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一
我想扶贫之路就是和平年代的长征之路,千百年的国情、民情注定了这场长征路的艰辛。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革命老区百色,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双手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却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就是黄文秀!
长征路上,最珍贵的梦想是信仰。她的家庭之前也是贫困户,在一家人的努力下脱贫,脱贫后的她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对家乡的热爱,她把坚定的信仰留给家乡的山山水水,她的信仰让她扎根基层。
长征路上,最精彩的奋斗是改革。为了闯出一条新路,改变百泥村的落后,她一家家走、一家家访、一家家说、一家家带,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农民收入日益递增,农村电商日益完善等等,黄文秀的“软硬兼施”为百泥村拔穷根、铺富路。
长征路上,最美丽的青春是奉献。她把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不通高速公路的穷村屯,奉献给了群山环绕的百泥村,奉献给了195户素不相识的贫困户。她把牵挂和责任留给了大水来临前的山村,却把自己的生命“忽略”在山洪肆虐下的小道。
在扶贫的道路上,她像一块坚定的铺路石子,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人心,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给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带来巨大变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发展能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我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大规模减贫同步,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在全年剩余的时间内,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要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当前,要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建立疫情分析应对机制,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贫困户发展生产,组织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加快扶贫项目实施。
要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未摘帽贫困县和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要将巩固脱贫成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扶贫是一场持续的战斗。已经脱贫的群众可能会因灾、因病、因残、因产业失败和务工不稳等原因返贫,还有大量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也可能陷入贫困。因此,需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不减,驻村工作队不撤,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扶上马送一程。需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并建立起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值得强调的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始终要加强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满足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贫的土地和金融政策。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要紧绷这根弦,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全力以赴、只争朝夕、决战决胜,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三
6月17日凌晨噩耗传来,年仅30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白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在工作途中不幸遇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年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奉献做出了榜样,我们一定要向她学习,立足岗位,不负韶华,用青春为国服务,为民造福。
青春就是甘于奉献。黄文秀同志毕业于北京高校,本可选择更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研究生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用所学服务建设家乡。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敬业爱岗,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她身上,青春代表着奉献,青春意味着付出,青春彰显着使命,青春书写着担当。
生命宽度更有价值。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就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有的人虽生命短暂,人生却无比绚烂。黄文秀同志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用奉献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价值光芒四射,精彩纷呈。
奋斗才是精彩人生。“无青春不奋斗”这句话用在黄文秀同志身上最为贴切不过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奋斗的30岁,脱贫攻坚忘我工作的30岁,人生最美好的30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这些正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年轻干部树立了楷模,我们也将继续她的事业,用奋斗谱写精彩人生华章。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四
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她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黄文秀就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方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五
近日,分队组织全体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观看了电影《秀美人生》,说实话看完之后心里还是有点“堵”的,然而心里话十之八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难过的事情真的很难跟别人讲”。我就顺着文章的剧情线,谈一谈略显空泛的“人生”与“选择”吧。
总体来说,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内涵却很深刻,最为动人之处就在于“过于真实”。听着影片里的桂柳话、壮话从影院的音响设备中播放出来,感觉既熟悉又略显陌生;银幕上延绵不断的石灰岩山脉,青翠的树林也遮掩不住的“山路十八弯”;村民与驻村工作队员们黝黑的脸庞……作为一个广西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见过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依然选择回到这片美丽却称不上多么富裕的土地,这就是“土地刻在我们生命里的烙印”,这也许也是黄文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我对此颇为感同身受,我也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从广西的农村走出去求学,然后又回到原点,人生仿佛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圈,何解?“过去的生活经历,是你现在工作的内生动力”。有首歌里唱“旧故里草木深”,更何况“人非草木”?有些选择,其实也无从选择、无须选择,命运把你摆到一道又一道难题面前,无非还是那句“事情总要有些人去做的”。
回到影片中,做过驻村工作队员的我们,应该对主人公的业务都挺熟悉,涉及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控辍保学……这些政策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我们当然选择全都要,而且全都要做好;从给钱给物到通水通电通路,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到扶贫先扶志,影片也从侧面反映出这几年脱贫攻坚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过程,“人心常在细微处”。
事事看似小事,事事都是实事。黄文秀的故事并没有那些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的是一点一滴地用自己的心去温暖别人的心,用自己做的一点事情去带动别人做更多的事情,这从清澈心田中涌出的涓涓细流,慢慢汇聚成长川大河,改变了一个贫困村的面貌。脱贫攻坚,让一户又一户贫困户的人生多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让他们“老屋里那个沉重的故事”不再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为此,作为驻村工作队员的我们意志更加坚定,因为“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影片中的另一条感情线,更是令人难以抉择。只因亲情、爱情、友情,永远不是那人心天平上的砝码。遥敬一杯酒,敬“忠孝难两全”;再敬一杯酒,敬那场尚未开始便已结束的“轰轰烈烈的恋爱”;又敬一杯酒,敬庆功宴上唯独缺席的那位战友!敬黄文秀书记,也敬自己,更敬所有“新时代的知青们”。
扶贫不单是一项工作,也是一段人生,“有些青春,总得在遥远的乡村秀一秀”。我的扶贫人生由我来选择,而我的选择是——不留遗憾。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六
作为一名也曾经奋战在脱贫攻坚前线的干部,在观看完《秀美人生》后深有感触,我觉得这部电影深深激励着我。
影片真实记录了黄文秀视百姓如亲友,驻村队员与民鱼水一家亲。她深知百姓疾苦,尝尽生活中那一地鸡毛事,影片中文秀几度触动内心深处,难以用言语表达贫困户的难处与苦处,唯有与贫困户含泪相拥,早已默默转换成定要帮贫困户协助解决困难的底气。她将脱贫攻坚当做自己人生的战场,在村委里粘贴脱贫攻坚指挥作战图,明确标识了攻不可破的“敌人”;驻村日记本已是她打赢脱贫攻坚秘笈,攥写着满满的村情民情。她深知突破困难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亲力亲为帮贫困户解决困难,跑几百里帮人找儿媳妇、劝破嘴皮移民搬迁、下雨夜未眠冒着大暴雨转移危险贫困户。她啃下了无数个脱贫攻坚难啃硬啃的骨头,将贫困户生活存在难点一个一个击败,最终收获了百坭村的整村脱贫。然而这场战争未取得全面胜利之时,她却与因意外与世长辞了,就连一句道别都未能说出口。
看完影片我的内心是痛与沉重的,诚然这部电影是全国脱贫攻坚故事的一个缩影,我脑海中浮现了无数个类似的扶贫故事,大山深处、简易破旧木方的贫困户住上高大尚易地移民搬迁的新洋房;患重病贫困户获得医疗补助、临时救助,摆脱了因病致贫的魔咒,让自己重新站起来到扶贫车间工作;困难家庭儿童无法上学,驻村队员找来助学团队,鼓励资助其上学,孩子从脸上满脸无知到后来见到就开心的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这正是当前一线脱贫攻坚的队友们奋战得来的战绩,是你们用行动证明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给农村带来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变好了,路灯亮起来了,村里面文娱活动多了。引进适合本土的新型产业,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给贫困户增加收入,让人民的生活上获得满满幸福。
黄文秀同志的精神气,早已活在我的心中;她心中的那份为民务实“纯劲”,早就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底;她那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早就成为我工作的标杆了;她那干事创业的拼劲,早就融入到我的骨髓里。
作为人才引进新入职人员的我,将以黄文秀同志为标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勤于学习、担当作为,寻根黄姚、立足黄姚、奋战东融,打造黄姚古镇旅游文化新高地,为全力东融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七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砥砺奋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
以初心使命谱写时代之歌,前提是要坚持党性的锤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的“根”和“魂”,“根”深才能枝繁叶茂,“魂”固才能基业长青。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立足岗位练兵,增强勇立排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担当善作为,既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要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撸起袖子加油干,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以初心和使命谱写时代之歌。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初心和使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誓言刻在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信仰的力量在于笃行,对每个党员来说,入党誓词是一面镜子,只有经常加以对照,以此修身正己、锤炼党性,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的信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到底,才是坚定不移、终身不渝。对全党来说,就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八
李玉用几十年的时间,深入贫困地区,走遍全国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他也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了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而20_年年初热播剧《山海情》里面讲述的福建支援宁夏闽宁,福建专家来到村里教村民们种蘑菇,让大家挣到了第一桶金的故事情节,也是根据食用菌从业者的故事进行创作的,李玉挺喜欢这部电视剧。“那就是我们所有‘蘑菇人’的一个缩影,让大家了解了我们背后的故事,这个剧的评分很高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它太真实了。”
因为在扶贫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之时,李玉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10位获奖者中,有人为了扶贫事业奉献了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对全国从事我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我也只是一个代表,这个荣誉,是属于我们整个食用菌产业的。”
李玉表示,他真心感谢自己团队的成员,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除此之外,我更想感谢广大的菇农,就个荣誉源自他们在第一线辛勤的工作,全国70%以上的国家级评估员选择了菌类产业,这是不容易的,大家实实在在的用自己的奉献支撑了行业,才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能够40年发展700倍,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个产业。”
李玉表示,跟自己荣获表彰比起来,他更开心的是脱贫攻坚的胜利,“脱贫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但经过这八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摆脱绝对贫困了,我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的乡村,原来的落后状态,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面貌,真是让我由衷幸福,绝对贫困的标签撕得可真不容易,能够有幸参与其中,我为自己和团队感到骄傲。”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九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千年梦想,圆梦今朝。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这场没有枪林弹雨却依旧需要冲锋陷阵、不畏牺牲的战场,无数人以奉献表初心、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历史新起点,继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是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精神密码,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新征程的不竭动力。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终于照进现实,8年接续奋斗、艰苦鏖战形成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熠熠生辉、催人奋进。
初心如磐,永葆人民至上的赤子初心。回望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8年脱贫攻坚奋斗历程,“人民至上”是这段历史最鲜明、生动的注脚。面对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全国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战贫工作者无私付出,1800多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千千万万人无私奉献、勇往直前,只为让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只为实现无数乡村的千年蝶变,只为成就广大贫困群众的幸福人生。徐徐展开的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上,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矢志与贫困斗争的艰难历程,也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面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唯有永葆一颗人民至上的赤子初心,我们才能汇聚起不断前行的磅礴力量,才能不负历史重托,不负人民期望,创造更多奇迹。
奋斗不止,满怀闯关夺隘的壮志豪情。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历时7年、在绝壁凿出“天路”的毛相林,全年奔波、用科技领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李玉,持续奋战、身患重疾也要让百姓喝上“安全水”的刘虎……这些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们,正是用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作为有力武器,才为广大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条通往美好生活的脱贫路。八年来,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让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遍地开花,为贫困群众带来新生和希望。只要我们不畏艰难、埋头苦干,脱贫攻坚的成果定能越来越丰硕,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定能一步步照进现实。
团结一心,激发合力攻坚的干事热情。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完成,是举国同心、合力攻坚的成果。白晶莹建立蒙古族刺绣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开拓脱贫新路子;张桂梅扎根教育一线,为边疆女孩追逐梦想;姜仕坤发展山地经济特色产业,让贫困山区收获新希望……各行各业的扶贫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定点扶贫全面开展,从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全面整合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善举,千千万万的扶贫行动汇聚成战胜贫困顽疾的强大能量。只要我们广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就一定能办成更多大事难事,就一定能在乡村振兴新征途上取得新胜利、创造新成绩。
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的冲锋号角再次吹响。从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中汲取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永葆初心、艰苦奋斗、举国同心,我们定将在“犇”向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再谱新篇,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再创辉煌!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十
10月9日中午,红星新闻从舟曲县委宣传部获悉,同行的4名记者为3男1女,平均年龄约28岁。在8日晚8时30分被打捞上来的人员中,除张小娟外,另有1男1女两名记者。
“打捞上来的3人均已死亡,其他2人还在救援中,但难度较大。”舟曲县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由于张小娟等人坠入的白龙江水流急、水深,搜救难度较大,“武都区公安、消防等力量正在全力搜救另2名失联的记者。”
“十年扶贫十年奉献。我的姐姐张小娟,几乎将所有的爱与心血都倾注在扶贫事业上了。10月7日,她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张小娟的亲人在得知噩耗时,通过微博连发多条博文悼念张小娟。张小娟弟弟告诉红星新闻,他的姐姐是舟曲有名的扶贫人,一直在一线,“一年中,她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在各个贫困村,大部分周末也用于加班。”
此外,一名正在舟曲县某乡工作的乡镇干部也告诉红星新闻,她曾在工作中接触过张小娟,“业务能力很强,很优秀的一名同事。”她说,张小娟一直都是他们乡镇干部的榜样,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张小娟就经常奔走在各个山区,“据我所知,这次返程她是搭记者们的便车,绝不是网友臆测的带着4个记者下乡作秀的人,这对她来说是诽谤,也不公平。”
据舟曲县人民政府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青春舟曲”发布的《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资料显示,1985年出生的张小娟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相继获得“舟曲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舟曲县三八红旗手”、“舟曲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藏乡江南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艺术节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2010年,张小娟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八零后年轻干部后备库;2016年,张小娟当选为政协舟曲县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常委);2018年,张小娟获评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张小娟获评甘南青年五四奖章。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十一
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革命老区的爱国者,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奉献者,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奋斗者。黄文秀的事迹感召着社会、精神鼓舞着人心。新时代下,我们要时刻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学习她一心为民的爱国精神、双脚走在泥土里的奉献精神、脱贫路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奋斗精神。
学习黄文秀一心为民的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不一定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波澜壮阔,也可以是黄文秀毕业回到百色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坚定,坚持做那个“要回来的人”。黄文秀驻村一年多来,团结村两委干部,建强党支部,通水铺路,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像黄文秀一样,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而要把实现个人梦融入到民族梦之中,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学习黄文秀双脚走在泥土里的奉献精神。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这曾是黄文秀扶贫日记中用以自勉的一句话。在扶贫的“战场”上,她以一颗赤诚的初心,用沾满泥土的脚印,践行了她的理想信念,为在扶贫一线的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就应该像黄文秀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脚踏泥泞,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埋头苦干实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黄文秀脱贫路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黄文秀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在脱贫一线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了无悔的奉献。我们就应该像黄文秀一样,用迎难而上的信心和舍我其谁的奋斗热情勇往直前,攻克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人居环境、脱贫攻坚等一场场硬仗,用只争朝夕、久久为功的精神走过新时代的长征路。
文档为doc格式。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十二
“生活中没有了文秀,伤痛会长久地陪伴着我们;生命中有了文秀,我们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文秀走了,我们来了,这就是我们对文秀最好的告慰。”站在讲台上,陈丽美哽咽着讲述黄文秀的感人故事;台下,人们默默抹去脸上的泪水。
陈丽美是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自7月12日以来,包括她在内的报告团在广西南宁、河池、崇左、百色等地巡回宣讲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报道团5名成员从不同角度讲述黄文秀感人事迹,回顾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还原一个真实的黄文秀。他们的宣讲感染着无数干部群众。
“在崇左那场讲完后,有一个医生主动留了我号码。之后的每一场报告会结束,都能收到她的信息,是关于报告会的照片。她说被我妹妹的事迹所感动,希望能做这些事表达这份心意,还说会来看我们。”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说。她也是报告团的一名成员。
黄文秀突然离世,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中。黄爱娟将对妹妹的思念埋藏在心里,站上宣讲台向社会讲述妹妹的事迹。“妹妹的同事、同学来到家里,讲一些从前我们都不知道的妹妹工作的情况,这对于父亲的病情也是一种精神治疗。他说他觉得很自豪,看到文秀的精神能够感染到这么多人,鼓舞到这么多人,对他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
陈丽美与黄文秀同为北师大的选调生,两人认识了六七年,“是战友,也是姐妹”。“我在单位党支部讲过一次文秀,大多数人都不十分了解她。当我把她的故事说出来,我们支部的同志都哭了。”陈丽美说,“在百色的那场宣讲会对我触动最大,因为那里是文秀的老家,是她战斗过的地方。面对她的家人、同事做讲述,他们的反应让我很感动。”
陈丽美说,黄文秀的事迹对选调生群体影响很大,一次次宣讲中,越来越多的选调生走进黄文秀的精神世界。
黄文秀的事迹在青年一代产生强烈共鸣。在聆听了广西民族大学那场报告会后,在读博士生王佳赫在参加演讲大赛时,以黄文秀的事迹为题材,作了题为《我陪祖国向远方》的演讲,以第一的名次晋级决赛。
王佳赫说,有幸在第一时间聆听黄文秀事迹报告会,近距离感受到黄文秀的青春力量。相信这个力量一定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会影响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择业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不是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那一刻我明白了,很多事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贵在抉择,贵在坚守。”与黄文秀同龄的宣讲人汤婧在报告会上说。
初心无悔,誓言无声。黄文秀将最美的芳华献给了扶贫事业。30岁的青春虽然短暂,却带给人们震撼和感动。“愿这份感动永远陪伴着我们,温暖前行。”汤婧说。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十三
全国妇联日前作出决定,追授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小娟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日前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据悉,张小娟20__年9月参加工作,常年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20__年10月7日,时任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张小娟在完成曲告纳镇上大年村脱贫攻坚县级抽样调查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车辆不慎坠江,因公殉职。
全国妇联在决定中提到,张小娟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脱贫攻坚的“活字典”“移动数据库”、藏区群众的“贴心人”、党和人民的“连心桥”。她深入研究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成为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员”;她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出深度贫困村发展建议;她创办舟曲扶贫微信公众平台,以简明易懂的形式向群众宣讲各项扶贫政策。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女性学习的优秀榜样。
据全国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此次追授,号召全国女性向张小娟学习,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她担当实干、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奋斗的崇高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贡献巾帼力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号召全国扶贫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向张小娟同志学习,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十四
全县扶贫干部在遇到政策疑问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电话向张小娟咨询,正因如此,张小娟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家人给她打十次电话,基本有七次都显示“正在通话中”。即便是晚上回到家,张小娟也是手机不离手,往往在做饭时还要接着电话,以至于一顿饭要等很久。
在舟曲县民政局工作的弟弟张建平,见到二姐张小娟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县上脱贫攻坚的会议上。由于工作繁忙,周末时,张小娟也经常带着年幼的女儿来办公室,自己加班,孩子就在一旁写作业。而翻开她的朋友圈,90%以上都是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内容,或者是政策解读,或者在加班,或者是去哪个乡、哪个村。
如今,走进舟曲县的村村镇镇,家家户户门口墙壁上,都张贴着一张漫画图——舟曲“精准扶贫政策图解”。近几年,贫困人口到户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少农户在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一些贫困户由于文化程度低,对于自己享受的政策并不清楚,遇到生病就医、娃娃上学的事就会一筹莫展,也不知道有政策扶助。
为此,县里将各项到户到人惠民政策进行精简整理,梳理出48条,配以形象的漫画图片制成政策图解,发放到农户家中。这样,享受了哪些政策、哪些政策还达不到享受条件、将来还能享受哪些政策,都能按户情实际看得一清二白。一张图文并茂的挂图,就让所有农户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大大提高了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十五
65个标段,跨越3个县,输水干管长112公里,输水支管长167公里,改扩建配水管网1548公里。这些数字对刘虎与他的团队来说,意味着“5+2”“白+黑”成了工作常态。
“豁出命来,也要让群众吃上甘甜的安全水。”“拼命三郎”刘虎早在2017年5月就确诊肺癌,工作期间,有时胸痛得满头大汗,但他一声不吭,悄悄去医院做化疗,第二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
“工程进入了最紧张的工期,刘虎给自己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少。”给刘虎开车的吾斯曼·热合曼回忆说。
靠着这股拼劲,伽师改水工作越做越细。刘虎一天要步行二三十公里,目的就是要布下最佳管线。
“把责任扛在肩上,干不好是罪人!”刘虎去卧里托格拉克镇卧里托格拉克村输水支管道施工现场察看,发现砌流量井的混凝土里有泥土,他发脾气了,“你们一点责任都不负,拆掉重砌!咱们改水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瑕疵。”
此后,涉及改水的乡村项目验收,都必须由施工方、水利局负责干部和镇上干部三方到现场查验后签字,确保工程质量。
改水无小事。数九寒天,刘虎来到卧里托格拉克镇苏坎阿斯提村宣传,不理解政策的村民围着刘虎。
“我家就靠红枣园挣钱吃饭,管线不能绕一下吗?”“不能在我家地上挖沟埋管线,影响我们种瓜。”刘虎始终微笑着,不厌其烦地解释。
村民们说,刘局长有一张“八哥嘴儿”——苦口婆心讲政策;有两条“飞毛腿儿”——挨家挨户做工作;最重要的是一张“橡皮肚儿”——总是用微笑面对责难。
“做群众工作需要耐心,宁让群众骂一阵子,不能怨咱一辈子。”那段时期,刘虎与村干部一户户宣传,一个个说服。
把群众当亲人,听起来是句简单的话,却凝结着伽师水利人无数汗水与泪水!他们没日没夜,“磨破嘴皮子,跑烂鞋底子”,足迹印在管线经过的每户人家。
志愿者分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专业16篇)篇十六
2020年初,乍暖还寒。因为担心工期,刘虎住进了总水厂。原定2月10日复工,受疫情影响,分布各地的施工人员未能如期到达。
他一个又一个电话联系施工人员,得到的答复大多都是,“封闭在家,去不了”。
怎么办?伽师县人民都在热切期盼,盼这祖祖辈辈梦想中的甘霖,盼这冰山上的“来客”。
“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调整方案,确保工程如期完工。”他迅速向县领导汇报:能否组织当地施工人员复工。
刘虎的想法得到了喀什地区水利局、自治区水利厅的支持。“举全地区水利系统之力,全面打响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会战。”
“刘虎不停地联系喀什地区的技术人员。”吾斯曼回忆说,我们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接人,马不停蹄往工地送。
喀什地区各县市都在支援,一支支力量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个个问题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迎刃而解。
厂家的技术人员到不了现场,就用手机视频,指导施工人员现场调试。
伴随着复工,沉寂3个月的工地再次沸腾了。这期间,刘虎经常会接到主治医师的电话,催他去化疗。刘虎总是说:“快了,等水一通马上就去。”
吾斯曼回忆说:“过去,(他)21天去医院化疗一次。那阶段,5个月都没有去医院。”
刘虎把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每天的日程从早排到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就是这样,他也总是说说笑笑,浑然不觉得苦。每当有人劝他:“刘局长,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啊!”他就立刻很精神地回答:“我不累,工作是快乐的!”
“我每做成一件事就收获一次快乐。”刘虎说。白天,他和同事们一起翻沙包,跨戈壁,走村串户,只要施工中遇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晚上,他参加完调度会,又回到办公室查阅资料,整理笔记,办公室的灯总要亮到深夜。
为了让伽师群众喝上“幸福水”,刘虎用赤子之心,诠释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