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以下是精选的高中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蚕姑娘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
3、让学生在读中认识秋天的特征,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体会到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愉悦感。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第7课。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1)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那就小火车开起来;
(2)这儿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一起来;
(3)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指名
2、大家真不错!还记得秋姑娘给谁写了信吗?我们一起听一听。(放课文配乐录音,指名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板书: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3、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吧!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p89)
二、赏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课件动画
师:大家看!秋风轻轻地吹,一片片枫叶在空中飞舞,秋姑娘的信可真多呀!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接着往下读,找一找。(学生自由读书)
师:找到了吗?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师:你喜欢哪封信?能读读吗?(学生选择读自己喜欢的信,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点拨、指导)
(1)是这封吧!(同时出示课件动画)
师: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呢!秋姑娘在信中会让他们小心什么呢?(学生发言设想:a、小心掉队了;b、小心撞上了飞机;c、小心被猎人打中)对啊,真是要多加小心,能读好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青蛙的那封信)
(2)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学生发言设想:秋姑娘很关心小青蛙)那你能读出秋姑娘的关心吗?(指名读)(教师带青蛙头饰)师:现在呀,我就是小青蛙,冬爷爷快来了,我得找个地方睡大觉了,谁来演秋姑娘呢?先准备准备吧。(学生自由读书准备——指名师生表演——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表演读)
师:xx同学,你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松鼠的信)
(3)你为什么喜欢这封信呢?(学生发言设想:松鼠很可爱)是啊,松鼠很可爱,可是很贪玩,连过冬的食品都忘记了准备。幸好有秋姑娘的提醒。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能读出来吗?(指名读)大家都喜欢吧!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桌比赛读)你觉得同桌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那你们愿意演给大家看吗?(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师:还有一封信谁喜欢呢?(学生读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4)是这封吧(出示课件动画)?秋姑娘没忘记在冬天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孩子给他裹上冬衣。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发言设想:怕小树冻坏了)是啊,多细心的秋姑娘啊,能读好吗?(指名读——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
3、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是那么关心、体贴别人!我们把4封信连起来读,好吗?(全班齐读2—5自然段)
4、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想想看,想好了,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学生发言设想:a、一封写给小猴,别太淘气了;b、一封写给可爱的熊猫,要保护好身体,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小朋友们,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
5、你们说得太好了!秋姑娘就是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等到冬爷爷来的时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能读好最后两句吗?自己试试(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6、秋姑娘的信多有意思呀,我也想读了。(放音乐,指名师生配合读——师生齐读)
三、写字
1、这儿有几个生字(课件出示“好、朋、秋、村”四个生字),谁能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2、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结构)怎么记住呢?想想看,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桌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3、我们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他们,怎样在田字格里把字写漂亮呢?我们先来看看“好”字,左边女字旁的第1笔是新笔画——撇点,注意是一笔写成。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看!女字作偏旁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发言设想:那一横不出头)接下来怎么写呢?看着笔顺图书空一下就知道了(学生看着笔顺图自由书空)。看懂了吗?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写看(师生一起书空)对,一共6笔写成。每一笔在田字格怎么摆呢?看我写。撇点从左上格起笔,靠近竖中线收笔,撇的起笔比第一笔矮,收笔往左边来一点,第三笔横从横中线起笔,往上斜一点,不超过撇。右边是个“子”字,横撇写在右上格,弯钩写下来,最后一横呀,从田字格的中心点起笔,压横中线写。合起来的时候,注意左边窄,右边宽。会写了吗?打开书92页,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好”字。写字的时候,注意姿势。
同桌听。
师:这3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呢?(指名说)
(5)你真细心,知道“朋”字的两边的月就像朋友一样靠拢写;月字的第2短横要压横中线。
(6)眼力不错,“禾”字作偏旁时,很懂得谦让,长长的一捺要变成点。“火”的笔顺要注意。“寸”的一点写在中心点上,“木”字作偏旁时,捺也要变成点。
同学们很会观察,相信一定能把字写好。打开习字册20页,把这4个字描1个,写1个(课件出示“好、朋、秋、村”四个字,并且把“好”字的撇点、“朋”字的两个第2短横、“秋”字的禾字旁的一点、“村”字的木字旁的一点加成红色),一定要注意红色的笔画。写字时,注意:足——安、身——正、肩——平、臂——开(师生配合说)。
6、评议写字的情况。
四、小结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公园里、马路边去找找,明天带来,和同学们说说样子和颜色。
蚕姑娘教案篇二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表达语言
1、 板书“夏天”。看到“夏天”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随机积累一些成语,如: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汗如雨下等)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4课夏天,看看文中写的是怎样的一个夏天?
1、 (1)自由读文一遍,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 组长检查组员绳子的读音,比较难的字组员一起想个好办法记住。
(3)抽查各小组生字掌握情况。并当场书空听写:圈柳烤
2、 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哪一段写下雷雨时的情景?
(1) 找。
(2) 指名读,比赛读,读出雨的大。
3、 理清课文
第1-2 节写雷雨前
第3 节写雷雨时
第4-6 节写雷雨后
1、 自由读,读后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夏天?(学生充分说)
2、 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热”字,你从哪里感受到天气热?
(1) 学生充分说。
(2) 读,读出雨前的闷热,比赛读。
3、 如果要你给文中雷雨前画一幅画,你打算怎么画出那份闷热?
(1)课文适当展开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再读,读出雨前的闷热。
(3) 背雨前部分。
4、 太阳像个大火球时,热得不得了。其实,雷雨前没有太阳的闷热也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1) 出示茅盾名篇《雷雨前》片段。
(2) 师范读,请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一起解决。
(3) 学生自由读,这是个怎样的天气?你从哪里读懂的?
(4) 相机指名有感情读出来。
(1) 学生充分说。
(2) 再回头读雷雨时部分,此时除了读出雨的大,还要读出痛快高兴。
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背。
蚕姑娘教案篇三
1、认识本单元生字57个,描摹和书写生字34个,积累词语59个。
3、能注意力集中听清别人的问题或发言;能记住并转述他人发言的大体内容;能大胆地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做到意思清楚,语句连贯:说话时态度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情感。
1、能正确认读生字“曦、枕、睫”,积累词组4个;正确书空“睫”,按照学过的写字规律学写“束、枕、空、盖”。
2、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太阳说话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
3、能读懂诗歌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听了太阳的话,想对太阳说些什么。4。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想象,对太阳说几句话;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教学过程
1、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照在万物上,它们都怎么样了?出示句子:太阳照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怎么样)。
2、教师小结:
是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在阳光的照耀下,大自然充满了生
机!
3、听写句子: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有了阳光的照耀,到处才显得
生机勃勃。(教师事先将“照耀”和“生机勃勃”出示在一旁)
(1)核对
(2)请读、齐读
4、让我们来听一听太阳想对我们说写什么呢?
(1)出示课题:
1。太阳的话
(2)齐读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3、在诗歌中,这些词语的音要特别注意读准:
金色的花束香气温暖露水
睁开眼睛撒满
(1)随机正音,注意“睁”“束”的读音
(2)学习生字“睫”“曦”,练习书空“睫”,注意两字的部首;
4、查字典,了解“曦”的意思:阳光(多指清晨)晨曦?(早晨的阳光)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你听,它在召唤我们。出示:
(2)指名读—自己朗读—四人小组读—齐读;
(3)太阳在召唤我们,它的话语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亲切、热情、急切
(4)请你学着太阳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出示:太阳()地召唤我们。
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2、太阳出来了,它给了我们丰富的馈赠出示: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1)和同桌一起读读诗句,说说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读读这一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金黄的()满身的()林间的()
(3)练习说话
c、师小结:太阳在热情的召唤,它冲破黑暗,送来了黎明,给我们带来了金黄的花束,馥郁的香气,光亮的温暖,还带来了满身的清新的露水,令人舒爽愉快。
让我们一起来拥抱阳光。d、齐读课文二、四小节;
(四)、总结全文,想象说话。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五)、复习巩固。
1、比较“束”“睫”“盖”“空”“枕”字与部首的关系,关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读生字卡片中词语。
2、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画出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能圈出其中表示春笋生长的动作词。
3、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4、能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春笋破土而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春雨中,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宛若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
山涧清泉流淌,鸟雀枝头欢鸣,山花舒展娇艳的花瓣,微风拂过,松柏婆娑??又有那晶莹的小水珠渐次滚落在地上,渗入泥土。忽有一夜,雷声响起,于是孕育了很久的笋芽儿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一片,一大片??(1)师:你听到了什么?又看见了些什么?(2)指名回答。要求:句子完整,表意清楚。
3、揭示课题,齐读。(读准字音,尤其强调“笋”是平舌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1)指名读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读好句子。
2、师:作者那么喜欢竹山、竹林、竹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竹山”、“竹林”、“竹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找到相应的句子,认真地读上几遍。
配套课件
蚕姑娘教案篇四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丽。
2、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声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种方式集中识字。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2、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交流,解决自学里遇到的问题。
3、集中出示生字,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可作补充。
耍:注意上面是“而”不是“西”。
聆:听的意思。
浓郁:本课指花草等的香气浓重。
美:第三横最长。
4、每学习完生字要及时回文。
5、学字过程中指导书写“美、束、孩”三个字。
四、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第二课时
一、利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二、分层次读课文。
1、将生字带到课文中,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创设情境,体会小鹿渴望春天、第一次见到春天的喜悦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完成课后练习。
1、美的汉字故事:甲骨文的美字,下面是一个“大”字,表示成年男子,上面是一个“羊”字,像羊形的头饰。美的本义是指人的装束漂亮好看。引申指导人的容貌、才德或品格好。
2、读一读。
(1)教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2)学生边读边想象。
(3)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
(1)找一找描写春天的句子。
(2)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
(3)扩写句子。
4、积累。将词语背诵下来,并鼓励孩子在日记和日常表达中使用。
四、练习。
1、区别字组词。
根()耍()该()拉()
跟()要()孩()位()
2、加标点。
爸爸什么叫春天
山下的原野是多么广阔开着美丽的花儿还散发出阵阵香气
妈妈爸爸我见到春天了
蚕姑娘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
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蚕姑娘教案篇六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厚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有一定的感受。
三、教学流程:
(一)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风筝、纸船。
2、读题。
(二)初步感知文本: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2、交流:难读句子。
3、做游戏,认读生字。
4、初步感知课文。
(三)体会松鼠小熊的快乐:
1、出示课文1-6自然段:再读课文,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交流。
(1)区别漂流和飘荡。积累词语。
(2)指导朗读小熊和松鼠收到礼物的快乐心情。
(四)赠送祝福语。
1、写祝福的话。
2、向同桌和同学赠送。
蚕姑娘教案篇七
这个成语故事见《战国策.魏策》,是季梁劝魏王时说的寓言。其寓意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或者说,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后来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也针对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况。
本课要求认识13个字:辕、辙、梁、驶、驰、系、旅、恳、固、执、担、夫、驾。会写10个字:驶、应、奔、驰、系、旅、固、执、夫、驾。
1、认识13个字,能写好10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意义。
课文依照《战国策》体例,用对话形式叙述。正因为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所以学习本文应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在读中体味,读中感悟。本文适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演。
在学生理解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去楚国的人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学生有感而发,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中明确了。
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是南辕北辙?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让学生当堂举出例子可能比较难完成,这个问题可以暂时留下来,让学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观察,什么时候谁发现了,就可以讲一讲,大家在一起评判。
在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不再视为难点,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课堂上要腾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能借助汉字的构字规律独立识字。
一、读一读,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地问()地说()跳
()地笑()地看()走
二、照样子,写一写。
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虽然,可。
相关资料:
魏王欲攻邯郸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君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战国策》魏策四)
(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交流搜集的成语故事。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内读书,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效果。
(1)读词语。
(2)读生字卡片,可练习组词。
三、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6、全班交流。
7、体会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方向错了,就会适得其反)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字。
2、说一说哪个字最难记?你怎样记住?
3、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拓展
1、生活中有南辕北辙的事例吗?
2、搜集成语故事,召开成语故事会。
南辕北辙(二)
一、交流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成语故事吗?可以讲给大家听听吗?
2、小组内交流自己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请1---2名同学到前面介绍。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利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然后标出生词并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愉快识字。
可以组长领读可以开火车读可以做猜字游戏等等。
4、检查识字情况。
三、精读感知,体会道理。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估计孩子对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不够明白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楚国就越远。
2、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弄明白朋友的对话。
3、请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对话。
4、请1----2个小组到前台分角色读,然后评价。
5、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
6、合作表演,然后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7、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理解。
四、师生话收获。
比如:
1、我又学会了一个成语。
2、我知道做任何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
五、拓展作业。
1、请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南辕北辙的事例吗?与小伙伴交流一下。
2、课下继续阅读《成语故事》,准备开一个成语故事会。
蚕姑娘教案篇八
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1、多媒体课件。
2、分小组学习。
1、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2、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渠”、“驳”、“箩”等词不理解。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小游戏。师板画小帆船,请学生上黑板模仿画,比一比谁画的好、快。
2、导入新课。放水乡风光图像,交流感受。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思考:水乡什么多?
4、读后交流,揭示课题《水乡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
2、检查字词与课文。
3、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2)提出用画画的方式来读课文,弄懂其它提出的问题。
(三)精读,体悟情感。
1、第一段画水。
(1)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还是船?(水)
(2)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3)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
(4)看第一段图像,师引读。
(5)指导朗读,齐读
(6)指导作画
2、第二段画船及其它。
(1)船应该怎么画,自由读第二段。
(2)请一位小朋友画一只船,指导:用什么颜色粉笔?(白色)船应该画在什么位置?(水上)画一只行吗?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
(3)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师再画云朵。你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4)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捕鱼、捉虾、运输……)
(5)小组交流,水里面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
鱼、虾、蟹、荷、鸭、鹅、稻田等。
(6)把刚才说的画下来,指导作画。
(7)水乡那么优美,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3、第三段画歌及其它。
(1)歌可以画吗?读第三段。
(2)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
(4)指导朗读。
4、扩展想象升华内涵。
(1)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书上的插图。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
(2)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叫“鱼米之乡”。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会背的站到讲台前和老师一齐背诵。背诵全文。
蚕姑娘教案篇九
《瀑布》是一首活泼生动、文情兼美的自由体写景诗。这首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节写瀑布的形态。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象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10个:瀑、叠、滩、般、喻、丈、衬、仰、伟、屏。写字7个:阵、松、般、丈、衬、仰、伟。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如果只在朗读技巧上费功夫,让学生模仿,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可以再扩展几句,比如:“一道白银”说的是。“如烟,如雾,如尘”形容。
只把喻体和本体指出来也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描写的景象,比如听一听浪涌岸滩的声音。松涛声,联想水声。可以设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讲关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生字“丈”的第三笔是弯捺,应该先练练这个笔画再写字。
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一、你能照样子写出词语来吗?
叠叠阵阵
二、课文会背吗?试着填一填。
瀑布脚下仰望,,一座珍珠的屏!,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相关资料:
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
景区位于贵州安顺市西南面,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地下瀑布和风光绮丽的桥水上石林、天星洞等组合而成,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之一。黄果树大瀑布位于景区的中心,每当河水上涨时,如银河倒倾,桥身震颤,雨雾升腾,艳阳之下道道彩虹从潭中飞出,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从悬崖坠落,如仙女秀发披肩,不乏妩媚娟秀。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翻江倒海。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碎,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生动写照。但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沬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蒙蒙细雨之中。
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和1个洞内瀑布,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云雾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
黄果树大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河水从70多米高的绝壁上直泻犀牛潭中,响声震天,十里之外,即闻其声。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听完音乐,说说自己听出的是什么音乐。
2、课件出示瀑布:对呀,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正是瀑布的声音。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到庐山瀑布脚下看看瀑布的美丽,感受瀑布的魅力。
3、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检查生、字词。
三、细读感悟。
1、读完诗歌,它留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能说说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
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谈喜欢的原因:瀑布的声音一会像大浪冲上岸,一会像,风吹松树的声音,美极了。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忍不住想再听听这壮美的声音,你们能再读
读吗?让我欣赏一下这种大浪涌上岸滩,风吹松林的气势?配乐朗读。
你还觉得哪儿美呢?
第二小节:
(1)你愿意把这一小节读出来吗?
(2)这一小节你觉得哪儿美呢?
生:这一小节在写瀑布的样子,有青山有白银,有绿色有白色的,很美。
整座种满绿树的山就像一块绿色的画布,如果整片都是绿色的就太单调了,瀑布就像一道白银点缀在上面,这样色彩就多了,画面就更美了!
“这般比喻没法比喻!”没法比喻!说明太美了,美到简直没办法讲出来!
(3)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它读出来吗?
(4)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觉得瀑布的全身还像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想象。
(5)小组内美读。
(6)全班读。
学习第三小节:
(播放课件)
(1)瀑布脚下可真美呀,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瀑布这美妙的景象,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小节中写了瀑布的哪些美景。如有不懂的地方要提出来和小组同学商量。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四、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瀑布如此雄伟美丽,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瀑布(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交流搜集的瀑布的资料。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去参观瀑布。
板书课题:瀑布学生读题。
二、初读诗歌,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听字音是不是读正确?
3、、借助课后生字条,小组合作识字。
4、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5、检查识字情况。
(1)读词语。(2)读生字。
师:我们和生字娃娃一起回到课文中去,再来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品读诗歌,领悟意蕴。
1、自由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
3、播放瀑布的声音:你们觉得这声音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叶圣陶爷爷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一小节)
指导朗读。
4、师:刚才我们听到了瀑布的声音,想不想快点看到瀑布的样子?
播放课件或录象。
师:你刚才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
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大家现在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
四、美读全文,指导背诵。
1、全班配乐朗读。
2、师:这么美的诗歌谁能把它背下来?
五、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认读要求写的字。
2、小组内交流:哪些字比较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1、投影展示学生作业,互相评议。
蚕姑娘教案篇十
师:我们看这首诗的第一句,每个短句都是欢庆的不同的场面。请大家把你喜欢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四人小组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
师:谁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生:我读。
师:你读哪一句?
生: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着洁白的鸽子。
师:这景色美吗?你仿佛看到鸽子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这一大群鸽子拼成了“生日”两个字,它在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生:白鸽子组成了“十月一日”因为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xx岁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过生日我们说话要亲切一些,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去读一读。
生:我喜欢“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师:你觉得他读得好吗?
生:我觉得他读得有点平淡。
师:谁也想读一下,你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和刚才那个同学比谁读得好。
生:(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第二位同学)
师:这火红的枫树林,又让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大片火红的枫林变成了一面大大国旗,因为,它们都是火红的。
生:枫林和我们前面前面学过的高粱一样都是火红的,不过枫林飘动时,更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
师:对,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读得好。(逐个读,师生共同评议。其中一个学生读得比较好)
师:读得真好,就像这样读,谁再来读。
生:我喜欢“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这一句。
师:你读的时候眼中看到了什么?谁来读。
生:我从他的读里看到了秋天,果实丰收了。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了?这金黄的果实是什么?
生:这些金黄的果实就是秋天果园里的水果,田里的庄稼。
生:各种各样的果实都丰收了,整个中国变成了有水果和庄稼的生日大蛋糕。
师:对这个生日大蛋糕是送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最好礼物。
师:还有一句,谁来选读。你来。
生: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师:你来说你是怎么读懂的。
生:我读懂了大海给祖国妈妈唱祝福的歌。
师:你说说大海在唱什么歌?
生:在唱欢乐的歌。
生:《生日快乐》的歌。
生:唱开心的歌。
生:《国歌》。
师:好,那我们也像大海一样读出欢乐来,我们再来欢乐的读一读。
生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的阅读感受。因而整堂课我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想象中读。重点指导读出喜悦和自豪之情,读出韵律感。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再一次体会到语言的美,激发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以能感受到祖国妈妈生日的欢庆场面,为祖国感到自豪。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设计了:仿说训练,思维拓展:你想送给祖国妈妈什么礼物?使将语文实践尽量落到实处,取到不错的效果。
蚕姑娘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随机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相机指导书写:探、躲
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b、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3)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多媒体画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自由根据画面背诵有关段落。
五、走进校园,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让我们到校园里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六、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关段落,让学生阅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蚕姑娘教案篇十二
本课主要讲坐在炉子上的一壶水开了,瓦特却没有熟视无睹,而是思考、追问、联想、研究、实验,最后发明了蒸汽机。学了课文,让学生认识到瓦特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不放过那些似乎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能想象到更多的东西。
本课要求认字7个:壶、母、炉、啪、够、产、蒸。写字8个:瓦、母、炉、被、够、产、吸、蒸。
1、认识生字7个,会正确书写9个,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熟练地朗读课文,体会疑问句与反问句的不同。
3、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对不懂的问题,能动脑筋思考,寻求答案。
本课生字识读和书写比较简单,除个别须指导外,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生能很快掌握。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瓦特很陌生,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瓦特的资料。对于课文的理解,教师应先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然后抓住重点段落,引领学生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被()每()炉()吸()
破()母()护()级()
二、选字填空。
称秤
1、妈妈去集市上()了5斤水果。
2、叔叔要用()称菜。
在再
1、小朋友()操场上做早操。
2、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
相关资料:
瓦特(1736--1819):英国蒸汽机发明家。生于格林诺克的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受家庭影响,从小就熟悉一些机械制造的知识。18岁,他到伦敦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很快掌握了制造象限仪、罗盘和经纬仪等技术。1756年,他到格拉斯哥大学担任教学仪器的修理工作,进一步熟悉当时比较先进的机械技术。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修理仪器期间,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它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经过试验,成功地制造了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和工作可靠性,迅速被各个工业部门采用。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瓦特图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交流搜集的科学家的资料。
介绍瓦特。(出示瓦特图象)瓦特是二百多年以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的蒸汽机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瓦特小时侯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
板书课题。认识“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效果。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文,思考:瓦特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壶盖会动的?壶盖为什么会动?
2、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4、重点学习二、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朗读理解)
6、学生讨论后汇报。
7、小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们都做个有心人,长大后取得比瓦特更大的成就。
四、辨析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小组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哪些字最难写?
3、全班交流。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议作业。
壶盖为什么会动(二)
一、简介瓦特,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查阅到有关瓦特的资料了吗?哪位同学介绍一下?
2、小组内交流资料。
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瓦特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瓦特,关注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壶盖为什么会动。
二、初读课文,愉快识字。
1、请选择轻声或默读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把课文读给同桌听,相互正音,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识字情况。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小组内读课文,讨论:瓦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整理学生的意见。
4、根据学生意见,抓住以下几点理解内容。
(1)瓦特总喜欢问个为什么。
(2)瓦特喜欢追根问底。
引导学生抓住第6自然段,理解瓦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问过以后就不管了,而是仔细观察,寻找其中的奥秘。然后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句子“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与“更多的水汽,就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比较其语气的不同。
(3)瓦特能够认真研究。
读课文最后一段,明白了什么?
生:瓦特长大后还在研究这个问题。
瓦特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师:为什么用“终于”?引导学生用“终于”说一句话。
是啊,瓦特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你想对瓦特说什么?
四、读说评议,体悟内化。
1、小组讨论:瓦特能够发明蒸汽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善于观察周围事物。
(2)善于思考。
(3)不断试验。
(4)借鉴别人经验。
……
2、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拓展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科学家的故事或图片,与小伙伴交流。
蚕姑娘教案篇十三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口”、“女”、“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生字词,感受池塘以动感和生命。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什么叫池塘?
(小池塘是什么样?它美不美?美在哪里?)
3、小朋友们提的这些问题,读了《小池塘》以后,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
1、引导学生围绕下列两题看图,看后学生练说,组织交流。
(1)小朋友们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
(2)书上的那幅图画的是什么?
(3)说说你对池塘的感受。
2、过渡:刚才我们从图上已经看出这小池塘是非常美丽的。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做到不出错。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检查自读情况。
(1)学生提出生字词:(带有音节)
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珍珠,鹅
各自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正音。
齐读生字词。
(2)了解词义理解情况。
提问: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你能说给大家听听。
互相交流后指名向同学汇报。
(3)学生实践,识记生字。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
学生发言,介绍识记生字字形的方法。
(4)老师用象形法记“气”:气,是一种稀薄流动的云。
(5)继续认读,熟记生字词。]
(三)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词,田字格里的字要能默写。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蚕姑娘教案篇十四
1.指名四个同学在黑板上画风。
2.同时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然后请四名同学说说自己的画。
二、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重点分析“
擦”的字形。
擦: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笔顺是:。
3.出示小黑板,读一读下面的词浯,再说一说带点的字怎样记。
李卫
丹丹
小艺
旗杆
斜斜的
小男孩
显得
提示学生注意:
旗:左边是“方”字旁,右上是“”,右下是“其”。不要丢掉右上的“”。
斜:左边是“余”,右边是“斗”。
男:上边是“田”,下边是“力”。
显:上边是“口”,下边是“业”。或去掉“湿”的“
氵”。
4.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擦、斜、拽”。
其他生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田格中的范字,照范字临写。
三、巩固练习
1.填写适当的量词。
两 ( ) 小鸟 一 ( ) 旗杆 三 ( ) 小树 一 ( ) 乌云
一 ( ) 风车 一 ( ) 风 三 ( ) 小朋友
2.听写本课生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