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

时间:2024-11-18 作者:文轩

范文范本是一个学习和借鉴的好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窥探范文奥秘:透过这些范文范本,你能够感悟到作者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一

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即情感互动.要较好地实现情感互动,需在教师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可以激发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喜爱,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如果师生不能产生情感互动,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放弃了学习,因此,平时教师应通过亲切的表情和言行给学生以鼓励。

并读单词sour.班级几个较差的孩子纷纷在课堂上活跃了起来,并且将这较难的单词在课堂上会读了,会记了.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不仅要建立民主,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以热烈的情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二

情境教学的概念,是自新课改以来才逐渐走入广大师生视野之中的。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呆板,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之中,学习到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这种能力的锻炼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借用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一、实物演示情境。

针对初中语文课本,有些入选文章,是以实物来进行抒情或者说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给教师的情境教学带去了很大的便利。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上一堂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看云层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状况,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还可以把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变成具象的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音乐渲染的教学情境。

语文这门学科,更多的人会把它当做一门抒情学科,事实上也恰是如此。就初中语文课本而言,入选的课文更多的是抒情意味较为厚重的文章,单纯的实物情境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此时教师不妨借用音乐进行情境的创设。音乐本身就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同文字一样,不同的是,()音乐是可感的,而文字很多时候却只是可视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更偏爱可感的事物,如此一来,教师不妨把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媒介。如,《秋天》这篇诗歌,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和秋天相关的音乐,用音乐的感染力促使学生沉浸于秋日的氛围之中,之后再进行授课,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是让学生真切地进入文本之中,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文本形式,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入选课文是很难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但仍有一部分课文是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段的。如《智取生辰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文本中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明生。初中语文情景教学问题研究[j]。文史,2012(02)。

[2]姚春立。多视角下的语文情境教学[j]。学科教育,2015(0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三

摘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的工具性被推上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人文性被遗忘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随着“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课程改革的实施,属于语文深层的心理、情感教育被逐步重视,而本应培养的审美素质则少有人提及。本文旨在探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让供我们解读的课堂教学文本发挥最大的功效。

一、审美情感的形成前提: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

一位智者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篇构思精巧,散发着自然,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有多少能被我们感知,还有待于我们的挖掘与发现,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前提,学生立场变化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形,首先应培养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这是授课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曾在此基础上作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笔者在一个语文素质较好的班级开设了“唐诗宋词比较鉴赏”课,一开始学生只热衷与朗诵,也较有感情,一时蔚然成风,有部分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诗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气氛十分热烈,说明学生兴趣已有了,但习惯尚未形成,我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目能祥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对了。学生制成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有些别致的竟然画上了水墨山水,用竖行题诗,意境幽远,境界开阔。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有不经意间达到了。

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课上设置了两大问题,一大作业:全文在你想象中有几幅画面?本文的主人公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他会是什么身份呢?请你以画中人的身份给家里人写封信。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二、浓厚的兴趣固不可少,但要取得切实的效果还得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只要觉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的,总会让他们精选优美片段成诵,并试着写一份简评或仿例写同题文章,定期检查,从严要求,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推荐给校文学社,或让自己班的文学社编成手抄报。两学期下来,学生都已养成良好习惯,课上课下不论什么文章,都能有分寸有感情地朗读,并会自行设置问题作深层探讨,不少学生已可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佳作,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开始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认为“直觉、距离、移情是构成美感经验的要素”,其实这同样适用于中学课堂审美情感的教学。在笔者看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直觉即阅读感知,多指对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的感知;距离即文本主题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阅读者可通过生活经验对文本中的世界进行判断,不受现实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并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去伪存真,进而为积累经验提供基础;移情即用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评价文本中的人或事,这应是语文学习较高的境界了,已达到了深层审美的层次,动用了情感、价值观,经验等多项因素,是一个人整体语文素质的体现,因此学生审美情感的形成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教师问题设置就应很有技巧,应让学生放飞思想,拓展源头,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笔者针对此阶段学生心理变化大的特点,设置的问题则以激励感知和理性思维结合为主,毕竟理性思维是深层的表现,更能符合审美的要求,在教授《背影》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音乐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中的背影,感受深沉的父爱;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然后上台口头表述:我读《背影》,要求联系自己与亲人的生活实际,或论述: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的理由。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情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

后来的很多例子证明只要教师设置得妥当,学生就会就会积极发挥审美功能,让自己的认识深化,如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设置了一个具体情境:假设你现在是个导游,面对一群外国游人,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怎样介绍这一曾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东方艺术与文化的瑰宝呢?五分钟后,一个平时并不擅言辞的女生含着热泪讲了一番令听者动容的话,她的不卑不亢,从容而不失尊严的讲演让班上的同学群情激昂,笔者认为授课的目的达到了,五十颗正在成熟的心灵激发了澎湃的爱国热情,这是壮美,审美就在这些平凡的例子中。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赏析清照的词,先由音乐与古代山水画入词,赏稼轩的《菩萨蛮》,由词入画,让学生附乐朗诵,并设置这样的情境:清照与稼轩个拿出自己的一首诗作比较,你认为他们各会拿出哪一首,为什么?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学生的想象力再次发挥了作用,意见迥异,各圆其说,智慧与美感齐集,在一种精神享受中完成了诗词风格的探讨与词人各自境遇对词风景的探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铸剑为犁尚有日,兵戈相向应可休”笔者设置了战争主题影片片段赏析以此入境,又设置了制作反战宣传画,新闻采访等活动,让学生思维纵横古今,方言内外,激发了和平意识和对当前国际社会的不安定环境和忧患意识。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地积累,并适时加以引导、调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只有加以发展,才能使美的教育延续,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是让学生面对问题大胆而有创造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

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的未来应是光明的,审美的康德早在几百年前就告诉人们:“能震撼我们心灵的,除了头顶繁星闪烁的夜空,还有深藏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道德教化下产生了文明,我们人类的审美情感早就在批判选择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语文教学肩负着净化心灵,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虽然我们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步伐刚刚迈开,仍有阻力,但坚信发扬美乐一致的人生观,我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四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互动教学模式成为在素质教育下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

互动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在课程教学中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课堂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语文;现状;应用。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进步以及课程教学的改革做出相应的改变,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明确方法。

互动教学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通过启发、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互动教学的科学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初中语文的课程应在教学内容、结构以及实施中充分体现互动的实质等方面进行改进,不能让教学过程局限在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应该在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对语文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改善。

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成为素质教育中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主义中的教育理论。

初中是个体进行知识构建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中,文化情感的构建占据重要位置。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课堂的主讲人而是引导者,教师应该在引导过程中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内容建构。

该理论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潜在发展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潜在发展理论”,强调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开发和刺激学生潜能的过程。

个体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潜能需要自身和外在力量共同开发和挖掘,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注意充分开发学生潜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互动教学模式体现了潜在发现理论的研究。

二、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一)互动方式单一,互动气氛不活跃。

现在的语文课堂中,互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学生紧张于回答教师的问题,无法进行深入思考,课堂气氛紧张,提问式的互动成为学生的负担。

有些课堂中会出现小组讨论的形式,这对于互动交流是有利的,但是在讨论式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没有讨论的主题或是在讨论后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这就造成了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知识结构零散的问题。

(二)情感互动缺失。

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交流必不可少。

在进行知识内容的传递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进行情感的互动,师生双方对教科书中传达的思想进行交流,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深入掌握。

语文文学作品中,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写作思想是语文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但在目前语文课堂上,知识的交流占重要位置,情感交流缺乏。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知识来源单一。

科技的发达为师生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为师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师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取书本中得不到的知识。

语文课程中涉及众多的传统文化,而互联网中有多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比如诗词是语文的一种主要教学内容,书本上的文字解析过于枯燥,网络上有多种诗词音频,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结合课本进行赏析,让课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但是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欠缺课本与网络的结合,导致语文课程趣味性不够。

(一)要转换传统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创造活跃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缓解教师教授知识的压力。

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开启互动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成为学生认识新事物的引导者,而不是监督鞭策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师生间的分享与交流,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大胆表达的勇气。

这是语文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以外应当培养的学生的品质。

(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在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初中语文的学科内容本身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展现学科内容,方便学生更具体更生动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下鼓励学生自主通过网络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课上组织学生对所研究到的知识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会对生活有更多的感触,加深对语文的兴趣。

(三)增加互动方式,课堂多元化。

初中语文的内容形式主要是文化活动或文化作品,课程编制者会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内容的编排,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风格组织相应的互动形式。

有的教学内容是背诵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文章的朗读,齐读、领读或竞赛的方式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内讨论,学生分工进行词句的解析,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在作文课或开放性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或组织学生进行手工比赛,每位学生通过图画或文章的形式展现要求的主题,通过作品的交流达到对知识的内化。

四、结语。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引领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互动教学中充分体现。

保证多种方式的互动教学,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3]孙国慧.基于互动教学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9).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五

朗读就是把文章清晰地念出来。具体地说,朗读就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同时,朗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经常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更重要的是,在朗读过程中要掌握语言规律,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最忌讳的就是老师自编自演、大唱“独角戏”,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也不明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呢?教无定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着朗读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读出文章字里行间的韵味,准确地再现书面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还能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促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多年来从事着朗读教学方面的实践与探讨。

一、欣赏名篇,听之感之。

初中语文教材可谓名篇荟萃。如何领略到这些经典佳作语言之妙处,我首先让学生欣赏艺术家的朗读录音。学生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悉心倾听着,在音乐的伴奏下,艺术家的朗读抑扬顿挫,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如和风细雨,时而似狂风巨浪。那字字、句句、声声,无一不拨动着学生的.心弦。随着朗读的深入,他们或兴奋、喜悦,或悲愤、忧伤,深深地打动了一颗颗纯洁、稚嫩的心。老艺术家毕克朗读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夏青老先生朗读的《春夜喜雨》、《背影》,刘广宁朗读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乔榛、丁建华等朗读的课文都曾使学生陶醉不已,不时地拿腔拿调的模仿。我也真正体会到了声音艺术魅力的神奇。《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后四次欣赏了艺术家的朗读录音,朱自清先生用文字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喜爱之情。通过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诵,再现给同学们,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中心内容的理解,同时得到了艺术的享受。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反复欣赏跟读,逐步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语感、节奏,也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声情并茂,读之引之。

名篇佳作的欣赏固然重要,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范读、领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些找不到原版录音的课文,教师就要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带着真挚的感情为学生范读,以情激趣,以情引读。《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的抒情散文,讲授此文时,我首先满怀激情地为学生范读,特别是第七自然段提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几个反问句很有气势的朗读,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加深了对课文主题及表现手法的理解。还有《友邦惊诧论》、《最后一次讲演》慷慨激昂地朗读,《听潮》、《社戏》、《荔枝蜜》含蓄隽永地朗读,还有孔乙己、鲁达、贾雨村、韩麦尔等人物语言个性化的朗读,都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课堂内外,学生摇头晃脑,念念有声,一边揣摩人物的音容笑貌,一边咀嚼课文的表现主题,浓郁了学习氛围,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百舸争流,能力展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练,就能更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为此,培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竞赛:

1、分组、分角色朗读,奖励优胜。集中同组的智慧,反复揣摩人物的性格,朗读中着力表现人物的特征,菲力浦夫妇的虚伪自私,黄世仁的阴险狡诈,杨白劳的善良、懦弱,双喜、阿发的聪明活泼……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2、提前布置有关散文篇目的配乐朗读。每组推荐1-2篇录音作业,在班内欣赏后进行评比,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也促进了背诵的速度。对散文诗《海燕》的教学采用此法,学生们不仅完成了背诵任务,还初步感知了文章中各种形象的象征含义。

3、期终组织诗歌朗诵会,重点突击古诗词的背诵。篇目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的学生能熟背李商隐的《无题》,岳飞的《满江红》等作品。成绩在前三名的同学会得到小小的奖励或是提名表扬。这样的竞赛练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朗诵兴趣,提高了朗读能力。有几名学生曾先后在校内的朗诵会上获奖,两名学生选为学校广播员,一名学生经常在校会上做节目主持人。

四、读写结合,升华主题。

由于初中学生涉世未深,不谙世事,生活的天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写作材料的来源,写出的作文大多枯燥乏味,立意浅显,更重要的是缺少真情实感。而朗读能把生动的画面、耐人寻味的意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重现在脑海,激起感情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提高观察生活、思考人生、表现愿望的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朗读训练,学生接触到大量优美精炼的语言,丰富了词汇,不仅能使语句通顺,还渐渐做到优美流畅。另外,通过熟悉文章的篇章结构,也能模仿其结构技巧,使得习作的写法不断有所创新,写作水平大有长进。

同时,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背影》是篇叙事兼抒情的散文,每次朗读都能深深打动学生。于是,在写作前我首先用低沉而又缓慢的语调为学生范读课文,读到最后看父亲来信一段,我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接着,非常动情地讲述了六十多岁的老父亲,顶风冒雪徒步十六里到学校为我送棉衣的情景,更进一步地感染了学生。然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以“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结束。最后因势利导布置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姐姐……)》,结果大多数学生们均能写得辞情并茂。其中,题目为《我的妈妈》的习作充满了浓浓的的母女真情。我让小作者为同学朗读,她几乎是流着泪为大家读完,在场的人都被感染了。这样,读读写写改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罗曼罗兰)。

参考文献:

1、马琳,论朗读艺术的审美意象,重庆工学院学报,(04)。

2、卢偓,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7)。

3、刘雪峰,朗读-语文教改的切入点,科教文汇(下半月)(05)。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六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情感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是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对学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逐渐变成对词、句、修辞手法、归纳论证等方面的分解教学,教学变得繁琐细碎,忽略了语文教学本身的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和丰富的情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情感教育的学科。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情感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教学结果难以达到语文的真正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教育。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教育,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情境,并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语文教师。语文知识是我国文化的结晶,这就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却忽略了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渗透,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讨论,进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情感。

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比较开放,这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情感要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真正的情感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县山口中学)。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七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多媒体已经渗透到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为语文教学水平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发展空间,助推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善和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在日渐丰富。

这就使语文的整体教学得到全面的优化,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

这些对于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现在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当然教育的技术设施也不能落后,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当中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而初中语文的教学更是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但是还有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对于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辅助作用的认识还是不够,有的甚至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多媒体当成了摆设,根本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还是有着不少问题,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可以运用得更为合理和更加有效,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只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就会非常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八

(云南省通海县朝阳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深入,教育日趋完善,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谨。初中教学阶段作为义务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教学方法的多变性和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发掘新形式的教学策略更是教学的未来目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互动教学法提出了几点看法。

初中语文教学有别于初级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逐步地让学生培养出自己的语文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掘新形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应运而生的互动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调师生平等,构建互动教学基础。

语文教学互动性的有效展开,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师生之间互相平等。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做到“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就要做到,改变传统教学观中的教师主导,要认识到教学主体是学生这一点。让学生把握课堂的变化,教师本身作为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对互动教学的开展十分有利。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教学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是有助于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的主导性,而是要注意到学生的参与性。争取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位置,不断地变更教学方式方法,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力图引导学生对新授课知识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将课堂视为一个讨论的大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提出自己的疑惑,收获应该掌握的知识。

运用互动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仅是知识的提高,还包括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而这些能力的体现,也绝不仅仅是成绩的高低,还包括了发展性的提高,即学生有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一再地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订一套属于自己学生的互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己,成就辉煌。

参考文献: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九

论文摘要:人类的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情境为基础的,情境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客观存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活动也不例外,情境教学是否合理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方法和作用做些浅显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创新,想象。

如果将15克食盐放在你面前,你一定会觉得难以下咽,如果将15克食盐放入美味的汤中,你便会觉得在享用佳肴。盐需要溶解才能吸收,这个道理很简单,知识就像是食盐,需要融入到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吸收,才能被学生理解并掌握。

(一)利用多媒体塑造意境。

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功能多样的材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动画,悦耳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进入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充满意境的学习气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为动画、音乐使学生荡起思维的火花,拨动心弦,从而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有些文章,只从字面理解会很抽象,比如描述一些自然问题或者科技问题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同学们,便可以形成很直观的认识。很多文章,例如唐诗宋词,不同诗歌的风格对“月”有很多种不同的意象理解,比如“月”可以表达时光如水,边塞诗表达苍茫悲凉,情感中可以表达男女欢爱,这些课文如果有效利用多媒体中专业人员完成的朗读,会很好的把握课文的情感,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以及准确,传神的感情基调,无论是缅怀追忆的,还是快乐明朗的;无论是平缓抒情的,还是慷慨激昂的,都很到位,同时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的手段一起参与,塑造意境,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基调,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全文。

(二)进入角色,身临其境。

在遇到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学生进入角色,寻找身临其境的感觉。比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首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析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所呈现出的特点,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再次,请同学们自由结组,分别扮演其中的皇帝,大臣,小孩以及骗子等角色,并安排一个同学对故事进行场外陈述。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之教师对学生们的点评与指导,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中的人物典型以及寓意。这种体验“身临其境”的活动具有艺术性,理智性和科学性,顺应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规律。角色的'转换使得学生产生热烈的情绪,甚至从“扮演角色”的状态转为“进入角色”,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接纳知识,探究知识,使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

(三)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

创设情境是为了唤起学生们对知识的追求,对崇高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探究热情,开拓学生们思维的空间,对内在美感的培养,并非仅仅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和笑声。很多教学工作者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时,往往重表面重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脱离了实际,没有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纲。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实际出发,使得情境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支撑点而并非是靠情境决定如何教学。正在上初中的孩子,没有多少生活阅历,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如果偏离太多,自然没有办法表达出真实的情感,而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编造一下。这种教学是不成功的,学生没有从语文学到更多的认知和体会,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要以感性为基础,理性为向导。

二、情景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打开心灵之窗。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创设的“意象”,将过去的事物与现在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积极地进行想象对比,在特定的情境下,“意象”的感知程度强烈而且深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流畅,记忆清晰牢固,为获得知识奠定基础。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变成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增强学习能力的载体,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有利于学生从知识感知到实际应用的转换。诗歌欣赏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意象”:山是沉稳的,大漠是荒凉的,黄昏是宁静的,水是灵动的,这些“意象”的产生,将使学生打开净化心灵之窗,开启活跃思维之门。

(二)激发参与之趣。

兴趣往往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在一定情境中产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之源。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制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人入境。教师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们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与心灵的共鸣。充满智慧,美感,诗意的情境,使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全身心投入,只有体验,感悟与探索充分利用,才能形成情真意切的理解情境的意远,理深。学生们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三)培养创造之力。

二十一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核心。语文情境的创设为培养创新人才搭建动口、动手、动脑的平台,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不断增强创新的欲望和能力。教学如果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以及精神的需要,便会发生更为有效的作用。学知识主要是为了活学活用,否则便等于“无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更应该是“授之以渔”.教师通过创造和谐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和自己的审美经验相互融合,领略“韵外之致,味外之道”.

参考文献。

1屈丽娟。如何创设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j].魅力中国,(11)。

2曾丽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四招”[j].新课程(01)。

3刘琛。语文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j].现代语文,2009(06)。

4朱伟平。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j].综合天地,2009(06)。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不折不扣的主角,学生只是知识获得中的小小配角。自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后,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从主角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主角,考试也不再是主要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互动教学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本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淡化自己的角色,不再扮演教学中的主角,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建立一个平等、尊重的对话平台,营造灵活、轻松的教学氛围。这一氛围的建立需要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和对学生及教育事业充满爱。互动模式只能在充满爱的课堂中进行,学生和教师放下心中的.距离,在平等中通过互动奔向知识的殿堂。建立真正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勇于接触、交流、互动,在充满爱的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与“怎样学”,从学生身上获得启发,提高管理学生的水平与沟通水平,在互动教学中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二、利用互动突破原有局限。

初中语文中的互动教学,被大多数人认为仅仅是师生的互动,往往忽略了同样具有重要地位的生生互动。所谓“互动教学”,既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沟通、合作、竞争,通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活动来使学生和教师有所收获,掌握知识的真谛。因此,互动教学分为两种:一是师生互动,二是生生互动。

1.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指教师教学时不再“一言堂”“满堂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也纳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探讨、有问有答等。师生互动时,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特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互动模式,不再是复制教材内容或重复已教过的内容,而是根据学生和时代特点来指定互动活动。

2.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学习模式。通过生生合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扩大学生的交际圈,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而生生竞争则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向上。

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切记教师和学生都不要急于求成,要在互动中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即使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也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要起好引导、领头作用,让学生向知识大胆迈步,通过有效的互动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盛春。用“提问”“追问”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互动的质量[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09)。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一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做到“以情动人”,实施情感教学,才能实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情感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语文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学习者用“情感”去感受的科目。语感的培养、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等等,都需要学习者注入真实的“情感”。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辨别能力,在交往、尊重以及价值实现方面有了一定的“追求”。实施情感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一定程度上看,情感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另外,情感教学对于活跃初中生的思维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践证明,初中语文教学运用情感教学策略,在调动学习能动性、唤起主体意识,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传情”功能。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以情动人”,首先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传情”功能,通过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比如,富有感染力的诵读能力,能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课文的情感与教师自身的激情融合,这对于引起学生共鸣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背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将“背影”所含有的情感,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这种特殊的“背影”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充满感情、激情的诵读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富有感情的学习氛围。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如何走进作者所处的年代、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比如,在讲授《三峡》一文时,教师必须首先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观,并由此产生一种“特殊”的热爱感情,才能够将这种情感进而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付出情感,作为回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从而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情感教学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不结合科目和实际情况,仅仅是生硬的投入情感,不仅不能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要素。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情感内涵,比如歌颂祖国、赞扬人民、事业追求等等,只要教师能够在这些作品中挖掘出深层次的“情感”要素,就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品的深层蕴含,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挖掘语文作品的'深层情感要素,首先需要教师将自身的情感与语文作品的情境有机融合,与作者同爱同恨,这样,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实现感染学生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一文时,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挖掘“老树、枯藤以及昏鸦”所含有的萧条情境,让学生产生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感,这对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心情具有重要意义。

3.教师要能够设置最佳的“情境”氛围。

教师应该创设情境语境,启迪学生思维。初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创设适合的“情感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画面与作品所描述的真实场景结合起来,学生在理解文章作品内涵时,能够从深层次挖掘出作品包含的中心思想,便于学生理解及运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情境创设可以通过层层设问、外界环境营造等方式实现。比如,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联想、类比,实现掌握各种语文基本知识的目的。此外,利用音乐、图画等创设一些外界环境,也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讲授《三峡》一文。时,对绿潭、飞瀑等可以采取播放音乐或者录像的形式,使学生直观感受其中的意境。

总之,情感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从多方面采取教学策略。其中,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首要的,只有教师具备了挖掘情感、表达情感以及营造情感氛围的能力,才能将情感教学的目标贯彻落实。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并通过挖掘语文作品中包含的情感要素,再现语文作品所展示的形象、意境,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快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二中附属初中(225300)。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二

(湖南省祁东县步云桥镇中)。

摘要:岁月易逝,韶光如梭,转眼教育已走向了新时代。教学课程标准完全地取代了教学大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新型指南,教学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改变重新拟定了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对教学进行全新的要求,由培养高智力的人才转为全民素质教育,由教育中教师为主角变为学生为主角,这一决定对初中教育阶段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语文学科被认为是重点教学科目,而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促使着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中的互动模式崛然而起,要求教学中要进行有效性的互动,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三

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绘画则与智力有着密切关系,绘画创作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喜欢美术的孩子,其他学科成绩往往也很好。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中,首先应启发孩子们认识生活,启发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初步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点。如教《温暖的阳光》一课,首先通过幻灯片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毕沙罗的作品――《日出印象》、《干草垛》,通过教师形象的描述及色彩冷暖的启发,让学生感受阳光下绚丽多彩的自然美,以及阳光的`生命力,激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走入自然,观察太阳及阳光下的景色,把观察到的物体加上个性色彩,反映到画面上去。他们会惊奇地发现:阳光下的物体都变成了金黄色,太阳的色彩由玫瑰红―深红―桔红―黄―白而逐渐变化,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诸项能力。

总之,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成功的美术教育中得到的,将是审美艺术的熏陶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四

在全面推进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生物教学地位与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具有教育性、集体性、应变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竞争意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的意志品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法,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等,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生物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大熊猫、白鳍豚、银杉、水杉等都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特有物种,鹅掌楸、大叶木兰、扬子鳄等都是我国十分古老的物种;我国在果树方面的物种数居世界第一位;水稻、大豆、粟、黄麻等20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我国。

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威胁,如新疆虎、野马等已灭绝或者在我国境内绝迹,毛脉蕨等野生植物也早已绝迹,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银杉、珙桐、人参等也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通过这些材料的介绍,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近代,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面对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袁隆平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1973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童第周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工作,把从鲫鱼的卵细胞中取出来的遗传基因,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孵化出的幼鱼中,有一条鱼披着金色的鳞片,长着鲫鱼那样的单尾巴,这种鱼因为是童第周创造出起的,因此,人们叫它“童鱼”。童第周的实验成果,给生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当代科学家的智慧以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进一步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崇尚科学的心理。

3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科学态度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做出正确反应的倾向”。科学态度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研究过程的每一环节及每一教育活动之中。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一共有四处即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及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它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的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关于生物实验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同学间互助友爱的协作精神,以及养成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

生物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所以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对学生怀有深沉久远、博大无私的爱,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滋润学生,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有的后进生对教师的说理产生反感,听不进去,便需要从关怀入手,致力于感化,则水滴石穿,最终导致学生思想的转变。

5结束语。

面对21世纪,提出德育教育正是强烈地感受到新纪元的时代信息,反映教育的改革潮流。德育教育也为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应把握机遇、从学校体育的地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构建和选建,不断弃旧扬新,探索新途径,加快教学的改革步伐,担当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为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定璋:德育教育的理论与实施构想。教育研究。1996(12)。

[2]吴云霞实践情境德育提高德育实效中国教师导刊2013(2)。

[3]马晓玲管理班级的点滴体会中国教师导刊2013(2)。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在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是道德。”学校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为一体。然而,美术学科有别于单纯的思想教育课,结合自身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有相得益彰、琴瑟相和之妙。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思想复杂性,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优化教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从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

1.《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我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短片导入,同学们被激励、感动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这条巨龙正在腾起,由此我们动手做一条腾飞的龙。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在学法上提倡小组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分组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创建分组竞争的课堂气氛,调动同学情绪,鼓励小组争先,使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做龙的活动中来,并在作品展示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激发集体的创造精神。

2.新课程增加了很多民族性、地域性很强的、具有欣赏价值的内容。大量中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如秦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丰富的内容蕴含着爱国元素,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学生打开课本的.一刻,就会为自己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取得如此惊人的艺术成就而骄傲,同时激发了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德育。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讨论法、设问法、欣赏法等,从中进行德育教育,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应用课在课本中占了很大比例,我采用讨论法对学生使用材料进行节俭教育,让他们发现生活中材料的美并利用材料。如《发现与创造》一课,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身边现有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设计和利用,鼓励学生废物利用,包括各种纸材、塑料、金属等易寻找的材料,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认识到利用废旧材料作为艺术创作材料的意义。

色彩具有打动人的视、知觉和影响人的精神、情感的特性,因而赋予绘画以生命和力量,丰富了绘画作品的艺术效果。我在讲《色彩丰富的风景画》一课时,令所有任课教师头疼的二班课堂秩序很乱,我强调几次也无效。我无奈望向窗外,一大片药苗在蒙蒙春雨中变得更加翠绿,远处一个身影在细雨中的药苗田缓慢前行,她正在给药苗雨前施肥。我对同学们说:“你们看窗外能看到什么?”学生沸腾了,有的站在椅子上向外看,“药田”“下雨啦”同学们笑起来,我说:“对,除了这些,你们还看到什么?”“一个人。”“那你能分辨是男还是女吗?”随着提问的深入,学生也渐渐安静,“好像是个女的”,我接着说:“在雨中她拿着肥料细心施肥,衣服湿透也全然不顾;也许她是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孩子、为了家她在辛勤劳作,默默付出……也许她就是我们妈妈的影子。”很多学生低下了头,我轻轻唱起《母亲》,越来越多的同学加进来,里面有很多抽泣的声音,所有的人都深受感动。

美术教学的德育,关键是要灵活多样。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依靠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接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六

顾之川在《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一文中认为: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历代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知能力。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激发起审美心理上的情绪反应,进而通过对作品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诗歌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

1.感知诗歌的语言美。诗歌的语言,音节优美,气韵流转。诗歌的读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自然流动。诗歌的读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融入情境,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获得审美愉悦,真切体味到包孕于节奏和旋律之中的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感受诗歌独特的韵致。如读《雨巷》时,语调宜低沉,语速宜缓,体味浸润在诗中幽怨低沉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在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后的彷徨感叹。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

2.感知诗歌的绘画美。诗的绘画美是诗的形象性与图画性的体现。别林斯基说: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写道: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诗歌是通过意象反映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意象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诗歌的绘画之美。

3.感知诗歌的情感美。诗歌的第一特征是抒情性。诗歌是感情的产物,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感情的诗不是诗;感情不充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诗是苍白无力的诗。曹操的《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严羽认为:诗者,吟咏性情也。诗人在真情下创作的诗句,当然是美的,也是能感染读者心灵的。所以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既包括对审美对象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意象、意境的赏析,使学生在对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有体会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使学生心灵得到启迪,进而从感知发展到鉴赏阶段。

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词在风格、艺术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的特征,使学生深刻领悟这首词。1.风格上:《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豪放,纵古论今,横览江山,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2.艺术手法上:《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写景、怀古、咏史、抒情熔铸一体。写景,雄奇险峻,声响宏大,色彩壮伟,寥寥几笔白描出一幅长江胜景图;写人,理想与现实结合,夸张与写实并用,英雄形象栩栩如生。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3.思想上:《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月夜景色的描绘,塑造了英武盖世的周瑜形象,寄托了作者振兴北宋积弱局面的殷切希望,透露出了作者因诗得罪,谪居黄州时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由于词人的胸襟开阔、豁达,虽祸及己身,却能作达观之辞。全篇搏动着豪迈的精神气概,词尾作者发出的人生如梦的感叹,格调低沉,情绪消极,实是词人企图改变现实又无能为力的思想情绪的反映。通过鉴赏,注意让学生分清其中精华与糟粕,从诗美中领悟诗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正确鉴别美丑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正的美。

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的。当感知、情感和领悟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时,才会产生愉快的审美体验。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审美感知、鉴赏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得到美的陶冶,而且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中学生正处在美丽的青春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热情、独立、充满幻想、善于表现,他们有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引导学生作诗,就是让他们产生创造的乐趣,把他们的才华显示出来。所以,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灵性与情感,启发他们用写诗表达才情,表现生活的美。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写作空间,给学生创造张扬个性的环境,给学生创造一片展开想象的天地。在学生初学写诗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仿写,引导学生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鼓励学生利用手抄报发表自己创作的诗歌,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它是依据诗歌固有的思想性、艺术性,贯穿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美的熏陶。语文教师通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健康的人格,这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七

在这一年语文教学活动中,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参与、理解,大胆发表见解,大胆质疑,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基本学会同学间的讨论,养成读课外名著的习惯,采用写日记和作文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源,绝大多数作文内容真实,感情真切,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了写作能力。一年课程实验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和成绩,但也发现了诸多缺漏,需在本学年中,探索新方法,采取新措施,逐步快捷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1.注重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问题探讨、口头交流。忽视了基础知识掌握、词汇的积累和书面表达。

2.对课文阅读理解不透,有囫囵吞枣现象。以课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上欠缺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4.读课外书对丰富学生知识有帮助,但效果不明确。

针对以上情况,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词汇,并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采用竞赛、多媒体等,形象、直观、大容量,扎扎实实把该积累的词汇作为学生语文的积淀,实现每学期积累词汇的目标。

2.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经验,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使语文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不断吸纳先进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借助资料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对文章把握有自己独到见解,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充实,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提升求异思维和感悟能力。

4.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5.大多数学生已有自学课文的能力和习惯,加强指导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效果,督促学生及时自学并能提出问题,质疑、探讨。

6.做好考试总结,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及时鼓励、表扬,及时对一部分较差学生指导,帮助,使其尽快赶上来。

总之,要对每一位学生做深入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帮助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健康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八年级上册有六个单元,共30课,其中第一单元是战争题材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诉说对普通人,尢其是对弱者的关爱。第三、四单元是说明文,要求掌握说明的方法和顺序等。第五、六单元主要是文言文,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总之,说明文是本册的重点,应该教会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

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

课时。

周次。

第一单元。

8

一、二、三周。

第二单元。

8

四、五、六周。

第三单元。

9

七、八、九周。

第四单元。

9

十、十一、十二周。

第五单元。

8

十三、十四、十五周。

第六单元。

9

十六、十七、十八周。

期末复习。

6

十九周——。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八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象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我通过电脑分别播放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断,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辩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作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煤体欣赏乐曲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煤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十九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我所任教班级为7级3班和4班,共有58名学生。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行为习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不强。

1、教材格局。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鄂教版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积极倡导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以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4、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的教学,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矗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二十

向荣小学徐艳霞。

内容提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品德思想进行教育。信息技术虽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也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行。本人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及学生实际情况,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

一、结合教材为学生进行德育创设情境。

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潜在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从信息技术教材中发掘出这些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体会自豪感。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图片、文字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奥运在我心”的情境,课始让学生欣赏一段刘翔百米赛跑夺冠的短片,让学生体验奥运夺得金牌那一刻胜利的喜悦,而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为祖国骄傲等激动心情。而后,为学生准备了大量关于奥运夺冠的图片及有关北京奥运的相关图片文字(福娃)。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互相合作,按要求完成了作品。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powerpoint插入图片、文字的知识,而且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极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升华,生动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因此,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加深对操作技巧的印象。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气质性格和道德素养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课,它注重对学生操作技巧的培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一些基本习惯的养成,不能被学生有意无意地仿效。因此,在机房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良好的培养,在学生面前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机房中,学生对教师机都很好奇,每次进机房都会刻意地看教师机,而且特别关注教师此时的“所作所为”,有些教师稍不注意,就会被学生悄悄模仿。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例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自己座位的椅子摆好,再下课。然后让学生也各自将自己的座位摆好,让机房的椅子始终处于整齐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学着教师自觉地摆好椅子。还有在机房使用电脑时,教育好学生不能随意删除电脑内储存的文件,或是任意地更改有关信息内容。

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无声的老师”,为学生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典范,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端庄、实事求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陶冶、教化。用自己的博爱之心、无私之情、容人之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行动的实际教育,耳濡目染,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三、作品评价为学生渗透德育。

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扩展学生美术文化知识视野,培养与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及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对作品能够欣赏,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辨别,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作品评价对审美教育不容忽视,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海底世界”时,让学生以海底为主题用金山画王创作一幅图画。评价作品时,出示“评价规则”让学生走出自己的座位,以参观的形式,评出自已满意的作品。要求学生根据“评价规则”(包括参与积极性、作品创作、同学给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作者及作品进行同时的评价。在这里,信息技术与美术进行激烈的碰撞,学生的自我审美意识在一次次地评价中激起,并通过观察不同的作品,绘画在色彩、搭配中得到了提高,欣赏水平也渐渐得到了提高。

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自我认识,树立自信,还有助于及进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体验到对美的欣赏。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关心同学,互相帮助的品质,通过与同伴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在群体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互相关怀的帮助,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有许多渗透学生德育的环节。在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发掘出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机会,抓住时机,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平台。通过对学生有机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等.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广东教育2003,(1)。

3.范树成德育过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教学助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模板21篇)篇二十一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逐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语文进行辅助教学,其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突破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出发点,探讨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趣味羽毛球活动推荐(汇总16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写作潜力,帮助我们写出更加出色的作品。请大家看看下面的总结范文,梳理出其中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每位选手拿一拍子,球,在每人前面若

    咖啡店管理与市场营销(优质13篇)

    范文范本是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为了方便参考或者借鉴而收集的一种样本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我想我们需要一些范文范本来作为参考吧。小

    最佳旅行目的地范文(18篇)

    范本的作用是为写作者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的对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5.范文范本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我们努力为大家提供最全面和优质的范

    旅游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的重要性范文(12篇)

    写好一份报告需要我们对所要汇报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调研,确保数据的真实可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7、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评价意

    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南(模板20篇)

    学习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只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才能运用自如。接下来是一些成功学习者的经验和心得,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央小学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专业18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写作形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政府官员的角色与责任(专业17篇)

    调研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决策依据,它可以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意见。通过阅读调研报告范文,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

    学生推荐的优秀青年教师读书心得(汇总13篇)

    优秀学生注重团队合作,他们擅长与他人合作,善于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学生的成功故事,让我们共同学习。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

    演艺经纪人的主持心得体会(实用16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考、理解和成长的一种自我反省和总结。下面这些心得体会是经过精心选取的,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直播主持人是当今网络时代中一个备受瞩目的职业

    25-40岁教师的工作总结分享(专业22篇)

    教师工作总结可以为教师定下新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在教师工作总结的写作中,参考一些范文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是一些范例,供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