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

时间:2023-10-23 作者:ZS文王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

导游词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游客群体来调整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内容选择。导游词的作用是为了向游客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以便他们能够真正欣赏和感受旅游景点的魅力。导游词的魅力在于他们能够将一座景点的美丽和历史娓娓道来,以下的范文能让您更好地理解这种魅力。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译文:孔子说,我知道人们为什么不按客观规律做事。聪明的.人易过头,愚笨的人则做不好。我知道为什么中庸的道理懂的人少。聪明的人不以为然,愚笨的人则理解不了。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二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庸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译文: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用宽宏柔和的道理教化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安然处之。至于披铠甲,卧枕刀枪,死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之强。好勇斗狠的人安于此道。因此君子与人和平相处,而不随流俗移转,这是真正的强啊!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译文: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10.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君子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归罪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则修身见于世。)。

11.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译文:孔子说:「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功夫够不够。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12.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14.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译文:所以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修身必须依据天下共遵的法则(道),修道要依据仁慈博爱。所谓仁,就是人性,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所谓义,就是事事合宜,以尊敬贤德的人最为重要。亲人之爱有亲疏等差之别,贤能之士也有等级,礼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15.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天下所共同遵守的大道有五种,当其力行实践时则分为三种。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当他实行时就是一个『诚』字。

16.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译文:五伦与智仁勇以及诚的道理,有的人天生就知道了,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知道的,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才明白的,等到明白以后,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实行,有些人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做,有些人则需要勉强才会去做,一旦做成功了,结果都是一样的。

17.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耻者,能拒绝羞耻事,不做羞耻事,诸恶莫作,故近乎勇;如果能再接再励,为所当为,众善奉行,即是真『勇』者也!)。

1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学习,不断地学习,可以改变任何习性,甚至改变任何人!)。

21.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译文: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三才者天、地、人)。

2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译文:『诚』,是自然的道理,万事万物的本末终始都离不开它,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特别宝贵,『诚』,并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他来成就万事万物。

23.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能,以保全其身。」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倍者:背也。

译文: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作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灾者灾也。

25.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好比河川分流,川流不息,大的德行,如敦厚化育,根深叶茂,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26.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译文: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见彼而知此,见外而知内,见微而知著,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一起进入道德之门了。

27.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译文:君子只求内省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28.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译文:诗经上说:「君子独居在屋内深处,也要无愧于心。」所以君子不待有所行动,人人都尊敬他,不必开口说话,人人都相信他。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三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第三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四

作者:赵蕤。

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故知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百不当一,此弃之者也。故领三军,教之战者,必有金鼓约令,所以整齐士卒也。

教令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故教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渐至三军之众。

大战之法,为其校阵,各有其道。左校青龙,右校白虎,前校朱雀,后校亥武,中校轩辕。大将之所处,左锋右戟,前楯后弩,中央鼓旗,兴动俱起。闻鼓则进,闻金则止。随其指麾,五阵乃理。

(夫五阵之法,鼓旗为主。一鼓举青旗,则为曲阵;二鼓举赤旗,则为锐阵;三鼓举黄旗,则为圆阵;四鼓举白旗,则为方阵;五鼓举黑旗,则为直阵。曲阵者,木也;锐阵者,火也;圆阵者,土也;方阵者,金也;直阵者,水也。此五行之阵,展转相生,以为胜负。凡结五阵之法,五五相保,五人为一长,五长为一师,五师为一帅,五帅为一校,五校为一火,五火为一橦,五橦为一军,则事备矣。

夫兵之便,务知节度。短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粮牧,智者为谋主。乡里相比,五五相保。一鼓正立,二鼓起食,三鼓严办,四鼓就行。间闻听令,然后举旗出兵,随幡所至也。)。

故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部曲为分,什五为数。);斗众如斗少,形名是也(旌旗曰形,金鼓曰名。)。言不相闻,故为鼓铎;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夫金鼓旌旗,所以一人耳目也。(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耳目。)是知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罚,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胜必败。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此用众之法也。

卒服习矣,器用利矣,将军乃秉旄麾众而誓之(有虞氏诫于国,夏后氏誓于军,殷誓于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所誓不同,吾从周,誓之曰:“呜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某国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俾我有众,龚行天讨。用命者,赏不逾时;逗挠者,诛不迁列。死生富贵,在此一举。嗟尔庶士,各勉乃心也。)。于是气厉青云,虽赴汤蹈火,可也。此教战之法也。

文言文翻译:。

孔子说:“不教人学习打仗,这就等于把他丢弃了一样。”由此知道士卒不练兵,对战斗时的饮食起居之事不熟悉,前面一遭到攻击后面便已瓦解,行动与金鼓之声不协调,一百人也抵不上一个人,这就是“丢弃”的意思。

所以率领三军教导他们习武打仗,一定要有金鼓约定命令,统一行动。

教练、命令部队的起居行动,用旌旗来指挥他们变化。一个人学会了作战技能和方法,就楞以再教另外十个人;十个人学会,就可以再教一百人。

由此渐渐扩展到三军。

大战的方法,首先要懂得布阵。布阵各有其道。左边的校官的青龙旗指示东方,右校的白虎旗指示西方,前校的朱雀旗指示南方,后校的玄武旗指示北方,中校的轩辕旗居于中央。大将的'所处之地,左面有矛,右面有戟,前面有盾,后面有弩,中央处是鼓与旗,一有行动,一齐高举。士兵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只有跟随着大将的指挥,五阵才能有条不紊。

所以,治理百万雄兵和治理少量部队的原则相同,只要把部队以五为基数分开[部曲叫分,什五叫数];与大部队的敌军作战与小股部队相遇的战斗原则也是相同的,只要有旌旗和金鼓作号令[旌旗叫“形”,金鼓叫“名”]。

前后言语不能相闻,所以要有鼓铎来传令;首尾不能相顾,所以要用旌旗为信号。

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作战行动的。因此,鼙鼓金铎,是用来作用于听觉的;旌旗麾章,是用来作用于视觉的;禁令刑罚,是用来警戒军心的。听觉是用声音振奋起来的,所以鼙鼓金铎的声音不能不清晰;视觉是用颜色来刺激的,所以军旗不能不鲜明;军心要靠刑罚来激励,所以刑罚不能不威严。

如果这种威权不确立,即使是胜利了也要终归失败。所以说,将帅指挥,部队就得服从,将帅指向哪里,部队就得拼死向前。这样,阵势虽然纷乱,士兵听到的虽然是一片喧器,然而队伍却不会乱;战场上虽然一片混沌,但是阵势部署周密,应付裕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攻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士卒既已受了训练,战法熟悉了,武器锋利了,将军于是手执帅旗在众人面前宣誓[有虞氏在国中告诫,夏后氏在军前宣誓,殷则在军门外宣誓,周在即将交战时宣誓,周的誓言说:“呜呼!普天之下,皆是大王的土地;四海之内,皆是大王的臣子。现在某国以武力践踏仁、义、礼、智、信,抛弃天、地、人的正道。今天,我有此大军,要替天去讨伐。服从命令效力的,及时奖赏。贪生怕死的,就地诛杀。生死富贵,在此一举。希望诸位都要尽力尽心]。在这样的时候,将士同仇敌忾,气冲云天,即使是赴汤蹈火,也没有做不到的。这就是军训的方法。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五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这就称为知道了根本,这就称为理解到了极至。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第六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六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

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许多双眼睛看着,许多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注释。

(1)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u)恶(e)臭(xiu):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ao)好(ha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ao)色,美女。

(5)谦(qian):通“慊”:满足。(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12)润屋:装饰房屋。

(13)润身,修养自身。

(14)心广体胖(pan):心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大,舒但。

第八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七

作者:赵蕤。

夫兵不可出者三: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出战。故孙子曰:一曰道。道者,令人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人不畏危。(危,疑也。言主上素有仁施于下,则士能致前赴敌,故与处存亡之难,不畏倾危之败。若晋阳之围,沉灶生蛙,而民无叛疑也。)。

黄石公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冬不服裘,夏不操扇,是谓礼将。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接之以礼,厉之以辞(厉士以见危授命之辞也),则士死之。是以含蓼问疾,越王霸于诸侯;吮疽恤士,吴起凌于敌国。阳门恸哭,胜三晋之兵;单醪投河,感一军之士。勇者为之斗,智者为之忧。视死若归,计不旋踵者,以其恩养素畜,策谋和同也。故曰:“畜恩不倦,以一取万。”语曰:“积恩不已,天下可使。”此道德之略也。

文言文翻译: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八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九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

【品读】庶人又称庶民,在周代是指非贵族的平民,除了奴隶之外最低的阶层。同时也是最广大、最普通的群体。现在泛指老百姓。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十

许姓,家淄之北郭,业渔。每夜携酒河上,饮且渔。饮则酹酒于地,祝云:“河中溺鬼得饮。”以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

一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饮,慨与同酌。既而终夜不获一鱼,意颇失。少年起曰:“请于下流为君驱之。”遂飘然去。少间复返曰:“鱼大至矣。”果闻唼呷有声。举网而得数头皆盈尺。喜极,申谢。欲归,赠以鱼不受,曰:“屡叨佳酝,区区何足云报。如不弃,要当以为常耳。”许曰:“方共一夕,何言屡也?如肯永顾,诚所甚愿,但愧无以为情。”询其姓字,曰:“姓王,无字,相见可呼王六郎。”遂别。明日,许货鱼益利,沾酒。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辄为许驱鱼。如是半载,忽告许曰:“拜识清扬,情逾骨肉,然相别有日矣。”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乃曰:“情好如吾两人,言之或勿讶耶?今将别,无妨明告:我实鬼也。素嗜酒,沉醉溺死数年于此矣。前君之获鱼独胜于他人者,皆仆之暗驱以报酹奠耳。明日业满,当有代者,将往投生。相聚只今夕,故不能无感。”许初闻甚骇,然亲狎既久,不复恐怖。因亦欷歔,酌而言曰:“六郎饮此,勿戚也。相见遽违,良足悲恻。然业满劫脱,正宜相贺,悲乃不伦。”遂与畅饮。因问:“代者何人?”曰:“兄于河畔视之,亭午有女子渡河而溺者是也。”听村鸡既唱,洒涕而别。明日敬伺河边以觇其异。果有妇人抱婴儿来,及河而堕。儿抛岸上,扬手掷足而啼。妇沉浮者屡矣,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儿径去。当妇溺时,意良不忍,思欲奔救;转念是所以代六郎者,故止不救。及妇自出,疑其言不验。抵暮,渔旧处,少年复至,曰:“今又聚首,且不言别矣。”问其故。曰:“女子已相代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两人之缘未尽耶?”许感叹曰:“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由此相聚如初。

数日又来告别,许疑其复有代者,曰:“非也。前一念恻隐,果达帝天。今授为招远县邬镇土地,来日赴任。倘不忘故交,当一往探,勿惮修阻。”许贺曰:“君正直为神,甚慰人心。但人神路隔,即不惮修阻,将复如何?”少年曰:“但往勿虑。”再三叮咛而去。许归,即欲制装东下,妻笑曰:“此去数百里,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以共语。”许不听,竟抵招远。问之居人,果有邬镇。寻至其处,息肩逆旅,问祠所在。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许曰:“然。何见知?”又曰:“得无客邑为淄?”曰:“然。何见知?”主人不答遽出。俄而丈夫抱子,媳女窥门,杂沓而来,环如墙堵。许益惊。众乃告曰:“数夜前梦神言:淄川许友当即来,可助一资斧。祗候已久。”许亦异之,乃往祭于祠而祝曰:“别君后,寤寐不去心,远践曩约。又蒙梦示居人,感篆中怀。愧无腆物,仅有卮酒,如不弃,当如河上之饮。”祝毕焚钱纸。俄见风起座后,旋转移时始散。至夜梦少年来,衣冠楚楚,大异平时,谢曰:“远劳顾问,喜泪交并。但任微职,不便会面,咫尺河山,甚怆于怀。居人薄有所赠,聊酬夙好。归如有期,尚当走送。”居数日,许欲归,众留殷恳,朝请暮邀,日更数主。许坚辞欲行。众乃折柬抱襆,争来致赆,不终朝,馈遗盈橐。苍头稚子,毕集祖送。出村,欻有羊角风起,随行十余里。许再拜曰:“六郎珍重!勿劳远涉。君心仁爱,自能造福一方,无庸故人嘱也。”风盘旋久之乃去。村人亦嗟讶而返。

异史氏曰:“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余乡有林下者,家甚贫。有童稚交任肥秩,计投之必相周顾。竭力办装,奔涉千里,殊失所望。泻囊货骑始得归。其族弟甚谐,作月令嘲之云:‘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伞盖不张,马化为驴,靴始收声。’念此可为一笑。”

许某人,家住在淄川城北郊,以打渔为生。每天夜晚,他都要带酒到河边一边饮酒一边捕鱼。他喝酒时常常把酒洒在地上,祷告说:“河里溺死鬼请喝酒。”他这样做已经成习惯了。别人捕鱼一无所获,而只有他总是捕到满筐的鱼虾。有一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在河边喝酒。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个少年,在他身边来来回回地走。许某一向乐于助人,看见少年便邀请少年过来喝酒,少年挺爽快地与他共饮起来。这个晚上没捕到一条鱼,许某感到很失望。少年站起来说:“请让我到河的下游为你赶鱼去。”说完,少年便飘然而去。没过多久,少年回来了,说:“大批的鱼来了。”许某果真听见了鱼的唧唧呷呷的声音,连忙把网拉起来,一下子捕到了好几条一尺多长的大鱼。他高兴极了,对少年表示感谢。少年要走时,他要送鱼给少年,少年不要,说:“多次喝你的酒,这点小事哪里算得了什么。你如果不嫌弃,我以后还要为你帮忙。”许某说:“我才与你饮一次酒,怎么说已喝了多次呢?你肯永远这样关照我,可我没法报答你的盛情。”许某问他叫什么,少年回答说:“姓王,见面时你就叫我王六郎好了。”两人就这样告别了。

第二天,许某卖掉鱼,多打了些酒。晚上到河边时,那少年已经先到,两人便高兴地饮起酒来。喝了几杯后,少年就替许某下河赶鱼。就这样过了半年。

有一天,少年忽然告诉许某说:“自从我们相识以来,彼此情谊胜过同胞骨肉,遗憾的是分别的时间快到了。”听他的话说得很凄惨,许某吃惊地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几次想说而又不肯说,最后说:“我们两人感情很好,说出来你不会害怕吧?临别前,不妨直说了吧。我是鬼,因为平时喜欢喝酒,喝醉了淹死在这河中,当鬼已好几年了。以前你捕的鱼比别人多,都是我在暗中帮助你,以此感谢你用酒祭奠我。明天我罪孽已满,将有人当我的替身,我将到别的地方投胎为人。我们相聚只有今夜了,所以不能不感到悲伤。”许某听说后开始有些害怕,但毕竟两人曾长期亲密无间,也就不再害怕,只是为他这位鬼友感到悲伤。于是斟满一杯酒递给少年说:“六郎,请满饮这杯酒,不要过分伤心。你我相识又马上要分手,虽然令人难过,但你的罪孽满了,劫难过了,这应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你我应该高兴才是。”于是和王六郎开怀大饮。在交谈中,许某顺便问王六郎:“你的替身是谁?”王六郎回答说:“你明天可以在河岸上看一下,中午,有个女子过河时将被淹死,那人就是我的替身。”快到天亮了,村里公鸡报晓时,两人流着眼泪告别了。第二天,许某站在河边验证这件怪事。到中午果真有个妇女抱着婴儿过河,一到河中间便落水,婴儿被丢在岸上,伸手蹬脚地啼哭着。妇人在水里挣扎,时沉时浮,后来,她浑身水淋淋地爬到岸上,坐在地上稍微喘息了一下,抱起婴儿径直朝前走了。当妇女落水时,许某很不忍心,想下河救她;但转念一想这是王六郎的替身,救了她,王六郎就无法投生,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去救。当妇女自己从水里爬上岸后,许某便怀疑王六郎的话不真实。到了夜间,许某又到老地方捕鱼。少年又来了,对许某说:“今天我们又相聚了,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分别了。”许某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那位妇女本可以替代我,但是我可怜她怀抱中的婴儿。不忍为我一人,而害了两条性命。所以我放过了她。以后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替身,这也许是你我的缘分还没完吧?”许某感叹地说:“你这样的善心,足可以感动天帝。”从此他们又像过去那样每夜相聚饮酒。几天后,王六郎又来告别。许某怀疑他又有了替身。王六郎说:“不是的。上次我的恻隐之心,果真被天帝知道了。现在我被授为招远县邬镇的土地神,明天就要到任。你如不忘记旧日的情谊,可以去探望我,不要害怕路远难行。”许某祝贺他说:“你被封为神,这是大快人心的事。只是人神相隔,即使我不怕道路艰险去找你,可我将怎么与你会面呢?”六郎说:“你只管前去,不要过多考虑。”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许某一定要去。许某回到家里,即刻就想准备行李去招远县。他的妻子笑着说:“你此去有几百里路远,即便找到了地方,恐怕泥巴做的土地神也无法和你说话。”许某不听,终于步行到了招远。向当地人打听,果然有个邬镇。到了邬镇,他住在旅店中。问土地庙在哪里。店主惊异地问:“客人莫非姓许?”许某回答说是的。店主人又问:“你莫非家住在淄川?”许某感到很奇怪,反问道:“是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店主不回答他的话,赶紧出去了。不一会儿,许多男人抱着孩子来了,女人们则在外面偷看。纷纷前来的人在门外围成了一道墙,许某非常惊讶。众人就对他说:“几天前,我们梦见土地神说:‘我淄川的老友许某最近要来。你们可以帮助他一点路费。我们听后在这里恭候你已好几天了。’许某也感到奇怪,于是前去土地庙祭祀王六郎,说:“自从与你分别后,每天都梦到你。这次我应约远道而来,又承蒙你在梦中告诉众人,我由衷地感谢你。惭愧的是我没有贵重的东西送给你,只有薄酒一杯,你如不嫌弃,就像昔日在河边那样把它干了。”祷告完后,许某又烧纸钱。突然,从神座刮起一股旋风,过了好长时间才平息下来。

晚上,许某梦见王六郎来了,衣冠鲜明,和以往大不一样。他感谢许某说:“多谢你远道前来探访我。我高兴得眼泪直流。只是我现任小小的土地神,虽与你近在咫尺,但不便与你会面,我心中非常遗憾。这里老百姓送你一些薄礼,聊以报答你昔日对我的友情。你回去时,我会再来送你的。”住了几天,许某要回家,众人殷勤诚恳地挽留他,早晚都有人宴请他,有时一天有好几个人请他。许某坚决辞谢要回家。于是众人拿着礼单和包袱,争着送东西给他,不到一天,赠送的东西装满了他的行李袋。老人与小孩夹道送行,一直把他送出村子。许某快出村子的时候,突然刮起一股羊角风,这股风护送他行了十几里路。许某再次拜告说:“王六郎请保重!不劳你远送了。你心地仁慈,必能造福一方,不需要我这个老朋友多说了。”羊角风盘旋很久才散去。全村人也嗟叹着回去了。许某回家后,家里比以前稍稍富裕些,于是就不再捕鱼了。后来,他向招远人问土地神的情况,都说土地神有求必应,很灵验。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十一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十二

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

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装更漂亮,芬芳的香气溢满大厅堂。

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

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

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灿烂气宇轩昂。

你安居在云间殿堂,功德广大与日月齐光。

你驾龙车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览四方。

神光闪闪你从天而降,又疾速高飞重返天上。

高瞻远瞩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无量。

思念神君长长叹息,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你犹豫不决迟迟不来,为谁停留在水中沙洲?

我天生丽质又修饰打扮,急流中驾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风平浪静,让长江安安静静地流。

盼望你啊你却不来,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谁?

我驾起龙舟向北航行,掉转船头抵达洞庭。

用薜荔做帘蕙草做帐,拿香荪饰桨香兰饰旌。

极目骋怀遥望涔阳,扬起风帆横渡大江。

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热泪纵横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断肝肠。

荡起双桨把稳船舵,飞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长在陆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开在水中啊却上树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厚轻易抛弃我。

石滩上的水啊浅又浅,龙舟轻又快啊飞向前。

相爱不忠诚招人长怨恨,约会不守信却说没空闲。

早晨在江边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独的鸟儿在屋上栖息,弯弯的江水在堂前缓流。

把玉块抛向滚滚江流。

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滨。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

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夫人降临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约会相见黄昏后。

鸟儿为啥聚集水草里,鱼网为啥挂在树枝头?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恍恍惚惚向远方张望,但见湘江北去流水潺潺。

驼鹿为啥觅食在庭院,蛟龙为啥回游在水边?

早晨在江边跃马飞驰,傍晚渡过江到了西岸。

听到夫人的亲切召唤,驾起快车一同归乐园。

宫室豪华筑在水中央,荷叶圆圆盖在屋顶上。

香荪饰墙紫贝铺庭院,花椒香味浓郁充满厅堂。

桂木做正梁,木兰做椽子,辛夷做门楣,白芷饰卧房。

湘夫人编织薜荔巧手做帷帐,剖开蕙草放在帐顶上。

白玉为镇压住坐席,摆上石兰满室芬芳。

荷叶屋顶再加放白芷,杜衡缠绕让满院飘香。

聚集百草布满庭院,香花摆在门旁走廊。

九疑众神前来迎接,群神云集纷纷扬扬。

把香囊抛向滚滚江流,把禅衣扔在澧水之滨。

在沙洲上拔取杜若,赠寄远方人聊表寸心。

好时光不能骤然得到,且逍遥等待吉日良辰。

敞开了天国的大门,我乘上浓密的乌云。

命令旋风为我开道,叫那暴雨洗洒路尘。

神君盘旋从空中下降,我紧跟着你越过空桑。

九州上芸芸众生闹嚷嚷,谁生谁死都握在我手上。

高空里我安详地飞翔,乘天地正气驾驭阴阳。

我虔诚恭敬紧跟着你,把上帝权威带到九州上。

神衣飘动啊长又长,玉佩闪烁啊放光芒。

一阴一阳啊变幻莫测,我做的事啊众人怎知详。

折一枝神麻的玉色花朵,送给你这将离去的神灵。

衰老已经渐渐地到来,不亲近就更要疏远感情。

我乘着龙车车声辚辚,高飞冲天啊直入重云。

手持一束桂枝久久伫立,愈是想念啊愈是伤心。

伤心哀愁又有什么用,但愿像现在康健无损。

人的寿命本来有定分,死生离合啊怎能由人?

芬芳的秋兰,洁白的麋芜,并列生长在堂下漫布。

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朵,香气浓郁沁入我的肺腑。

人们自有娇美的小儿女,你为何还要替他们愁苦?

秋天的兰花真茂盛,绿叶紫茎郁郁葱葱。

满堂的人儿都倾慕你,只对我传情把秋波送。

来时默默走时无言语,乘风驾云飘然离我去。

悲哀莫过于有情人离别,欢乐莫过于知心人团聚。

荷叶做衣蕙草做腰带,匆匆而来忽然飘天外。

傍晚时你投宿在帝郊,云端里你又把谁等待?

想与你一同沐浴在咸池,想与你同晒头发在山窝。

盼望美人啊美人不来,心神恍惚啊当风高歌。

孔雀车盖翡翠旗旌,飞上九天扫除彗星。

一手举长剑一手抱幼童,保护老百姓神中你最行。

一轮红日将出现在东方,照耀我的栏杆神木扶桑。

抚拍我的宝马安步缓行,夜色渐渐消失露出曙光。

驾着龙车车声如雷响,遍插云旗旗帜随风扬。

长叹一声将要升天去,低头徘徊又把故乡望。

车声旗色娱乐人心醉,观者着迷竟把归家忘。

绷紧琴弦鼓声相对响,敲击大钟钟架摇晃晃。

吹奏横笛竽笛声相和,思恋灵巫贤惠又漂亮。

舞姿翩翩像翠鸟轻飞,载歌载舞齐声诵诗章。

按照音律唱踏着节拍舞,群神来迎接多得遮太阳。

青云做衣白霓做裙裳,高举长箭射杀贼天狼。

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起北斗舀取桂酒浆。

抓住马缰绳高高飞驰,幽幽黑暗中急奔东方。

河神啊,与你一起游九河,急风冲起河水泛洪波。

乘坐水车荷叶做车盖,双龙驾辕双螭来拉车。

登上昆仑纵目望四方,心意飞扬胸怀多宽畅。

日暮美景流连竟忘归,突然警醒更怀念水乡。

鱼鳞做屋瓦厅堂画蛟龙,紫贝饰门阙珍珠饰玉宫,河伯啊,为何久住水中?

乘上白鼋文鱼伴,同游沙洲永相随,绵绵情深如流水。

与你携手向东行,送你同到河南岸。

滔滔河水来欢迎,鱼儿列队来陪伴。

好像有个人儿在山坳,身披薜荔女萝束细腰。

含情脉脉开口微微笑,你爱我啊美丽又窈窕。

赤豹前拉车,后跟大花狸,辛夷木做车桂枝做旌旗。

石兰做车盖杜衡做飘带,折下香花送给意中的你。

我身居竹林深处暗不见天日,通路艰难险阻使我来迟。

我孤独地站在高山顶端,云海茫茫在我脚下翻卷。

昏昏暗暗白昼如夜晚,东风阵阵飘洒着细雨。

痴心等待你不思回返,红颜已凋谢谁来顾盼?

采灵芝仙草在那巫山间,山石嶙峋葛藤蔓蔓。

怨恨你失约惆怅我忘返,你也思念我只是不得闲。

山中人儿纯真像杜若,啜饮石泉伫立松柏下。

你想我谁知是真是假。

雷声隆隆细雨飘扬,长猿夜啼声声断人肠。

秋风飒飒黄叶飘零,痴情思公子徒自哀伤。

手持吴戈身披犀牛甲,车轮交错短兵相厮杀。

旌旗蔽日阵前敌人多如云,勇士争先哪怕乱箭交坠下。

强敌冲我阵,队列遭践踏,左骖倒地死,右服被刀扎。

车轮深陷四匹战马被拴住,挥动鼓槌猛敲响鼓勇拼杀。

苍天哀怨神灵怒气迸发,将士阵亡尸横荒野山下。

勇夫出征一去不复返,荒原渺茫道路多遥远。

佩带长剑秦弓拿在手,身首分离雄心永不变。

真是既勇敢啊又有武艺,始终刚强啊不可侵凌。

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祭礼完成一齐击鸣鼓,传递鲜花轮番来跳舞,美女高唱歌声多安舒。

春兰秋菊常供奉,祭礼不绝传千古。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十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孔子说:“我知道了,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我知道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

孔子说:“中庸的道理恐怕很难在世上实行啊!”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

孔子说:“专找歪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隐遁山林、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装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译文】。

孔子说:“道离人不远的。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故作高深,使道远离人们,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木材制的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能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能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做到的,我没能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顾到能否做到,行为也要顾到所说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译文】。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的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译文】。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又像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译文】。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上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子曰:“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译文】。

孔子说:古代帝王中无忧无虑的,大概只有周文王吧!因为他有贤明的王季做父亲,有英勇的武王做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基业,儿子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他所没有完成的事业。武王继续着太王、王季、文王未完成的功业,灭掉了大殷,取得了天下。周武王这种以下伐上的正义行动,不仅没有使他自身失掉显赫天下的美名,反而被天下人尊为天子,掌握普天下的财富,世代在宗庙中享受祭祀,子孙永保祭祀不断。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译文】。

周武王直到晚年才承受上天之命而为天子,因此他还有许多没来得及完成的事情。武王死后,周公辅助成王才成就了文王和武王的德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制来追祀祖先,并且把这种礼制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和老百姓中间。周公制定的礼节规定: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父死就要按大夫的礼制安葬、按士的礼制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父死就要按士的礼制安葬,按大夫的礼制祭祀。守丧一周年,通行到大夫,守丧三整年,就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至于给父母守丧本身没有贵贱的区别,天子、庶人都是一样的。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译文】。

孔子说:“周武王和周公真是最守孝道的人吧!所说的孝道,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续先人未完成的功业。在春秋两季祭祀的时节,整修祖宗庙宇,陈列祭祀器具,摆设先王遗留下来的衣裳,进献祭祀应时的鲜美食品。

按照宗庙祭祀的礼制,是要把父子、长幼、亲疏的次序排列出来;把官职爵位的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将贵贱分辨清楚;在众人劝酒时把执事职位的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将才能的高低分辨清楚,晚辈必须先向长辈举杯,这样祖先的恩惠就会延及到晚辈,宴饮时按年龄大小来决定宴席座次,这样就能使老小长幼秩序井然。”

“站在合适的位置上,行先王传下的祭礼,演奏先王时代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亲爱先王所亲爱的。侍奉死去的人就像侍奉活着的人一样;侍奉亡故的人就像侍奉活着的人一样,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制定了祀天祭地的礼节,是用来侍奉皇天后土的;制定了宗庙的礼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的。明白了郊社的礼节,大祭小祭的意义,那么治理天下国家的道理,也就像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那样容易明白啊!”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译文】。

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荒地的途径是使树木迅速生长。说起来,贤人施政最容易取得成效,就象地上的芦苇快速滋长一样。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译文】。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就是一个“诚”字,这些道理,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c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

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一个“诚”字。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语塞中断;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受挫;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要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是有办法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办法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办法的: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要使自己真诚是有办法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切实做到就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译文】。

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天赋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养育万物;能赞助天地养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译文】。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从细微处入手推究道理,也能达到真诚的境界。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译文】。

真诚到极点,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或者呈现在占卜的蓍草龟甲上,或者表现在人的动作状态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译文】。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惟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译文】。

所以,极端真诚是永不停止的。永不停止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有效验,有效验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才能承载万物;高大光明才能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自我显示也会自然彰明显著,不活动也会感人化物,无所作为也会自然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有难测之妙。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土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间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也是从里面开发出来。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各种货物财富都在里面繁殖生长出来。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正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正也是没有止息的。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待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就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极端高明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朴实厚道,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会犯上作乱,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译文】。

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代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规范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天子的地位,如果没有圣人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圣人的德行,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以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译文】。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仲尼祖述尧舜,宪x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

孔子继承尧舜的传统,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川流不息,大的德行敦厚纯朴、化育万物。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译文】。

只有天下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宏大量,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能够辨别是非邪正。

崇高的圣人,美德广博而又深厚,并且时常会展现出来。德性广博如天,德性深厚如渊。美德表现在仪容上,百姓没有谁不敬佩,表现在言谈中,百姓没有谁不信服。表现在行动上,百姓没有谁不喜悦。

这样,美好的名声广泛流传在中国,并且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车船行驶的地方,人力通行的地方,苍天覆盖的地方,大地承载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有血气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不亲近他们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能与天相匹配。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铁钺。

《诗》曰:“丕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燊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译文】。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太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因知远事,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能表现出他的诚信。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热门公羊传全文及译文(通用14篇)篇十四

《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很多人读不通,分享其白话版译文。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上)。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

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土广大,人民富饶的城邦,名字叫做广严城。那时,世尊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当微风吹来的时候,枝叶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所以它的名字叫做乐音树。在世尊的周围,有已经证得圣果的八千多位大比丘弟子们;有三万六千多位初地以上的大菩萨们;以及广严城的国王,大臣,婆罗门和居士们;还有拥护佛法的八部天龙鬼神;其他的人们,以及非人的鬼神等等。数不清的与会大众,恭敬地围绕在世尊周围,等待世尊说法。

这个时候,作为无上法王佛陀的法王子,文殊师利菩萨,承蒙佛陀的威德与神力无形当中的启迪,从座位上站起来,按习俗袒露右肩,行右膝跪地,左腿半蹲,鞠躬合掌的礼节。然后恭敬地向佛说道:

“世尊,但愿您能够为我们大家,讲说净土当中教化众生的这类佛陀的名号;以及他们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所发的广大誓愿,和所成就的殊胜功德。让一切有缘听到的人,都能够消除种种罪业和障碍。我之所以向您请问,是为了给像法转变时期,乃至于末法时期的一切有情众生,带来利益和安乐的缘故。”

这时,世尊赞叹文殊师利菩萨说:“很好,很好!文殊师利,你以广大的悲悯之心,劝请我来讲说净土诸佛的名字和称号;以及他们在因地修行时,所发的大愿和所成就的功德。为了帮助被业障所缠缚的有情众生出离苦海,给予像法和末法时期的一切有情,以无边利益和安乐的缘故。现在请你仔细聆听,好好体会,如来将要为大家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回应道:“是的!请您慈悲解说,我们大家非常高兴能够听闻妙法。”

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从这个世界往东方,越过像十条恒河里的沙子那样多的佛国以后,有一个世界名字叫做净琉璃,其中的佛陀名号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文殊师利,你要知道,这位人天敬仰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经广发下面的十二大愿,为了让一切有情众生,所有的愿望和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第一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自身发出慈悲智慧等等无量光明,强烈无比,自然照耀数不清的无边世界。以三十二种大丈夫的最佳相貌特征,和八十种最美好的身体形态,来庄严所成就的佛身。并且让所在佛国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像我所成就的佛陀一样光明美好,没有任何差别。”

“第二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所成就的佛身犹如清净琉璃一般,从内到外光明透彻,纯净无暇;所放射出的光明,广大无边;所成就的功德,巍巍高大如同山岳;佛身清凉自在,随处安乐;各种光明交织成了光焰之网,庄严美好,强烈无比,远远胜过了日月之光。处于黑暗当中的恶道众生,遇到佛光以后,都能够开发出心中的光明智慧,随它们的愿望而自在投生,并且能够成就它们所希望的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以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各种方法,让所在佛国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得到用不完的生活用品和各种所需品,不会让众生有任何缺少。”

“第四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所在佛国内的一切有情,有人修行偏邪外道法门的话,我都将让他们安住在成佛的菩提道当中;倘若有人修行声闻和独觉法门的话,我都将用大乘佛法,使他们得到究竟的安身立命之所。”

“第五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有情众生,能够在我所弘扬的佛法当中,修行清净的梵行。我将让他们的一切修行完全符合戒律的要求,并且自然具备菩萨的三聚净戒,所谓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假设这些众生的行为,有了破坏和违犯戒律的地方,只要听到我成佛时的名号,破戒的罪过就会消灭,戒体自然恢复清净,将来也就不会堕落在恶道当中。”

“第六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所在佛国内的一切有情众生,有的人身体条件很差,或者六根发育不健全;或者相貌丑陋,智力低下;或者眼睛失明、耳聋、嗓音沙哑,甚至不能说话;或者手脚残疾,天生驼背;或者有麻风病,以及精神失常,等等,各种疾病痛苦。只要听到我成佛时的名号,一切疾病自然痊愈,身体相貌端正,富有聪明智慧,六根健全完好,不再有任何疾病痛苦。”

“第七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所在佛国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遭受了众病缠身之苦,而且既没有得到救助,也没有可以养病的栖身之所;没有条件请医生,也没有药品;没有亲人照顾,也没有家的温暖;因为贫穷的缘故,遭受了很多痛苦。这时,只要有人念诵我成佛时的名号,佛号一旦穿越了他的耳根,所有的各种疾病都将自然消除,他的身心将变得安稳而快乐;家宅眷属以及各种生活用品,都将自然产生,并且充足无比;最终,他们将像我一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八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有任何一个女人,被女人天生的种种缺陷和苦事,逼迫得烦恼无比,所以产生了极大的厌倦和远离之心,希望将来能够不再生为女人之身。当她听到我成佛的名号以后,都能够在下一世转女身为男身,具备大丈夫的堂堂相貌,乃至于生生世世生为男身,直到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九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能够使一切有情众生,冲出魔王的天罗地网,解除一切邪门外道的纠缠和束缚。倘若有人沉迷于各种各样的邪恶见解当中,我都将引导帮助他们回到正知正见当中,并且使他们逐渐能够修学各种菩萨行,迅速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第十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一切有情众生,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或者被绳子捆绑,被鞭子抽打;或者被囚禁在牢狱当中;或者按照刑律即将被处死;以及其它数不清的各种灾难、伤害和欺辱。当他们被悲伤和忧愁煎熬的时候,身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这时,只要他们听到我成佛的名号,因为我圆满的福德与威神力的缘故,他们都能够从各种忧愁和痛苦当中获得解脱。”

“第十一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一切有情众生,由于被贫困饥饿所煎熬,为了得到饮食的缘故,即将做出种种恶劣的行为。这时,只要能够听到我成佛的名号,并且专心念诵祈祷。我将会先用上好的饮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温饱,然后,再用佛法的妙味,给他们的心灵带来究竟的安乐。”

“第十二大愿,愿我在未来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倘若一切有情众生,因为贫困而缺少衣服,所以被蚊虫叮咬,被冬寒夏热从早到晚地逼迫煎熬。只要能够听到我成佛的名号,并且专心念诵祈祷,我将按照他们的心愿和喜好,让他们得到各种上好的衣服,还有一切美妙的珠宝和装饰用品,花环彩带、香料香水、种种乐器,等等,随着他们各自不同的喜好,都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

“文殊师利,这就是被世间一切天人所尊崇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觉,在因地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所发起的十二项微妙不可思议的殊胜大愿。还有,文殊师利,你要知道,这位人天敬仰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所广发的各种大愿,以及所成就佛国净土的无量功德与庄严,即使我用一大劫,或者更多的世间,来详尽地讲说,也没有办法讲完。”

“而且,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国净土,向来清净无比,国中没有女人,也没有三恶道,甚至没有任何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其广博的大地,由青色透明的琉璃宝形成;上面的道路,由黄金制成的绳子作为标记;国中众生所居住的城市、宫殿、楼阁,以及栏杆、花窗和装饰用的伞罗、纱网等等,都是由黄金、白银、琉璃、水晶、砗磲、赤珠、玛瑙等七种宝物所构成。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地庄严美好,完全平等,没有差别。”

“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当中,有两位了不起的大菩萨,一位名叫日光遍照菩萨,一位名叫月光遍照菩萨。他们两位是琉璃光净土当中数不清的菩萨大众的上首,当药师如来涅槃以后,他们将依次替补成佛,而且能够完全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正法宝藏,予以继承和弘扬。因此,文殊师利啊!那些听到这部经典,并且有了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们,应当发愿,愿意在未来世往生到药师如来的琉璃世界。”

这时,世尊继续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师利啊!倘若有的众生,不懂得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只知道要满足自己的贪婪和吝啬,而不知道布施以及布施的善妙果报。由于愚痴而没有智慧,又缺少信仰的根基,所以拼命地积聚财宝,并且牢牢地守护着。看到乞丐或者困难的人前来求助,他的心里很不高兴;假如迫不得已,而施舍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好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样,痛苦而舍不得。还有很多吝啬贪婪的有情众生,只知道一味地聚集钱财,即使自身的需要,尚且舍不得花费,何况为了父母妻子儿女,为了家奴佣人,以及乞丐呢?就更舍不得了。”

“上面所说的这些有情,在这一生结束以后,将会投生到饿鬼道当中,或者畜生道当中,受很多的苦恼。但是,由于他们过去在人间的时候,曾经听到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如今在恶道当中,只要能够短暂地回忆起药师如来的名号,在回忆起来的一刹那间,就会从恶道当中消失,重新生到人间,并且自然会知道,过去世因为贪婪吝啬而落入恶道的经过。由于害怕恶道之苦的缘故,不会再放纵欲乐,转而乐善好施,并且常常赞叹施舍的人。对于自己的一切所有,都不会贪爱吝啬,渐渐地,甚至能够把自己的头颅、眼睛、手脚、血肉筋骨等,施舍给需要的人,何况其它身外之物呢!”

“另外,文殊师利啊!倘若很多有情众生,虽然在如来的教法当中学习,做了佛的弟子,却违犯了戒律;有的虽然没有犯戒,却破坏了规矩;有的虽然没有破坏戒律和规矩,却毁坏了正知正见;有的虽然没有毁坏正知见,却放弃了广学多闻,因此对于佛陀所讲说的经文的深意,不能理解和明了;有的虽然具备了广学多闻,却产生了自以为了不起的轻慢之心,由于这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轻慢之心,覆盖了清净智慧心的缘故,所以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乃至于会进一步嫌弃并诽谤如来的正法,成为魔王的伙伴和同党。”

“像这些愚痴无知的人,不仅自己奉行种种邪见,还会让数不清的其他有情众生,跟自己一起落入危险的邪见之坑。这些人,原本应当在地狱、畜生和饿鬼道当中,无穷无尽地生死流转。倘若有缘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便会自然舍弃过去的罪恶之行,转而修学佛陀的善法,不会再堕落于恶道当中。即使不能够舍弃罪恶之行,不肯修行善法,最后落入了恶道当中;以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劫以来慈悲大愿的威力,会让这些已经落入恶道的众生,重新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并且当即在恶道当中死去,重新在人间出生。长大以后,具备佛法的正知正见,能够精进地修行,善于调节身心,而得到自在和法喜。于是,便能够舍弃世俗的家庭,出家修行,在如来的教法当中,受持经教和戒律,没有毁坏和违犯。在具备正知正见的同时,还能够广学多闻,深深地理解了佛经当中的法义,所以不会再有自以为了不起的轻慢之心,也不会再诽谤正法,更不会再成为魔王的伙伴。这样逐渐地修行各种菩萨行,将会迅速地圆满无上菩提。”

“还有,文殊师利啊!倘若许多有情众生,在人间的时候,贪婪吝啬,经常怀有嫉妒之心,喜好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他们本应该堕落在恶道当中,在数不清的时间里,承受各种剧烈的痛苦。受完这些痛苦的业报以后,从恶道当中死去,重新出生在人世间,却往往生为牛、马、驴、驼等等,经常被鞭子抽打,被饥饿口渴所折磨;又经常驮着很重的东西,走在路上。即使重新投生做了人,也往往出身于贫苦卑贱的家庭,为了生活,只好做别人的家奴和佣人,被别人使唤和命令,总是不得自在。然而,由于过去他们在人间的时候,曾经听到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因为这个善因缘,在今生当中又回忆起来了,并且能够诚心的归依祈祷。于是,在药师佛威德神力的加持下,种种痛苦得以消除,身体六根变得聪明伶俐,拥有智慧;并且能够广学多闻,坚持求学最殊胜的妙法,时常遇到善知识和道友;最终将能够永远斩断魔网,彻底破除无明的黑暗之壳,干涸烦恼习气的河流,从根本上解脱一切生老病死,以及忧伤、哀愁、痛苦和烦恼。”

“还有,文殊师利啊!倘若许多有情众生,好生是非,互相挑拨离间,明争暗斗,让自己和别人都陷入了烦恼混乱当中,并且以身体、语言和思维,不断地造下种种罪恶之业,你来我往地,反复做些互相伤害的事,乃至于发展到互相谋害。为了达到报仇解恨的目的,想办法召请山林野外的各种鬼神,杀鸡宰羊,取用动物的血肉,来祭祀夜叉、罗刹婆等凶恶鬼神。把仇人的名字,写在做好的小人上面,用恶毒的咒语进行诅咒,以蛊毒之道,通过咒语命令所祭祀的鬼神、死尸等等,前去杀害仇人,结束对方的性命。在这些众生当中,倘若有人听到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则对方的各种邪术,都不能伤害到自己。而且,一切与自己相关的人,依仗药师如来的加持,都自然会产生慈爱之心,愿意相互帮助,愿意给别人带来平安快乐,逐渐没有了相互损害的怨恨之心。于是,这些众生,个个都高兴起来,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能够知足常乐,不再相互侵害和争夺,反而乐于互相帮助,互相利益了。”

“还有,文殊师利啊!倘若有佛教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以及其他具备纯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等。能够受持八关斋戒,或者一年,或者三个月不等,依照佛法,信受奉行自利利他的菩萨学处。由于这些善根因缘,而愿意在去世以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佛国净土,听闻学习佛陀正法,虽然愿意,但志向尚未坚定。这些人,倘若听到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等到他们临终的时候,就会有八位大菩萨,他们的名字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这八位大菩萨将从空中自然而来,为临终的人指示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这些善男子和善女人们,就会顺利地到达极乐世界,在各种颜色的七宝莲花当中,自然变化而出生。”

“也有一些善男子和善女人们,在八位大菩萨的指引下,生到了天界之上,虽然如此,他们本来积聚的解脱善根不会穷尽,不会再降生到三恶道当中。当他们在天上的寿命结束以后,还会重新回到人间,有的成为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统领四大部洲的人类,拥有无比的福德威力,并且能够教化无量无数的众生,让他们遵行十善,身语意都不造恶业;有的成为国王大臣,或者宗教威望极高的婆罗门,或者大居士,或者大富长者等等,往往拥有富足的财宝,把仓库都装满了,身体相貌端正美好,拥有很多亲人眷属,既有聪明智慧,又有强健的体魄,如同英雄和勇士一般。倘若是善女人们,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以后,进行最诚心地诵持和祈祷,将来就可以不再转生为女人之身。”

“还有,文殊师利啊!这位药师琉璃光如来成就无上菩提的时候,由于无量劫以来根本大愿的力量,自然会观照一切有情众生。如果众生遇到各种病苦,如肺痨消瘦、甲状腺功能亢进而日渐瘦弱、黄疸病发热等等;或者被鬼魅附体、被蛊毒所伤害;或者有短命的征兆;或者面临各种意外死亡的危险,等等。只要这些众生向药师如来祈求帮助,希望能够消除这些病苦和灾难,他们的愿望都将得到满足。”

“当时,这位人天敬仰的药师如来,进入了一种三昧,叫做除灭一切众生苦恼三昧。入定以后,从药师如来头顶上突起的肉髻当中,放射出广大的光明,在光明当中,有声音自然宣讲出一个作用广大的陀罗尼咒:

那个时候,当药师如来的光明中自然宣说咒语以后,整个大地发生了祥和的震动,并且放射出广大的光明。在光明当中,一切众生的疾病痛苦都得以消除,享受安稳舒适的快乐。”《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下)“文殊师利啊!倘若看到别人生病了,无论是男子,还是女人,正在被病苦所折磨。应当为了救治这些病人,而时常洗澡、漱口,保持自己身体的清洁,然后取来某种食品,或者药品,或者没有污垢和虫菌的清水,面对这些东西,专心地念诵上面这个咒语一百零八遍,让病人服用。所有的疾病之苦,都会消灭得干干净净。”

“倘若有人追求健康长寿,只要他能够坚持诚心地念诵药师如来神咒,自然就会没有疾病之苦,得以延年益寿。而且,在他今生去世以后,就会往生到药师如来的琉璃世界,成为不退转的菩萨,直到最终成就菩提佛果。因此,文殊师利啊!倘若有善男子和善女人,对于这位药师琉璃光如来,生起了最为恳切的恭敬和供养之心的话,应当按照前面所说,以清洁的身心,经常念诵药师神咒,不要放弃和遗忘。”

“还有,文殊师利啊!倘若有具备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在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觉等所有的名号以后,能够念诵受持。早晨起床,首先清净牙齿,洗漱干净之后,用各种香料和鲜花,或者烧香使香气弥漫,或者涂香让香气自然散发,或者用各种乐器演奏动听的音乐,凡此种种,以便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像。对于这部经典,或者自己抄写,或者请别人帮助抄写,为了一心一意地信解受持,而跟从大乘法师,听讲其中的法义。对于这样的法师,应当进行供养,所需要的一切生活用品,都应当布施供给,不要缺少。倘若能够这样的话,就可以得到十方诸佛无形当中的守护和慈念,他们所有的祈求和愿望都将得到满足,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啊!我发誓,必将在转变到了像法时代的时候,用种种的方法,让那些具备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们,能够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甚至于在睡梦当中,也会用药师佛的名号使他们听到而有所觉悟。世尊,倘若有人对于这部经典,能够受持读诵,或者为别人演说讲解;或者自己抄写,或者请人帮助抄写;或者以恭敬尊重的态度,用各种鲜花和香料,涂抹的香、粉末的香、焚烧的香,以及花环、珠宝项链、幡旗伞盖、乐器音乐等等,来进行供养;或者用青黄红白黑等五种颜色的彩线,织成锦囊,来盛放这部经典,并且把房间打扫干净,在高处设置台座,将经匣安放在上面供养。这时,四大天王和他们的眷属们,以及其他数不清的天神大众,都会来到供养经典的地方,一同进行供养,并予以守卫和保护。”

“世尊啊!倘若这部经典法宝,流通到达的地方,只要有人能够信受奉行,那么,由于人天敬仰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劫以来菩提大愿的功德,哪怕只是听到了药师如来的名号,应当知道,这个地方不会再有意外的横死;也不会再有邪恶鬼神夺人精气的事情发生;假设已经发生了,都能够恢复得和以前一样,周围的人们自然身心安乐。”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卫浴质保协议(汇总15篇)

    爱国标语要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激发人们心中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创作爱国标语要注重时代背景,抓住当下的社会热点,以更好地引导民众的思想。看看下面这些爱国标语

    实用期末评语高中第三人称(汇总16篇)

    优秀的公司宣传语能够强化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公司宣传语的撰写需要具备市场营销的思维,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关注点和价值观,使其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小编为大

    最新大抗战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军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军训期间的收获和成长,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工作心得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它帮助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我想写

    热门党支部党员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培训心得是对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体会与思考的表达与归纳。希望下面这些工作心得范文可以对你的写作起到启发和指导的作用,祝你写出一篇精彩的工作心得。近日,中共中央印发

    实用收款情况说明(案例14篇)

    面对就业的压力和竞争,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谜题。就职报告应该明确表达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接下来是一些求职者通过自我提升和学习,顺利

    优秀小学合唱团简介范文(12篇)

    爱国标语常常融入到各类纪念活动和庆祝仪式中,凸显国家意识和民族团结。创作爱国标语需注重情感表达和文化共鸣,要根据受众心理进行创作。这里有一些备受赞誉的爱国标语,

    最新出差补助的报告(模板19篇)

    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应充分调研和分析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从而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想要写一篇优秀的开题报告?那么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

    实用中药饮片调价申请(通用12篇)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申请书的重要性。在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工作转正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申

    专业外部董事工作总结范文(13篇)

    社会实践是指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实践和锻炼自己的一种行为方式。别人的自我总结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本人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

    优秀《乌合之众》读书笔记领悟大全(15篇)

    条据书信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和传达信息,既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又要体现书信的礼貌和友好性。在组织书信的结构和内容时,要有条理和逻辑,使读信人能够清晰地了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