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小结(模板20篇)

时间:2024-09-18 作者:ZS文王

爱国标语是我们心中那颗永不熄灭的爱国之火。怎样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感?爱国是永恒的主题,让我们用心去感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一

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

2、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解比例。

3、理解相关联的量,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4、认识正比例的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成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象,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5、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的求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6、认识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照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7、能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知识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对知识间关系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

1、如何判断成正反比例。

2、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再准确一些是千米和厘米之间的转化

3、比例知识的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

1、在讲解如何判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中,我认为自己讲得很清晰,学生认为没有掌握好,上课时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是能做题而不能清晰地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一个量随另一个的'量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让学生结合图像来认识,没有让学生自己画图像,看图像和画图像是两个内容,也就是说学生没有经历这一个过程,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缺少了过程的数学的经历是不完美的。

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起初我没有刻意强调用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学生认为只要得出正确的结果就可以,还有一点是我起初没有让学生用数学法解决问题,如果先用数学法,看清第一步算什么,就能很清晰的判断是用正比例还是烦反比例解决问题,出现了问题的只能是我的课堂,没有重视学生得出结论,或者没有让学生去经历这一个过程,而是老师把知识抽出来讲给学生听,学生需要的是体验和经历,当剥夺了这一过程时,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就不奇怪了,所以,我还是要认真的研究我的课堂。

2、关于比例尺的换算,厘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源于我的表达不够严谨,说“千米化成厘米,在千米的数的后面加5个零”,这句话并不严谨,准确的表达是:“千米化成厘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五位”。这个在练习中我进行了加强的指导,学生基本上没有问题。

这个单元的反馈让我看到我的课堂上的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让学生经历、体验,自己得出结论,而且能让多个学生重复正确的结论,强化正确的结论,也会重视错误产生的原因,认识错误,将错误转化为有效的可利用的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二

2012—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复习阶段,为了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潜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到达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努力提升班级本学科的优生率和及格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资料:

1、圆;2、百分数的应用;3、图形的变化;;5、比的认识;6统计;

二、复习目标:

(一)、圆复习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其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好处,掌握其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明白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重点;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百分数复习要求: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好处,明白它在实际中的运用。2、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3、理解纳税、利息的好处,明白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计算。重点:理解百分数的好处,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难点: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三)比的复习要求:

四、能运用比的好处,解决按照必须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好处,提高解决问题的潜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透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潜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资料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计算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潜力。

5、强化潜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潜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潜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透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8、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成立互帮小组。结对子,一帮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帮忙下,使后进学生争取在期末到达合格。

9、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

10、重视测试。透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习资料到达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以口头表扬和发奖状(优秀奖和进步奖),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三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四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5表示求5个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表示求的是多少。

4×表示求4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是多少?列式是:20×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乙数是多少?列式是:50×(1-)

(比多):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小红有多少钱?列式是:50×(1+)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几倍;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5、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6、求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方法:

(1)、单位“1”的量×(1-分率)=另一个部分量(建议用)

(2)、单位“1”的量-已知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要求的部分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五

正比例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学会了分析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反比例知识以及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资料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此刻以下几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所以我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相互关联的两种量。如:一个人的“体重”与“年龄”;从家到学校“已经走过的路程”和“剩余的路程”……等等。然后出示一组具有正比例特点的例子,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本课教学中,我经过表格列举出两种变化的数量在必须的情景下变化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自我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另一种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并且这两种数量对应的数的比值始终不变。从而理解正比例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获得新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交流的时间、空间,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把探究中的发现,经过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展示,使每个学生不但展示了自我成功,也分享了别人的成果。学生不仅仅学到了新知,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习数学目的是运用数学,也就是为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为此,在归纳总结出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一些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本事,从而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除了设计理解正比例意义题型之外,重点设计了对学生运用正比例意义去确定生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题型。在练习设计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不一样的学生都有必须的发展。

反思整节课教学,基本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较好的实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六

3、200克的海水可以晒出6克盐。照这样计算,6吨海水可以晒出盐多少吨?

4、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多站4人,要站多少行?

5.有一堆煤,每天烧5吨,可以烧180天,如果每天烧4.5吨,可以烧多少天?

6.一辆汽车3次可运货物450吨,照这样计算,再运4次,一共可运货物多少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七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用于化简比。

3.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4.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5.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如:a:b这是比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a:b=3:4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6.正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则a与b成正比。反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则a与b成反比。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八

授完了“成正比例的量”这部分资料之后,我有以下感受: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仅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其活力与灵性。数学的教与学应当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为“生活中做数学“。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遇到的数量,学生兴趣高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我引导学生对数学书进行研究,相关联两个量的关系便丰富地呈现出来: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就越厚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就越重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的价格就越高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的张数就越多

书的厚度、重量、价格、总张数随着书的本数的`增多而增多

让学生明确了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密切。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不难,可是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去确定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关系就很难,所以我在教学时,为了突破难点有意设计了一组确定题,涵盖了学生可能会碰到的几种情景。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你在做这种题时可能会碰到哪几种情景,应当如何去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举一反三。使学生经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构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自我观察、讨论分析、发现规律。我为了给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平台,供给给学生几个讨论交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构成过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能够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我让学生完成表格之后,思考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思考下头的问题:统计表中有哪几种量?哪种是变化的量,哪种是不变的量?体积和高度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征?这样让学生着重去寻找表中的规律。在学生深入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后,必会发现表中的两个量变化规律。这样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另外,由于事例熟悉,且数据计算起来很简单,便于学生口算,学生学习时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这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上,进而便于提示正比例的意义。

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所学资料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教学节奏有点慢,导致后面的练习不够充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九

在学习位置时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起初确定一点位置是根据规定和约定。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算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注:10/2=5/1,表示比读5比1,19:2=5,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

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统计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3)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5)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2)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b)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c)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d)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一

星期五我上了研究课《正比例》,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变化的量之后的一个资料,经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确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根据特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特点,我试采用永威的“先教后学,当堂检测”的模式,实验后感觉孩子们不会自学,当自学指导出示后,都在那等结果,所以我认为应在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

课前,我先提问学生:“什么是相关联的量,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学生很快说出“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等等。由此我导入了新课:这节课我们要以一种新的观点来继续深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导入就为下头的新授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观察并说说所获得的信息。首先,要让学生弄清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我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去发现时间和路程两种量的变化情景,在变化中发现: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性。其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试着写出几组行驶的路程和它所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发现它们比值是一样的,都是80。之后就追问:“那里的80表示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出是“速度”,于是我就顺势揭示了“路程和它所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必须时,路程就和时成正比例,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之后让学生做书上的“试一试”,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确定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学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对例1和“试一试”进行比较,发现都有这样共同的特点:“都有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两个量的比的比值都是必须的,这两个量都是成正比例”,引出了用字母来表示正比例y:x=k(必须),y和x成正比例。

理清了新知识的知识脉络后,就要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来确定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分析,并要能说出确定的理由,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

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出了规律,学习效果很好,并且能够体验到了学习的欢乐。而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该放手时就放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三

1、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脚的距离就是所画圆额()

a、圆心b、半径c、直径

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a、一定是圆的半径b、一定是圆的直径c、无法确定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下水井盖一般都制成()。

a、正方形b、长方形c、圆形

4、在同一个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

a、半径b、直径c、直线

5、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a、5厘米b、10厘米c、2.5厘米

二、判断并改错。

1、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2、圆的半径越长,这个圆就越大。()

3、画图时,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沿一条直线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5、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

6、一条直径可以分成两条半径,两条半径也就是一条直径。()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平面图形中的直线图形。()

8、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9、经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10、圆心相同的圆,大小也相等。()

三、按要求画图。

1、画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

2、以点o为圆心,分别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个半圆,并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4、在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画一个的圆。

r=()d=()

四、填空。

1、图中已学过的图形有()、()、

()、()。

2、正方形的周长是(),小圆的直径是(),

半径是()。

3、直角梯形的高与上底都是(),下底是(),面积是()。

4、大三角形的底边长是(),高是(),面积是()。

五、解决问题

1、在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中剪直径为3厘米的圆,你最多能剪多少个?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四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六年级是备战小升初的最后阶段,学生要归纳和梳理知识点,记清楚概念。另外,通过历年真题的分析能够使得学生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解题速度和能力得以提升。作为家长,需要做好孩子考前的心理疏导,排查知识和学习状态上的漏洞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及时弥补。

六年级上学期(9~12月):

这一阶段是综合提升的关键阶段。在数学方面,需要对往年择校考题的分析,按考查的知识板块,分专题归纳总结,各个击破。

大致可分为计算部分(从基本的四则运算扩展到综合运算、繁分数运算、常见的简算、定义新运算、循环小数问题等)、图形部分(包括简单的基本平面图形、平面组合图形、简单的立体图形、立体组合图形等)、应用题部分(包括基本应用类型、提高类型等,应用题的种类繁多,在此就不之一举例了)、智巧类问题(这部分主要是涉及奥数知识的一些内容)。

分类的专题,一定要讲练结合,弄清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切不可死记公式、生套模板。

六年级寒假(1~2月):

这一阶段关键是要提升应考技巧。要按考试题型,逐个类型地掌握答题技巧,在做套题时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得分。

六年级下学期(3~4月):

这一阶段就是要做好综合训练,模拟冲刺、查漏补缺、调整状态。知识和技巧都掌握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实战演练。通过模拟题和真题演练,提高解题和得分能力,同时也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增强信心。另外,还要做好面试的准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五

1、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镜面对称

如湖面的倒影、照镜子都是镜面对称现象。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补充对称图形。

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以先在格子中找到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对称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在对称轴上的点,其对称点还是这个点。对称轴是竖直方向的,图形左右对称;对称轴是水平方向的,图形上下对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六

位置与方向: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1)先找观测点;

(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

(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七

《比例尺》教后反思《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难点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这一课我在教学时,首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今天早上老师从家到学校上班用了15分钟,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梅山爬到泉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杭州和上海。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要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最后提问:学习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处?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

这一节课,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对比例尺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得到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可以说,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课堂的收获应该是学生有收获,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几个知识点很容易做到,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培养顽强的数学精神实在是任重道远。因为教学内容是比较新的东西,我采取换位备课和换位教学的策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研究学习来大胆展示自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和创造还给学生。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八

数位、写数、读数、改写、省略

整数数的的大小比较、数的进率

数的.整除倍数、约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意义、单位,读写、大小比较、

小数性质、与分数、百分数、整数的关系。(互化)

混、纯小数、(混、纯循环小数)

数的的认识近似值、有限、无限小数

意义、单位,读写、大小比较、

性质、与小数、百分数、除法、比之间的互化。

分数、真、假、带分数之间的关系

通分、约分

意义、单位,读写、大小比较、

百分数性质、与小数、分数、除法的关系

百分率(合格率、成活率…)折扣成数利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十九

本节课课前布置了前置作业,通过前置作业的三个大题来进行教学。

首先,先复习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引入新课解比例。然后,根据老师给的例题自觉完成解比例的3个小题,学生方法掌握较好,但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具体教学解比例的时候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学生并不陌生,在学习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是就是用到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比例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让学生体会到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关键是要先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简易方程,再运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骤。

单独教学完解比例后再来教学例2。本来教材的编排是先教学例2再教学例3,在备课时我觉得在例2里既要教学如何解比例,又要教学如何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困难,所以做出先教学例3再教学例2的调整。这样调整后难度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整节课下来,学生能按设想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题:

在备课时觉得例3在解比例的步骤上有些不好。写成2.5×6/1.5这样的形式,学生在遇到了分数的时候会出现繁分数,所以把这个步骤舍掉了,让学生先算出乘积后再除以1.5。可是做一做中的题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问题,结果学生再除的时候除不尽,个别学生选择约数而不是用分数表示结果。后来反思例题在这一步的编排上的用意。可以让学生先约掉一部分数后再进行计算,会降低计算的难度。让学生体会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时,引导不够到位。前置作业的练习题需改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二十

1.相反意义的量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意义相反的词,反映着一些不同的情境、状态或过程,如“高出与低于”“扩大与缩小”等,这些词与数字、单位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如“涨0.1元”“调出80t”等,这个概念包含:

(1)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等.

(2)都是同类的数量,如“高出10米与支出300元”就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1)正数:如+1,+3/2号,+1.05等这些小学里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

号就是正数,此时的“+”不是表示加法运算,而是代表数的性质,如“+1”读作“正1”,正数前面的“+”可省略不写.

车上淋7

表示数的性质,读作“负”,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

(3)关于“0”的意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同时,它不再是小学理解的表示“没有”的数,也不再是最小的数,结合生活实际,它具有自身的意义,如“00c”表示冰点时的温度等.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是比0大的数,负数是比0小的数,正、负数可用来表示生活中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上升5米与下降6米,向东l0km与向西8km,盈余10万元与亏损2万元等,都可以用正数与负数来表示它们.

解题方法指导

[例1]用正、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应怎样表示?

(3)超出标准质量的相反意义的量是低于标准质量,超出标准质量0.02g表示为+0.02g,则-0.03g表示低于标准质量0.03g.

解:(1)扣20分记作-20;

(2)沿顺时针方向转12圈记作-12圈;

(3)-0.03g表示乒乓球低于标准质量0.03g.

说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规定其中一个量用正数表示,另一个量就用负数表示,到底用正数还是用负数来表示其中的哪一个量,只是一种规定,但也常遵循人们的习惯,比如人们习惯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收入等.

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把“高于”“上升”等记为正数,一般情况下,数学遵循这些生活“约定俗成”的规矩,所以,本题中的“+”号表示高于正常水位.

解:30.1米,28米,26.8米,25米,26米,29米。

说明:从本题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生活去看数学,不仅会感到单调与枯燥,而且也会让数学成了“无源之水”.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把比标准高度高记为正,则比标准高度低记为负;规定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m,最低不能少于2mm就算合格,也就是量得尺寸高、低在+2mm和-2mm之间算合格,故知+1mm、-lmm.0mm、-1.5mm均为合格.

解:比标准高度低3mm记作-3mm,以上5张课桌中有4张合格.

分析:因为规定向东为正,所以走-15m、-12m,即为向西走15m和12m,那么这个人最后应在18-15+20-12=11(m)处,即在a的东边11m处.

“向西走”.

(2)本题可结合经验,用示意图帮助求解,就像直接观察温度计来获取温度变化情况一样.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小班语言小蜜蜂教案(精选8篇)

    大班教案要注重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幼儿的差异性,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小班语言小蜜蜂教案篇一1.学习对

    2023年神秘的女老师读后感(优秀10篇)

    理想是我们奋斗的源泉和动力,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不懈努力。如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想,获得支持和帮助?接下来是一些关于理想实现的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

    像的句子造句(实用16篇)

    环保手段和技术的创新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环保行动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入手。在下面的环保范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我们展示了环保的重要性。

    2023年天天不迟到教案(实用8篇)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和评价。安全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实用案例,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天天不迟到教案篇一教学

    2023年加强党性修养心得体会 共产党员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模板9篇)

    通过写实习心得,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实习心得】初入职场,我与实习单位共同成长加强党性修养心得体会篇一基本条件之

    2023年高中生名言警句摘抄(实用8篇)

    环保无小事,大地靠大家。这里有一些近年来热门的创意标语,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创作提供一些思路。高中生名言警句摘抄篇一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

    2023年学校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实用11篇)

    学校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篇一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彻底消除校园内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1、普

    2023年高中生教师评语 高中教师评语(汇总9篇)

    梦想是心灵的彼岸,它在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时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与勇气。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要坚持下去,不轻言放弃。以下是一些令人感

    最新安全的演讲稿初二(通用15篇)

    竞选是一个向选民展示自身实力和魅力的机会,候选人需要尽力吸引选民的关注和支持。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师德文选,是对师德重要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安全的演讲稿初二篇一老

    2023年句非常经典的励志名言 经典励志名言警句(优质17篇)

    人生总结是一个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梳理人际网络的机会。人生中何为真正的成就和幸福?想要写一篇出色的人生总结?不妨先看看以下精心整理的范文,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