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

时间:2024-11-25 作者:琉璃

学习心得的撰写可以锻炼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写作的组织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习心得的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一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二

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随着近些年各类音乐的创新与突破,市场上的音乐作品也是丰富多彩,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几篇音乐鉴赏课学习。

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记得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记得那时候课本叫唱游,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后来我们还学了一学期口琴,那个时候能够吹出一首曲子非常兴奋。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不过我的音乐老师组织了校合唱团,那个时候她说我的声音不错,她希望我去参加她的团,那个时候我很高兴,也去上了课,在那段时间我学了些乐理知识,包括识五线谱,简谱,不过只学了一学期就升学了,后来也就没再学,高中回老家念书,音乐课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也没上什么课,也就荒废了。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

诗词。

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国平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体会都是在音乐鉴赏课上了解的,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程,虽说时间很短,但是它使我在生活中对音乐的理解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讲解,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独特魅力,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我听音乐,只是觉得好听,也不去想其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且喜欢听流行的音乐,不喜欢古典类的音乐。现在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感受。一首欢快的音乐,它的旋律,欢快跳跃,所带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然而一首悲伤的歌曲,只要听到它的旋律,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悲的情感,一旦理解,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是我学到的,无论听什么音乐,只要旋律一响起,你就能理解作曲者在音乐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这就是音乐鉴赏的所在,理解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而且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涤荡,使我们感到放松,内心变得宽广。

要知道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意犹未尽。教室里的音响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我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画面和欣赏中去了,感觉不到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差距。老师的热情、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是最好的表现。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还欣赏了歌剧《猫》的片段。

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还是一个教会我们感受高品质生活的学科。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教会了我们面对高品质、有意义的东西是要慢慢的静下心来去理解、品味、感受。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三

谈到中小学音乐教育,诸如音乐素质、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音乐创新教育、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审美等都是高频词。然而,在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些高频词及内涵熟视无睹、睹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无获,在工作中无的放矢、盲目施教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仅就音乐素质内涵等急待明晰的几个热点问题,做如下的浅释粗议。

学生音乐素质的内涵可概括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音乐知识素质:即有关读谱及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节奏、节拍、放律、调式、调性、曲式、和声、体截、题材等),为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及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简单的基础知识。

2.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3.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听、唱、视、记、奏、创、动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

4.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史、音乐常识、音乐作品的涉猎范围,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艺术以外其它学科的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综合音乐文化知识结构。音乐同其它基础课程一样,以其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才成为_种需要传函、研究与发展的学科。音乐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属性也就不是音乐教育本身了。音乐教育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发展与提高为载体、为过程、为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囚此,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本位价值。

二.“会”是兴趣的根本。

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其含义不讲自明。迁移到学生学习上来,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再来思考这句古话,我认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善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往往是对学得好的学科再投入的更多。一个不懂球规的人不会成为球迷,一个不懂象棋的人,不会在一盘残局前观棋不语两小时。学习的“知难而退”,不正是学不懂、学不会而使兴趣丧失,弃“事”而逃吗?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因此,“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注意并做到让学生有一个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我能行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

三.走出域属的误区。

音乐教育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国民音乐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隶属关系却偏偏走进误区,其表现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极端,要么是正规专业化,听“效果”谁高谁低;要么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避开“专业化”之嫌。凡此种种,都会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误入岐途,与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没能科学地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专业音乐教育也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罢,所教所学的知识与能力本来就同出一脉,又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因此,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这种亲缘关系是客观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两者的区别首先在于培养的对象和目标上,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挑选出来了少数人,培养音乐专业人,中小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其次是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的诸多要素上,就教学内容而言,专业音乐教育追求全面系统、高难深刻、熟练清湛、身怀绝技等。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全体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实现美育功能的艺术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等。相对专业音乐教育要浅显、容易、简单得多,但绝不是没有必须掌握的内容,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比,就不是那么机械、严格、枯燥、求精,而是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自由解决,学乐交融。基于这种认识,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四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音乐鉴赏》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其实我本人自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严重缺乏音乐细胞的人,甚至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现代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社会熏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点音乐。当然我接触的音乐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当然了,虽然我平时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方面,而不是会去欣赏或鉴赏它。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学会聆听,还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出水芙蓉》。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猜测,这部片子里面的很多演员应该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才情和对音乐的感悟随着旋律和表情动作挥发的淋漓尽致。他们对乐器的驾驭能力和歌唱才华让我看的欣喜万分。影片看起来很轻松,但那些甜美的男中音歌唱、由慢独奏《霍拉舞曲》、女音乐老师的双键盘演奏、学生们合唱《苏格兰民歌》、歌舞剧《水上圣典》等场面却让我映象很深刻。

记得周国平先生好像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的吧。

另外,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那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应该是不算太重要得。个人认为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单纯的依靠知识。

同时,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我们的欢迎。

如今的音乐鉴赏已经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

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鉴赏对人的性情也有着极大的陶冶作用,它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恰当的旋律总能引起人们的欢娱感或者悲伤感,令人振奋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工作、思维的节奏,可以提高这些人处理事务和学习的效率。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还有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鉴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鉴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一)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记得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记得那时候课本叫唱游,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后来我们还学了一学期口琴,那个时候能够吹出一首曲子非常兴奋。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不过我的音乐老师组织了校合唱团,那个时候她说我的声音不错,她希望我去参加她的团,那个时候我很高兴,也去上了课,在那段时间我学了些乐理知识,包括识五线谱,简谱,不过只学了一学期就升学了,后来也就没再学,高中回老家念书,音乐课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也没上什么课,也就荒废了。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国平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终究,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欣赏之余,老师也带领同学们一起哼唱这首千古绝唱——《梁祝》,这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除了《梁祝》,我们我们也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有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也有别具情调、另有风情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欢快悠扬、舒缓惬意的《高山流水》。我们更是被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在聆听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唐建平的《圣火2008》之时,思绪将我们拉回到那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雪灾、地震,这些给中国带来无比剧痛的灾难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的脑海里。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相反,我们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挽救了众多生命。《圣火2008》表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这种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2008,对于中国而言,自然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魅力和骄傲。奥运圣火,它指引着胜利的曙光;奥运圣火,它象征着顽强的意志;奥运圣火,它点亮了不灭的希望。这首《圣火2008》帮助我们回顾了中国在2008年走过的曲折征程,也突显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屈服的顽强斗志。

跟《圣火2008》相似风格的还有舞剧《红色娘子军》,它以芭蕾舞剧的形式,表现了在抗日民族时期,中国人民不向日本恶势力屈服的大无畏精神。《红色娘子军》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地位颇高,因为它融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以芭蕾舞的表演方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故事。这种中西结合的完美风格,更是在艺术领域的一大突破。妙哉!妙哉!

除了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之外,我们当然也学到了诸多西方音乐史。在西方那个充满诱惑又十分神秘的艺术世界里,一代又一代极具音乐才华的艺术家诞生了,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海顿等。传承着浪漫主义风格的西方交响曲,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贝多芬,这个在我们看来再熟悉不过的音乐名人,事实上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的一面。性格古怪,脾气粗暴,这都是我以前不曾了解到的有关贝多芬的形象。但是伟人毕竟是伟人,他们都有着为世人所认可的璀璨的艺术作品。《命运交响曲》就是非常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奔放、激昂的旋律寓示着绝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应由人自己主宰。我喜欢它的风格,喜欢它的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坚强意志。首章激昂澎湃的音乐宛如一场暴风雨在肆虐,它在考验人们的斗志。而我们,正应该要接受它的考验,全力以赴,冲破黑暗的束缚,迎接胜利的曙光。而到了第二章,音乐曲风有变,旋律开始变得舒缓,像是一群水手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斗,现要稍作休息,重新在心中唤起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渴望。但是从第三章开始,曲风重又回到激昂、澎湃的风格。它意示着平静是暂时的,稍作休息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持之以恒地同命运作抗争,一直这样不停地奋斗下去!《命运交响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始终怀着一颗充满斗志的心来迎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体会都是在音乐鉴赏课上了解的,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程,虽说时间很短,但是它使我在生活中对音乐的理解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讲解,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独特魅力,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我听音乐,只是觉得好听,也不去想其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且喜欢听流行的音乐,不喜欢古典类的音乐。现在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感受。一首欢快的音乐,它的旋律,欢快跳跃,所带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然而一首悲伤的歌曲,只要听到它的旋律,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悲的情感,一旦理解,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是我学到的,无论听什么音乐,只要旋律一响起,你就能理解作曲者在音乐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这就是音乐鉴赏的所在,理解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而且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涤荡,使我们感到放松,内心变得宽广。

要知道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意犹未尽。教室里的音响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我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画面和欣赏中去了,感觉不到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差距。老师的热情、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是最好的表现。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还欣赏了歌剧《猫》的片段。

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还是一个教会我们感受高品质生活的学科。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教会了我们面对高品质、有意义的东西是要慢慢的静下心来去理解、品味、感受。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五

(1458字)。

二)浪漫主义音乐。

(2542字)。

(1789字)。

(979字)。

说课培训心得二:网上培训说课心得体会。

(1186字)。

说课培训心得三:《小学数学说课培训》学习心得。

(547字)。

通过一学期的小学数学说课培训的学习,我谈谈自己的点滴收获:

1、说步骤从模仿到模式;

2、说教材从片面到全面;

3、说学情从自我推断到准确判断;

4、说教学目标从形式到严谨。

5、说设计思考和教学过程从混为一团到思路清晰。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六

和感悟,也深刻感受到了斯特恩这为世界一流小提琴演奏大师所演奏出的音乐作品是那么地令人如痴如醉。

神圣纯洁,把音乐的演奏推向了高潮,不知不觉中把我带入了下一个迷人的华彩乐章。

幅风景画。这样的感觉已经到了令人神往的地步。

富多彩而带有内涵的情歌:有思念和惆怅。

是协奏曲的魅力价值所在啊!!

自己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把我引进一个崇高而神圣的音乐境界,使我得到满足和填补内心的空虚。

永垂不朽的作品,掌握对古典音乐实质性的理解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音乐将伴随我成长!!

琴作为爱的祝福由一位父亲送给了他的孩子。

anna’stheme。如果说小提琴是自始至终的主角,那么anna’stheme就是结构贯穿的音乐灵魂。

场,红色小提琴再次出场。

瓦尔第的音乐作品又同荡在我们的耳边。这一段旅程中小提琴的主人是孤儿卡斯帕尔,他是个音乐天才。

越发响亮的心跳声先响起,然后消失,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卡斯帕尔的生命。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七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记得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记得那时候课本叫唱游,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后来我们还学了一学期口琴,那个时候能够吹出一首曲子非常兴奋。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不过我的音乐老师组织了校合唱团,那个时候她说我的声音不错,她希望我去参加她的团,那个时候我很高兴,也去上了课,在那段时间我学了些乐理知识,包括识五线谱,简谱,不过只学了一学期就升学了,后来也就没再学,高中回老家念书,音乐课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也没上什么课,也就荒废了。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国平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八

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

首先,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记得美国有一所中学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且他他们的学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个记者去调查采访,当问及校长为何他可以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时?校长笑道,“因为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原来在他的学校读书,如果想要毕业的话,不仅需要各门成绩都达标,还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乐器,这就是他们的秘诀,很简单,但是很科学,因为他们懂得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啊!音乐能让人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这对一个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文章论证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劳舍尔说,他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

现实中,音乐对人的智慧的开发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他还谈到,爱尔兰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国家,同时也是软件大国。

这就是音乐,一把开启人的智慧的钥匙!

其次,音乐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雅正和谐的音声,对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就像是千年积雪融化的雪水,干净无暇,纯洁无比,聆听音乐就仿佛沐浴在这纯净的冰水之中一样,它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陶冶。当你忘我的融入到音乐中时,就仿佛身处仙境一样,使自己变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珍贵的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就很重视音乐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响力。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又说,学习“乐”可以陶冶内心,那末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产生了……即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乐记》中对音乐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风易俗也有论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见古人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音乐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强调以美好和顺的音乐教育人民弃恶扬善,回归纯朴之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论中特别强调听觉对人的影响,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说。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谈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伟人都在用自己的领悟向大家阐述着音乐的魅力,音乐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净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一首好歌,一曲好乐,可以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对人的素质产生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使人产生激昂斗志;《命运》使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我的祖国》,使人热爱祖国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时代》,敦促人们快马加鞭追赶新时代的步伐……音乐欣赏的作用在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从中汲取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而且音乐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认知能力。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高尔基说过;“照人的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能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在音乐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审美的观念及其与别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音乐审美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审美意义即主要是对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对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音乐审美的功能。就像人们能接受小夜曲所赋予的思念,复调音乐创造的对话,奏鸣曲表达的矛盾、交响乐寓意的哲理一样,大多都是这种审美功能作用下的结果。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艺术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多种形式对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挖掘和培养,从而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发挥其特色鲜明的教育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为具有科学的审美观,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内心情感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现个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像文学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音乐艺术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它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感动着人的心灵,让人感受着音乐的轻抚,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的审美观得到了发展,使人增加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乐在促进交流和表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具有交流、传递“信息”的功能,然而,音乐的“信息”是怎样传达的呢?是传递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节奏的快慢,还是传递音响带给我们的联想?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音乐并不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说音乐是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表达的功能,无论是表达感情、思想,还是文化,这种表达的功能是深深地扎根于产生某一特定音乐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的。离开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语言脱离了它的语境,失去了表达、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电影《还上钢琴师》来说吧!他是横跨七大洋的最伟大的音乐家,她战胜了爵士乐的创始人,他演奏着天籁般的音乐。主人公1900自己说过: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音乐的无限,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他在键盘上表现着音乐的无限也是表现着他的无限,钢琴就像是他的一张嘴,讲述着他的内心,透过那一个个乐符,可以看见他那跳动的心。当他看到那个心爱的女孩时,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欲说还休的无奈,他的一曲钢琴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应者他的一切。他用琴与其他人交流,用琴表达着他的思想,内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证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们就是在用音乐来交流思想,用音乐来感受灵魂。音乐好似一张演讲者的嘴,表达着种种思想,与人交流着种种体会。

最后音乐能很好的放松一个人的身心。生活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于是休闲成为了很多人所追求的东西。音乐就像舒缓剂,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聆听一下,就仿佛清晨置身于广阔的森林里一样,全身从外到内渗透着新鲜的气息,人的神经即刻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

最现实的就是现实,每天的长时间的学习,就会发现思维僵化,人也变得迟钝,这是停下手头的工作学习,来一段轻音乐,顿时会发现紧绷的神经,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人也变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失眠。有人就会提建议,睡前听点音乐,无疑这是很有效果的,屡试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压力面前人回变得紧张,神经就是紧的,音乐就像一双轻抚的手,给你按摩,把你的紧绷的思维慢慢的揉开,把你的血管软化,让新鲜的氧气运转在整个身体里,这样自然人就会安然入睡。

好的音乐,慢慢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样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样自然顺畅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脉动中,而且,听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论他的乐曲多么自然清新。最后都会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种美丽的悲哀。无论在何种心情之下,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会渐渐将你拉入忘却世间喧嚣的缥缈之境。犹如这手中茶杯上袅袅升起的清烟。视线和身体的重量都会逐渐变得迷离,却只有思想,仿佛卸下了包负。可以恣意翱翔。万物合一独我,亦是我为万物的轻盈。在这醒醒醉醉下,美丽的哀伤在心底沉淀、酝酿。好像是游走在梦幻与真实间的彷徨。渴求的是,能够永远停留在这音符止歇之前的缥缈中。哀伤的是,摘下耳机后,我还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个喧嚣的真实的世界中去。做一个被世事所累最终湮灭于世事的红尘过客。如果平淡如风,倒宁愿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静的音乐中,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不断奏鸣于人们的心中。即使历史风化在了虚空中,虚空上空却还可以飘荡着这跨越时空的永恒天籁。

音乐仿佛酷夏的一阵微风,一阵细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人变得舒畅,清爽,使人身心放松!

在这喧嚣的都市里,当你被生活的压力折磨的疲惫不堪时,放上几首乐曲,你会顿生脱离苦海如入仙境的欢欣,放下你周遭的现实,追随古人,你的内心如沐春光会变得明丽开朗起来。孔子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音乐,只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流水,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让我们手捧一杯清茶,聆听一首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意蕴,在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成长!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九

通过将近一个学期对《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在本课程的任教老师的熏陶下,我从以前只喜欢听流行乐到渐渐爱上部分钢琴曲和交响曲,其中最喜欢的是钢琴曲《蓝色多瑙河》,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听几遍。下面介绍下我对这首歌曲的了解和些微的认识。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是斯特劳斯家族里前后五位圆舞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其父与其同名,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他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帮助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十九岁时,组织了自己的一个管弦乐团乐队,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遂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首圆舞曲,其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就是这首被誉为维也纳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是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在1867年的作品,它的全称是《在美丽蓝色的多瑙河》。都说时代造就英雄,其实,时代还能造就伟大的艺术作品。1866年,结束奥地利和普鲁士多年来争夺德意志统治权的争斗和决定以容克地主资产阶级的普鲁士作为盟主统一德国的普奥战争以奥地利的失败而告终。此时,德国诗人卡尔·贝克题献给维也纳城的诗句——“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正好启发了小约翰·施特劳斯。他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创作出了这首名扬世界的曲子。

乐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较长的序奏、5首小圆舞曲和简短的尾声组成。

长长的序奏是使用小提琴的颤音来开始的。音量并不高,仿佛是朝阳划破地平线,向世界贡献新一天的温暖与和煦,一切都是那么的安宁。

接下来就是五首圆舞曲。第一首音乐十分地明快,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一下让人感觉到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美妙的旋律,就像娓娓动听的语调,正如歌词所描述的“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纯,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子,真情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的欢乐情景,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第二支圆舞曲,旋律跳跃、起伏,犹如起伏的波浪,情绪爽朗、活泼,曲调轻盈,节奏感十分的强烈,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第三支圆舞曲,犹如冰与火的交融,刻画出生活在这条蓝色河畔的人民幸福田园生活的狂欢场面。在第四支圆舞曲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两种不同感情的融合表达了一种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愉快心情。第五支圆舞曲是整部乐曲的高潮。节奏起伏跳跃,热情欢腾,进一步表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

乐曲的尾声,结构庞大,音响丰富,几乎包容了乐曲中的所有的圆舞曲的主题。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这首作品如果不知道创作背景的话,我们绝对不会想到这样一首热情、优雅的作品是在战败后大多数人对国家前途命运感到悲观的时候创作的。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蓝色多瑙河》一经问世,就让全体奥地利人的精神为之振奋。这种强心剂太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了。

写于民族危亡时刻的《蓝色的多瑙河》,充满爱国之情,浸透着奥地利人民对祖国河山的敬仰之情。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歌曲虽然在风格、体裁上和《蓝色多瑙河》有很大区别,但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让整个民族从低沉的情绪中解放出来,重新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一个乐观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无国界”这句话实在是太正确了。

参考资料。

1、《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三线学兵连--古今中外音乐、戏曲赏析之赏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

以其铿锵有力的力。

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如此伟大的作品当它出现在和平安逸的今天更能给人以一种精神上的催化、灵魂上的洗涤。

与其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振奋人心的作品。

再配上激昂的旋律与深情的朗诵使人顿时心生敬畏唤起了灵魂深处的斗志。下面就分三方面对其进行我个人浅陋的赏析。

一、硝烟弥漫中的产物。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由光未然作词。

冼星海作曲。其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

以黄河为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

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音调清新、朴实优美。

具有鲜明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

二、浅谈《黄河大合唱》各章节。

《黄河大合唱》全曲由《序曲》合唱、《黄河颂》。

男声独唱。

乐队、《黄河船夫曲》。

黄河》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合唱)等8个乐章组成。每一乐章相互独立题那就是爱国。

象征形成了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序曲的高潮。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开始在强。

唱出急促、喊叫般、特性极强的乐句划呦。

冲上前。

划呦。

冲上前。

“咳呦劲的前奏引入之下划呦划呦划呦。

缓解了喘不过气来的激烈搏斗般的紧平稳的四部合唱。

重复唱出弦乐演奏。

音乐又转入强烈的搏斗式的旋律和浓厚的号子。

经高度提炼、加工。

出了一个斗争的运动过程勾勒出一幅音乐图画。

第二乐章《黄河颂》。这是男声独唱民族颂歌。朗诵之后。

也是一首深情而豪迈的这。

三个大的波浪线和几个富。

提示出全曲发展的主要音乐素材和内在的气质。

典型的引申发展的手法。

都使这首歌以雄伟的黄永不停歇特征。五声调试的旋律进行曲酣畅淋漓气势宏伟。

并富有象征性的艺术感染力。

源远流长河象征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必将浩浩荡荡更加辉煌。

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一首独特的歌曲——朗。

于是作曲家借鉴西方歌词与伴。

并融入古曲。

以凸显民族化特。

这首歌曲常常被省略不唱。

《黄水谣》。这是女声二部合唱和混声合唱歌曲。

完整统一。开始的乐句为上下13度的宽阔音域包含了全歌曲的最高音和最低音。

营造出人河一体、人地一体的音乐氛围。随。

以速度、节拍、音色的对比。

曲作将其扩充。

重复歌词形成全曲的结束。补充部分由器乐演奏完成虽然带有一点痛苦呻吟的意味但并不是颓废不振的情绪而是充满着希望与奋斗。

用对唱的形式。

共7节。

上下句之间均有短小的过门。

甲、乙同时演唱各自后两小节表现共同的心愿声部的旋律。

共重复13遍。

一方面。

但并不显得单调乏味两个曲调具有纵向可动另一方面。

两个旋律分别。

形反而显得丰富多彩。其原因在于对位的规律即用复对位的作曲法生成建立在不同的调式变化上因而简单中寓丰富不变中有变化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精炼集中的艺术效果。

第六乐章抒情歌曲调。

式相匹配歌曲的乐句紧缩加大了哭诉的情感含量并且由悲到。

“你痛、由痛到愤形成了音乐的层次感。结尾的音乐推向高潮。

”成为中国人民的集体呼喊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催人泪下。

使音乐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成双成对的民间音乐的发展手法与音乐主题紧密结合。快速。

使旋律的的演唱更加上口易唱。两部轮唱、三部轮唱、四部轮唱民族风格更加浓厚。

第八乐章。

《怒吼吧。

黄河。

黄河。

”构成的开头乐句。

音域由四度逐层扩。

充分表现出历史要峰回路转、继往开来的音乐主题。又通过和声色彩、力度聚集、直线旋律构成等手法结束。

三、《黄河大合唱》给予世人的影响。

把音乐推向最高潮使整个歌唱完满。

后无来者。

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

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

前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赴后继天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

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

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啊你们是黄河是不朽的黄河曲。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一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音乐鉴赏》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其实我本人自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严重缺乏音乐细胞的人,甚至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现代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社会熏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点音乐。当然我接触的音乐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当然了,虽然我平时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方面,而不是会去欣赏或鉴赏它。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学会聆听,还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出水芙蓉》。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猜测,这部片子里面的很多演员应该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才情和对音乐的感悟随着旋律和表情动作挥发的淋漓尽致。他们对乐器的驾驭能力和歌唱才华让我看的欣喜万分。影片看起来很轻松,但那些甜美的男中音歌唱、由慢独奏《霍拉舞曲》、女音乐老师的双键盘演奏、学生们合唱《苏格兰民歌》、歌舞剧《水上圣典》等场面却让我映象很深刻。

记得周国平先生好像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的吧。

另外,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那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应该是不算太重要得。个人认为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单纯的依靠知识。

同时,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我们的欢迎。

如今的音乐鉴赏已经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

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鉴赏对人的性情也有着极大的陶冶作用,它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恰当的旋律总能引起人们的欢娱感或者悲伤感,令人振奋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工作、思维的节奏,可以提高这些人处理事务和学习的效率。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还有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鉴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鉴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一)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记得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记得那时候课本叫唱游,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后来我们还学了一学期口琴,那个时候能够吹出一首曲子非常兴奋。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不过我的音乐老师组织了校合唱团,那个时候她说我的声音不错,她希望我去参加她的团,那个时候我很高兴,也去上了课,在那段时间我学了些乐理知识,包括识五线谱,简谱,不过只学了一学期就升学了,后来也就没再学,高中回老家念书,音乐课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也没上什么课,也就荒废了。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国平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终究,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欣赏之余,老师也带领同学们一起哼唱这首千古绝唱——《梁祝》,这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除了《梁祝》,我们我们也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有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也有别具情调、另有风情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欢快悠扬、舒缓惬意的《高山流水》。我们更是被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在聆听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唐建平的《圣火》之时,思绪将我们拉回到那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雪灾、地震,这些给中国带来无比剧痛的灾难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的脑海里。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相反,我们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挽救了众多生命。《圣火2008》表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这种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2008,对于中国而言,自然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魅力和骄傲。奥运圣火,它指引着胜利的曙光;奥运圣火,它象征着顽强的意志;奥运圣火,它点亮了不灭的希望。这首《圣火2008》帮助我们回顾了中国在走过的曲折征程,也突显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屈服的顽强斗志。

跟《圣火2008》相似风格的还有舞剧《红色娘子军》,它以芭蕾舞剧的形式,表现了在抗日民族时期,中国人民不向日本恶势力屈服的大无畏精神。《红色娘子军》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地位颇高,因为它融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以芭蕾舞的表演方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故事。这种中西结合的完美风格,更是在艺术领域的一大突破。妙哉!妙哉!

除了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之外,我们当然也学到了诸多西方音乐史。在西方那个充满诱惑又十分神秘的艺术世界里,一代又一代极具音乐才华的艺术家诞生了,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海顿等。传承着浪漫主义风格的西方交响曲,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贝多芬,这个在我们看来再熟悉不过的音乐名人,事实上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的一面。性格古怪,脾气粗暴,这都是我以前不曾了解到的有关贝多芬的形象。但是伟人毕竟是伟人,他们都有着为世人所认可的璀璨的艺术作品。《命运交响曲》就是非常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奔放、激昂的旋律寓示着绝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应由人自己主宰。我喜欢它的风格,喜欢它的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坚强意志。首章激昂澎湃的音乐宛如一场暴风雨在肆虐,它在考验人们的斗志。而我们,正应该要接受它的考验,全力以赴,冲破黑暗的束缚,迎接胜利的曙光。而到了第二章,音乐曲风有变,旋律开始变得舒缓,像是一群水手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斗,现要稍作休息,重新在心中唤起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渴望。但是从第三章开始,曲风重又回到激昂、澎湃的风格。它意示着平静是暂时的,稍作休息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持之以恒地同命运作抗争,一直这样不停地奋斗下去!《命运交响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始终怀着一颗充满斗志的心来迎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体会都是在音乐鉴赏课上了解的,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程,虽说时间很短,但是它使我在生活中对音乐的理解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讲解,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独特魅力,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我听音乐,只是觉得好听,也不去想其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且喜欢听流行的音乐,不喜欢古典类的音乐。现在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感受。一首欢快的音乐,它的旋律,欢快跳跃,所带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然而一首悲伤的歌曲,只要听到它的旋律,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悲的情感,一旦理解,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是我学到的,无论听什么音乐,只要旋律一响起,你就能理解作曲者在音乐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这就是音乐鉴赏的所在,理解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而且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涤荡,使我们感到放松,内心变得宽广。

要知道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意犹未尽。教室里的音响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我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画面和欣赏中去了,感觉不到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差距。老师的热情、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是最好的表现。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还欣赏了歌剧《猫》的片段。

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还是一个教会我们感受高品质生活的学科。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教会了我们面对高品质、有意义的东西是要慢慢的静下心来去理解、品味、感受。

说课培训心得一:说课培训心得。

9月11号星期六学校对我们新教师进行了说课能力的培训。这次是几位老师的说课比赛,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中也收获不小。看到我们学校的好多老师在台上精彩的表现,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虽然自己对于说课的认识还不深,也无法评判台上的几个老师的说课水平有多高。但是通过比较,我还是发现说课的很多方面值得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深思和研究。

回去之后通过认真的思考和总结,我的收获颇多。我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在这些方面好好的去努力。

这次活动我对说课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确了说课都说些什么?即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其内容涉及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说课”是指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就某一课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必修内容。说课有别于上课和备课,说课在说理,应按照“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思路说课。通过这次说课比赛,我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果给我这个题目的话,我是脑袋一片空白的,即使自己在准备时将每一个环节的思路都写出来了,但在实际说课中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更别说达到他们的水平。

还有在工具的使用上,比如ppt课件的使用。这次的10个老师中,一部分老师使用了ppt演示说课,还有些老师则直接口头讲述。使用ppt的老师,说课明显比没有使用ppt的老师讲得更加形象具体,使说课的内容能够一目了然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也有个别老师在使用ppt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内容变得繁琐冗长,没有起到ppt应有的作用。

在语言的表达桑,我想说课就要要流畅,几个环节过渡要自然。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将说课说得很细,我们要说的都是一些教学预案,所以要多谈谈学生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这里的层次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来说也是如此。

在个人的主观上,我想说课还要就像演讲要自信,富有激情和个性。说的过程中拿出最好的状态最好神采飞扬,激情澎湃感染听众。同时要针对自身扬长避短,体现个性。

说课的能力离不开自己平时长期的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进步的。不过我相信在经历锻炼之后就会成长,慢慢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多多的锻炼自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

说课培训心得二:网上培训说课心得体会(1186字)。

早在十年前我就参加了区里的体育课说课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一直以为说课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整个上课的流程加入教学中运用的方法说出来就可以了。这次通过网上在线培训后才明白,原来说课并不那么简单。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说课就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把自己上课的程序,运用的教学方法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说给其他教师或评委听,具体地说,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依据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运用教学的相关理论、教学的基本要素,根据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实情的分析,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把握,教学程序与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板书的设计与多媒体课件的准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引导、帮助、促进、合作角色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发挥,主动性自觉性的体现与展示,结合运用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对教学整个构思与设计过程,用口头语言为主要表达工具,述说的一种形式。

通过这近两个月的网上培训,我颇有收获。我觉得说课能够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首先,在说课活动中促使教师无论参与说或评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作为说课者,说课准备和实施的过程,也是提高说课者素质的过程,锻炼了钻研教材的基本功,锻炼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功,提搞了学习和掌握教学理论的水平,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等。具体地说,通过说课能促使教师得到以下几方面的提高。

1.说课促使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没有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的指导,便不能很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说课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素养。教师从撰写说课讲稿到说课,为了从现代教育理论角度说出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学,需要翻阅大量的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刊),查找充分的理论根据,从而激发起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素养。

2.说课促使教师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说课要把所教文化科学知识说清楚,说准确。不允许在科学性上有任何疏忽和失误,这样才能加强教学的科学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听者要对说课内容的科学性作出正确的评价,也必须努力钻研有关内容的科学性,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素质的迅速提高。

3.说课促进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特点。说课不仅要说教法,更要说学法,当然就需要深人研究学生特点,通过说学生达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因材施教的目的。即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心理成熟水平、学力水平、知识基础等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4.说课促进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说课重在“说”,要求将要说的内容说得清楚、明白,还要在语言方面说得优美流畅,富有情趣,对听者产生极大吸引力。

当然,说课还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最关键的还是上课,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质量,我们就要把说课和上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说课培训心得三:《小学数学说课培训》学习心得(547字)。

通过一学期的小学数学说课培训的学习,我谈谈自己的点滴收获:

1、说步骤从模仿到模式;

从过去对说课过程的模糊理解,和模仿同行网上的一些说课步骤,到今天学会一个科学合理的说课模式,体验到说课不仅要说清“怎么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理由。

2、说教材从片面到全面;

不仅要关注的是本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关注本节课和各年段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既“詹前”,又“顾后”。

3、说学情从自我推断到准确判断;

学情分析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都凭自我经验来推断,没有真正的对学生已有经验做出调查和分析,因此“访谈调查”应成为获得学生学情最好的途径。举例(小数的初步认识)特级教师的学情调查实录。

4、说教学目标从形式到严谨。

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且要关注目标制定的依据必须建立在对教材仔细研读和学生学情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

5、说设计思考和教学过程从混为一团到思路清晰。

过去只知道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细节,设计意图,忽略了从大眼着手,全面思考设计思路,做到既“不拘小节”、又能“眼光高远”。

以上从四个方面说了自己的一些收获,很感谢杨老师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上的指导,让我有这样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中受益匪浅,同时和各年组教师一起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二

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记得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记得那时候课本叫唱游,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后来我们还学了一学期口琴,那个时候能够吹出一首曲子非常兴奋。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不过我的音乐老师组织了校合唱团,那个时候她说我的声音不错,她希望我去参加她的团,那个时候我很高兴,也去上了课,在那段时间我学了些乐理知识,包括识五线谱,简谱,不过只学了一学期就升学了,后来也就没再学,高中回老家念书,音乐课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也没上什么课,也就荒废了。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国平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三

今天,非常有幸,我们听到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许教授,和来自江苏教育学院谈教授的精彩讲座。两位教授各具风格,许教授谈吐幽默,她的关于《构建和创新优质音乐课程》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许教授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根据我们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一一做了解答。让我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概况,以及课堂教学、游戏设计等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她毫不保留的,将一些实用的小游戏传授给我们,感觉既实用,又很有创意。为我们以后对幼儿实施特色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许老师60出头的模样,但她眼神犀利,始终闪烁着教育的智慧,一种洒脱、睿智的感觉油然而生。讲座中,她不时地给我们示范性的语言,那种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的热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听许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明白了与孩子更加亲近的好方法,明白了自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府下身来,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与许教授不同,谈老师气质优雅、她的讲座始终闪耀着她较高的音乐素养。讲座开始,在给我们讲一音乐案例的时候,她清唱着歌曲的优美旋律,嗓音清澈,悦耳,如执教教师一般,熟悉活动内容。这充分显示了谈老师在理论导师的前提下,更是一位深入教育一线研究的研究型教授。她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障碍,由于理论加实际,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她从教具的合理运用,到教材的大胆改进,让我们了解了科学运用教学具的重要性。这与园长跟我们谈得“灵活使用教材”相一致。

谈老师的讲座,让我充分体验到了音乐教育的美,和谐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谐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性的提高;要合理的运用教材、教学具,充分发挥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乐教学的前提。

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近日有幸与幼教同行们相聚在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游戏精神与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研究》的专题讲座,感受颇深。

感受一:敬佩许卓娅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

见到许教授,着实让我有些吃惊,这哪像一个全国闻名的音乐教授?分明是一个在人群里最不起眼的老太太。但是许老师一开口,就显示了她的魅力,她的声音清亮悦耳,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她的舞蹈动作活泼可爱,没有拘谨与做作,极具感染力。她一会儿带着大家倾听音乐,一会儿带着我们做游戏,一会儿……三个小时的讲座,许老师一直站着做报告,真的让人敬佩。

感受二: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

“教育追求的是结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游戏注重的是过程——是快乐、积极的参与、是不断的体验与感受”许教授开场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新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要重视过程,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是过多的追求教育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游戏的过程。

紧接着许教授与在场教师互动进行《打鼓对舞》、《木头人》、《喜洋洋与灰太郎》等有趣的音乐游戏。她循序渐进的教授,从倾听音乐学习动作表演,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表演,再到会听音乐创编动作表演,不断增加音乐游戏的难度。让我们在玩音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安静倾听音乐的重要;明白只有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有好的学习能力;领悟动作是幼儿认识音乐的工具;懂得一个作品要让孩子易接受,必须在愉快的情景中设置阶梯一点一点让孩子学会,不断反复,不断提升。欢乐的音乐声中,大家听听、玩玩,整个会场笑声不断。她还用自己夸张的肢体动作不断启发我们去创编表演,挑战自我是发展的需要;用突如其来的点名发言让我们感受孩子突然被迫回答的尴尬感受,只有自在安全的教育氛围才能促进孩子好好学习,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她不断的启发我们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去教孩子,少一些理性的分析,多一些感性的体验,少一些尴尬的提问,多一些快乐的游戏。在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游戏的精神。

许卓娅教授的讲座听来如沐甘霖、激动人心,丝毫没有厌倦与疲惫,是听觉与心灵的享受,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投入深深地感染着现场400多位幼儿教师,她让我们感受了音乐之美,体验了游戏的快乐。我们将好好学习,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四

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专业,像我这样的人是没办法理解的,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和摇滚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我一直觉得自己听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反正我就是一直都有这种想法,而且也从来没有去试过听那种音乐的感受。

这里简单提一下我对音乐的看法,可能我的理解比较肤浅。对于音乐所表现的世界,可以有诗意,画境,和内心的独白。例如肖邦的《肖邦生f大调夜曲》和交响组曲《天方夜谭》,《伏尔塔瓦湖》就分别表现了这一点。我最喜欢的还是能够表现对苦难人生的抗争,奏响时代的强音的贝多芬的《命运》了。因为他很振奋人心,听过之后感到激情澎湃,人生苦短,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打倒。

至于音乐还能表现什么,可能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我觉得音乐可以表达一切。音乐是独特的,任何语言或画面都不能将它完整的描述。音乐是直接的,多数时候欣赏经典的音乐只需放开心灵去直接感受,而不需要思考什么。音乐是抽象的,但我们欣赏的时候不必刻意追究它的什么细节,只需本能的去感受。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进音乐的门问自己就行了。有的时候自己真的体会到了,并不带有喜爱音乐以外的想法,问心无愧。也许就是音乐想要表达的世界,即使和作曲者的想法不一样。自己真的热爱那才是最关键的。我觉得跟着大流走,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认为是什么这种想法并不可取。虽然大流很多都是对的,但热爱音乐并不需要大流的认同,因为音乐是人的杰作,也属于较为抽象的艺术,在理解和看法上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音乐没有这一特点那也就没有这样的魅力了。

熟悉贝多芬还是他的那句话。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我对这句话比他的《命运》要熟悉。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命运》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在这4年中,他不但在创作活动中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也逐渐成熟。当时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于是,他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写出气魄恢弘,极为感人的《命运交响曲》。

在整个《命运交响曲》作品中,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作品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澎湃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就算我是听过几次的,但是每一听到,还是禁不住为之震动!

那“当当当当”的敲门声仿佛敲在我的心门。我的眼前好象出现了一个狰狞的死神,在肆无忌惮的狂笑,粗大的手掌缓缓地掐住了我的喉咙,我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一点也没有反抗的能力。总体上,第一章节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而第二乐章,音乐有舒缓的地方。让人在振颤中舒缓下来。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我似乎放弃了与死神的对抗,无奈的接受了事实。人,最终还是对抗不了命运的安排。我甘心放弃挣扎,对命运的捉弄无可奈何。但是,它仍然抒发了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却是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转调的非常频繁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到了第三,四乐章,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振奋人心的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我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不能屈服于命运!我要战斗,战胜命运!我要战斗,我不是命运的奴隶!我就是我!我能忍受挫折,我能抵抗疾病,我能站立,我能与你抗争。到了这里命运已被我战胜了!这时候命运的威吓声,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于是,辉煌、明亮的音乐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音乐的末梢,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好象自己真的刚参加完这场斗争一样。

这首交响曲让我体会到,面对困难,应该决不屈服,勇敢的挑战不幸的命运,最终战胜命运,取得成功。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五

我喜欢《土耳其进行曲》的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第一小乐段是富于东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壮的进行曲,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使人豁然开朗,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曲调在a大调上进行,使乐曲显得壮丽辉煌,气势磅礴,音调继续发展,曲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了全曲。我也喜欢《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这样美妙的旋律下,这样一种音乐氛围下,你会感觉到自己会随着音乐跌宕起伏,进入作曲家当时的情景中,那些困扰你的烦恼和不安,暂时都被抛弃到一边去了,陪伴你的只剩下让你如痴如醉的音乐。

音乐是愈合心灵的良药,当你低沉消极的时候,当你郁郁寡欢的时候,打开音乐盒,静静地聆听美妙的曲子,你会慢慢感觉到心灵的细微变化,不再为了琐事低沉,不再为了不得意而终日抑郁不已,那是音乐在修复你的心灵创伤,音乐在吞噬你的不快乐细胞,它在你心中播撒下快乐的种子,这是音乐的特有功效,是无声无息的,你所感觉到的只是觉得解脱了许多,不再那么迷茫和看不开,而是对生活重新有了美好的展望,你渐渐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消极低沉终究不是长远的办法,这就是音乐欣赏的神奇疗效,它就像你的心理咨询师,在你伤感的时候来到你的身边,用美妙的旋律给你驱逐烦恼,在你快乐的时候给你乐上添乐。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更多时候,我们选择了一个人静静地呆着。这时候,音乐就是陪伴你的朋友,它知道你需要什么,它懂得怎样去给你疗伤,你所要做的,就是闭上眼,融入音乐世界,忘记一切,重新让自己坚强,给自己力量。

音乐使人年轻,那种青春的活力会一直伴着你,如果你经常聆听音乐,同样年轻的还有你的那颗心,永远不老的心。我们的音乐欣赏课齐老师,她上课永远那么充满激情,言语间的谈吐都是那么充满活力,不管是和同学交流还是自己讲课,让我们知道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带给你的不只是愉悦,更有心灵的永葆青春。

音乐是美的,美的东西总能感染人也去向往美,追求美,并享受美。音乐能带给人愉悦的心情,使人身心放松,陶冶人的情操,甚至还能发散人们的思维。欣赏音乐并不是要求我们都要成为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我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人需要知“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接近音乐,会被她的神秘所吸引;聆听音乐,会因她的魅力而倾倒;融入音乐,会为她的多彩而感叹。音乐还可以更美,美到让人“三日不知肉味”,美到“此曲只应天上有”。工作劳顿时,一曲悠扬的萨克斯,可以让人忘却疲惫;精神不振时,一场音乐会,能够让人精神焕发;朋友聚会时,一曲熟悉的曲子,会让大家回到过去;恋爱约会时,一段煽情的舞曲,会使男女心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音乐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没有了音乐,世界便失去了自己的本色,人生也失去了原来的乐趣。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大学教育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就业技能强调较多,忽视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必须是全方位的,不单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进行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

这学期的音乐欣赏课虽然结束了,但是音乐欣赏的兴趣不会消失,并且会在快乐抑或悲伤的时候陪伴着我。生活中缺少了音乐,就如烹饪美食的时候少了调味料,食之无味。音乐就是我们的生活调色板,欣赏美妙的音乐,进入音符的世界,徜徉于静谧的音乐殿堂,洗涤自己的灵魂,忘却一切烦恼,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只要活着,音乐欣赏的脚步就不会停息,只有快乐地活着,有音乐的伴随,人生才能活出应有的精彩。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六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欣赏《黄河大合唱》有感。

《黄河大合唱》是所有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一首民族音乐,在无数的大合唱比赛中都能听到其气势磅礴的旋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不禁不住激动万分,热血沸腾。《黄河大合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她诞生于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侵略中国的危急时刻,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是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而发出怒吼。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听着这激亢的乐曲,我心中顿时充满一股力量。在音乐鉴赏课上,我有幸能了解这一段创作历史,走近激情荡漾的抗战年代,感受那一代英雄人物的壮志豪情。并且能更深刻地体会和感受到《黄河大合唱》中那属于炎黄子孙的坚强和不屈。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为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又一次奉命渡过黄河执行任务时,他获得了一份创作的灵感。当他看到,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扑面而来,呼啸龙吟的声音如雷贯耳,他被这黄河的宏伟气势折服了。当他看到船工们在三月延安的初春光着膀子,用尽全力摇着他过河,喊出震天动地的号子时,他被这情景感染了。他脑海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在延安的一个联欢会上,他当场朗诵这首诗,在场的作曲家冼星海被深深的感动了,他一下跳起来,一把夺过诗词,激动地说:“我能谱好,一定能!”于是,新的一轮创作开始了。在那严寒的冬天,冼星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终于谱好了《黄河大合唱》的曲子。在延安的大礼堂,当时的交响乐团首次演奏了这部曲子,合唱团首次合唱了这支壮歌,台上歌声飞扬,台下群情激昂。《黄河大合唱》以其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1940年,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了美国,1943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从此,《黄河大合唱》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广泛演唱,成为中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雄壮而激奋,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这部合唱以黄河为背景,以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作品展现了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惊人动地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抗敌。中华儿女高唱着这支传遍了祖国大地的战歌,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夺取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们不能不说,这支歌给了中华儿女抗战的力量。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黄河大合唱》所表现的这种民族精神,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应该有的,更是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们应该学习,发扬和铭记的。虽然年轻的我们没有经历那一场战火纷飞,生活在已给和平而幸福的年代,但是绝不能忘记那段耻辱的历史。

无论听多少次,《黄河大合唱》都能带给我心潮澎湃的感觉,那是属于内心最真实、最直接的震撼。听《黄河大合唱》的心情,是气势磅礴,是阵阵荡耳,是心境复杂的。我虽然没有见到过黄河,但也能从中感受到黄河口涛涛河水奔涌中那种如千军万马咆哮而来的势不可挡的姿态。《黄河大合唱》用雄壮,用呐喊,用号召,感染着我,歌颂着刚强不屈的华夏儿女,这是高昂,这是沉厚,这是凄婉,这是悲壮。那样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的曲调,有着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

《黄河大合唱》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就合唱而言,给人以音乐与文学“协奏”的感受;歌词与音乐意境高远,形式灵活多样,富于歌唱性和音乐性;贴近劳苦大众,雅俗共赏,富于普及性;注意用情节、戏剧性渲染刻画人物;从艺术借鉴上看,它还带有西方“康塔塔”的成份。全曲由八首歌曲组成,既各成章节,又浑然一体。《黄河大合唱》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传世名作,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他唤醒了人民的灵魂,激起了人民的斗志!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常常这样认为:过去的老歌都不好听了,都那么土,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流行歌曲才是主流。但我想《黄河大合唱》是始终不会落伍的。这是一个时代的标签。直到今天,《黄河大合唱》以及据其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仍是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欣赏这些伟大的历史作品,要牢记祖国惨痛的历史教训,要学习先辈们百折不挠、舍身为国的精神。不忘国耻,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报效祖国。

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心得(优质17篇)篇十七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音乐鉴赏》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其实我本人自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严重缺乏音乐细胞的人,甚至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现代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社会熏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点音乐。当然我接触的音乐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当然了,虽然我平时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方面,而不是会去欣赏或鉴赏它。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学会聆听,还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老实说,我在学习《音乐鉴赏》课前,对音乐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仅仅是喜欢一些歌手的声音和一些歌词的意蕴。当然了,我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也是因为它的语言比较生活化、节奏也比较明快、更加贴近生活、易于让我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次《音乐鉴赏》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直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圆舞曲、小夜曲。

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出水芙蓉》。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猜测,这部片子里面的很多演员应该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才情和对音乐的感悟随着旋律和表情动作挥发的淋漓尽致。他们对乐器的驾驭能力和歌唱才华让我看的欣喜万分。影片看起来很轻松,但那些甜美的男中音歌唱、由慢独奏《霍拉舞曲》、女音乐老师的双键盘演奏、学生们合唱《苏格兰民歌》、歌舞剧《水上圣典》等场面却让我映象很深刻。

记得周国平先生好像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的吧。

另外,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那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应该是不算太重要得。个人认为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单纯的依靠知识。

相关范文推荐

    精彩法医演讲稿(汇总24篇)

    范本中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具体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求。收藏范文佳作:这些范文范本将成为你私藏的宝贝,为你的写作之路提供指引。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大学生会工作总结的写作指南(优质20篇)

    学生会工作总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并为下一年的学生会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下是小编根据多年的学生会工作总结经验整

    教师工作个人评价的目的与作用大全(17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作用的样本或模板,它可以提供给我们参考,借鉴和模仿。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

    领导讲话稿写作技巧(汇总13篇)

    领导讲话稿的撰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领导人的讲话语录,展现了伟人的智慧和胸怀。领导讲话稿的起草是命题作文,难度较大,

    小学生作文捉迷藏的故事(优秀17篇)

    总结是小学生写作路上的里程碑,它能帮助我们发现优点并保持进步的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学生作文佳作,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激情。有一次,茗茗和璐璐来我家

    教育工作者的感恩班会策划书(精选16篇)

    策划书是一份详细规划活动或项目实施过程的书面材料,它是成功策划的基础。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的方向。无意间在班内做了一次“心目中的父母

    管理人员的个人述职报告要点(实用18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可以加深自己对工作目标和职责的理解和认识。在以下的述职报告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安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

    农村两委年度工作总结(热门15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数据分析和事实依据,让总结具备说服力和可信度。针对不同职业和行业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供参考。20__年,五一村村

    学生的电大学习心得体会(优秀21篇)

    优秀学生在学术竞赛中获得佳绩,展示出自己的学术实力和才华。优秀学生们的励志故事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以下是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时间飞快,大学生活很快就会过去,那

    教学秘书工作总结: 优化教育管理流程(实用18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份文件,它是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一种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