对策:

1,每一天课上都要练习15分钟的听力,而且要学生一句一句的翻译。

2,每一天都要求学生背诵单词,重要短语,老师必须要在课上拿出10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或自己整理重要短语。要求学生把每次试卷单词题中出现的重要单词背诵下来。

3,作文要每周练习两篇,而且要把有重点错误的作文写到黑板上,大家一齐改写。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一

本班共有39名学生,男26、女23名。其中有29名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少家庭教育。在家很懒散,学习基础不太好。学生毕竟还小,透过教育,他们还是能够去克服一些不足。60%的学生对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30%的学生没有自学的主动性,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学习,而且是10%的学生对学习无所谓,不太乐于学习。这主要究其于基础差,丧失自信,再加上缺少家庭教育。

二、教师问题研究状况。

基于学生上述的学习状况,我选取了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质疑”。目的是想让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爱动脑想问题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潜力。

在问题研究前,学生通常是根据老师所提问题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而很少有学生自己动脑去质疑。据此,我在研究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质疑,善于质疑。

(一)、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质疑的简单和谐的环境,让学敢思、敢问,乐探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用心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齐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2、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要对所学资料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用心性,打开其思维,用心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

(二)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三)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潜力,不仅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用心质疑探究。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能够帮忙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还想明白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资料的兴趣。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以往,学生读书必疑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4、在教学后质疑。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资料,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资料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用心质疑。

三、得出的结论。

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资料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透过以上方法,我在教学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潜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仅爱提问题,而且还善于提问题。他们对学习也很感兴趣了。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二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我国整个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提高对于推进和实施新课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体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农村虽然在实施课改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显得不够,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三)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由于是沙土地和煤渣跑道,因此遇到刮风下雨,体育教学很难实施。在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也导致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足。

(四)农村学校师资的紧缺,专业教师缺乏,且教师的流动比较大。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是由任课教师来兼课而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就农村教师整体而言,体育专业知识极其贫乏,体育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功十分欠缺。由此致使农村的体育教学形成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完善等现状。

(五)对专职体育教师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低下,专职体育教师缺乏事业心。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体育教师每年都有一定的服装经费。据《现状》显示,所按规定执行的仅占42.3%,许多体育教师从未享受此待遇。中小学基本上无体育特级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现象严重。在每年的评优秀、先进教师等一些名单里,总是难见体育教师的名字。

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

(二)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1.积极推进教师制度改革,提高教师质量。

2.推动城镇教师支教,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城乡范围的合理配制。

(三)因地施教、因人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因地施教。

农村教师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田野、道路、小山等拓展我们的教学场地,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因人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教学或活动。

(四)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和场地。

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现有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多种作用,使体育课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让学生享受健康体育、快乐体育。

1.巧用场地。

教师课间细规划,“小”中见巧。作为体育教师应仔细地研究好操场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深思熟虑,利用“小”字。因地制宜,顺其自然,也能让学生的情绪高昂,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组织体育比赛,不忘“小”字。通过一次次小型的体育比赛,便会在校园内涌起一股活动的热潮,这或许就是体育带给我们的魅力。

2.巧用器材。

巧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师要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重新编排,从有限的器材中提炼出无限的使用价值。但要本着新颖多变、集中实用、一材多用等原则。

(五)巧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自制器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来制作成为体育器材,这样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海宝.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的城乡差异.2005.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三

另一方面,也不能脱离我国国情。承前例从国际环境来看不需要增加外汇储备,但考虑到我国进出口规模巨大,季节性影响和大宗商品升值的趋势,需要一些流动性外汇储备来满足需求,那么就可以增加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规模还要考虑外汇资产的成本与收益。开放经济条件下,储备作为一种干预资产可以平衡国际收支、稚定汇率,是一国实现外部均衡的重要手段,其收益主要体现在减轻解决内外经济失衡政策的成本。判断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主要的是看本国经济是否在实现外部均衡的同时也实现了内部均衡,还要使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相对最小。

3.要转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

转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就是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使其作为货币的职能(部分或全部)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最终演化成国际化的货币。人民币国际货币化既能顺应国际贸易的要求,又可降低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风险。如果人民币跻身成为国际货币,那么其自身既是一种计价货币又是一种储备货币,我们就可以减少外汇储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外汇储备过多而导致外汇占款过多造成的被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有助于内外均衡;在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信贷紧缩,外汇储备大量缩水的时期,还能有效地减少因外汇贬值造成的损失。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具备一定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民币正被周边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目前中国已与越南、蒙古、朝鲜、俄罗斯、老挝、尼泊尔等国家签订了双边结算与合作协议,而人民币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中的结算量更是逐年稳步提高,成为与这些国家边贸结算中的主要货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在菲律宾,12月1日起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其官方储备货币。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一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至此,中国人民银行已与韩国、香港和马来西亚等3个周边贸易伙伴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额高达460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目前还只能说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实现国际化定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取消了解决后实行了几十年的大学生国家包分配政策,改为大学生直接与用人单位见面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以后,大学生增长率呈几何倍数增加,人才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更准确地说,选择自己满意的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好工作的空间越来越小。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高校普遍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加大就业难度

近年来,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自从1998年高校前批扩招的学生在2002年进入社会择业后,1999年以来经的连续扩招,仅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全国共扩招近400万,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预计今后还会继续增长。估计到2017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随着人数增多,就业市场压力势必增大。据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212万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可以预计,随着大学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大家都关注的数字。

2、大学生就业机会增加与就业压力增大并存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变,就业模式由原来的“统包统分”转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与以前的“双包”就业模式相比,现在实行的“双向”就业模式,是毕业生就业更加灵活、就业机会。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校所学专业、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来选择自己向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和职业,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也可以更换不同的工作,改变了过去“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这与以前的就业模式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加之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都在增大,这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到现在,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一种普通的现象。“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已被广大毕业生所接受。

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分流下岗人员增多,更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负担。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是社会、学校、个人、家庭等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总的分为以下两个大方面:

1、客观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转型,客观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国营经济面临困境,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分流下岗人员增多,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富余劳动力充斥市场,导致城镇的失业率攀升不下。另外,从2001年起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转向城镇发展,当代大学生还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实现跨越发展。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高等教育局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左右”,第一次新将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申:“到2017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将原定目标实现的时间提前了5年。为此,我国高校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普及高等教育,导致每年有大量大学生面临就业。除高校扩招每年新产生大量的毕业生即将就业外,还有大量往年未成功就业毕业生。以上都在客观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五

目前,大型企业经济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的综合管理,使大型企业工作和谐。由于我国目前经济管理受到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因此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阻碍了大型企业的发展。

2.1大型企业经济管理的传统思想观念落后。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型企业的经济管理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在我国根深蒂固,所以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效果也不好。企业的管理层很难接受全新的经济管理制度,有时候还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这就严重影响到大型企业经济管理的更新与发展。

2.2我国大型企业经济管理的体系还有欠缺。

大型企业的经济管理使本企业工作和谐,因此,大型企业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管理制度,这关系到企业是否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2.3大型企业经济管理人才还不够。

我国的经济管理才刚刚起步,进程有些晚,所以才显得人才缺少,而且国外企业给予人才的待遇比国内要丰厚得多,导致了我国流失了很多管理人才。而留在大型企业中的那一部分管理人才,也都知识老化,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都不是很高,他们做出的管理决策,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全新变化。

3.1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要进行全面的转变。

大型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当今的环境进行经济管理理念的更新。

3.1.1必须符合国际化战略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立足,经济管理的制度制定就要以国际化为标准。

3.1.2要在投资理念中,加入一些多元化的因素。在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的门槛相对于之前比较已经降低了,很多国外企业的资本,也慢慢地流入到了我国的市场,这就是企业的商机,要与国外企业密切合作,学习他们的经验,最终提升我国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大型企业的经济资源已由物质变成了知识,一些外国的预言家也曾表示,知识资源对任何一个企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都可以达到80%以上。我国目前为止仍是人才竞争相当激烈的时候,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把人力资源融入到经济管理中去,建立一套全新的、财务和人力两方面资源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特点划分管理层次,每个层次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分工必须明确,在员工完成每项指标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奖惩。

4结语。

我国的大型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管是制度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大型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方向,及时解决在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大型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对经济管理加以重视,看清现状,吸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对企业自身的欠缺之处进行改正,从而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真正发挥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实现大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六

1979年以前,我国依据“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外汇储备数额每年基本在5亿美元左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贸易多年保持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突破亿美元,突破4000亿美元,达到6099亿美元,全年国家外汇储备达到了8188亿美元,10月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一万亿美元,最新数据9月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14336亿美元。持有如此巨额外汇储备,机会成本巨大。因此,在充分考虑我国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和资产回报率已成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七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阶段,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究其原因,除受高校扩招、我国经济发展等的影响外,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明显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学生就业形式的市场化、多元化、多样化使他们在择业、就业中面临更多的选择,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高职高专院校如何针对目前就业现状有效地开展学生职业指导?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要为主导,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农业等应用前景广泛的学科专业应该成为学科专业的主体;毕业生在主体上则应是面向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1]。应该说,这个一般规律与我国现实的人力资本需求结构的要求是一致的。从总体素质上来说,高职高专毕业生应该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实际上,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一直很不景气,分析其原因,就业率低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多方主体的倾向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1.专业选择的倾向性。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长期受到“‘热门’专业找工作容易,‘冷门’专业找工作难”等思想的影响以及社会上的压力,导致许多高三毕业生在填志愿时,未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等,盲目填写“热门”专业。其产生的后果:一是许多学生上大学后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已选择的专业,由于学业毫无成就,找工作时连连碰壁;二是这种涌向“热门”专业的状况使得这些专业供过于求,而原来的“冷门”专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就业增添了不少难度。

2.高待遇的倾向性。由于近几年物价上涨幅度大,一些大城市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使高职高专毕业生更倾向于高工资。但他们忽视了一点,就是近几年的.扩招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上升,供大于求[2]。同时又由于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攀比的心理,因此对低工资的单位不屑一顾,结果是坐失良机,失去了找到工作的机会。

3.工作单位选择的倾向性。据调查[3],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对工作性质的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外企、党政机关和高新技术企业,占的比例分别是:29.3%、19.4%、13.8%,而选择乡镇企业的排在最后,只占0.9%。外企备受学生青睐是因为不仅待遇好,而且其先进的管理手段及宽松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而对乡镇企业过分冷落,是因为在乡镇企业里工作待遇差,与许多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等因素有关。

实践证明,职业指导是解决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指导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有很大帮助。一方面,可以帮助求职者客观地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求职方向、避开择业误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确定用人标准、选择招聘方法等。职业指导对外是适应市场需求,确保学生毕业有适当的基础;对内是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以求得在岗位竞争和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立足岗位、适应市场。

1.职业指导理论研究薄弱。长期的计划分配,使得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加上学校重视“就学”、轻视就业的传统观念,导致职业指导在高职高专院校举步维艰。再者,目前国内职业测验与职业鉴定的测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搬、照抄国外成果,但因与我国的国情、民情、校情差距很大,实际效果不好。

2.指导对象和内容狭窄。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指导只是一种狭义的职业指导,其服务内容和范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职业指导的对象范围仅仅指向毕业生,忽视了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对大多数学生的指导呈现空白。这就使得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实际上处于完全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状态。指导对象的狭窄,必然导致很多本该开展的指导内容没有开展,指导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组织机构不健全。当前尽管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但就业指导工作往往限于部分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政策的宣传这两项内容,类似于传声筒,对于其他本应开展的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内容难以完成。在对各年级学生实行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职业指导方面,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做的显然不足。究竟如何组织现有的就业指导机构,如何满足其人员构成上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摆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职业指导教师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专业人员缺乏。一些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疲于应付,更谈不上对全校学生实施职业指导了。专业人员的不足制约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此外,现有的职业指导人员多是行政人员与思政工作者,他们并不具备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职能。相比之下,国外对高校职业指导中心人员专项素质要求很高,一般要具备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学生职业顾问要具备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要搞好职业指导,促进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将学生就业工作上升到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就业工作视为关系到学校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满腔热情地为毕业生服务,是做好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要尽早建立健全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在学生就业网络体系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增加投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真正体现出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综合能力的精神,实施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将学生就业工作作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心的大事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工作与教学环节中。

2.进一步拓展职业指导途径和方法,使就业工作与教学体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指导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借助有关活动,采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和改进职业指导课教学,系统讲授现代社会职业和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在“了解社会”的教学中关注与本专业对应职业群有关的演变趋势、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及竞争上岗的特点等;在“了解自己”的教学中既要强调兴趣、性格、能力、潜能在择业中的作用,也要提醒学生不要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分追求,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性格是可以完善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在“人职匹配”的教学中[6],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在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或相关职业群中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其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大学生找到完善自我的具体目标,以主动适应职业的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做好职业指导,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邀请社会专家举行专题讲座、让创业成功者现身说法。二是收集、整理、传递专业和职业信息,提供各类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职业需求的情况,特别要重视计算机辅助指导和网络指导系统来实现职业指导的目标,促使职业指导管理现代化,这是职业指导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指导机构除担负起引导大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指导大学生确定合理的择业定位,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外,还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相互沟通和配合,与更多的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推进供求双方多层次的接触,保证供求渠道畅通,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三是咨询指导,帮助大学生纠正某些不恰当或盲目的行为和消极态度,排除职业决策中的心理障碍和困难。提出决策建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的方式加以解决。四是职业实践,它包括模拟职业环境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职业体验,切身感受职业工作环境及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真实地了解职业的性质及职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主动性和掌握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同时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

3.以就业信息网建设为依托进一步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建立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开辟了一个跨地区、跨时空的全新服务方式,也为高职高专学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鉴于高校就业信息网技术含量高、信息处理量大的特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且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迅捷、有效的指导。

4.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作,要求指导者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才学等理论知识,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人际沟通、人才测评、商务礼仪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技能,这样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要切实加大就业指导工作专家队伍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拓宽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视野。一方面,可以以专兼职结合的方式聘请一些具有较高指导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心理学专家、职业规划设计管理专家、礼仪顾问、人事系统的从业人员等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可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就业心理方面的教学,在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协议、合同、诚信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就业引导。

综上所述,职业指导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结合各高职高专院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势在必行。只有真正地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引导高职高专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理念,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规律,克服择业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克服择业时的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改变那种“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的不协调现象。引导高职高专学生的择业、就业向着爱业、敬业、乐业这样一种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2]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j].江苏高教,,(3).。

[3]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7).。

最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18篇)篇十八

仿佛世界上就我一个人没有任何人理我一样。我会寂寞有时会很久很久一言不发……多年的朋友说过一句话:‘我们总是表面在笑却没有一次是有感而发、笑到心底的。’我想真的是这样突然觉得生活好累了解一个人好复杂……”;另一个说:“此刻为什么没有纯好人因为彼此之间失去了基础——信任。没有了信任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到‘装’‘装好人’太平常都能够到达国际演员的水平”。“90后的学生没有选取的余地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竞争的压力。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一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觉的状况下构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应对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和父母的期许一些孩子对学习有着神经质般的紧张、焦虑和恐惧。这一点重点中学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焦虑比普通中学更甚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越重。”

一个高一学生说:“此刻,只要想到将来生活的困难、挑战,我就压力大,为以后而担忧”。“最近挺乏的,累死了!”。另一个说:“父母的期望很高,这也压得我们喘但是气,使我们也承受了心理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加,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变得不爱学习,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使父母对我们施加更多的压力,也会使我们与父母更加疏远,也有可能会更进一步激化我们与父母的矛盾,严重会出现争吵。”

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然而又是极其困难的一个方面。透过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在资料上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如何借鉴外国经验,还需要继续探索;在方法上推进速度过快,教师培训跟不上,地区差异关注不够,造成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负担加重,质量下降。这种教育改革不成熟,反映在90后高中生身上,焦虑水平和抑郁症状上升,自尊水平明显下降,显得问题比较突出。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小学信息教师述职报告大全(13篇)

    述职报告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表现的总结和评估,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多篇描述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自己的述职报告。我毕业于xxx

    最热关爱校园演讲稿(案例16篇)

    演讲稿范文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以及语气感人、声情并茂,以提升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让我

    优质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心得体会(通用2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

    最优小学语文试讲教案(通用22篇)

    教案是教师进行备课的重要工具,能够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小学教案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请

    实用七一解读讲座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一次审视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调整学习和工作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

    2023年存钱理财的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挖掘和思考,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存钱理财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能,不

    精选国企个人年度总结(模板21篇)

    总结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个人总结,我找到了一些经典的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在过去的工作中我虽

    2023年军校复试申请书范文(18篇)

    更多申请书可以帮助我们突出自己的优势和实现个人目标。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申请书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素材。尊敬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中国

    最优护理抗疫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6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坚持每天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能,适应市场的变

    最热高考可为与有为大全(16篇)

    优秀作文是在思想深度、结构严密、语言流畅等多个方面得到较高评价的一篇文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和启发。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