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能够得到充分的准备和实施。接下来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实用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一
1、仔细观察并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
2、巩固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3、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经验。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1、展示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2。
1、简单的找不同,为后面复杂找不同积累经验。
2、通过找不同,巩固幼儿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2)观察室,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观察,不要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那样找得慢而且容易遗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找到或完全找出来后不要说出答案,以免干扰同伴答题。
(4)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并纠正。
(5)集体验证答案。
3、请幼儿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经验。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出处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4)你想学习谁?为什么?
并表扬今天表现积极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二
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大班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一、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选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
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结束活动。
在复习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加工厂去做球体的产品吧?
(幼儿出活动室)。
文档为doc格式。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三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四个字。认识亅和土。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学习,学习运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仿编韵文。
教学时间: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图片和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语、课文。
1.小组间开火车,赛读生字。
2.指名两组比赛开火车,赛读词语。
3.课件示图,师生齐读课文。
三、运用插图、实物进行对比,理解群颗堆的意思和适用对象。
1.群。
(1)看图,比较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引导学生发现一群比一只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企鹅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多的同类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说话:一群。
2.颗。
(1)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枣、西红柿-花生、罗汉果-莲子、乒乓球-珠子,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2)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3)拓展说话:一颗。
3.堆。
(1)看图,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带来的可以用堆表示的东西。
(3)指名汇报。
(4)拓展说话。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小组协作学习: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一摆,说一说。
五、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观看课件,仿编韵文。
情境一:菠萝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马和兔。
3.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4.指名汇报。
六、写字练习。
1.课件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随电脑书写笔划。
2.仔细观察,自主探究: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练写生字,展示评议。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四
1.能依据物品的特征做简单分类与视觉上的辨识,并能比较出异同。
2.通过观察,培养幼儿分辨物品间差异的能力。
3.乐意参与活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通过观察比较,能从几个物品中找出不同的一个。
能依据物品的特征做简单分类,培养幼儿分辨物品间差异的能力。
梨子四个(黄、绿),卡车、小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图片各四张,操作单。彩笔若干。
一、实物引入。
师:今天一早老师买了一些水果,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出示梨子)一共有几个梨子呀?(四个)你们再仔细看一看,这四个梨子都一样吗?哪儿不一样?那谁能把那个不同的梨子给拿出来?(幼儿取出黄色的`)。
总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能找出不相同的这个梨子,小眼睛真厉害。
二、基本部分。
过渡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汽车城,你们想不想去?
1、现在我们来到第一个车间,(张贴卡车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卡车都一样吗?有一辆和其它的不一样,是哪一样呢?(指名幼儿指出)这辆汽车哪儿和其它的不一样呢?那老师把这辆不一样的卡车用粉笔圈出来。(教师示范)。
样?那我们把这个也圈出来。
3、小汽车参观完了,看,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自行车图片)现在老师要把这些自行车送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四名幼儿上台,每人举一张汽车图片)小朋友们看,他们四个人的自行车都一样吗?谁的跟其他小朋友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小朋友站在一边)哪儿不一样?教师将图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幼儿上前把不一样的圈出来。
4、最后老师还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种车,看,是什么车?(出示摩托车图片)谁想要?(四名幼儿上前,每人举一张图片)他们四个人的摩托车都一样吗?哪一个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了?将图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幼儿把不一样的圈出来。
5汽车城参观完了,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这儿也有很多汽车,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们,看你们能不能把每条路上不一样的车找出来。教师示范一个。
6、幼儿操作学习单,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检查操作单完成情况,小结评价,结束活动。
我把这节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各种汽车,小朋友看到这么多汽车,很兴奋。第二个环节是按照汽车的外形和颜色分类,先是二种汽车分类,小孩子都很聪明,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本来设计在这要渗透多和少,大和小的内容,这个环节也忘了,再是三种汽车分类,分别有按外形和颜色分类,我引导的好像不是很好,但是孩子都能很快的正确完成操作。在这个环节,补了第一环节的颜色不一样和外形不一样。第三个环节是,找物品的差异,通过出示四个汽车,有三个是一样的有一个或外型或颜色不同,孩子都完成的比较好。数学活动应注重孩子实际操作,今后要注意。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五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根据新《纲要》中的第二条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及第四条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了能提高本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及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针对本班幼儿存在的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为了让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活动内容,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教学方法:
1、观察讨论法
在活动导入部分设计了让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产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法是让幼儿去说,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2、演示验证法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采用此方法。演示验证法是通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验证结果。
3、尝试操作法
采用此方法能够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因此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以发展。
4、记录法
对测量的结果作记录,是对记忆的延长,并能让幼儿学会做事情的记录方法。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六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提土旁。
2.会写“少、小”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小班化特征体现。
一、创设情境,观察图画,认识事物,自主识字。
1、创设情境:
3、认字(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
4、那么多有趣的词语都藏在组长的信封里,请小组长拿出词语卡片分给组里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动动脑筋,给这些词语分分类。(随机发给智慧星)。
5、我们用同学的发现做个找朋友的游戏。黑板上出示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请小朋友将相应的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花猫、黄牛、鸭子、小鸟请到黑板上来对号入座。
1、学生借助图画或拼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
2、学生离开图画读词。
3、去掉拼音读词。
4、小组合作分类——全班反馈。
5、学生上台贴词语。合作化、个别化是小班的特征之一,小组合作和组际交流是生生合作时经常用的形式。我设计的给词语分类,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学生人数的减少,给活动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游戏,让课堂更为活跃。
二、学习童谣,认识“边、多、少、颗、群、堆”。
2、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
3、说说“边、多、少、颗、群、堆”这几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随机教学:提土旁)。
4、巩固字词。递进式开小火车复习。字——词——双轨小火车——句子。
5、再读童谣。这些词句都在我们的童谣中,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
6、反馈。(随机发给表演星)。
1、学生看看图、比一比、读一读。
2、学生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3、学生交流认字方法。
4、学生小组开小火车。
5、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学生可以拍手读、和好朋友一起读、同桌读、跳皮筋读等。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这一点在小班的教学中更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读读课文,更有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情感。
三、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这位小朋友是了用什么方法,才写出这首童谣的呢(揭示课题:比一比)。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在小班中,学生的主体性将进一步得到体现,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应该是知识的共同发现者。我用学生的发现,学生的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这里老师只作了适当的引导,不再是机械的灌输。
四、学写“小、少”
1、我们也用比一比的方法来比一比小和少有什么不同。
2、你们认为什么字难写呢?(教学少)。
3、“小”字怎么写呢?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来教,同学们推荐一位吧!
4、反馈(随机发给书写星)。
1、学生比一比“小、少”的区别。
2、学生书写“少”
3、学生推荐同学教学“小”
4、学生书写“小”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总结小结:
今天,小朋友得到了书写星、表演星和智慧星,真棒,谢谢大家!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七
1、引导幼儿用常用的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与短。
2、学习对应排列相关物体,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1、笔、小棒、吸管、筷子等实物若干(长短比较明显)。
2、《数数玩玩》第1页,油画棒若干。
1、出示两支长短不一的笔,让幼儿来比较它们的长和短。(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对想出办法的小朋友及时表扬,并让其现场演示。)
2、提问幼儿:用什么办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又方便、又准确?
3、让幼儿用想到的好办法来比较长、短不一的吸管、筷子、小棒等物体。提醒幼儿在比较它们的长短时,要将一端对齐(上下或者左右)进行比较。
4、带领幼儿打开《数数玩玩》第1页。
启发幼儿观察格子中的两个物体,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找出比较长的东西,用红笔圈起来,找出比较短的东西,用绿笔圈起来。(如果这个要求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只要幼儿找出长的东西或者短的东西并给它圈起来就可以。)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来比较物体的长和短。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八
1、通过画一画、比一比,使幼儿进一步理解7的实际意义,能熟练地将数物进行匹配,并能较顺利地感知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的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幼儿作业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数卡1——7,数群卡1——7。
学具:幼儿用书、笔等。
一、复习认识7以内的数。
1、给数字画像。
2、拍手游戏复习7以内数的形成。
3、游戏——会变的数卡,进一步感知数列中前后两数多1少1的关系。
二、幼儿作业。
1、(出示范例)教师引导幼儿审题,并示范做题目。
2、幼儿翻开书,和老师一起读题目。
3、幼儿做建构书p6的作业——数物体,写相应的数字。
4、p12看数字画礼品。
5、p24用添1或去1的方法让数字和圆点一样多。
三、展示、评价幼儿作业。
四、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九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操作材料打印。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一、儿歌导入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图一,大象和小鹿的腿,谁的粗?谁的腿细?
图二,黄色的绳子和红色的绳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细?
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
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
三、感知宽窄
1、听儿歌,我们在儿歌中找一找。
教师说儿歌:"马路宽宽汽车跑,小道窄窄田间绕。"
师:你听到什么是宽宽的,什么是窄窄的。
师:宽宽的马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小朋友用动作表示出宽宽的)
师:在宽宽的马路上,比如我们家乡南北大河的路,有很多汽车在路上都可以一起开。
师:出示小路,可是这条路呢,车一多,一挤,就要倒在旁边的田里了。
一起说一说,哪条路宽,哪条路窄。"马路宽宽,小道窄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宽窄。
出示图五,两部手机:哪一部手机宽,哪一部手机窄?
出示图六,两本书:哪一本书宽,哪一本书窄?
出示图七,三张椅子,哪一张最宽?
出示图八,三把尺子,哪一把尺窄?
3、巩固。听口令举纸条。
师: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纸条,先看看这两个纸条有什么不同?(一个宽,一个窄)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条。老师说,请把宽(窄)的纸条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将宽的纸条放到宽的篓子里,将窄的纸棒放到窄的篓子里。
四、练习巩固(操作材料)
1、请1、2、3、4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粗的物体。
2、请5、6、7、8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宽的物体。
3、使用铅笔请注意安全。
幼儿分组进行习题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活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比较宽,比较窄,比较粗,比较细,请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
1.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天枰、记录纸、笔、大皮球和小皮球、泡沫积木、磁铁、梨、苹果等
2、幼儿每组一份材料:天枰、幼儿记录表、笔、实物若干份(塑料蛋壳与铁质小汽车、磁铁与橡胶玩具、橘子与香蕉、积木与乒乓球)
一、了解天平秤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出示天平秤:让幼儿观察,并知道天平秤的塬理。
二、探究新知识
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出示一个大皮球和一个小皮球,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用句子"……重,……轻"和"……比……重轻"来说明物品的轻重。
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
2.掂一掂,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2)师:现在请一个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泡沫积木和磁铁的轻重。老师这还有好多东西,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端一端、提一提、掂一掂)
(3)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4.称一称,比一比。
(教师示范称一称苹果和梨)师: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翘起来了。(这边是垂、这边是翘)叁、幼儿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请幼儿每两人一组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轮流操作。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四、活动小结:
(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一
在开展主题活动“大与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量的比较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通过角色游戏将大小、多少、长短等量的比较蕴涵其中。在小班后期为使幼儿进一步复习、巩同相关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活动充分挖掘图画书在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讲述与实物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书中内容,感受阅读快乐。
1、通过操作实物的探索性活动,理解书中蕴涵的比较关系,感受从不同角度比较结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图书,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1、物质准备:实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围巾;图画书人手一本;故事课件、电脑、投影仪。
2、经验准备:幼儿对比较大小、多少、长短有一定的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翻阅。
重点: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自主翻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结果不同。
1、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并出示实物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阅读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语言。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并进行演示。
(2)幼儿操作实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这是谁的梨和李子?他们要比一比谁多谁少?他们会怎么比?请幼儿将实物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好。
教师:小朋友是按一个梨一个李子这样摆的',那谁多谁少?
幼儿:李子多。因为李子还有呢。
(3)出示实物帽子和围巾,引发幼儿讨论,大胆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围巾和帽子怎么比?你们觉得是帽子大?还是围巾大?
幼儿:围巾大,帽子小,围巾能把帽子盖住。
教师:那帽子还能把围巾扣住呢?到底谁大呢?
幼儿:就是围巾大。
幼儿自主翻阅图书。教师指导幼儿有序翻阅,通过看图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说说在书中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比较方法,鼓励幼儿进行尝试。
幼儿:小猫的尾巴长,小兔子是拿线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师:小猫和小兔子用他们的身体比长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长短?我们来比比谁的长谁的短。
幼儿:用手,用脚,用头(与同伴用身体部位进行比较)。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并生成相关的活动。
幼儿1:我讨厌这只猫。
幼儿2:我讨厌兔子。
教师:现在我们有争论了,有的喜欢猫,有的喜欢兔子,因为用毛线做尾巴不公平,下次活动我们再讨论你为什么不喜欢猫。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二
1、感知不同的破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鼓励幼儿和小伙伴交流讨论。
(一)探索、交流。
1、听故事,进行皮球比赛。
皮球从不同的山坡滚下来,看谁滚得快?
2、交流讨论:如何让球滚动的速度更快,更远?
(1)交流讨论:如何搭山坡,需要哪些材料。
(2)和小伙伴一起如何玩?
(3)哪些条件可以让球滚得更远、更快?
(4)用材料做实验。
教学分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从了解别人的活动经验上,可以获得坡的许多知识,调整和丰富了原有的坡的认识。
(二)分组活动。
1、幼儿自由结伴分组准备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并建筑不同高度斜坡。
2、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探索,学会和同伴相互合作。
教学分析:带领幼儿到户外去研究,让幼儿获取真实的经验。幼动手操作和表达的机会比以往探索性活动明显增多,真正体现了让幼儿在自由操作中获得发展。
3、比赛活动。
1、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比赛,将小组设计建筑的坡进行比赛。看一看哪种面的.坡物体滚得更远,更快。
2、比赛结束,幼儿交流,教师做记录,整理发现,提出问题。
教学分析:幼儿对比赛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探索性活动。在搭坡的时候不了解坡面与速度的关系。刚开始操作时比较混乱,接着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幼儿探索面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当幼儿对光滑和粗糙的坡的很感兴趣,这是他们发现的新问题,并在探索中终于得了解决。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三
1.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2.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3.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ppt、卷尺、直尺、体重秤、椅子桌子垫子、获胜者奖励四项。
比较的游戏(目的:明确游戏内容,激发尝试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互相比赛。比较的就是身体。看看谁更厉害,能够最终获胜。
身体的比较
谁更高(目的:了解游戏模式及长度量具的使用方法)
师:这样比没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赛,刘老师允许你们赖皮。想想,谁能比他更高?
师:请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
小结: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谁更矮(目的:巩固尺子的使用、测量方法)
师:这次公平竞赛哦,在我说开始之后你们再行比较好吗?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
谁更重(目的:利用周围物体使自己变重;尝试使用秤测量体重,比较数字大小)
师:该怎么比重呢?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小结: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谁更轻(目的:尝试找出使自己体重转移的方法)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重量都去哪里了?)
小结: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还能怎么比(目的:延续比比的兴趣,关注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师:今天的耍赖实际上是大家开动脑筋的结果。今后在测量身高体重的时候,可不要耍赖哦!
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大小与高矮轻重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四
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五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知识与能力目标】
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
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1)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只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六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相互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
3.喜欢探究活动,萌发好奇、好问、思考的情感及态度。
杯子、滴管、硬币、水、回形针、抹布等。
1.谜语导入。
幼儿猜谜语: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水)。
2.实验活动。
(1)师:小朋友,我要用回形针和水做一个游戏,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2)教师出示回形针,直接将回形针放在水面,回形针沉下去;
(3)将回形针托在纸上,放在水面,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上。
(5)幼儿自由谈论。
小结: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2.硬币放入水杯实验,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1)教师实验。幼儿观察。
(2)实验工具有:十的硬币,一个杯子。
实验开始:老师把一枚硬币往手里一捏,轻轻地投进水里,硬币一个“360空翻”然后落地,水没有溢出来。于是老师接着投下第二枚、第三枚……等到最后一枚的时候。
(3)师:“为什么水还没有溢出来?”
(4)幼儿猜想。
小结: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是鼓鼓的、向上的弧形,摇摇晃晃的.,往盛满水的杯子加入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像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
3.探索硬币盛水。
(1)出示硬币,让幼儿猜测,这个硬币能盛水吗?为什么?
(2)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进行硬币盛水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上水的现象。(水面成了什么形状、里面的字有什么变化)。
(3)师:你们是怎么做实验的,发现了什么神奇的现象?
小结:硬币上可以装很多的水,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也是鼓鼓的,向上弧形,摇摇晃晃的,还能把里面的字放大。
生活中有些小动物就是利用了水的张力,页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请找出这些小动物都有谁。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七
1、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用数字与标记记录分类的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幼儿用书附不干胶(一)黑板画红色圆形和黄色方形,四盆花教学ppt4页蜡笔36支。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伙伴,其中有两个有颜色的宝宝,你们找到它了么?(红圆圆,黄方方)。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八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三、课堂演练。
练习一1、2题。
四、小结提升,兴趣延伸。
谈话:数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十九
1、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用数字与标记记录分类的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幼儿用书附不干胶(一)黑板画红色圆形和黄色方形,四盆花教学ppt4页蜡笔36支。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伙伴,其中有两个有颜色的宝宝,你们找到它了么?(红圆圆,黄方方)。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二十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小,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量词要恰当搭配,并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它一些量词的用法。
重点突出创造情境教学及量词的认识和规范使用意识。
课件(课文插图配上相应的词语)、生字有关的小图片(猫、牛等),红枣、杏子实物若干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导语:老师有一次外出秋游,无意中来到一处美丽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勤劳善良的黄牛,悠闲自在的花猫,有雪白欢跃的小鸭,小巧活泼的小鸟;果树上,香喷喷的苹果,红艳艳的枣;木桌上,圆溜溜的杏子,甜丝丝的桃。门前,一个木偶般可爱的小男孩正在无忧无虑地玩耍着,再加上篱笆,青草,房子,辣椒,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画面,看得我心旷神怡,如入天堂。当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这幅温馨和幸福的图画,现在带来与小朋友共赏。(出示图片课件)
2、让学生上来指认图片中的事物,并相机在课件中出示词语。
3、要求学生认读词语准字音
4、要求把以上词语分成二类,集中学习并归纳出“杏,桃,苹”的偏旁相关特点。
(二)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读通课文。
2、自找伙伴交流自学认识的生字。
3、反馈,利用学生人数来理解多少,及少和小的区别。利用实物来理解颗、堆及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
4、再次朗读课文,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词意。
(三)感情朗读,体会韵味
1、范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像老师那样读出味道来。
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4、利用插图背诵韵文。
(四)情景顿悟,运用题词
1、模拟情景:学生背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说自己也会,但故意乱用量词,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量词有一定的搭配组合,不能乱用。“奶奶”可作如下背: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鸭子,一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颗苹果一只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杏子一粒桃。
2、让学生说说课后“我会说”。
3、看看农家小院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利用“摘图”游戏来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牛、羊、小、少。“小”和“少”让学生比较发现异同再书写。
3、学生写字。
(六)作业:课外读背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二十一
1、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2、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3、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ppt、卷尺、直尺、体重秤、椅子桌子垫子、获胜者奖励四项。
比较的'游戏(目的:明确游戏内容,激发尝试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互相比赛。比较的就是身体。看看谁更厉害,能够最终获胜。
身体的比较。
谁更高(目的:了解游戏模式及长度量具的使用方法)。
师:请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
小结: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谁更矮(目的:巩固尺子的使用、测量方法)。
师:这次公平竞赛哦,在我说开始之后你们再行比较好吗?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
谁更重(目的:利用周围物体使自己变重;尝试使用秤测量体重,比较数字大小)。
师:该怎么比重呢?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小结: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谁更轻(目的:尝试找出使自己体重转移的方法)。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重量都去哪里了?)。
小结: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还能怎么比(目的:延续比比的兴趣,关注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师:今天的耍赖实际上是大家开动脑筋的结果。今后在测量身高体重的时候,可不要耍赖哦!
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大小与高矮轻重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二十二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图形二次分类”主要让幼儿和教师一起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再进行第二次分类,等幼儿初步掌握好二次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教学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习,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
专业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一比范文(23篇)篇二十三
(都住在红色的房子里)。
(红色小朋友住红房子,黄色小朋友住黄房子)。
5.噢,那我们看一下8位小朋友是不是这样选择房子的呢?
(ppt播放红色图形宝宝回家,回红房子)。
6.它们找到自己的家了么?
7.那剩下的黄色图形宝宝是不是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呢?(ppt播放)。
8.剩下的`黄宝宝也回到了自己的黄色房子里,咦,家住在红色房子里的宝宝有几个?(4个)家住在黄房子里的有几个宝宝?(4个)所以4+4=?(8)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家了么?(找到了)。
9.图形宝宝回家睡了个美美的觉,它们现在想去自己的好朋友家里玩耍,它们的好朋友有两个房子,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
10.哎呀,这可怎么办呢?这么多的宝宝该去哪个房子玩呢?小朋友帮他们出出主意吧。|(一起去小房子)。
11.哇,房子这么小,大哥哥大姐姐好像连门都进不去呢!(一起去大房子)。
12.一起去大房子,8个兄弟姐妹挤在一个房间里,小弟弟说:“我的屁股都被挤在外面了呢(小的去小房间,大的去大房间)。
13.咦,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哦,我们一起看一下弟弟妹妹是不是去了小的房间呢?(ppt展示小图形去小房间)。
14.还剩下三个大哥哥大姐姐,它们舒舒服服地进了个大房间(ppt展示)。
展示数字5.3.5个小朋友住在了小房间,3个大姐姐大哥哥住进了大房间,你们和他们都找对了房间。
16.打开课本,指导完成课本上的图形分类(做一道题发放一次幼儿用贴)。
17.指导完成第3页数糖果,并指导幼儿说出哪个动物分到的糖果比别人的少(小猪)它有几颗?(4颗)小兔和小狗分到几颗?(1颗)。
18.在黑板上讲解给花瓶涂色,四个花瓶,分别装有5朵、6朵、5朵、4朵小花(幼儿数数后的到的结果)。
19.师示范把有5朵小花的花瓶里面的小花涂上颜色(师发蜡笔)。
20.幼儿自己完成幼儿用书给花瓶涂色。
21.作业安排:数学练习册第3页。
22.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