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现代创新名人简短事例1000字 现代创新名人简短事例300字篇一
全心全意创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__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砺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__的创业故事和他贫穷、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由于家庭的不幸,他8岁时,母亲意外去世,12岁那年,父亲也追随母亲撒手离去,留下年迈的爷爷以及他们姐弟四人,作为家里的长子,黄__毅然将家庭的重担挑了起来,异常艰苦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坚强不屈、勇于担当的性格。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就应该闯一闯。2009年,黄__满怀着创业激情回到了家乡随州市吴山镇,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黄__面前的问题数不胜数:厂房选址没有着落、头期资金还没有落实、技术员工没有到位……在众多的困难面前,黄__没有胆怯,自小养成的不屈的性格让他坚持了下去,为了节约资金,他自己当起了工厂建设的包工头;为了拥有成熟的技术,他从广东招来了一批老部下同他一起创业;为了调查市场,他独自游走30多个城镇……终于,摆在眼前的困难一个一个被他攻破,事业也逐渐上了轨道。
二、充实的打工生涯奠定了他创业的物质、精神基础。16岁那年,刚初中毕业的黄__怀揣着问亲戚借的200元钱只身一人南下深圳打工,由于他的勤奋好学,2001年便在广东从事家具生产并担任技工一职;2005年,被怡丰工业集团旗下的丽高家具厂聘为开发设计部主管;2006年,年仅23岁的他已是惠州金点家具厂的厂长……丰富的打工生涯让他拥有了一流的家具生产技术和丰富的销售经验,也让他有了回乡创业的信心和经济基础。
回乡后的黄__知道,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他看准了家乡的家具市场资金回笼快,市场前景好,于是坚定不移的做起了家具生产、销售工作。厂房盖好以后,他带领着自己的老部下们,加班加点的研发样品,8月份的天气异常炎热,但凭着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发完成了十几个样品,并于当年9月份将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令人惊喜的是,该系列产品一上市就异常火爆,供不应求,实现了产销两旺的目标,黄__的创业之路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工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县政府为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刺激创业和就业,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为创业大军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黄__一回到家乡,就感受到地方政府营造的良好创业环境,在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扶持下,黄__带领着黄金家具厂的全体职工努力奋进,拉开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序幕。
为了生产出质量一流、大方美观的家具,黄__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在员工队伍中普及了操作技术,这样,一个高素质,高产量,高环保的家具生产厂家在吴山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饮水思源勇担当
在黄__看来,做企业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几年来,黄__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政府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实现农民工本地就业,减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吴山镇是随州市的一个偏远乡镇,老百姓仅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年幼的儿童,因此,平时在村子里很难看到青壮年,村里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拥有着艰难的童年记忆的黄__回乡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收村里的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实现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推荐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黄__知道,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决全部村民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村民就业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__的努力下,2010年,村里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运用,仅黄金家具厂就招收了30多名农民工,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解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精心管理建队伍
黄__自担任黄金家具厂董事长以来,深深地知道,要想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员工的素质一定要不断提高,于是,他抓管理、抓业务、抓队伍,开创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局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谋发展。黄金家具厂招收的员工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和黄__是乡亲,员工素质不高,纪律意识不强,为了提升员工的纪律意识,黄__通过精心组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选配了最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入进来,为了说服乡亲们遵守规章制度,黄__以身作则,并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最终建成了一支纪律性强的员工队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抓业务,身先士卒求发展。工厂的销售市场发展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黄__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分析市场,划分区域客户,分区分片逐个进行营销,他克服重重困难,身先士卒,各个商场进行攻坚,为工厂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带出了一批优秀的业务高手。
三、抓队伍,提升素质共发展。创业中的黄__认识到,万事以人为本,人的基础打不好,事业就很难发展,于是,他制定了“一小时学习制”,每天抽出一小时,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与交流,并在工厂内部设立了读书角,鼓励员工工作之余不忘学习,另外,他还经常派员工走出去学习,回来后与其他员工共同交流,在不断的培训交流和学习中,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黄__的不断努力下,2010年,黄金家具厂年销售额达到了350万元,并定下了2011年突破600万元的目标。“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黄__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他一定会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农民工再就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现代创新名人简短事例1000字 现代创新名人简短事例300字篇二
张__,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原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现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受聘为化学教授、细胞生物学教授,是迄今为止西湖大学聘任的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之一。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
美轮美奂的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夜景,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但这所学校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走进这里的每一个人。
就在云谷校区启用前夕,西湖大学又迎来一位实力加盟者——原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张__,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受聘为化学教授、细胞生物学教授。
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年仅43岁的张__,是迄今为止西湖大学聘任的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之一。
他凭什么征服了“苛刻”的西湖评审团?
科学家张__
与蛋白质不得不说的故事
了解一位科学家的基本方式,就是从他的研究说起。
过去十年,张__都在与“聚在一起的蛋白质”打交道——蛋白质聚集和凝聚。作为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有一种蛋白质的形态引起了张__的注意——为什么有的蛋白质,会在微观层面上凑到一起,最终“聚”起来?
依照成因不同,这种现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蛋白质聚集”,指的是蛋白质在压力和病理原因下由于结构变性产生的聚集(aggregate),是一种病理现象,关乎很多危害健康的疾病;第二类是“蛋白质凝聚”,指的是蛋白质在天然状态下的凝聚(condensate,也可称为相分离),这是一种生理现象,这是从2015年开始活跃的生命科学领域年轻而热门的方向之一。
从凝聚到聚集,产生很多对细胞功能的影响,许多我们所熟知的疾病,都与它们有关,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疾病和代谢疾病等,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渐冻人症、ii型糖尿病、心衰等。
张__解释道:“一般来说,蛋白是一个三维结构,在较亲水的细胞环境中存在。蛋白质的表面,是由亲水的氨基酸所构成的,而内部是疏水的氨基酸。当外因问题出现时,蛋白质原有的三维结构会被破坏掉,内部疏水的基团会被翻出来——这就好比一个人的五脏六腑被翻到了体外——因为疏水,这些蛋白质只能自己凝结成团,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
2010年,张__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进入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他的导师jefferyw。kelly教授,在蛋白质聚集领域埋首25年,最终做出该领域的首款全球上市药物vyndaqel。该药针对一种由转甲状腺素蛋白(ttr)聚集所导致的一种神经衰退性疾病,能有效阻止ttr由于聚集生成淀粉样蛋白。虽然ttr的聚集和药物研发让生物医学界激动,但更多蛋白质聚集导致的疾病仍然无药可用,因为细胞中的蛋白质聚集是一个难以观测的过程。张__产生了比导师更大胆的想法:“我们能否找到普适性的方法,揭开所有蛋白质聚集的面纱?”
2015年,张__进入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独立研究,集中精力在这个领域开始探索。蛋白质聚集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其中错误折叠的变性蛋白会首先形成液态多聚体,随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固态聚集体。不同蛋白质聚集状态的致病机理以及代谢途径不尽相同,而当时学术界针对蛋白质聚集的致病原理有两种猜测:聚集的中间产物有毒,或者最终产物有毒。张__和课题组的成员齐心协力,将合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多种手段结合起来,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开发了一系列面向活细胞内蛋白质聚集的定量成像新技术。这些工作开始揭开蛋白质聚集导致疾病的谜底:两种猜测都成立,对不同的蛋白来说,有的是中间产物致病,有的是最终产物致病。
因为这些独创的工作成就,张__先后斩获多个重要分量的科学奖项,包括2018年获得美国斯隆研究奖(alfredp。sloanresearchfellowship)。这是1955年设立的、颁发给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的杰出青年的奖项,以向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和认可”。这些荣誉或许就是同行们对他最大的褒奖和认可。
实力派少年
屡次切换赛道挑战“极限”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翻阅张__的成长经历,他将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寻常人总是寻找哪条路最简单、走得最快,而他却屡屡在“简单好走”的康庄大道上停下脚步,思考、抉择,然后改变方向,朝着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那条路独行。
高考时,张__是中科大在河南录取的第一名,所有志愿随便挑,他填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因为这是他的偶像钱学森创办的专业,也因为这个专业要求同时兼修化学和物理,是压力最大、负担最重、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专业之一。
大学期间,张__开始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本科研究,并且在韩克利研究员的指导下,进入了理论和计算化学的领域。当同班同学都在申请出国的时候,张__却不断学习理论化学知识,开始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并且选择继续留在大连化物所攻读理论与计算化学硕士学位。3年期间,张__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且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奖项,在2004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
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读博期间,这位中国学生也一度让他的第一位博导williamgoddardiii十分费解。goddard教授是著名理论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的课题组开发了多种计算化学方法,是张__最“手到擒来”的研究方向。张__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一年后就发现,自己特别熟悉课题组的研究手段,博士课题进展非常顺利,导师告诉他说很快就能毕业了。要知道,在这所全球顶尖的研究型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不容易,平均耗时六年。
这件事,在导师看来是值得庆贺的大事,张__却陷入了焦虑。他找到导师说要转组、换一个方向。对方吃惊的反应张__至今记忆犹新:“导师表示很不理解。他觉得加州理工博士毕业的难度不小,而我很快就可以顺利毕业,而这个学校的博士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换呢?”
但张__的思维却完全在另一个赛道上:“我跑了那么远,背井离乡地来这里,只是为了要顺利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学位在他眼里意义不大,他更在意的是自己到底学到了多少新东西,他更想做的事情是突破自己的极限。
在和导师交流之后,goddard教授非常理解和支持张__的决定。他推荐张__去找刚刚加入加州理工学院不久的年轻博导单舒瓯,这是一位实验生物化学家。张__没有生命科学的背景,当单舒瓯第一次向他解释什么是“细胞生物学”的时候,他坦诚地回答:没有听懂。
“但是,他们实验室在用物理化学方法解答细胞生物学的机理问题,而我很喜欢研究机理问题,并且我对物理化学很在行,所以我想转入他们实验室。”张__有着自己的执着。
看中了他扎实的基础,也被他的这股热情和坚持所感,年轻的博导和一股子猛劲的学生,就这样组成了一对新“cp”。在新赛道努力四年半后,2010年,张__顺利毕业,并且凭借博士期间的工作,即蛋白质定位过程的分子机理,在2012年获得了美国化学会诺贝尔签名奖(acsnobellaureatesignatureawardforgraduateeducationinchemistry),该奖项每年仅颁给一名学生及其导师,以表彰其对于化学科学的贡献。
西湖新pi
选择一所没有“门槛”的大学
今年杭州的秋天格外让人艳羡。蓝天,和风,暖阳,间或出现的金色银杏或绚烂的红枫,让人沉醉其中。作为河南开封人,张__很喜欢杭州这座城市,或许是因为北宋开封与南宋杭州的渊源,他觉得哪儿都好,回国一个月来,“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天三顿吃食堂也不嫌腻。
当然,选择西湖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美景,而是他想找一所没有“门槛”的大学。
从读本科的第一天起,张__就注定走上了“学科交叉”之路。而对于现在他想做的事情来说,一个理学院还不够他“折腾”。
“在西湖大学,我想把生物大分子的凝聚和聚集的化学、动力学、生物学做出来,详细看清和了解这两个过程是怎么回事。”
具体说,第一块是继续开发新型的探测工具,可以在细胞内将这个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非常定量地测量出来;第二块是他想把这些物理化的性质和蛋白质的功能结合起来。“打个比方,过去的蛋白质成像研究是看清细胞里这些蛋白质在哪,但我们想做的是看清楚这些蛋白质到底是‘啥样’,它们的周围是‘啥样’。”在充分了解完蛋白质的物化性质后,张__还将寻找性质和功能的关系,寻找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即蛋白质“干嘛”了:比如,为什么蛋白在某种物理化学性质下是有功能的,但性质改变了,就没有功能了?蛋白质的功能为何变强或者变弱,对应的是哪些性质的变化?“研究的第三部分,就是利用这些蛋白质的知识,针对性开发一些小分子和基因的药物。”张__说。
这样的研究,横跨了化学、生命科学,以及一部分工学。在张__眼里,崇尚小而精和学科交叉的西湖大学,完美契合了他的想象。进校仅仅月余,他已与生命科学学院pi邹贻龙和工学院pi李文彬都有了实质性的研究合作。“在这里,学科交叉没有‘门槛’,学院不同、实验室不同,都不会成为合作的障碍,跨界合作,有时候就是串个门那么简单。”他笑着说。
而对于关注他回国处境的美国同事们的关心,张__的回复只有五个字:忙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