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年大学声乐教案(五篇)

时间:2024-12-25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老年大学声乐教案(五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老年大学声乐教案(五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声乐教案总结篇一

第五课:发声技巧-呼吸训练

11幼教2 2011.9.27 钢琴

讲授、示范、练习

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让学生体会横隔膜控制呼吸的作用,体会气息的支撑点,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歌唱中去。

歌曲演唱《花非花》

一、教学过程

(一)呼吸训练(1)慢吸慢呼

4/4 x o----吸 停 呼

训练目的:加强横隔膜的支持、保持和控制的能力。通过连续不断地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进行练习,使呼吸肌肉自然地成长健壮,逐步增长歌唱的呼吸力度和呼吸深长,训练横隔膜的有力伸缩、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机能,以增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二)发声练习:

(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训练

u u a a a

(b)2/4 5 5 ·| 3 3 · | 1 1 · ||

u o u o u o

训练方法和要求:

1、同无声的呼吸训练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惯。

4、练习1和2,由u 过度到 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一些。

(2)连音练习

(1)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起音及声音都要做到气息均匀的支持。一口气唱完。

(2)母音准确清楚,母音或音节的转换过度要保持均衡,圆滑而无痕迹的连接。

二、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领会无声呼吸训练横隔膜的有力伸缩、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机能,以增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训练使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惯。

三、课后作业:每天15分钟运用正确准确的呼吸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大学声乐教案总结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气息、声音位置、状态等要求,使他们逐步掌握发声技能,为歌曲的演唱作好准备。

2.在学生互动练习中,结合自己的练习进行相互点评、讨论、体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启发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使学生准确地领悟发声要求。

3通过dvd的观看和教师的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有了真切感悟,激发学生对歌曲演唱的兴趣,为进一步提高歌曲演唱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学 情 分 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具有2——3年学龄的初中和高中学生。

2.通过训练学生在发声方法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声乐演唱上达到了一定程度。

3.学生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演唱程度,但在发声的位置、气息等要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演唱中对咽喉腔的打开,共鸣位置的寻找不甚清楚,虽然演唱中知道存在问题,但能完整统一地演唱作品缺少把握,所以通过学生互动练习,相互讨论,教师示范对训练中气息、位置、共鸣等常见问题进行寻找解决方法。

教 材 分 析:

1.由于校外教育的特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少儿声乐统一教材,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编写。

2.选自自编的发声训练曲和少儿声乐考级曲目,以及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

教学内容:

1、发声基础及技能技巧训练。

2、学习歌曲《眷恋》,分析处理、演唱指导。

教学 重 点:

寻找体会发声训练和歌曲演唱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 难 点:

1.发声训练中的气息位置、咽喉腔的打开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不容易体会。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由于找不到感觉会产生为难情绪,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尤为重要。

3.歌曲演唱中气息的运用和咬字吐字的统一。

教学 用 具;

1.教师准备

dvd音响资料、发声练习曲、歌曲作品、钢琴。

2.学员准备

声乐作品选

教学 环 境:

1.硬环境:一般教室(保证播放dvd音响,一架钢琴,容纳30人)

2.软环境:通过提问、讨论、同伴互助、平等交流和教师引领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促进听、讲双方积极思维、共同探索学习的氛围。

3.座位形式:一字弧型排开,能左右相互聆听。

课的 类 型:

综合课(本设计形式上是复习课,但视角上集中于问题与对策,具有新意,不等同于复习。)

课时:60分钟。

教学 设 计 思 路:

(选课背景)本课教学对象具有几年学龄的学生,几年来的训练,很多学生在发声训练和歌曲演唱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常见问题,还有些学生由于对演唱技能难以把握而产生为难情绪,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增强进一步学习信心和兴趣,帮助他们提高掌握学习的能力。

(总体设计)本课教学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间相互点评、讨论、对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声乐演唱机能打好扎实的基础。

(设计落实)本课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学生自主练习——对照练习——互动练习——互动交流,对发声训练和演唱中的一些常见的关键问题有比较切实的体会,同时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执教时间:

2008年6月28日

教学对象:初中、高中学生

教学过程:

一、发声基础及技能技巧训练(15分钟)

1、师生互动、自由练习发声前的准备训练。

2、集体体会气息和声音要求:打开咽喉腔,松开牙关,用鼻咽腔呼吸,肩、胸自然放松。

练声:

a、5 5 5 3 1

ia ia ia ia ia

b、1 3 5 6 5 3 1

ia i

i a

要求:(1)气吸得深,发声时有衬托感,横膈膜有扩张感,咽喉打开及时,调节好声音位置,使声音松弛通畅地送出。

(2)运用连与断两种方法训练,使学生体会好气息和位置,同时气息在横膈膜处有支撑感及丹田的收缩感。

总体要求:声音达到“通——透”。

3、指名训练指导:

要求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训练指导。

4、根据以上训练体会歌曲“长城谣”和“绒花”,来检验发声要求的掌握,同时引入歌曲复习。

二、声乐作品《长城谣》复习、指导演唱。(20分钟)

(一)复习歌曲《长城谣》。

1、集体演唱第一段:要求学生体现发声要求的同时,重点把握歌曲演唱的情感要求。

a、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课件)

b、师生讨论歌曲演唱情绪:以“优美”——“悲愤”——“凄凉”情感线条来演译歌曲的思想内容。(课件)

2、再次集体演唱歌曲,真切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

3、指名学生进行演唱指导。

4、师:小结,引入歌曲《眷恋》的学习。

三、声乐作品《眷恋》学习、训练、指导、演唱。(25分钟)

2、通过视听或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

3、让学生通过视谱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提醒谱例中的难点和特点。

4、分乐段处理和学习歌曲:

(1)第一乐段:“描绣你的模样-----你的容颜”。(课件)

a、讨论次乐段演唱时的情感要求。(让学生结合当前抗震救灾的形势,以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真正地表达出“眷恋”的深刻含义。

b、讨论乐句的特点:以“前紧——后松”来强调每一乐句中的逻辑重音:“模样”、“丝线”、“鲜艳”、“容颜”。(课件)

c、集体演唱第一乐段,体会a、b讨论中的要求。

d、指名学生演唱。

这是一种叙述性的表达,演唱时以亲切和富有深情的思想情感来表达歌曲的内涵。

(2)第二乐段:“啊为什么——铺满眷恋”。(课件)

a、结合第一乐段的要求让学生讨论第二乐段演唱时的情感要求;以歌词中的两个问号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从而演唱时让学生正切地表达出歌曲的深刻思想内容。

b、乐句的特点:与第一乐段基本相同,每一乐句中的逻辑重音:“颤抖”、“飞旋”、“泪水”、“ 眷恋”。在演唱时加以把握。

c、在情绪上与前乐段形成对比,尽情而激动地舒发出眷恋的深厚情感。表达出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d、集体演唱第二乐段,演唱时在情绪上与前乐段形成对比,尽情而激动地舒发出眷恋的深厚情感。表达出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e、指名学生演唱。

5、按歌曲要求集体体会歌曲,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涵。

6、指名、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重点:声音要求和歌曲表现力。

三、小结

发声:注意咽喉腔及时打开,同时保持气息的支撑,使声音通畅。

演唱:运用发声训练的方法,结合歌曲演唱的要求,注重歌曲的情感表现。

(学生表现及练习要求)

大学声乐教案总结篇三

第 一 单 元

一、课 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 声 曲:

(2)5 6 5 4 5 4 ︱3 43 2 3 2︱1—‖

li la li la li

(3)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

mi ma mi ma mo

2、练习曲目: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啊!中国的土地》

四、教 法:讲授法、因材施教法、练习法。

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作品的处理。

教学难点:① 开始乐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高位置发声;

② 高音乐句“牧羊姑娘放声唱”的共鸣与气息状态。

解决方案:① 通过母音“li”、“la”的训练,为“美丽”的发声打下高位置基础。② 通过“u”、“o”的练习抓好“姑娘”里母音的发声共鸣习惯。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 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②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③ 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2、新歌学习

(3)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并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4)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3、答 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3)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声乐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提出声音训练要求。

二、《啊!中国的土地》 a 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② 加强“i”母音的训练,认识并掌握闭口音的共鸣及气息状态。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2)、(3)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 保持微笑状态,加强母音发声的高位置; ②“u”“o”保持含着水的打开状态,体会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 ③“mi”“ma”母音要体会“装在面罩盒向下唱”的感觉。

2、新歌学习

(1)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

(2)科学处理作品的气息特点,解决演唱中的呼、吸与换气关系;(3)通过母音训练,解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和发声共鸣问题;(4)加强歌曲的艺术处理,完整地表达作品。

3、答 疑

(3)教师作总结分析,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歌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 二 单 元

一、课 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两首声乐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在注意声音运用的基础上,能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声曲:

(2)5 6—︱5 6 5 4 3 2︱1––‖

2、练习曲目:《北京颂歌》 《清晰的记忆》

四、教学教法:讲授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

教 学 提 纲

一、《北 京 颂 歌》 d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② 通过喉头位置的训练,解决结束乐句的高音问题。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1)、(2)

练习要领:① 练习(1)用顿音演唱,注意气息向下找喉头位置的发声感觉;② 练习(2)的“ya”母音要贴住后咽壁吸着唱; ③ 注意共鸣位置与气息的对抗状态。

2、新歌学习

(4)完整演绎作品,突显作品的艺术性。

3、答 疑

(1)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内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清 晰 的 记 忆》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1、声音训练:练习曲(3)、(4)

练习要领:① 练习(3)要注意顿和连的结合,加深面罩共鸣的体会; ② 练习(4)要注意有目的的打开,在做好咬字吐字的基础上贴着后咽壁吸着唱,体会气息的支点作用; ③ 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注意音色的和谐统一。

2、新歌学习:

(1)了解作品,熟悉作品的旋律,掌握作品的音准、节奏;(2)初步处理作品,了解歌曲的创作特点和情绪特征;(3)重点解决歌曲作品的演唱难点,能较完整地表达作品;(4)加强艺术处理,强调歌曲表达的艺术性。

3、答 疑:

(1)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实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3)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内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 三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标:通过两首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的体验作品的情绪特点,在声音表现的基础上,融入体态语言的表演。

三、教学内容:

1、练 声 曲:

u o o o u o o o u o o o u o o u o

(2)1 5 5 5 5– ︱ 4 3 2 1––‖

o a a a a o a

yi yuo yi you yi a o a o a

2、练习曲目:《忆秦娥—娄山关》 《风萧瑟》

四、教学教法:讲授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

一、《忆秦娥—娄山关》 a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② 高音“苍山如海”的音色和气势。

解决方案:①采用顿音训练,加强声音的瞬间爆发力;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1)、(2)

练习要领: ① 注意各个母音的开口发声状态;

② 保持微笑的歌唱状态,注意良好的面罩共鸣效果;

③体会开口音的打开、注意帖着后咽壁吸着唱,突显气息的支持作用。

2、新歌学习

(1)初步了解作品,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音乐的基本色调;

(3)重点解决歌曲演唱的难点问题,能较完整地表达作品;(1)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 疑

(1)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实施集体评议和自我分析;(3)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4、歌唱表演:实施小组内的声乐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提出新的练声要求。

二、《风 萧 瑟》 降g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歌曲作品中力度、速度的把握;

② 歌曲中节奏的把握; ③ 歌曲中戏剧情绪的表达。

解决方案:① 通过有针对的声音训练,解决声音力度的控制问题;

② 通过有针对的节奏训练,解决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③ 通过作品分析和音响欣赏,解决歌曲的情绪表达问题。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3)

练习要领:① 保持良好的微笑状态,笑肌上提,挂好面罩盒;

② 保持良好的打开状态,做好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圆;

③ 在做到控制好高位置的同时,努力做好向下着力发声,稳定喉头的歌唱位置。

2、新歌教学

(1)欣赏作品的音响资料,初步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情绪特征。

(2)哼唱作品,找出在演唱中难于把握的地方;并标出吸气换气的地方。(3)通过专门的母音练习重点解决歌唱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处理作品的过程中解决好节奏及强弱的对比关系。

(4)处理好歌唱中的音色问题,注重演唱表现的艺术性。

3、答疑(1)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歌曲作品;(2)小组内集体评议和演唱者自我评价;(3)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4、歌唱表演:声乐课小组内的声乐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练声要求。

第一学期补充曲目: 《岩口滴水》、《满江红》、《雪花》

第 四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唱表演

二、教学目标:通过声乐作品的表演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歌唱和体态表情来表达作品,能较完整地演唱、表演好两首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声音训练:

u o o o u o o o u o o o u o o u o

yi you yi you yi you yi

2、练习曲目:《这就是我的祖国》 《啊!亲爱的爸爸》

四、教 法:讲授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演示法。

教学难点:① “u、o”母音的高位置发声及打开状态;

② 结束乐句高音的演唱。

解决方案:加强“u、o”母音的发声训练,解决作品中多次出现的“阔、果、国窝”等压韵字的发声歌唱;在声音训练中加强大音程的训练,解决上高音的位置与气息问题。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1)、(2)

练声要求:咬字准确,保持含水状打开内口腔; 保持忍住笑的感觉,稳定高位置的音色; 注意向下用力的方式,稳定喉头的歌唱位置。

2、歌曲学习:

(1)学唱歌曲,规划吸气换气的地方;

(4)在歌曲的强弱、音色、情绪上作细节处理,加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3、答 疑:

(1)分别演唱作品;

(2)集体评议和自我评价;(3)教师点评总结。

4、歌曲演唱:声乐小组内的演唱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声音训练要求。

1、声音训练:练习(1)、(2)

练声要求:咬字准确,保持含水状打开内口腔;保持忍住笑的感觉,稳定高位置的音色;注意向下用力的方式,稳定喉头的歌唱位置。

2、歌曲学习:

(4)重新欣赏范唱资料,加深作品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3、问题解答:

(1)演唱作品;

(2)分析、评价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

4、歌曲演唱:小组内的作品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歌曲或练声要求。

第 五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唱表演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加强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练 声 曲:

mi ma mi ma mi ma mi

(4)1 3 5 3︱1 3 5 3︱1 –‖

mi hi hi hi ma ha ha ha mo

2、练习曲目:《太行颂》 《我的祖国妈妈》

四、教 法:练习法、演示法、讲授法、因材施教法。

一、《太 行 颂》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颂歌作品豪迈气势的表达; ②歌唱气息的流畅性。

解决方案:通过歌曲作品的分析解决演唱的情绪问题;有针对地进行声音训练,解决歌曲演唱的气息支持问题。

教学过程:

3、声音训练:练习曲(1)、(2)

声音训练要求:练习(1)要保持忍住笑的发声感觉,在内口腔打开的同时,注意母音发声的正确口型; 练习(2)必须保持面罩高位置的稳定,在向下用力发声的同时体会管状的发声共鸣效果。

4、歌曲学习:

(1)学唱歌曲,规划吸气换气的地方;

(3)重点突破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抓好音乐进行的强弱急缓的处理;(4)通篇练习全曲,较完整地表达作品。

5、问题解答:

(1)演唱作品;

(2)分析、评价歌唱效果;(3)教师总结。

6、歌唱表演:小组内进行作品演唱观摩。

7、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我的祖国妈妈》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⑴ 歌曲情绪的表达;

⑵ 结束句的高音演唱及气息的控制。

解决方案:⑴ 加强对作品词曲的分析,并通过歌词朗诵的情感来强化演唱的情感。

⑵ 加强大跨度的音程训练,确保高音演唱时的位置及气息状态。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3)、(4)

声音训练要求:咬字吐字准确,保持微笑的歌唱状态;“ ma”母音要求稳定面罩打开,发声时贴着后咽壁吸着唱,稳定喉头的发声位置;练习(4)采用顿音唱法,追求声断气连的演唱效果和灵巧而集中的声音形象。

2、歌曲处理:

⑶ 采用分析、朗诵等形式,感受作品的情绪特征;

⑷ 采用声音训练⑴作主要练习手段,重点突破结束句的音高问题; ⑸ 较完整地演唱《我的祖国妈妈》。

3、问题解答: ⑴ 演唱作品;

⑵ 分析、评价演唱效果;

⑶ 教师总结。

4、歌唱表演:小组内的声乐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 六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唱表演

二、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声音训练:

2、练习曲目:《春光曲》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四、教 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

一、《春 光 曲》 升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⑴ 连音与顿音的结合;

⑵ 连续高音的演唱。

解决方案: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1)、(2)

声音训练要求:两个练习都是连音和顿音的综合练习,要求在注意高位置的同时体会声音跟着气息的方向发声;注意咬字的准确,做到字正腔圆。

2、歌曲处理:

⑴ 初步熟悉歌曲,体会旋律进行的特点;

⑵ 规划吸气的位置,着重加强开口音的发声打开状态;

⑶ 重点练习作品中连续高音的演唱,抓好声音的位置感和气息向下找支点的练习,保证每个高音唱出来的质量。

⑷ 较完整地演唱作品,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同时加强作品表现的艺术效果。

3、问题解答: ⑴ 歌曲演唱;

⑵ 演唱效果评议;

⑶ 教师总结。

4、作品演唱:小组内的声乐作品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练声要求。

⑴ 半音及7/8拍子的演唱; ⑵ 结束句八度音程的演唱。解决方案:

⑴ 加强视谱练习,解决音准和节奏问题;

⑵ 通过大跨度音程的训练,解决结束乐句的演唱。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3)、(4)

声音训练要求:练习⑴在演唱中要注意内口腔的打开,“a”母音要贴住后咽壁吸着唱;“o”母音要保持想笑的歌唱状态,控制好面罩的共振效果,体会气息的支点作用;顿音练习重点追求集中而灵巧的声音效果。

2、作品学习:

⑴ 初步了解作品,基本稳定作品的速度,认知作品的风格色彩;

⑵ 着重解决变化音的音准问题及歌曲引子的演唱,在连续高音出要求咬字的果断与气息的着力方向; ⑶ “飞”、“肥”、“美”、“辉”等几个字的咬字发声; ⑷ 完整地演唱作品,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效果。

3、答 疑:

⑴ 演唱声乐作品;

⑵ 演唱效果评议;

⑶ 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4、作品演唱:小组内的作品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声音训练要求。

第二学期补充曲目: 《黄河颂》、《重归苏莲托》、《英雄赞歌》

大学声乐教案总结篇四

序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唱歌这一专业性较强的艺术形式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卡拉ok”的普及与应用,为热爱歌唱的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伴奏方式,足不出户,便可在家举办演唱会。近几年,尤以通俗唱法最为普及。然而,如何使歌唱的更好,并能不断提高演唱技艺,这是许多歌唱爱好者所期盼的。本教材拟从如下几个方面,力求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重视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对唱歌者发声器官的综合训练。它能使发声各器官,得到系统、科学的有序训练,使歌唱者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嗓音运用的基本知识,建立良好的歌唱技能与状态,为进入更高一级的训练作准备。其次,展示通俗唱法的训练程序。本教材为持通俗唱法的爱好者,提供了一套从初级训练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向高难度训练迈进的练声曲,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发声诸器官逐级训练中得到锻炼。最后,要唱好歌,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与艺术素养,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在实践中不断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是在大脑指挥下进行的一种特殊运动。它通过人体的歌唱器官,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演唱出响亮、优美的歌曲,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这种声乐又称歌唱艺术。声乐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现在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

歌曲的分类:

我国声乐的唱法基本有三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通俗唱法。这三种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赏群体。

美声唱法这个词出自意大利语bel canto,意思是精美、优美的歌唱。是一种着重声音华采优美,咏叹性重于朗诵性或戏剧性的歌唱方法。其显著特点在于通过人体解剖学倡导的一系列迫使发声机构以最精细和微妙的变化自我调整的方法,获得与人类语言有关的音质、强度、音色以及共鸣进行协调变化出乐感的声音,来积极参与音乐形象的表现,从美声技巧的效能中可以建立出这些概念。因此说,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特别讲究声音,追求声音的光彩、力度和连贯、流畅、柔美。要求气息通畅,高、中、低三个声区统一,音域宽广,声音幅度大,嗓音中始终含有增强音响的“微颤”(vibrato),即弦乐器上“揉弦”般的效果。颤动的幅度比其他唱法也大,声带及喉部肌肉的紧张度较其他唱法小一些。

共鸣,高音多用真声,声带及喉部肌肉的紧张度较大。

通俗唱法,又叫自然唱法或流行唱法,是指演唱通俗和流行歌曲所用的表演手段。其演唱技巧有气声唱法、假声唱法和低吟唱法。从演唱的风格角度,大致可分为劲歌型,柔美型和艺术型三大类。通俗唱法一般以轻唱为主,共鸣运用不多,喉咙不要求打开,呼吸运用普遍较浅,声音自然流畅,无多大修饰,音域不宽,声带及喉部肌肉用力较多。但注重情感表达,有重情轻声的倾向,表演具有随意性。

下面对三种唱法在嗓音运用上的异同进行综合的比较:

一、呼吸的运用

美声唱法有一整套训练呼吸的方法,可见其对呼吸的重视,它多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要求吸得深而饱满,气息流畅自如,声音托在气上。民族唱法要求气沉“丹田”,即用横膈膜呼吸。民歌手中,有意识运用深呼吸的人不多,由于某些风格的需要,大多利用胸式呼吸。但民歌唱法在呼与吸的控制上还是有相同之处的,引用著名歌唱家吴雁泽先生的一句话叫做“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通俗唱法不太讲究呼吸的深度,以胸式呼吸为多,吸气部位偏高,只有少数艺术型歌手,演唱深情类歌曲时,呼吸才运用较深。

二、喉位的区别

美声唱法要求喉头下降,保持在吸气时的低部位,喉咙打开,特别要把喉咙低部打开,发音管拉长,稳定喉器。认为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开喉是发声的关键。民族唱法认为喉咙打开的大小或喉位的高低,应就作品风格的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地要喉咙开大,允许喉头上下挪动,唱山歌或某些风格性作品时,喉头可上移。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民族唱法较美声唱法的喉位略偏高喉咙打开得也较小些。而通俗唱法男女声都以真声为主,喉位普遍偏高,喉咙打开不大,一切服从风格的需要。

三、共鸣方面的对比

美声唱法讲究混合共鸣,强调整体歌唱感,整个声区充分发挥共鸣作用,要求声区统一,转换音区不能有痕迹,因此音量大,穿透力强,不必借助麦克风来扩大音响。民族唱法多用局部共鸣,允许中间换气,形成独特风格。民族传统唱法中称头腔共鸣为“脑后音”,胸腔共鸣为“膛音”。通俗唱法,由于借助话筒扩音,不需要强大的共鸣(少数劲歌除外),轻唱为主,多用真声,下部共鸣较多,多用口腔共鸣,尽力保持自然状态,就像朗诵、说话一样。

四、声音走向的比较

美声唱法,声音成管状,竖向运行,即声音从喉室发响后经过喉腔、口咽腔,往上通过鼻咽腔到上部共鸣腔体(鼻腔、额腔蝶腔)后再送出来。主张声音从后面上去到头顶,再从前面出来,有如抛物线,象投掷铅球一样,声音可穿透得更远,取得良好的高位置,反对声音直接从口腔唱出。民族唱法要求明亮的音色,因此声音的走向普遍靠前。追求声音亲切、自然、直接,也讲究高位置,忌“窝”着唱或“包”着唱。而通俗唱法,发音管短小,声音靠前,亲切自然。

五、音域的不同

六、咬字部位的异同

美声唱法要求声音圆润柔和,音色偏“暗”咬字部位稍靠后,母音讲究“圆”嘴巴呈圆形。民族唱法,母音发音较靠前,声音反射至硬腭部分,嘴巴呈扁平状,嘴角向两边分开,让字吐得更清楚。通俗唱法吐字方法与嘴型和民族唱法相似,有时更靠前些,齿音、唇音较重,强调吐字,因而语言清晰,感情亲切。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强调共鸣与音质,演唱偏于唱“声”,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歌者不易患声带疾病,但由于其来自异域,与本民族的审美观有些差异,因此还不能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是一种高雅和寡的声乐演唱形式,随着我国严肃音乐的推广,现在也逐渐被大家接受和欣赏了。民族唱法讲究吐字清晰,以字带声,字正腔圆,注重声音的民族特性,嗓音中具有一种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演唱方法。通俗唱法注重直与平,发声自然,崇尚口语化,对声音考究偏于“情”与前两种唱法的相似之处在于要求歌者有良好的乐感和表达能力,关于这种唱法有褒贬不一的争论,但作为一种演唱风格,其平易近人的表演方式和强烈的感染力使其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演唱方法,是一种客观存在,拥有一大批的著名歌手和热爱它的听众。

歌唱时的姿势、人体的歌唱器官及作用

一、歌唱时的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是学习唱歌的基础,歌唱姿势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歌唱的呼吸、发声、咬字吐字、歌曲表现等技能技巧。因此,初学唱歌时一定要重视歌唱的姿势。

1、正确的站式歌唱姿势

歌唱者身体自然挺立,两脚稍分开站稳,全身重力均匀分布在脚上。头正,双目平视,两肩放松放平,胸部舒展,小腹稍收。面部表情自然。

2、正确的坐式歌唱姿势

歌唱者上身自然挺立,头正,双目平视,两肩放松放平,自然挺胸。两腿弯曲分开,坐在椅子,臀部向后,稍离椅背,两脚一前一后落地。身体重心于两腿之中。双手自然平放于腿上,面部表情自然。

3、歌唱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耸肩、塌胸、下巴前伸,低头、扬头,歪嘴、眨眼、皱眉或无目的地摇晃,面部表情紧张等不良习惯。

(2)练唱时,不要把手放在耳旁或捂在腹部上,以免养成不良的习惯。

二、人体的歌唱器官及作用

根据不同的歌唱功能、作用,可以分为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和听觉感觉器官五大部分。

1、呼吸器官

包括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廓、横膈膜及有关的肌肉等 作用:呼吸器官是发声的动力来源,它的作用犹如手风琴的风箱。

2、发声器官

包括喉和声带。喉是由软骨做支架,由关节和韧带做连接,再由肌肉负责运动而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由左右两片带状体组成,具有坚韧的弹性,并在其表面附有一层弹性粘膜。声带的中间叫做声门。日常呼吸时声带分开,发声时声带闭合,这时声带受气息的作用而发声。

作用:发声器官是呼出气流振动发声的发源地,故称为声源器官。它的作用犹如吹奏单簧管时簧片的振动。

3、共鸣器官 包括全部发声系统的腔体,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等。

(1)胸腔共鸣。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作用:胸腔发生共鸣作用时,胸部有明显振动感,它能使声音洪亮深厚而有力,产生低音共鸣作用。

(2)口腔共鸣。包括口腔、口咽腔和喉腔。

作用:中音共鸣作用发生在口腔系统。口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亮、清晰。口腔是歌唱共鸣的主要器官。

(3)头腔共鸣。包括鼻腔、鼻咽腔和“窦”等。

作用:正确的头腔共鸣发生时,歌唱者头部的振动感。高音共鸣作用发生在头腔,它能使声音明亮、丰富。

在学习歌唱时,要注意三个共鸣声区既要主次分明,又要相互联系,使歌唱的声音统一、和谐。

(4)咬字吐字器官

包括舌、腭、唇、齿等 作用:咬字吐字器官是变声音为语言的器官。人的声音通过舌、腭、唇、齿的变化形成语言,同时也起来调节口腔共鸣的作用。

5、听觉感受器官

是人的双耳

作用:听觉感觉器官是辨别音高、音色、音质、音量的器官。

上述五部分器官,在歌唱时,要同时参与活动,并且协调一致,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五者之间的关系是既要协调一致,又要互不干扰、独立自主地发挥本职功能,只有这样,才会获得优美动人的歌声。

歌唱的呼吸

歌唱艺术可以说就的是运用气息的艺术,初学者必须过好呼吸训练这一关,不会呼吸,等于不会歌唱。

一、胸腹式呼吸法

这是一种运用横膈膜、两肋、小腹联合操作控制呼吸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吸气时扩张两肋骨和下降横膈膜,使胸腔扩大,因此,增大了气息的容量;而呼气时又依靠腹肌的力量产生控制气息的能力,使音域扩展,声区统一。胸腹式呼吸法在近现代中外声乐界普遍采用。

二、呼所时的状态

1、吸气时间掌握在开口唱前的一瞬间,就是说气息吸向外呼(唱),两个动作是连续的。过早的吸气会造成闭气,同时也影响歌唱气息的储存。

2、初学唱人,不能只追求气息或强调气息的使用。把气息看得过于神秘,这样会引起气息的僵死,气与声音脱节。

3、吸气时不能耸肩、塌胸,否则会导致吸气浅而少,会造成喉部的紧张,限制气息的流畅,影响歌唱情感的表现。

4、呼气不应有声音。

三、呼气时的状态

1、胸部不能塌下去,以保持气息的流通。

2、注意收腹和两肋的扩展,这是两种对立运动状态,可形成对搞的作用,既推动又控制了气息的流动。

3、气息不要一泄而出。大呼气会造成跑气,漏气,有碍声音的连贯,还会使声音失去了弹性和力度,造成气息的浪费。

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音量的大小、音域的宽窄和音色的好坏等。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就能做到把气息有控制地、均匀地、平稳地呼出,使声音丰富圆澜、刚柔相济。

呼吸方法及呼吸练习

1、慢吸和快吸

歌唱时的吸气有缓吸和急吸两种情况,初学时,可以体会一下闻花或清晨打开窗子呼吸新鲜空间时的感觉。这时的吸气自然、平稳而深入,近于在歌唱时慢吸的要求。还可以体会一下登高或跑步运动后呼吸状态,这时的吸气急促而深入,近于在歌唱时急吸的要求。在歌唱实践中,急吸是经常用得到的。因此,必须在掌握好慢吸的基础上,再掌握好急吸。

2、慢呼和急呼

歌唱时的呼气有慢呼和急呼两种情况,初学时,可以在正确的深吸后,将气息保持瞬间,接着做短促的吹气动作,从中可以体会到呼吸支持点和急呼的感觉。如果在深吸后试着高喊运处的人,又可以体会到有支持点的声音和慢呼的感觉,在歌唱实践中经常要运用慢呼的技能,因此应予更多的锻炼。

1、呼吸练习

(1)慢吸慢呼

要求:无声。吸气像闻花,呼气像打,吸气要慢,呼气要匀。

1、双手放在腰间,像闻花一样吸气,吸气时感觉腰、两肋向外扩张。然后发出“si”音,像气球慢撒气状,但注意气不能僵,要让他缓慢而有控制地呼出。

2、可在前面放一根点燃的蜡烛,吸气后缓缓地吹它。然后再逐渐将蜡烛移运,仍用同样的方法吹它。蜡烛火焰抖动得越均匀,那么证明你的气息力度越均匀。

3、请用一口气读完这一绕口令: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二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二个枣一个枣,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共鸣在声乐教学中是比较抽象的理论,这就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歌唱的发声原理及有呼吸训练等内容来领会其内涵。只有在实践中仔细感觉,认真辨别,才能较好地调节各腔体的共鸣,唱出理想的声音。

(一)歌唱的共鸣

声带本身发出的声音叫“基音”。基音是很轻微的,只有当它在人体的各个共鸣腔得到了共振,才能使声音扩大和美化。基音在共鸣腔内引起共振作用,在声乐上称为“共鸣”。

(二)歌唱时共鸣的作用

歌曲之所以悦耳动听,共鸣器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人体的共鸣腔一般分为头腔、口腔、胸腔三大部分。通常又把软腭以上的共鸣合称为上部共鸣,它主要是高音的共鸣区;软腭以下的共鸣腔合称为下部共鸣,它主要是中、低音的共鸣区。

歌唱发声最基本的共鸣器官是喉咽腔。因为它位于喉头上面,离声带最近,声带发出基音后,首先在喉咽腔引起共鸣,然后再进下引起其他共鸣腔的共鸣。对歌唱发声影响最大的共鸣器官是口腔,因为它是声音和气息的主要通道。运用三个共鸣腔时,以口腔共鸣为主。共鸣在歌唱中所使声波振幅增强,音量扩大,音色美化,具有穿透力,声音既丰满圆润又集中明亮,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共鸣是歌唱发声的必需的。

(三)共鸣与声区的关系

有时人在歌唱时只会用口腔共鸣,声音就容易“扁”“白”;有的人在唱高音时只有头腔共鸣,声音就比较“尖刺”或“空”;有的人过分追求胸腔共鸣,高音就上不去等等。因此,为了求得歌唱时低、中、高各声区音色统一,正确合理地调节共鸣是很重要的。

歌曲中的咬字

歌唱艺术是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语言完美结合,它使音乐浸润着语言,语言溶解着音乐。所以,在我们的歌唱学习和实践中,除了获得良好的发声方法外,还应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进而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演唱效果。

一、在歌唱时,首先要说好普通话,才能做到歌唱时的咬字吐字清晰、纯正。另外还要练习语言的表达能力,唱出来的歌曲才会情真意切。

二、通俗演唱的咬字

1、口语化的咬字基础

通俗演唱的咬字对于形成演唱风格具有很大影响,它更是决定歌手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俗演唱的咬字概念必须建立在自然说话基础上,即:口语化基础,不必在意字头字尾的口形如何,也不必在乎字形是否咬正,只要在自然说话的状态下,能够让人听清晰歌词便可,尽量避免多余的口型,夸张的口型。建立口语化的自然咬字概念是通俗演唱的重要基础。

2、不同语言的咬字特征

通俗演唱的咬字不仅要建立口语化基础,还要注意“松弛度”,不要将字头咬得太紧,唇,舌,齿都要相对放松。由于汉语的发声部位多在口腔前半部,又受到“阴阳上下”四声的牵制,在演唱中很容易为了咬正字形而忽略声音的自然和松弛。

在当代流行歌坛,我们接触较多的语言是汉语、英语、粤语、闽南语。在这四种语言中,英语和粤语的咬字方式都比较容易发音,多数母音都能使口腔自然形成圆润状,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发声状态,而汉语和闽南语相对较差,很多母音容易使声音发扁,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发声状态。

举例:汉语与英语比较

同样一个“ⅰ”母音,汉语的咬字容易使口腔发扁,如“ 气、里、齐”等字,而英文便能自然形成一种 口腔打开的呈现椭圆的状态,如“be、he、me”等词。

“u”母音,汉语的咬字容易将字头挤到嘴唇上而形成噘嘴状态,容易将字咬死,如“姑、苏、鲁”等字。而英文的“u”母音,双唇都比较容易放松,如“good book who ”等单词,不易噘嘴,比较自然。

因此,在通俗演唱训练中,演唱英语歌曲是一种非常好的练习方式,通过英文咬字能够使练习者形成良好的口腔状态。通过长期训练,若能将英文的咬字方式 和发音方法用到中文歌曲的演唱中来,便能将很多闭口音唱得圆润、饱满。所以演唱英文歌曲是通俗演唱训练 的很好的一种手段。在当代乐坛,接触欧美文化较多,经常演唱英文歌曲的歌手,咬字相对比较松弛、自然。如:陶吉,顺子,王力宏等。

在华语乐坛中,除了中文歌曲,粤语和闽南语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粤语歌曲,影响甚广。鉴于其语言的特征,粤语的咬字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发声状态,而闽南语则不易发音。

歌唱学习小知识:

1、中声区要扎实稳固,才能扩展音域。

2、自己就是自己,每个人的乐器构造不同,所以不要模仿,唱自己。

3、正确的声乐理念来源于了解自己这件乐器。

4、吸气时学会把胸腔打开,肋张开,打开喉,吸气积极状态。

5、歌唱从强到弱,最后回归到气息上去。

6、一个歌唱者,首先看音乐基本功,再看技术基本功,再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

7、音乐修养问题。①歌唱对音量的误解。②保持本色、不贪婪。③木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不骄、不燥、做自己,做平凡的人。④用眼睛去歌唱。⑤一定要朗诵歌词,韵母归韵尤为重要。

8、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歌曲风格、语言。

9、先进入状态,伴奏再响起来,进入人物歌唱。

10、学歌先读谱子,而不是先听音乐。

11、气不够的时候尽量把肋间肌打开。

12、乐器要站稳,肚脐的位置,与双脚形成三角要有力量。

13、歌唱的四个步骤。吸气---肋间肌打开---声音往气上唱---收声音---吸气„.14、唱完一段学会松弛,舒展开,然后在唱。

15、歌唱是嘴上的动作不一定要夸张,但是鼻子和嘴要打开。

16、朗诵歌词,像说话一样。

17、吸气唤换气的时候就是放松的时候。

18、适当吧韵母拉长。

19、下巴挂着就行了,用上颚。

20、高音前的准备。要有准备。

21、教学中不要直接指出学生的缺点,要找出原因,从侧面的协调,使学生转移注意力,达到目的。如:下巴紧,就强调上颚咬字、用切齿咬字。

22、气息浅的同学,多做跳音练习。

23、声音像流线一样,不要在个别字眼上声音位置变、靠后等等。自己发现自己的咬字。

24、唱高音时,要找到声音的焦点,自己的声音像一条线,小心的穿过针孔,声音的延长就像穿过针孔的线的拉长。

25、教学中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掉学生毛病。

26、起音在丹田。

27、头声很重要。

29、每个韵母都要唱圆。

30、凡是窝着唱的就朗诵歌词。

31、唱自己的歌、唱内涵。

大学声乐教案总结篇五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状态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确如何找到歌唱呼吸的对抗力与咬字的重心所形成的歌唱平衡的协调,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五、教学教具:

钢琴、谱架、六、教学过程:

(一)简单扼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想象自己是个大胖子,身体像气球一样。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1234︱5432︱1 —‖(慢速哼鸣)

en......(2)1234︱5432︱1234︱5432︱1 —‖(快速哼鸣)

en......(3)1 3 5 1— 5 3 1 ‖

a......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由慢至快。

(2)利用哼鸣感受气息,寻找头腔位置

(3)张口练习,放松肩膀,气息下沉。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学生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演唱布置歌曲

(1)跟伴奏演唱,逐句抠解

(2)完整演唱

(三)小结:指出课程要点,课下多注意,回去听上课录音。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