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

时间:2023-10-24 作者:影墨

开场白应该具有亲和力,让听众感到舒适。写开场白时,可以请同事、朋友或专业人士阅读和评估,获得反馈和改进的建议。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一

近日,又阅读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这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封面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这本书给我们明确指出了全新的育儿理念,本书共分为7个篇章,李玫瑾教授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书中重点从“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两个方面阐述,告诉我们父母的陪伴、教育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也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需要成长、学习。

当一个婴儿出生后,作为父母就应当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通过喂养、换尿布、各种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爱,虽然他暂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他可以通过哭,通过气味来感受和依赖亲人提供物质满足和心理满足。

父母早期全心全意的爱与陪伴,是孩子生命最初的情感来源,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保障。

父母没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边上学时,就会发现,孩子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会紧张、拘束、害怕,心理距离会持续很久。

所以,不管多么艰难,孩子一定要自己抚养!尤其是孩子3岁以前,千万不要图省事,轻易把孩子交给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任何人。

三岁开始,孩子能够行走,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了,会有一些不合理的索求,这时,家长可以对他无理要求说“不”,让孩子逐渐掌握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的尺度与规矩。

父母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耐心地树规矩,教会孩子表达与沟通,学会讲理,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分享与包容。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性格教养缺失,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随着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长,孩子对父母有依恋之情,有些孩子会出现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坚忍,记住“和善而坚定”的原则。

这个时期,需要培养能力。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

所以,父母要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给孩子创造学习氛围,投入教育资本,不断提高孩子的能力。

人一旦成年,许多事情就需要由自来独立判断或决定,孩子18岁以后,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再替子女选择和决策,否则,子女就会是“巨婴”、“啃老族”。

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人只有在不断成长中,才能长大。

书中很多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父母的缺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亲情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只有家庭和谐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了,社会才能更稳定。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教育和引导逐步实现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家庭养育的重要性,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灵,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珍惜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不断自我完善,终身成长,只有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二

养人,养身容易养心难。人一出生就是“天生的心理囚徒”,在生命初期无能无助时,他不仅要依赖别人提供物质满足,同样需要心理满足,那就是让他看到人脸、听到人声、被人拥抱和爱抚。抚养人就是他的心理营养的来源。如果没有人管他,那就相当于他在感觉被剥夺的情况下发育。情感抚养可以决定人性,决定人的情绪、性格、言语表达,还会影响他的认知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母爱不可戒断,也不可替代。对人类而言,一对一的亲自抚养、满足依恋需求的过程不可简化,不可或缺,也不宜替代。人类繁衍有着自然之道。暴脾气的人多在生命初期被亏待过,从一个社会的国民修养,可以观察出这个社会对婴幼儿的抚养是否有过亏欠。越是内心平和的人越有内在力量,越有后劲。因为人在平和状态下,理性才会达到最佳状态;相反,越是急躁甚至暴躁的人,他们的力量只会表现在外部的粗鲁和蛮劲上,且人在急躁或暴躁时难以做出最好的理性判断。所以,暴躁与暴戾往往是在让别人痛苦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心理抚养既需要知识,还需要眼光。今天每个家庭的养育是否到位,可以决定十多年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国民教养水准。我们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粗放型的养育方式,要养性情平和的人,而不要养太多那种“哭着长劲”的暴脾气的人。

孩子年龄越小,他的外部表现越能显现出身边人的行为模式。所以,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或说一个人的善良就是一种无声的标志,标志这个人得到了良好的初生抚养。善良很重要,善良在某些特殊时刻可能会救你的命,因为善良的人甚至在自己生命面临威胁时还在替别人着想,在危机时刻软化了犯罪人的心。父母对某些事情的在意、坚持和强调,都会成为孩子未来的观念,成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观念。观念形成的时间越早就越恒久,这种观念甚至可以进入潜意识的状态,成为他瞬间不用思考而做出反应的根据。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三

任何职业都要获得从业资格证,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子女教育方面参差不齐,尤其是育人基础知识不够丰富和系统。老师作为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应该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向家长普及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里面很多观点对家长具有指导意义。

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只有表扬和赞美,更应该让孩子知道人都有缺点和不足,要正视它们,改变或者接受它们。

孩子在学校爱打架,一定是家长爱动手。作为家长,我也需要反思,孩子将近两岁了,有时想给他立规矩,他不听话的时候就打他屁股。可是不久我就发现他会拍打着玩偶,嘴里说着“打!打!打!”孩子的模仿和学习是天性,家长的言行都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我觉得,还是得多跟孩子讲道理,这样他以后在校园里才能跟同学和睦相处。

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挣钱,让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充满活力的孩子中间,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孩子说的他们听不懂,长此以往,孩子不爱表达了,慢慢变得沉默寡言。

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长很难,我们必须掌握更多相关知识,才能帮助更多家长和学生。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的育儿观已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仍有太多的父母因观念、方式、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不得法。

读完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我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为我们传递了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扶养比物质扶养更加重要。

作者认为:心理扶养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

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扶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赖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

想想为什么有些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那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对她的心理疏于了解,同时也没有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所以在孩子还小时,当她还足够依恋家长时,父母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扶育,教她做人做事。

很多父母尽管陪着孩子,但是从来不会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以至于孩子长大后因不会做人做事而四处碰壁,或者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还有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可以影响一个人挣钱多少、地位高低等,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情感和性格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

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最后,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来和所有的父母共勉之。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五

昨天浩浩妈问我一个问题,说孩子有唇腭裂,如何养育才不会让孩子会自卑,还有这个唇腭裂的事和孩子说还是不说好,孩子的爷爷奶奶说是不要和孩子说明事实。

嗯,这是一个好问题,刚好我新买了一本书《心理抚养》,这是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谨教育写的,我看了几个章节,感觉不错,对于我们养育孩子提供挺好的方向。我决定和大家一起伴读这本书,这本书一共82个章节,一个晚上一个章节,我会抓一个点和大家聊聊心理抚养的这件事。

现在相对于我们的父辈爷爷辈们来说,我们的孩子都不缺吃了,但不缺吃了,但却缺了心理营养,心理的抚养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的唇腭裂孩子的心理营养更缺少一点,好不容易出生啊,又大费金钱做手术,照顾,不求孩子有多么成功,只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成长,但我们担心啊,万一孩子自卑呢!一个自卑就能让孩子难过了。

那么我们来学习好了。

第一章节,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

这个章节主要说是一个叫周全的杀人犯,李玫谨教授说,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没有一个叫时间思维的思考方式。用自己聪明才智犯罪,但忘记了自己其实可以把时间拉得长一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干正道也会取得财富的,而不是急着去犯罪得到钱而早早断送自己的前程,最后落下一个阶下囚下场。

这一个章节,冰哥也看了,因为我放在桌面上,他也看了,我们聊了一下时间思维的事,他说,犯罪真不值得的,因为人的一生其实很短的,如果犯罪还会加快结束自己的寿命。冰哥是明白的。

时间思维是什么?我们如何用这个时间思维来看待我们孩子的成长?

我是怀孕21周得知冰哥是唇腭裂的,至今七年了。而群里还有不少妈妈正在孕期,或者出生正畸的,没做手术的。而冰哥都上一年级啦,开始有像大家所担心别人笑话孩子的情况了。冰哥就说过有同学说他太丑的事了。但冰哥说,没关系,把他的话当空气了。

我经常和大家说,不用着急,这些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的,以终为始的思考问题也是我现在爱用的。孩子在孕期,我们可以想,这个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孩子在正畸,这个也只是一个过往而已,最终就是可以做手术的。七个月不长牙,一岁不长牙,如同邝院长说的,不会没有牙的。

这些真的只是暂时的,想要的目的都会达到的,而我们要做的,平常心陪孩子,等孩子长到那个可以做手术的时刻就好了。

孕期的不安,孩子出生的担心,手术的恐惧,术后的烦锁护理,这些都是暂时的。这些都过了之后就没有其他事了吗?不会!

不知道大家看过《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连长说,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迎合这些问题。

日子慢慢过,一天会比一天好,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就好了。冰哥上一年级了,也会有一年级的问题,老师打电话和我说冰哥跳绳不及格让我在家让孩子多练练,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都练上十来分钟,终于可以从每次1个跳到每次30个甚至40个了,但是,他的同学都能一次跳100个了,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和自己比,一天比一天好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今天的读书体会就聊到这,感谢大家与我共读,爱是共同成长,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之前对唇腭裂也是一无所知的,养育唇腭裂是第一次,做妈妈也是第一次,冰哥说妈妈是50分的妈妈,希望妈妈多学习,做他的好妈妈!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六

这本书涉及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书中的内容和建议具有很强实用性。人的成长是一件及其复杂的事情,父母都希望子女事业有成,家庭和谐,生活幸福。成年人的问题都可以在童年经历中找到影子,“早年经历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决定了人的未来走向。”

书中首先指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归因偏差”,“人们在找原因时,往往把好的行为和成功的行为归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为和失败的行为归因于外部”。这种认知偏差普遍存在,而人很难意识到其存在并进行纠正;与“归因偏差”相对应,真正的心里成熟是相反的归因,“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人能够不把缘由归结于外部,而从自身找原因”;同时这种转变是可以实现,觉察到自己的反应,提醒自己,进而养成习惯。

对于教育小孩来说情感抚养和性格教养同样重要,情感抚养意味着小时候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亲情和陪伴。”三岁以前的陪伴和照顾至关重要,“人的.脾气与初生前三年的照顾程度密切相关。”对于现实中留守儿童的问题,作者也给出了建议,如果不能由母亲亲自抚养,也要由固定的人抚养,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书中提到情感抚养的作用在于“可以决定人性、人的情绪、性格、言语表达、还影响他的认知方式和亲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性格教养体现在不溺爱,让孩子在与人相处中懂得感激与分寸。父母要让孩子接触外部的世界,告诉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心理弹性要从小练就。“当他渐渐长大,就要在之前有恩于他的基础上,补充反面的内容立威于他,训练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书中提到过度溺爱的孩子,遇到挫折会动不动以自杀的方式来威胁父母,应对困难的应对方式有多种,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会选择最极端的方式。性格教养的目的是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个性。”作者提倡让孩子在四岁前后开始学习跑步、游泳,一项运动会让人终身受益。

作者还对选择伴侣提供了建议,“真正但了过日子的时候,让你感到幸福的一定是对方有好的性格,心里有别人,理解、体贴、宽容、平和、自律等性格品质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性格是不易改变的,培养好的性格,选择性格好的人相处。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七

如果用最简约的方式来表述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现象涉及什么的话,那么,至少包括以下六个内容:

一是决定心理现象发生的遗传与生理基础;

二是决定人一生心理基础的早期心理发展内容;

三是对心理内容进行分层管理、存储与提取的意识活动;

四是人与外界互动及对外反应的认识活动;

五是显现心理活动的动向和程度的情绪情感;

六是体现个人心理风格与特性的人格或个性。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八

看完后会有心头一紧的感觉,会有一丝丝危机感,甚至有一丝丝焦虑,因为可能会意识到了自己某些地方正在犯错误,这是我个人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同感?但是思考片刻后,我个人感觉养育孩子还是需要放松自己,毕竟犯罪事实是个案,不是通病,养育孩子的路上可能也有很多无奈,例如某个阶段的陪伴缺失,本书提出问题是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反思,需要意识到养育孩子心理抚养和性格抚养的重要性。这应该是这本书的教育意义。

这本书讲的是心理层次的剖析,所以也给我们打开了更多看问题的角度。例如被欺凌者有没有问题!

我觉得它同时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例如为什么谈恋爱要了解对方的家庭,为什么要问对方家里老人的情况。“臭味相投”“富不过三代”的科学心理依据。

本书从犯罪的事实倒推回人的成长阶段,从而让养育者明白养育一个孩子该从哪些地方着手。例如,书中从抚养缺失带来的后果角度讲了婴儿为什么哭了一定要抱,从性格养成角度谈了男孩子为什么要穷养。为什么不要死盯着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性格养的好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等等。本书核心点是孩子养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追溯到孩子的早年被抚养的经历,有谁陪着,是怎么陪伴的,这些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和命运。

这本书非常容易看进去,特别适合不喜欢看书的父母,因为浅显易懂,都是大白话,并不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一本书,它的观点全部在标题上表明,很多其他养育书籍中的理论观点在这本书里面都是用生活化的场景讲述。例如延迟满足,这里讲的是吃葡萄理论,先吃大还是吃小。通书都是用案例的形式来讲述,案例贴近生活,很新,而且很多不幸的遭遇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平时刷手机也能刷到的案例。

看完本书感觉有部分思维方式是父母辈的,例如孩子做错事的一些处理方式,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父母辈一贯的思维,可以让我们看到父母辈带孩子其实也有很多我们比不上的优势,例如我和先生曾讨论过,父母的性格可能会把孩子带的更开朗等等。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焦虑,如果能亲自带,那是最好的,现实情况暂时无能为力时,尽量把情况调整到最好,只要一直努力着,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书里面有个别观点做法是个人不太接受的,这个看个人培养的倾向。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九

当一个人通过家庭教养培养出自律能力时,他就能够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克制,不会轻易抛弃婚姻等以法律为名的承诺,不会轻易地放弃对父母的赡养或幼子的抚养;当他通过家庭教养培养出自省能力时,他会更加包容与自己个性不同的人,能够与人合作,进而有更大的社会作为;当他通过家庭教养培养出同情心,他对别人的苦难就会有一份更深切和博大的情感,进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怀有报效的情感。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有情感和良好性格教养的人宁肯牺牲自己来换取更多人的生机,如紧急救险救人、战争中的牺牲等,我们视其为具有最崇高的情感和最有教养的人。这一切都由后天养育所决定。如果一个人因抚养缺陷没有形成感悟力,就会缺少人性的表现,缺乏自律与自制,更谈不上责任担当或表现出良好的教养。这种人可能一时得势,但其人生的路仍然会越走越窄。“爱孩子,并不是一味顺从,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这种意识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越早让孩子知道越好。与人沟通,学会讲理、互动,教会孩子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绪时,要学会好好说话,不要闹。这种说“不”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够坚决,他就够明白。

从此之后,他将学会克制情绪,撒野般胡闹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但是,说“不”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堵住了撒野胡闹的一条路。但情绪需要表达出来,这为下一步的引导奠定了基础,那就是教他表达与沟通,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延迟满足练就耐性,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不可能有长远的未来,有些事做早了事倍功半,只有看准时机才会事半功倍。诱惑训练,教其自我管理。人的欲望远远大于人的需要。抵制诱惑,最重要的品行就如同节食,节制眼前,从而获得长远。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今天你的“狠心”就是他明天强大和自信的来源,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十

假期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感受颇深。这本书会让人全面地了解到孩子的抚养、教养、性格的形成与家庭和父母息息相关,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爸爸妈妈认真阅读的书,通过这本书学习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对子女的成长大有助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者开篇用案例来讲述了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及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早期的家庭养育和家教养方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心理抚养重在养心教育,养心教育重在语言、情感、认知方式,养育的过程中心理教养决定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命运。李玫瑾教授用近几年来的犯罪案例剖析了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行为的家庭背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告诉我们在养育道路上的警示和正确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社会普遍性的教育焦虑,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注重各种能力特长的培养,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性格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启发和引导逐步实现的。一个人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能力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将是决定着他是否能够回馈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因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乐观面对,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才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活开心快乐,学业有成,事业成功的基础。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决不能止步于哪一次考试,哪一次犯错,而是一项伴随自己一生的成长的探索之路。

有人说“贵族是三代以上养出来的。”所以养人是人生的一种修行。我们为人父母,也并不是完美的人,每个孩子都不同,养育需要因人而异,需要用心观察,需要用智慧去发现,去观察,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法。要做有“智慧”的父母。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成长轨迹,做好早期品行教育,给予情感上的满足,建立规则和边界,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只有在成长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养育之路才能引导孩子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十一

初识李玫瑾教授,是20xx年在百度上知道她的,听她讲授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视频,很受感慨。

近日,又阅读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这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封面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这本书给我们明确指出了全新的育儿理念,本书共分为7个篇章,李玫瑾教授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书中重点从“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两个方面阐述,告诉我们父母的陪伴、教育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也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需要成长、学习。

当一个婴儿出生后,作为父母就应当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通过喂养、换尿布、各种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爱,虽然他暂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他可以通过哭,通过气味来感受和依赖亲人提供物质满足和心理满足。

父母早期全心全意的爱与陪伴,是孩子生命最初的情感来源,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保障。

父母没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边上学时,就会发现,孩子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会紧张、拘束、害怕,心理距离会持续很久。

所以,不管多么艰难,孩子一定要自己抚养!尤其是孩子3岁以前,千万不要图省事,轻易把孩子交给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任何人。

三岁开始,孩子能够行走,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了,会有一些不合理的索求,这时,家长可以对他无理要求说“不”,让孩子逐渐掌握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的尺度与规矩。

父母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耐心地树规矩,教会孩子表达与沟通,学会讲理,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分享与包容。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性格教养缺失,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随着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长,孩子对父母有依恋之情,有些孩子会出现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坚忍,记住“和善而坚定”的原则。

这个时期,需要培养能力。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

所以,父母要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给孩子创造学习氛围,投入教育资本,不断提高孩子的能力。

人一旦成年,许多事情就需要由自来独立判断或决定,孩子18岁以后,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再替子女选择和决策,否则,子女就会是“巨婴”、“啃老族”。

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人只有在不断成长中,才能长大。

书中很多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父母的缺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亲情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只有家庭和谐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了,社会才能更稳定。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教育和引导逐步实现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家庭养育的重要性,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灵,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珍惜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不断自我完善,终身成长,只有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十二

《心理抚养》一书由公安部鼎鼎大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所著。

今天刚拜读了第一章的前6节,很多真实案例非常让人揪心,早年正常的孩子,因为家庭教育缺失而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结局真的令人痛惜!本来可以非常美好的生命却给这个世界的某一些人带去灾难,摧毁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更是他人的。

最有感悟的是明白了什么叫做:不教而善。

不教而善的两个条件:

1、孩子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2、父母的言谈举止显现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认真工作、顾及家庭,还爱学习,爱思考,爱在家里讨论问题,孩子耳闻目睹就会潜移默化,不善而教。

诚如李教授所言: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书,不用天天问专家,家长要花一点时间自我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现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给予了孩子什么,自己哪一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这样。

养育的过程即时刻反思自己的过程,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以人为镜可以正自身。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十三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有幸帮助过很多需要心理抚养的人。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是关于李玫瑾的。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这位客户的心理抚养过程,以及我从中所领悟到的一些体会。

第一段:了解客户的情况。

当李玫瑾第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时,她的面容憔悴,眼神沉郁,非常消瘦。待我从她口中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才知道,她是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此前,她的独生子因病不治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令她陷入了重度抑郁状态,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在这个阶段,我主要做的是倾听她的故事,理解她的痛苦,并用心安抚她受伤的内心。

第二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与李玫瑾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她有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例如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必须全心全意地保护”,以及“只有不停地努力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我认为这些想法深深扎根于她的内心,阻碍了她克服悲伤和重建生活。因此,我们尝试用其他权威资源的社会价值观,来帮助她突破这些固有观念,认识到自我价值并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第三段:培养积极情绪。

在这项工作中,我用了一些积极的干预技巧,帮助李玫瑾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情绪。比如,我鼓励她坚持做她喜欢做的事情,充分利用她的兴趣爱好来缓解压力和沉重感。此外,我们更多地关注她的进展和成功,尽可能避免谈论过去的不幸。这些积极的干预最终让她重新拾起信念,决定继续向前走。

第四段:寻求支持帮助。

在心理抚养过程中,不仅是我对李玫瑾提供了支持与帮助,同时我们还鼓励她寻求家庭和亲密关系的支持。她的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是李玫瑾最亲密的人,我们建议她和他们分享她的痛苦和心情,让他们与她共同承担这种痛苦。这不仅使李玫瑾得到了情感支持,同时也帮助她缓解了焦虑和心理压力。

第五段:持续关注和响应。

我们给李玫瑾不仅仅是单次心理抚养,我们建立了跟踪机制,让她知道我们会持续关注她的情况。在每次提醒中,我们都会记录李玫瑾这段时间的情绪状态、问题和反应,根据她现实生活中的变化,改善治疗方案,并作出相应的让她满意的调整。

总结:通过对李玫瑾的心理抚养,我得以加深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和观念的了解。同时,我也明白了“心理护理”不仅是治疗,更需要持续性、全面性和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心理护理服务,把握护理的时机,和情况灵活应变。

2023年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后感(案例14篇)篇十四

看完后会有心头一紧的感觉,会有一丝丝危机感,甚至有一丝丝焦虑,因为可能会意识到了自己某些地方正在犯错误,这是我个人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同感?但是思考片刻后,我个人感觉养育孩子还是需要放松自己,毕竟犯罪事实是个案,不是通病,养育孩子的路上可能也有很多无奈,例如某个阶段的陪伴缺失,本书提出问题是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反思,需要意识到养育孩子心理抚养和性格抚养的重要性。这应该是这本书的教育意义。

这本书讲的是心理层次的剖析,所以也给我们打开了更多看问题的角度。例如被欺凌者有没有问题!

我觉得它同时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例如为什么谈恋爱要了解对方的家庭,为什么要问对方家里老人的情况。“臭味相投”“富不过三代”的科学心理依据。

本书从犯罪的事实倒推回人的成长阶段,从而让养育者明白养育一个孩子该从哪些地方着手。例如,书中从抚养缺失带来的后果角度讲了婴儿为什么哭了一定要抱,从性格养成角度谈了男孩子为什么要穷养。为什么不要死盯着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性格养的好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等等。本书核心点是孩子养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追溯到孩子的早年被抚养的经历,有谁陪着,是怎么陪伴的,这些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和命运。

这本书非常容易看进去,特别适合不喜欢看书的父母,因为浅显易懂,都是大白话,并不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一本书,它的观点全部在标题上表明,很多其他养育书籍中的理论观点在这本书里面都是用生活化的场景讲述。例如延迟满足,这里讲的是吃葡萄理论,先吃大还是吃小。通书都是用案例的形式来讲述,案例贴近生活,很新,而且很多不幸的遭遇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平时刷手机也能刷到的案例。

看完本书感觉有部分思维方式是父母辈的,例如孩子做错事的一些处理方式,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父母辈一贯的思维,可以让我们看到父母辈带孩子其实也有很多我们比不上的优势,例如我和先生曾讨论过,父母的性格可能会把孩子带的更开朗等等。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焦虑,如果能亲自带,那是最好的,现实情况暂时无能为力时,尽量把情况调整到最好,只要一直努力着,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书里面有个别观点做法是个人不太接受的,这个看个人培养的倾向。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案例19篇)

    岗位职责的编写需要结合职位的具体特点和工作需要进行综合考虑。首先,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岗位职责范文一:根据公司要求,负责日常的销售工作,包括客户

    实用物业保洁绿化工作计划(通用15篇)

    人事管理旨在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小编为大家找到了几份优秀的学生会工作计划,希望能为大家的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3年博士自我介绍和自述大全(17篇)

    即兴是在即时情境下产生和表达的,通常没有经过事先的思考和准备。如何从观众的反馈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即兴表演能力?下面是一些即兴表演的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

    专业司法调解协议书(通用13篇)

    条据书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件形式,用于在不同场合下记录重要的交流和协议。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夸张等,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趣味性。了解条据

    专业旅游重庆的感悟大全(19篇)

    辩论是培养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辩论时,我们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不实信息和攻击性语言。接下来,小编

    实用办理储物柜申请书(案例15篇)

    党员转正申请书的撰写需要兼顾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积极展现自己的改进和进步意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低保申请书示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您好!感谢公司一直

    优秀机采购计划书范文(13篇)

    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潜力,达到更好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大学规划的成功经验和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鼓舞。人要学会常常自己,人生就是一

    2023年社会矛盾化解中心(通用19篇)

    理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让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加卓越的人生。为理想付出努力,不畏艰难困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理想实现的成功案例,让我们与他们一起感

    最新团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范文(18篇)

    好的环保宣传语应当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环保宣传语可以采用引人深思的问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行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鼓舞人心的环保宣传语范文,共同为

    专业支部批评意见建议(模板17篇)

    答谢词可以表达我们对于他人的慷慨和善意的赞美,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和感动。那么,如何写一篇感人的答谢词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请看以下答谢词范文,它们或许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