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华经典诵读班会活动总结篇一
一、课题提出背景:
以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又一大亮点。学校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在与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展开的,是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状况,发挥本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的。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学生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都能生活在真正优质的教育环境里。
从整个学校来说,“诵读中国文化经典”活动,是国学写字教学的延伸,内容是按学生的实际及古诗文的特色编制的,即背诵地方课程《国学启蒙》外,又从《三字经》、《古诗诵读》、《弟子规》、《论语》等中选编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背诵古典诗文,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二、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用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成为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三、“经典诵读”教学的设定目标:
1.传承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乏,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教育。
2.陶冶情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提高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量。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
4.开发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典、培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四、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
1、每日一读。我校的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天利用眼保健操时间8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各班都应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案。
5、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经典诵读要与竞赛、演讲、辩论、抄录、歌咏、绘画、手抄报等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把诵读变成了“苦读”。
中华经典诵读班会活动总结篇二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天河区教育局提出学习经典文化要求,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推进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的.成果,带动家庭开展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铸造健康人格,提高汉语水平。
二、活动主题:
读《论语》学做人
三、参与人员:
全班学生、老师和家长
四、活动形式:
1、学生个人、小组等形式配乐背诵《论语》。
2、学生与家长一起表演故事《两小儿辩日》。
3、歌舞《游子吟》:
依芳唱《游子吟》,六名学生伴舞。
4、最后全部学生伴着《游子吟》歌曲的伴奏,诵读古诗《游子吟》。
五、活动流程:
全班学生出场:学生分三队站,每对站两排排,呈三框儿型。
1、表演故事《两小儿辩日》配乐诵读、吟唱《论语》。(4分钟)
伟豪:悠悠五千年灿烂文化,
嘉彬:泱泱九百万神州中华,
伟豪:少杰出人物留下不朽巨著,
嘉彬: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精彩诗篇。
齐:《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中华经典诵读班会活动总结篇三
一、比赛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比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全体师生
2、比赛内容从《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书目中自选。
3、比赛形式:以小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鼓励编排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参加展示活动,每个节目时间3-5分钟为宜。
4、着装要求:服装统一,整齐大方。
所有节目尽量有配乐,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5、比赛时间:待定地点:待定
四、评分标准:
1、正确度、流利度。(优:10分;中:8分;差:6分)
2、把握节奏,诵出韵律。(优:5分;中:4分;差:3分)
3、有适当的表演设计。(优:3分;中:2分;差:1分)
4、咬字、声调。(优:4分;中:3分;差:2分)
5、造型、道具、台风等。(优:3分;中:2分;差:1分)
五、评比奖励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学生组设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教师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若干名。
七、经典诵读比赛评分表
中华经典诵读班会活动总结篇四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中华经典诵读班会活动总结篇五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二、活动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无穷宝藏。《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因此,诵读《弟子规》确实是教育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并以学习《弟子规》为基础,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三、组织机构
组长:宋声鹏
副组长:陈伟华刘派安邓志强
林玲吕国萍肖牧王高翔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弟子规》诵读活动。把《弟子规》背诵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各班根据学校实际,参照学校《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各项活动。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
2、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是《弟子规》诵读的责任人。各班要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三读”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诵读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充分利用每天早上或中午广播、夕会时间诵读;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节。二是精读。精研、细读解其中意。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4、切实加强督查指导。《弟子规》诵读活动由宋校长亲自抓,由陈副校长专项负责,学校教创中心、教学指导中心负责实施,制定布心小学《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要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弟子规》诵读活动意义,求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情境,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班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为责任人,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要求与制度,校随机检查各班活动准备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正常顺利高效的开展。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20**年9月——20**年12月)
第一阶段(九月、十月、十一月)要求每个人会背诵(学校抽查)。
1、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赠书。(负责人:教创中心)
2、教师培训。(负责人:信息科研中心)
3、利用班会、中午广播、夕会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内容每周一段。对内容教师要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负责人:班主任、语文教师)
4、从10月11日开始,每周升旗仪式后全校诵读一节。(负责人:教创中心、各班主任、语文教师)
第二阶段(十一月)要求学生理解其中含义,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及时反馈,让家长参与进来,谈孩子的变化。(负责人:班主任)
第三阶段(十二月)竞赛
1、背诵(班级考核),每班评选出三名为诵读之星。(负责人:班主任)
2、征文(实际应用)三至六年级要以班级为单位布置学生撰写读书征文。征文以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创新。(负责人:语文科组)
3、演讲:四~六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负责人:教创中心、班主任、语文科组)
七、总结与表彰
在活动后,学校将对本届“诵读活动”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予以表彰,设优秀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