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校长谈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参加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校长应该是个学习者,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不断地学习,校长岗位更是如此。多看看,多想想,一些灵感不期而遇,工作局面就此打开。没有学习,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个人发展如此,学校发展也如此。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专家型校长。正像万航渡小学张雪龙校长在《文化办学造就有灵魂的教育》报告中所讲,读好书,做好人,校长应该是老师的老师,这就要求校长带头学习,引领教师做学习研究型教师,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提高办学品位。这次学习真的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渴望。
校长应该是个思考者,对工作的预见、调整和反思都需要研究,随时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挖掘深层因素,根深才能固本,才能实现“内涵发展”的理念。校长要有这种善于思考的特殊敏感性。校长要通过不断思考而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中。教育是服务于人的,我们所培养的人将来也要服务于社会。当今社会呼唤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不仅仅只把关注点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及幸福感。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其科学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使学生走向智慧之路,健全其人格,增长其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这一切都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和课程观。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在于课程与课堂。校长要把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转化为课堂行为。这也要求校长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领学校的发展,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与指导能力,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能够整合学校的资源,走现代学校发展之路。
学校发展规划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由校长等几个人编制的,一定要使所有教师达成共识。正像徐阿根校长所讲的要建立学校共同愿景,这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科学的共同愿景,能够使学校形成合力,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共同愿景确立之后,教师就可以此为依据,设立自己的个人愿景,从而在为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一齐努力的工作中,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校长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中应当充当一个组织者,负责与家长、学生沟通,听取上级主管部门意见。而学校的发展目标应来自于教职工,“发展规划”一经制定,就不能只是一纸空文,而是学校的行动纲领,就应该逐步落实,用“规划”的认同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用“规划”去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措施。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就是促进学校的发展的过程。同时在学校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编制自己的成才计划,教师编写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制订出个人发展目标,当然,个人目标与学校的目标要相适应。学校是促进人们发展的,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在这个集体里,学生、教师、管理队伍要共同发展,全面和谐。使学生、教师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学校要以教师为本,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习为本。校长要充分了解教师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思想者,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案例讨论,反思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真正的课程改革之战场发生在课堂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是建设新课堂的重要途径。而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广大教师,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学校的发展就能走多远。因此,校长要倡导教师备课要有立意,上课要有创意,评课要有诚意,课堂有诗意。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出愿景,细化要求,不断实践,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他要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味,健康的品性,优秀的品格,在德育工作中要目标高远,更要立足于现实,德育教育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德育内容要创新,要创设情境,要让学生去实践,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同时德育工作又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要坚持不懈,要对小学生心理行为有透彻的分析,要有策略,要使德育课程化、生活化。教育的力量在于久而久之,通过德育的实践使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认同感,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一是重行政管理控制向重“人本”激励转变。传统式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度加控制使人勤奋工作。也就是说校长的管理工作,更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等等,这样的做法虽然在管理学校上也是有效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随着课改的深入,学校将获得比以往更多的自主权,越来越走向“校本”。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舞台。学校的管理应该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的制度应该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校长应与教师一起共同谋求一个学习的氛围,并使这种学习过程能够在一个开放的、善于接受的环境中进行。今天的管理,校长应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以教师为本,就是要求教学管理者必须运用激励原则,通过目标激励、领导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物质奖励等手段以求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个性和教学创造力,使他们在课程改革中大显身手,英雄有用武之地。
二是由只重管理教师“教”向也重学生“学”转变。传统教学以教师讲灌为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新课程不仅要看“教”更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看教师怎样教。因此,校长必须在教学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上做出重要转变。首先,在开展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中做好指导工作。如引导教师上课要务实,不上表演性的假课、花课,重在引导学生的学。以学生学好论英雄,而不以老师表演论英雄。其次,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时做好引导工作。如在教学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的管理研究,要求管理者在教学检查时查“教”,更要查“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培养学习能力等。
学校工作包罗万象,校长要尽量做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善于从微小的现象看问题、找原因;善于从细小的工作入手聚民力、聚人心。徐阿根校长所讲“大方小圆”、“内方外圆”、“先圆后方”、“有方有圆”的领导艺术,对我启发很大。“大方小圆”能很好地体现校长领导艺术的原则性和创造性,既能保证学校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转,又能促进校长和师生形成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内方外圆”是内心深处明辨是非,坚持办学信念,但在外部行为上则比较随和,容易让人接受;“先圆后方”是在处理矛盾、调解纠纷时,先来一点含糊的表述,待调查清楚之后再表态,这样比较容易主动;“有方有圆”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象,该“方”的`时候“方”,该“圆”的时候“圆”。这些做法很值得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借鉴。
此次培训已经结束,尽管只有七天的时间,但我觉得它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这次培训所学的内容也不可能成为灵丹妙药,解决学校实际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也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即便有些成功的经验,在借鉴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去探索。但此次培训中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当今教育的思考,将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培训已结束,但学习不会结束,我将会用培训中得到的理论、经验与研究方法,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提升自己,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长谈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参加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篇二
中国式教育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过于注重功利性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然而,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校长,我认为中国式教育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我对中国式教育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国式教育的见解,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它。
首先,中国式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全面性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中国学生在数学、科学和语文方面的知识水平一直世界领先,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成果。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的知识基础的打牢,强调基础知识和扎实技能的培养。这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也要注意确保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其次,中国式教育强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纪律教育。纪律教育是中国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坚毅品质。纪律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再次,中国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中国学生通常要在集体中学习和生活,这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和交际能力。在中国式教育中,学生经常被安排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任务和项目。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中国式教育注重考试和评价制度,强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这也是中国式教育备受争议的一个方面。在中国,学生通常需要参加高压的考试,以获得高分数和进入优秀的学校。这种竞争激励了学生们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然而,我们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建立更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评价制度,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最后,中国式教育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领导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尊重和关心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式教育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纪律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推动教育改革,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中国式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校长谈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参加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篇三
最近在一个男孩身上发现的几件小事,让我觉得男孩子勇敢坚强、有责任有担当的品质应当从小开始培养。
事件一:离园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玩桌面游戏,不一会儿就听见一阵吼叫声,闻声望去,原来是翰翰小朋友,问其原因原来是旁边的一个女孩子拿了他正想拿的一根水管积木,他还向我“告状”:老师,她抢我的玩具!”幸好嬷嬷看经到了事情的经过,才没让不该发生的事情继续。
事件二:这几天我们为了在运动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不继的在练习,特别是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如何,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可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不是光靠老师的力量就能完成,它要家园合作。而且必须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特别是我们的男孩子。
校长谈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参加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篇四
亲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个校长,我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亲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感悟。在此,我想分享我对亲子教育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对广大家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首先是亲子之间的沟通
沟通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通过沟通,家长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指导孩子的行为和思维,才能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在沟通中,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要用心倾听孩子的话语,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单纯地强调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此外,家长还应该尽可能地创造一个放松和愉快的氛围,在亲子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第三段:其次是亲子之间的关注
关注是亲子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和身体健康。在关注中,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而忽视孩子的健康和情感需要。家长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做饭、聊天、游戏等方式来维持亲子之间的关心和关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第四段:第三则是亲子间的共同成长
亲子教育是一种相互成长的过程,家长和孩子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支持和成长。家长要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位独立的个体,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兴趣。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兴趣方面加以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也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探索,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第五段:结语
亲子教育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家长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和孩子共同成长。希望这些心得和体会能够给广大家长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打造一个美好的家庭。
校长谈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参加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篇五
在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习跟不上班、或不守纪律、或行为习惯不好的后进生。其实这些学生,大多数经历过一两次甚至多次失败,经受过许多次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耻笑,遭到了老师、同学、家长的心理上的遗弃。久而久之,总是怀疑自己脑子笨,形成了自卑心理,没有了自信,认为自己永远是差的。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说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后进生工作的前提。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涵义。有位名人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后进生的欣赏,就很难做到了。其实其实不然教师用包容宽厚的心去理解他们,欣赏他们,他们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对那些缺点多的学生,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要多给予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润,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与选择。这样既增强了自信,又维护了自尊心,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自信心是成功的钥匙,是挖掘后进生潜能的基础。后进生之所以是后进,是因为他们没有了或正在丧失自信。试想一下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别人的歧视和轻蔑中,每天都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谁还会有自信?谁还会自信?青少年自信心的强弱是基于他人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教师的重视与否有决定性影响。事实证明:成功后的喜悦、满足,就是产生自信的动力,只有自信,才有竞争,才能积极进取,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多打基础,课外作业以他们的能力为参考,灵活布置,以便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肯定与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中我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激励他们参与竞争,让他们体验成功,让他们高呼“我能行!我能成功!我能成功!”。让他们在在活动中得到自信,提高自信,激发后进生的内心自我表现力,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据统计,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也只不过用了大脑资源的十分之一。
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不断开发了自己的潜能。后进生们绝不是没有潜能,而是不敢相信自己有潜能。小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克制自己是很困难的事,往往表现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做事凭兴趣,缺乏周密的思考,这反映了他们意志行为未成熟,所以只有通过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然而,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日成功的,需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同时,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意志力培养的一个方面,这说明意志力的培养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关键,因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刻也不能放松和马虎。我在教育中定期给他们讲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介绍一些普通人艰苦奋斗的生活历程,讲述人生既有一帆风顺,也有逆风破浪,将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励志名言写给他们,鼓励他们;其次在活动中创设情景,进行一些相关的活动训练,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磨练他们的意志力。最后抓住生活中的事例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习爱迪生的精神,战胜失败,从失败中崛起。
总之,提高后进生应先从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始,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维护自尊心是前提,培养自信心是基础,磨炼意志力是关键。当教师对后进生真诚地尊重,积极地鼓励,耐心地磨练,他们也会信心之火不熄,奋斗之心永存,和其他学生们一起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