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中的优秀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和思维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指导。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没有家庭的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家风有助于家庭成员形成共同价值取向,使家庭成员能以民主平等、团结互助、勤奋好学、艰苦奋斗、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等家庭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倡导科学文明、绿色节俭的家庭生活方式。
党员干部在良好家风传承与发展方面要作好表率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特殊身份和职责所在,其担任着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的重要使命,因而其必须要在家族、家庭成员面前认真做好良好家风的认知、学习和建构工作。
认知。所谓家风,即家庭、家族的风尚习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家庭的文化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良好的传统家风。家风是家庭、家族成员人文素养的根基,体现了一个家庭、家族的文化涵养。一般而言,家族、家庭成员一出生便笼罩在一张无形的家风之网内,其必然经过家风的教化才能蜕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也就是说,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信仰、伦理道德、语言及行为规范等都会或多或少的被家风所约束,家风会潜移默化的渗入其心灵,使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而,良好的家风,对每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党员干部要具有对良好家风的认知,要有家风意识,在社会大众、家庭日常生活中寻找良好家风的思想文化资源,为良好家风的传播开辟更广阔和深厚的接受空间和受动效果。党员干部要积极回应和主动反应良好家风,积极导引具有感召之力的和社会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把良好家风提升成为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风尚。
学习。良好家风是中华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滋养。由于家庭环境、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等不同,使得各家家风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作为党员干部,要学习、研究和借鉴各个和睦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方式等情况下所形成的良好家风。学习各种良好的家风家规,从而树立行为规范,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非常重要。党员干部在对良好家风的学习中受到春风化雨的思想引导,发挥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自觉养成良好作风,并把它们潜移默化到自身的工作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各地的良好家风过程中,弄清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用良好的家风家规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而带好头,示好范,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形成适合本地各个家庭应有的良好家风观念和方法,构建适合本地区家庭的良好家风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构建。党员干部是群众的领路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在良好家风建设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就不能仅仅只顾建好自家家风的事情,还需在立足于自身良好家庭家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对良好家风的认知,引导人民群众在优良家风建设的实践中,反思各自家庭家风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和建构自己良好的家风模式,进一步形成自身家庭、家族和社区家庭的良好家风互动,构建属于适合本区域各个家庭独特的良好家风模式。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二
18岁那年,我在生产大队(后来改为村)当民兵连长。得知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父亲丢过来一句话:“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咧!”
父亲是老党员,当我站在鲜红党旗下宣誓的时候,他已经有了20多年的党龄。“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咧!”这是父亲一生信守的口头禅。是的,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父亲的一句话时时回响在我耳边,他不知道他的吃苦基因已经顽强地浸润着我的身体,而我在离开他的日子里,总是用全身心践行他的叮咛,以儿子的身份传承父辈的期望,不向组织伸手,不向领导讨价还价,更不占公家的便宜。我在负责报社新闻业务工作的时候,我连续当了的值班总编,签样终审后几乎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归家,如今人过半百又五年,依然毫无怨言地战斗在采编第一线。
今年春节,家人团聚,女儿信心满满地告诉我说,她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随时准备着加入先锋队。“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咧!”我脱口而出的竟然是父亲留给我的一句话。党员父亲的吃苦作风已经化作家风在一代一代的传承。我欣然,记住一句话,做好一个人,兴旺一个家,我的女儿也将收获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三
早些年,家里境况不好,五口之家,基本上就靠父亲给人家干些泥匠活来维持一家生计。为了支持我和兄弟几个的学业,从我读高中那会儿起,父亲便戒了烟。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每天晚上从工地上回来,口袋里都会揣着一包香烟。这是房东家每天发给工匠师傅的,算是“额外补助”。父亲不抽烟了,除了有时候因交际需要拆一包递给工友师傅抽外,大部分都原封不动地带回家,然后交给母亲放进衣柜里。日积月累,数量多了起来,母亲会隔三差五地拿几包香烟到附近商店兑货一些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兑换价比香烟的市场售价低一点,这种生意店老板自然也乐意做。
我读高中时是家里经济最拮据的时候。因离家较远,我只能寄宿。我的寄宿用品都是用父亲攒下的香烟兑换来的。每逢学校放双周假,父亲便早早地张罗,母亲拿几包烟到店铺兑些猪肉,给我改善一下。晚上,父亲从工地归来,还要仔细询问我的情况,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状况到人际交往。望着这用香烟兑换回来的肉汤,想起这来之不易的香烟,肉汤蒸腾起来的热气模糊了我的双眼。
如今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多年了,吃肉也早已不是什么奢望,苦日子熬过来了。我还是会想起多年前父亲戒烟省钱、母亲兑肉煲汤的情景,内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因为那香烟里、肉汤里,包含着太多太多的父爱和太深太深的亲情,更为重要的是,父辈言传身教的俭朴家风,让我在耳濡目染中成熟。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四
说来好笑,已年届不惑的我居然不会玩,不会打麻将、不会打扑克、不会“斗地主”……几乎所有娱乐活动都与我无缘,显得有些木讷,更有人跟我开玩笑说:“啥也不会玩儿,简直白活了!”我有时也着急,“三缺一”的时候上不了场,别人眉飞色舞谈论打牌时,自己不知所云。
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一进腊月,邻居们便陆续把红纸拿来找父亲写春联。父亲专门买来笔墨和《春联大全》,根据各家不同情况书写春联,有时还先念给邻居们听,邻居们都很满意。由于工作量大,经常要熬夜书写,我便在一旁“打下手”,裁纸、研墨、念对联,那淡淡的墨香至今令人回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人劝父亲写对联时应收费,可父亲却一笑了之。
父亲当时月工资几十元,养家糊口显得紧巴巴。一次支工资后,父亲一数钱发现多出来一个月的工资,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可父亲却冷静地说:“很可能发错了。”他步行3公里到会计家核对,确实是多发了,便把多支的钱退了回去。
父亲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我。1992年,我在师范上学时曾捡到60元钱,当时够我两个月的生活费。可我还是上交到学生科,为此学校还发通报表扬了我。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初中当老师,在学校住宿,业余时间都用在读书写作上,不断有稿件见诸报端。后来调入县委宣传部工作。
父亲写对联也熏陶了我。我的楹联作品曾在中宣部《党建》杂志等单位主办的“把楹联写在党旗上”活动中获优秀奖,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羊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中获奖。
自己这么喜欢“玩文字”,可能真应了那句老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吧。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五
父母是朴实的农民,他们都是党员。从父母身上,我继承了一个中国最普通家庭的传世家风——孝顺、勤俭。
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一生养育九个子女,却只留下舅舅和母亲两个。舅舅作为南下干部只身留在了湖南,在老家舅妈带着四个儿女苦苦操持。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舅妈养育四个儿女已经不易,奉养外婆的任务便落到了父母的身上。那时父亲家中也非常困难,祖爷爷年逾九旬,叔叔、姑姑们都在上学,我和妹妹都是缠人的时候,一家的口粮全靠爷爷和父母三人。但是物质生活的匮乏丝毫没有减退父母对老人的孝敬,家里有口好吃的,母亲都是一分五份,先打发我跟妹妹分头送给老人送去,然后我们才能回家共同享用一份,我和妹妹学着母亲的样子,再把那一份四等分,一家人有滋有味地享用那口美味。现在想来,当我的女儿乖巧地把美食奉给爷爷奶奶的时候,这份孝心的根源正是我家的家风——百善孝为先。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里,我都是一个勤快的人,勤劳也是我家的家风。父母用他们的勤劳养育我,我又把这份家风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母亲经常告诫我们“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爹娘手里爱勤人”。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着伟大的哲理:勤劳可以兴家。生产队时父母是工分最高的,联产到户之后我家不仅仓廪丰实,而且还搞起了家庭养殖。农家院中,猪在酣睡,鸡在啼鸣,羊在咩叫,牛在反刍。父母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老人、子女的衣食无忧。邻里百家有事的时候,父母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帮张家盖房子,帮李家办喜事。父母的勤劳换来邻里的和睦,更换来家庭的和美。
父母虽然嘴里说不出“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话语,但是勤俭持家却是他们的法宝。生活困难的时候,勤俭让我们得以温饱;今天生活富裕了,勤俭的家风也不能丢。如今国家提倡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勤俭节约不仅是我家一个小家事情,更是一个大家、一个国家的事情,只有世代传承,我们才能家兴国旺。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六
我做了母亲。看着襁褓里的孩子,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个问题:“要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沉静思量再三,提笔在育儿日记里我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人。”以此作为我对儿子的培养目标。
时光荏苒,他背起书包走进了校园。生性顽劣的他各种“状况”不断。于是有一天,我和他坐下来谈心,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做让家人感到幸福的事”,这成为我们家每个人的座右铭。同时我与孩子商定,我们彼此支持、鼓励和监督,力争做得更好。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学校的每一件面对学生的工作都征求他的意见,听取他的反馈以及同学的评价,并且问他一个问题:“妈妈的表现你满意吗?妈妈让你感到幸福了吗?”对于他在学校做的事情,我们也这样评价。当他代表班级国旗下讲话,当他发表小作文,当他主持校内外大型活动,当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当他热心社会公益……我都把他带给我的幸福表达出来。后来,他问我:“妈妈,只有在我取得成绩的时候你才幸福吗?”我告诉他,“不是的,你能捡起遗落地面的一张纸屑,能投一个漂亮的球,能和伙伴儿快乐的游戏,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我都感到幸福。向日葵追逐阳光,我们也应该追逐阳光,我们的阳光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这样的态度,哪怕是暂时的失败都是幸福的。”这些话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也许他不一定会全懂,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做着。
升入高中后,高出我一头的儿子长大了,可以带着我走北京逛上海。在过马路时候会细心地拽我一把,一如小时候我拽着他……我们就这样,都在努力地做着让家人感到幸福的事。再有三年,他会离开我,去探寻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相信在没有我督促的时候,他会秉承阳光做人的方向。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榜样,孩子时刻在模仿中成长,家风的践行更在于家长的身体力行。去年,我跟他商量,我想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作为老师,这门学科对我的工作太重要。儿子听了拍着我的肩膀说:“汪老师,我支持你。加油,我看好你!”孩子的话语让我觉得很幸福!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的话。
那时候,家中的晚饭是一天中最为重要的时候:外出劳动的爷爷、妈妈、上学的孩子都会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吃饭。尽管端上来的也只是一盘子菜园子里的炒大蒜、菊叶汤,但是,操持家务的奶奶总是让我们必须等到爷爷坐到桌子的最上方动筷子之后,才允许我们姊妹五个端碗吃饭。而且吃饭也有规矩:一不许说话,说是会吐沫星子乱飞不卫生;二不许晃腿;三不许剩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用爷爷奶奶的话说,剩饭是糟蹋粮食。
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我们姊妹几个在各自长大成人之后,也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的。
“笑脏不笑破”,这是妈妈的规矩。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妈妈在社办企业上班,总是早起晚睡为一家老少浆洗。记忆中的妈妈,都是晚上在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裳,即便是在物质贫瘠的年代里,我们家姊妹5个都穿得干干净净。
爸爸一直在外工作,总是那么忙碌。小的时候,我很少见到爸爸,直到我上了初中之后,才知道爸爸是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的一名采购科长。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很有实权的,可是我们家,大姐、二姐的学费永远都是拖欠,以至于懂事的二姐为了让弟弟、妹妹够继续升学而不拖欠学费,任凭老师上门做工作也不肯继续上学,16岁就开始上班挣钱帮助家里分忧解。妈妈既生气又心疼,冲着难得回家的爸爸发火:人家都说你在外干部,孩子都没钱上学。
“工作就要好好干,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这是爸爸的规矩。爸爸在供销社工作,因为爸爸勤劳、认真,工作踏实,被组织任命为供销社书记。当了书记之后,爸爸工作依然忙碌而且更加辛苦,总是骑着“二八”自行车披星戴月,家里的晚饭也总是热了又热。
因为爸爸的执拗,还与他唯一的大姐夫(我的大姑父)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当时,大姑父开了个小店,进货都是从供销社批发部批发,大姑父想让爸爸帮他批张条子,想多拿几条畅销的计划外大前门香烟,不想被爸爸一口拒绝之外,还再三叮嘱批发部经理,没有他的允许,不允许任何人私下做主批给大姑父,气得大姑父当着很多人的面指着我爸爸的鼻子骂:“我看你当一辈子书记!”
是的,爸爸没有当一辈子书记,但他当了一辈子的老实人,实在做事,实在为人。
良好的家风是心中有规矩,守住小规矩才能守住大规矩。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八
家,是心灵的栖息地,是生活的加油站,是挡风遮雨的港湾。而对于我来说,家更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爸妈共养育了7个子女,加上小辈们现在总共有30多人。虽然我们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彼此之间却始终相互牵挂、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付出、学会了爱。
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月工资80元,10元寄给山东外婆养老,10元留给自己在学校吃伙食,其余的都给爸爸统一支配。爸爸把大部分工资和养猪种地挣的钱,都用来给集体修水库、建桥梁、买化肥。爸爸离开我们后,妈妈依然和爸爸一样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生活非常简单,一日三餐基本以蔬菜为主,衣服都是买简单朴素的,把省吃俭用留下来的钱,绝大部分用来帮助他人。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全家都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爸爸妈妈从小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决不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儿女们谋私利,从小让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养成自立自强的生活习惯。年轻时,我们对爸爸妈妈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埋怨。我记得,1974年,我在生产队当妇女主任,由于劳动积极,肯吃苦,被大队推荐上大学。当爸爸听说村里有位家庭贫困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学后,当即就给县里打电话,硬是把我的名字换成了退伍兵的名字。姐姐当年在单位做档案管理工作,资料室多年没人整理。尽是灰尘、又不通风,姐姐长时间待在里面埋头工作,慢慢患上了过敏性哮喘,好几年卧床不起。即使这样,妈妈也没有想到要出面说情,去给她换个工作。有时候,我们兄妹也会在一起议论:“妈妈是不是对我们不太关心呢?”然而,我在帮着整理妈妈的日记时,看到了一段关于姐姐的话后,终于我对妈妈有了更深的了解,日记里说:“平荣的哮喘病今天没有发作,精神也很好,我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平荣啊我宁愿少活20xx年,也情愿换你一天天的康复。”读到这里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妈妈不是不关心我们,不是不帮助我们,她是把所有的情,所有的爱,全都给了她的学生和困难群众,把对儿女的爱,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当年,爸爸甘祖昌不当将军当农民的动人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近年来,妈妈龚全珍的先进事迹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现在,爸爸离开我们已经20xx年了,妈妈带领我们全家一直坚守着当年的理想和信念,传承着爸爸的精神和作风。
我们兄弟姐妹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建好自己的“小家”的同时,尽力服务好“大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身边的街坊邻舍,努力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分子。对于全家人来说,向身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也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大妹妹公荣担任了社区“龚全珍工作室”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经常带头开展志愿活动,并先后为贫困学生捐款5万多元。小妹妹和我的外孙、外孙媳妇都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协助妈妈一同开展革命教育,服务基层群众。
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社风好。在接见妈妈时说过“我们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同样,我们也要把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好家风当作“传家宝”,永远传承和发扬,让它在平凡朴实的生活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九
以廉为宝是我对党员的基本认识,并一直伴随着我和我的家庭共同成长。父亲教导我们把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和勤俭持家、清廉守身作为一种追求和生活的态度。
小时,爷爷是老党员,又是生产队长,带领村民搞集体生产。不管每年他出力再多,队里收入多好,他每次都是最后领取大家挑选后分配的物品,不多分一粒米,从来不搞特殊。家里人都说,我们家是党员之家,要带好清廉的头。
我们全家还特意一起去延安参观,让延安“十不准”等红色基因,在我们思想里扎根,让延安精神激励我们,坚守生活的纯真和信仰,体会清廉创造的幸福,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也常常用父亲的言行审视自己,像真正的共产党员那样躬身实践,时刻提醒自己不迷失方向,不忘记初心,铭记理想和誓言,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用勤、俭、礼、义、廉、诚等行为规范匡正自己,为家人子女做好榜样,让家庭幸福建立在守廉、护廉、爱廉的共同自觉之中。
我和家人子女经常一起讨论身边的人和事,谈对得失的认识、谈对金钱的态度、谈对幸福的理解、谈对理想的坚持,虽然每代人生活圈子不一样,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差别,但对真善美的认同是一致的,对幸福家庭的维护是一致的,对优秀文化精神传统的坚守是一致的。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十
一到周末,我们总会提前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休息赶紧回来,我给你们做好吃的。”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心里总是满满的感动。
我的妈妈出生于1960年,那时正值中国闹饥荒的时期,妈妈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陆续出生的5个弟弟。从懂事起,她就成了外婆的好帮手,在家负责烧火做饭,照看舅舅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妈妈央求着要跟着院里的同龄孩子们一起步入学堂。好不容易上了两个多月,外婆患了心脏病,妈妈只能辍学回家帮忙照顾家里,从此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后来,舅舅们一天天长大,妈妈跟着上学的舅舅们学会了数学加减乘除口诀。虽然她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的汉字也不多,但是我刚上学时家庭作业都是妈妈指导的。妈妈经常鼓励我,在学校要老老实实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莫着急家里,考取了,就是砸锅卖铁也会让我上学。或许正是妈妈这般鼓励和支持,我成为全村第一个考取中学和中专的女孩儿。
妈妈嫁给爸爸时,是在爷爷的葬礼上拜堂成亲的,农村的习俗叫“随丧磕头”结婚,那是爷爷离世时的心愿,希望看着她嫁过来,了却老人的念想。面对贫困的婆家和3个未成年的弟妹,勤劳的妈妈跟着爸爸一起成为家里的主劳力,每天白天下地干活挣工分,换取全家人的口粮。
到我中专上学那年,家里的田地被洪水淹没,基本的口粮没有了。更糟糕的是,每年为我们攒学费要卖的两头猪因一场瘟疫病死。这一切像一座大山,压在妈妈的心头。那年腊月,妈妈到处跑着为我凑学费,20xx多元钱当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终于在过年以前凑齐了,妈妈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然而在我读中专第二年,我的弟弟因摔伤住院,身体一向很好的妈妈大病一场,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困境。眼看到了上学的时间,妈妈咬紧牙关,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毅然做出卖房供我上学的决定。当时在乡亲们看来,妈妈简直不可理喻,供个女娃儿读书,还卖房子,早晚是嫁出去的人,不值。妈妈对我说:“女儿,莫管人家咋说,跟以前一样老老实实的读书,你要争口气,妈妈小时候很想读书,没有机会,你只要能读,妈妈会想尽一切办法的。”
带着妈妈的嘱托和期望,我和弟弟努力学习,从学校里带回来的一张张奖状是我们送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毕业后都回到家乡工作,“在单位上要勤劳,要老老实实上班,踏踏实实做人,不能忘本。”妈妈的教诲时时萦绕在我们耳边。
现在,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都相继成家立业,这一切都来源于妈妈的勤劳、善良、坚忍和无私奉献。有人说,母爱如细水长流,我却感受到母爱如山。正是妈妈,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信守着中国传统美德,用自己微弱的肩膀,为我们支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让我们在她浓浓母爱的呵护之下长出坚实的翅膀,自由翱翔。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十一
对家风认识,原来停留在家庭教育层面。学习了《准则》,有了新的认识,家风是作风反映,连着党风政风。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党员干部治家不严,滥用权力为亲属谋利,甚至纵容家人违法乱纪。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正,已经成为作风问题滋生、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员干部要重视“治家”,在“修教、严己、防小”上下功夫。
治家首先“修教”,要在爱而有度、教之有道上下功夫。关爱家人,这是人之常情。但以什么理念、态度、方式关爱,却大有学问。放眼古今,大凡留下美名的清官正吏,其家教家风也让后人“仰之弥高”。诸葛亮教诲儿子修身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祖孙三代被誉为“三世忠贞”;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教育子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子女中不少成为著名专家学者。良好的家教家风,既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的体现,也是对子女真正关爱、培树成才的保证。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用“正能量”培养教育孩子好学上进、自尊自立;用严格的家规管理教育亲属子女应该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从骨子里去掉傲气、戾气、霸气,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遵规守纪;用违法案件的惨痛教训给亲属子女常敲警钟,让他们知道满足,懂得珍惜,当好“贤内助”,做好“官后代”。
治家重在“严己”,要在勤俭自律、以身作则上下功夫。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关于罗荣桓元帅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典范的文章。1947年7月,罗荣桓从莫斯科治病回到哈尔滨,全家被安排住在市区一处很宽敞的独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处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处房子住。后来,罗荣桓搬到与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谭政一起住。谭政住二楼,他住一楼。罗帅对家人说:“住的房子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罗荣桓还说:“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讲究吃穿,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就是像罗荣桓、周恩来、焦裕禄等党的先锋模范一生清正廉洁,严管家人,铸就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行和廉洁操守,培育了好家风,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身作则”是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是最形象具体的传达与诠释。作为党员干部,如果因为当了领导,心气就高了,说话就横了,生活就享受了。这样,子女就会效仿,家风就难以树正,也就迟早会发生问题,把自己送上“不归路”。要管好亲人,党员首先要管好自己,加强自律。在己身正的前提下,划清公私角色的界限,保持职业身份与家庭角色的距离,加强对家属亲人的教育、提醒、约束,使他们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家风和清廉的作风。
治家必须“防小”,要在防微杜渐、坚守底线上下功夫。从大量揭露出来的违纪违法案件看,腐败分子并非一开始便是腐化堕落之人,他们刚开始从政为官时,也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慎言慎行,却在面对金钱、美色、人情时,失去了防微杜渐的自觉意识,未能经受住考验,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有的是家属亲人收受别人一件衣服、一瓶化妆品、一点特产等,或者睁只眼闭只眼,或者轻描淡写说说,无形中纵容了家属亲人,给人留下了缝隙,腐败打开了缺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贪“小”多了,就想贪大,就会上瘾,最终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家人。治家、防腐须从源头做起,从小处抓起。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等至理名言,面对诱惑谨小慎微,只有慎始,才能善终。要经常和亲人交流沟通,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严肃批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十二
xx:
父亲是在我生命的最重要的人。记得我儿时父亲教我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儿童启蒙读物,并教我写字、读书,那情景好像就是昨天的事。
父亲对我说:“天安,你要记住,一个人吃饭长身体,读书识字长知识,叫知书达理,饭是要吃的,书要读的。‘耕可致富,读可养性’。在客堂的两扇大门上贴的‘耕读传家远,读书继世家’的对联,这叫耕作不忘读书的人生追求。”父亲还给我讲:“读无用的书,做有用的'人。平时要吃五谷杂粮,书要读杂,开卷有益。”等话。
父亲先教我读书时要做到眼看、口念、手写、脑记四到位,读完一本考一本。考试的方法是让我默写全书,一字不错才算合格,非常严格。后来,继承父业,我也做了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在家里,儿孙们天天看我读书看报写文章,儿孙们也爱上读书,从我父亲算起至今已有4代人当教师。
读书写作成为我家的一个传统。我的妻子于1991年退休起加入社区志愿者,成为一名党员志愿服务者,奉献社会,服务社区,期间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党史信息报》等刊发了多篇文章。我自退休起当上了上海市民巡访员、镇舆情信息员、人大特邀通讯员,行走在大街小巷、乡间小道,写了许多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区的文章。始终坚持父亲“吃饭与读书”的教诲,围绕“如何经营好人生”和“营造好家庭”等内容,撰写许多篇文章刊发在报刊上。获得了“浦东新区优秀志愿者”、“浦东新区优秀家庭教育志愿者”和“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学习型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尊老爱幼家庭”、“平安家庭”等多个奖项。
我自幼起爱上读书,与书结伴至今,这归于父亲对我的教诲。书成了我一生的相伴,闲来能做友,忙时能帮手;失意时她最体贴,成功时她最冷静。每本书都像一位恩人,点化着我,激励着我,培育着我,成就着我。让我成就了一个志愿奉献者,让我的人生扎实丰富,让我的后辈在书的哺育下健康成长,让我的家人在书的培育下过着幸福生活,让我的家庭在书的引导下形成和和睦睦、孝亲爱老、勤俭节约、家邻互助的新风尚。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十三
大家应该还没有见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吧,但如果你身边的人有以下症状,那你就要小心了。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战和乏力,有些患者可能还有呕吐和腹泻症状。严重者会发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和死亡,还可能会加重基础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等。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学校也费了不少心思:一方面,学校十分注意食品安全,把“卫生安全”作为后勤公司工作的主轴;另一方面,保洁中心还成立了消毒小分队,每天。负责对各学生宿舍楼、教学楼死角,以及一些过道和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地毯式消毒。但学校做再多,恐怕也没有我们自己注意身体健康来得重要,所以,这里有几点想和大家分享:
五、尽量避免和患感冒的病人接触。必要时,只有佩戴高过滤性的口罩,才能有效预防病毒,如果发现身边有发烧的同学,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并与其隔离,那位同学也最好先回家,去医院确诊。同寝室的同学也要量一量体温,以防万一。
希望这几条小贴士可以帮助大家预防流感。相信只要大家注重自己的健康与卫生,一定可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秋天,谢谢大家!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十四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家风是文化,滋养后代。家风正,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邻里守望,英才辈出。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勿忘优良家风。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养育孩子历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养育孩子不仅需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更需要孩子品行端正。
曾看过一则报道,发生在江苏常州。一对年轻夫妇带了一名6岁左右的男孩到一家餐厅消费,因为儿子看中了装饰餐厅用的气球,父母执意要取走,遭到服务员的拒绝。令人没想到的是,孩子的母亲竟然拿出一万元要买下气球。面对儿子的需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理性地面对需求。但遗憾的是,孩子的父母做出了不当的选择,用闹事、用万元赌气为儿子买气球。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关键要看父母怎么爱孩子,这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更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还反映了家风问题。
年幼的孩子,看中了布置餐厅用的气球并执意要拿走,尚情有可原,而作为父母,怎能一味为了满足孩子,而置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于不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很容易受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如果父母总是以一副有钱人的张狂面目出现,觉得钱多能买来一切,能摆平一切,那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极有可能会种下“金钱是万能”的罪恶种子。父母以爱孩子之名,公然地破坏公共秩序和正常法理,蛮不讲理谩骂服务员,欲强行买走非卖物品,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拳头就是哥”强盗祸根。
“不就是气球嘛,有什么了不起?”霸气母亲拿钱敲打桌面,在孩子面前,在大庭广众之下,透出对事态的不屑,无理取闹,这种缺乏理智的粗暴举止,更是养成孩子娇纵任性的不良土壤。孩子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如果父母不懂得进行科学的教育,让所谓的“爱”冲昏头脑,无疑会将孩子引向歧途。
常言道:“愚人用流血换来教训,智人用教训避免流血。”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学习总结、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父母应以自身言行营造良好的家风,以科学的家教还孩子一个灿烂的明天。
培养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汇总15篇)篇十五
我不知道在你们看来,68块钱到底能做些什么事呢?可能有人会说,能在理发店理一次发,或许能买两碗羊肉泡馍。然而就是这68块钱,却是我上小学时差不多一年的学费;就是为了这68块钱,至今我仍然还记得当时母亲做了多少难!
“穷”这个字虽然只有7个笔画,但过起穷日子来那可真是刻骨铭心。我小时候,我们家有6亩多地,一年到头除了小麦就是玉米。家里所有的开销都要指望这6亩贫瘠的土地。记得一到冬季,村里总会来骑自行车卖糖葫芦的。每次看到,我们俩都会在后面追好远,但从来都没买过。有一次,妹妹看见别的孩子都有糖葫芦吃,乞求我说:“哥,你能给咱俩买根糖葫芦不?就一根行不?”看着妹妹伤心难过的样子,我就跑回家抽了一双筷子,把捏成团的雪串起来,悄悄地撒上了些白糖,哄她吃。就是这样的两根白色糖葫芦,我们俩靠在墙角边吃了差不多一个下午,都没舍得吃完,妹妹还说要给父亲留几口。
我的爷爷和奶奶一辈子任劳任怨、自力更生,而且为人厚道。我的父亲和母亲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窘迫的生活条件迫使他们早早就辍学在家,务农求生。自打有了我和妹妹之后,养家糊口就变成父亲和母亲他们每天辛苦付出的全部意义。他们不善言谈,从来都没有给我和妹妹说过,你必须要好好学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等上了学之后,我才慢慢体会到,父亲母亲虽然不善表达,但却一直在用行动向我传达着贵在自立的家风:人一定要靠自己,人穷但要有志气。
20xx年我如愿考取了大学。当全家人特别是母亲看到录取通知书时,她高兴得眼泪夺眶而出。母亲的泪水勾起了我和妹妹难以抹掉的回忆,一家人都掉下了眼泪,那些眼泪中饱含着久违的欣喜和对新生活满满的期望。
大学时我除了刻苦学习之外,还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和社团活动,磨炼意志,增长才能。期间我妹妹只身一人,先后辗转咸阳、西安等地打工供我读书。不光是妹妹,我的父亲一年到头也在家待不了几天,除了春耕、夏收、秋播和过年,其他时间几乎全在外面帮人盖房、贴瓷片,光砌刀都不知换了多少把。母亲在家除了照顾老人、打理庄稼,还要挤出时间干些疏花、套袋、摘苹果、锄地、绑钢筋、扫地等零碎活补贴家用,晚上最后一个休息的总是母亲。
20xx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铜川开始工作,家里的生活条件才慢慢好转起来。在工作中,我认真努力、积极进取,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并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在生活上,我一有空闲时间就回家陪伴父母并帮忙干活。赶上节假日,我也会尽量安排时间带着奶奶和父母亲出去逛逛,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20xx年我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特别是小悦然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童趣和欢乐,家里的欢笑声多了许多。看着老人和孩子一起玩耍打闹的样子,我真切地感觉到幸福的滋味。
现在,“贵在自立”这四个字已经被父亲镶在了家里的门楼上,每次回家仰看这四个字时都心生敬畏。我总觉得“贵在自立”能使人心中有坚定而强烈的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信念。它是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也是我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贵在自立”这四个字凝结了爷爷奶奶历经磨难的艰苦岁月,凝结了父亲母亲勤俭自强的持家之道。如今,我也要通过自己的拼搏进取赋予其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