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

时间:2023-10-27 作者:翰墨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反思过去的经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范文,让我们引以为戒并学习他们的优点。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一

10月27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张謇纪念馆,去了解一位伟人的成长足迹,去聆听一位伟人的爱国心声,去感受一位伟人的救国情怀。

走进张謇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清式的`门楼。门楼顶部刻有“张謇纪念馆”的匾额,门前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把守着,使我感受到张謇纪念馆是庄严神圣的。

跨进大门,迎面而立的照壁上有这样一句话“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几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光。张謇的一生见证了这句话的真谛。

穿过照壁,只见院子里的参天古木——银杏树,枝繁叶茂,古树的腰很粗,起码有五六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接着,我们走进了绿树掩映的张謇纪念馆,一座青砖白缝,面积约为20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大厅既有民族风元素又有欧式风格,是根据张謇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汲取西方先进文化这一人物特征量身设计的,大厅中央屹立着张謇的半身铜像,只见张謇身着西装,戴着领结,两眼深情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索着实业救国的宏伟大计。

张謇纪念馆内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为我们讲述着张謇这位为我国工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人物。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张謇夜读三更的故事,不禁想:成功之花,人们只会惊异它现时的明艳,但是却不知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汗水,这句话像火花一样闪耀在我心间,成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张謇夜读三更,日复一日,发愤图强。终于用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登上了科举的巅峰!

张謇一生共创办了4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张謇一生孜孜不倦,他的面目因历史的淘洗更加清晰、鲜活,他的救国情怀永远激励人心!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二

为全面落实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安排,引导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2019年12月6日,曲阳第四小学党支部全体成员在袁副书记的带领下,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瞻仰先烈遗迹,感悟初心使命。

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支部党员们观看了短片《历史丰碑》,并深入参观了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和再现的情景,使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在救亡图存的恶劣环境中,为了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通过中共四大会址的参观,党员们追寻着红色源头,感悟着红色使命,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带领全体教师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三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这样自谦的话出自那位末代状元张謇之口。情系祖国,忧国忧民。而我们也有幸参观张謇的故居。

曾经有一个伟人那样评价张謇:“在中华民族工业发展上,我们不能忘记张謇。”叩响那古色古香的大门,绵绵细雨的池塘中,金鳌上的张謇气宇轩昂,极目远眺。这个伟人的石雕早已立定许久。“人骑白马门前过,我踏金鳌海上来。”对联工整,气势非凡,却出自于十二岁的张謇。心中猛然涌起了对这位不凡伟人的敬仰。走入大堂,更被庄严的气氛所影响。用镏金所粉刷的张謇二字似乎透露了岁月的沧桑与艰辛。通过时间的长河,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张謇的呼吸声。似乎正在诉说着千年来的变故。

随着导游的引领下,眼前呈现的是五岁时的张謇寒窗苦读的场景。微弱的蜡烛光被偶尔的寒风一吹,险些熄灭。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謇依然聚精会神。古人有悬梁刺股者,有圆木警枕者,而张謇却正是这一切的真实写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时的张謇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掩盖不了他一颗赤诚之心。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催。这个早期中国的封建却没有阻止他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行为与他的一切事业,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所展开的。即使在这过程中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与挫折却从未使他动摇。与其说是爱国情怀,更是一种对整个民族,整个华夏民族的责任!中国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德淋漓尽致。“冒名”考试,弃官从商,这一切的决定担上的是他的性命。可张謇却无怨无悔。你是不肯停栖在洲上的寒枝,你是孤傲飘渺的鸿影,夜阑风静之际,奔赴救国之路,却被打入大牢的你。即使如此,你的微笑却总是那样幽然超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洛水清波。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少年早已双鬓花白。可你却依然昼夜奔波,真想穿越时空问你一句,那是一份怎样的信念支持着这位已将近古稀的老人。再大的风雨却终究打不倒你的信念。我看着你历史馆中你那坚定的眼神,冥冥中似乎明白了什么。是一份对祖国的情,在这样贫苦的生活中,你就如一盏明灯,虽然渺小,却承载这信念,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天将大任于斯人也。”不止是张謇,生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同样需要这样的豪情与决绝。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这民族的责任,我们血液所流淌着的,是千年民族的荣耀,是长江黄河交织了几千年的结晶。自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每个人便都有自己的追求:金钱,事业……但是我们的民族魂却依然谨记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人民的内心。

中国魂,民族魂,我们的民族精神延续着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心中有一份所谓的信念去支撑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信念,没有精神,那么它也便无法前进。

千年之后,我在桥上唤你回来。唤你回来,唤你孤寂的灵魂。你的诗早已随风飘散,相思一寸,灰亦一寸,只留那清影。但你却早已归去,在洛田,或蓝田。

千年之后我化作一支天涯段草,将血蹄在紫玉香罗上,凝成一朵永无消息的落红,我只是你修长手指下五十弦中唯一的断弦,同于你归去。

转眼,流年偷换;转眼,你便垂垂老矣。任由那大江东去,只留一回醉,一回病,一回庸。千年之后我唤你,却只留一犁春雨。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四

20__年5月4日,霍家营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青年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同行中的一员,有幸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日本侵略中国时的种种铁证,一段湮没已久的历史在我心中重新被打开。

纪念馆内陈列的不乏那代人用过的生活用品——简陋的麻衣草帽,长征时的锅碗瓢盆、纸叶发黄的笔记。这一件件被历史保留的物件不仅是对当年日军侵略无声的控诉,也成为几十年后的我们跨越时空翻看那篇历史的物件。

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慰安妇的内容,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用平淡的语调讲述着日军的兽行。或许这段历史过于悲痛,怕惊痛国人敏感的神经,上学时课本上也只是一掠而过,真正让我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是一位年轻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二十二》,这段屈辱的历史就在这二十二位幸存慰安妇的口中缓缓再现,没有夸大事实,没有刻意渲染,人性的复杂却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老人用拗口的当地方言讲述着被蹂躏的过往,脸上不起一丝风波,甚至有时候挂着淡淡的微笑,那份从容淡定似乎是在讲述他人的故事,但我知道她们遭受的那些痛楚以及留下的创伤早已在无数个辗转反侧中暗暗消化,她们代表的也只是当时成千上万被欺辱的中国妇女。而这些,也只是日军暴行的冰山一隅。

纪念馆内有一处设计格外引人驻足,各式各样的枪支被搁置在透明的玻璃地板下,枪支距地板不过一米,参观者可以踩在上面清楚的观察每一把枪支。我不恐高,但这几米的路程却走得触目惊心,我仿佛看到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听到了有无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愤怒的咆哮声,我意识到是他们那代人挣扎在泥泞中,用残损的躯体撑起了我们现在的安稳生活。

这天恰逢“五四青年”__周年,纪念馆被各个朝气蓬勃的身影占领,我望着一张张稚嫩又带有无限可能的脸,暗暗羡慕。小时候,老师总是以略带嫉妒的口吻说我们这代人有多幸福,没有体会过饥饿的折磨,更没有体验过战乱的凄惨,但如今我是越发“嫉妒”这年轻的一代了。如果说我们的父辈及我们这一代见证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的历程,那么他们这一代就是在中国强大起来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同样是大呼着“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龄人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枪杆的时候,这代人却体会不到生计奔波的辛劳和家国沦陷的痛心疾首,因为中国在国际上的落地有声、一呼百应就是他们最强大的保护罩。

有些人在翻看这段历史时总会愤愤不平的感叹如果自己出生在那个年代如何如何,甚至遗憾不能像当时那代人一样轰轰烈烈的为国效力。但我觉得大可不必,即使是宇宙飞船也需要拧紧每一颗螺丝钉,正在强大起来的中国离不开每一个平凡的岗位,我们这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中兢兢业业,全社会凝聚出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就足以让中国在国际中愈发强大,愈发有影响力!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五

张謇纪念馆坐落于海门常乐镇状元街东首,它曾令无数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就坏着崇敬的心情去张謇故居参观。

来到张謇故居门口,我们首先看到一对雄狮卧在两边,他们昂首挺胸,像是在保卫纪念馆,预防坏人入侵。

走进纪念馆门口,我们看到一尊张謇塑像,塑像是由黑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巨大又坚固。在看塑像的脸,它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仿佛在考虑天下大事;它面带微笑,仿佛又在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发展而感到自豪。塑像背景节选了张謇的日记,他的字苍劲有力,从容稳健,其内容则是讲述了他与赵菊泉,翁同龢两位老师的师生情谊。在张謇塑像旁,还有一首诗,诗中有一句话令我深受感动,书生何时出门去,其余努力志四方。这句诗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要努力学习,要有远大理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成就一生。

走出纪念馆,我们去爬状元山,有状元湖。在状元山顶端,有一只闻名中外的古钟—金榜题名钟。据说每逢考试,方圆百里不少中考,高考的学子会来撞钟,求个心理安慰。当然,对于那些平日不用功,考前瞎撞钟的人似乎不太灵验。离开状元山,我们来到长廊以西的庭院里,那儿有一棵参天银杏树,它是我们海门的树中之王。足足有4米粗,高约43米,如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星。

张謇,他是一部史书,是一首动听的战歌,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闪光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次参观张謇故居,虽然花了半天时间,但我们人感到意犹未尽,因为,我们不但认识了一位伟人,还懂得了许多道理,今天的收获可真大。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六

1919年5月4日,中国巴黎和会铩羽而归,致使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从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青年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增加对祖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国家观念,尊重自己的民族。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五四”留给青年们的记忆很少,不少青年不知道“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一年,也不清楚这历史,而能完全说出“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更是少之又少段。“五一黄金周”的出现淹没掉了五四青年节,人们几乎没有单独的来过这个节日,大多都是旅游度假或探亲。如今五一黄金周被取消,青年节当重新露出水面,恢复其原来的纪念价值。所以我们将立志于让大家重新了解五四青年节,重新让我们的青年节泛起那来自心灵最深处的感动,九十多年前和我们一样的青年,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是为了什么,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通过活动来重新找回。

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市农业路8号,是由我国中科院院士齐康先生主持设计的,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是集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国家及博物馆。在2003年召开的第18届客属恳亲大会上,与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并成为中国四大博物院。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七

11月22日下午,在郭爱平副书记和许慧妍辅导员的带领下,我院开展以不忘初心,学习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参观叶挺纪念馆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本人是受益匪浅的。

解说员的讲解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叶挺将军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叶挺将军是一优秀榜样”。一百多张照片详尽地记录了他的一生、他的光辉、他的挫折、他的不屈、他的奋斗,让我肃然起敬。那一张张的先进事迹字碑,让我看到叶挺将军是一个伟人。一首《囚歌》读起来仍铿锵有力:“为人进出的门紧闭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他宁愿被囚居,也不愿屈身爬出,哪怕洞外是荣华,也从不屈从。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首先我们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来提升自我;多参观革命根据地,实实在在感受伟人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多方面去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2017年11月22日的下午,在我院党总支郭爱平副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叶挺将军纪念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神圣的地方,上次造访此地时我是一名党员发展对象,而今我成为了一名学生干部、一名预备党员。也许是我身份的转变,看着同样的景物,感受已不尽相同,但无论怎么说,内心更为虔诚了。

听着解说员叙述叶挺将军的过往,在敬佩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辈同时,我心中不由多了一份责任感:叶挺将军敢于在乱世之中站在人前,为中华民族革命事业做出无私的贡献,而今身为学生干部的我们,更应该觉醒使命意识,在学生群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以十九大为背景的新时代下,我们应不惧艰难困苦、敢为人先,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响应国家“双创”号召,争当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八

张謇纪念馆坐落在我的家乡——常乐镇。今天我和妈妈来到张謇纪念馆参观。

来到张謇纪念馆门口,我们首先看到两只石狮子威风凛凛地站在门口的两边,好像日夜保卫着张謇纪念馆。石狮子的中间有两根红色的柱子,上面有张謇亲笔书写的对联。上联是:今人能为古人事。下联为:述者当知作者心。

一走进大门,一块照壁就展现在我眼前,上面刻着张謇的名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既不与草木同腐。

展示大楼分为四个展区:出生成长篇,实业救国篇,教育兴国片和社会实业篇。这儿介绍了张謇一生共建了二十多个企业,三百七十多所学校。他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纪念馆里整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其中有一颗两百多年的古银杏,大约有20多米高,我和妈妈合抱都抱不过来呢。

张謇是我们常乐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九

保定军校广场西南角,有一处“保定军校纪念馆”。终于,有机会进去看一看。

除了一处修葺后的检阅台,旧址上的遗迹已荡然无存,纪念馆的设立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名著史册的保定军校,历来记述的文字很多,查阅起来也并不难。它不象黄埔军校那样保留了一些旧迹,但却是黄埔军校的前辈无疑。

民国时期从过政的史学家蒋廷黻曾说过:“研究中国近代史,首先要研究保定军校发展史。”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年,蒋介石谈起黄埔军校创建时的师资筹划,总是首先涉及到保定军校。

除了云南、广东等地讲武堂以及留日、俄和留法勤工俭学的部分人员,包括校长在内的黄埔军校的教学、管理力量,基本上都是出身于保定军官学校。保定军校的学生骨干,后来大多成为“黄埔系”的将领。当然,保定军校也出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人(请关注我的《吴佩孚的另一面》)。

百年保定军校史,可追溯到1920xx年(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接替病死的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起。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天津周围不得驻有中国军事机构。到达督署所在地保定的袁世凯首先抓办两件事:督练新军和开办新军学堂。由甲午战争的惨败,朝廷意识到建立新式军队、使用新式装备维护摇摇欲坠统治的必要。

清末建校所占的地方,本是被八国联军进入保定时焚毁的一处关帝庙旧址及周围庙产。据史料载,当初的校区分为校本部、分校、大小操场和靶场等。校本部居中,墙外有护河环绕。北面生活区,南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各分为东、中、西院落,各房舍间有走廊相连,形成分布严整的格局。

现在的纪念馆大门,据说是仿照了当初可与总督署相比的军校大门建造的。用作展厅的“尚武堂”,正门两侧楹联:“尚父阴符简练揣摩传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就是参照了当年张之洞的那一幅。尚武堂北面的讲台,一幅楹联是:“步炮工辎骑五科备设期韩信刍粮器械乘各务专司济萧何”。

不过,军校最初的名字并不称作保定军校。而是以北洋行营将弁学堂(1920xx年)、保定速成武备学堂(1920xx年)、保定速成学堂(1920xx年)、保定军官学堂(1920xx年)、保定预备大学堂(1920xx年)相延,到辛亥革命后(1920xx年)始称保定军官军校。

保定军校曾开设有步、炮、骑、工兵、辎重兵、参谋、测绘、军医、马医、军械、电信等多科及德、英、法、日等外语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军事人才。当然,他们后来又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曲折道路。

名盛一时的保定军校旧建筑群没能保留下来,大概与后来北方战事的频繁和动荡的局面有关。1920xx年直皖战争中,皖系前敌总指挥曲同丰(军校第三任校长)被俘。向直军投降的皖系15师临时住在学员已放假的保定军校内。随后,因欠饷引发的兵变使一部分校舍遭火焚,军校不得不停办。不久,直系曹锟设在保定北面漕河的讲武堂移来此处。

曹锟从总统位子上被赶下台后,军校旧址又先后成为奉系及国民党军队的兵营。抗战期间,为驻在保定的日军占据。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剩余的建筑基本被拆毁了。

记得我当年在保定时,西面铁路外,东南北拆除的老城墙以外,基本都是农田和荒地。城东康各庄,是少年青年冯玉祥生长的地方。城东北的军校旧址,变成了一片国营农场和畜牧场。

保定军官学校1920xx年停办,前后历时20xx年。八十多年后的20xx年,保定军校旧址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遗址上建起的广场和纪念馆,在不可磨去的史载之外,无疑是对那一页重要历史的记录。

本着学习先烈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作为新时代的革命青年的09机制3班班委于4月25日组织全班同学参观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遗址——黄埔军校(广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日早上,也许是天公作美,连续几天来的大雨突然般地消失了,换之以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班的同学带着一份喜悦,掺着一丝陌生,和着一份崇敬,携着一缕情丝,怀着一滴好奇,摸索着踏上了黄埔军校之旅。

黄埔军校,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令人神往的革命基地,让我向往已久。我父亲是个善良的上辈子的人,出生于解放战争后的贫苦年代,不过对历史和革命有充足的见识。我们几兄弟经常从其口舌中听到很多关于黄埔军校的故事。在电视上也频频领略到黄埔军校的风采。久而久之,黄埔军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开始萌芽!

黄埔军校,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名字,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因其岁月的峥嵘,培育了一批批时代的精英,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的辉煌。更因其精神的伟大,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息,百折不挠。一直以来,以为遥不可及的黄埔军校竟离我们这般近。半个小时的地铁和近10多分钟的步行行程我们就来到了黄埔军校的必经之地——鱼珠码头。

每人花5毛购一票,过关斩将,次第登上即将出发的客船。

第一次坐船,满是好奇与新鲜。喔!“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目睹了奔腾不息的珠江水。浑浊的液体一如既往地向大海方向流淌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沧桑感在我心头荡漾。这江水啊,不知流了多少年日,见证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

随着一阵阵轰鸣声,客船在江面上缓缓地游荡了起来。江面上迎面送来一股股的凉气,软软温柔地抚摸着。心中荒谬地想到如果能在江边生活那该多好呀,也许黄埔军校就是哺育在珠江水畔的辉煌与伟大。

江边散落着一排排高耸的码头,泊着一列列的船只。也许是年代的久远,不少船只已经退伍,被遗弃在码头的深处。看到这些,猛地头脑一片空白。古人寄情山水,豪情万丈。逝者如逝夫,不舍昼夜。也许人生也像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变老,不中用的话就惟有被弃置在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离开客船,我们胜利登陆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0xx年5月,位于广州市东南20公里珠江中的黄埔长洲岛上。而今,粉刷修缮后的黄埔军校依然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步入大门的那一刻,我们就浓烈地感受到在战火硝烟滚滚黄沙留下的历史。

大门门额上鲜明而有力地题写着“黄埔军校旧址”几个大字。门口站着两位挺着笔直身躯而纹丝不动的身着海军制服的战士。不时有一两个军人迈着健步经过,从他们矫健的身影和墙壁上醒目的标语中,依然可以让人感到这座昔日军校特有的气质。

沿着蜒蜿的水泥路向前进,在阳光的照耀下,道路显得格外的清晰,一棵棵古树站立在路的旁边,粗大茂盛的枝杆遮天蔽日,路就像游动的巨蛇似的穿插在一棵棵古树之中,而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不一回,走进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排灰色整齐的南方特色的楼群。再走近一看,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与肃穆。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以前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

校门的两侧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和“同志们仍须努力”的白色大字。不经意间,思维恍惚飘向孙中山那颗伟大的心停止跳动的那一刻:20世纪中国的第一位伟人——孙中山革命目标实现未遂,病榻上弥留之际的他给满目疮痍的故国和多灾多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鼓舞而又不失力量,给死者以安慰,生者以使命!

刚进校门的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

校本部建筑面积很大,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校本部四周有围墙。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楼底层有个天井,天井中设有两座荷花池。池中没有荷花,代之以一群可爱的红色的鱼,我们几个人还为池中鱼的种类而争得面红耳赤,呵呵,青年人好胜、好斗之心十足。

走进房舍,即纪念馆,内部墙壁上陈列着许许多多的油画,照片和纪念品雕像,黄埔军校各期学员的主要事迹从中一目了然。

来此参观的人很多,有学生,其他游客,不一而全,但是绝没有大街上的吵闹,反而静静的,脚步放得也特别的慢,从他们迥迥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此时他们的心情是何等沉重。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边听导游解释各张照片,人物塑像,聆听他们动听而感动的故事,同时也一边在温习以前学的中国近现代史!把抽象的历史与亲身的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愧为学习方法之中的好方法!

想当年,无数革命先烈金戈铁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一独立,不惜献出一个人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生命。看到他们的生命长度:23岁,26岁,28岁,33岁……哀,真是英年早逝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就告别了,岂不悲哉!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

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

经过一位老者的解释,才真正明白此诗的背景以及其背后的故事。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黄埔军校人杰地灵呀!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离开了黄埔军校校本部,一转身又来到了其附近的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

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

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

楼内举办“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和“军校校史陈列”。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功迹和军校的整段历史。

来此瞻仰参观的人也不少,他们脚步放得特别慢,看得特别地仔细,接连着按动手中的相机,恨不得把整个故居中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拍下来,以后再慢慢品味。

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观看孙中山故居的人都会来到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纪念碑正面刻有“孙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像赞,西面刻有训词。

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在纪念馆中停留片刻后,我们前往了海军烈士陵园。陵园在绿叶斑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地幽雅。烈士墓前整齐地放着些白色的花,旁边的古树无语,但让人觉得像是在讲述着炮火连天,血撒沙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迹故事。然而谁又曾想起战场上昔日的拼杀,无畏的冲锋的壮烈。

经过珠江之滨,我们顺便参观了东征烈士墓园。园内设有个“东征史迹陈列室”,室内详细展示了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的光辉业绩。整座东征烈士墓青松翠柏,绿树红花,亭台点缀,环境幽静。东征烈士墓园还有一座北伐纪念碑。

带着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觉来到了军事武器展览馆,偷偷地从大门的门隙中往里面窥看,可见到里面有真正的坦克,飞机等军用武器,模模糊糊看不过瘾,意犹未尽欲内进,但经了解得购10元一票才允许内进,身上没有多余的钱,无可奈何,惟有长叹一口气后转身离开。

顺着江边的一条林荫道一步步向上走,太阳已经开始西斜,预示着时间不早了风们得离开军校了,虽有丝缕的不舍与眷恋,我们是走出了军校的一个侧门。站在码头的高处,眺望远方:江水依旧潺潺向东奔流;辽阔的江面,巨轮往驶;浩茫神舟,军校岸然。彼岸群楼林立,竞争高;此岸古树苍苍,枝叶盛。昔日的兵荒马乱,民不聊天,早已烟逝。今日的万里锦绣河山,明天会更加美好!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累得很,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随着一声声“嘟嘟嘟”声在耳畔拂过,黄埔军校的故址慢慢模糊在我们的视野。渐渐离我们远去的身影并不代表着一代的黄埔精神的流逝,也不意味着对黄埔旧址的淡忘。一幅幅震撼的记忆画面,虽然有些微黄,却在记忆的旋涡里徜徉,清晰如初。黄埔先烈的壮举,由时光沉淀为一种精神。泽被当代,启明后人。黄埔军校所迸发出的亮光,会代代相传,久久相存!

回望黄埔军校这座古老而苍桑的陆军学校,它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平淡而又神圣的黄埔军校参观生活结束了,而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悟却才刚刚开始……。

2

页,当前第。

2

1

2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一直骄傲地告诉家人和朋友我这个国家的五千年文明史。但是,每一次我参观了一个历史性场所,我才会真正理解我的祖先们的努力和智慧。最近我去参观了中国纪念馆,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在我前往中国纪念馆前,我已经听到很多人说它是一个非常具有国家气派和历史意义的场所。因此,我的期待非常高。我在路上反复想着我所期待的场景和感受,并且好奇如此伟大的纪念馆真正的面貌会是什么样子。我充满期待地到达了中国纪念馆,想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充实自己的知识。

第一走进中国纪念馆,我被那庄严的建筑和大气的场馆氛围所吸引,并且可以看到大厅里摆放着大量的珍贵文物,从这些文物中我可以看到中国历史的脉络和文化传承。我也发现整个馆内都摆满了展览,每一个大厅和角落里都有显示和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照片,文字和视频。许多参观者也被吸引住了,有些是学生和游客,有些是长者和家庭。我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第三段: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通过参观,我得到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结论。我发现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多元的和多面的,中国历史的辉煌成就和尊重自然的思想都深深地浸透着文化艺术中。此外,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平衡性。纪念馆很好地给展览中的每个角落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使人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独特的文化礼仪和传统文学,还可以了解到如何引领中国继续走好自己的道路。

第四段:受到教育。

我对中国纪念馆展出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因为它们教会我很多新经历和知识。我了解到中国文化中对节俭、为他人着想和崇尚和谐的重视。此外,我被这个国家持续走向现代化所展示的努力所感动。这些展品告诉我,我们的祖辈们在长期的历史中所经历的事件和发展都一一为我们留下了印迹,这种印记就展现在我们的现代化基础上,一颗颗奋战了,付出了代价的心灵,让我们的中国继续变得更好。

第五段:总结和感想。

我对参观中国纪念馆所学到的知识感到非常满意。虽然我之前已经学习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但是参观了纪念馆后,我更加地了解了它们的深层含义,同时我感到非常地自豪,也更加地了解到我们这个国家。中国纪念馆向参观的游客展示了我们复杂而丰富的文化,以及历史上追求追求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长期奋斗过程。通过这次参观,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而感到骄傲。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一

 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全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举动令我折服,也使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步入纪念馆,高大的“残历碑”映入眼帘。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年9月18日。那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整个纪念馆的设计,别有一番意义:从东北的沦陷到日本禽兽对中国人的屠杀和细菌试验,整个展道呈下坡设计,越走越阴暗;然后从东北抗联抗日,直至日本战犯被审判,展道呈上坡设计,越走越明亮。在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及文物,还有一些场景的重现。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及一幕幕重现场景穿越时光隧道追溯历史,让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从抚顺万人坑运过来的一片二三十米见方的万人坑土壤,里面有几十具尸骨,其中有两具头骨被小日本的枪支打的枪眼历历在目,隐隐感觉到当时屠杀现场的悲壮和凄惨。还有一对尸骨,是一男一女紧紧相依,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活埋了,他们身上带的手铐脚缭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到现在,仍然带在他们身上,向后人诉说日本人的惨无人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结尾,是关于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展示。在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人民将战争魔鬼改造成人。1956年6月21日,我国政府释放第一批335名战俘,悔恨的泪水显示了人性的复归。

“那是为了将来,只有种下谅解、宽容的种子,人们才能好好相处。”这是一座由日本1450名战争遗孤自发捐建的铜质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写着“感谢中国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对中国农民夫妇,领着一个日本男孩,母亲慈爱地俯视着孩子,孩子依恋地仰望着母亲。这是一幅流淌着中日两国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实写照———战争中的日本遗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国农民的照料,后来大都成为两国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厅,抬头仰望“九·一八历史纪念馆”感想颇深,内心的愤怒已经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绪,已经难以控制,想着日本鬼子当年对中国人民的种种暴行,东北三省3000万同胞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丧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回避这段侵华历史,大家的心情沉重无比。在愤慨中,更加怀念先烈们,一个个先烈的名字涌上心头,我们感激那些奋起反抗的人,我们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人,在这张序列中,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每一个的名字后面都立着很多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着中国亿万儿女。感动,二字在一次的在心中回荡,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便能够战胜一切,赢得世界的尊重。

九·一八不仅仅是国耻日,对于我们更应该是一个奋进的日子,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差距,学习他人的长处,努力发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实力强大了,祖国的实力强大了,我们才能保证不让我们的祖国再次遭受到像80年前的那场灾难一样的磨难,我们中国人才能扬眉吐气。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0年了,但那段血的历史不容忘却。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纪念那场事变,就是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坚定意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决不让悲剧重演。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二

5月4日,霍家营社区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教育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统一民族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通过此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十分低落。中国抗日战争战绩统计,从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长达14年之久,共歼灭敌军150万余人,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

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但在这期间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团结一致、奋力抗敌、保卫家园的伟大精神,他们那份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打心眼儿里敬佩,更鞭策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全力以赴,脚踏实地投入到工作中。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三

参观团史纪念馆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重压和思想的博弈。这座纪念馆是对那段黑暗岁月的最好诠释,也是人们铭记历史、警醒未来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领略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团结的力量,也深刻地了解到了革命英雄们的不朽精神和坚定信仰。

第二段:展览观感。

纪念馆的展览分为多个模块,从团的成立到解散,从创立的初衷到斗争的反思。展厅内环境优美,展品丰富,辅以灯光和声效,彰显出团的悠久历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逛展览时,我不时与同伴交流历史中许多重要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感触颇深。

第三段:英雄群像。

在纪念馆的各个展厅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团体组织领袖的群像和资料介绍。有的是勇猛果敢的战士,有的是高尚崇高的思想家,有的则是文艺风流的青年才俊。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奋勇战斗。那段历史的胜利来之不易,他们的付出和作为,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在观看群像的同时,我也对团队成员们心中所怀抱的信仰和使命感深深感动,他们的事迹和说话所带来的思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第四段:历史感受。

参观团史纪念馆,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承担的历史重担强烈地敲打着我的心灵。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那段黑暗岁月中的一切,感受到了革命物质和精神力量,铭记不忘,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和动力寻求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的伟大,不是靠口号所能汇集的,而是靠真实而可靠的事实和经历昭示的。在纪念馆里,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这是对团队的一种崇高的敬意,也是一种尊重和感恩。

第五段:反思和展望。

参观团史纪念馆,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和韧劲。团队人员在艰苦的岁月里凝聚在一起,为的就是同一个目标——为国民族的解放打倒尽快站起来。纪念馆让我们明白,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团结就是力量。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信仰,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发挥崇高精神和革命激情,向未来铁定前进。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四

6月4日那天,政经系学生党支部组织我们第二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有党性教育意义的参观活动,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这次参观后我受益颇多,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是如此的艰辛,如此的困难,但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是最好的回报,全国人民的解放就是最大的胜利。

遵义会议纪念馆纪念馆包括历史陈列馆,参观遗址以及会场遗址广场。遵义会议陈列馆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红军在李德、博古错误军事思想指挥下,五次反围剿及失败后,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被迫进行长征,血染湘江,飞渡乌江天险,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江等。解说员在重点讲解了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后,又对毛主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战役进行了讲解,使我们对四渡赤水战役理解更加清晰了。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中央的重要领导地位,毛主席具有了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后,红军来到土城,四渡赤水战役的发端就在这里。毛主席被确定了在党内重要领导地位后,在土城指挥了他上任后的第一次战役,不言而喻,这是他十分看重的一仗。由于诸多原因,也加上情报有误,土城战役打得并不顺利,双方都有较大伤亡,为避免更大伤亡,毛主席决定红军主动撤出战斗,被迫一渡赤水,向川南进发,欲与四川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但由于长江和川军严防的阻挡,红军未能北过长江。为了跳出敌人围追的包围圈,毛主席指挥红军二渡赤水回转黔北,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杀了个回马枪,这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此时,蒋介石调遣川、黔、滇、湘军及中央军共40多万人,欲围歼3万红军于遵义一带,并坐镇贵阳督战。毛主席决定三渡赤水,三渡赤水后,主力红军隐蔽,使少部红军做出北渡长江与四川红军会合之势以诱惑敌人,果然,敌人蜂拥而至压向川南。毛主席指挥红军悄然四渡赤水,重渡乌江,兵临贵阳,吓坏了贵阳城里的蒋介石,因守卫贵阳兵不多,于是,蒋介石急令调出滇军主力贵阳救驾。红军便又借机逼近昆明,使得在金沙江布防的滇军撤回保昆明。红军调虎离山袭金沙,乘势从皎平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了40万敌军的重围。红军渡江两天以后,敌人才赶到渡口,蒋介石得知后惊得目瞪口呆,怒吼道,这简直是国军的奇耻大辱。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们深刻地明白到虽然现在处于和平时代,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我们一定要背负起历史责任,把革命前辈地民族革命精神以及优良传统延续下去。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五

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我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特地前往参观中国纪念馆,聆听祖国的声音、重温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是得到了人生的启迪和思考。下面,我将分享一下参观中国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建筑的特点。

中国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外观简洁大气。整座建筑包括主馆和副馆,总建筑面积达33,000平方米。主馆的特点在于它的玻璃幕墙,展示了祖国的开放、自信和现代化。副馆则更多的呈现出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富有传统的元素,给人一种沉浸在历史中的感觉。

第三段:展览所呈现的内容。

中国纪念馆的展览内容涵盖了中国的现代史、文化历史和先进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多个展览主题。这些展览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的发展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第四段:对参观者的启示和思考。

在参观中国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深感:富国强民、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祖国的子孙,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同时,也要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国现代史及其发展进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思路,增强自身国家意识。

第五段:总结。

作为一座呈现现代史、文化历史和先进科技的综合性博物馆,中国纪念馆旨在通过展览历史文化、纪念英烈、弘扬革命精神等方式,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在参观中国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祖国的伟大历程,领悟民族的精神力量。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唯有坚持奋斗,才能继续书写祖国的新篇章。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六

雷锋是中国共产党中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革命先辈,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楷模人物。为了更好地了解雷锋的事迹和精神,我参观了雷锋纪念馆。在那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力量和意义。

第二段:介绍雷锋的事迹和精神。

雷锋在短暂的生命中,为中国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名优秀的义务兵,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各种任务。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为了帮助别人,经常舍弃自己的个人时间和利益。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博爱情怀和勤劳精神。

参观雷锋纪念馆,可以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寓意和深远作用。馆内有关于雷锋生平事迹的照片和文字,以及他的小册子和日记。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的形象和事迹。在参观中,我深刻认识到,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和准则,影响了无数人从事工作和诲人不倦。

第四段: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崇高膜拜和内在修养。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人文关怀和爱国主义感召,让人深深感受到一种责任和使命感。雷锋精神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抬举,更是一种行为上的具现。雷锋的事迹让人们明白,当我们把观念转化到真实的行动时,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到雷锋精神的真正内涵。

第五段:总结。

雷锋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发展进程中孕育出的一种精髓,传承下来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力量。参观雷锋纪念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雷锋的事迹和精神,并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内在的道德追求和公民责任感。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它为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注入了庄严的内涵和理念。本次参观让我深刻意识到了作为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向雷锋精神看齐,矢志不渝地服务人民,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优质参观纪念馆后的心得(汇总17篇)篇十七

塞北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我国边疆地区抗击侵略战争时牺牲的烈士而设立的。我有幸参观了这个纪念馆,深深被里面的展示内容和构建所打动。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入口回顾历史苦难。

当我到达塞北纪念馆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座红墙黑瓦的大门,门口高高悬挂着“塞北纪念馆”几个字。门口不仅有塞北纪念馆的标志,还有许多烈士的英名。在这里,我似乎回到了那个战争期间,感受到了当时的苦难和壮烈。

第二段:展馆内容引人深思。

塞北纪念馆里面的展馆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它更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在馆内有大量有关民族历史、战争岁月和壮烈事迹的展品。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被展出的老照片和实物深深感动。其中一幅照片,展示了一群年轻的女兵,为了国家和人民而英勇战斗。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让后人感受到了传承和弘扬美德的重要性。

第三段:纪念墙表达情感。

纪念馆的外墙上有一面高大的纪念墙,这里刻有无数抗战时期牺牲的烈士的名字。这些名字,虽然只是冷冰冰的铁字,却向人们传递出丰富的信息。站在纪念墙前,我不禁想起那一段辉煌岁月,也感到了家国情怀的凝聚。

第四段:烈士纪念碑感受深情。

馆内还有一座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着多名为国捐躯的烈士名字。这座纪念碑,是对这些英雄永存的见证,也是对他们的最后一份敬意。这些死去的英雄虽然不再天下,但他们的事迹和其永恒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为祖国、为人民而努力。

第五段:湛蓝国旗传递爱国情怀。

塞北纪念馆的外墙挂着一面巨大的国旗。这面国旗历经磨难,现在已经变得有些旧旧的,但是它仍然高高飘扬,向人们传递出爱国情怀。这面旗帜,不仅是对那些英雄的致敬,更是表达着我们爱国情怀的象征。

总之,参观塞北纪念馆,深入地感受到了那些英雄为祖国赴汁献身的精神。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开创了一条曲折而坚强不屈的历史。人们应该从这些光辉的历史中汲取力量,铭记这些不朽的奋斗精神,努力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小学期心得与体会(汇总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记录和反思,有助于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以下这些优秀的范文,或许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第一段:引入背景和重

    2023年抵债申请书咋写范文(15篇)

    在写申请书时,我们需要展示出自己的学术和专业能力,并结合个人经历和目标说明为什么我们是最佳选择。下面是一些申请书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对大家撰写申请书有所帮助。

    实用保育员个人工作总结中班范文(12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份对上个月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文件,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如果你正为写月工作总结而苦恼,不妨去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会有一些收获。

    精选强制执行撤销申请书(案例16篇)

    更多申请书不仅是一种书面材料,更是我们自我展示的机会,它能够为我们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在阅读这些申请书范文时,可以对比自己的写作,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023年医院共建协议书范文(17篇)

    合同协议是当事人就特定事项达成一致,约定义务和权利关系的书面文件。下面是一些关于合同协议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的撰写有所帮助。乙方:为了更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

    最热母婴店实践心得(通用17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可以反映个人的成长,也可以展现个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第一段:引入母婴店

    优质乡镇国庆节活动方案(汇总16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需要团队合作,大家共同讨论和决策,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小编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了丰富某某社区文化生活,与

    专业将进酒朗诵主持词(汇总15篇)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我将担任今天的主持人,为大家呈现一个精彩的节目。我们收集了一些优秀的主持词范文,这些范文无论在内容、语言还是形式上都非常典型和有代表性。

    实用宿舍管理制度通知(案例17篇)

    针对最近的工作调整,我们需要通知大家,部分职位将有调整。请大家仔细阅读并分析这些范文,从中汲取经验,提升自己的通知写作水平。为了保障员工以旺盛精力投入工作的基础

    热门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启自己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思考之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七一”党的生日